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

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

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
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

富丽中学周锋

课型:专题复习课

教学目标:1、明确记叙文的要点;2、掌握记叙文的阅读方法;3、提高记叙文阅读能力。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重难点:记叙文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的分析和体味。

第一课时

一、明确记叙文阅读在中考中的要求:

1、把握记叙要素、线索、顺序、人称、详略。

2、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和层次。

3、理解题旨及文章的主旨,概述主要内容。

4、揣摩理解关键词、句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及作用。

5、分析文章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及写作技巧。

6、阅读中的体验及启示。

7、结合内容进行个性化表述,学会思考和质疑。

二、针对中考考点,对写人叙事的一般记叙文的阅读,主要掌握以下几点:

?记叙的要素、顺序和线索的判断与梳理;

?记叙文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的分析和体味;

?记叙文段落层次的划分,思想内容的把握;

三、结合课内部分文章温习记叙文的知识。

1、记叙文: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材料组织特点: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例;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4、线索及作用:

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时间、地点、作者情感

作用:贯穿全文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5、记叙的顺序及作用:顺叙、倒叙、插叙。

6、写作手法及作用: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巧设悬念、情景交融······

7、修辞方法及作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问、引用、对比······

8、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重点复习描写与抒情在文章中的作用)。描写:

按对象分: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环境(自然、社会)场面、细节;

按角度分:正面、侧面

按风格分:白描、细描

抒情:直接、间接

9、记叙文中的过渡及照应。

10、开放性阅读试题的解答:

(1)表达时最好有标志性语言;(我认为……比如……)言简意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2)运用举例论证或道理论证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3)表达内容要紧跟时代步伐,贴近生活实际。

(4)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5)语言要通顺,表达要流畅。

富丽中学周锋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结合例文掌握并运用记叙文的阅读方法。

1、写作手法烘托的运用及作用;

2、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

3、记叙文中心、主题的提炼;

4、语段中人物形象的分析;

5、开放性阅读试题的解答。

一、探讨归纳语段阅读答题的总原则:

1、阅读全文:运用“六要素”知识,对文章内容、作者思路等有一个全面感知。

2、浏览考题:粗略了解考察内容。

3、再读文章:与题目相关的内容仔细阅读。

4、解决问题:找准答题区域,注意关键句、主旨句、抒情和议论段。

5、认定补充:对考题做进一步审视,并对所做答案进行认定、补充。

二、结合文章《感恩雨》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阅读方法。

学生按要求阅读文章,理清思路,先不动笔,讨论分析后再动笔答题。

探讨:第1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一般起“衬托”用。

明确: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景物描写或次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衬托,同类事物衬托是“正衬”,相反事物衬托是“反衬”;以次衬主。(投影显示)

归纳答题:作用:突出水的珍贵,从而反衬出小比利用如此珍贵的水来抢救小鹿的童真、善良和最美丽的心灵。

探讨:第2题考查对重点语句中词语的理解。

明确: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抓住关键词,分析它的特点及含义,联系上下文再解释。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归纳答题:?奇迹?指比利喂水给小鹿喝,在旁边的大鹿能感受到他的好意,并没有伤害他。?分享的意义?指比利与小鹿分享宝贵的水,既帮助了小鹿,自己也获得了快乐。

探讨:第3题中第(1)小题考查对第③自然段的理解,第(2)小题对句意的理解。

明确:第(1)小题可结合小比利的行为动机来理解。第(2)小题要在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相关的段落,归纳答案。

归纳答题:

(1)?缓慢?是因为他要保护手中珍贵的水,?坚定?是因为他觉得用这些珍贵的水营救另一个生命是非常值得的。

(2)?他‘身负重大使命’?是指比利用小手掬成杯状运水营救小鹿的善举;?不需要妈妈的过问?是因为小比利上星期玩弄水管而遭到处罚,得到了不能浪费水的教训,并且他想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

探讨:第4题是二选一的自主性考题。第(1)小题考查对主人公的判断及中心思想的把握,能突出文章中心,与中心关系最密切的人物是主人公。第(2)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应抓住人物的语言、行动等分析。

明确:(1)要注意体会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以及蕴涵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一些常用词语,如本文记叙了……,描写了………介绍了……通过……,等等,如概括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达了……抒发了……赞美……突出了……揭示……等。

(2)这一类型的题目它都会要求考生“谈谈你的看法”,“你认为……”只要符合文题要求,所谈内容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表达时最好要有标志性语言。在答题时可以用“我认为……。比如……”这样的标志性语言。先用“我认为……。”言简意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再用“比如……”、“例如……”之类的词语,运用举例论证或道理论证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这样,不仅给阅卷老师留下观点鲜明之感,而且给人以条理清楚,论证有力的良好印象。

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语言要通顺,表达要流畅。

归纳答题:

(1)主角是比利,本文的中心思想是通过描写比利用宝贵的水营救小鹿的过程,来突出比利美好、善良的心灵,从而引导人们善待动物,善待自然。比利的母亲在文中起到侧面烘托突出比利精神和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2)我认为文中母亲是一位关心孩子成长,又能充分尊重孩子,让孩子学会独立的聪明的母亲(提观点)。例如:她没有制止儿子运送宝贵的水,而是悄悄跟随,弄清缘由,还为维护他美好的心灵,加入了营救行列,让儿子独立完成救护工作,充分体现了她对孩子的关心、尊重。

三、小结

近几年来,中考选文的内容侧重于亲情的感恩、人生的思考、价值观念的培养等方面。你想在中考阅读中夺冠吗?那你可要注意平时多读多练,善于动脑思考,善于总结答题经验哟,相信你能行!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结合《阅读感悟》中的文段分析,提高记叙文阅读能力。

