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汽车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解析

中国汽车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解析

中国汽车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解析
中国汽车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解析

中国汽车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解析

内容摘要

在中国的汽车市场,由于对汽车业的轻率投资,到2015年,中国的汽车年产能将达到3100万辆,中国将面临严重的汽车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的产能过剩会导致市场恶性竞争、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工厂开工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中国汽车产业年产量达到3100万辆后,将接近当前国内市场规模(今年为1600万到1700万辆)的两倍,倘若理性分析起来,市场上的原油价格也是一个增长趋势,根据去年中国车市1360多万辆的销量,中国要依据2000多万吨的原油进口,如果2015年真的如规划达到3000多万辆的产能,那么,6000多万吨的原油又从何而来?2009年,中国成功以1364万辆的新车销售跻身全球第一大市场后,国内汽车集团的信心爆棚,纷纷制定规模庞大的产能扩充计划。但是,规划产能不能依据“大胆的想象”,要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迅速,但是在短期内也不会承受这样一个产能。汽车发展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政府鼓励汽车企业的兼并重组,同时鼓励车企走向海外,面对发展上百年的成熟的汽车企业,中国的自主品牌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与挑战,还是应该对汽车生产企业的投资有新的规划并且对每个项目进行摸底,掌握产能整体规划情况,及时跟进以防范需求波动下大规模进行产业投资产生的泡沫。

关键词:汽车行业;产能过剩;原因

Abstract

In the Chinese auto market, head-long investment by the car industry would leave China with a big overcapacity problem by 2015 – when capacity reaches 3100 millions vehicles per year. Serious overcapacity will lead to negativ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a loss in enterprise efficiency, factory stoppages and other problems. A Chinese car industry producing 3100 millions vehicles would be nearly twice the size of the current domestic market – estimated at 1600-1700 millions this year .If the rational analysis, the market price of crude oil is also a growth trend, according to last year China car sales of about 1360 millions cars, Chinese imports on the basis of the about 2000 millions tons of crude oil in 2015, if really such as planning to reach about 3000 millions units of capacity, then, about 6000 millions tons of crude oil and where does it come from? In 2009, China success with sales of 1364 millions vehicles in theworld after the first big market, the domestic automobile group, confident, have developed large capacity expansion plan. However, the planning capacity not according to "imagination", should be based on objective reality, China automobile market is developing rapidly, but in the short term will not sustain such a capacity.Automobile development is not a short duration of time things, merger and reorganization of the government encourages automobile enterprises, and encourageenterprises to overseas, in the face of hundreds of years of development mature automobile enterprise, China independent brand is facing

great pressure and challenges, or should the automobile production enterprises investment new planning and mapping for each project, master production planning, timely follow-up to guard against fluctuations in the demand for large-scale industrial investment bubble.

Key Words:the automobile industry; Excess Capacity; Reason

目录

一、绪论 (1)

二、发展的历史背景 (1)

三、汽车行业的产能是否过剩 (2)

四、我国汽车产能过剩的影响 (2)

(一)正面的影响 (2)

(二)负面的影响 (3)

五、我国汽车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的特征 (3)

(一)利润增幅下降,亏损增加 (3)

(二)库存压力增加 (4)

(三)正在膨胀的汽车拟建、改扩建项目 (4)

六、我国汽车产能过剩的对策 (4)

(一)将汽车产能问题与兼并重组统筹规划 (5)

(二)严格执行产业市场准入标准 (6)

(三)提高投资准入的门槛 (7)

(四)充分利用汽车产能充分运用国际通行规则发展和保护自己 (7)

(五)加大出口并且往高端走加大出口,将汽车卖往全世界,这是最简单的方法,但可行性不高 (7)

七、解决产能过剩的建议 (8)

(一)企业重组 (8)

(二)强化标准 (8)

(三)提高入行门槛 (8)

八、产能过剩给百姓带来的益处 (9)

九、总结 (9)

“中国式”产能过剩问题研究.doc

“中国式”产能过剩问题研究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发展一直存在“产能过剩痼疾”。自“十五”计划开始,我国政府将治理产能过剩列入了宏观经济调控工作的重点,不断出台各种整顿治理措施,但产能过剩不仅没有得到根源解决,反而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已陷入“越调控越扩张”的怪圈。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过后,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根源性转变,经济增长持续下行并转而进入“新常态”。 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工业领域的产能过剩问题也更加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的严重障碍,并正不断加剧宏观经济发展的系统风险。 2013年底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化解产能危机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指出:“产能危机过剩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诸多问题的根源”,“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化解,势必会加剧市场恶性竞争,造成行业亏损面扩大、企业职工失业、银行不良资产增加、能源资源瓶颈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直接危及产业康健发展,甚至影响到民生改善和社会安定大局”。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化解产能危机过剩矛盾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我国产能过剩的形成根源、寻找和制定行之有效的产能过剩化解方法显得意义巨大。本文对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进行研究,与现有文献例外的是,本文将立足于西方经济学及供给学派理论的相关原理,从供给端切入。该选题充分考虑了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的基本国情,对实际的产能过剩化解工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本文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及案例研究法等,力图将研究建立在严格的理论分析与坚实的经验研究基础上,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内容包括本文选题的背景、意义、“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定义、研究方法、全文的结构安排和研究框架以及创新点与不够。第二部分是对“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基本判断。对于产能过剩,学术界存在着一些争议,而对于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更是存在着诸多似是而非的认识和判断,甚至是在政策层面。 本章在吸收大量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产能过剩实际情况,对“中国式”产能过剩做了全面而详细的阐述,形成几个对“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基本判断,详尽内容包括对产能过剩界定、测度、成因和化解对策四个方面的文

