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3-3太阳和月球

3-3太阳和月球

3.3 太阳和月球

教学目标

1、了解太阳的大小、温度和太阳活动。

2、知道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

3、了解月球的大小、状况和环形山。

4、知道人类飞向太空的历程和对月球的探索。

教学重点与难点

对于太阳活动的认识,如黑子,需要通过图表等形式进行分析得出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准备

1、学校最好有基本的天文观测的仪器,若没有天文望远镜,有一架大口径的双筒军用望远镜也行,5cm口径就可以看到月球环形山。

2、创造条件让学生能亲眼看到太阳活动的表现,月亮的形态特点,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观测太阳须十分注意保护眼睛)

3、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设备,以各种方式向学生介绍关于太阳、月亮的最新信息和研究成果。

4、支持学生收集有关太阳、月亮的文字、图片、动画、影视材料。鼓励学生试写科幻故事,并找机会展示学生的成果。

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学习了地球,地球仪,那么,在宇宙中,和地球最亲密的两个朋友是什么呢?太阳:给予我光和热;月球:照亮我们的夜晚。下面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太阳神。

一、太阳

1、先看一遍有关太阳的资料片

要求:学生一边看,一边记录相关的数据,书上有的划出来,没有的补充上去,同时说明地球和太阳的关系。

(1)太阳系的形成

(2)太阳的简介

太阳的直径:140万千米;表面温度:6000摄氏度,中心1500万摄氏度;日地距离:

1.5亿千米。

2、太阳的结构

从内到外:光球层,色球层,日冕

(1)太阳黑子——太阳表面的黑斑点,发生在光球层

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读图

练习:第20周为几几年 1755+19×11=1965年

1987年第几周 1987=1755+11X X=22

(2)耀斑和日珥

耀斑——太阳表面的一些突然增亮的斑块——>>色球层

耀斑爆发,说明太阳活动激烈,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日珥——太阳表面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主要存在于日冕中,但下部常与色球相连(3)太阳风

发生在日冕层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看资料片】

4、总结:

(1)太阳黑子增多时,会导致紫外线增强或气候反常,伤害人类身体健康。

(2)耀斑增强时,可以影响地球上的短波通讯,甚至使各类无线电通讯发生短时间的中断现象,产生磁暴现象。

(3)太阳风导致极光的产生。

二、月球

1、了解月球表面的状况

我们以前一定听说过有关月亮的传说,故事:如嫦娥奔月,吴刚砍树等,还有什么,请同学讲讲。

传说月球上有一棵树,树下有一只玉兔,那月球上到底使怎么样的呢?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已经踏上了月球,下面就来砍一下登月实录和图片,大便边看边想,然后一起来讨论月球表面是怎么样的?人到了月球和人在地球比,会有哪些不一样,为什么会这样?

(1)月球的形状

轨道半径:距地球 384 400千米

月球直径:3476千米质量:7.35×1022千克

(2)月球表面明暗状况

月球本身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是太阳照亮的明面

画出月球表面的月貌图(有环形山、放射状山脉、低洼高地)

明亮的部分是:山脉、高原

阴暗的部分是:广阔的平原和低地(看上去像水域,又叫海和洋)

环形山:大体上是陨石撞击月面和火山活动的产物

和地球的表面进行比较

(3)人在月球上会怎么样?

A.物体会变轻(重力小)

B.一天里要换很多衣服(没有大气,温差大)

C.听不到声音(没有大气)

D.很多环形山(没有大气保护)

小结:月球是一个没有大气,没有水,没有生命,布满环形山的荒凉世界。如果人要住到月球上去,可能吗?需要哪些条件支持?

【讨论】开发月球

2、探测月球

(1)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A.夜间照明

B.月相的变化用来计时依据

C.潮汐现象,相互引力吸引

D.月球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目前发现已有60多种

(2)登月纪事

A.阅读万户与古代火箭,及人类登月大事纪

B.我们过登月技术现状,讨论是否有必要发展登月技术

C.想象一下,人类以后会对月球进行什么样的开发?

(写短文,作为作业)课后在晚上观察月亮

三、观察太阳和月球

教学反思

2019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第1节 太阳和月球

第1节太阳和月球 1.(2016浙江杭州中考)如图是专用仪器拍摄的太阳照片。照片中○区域呈现的太阳活动主要是( ) 图4-1-1 A.日珥B.日冕C.光球D.太阳黑子 2.(2018浙江绍兴杨汛桥中学月考)关于太阳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在太阳外部的大气层 B.为人类提供光能 C.维持地表温度 D.与地球上旱涝灾害无相关性 3.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员,太阳活动会不同程度影响到地球上的气候、水文、地质甚至人类的生活,下列为太阳活动强弱标志的是( ) A.太阳黑子B.太阳风 C.日珥 D.日冕 4.(2017浙江杭州滨江期末)太阳大气层由里到外依次为___、色球层、___。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____、____、太阳风;其中___的大小和多少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___(填序号)。 ①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信短暂中断。 ②地球两极附近出现“极光”。 ③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强。