1、记叙文语言特色的赏析;

赏析=修辞、重点字词、描写+对象+特点

2、修辞方法及作用;

3、词语的比较(选词填空);

比较词义,尤其是意思相近的词,一定要仔细辩别两个词在程度、适用范围、感情色彩的方面的区别。

4、记叙文中事例的概括和人物形象的品析;

事例概括要素:人物+事情

人物描写的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5、记叙文中的议论;

涉及篇目:《月光启蒙》、《闲读梧桐》、《我生命中的那簇野菊花》、《人生的阳光》,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中交流探讨答题思路和技巧。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中考《记叙文阅读——内容、结构》专题复习教案(含答案)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当初上帝造人的时候,每个人身上都背了一个大包袱。人类常向上帝抱怨,怨自己的包袱太重,别人的太轻。有一天,上帝叫这些人交换包袱,可是把别人的包袱背过来以后,反而觉得更沉重,觉得不如以前轻松。 感悟:鞋合不合适,只有自己的脚知道!珍惜现在所拥有的。 二、复习预习 1、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1

2、线索:时间、地点、题目、人物、事物、事件、感情变化等 作用: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将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的统一起来,使结构清晰、条理清楚。 3、题目的作用 4、开头、中间、结尾的作用 2

三、知识讲解 知识点1 复述故事或概括内容 可按以下方式组织语言:谁(在何时何地)+干什么+结果怎么样或什么(事物)+怎么样。注意表达的准确和简洁 概括层意(段间) 1. 摘句法:找段落中心句作为段意(有时要对中心句进行适当的删改) 2. 概括法:记叙了谁(在何时何地)+干什么+结果怎么样,或:什么(事物)+怎么样(抒了怎么样的感情) 3. 叠加法:有些文段的两个以上的主要内容,把要表达的这些内容组合成句就行。总的要求:完整、简洁、明确。 概括文章主旨 1、掌握概括方法:题目、文章结尾、文中关键词语及抒情议论的句子往往与中心有密切的关系,可根据这些词句来领会和概括文章主旨。 2、注重格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刻画了)……的故事(事迹、经过等),表现了(赞美了、提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知识点2 3

记叙的顺序及作用: 1、顺叙法 【特点】顺叙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事情,这就跟事情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一 致,所以易于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脉络分明。运用顺叙,要注意剪裁得当,重点突出。否则,容易出现罗列现象,犯平铺直叙的毛病,像一本流水帐,使人读了索然无味。 【作用】条理清楚,脉络分明。 2、倒叙法 【特点】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作用】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增加叙事波澜;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3、插叙法 【特点】插叙是为了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有时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故事情节的追叙;有时是对出场人物的情节作注释、说明。使用插叙一定要服从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节外生枝,不喧宾夺主。在插入叙述的时候,还要注意文章的过渡、照应和衔接,不能有断 裂的痕迹。 4

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 习教案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 花张蒙中学南彩辉 教学目标: 1、明确记叙文阅读中考考点。 2、掌握基本答题原则和记叙文相关知识点。 3、掌握记叙文解题方法、答题格式和一些常用语。 教学重点: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分析关键词句含义及作用是训练重点。 教学难点: 判断各种表现手法、写作技巧及分析其作用。 教学过程: 一、中考记叙文阅读考点聚集 1、记叙线索、顺序、详略。 2、理清文章思路,概述内容。 3、理清题旨及文章主旨。 4、揣摩理解关键语句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作用。 5、分析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及写作技巧。 6、景物描写的作用。 7、通过各种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8、阅读中的体验及启示。 9、结合内容进行个性化表述,学会思考和质疑。 二、答题技巧及原则 1、四大意识: 整体意识、对应意识、原文意识、要点意识 2、六大步骤: 整体感知——审清题意——回扣原文——上下联系——分析综合——组织表达3、答题原则: 一定要有原文意识(答案在原文中一定有根据) 4、注意语言的准确表达: (1)学会摘关键词 (2)学会摘关键句 (3)要用准确优美的语言把内容概括出来 三、知识清单

(一)、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即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晰,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中心。 (三)、记叙线索及作用: 1、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连起来的一条主线,它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有机体。 2、充当线索的一般有: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时间、地点、作者的情感、作者的见闻等。 3、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4、找线索一般要注意:标题、开头、文章中反复出现的短语或句子。 (四)、记叙的人称: 1、第一人称:以当事人身份叙述,写来真实、亲切自然、。 2、第二人称:像在和读者进行对话,亲切自然,便于抒发感情。 3、第三人称:写法不受任何限制,凡客观世界乃至人物内心所想的一切都能进行叙述。 (五)、表达方式: 1、记叙:主要交代事实,把人物和事件概括介绍给读者并写出人物活动、发展、变化的过程。 2、描写:指在叙述过程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以及环境进行描写,给人以鲜明、生动的印象。 3、说明:记叙的一种补充,它解释记叙文中需要加以说明的部分。 4、议论: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上直接发表作者的见解,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5、抒情:在记叙的基础上上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抒发作者的感情。 (六)、常见的修辞手法: 1、比喻: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2、拟人:运用拟人,使……具有了人的特点(或灵性、情感等),生动形象,使读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感受到作者的强烈情感,从而引起共鸣。 3、排比: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方式。 作用:运用排比,加强语势,强调了……内容,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或感情强烈)。

