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艾灸刺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顽固性后遗疼痛31例

艾灸刺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顽固性后遗疼痛31例

艾灸刺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顽固性后遗疼痛31例
艾灸刺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顽固性后遗疼痛31例

带状疱疹怎么治疗

带状疱疹怎么治疗 文章目录*一、带状疱疹怎么治疗1. 带状疱疹怎么治疗2. 带状疱疹的治疗中药方3. 带状疱疹的治疗偏方*二、带状疱疹如何 护理*三、带状疱疹要注意什么 带状疱疹怎么治疗 1、带状疱疹怎么治疗 1.1、西医治疗 首先我们要保证感染区是干净的,干燥的,而且要尽量的将 其暴露在空气当中,不要用衣服遮盖,也不要抓挠,以免弄破水疱。在刚开始的几天每隔几个小时用冰块冷敷几分钟,再粉碎两片阿 司匹林,把它混合在适量的消毒酒精里面,调成糊状,然后涂抹患处,每天涂抹三次,如果瘙痒难忍,可以用涂抹炉甘石洗剂来缓解 症状。 1.2、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讲究的是辨证施治,也就是说要根据不同 的症状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比如说热盛证导致的带状疱疹, 皮肤常会表现为潮红色,水疱壁紧张,而且有剧烈的疼痛,同时还 会伴有大便干燥、小便赤黄、口苦咽干等症状,这种情况下应该 采用清泻肝胆实火法,常选用的药方为龙胆泻肝汤加减。 2、带状疱疹的治疗中药方 2.1、毒瘀并解方,是要准备黄芩,山栀,莪术,元胡,猪苓,然后将除了元胡外的药都用水浸泡三十

分钟,然后将元胡放入,煎二十分钟,再跟别的余药一起煎三十分钟,每剂煎两次,最后将所得药液混合,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可以清热解毒。 2.2、活血散瘀汤,是要准备桃仁、红花、丹参、乳香、没药、木香、枳壳、还有元胡索、川楝子、紫草、板蓝根,然后将这些药用水浸泡三十分钟,煎三十分钟,每剂煎两次,最后将所得药液混合,每日服用一剂,分两次温服。 2.3、越鞠丸加减方,是要准备苍术,生香附,抚芎,炒栀子, 神曲,厚朴,泽泻,枳壳,然后加水煎服,每日一剂,可以利湿止痛。 3、带状疱疹的治疗偏方 3.1、隔姜灸 把生姜切成厚片,上面用牙签扎几个眼,然后,把艾绒捏成圆锥形状,放在姜片上点燃,如果带状疱疹是条状的,就在两端各放一个姜片灸,意思是在两端切断疱疹蔓延的路径,疱疹会慢慢缩小,直至消失。 3.2、用血余炭搓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血余炭这个中药名,中医讲,发为血 之余,所以,血余炭其实是焖煅的头发。中药店可以买到血余炭这种中药,然后把血余炭放在水疱上搓,直至不流水,搓干。这种方法比较痛,但是可以根治,不会有后遗症。 3.3、马齿苋捣碎贴敷

带状疱疹国内外疼痛治法

带状疱疹神经性疼痛此病特点、临床主症。早期应用抗病毒药物及糖皮质激素,可有效减少神经性疼痛PHN的发生,达到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现国内药物治疗 常用抗病毒药物机理作用 盐酸伐阿昔洛韦、伐阿昔洛韦、阿昔洛韦、泛昔洛韦是一种核苷类广谱抗疱疹病毒药物,是阿昔洛韦酯化物,口服生物利用度(约55%)显著高于阿昔洛韦(10-20%)。在体内通过首过效应被酯酶转化为阿昔洛韦,阿昔洛韦进入疱疹感染细胞之后,与脱氧核苷竞争病毒胸腺嘧啶激酶或细胞激酶,药物被磷酸化成活化型无环鸟苷三磷酸酯,作为病毒复制的底物与脱氧鸟嘌呤三磷酸酯竞争病毒DNA多聚酶,能与病毒DNA聚合酶结合,抑制其活性,同时也可以掺入病毒DNA片段,使其DNA链合成中断,抑制病毒的复制。其治疗本病起效较快,在体内可以到达所有组织,并通过血脑屏障及胎盘,亦可进入乳汁,以肾组织浓度最高代谢后,经肾有输尿管排泄,体内如蓄积,本品毒性小,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抗疱疹病毒的药物。 在疼痛治疗中,也有联合应用镇痛药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强的镇痛药物与弱的镇痛药物联合应用;选非甾体类、非阿片类、解热镇疼要抗炎药,常见的如阿司匹林、去痛片、芬必得、扶他林等。这类消炎止痛药都是影响前列腺素产生的药物,通过降低体内的前列腺素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2)镇痛药物与抗抑郁药或抗癫痫药联合应用;选弱阿片类;氨酚待因、可待因、曲马多、布桂嗪,抗惊厥药:卡马西平、左旋多巴等。三环内抗抑郁药:阿米替林等 (3)镇痛药物与对抗其副作用的药物联合应用;选强阿片类;吗啡、杜冷丁。而阿片类药物不是作用于前列腺素,它是通过和人体内的吗啡受体结合,发挥强大的镇痛作用。 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在感染性疾病及肿瘤治疗中,发现联合用药能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微创介入治疗及心理治疗等。 1、物理治疗 疼痛物理治疗种类较多,包括光疗法、电疗法、磁疗法、超声波疗法、水疗法、按摩等电刺激(如经皮电刺激和脊髓电刺激)和磁刺激(如经颅磁刺激)已显示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缓解作用。磁刺激可通过磁场无痛地穿透深层次神经,相对容易操作,在治疗脊髓或神经根性疼痛具有较大潜力。 2、微创介入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效果不佳的慢性顽固性疼痛,可考虑使用微创介入治疗,由于其对人体的损伤较小且避免了长期药物治疗的副作用,故目前在国内疼痛科广泛的开展。对于老年人疼痛治疗的微创介入治疗主要包括神经阻滞、经皮椎体成形术、硬膜外腔镜治疗及

