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一章 物流技术概论 定稿

第一章 物流技术概论 定稿

郑州航院管理科学与工

程学院

课程名称:现代物流技术与设备授课专业:物流工程

讲授人:郭永辉

《现代物流技术与设备》课程基本信息

(一)课程名称:现代物流技术与设备

(二)学时学分:理论学时50h;学分:3.5

(三)预修课程:《物流工程》《生产运作管理》

(四)使用教材:《物流技术与设备》,刘源,李庆民主编.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9

(五)教学参考书:

1. 《现代物流装备与技术实务》,李文斐,张娟,朱文利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10;

2. 《现代物流技术基础》,刘凯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6;

3. 《现代物流技术》,倪志伟主编.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1;

(六)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七)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将一些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物流技术与设备用多媒体展示,使其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中,老师提出问题或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使讲课过程处于一种积极地启迪思维、促进思索氛围中,激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造成一种启发性的课堂教学气氛;

3.实验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借助工业工程系生产系统实验室,开展实验,如自动仓储技术,条形码技术。

(八)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九)其他要求:严格考勤,注重学生课堂表现及课堂参与情况,课下布置一定量作业。

1

第一章物流技术概述

教学时数:3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并理解物流基本概念、现代物流理念与特征、物流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物流科学与物流技术的关系;掌握物流技术的分类;了解现代物流技术与设备的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

物流的基本概念;

现代物流的理念与特征;

物流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教学难点:

物流科学与物流技术的关系;现代物流技术的发展趋势。

本章主要阅读参考文献:

《物流技术与设备》,聂军主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6;《现代物流技术基础》,刘凯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6。

学时分配:

第1节:1学时;第2节:1学时;第3节:1学时

2

第一节物流概述

一、物流发展史

物流一词在最早出现在美国,1915年,美国学者阿奇·萧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提出。那时,西方一些国家正处于经济危机,企业界为了扩大销售,提出了销售和物流的问题,着重研究在销售过程中的物流。30年代,被称为Physical Distribution(即PD),译成汉语是“实物分配”或货物配送。

在二次大战中,美国军队研究和建立了“后勤(logistics)”理论,将战时物资的生产、采购、运输、配给等活动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统一布置,并在战争活动中加以实践和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战后,“logistics”的理论被应用到企业界,内容涵盖了整个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

日本的物流概念是1956年直接从英文的PhysicalDistribution翻译而来,1956年日本派团考察美国的流通技术,引进了物流的概念。到了70年代,日本已成为世界上物流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1979年6月,中国物资工作者代表团赴日本参加国际物流会议,回国后首次引用“物流”这一术语。1985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正式将物流的名称从“Physical Distribution”改为“Logistics”,并将此定义为“物流是以满足顾客需要为目的,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有效益的流动和储存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中文翻译为区别这两个概念的前后演变,将前者译为“传统物流”,而将后者译为“现代物流”。

现代物流不仅单纯的考虑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货物配送问题,而且还考虑从供应商到生产者对原材料的采购,以及生产者本身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运输、保管和信息等各个方面,全面地、综合性地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的问题。因此,现代物流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目标,把制造、运输、销售等市场情况统一起来考虑的一种战略措施。这与传统物流把它仅看作是"后勤保障系统"和"销售活动中起桥梁作用"的概念相比,在深度和广度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含义。

二、物流概念

1.物与流

政治、经济、文化构成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包括生产、流通和消费三部分。要理解物流,首先要了解流通。流通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商流是物流的先导,物流是商流的基础,信息流伴随着商流和物流。

物:物流中的“物”的概念是指一切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置移动的物质资料。物流中所指“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必须可以发生物理性位移,固定了的设施等,不是物流要研究的对象。

物资:我国专指生产资料,有时也泛指全部物质资料,较多指工业品生产资料。其与物流中“物”区别于,“物资”中包含相当一部分不能发生物理性位移的生产资料,

3

这一部分不属于物流学研究的范畴,例如建筑设施、土地等。另外,属于物流对象的各种生活资料,又不能包含在作为生产资料理解的“物资”概念之中。

物料:是我国生产领域中的一个专门概念。生产企业习惯将最终产品之外的,在生产领域流转的一切材料(不论其来自生产资料还是生活资料),燃料,零部件,半成品,外协件以及生产过程中必然产生的边、角、余料,废料及各种废物统称为“物料”。

货物:是我国交通运输领域中的一个专门概念。交通运输领域将其经营的对象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一类是物,除人之外,“物”的这一类统称为货物。

商品:商品和物流学的“物”的概念是互相包含的。商品中的一切可发生物理性位移的物质实体,也即商品中凡具有可运动要素及物质实体要素的,都是物流研究的“物”,有一部分商品则不属于此。因此物流学的“物”有可能是商品,也有可能是非商品。商品实体仅是物流中“物”的一部分。

物品:是生产、办公、生活领域常用的一个概念,在生产领域中,一般指不参加生产过程,不进入产品实体,而仅在管理、行政、后勤、教育等领域使用的与生产相关的或有时完全无关的物质实体;在办公生产领域则泛指与办公、生活消费有关的所有物件。在这些领域中,物流学中所批之“物”,就是通常所称之物品。

2.流的概念

流:物流学中之“流”,指的是物理性运动。物理性位移和时间转换。在流通领域、生产领域、消费领域、军事领域都有具体的意义。

流通:物流的“流”,经营被人误解为“流通”。“流”的要领和流通概念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其联系在于:流通过程中,物的物理性位移常伴随交换而发生,这种物的物理性位移是最终实现流通不可缺少的物的转移过程。“流”和“流通”的区别,主要在两点:一是涵盖的领域不同,“流”不但涵盖流通领域也涵盖生产、生活等领域,凡是有物发生物理的领域,都是“流”的领域。流通中的“流”从范畴来看只是全部“流”的一个局部;另一个区别是“流通”并不以其整体作为“流”的一部分,而是以其实物物理性运动的局部构成“流”的一部分。流通领域中商业活动中的交易、谈判、契约、分配、结算等所谓“商流”活动和贯穿于之间的信息流等等都不能纳入到物理性运动之中。

3.物流

1)物流的几个有代表性定义:

1998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又一次对物流下了如下的定义:“物流是供应链流程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而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原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率、高效益的正向和反向流动及储存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过程。”

日本日通综合研究所1981年2月编写的《物流手册》对物流下了这样的定义:“物流是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向需要者的物理性移动,是创造时间性、场所性价值的经济活动。从物流的范围来看,包括包装、装卸、保管、库存管理、流通加工、运输、配送等诸种活动。如果不经过这些过程,物就不能移动。”

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对物流下的定义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

4

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对物流定义的表述方法虽然不同,但这些概念描述有如下共同点:

(1)物流的研究对象是贯穿于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的一切产品流及有关的信息流,研究目的是对其进行科学的计划、管理与控制。

(2)物流的作用是将产品由供给主体向需求主体转移(包括物品的废弃和还原),在这一转移过程中创造空间价值和时间价值。

(3)物流活动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及信息服务等主要功能活动。

物流:是指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到需求者的物理性运动,主要是创造时间价值和场所价值有时也创造一定加工价值的经济活动。这是物流的最简单的最直观也是最初步的定义。

2)物流运动所创造的几种价值:

(1).时间价值。“物”从供给者到需要者之间有一段时间差,由于改变这一时间差创造的价值,叫做“时间价值”。时间价值通过物流获得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①缩短时间创造价值。缩短物流时间,可获得多方面的好处,如减少物流损失,降低物流消耗,增加物的周转,节约资金等。现代物流学着重研究的一个课题,就是如何采取技术的、管理的、系统的等等方法来尽量缩短物流的宏观时间和有针对性地缩短微观物流时间,从而取得高的时间价值。从全社会物流的总体来看,加快物流速度,缩短物流时间,是物流必须遵循的一条经济规律。物流和一般力学运动一个重大区别,就是它不是简单地按自然科学规律所发生的运动,而是能动地取得时间价值的运动形式。②弥补时间差创造价值。经济社会中,需要和供给普遍地存在着时间性差,这可有很多例证:

粮食生产有严格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即使人类已有了改造自然的能力,创造人工条件使粮食种植不受季节影响,但周期性仍是改变不了的。这就决定了粮食的集中产出,但是人们的消费是一年365天,天天有所需求,因而供给和需求之间出现时间差。