记叙文阅读总结复习教学教学教案

欢迎阅读 第课时中考记叙文 阅读复习 米宏 【教学目标】 1、梳理有关记叙文的知识点,明确中考记叙文的考查要点。 2、了解记叙文阅读的考点及常见题型。 3、掌握答题的技巧,从容应对中考。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内容及主题。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如何灵活运用阅读的技巧 【教学过程】 一、中考关于“记叙文阅读”的要求; 阅读几种常见的记叙文,能理清文章的思路,划分文章段落,概括段意和中心思想分析关键性词句,指出文章的主要写作方法,理解记叙性语言具体生动、形象鲜明的特点。 二、“记叙文阅读”复习要点: 1、具备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能较熟练地利用课内学到的知识分析课外语段或短语 2、弄清记叙的六个要素 3、明确记叙的顺序和人称 4、记叙文的基本结构(材料的主次与详略,过渡与照应,线索、层次) 5、记叙文中的表达方式 6、能结合语境理解和辨析一些关键字词,重点语句的含义及其作用 7、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某些相似之处的段落或文章进行比较 三、记叙文基础知识 (一)记叙文的特点 1、概念: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 内容的文章。 2、分类: A、按样式分:通讯、回忆录、游记、新闻、参观访问记、民间故事。 B、记叙内容分:写人、叙事、写景、状物。 (二)记叙的要素和人称 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A、时间:一般用时间词表示;也有的间接表示事件的发生时间。 B、地点:单一地点,事件在一处发生;还有的事件随情节发展而转换。 C、人物:有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之分。 主要人物往往体现文章的中心思想,次要人物帮助形成完整 的情节,并对主要人物起衬托作用。 D、起因:指引发事件的原因,一般在开头,也有在后头(倒叙) E、经过:指事件发展的过程,复杂事件的经过往往包含若干阶段,可先概括再综合。 F、结果:指事件的结尾,一般也用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它是事件的一部分。如以抒情议论结尾的不能当作结果。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三记叙文阅读记叙顺序及作用教案0321132

记叙文——记叙的顺序及作用

①从家返回的途中,躺在卧铺上,她打开没看完的书,书签静静地夹在那里。拿下书签刚想夹在书的后面,忽然发现书签上有几行字。她一愣,随及心底涌起巨大的感动。。。。。。回到自己所在城市的那个晚上,她找出收藏了二十年的那些书签,一一摆放在眼前,静静地看,仿佛一道爱的桥梁,从自己的心开始,延伸向那个遥远人儿的心里。 第二题:请说明本文属于哪种记叙顺序?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 答:倒叙的顺序。先把故事的结局(坐火车返回工作单位)提到开头来写;然后按故事的发展顺序来写,即回忆了自己从小学四年级到参加工作后,一路伴随着母亲的书签留言温暖成长的经历。 作用:运用倒叙,避免了事情的平铺直叙,使故事波澜起伏,一波三折,吸引读者 2、【2016洛阳一模】《枣香醉人》摘自《五年中考》P121, 走进院子,七棵老枣树挥舞着光秃秃的树枝,像久违的老朋友般无声地迎接着我。这七棵老枣树收藏着我单纯而快乐的童年时光…… “奶奶,今年的枣结这么多啊!”八岁扎着两根羊角辫的我,蹲在九岁哥哥的后面,一边和奶奶说笑着,一边用两只小手胡乱地划拉着地下被爷爷打落的枣子。 爷爷笑呵呵地站在木梯上,用力地挥动着手中长长的打枣竿。一阵疾风暴雨,红通通、圆滚滚的枣子纷纷落下。我和哥哥大呼小叫着,疯跑着,打赌谁先找到今年最大、最红的枣子。五岁的小妹最为老实了,两只胖嘟嘟的小手不时地捡起两颗小枣,放进奶奶的大枣筐里,乖巧、懂事的模样,引逗得爷爷和奶奶哈哈大笑。 第二题:文章第10、11段插叙了什么内容?其作用是什么?答:插叙了“我”童年在老家与爷爷、奶奶、哥哥、妹妹一起打枣的事。 作用:回忆“我”快乐的童年,表现出浓浓的亲情,增添了生活气息。使文章内容丰富,突出中心,为下文写“爷爷、奶奶”是“我”在老家的根做铺垫。 3、【2015上海宝山二模】《木伢的生日晚会》 ⑨木伢心里一热。他们全家在山里苦一年也挣不到3000元。木伢心里快活极了,怎么拼命干活儿也不觉得累。老板心

记叙文阅读中考复习教案

记叙文阅读中考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整体把握记叙类文章的思想内容(文章中心、人物性格、主要事件等); 2.能捕捉、筛选记叙类文章中的重要信息(人、事、景、情等),概括信息要点; 3.理解重要词句在语境中的意义,体会隐含其中的思想感情; 4.赏析记叙类文章中的精彩词句(描写句、修辞句、有表现力的词语等); 5.分析解说关键句段及主要写法的作用; 6.通过联想、想象、评价等方式对文章内容进行有效的拓展运用。 复习方法: 明确考点;讲析典型题例,总结解题方法;练习、检查;反馈、提高。 复习课时: 6课时 第二课时 复习目标: 能捕捉、筛选记叙类文章中的重要信息(人、事、景、情等),概括信息要点 教学过程: 一、考点透视 在记叙类文章中捕捉、筛选重要信息主要体现为: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情感的变化;事情某一发展阶段,如起因、结果或情节的发展过程等;景物的特点及变化;叙事的线索、顺序、人称的变换乃至指出哪一处是伏笔、照应等等。在阅读记叙类文章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注意这些信息,淘汰非相关的信息,挑选出合乎要求的有关信息,也就是依据题目要求,来区分信息的有无、主次、轻重,去粗存精,去次留主,说到底,就是要把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要点挑选出来。 二、讲析典型题例,总结解题方法 (一)出示典型题例 (二)学生阅读文章并答题,教师了解学生答题情况 (三)教师针对学生问题讲析典型题例 (四)师生共同总结解题方法 捕捉、筛选、概括记叙类文章中的重要信息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确认区域,即确认需要的信息所在的范围。总的来说,阅读信息区域有三种情况:在某一自然段;在某几个自然段;散见于全文。具体而言就记叙文来说,体现文章主旨的语句我们一般可以非常容易地从原文中的开头或者结尾处直接摘录关键词语或中心句、重点句。第二步,确认词句,即确认承载所需信息的词语和句子。在信息区域的一个或几个自然段中,往往并不是所有的词句都