中医辨证治疗带状疱疹精编版

……………………………………………………………医药资料推荐………………………………………………… 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中医称之为“缠腰火丹”、“蛇盘疮”、“蛇串疮”或“蜘蛛疮”。多因情志不遂,饮食失调,以致脾失健运,湿浊内停,郁而化热,湿热搏结,兼感毒邪而发病。本病多见于成年人,发病多在春秋两季。 带状疱疹其病程一般为2~3周,病后不复发,可终生免疫。部分患者病后局部留有疼痛,称为“后遗神经痛”,可持续数月乃至数年。临床将带状疱疹分为肝经郁热、脾虚湿蕴、气滞血瘀等证,对症治疗,效果显著。 带状疱疹的病因有: 一、病毒感染: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是发病的直接因素,当人体受到疱疹病毒感染的时候,病毒通常是由鼻腔粘膜进入人体,侵犯察觉神经系统,并沿着四面神经进入皮质,也能在神经绘制内繁殖,从而产生病变。 二、诱发因素:疱疹病毒侵入人体以后,会在人体受到外伤或出现免疫力底下的时候发病。潜伏的病毒就会开始活动,引起一侧后根神经结节降生出血性炎症,并有下行性神经炎而使四面察觉神经分离区的皮肤产生水疱,与其患者违抗力低,水疱中的病毒含混播散而引起广泛的疱疹。 中医辨证治疗带状疱疹: 一、肝经郁热型 症见皮损颜色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口苦咽干,烦躁易怒,且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或黄厚。治宜清泻肝火、凉血解毒。方药:龙胆草、黄芩、山栀子、板蓝根、生地黄、赤芍、牡丹皮各10克,柴胡、通草、生甘草各6克,金银花、连翘各15克。加水1000毫升,煎取400毫升,为半日量,分两次,空腹服用。每日两剂,昼夜间隔分服。 二、脾虚湿蕴型 症见皮损颜色较淡,疱壁松弛,口不渴,食少腹胀,大便稀溏,舌质淡,苔白或白腻。治宜健脾利湿,兼以解毒为主。方药:炒苍术、炒白术、黄柏、猪苓、金银花、连翘各10克,茯苓、薏苡仁各15克,陈皮、桔壳各6克。加水1000毫升,煎取450毫升,分早、午、晚3次,空腹服用,每日一剂。 三、气滞血瘀型 见于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的患者,治宜理气活血止痛。方药:桃仁、红花、生地黄、白芍、延胡索、牡丹皮各10克,枳壳、郁金、生甘草各6克,赤芍、丹参各15克。加水1000毫升,煎取450毫升,分早、午、晚3次,空腹服用。每日一剂。另用毛巾或纱布包药渣热敷患处,冷则加温后再敷,每次敷一小时左右。每日2~3次,直至痊愈。 1

毫火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毫火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摘要】目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和皮肤损害,甚至瘢痕形成是带状疱疹严重 的并发症,其发病率高,临床症状重,缠绵不愈,顽固难治,损毁容貌,给患者 造成极大的痛苦,临床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本人尝试用毫火针疗法治疗带状疱 疹后遗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毫火针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1-0332-02 带状疱疹中医里称“ 缠腰蛇”、“缠腰火丹”,俗称“蛇丹、蜘蛛疮”。带状疱疹 西医认为系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此病毒一般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元中。当机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等,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 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激烈的炎症。同时带状疱疹早期和急性期可 见疱疹壁紧张发亮,而疱疹壁却不易破裂,疱疹内压力增加,疱疹内的病毒及代 谢产物刺激基底部,基底部充血,疱疹内压力增大有利于病毒向周围组织扩散, 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疱疹呈现蔓延之势,疱疹病变范围扩大,侵害到周围神经 组织,症状加重,疼痛难忍,所以部分患者在皮肤出现疱疹后2~3天出现症状 加重,故认为疱疹内压力对疱疹蔓延及症状加重意义重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和皮肤损害,甚至瘢痕形成是带状疱疹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病率高,临床症状重,缠绵不愈,顽固难治,损毁容貌,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临床上尚无特效治疗 方法,本人尝试用毫火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 果统计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3年6月至2015年3月,共观察66例患者,均来自我院理疗科门诊,均符合本病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根椐随机数字表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基础针 刺组、对照组及火针组各22例。基础针刺组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为32~75岁,病程为1~24月;对照组22例,男子16例,女6例,年龄为45~ 80岁,病程为1~36月;火针组22例,男14例,女8例,年龄为40~78岁, 病程为1~30月。各组间性别、病程、年龄等因素,经过统计学的处理,P>0.05 没有显著差异,应该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边天羽、俞锡纯编著)、《皮肤性病学》[1]和Scott F[2]相关研究。带状疱疹后遗症诊断的标准进行制定。①以前有带状疱疹的 病史,临床治愈后出现疼痛症状持续时间1个月到2年;②有很明显的按神经支配区域所分布的触觉、痛觉异常,局部可有色素沉着,皮肤损害,甚至瘢痕形成; ③疼痛的性质为阵发性刀割样或闪电样发作或持续性烧灼痛、紧束样疼痛;④ 患区内有明显的神经受损后其他不适应感:如痒、紧束感、蚁行感等;⑤患者心理负担沉重,睡眠障碍,情绪抑郁。 2.治疗方法 2.1 基础针刺组 在局部根椐疼痛范围的大小,或疱疹愈合后的瘢痕、色素沉着点用毫针进行 围刺,使针身与皮肤成15°角,病变向中心部位围刺,刺入1寸深,针刺得气后 将相对的两针为一组连接电针治疗仪,通电后,调以疏密波,通电30分钟。每