凌晨磨制的鲜豆浆在上午出售;前日采摘的菜、果在次日出售等等,都说明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时间差,可以说这是一种普通的客观存在,正是有了这个时间差,商品才能取得自身最高价值,才能获得十分理想的效益。但是商品本身是不会自动弥合这个时间差的,如果没有有效的方法,集中生产出的粮食除了当时的少量消耗外,就会损坏掉、腐烂掉,而在非产出时间,人们就会找不到粮食吃;如果没有有效的方法,集中施工季节就会出现水泥供给不足,造成停工待料,而其他不消费季节生产出的水泥便不会无处可放,最终损失掉。

物流便是以科学的、系统方法弥补,有时是改变这种时间差,以实现其“时间价值”。

③延长时间差创造价值。第1个问题讲的是物流总体和不少具体物流遵循“加速物流速度,缩短物流时间”这一规律,以尽量缩小时间差来创造价值,尤其是物流的总体,讲规律主要从这一总体地位出发。

5

但是,在某些具体物流中也存在人为地能动地延长物流时间来创造价值的。例如,配合待机销售的物流便是一种有意识地延长物流时间、有意识增加时间差来创造价值的。当然,一般来讲,这是一种特例,不是普遍的规律现象。

(2).场所价值。“物”从供给者到需求者之间有一段空间差。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往往处于不同的场所,由于改变这一场所的差别,创造的价值称做“场所价值”。

物流创造场所价值是由现代社会产业结构、社会分工所决定的,主要原因是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空间差,商品在不同地理位置有不同的价值,通过物流将商品由低价值区转到高价值区,便可获得价值差,即“场所价值”。有以下几种具体形式:

①从集中生产场所流入分散需求场所创造价值。现代化大生产的特点之一,往往是通过集中的、大规模的生产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在一个小范围集中生产的产品可以覆盖大面积的需求地区,有时甚至可覆盖一个国家乃至若干国家。通过物流将产品从集中生产的低价位区转移到分散于各处的高价位区有时可以获得很高的利益。例如,现代生产中钢铁、水泥、煤碳等原材料生产往往以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吨的大量生产密集在一个地区,汽车生产有时也可达百万辆以上,这些产品、车辆都需通过物流流入分散需求地区,物流的“场所价值”也依此决定。

②从分散生产场所流入集中需求场所创造价值。和上面一种情况相反的情况在现代社会中也不少见,例如粮食是在一亩地一亩地上分散生产出来的,而一个大城市的需求却相对大规模集中,一个大汽车厂的零配件生产也分布得非常广,但却集中在一个大厂中装配,这也形成了分散生产和集中需求,物流便依此取得了场所价值。

③从甲地生产流入乙地需求创造场所价值。现代社会中供应与需求的空间差比比皆是,十分普遍,除了大生产所决定之外,有不少是自然地理和社会发展因素决定的,例如农村生产粮食、蔬菜而异地于城市消费,南方生产荔枝而异地于各地消费,北方生产高粱而异地于各地消费等等。现代人每日消费的物品几乎都是相距一定距离甚至十分遥远的地方生产的。这么复杂交错的供给与需求的空间差都是靠物流来弥合的,物流也从中取得了利益。这就是与一般力学运动十分不同的取得“场所价值”的运动。

(3).加工附加价值。有时,物流也可以创造加工附加价值。加工是生产领域常用的手段,并不是物流的本来职能。但是,现代物流的一个重要现代特点,是根据自己的优势从事一定的补充性的加工活动,这种加工活动不是创造商品主要实体,形成商品主要功能和使用价值,而是带有完善、补充、增加性质的加工活动,这种活动必然会形成劳动对象的附加价值。虽然在创造加工附加价值方面,物流不是主要责任者,其所创造的价值也不能与时间价值和场所价值比拟,但这必竟是现代物流有别于传统物流的重要方面,也更是有别于简单力学运动的重要方面。

三、物流的分类

社会经济领域中的物流活动无处不在,对于各个领域的物流,虽然其基本要素都存在且相同,但由于物流对象不同,物流目的不同,物流范围、范畴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物流类型。

1、宏观物流和微观物流

6

宏观物流是指社会再生产总体的物流活动,从社会再生产总体角度认识和研究的物流活动。这种物流活动的参与者是构成社会总体的大产业、大集团。宏观物流也就是研究社会再生产总体物流,研究产业或集团的物流活动和物流行为。即:社会物流、国民经济物流、国际物流。与之相对应,消费者、生产者企业所从事的实际的、具体的物流活动属于微观物流。2.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

(1)社会物流是指超越一家一户的以一个社会为范畴、面向社会为目的的物流。

这种社会性很强的物流往往是由专门的物流承担人承担的,如第三方物流等。

(2)企业物流

从企业角度研究与之有关的物流活动,这是具体的、微观的物流活动的典型领域。

企业物流又可以区分为以下具体的物流活动:企业生产物流;企业供应物流;企业销

售物流;企业回收物流;企业废弃物物流。

在当今的电子商务时代,全球物流产业有了新的发展趋势。现代物流服务的核心目

标是在物流全过程中以最小的综合成本来满足顾客的需求。

第二节现代物流技术

一、物流科学与物流技术

1.物流科学

物流科学是当代最有影响的新兴学科之一。它以物的动态流转过程为主要研究对

象,运用经济科学、技术科学与管理科学等,揭示了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

通加工、信息处理和客户管理等物流活动的内在联系,使物流系统在经济活动中从潜隐

状态显现出来,成为独立的研究领域和学科范围。

物流科学是研究物流过程规律及物流管理方法的学科。它主要研究物流过程中各种

技术以及经济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如何对物流过程中的有限资源进行计划、组织、

协调合控制,以期达到最佳效果。

物流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它的研究范围极为广泛,必须运用

多学科的成果,综合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物流科学具有系统科学的特征。物流各环节之

间存在着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关系,并作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的一部分而存在。对

于这一物流系统,现代系统科学的一整套理论、观点和方法完全适用;物流科学属于应

用科学的范畴。对大数物流研究属于相关学科的成果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

2.物流技术

科学和技术属于两个不同范畴。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和认识活动的总结,技术是人

类从事具体活动所采取的各种手段,但两者相辅相成。物流科学是研究物流过程规律性

及物流管理方法的学科,而物流技术是指物流活动中所采用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方面

的理论、方法,以及设施、设备装置与工艺的总和。

物流技术不是一种独立的新技术,而是各种技术在物流领域中的综合运用。从某种

意义上讲,它既是一种应用技术,同时也具有开发技术的性质。随着物流业的迅猛发

展,现代物流技术正在向集成化、自动化、高效化、智能化,拟人化、虚拟化、绿色化、

7

柔性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

二、物流技术分类

按物流技术的属性通常分为硬技术和软技术。物流硬技术是指组织物资实物流动所涉及的各种机械设备、运输工具、站场设施及服务于物流的电子计算机、通信网络设备等方面的技术。

1.物流硬技术:指人们在物流活动中所使用的各种工具、设备、设施和其他物质手

段等。

(1)基础设施

包括铁路、公路、航道、航线等线路,通道设施,以及仓库、场站、港口、机场、物流中心、物流园区等节点设施。

(2)装载工具

包括汽车、铁路机车车辆、船舶、飞机、集装箱及其他集装器具等。

(3)机械设备

包括运输机械、装卸搬运机械、包装机械、仓储机械、流通加工机械、计量设备等。

(4)信息设备

包括物流信息采集、传输、跟踪处理等设备。

(5)材料

包括包装材料、集装材料、加工材料等。

2.物流软技术:指在物流活动中所采用的有科学知识和劳动经验发展而成的各种技能、作业程序和现代管理方法等。

(1)物流系统规划技术

包括物流设施布置规划技术、物流系统仿真技术、物流系统优化技术等。

(2)现代物流管理技术

包括运输工具、装卸方法的合理选择与运用、物流预测技术、有效客户反应技术、库存管理与控制技术、供应链一体化管理技术、劳动管理技术、质量管理与控制技术。

(3)物流系统评价技术

包括物流成本计算与跟踪技术、物流运营指标分析评定技术、物流解决方案及物流系统评价技术等。

(4)物流信息化技术

包括物流信息标识及识别技术(条码技术和无线射频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地理信息技术(GIS)、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S)、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等。