记叙文写作教学设计

记叙文写作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共同探讨合作能力 2 理解什么是细节描写及它在作文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1掌握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 2 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鲜活的人物,提高写作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留心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细节之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会热爱生活。 二教学重点 1 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揣摩细节描写在作品的作用 2 感悟细节,鼓励学生交流,评析细节描写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鲜活的人物 教学方法 感受法讨论法练习法 三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米开朗琪罗是世界上杰出的艺术大师,据说他无论雕刻还是绘画,速度都很慢,总是花许多时间,在那里沉思、推敲、琢磨,力求完美。有一次,友人拜访米开朗琪罗,见他正为一尊雕像做最后的修饰,过了一些日子,友人再来拜访,看见他还在修饰那尊雕像,友人责备地说:“我看你的工作一点都没有进展,你的动作太慢了”米开朗琪罗说:我花许多的时间在整修雕像,例如让他的眼睛更有神,肤色更亮丽,某部分肌肉更有活力、、、、,友人说“这些多是一些小细节啊”。米开朗琪罗说:“不错,这些都是一些小细节,不过把所有的小细节都处理妥当,雕像就变得完美了”。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任何完美都是细节上完美组合而成的。 画画需要雕琢细节,作文同样需要描写细节。 那么什么是细节描写呢?首先运用你的想象合理扩展一句话,恰当地添加动作、表情、神态、语言、心理等将这句话的内容充实起来。 *她骂他懦夫(结合热播催人泪下苦情大戏《樱桃》山菊骂红红野孩子) **她骂他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语言) ***她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动作)****他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神态) 其实他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但她还是在不断的告诫

复习三记叙文阅读记叙顺序及作用教案0321132

记叙文——记叙的顺序及作用 1

2

①从家返回的途中,躺在卧铺上,她打开没看完的书,书签静 静地夹在那里。拿下书签刚想夹在书的后面,忽然发现书签上 有几行字。她一愣,随及心底涌起巨大的感动。。。。。。回 到自己所在城市的那个晚上,她找出收藏了二十年的那些书 签,一一摆放在眼前,静静地看,仿佛一道爱的桥梁,从自己 的心开始,延伸向那个遥远人儿的心里。 第二题:请说明本文属于哪种记叙顺序?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其作用。 答:倒叙的顺序。先把故事的结局(坐火车返回工作单位) 提到开头来写;然后按故事的发展顺序来写,即回忆了自己从 小学四年级到参加工作后,一路伴随着母亲的书签留言温暖成 长的经历。 作用:运用倒叙,避免了事情的平铺直叙,使故事波澜起伏, 一波三折,吸引读者 2、【2016洛阳一模】《枣香醉人》摘自《五年中考》P121, 走进院子,七棵老枣树挥舞着光秃秃的树枝,像久违的老朋 友般无声地迎接着我。这七棵老枣树收藏着我单纯而快乐的童 年时光…… “奶奶,今年的枣结这么多啊!”八岁扎着两根羊角辫的 我,蹲在九岁哥哥的后面,一边和奶奶说笑着,一边用两只小 手胡乱地划拉着地下被爷爷打落的枣子。 爷爷笑呵呵地站在木梯上,用力地挥动着手中长长的打枣 竿。一阵疾风暴雨,红通通、圆滚滚的枣子纷纷落下。我和哥 哥大呼小叫着,疯跑着,打赌谁先找到今年最大、最红的枣子。 五岁的小妹最为老实了,两只胖嘟嘟的小手不时地捡起两颗小 枣,放进奶奶的大枣筐里,乖巧、懂事的模样,引逗得爷爷和 奶奶哈哈大笑。 第二题:文章第10、11段插叙了什么内容?其作用是什么? 答:插叙了“我”童年在老家与爷爷、奶奶、哥哥、妹妹一起 打枣的事。 作用:回忆“我”快乐的童年,表现出浓浓的亲情,增添了生 活气息。使文章内容丰富,突出中心,为下文写“爷爷、奶奶” 是“我”在老家的根做铺垫。 3、【2015上海宝山二模】《木伢的生日晚会》 ⑨木伢心里一热。他们全家在山里苦一年也挣不到3000 元。木伢心里快活极了,怎么拼命干活儿也不觉得累。老板心 3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含答案)

记叙文阅读 一、掌握记叙文阅读的基础知识 1.记叙文的概念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结合议论和抒情的文体。它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 2.记叙文的六要素 记叙文有六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在一篇记叙文中,并不是都清楚地交代出六要素,只要不影响表达效果,其中的某个或几个要素也可以不交代。 3.记叙文的线索及其作用 线索是记叙文谋篇布局的重要因素,是贯穿全文的脉络。 记叙文的线索有多重形式,常见的有 (1)以人物为线索;(2)以人物感情变化为线索;(3))以具体事物为线索; (4)以时间为线索;(4)以空间为线索(6)以时空转移为线索 作用:作为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4.记叙文的人称 1