中医辨证治疗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中医称之为“缠腰火丹”、“蛇盘疮”、“蛇串疮”或“蜘蛛疮”。多因情志不遂,饮食失调,以致脾失健运,湿浊内停,郁而化热,湿热搏结,兼感毒邪而发病。本病多见于成年人,发病多在春秋两季。 带状疱疹其病程一般为2~3周,病后不复发,可终生免疫。部分患者病后局部留有疼痛,称为“后遗神经痛”,可持续数月乃至数年。临床将带状疱疹分为肝经郁热、脾虚湿蕴、气滞血瘀等证,对症治疗,效果显著。 带状疱疹的病因有: 一、病毒感染: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是发病的直接因素,当人体受到疱疹病毒感染的时候,病毒通常是由鼻腔粘膜进入人体,侵犯察觉神经系统,并沿着四面神经进入皮质,也能在神经绘制内繁殖,从而产生病变。 二、诱发因素:疱疹病毒侵入人体以后,会在人体受到外伤或出现免疫力底下的时候发病。潜伏的病毒就会开始活动,引起一侧后根神经结节降生出血性炎症,并有下行性神经炎而使四面察觉神经分离区的皮肤产生水疱,与其患者违抗力低,水疱中的病毒含混播散而引起广泛的疱疹。 中医辨证治疗带状疱疹: 一、肝经郁热型 症见皮损颜色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口苦咽干,烦躁易怒,且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或黄厚。治宜清泻肝火、凉血解毒。方药:龙胆草、黄芩、山栀子、板蓝根、生地黄、赤芍、牡丹皮各10克,柴胡、通草、生甘草各6克,金银花、连翘各15克。加水1000毫升,煎取400毫升,为半日量,分两次,空腹服用。每日两剂,昼夜间隔分服。 二、脾虚湿蕴型 症见皮损颜色较淡,疱壁松弛,口不渴,食少腹胀,大便稀溏,舌质淡,苔白或白腻。治宜健脾利湿,兼以解毒为主。方药:炒苍术、炒白术、黄柏、猪苓、金银花、连翘各10克,茯苓、薏苡仁各15克,陈皮、桔壳各6克。加水1000毫升,煎取450毫升,分早、午、晚3次,空腹服用,每日一剂。 三、气滞血瘀型 见于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的患者,治宜理气活血止痛。方药:桃仁、红花、生地黄、白芍、延胡索、牡丹皮各10克,枳壳、郁金、生甘草各6克,赤芍、丹参各15克。加水1000毫升,煎取450毫升,分早、午、晚3次,空腹服用。每日一剂。另用毛巾或纱布包药渣热敷患处,冷则加温后再敷,每次敷一小时左右。每日2~3次,直至痊愈。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中医称为缠腰火丹,民间俗称“蛇丹疮”等,西医认为属于病毒性感染,至今尚无特效疗法。中医外科书中介绍的治法很多,但有特效者也并不多见,内服方多倡用《龙胆泻肝汤》之类的处方来治疗,我刚学医时也曾数次应用过,效果也并不理想。后来见王渭川老中医介绍带状疱疹特效方,试用几例,效果确实很好,一般三天--七天左右结疤,十天左右痊愈,并能立止疼痛。 后来我才发现原来此方就是《医宗金鉴》外科中的二味拔毒散。方用:白矾,雄黄各等份,研为细末,凉开水调涂,一日数次。(郭按,干则再涂)《金鉴》称:此散治风湿诸疮,红肿痛痒,疥痱等疾甚效,用鹅翎蘸扫患处,痛痒自止,红肿即消。但并未言及治带状疱疹(缠要火丹)。 我自从得此方,屡屡用于临床而收效甚捷,88年12月,我在福洞,患者常xx,女,43岁。93年10月4日八家子丛xx,女,50岁。葛xx,男,15岁,症状更重,前胸,后背,上臂几处同时大片疱疹,火灼样疼痛,当时我都用此方治愈。95年至96年,我在皮防站,共治疗近二十名带状疱疹,其中数例症状都很重,用此药都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通过十几年的应用来看,如果在刚起的阶段就快用此药,基本上可以不必配用其他药物,但对治疗不及时,已经形成较大面积疱疹和溃疡者,应结合其他疗法(比如西医的常规疗法)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此方可以称得上是药简效宏的一个好处方,使用时用香油调涂也可以,但我的经验不如用凉开水,因为用水涂上干的快,有利于快点结疤,且不宜弄脏衣服。 至于用香油还是用凉开水来调药,有时也要看具体情况,比如刚开始,皮肤没有化脓,用凉开水调药,结疤快,好的也快。但如果皮肤已经化脓,用凉开水调药往往在皮肤上结成一层厚疤,就会形成疤下化脓更加厉害,所以在头几天应该用香油调药,待炎证消退后,脓液渐清,再用凉开水调药,效果才好。治疗中有时还会出现一些其它情况,我也不能一一预料,相信大家会随证处理的,我就不多说了。 二○○一年八月六日,我到书店闲玩,偶翻邹孟成老中医所箸《三十年临床探研录》一书,见书中论及治疗此证之内服验方一首,乃是遵照孙一奎《医旨绪余》一书中治胁痛(此案乃典型的带状疱疹)的验方,并说自得此方后,治带状疱疹几无不验者,无论患者症状有多严重,都在三天左右即愈,并节录《医旨绪余》一书原案以证明之。余归家后急检四库全书光盘,果见此案,今也录之于下,以资参考。 胁痛: 余弟於六月赴邑,途行受热且过劳,性多躁暴,忽左胁痛,皮肤上一片红如碗大,发水泡疹三五点,脉七至而弦,夜重于昼,医作肝经郁火,治之以黄连青皮香附川芎柴胡之类,进一服,其夜痛极且增热,次早看之,其皮肤上红大如盘,水泡疮又加至三十余粒,医教以白矾研未,井水调敷,仍于前方加青黛,龙胆草进之,其夜痛苦不已,叫号之声彻于四邻,胁中痛如钩摘之状,次早观之,其红已及半身矣,水泡疮又增至百数。(郭按:百数,是用百做单位来数,不是一百个,显然有点夸张) 予心甚不怿,乃载归以询先师黄古潭先生。先生观脉案药方,哂曰:切脉认证则审矣,(郭按,审矣,在这里是对的意思)制药定方则末也,夫用药如用兵,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今病势有烧眉之急,磊卵之危,岂可执寻常泻肝之剂正治耶?是谓驱羊搏虎矣。且苦寒之药,愈资其燥,以故痛转增剧。水泡发于外者,肝郁既久,不得发越乃传其所不胜,故皮腠为之溃也,至于自焚即死矣,可惧之甚。 为定一方,以大瓜蒌一枚,重一二两者,连皮捣烂,加粉草二钱,红花五分,戌时进药,少顷就得睡,至子丑时方醒,问之,已不痛矣。乃索食。予禁止之,思邪火未尽退也。急煎药渣与之。又睡至天明时,微利一度,复睡至辰时,起视,皮肤之红皆已冰释,而水泡疮也尽敛矣,后也不服他药。 夫病重三日,饮食不进,呻吟不辍口,一剂而愈,真可谓之神矣。夫瓜蒌味甘寒,经云:泻其肝者缓其中,且其为物,柔而滑润,於郁不逆,甘缓润下,又如油之洗物,未尝不洁,考之本草,瓜蒌能治插胁之痛,盖为其缓中润燥以至于流通,故痛自然止也。 以上是孙氏原案,(按:以上医案在续名医类案一书中也有转载,我也看过数遍,也知道是现代的带状疱疹,但因为没有重复验证的医案,所以我在临床上一直没有用过)。