中国汽车制造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汽车制造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经济1102顾文博1111140225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逐步成为家庭出行的主要代步工具。我国汽车制造业经过了6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到目前为止,汽车制造业基本能生产出适应市场需要的多品种车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不断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研发人才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国产汽车逐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尽管入世后中国汽车市场空前活跃,汽车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跨跃式发展。但由于我国汽车制造业起步较晚,技术水平落后,还无法与世界汽车强国竞争。本文通过对我国汽车制造业产量、企业分布、技术以及零部件等方面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从中发现技术水平低、出口秩序混乱、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一系列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一些改进的措施。并对我国汽车制造业向新能源、小排量汽车的发展趋势做出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汽车制造业问题措施 引言:从50年代我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到如今我国已经有120多家整车生产厂,33家轿车生产厂;从第一辆汽车下线到现如今年产量达到1800多万辆。我国已成为世界汽车产销量第一的国家,显然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成为名副其实的汽车大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制造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世界一流汽车制造厂纷纷来华投资与国内汽车制造业合资办厂,合资企业在国内如雨后春笋般快速成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汽车业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汽车4S店的出现,标志着全新的销售模式的诞生,为汽车提供终身的,更专业的服务,从而使得汽车业进一步发展。但由于我国汽车起步晚,因此我国汽车整体制造水平远远落后于欧美日韩等汽车强国,使得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在国际市场不景气。产品研发水平低和缺乏先进技术、管理人才是我国汽车制造业发展的难题。近几年来我国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来提高汽车生产水平,现已有显著成效。随着国际对环境、资源问题的重视,节能减排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当今汽车业必须考虑的问题,这也是我国汽车业发展的重要机遇。一、中国汽车制造业发展现状

中国汽车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中国汽车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 2009年,中国的汽车产销量均超过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这和美国 因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的大型汽车企业通用(美国第一大汽车企业)和克莱斯勒(美国第三大汽车企业)的破产以及民众收入减少、消费水平降低有关。而中国市场由于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的协调,以及潜在内需的激发,虽然汽车出口量方面呈现了下滑,但是整体的产销量,都有较大的提高。中国市场由于其廉价的土地、劳动力以及强大的市场需求,成为世界各大知名汽车制造商争相登陆的“诺曼底”战场,在华的投资逐步扩大。而与此同时,国内的汽车制造企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通过海外并购、对外投资、自主创新,很多新兴的汽车制造商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如奇瑞、比亚迪、吉利、长城等等。 从动力技术方面来看,日本的混合动力技术、欧洲的先进柴油机技术、美国的燃料电池技术;都得到世界公认。中国虽实现了小规模的海外并购(2009.6四川腾中重工收购悍马HAMMER ;2009.12,吉利收购沃尔沃VOLVO;2009.12,北汽控股收购萨博SAAB部分整车平台和技术),以较小的代价取得了比较核心的技术,但是从整体来看,国外把持的一线技术对我们仍是封锁的,我们得到只是别人的一小部分、次先进的技术,而现阶段我们的自主创新水平还不足以支撑我们企业与国外企业抗衡。以石油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为信号,全球的汽车产业即将进入下一轮竞争,动力电动化将是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技术制高点。而在这方面,我们和国外至少可以做到同时起步,应该加大投入开发,争取主动权。除了国家宏观政策方面的指引,企业本身要兼具这种长远的眼光,把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提升到未来竞争的战略高度,争取在下一轮竞争完全到来之前,赶超国外一线企业。 关键词;一,现状分析 <1>优势 <2>存在的问题 二,发展趋势 三,发展建议 过去十年我们见证的是中国汽车消费的巨大变化,整个十年的消费需求特征我们用一个价值观来概括就是进取。中国在过去十年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整个社会属于动态向上不断改变的。反应在汽车消费上已不仅仅是一个精英消费,而慢慢变成生活的一部分。 在中国汽车产业达到千万辆的时候,我们不要为取得的成绩所骄傲,要看到存在的大量结构性问题。只有在有危机感的情况下,才会有扎扎实实的心态。中国汽车工业需要有危机意识,只有这样才会有更长久的发展。 而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有以下的优势:

中国汽车市场产能过剩情况

中国汽车市场产能过剩情况 [导读]在惯以“销量论英雄”的中国汽车市场,产能过剩的隐忧正逐步显现。自2009年以来,中国已连续几年蝉联世界第一汽车产销大国,然而繁荣背后,中国的汽... 在惯以“销量论英雄”的中国汽车市场,产能过剩的隐忧正逐步显现。 自2009年以来,中国已连续几年蝉联世界第一汽车产销大国,然而繁荣背后,中国的汽车制造产业酝酿着产能过剩的危机。 结构性过剩凸显 “从目前来看,虽然汽车市场整体回稳的迹象愈发明显,但产能存在过剩也毫无疑问。”成都市汽配商会会长、四川省伊爱车科技有限公司(淘汽配)董事长张云林表示,经过了连续几年的高增长后,我国汽车产业虽已进入平稳期,但产能增速并未放缓。在前期产能释放过快的影响下,市场对产品的消化已不像以往那样迅速,出现产能过剩也是必然。 中国汽车行业产业集中度低,生产能力参差不齐。目前中国国内拥有汽车整车企业逾130多家,是世界汽车大国中最多的,但87%的销售额来自排名前十的汽车厂商,另有超过100家地方小型汽车生产商抢夺其余13%的市场销售份