物流技术源于机械技术、电子技术、信息及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管理学理论和方法以及应用数学方法等。按技术来源或科学原理分类,物流技术可分为物流机械技术、物流电子技术、物流信息技术、物流自控技术、物流计算机技术和数学方法等。

按物流系统功能要素来分类:运输技术、仓储技术、装卸搬运技术、包装技术、配

8

送技术、流通加工技术及物流信息技术,而每一项物流技术中又包括相应的硬技术和软

技术。

三、物流技术的特性

物流技术是与现实活动全过程紧密相关的,从这个观点说,物流技术是一种应用技

术;另一方面,物流技术必须与多样化需求相适应,需要制定规划以促进应技术的发展。

因此,物流技术也有开发技术的性质。现代物流技术具有各领域技术应用的广泛性、集

成性、综合性和交叉性。

四、现代物流技术的发展趋势

在今后几年,物流技术与装备的发展趋势将呈现如下特点:先进性,信息化,多样性与专业性,标准化与模块化,系统性与可扩展性,智能化与人性化,绿色化与节能化。

1、先进性

就像所有工业装备走过的历程一样,物流装备的性能将越来越先进,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

1)速度更快。

仓库规模的扩大与快速客户响应显然是一对矛盾。要做到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拣选、配送任务,只有不断提高物流新生力量的运行速度和处理能力。因此,堆垛机、拣选系统、输送系统等物流装备总是朝着高速运转目标而努力。

2)准确度更高。

除了追求更快的运行速度,更高的精度也是客户对物流装备的一致要求。没有准确性,速度再快也将失去意义。因此,各厂商纷纷采取先进的技术满足客户对物流设备高准确谍报的要求。

3)稳定性更好。

配送中心为满足客户即时性需要,对物流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制造企业,物流调和是不是生产设备,却对生产设备高效率运行起到很大作用,同样不允许因经常发生故障影响正常生产。所以,为保证物流系统连续安全运作,物流装备的高稳定性、高可靠性越来截止受到各厂商重视,物流装备的保用期逐渐延长。

此外,物流装备的先进性还体现在生产工艺的不断进步,使产品得到很好的控制。

2、信息化

人们对信息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要求物流与信息流实现在线或离线的高度集成,使信息技术逐渐成为物流技术的核心。物流装备与信息技术逐渐成为物流技术的核心。物流装备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实现高度自动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目前,越来越多的物流设备供应商已从单纯提供硬件设备,转向提供包括控制软件在内的总体物流系统,并且在越来越多的物流装备上加装电脑控制装置,实现了对物流设备的实时监控,大大提高了其动作效率。物流装备与信息技术的完善结合,已成为为各厂商追求的目标,也是其竞争力的体现。

现场总线、无线通讯、数据识别与处理、互联网等高新技术与物流设备的有效结合作用,成为越来越多的物流系统的发展模式。无线数据传输设备在物流系统中更发挥着越来越大的

9

作用。运用无线数据终端,可以在货物接收、储存、提取、补货等信息及时传递给控制系统,实现对库存的准确掌控,借由联网计算机指挥物流装备准确操作,几乎完全消灭了差错率,缩短了系统反应时间,使物流装备得到了有效利用,整体控制提升到更高效的新水平。而将无线数据传输系统与客户计算机系统连接,实现共同运作,则可为客户提供实时信息管理,从而极大的改善了客户整体运作效率,全面提高了客户服务水平。

3、多样性与专业化

为满足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客户对不同功能的要求,物流装备的形式越来越多,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

许多物流设备厂商都致力于开发生产多种多样的产品,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所提供的物流装备也由全行业通用型转向针对不同行业特点设计制造,由不分场合转向适应不同环境、不同工况要求,由一机多作转向专机专用。世界著名叉车企业永恒力公司就拥有580多种不同车型,以满足客户的各种实际需要。此外,自动立体库、分拣设备、货架等也都有按行业、用途、规模等不同标准细分的多种形式产品。许多厂商还可根据用户特殊情况为其量身定做各种物流装备。体现了更高的专业化水平。

4、标准化与模块化

当前,经济全球化特征日渐明显,中国入世更加快了企业的国际化进程。物流装备也需要走向全球化,而只有实现了标准化和模块化,才能与国际接轨。因此,标准化、模块化成为物流装备发展的必然趋势。标准化即包括硬件设备的标准化,又包括软件接口的标准化。

通过实现标准化,可以轻松地与其他企业生产的物流装备或控制系统对接,为客户提供多种选择和系统实施的便利性。模块化可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可按不同的需要自由选择不同功能模块,灵活组合、增强了系统的适应性。同时模块化结核能够最佳利用现有空间,可以根据货物存取量的增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供货范围的变化进行调整。

5、系统性与可扩展性

客户对物流装备的系统整合要求越来越高。供应商应当按客户实际情况,制定系统方案,交求同用途的物流装备进行有机整合,达到最佳效果。自动立体库、无人搬运车、分拣系统、机器人系统等各种设置功能各异,各有所长,只有在整体规划下选择最合适的产品综合利用,才能使其各显其能,发挥最大效益。为使系统容易整合且效果最佳,物流装备最好选择同一家公司的产品。因此,供应商都在向提价一套物流产品发展。如大福、村田、冈村、西门子德马泰克等公司都可自行设计生产全部物流装备,满足客户整体要求。

同时,客户对物流系统的投入往往不是一步到位,预留能力,而是按需配置,这就要考虑今后系统的可扩展性。当然,在物流装备实现了模块化设计后,可较容易地根据需要进行扩展。有些物流设备也可通过改变控制软件完成系统的调整或扩展。

6、智能化与人性化

科技的进步使物流装备越来越重视智能化与人性化设计,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使操作更轻松自如。世界领先的林德公司推出多项改进设计,使叉车更具人性化。例如,叉车的低重心设计,使使上下更加方便;侧向座椅设置,使驾驶叉车更容易;配有电子转向功能,不管搬运多重的货物,所需同转向力均小于10牛顿,仅为传统堆垛车的1/10,

10

使操作更为轻松;其自动对中功能与故障自我诊断功能使叉车更加智能化。

再如,堆垛机的地上控制盘操作界面采用大屏幕触摸屏,人机对话方式,堆垛机的各种状态与操作步骤均能清楚地显示出来,即使初次使用也能操作自如。今后,智能化操作盘将成为更多自动仓库系统供应商的优先选择。

7、绿色化与节能化

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与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有些企业在选用物流装备时会优先考虑对环境污染小的绿色产品或节能产品。因此,有远见的物流装备供应商也开始关注环保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达到环保要求。如,尽可能将排灌区志量减少到最低水平;采用新的装置与合理的设计,降低设备的震动、噪音与能源消耗量等。

本章小结:

本章重点阐述了物流技术的基本知识与发展趋势。第一节介绍了物流的定义、分类和发展历史。第二节在区分物流科学与物流技术的基础上,对物流技术进行分类,并阐述了现代物流技术的发展趋势。

本章思考题:

1.物流技术与设备在物流工程专业中的地位?

2.目前物流技术有我国的应用情况?

