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茶树栽培技术。优质、高产、高效

茶树栽培技术。优质、高产、高效

茶树栽培技术。优质、高产、高效
茶树栽培技术。优质、高产、高效

茶树优质、高产、高效益的栽培技术

茶园建设

茶园建设包括新园建立和低产茶园改造两个内容。

(一)茶园建设

1、园地选择。茶树原产我国亚热带地区,在它系统发育过程中,由于受当地自然条件的影响,逐步形成了喜温湿、怕严寒,喜酸性土壤。怕碱性土壤和耐阴等一些基本特性。因此,人工栽培茶树首先要选择好和茶树在系统发育中,所获得的基本特性相适应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地势条件,使茶树的生长发育有一个较好的环境,为茶树的优质、高产、高效益打下基础。

我国中、北部茶区,茶树适生条件为:光照强度最低不低于1000勒克斯;冬季绝对最低温度不低于-100C;年降雨量在800或1000毫米以上;土层的深度不低于60厘米,土壤的PH在4.5-6之间,最高不得超过6.5,土壤的地下水位离地面1米以上;海拨高度在1000米以下,最高不高于1200米;地势要求平坦,20度以上山坡地不再用来开辟茶园。计划生产有机茶茶园,宜选择在离城市和交通要道较远、高拨较高的地段建立。

2、茶园规划。新建茶园要认真做好规划。其生产区和生活区的布局要合理、路沟要分明、茶园要富有园林化的优美环境。其茶园规划的主要内容:

(1)茶园区块划分。大面积茶场,要依据地形、地貌情况,划分成若干个生产作业区,每区又划分成若干个地块。地块的形状以长

方形为好,这有利于耕作管理。山地茶园的地块,一般是用纵、横水沟来划分、平地和缓坡茶园,一般是用道路来划分。地块面积一般以10亩左右为好,但不能强求一致,不过每块茶行的走向应尽量做到一致。

(2)道路设置。茶园道路必须按需要设置,防止过多的占用好地面积和割裂地块。茶园的系统是由干道、支道、步道、环园道组成。

干道:对内连结场部、加工厂和作业区、对外和公路相接,其宽度为6-8米。面积较小的茶场,可不设干道。

支道:是园内运输、耕作采摘等机具运行的道路,其设置一般和茶行平行并和干道相接,宽度为4-5米。

步道:是从支道能向茶园地块的道路,其设备一般和步道垂直或成一定交角,宽度为1.5米,两步道之间的距离,以50米左右为宜。

环园道:是用来和农田分界的线路,设在每片茶园的边缘,宽度为1.5米。

(3)排灌系统设置。茶树是怕旱又怕涝的作物,山地茶园还有一个水土保持问题。因此,在规划时必须把茶园排灌系统,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考虑。

茶园的排水系统,包括纵沟和横沟。纵沟顺坡向开设,一般和茶行方向垂直,用于接纳横沟溢水;横沟依等高线开设,一般和茶行方向平行,用于拦蓄茶园流水,坡地茶园要每隔15-25米设置一条。茶园上方和林地或荒地交界处还要设置一条隔离沟,防止山水流入茶园。

灌溉系统包括水源(水库)、干渠、和支渠。山地茶园应利用地势较高的山洼,修建小水库、勺流灌溉。丘陵地区茶应选择水源方便、地势较高的地方,设置扬水站,抽水灌溉。干渠是通向作业区、支渠是通向各地块,都应设置在地势较高的地方。

(4)防护林设置。茶园周围、干道两旁和支道一旁、房前屋后、两山相接的比风口和不宜种茶的山顶和低洼地,都应种上树木。这既可美化环境、涵养水源、提高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和改善光质、调节寒冬和夏季气温、降低风速避免和减轻茶树的冻害和旱害,又可增加茶场的一定经济收。防护林的树种,应选择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和茶树无共同病虫害的绿乔木为主,如松、杉、桂花、女贞等。

3、园地开垦。在生荒地建园,开垦时首先要清除地面上的零星杂灌木、小毛竹、乱石等;然后进行初垦,其深度50厘米,并捡去树根、竹根、草根、石块等杂物;在茶树种植前再进行一次复垦,其深度30厘米,并进一步捡尽杂物。在熟地建园,如地面不需要平整,可采取“条状深耕、回填表土”的方法进行条垦。即:从地块外缘的第一条茶行线起,挖第一条深耕沟时(沟宽67厘米,宽深50厘米),先将沟面上表土分放到未挖的地面上,然后挖沟下面的底土放在地块的坎边,作坎或移支下面地块;接着在挖第二条深耕时,将沟面上和茶行间的部分表土挖起放入第一条深耕沟底,作平后施上基肥,其余的表土挖起,接着铺在肥料上面,再将第二条深耕沟的底土平铺在第一条沟的表土上面(挖第三条沟后的底土就放在茶行间),依次逐步进行。这种深耕方法的好处:一是在建园时花工要比全垦的少;二是

把表土全部集中放在沟底,等于把地面的草子、草根深埋底层,既可减少幼龄茶园的除草用工,同时还可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好的土壤条件;三是把底土挖起平铺上面,有利于土壤的熟化。在坡度15度以上的山地建园,宜开成水平梯田茶园,其梯面最小不小于1.5米,梯壁高度最高不高于1.5米;梯田开法,要先定出每层梯田的坡长,然后测出每层梯田的等高线,开工时最好从坡脚开始。

4、茶树种植。茶树种植有茶子直播和育苗(种子育苗、插播育苗)移栽两种方法。用茶子直播或种子育苗移栽,虽然成本较低,但不能保持茶树品种的纯度,而影响茶叶产量、质量和茶叶采摘机械化的实施,已逐步不再被采用;现在在兴起的是用无性系茶树良种,通过扦插育苗进行移栽。