额,这部分小型厂家的生产和盈利能力低下,落后的技术使其产品多数集中在低端市场,市场销售量极低。 据了解,对于汽车整车行业而言,产能利用率达到75%-80%才能达到盈亏平衡,85%是大型汽车企业达到盈利的门槛,而诸多自主品牌并没有达到该门槛。 成都市汽配商会会长、四川省伊爱车科技有限公司(淘汽配)董事长张云林表示,2015年中国汽车总产能达到4000万辆,比全年预期销量高出一倍,产能利用率不到80%。其中自主品牌整体产能利用率尤其不乐观,在抽样调查的19家自主品牌中有15家产能利用率低于50%。 虽然有相当一批汽车企业,产能利用率连一半都不到,但仍有部分车企产能紧张,甚至要加班加点。这意味着中国汽车行业还不是整体性的产能过剩,而是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 2015年,国内车市再现价格大战,主要原因是供给大于需求。汽车产能过剩的信号越来越明显。2014年,上海大众新车销量172.5万辆,同比增长11.9%。2015年1-6月,销量93.88万辆,比起去年同期微增0.2%。虽然依旧夺得了市场冠军,但是相对于产能而言,依旧是不平衡。 四川省伊爱车科技有限公司淘汽配研究部表示,无效产能才是导致中国汽车产能过剩的隐患所在,而地方政府对政绩盲目追求是造成产业结构性过剩的重要原因,其背后是受到政绩观指引以及财税利益的驱使。 长期以来,GDP是地方政绩的主要考核指标之一,而大型汽车集团对地方GDP的拉动规模相当大,汽车产业自然成为地方政府全力扶持的对象。另外,中国汽车产业的主要税收集中在生产端,汽车产地在哪里,哪里的地方政府就能获取巨大的财税收入,这样的税收结构无形之中推动着地方政府在汽车项目上大干快上。 产能竞赛依旧 汽车产能过剩的风险已经凸现,但是一些厂家的扩张势头仍在继续。

地产研究 中国房地产高库存、产能过剩问题深度解析V1.0

中国房地产高库存、产能过剩问题深度解析【图】 一、房地产市场的失衡是中国经济结构的主要痛点 在2016年“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结构调整和改革任务中,房地产去库存化处于一揽子解决结构问题的关节点上。这是因为,对于一个房地产因素作用过大的经济体系来说,中国现阶段经济问题的痛点主要在于房地产,房地产市场的非健康发展态势,是这些痛点问题的集中性的主要来源。主要体现在: 其一,房地产泡沫是中国金融风险的主要来源。在中国商业银行的贷款结构中,对房地产业的直接间接贷款占据了重要的甚至是主要的地位。如果不断推高的房地产价格泡沫发生猛烈的破裂,最终损失的还是银行的资产。例如,目前地方政府通过各种渠道向商业银行融资,抵押的主要是土地等实物资产的产权价值,因此推高土地价值取得更多的融资,就成为地方政府正常的理性行为。这一抵押贷款型的商业模式对政府项目来说,其最大的缺陷在于,一旦房地产泡沫破裂,作为抵押物的土地等实物资产的价值就会大幅度下降,银行资金就会出现支付链的断裂,就可能会直接引发金融危机。我判断,如果中国不幸发生系统性、大面积危机,一定会是从房地产泡沫突然被刺破开始,以房价大幅度下跌和相应的地价下跌开始;一定是

由地方政府的各类投资平台的“债务地雷”所引爆;一定表现为商业银行的支付危机和债务链断裂! 其二,中国经济中普遍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与房地产库存过高后导致的投资增速下降过快、需求不足有直接的关系。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今年1-10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880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创历史新低。而在2013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基本保持在20%左右的速度,2014年房地产投资达到10万亿元。由于中国房地产投资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一直维持在50%左右,因此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的大幅回落,是影响GDP增长和产业需求的主要因素,从而导致许多与房地产相关的部门严重过剩,如中国的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直接与房地产投资相关的产业部门的产能利用率都只有70%左右,大大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2015年1-10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表

目前我国汽车营销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概要

目前我国汽车营销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4S店遍地开花,但处境尴尬,前景令人担忧 中国的汽车制造行业有了几十年的发展,相对刚刚起步的中国汽车销售公司无疑是强大。近两年,集销售、零配件、服务、信息反馈于一体的4s汽车店在全国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种销售形式对于产销量特别大的车型或品牌来说是最好的,但如果经营利润不能支撑4s庞大的费用时,从形式到内容就都难免落空。4s店在中国的存在已呈现出其弊端。 2.汽车营销方式混乱落后 目前,无论是汽车企业还是各级经销商,真正按照市场营销观念从事经营活动仍占少数。时下最具影响力的营销手段是“车展”和“价格战”。越来越热的车展现象并不能代表汽车营销的进步,相反只反映了汽车营销的苍白和缺失——各大汽车企业好像只能通过车展这样的方式来大摆阔气,却不问这对于销售究竟会起多大作用;而还停留在价格战阶段的汽车销售根本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营销。“营销上我们也没做什么,就是按照厂家的策略走,另外也搞一些促销活动”,北京一位知名汽车企业的授权经销商这样说。可见,我国的汽车营销方式、手段仍然停留在简单、低级的阶段。 3.汽车经销商普遍存在着信誉危机 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汽车消费投诉的大幅上升固然与百姓购车热有关,但它更反映出目前汽车消费整体环境。对汽车经销行业来说,经销商在销售中普遍缺乏行业道德操守约束,也缺乏行业自律,同样缺乏统一的一个组织来确定经销商的从业标准。因此,汽车经销这个行业看来是混乱一片。目前,国外的经销商按照严格的要求的在各地确立了符合高档地位的品牌身份,如在中国经销Audi,奔驰等高品牌的外国经销商,不仅有统一的形象标志,还有统一的信息流通网络,以及统一的严格地培训体系。这些都是中国的一些地区初级的经销商从来没有考虑过的事情。4.营销队伍素质普遍不高