记叙文的人称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三种。 (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角度展开记叙。“我”有时是作者本人,有时是作品中的一个角色,即经过艺术加工的“我”。经过了虚构,就不是作者本人;把生活的真实的“我”记录下来,这就是作者本人。 作用: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便于刻画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 (2)第三人称:以第三者的地位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 作用:不受时空限制,能够从多方面自由叙述。 (3)第二人称:以“你”或“你们”的口吻展开叙述,使用第二人称叙述的文章较少,一般只在书信中使用。有的文章中运用了第二人称,一般多是出现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里,实际上仍是站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角度写的。 作用:可以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的交流。 5.记叙的方法(方式): 记叙的方法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按照事情发展过程的先后来叙述叫顺叙。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倒叙: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 倒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把事情的结局先交代出来,然后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事情发生发展的经过;一种是将事情的高潮提到前面叙述。 2

最新记叙文专项复习教案(七年级) 教案教学设计

教案 > :记叙文专项复习教案(七年级) 教案教学设计 记叙文专项复习教案(七年级) 教案教学设计 一、中考关于“记叙文阅读”的要求 阅读几种常见的记叙文,能理清文章的思路,划分文章段落,概括段意和中心思想,分析关键性词句,指出文章的主要写作方法,理解记叙性语言具体生动、形象鲜明的特点。 二、“记叙文阅读”复习要点 1、具备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能较熟练地利用课内学到的知识分析课外语段或短 (1)弄清记叙的六个要素 (2)明确记叙的顺序和人称 (3)记叙文的基本结构(材料的主次与详略,过渡与照应,线索、层次) (4)记叙文中的表达方式 (5)能结合语境理解和辨析一些关键字词,重点语句的含义及其作用 (6)掌握散文、小说的特征 2、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某些相似之处的段落或文章进行比较 三、“记叙文阅读”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1、记叙文的有关知识 4教时 2、记叙文阅读学法指导 1教时 一、记叙文的有关知识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1、记叙文的特点 2、记叙的要素和人称

教学知识点: (一)记叙文的特点 1、概念: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 内容的文章。 2、分类: A、按样式分:通讯、回忆录、游记、新闻、参观访问记、民间故事。 B、记叙内容分:写人、叙事、写景、状物。 (二)记叙的要素和人称 1、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A、时间:一般用时间词表示;也有的间接表示事件的发生时间。 B、地点:单一地点,事件在一处发生;还有的事件随情节发展而转换。 C、人物:有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之分。 主要人物往往体现文章的中心思想,次要人物帮助形成完整 的情节,并对主要人物起衬托作用。 D、起因:指引发事件的原因,一般在开头,也有在后头(倒叙) E、经过:指事件发展的过程,复杂事件的经过往往包含若干阶段,可先概括再综合。 F、结果:指事件的结尾,一般也用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它是事件的一部分。如以抒情议论结尾的不能当作结果。 2、记叙的人称: A、第一人称:以“我”、“我们”的身份叙述。“我”是其中的一个人物, 文章记叙的人和事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想,容易使读者产生真实而亲切的感觉。文中如有心理活动描写必定是“我”的,其他人物的心理活动只能是“我”猜测的,不可直接描写他人的心理活动。

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记叙文阅读中如何快速梳理和概括故事情节-教案教学设计

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记叙文阅读中如何快速梳理和概括故事情节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提高学生快速 梳理概括故事情节的能力。 2、结合典型题例,总结概括这种题型的解题思路。 3、学生能运用此类方法解答记叙文中的同类问题。 【教学重点】 1、阅读记叙文,结合文本分析并总结答题思路。 2、学生能运用此类方法解答记叙文中的同类问题。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分清范围和准确概括故事情节。 【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一模考试前,我们对记叙文阅读中的“快速梳理和概括故事情节”进行了专题训练,今天我们来对这个专题进行复习巩固。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能够根据答 题要求,快速准确解答同类题目。 二、温故而知新: 1、学生阅读14年到18年记叙文,完成文后问题。

2、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解题思路并归纳总结。 [解题思路]:(1)审题:明确题意、确定范围、理清层次。 (2)答题:精确表达。 3、同类题目训练:阅读《车位》,完成文后问题。 4、学生集体交流,再次强化解题思路。 (请个别学生读自己的答案,然后请其他同学分别评判 这些答案,找出答案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强调形成答案的 要点)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再次对记叙文阅读中的“概括故事情节”一题进行了重点 训练,希望同学们在温习旧知识的同时,开动脑筋,多 多思考,将我们共同总结 的答题思路和答题技巧灵活的运用到同类型的题目中去,争取在中考中取得优异 的成绩! 四、布置作业:阅读《冷墙》完成文后问题。 【板书设计】如何快速梳理和概括故事情节 1、审题:明确题意、确定范围、理清层次。 2、答题:精确表达。

