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20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四单元试卷及答案(必考题)

2020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四单元试卷及答案(必考题)

2020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四单元试卷及答案(必考题)
2020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四单元试卷及答案(必考题)

2020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四单元试卷及答案(必考题)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20分)

1、下图中一共有(____)条线段。

2、最小的三位数和最大的一位数的和是(________),积是(________)。

3、4×3=(____),读作(______),用口诀(_______)来计算。

4、3×6读作______,表示______个_____相加,也可以表示_____个_____相加。

5、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_____)和(_____),1米=(_____)厘米。

6、至少要用(_____)个同样的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新的大正方体。

7、在算式30÷5=6中,被除数是(________),商是(________)。

8、34米长的绳子,每5米剪一段,可以剪成这样的(__)段,还剩(___)米。

9、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积是(_______)。

10、认一认,填一填。

过10分是(___)过一刻是(___)过半小时是(___)过25分是(___)

二、我会选(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

1、鱼缸里有7条大鱼,小鱼的条数是大鱼的2倍,小鱼有多少条?正确算式是

()。

A.7+2 B.7×2 C.7-2

2、张阿姨水果店买了一个火龙果13元,一把香蕉29元,张阿姨付给售货员100元,这两种水果一共()元。

A.58 B.16 C.42

3、妈妈为小明买一件83元的上衣,付给售货员100元,应找回()

A.7元B.27元C.17元

4、小朋友每天的睡眠时间应不少于10()。

A.时B.分C.秒

5、如下图,如果x点的位置表示为(2,3),则点y的位置表示为()

A.(4,4)B.(4,5)C.(5,4)

三、判断题:对的在()里画“√”,错的画“×”。(10分)

1、小芳指着一棵大树说:“它有12分米高。”()

2、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3、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1分。()

4、30个小朋友排队,笑笑前面有18人,她后面有12人。()

5、57+15-5与57+(15-5)的运算顺序不同,计算结果相同。()

四、计算题。(10分)

9×7=7×8=6×7=7×4+2=

6×8=9×3=2×9=8×8-3=

7×7=2×7=8×4=9×9+5=

4×9=8×9=5×7=7×5-7=

五、列式计算。(10分)

1、1、

□○□=□(颗)

2、

□○□=□(本)

六、我会画。(10分)

1、画一条比10厘米短4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8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

七、解决问题。(20分)

1、4个同学做了12面红旗和16面绿旗,平均每个同学做了几面小旗?

2、(1)一辆玩具汽车比一架玩具飞机便宜多少元钱?

(2)三种玩具一共多少元钱?

(3)小军带50元,想买一辆玩具汽车和一辆玩具摩托车,够吗?

3、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4、三个同学买铅笔平均分,甲买5支,乙买7支,丙没买,丙一共要付2元钱,丙应该付给乙多少钱?

5、草地上有42只羊,羊的只数比牛多8只。牛有多少只?羊和牛一共有多少只?

参考答案:

10

109 900

12 4乘3等于12 三四一十二3乘6 3 6 6 3

米厘米100

8

30 6

6 4

9900

6:15 8:15 11:30 4:55 二

B

C

C

A

C

×

×

×

63;56;42;30

48;27;18;61

49;14;32;86

36;72;35;28

1、9×6=54

2、7×4=28

8-3=5(厘米)画图略

(12+16)÷4=7(面)

(1)7元 (2)93元 (3)不够

49页

2元=20角 5+7=12 (支)

12÷ 3=4 (支) 20÷ 4=5 (角) 7-4=3 (支) 5× 3=15(角) 答:丙应该付给乙15角钱。

34只 76只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检测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精编单元试卷 第二单元检测卷 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 1.一个加数是49,另一个加数是最小的两位数,和是( )。 A. 59 B. 50 C. 58 2.下面算式的结果比80大的是( )。 A. 26+58 B. 38+39 C. 98-21 3.与92-38的得数相等的算式是( )。 A. 87-23 B. 28+38 C. 37+17 4.正确的计算结果是( ) A. B. C. 5.第一个加数是30,第二个加数是27,第三个加数与第一个加数相同,求这三个数的和。列式是( )。 A. 30+27 B. 30+27+27 C. 30+27+30 6.文化路小学有32名男教师,48名女教师。外国语小学有67名教师,比文化路小学少( )名教师。 A. 13 B. 19 C. 35 7.62-26+59=□,□里填( )。 A. 59 B. 95 C. 80 8.爷爷今年75岁,爸爸比爷爷小29岁,小强比爸爸小28岁。小强今年( )岁。 A. 38 B. 28 C. 18 二、判断题(共5题;共10分) 9.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算加法,后算减法。( ) 10.15+34与82-39的得数相等。( ) 11.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大的一位数相差10。( ) 12.笔算加法时把相同数位对齐,从十位算起。( ) 13.一捆电线长50米,先用去15米,又用去20米。一共用去了35米。( )