(1)茶树种植密度。无性系良种茶园的种植密度,其行距以1.5米为宜,单行或双行种植,丛距0.33米,双行植的小行距0.33米(含在1.5米行距内)。单行植每丛用苗3株,即:每亩需苗4000株;双行植每丛用苗2-3株,即:每亩需苗5400-8000株。

(2)开沟施肥。经复垦后的茶地,在划好茶行线后,开深35-40厘注、宽25-30厘米施肥沟,每亩混匀施入腐熟饼肥150-200

公斤、磷矿粉或钙镁磷肥100公斤、腐熟烂粪100担或土杂肥300担。然后填土至离地面15-20厘米。条状深耕的茶地,在回填表土至小半沟时,将上述用量肥料施在上面,然后再回填表土盖在肥料上。

(3)茶树品种选定和移栽。我国中、北部茶区,可选用福鼎大白茶作为主栽品种,个别地区茶树不易受冻,科季最低温度又不低于

-70C可选用一部分特早芽种,如福云6号等。槠叶齐生行势强、发芽期中等、红碎茶品质好,可在红茶产区发展一部分;鄂茶1号生长势强、发芽期中等,制绿茶香气高,可在绿茶产区发展一部分。白毫早发芽期较早,抗寒能力略比福鼎大白茶强,可在海拔较高的地区种植。

品种选定后,最后通过严格检疫先进少量苗木建立母本园,走自已繁殖苗子的路子,这一则苗木的成本低,二是移栽时成活率高,三则可防止从外地带进新的病虫害。若是发展的要求紧迫,需从外地调进大量苗子,必须严格进行检疫,其次要搞好苗木的快装、快运,以保持苗木的鲜活。

茶苗移栽时间可在初冬(10月下旬-11月),亦可以早春(2

月中旬-3月上旬)。移栽时先用绳子牵出茶行位置,用小锄头挖好深15厘米、宽15厘米的移栽沟(若在施肥时已留好时间,就不再挖),用左手持苗,2株或3株(苗子)的根颈要理齐放入移栽沟中,使根颈和地面相平,用右手将沟边的细土偎好根,土要偎好根颈部以上4-6厘米,并顺手将苗向上轻轻提一下使根系和细土接拢,用双手在根颈周围用力朝中间挤紧,然后一次浇足定根水。每丛茶苗需用水3-4公斤(土干多浇、土湿少浇),使茶根际周围的细土能形成泥浆,让根和土更加紧接。待水全部下泄后,再培好土,搞好第一次定型修剪(高度距根颈15-20厘米),再盖上草。

(4)加强苗期管理。茶苗移栽后。若连续晴天,需再浇一次水,以防止茶苗失水。茶苗经过移栽,其根系受到很大损害,在较长时间

内根条的吸收能力都很差,为此可在早春用0.5-1%尿素作1-2次根外追肥,以降低茶苗体内的c/N比,促进茶苗早发芽、早生长。湖北省五峰县在大面积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的过程中,研究和使用了这项措施,加上茶苗的生长季节又重施了氮肥,又注意了防旱、防渍和防治病虫害,当年苗高达到40厘米以上,个别田块苗高还达到了70厘米,茶苗成活率普遍都在90%。

(二)低产茶园改造

低产茶园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历史上留下的零星分散、长期和粮共作的茶园;二是因建园质量差、管理水平低,形成末老先衰茶园;三是尽管茶园基础好,但因树龄过大而形成的低产茶园。

对低产茶园的改造,通常是针对不同类型,采用深耕改土、增施肥料、更新树冠和改变园相等方法进行。除此,当前随着无性系茶树良种的推广,对低产茶园改造又增添了“改植换种”和“低位嫁接换种”等新的内容。改植换种,就是将原来的老茶树连根挖掉,重新规划、整地、施肥和种上无性系良种。低位嫁接换种,就是将原来的老茶树离地面0-3厘米砍去地上部分,用嫁换方法(切接、皮接)在原来老茶蔸上接上良种接穗。根据湖此省咸宁市农科所的经验,嫁换时间最好在5月份,他们嫁接方法是:一是要边砍边接,留下的树桩的砍口要平整,切不可损伤表层。二是树桩直径小于3厘米的用切接,大于3厘米的用插皮接。三是接穗的长度为3-4厘米,采用切接蹬接穗,一侧削成2厘米长斜面,另一侧削成0.6厘米小斜面,并将长斜面插入挑开的砧木皮层和木质部之间。四是采用培土方法代绑。五

是浇足水、培好土(最好是用生土)、搞好遮阴。六是及时除草、抹芽。七是适时定剪。八是冬季结合培土防冻压枝扩蓬。

茶树优质、高产、高效益的栽培技术

茶园的土壤管理和施肥

(一)茶园的土壤管理。其主要包括浅耕除草、深耕改土、间作、铺草、灌溉等。

1、茶园浅耕除草。茶园浅耕,一般是指深度不超过15厘米的耕作。浅耕的主要作用是:破除因降雨冲击或人畜踩踏,所造成的土壤表面的板结层,改善土壤的通气和透水状况,消除茶园的杂草,茶园浅耕除草,一年应进行4-5次,即:春茶前结合施摧芽肥1次,春茶后结合施复茶肥1次,夏茶生产期间1-2次,立秋前后1次。新建茶园因树冠覆盖度小,其浅耕除草次数还要适当增加。

2、茶园深耕改土。新建茶园,若是采用“条状深耕,回填表土”的方法开垦的,要争取在建园后头二、三年完成茶园行间的土壤补耕,即:在秋末冬初结合茶园施基肥,对末经过深耕的茶园行间83厘米宽土壤,深挖40-50厘米。方法是:先在茶行一端,挖宽83-85厘米,深40-50厘米、长1.5米的深耕当,并将表土和底土分放两处,接着在按第二个深耕当时便将其表土和肥料混和,放第一个深耕当靠近茶根两侧,底上挖起平铺上面,如此类推。茶园的行间土壤补耕,可分年完成或每年隔行进行;大面积茶园在深耕时,为了便于就近取土回填每条行间最后一个深耕当,相邻两行要相反方向进行。新建茶园,若是采用“全垦”方法开垦的,茶园在丰产前不必进行深耕,其