记叙文阅读教案设计--7

《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知识和阅读规律,能独立、准确地阅读篇幅较长的记叙文体,能基本把握其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记叙文的基本常识、阅读的基本题型及基本解答方法。 【考点归纳】 1、整体感知,分清要素、线索、顺序。 2、划分文章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层意,明确详略,归纳中心。 3、理解重点段落、关键语句含义及作用。 4、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表达方式的作用。 5、欣赏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现手法等。 【教学安排】七课时(知识讲解三课时,巩固练习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进行专题复习:记叙文的阅读。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容的一种文体,从广义角度理解,初中阶段所学随笔、写景状物的散文、小说、寓言、童话、新闻等文体都属于记叙文畴。对记叙文的考查,包括课教读记叙文的语段和课外整篇的记叙文,其考查点一般有以(一)记叙的要素、顺序和线索的判断与梳理;(二)记叙文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的分析和体味;(三)记叙文段落层次的划分,思想容的把握。 二、记叙文的基本文体知识: 按一般文章体裁来分文章可分为记叙文(其中含小说、散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 1、记叙文的种类:一般分记事为主的、记人为主的、写景为主的三种。 2、线索: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将有关的场面贯穿起来构成情节的整体。记叙文的线索形式有:(1)以时空转移为线索;(2)以一人(或人的感情等)、一事、一物为线索(一般贯穿文章的始终)。如《藤野先生》明线为对藤野先生的崇敬的怀念,暗线为作者的爱国主义感情。多数的记叙文只有一条线索,但有一些记叙文存在着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如《藤野先生》,该文除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明线)外,还有一条在的线索,就是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线索是记叙文布局谋篇的重要因素,是它把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贯串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阅读记叙文要设法找出文章的线索,就能沿着它弄清段落层次结构。 3、记叙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不一定在记叙文中都出现。 4、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 (同一件事)、插叙(另一件事)。 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顺叙过程通常不是平均用笔直接进行记叙,而是有详写,有略写;有正面写,有侧面写;有直接写,有间接写。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理解教案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指导 教学目标:掌握记叙文阅读的技巧。 学会分析文章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教学重点:分析语言的运用。 教学难点:注重语言的特点,语言的特色。 在小学阶段,阅读题在整张卷子中所占的分数比重是很大的,因此能否做好阅读非常关键。而在所有的短文类型中,记叙文的阅读又是重中之重。 那到底什么是记叙文呢?记叙文就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常见的小说、童话、散文、寓言、人物传记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从内容来看,记叙文可以简单地分为以下三类:写人的记叙文,记事的记叙文和写景状物的记叙文。不同类别的记叙文,阅读方法也有所差异: 1、写人的记叙文:首先,要了解短文里面所写的事情,因为写人和写事是分不开的,人物的个性、思想等往往都是在事件中体现出来的。其次,要了解人物的描写方法。常见的描写方法有: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肖像、行动、语言和心理,通过这些描写,我们更能够了解主人公的特点以及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最后,还要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环境能够影响一个人的语言、行动、思想等,同时环境描写还能对人物够起到重要的衬托作用。 2、记事的记叙文:首先,要弄清楚短文中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理清了六要素也就等于理清了故事的主要情节,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其次,理清文章的层次,也就是题目里经常出现的分段。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分成发生、发展、高潮和结果几个部分;二是按事情的因果关系分,分成起因、经过、结果几个部分。最后,要抓住文章重点,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抓住关键的字词句,从中领悟作者的意图。 3、写景状物的记叙文:首先,了解文章所写对象的特点。其次,分析文章里出现的修辞手法。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反问、设问、夸张、排比等。最后,要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在写景状物短文中,都能体现出作者对所写景、物的热爱赞美之情。

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

富丽中学周锋 课型:专题复习课 教学目标:1、明确记叙文的要点;2、掌握记叙文的阅读方法;3、提高记叙文阅读能力。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重难点:记叙文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的分析和体味。 第一课时 一、明确记叙文阅读在中考中的要求: 1、把握记叙要素、线索、顺序、人称、详略。 2、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和层次。 3、理解题旨及文章的主旨,概述主要内容。 4、揣摩理解关键词、句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及作用。 5、分析文章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及写作技巧。 6、阅读中的体验及启示。 7、结合内容进行个性化表述,学会思考和质疑。 二、针对中考考点,对写人叙事的一般记叙文的阅读,主要掌握以下几点: ?记叙的要素、顺序和线索的判断与梳理; ?记叙文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的分析和体味; ?记叙文段落层次的划分,思想内容的把握; 三、结合课内部分文章温习记叙文的知识。 1、记叙文: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材料组织特点: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例;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4、线索及作用: 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时间、地点、作者情感 作用:贯穿全文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5、记叙的顺序及作用:顺叙、倒叙、插叙。 6、写作手法及作用: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巧设悬念、情景交融······ 7、修辞方法及作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问、引用、对比······ 8、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重点复习描写与抒情在文章中的作用)。描写: 按对象分: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环境(自然、社会)场面、细节; 按角度分:正面、侧面 按风格分:白描、细描 抒情:直接、间接 9、记叙文中的过渡及照应。 10、开放性阅读试题的解答: (1)表达时最好有标志性语言;(我认为……比如……)言简意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2)运用举例论证或道理论证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3)表达内容要紧跟时代步伐,贴近生活实际。 (4)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5)语言要通顺,表达要流畅。

高中英语记叙文阅读专项训练之记叙文教案资料

高三年级二轮复习阅读理解部分专题之记叙文 主备人:李甜云 一.记叙文 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手法,以记人、叙事为主要内容的文章。 1传记 传记属记叙文的一种,是用来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时间和事件的关系把握文章的主线。此类体裁的文章通常被分为四部分,即A. childhood years B. early manhood C. great achievement D. remarks。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按照下列主线来理解传记类文章:人物→时间与事件→成功/成就/信仰→评价。这样使学生在准确地理解课文的同时,也能学到传记类文章的写作方法。 2故事类 故事类文章也是记叙文的一种。文章多以人物、事件为中心,以时间和空间为线索,按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展开故事。此类篇章情节性较强,教师可指导学生按照事件叠加、情节逐步展开的特点和解决问题,以人物一系列动作为线索的显著特征进行略读,即可以较快地获得篇章的主要信息。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按照situation→problem→actions→conclusion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文章的细节。 二.“八字诀”:综观理脉检索整合 一、综观——握要。首先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其次还要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的注释等,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测文章的主旨,明确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 二、理脉——分层。磨刀不误砍柴功。把握了全篇的主旨,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再解答后面的问题,就如顺风行船,事半功倍。可是有些考生不在这方面下功夫,走马观花地看一遍文章,似懂非懂,就急于解答后面的问题,结果是欲速则不达,不仅费时费力,还容易答错。 三、检索——筛选。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确定对应的语句,题目一般是从选文里有可能被考生忽略且又不一定真懂的地方抽出来编成各种形式的问题,用来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答案要从选文里找,准确抓住关键语句。只要认真揣摩上下文意,大多数题目的答案在原文中是能够“抠”出来的。 四、整合——审查。应注意几点答题要求:1、看是否要用自己的话;2、看要求是否有字数限制(没有要求在简练的基础上多多益善);3、注意表述的范围、角度和方式,用规范的语言表达。 三.要求能力 1、理解语篇主旨大意 2、理解文章具体信息 3、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