中国汽车行业地PEST分析报告

中国汽车行业的PEST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汽车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工作用车到生活用车,随着生活科技化、快捷化等的发展,汽车普及化的势头也越来越汹涌!下面我将用PEST模型来对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 一、Political-legal Factors 政治法律因素 所谓政治法律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制度、体制、政治形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我们可以从以下接个方面来看: 1、税收政策对汽车行业的刺激 “十二五”期间,将通过综合利用金融、税收、经贸等政策,鼓励引进先进技术设备、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关键零部件等。在国家政策上,近年来陆续推出了汽车补贴政策,汽车下乡政策,还有汽车贷款政策,小排量车的减征购置税等, 2、产业政策 ●汽车产业政策重点从生产环节向销售环节转变,以便 更好地发挥汽车产业的支柱作用。 ●《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有利于抑制能源需求增长 过快的势头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取消汽车产品进口配额管理,继

续降低汽车进口关税 ●《二手车市场管理办法》:二手车市场经营主体多 ●《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只要 汽车生产商授权,进口车可以和国产车同网销售。很 有利的促进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产业作为一 个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国家的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完善的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的出台,为汽车产业的发 展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和平台。 二、Economic Factors 经济因素 经济环境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制度、经济 结构、产业布局、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未来的经济走势 等。 ●构成经济环境的关键要素包括:国生产总值(GDP) 的变化发展趋势、利率水平的高低、财政货币政策 的松紧、通货膨胀程度及趋势、失业率水平、居民可支 配的收入水平、汇率升降情况、能源供给成本、市场需 求情况等。 ●自中国加入WTO,国外大的汽车生厂商纷纷进入,形 成了九州分天下的局面,2010年我国汽车销售量超过 1500万,车辆购置税完成1792亿元,同比增长54.0%,汽 车增值税和消费税等各项相关税收也有所增长。汽车消

中国客车行业最新分析

我国客车市场在经历了从1998年到2002年的持续增长之后,进入2003年以来,在汽车行业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突如其来的非典将整个客车市场带入低谷,虽然在年底前有所好转。 在汽车保持高速增长的情况下我国客车行业也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2003年共生产客车1195210辆、销售1207794辆,同比增长分别为11.94%、15.15%,但相比2002年的增长率要差将近一半,也低于汽车行业的总体增长率:生产和销售中型客车分别为53666和53117辆,同比分别下降了13.07%和14.00%;生产和销售大型客车分别为19613和19003辆,同比分别增长了13.40%和14.01%。,增长速度逐渐趋缓;轻型客车2003年共生产443421辆,销售440240辆,产销同比增长分别为32.45%、 29.89%,高出2002年增长率近10个百分点,与整个汽车行业总体的发展速度相当,成为2003年客车行业发展中唯一的亮点。 表1:2003年产销量列前10位的客车企业 大鹏证券金融产品2004 中国客车行业最新分析 2004年7月26日 曾昕 大鹏证券

数据来源:中国客车统计数据网,统计数据只包括会员单位。 2004年5月份客车共生产10.71万辆,同比增长37.83%,比上月下降13.26%。除微型客车比上月下降外,其他车型均继续呈现增长态势。1-5月客车累计生产54.08万辆,同比增长18.39%,除中型客车同比下降9.70%外,大型客车、轻型客车、微型客车同比均为增长。 5月份客车共销售10.35万辆,同比增长24.94%,比上月下降16.55%。其中,大型客车本月销售0.19万辆,与上月相比,下降了29.99%,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47.18%;中型客车本月销售0.38万辆,与上月相比下降了31.53%,同比增长21.11%;轻型客车本月销售4.06万辆,与上月相比,下降了16.40%,同比增长26.36%;微型客车本月销售5.72万辆,与上月相比,下降了14.90%,同比增长22.22%。1-5月,客车累计销售56.03万辆,同比增长14.32%。其中,大型客车累计销售0.93万辆,同比增长59.66%;中型客车累计销售1.88万辆,同比下降7.15%;轻型客车累计销售20.19万辆,同比增长17.80%;微型客车累计销售33.04万辆,同比增长12.87%。 除中型客车外,产销量双双突破去年同期水平,不是因为今年的情况好,而是由于去年客车市场的境遇太差。从市场表现来看,今年1-5月客车市场所受到的压力非常之大,而且这种影响持续的时间会很长,因此,客车企业目前所面临的困难是前所未有的。