三、填空题(共7题;共17分) 14.43比20多________,比36多7的数是________。 15.一个数是48,另一个数是32,这两个数的和是________,这两个数的差是________。 16.笔算两位数加减法注意________对齐,从________位算起。 17.合唱小组有男生25人,女生比男生少7人。女生有________人,合唱小组一共有________人。 18.王奶奶养了52只母鸡,28只公鸡,母鸡比公鸡多________只。 19.在横线上填上“>”“<”或“=”。 4×3________79×6________6045-36+27________40 3+3________9 5×4________2086-20________55-40 20.在做减法题时,个位不够减时,要从________位退1,退1当________来减。 四、计算题(共1题;共5分) 21.列竖式计算。 ①26+37= ②42-9= ③100-64= ④47+19-17= ⑤62-46+38= ⑥92-34-29= 五、解答题(共3题;共15分) 22.为了绿化环境,同学们去郊区植树,二年级一班植树38棵,二年级二班比二年级一班多植树14棵。问:两个班共植树多少棵? 23.二(1)班有两位老师带着25名男生和21名女生,准备租用车参观科技馆。租50座的车够坐吗? 24.车上原来有67人,到南山站下来25人,又上去了38人,现在有多少人? 六、综合题(共1题;共4分) 25.算式中的汉字各代表数字几?

二年级上册数学单元备课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单元备课教案 单元、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会用米、厘米量,认识线段量、画线段。 教学目标: 知识点: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 能力点:1、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德育点:1、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树立自信心。 养成认真、一丝不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1、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

教学难点:1、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 建立长度观念,会初步的估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课时安排:4课时 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能力点: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 德育点: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厘米的正1教具准备:各种尺子、硬币、回形针、棱长 方体等。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预习要点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和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认识厘米:认识厘米的长度,1厘米大于有多长,用字母cm表示;量比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用尺子上以厘米为单位量物 体的长度。 3、认识米:认识米的长度,1米大于有多长,用字母m表示,量 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用尺子以米为单位量物体的长度;厘米和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4、认识线段:线段的特征: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会用尺子量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和米);根据图形数线段的数量;画线段:按 给定长度画线段(限整厘米)。 5、解决问题:估测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长度单位(限厘米和米)。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注意个位进一后,在十位计算时不要加掉了。 1、不进位加法; 2、进位加法。 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十位借一作十。注 意十位借一后,在十位计算时不要减掉了。 1、不退位减法: 2、退位减法。 两步计算:无括号,一个竖式来计算,有括号,分两步,先算括号 再算外,注意进位和退位,别把进退给忘掉。 1、无括号: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2、有括号:括号在后面两个数上。 解决问题: 1、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的数。 通过连贯思考解决连续两问的问题。