间如果要施有机肥,开沟施肥时也要注意少伤茶根。对投产茶园的深耕要慎重;长期不深耕、不施有机肥,土壤的性状会变坏,茶树生长不良,产量不高,深耕很频繁,茶根伤损太多,亦会造成茶叶减产。其究竟需要相隔多少年才深耕1次,各地的作法不一,有相隔1-2年,有相隔3-4年,这主要和土壤的粘重程度和有机肥来源及数量有关。

3、茶园间作。在低山、丘陵和易受干旱影响地区的新建茶

园,一般不应主张间作高杆作物,只能间作矮杆的豆科作物做保肥。在海拔较高,伏、秋旱出现的频率很低的新建茶园,如遇人、畜的口粮、饲料不足,头两年行间可间作1行玉米,第三年以后只能间作矮杆的豆科作物。茶园间作油茶、红苕、芝麻等作物对茶树的生长影响较大,应提倡。投产茶

园,茶树的复盖度很大,不能再进行间作。

4、茶园铺草。茶园行间铺草,可有效地保持水土和抑制了杂草生长,夏天可降低土温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冬天可增加土温减轻茶树冻害。因此应大力提倡。茶园铺草时间,宜在干旱来前和冻害来前进行,每亩干草用量1000公斤左右。

5、茶园灌溉。茶园在7-27、9月的干旱季节,能根据茶树的需水情况反时灌溉,是增加夏、秋茶产量和提高其品质的关键措施。因此应积极创造条件,搞好茶园灌溉。茶园灌溉方法,主要有喷灌和流灌两种。其中喷灌的投资大,但效果好;流灌的投资小,但效果差。

(二)茶园施肥。

茶树在生长发肓过程中,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各种营养元素,但土壤中的各种营养元素又是有限的,且彼此之间还不平衡。因此,必须通过施肥来补充和调节土壤中的各种营养素,以满足茶树的要求。

1、茶园常用肥料。其主要有有机肥和无机肥两大类,除此还有徽生物肥。有机肥料,虽然养分含量不多,但养分的种类却很完全,有机质地很丰富,是生产有机茶的必备肥料。无机肥料,虽然养分含量多,对茶树生长和茶叶产量都极有利,但对土壤和周围环境会带来一些不良后果,为此,凡生产有机茶茶园,是不能施用化学合成的无机肥料的。

2、茶园施肥技术。发展有机茶生产是当代茶叶一个主攻方向,但不能一哄而起,而必须遵守客观实际,在不断开拓有机茶市场的同时,把有条件的茶场(茶园)先搞起来;其它暂时还没有条件生产有机茶茶场(茶园),先从绿色食品的茶叶抓起,即在肥料上,以有机肥料为主的基础上,适当搭配一部分无机肥料。其中含有硝酸根的无机肥料,还是要绝对禁用的。

从这个指导思想出发,对那些一时还没有条件,向生产有机茶茶园转化的幼龄茶园,在施足基肥的同时还可重施氮肥,使茶树迅速形成理想树冠。五峰县1997年初冬定植的650亩无性系良种茶园,由于在苗期加大了氮肥用量,即:1998年每亩施尿素20-25分斤,1999年又在上年基础上再加上30-50%,如此至1999年末茶树的树冠基本形成,树高达50-60厘米以上,树冠达80厘米以上。2000年采花乡00亩良种园,仅春季一季在当地名茶生产的拉动下,亩产值就

达到1000元以上,其中磨家浣村64.05亩良种园,亩产值达1401元,星岩坪村70亩良种园亩产值达到1508元。

对那些离城市、交通要道较近,根本化的茶园和零星分散的粮茶间作茶园,仍继续推广“一基三追”的施肥制度。即:每隔2-3年在末冬施一次基肥,茶树每年生长季节施三次追肥。基肥以饼肥和农家肥为主,每亩施饼肥100-200公斤、农家肥100-200担、磷肥30-50公斤;追肥以尿素为主,其每亩每年的用量视产量多少而定,一般是每采100公斤干茶,需用尿素30公斤,其中40%用于春茶发芽前作摧芽肥,35%用于春茶结束后作夏茶肥,25%用于立秋前后作秋茶肥。施肥方法:基肥结合茶园秋末冬初管理,开深30厘米、宽25-30厘米沟施;追肥结合茶园浅耕除草开深10-12厘米,宽10

厘米沟施。对不是生产有机茶茶园,还可用0.5-1%尿素液或其它微量元素液作根外追肥,但在茶叶采摘高峰期是不能使用的。

茶树优质、高产、高效益的栽培技术

茶树的修剪和采摘

(一)茶树修剪和采摘的目的。茶树修剪是塑造丰产树冠的主要手段;茶叶采摘既是茶树栽培的收获过程。也是养成茶树丰产树冠不可缺少的辅助措施。它们之间,虽然在方法上和所要达到的目的上不一样,但都是使用了同一个原理,其生理作用也是基本相类似。

(二)茶树修剪和采摘的生理基础。自然生长的茶树,以主轴生长为主,分枝少而短,只有通过合理的修剪和采摘,才能改变其

这种分枝习性,即变主轴生长为合轴式分枝,从而使茶树逐步形成矮、密、壮、宽的丰产树冠。其主要生理基础是:

1、解除茶树的顶端生长优势,促进腋芽的萌发和侧枝的生长。

2、改变茶树C/N比,加强茶树营养生长。

3、打破茶树的地上部和下部的生理平衡,促进茶树生长。

4、调节茶树的发芽部位,复壮树冠。

(三)茶树修剪技术。其主要包括茶树修剪期、修剪方法和修剪后的管理等。

1、茶树修剪期。茶树最适宜的修剪期,是茶树根部营养贮藏量最多时候。茶树在年生长发育周期中,有两个阶段根部贮藏的养分最多:一是茶树从进入冬眠开始至翌年春茶发芽前,其贮藏养分逐步增多;二是春茶结束后到夏茶发芽前。为此,茶树修剪期,其中特别是茶树深修剪、重修剪和台刈的时间,一般可选择在2月中、下旬或5月中、下旬。此外茶树的修剪期,还和茶树栽培环境有关,高峰区茶树容易受冻,宜在3月上旬修剪,低山或丘陵地区,为了在第二年早采春茶,很多地方还把茶树轻修剪时间放在秋季结束后进行。

2、茶树修剪方法。其大体可分:幼龄茶树定型修剪、青壮年茶树轻修剪和深修剪,哀老茶树的重修剪和台刈等5种。

(1)幼龄茶定型修剪。无性系良种茶园在移栽时,一般都离根颈15-20厘米进行了第一次定型修剪,此时春苗若有分枝就只剪主干不剪分枝。之后要相隔1年左右,即9月至10月上旬,结合剪穗扦插育苗,可离第1次剪口10-15厘米打顶采摘,进行第二次定型

修剪;并将树冠面整理成水平状。再相隔大半年或1年,如果不再留穗扦插,可在春茶末期离上次剪口10-15厘米打顶采摘,以代替第三次定型修剪;如果需要留穗扦插,可在8月下旬至10月上旬结合剪穗离上次剪口15厘米左右,进行第三次定型修剪,并将树冠面整理成弧形。

(2)青壮龄茶树的轻修剪和深修剪。茶树从完成定型修剪,到最高产量出现下降以前,为了适当控制茶树的高度、保持树冠的旺盛生长,扩大茶树的采摘面和增加发芽密度,以及延长茶树的优质高产年限,在栽培上,常常是隔年或年年在秋季结束后(低山丘陵地区茶园)或春茶发芽前(高山和易受冻害的茶园),进行一次轻修剪。有的地区,为了早采和多采春茶,其轻修剪时间还放在春茶结束后进行。茶树轻修剪的深度,在正常留叶采摘的前提下,一般要剪去当年生长的秋销,留下当年生长的春、夏稍,其每次轻修剪提高的高度为3-7厘米不等。

茶树经过多次轻修剪和频繁的采摘,采摘面的生产枝激增,生产枝的结节也太多,树体的营养物质运输受阻,芽叶萌发多而不壮产量下降,品质变劣。至此茶树得采用深修剪,剪去结节多的生产枝(又称鸡爪枝),从新留蓄新的生产枝。茶树深修剪的深度为15-20厘米,深修剪时间以春茶结束后为宜。

青壮龄茶树,一般其树冠的复盖度很大,甚至达到了100%,这严重影响着茶蓬的通风和透光,以致使茶蓬内的叶子寿命缩短,叶绿

层变薄;同时还会给茶树病虫的发生提供了更好条件。为此,在茶树进行轻修剪的同时,将相邻两条茶行的蓬间剪开10-15厘米。

(3)衰老茶树的重修剪和台刈。茶树经过2-3次深修剪,尽管每次修剪的剪口要下移一些,但终究因树龄偏大的关系,再用深修剪的效果就不如原来,这时为了降低茶树的发芽部位,促发出生活力较强的新枝,以更新衰老树冠,可采用重修剪方法。即用离剪或小枝剪于春茶结束后剪去树高的一半,留下高40厘米左右的骨架枝;到第2年3月上旬在重修剪剪口上,提高15厘米修剪,并将树冠面剪成弧形;到第三年3月上旬,再在上年剪口上提高10-15厘米修剪。

茶树经过1-2次重修剪,树龄已长达几十年,其树冠已极度衰老,再用重修剪方法改造作用不大,这时得采用台刈方法,将发芽的部位下移到根颈处。即在春茶前或春茶后,用专门台刈剪或弯刀、锯子,离地面3-5厘米,剪去茶树的全部冠。台刈后的茶树可参照幼龄茶树第二、第三次定型修剪方法修剪。此外要在台刈后第二春,结合定型修剪剪除从茶蔸上发出的一部分纤弱枝,每蔸只留下20根左右粗壮枝。

3、茶树修剪后的管理。其管理除了树冠本身的剪、采措施要运用得当以外,要注意加强茶园肥培管理。其中特别是重修剪和台刈茶树,在建造新的树冠时需要有足够的肥水供应,因此在修剪前应结合茶园的深耕改土施足基肥,在修剪后应注意追肥和防治病虫害。

(四)茶叶采摘。茶叶采摘是连结茶树栽培和茶叶加工一顶重要技术环节,其采摘的好坏不仅关系到茶叶质量,而且还关系到茶树生

长的兴衰、经济年龄的长短和茶叶产量的高低。因此,茶叶采摘必需尽量做到合理,以充分发挥这项措施的积极作用。

1、合理采摘的基本要求。茶叶合理采摘,就是人们根据茶树生长发育的一些规律,能动地统一采叶和留叶的矛盾,以达到茶园优质、高产、树势健壮的目的。其基本要求是:

(1)及时采、分批按村准采。我国大部分茶区、茶树在栽培条件下,一年可萌发新稍3-4轮,有的还多达5轮。根据茶树在生长季节中,具有不断形成可供采摘新稍的特性,每轮茶都能按标准及时采,就可刺激下一轮新稍和萌发和生长。否则会因上一轮新稍采摘不及时,延误了下一轮新稍的萌发期,以致茶树的年发芽轮减少和不及时,延误了下一轮新稍的萌发期,以致茶树的年发芽轮次减少和降低了茶叶品质。