带状疱疹中医针灸治疗

一、体针】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夹脊穴、支沟、阳陵泉。 配穴:腰以上病灶:曲池、合谷、外关;腰以下病灶:三阴交、太冲、血海。 阿是穴位置:系指皮损周围(约离疱疹0.5~1寸处)。 夹脊穴位置:取与皮损相应之夹脊穴。 (二)治法 一般仅需取主穴,疗效不明显时酌加1~2个配穴。阿是穴针法:以1.5~2寸毫针,呈25度角朝疱疹方向斜刺,按皮损范围,在周围进4~8针,略加捻转提插,有轻度得气感即可。相应夹脊穴,斜向脊柱深刺,使针感循神经分布线路传导。余穴均施提插捻转泻法,留针20~30分钟,5~10分钟运针1次。每日1~2次。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基本痊愈:疱疹结痂,症状消失;显效:疱疹结痂,症状明显消失;有效:部份结痂,症状减轻;无效:治疗前后改善。 共治疗431例,有效率在96%左右。其中100例按上述标准评判,基本痊愈67例,显效11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为97%。 【二、穴位激光照射】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阿是穴;2、腰以上病灶:合谷、曲池;腰以下病灶:阳陵泉、侠溪。 配穴:支沟、太冲。 阿是穴位置:皮损区。 (二)治法 应用波长6328埃,输出功率25毫瓦,激光针功率为2~3毫瓦的氦-氖激光针灸仪进行治疗。依据症情选穴:凡皮损面积大,水疱多,感染为主而疼痛轻者,仅用主穴第一组。采用激光散焦照射,照射距离为40~60毫米,照射密度为0.5~1毫瓦/平方厘米,每处照射5~10分钟。以疼痛为主,皮损面积较局限,仅有红色丘疹或皮疹已结痂者,则取主穴之第二组,以激光针灸仪照射,剧痛者加配穴,每穴分别照射5分钟。如果上皮损面积大而疼痛又

剧烈者,则二组宜结合应用。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疗311例,以治5次为限,按上述疗效判断标准,其总有效率为94.2%(痊愈率为69.8%)。 【三、耳针】 (一)取穴 主穴:肺、敏感点。 配穴:皮质下、内分泌、交感、肾上腺。 敏感点位置:指耳廓上,与病灶相应位压痛明显处。 (二)治法 主穴必用,配穴据症情酌取1~2穴,每次一侧。采用捻转手法,刺激宜强,持续运针2~3分钟,留针1小时。每日1~2次。另可把100克干净的墨汁和5克雄黄粉调匀,搽在患处周围的边缘上。每日一次。 (三)疗效评价 共治172例,平均疗效在95%以上。 (一)取穴 主穴:曲池。 (二)治法 药液:维生素B12注射液(含量100微克/毫升)。 每次取双侧,以5号齿科针头,深刺得气后,每侧穴注入1毫升。每日1次。皮损有渗出者,可外敷呋喃西林氧化锌软膏。 (三)疗效评价 200例本病患者,经穴注射2~8次,全部痊愈。 【四、皮肤针】

带状疱疹

问题1 带状疱疹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怎么界定? 问题2皮疹愈合指的是完全愈合没有痕迹算愈合,还是水泡结痂就算愈合? 问题3 患者在医大一院使用伐昔洛韦、甲钴胺、普瑞巴林1周左右,自诉疼痛未见明显减轻,是用药时间短吗? 问题4 加巴喷丁和普瑞巴林都是通过与钙离子通道结合产生作用,而普瑞巴林为二代药物,是否比加巴喷丁效果好? 问题5咱们在治疗带状疱疹(PZ)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时的用药是否有区别?用药治疗经验? 问题6 咱们这个患者从疼痛到现在共1个月,定义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吗?入院后没有抗病毒治疗, 问题7 患者疼痛症状消失后是否继续服用药物,继续服用什么药物,多久停用药物? 诊断:带状疱疹的诊断根据患者病史、典型的皮肤单侧性、节段性、局限性皮疹就可诊断;至于什么时候称为带状疱疹,什么时候称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关于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定义 1疼痛诊疗学教材是依据疼痛时间长短划分的(没有明确指出时间分界点)。并将PZ和PHN 分为三个时期,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急性期为1月以内的疼痛;慢性期PHN为疼痛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之间的成为亚急性期; 2 实用疼痛诊疗手册

从何时开始成为PHN尚无定论,1994年,国际疼痛学会将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定义为皮疹治愈后,仍有持续性、长期的疼痛,但没有特别指定从皮疹出现后多长时间为限。但是,不应限于以前常用的定义,皮疹出现1个月以后的疼痛,而应将此期限以前出现的PHN症状也应认为PHN;另外,如果皮疹治愈6个月后,以神经变性引起的疼痛为主要症状仍持续存在,可称为难治性PHN。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6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1、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定义为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HZ) 皮疹愈合后持续1 个月及以上的疼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PHN 是最常见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表现为持续性疼痛,也可缓解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 2、流行病学带状疱疹的年发病率约为3 ~5‰。约9% ~34% 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发生PHN。带状疱疹和PHN 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均有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的趋势,60 岁及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约65% 会发生PHN,70 岁及以上者中则可达75%。 3、发病机制带状疱疹的病原体是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病毒经上呼吸道或睑结膜侵入人体引起全身感染,初次感染在幼儿表现为水痘,在成人可为隐性感染。病毒沿感觉神经侵入脊神经节或脑神经感觉神经节内并潜伏,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潜伏的病毒再活化,大量复制并沿感觉神经纤维向所支配的皮节扩散,发生带状疱疹。受累神经元发生炎症、出血,甚至坏死,临床表现为神经元功能紊乱、异位放电、周及中枢敏化,导致疼痛。发病机制目前不完全明了,神经可塑性是PHN 产生的基础。可能涉及神经①外周敏化。②中枢敏化。③炎性反应。④去传入(differentiation):初级传入纤维广