第三单元、三角形的初步认识 一、认识角 1、角的特征:一个顶点,两条边(直的) 2、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3、角的画法:(1)、定顶点。(2)、由这一点引一条直线。(3)、画另一条边(直角时,用直角边对准画好的一条边后,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线) 二、角的分类: 1、认识直角:直角的特点, 2、认识锐角和钝角: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3、会用三角尺来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吧三角尺上直角的顶点与被比较角的顶点重叠在一起,再将三角尺上直角的一条边与被比角 的一条边重合,最后比较三角尺上直角的另一条边与被比角的另一 条边,线上为直角,内为锐角,外为钝角。 4、画直角、锐角和钝角。 三、解决问题。 第四、六单位表内乘法(一)(二) 一、乘法的初步认识 1、意义:几个几相加用乘法计算。相同的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 2、名称:乘数×乘数=积 二、1-9的乘法口诀:熟记口诀,会口算乘法算式。 1、补充口诀。 2、根据口诀写出乘法算式、看图写乘法算式。 三、解决问题。 1、已知每个多少和个数,求一共多少?每个数量×个数=一共的数。 2、加法和乘法对比解决问题:求一共有多少? 理解题意、仔细审题、选择方法:看单位,分方法,单位相同用加法,单位不同用乘法。 3、乘加、乘减的算法多样化:根据不同的观察方位选用不同的解决问题。先算乘法,再算加、减。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精品数学单元测试卷 一、认真思考,仔细填空。 1.测量图钉或其他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 )作单位,测量黑板或其他比较长的物体,可以用( )作单位。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办公桌高约80( )小明身高约1( )32( )汽车长约4( ) 大树高约8( )跳绳长约2( )笔记本电脑长约30( ) 3. 铅笔:( )厘米小刀:( )厘米 和一共长( )厘米。 比短( )厘米。 4. 图中,赛道全长100厘米,也就是( )米;蜗牛已经爬行了70厘米,还剩( )厘米爬完全程;刺猬与蜗牛相距( )厘米。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米=( )厘米15米-8米=( )米 1米-20厘米=( )厘米75厘米+25厘米=( )米 6.在( )里填上”>““<“或”=“。 8厘米( )8米65厘米( ) 56厘米3米( ) 2米30厘米 50厘米( ) 5米1米( ) 99厘米65厘米+35厘米( )1米 7.把下面的长度按从短到长的顺序排一排。 ( )<( )<( )<( ) 8.小敏在用学生尺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时,从尺子的刻度3开始量起,量到刻度( ),小敏最后测量出这支铅笔的长度是8厘米。 9.把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折成了( )段,对折后每段刚好长1米,这根绳子全长( )米。 二、巧思妙断,判断对错。 三、反复比较,择优录取。(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的图形中,( )是线段。 A. B. C. 2.下面选项中,高度比1米矮的是( )。 A. B. C. 3.下面是测量一张纸长度的不同量法,量法正确的是( )。 A. B. C. 4.小明用学生尺测量一条线段的长度,他把线段左端对着尺子上的刻度2,右端对着刻度7,这条线段长( )。 A.8厘米 B.5厘米 C.3厘米 5.把一根竹竿插入水中,水面以上部分长62厘米,水面以下部分长38厘米。这根竹竿长( )。 A.1米 B.10厘米 C.10米 6.( )厘米。 A.8 B.4 C.5 7.一条线段大约长8厘米,是指这条线段的长度( )。 A.一定比8厘米长 B.一定是8厘米 C.和8厘米很接近 8.如右图,两只小动物各画了一条线段,比较这两条线段,( )。A.画的长 B.画的长 C.同样长 四、开动脑筋,动手操作。 1.我会量。 2.连接每两个点画线段,一共画出了( )条线段。画出的是( )。 3.我会画。 (1)在距离3厘米处画一个,5厘米处画一个。 (2)画一条比下面线段短2厘米的线段。 4.数一数,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条线段?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一、长度单位的知识点 1、尺子是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食指的宽度约有1厘米,伸开双臂大约1米。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物体长度=较大数-较小数,例如:从刻度“0”到刻度“6”之间是6厘米(6-0=6),从刻度“6”到刻度“9”之间是3厘米(9-6=3);还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数出物体的长度。(算,数) 4、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5、画线段的方法: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长度是几就画到几。(找点画线;有时还要先算出长度再画线。如画一条比6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点:

三、角的初步认识知识点: 1、角有1个顶点,2条直边。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钝角比锐角大。锐角<直角<钝角(钝角>直角>锐角)。 2、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直角要标出直角符号(也叫垂足符号)。 3、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角,4个都是直角。 4、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10、每一个三角板上都有3个角,其中有1个是直角,另外2个是锐角。 5、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作角。) 四、六、表内乘法知识点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更加简便。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加法和乘法的改写,如:5+5+5+5写成乘法算式:5×4或4×5 ;反之,乘法也可改写成加法。如:8×4=8+8+8+8 (在忘记乘法口诀或口诀记不准时,可把乘法算式改写成加法算式来计算。) 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3、2×7=14 读作:2乘7等于14;3乘4等于12写作:3×4=12。 4、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如:8×4=4×8 5、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先算相同再加不同。乘减:先把每一份数都当作相同的数来算,写成乘法,再把多算进去的数减去。如:加法:5+5+5+5+3=23乘加:5×4+3=23乘减:5×5-3=23 6、“求几个几相加的和是多少”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如:7的3倍是多少?(7×3=21),5个8相加的和是多少?(8×5=40)