④诱发台风和火山爆发。 ⑤造成气候异常,使地球上某些地方洪涝灾害增多。 ⑥影响地球磁场,使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⑦世界上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太阳黑子11年的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5.(2017浙江温州中考)气候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气候变化已成为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 图4-1-2 (1)研究古气候的科学家通过观察每个土层的花粉,可以推测出该地区古气候的特征。植物的花经过传粉、受精后,子房逐渐发育成为_________。 (2)科学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提出多种假设,其中两种假设如下。 假设一:太阳输出能量的变化会引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变化。气象学家发现,短期的气候变化与太阳黑子的数量变化有关。图中表示太阳黑子的是___(选填序号)。 假设二:火山活动会造成地面温度降低。火山喷发会释放大量的气体和粉尘,这些物质会较长时间滞留在大气层中,减少到达地表的太阳能。火山是_____运动的表现形式。 6.(2018浙江温州模拟)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下列能在月球上找到的资源是( ) A.生物资源B.水资源 C.风能资源D.矿产资源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教案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理解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源; 2.了解太阳活动(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3.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 二、能力目标 1.能通过阅读太阳黑子与降水量的相关图分析太阳黑 子变化的周期及太阳黑子对降水的影响。 2.能通过展示的图片理解太阳活动增强时会使地球无 线电短波通讯受干扰及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因。 3.能通过计算机的演示分析月相产生的原因和规律。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科学的宇宙观,和热爱 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关于太阳辐射的教学建议 太阳辐射这部分内容属于常识性的介绍,重点在于 让学生了解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除了让学生看教材的 两张图,了解太阳常数的概念,以及由于纬度、地形和 气象条件的不同,太阳辐射在地球上分布不均外,这里

介绍一个小实验可以让学生更生动的了解太阳辐射。 实验是这样的:拿两个瓶子,一个涂成白色,一个涂 成黑色,在瓶口各套一个小气球,气球没有充气。注意 密封性要好。放在太阳下照射,观察结果。容易看到, 白色瓶子上的气球没有太大变化,而黑色瓶子的气球开 始膨胀。通过实验比较清楚地看到:黑色的瓶子更容易 吸收太阳辐射。从而让学生明白太阳辐射的能量巨大, 对地球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关于月相的教学建议 由于本节主要是要讲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之间的 关系,因此,和原教材相比,新的教材将月相这部分内 容作为了必讲内容。关于月相,重点有三个: 一、要说明月相的成因。 月相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 置在发生改变。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月球绕地球公转, 如果同时考虑两者地球和月球的运动,学生很容易被弄 得摸不着头脑。其实,由于空间两点是决定一条直线, 地球虽绕太阳一周,而地球和太阳总是能连成一条直线。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让地球和太阳的位置不动,而仅仅 考虑月球的公转。 我们可以从地球、太阳、月球成直线开始考虑(注意,严格地讲大部分时间它们不在一条直线上,否则,每个

2019-2020年科学七年级下册第4章 地球和宇宙第1节 太阳和月球浙教版复习巩固第三十篇

2019-2020年科学七年级下册第4章地球和宇宙第1节太阳和月球浙教版复习 巩固第三十篇 第1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太阳是本身能发光发热的固体球 B、太阳是本身能发光发热的气体球 C、太阳表面温度高达6 000开尔文(开尔文是温度单位) D、太阳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00倍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太阳是本身能发光发热的固体球 B、太阳是本身能发光发热的气体球 C、太阳表面温度高达6000K D、太阳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l00倍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二战期间的一个早晨,英军海岸防卫军指挥部接到各雷达站的报告,说雷达受到了来自东方的奇怪干扰,这种干扰的方向与太阳移动的方向一致,而且只出现在白天。你认为雷达受到干扰的原因是( ) A、德军使用的一种秘密武器 B、雷达本身的故障 C、外界杂波的干涉 D、太阳活动的影响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2016 年10 月17 日,“神舟十一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成功,宇航员在太空进行了为期33 天的驻留试验。下列对“天宫二号”实验室运行时所处的空间位置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在地月系之外飞行 B、在绕太阳飞行 C、在绕地球的空间飞行 D、在绕月球的空间飞行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太阳黑子产生在太阳光球层上 B、前一次太阳活动极大年到再次活动极大年的平均周期约为11年 C、太阳活动发出的强烈射电扰乱地球大气臭氧层,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 D、太阳日冕层的高温使高能带电粒子向外高速运动,形成了“太阳风”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下列现象可能是由太阳活动强烈而引起的是( ) ①地球上的短波通讯受到干扰②发生日食现象③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④地球的某些地方洪涝灾害增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月球和太阳叙述正确的是( ) A、月球表面有环形山 B、月球表面有空气、没有水 C、太阳活动会引起地球的地震和火山爆发 D、太阳黑子是太阳表层一些不发光、不发热的黑点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清单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要点 一、仰望天空 1.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白天时常会看到耀眼的太阳(不能用眼睛直视太阳),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月球。 2.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恒星,太阳的直径约是140万千米。 3.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4.月球环形山形成原因的推测中,公认的观点是陨石撞击说。 5.太阳上有太阳黑子,月球上有环形山。 6.由于太阳和月球与我们的距离不同,所以我们看上去它们的大小比较接 近;在真实的太空中,太阳比月球大得多。 二、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1.太阳为我们送来光和热。 2.我们可以模仿古人,制作一个简单的日晷,帮助我们找到影子变化的规律。 3.操作步骤: (1)在一个平板上,贴上画有同心圆的观察纸,在纸板上标注方向。 (2)根据太阳的照射角度,确定方向,把纸板放在平地。 (3)在纸板的中心,竖直地立上小短杆。 (4)每隔段时间观察和记录一次影子的位置和长短。每次记录时,要标上观察的时间。 (5)观察记录纸,寻找影子变化的规律。 4.日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 5.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6.早上太阳在东边,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西边;傍晚太阳在西边,阳光下物