11

{物流管理}第章物流概论第一章物流概论

(物流管理)第章物流概论第一章物流概论

第壹章物流概论 壹选择题 1.按照物流系统的作用,物流能够分为(A)、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 A.供应物流B企业物流C地区物流D行业物流 2.按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物流能够分为地区物流、国内物流和(A)。 A.国际物流B企业物流C生产物流D销售物流 3.按照物流系统性质,物流能够分为社会物流、行业物流和(A)。 A.企业物流B生产物流C销售物流D回收物流 4.生产企业、流通企业或消费者购入原材料、零部件或商品的物流过程称为(A) A供应物流B生产物流C销售物流D回收物流 5.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售出产品或商品的物流过程称为(A) A销售物流B供应物流C生产物流D回收物流 6.从工厂的原材料购进入库起,直到工厂成品库的成品发送为止,这壹全过程的物流活动称为(A) A生产物流B供应物流C销售物流D回收物流 二填空题 1.按照物流系统的作用,物流能够分为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

2.按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物流能够分为地区物流、国内物流和国际物流。 3.按照物流系统性质,物流能够分为社会物流、行业物流和企业物流。 三判断题 1.统布置规划(SLP)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构成物流系统的各种设施进行流程关联性和活动关联性分析,将关联性高的设施紧密布置,关联性低的可远离布置,从而得到最优的系统布局。 2.JIT采购是壹种先进的采购供应模式。它的基本思想是:于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以恰当的数量、恰当的质量提供恰当的物品。 四简答题 1.简述商流和物流的关系 商流和物流均是流通的组成部分,俩者结合才能有效地实现商品由供方向需方的转移过程。商流和物流关系密切,相辅相成。 壹般于商流发生之后,即所有权的转移达成交易之后,货物必然要根据新货主的需要进行转移,这就导致相应的物流活动出现。必须强调指出:只有于有物流需求的情况下,才能有发生商流的契机,也就是说有购物需求的情况下才能发生交易行为。因此,物流是产生商流的物质基础,于交易实施的步骤上商流是物流的先导。俩者相辅相成,密切配合,缺壹不可。只有于流通的局部环节,于特殊情况下,商流和物流可能独立发生,壹般而言,从全局来见商流和物流总是相伴发生的。

物流概论物流概论

第一章物流概论 一选择题 1. 按照物流系统的作用,物流可以分为(A)、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 A.供应物流 B 企业物流C 地区物流D 行业物流 2. 按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物流可以分为地区物流、国内物流和(A)。 A. 国际物流 B 企业物流C生产物流D销售物流 3. 按照物流系统性质,物流可以分为社会物流、行业物流和(A)。 A. 企业物流B生产物流C销售物流 D 回收物流 4. 生产企业、流通企业或消费者购入原材料、零部件或商品的物流过程称为(A) A 供应物流 B生产物流C销售物流 D 回收物流 5. 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售出产品或商品的物流过程称为(A) A 销售物流 B供应物流 C 生产物流 D 回收物流 6. 从工厂的原材料购进入库起,直到工厂成品库的成品发送为止,这一全过程的物流活动称为(A) A 生产物流 B 供应物流 C销售物流 D回收物流 二填空题 1. 按照物流系统的作用,物流可以分为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 2. 按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物流可以分为地区物流、国内物流和国际物流。 3. 按照物流系统性质,物流可以分为社会物流、行业物流和企业物流。

三判断题 1. 统布置规划(SLP)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构成物流系统的各种设施进行流程相关性和活动相关性分析,将相关性高的设施紧密布置,相关性低的可远离布置,从而得到最优的系统布局。 2. JIT采购是一种先进的采购供应模式。它的基本思想是: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以恰当的数量、恰当的质量提供恰当的物品。 四简答题 1.简述商流和物流的关系 商流和物流都是流通的组成部分,两者结合才能有效地实现商品由供方向需方的转移过程。商流和物流关系密切,相辅相成。 一般在商流发生之后,即所有权的转移达成交易之后,货物必然要根据新货主的需要进行转移,这就导致相应的物流活动出现。必须强调指出:只有在有物流需求的情况下,才能有发生商流的契机,也就是说有购物需求的情况下才能发生交易行为。因此,物流是产生商流的物质基础,在交易实施的步骤上商流是物流的先导。两者相辅相成,密切配合,缺一不可。只有在流通的局部环节,在特殊情况下,商流和物流可能独立发生,一般而言,从全局来看商流和物流总是相伴发生的。 2. 简述JIT采购的基本思想。 JIT采购是一种先进的采购供应模式。它的基本思想是: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以恰当的数量、恰当的质量提供恰当的物品。 3. 简述物流系统化的目标。 1)服务性(service) 在为用户服务方面,要求做到无缺货、无货物损伤和丢失等现象,且费用低。 2)快捷性(speed) 要求把货物按照用户指定的地点和时间迅速送到。为此可以把物流设施

现代物流概论

现代物流概论 第一章物流基础知识 物流概论 物流基本概念 物流科学就是以物的动态流转过程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揭示了物流活动(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认定这些物流活动都是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是物流系统的子系统。 物流是社会经济的基础活动 物流与流通 流通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纽带 流通活动包括商流和物流 商流:对象所有权转移的活动称为商流

物流:物流是指实物从供给方向需求方的转移,这种转移既要通过运输或搬运来解决空间位置的变化,又要通过存储保管来调节双方在时间节奏方面的差别。 商物分离的概念: 1.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地点,往往不是商品流通的最佳路线的必经之处。 2.如果商品的交易和实物的运动过程路线完全一致,往往会造成实物路线的迂回、倒流、重复等不合理现象,造成资源和运力的浪费。 3.商品一般要经过一定的经营环节来进行业务活动,物流则不需要受经营环节的影响,可以根据商品的种类、数量、交货要求、运输条件等尽量通过最少的环节、以最短得物流路线,按时保质的送到用户手上,以达到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的活动。 物流与生产 物流费用在生产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通过物流系统的改善能带来能以预料的效益。 物流状况对生产环境和生产次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物流分类 1.按照作用分类 a.供应物流; b.生产物流 c.销售物流 d.回收物流 e.废弃物物流 2.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 a.地区物流 b.国内物流 c.国际物流 3.按照物流系统性质分类 a.社会物流

b.行业物流 c.企业物流 企业物流结构及其合理化途径 企业物流的垂直结构 管理层、控制层、作业层 企业物流的意义: 1.降低物流费用、减少物流成本 2.缩短生产周期、加快资金周转 3.压缩库存、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 企业物流合理化的途径 1.各种设施再生产空间的合理布置 2.合理控制库存 3.均衡生产 4.合理的配置和利用物流机械 5.健全物流信息系统 物流的后进性

现代物流管理概论

现代物流管理概论 第一章物流管理基础知识 物流管理概论 物流管理基本概念 物流科学就是以物的动态流转过程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揭示了物流活动(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认定这些物流活动都是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是物流系统的子系统。 物流是社会经济的基础活动 物流与流通 流通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纽带 流通活动包括商流和物流 商流:对象所有权转移的活动称为商流 物流:物流是指实物从供给方向需求方的转移,这种转移既要通过运输或搬运来解决空间位置的变化,又要通过存储保管来调节双方在时间节奏方面的差别。 商物分离的概念: 1.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地点,往往不是商品流通的最佳路线的必经之处。 2.如果商品的交易和实物的运动过程路线完全一致,往往会造成实物路线的迂回、倒流、重复等不合理现象,造成资源和运力的浪费。 3.商品一般要经过一定的经营环节来进行业务活动,物流则不需要受经营环节的影响,可以根据商品的种类、数量、交货要求、运输条件等尽量通过最少的环节、以最短得物流路线,按时保质的送到用户手上,以达到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的活动。 物流与生产

物流费用在生产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通过物流系统的改善能带来能以预料的效益。物流状况对生产环境和生产次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物流分类 1.按照作用分类 a.供应物流; b.生产物流 c.销售物流 d.回收物流 e.废弃物物流 2.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 a.地区物流 b.国内物流 c.国际物流 3.按照物流系统性质分类 a.社会物流 b.行业物流 c.企业物流 企业物流结构及其合理化途径 企业物流的垂直结构 管理层、控制层、作业层 企业物流的意义: 1.降低物流费用、减少物流成本 2.缩短生产周期、加快资金周转 3.压缩库存、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 企业物流合理化的途径 1.各种设施再生产空间的合理布置 2.合理控制库存 3.均衡生产 4.合理的配置和利用物流机械 5.健全物流信息系统

第1章物流管理概论练习题(含答案)