二年级上册数学单元试卷第一单元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 1.一个数的个位上是7,十位上是6,这个数是(),读作()。 2.66的个位上是(),表示(),十位上是(),表示()。6.10,11,12,13,……99都是()位数。写出一个三位数()。 7.写出5个个位上是6的数()()()()()。 8.比50少1的数是(),比50多2的数是(),50的前面是(),后面是()。9.最大的两位数比最小的两位数多()。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4分) 1.算式80-50-20,应先算80-50,再算30-20。() 2.算式25+30+41,应先算25+30,再算55+41。() 3.80-40+20﹦80-60﹦20 () 4.比最大的两位数大1的数是100。() 三、计算题。(44分) 1.直接写得数。(12分) 30+20+18= 32+20+28= 11+36+19= 27+16= 72+8+20= 5+30+20= 20+46-6= 57+8= 55+7-7= 100-28= 60-18= 60+17= 2.竖式计算。(24分) 36+21+34﹦ 60-35+42﹦ 51-36+26﹦ 48-19+28= 100-27-43﹦ 79+18-39﹦ 8+36+24= 47+54-34= 3.想一想,填一填。(8分) 四、选择题。(每 题1分,共4分) 1.70减去34,再加上43,结果是() A.大于70 B.小于70 C.等于70 2.100里面有()个10. A.10 B.5 C.6 3.在一道减法算式中,100连续减去几次20,差是0?答案是() A.5次 B.4次 C.8次 4.今年小丽比姐姐小6岁,8年后,小丽比姐姐小()岁。 A.10 B.8 C.6 D.5 五、应用计算题。(30分) 1.星星合唱队原有52人,有19名同学毕业了,又新加入了29人。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3分) 2.商店里原来有89台电脑,卖出去35台,又运进21台,现在商店里有多少台电脑? 3.同学们一起做小红花,小勇做了43朵花,小红比小勇多做了18朵,小青比小红少做了17朵。小青做了多少朵? 4.大猴子摘了28个桃,小猴子摘了27个桃,两只猴子吃了19个桃,还剩下多少个桃?5.一(3)班图书角有75本图书,借出46本,又还回15本,现在图书角还有多少本图书?(3分)

二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必考题汇总

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课堂讲评卷 班级: 姓名: 1.量一量 2.填一填. (1)1米=( )厘米 (2) 23米-6米=( )米 (3)300厘米=( )米 (4) 26厘米-8厘米=( )厘米 3.在○里填上“>”“<”或“=”. 12厘米○58厘米 50厘米○35厘米 7米○6米 100厘米○1米 4. 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 跳绳长约2( ). 小红的身高是126( ). 字典厚约6( ). 大树高约8( ). 2.画一画. (1)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比4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课堂检测卷 班级: 姓名: 一、填一填 1米=( ) 4厘米+20厘米=( )厘米 300厘米=( )米 1米-20厘米=( )厘米 60厘米+40厘米=( )厘米=( )米 二. 在( )里,填上“>”“<”或“=”.(32分) 5米( ) 8米 2厘米 ( ) 40厘米 8米( ) 800厘米 5米 ( ) 500厘米 20厘米( ) 2米 5米 ( ) 50厘米 三、在括号里天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 跳绳的长是2( ) 2 、爸爸的身高大约是175( ) 3、 学校操场的长是40( ) 4 、 一支钢笔长13( ) 四. 小小画家. 1.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 2. 先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再画一条比它短2厘米的线段. 五、量一量 ( )厘米 六、数一数下面一共有( )条线段 百以内的加、减法课堂讲评卷 班级: 姓名: 一、笔算

43-18=60-28=43+28= 38+27-19=82-(43+17)= 二、看图列式 (1)(2) 三、解决问题 (1)一个足球比一个排球贵多少元? (2)一个足球比一个篮球便宜16元,一个篮球多少元? 四、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百以内的加、减法课堂检测卷一、笔算 二、解决问题 海洋馆里有13条红金鱼,白金鱼比红金鱼多9条,黄金鱼比红金鱼少8条. (1)白金鱼有多少条? (2)红金鱼和白金鱼一共有多少条?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码? 三、 四 五 百以内的加、减法课堂讲评卷讲评卷 班级:姓名: 一、笔算 45+37=94-76=100-38=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全册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科第一单元检测卷(一) (内容:至练习二完) 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20分) 1、我们已经认识的长度单位有厘米和米,当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可以用()作单位,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可以用()作单位。 2、笔算两位数加法,首先要()对齐,从()位算起, 个位相加满十就向()位进1。 3、 15厘米+8厘米=()厘米400厘米=()米 4、看一看,填一填。 这支回形针长( )厘米这支铅笔长( )厘米。 5、在括号里填上“米”或“厘米”。 ①一本书厚1()②手掌的宽约8() ③操场长约60()④课桌的高65() ⑤哥哥的身高1()28() 6、在直尺上从0刻度到8刻度是()厘米。 5、数一数下面的图形是由几条线段组成的。 ()条()条()条()条