【中考复习】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复习教案(一)

中考记叙文阅读复习(一) ——理清节析人物 一、教学目标: 1、小说阅读中有关故事情节的相关考点及常见题型,答题方略。 2、小说阅读中有关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常见题型,答题方略。 二、教学过程: (一)、中考记叙文阅读考点扫描 1.理情节(理清叙事线索,概括故事情节、梳理情感脉络。) 2.析人物(抓住人物描写,分析性格特征,判别主人公并简述理由。) 3.说环境(分析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作用) 4.读标题(小说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5.赏句段(开头、结尾的妙处,情节安排的恰当及结构上的作用。 6.品语言(赏析重点词句,分析修辞,品味语言特色及表达技巧。) 7.明主题(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归纳作品的主题思想。) 8.探究表达(联系作品的思想内容,谈谈自己的体会、感悟、根据要求合理想象。) (二)理情节(理清叙事线索,概括故事情节、梳理情感脉络。) 1、回顾小说中有关故事情节的知识点。 故事情节是作品所描写的生活事件发展、演变的过程。小说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的小说还有序幕、尾声两部分。 ①开端是作品所反映的矛盾冲突的第一件事; ②发展是作品中矛盾冲突从展开到激化的演变过程; ③高潮是决定矛盾各方的命运及主要矛盾即将解决的关键时刻,是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人物的思想斗争最紧张、最激励、最尖锐的阶段; ④结局是矛盾得到解决,人物性格的发展已经完成,事件有了最后的结果,主题思想得到充分展现,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 2、点击中考 例1:2014年广东卷《怯懦》第一题: 根据小说的情节,以陈叶为陈述对象,完成下面的表格 情节主要事件

开端(北京)陈叶与父亲同在北京却从未谋面 发展(话吧)1、 高潮(礼堂)2、 例2:2011南金卷《雪地烤红薯》 1.根据文中男人的行为,完成下面的填空(2分) 手忙脚乱红薯→打起精神称红薯→高声吆喝红薯→不声不响吃红薯 例3:2015,扬州中考模拟《那一团瑟瑟发抖的暖》 19、围绕“瑟瑟发抖的暖”,文章主要写了哪三件事?请简要概括。 小结:以上题目都是属于“情节概括”类型的 “故事情节概括”题型模式: 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梳理)故事情节; 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③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解题思路: ①、概括前要理清小说结构,寻找小说线索,抓住小说场面 ②、对事件的概述,我们必须按照“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尤其是“做何事”不能省。 ③、由于事件的复杂性,我们在概括的时候,要避免前后情节的互相交错; ④、要注意题干要求涉及的对象,做到前后一脉贯通。 点击中考: 例1:2014上海卷《列车上》 联系全文,简要分析小说结尾的妙处。 例2:2015南京卷《童年》节选 从上文和其后的情节来看,一卢布事件给“我”带来了哪些后果?

【中考复习】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三记叙文阅读线索的作用教案设计

记叙文的线索 一、复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中招考点: 综合近几年河南中考记叙文阅读(记叙文的线索考点)试题来看,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在把握记叙文的线索及作用的基础上补填情节、概括事件和说出题目的作用,如:2016河南中考《母亲养蜗牛》第8小题,分值4分,2014河南中考《看自行车的女人》第7小题,分值4分。本节主要讲记叙文的线索。 3、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对记叙文的线索已有所了解,能根据具体文章找出线索并能够说出其作用,但是记叙文的考察中没有出现单纯考线索及作用的试题,而是以通过对课文内容总体把握,在理清线索的基础上补填情节、概括事件和说出题目的作用,从而达到考察线索的目的。学生对此类题题型把握不准,答题思路掌握的也不太好。 二、复习目标: 通过观察及解析中考记叙文的线索题,能总结出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下面横线处。(4分) (1)①,波澜顿起。 (2)蜗牛逐渐长大,母亲刚将蜗牛移入新居,儿子却说现在就要吃蜗牛。波澜再起。 (3)②,波澜又起 答案:8.①蜗牛尚小,母亲精心照料,儿子却说要吃蜗牛② 蜗牛长大了,儿子已放弃吃蜗牛的念头,母亲却突然端出一盆 “蜗牛汤”(意思对即可。一处2分,共4分) 要点归纳 1.理清写作思路及行文线索(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 2.依据例句格式 3.抓住关键事件 (二)、2014河南中考《看自行车的女人》(河南中考试题精 编第3页) 7.本文写了“看自行车的女人”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 言分别概括。(4分) 答案: ①她被胖女人冤枉,被抢走了装钱的书包。②她知道我没零钱 时,免收我的存车费。③她不要我补给她的存车费,还帮我抬 车、捆纸箱。④她等候忘了取车的摄影师,并帮他保管拎兜。 (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4分) 要点归纳 1.理清写作思路及行文线索(以我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 2.按任务+事件格式依次列出 (三)2016兰州《守桥》(面对面练习册第38页) 19. 文章以“守桥”为标题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1)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或概括了老葛平时守桥, 洪水中护桥,洪水后修桥的主要内容)(2)具有深层含义,暗 示老葛守护孩子守护自己心中的教育信念;(3)概括小说的主 要情节,突出人物性格(4)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寄寓了作者的 情感。 要点归纳 1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 2交代行文线索 3交代文章主要内容 4点明文章主旨 附: 守桥