带状疱疹治疗

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 谭冠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南宁530021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HZ)是水痘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主要侵犯脊髓背根神经节。已证实水痘和带状疱疹是由同一种病毒引起,因此,流行病学也将HE的感染原称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erpetic neuralgia,PHN)是急性带状疱疹的后遗症,多发于50岁以上人群,其疼痛性质为神经病理性疼痛。PHN的治疗方法有一定进展,治疗效果也有所提高,但对顽固性PHN,远期疗效仍很有限。目前,对PHN的处理,主张采取综合治疗方针。 一、发病率 HZ年发病率在125/10万,8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为50/00~100/00,儿童为0.50/00,无性别差异,无明显季节性。HZ患者约有10%并发PHN,50岁以上并发PHN为15%~70%,而60岁以上老年患者PHN发生率高达50%~75%[2]。随着人口的老龄化,HZ和PHN的发病率会显著增加。 二、带状疱疹急性期的治疗 带状疱疹急性期亦称急性带状疱疹(Acute Herpes Zoster,AHZ),其病理改变是脊神经背根神经节受累,临床表现为受累背根神经节分布区疼痛、感觉异常和感觉迟钝,局部出现红斑和疱疹。 ㈠急性带状疱疹的常见部位及发病率 急性带状疱疹好发于胸部和三叉神经分布区,一般为单侧受累,双侧发病者低于1%,可有1%~8%患者复发。AHZ的常见部位及发病率见表1。 表1 急性带状疱疹常见部位及发病率 部位发病率(%) 胸部50 额面部(三叉神经) 3~20 颈部10~20 腰、下肢5~15 摘自Tollison,CD. Practical Management 3th ed。 ㈡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急性疱疹样皮肤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临床多呈现数个簇集疱疹群,排列成带状,沿周围神经分布,常呈单侧性,一般不超过体表正中线,多呈不规则带状分布,常见于胸腹、腰背及颜面部,局部皮肤有灼热感,伴有神经痛,发病前有轻度发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相当于中医的“缠腰火丹”、“蜘蛛疮”、“蛇串疮”、“火带丹”、“甑带疮”、“蛇丹”、“飞蛇丹”等,俗称“缠腰龙”,一般多在春季发病。对本病的治疗,现代医学常用病毒唑、消炎痛和维生素类药物,但疗效很不理想。中医药对本病有着丰富的治疗方法和良好临床疗效。祖国医学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论述甚多,一般认为与风、湿、热、邪有关,多由湿热内蕴,感受毒邪,湿热毒邪互相搏结,壅滞肌肤为患。中医对该病的治疗方法很多,下面向读者介绍几种常用的疗法。 分部疗法 上部:指颈部以上至头面,治以清热泻火、平肝凉血为主,方用银翘三黄汤(黄连、黄芩、人中黄、丹皮、银花、连翘、紫草、大青叶)加野菊花。 中部:指腰腹至胸胁,治以清肝泻火,理气止痛,方用银翘三黄汤加延胡索。 下部:指少腹以下,治以清热利湿,泻火解毒,方用银翘

三黄汤加黄柏。 验方蛇丹汤:大青叶、板蓝根各60克,紫草10克,黄芩10克,金银花30克,水煎服,每日1剂。痛剧者加乳香、没药各10克,痒甚者加白藓皮、地肤子各10克。外用七厘散,开水溶化,涂患处,每日2~3次。 三紫汤:紫草、紫参、紫花地丁、车前子、茯苓皮、木通、玄参、大青叶、甘草。 带疹汤:丹参、白芍、柴胡、板蓝根、半枝莲、秦艽、龙胆草、当归、栀子、黄芩、玄胡、甘草。 紫兰白赤汤:紫草、板蓝根、白藓皮、赤芍、丹皮、蝉衣、薄荷、苡仁、苦参。折叠编辑本段中成药 六神丸:每日3次,每次5~10粒,温开水送服。一般服药后当晚疼痛可减轻,次日患处疱疹颜色变暗,3~5日可愈。七厘散:每日3次,每次1。2克,用温开水或黄酒送服,一般服药后1~2天疼痛减轻或消失,2~3天疱疹开始消退,4~6天水疱变干结痂而愈。 冰硼散:取冰硼散适量,用凡士林调成糊状,外敷于患处,每日1次,一般2~3天可改善症状。 外治法生大黄、川黄柏、川黄连各30克,制乳香、制没药各5克。上药共研为细末,加适量浓茶水,调成糊状外敷患处。七叶一枝花鲜块茎捣烂涂患处,一般半小时后热减痛止,1~2次疱疹可消退。鲜马齿苋12克洗净,捣烂

带状疱疹治疗指南最新版

中国带状疱疹治疗指南 1. 带状疱疹的病因学 带状疱疹由潜伏在神经系统内的VZV复活所致。VZV既是水痘又是带状疱疹的病原体,属于嗜神经及皮肤的疱疹病毒,只累及人。首次感染通常发生在童年,并导致出现水痘。在病毒血症期,VZV进入表皮细胞,引起典型的水痘疹。病毒接着进入皮肤粘膜的感觉神经,并通过轴突逆向输送到临近脊髓的脊神经背根感觉神经节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内,永久性的潜伏在神经元中。VZV潜伏在大约1%-7%的感觉神经节的神经元内,每个被感染的细胞中基因组复制数少于10个。VZV在潜伏状态中是不传染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发生免疫抑制及免疫缺陷时,VZV特异性细胞免疫下降,VZV在受累的感觉神经元中复活,形成完整的病毒体,接着这些病毒体会通过感觉神经轴突转移到皮肤,从一个细胞传播到另一个胞,穿透表皮,引起特有的疼痛性的皮肤带状疱疹,表现为簇集的丘疹水疱,密集地分布于受累感觉神经根支配的皮区。 2.带状疱疹的流行病学 VZV感染的复发发生于约20%的血清学阳性的个体。一般VZV感染一生只复发一次。免疫缺陷患者可能在同一皮节发生两次带状疱疹,极少数病例可复发数次。带状疱疹的发生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高龄之所以成为带状疱疹重要的危险因素,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免疫逐步减弱,VZV特异性细胞免疫(CMI)反应的成分减少(功能降低?)所致。此外,任何原因导致的免疫功能缺陷,如白血病、骨髓移植、HIV感染、癌症等,都会大大增加带状疱疹的发病风险。 3.带状疱疹的传播