中国汽车市场现状分析

通过对我国汽车市场营销历程及目前营销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参考国外汽车市场营销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我们认为国内汽车市场营销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汽车产业,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从解放初引进苏联技术到改革开放后引进欧美生产线,从八十年代初大量依赖进口到九十年末国产车成为市场主流,前后经历了五十多年的时间。1999年年底,我国汽车生产能力超过250万辆,汽车产量从1980年22万辆快速增长到1999年的183.2万辆,居世界第9位,到2005年我国全年汽车产量累计570.77万辆。 与汽车产量快速提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汽车市场营销的相对滞后。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汽车作为特殊物资,销售被国家控制,销售渠道单一,基本不存在事实意义上的营销,直接造成了我国汽车市场营销发展的先天不足。 一、我国汽车市场发展历程 在1994 年以前,汽车作为国家重要的“一类物资”之一,与钢材、粮食等一起,按国家的既定计划进行生产、调拨规格和数量完全由国家来定;中汽贸、中汽销两个主要的汽车销售渠道也完全由政府控制,汽车生产和消费在严格的数字约束下进行;当时政府官员对来年汽车产销量的‘预测’发言总是及其准确,因为产销量是早就在规划定好的,根本不是由市场决定。所以,这个阶段根本谈不上营销。 在1984、1985 年间,国家实行计划、市场双轨制,允许企业超产部分汽车自销。此时,‘中间人’出现了。资源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以计划价格购进,再以很高的市场价卖出,把价格炒到最高。“中间人”们利用权利掌控资源,在“倒买倒卖”中赚取高额利润并带动了汽车投资热,造成了畸形的“市场繁荣”;与此相反,“汽车市场营销”的萌芽被遏制。 中国汽车销售体系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是在1994 年,国务院颁布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在“销售与价格政策”中明确指出“鼓励汽车工业企业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原则和模式自行建立产品销售系统和售后服务系统”。1996 年开始,汽车市场基本放开,汽车价格开始下跌,红旗、桑塔纳大幅降价,给整个车坛带来强烈震荡,第一次价格战开始。 汽车市场营销的标志性事件应该是1998 年通用、本田等公司带来了品牌专卖的模式。在此以前,上汽大众厂家、商家共同出资,按照4S 店的标准建立品牌专卖店,但是这个模式下厂家的投资太大,而且基本没有代理的概念,所以推行不下去。 此后,汽车生产企业的自主的销售体系逐渐壮大,并成为中国汽车销售的主渠道。2001 年以后,品牌专卖成了主流,几乎所有的厂家都搞4S店,一些简单的销售服务、营销策略开始应用和发展。直到2002年全国轿车产产销量首次突破百万辆。全年轿车产销量持续高增长,几乎没有淡旺季之分,汽车销售形势似乎一片大好,近一两年来年,汽车市场产品极大丰富、降价史无前例,但车市并没有像预期那样火暴起来,多数消费者对购车仍报以观望的态度。车市陷入低迷状态。2006年中国汽车需求将增长15%-20%,产能将增长20%,预计汽车业产能过剩状况有可能进一步加剧,2006年仍将属于买方市场,巨大市场需求背后是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汽车作为一个复杂的工业品和大件消费品,其营销也有更多的变化,更加复杂。

对中国产能过剩的新解读

对中国产能过剩的新解读 2013-10-23 来源:期货日报 对部分高增长的行业来说,产能过剩的判断需要放在中国经济增长的环境中考虑;对品种分析来说,应该特别关注这些行业在去产能过程中的供应问题 今年月,工信部将年炼铁、炼钢、焦炭、铁合金、电石、电解铝、铜(含再生铜)冶炼、铅(含再生铅)冶炼、锌(含再生锌)冶炼、水泥(熟料及磨机)、平板玻璃、造纸、酒精、味精、柠檬酸、制革、印染、化纤、铅蓄电池(极板及组装)等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予以公告,要求有关方面力争在月底前关停列入公告名单内企业的落后产能,确保在年底前彻底拆除淘汰,不得向其他地区转移。 在这份名单中,除了水泥、造纸、酒精、味精、柠檬酸、制革这个行业和期货市场上市的品种相关性不大外,其他的个行业或者有上市的期货品种,或者和相关的上市品种密切相关,如印染和化纤。 产能过剩的界定 产能过剩是一个相对概念,在统计上一般采用“产能利用率”来衡量产能是否过剩和过剩的程度。产能利用率又叫“设备利用率”,业内通俗些的说法为“开工率”,通常被定义为实际产出与产能(潜在产出)之比。 实际产出也就是当期所生产的商品的供应量,潜在产能一般是指在既有的制度条件和生产要素的投入下所可能达到的最大产出量。判断产能利用水平的方法包括调查统计法和估计法。调查法主要通过自下而上的调查,统计出总体和不同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估计法主要包括定义法、峰值分析法、生产函数法等。其中定义法直接采取产量除以产能得出产能利用率,峰值法则是观测到的产出与潜在最大产出的比值,其中潜在最大产出假定在峰值年份产能得到充分利用,峰值年份的产能即为潜在最大产出;生产函数法估计实际产出与一定时间内在给定投入和技术水平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产出的比例,来分析生产能力的利用状况,应用较为宏观,对行业的产能利用率的估计效果一般,在国别报告中采用此方法评估各国的产能过剩情况。在我们的研究中,通过对产业链各种类型的企业样本的调研获得开工负荷情况并推导产能利用率较为常见,另外通过峰值测算加上峰值后期的产能投放情况综合进行估算也经常使用。 考虑到设备检修等因素,一般认为的产能利用率为工厂和设备的正常状況。当产能利用率超过以上,代表设备使用率接近全部,反之如果产能利用率较长时间在以下,表示设备利用不足。国内目前没有官方发布的产能利用率指标,许多研究机构或者学者估计中国制造业的产能利用率在—左右。 国内外产能利用率状况 发达国家的产能利用率比中国要稳定

中国汽车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解析

中国汽车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解析 内容摘要 在中国的汽车市场,由于对汽车业的轻率投资,到2015年,中国的汽车年产能将达到3100万辆,中国将面临严重的汽车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的产能过剩会导致市场恶性竞争、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工厂开工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中国汽车产业年产量达到3100万辆后,将接近当前国内市场规模(今年为1600万到1700万辆)的两倍,倘若理性分析起来,市场上的原油价格也是一个增长趋势,根据去年中国车市1360多万辆的销量,中国要依据2000多万吨的原油进口,如果2015年真的如规划达到3000多万辆的产能,那么,6000多万吨的原油又从何而来?2009年,中国成功以1364万辆的新车销售跻身全球第一大市场后,国内汽车集团的信心爆棚,纷纷制定规模庞大的产能扩充计划。但是,规划产能不能依据“大胆的想象”,要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迅速,但是在短期内也不会承受这样一个产能。汽车发展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政府鼓励汽车企业的兼并重组,同时鼓励车企走向海外,面对发展上百年的成熟的汽车企业,中国的自主品牌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与挑战,还是应该对汽车生产企业的投资有新的规划并且对每个项目进行摸底,掌握产能整体规划情况,及时跟进以防范需求波动下大规模进行产业投资产生的泡沫。 关键词:汽车行业;产能过剩;原因