第1章物流管理概论练习 题(含答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第一章、物流管理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包装分为工业包装和商业包装两大类,下列选项属于商业包装的是( C )。 A. 将玉米装袋 B. 将煤炭装车 C. 旺旺新年礼包装 D. 将成批衣服装袋 2. 物流的英语表述是:( B )。 A. SCM B. Logistics C. ERP D. MRP 3. 3PL是:( C )。 A. 物流 B. 供应链 C. 第三方物流 D. 第四方物流 4. ( C )是企业为保证自身的经营效益,通过销售活动将产品所有权转给用户的物流活动。 A. 企业生产物流 B. 企业供应物流 C. 企业销售物流 D. 企业回收物流 5. ( A )又称一体化物流,指在不同职能部门或不同企业之间进行物流管理和运作的合作,以达到物流系统的整体效率最佳化和总体成本最小化的效果。 A. 集成化物流 B. 非集成化物流 C. 综合性物流 D. 功能性物流 6. ( C )是指由物流的供方和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完成的物流运作方式。 A. 自有物流 B. 第二方物流 C. 第三方物流 D. 第四方物流 7. ( A )的研究内容包括:物流总体构成、物流与社会的关系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物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社会物流系统和国际物流系统的建立和运作等。 A. 宏观物流 B. 微观物流 C. 社会物流 D. 企业物流 8. ( B )是根据用户的要求,将各类商品按不同类别、不同方向和不同用户进行分类、拣选、组配、装箱,按用户要求的品种、数量配齐后送至用户,其实质在于“配齐”和“送达”。 A. 运输 B. 配送 C. 包装 D. 流通加工 9. 按照空间范围的不同,物流可划分为国际物流和( A )。 A. 区域物流 B. 城市物流 C. 国内物流 D. 企业物流 10. ( B )是物流各环节连接成一体的接口,是运输、保管和包装等物流作业得以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

物流概论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物流系统及其构成

物流概论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物流系统及其构成 (一)判断题(正确的用A表示,错误的用B表示) 1.外部环境对系统加以约束或影响,称为反馈。( ) 2.系统工程从系统的观点出发,跨学科地考虑问题,运用工程的方法去研究和解决各种问题。( ) 3.分析和改善系统的关键是找到可以判断目标性能好坏的标准。( ) 4.对于一个系统来说,为了完成同一目标可以有几种不同方案。( ) 5.用系统观点来研究物流活动是现代物流科学的核心问题。( ) 6.物流系统分析的目的是分析构成物流系统的子系统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 7.在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运输方式中,一般来说,我国货运量最大的是铁路。( ) 8.运输和配送长期以来被看成物流活动的两大支柱。( ) 9.仓储的目的是克服产品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上的差异生时间效果,实现其使用价值。( ) 10.装卸搬运过程中,-活性化越高越好。( ) 11.包装可以看成生产的终点,同时也是流通的起点。( ) 12.按包装功能分类可以把包装分为工业包装和商业包装。( ) 13.准时制物流配送一般不随意改变配送时间,但往往需要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更改配送的品种。( ) 14.配货是配送工作的第一步,配货作业基本有两种方式,分别为分货方式(摘果式)和拣选方式(播种式)。( ) 15.播种式配货方式适用于货物易于集中移动且对同一种货物需求量较大的情况。( ) 16.摘果式配货方式适用于货物的位置固定,品种多数量少的情况。( ) 17.仓库是主要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节点。( ) 18.配送中心有两种,一种有存储功能,另种仅有配送功能。() 19.在配装货物时,既要考虑车辆的载重,又要考虑车辆的容积,使之能得到有效利用。( ) 20.配送货物应该尽量节省运力,使t?km数最大化,从而降低配送费用。( ) 21.单位产品的制造成本属于战术管理信息。( ) 22.物流系统模型化是物流合理化的重要前提。( ) 单选题

物流概述习题集

第一章电子商务物流概述习题集 一、单选题 1.关于物流中的“物”说法正确的是()。 A 用于生产性消费的劳动资料 B 用于人们最终消费的生活资料 C 用于社会生产和社会消费的各种自然资源 D 所有的物质资料 2.主要针对上游企业的采购物流过程进行创新而形成的物流模式是()。 A 集货型物流模式 B 散货型物流模式 C 混合型物流模式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3.保持了订单的完整性的拣选策略是()。 A 严格拣选 B 批量拣选 C 区域拣选 D 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4.询价单、付款通知单等属于()。 A 信息流 B 物流 C 资金流 D 商流 二、多选题 1.我国现有的物流企业有()。 A 中央直属的专业性物流企业 B 地方专业性物流企业 C 兼营性物流企业 D 专营生产资料的物资储运总公司和外运总公司 2.信息流包括()。 A 商品信息的提供、促销行销、技术支持、售后服务 B 询价单、报价单、付款通知单、转账通知单等商业贸易单证 C 交易方的支付能力、支付信誉 D 信用证、汇票、现金通过银行在各层次的买方与卖方及其代理人之间的流动 3.关于新型的电子商务供应链说法正确的是()。 A 灵活性强 B 周转环节少,供应链条短 C 供应链体系是“推动式”的 D 经营成本高 4.“三网融合”中的“三网”是指()。 A 邮政综合网 B 金融电子网 C 实物传递网 D 新闻综合网 三、判断题 1.集货型物流模式主要是对下游企业的供货物流进行优化而形成。() 2.仓库管理是在仓库内使用的方法,用来控制资源、管理、跟踪和奖励。() 3.新型电子商务供应链必须“以顾客需求为中心”,采用“拉动式”的经营方式,以消费需求刺激、促进和拉动商品供给。() 四、填空题 1.按照运营主体分类,物流系统可分为以________为主体的物流系统、以________为主体的物流系统、以_______为主体的物流系统、以__________为主体的物流系统。 2.电子商务中的任何一笔交易,都包含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现代物流概论(第二版)章节练习题答案

现代物流概论(第二版)章节练习题 第一章物流基础知识 (一)判断题(正确的用 A 表 示,错误的用 B 表示) 1.B 2.B 3.B 4.A 5.B 6.A 7.B 8.A 9.A 10.B 11.A 12.A 13.B 14.A (二)单选题 1.A 2.A 3.A 4.A 5.C 6.A 7.A 8.A 9.A 10.C (三)多选题 1.ABCDE 2.ABCDE 3.BDE 4.ABE 5.ABC 四)简答题 1.简述流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P2 2.简述物流对生产系统的影响P5 3.简述物流的分类P7 4.简述企业物流结构P9 5.简述企业物流合理化的意义P11 6 . 简述企业物流合理化的途径P12 (五)论述题 1 .试论我国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P31 2.为什么说物流是社会经济的基础活动? P1 3.举例说明物流活动创造的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P4 (六)案例分析 1. 答(要点): (1)降低物流费用,减少产品成本 (2)缩短生产周期,加快资金周转 (3)压缩库存、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 4 )通过物流改善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5)企业物流合理化是供应链管理的基础 2. 答(要点): (1)各种设施在生产空间的合理布置 (2)合理控制库存 (3)均衡生产 (4)合理地配置和使用物流机械 (5)健全物流信息系统 3. 答(要点): (1)物流业应合理分工、细分市场 (2)第三方物流企业要规模化发展

3)加强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4)积极推进工商企业物流合理5)发展物流信息化是关键