二、在○里填上“>”“<”或“=”。(12分)

15厘米+12厘米○27米 15-5○15-10 48○30+18 1米○50厘米 18+12○12+18 23+32○23+40 三、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8分) 1、1米的木棒和100厘米的铁丝一样长。……………………() 2、长度单位米可以用“cm”来表示。…………………………………………( ) 3、小明每天上学大约要走30厘米。……………………………………( ) 2、小红的爸爸身高是170米。…………………………………………( )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 1、下面三条线中,( )是线段。 【①②③】 2、你的椅子大约高( )。 【①45厘米②45米③100米】 3、一棵树的高度大约是3( )。 【①厘米②米】 四、量一量。(4分) 1、先量出下面每条线段的长度填在右边的括号里,再回答问题。 第一条 ( )厘米 第二条 ( )厘米 ①两条一共有( )厘米。②第二条比第一条长( )厘米。 五、画一画。(6分) 1、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 2、()厘米 ()厘米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题(全册)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姓名:____ 家长签名:_____ 一.填一填。(25 分) 1. 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或()。 2.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3.曲别针的长是3()。 4.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作单位。 5.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作单位。 6.1 米=( ) 厘米,操场跑道长400()。 7.量一个物体时,米尺的()刻度要对着物体的左端。 8.一张床大约是2(), 9.你的尺子上,从 5 到18 是()厘米。 10.三角形是由()条线段围成的,正方形是由()条线段围成的。11.一条线段长是100 个1 厘米,这条线段长()米。 12.小红今年上二年级,她的身高是125()。 13. 1 米=()300 厘米=()米 4 厘米+20 厘米=()厘米 1 米-20 厘米=()厘米 1 米+30 厘米=()厘米18 厘米-13 厘米=()厘米 60 厘米+40厘米=()厘米=()米 二、从小到大排列: 3 厘米 3 米30 厘米120 厘米15 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在括号里天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跳绳的长是2() 2 、爸爸的身高大约是175() 3、学校操场的长是40() 4 、一把手机厚1() 5 、一张标准双人床长2(),宽150() 6、一棵大树高20()。7 、桌子高60()。 8、门高200()。9 、小红身高1()32()。

四.小小画家。 1.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 3.画一条比4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5.画一条比5厘米短1厘米的线段。 四.应用题: 1、一张桌子高80厘米,一把椅子高55厘米,桌子比椅子高多少厘米? 2、二年级有男生35名,女生比男生多3人,二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3、小明看一本书,已经看了45页,还剩55页未看,这本书共几页? 4、一套桌椅93元,已知一张桌子50元,一把椅子多少钱?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贵多少钱?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20分) 1.测量笔盒的宽用() 作单位,测量教室的长用()作单位。2.小学生的两臂长大约1(),手掌宽大约7()。 3.线段有()个端点,直尺上从刻度3到刻度8是()厘米。 4. 钢笔大约()个长树叶大约()个长 5. 铅笔长()厘米木条长()厘米 木棍长()厘米钉子长()厘米 6.2米=()厘米1米35厘米=()厘米400厘米=()米160厘米=()米()厘米 7.在()里填上“厘米”或“米”。 楼房高约30()蜜蜂身长约2()马高约2()

二、先估一估,再量一量。(每空1分,共10分) 1. 2. 三、我会比。(6分) 8厘米8米1米96厘米200厘米2米 10米100厘米6米60厘米83米38米 四、我会画。(4题4分,其余每题2分,共10分) 1.画一条比4厘米短的线段。 2.画一条比3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3.画一条和下面线段同样长的线段。 4.在小兔子左边2厘米处画一根萝卜,右边4厘米处画一朵小花。