Abstract In the Chinese auto market, head-long investment by the car industry would leave China with a big overcapacity problem by 2015 – when capacity reaches 3100 millions vehicles per year. Serious overcapacity will lead to negativ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a loss in enterprise efficiency, factory stoppages and other problems. A Chinese car industry producing 3100 millions vehicles would be nearly twice the size of the current domestic market – estimated at 1600-1700 millions this year .If the rational analysis, the market price of crude oil is also a growth trend, according to last year China car sales of about 1360 millions cars, Chinese imports on the basis of the about 2000 millions tons of crude oil in 2015, if really such as planning to reach about 3000 millions units of capacity, then, about 6000 millions tons of crude oil and where does it come from? In 2009, China success with sales of 1364 millions vehicles in theworld after the first big market, the domestic automobile group, confident, have developed large capacity expansion plan. However, the planning capacity not according to "imagination", should be based on objective reality, China automobile market is developing rapidly, but in the short term will not sustain such a capacity.Automobile development is not a short duration of time things, merger and reorganization of the government encourages automobile enterprises, and encourageenterprises to overseas, in the face of hundreds of years of development mature automobile enterprise, China independent brand is facing

2020年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020年xx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众多行业加入“造车新势力” 汽车产业正在“磁吸”众多行业加入“造车新势力”。前有互联网,后有房地产,众多行业都把造车当作新突破口。作为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家电业在打败日韩品牌后曾经一度冲击造车,却纷纷铩羽而归。此次再度厉兵秣马,在新的市场条件下,家电业拥有的强大制造实力和研发水平能否成为其成功突围的利器,值得业界关注。 1、家电业再度冲浪“造车” 2003年前后,中国家电业曾涌起过一股狂热的造车“冲动”,当时春兰、美的、奥克斯、波导、夏新、小鸭等一大批家电企业进入汽车业。不过,由于低估了造车的难度,加上汽车业的游戏规则和家电业有着巨大的差别,家电厂商造车遭遇寒流。如今,十多年过去了,家电企业一度熄灭了的汽车梦,在新能源和智能化的产业大潮下重新涌现。 ——家电业再度“上车” 一起价值7.4亿元的收购,引发了业界对美的再度跨界“造车”的猜想。 近日,美的发布了《关于收购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权的提示性公告》。公告称,公司拟通过下属子公司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的暖通”)以协议方式收购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康新能”)的控股权,收购总价为 7.4亿元。本次收购完成后,美的暖通将拥有合康新能23.73%的表决权成为公司控股股东,美的集团也将成为合康新能的间接控股股东,而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也将成为合康新能的实际控制人。 对于这起收购,美的表示,“合康新能的核心业务正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高、低压变频器有助于加速美的大型中央空调的变频化进程,提升对传统定频产品的竞争优势。”与此同时,“合康新能在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业务方面的业务布局增加了美的集团业务的多元性,也为美的集团在新业务、新模式的拓展上提供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基础。”

案例1:中国轿车产业五种竞争力分析

案例1:中国轿车产业五种竞争力分析案例1:中国轿车产业五种竞争力分析 案例1:中国轿车产业五种竞争力分析 产业内现有企业的竞争 一个权威的市场研究机构估计,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将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400万辆,占全球总量的20%);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市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因此,自2000年起,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国内国外各大汽车厂商群雄逐鹿。近年来,在轿车市场上的竞争呈现出以下特点: 1(众多的竞争对手。至2002年,世界主要汽车集团已经全部在我国建立了生产轿车的合资企业,国内资本也纷纷投向轿车制造业。1998年,中国汽车整车生产企业为115家,2004年中为119家,算上2004年的几起并购案,目前数量仍在100家左右,这个数量相当于美日欧各主要汽车生产国汽车厂数量之和。其中,轿车生产企业总数达32家,产能已达380万辆。 2(差异化竞争是竞争的主要方面。在国内轿车市场上,品牌、车型、排气量等方面的差异性,成为目前影响销售量的重要因素。 2004年国内32家轿车生产企业销售的轿车总计有65个品牌,全年销量超过10万辆的品牌有5个,其销量占全部销量的31.05%。全年销量超过5万辆的品牌,其品牌的数量占品牌总数量的26.15%,而其销量占总销量的65.60%。有 47.69%品牌的销量在1,5万辆之间,其销量也占全部销量的31.23%。值得关注的是,有26.15%品牌的年销量在1万辆以下,仅占全部销量的3.17%。 2004年国内轿车市场上在160个车型大类(仅按发动机排量、变速器形式和两厢或三厢区分)中,年销量在10万辆以上的车型只有2个;将近50%的年销量集中