所谓分批按标准采,也是根据茶树每轮新稍的萌发有的早、有的迟,新稍生长的速度有的快、有的慢的特点,在采摘时每达到标准的一批就先采,没有达到标准就留到下一批采。这不仅可保鲜叶原料大小、长短、老嫩均匀,而且也有利于下一轮茶萌发。茶叶采摘标准,因茶类不同而不同。凡是生产名茶,其采摘标准都要求较细嫩,如英山县天堂云雾茶(现已改名为英山云雾茶)中的极品――春笋,就是只采单芽,春蕊可采1芽1叶,春茗可采1芽2叶。凡是生产普绿茶和红茶,其采摘准则是1芽2、3叶和细嫩对爽叶;心是生产边销茶的,其采摘标准还要粗老一些。

过去计划经济年代,茶叶供不应求的时候,各地都把茶叶产量放在第一位,所以采摘中,低档茶的比例要大些;现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茶叶的供求已基本平衡,生产者已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其中特别是都加大了名优茶的产量比重,例如英山县,从九十年代初开始,改娈以往只生产普通绿茶的习惯,大力研制和发展名优茶生产,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和茶农的生产积极性。同时还促进了全县茶叶的大发展。该县仅仅用了十年时间,到2000年止茶园面积人5万多亩发展到12.5万亩,茶叶年产从2.86万担增加到了21万担,茶叶年总产值从800多万元增加到2.23亿元,现已成为湖北省最大的产茶县。

(2)留叶采。茶树着生叶片寿命,一般只有一年左右,每年都要有一批新叶交替更新。自然生长的茶树,其新老叶的交替更新,主要靠自身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外界环境条件来调节控制;人工栽培的茶树,其新老叶交替更新,除上述因素外还受采摘时留叶时间和留叶多少的影响。

茶树留叶采,包括留真叶采和留鱼叶采。留真采是为了统一茶采和养的矛盾,让茶树不断有新叶来替换老叶;留鱼叶采是为了不损害下一轮茶发芽的部位。茶树在采摘时留叶多少,主要是根据树龄的大、小和强、弱而定。在一般情况下,幼龄茶树要少采多留,让其很快形成丰产树冠,青壮年茶树可多采少留以保持其叶面积指数在4左右,经重修剪和台刈后的茶树未恢复树冠前也要少采多留。

(3)应采尽采。所谓应采尽采就是要按不同茶类要求的芽叶标准,在给茶树留下足够的养份的基础上,凡应采的芽叶和对夹叶都要采下来的意思。除此,在茶树年生长发育周期中,不但要采好春茶,还要采好夏、秋茶。

2、不同类型茶树的采摘方法。对幼龄茶树:在第二次定剪后,待到春稍生长末期,可在剪口上提高20厘米打顶采,以促进新稍加粗,夏、秋茶不采或少采以保证对旺盛生长;在第三次定剪(或以采代剪)后,春茶留2-3叶采、夏茶留1叶采、秋茶留鱼叶采;此后每年可按春茶留1-2叶采、夏茶留1叶、秋茶留鱼叶采,直到成园。对青壮龄茶树:可采用春茶早、中期留鱼叶采,晚期适当留下一些对夹叶;夏茶留1叶或留鱼叶采。对深修剪茶树:当年夏茶留2-3叶采。秋茶留1叶或留鱼叶采;;第二年春茶留1-2叶采,夏茶留1叶采,秋茶留鱼叶采;以后按青壮龄茶树的采摘方法进行。对重修剪茶15-20厘米打顶采。秋茶不采或少采;第二年春茶留1-2叶采,夏茶留1叶采,秋茶留鱼叶采,茶树树冠完全恢复。对台刈茶树:当年秋末打顶采;第二年春茶在定剪口上提高15-20厘米(即离地面45-55厘米)打顶采,以代替第二次定剪,夏茶留1-2叶采,秋茶留鱼叶采;第三年春茶留1-2叶采,夏茶留1叶采,秋茶留鱼采,至茶树冠完全恢复。

3、茶叶采摘应注意事项。茶叶采摘,从某种意义上说已是制茶的开始,鲜叶采摘和管理好坏,直接影响着茶的品质。为此,必须注意:

(1)要安排好采茶的劳动力。茶叶生产的季节性很强,早采三天是宝,迟采三天是草,故在采摘季节,要安排好劳动力,以保证茶叶及时采摘。

(2)要保证鲜叶的净度。茶叶是一种高雅饮料,因此从采摘开始就要讲卫生、采摘过程中鲜叶不得夹带杂草、泥土、石块等杂物,采摘时也不要把鱼叶、老叶和花果等带进来。鲜叶送到加工厂后,其摊放用的工具和摊放场地都要清洁卫生。

(3)要保持鲜叶的鲜度。茶叶采下后是很容易变质,尤其是遭受到机械损伤后变得更快。因此,在采摘过程中要强调用竹篮子装茶,不能用布袋或塑料袋。采下的鲜叶要早送加工。要防止鲜叶在露天下曝晒,在贮藏中堆积过多和压得太紧时间太长。