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一)资料

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一)

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一) 刘宏艳 教学目标: 1、明确记叙文阅读中考考点。 2、掌握基本答题原则和记叙文相关知识点。 3、掌握记叙文解题方法、答题格式和一些常用语。 教学重点: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分析关键词句含义及作用是训练重点。 教学难点: 判断各种表现手法、写作技巧及分析其作用。 教学过程: 一、中考记叙文阅读考点聚集 1、记叙线索、顺序、详略。 2、理清文章思路,概述内容。 3、理清题旨及文章主旨。 4、揣摩理解关键语句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作用。 5、分析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及写作技巧。 6、景物描写的作用。 7、通过各种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8、阅读中的体验及启示。 9、结合内容进行个性化表述,学会思考和质疑。

二、答题技巧及原则 1、四大意识: 整体意识、对应意识、原文意识、要点意识 2、六大步骤: 整体感知——审清题意——回扣原文——上下联系——分析综合——组织表达3、答题原则: 一定要有原文意识(答案在原文中一定有根据) 4、注意语言的准确表达: (1)学会摘关键词 (2)学会摘关键句 (3)要用准确优美的语言把内容概括出来 三、知识清单 (一)、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即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晰,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中心。

记叙文专题教学设计

记叙文专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①把握记叙文的六要素,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②掌握全文结构,熟练划分段落层次,归纳层意、段意。 ③把握文章重点,研究记叙文的体裁(以记事为主的,以写人为主的,以写景为主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④分析选材目的和组材效果,领悟、总结文章中心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①对具体词语、关键句子意思和作用的理解。 ②段落的划分,文章内容的概括,辨析叙述所用方法的效果,体会选材目的。 ③能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并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④能用简洁的语言,精练地概括出文章的内容;能对写作方法的提问,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教学方法: 讨论法,归纳法 课型: 讲练课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记叙文的一般知识 一、记叙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记叙的六要素。 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是使记叙内容明确而必须的,但有时这三个要素中某个是显而易见的,就不必赘笔了。 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展示了所记叙事件的完整过程,要清楚完整地写出。 二、记叙的人称 记叙的人称有三种情况: 1、是第一人称的我、我们,用这种人称更能体现内心感受,反映真实感。 2、是第二人的你、你们,多用于书信体。 3、是第三人称则能反映更广泛的视角,更客观。 三、记叙的顺序 记叙的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是按时间发展的顺序进行记叙。 倒叙是先叙述事件的结果,再回过头来叙述起因经过。 插叙是在叙述的过程中,插入发生以前的内容,或与所写事件有关的其它内容。 四、记叙的详略 阅读记叙文,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分析记叙的要求、人称和顺序:要素的交代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作者一一列出,这是直接交代。另一种是间接交代记叙的要素或通过人物的语言来点明,或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来交代,或通过自然景物的特征来表明。六要素的交代不一定面面俱到,只要不影响表达效果,也可以不做交待。 2. 分析对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写人为主的文章,往往通过对人物的具体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因此,分析人物

记叙文阅读技巧教案

阅读技巧一紧扣记叙要素,梳理情节内容 技巧点拨 一、要点 记叙文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尤其是主要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根据记叙的要素,就可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格式 1、根据记叙的两个主要要素:人物(主要人物)和事件,即“谁干什么”或“谁怎么样”。 2、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的意义,也可一并概括出 来。 三、方法 1、提取法。即提取文章的中心句、主旨句、总结句作为概括性的文字。 2、组合法。即组合文章中的关键性句子或关键性的词语来进行概括。 3、自写法。即运用自己的语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概括。 例文引路 基础过关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阅读技巧二整体感知文章,明确主题思想 技巧点拨 一、要点 记叙文的目的一般是抒情明理,在阅读记叙文时,首先要仔细朗读文章,从整体感知,明确文章是以写人为主,还是以记事为主;目的是抒情,还是明理。 二、格式 1、写人为主:记叙了……赞扬了……表达了…… 2、记事为主:记叙了……批评了(歌颂了)……表现了…… 3、写景状物:采用了……方法,借助……描写,赞扬…… 三、方法 1、从分析标题入手。标题是文章中心思想最精炼的概括。有的标题虽然没有直接点明主旨, 但为我们分析、概括中心思想指明了方向。 2、从分析首段入手。文章开篇点题,分析开篇的语句、段落,往往可以把握文章的中心。 3、从分析篇末入手。许多记叙文都在篇末点明主题或深化中心思想,分析结尾段的含义常 常可以捕捉到文章的中心。 4、从分析议论句、抒情句入手。记叙文中的议论句、抒情句有画龙点睛的功效,我们要善 于抓住文章的“睛”来看文章的中心意图。 5、从概括段意和分析人物事件入手。有些文章的中心思想隐含在人物事件或文章各部分之 中,要做综合归纳,才能突出中心思想。 6、从联系作品背景入手。作品是社会的反映,内容是背景的产物。不少的作品,只有了解 了它产生的背景,才可能深切的理解内容的由来和作者的意图,概括出它的中心思想。 例文引路 基础过关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