五、我会选。(每题2分,共10分) 1.下面三个图形中是线段的是()。 2.黑板的长大约是()。 ①40厘米②4米③15厘米 3.笑笑参加短跑比赛用了18秒,她跑完了100()。 ①厘米②元③米 4.下面的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5.1米长的绳子和100厘米长的铁丝比,()。 ①绳子长②铁丝长③同样长 六、我会辨,对的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10分) 1.10厘米和1米同样长。() 2.小明一拃长20米。() 3.教室门高比1米高。() 4.方桌边,书本的边,黑板的边,圆桌的边都可以看作是线段。() 5.直尺上从刻度1到刻度10的长度是10厘米。() 七、我会排。(5分)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大全 一、长度单位 1、厘米和米 (1)厘米和米是计量物体长度的单位。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 (2)1米=100厘米。 (3)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刻度几。 (4)在比较物体的长度时,要看长度单位是否统一,如果不统一,要先统一单位后再比较。 2、线段 (1)线段的特征: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2)画线段的方法: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需要画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的几厘米处。(没有直接给出画几厘米,要先算再画最后标记)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笔算加法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算起; (3)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 (4)在计算进位加法十位上的数时,不要忘记加进上来的1。

2、笔算减法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算起; (3)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要从十位上退1当10,并和个位是的数合起来后再减; (4)计算退位减法十位上的数时不要忘记减去被个位借走的1。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三、角的初步认识 1、角的初步认识 (1)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2)画角的方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线。(3)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2、直角的初步认识 (1)直角的判断方法: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条边是否重合)。 (2)画直角的方法: ①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点出发画一条直线 ②用三角尺上的直角顶点对齐这个点,一条直角边对齐这条线 ③再从这点出发沿着三角尺上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线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知识树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知识树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5.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知识树: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知识树: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知识树: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乘法的口诀是怎样得来的。熟记2~6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地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知识树: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4.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知识树:

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练习题

二上数学一、二单元练习卷 班级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20分) 1、第一行摆17根小棒,第二行摆9根。 (1)第一行拿走()根,就和第二行同样多。 (2)第二行添上()根,就和第一行同样多。 (3)从第一行拿()根摆到第二行,两行的小棒就同样多。 2、画一画,填一填。 (1)在第二行画●,使●比■多4个,●有()个。 ■■■■■■■■■ (23)个。 ★★★★★★★★★★★★ 4元,买这两样东西要()元,如果有50元,还剩()元。 5、小明买了一本故事书,付给售货员20元,找回13元,一本故事书()元。 6、小明看一本8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32页,第二天看了27页,还剩()页没看。 7、篮球58元,排球比篮球便宜14元,排球()元。 8、小兔饲养小组养白兔28只,灰兔的只数比白兔多,黑兔的只数比白兔少,灰兔最少()只,黑兔最多()只。 二、口算下面各题。(20分) 12+47= 89-30= 91-17= 48-40+25= 73+12-71= 90-15= 29+35= 58-29= 12+29-19= 42-37+54= 三、用竖式计算。(27分) 48+29-39= 80-21+39= 67-19+36= 25+48+14= 53+28-30= 76-19-23= 四、找一找,涂一涂。(给平行四边形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六、按要求分一分 分成两个三角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分成两个四边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 四、解决问题(33分) 1、车上原有42人,上车18人,下车13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5分) 2、一瓶花生油要58元,一排牛奶37元,妈妈有100元,买这两件物品,够吗?(5分) 3、小妹在家捡鸡蛋,第一天捡28个,第二天捡25个,第三天比前两天和少18个,第三天捡多少个? 4、果店里有梨31箱,芦柑比梨多15箱,芦柑有多少箱?苹果比芦柑少17箱,苹果有多少箱?(6分) 5、车场有卡车35辆,有轿车24辆,有自行车25辆。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复习归纳

二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复习归纳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和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认识厘米:认识厘米的长度,1厘米大于有多长,用字母cm表示;量比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用尺子上以厘米为单位量物 体的长度。 3、认识米:认识米的长度,1米大于有多长,用字母m表示,量比 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用尺子以米为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厘米和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4、认识线段:线段的特征: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会用尺子量线 段的长度(限整厘米和米);根据图形数线段的数量;画线段:按 给定长度画线段(限整厘米)。 5、解决问题:估测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长度单位(限厘米和米)。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一、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注意个位进一后,在十位计算时不要加掉了。 1、不进位加法; 2、进位加法。 二、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十位借一作十。 注意十位借一后,在十位计算时不要减掉了。 1、不退位减法: 2、退位减法。 三、两步计算:无括号,一个竖式来计算,有括号,分两步,先算 括号再算外,注意进位和退位,别把进退给忘掉。 1、无括号: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2、有括号:括号在后面两个数上。 四、解决问题: 1、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的数。 通过连贯思考解决连续两问的问题。