翠冠梨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翠冠梨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徐明芳 (吴江市农产品检测中心) 吴江市林学会 翠冠梨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选育而成的早熟梨新品种,用杭青与新世纪杂交后,再与幸水杂交而成。翠冠梨成熟早,品质好,易丰产,是综合性状较好的早熟品种之一。目前,在浙江、江苏、上海、江西、四川、福建、广西、山东等南方省份均有大量栽培,用以取代新世纪、20世纪、幸水、丰水等日本梨品种。苏州市于1998年从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引种栽培,现种植面积达200余公顷,并在生产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1 翠冠梨植物学特征 翠冠梨生长势强,生长快,树势直立,叶片宽厚,叶色浓绿,结果早。一般壮苗定植,在苏州市第2年始果,第3年后株产5~8千克,6年后进入盛果期,株产22千克以上,翠冠梨成熟期早,在苏州市一般7月28日左右成熟。果实品质好,果实圆形、整齐一致,平均单果重220~350克,大小果不明显,果肉白色,果心较小,肉质细脆,汁多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以上。在吴江市翠冠梨抗逆性强,不易感黑星病、黑斑病、轮纹病,且较耐高温多湿,不易发生早期异常落叶现象。翠冠梨和其它砂梨品种相比有许多优良性状,但是在苏州市也表现果皮锈斑现象较为严重。 2 高标准建园 选择苗木时要求品种纯正、粗壮,地上部20~40厘米整形带芽眼饱满充实,侧根多,须根发达,无病虫害的1年生嫁接苗。定植前挖宽80~100厘米、深40~60厘米的定植穴。每穴施有机肥10~25千克、磷肥1~2千克,与表土混匀后施于定植穴中作底肥,然后覆20厘米左右厚的表土,在其上再作高墩定植苗木,定植后立即浇水,把树盘用稻草覆盖。种植密度一般为2米×4米(667平方米载83株),授粉品种可选用清香、黄花、新世纪等花期基本相同,产量、品质又较好的早熟品种为佳,配置比例1:3。定植后定干高40厘米。在定干的剪口下留3个不同方向芽以促发新梢。 3 施肥技术 3.1 追肥和基肥 定植后第1年3—8月份,每月开环状浅沟施1次腐熟的人粪尿加水2~3倍,然后每50千克加尿素0.5~1千克的肥液。第1次离植株20厘米处开环状浅施,以后逐月向外扩展,施后覆土。第2年追肥种类可参照第1年,但浓度稍增加,次数可减少。定植第3年、第4年肥料种类以有机肥和磷、钾肥为主,尽量少施或不施速效氮肥。第5年开始,应在施足施好有机肥和磷、钾肥的基础上,增加速效氮肥用量,特别是应注重芽前肥和采果肥的施用。定植3年后的投产期,施肥次数一般每年3次:第1次在2月下旬施芽前肥,施肥量每株1

优质水稻栽培技术

第一章优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属于禾本科一年生草本、稻属植物。它是由普通野生稻经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共同作用下演变而来的。我国是世界栽培稻的发源地之一,栽培历史悠久(约有5-6千年的栽培历史)。稻米营养价值较高,与其它谷物相比较,它含粗纤维最少,各种营养成分容易消化和吸收,适宜人体需要。尤其是优质稻米深受人们的喜爱,目前市场上供不应求。 第一节优质水稻应具备的特征 水稻分为籼稻和粳稻两个品种,在籼稻和粳稻中按其对光照长短的反应和生育期长短分为晚稻和早、中稻,在晚稻和早、中稻类型中按耐湿性和耐旱性分为水稻和陆稻。优质水稻品种,除了具有一般水稻品种的优良特性(产量高、抗性强和适应范围广)外。还必须具有好看、好吃、营养丰富、卫生达标等四个特征。稻米品质是由遗传因子、生态环境、栽培技术及加工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稻米的内在品质主要是遗传因子决定,同时受气候生态、土壤生态及栽培管理因素的影响,同一品种的品质存在着不同的环境表达,因此,应建立和完善优质稻栽培技术体系,建设优质稻板块基地,提高稻农的经济效益。 第二节目前制约我市优质水稻高产的因素

一、气候条件水稻是喜温和感光作物,生长期要求适温、光足,而我市常出现两头低温,中间光照不足,又有高温热害,有的年份寒露风来得早,对水稻的产量及品质影响较大。即3月下旬至4四月上旬早稻育秧期间有倒春寒,水稻播种后易引起烂种、死苗;6月上旬至7月上旬有些年份梅雨期雨水天气多,光照不足;7月下旬至8月上旬的高温干旱影响中稻扬花灌浆,9月上中旬的寒露风又影响二季晚稻的抽穗扬花。 二、栽培技术有的地方和部分农民,种了优质高产水稻品种而没有采取与之配套的栽培技术,如施肥结构不合理、防治病虫害措施不力,水肥管理不当,结果不能充分发挥品种的优质高产特性,造成单产不高,效益不佳。 三、品种多滥杂全市目前主推品种不明显,早、中、晚稻种植品种多达60多个,该稻谷品质一致性差异较大,很难生产优质稻米。 第三节水稻优质高产的水肥条件和土壤条件 一、水稻优质高产的需肥规律和施肥的基本方法 1. 优质高产水稻的需肥规律 据测定水稻每生产500㎏稻谷的需肥量是需要氮素 8.5—12.5㎏,需要五氧化二磷4—6㎏,需要氧化钾 11—16㎏。而在不同的时期需肥量是不相同的,一般的水稻品种在拨节期以前对氮磷钾的吸收量是全生育期需肥量的 50%以上;拨节至孕穗期间