体的影子在东边。 7.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一—日晷计时。 三、影子的秘密 1.利用手电筒和木圆柱模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实验,其中手电简模拟的是太阳,木圆柱模拟的是物体。 2.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3.影子可以改变长短、方向和形状。 4.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 5.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 6.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7.在天空中,有一.种天然的挡光物——云,它变化多端,有薄有厚、有高 有低、有黑有白,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 8.在实验中,让影子发生变化可以改变光的照射角度,也可以改变木圆柱的摆放位置。 9.太阳的位置与影子总是在物体的两侧。 10.通过改变手形,我们可以变化出许多有趣的手影。 11.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已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12.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四、月相变化的规律 1.我们可以观察到月球有月相,但太阳没有这样的现象,这是月球和太阳的一个明显不同。 2.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3.古代人们对月相有特别的称呼,“初一”称为新月,“十五”称为望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一课一练附答案第四章第1节 太阳和月球

第1节太阳和月球 1.太阳是一颗自己能发光放热的、巨大的气体星球,太阳的外部大气由外到里依次是、、,平时我们看到的只是。 2.太阳表面常有的变化统称为。常见的太阳活动有、、等。 3.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年。 4.太阳表面有时会出现一些突然增亮的斑块,叫做,它主要发生在层。 5.月球上没有,也没有,声音无法传播,是个寂静的世界。其表面的昼夜温差很大,达。 6.太阳是一个炽热的( ) A. 气体球 B. 固体球 C. 液体球 D.岩石球 7.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 ) A. 9年 B. 10年 C. 11年 D.12年 8.下列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太阳风增强时会影响全球通手机用户正常通话 B. 地球两极附近发生的极光,与太阳活动有关系 C. 太阳黑子周期变化对地球的气候、植物有一定影响

D.耀斑活动增强时,人们要注意防晒,太阳黑子则没多大关系9.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 ) A. 气象卫星 B. 通信卫星 C.太阳 D.月球 10.在月球上,下列活动中宇航员可以做到的是( ) A. 放风筝 B. 游泳 C.打雪仗 D. 扔石头 11.不久的将来,“嫦娥”将载中国宇航员登上月球。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你认为对登月的宇航员来说,下列设备不是必需的是( ) A. 无线对讲机——方便通话 B.专用宇航服——防寒(热) C. 专用汽车——用于行走 D.氧气——用于呼吸 12.下列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对地球磁场造成扰动,产生“磁暴”现象 B.干扰地球大气中的电离层,使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C. 使全球各地降水量减少 D.大量带电粒子和射线可使绕地运行的航天器受到严重损坏 13.太阳的能量来源于( ) 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 核聚变反应 D.核裂变反应 14.月球上没有生命的原因是( )