带状疱疹皮损处含高浓度的VZV,可经空气传播,导致易感者发生水痘。但带状疱疹比水痘传染性低。限局性带状疱疹只在出疹后至皮损结痂前有传染性,因此患者应避免接触易感者,直至皮损结痂。易感者包括:孕妇、<28周出生的婴儿(早产儿?)或体重<1000g的婴儿、免疫缺陷患者。遮盖皮损后,VZV 传染性会下降。 4.带状疱疹的临床特征 带状疱疹的临床过程是多变的。通常在儿童和年轻的成人中症状较轻。典型的带状疱疹有前驱症状,可能发生头痛、畏光、不适,通常很少发热,皮肤感觉异常和不同程度的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这些症状可以出现于带状疱疹起疹前数天到数周。疼痛可为烧灼痛、刺痛、 搏动痛、或电击样疼痛。触觉敏感性改变、微小刺激引发的疼痛、剧烈瘙痒也不少见。 带状疱疹皮损一般呈单侧分布,发生于一至两个相邻的皮区,疱疹群之间的皮肤正常,整个病变呈带状分布倾向,不越过躯体中线。少数皮损可发生于主要皮区或相邻皮区以外。罕见数个皮区不对称受累,即身体的两侧均出疹。皮疹最初表现为不对称的、单侧的红斑或斑丘疹,通常于12-24小时内出现成簇的小水疱,疱液清,内含高浓度VZV。2-4天后,水疱融合。在第3天,水疱可变浑浊,经过7-12天干涸。免疫正常者,皮损持续至结痂消失的时间通常为2-3周。局部淋巴结常肿大,有压痛。偶见免疫缺陷者呈慢性病程,皮肤改变可持续数月,可反复出现小水疱。 多数患者被感染的皮区都有出疹。仅出现红斑、丘疹而不发生水疱即消退者,称“顿挫型带状疱疹”。一些没有皮区疼痛症状的人,也会在出疹时或出疹后几

带状疱疹神经痛怎么治疗

带状疱疹神经痛怎么治疗 在临床上,有不少患者在带状疱疹治愈后都会出现患处或周围明显的神经痛现象,这也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后遗症,医学术语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这种神经疼痛可持续超过一个月,有时甚至长达3个月,主要表现为以下典型特征: ①疼痛在身体的一侧; ②疼痛是跳动性的刺痛; ③疼痛部位不固定; ④疼痛部位有发热感; ⑤痛在夜间12点至零晨3点加剧。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目前也是皮肤科较难解决的问题之一,根据以往的临床经验,总结了几种较为常见且治愈率较高的临床用药及治疗手段,与大家一起学习。 西医用药: 当患者经治疗后皮肤受损已愈合,但受损皮肤周围的神经被侵害出现神经疼痛的时候,可采用止痛或抗炎药物治疗,如抗外周神经痛的卡马西平、抗炎药物强的松等。 1,卡马西平 卡马西平片被用于临床治疗已经有50余年,除了常规治疗癫痫病之外,它对于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此

外,卡马西平片的价格很便宜,口服也较方便。 用法:口服卡马西平片0.1g,每日3次,饭后服用,治疗10d。 2,强的松 用法:每天下午服用强的松20mg,1日1次,共4天;第5天开始减量到15mg,1日1次,共3天;第8天开始减量到10 mg,1日1次,共2天;第9天开始减量到5mg,1日1次,共2天。 在服用强的松期间可加上辅助药物,如维生素B1、甲钴胺片、安定片等。 3,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套管针 复方倍他米松不仅能缓解患者的神经疼痛,还能修复其受损的髓鞘,让患者的神经受损症状得到缓解,从而实现镇痛的目的。它最大的优势还可以有效预防再次神经痛,为患者疼痛改善提供了保障。 用法:给予患者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肌肉注射,剂量1ml,连续治疗3周。与此同时联合套管针治疗,即在患者最痛点,以该点上7cm左右位置沿着水平方向进针。 进针把不锈钢针芯抽出,皮下留置塑料软套管,并将软套管用胶布固定,留置24小时后,拔出塑料软套管。 二,中医用药 带状疱疹在中医上又叫做“蛇串疮”,中医认为它与肝气郁

疱疹的治疗方法

疱疹 一、概述 (一)定义 疱疹(herpes)分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单纯疱疹(herpes simplex)是一种单纯疱疹病毒所致的皮肤病,好侵犯于皮肤粘膜交界处,表现为局限性簇集性小疱,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则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沿一侧周围神经带状分布的密集性小水疱及神经痛,局部淋巴肿大为主要特征的急性病毒性皮肤病。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单纯疱疹由单纯疱疹病毒(分为Ⅰ型和Ⅱ型)引起,人体是其唯一自然宿主,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促进本病发生,病理上表现为表皮内水疱、表皮坏死、多核上皮巨细胞、嗜酸性核内包涵体和显著中性白细胞及淋巴细胞炎症浸润。 带状疱疹是由于体内潜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被激活,这种病毒自首次感染患者后,长期潜伏于机体神经细胞中,免疫功能低下时诱发,其组织病理与前者相似,但后者炎症较前者重。 (三)临床表现 单纯疱疹在临床上分为原发型和复发型两种,原发型表现为疱疹性齿龈口腔炎、疱疹性外阴道炎、接种性单纯疱疹,疱疹性湿疹、播散性单纯疱疹、新生儿疱疹等,复发型有口唇疱疹(颜面疱疹)、生殖器疱疹、疱疹病毒Ⅱ型感染症、复发性疱疹性角膜结膜炎等。 带状疱疹起病突然或先有痛感,损害为炎性红斑上发生群集性绿豆大小水疱,间有出现丘疹、大疱或血疱,各群之间皮肤正常,皮疹常沿外周神经作带状分布,单侧性多见,以肋间神经和三叉神经区多见,其交是上肢臂丛神经和下肢坐骨神经区,偶可影响眼部,引起角膜炎、虹膜炎、全眼球炎等,病程2~3月或更久,局部淋巴结常肿大,有压痛,严重者可发热,并有不同程度疼痛感。 二、药物治疗 (一)药物治疗原则 单纯疱疹全身治疗当采取对症,抗病毒和免疫治疗,局部治疗以干燥、收敛、预防感染为原则,忌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因可抑制血清中干扰素。 带状疱疹亦应采用全身和局部疗法,原则为抗菌素病毒、消炎、止痛、保护局部,防止继发感染、缩短病程等。 (二)治疗药物类别及常用药物