第二章物流系统及其构成 (一)判断题(正确的用 A 表示,错误的用 B 表示) 1.B 2.A 3.B 4.A 5.A 6.B 7.B 8.B 9.A 10.A 11.A 12.A 13.B 14.B 15.A 16.A 17.B 18.A 19.A 20.B 21.A 22.A (二)单选题 11.A 12.D13.C 14.A 15.D 1.A 16.B 2.D 3.B 4.C 5.C 6.B 7.C 8.B 9.C10.B (三 )多选题 1.AB C 2.ABCDE 3.ABCDE 4.AB 5.ABCDE 6.ABCDE 7.ABCDE 8.ABCE 9.ABCED 10.ABCD 11.BCD12.ABC13.ABCDE 14.CDE15.ACD16.ABCE17.ABCD (四)简答题 1.简述系统的概念和系统的三要素。P36 2.系统形成应具备哪些条件?P36 3.简述物流设计要素P40 4.简述物流系统分析的特点P69 5.简述运输的作用P42 6.简述装卸搬运在物流系统中的意义P48 7.简述集装单元化的目的P50 8.简述流通加工的概念和目的P54/55 9.简述配送的意义和作用P57 10 .简述配送中心合理布置的目的P61 11.简述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P64 12 .简述物流信息系统的结构P65 13 .试述配送中心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原则P61 14 .简述物流系统优化方法P72 15 .物流系统分析中为什么要对系统进行模型化处理?P71 16 .说明仓储的ABC 管理的含义P47 (五)论述题 1.物流系统服务性的衡量标准有哪些?P41 2.试述运输合理化的途径P44 3.试述仓储合理化的途径P47 4.论述装卸搬运作业合理化的原则 P49 5.画图说明物流系统分析的步骤P70 6.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应为物流企业提供怎样的平台?P65 7.举例(不少于 3 个)说明物流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第1章物流管理概论练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物流管理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包装分为工业包装和商业包装两大类,下列选项属于商业包装的是( C )。 A. 将玉米装袋 B. 将煤炭装车 C. 旺旺新年礼包装 D. 将成批衣服装袋 2. 物流的英语表述是:( B )。 A. SCM B. Logistics C. ERP D. MRP 3. 3PL是:( C )。 A. 物流 B. 供应链 C. 第三方物流 D. 第四方物流 4. ( C )是企业为保证自身的经营效益,通过销售活动将产品所有权转给用户的物流活动。 A. 企业生产物流 B. 企业供应物流 C. 企业销售物流 D. 企业回收物流 5. ( A )又称一体化物流,指在不同职能部门或不同企业之间进行物流管理和运作的合作,以达到物流系统的整体效率最佳化和总体成本最小化的效果。 A. 集成化物流 B. 非集成化物流 C. 综合性物流 D. 功能性物流 6. ( C )是指由物流的供方和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完成的物流运作方式。 A. 自有物流 B. 第二方物流 C. 第三方物流 D. 第四方物流 7. ( A )的研究内容包括:物流总体构成、物流与社会的关系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物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社会物流系统和国际物流系统的建立和运作等。 A. 宏观物流 B. 微观物流 C. 社会物流 D. 企业物流 8. ( B )是根据用户的要求,将各类商品按不同类别、不同方向和不同用户进行分类、拣选、组配、装箱,按用户要求的品种、数量配齐后送至用户,其实质在于“配齐”和“送达”。 A. 运输 B. 配送 C. 包装 D. 流通加工 9. 按照空间范围的不同,物流可划分为国际物流和( A )。 A. 区域物流 B. 城市物流 C. 国内物流 D. 企业物流 10. ( B )是物流各环节连接成一体的接口,是运输、保管和包装等物流作业得以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 A. 运输 B. 装卸搬运 C. 包装 D. 流通加工 11. ( A )是通过加工、包装等改变物品的形状性质创造出来的一种价值。 A. 形态价值 B. 空间价值 C. 时间价值 D. 占有价值

现代物流概论第二章-物流系统及其构成_百度文库

现代物流概论第二章-物流系统及其构成 (一判断题(正确的用A 表示,错误的用B 表示 1.外部环境对系统加以约束或影响,称为反馈。( 2.系统工程从系统的观点出发,跨学科地考虑问题,运用工程的方法去研究和解决各种问题。( 3.分析和改善系统的关键是找到可以判断目标性能好坏的标准。( 4.对于一个系统来说,为了完成同一目标可以有几种不同方案。( 5.用系统观点来研究物流活动是现代物流科学的核心问题。( 6.物流系统分析的目的是分析构成物流系统的子系统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7.在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运输方式中,一般来说,我国货运量最大的是铁路。( 8.运输和配送长期以来被看成物流活动的两大支柱。( 9.仓储的目的是克服产品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上的差异生时间效果,实现其使用价值。( 10.装卸搬运过程中,-活性化越高越好。( 11.包装可以看成生产的终点,同时也是流通的起点。( 12.按包装功能分类可以把包装分为工业包装和商业包装。( 13.准时制物流配送一般不随意改变配送时间,但往往需要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更改配送的品种。(

14.配货是配送工作的第一步,配货作业基本有两种方式,分别为分货方式(摘果式和拣选方式(播种式。( 15.播种式配货方式适用于货物易于集中移动且对同一种货物需求量较大的情况。( 16.摘果式配货方式适用于货物的位置固定,品种多数量少的情况。( 17.仓库是主要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节点。( 18.配送中心有两种,一种有存储功能,另种仅有配送功能。( 19.在配装货物时,既要考虑车辆的载重,又要考虑车辆的容积,使之能得到有效利用。( 20.配送货物应该尽量节省运力,使t ·km 数最大化,从而降低配送费用。( 21.单位产品的制造成本属于战术管理信息。( 22.物流系统模型化是物流合理化的重要前提。( 单选题 1. 研究系统的中心问题是( 。 A. 研究各元素之间的关系 B .初究系统如何优化 C 研究系统建立可应用的模型 D .研究系统可判别性能的标准 2.物流系统的输出是( 。 A. 人物流情报 B .流通加工 C 产品配送 D .物流服务 3.物流系统设计的核心是( 。 A. 概略设计 B 系统分析 C 方案确定 D .详细设计

物流概论第二章测试题:物流系统及其构成

一判断题(正确的用A表示,错误的用B表示) 1.外部环境对系统加以约束或影响,称为反馈。( B ) 2.系统工程从系统的观点出发,跨学科地考虑问题,运用工程的方法去研究和解决各种问题。( ) 3.分析和改善系统的关键是找到可以判断目标性能好坏的标准。( B ) 4.对于一个系统来说,为了完成同一目标可以有几种不同方案。( ) 5.用系统观点来研究物流活动是现代物流科学的核心问题。( ) 6.物流系统分析的目的是分析构成物流系统的子系统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 7.在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运输方式中,一般来说,我国货运量最大的是铁路。( B ) 8.运输和配送长期以来被看成物流活动的两大支柱。( B ) 9.仓储的目的是克服产品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上的差异生时间效果,实现其使用价值。( ) 10.装卸搬运过程中,-活性化越高越好。( ) 11.包装可以看成生产的终点,同时也是流通的起点。( ) 12.按包装功能分类可以把包装分为工业包装和商业包装。( ) 13.准时制物流配送一般不随意改变配送时间,但往往需要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更改配送的品种。 ( B ) 14.配货是配送工作的第一步,配货作业基本有两种方式,分别为分货方式(摘果式)和拣选方式(播种式)。( B )

15.播种式配货方式适用于货物易于集中移动且对同一种货物需求量较大的情况。( ) 16.摘果式配货方式适用于货物的位置固定,品种多数量少的情况。( ) 17.仓库是主要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节点。( B ) 18.配送中心有两种,一种有存储功能,另种仅有配送功能。( ) 二单选题 1.研究系统的中心问题是( A )。 A.研究各元素之间的关系 B.初究系统如何优化C研究系统建立可应用的模型 D.研究系统可判别性能的标准 2.物流系统的输出是( D )。 A.人物流情报 B.流通加工 C产品配 送 D.物流服务 3.物流系统设计的核心是( B )。 A.概略设计 B系统分析 C方案确定 D.详细设计 4.下列不属于物流系统的建立过程的是( C )。 A.系统规划 B系统设计 C系统仿真 D.系统实施 5.在下列运输方式中,运输成本相对较高的是(C A.陆路运输 B.水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管道运输 6.在下列运输方式中,运输成本相对较低的是(B A.陆路运输 B。水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管道运输 7.在下列运输方式中,运输速度相对较快的是(C A.陆路运输 B.水路运输 C航空运 输 D.管道运输