优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韩光

优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韩光 发表时间:2018-01-31T14:01:45.74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作者:韩光 [导读] 黑龙江省鹤岗市种子管理处 154100 一、整地,施足基肥 在插秧前10天左右耕地,深15~10cm为宜。耕耙必须做到松、平、软,为水稻根系生长创造一个水、肥、气、热的良好环境。基肥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掺入适量的硫酸铵,每亩应施65kg,缺磷的田还应加施过磷酸钙20kg左右。充分拌匀后结合耕晒翻入。耕后要细耙,达到田面平稳,水层一致。 二、种子 1、晒种 做好晒种工作,能够有效提高种皮的透性,进而氧气与水分就很容易进入到种子内,一方面可加快种子新陈代谢,提高种子活力,另一方面还可确保种子干燥均匀,以便在浸种过程中使吸水程度保持一致,进而可利于出芽整齐,还能够提高发芽率。 2、选种 开始浸种工作前,首先应进行选种工作,期间将种子中的秕粒小粒全部去除,留下籽粒饱满的种子。选种工作有几种不同的工作方法,如风选、筛选,或是溶液选种等。 2 浸种消毒:目的是使种子充分吸水有利发芽,同时消毒防治恶苗病。目前生产上消毒药剂很多。恶苗净(多效灵)用的较为普遍。本品每袋100克,加水50公斤,搅拌后浸种40公斤,常温浸种5~7天,浸后不用清水洗可直接催芽播种。 3 催芽:催芽在28~32℃温度条件下,芽整齐一致,有催芽器用催芽器最好,无催芽器的可在室内地上,火炕上或育苗大棚内催芽。具体操作,先把浸种好的种子捞出,放入40~50℃的温水中预热,待种子达到温热(28℃左右),立即捞山,装到种子袋中,放置到室内垫好的地上(地上垫30厘米稻草,铺上席子);或者火炕上,也要垫好,种子袋上盖上塑料布或麻袋、袋内插上温度计,随时看温度,使温度不低于28℃,也不高于32%,同时保持种子湿度,每隔几个小时上下翻倒一次,使种子温度尽量上下、左右温度、湿度保持一致。特别注意的是,种子在发芽的过程中自己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使温度自然升高,稍不注意就会因高温烤坏种子,一般2天时间就能发芽,当破胸露白80%以上时就开始降温,适当凉一凉。芽长一毫米。 三、播种期 为确保水稻能够正常生长发育,应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进行播种,对于直播水稻而言,应确保不违农时,做到适时播种。黑龙江省的水稻品种普遍具有较好的抗寒性,因此通常情况下可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时开始进行播种工作。对于水直播而言,适宜的播种期应在5月10日~5月20日这段期间,对于旱直播而言,适宜的播种期应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这段期间。 四、秧田管理 1、播种至出苗。这段时间主要是密封保温,保证出苗所需的水分和温度。棚内温度控制在30℃左右,超过35℃时要通风降温。缺水时要及时补水,一般底水未浇透,或置床渗水,出苗前芽干现象经常出现,此期水分是重点,苗出齐后立即撤去地膜,以免烧苗。 2、出到1.5叶期,这个时期对低温的抵抗能力强,注意床土不能过湿,否则影响根的生长,尽量少浇水,温度控制在20~25℃,高温晴天要通风降温。防止苗枯或烧苗。当秧苗长到一叶一心时,用立枯一次净或特效抗枯灵药剂防治立枯病,使用方法为每袋40克对水100~120公斤,浇施40平方米秧苗面积。如果播种后未进行药剂封闭除草,一叶一心期是使用敌稗草的最佳时期,用20%敌稗乳油对水40倍于晴天无露水时喷雾,用药量每667平方米1公斤,施药后棚内温度控制在25℃左右,半天内不要浇水,以提高药效。 3、1.5叶至3叶期。1.5~2.5叶(离乳期前后)是立枯病和青枯病的易发生期,也是培育壮秧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对水分最不敏感,对低温抗性强。床土水分应控制在一般旱田状态,保持床面干燥只有床土干裂时才能浇水,以此促进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棚内温度控制在20~25℃,高温晴天及时通风炼苗,防止秧苗徒长。在育苗期应浇酸化水1~2次降低床土pH值,方法是每50公斤水中加入50毫升浓硫酸(约为1000倍)。在两叶一心期要追一次离乳肥,每平方米苗床追施硫酸铵30克对水100倍喷浇,施后用清水冲洗一次,以免化肥烧叶。 4、3叶至插秧。此期不仅秧苗需大量水分,而且随着气温的升高,蒸发量也大,床土容易干燥,因此浇水要及时,充分,否则秧苗会干枯。这时外部气温已经很高,棚内温度应控制在25℃以内要大通风,棚裙白天可以放下来,晚上外部在10℃以上时可不盖棚裙。在插秧前3~4天追一次“送嫁肥”,每平方米苗床施硫铵50~60克,对水100倍,然后用清水洗一次。为了预防潜叶蝇在插秧前用40%乐果乳液对水800倍在无露水时进行喷雾。插前用人工拔一遍大草。 五、病虫害防治 1、病害防治。水稻主要病害有稻瘟病、水稻纹枯病、稻曲病、水稻白叶枯病、水稻条纹叶枯病等。①稻瘟病:孕穗破口期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常发区应在秧苗3~4叶期或移栽前5d喷药预防苗瘟。叶瘟掌握在初发病期用药。穗颈瘟的防治适期在破口初期和齐穗期。药剂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 125~1500g/hm2,或40%富士一号(稻瘟灵)乳油1.5 L/hm2,对水750喷雾。三环哇属预防性杀菌剂,应在发病前用药。②纹枯病:防治适期为分孽末期至抽穗期,以孕穗期至始穗期防治最好。药剂可用5%井冈霉素水剂2250一3000ml/hm2,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200~1500 g/hm2。对水750~1125 kg/hm2粗喷雾。③稻曲病:防治适期掌握在破口前5~7d,可用15.5%保穗宁可湿性粉剂1500~1800g/hm2,或5%井冈霉素水剂4500~6 000ml/hm2,对水750 kg/hm2喷雾。④水稻白叶枯病:秧田在秧苗3叶期及拔秧前3~5d用药;大田在水稻分孽期及孕穗期的初发阶段喷药防治。药剂可选用20%龙克菌胶悬剂1500~1 800岁hm2,或2%宁南霉素水剂3 750ml/hm2耐,对水750kg/hm喷雾。⑤水稻条纹叶枯病:该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一种病毒病,防治应在灰飞虱迁人秧田和卵孵高峰期用药。药剂可用10%大功臣(毗虫琳)可湿性粉剂600~900g/hm或20%麦雨道(毗虫琳)可溶性液剂112.5~187.5ml/hm2喷雾防治。 2、虫害防治。水稻主要虫害有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象甲、稻苞虫等。①二化螟:在分粟期孵化高峰后5~7d,在破口孕穗期,进行药剂防治。②稻纵卷叶螟:在卵孵高峰期可使用80%杀虫单可溶性粉剂750-900kg/hm2;③稻飞虱:防治时期以成虫迁入期和卵孵高峰期为宜。④稻象甲:防治适期在成虫盛发高峰期和幼虫卵孵化高峰期至入土初期。药剂可选用加%三哇磷乳油1 500 ml/hm2 ⑤稻