中药偏方治疗带状疱疹

中药偏方治疗带状疱疹 中医文化源远流长,对于带状疱疹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对于治疗都不怎么了解,除了外用中药膏青癣霜外,现在介绍一下中医关于带状疱疹治疗的6大中药治疗偏方。 带状疱疹6大中药治疗偏方: 1。毒瘀并解方 黄芩10~15g,山栀10~15g,莪术10~15g,元胡6~10g,猪苓15~30g。将上药(除元胡外)用水浸泡30分钟,先将元胡放入,煎20分钟,再与余药同煎30分钟,每剂煎2次,将所得药液混合。每日1剂,分2次温服。服用本方时,忌食辛辣油腻之品。 黄芩性味苦寒,清热解毒,燥湿泻火,用以为君;山栀为臣,与黄芩共奏清热解毒之效;莪术行气破血,消积止痛;元胡活血散瘀,行气止痛,二者为佐药,共奏疏达气血之瘀滞而止痛之功效。猪苓利水渗湿,驱邪从小便而走,佐助君药清热之功。全方药简力专,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而达消疹止痛之效。 2。活血散瘀汤 桃仁、红花、丹参、乳香、没药、木香、枳壳、元胡索、川楝子、紫草、板蓝根。将上药用水浸泡30分钟,煎30分钟,每剂煎2次,将所得药液混合。每日1剂,分2次温服。服用本方时,忌食辛辣油腻之品。 此证多属毒邪偏盛,虽经治疗,毒热未尽或气阴两伤致气滞血瘀。桃仁、红花、丹参、乳香、没药活血化瘀止痛;木香、枳壳、延胡索、川楝子行气止痛;佐以紫草、板蓝根清解余毒,全方共奏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 3。乌梅丸加减 乌梅30g,附子3g,肉桂2g,细辛2g,干姜3g,党参18g,当归9g,黄连6g,黄柏15g,黄芩12g,木香12g,甘草5g。每日1剂,水煎服。 乌梅丸现代多收入驱蛔剂,实为治厥阴病之总方,方剂组成寒热并用,邪正兼顾,具有扶正祛邪,调和寒热,止痛除烦等功效。方中党参、当归、肉桂、干姜、附子、细辛温养气血,理虚止痛;乌梅、白芍、甘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黄连、黄柏、黄芩清热燥湿,敛浮阳以温下焦,并可制桂、附、姜、辛大热之烈;增以木香行气调中,既增强止痛效果,还能健脾消食,使苦寒不伤胃,补虚而不呆滞;诸药合用,可充分发挥抗炎抗过敏,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使寒散热除,升降复常,气血调和,腹痛得解。 4。越鞠丸加减方 苍术10g,生香附15g,抚芎15g,炒栀子6g,神曲10g,厚朴6g,泽泻10g,枳壳6g。日1剂,水煎服。

中国带状疱疹治疗指南(草稿)

中国带状疱疹治疗指南 (草稿)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中国带状疱疹治疗指南》专家组 [关键词] 带状疱疹;治疗指南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初次感染引起水痘,愈合后残留的病毒潜伏于脊神经后根及颅神经的神经节中,当VZV特异性的细胞免疫下降时,病毒重新复活发生带状疱疹。在所有神经系统的疾病中,带状疱疹发病率最高。带状疱疹发病的基本特点是:随着年龄的增加以及疾病、药物等对细胞免疫的损害,其发病率呈显著增长趋势。50岁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及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其生活质量可能会明显下降。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发表指南,通过介绍带状疱疹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来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带状疱疹,并确保为每一位带状疱疹患者带来最新的治疗方法。 1. 带状疱疹的病因学 带状疱疹由潜伏在神经系统内的VZV复活所致。VZV既是水痘又是带状疱疹的病原体,属于嗜神经及皮肤的疱疹病毒,只累及人。首次感染通常发生在童年,并导致出现水痘。在病毒血症期,VZV进入表皮细胞,引起典型的水痘疹。病毒接着进入皮肤粘膜的感觉神经,并通过轴突逆向输送到临近脊髓的脊神经背根感觉神经节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内,永久性的潜伏在神经元中。VZV潜伏在大约1%-7%的感觉神经节的神经元内,每个被感染的细胞中基因组复制数少于10个。VZV在潜伏状态中是不传染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发生免疫抑制及免疫缺陷时,VZV特异性细胞免疫下降,VZV在受累的感觉神经元中复活,形成完整的病毒体,接着这些病毒体会通过感觉神经轴突转移到皮肤,从一个细胞传播到另一个细胞,穿透表皮,引起特有的疼痛性的皮肤带状疱疹,表现为簇集的丘疹水疱,密集地分布于受累感觉神经根支配的皮区。 2.带状疱疹的流行病学 VZV感染的复发发生于约20%的血清学阳性的个体。一般VZV感染一生只复发一次。免疫缺陷患者可能在同一皮节发生两次带状疱疹,极少数病例可复发数次。