《现代物流概论》第一章物流基础知识练习题

《现代物流概论》第一章物流基础知识练习题\ (一)判断题(正确的用A表示,错误的用B表示) 1.流通实际上就是物流。( ) 2.商流和物流的关系非常密切,两者都具有相同的活动内容和规律。( ) 3.商流是产生物流的物质基础。( ) 4.物流活动克服了供给方和需求方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的距离。( ) 5.商流主要进行运输和储存,实现物资实体空间和时间位置转移,而物流过程主要进行商品交换.实现物资所有权的转移。( ) 6.物流科学是管理工程和技术工程相结合的综合学科。( ) 7.流通活动中资金流是在所有权更迭的交易过程中发生的,可以认为从属于商流。( ) 8.根据物流活动发生的先后次序,企业物流可划分为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废弃物物流四部分。( ) 9.物流科学是以物的动态流转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揭示了物流活动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 ) 10.流通包含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其中信息流从属于物流。( ) 11.产成品从生产者所有转变为用户所有的过程,同时也伴随着对象物从生产地转移到使用地以实现其使用价值的过程。( ) 12.实行商物分离的原则是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客观需要,也是企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 13.我国是从美国引进“物流”一词的。( ) 14.Logistics取代P.D,成为物流科学的代名词,这是物流科学走向成熟的标志。( ) 二、单选题 1.物流是指物资的物质实体由供应者到需求者的流动,( )。 A.物资空间位置的变动和时间位置的变动 B.物资空间位置的变动和形状性质的变动 C.物资时间位置的变动和形状性质的变动 D.物资空间位置的变动、时间位置的变动和形状性质的变动 2.物资的特性有( )。 A.物质性和效用性 B.效用性和现代性 C美观性和效用性 D.现代性和物质性 3.物资的生产过程的功能是创造物资的( )。 A.形质效用 B.时间效用 C空间效用 D.社会效用 4.流通为实现物资从生产者手中转移到消费者手中的目的,克服( )。 A.供需之间的产品的所有权距离、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 B.供需之间的产品的所有权距离、空间距离和观察距离 C.供需之间的产品的所有权距离、观察距离和时间距离 D.供需之间的产品的观察距离、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 5.整个经济的运行可分成生产、流通和消费三个领域,但由于( )。 A.流通和消费是同一的,整个经济运行只分成生产和消费两个领域 B.生产和流通是同一的,整个经济运行只分成生产和消费两个领域 C.生产和消费是同一的,整个经济运行只分成生产和流通两个领域

物流概论复习

第一章物流学概论 ★1、物流——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物流的实质是服务) ★2、物流管理:为了以合适的物流成本达到客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物流管理目标:快速反应;最小变异;最低库存;最高质量。 3、物流为我们的经济带来的价值有:空间价值、时间价值、形质价值。★(物流成为产业的根本原因是商物分离!)★ 4、企业物流管理的意义 1. 减少物流费用降低产品成本;(“物流冰山”说) 2.物流服务创造竞争优势(高水品的物流服务:较低的缺货率;较少的货损;准时;高性价比的价格) 3.通过物流管理改善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丰田的JIT认为:“库存是生产系统设计不合理、生产过程不协调、生产操作不良的证明。” ) 第二章物流系统(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 一、物流系统及构成 1、系统是由两个以上相互区别或相互作用的单元之间有机的结合起来,完成某一功能的综合体。特点(p221) 扩展:★(提出系统概念的意义:不再把事物看成孤立的、不变的,而看成发展的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 ☆★2、对物流服务和物流成本做决策时应考虑的因素 ①保持物流服务水平不变,尽量降低物流成本追求效益法。 ②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不惜增加物流成本面对特定顾客或其特定商品面临竞争时所采取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做法。 ③保持成本不变,提高服务水平积极的物流成本对策,追求效益,也是一种有效的利用物流成本性能的方法。 ④用较低的物流成本,实现较高的物流服务这是一种增加销售、增加效益、具有战略意义的方法。只有要求企 业合理运用自身的资源,才能获得这样的成果。 ☆★3、何时需要提高成本提高服务水平 面对特定的顾客企业处在特殊时期(发展期)为企业长远战略实现服务 4、如何提高水平,降低成本 消除非增值活动信息代替库存不断改进的服务系统 二、运输 规模经济:随着装运规模的增长,每单位重要的运输成本会下降。 距离经济:随着距离增加,每单位距离的运输成本会减少。 三、仓储管理(warehousing) (一)集装箱与集装化(p70) 1、集装(palletized unit):以最有效地实行物资搬运为基本条件,把若干物品和包装货物或者零散物恰当的组合 包装,达到适合于装卸、存放、搬运及机械操作。集装既是一种包装形式,又是一种运输或储存形式。 2、集装单元:把一定的物料整齐的集结成一个便于储存、搬运和运输的单元 3、集装单元化:以集装单元为基础组织的装卸、搬运、储存和运输的物流活动方式。

物流学概论 课后习题答案

物流学概论 各章节复习思考题整理: 第一章:现代物流概论 一、判断题 1.流通实际上就是物流。(×) 2.商流和物流的关系非常密切,两者都具有相同的活动内容和规律。(×) 3.商流是产生物流的物质基础。(×) 4.物流活动克服了供给方和需求方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的距离。(√) 5.我国是从美国引进“物流”一词的。(×) 6.Logistics取代PD,成为物流科学的代名词,这是物流科学走向成熟的标志。(√) 二、单项选择题 1.物流概念最早出现在( B ) 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欧洲 2.英语中现代物流概念是指( C ) A.Physical Distribution B.PD C.Logistics D.Integrated Supply Chain 三、多项选择题 物流的功能包括( ABCDE ) A.仓储功能 B.运输功能 C.包装功能 D.装卸搬运功能 E.流通加工功能 四、简答题 1.简述物流的功能 物流的功能一般包括:仓储功能、运输功能、包装功能、装卸搬运功能、流通加工功能、配送功能、物流信息服务功能等内容。 2.简述物流管理的内涵和发展阶段 物流管理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队运输物资装备所发展出来的储运模式和技术,即后勤管理。后勤管理在物流管理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物流管理就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应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系统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 物流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后勤管理阶段:最初起源于军事战时物资的供应管理,在此初级阶段,物流管理只是在既定数量的成品生产出来后,被动地迎合客户需求,将产品运到客户指定的地点,并在运输的领域内去实现资源最优化使用,合理设置各配送中心的库存量,此时企业还没有一个独立的物流管理业务部门,只是被当做制造活动的一部分,有的只是运输管理、仓储管理、库存管理,没有职业物流人员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 2)物流管理阶段:现代意义上的物流管理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在此阶段物流管理的范围扩展到除运输外的需求预测、采购、生产计划、存货管理,配送与客户服务,以系统化管理企业的运作,达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出现了集成物流的概念,即把企业的输入与输出物流管理以及部分市场和制造功能集成在一起。 3)供应链管理阶段: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经济进程加快,企业分工越来越细化,要求企业与各级供应商、分销商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共享信息,精确配合,集成跨企业供应链上的关键商业流程,才能保证整个流程的畅通。企业从重视内部经营转向外部联合,通过和其他的供应链成员进行物流的协调寻找商业机会。企业只有实施有效的供应链管理才可以达到同一供应链上企业间协同作用的最大化。 第二章:物流系统 一、判断题 1.外部环境对系统加以约束或影响,称为反馈。(×) 2.用系统观点来研究物流活动时现代物流管理的核心问题。(√)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现代物流基本特征的是( B ) A.系统跨度大 B.稳定性强

冷链物流概论 第2章 冷链物流系统

2 冷链物流系统 2.1 冷链物流系统概述 2.1.1 冷链物流系统的定义 系统理论指出,组成系统需要具备三个要素: (l)由许多要素组成; (2)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3)具有某种功能的整体。 冷链物流符合系统的基本要求: (l)由许多要素组成,例如主体要素、客体要素和设施设备要素; (2)主体要素、客体要素及设施设备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相互制约; (3)体现出具有冷链运输、仓储等多种功能。 综上所述,冷链物流符合系统的所有特征和要素,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2.1.2 冷链物流系统的特征 冷链物流系统和一般物流系统相比,具有特殊性。由于冷链物流有保证易腐品品质的目的,有保持低温环境的核心要求,因此它比一般物流系统的要求更高,更复杂。冷链物流系统的特性主要包括:安全首要性、时间敏感性、系统高成本性、信息多样性、技术复杂性、空间分散性和环境严格性。 1、冷链物流系统安全首要性 作为社会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一般物流系统在提供物流服务时的首要目标是经济效益,即尽量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通常的物流活动是在物流服务水平和物流成本之间寻求平衡点,以此为基准来提供物流服务。然而,由于冷链物流系统的对象一般都具有鲜活性、易腐性、保质性等特点,其质量会直接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因此冷链物流系统的安全就显得尤为重