《太阳、月球和地球》教案1

《太阳、月球和地球》教案 【教材简析】 本课是单元的最后一课,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将对本单元的学习进行梳理,教师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能力进行评价。在本课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分组制作一张关于地球的主题海报。每个星球都有自己的主题颜色,例如太阳是红色,月球是灰色,地球也不例外。但是地球的颜色非常丰富,可以是森林的绿色、海洋的蓝色、火山的红色等等。鼓励学生确定和围绕某个主题颜色,然后通过各种方式查找、整理资料,最后合作完成一张主题海报。教材对于地球主题海报的制作步骤给出了详细地介绍。收集和选用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是做好海报的关键。这一环节可以事先布置任务让学生准备材料,在课堂上完成制作任务。也可以将制作任务放在课外进行。 【学情分析】 学生在本单元已经对太阳、月球和地球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认识了三个星球的基本特征,也了解了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但是学生对三个星球还没有进行一个整体的梳理,知识点比较分散。本节课,教师引领学生制作三个星球的主题海报(重点是制作地球主题海报),在完成制作后,将学生的海报进行展示,让学生间相互学习,这样学生就能充分地认识地球。本课将充分锻炼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工合作,展示交流的能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理解太阳、地球和月球有不同的主题颜色。 2.了解地球的资源十分丰富,颜色也是五彩缤纷。 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比较科学的方式获取、加工、筛选、整理信息。 2.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制定简单的制作海报计划,包括海报主题、分工合作等。 3.掌握制作主题海报的方法。 科学态度目标 1.能分工合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在小组合作中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doc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理解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源; 2.了解太阳活动(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3.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 二、能力目标 1.能通过阅读太阳黑子与降水量的相关图分析太阳黑子变化的周期及太阳黑子对降水的影响。 2.能通过展示的图片理解太阳活动增强时会使地球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干扰及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因。 3.能通过计算机的演示分析月相产生的原因和规律。 三、德育目标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科学的宇宙观,和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关于太阳辐射的教学建议 太阳辐射这部分内容属于常识性的介绍,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除了让学生看教材的两张图,了解太阳常数的概念,以及由于纬度、地形和气象条件的不同,太阳辐射在地球上分布不均外,这里介绍一个小实验可以让学生更生动的了解太阳辐射。实验是这样的:拿两个瓶子,一个涂成白色,一个涂成黑色,在瓶口各套一个小气球,气球没有充气。注意密封性要好。放在太阳下照射,观察结果。容易看到,白色瓶子上的气球没有太大变化,而黑色瓶子的气球开始膨胀。通过实验比较清楚地看到:黑色的瓶子更容易吸收太阳辐射。从而让学生明白太阳辐射的能量巨大,对地球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关于月相的教学建议 由于本节主要是要讲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和原教材相比,新的教材将月相这部分内容作为了必讲内容。关于月相,重点有三个:一、要说明月相的成因。月相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置在发生改变。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月球绕地球公转,如果同时考虑两者地球和月球的运动,学生很容易被弄得摸不着头脑。其实,由于空间两点是决定一条直线,地球虽绕太阳一周,而地球和太阳总是能连成一条直线。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让地球和太阳的位置不动,而仅仅考虑月球的公转。我们可以从地球、太阳、月球成直线开始考虑(注意,严格地讲大部分时间它们不在一条直线上,否则,每个月都会发生月食和日食了),月球绕地球一周回到相对位置继续成直线,所需要的时间是一个朔望月的时间(29.53天),而不时恒星月(月球真正的公转周期27.32天)的时间。月相形状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月球是不发光的,只能反射太阳光。月球总是半个球发光,半个球不发光。而观测者的角度不同,发光的部分对于观测者来说就有了不同的形状。二、观测不同月相的时间对于几个重要的位置(新月、上弦月、满月、下限月)的月相,应该是什么时候观测呢?关于这个问题,重点在于掌握地球的运动规律。对于某一个月相而言,地球上总是只有半个地球的地方才能看到月相。当然,也只有半个地球能看到太阳。初一新月的时候,太阳和月球是一起在东方升起,西方落下,而每隔一天,月球就相对于太阳向东边移动°,这样,整个朔望月周期内,每一天能看到月相的时间和日出日落的时间才有了变化。有一点必需强调,不论太阳还是月亮,对于地球上的观察者来说,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章第1节太阳和月球练习题-普通用卷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章第1节太阳和月球练习 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月球和太阳叙述正确的是 A. 月球表面有环形山 B. 月球表面有空气、没有水 C. 太阳活动会引起地球的地震和火山爆发 D. 太阳黑子是太阳表层一些不发光、不发热的黑点 2.二战期间的一个早晨,英军海岸防卫军指挥部接到各雷达站的报告,说雷达受到了 来自东方的奇怪干扰,这种干扰的方向与太阳移动的方向一致,而且只出现在白天。 当时,人们对雷达受到干扰的原因进行了一些分析,据此你认为是 A. 德军使用的一种秘密武器 B. 雷达本身的故障 C. 外界杂波的干扰 D. 太阳活动的影响 3.如图所示,是我国发射的“嫦娥”月球卫星发回的 月面照片,下列与月球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较暗部分是海洋或湖泊 B. 陨石撞击月面会形成环形山,同时发出巨大的 爆炸声 C. 月面上的昼夜温差比地面上的昼夜温差大 D. 月球是天然光源 4.“钱江潮水,天下奇观。”每逢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在无风的情况下也会掀起几 米高的浪涛。钱江潮的形成与月球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与月球的形状有关 B. 与月球上无空气有关 C. 与月球上无水有关 D. 与月球的吸引力有关 5.月球的直径只有太阳的,但看上去大小却相似,原因是 A. 月球和太阳的亮度相似 B. 月球和太阳离地球都太遥远了 C. 月球离地球比太阳离地球要近得多 D. 月球和太阳都是球体

6.月球景观和地球景观相似的是 A. 有风雨交加的天气现象 B. 有平原、高原、山地、盆地等 C. 彩旗在蓝天下飘扬 D. 有日光、彩虹和白云 7.据报道,月球与地球的距离有渐远的趋势,月地的共同质心将会从地球内部转移到 地球外部。到那时,月球就可能成为 A. 行星 B. 流星 C. 太阳系小天体 D. 卫星 8.以下是一名宇航员在月球上的生活片段,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真实的生活场景有 ①听到大风呼啸②跳过4米的横竿③举起一块200千克重的大石头④拍了一张照片 ⑤脱掉宇航服在被窝里睡觉⑥吃到土生土长的食物⑦“袋鼠式”走路 A. ②③⑥⑦ B. ①④⑤⑥ C. ②③④⑦ D. ②③④⑤ 9.如果宇航员穿着宇航服走出飞船船舱,进行“月球行走”。根据月球环境,宇航服 应具备的有 ①控制温度、湿度②供给氧气③控制气压、抗射线辐射④收集雨水⑤无线通信⑥与 外界气体交换 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⑤⑥ C. ③④⑤⑥ D. ②③④⑤ 10.月球上绝大多数的环形山是 A. 陨石、小行星、彗星等撞击形成的 B. 火山爆发形成的 C. 月球早期地质运动形成的 D. 月球龙卷风形成的 11.2020年1月,科学家拍下太阳表面最高清的图片, 太阳表层有玫瑰色的舌状气体喷出,再沿着弧形路 线落回如图。这种太阳活动称为 A. 火山 B. 日珥 C. 环形山 D. 太阳黑子 12.我国史书曾记载有:汉成帝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 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层中的 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 日冕层 D. 中心核层 13.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对地球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高一地理教案: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高一地理教案: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理解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源; 2.了解太阳活动(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3.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 二、水平目标 1.能通过阅读太阳黑子与降水量的相关图分析太阳黑子变化的周期及 太阳黑子对降水的影响。 2.能通过展示的图片理解太阳活动增强时会使地球无线电短波通讯受 干扰及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因。 3.能通过计算机的演示分析月相产生的原因和规律。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准确的人地观、科学的宇宙观,和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 精神。 关于太阳辐射的教学建议 太阳辐射这部分内容属于常识性的介绍,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太阳对 地球的重要性。除了让学生看教材的两张图,了解太阳常数的概念, 以及因为纬度、地形和气象条件的不同,太阳辐射在地球上分布不均外,这里介绍一个小实验能够让学生更生动的了解太阳辐射。 实验是这样的:拿两个瓶子,一个涂成白色,一个涂成黑色,在瓶口 各套一个小气球,气球没有充气。注意密封性要好。放在太阳下照射,观察结果。容易看到,白色瓶子上的气球没有太大变化,而黑色瓶子