带状疱疹的护理常规

眼带状疱疹护理常规 概述 眼部带状疱疹是一种性质较为严重的睑皮肤病,由三叉神经的半月神经节 或某一分支受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 病因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 正在接受放射治疗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容易发生本病。发病后终身免疫,很少复发。 症状 1、发病部位:常发生于三叉神经之第一支(眼支),分布在有发的头皮、前额与上睑的皮肤;有时也侵犯第二支,病变分布在下眼睑,颊部及上唇。其特点为仅侵犯单侧,止于眼前额的中线形成和显的分界。 2、自觉症状:发病初期,三叉神经的分布区有剧烈神经痛、怕光、流泪等。 体征 发病数日后出现皮肤潮红、肿胀,簇生无数透明、大小不一的呈带状排列,水疱初为无色透明,继则混浊化脓,数周内结痂脱落。因侵犯真皮,遗留永久性瘢痕。常并发角膜炎和虹膜睫状体炎,影响视力,偶而也发生眼肌麻痹。此外严重者可伴有发热、畏寒、不适等全身症状,或局部淋巴结肿大及压痛。 检查 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局部体格检查,即可诊断。 治疗1、卧床休息,吃易消化的食物。 2、局部涂1%龙胆紫,也可撒滑石粉。 3、疼痛剧烈时可给予镇静剂和镇痛剂。 4、病情重者可给予肌注胎盘球蛋白、丙种球蛋白和维生素B12,以提高 机体抵抗力。 5、应有恢复期全血或血清行肌肉注射,每次10毫升,可有显效。 6、若并发角膜炎或虹膜睫状体炎,局部应点0.1~0.2%疱疹净(I、D、U)、 散瞳及热敷等。 7、必要时,可适当加用抗生素及皮质类因醇。

护理问题 1.疼痛: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神经节有关。 2.预防感染:与免疫力低下和疱疹破溃有关。 3.预防视力减退:与病毒侵犯眶上神经,疱疹累及眼部有关。 护理目标 1.病人自述疼痛减轻或消失 2.不出现继发性感染 3.视力恢复或基本恢复至原有水平 护理措施 (一)常规护理 1.保持病室内空气清新,温度、湿度适宜。 2.积极治疗疱疹,防止破损、溃烂发生。 3.局部如有破损应及时换药、保护创面不受感染。 (二)疼痛护理 1.同情安慰病人,使病人感到温暖。 2.分散注意力,年老病人让其家属陪伴。 3.穿宽大衣裤,防止衣服过小摩擦患处增加疼痛。气温高时可暴露患处,免去衣服摩擦。 4.协助病人采取保护性体位以减轻疼痛。 5.遵医嘱应用止痛药及营养神经药。 (三)眼部护理(主要针对头面部带状疱疹的病人) 1.眼部分泌物多时可外用生理盐水冲洗眼部,如有角膜溃疡禁用冲洗,可用棉签擦除分泌物每日2-3次,防止眼睑粘连。 2.角膜、结膜受累时,注意做好眼部护理,嘱病人不宜终日紧闭双眼,应活动眼球,并交替抗生素眼药水和抗病毒眼药水滴眼,每2小时1次。 3.洗脸毛巾要保持清洁,勿让污水溅入眼内。 4.角膜疱疹有破溃,要防止眼球受压,滴药时动作轻柔。 九.健康教育 1.注意休息,认真服药、擦药。 2.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3.服用止痛药物后2小时内应卧床,以免因头昏而发生意外。 4.如发现有眼部、面部或肢体活动不利等,要及时再次就诊。如有胃肠道或胸部的不适也应及时就诊。 5.告知患者及家属本病经治愈后不再复发,解除其后顾之忧,积极配合治疗。6.告知患者避免接触儿童或未出过水痘或带状疱疹的人群。

带状疱疹专题

带状疱疹专题 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俗称"蜘蛛疮"。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带状疱疹患者一般可获得对该病毒的终生免疫。 病因:急性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引起的一种以伴剧烈疼痛的皮疹为特征的皮肤性疾病,中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者好发此病。带状疱疹病毒是一种具有亲神经性和亲皮肤性的病毒,通过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或鼻粘膜侵入人体,通过逆行轴突运转方式入侵神经系统,然后进入脊神经后根的神经节细胞或脑神经的神经节细胞内长期潜伏存在,呈休眠状态,平时不发生任何症状。当机体内环境发生变化,特别是正常免疫防卫机制受损伤或受抑制时,带状疱疹病毒便被激活,在受侵害的神经节内大量生长繁殖而发病。 临表: 1.中老年居多,春秋多见,好发部位肋间神经及三叉神经可支配的皮肤区域;皮疹特点潮红斑的基础上出现群集的丘疹、水疱,粟粒至绿豆大小,疱液清亮,严重时可呈血性,或坏死溃疡;皮疹单侧分布呈带状为该病的特点;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年龄愈大,神经痛愈重。 2.特殊表现:(1)眼

带状疱疹:可累及角膜形成溃疡性角膜炎。(2)耳带状疱疹:病毒侵犯面神经,表现为外耳道或或鼓膜疱疹。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为外耳道疱疹三联征。(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其他不典型带状疱疹。 (一)西医治疗: 1.药物治疗(1)抗病毒药物:针对病因治疗选用。如: 阿昔洛韦1000mg/d,分5次口服,外用阿昔洛韦软膏,聚肌胞聚肌胞2mg,肌注,每天一次,连续5天为一个疗程。西咪替丁西咪替丁0.8g/d,一次口服,或0.2g 每天两次,晚睡前加服0.4g,一日为0.8mg。双密达莫潘生丁25mg,每日3次口服。强力宁方法:强力宁注射液100ml 加入10%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 法莫替丁治疗带状疱疹效果显著。用法:内服法莫替丁 20mg/次,2/d,连服1周。总有效率优于西咪替丁对照组。利巴韦林、Ara-A、干扰素、AMP和口服中、西药物能不同程度抑制病毒,促进病人的康复,及时、有效、足量用药有时能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增强免疫力药物:强的松、聚肌胞、核苷酸等。促进神经修复药物:如维生素B1、维生素B12、甲钴胺等。 (2)止痛:去痛片、消炎痛、扶他林、卡马西平。营养神经,维生素B12或B1。西米替丁200mg/次,4次/日连服3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