要。冷链物流系统的运行不能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必须首先考虑冷链对象的质量,然后在物流服务水平、成本之间寻求平衡点,提供最佳的物流服务。即必须首先考虑冷链对象在物流过程中的安全,这是冷链物流系统运营的底线。除此之外,冷链物流系统还要运用先进的技术来保持冷链对象的品质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三鹿奶粉事件、日本速冻饺子事件等均彰显我国食品安全形势的严峻性。这些均和我国冷链物流系统的不成熟、不完善直接相关。冷链物流应该是一条完整的、连续的链条,冷链对象的安全问题需要冷链上各主体企业之间的协同配合。 2、冷链物流系统的时间敏感性 冷链物流系统中的时间敏感性是指物流周期短,要严格控制速度与时间。因为不论采用任何储存方法,冷链对象使用价值的体现都与时间相关,也就是商品的保质期。超过了这个时间限制,都不能保证商品的品质。不同商品在同一保存条件下,保质期并不相同;即使相同的商品在不同保存条件下保质期也不同。在商品的冷链仓储管理中,一个主要的工作就是作好库龄分析,经常检查在库商品是否超过了保质期,坚持先进先出原则,减少由于商品过期而造成的浪费,并避免过期商品进入流通渠道。 冷链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十分复杂,系统要素随着系统的运行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不断变化,加大了难度;另一方面,为了保障商品安全以及商品在物流过程中保持相应的质量与品质,减少损耗,冷链物流系统运作的目标也要尽量缩短商品在物流过程中的时间,提高商品物流的效率。这就要求冷链物流系统具有较强的敏捷性。冷链对象与其它物品相比,从商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到销售的整个供应链过程中,其质量绝大多数都是逐步损耗的,并且损耗速度较一般商品快。当商品质量的损耗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不能使用,造成商品的报废,成本难以回收甚至是负增值。尤其对于生鲜食品来说,物流时间的长短直接决定了食品的口味和品质,同样质量的冷链商品,可能因为到货时间的早晚,价格相差很多。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南方的优质水果要通过空运的方式运到北方城市进行销售。商品

物流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物流学概论 各章节复习思考题整理: 第一章:现代物流概论 一、判断题 1. 流通实际上就是物流。(X) 2. 商流和物流的关系非常密切,两者都具有相同的活动内容和规律。(X) 3. 商流是产生物流的物质基础。(X) 4. 物流活动克服了供给方和需求方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的距离。(V) 5. 我国是从美国引进“物流”一词的。(X) 6. Logistics取代PD,成为物流科学的代名词,这是物流科学走向成熟的标志。(V) 二、单项选择题 1. 物流概念最早出现在(B ) A. 英国 B. 美国 C. 日本 D. 欧洲 2. 英语中现代物流概念是指(C ) A. Physical Distributio n B.PD C.Logistics D.ln tegrated Supply Chain 三、多项选择题 物流的功能包括(ABCDE ) A.仓储功能 B. 运输功能 C. 包装功能 D.装卸搬运功能 E.流通加工功能 四、简答题 1. 简述物流的功能 物流的功能一般包括:仓储功能、运输功能、包装功能、装卸搬运功能、流通加工功能、配送功能、物流信息服务功能等内容。 2. 简述物流管理的内涵和发展阶段 物流管理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队运输物资装备所发展出来的储运模式和技术,即后勤管理。后勤管理在物流管理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物流管理就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应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 对物流活

动进行系统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 物流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后勤管理阶段:最初起源于军事战时物资的供应管理,在此初级阶段,物流管理只是在既定数量的成品生产出来后,被动地迎合客户需求,将产品运到客户指定的地点,并在运输的领域内去实现资源最优化使用,合理设置各配送中心的库存量,此时企业还没有一个独立的物流管理业务部门,只是被当做制造活动的一部分,有的只是运输管理、仓储管理、库存管理,没有职业物流人员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 2)物流管理阶段:现代意义上的物流管理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在此阶段物流管理的范围扩展到除运输外的需求预测、采购、生产计划、存货管理, 配送与客户服务,以系统化管理企业的运作,达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出现了集成物流的概念,即把企业的输入与输出物流管理以及部分市场和制造功能集成在一起。 3)供应链管理阶段: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经济进程加快,企业分工越来越细化,要求企业与各级供应商、分销商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共享信 息,精确配合,集成跨企业供应链上的关键商业流程,才能保证整个流程的畅通。企业从重视内部经营转向外部联合,通过和其他的供应链成员进行物流的协调寻找商业机会。企业只有实施有效的供应链管理才可以达到同一供应链上企业间协同作用的最大化。 第二章:物流系统 一、判断题 1?外部环境对系统加以约束或影响,称为反馈。(X) 2. 用系统观点来研究物流活动时现代物流管理的核心问题。(V) 二、单项选择题 1. 下列不属于现代物流基本特征的是(B ) A.系统跨度大 B. 稳定性强 C.具有可分性 D. 结构要素具有“反馈”现象 2. 就商业企业物流系统而言,最重要的部分是(B ) A.储存中心 B. 配送中心 C.生产中心 D. 包装中心

物流学概论第二章辅导

第二章物流基本理论认识教学辅导 2010年8月21日 一、本章内容及重、难点问题 (一)重点掌握物流创造的基本价值及物流标准化的基点。 (二)掌握物流标准化的重要性及原则等。 (三)了解物流的几个基本理论认识,如黑大陆说、物流冰山说、成本中心说等。二、本章重、难点问题辅导 (一)物流创造的基本价值 1.时间价值 通过物流获得的形式: (1)缩短时间 (2)弥补时间 (3)延长时间 2.空间价值 具体形式: (1)从集中生产场所流入分散需求场所 (2)从分散生产场所流入集中需求场所 (3)从低价值生产场所流入高价值需求场所 3.加工附加价值 在流通过程中,可以通过流通加工的特殊生产形式,使处于流通过程中的“物”通过特定方式的加工,将供应者手中所具有的形状性质的物资改造成具有需求者所需要的形状性质的物资,创造物资的形质效用,从而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这也是物流创造加工价值的活动。 (二)物流的若干理论认识 1.商物分离 (2)商物分离 物流和商流的内容不同 “商”,指“商流”即商业交易,实际是商品价值运动,是商品所有权的转让,流动的是“商品”所有权证书,是通过货币实现的。 “物”,即“实体物流”,即马克思讲的“实际流通”,是商品实体的流通。 商物分离有利于物流合理化 商流过程与物流过程的分离,将成为网络经济时代的一个趋势,这种分离在网络经济时代将越发彻底。

商流运作和物流运作责任人的分离,是网络经济时代商务分离的一个标志。 商物分离不是绝对的准则 2.黑大陆说 主要是指尚未认识,尚未了解的意思。 是对物流本身的正确评价。 3.第三利润源 4.效益背反和物流整体观 指的是物流的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即某一功能要素的优化和利益发生的同时,必然会存在另一个或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反之也如此。 例:美国学者用物流森林的结构概念来表述物流的整体观点,指出物流是一种“结构”,对物流的认识不能只见功能要素而不见结构,即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物流是一片森林而非一棵树木。 5.成本中心说 “成本中心说”的含义:是物流在整个企业战略中,只对企业营销活动的成本发生影响,是企业成本的重要产生点。 成本中心既是指主要成本的产生点,又是指降低成本的关注点。 成本中心的考虑没有将物流放在主要位置,尤其没有放在企业发展战略的主角地位。 6.服务中心说 “服务中心说”代表了美国和欧洲等一些国家学者对物流的认识。这种认识认为,物流活动最大的作用,并不在于为企业节约了消耗,降低了成本或增加了利润,而是提高了企业对用户的服务水平,进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因此,他们在使用描述物流的词汇上选择了后勤一词,特别强调其服务保障的职能。通过物流的服务保障,企业以其整体能力来压缩成本,增加利润。 7.竞争战略说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指出:价值链的功能之一就是企业通过价值活动的有效协作和优化,形成有利于成本领先或产品(服务)差异化的竟争优势。 马丁.克里斯托弗提出了:“有效的物流管理是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主要原因”。 成功的企业或者具有生产率优势,或者具有价值优势,或者是两者的结合,而物流管理有潜力帮助组织获得生产率优势和价值优势。 基本原理:计划和协调从资源来源到最终用户的物流,把他作为一个整合系统,而不是像以往那样把产品流分作一系列独立的活动来进行管理。 (三)物流标准化 我国已陆续制订出台了《商品条码》、《储运单元条码》和《物流术语》等国家标准,但这些标准都是推荐实行,不具备强制性。而且,由于物流业涉及的领域和行业十分广泛,统一标准短期内会触动一些部门和行业的既得利益,这些部门和行业又都打着各自的“小算盘”,试图将自己的标准上升为全国统一标准,导致国内物流标准化推进步伐十分缓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