中国产能过剩到底有多严重

中国钢铁产能过剩到底有多严重? 中国行业研究网2014-02-20 当淘汰落后产能进入第二阶段,仅仅靠淘汰已经淘汰不掉了,剩下的都是高手。国内钢铁产能过剩与淘汰落后产能一直如影随形,2012年底,国内钢铁实际综合产能约9.76亿吨,按统计粗钢产量7.31亿吨,产能利用率74.9%。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公布的数据,2006年~2012年累计淘汰的炼钢能力有1亿吨,炼铁能力1.6亿吨。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也显示,以2006年~2012年为例,8年累计减少的粗钢产能为7600万吨,但这期间,国内累计新增的粗钢产量产能达到4.4亿吨。根据中钢协的调研,目前在建产能规模依然很高,今后三年分别新增1.1亿吨的炼铁产能和1.3亿吨的炼钢产能。新增加的粗钢产能是已淘汰掉产能的近六倍。 在越亏损越生产的怪圈下,中国钢铁产能不降反增,已经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 中国的钢铁产能过剩到底有多严重。 先看看中钢协最新调研的汇总数据:2012年底,国内钢铁实际综合产能约9. 76亿吨,到2012年,按统计粗钢产量7.31亿吨,产能利用率74.9%。其中,中钢协的会员单位去年炼钢产能是7.94亿吨,比2008年增54.8%,产能利用率76. 4%。 中钢协首席分析师迟京东表示,这些产能都是经各个省区市政府主管部门认可的钢铁企业产能,属于比较有效的产能范畴。 根据这份统计,2012年,国内炼铁炼钢轧钢工序完成投资共计4320亿元,按照新增产能折算,吨钢投资为3800元。"近五年,将投资加在一起同口径一共是1.71万亿元,新增产能对应的数据是3.96亿吨,平均吨钢投资是4318元。"迟京东说。 但总量激增,实际需求并未随着产能的增加而增加。 迟京东分析,根据国内外消费需求趋势和经验来判断,国内钢铁去年消费了6.7亿~6.8亿吨,预计峰值会在7.3亿~7.8亿吨,未来中国钢铁消费量也会在这一范围上下波动。"我们国内钢铁消费需求增长小于产能扩张,控制新增产能是化解长期产能过剩非常关键的一步。" 实际上,最近几年,钢铁产能过剩已经成为业内共识,按国家产业政策,淘汰产能的标准也在不断提高。根据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公布的数据,2006年~20 12年累计淘汰的炼钢能力有1亿吨,炼铁能力1.6亿吨。 但如今,单靠片面的追求规模效益似乎行不通。当淘汰落后产能进入第二阶段,仅仅靠淘汰已经淘汰不掉了,剩下的都是高手。

中国汽车出口存在九大方面问题

中国汽车出口存在九大方面问题 在我们很多出口商品里面,现在都具有比较强的优势,这个优势里面最为明显和突出的我们感觉是汽车产业,所以我个人曾经也讲过,中国目前最有潜力,比较优势最为明显的就是汽车产业,这个主要是考虑到中国现在整个商品,特别是出口商品在世界商品当中占的比重,目前占世界份额不到1%,或者说1%左右,同时,出口额的销售额占同行业,国内的销售额也是在1%左右的这种商品就是汽车产品,而世界货物贸易量里面10%都是汽车商品,所以这个潜力非常的广阔。同时在欣喜之余,我们也感觉到汽车产品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所以我们现在已经和发改委、质检总局有关部委开始着手研究,在规范出口秩序方面,在促进健康发展方面采取一些措施。 第一,我国汽车产品出口总体评价,这个包括乘用车,也包括商用车,也包括零部件。2005年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按照海关统计是109.3亿美元,增长34%,其中整车出口数量是17.3万辆,增长120.5%,出口金额15.8亿美元,增长158.4%。我们现在出口金额按照单车的话,价格和进口车比较大致是它的四分之一,但是如果把我们的一些国有民营企业的出口车做一个比较,大概是在它的14分之一的样子,金额差得比较大。汽车零部件的出

口是88.9亿美元,同比增长20.9%,整车出口的数量首次超过进口的数量1.1万辆。这里有一个详细的统计,大家发的资料里面有了,不在这里做详细的介绍,但是大家可以看到我们这几年的数量增长的情况。就是在1999年—2005年的增长,大家看到数字是逐步在提速,而且基数在不断变大的时候增长速度还在上升,这说明我们这个市场的需求还是比较大的。1999年大家可以看到才6293辆,去年是172639辆,增长速度从2002年开始16%、96.5%、80%、120%,今年1—4月份这个速度还在加速,已经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数字,如果说前几年我们国内出现过井喷式的增长,现在出口正是处于这个阶段。1—4月份整车的出口是8.7万辆,增长速度140%,小轿车2.3万辆,越野车是200%,特种用途车401%,载重车3.9万辆,增长68%,大家可以看到世界贸易现在在平稳增长,中国现在是增长速度很快的情况下,汽车产品的速度是其他产品的速度的若干倍,是成倍的增长。 特点有这么几点: 第一,出口经营主体数量迅猛增加,2005年按照海关的统计汽车产品出口经营单位达到11000余家,平均出口额不到100万美元,整车出口大概是1025家,出口也是比较分散的,出口一辆的有170多家,出口不到10辆的700家左右,这种出口是完全没有售后服务,这也是做广告的,而且是活广告,这个问题比较多。

中国汽车行业季度分析报告-Q3(1)

要点提示: ◆1-9月,累计生产汽车319.89万辆,同比增长35.77%,其中第三季度生 产112.21辆车,比二季度增长7.5%;销售汽车311.83万辆,同比增长 30.16%,其中第三季度销售109.15辆车,比二季度增长3.7%。 ◆2003年2月份景气指数创出新高点137.7点,3月份继续攀升至145点, 4月份到达峰值154点,5月份受非典影响回落明显,6月、7月景气指数平稳,8月景气指数再次小幅升至145.8点。由于汽车行业景气指数运行在新的增长通道当中,行业增长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稳定性。轿车、轻型车拉动前三季度的增长。 ◆今年以来,我国汽车行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产销进一步增长, 民间资本和业外资本大举进入,掀起了新一轮的汽车投资高潮。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苗头,主要是市场供求有失衡迹象、产能增长过快、车型分化严重、产品库存增加、价格竞争趋于白热化、消费环境风险加大等,特别是汽车行业投资增长过快,引起了社会对汽车行业发展是否过热的担忧。 ◆四季度,汽车行业整体将会继续延续今年的增长势头,但增长速度将低 于三季度。预计汽车销量有望达到120万辆左右,全年有望达到430万辆左右,轿车销量第四季度可能达到60万辆左右,全年有望达到170-190万辆,整体增长水平预计在35%至45%以上。但车型的分化将进一步加剧,库存继续增加。