的气球开始膨胀。通过实验比较清楚地看到:黑色的瓶子更容易吸收 太阳辐射。从而让学生明白太阳辐射的能量巨大,对地球的影响也是 长远的。 关于月相的教学建议 因为本节主要是要讲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之间的关系,所以,和原 教材相比,新的教材将月相这部分内容作为了必讲内容。关于月相, 重点有三个: 一、要说明月相的成因。 月相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置在发生改变。 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月球绕地球公转,如果同时考虑两者地球和月球 的运动,学生很容易被弄得摸不着头脑。其实,因为空间两点是决定 一条直线,地球虽绕太阳一周,而地球和太阳总是能连成一条直线。 所以,我们完全能够让地球和太阳的位置不动,而仅仅考虑月球的公转。 我们能够从地球、太阳、月球成直线开始考虑(注意,严格地讲绝大 部分时间它们不在一条直线上,否则,每个月都会发生月食和日食了),月球绕地球一周回到相对位置继续成直线,所需要的时间是一个朔望 月的时间(29.53天),而不时恒星月(月球真正的公转周期27.32天)的时间。月相形状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月球是不发光的,只能反 射太阳光。月球总是半个球发光,半个球不发光。而观测者的角度不同,发光的部分对于观测者来说就有了不同的形状。 二、观测不同月相的时间 对于几个重要的位置(新月、上弦月、满月、下限月)的月相,应该是 什么时候观测呢?关于这个问题,重点在于掌握地球的运动规律。对于 某一个月相来说,地球上总是只有半个地球的地方才能看到月相。当然,也只有半个地球能看到太阳。初一新月的时候,太阳和月球是一 起在东方升起,西方落下,而每隔一天,月球就相对于太阳向东边移

太阳、月球和地球知识点

太阳、月球和地球知识点 一.太阳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与地球的平均距离是1.5亿千米。 太阳是一颗气体星球。太阳大气层由里到外可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我们通常看到的是光球层,在日全食时可观察到日冕层。 太阳活动:太阳黑子(光球层)、耀斑、日珥(色球层)和太阳风(日冕层) 太阳黑子:(1)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 (2)周期约为11年,发生在光球层。 (3)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4)太阳黑子最多的那一年,成为太阳活动峰年,黑子数极少的那一年 称为太阳活动谷年。 太阳活动的影响: 天文望远镜的使用:不能直接观察太阳 二.月球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表面明亮相间,亮区是山脉和高原,暗区是平原和盆地,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 月球上的特点:引力小;昼夜温差大;遍布环形山;不能传播声音;没有空气和水 环形山的形成原因:小天体撞击月球和月球上古老火山的爆发 月球上没有的大气层,因此在月球上,天空的背景是黑色的。 第一个利用火箭飞行的是万户;1969年,人类首次登月成功;经长期探测,发现月球上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三.地球 (一)地球的自转 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 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1)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2)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3.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一天(约24小时)。 4.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1)太阳东升西落:由于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因此太阳相对于地球自东向西运动,所以在地球上看太阳是东升西落。 (2)昼夜交替: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瞬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被照亮的一半为白昼,背着太阳的一半为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就不断地更替。 5.晨昏线(圈):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由晨线和昏线构成。 (1)昏线:随着地球的自转,逐渐由昼变成夜的界线。 (2)晨线:随着地球的自转,逐渐由夜变成昼的界线。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4章 第1节 太阳和月球教案2 浙教版