第三单元、三角形的初步认识 一、认识角 1、角的特征:一个顶点,两条边(直的) 2、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3、角的画法:(1)、定顶点。(2)、由这一点引一条直线。 (3)、画另一条边(直角时,用直角边对准画好的一条边后,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线) 二、角的分类: 1、认识直角:直角的特点, 2、认识锐角和钝角: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3、会用三角尺来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吧三角尺上直角的顶点与 被比较角的顶点重叠在一起,再将三角尺上直角的一条边与被比角 的一条边重合,最后比较三角尺上直角的另一条边与被比角的另一 条边,线上为直角,内为锐角,外为钝角。 4、画直角、锐角和钝角。 三、解决问题。 第四、六单位表内乘法(一)(二) 一、乘法的初步认识: 1、意义:几个几相加用乘法计算。相同的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 2、名称:乘数×乘数=积 二、1-9的乘法口诀:熟记口诀,会口算乘法算式。 1、补充口诀。 2、根据口诀写出乘法算式、看图写乘法算式。 三、解决问题。 1、已知每个多少和个数,求一共多少?每个数量×个数=一共的数。 2、加法和乘法对比解决问题:求一共有多少?

二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必考题汇总

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课堂讲评卷 班级:姓名:1.量一量 2.填一填。 (1)1米=()厘米(2) 23米-6米=()米 (3)300厘米=()米(4) 26厘米-8厘米=()厘米 3.在○里填上“>”“<”或“=”。 12厘米○58厘米50厘米○35厘米 7米○6米100厘米○1米 4. 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跳绳长约2()。小红的身高是126()。 字典厚约6()。大树高约8()。 2.画一画。 (1)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比4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课堂检测卷班级:姓名: 一、填一填 1米=() 4厘米+20厘米=()厘米300厘米=()米 1米-20厘米=()厘米 60厘米+40厘米=()厘米=()米 二.在( )里,填上“>”“<”或“=”。(32分) 5米( ) 8米 2厘米 ( ) 40厘米 8米( ) 800厘米 5米 ( ) 500厘米 20厘米( ) 2米 5米 ( ) 50厘米 三、在括号里天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跳绳的长是2() 2 、爸爸的身高大约是175() 3、学校操场的长是40() 4 、一支钢笔长13()四.小小画家。 1.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 2.先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再画一条比它短2厘米的线段。 五、量一量 ()厘米 六、数一数下面一共有()条线段 百以内的加、减法课堂讲评卷 班级:姓名: 一、笔算

43-18=60-28=43+28= 38+27-19=82-(43+17)= 二、看图列式 (1)(2) 三、解决问题 (1)一个足球比一个排球贵多少元? (2)一个足球比一个篮球便宜16元,一个篮球多少元? 四、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百以内的加、减法课堂检测卷一、笔算 二、解决问题 海洋馆里有13条红金鱼,白金鱼比红金鱼多9条,黄金鱼比红金鱼少8条。(1)白金鱼有多少条? (2)红金鱼和白金鱼一共有多少条?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码? 三、 四 五 百以内的加、减法课堂讲评卷讲评卷 班级:姓名: 一、笔算 45+37=94-76=100-38=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单元计划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长度单位 教材解析: 通过第一学期的“比长短”的学习,学习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主要特点有: 1、注意呈现知识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3、改变了线段的编排。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5、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长度(限整厘米)。 教学重点: 1、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2、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知道1米=100厘米。 3、画和量线段的方法。 4、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教学难点: 1、正确的使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工具量和画线段。 教学方法 1、统一长度单位,用不同的物品做计量单位去测量统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 2、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 3、关于线段采取直接描述的方式,多补充线段的练习。 教具准备:直尺,米尺,三角板 课时安排:约6课时