目录 I基本数据 (1) 一、2003年1-9月汽车产销量 (1) 二、2003年1-8月汽车行业经济指标情况 (4) 三、2003年1-8月15家重点生产企业经济指标 (6) II 汽车行业三季度总体运行情况 (8) 一、汽车产销量持续增长 (8) 二、主要经济指标持快速增长、亏损企业亏损额继续下降 (13) 三、重点企业生产、经营指标继续保持良好增势 (19) 四、高档进口车利润大趋向大排量车型 (23) 五、三季度汽车行业增长景气继续攀升 (25) III汽车行业重点问题分析与建议 (26) 一、家电企业转型造车现象增多 (26) 二、库存显著增加,产能快速扩张 (31) 三、保险公司退出车贷险,消费链出现断裂 (34) 四、黄标车、私车受限,消费风险增加 (35) 五、产业政策拟出台,引导汽车投资 (37) IV 汽车行业四季度发展前景分析与预测 (43)

中国汽车行业五力模型分析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汽车行业 五力分析模型是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于80年代初提出,对企业战略制定产生全球性的深远影响。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波特五力分析属于外部环境分析中的微观环境分析,主要用来分析本行业的企业竞争格局以及本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关系。根据波特(M.E.Porter)的观点,一个行业中的竞争,不止是在原有竞争对手中进行,而是存在着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潜在的行业新进入者、替代品的竞争、买方讨价还价的能力、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以及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这五种基本竞争力量的状况及综合强度,决定着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从而决定着行业中最终的获利潜力以及资本向本行业的流向程度,这一切最终决定着企业保持高收益的能力。一种可行战略的提出首先应该包括确认并评价这五种力量,不同力量的特性和重要性因行业和公司的不同而变化,波特的竞争力模型的意义在于,五种竞争力量的抗争中蕴含着三类成功的战略思想,那就是大家熟知的: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专一化战略。 下面用五力分析模型来分析下汽车行业及其领域内的战略方针。 1.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在轿车行业中,上游企业主要是林业、黑色金属采选业、有色金属采选业、纺织业、皮革毛坯羽绒及其制品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机械制造业、电气蒸汽热水生产供应业等。在这些行业中,供应商有很多。在零部件技术开发方面,中国轿车企业在某些中低附加值方面具有相当强的开发能力;在汽车关键零部件的技术开发方面具有一定能力,但是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甚大。中国整体轿车开发能力,而且在合资企业的供应链中外方占着主动地位,行业本身的特点决定了零部件都有一定的私有技术,因而供应商有一定的议价能力。 许多汽车够加大了中国市场战略部署,例如:福特宣布,将在中国东部城市杭州建设一家造价7.6亿美元的汽车生产厂。那些在建设中国本地生产厂方面姗姗来迟的公司(包括雷诺、捷豹路虎(Jaguar Land Rover)和沃尔沃(Volvo))都拟定了不久建厂的计划。借以实现大部分车辆生产本地化。丰田汽车公司全球生产布局显示,除日本本土外,北美地区(特别是美国)和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

中国9大产能过剩行业震惊世界

中国9大产能过剩行业震惊世界 由于地方GDP主义的驱动,中国不可避免地进入了产能过剩的经济周期。有分析称,产能过剩成中国经济"核威胁"。而近期房地产投资减速更让这个"核威胁"明显可见。 无论是属于高耗能的电解铝、钢铁制造,还是新兴产业的光伏太阳能和风电,以及造船和钢铁业中高端产品的硅钢,均被业界公认为“产能过剩”。 下面,九哥就带你来看,中国9大产能过剩行业究竟如何有多"过剩"? 1、钢铁业 据日经中文网报道,上海市郊外的钢材市场"松江钢材城"。一度被认为是云集了2000家钢铁贸易公司的上海最大的钢材市场,如今已经门可罗雀,关门大吉的公司也不在少数。然而,中国企业的增产意愿仍然旺盛。据中国钢铁相关网站"中联钢网"统计,2014年中国将有24座新增高炉投入运行。年设计产能为3500万吨。虽然与2013年新增加的7000万吨相比减少了约一半,但在行情低迷的情况下,产能仍将持续被增强。 据悉,钢铁制造行业产能过剩已持续好几年,在2007年前,粗钢产能利用率在83%以上,但2007年后产能利用率整体下了一个台阶,再也没有回到80%,即长期产能过剩的体现。

2、煤炭 2010年的"煤飞色舞"行情,至今被投资者津津乐道,不过彼时的人们,很难预见到:这竟然是煤炭股最后的绝唱,从2010年至今的整整四年里,煤炭股迎来的是惨烈杀跌,一跌再跌,持有煤炭股的投资者,则亏损累累深度套牢。 根据统计显示,煤炭行业亏损面已高达80%左右。 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7月24日,19家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的煤企,有8家煤企净利润亏损,有14家煤企净利润同比下降。其中,煤气化预计上半年亏损3亿元-3.3亿元;神火股份预计上半年亏损3.4亿元-3.7亿元;而国投新集更是预计上半年亏损6.5亿元,同比下降594.50%。而对于亏损的原因,多家煤企都提到,是由于煤炭市场产能过剩,煤炭价格不断下跌造成的。 2002年,中国原煤产量仅为15亿吨。2011年时,中国原煤产量达到了35亿吨。2013年10月21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在2013国际煤炭峰会上表示,"十一五"以来的7年间,全国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5万亿元,累计新增煤炭产能约20多亿吨。截至2012年底,全国现有煤矿总产能约39.6亿吨,产能建设超前3亿吨左右。3、平板玻璃 平板玻璃是中国政府认定的五大严重产能过剩行业之一。据中国的证券公司国泰君安证券统计,中国全境已有290条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