太阳和月亮 【教学内容】 浙江教育出版社,《科学》七年级下册第4章第1节。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月球的大小、状况和环形山。 ②知道人类飞向太空的历程和对月球的探索。 ⑵过程与方法: 学生收集有关太阳、月亮的文字、图片、动画、影视材料。鼓励学生试写科幻故事,并找机会展示学生的成果。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①教学重点:月球表面的状况及成因 ②教学难点:月球表面状况的成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以前一定听说过有关月亮的传说,故事:如嫦娥奔月,吴刚砍树等。 传说月球上有一棵树,树下有一只玉兔,那月球上到底是怎么样的呢?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已经踏上了月球,下面就来看一下登月实录和图片,然后一起来讨论月球表面是怎么样的?人到了月球和人在地球比,会有哪些不一样,为什么会这样? 1、了解月球表面的状况 我们以前一定听说过有关月亮的传说,故事:如嫦娥奔月,吴刚砍树等,还有什么,请同学讲讲。 传说月球上有一棵树,树下有一只玉兔,那月球上到底使怎么样的呢?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已经踏上了月球,下面就来看一下登月实录和图片,大家边看边想,然后一起来讨论月球表面是怎么样的?人到了月球和人在地球比,会有哪些不一样,为什么会这样? (1)月球的形状 轨道半径:距地球 384 400千米 月球直径:3476千米质量:7.35×1022千克 (2)月球表面明暗状况 月球本身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是太阳照亮的明面 画出月球表面的月貌图(有环形山、放射状山脉、低洼高地) 明亮的部分是:山脉、高原 阴暗的部分是:广阔的平原和低地(看上去像水域,又叫海和洋) 环形山:大体上是陨石撞击月面和火山活动的产物和地球的表面进行比较 (3)人在月球上会怎么样? A.物体会变轻(重力小) B.一天里要换很多衣服(没有大气,温差大) C.听不到声音(没有大气) D.很多环形山(没有大气保护)

七年级科学太阳和月球测试题

第三节太阳和月球 笔记: 1、太阳概述: (1)太阳是一颗自己发光发热的巨大的气体星球,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它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2)太阳的直径约为140万千米,表面温度约为60000C,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0C,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 (3)太阳的结构: ①太阳由内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和大气层。 ②平时我们看到的知识一个光亮的圆盘,实际上是光球层。 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1)太阳活动:指太阳表面(太阳大气)的变化 (2 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 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黑子数最多的那年,称为太阳活动峰年;黑子数极少那年称为太阳活动谷年。国际上规定从1755年起为黑子周期为第一周。 计算:1755+(N—1)×11 [ N为要计算的周期] ②耀斑:太阳表面的一些突然增亮的斑块。 耀斑爆发,说明太阳活动激烈,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③日珥:太阳表面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 3、月球 (1)月球是地球惟一的天然卫星。月球本身不发光,它依靠反射太阳光发亮,才被地球上的人观察到。 (2)月球上既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月球上昼夜温差达3000C。 (3)月球在绕自身的自转轴自西向东自转,同时也沿着一个椭圆轨道自西向东绕地球公转。(4)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等,因此月球总是以同一面对着地球。 (5)月球距离地球的平均为38.44万千米,它的直径约为3476千米。 (6)环形山:大体上是陨石撞击月面和火山活动的产物,它是月球上最明显的特征。(7)月球表面明暗状况明亮的部分是:山脉、高原 阴暗的部分是:广阔的平原和低地(看上去像水域,又叫海和洋)(8)月球对地球的影响A、夜间照明 B.月相的变化用来计时依据 C.潮汐现象,相互引力吸引 D.月球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目前发现已有60多种 例题: 1、太阳表面温度最低的区域是() A、太阳黑子 B、耀斑 C、日珥 D、日冕

第三节太阳和月球教案

第三节太阳和月球 (第2课时) [设计意图]: 本节教材侧重介绍月球的基本情况,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宇宙观,培养学生形成强大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归纳的能力,引导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寻找答案,获得知识;整个教学过程联系人类探索宇宙以及我们自身生活的影响实际,突出了新课程的教育思想。[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了解月球的大小、形状和环形山。 2、知道人类飞向太空的历程和对月球的探索。 技能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空间想象能力。 2、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 3、通过“嫦娥一号”登月成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及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月球的大小、形状和环形山。 难点:利用月球的知识对各种现象进行解释和说明。 [教学手段]: 学生收集有关月亮的文字、图片、动画、影视材料。教师引导,辅助多媒体课件,学生积极参与,探讨。 [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引入] 师:月球,也许它是茫茫黑夜里我们唯一可以看到并且感受到的星球,它似乎特别受到文人墨客的偏爱,如唐朝诗人写到“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哪些关于月球的传说?或学到过哪些关于月球的诗词呢? 生: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天狗吞月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新课展开] 师:从古到今,月球始终是人类最关注的天体。 问:你知道人类在探月之路上有哪些重大事件吗? 生: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是聪明的中国人——明朝的万户。14世纪末期,明朝的士大夫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风筝平稳着陆。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虽然最终失败,但他是世界上利用火箭升空的第一人。 1610年,意大利的科学家伽俐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首次用天文望远镜观察了月球。 1959年9月,前苏联科学家利用无人驾驶的火箭,飞过月球的背面,对它进行拍照,使人们了解了月球的全貌。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踏上月球,人类首次登月成功。 师:人们并不满足于1969年阿姆斯特朗的登月之旅,如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也进行了探月活动,你知道我国为实现飞天梦想做了哪些努力吗? 生:神州系列飞船研制及“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和“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成功返回。师:中国的航天“情结”由来已久:

高中地理: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教材 地理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地理教案 / 高中地理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地理知识,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广阔的见识,可以让学生了理解到做人的道理还有生存的意义,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高中地理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理解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源; 2.了解太阳活动(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3.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 二、能力目标 1.能通过阅读太阳黑子与降水量的相关图分析太阳黑子变化的周期及太阳黑子对降水的影响。 2.能通过展示的图片理解太阳活动增强时会使地球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干扰及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因。 3.能通过计算机的演示分析月相产生的原因和规律。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科学的宇宙观,和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关于太阳辐射的教学建议 太阳辐射这部分内容属于常识性的介绍,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除了让学生看教材的两张图,了解太阳常数的概念,以及由于纬度、地形和气象条件的不同,太阳辐射在地球上分布不均外,这里介绍一个小实验可以让学生更生动的了解太阳辐射。 实验是这样的:拿两个瓶子,一个涂成白色,一个涂成黑色,在瓶口各套一个小气球,气球没有充气。注意密封性要好。放在太阳下照射,观察结果。容易看到,白色瓶子上的气球没有太大变化,而黑色瓶子的气球开始膨胀。通过实验比较清楚地看到:黑色的瓶子更容易吸收太阳辐射。从而让学生明白太阳辐射的能量巨大,对地球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关于月相的教学建议 由于本节主要是要讲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和原教材相比,新的教材将月相这部分内容作为了必讲内容。关于月相,重点有三个: 一、要说明月相的成因。 月相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置在发生改变。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月球绕地球公转,如果同时考虑两者地球和月球的运动,学生很容易被弄得摸不着头脑。其实,由于空间两点是决定一条直线,地球虽绕太阳一周,而地球和太阳总是能连成一条直线。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 14、白天与黑夜 一、教学内容及知识类型 1.地球的外部结构:地轴、北极、南极。(事实性知识) 2.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个小时。(事实性知识) 3.自转就是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不停地旋转。(概念性知识) 4.地球的自转产生昼夜。(概念性知识) 5.利用实验器材演示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程序性知识中的策略性知识) 二、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 1、能说出地球的外部组成部分。(事实性知识的记忆水平) 2、了解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事实性知识的记忆水平) 3、利用地球自转的定义,解释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概念性知识的理解水平)(二)科学技能 1、系统的观察,发现地球昼夜更替与太阳和地球本身有关。(程序性知识的分析水平) 2、能通过实验,演示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程序性知识的创造水平) 3、能利用地球自转解释不同地区昼夜变化情况。(程序性知识的运用和分析)(三)科学态度 1、对地球的昼夜更替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探究地球昼夜更替的秘密。 2、更细致的观察,观察到的现象就更真实。 3、喜欢大胆想象,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15、昼夜与生物 一、教学内容及知识类型 1、昼夜更替是有规律的。(概念性知识) 2、昼夜更替对植物有影响。(概念性知识) 3、昼夜更替对动物有影响。(概念性知识) 4、昼夜更替对人的影响。(概念性知识) 5、根据昼夜更替规律研究植物的生长规律,设计花钟。(程序性知识中的策略性

知识) 二、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 1、根据昼夜更替规律研究昼夜更替对植物的影响。(概念性知识的理解水平) 2、根据昼夜更替规律研究昼夜更替对动物的影响。(概念性知识的理解水平) 3、动植物具有昼行性和夜行性的区别。(概念性知识的理解水平) (二)科学技能 1、能对“昼夜更替对动植物产生影响吗”的问题,作出假设并设计观察实验的实验步骤。(程序性知识的创造水平) 2、能用图表记录由于昼夜交替的影响,动、植物和人的变化情况;会描述生物每天在行为或特征方面的变化;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动植物随昼夜变化的行为特点。(程序性知识的运用和分析水平) (三)科学态度 1、对动、植物随昼夜更替产生变化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研究其中的规律。 2、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3、将自己的意见公开,主动与别人合作交流。 16、四季更替 一、教学内容及知识类型 1、地球的外部结构:地轴、北极、南极。(事实性知识) 2、地球围绕太阳转。(事实性知识) 3、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事实性知识) 4、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事实性知识) 5、地球的公转产生四季。(概念性知识) 6、利用实验器材演示地球公转产生四季更替。(程序性知识中的策略性知识) 二、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 1、能说出地球的外部组成部分。(事实性知识的记忆水平) 2、古代劳动人民根据经验,编写二十四节气歌。(事实性知识的记忆水平) 3、通过对地球公转的研究,推论四季形成的原因。(概念性知识的理解水平)

2019-2020学年度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第1节太阳和月球浙教版知识.docx

2019-2020学年度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第1节太阳和月球浙教版知识 点练习三十二 第1题【单选题】 黑子、耀斑、太阳风等太阳活动依次发生在() A、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 B、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C、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 D、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 【答案】: B 【解析】: 【分析】根据太阳的慨况进行分析作答。 【解答】太阳大气由里往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人们把太阳光球层上的许多黒斑点称为太阳黒子,其实它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太阳黒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色球层上有时会出现一些突然壇主的斑块,叫做耀斑 瞬:B 第2题【单选题】 我国的"嫦娥工程〃将按〃绕月、落月和驻月"三步进行,2013年12月2日,嫦娥?3落月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射中心成功发射。已知月球上无大气、无磁场、弱重力。下列各项中,在月球上不能实现的是() A、刻度尺测长度 B、电子停表测时间 C、指南针指示南北方向 D、手电筒照明 【答案】: C 【解析】: 【分析】月球由于质量小,故引力小r月球无磁场r故不能使用指南针,月球表面无大气,故无天气现象. [解答]A、刻度尺测量长度r不需要空气水分,因此可以正帛使用; B、电子停表的正常工作时不需要大气以及磁场存在;故可以正常使用; C、月球上没有地磁场r所以不能使用指南针辨别方向,故C错误; D、手电简是闭合开关后,电源电压使电路产生电流发光的,故可以正箒使用。 故答案为:C 第3题【单选题】