教学内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教材解析: 一年级下册学生学过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学生对于相同数位的数相加,进位、退位等思想和技巧已经基本掌握,二年级下册还将学习百以内的加减法口算。本单元在整个学段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实际上是前面所学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更新的综合运用,除计算顺序外没有多少新知识。本单元教材突出了单元知识的整理,在全面整理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安排了练习七,以全面巩固100以内加减法知识,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提高计算能力。教学目标: 1、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教学重点: 1、掌握并理解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1、掌握并理解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 1、提供实际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熟悉的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加减法计算。 2、充分利用所学旧知识,从口算过渡到笔算,让学生感受到计算的多样性。 3、利用小棒、学具等理解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课件等 课时安排:约16课时

二年级上数学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二年级上数学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知识要点归纳: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5、线段 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 一口井深3(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教学楼高25(米) 宝宝身高80(厘米)跳绳长2(米)一棵树高3(米) 一把钥匙长5(厘米)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讲台高90(厘米)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 一棵小树苗高1(米)小朋友的头围 48厘米爸爸的身高 1米75厘 米或175厘米 小朋友的身高 120厘米或1米20厘米

第二单元 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知识要点归纳: 一、两位数加两位数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 = 加数+加数一个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 二、两位数减两位数 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3、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十位计算时要先减去退走的1再算。 4、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 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1、连加、连减 连加、连减的笔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口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①连加计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②连减运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减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加减混合 加、减混合算式,其运算顺序、竖式写法都与连加、连减相同。 3、加减混合运算写竖式时可以分步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减)一样,要 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也可以用简便的写法,列成一个竖式,先完成第一步计算,再用第一步的结果加(减)第二个数。 四、解决问题(应用题)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整理

二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教学设计 第1课时认识厘米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例1、例2、例3及第4页“做一做”,练习一第1题、第2题。 内容简析 例1借助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这一情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知识的来源,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例2先借助厘米尺感知1厘米有多长,再通过比画、比较等操作活动,加深学生对1厘米长度的认识,同时认识表示厘米的字母符号“cm”。借助估计图钉长大约是1厘米和量一量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两个活动,使用多种直观物体帮助学生巩固1厘米的长度观念,形成1厘米的表象。 例3通过量纸条的长度,教学生用厘米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实际长度表象,学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3.初步尝试估测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4.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渗透学以致用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难点 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法与学法 1.运用设疑引入法创设认知冲突,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通过引导探究法、直观演示法、操作实验法、巩固练习法等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学会用厘米测量物体的长度。 2.本课时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是交流归纳法、观察发现法、动手操作法、讨论总结法。承前启后链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相声导入: 课件播放郭德纲与于谦表演的《卖布头》片段。 出示几句关键台词: 郭:真正烟薰皂,烟煤搀煤灰,……什么汽车马车飞机那迫击炮那机关枪都追不上它,怎么回子事? 于:怎么回事啊? 郭:刮跑啦。 于:那不废话嘛!可不刮跑了嘛! 郭:那位先生说,卖布头儿的,多少钱一尺?站稳脚儿,庹一庹尺寸,一庹五尺长,两庹这么一丈,三庹一丈五。 于:诶,连我一块儿卖啊! 教师问:听了相声,笑一笑后,我发现了一个问题:郭德纲说的“庹一庹、一庹五尺长、两庹这么一丈、三庹一丈五”是什么意思? 学生叽叽喳喳地回答。 教师:很不错!一庹就是两臂左右平伸,掌心向前,两手指尖之间的距离。古时人们用庹来测量物体的长度,一庹五尺长,两庹这么一丈,三庹一丈五……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古人用庹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品析:运用相声片段引入,情景有趣,引导学生在笑声中思考,感受到生活中处处留心皆学问。很自然地由“庹”的认识进入长度单位的探究学习中,不留任何做作痕迹,感悟数学就在身边,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 情景导入: (课件出示情景)大头儿子看到学校的小栏杆坏了,想让小头爸爸帮忙重做一个,他身边没有任何工具,只好用手指一拃、一拃地量起来,正好5拃。他回家要求爸爸做5拃长的小栏杆。师:你们觉得,大头儿子的做法可行吗?你想到用身边的小物体来量物体的长度吗?【品析:通过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和情景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大头儿子所遇到的问题情景中,思考“拃”的含义、用“拃”测量的方法以及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等问题。】 儿歌导入: 师:同学们的文具盒里都有一把小尺子,可是我们平时学习很少用到它。它有什么用途呢?还是让儿歌来告诉我们吧!课件出示儿歌:小尺子,细又长,测量东西本领强。比一比,量一量,分清宽窄和短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