下列事实能说明月球是地球的卫星的是() A、地球大、月球小 B、月球绕地球运行 C、地球绕月球运行 D、月球有月光、地球无地光 【答案】: B 【解析】: 【分析】卫星塾在围绕一颗行星轨道并按闭合轨道做周期性运行的天然天体.【解答】月球与地球的关系是,月球绕地球进行运动,地球是月球与地球构成的系统的中心天体,据此可知月球是地球的卫星,B选项正确. 购B 第4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太阳和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氮 B、黑子、耀斑和极光都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C、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大约是10年 D、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答案】: B 【解析】: 【分析】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质量占了整个太阳系的99.86% ;太阳大气层从内向外:光球层、日翱。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黒子和縫斑。 【解答】A、太阳的主要成分的氢和氮,故不符合题意; B、黒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极光是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彩响之一,故不符合题意; C、太阳黒子和縫斑的活动周期大约是11年,故不符合题意; D、太阳大气层从里向外: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故正确。 如龛为:D 第5题【单选题】 继“神九"升空后「神十〃将于今年6月至8月发射,再次实现与天宫7进行载人交会对接,我国探索宇宙又向前迈进一大步。下列对宇宙的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月球表面有山、有空气,但没有水 B、宇宙的大小结构层次为:宇宙T太阳系T银河系T地月系 C、现在有很多证据证明宇宙是有边的、膨胀的 D、太阳是一颗能自行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

太阳.月球和地球的关系

1.2.1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的:了解太阳的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重大影响,了解太阳活动特征及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室、有关挂图、板图 教学方法:列表比较法、分析法、图示法、讲述法 教学过程: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一)基本概念 太阳辐射:是指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太阳常数: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在地球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1平方厘米面积上,1分钟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称为太阳常数。(教材第9页图1.4) 二)太阳辐射能量来源 太阳内部在高温高压下发生核聚变反应,原子核的质量亏损转化成了能量。太阳每秒钟由于核聚变反应而损耗的质量,大约是400万吨。按这样的速度消耗,太阳在50亿年的漫长时间中,只消耗了0.03%的质量。 三)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地面不同纬度接受太阳辐射不同,地球上的热量传递主要依靠大气环流和洋流,大气环流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2、太阳辐射能是我们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 一部分直接来自太阳能:如太阳能发电、太阳灶、太阳能干燥加工农副产品等。 另一部分是太阳能转化的能源: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教材第7页图1.5)把我国太阳能分为丰富区、较丰富区、可利用区、贫乏区。 问题:请学生判断下列4个地区各属于哪一类型区?简单分析其中最丰富区和最贫乏区的形成原因。 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海南岛 答:塔里木盆地为较丰富区、海南岛为可利用区。青藏高原为丰富区,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而且天气晴朗,这样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多。四川盆地为贫乏区,阴雨天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

部编版三年级科学教案《太阳地球和月球》

部编版三年级科学教案《太阳、地球与月球》 3、1、仰望天空 【教学目标】 1、了解太阳与月球的基本知识。 2、简单比较太阳与月球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3、经历模拟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教学重难点】 1、简单比较太阳与月球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2、经历模拟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 【教学准备】 观察圆筒、大小不同的圆纸片、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教师导入:我们白天能瞧到耀眼的太阳,晚上可以瞧到明亮的月亮。关于太阳与月球,您们知道什么?它们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究。 1、分享我们知道的关于太阳的知识。 (1)学生交流后汇报,教师板书。 (2)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太阳与月球的图片与相关资料。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得到太阳与月球的感性特征:①太阳、月球都很大,就是球体。②太阳与月球都离地球很远。③太阳的温度很高。④用涂黑的玻璃片观察太阳表面有黑斑。⑤月球会发“光”。⑥月球表面有明暗区域。 2、简单比较太阳与月球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1)教师提问:同学归纳了月球与太阳的特征,那么您们再来比较一下月球与太阳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2)学生汇报结果,教师引导学生用维恩图的形式记下我们观察比较的结果。 3、比较太阳与月球的大小。 (1)教师指导学生仿照课本P44展开模拟实验。 (2)实验中,教师明确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在什么情况下,太阳与月亮一样大?在什么情况

下,太阳与月亮大小相差很大? (3)学生开展模拟实验,记录现象并汇报结论。 (4)教师引导学生继续在维恩图中添加我们的比较。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总结太阳与月球的相同与不同。 (1)教师指名学生:通过我们的初步比较,您知道太阳与月球有哪些相同与不同?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总结。 2、补充分享关于太阳与月球的更多知识。 (1)教师提问:关于太阳与月球,您们还想知道什么? (2)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适当补充分享更多关于太阳与月球的知识。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教师:放学回家后查阅图书或上网搜索更多关于太阳与月球的知识。 【板书设计】 仰望天空 【教学反思】 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教学目标】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就是与太阳的方向相反。 2、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与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3、画出一天中影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4、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5、认识到自然事物就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就是有联系与有规律的。 【教学重难点】 1、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与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2、画出一天中影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