吉林省一季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吉林省属于北方稻区寒冷一季稻作区域,地处我国东北部,四季分明,稻田肥沃,水源丰富,水稻生育期5个多月,即4月育苗5月移栽,9月成熟。由于气候条件及栽培技术粗放,制约水稻产量的提高,近年来产量常常在500~550kg/hm2,为了提高一季水稻单产、增加总产,公主岭市松辽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松原市辉丰种业有限公司共同攻关,历时5年,对5万亩水稻进行高产攻关栽培技术研究。应用该技术后,平均产量630.8kg/hm2,比计划目标产量580kg/hm2增产8.75%,比未应用此技术水稻产量平均500kg/hm2增产26.2%。现对该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选用适于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优良品种选用优良品种,进行品种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对比试验,确定适宜不同生态区域种植的品种。如中熟稻作区可选用松辽6号、富源4等品种,中晚熟稻作区,可选用松辽7号、文育302、吉粳88等品种。2秧田肥沃,培育带蘖壮秧 2.1选地作床 选择靠近水源、背风向阳、高燥平坦、土壤肥沃、通透性好,无盐碱、无病虫杂草、电源方便的地块做育苗地。2.2苗床配置成全价营养土 苗床施有机腐殖土16~20kg/m2,腐熟的猪圈粪18kg/m2、硫酸铵50g/m2、磷酸二铵80g/m2、硫酸钾50g/m2、均匀施入表土10~12cm土层中,以满足秧田期秧苗对养分的需要,为培育带蘖壮秧,创造良好的营养条件。 3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寒冷一季稻移栽:秧龄35~40d,叶龄4.5~5.0叶,移栽适宜期在5月中旬,秧苗壮、带蘖移栽,插秧规格30cm×18cm,每穴插3~5苗为宜,由于叶龄适宜,此时插秧,随着气温上升,可延长有效分蘖期,利于增加有效分蘖穗数。插秧深度以2.5~3cm为宜,这样分蘖节位低,返青快,能增加有效分蘖穗数,结实率好,且籽粒饱满,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吉林省属于寒冷一季稻区,水稻全生育期在150d左右,因此插秧期不当,会使水稻分蘖晚,导致贪青晚熟,成熟度不好,空秕粒增多,千粒重降低,产量下降。试验研究表明,适应北方寒冷一季稻作区栽培密度每平米不少于30穴,无论采用哪种插秧密度,每平米基本苗数要保证达到约90苗。 吉林省一季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王爱辉1耿晓君2耿晓红2耿文良2刘国秀3 (1.吉林省松原市辉丰种业有限公司松原138000; 2.吉林省公主岭市松辽农业科学研究所公主岭136100; 3.吉林省公主岭市植检植保站公主岭136100) 摘要:针对吉林省水稻单位面积产量低,总产量不稳定的现状,历经5年在面积70hm2不同生态区域设点,从栽培技术方面入手,研究解决阻碍水稻产量提高的因子。通过选用适于当地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种植的优良品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科学灌溉等关键栽培技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 关键词:水稻;大面积;一季种植;栽培技术 作者简介:王爱辉(1953-),男,农艺师,主要从事水稻栽培技术研究。 通讯作者:耿文良(1935-),男,研究员,主要从事水稻遗传育种研究。 97 --

优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优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1、整地:秧地应选择地势高、不积水、近水源、肥沃的稻田,按常规育秧的做法,耙烂耙平,增施秧田基肥,早施腐熟有机质肥料,培肥秧田。 2、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的自然气候特点,我们因地制宜的选用中早熟品种种植为主,原则是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多抗稻瘟病、倒伏等)、耐冷性强。可以选择龙粳20,龙粳25,龙粳26、龙粳29等。种子纯度须保证98%,净度98%,发芽率85%以上,含水量不高于13.5%,公顷留种70公斤 3、种子处理 3.1每公顷用种量:一般钵盘育苗用种量25公斤(发芽率在95%以上),一般旱育苗30~40公斤。盐碱地适当多些,非盐碱地区适当少些,旱育稀植的也要少些。 3.2晒种:选晴天,在干燥平坦地上平铺席子或水泥场摊开,厚度一寸,晒2~3天,白天晒晚间装起来,在晒的时候经常翻动,目的是提高种子活性。 3.3浸种消毒:目的是使种子充分吸水有利发芽,同时消毒防治恶苗病。目前生产上消毒药剂很多。恶苗净(多效灵)用的较为普遍。本品每袋100克,加水50公斤,搅拌后浸种40公斤,常温浸种5~7天,浸后不用清水洗可直

接催芽播种。 4、播种 4.1播期。当日气温稳定通过5―6℃即可播种。具体时间在4月10―20日。 4.2播量。盘育苗的每盘播干种子100―110克,也就是播芽种120―125(2.4―2.5两)克。每100平方厘米播250粒左右种子,也就是4平方厘米播10粒种子。 4.3 播种方法。机械播种,播种要均匀一致,不均匀的可用鸡毛扫种子达到均匀状态。播后用塑料包裹的木板拍压种子,使种子三面入土。 4.4封闭灭草。一是用1.15%丁.扑粉剂(苗床除草剂)250克(一袋),混细土3―5公斤,撒施20平方米苗床,进行封闭灭草。为了撒施均匀,先撒施70%,再用30%找匀。二是用40%丁.扑乳油(床净丰)用量为40―50毫升/100平方米(一支20毫升喷40―50平方米),对水50公斤,覆土后喷雾。 5、田间管理 5.1水层管理。在水的管理上做到“浅水插秧、深水返青、浅水促孽、适时晒田、保水养花、干湿壮籽、蜡黄断水”的原则,后期不可断水过早,以免降低粒重。晒田时一定要坚持苗到不等时,时到不等苗,当全田总茎蘖达到17万时就要开始晒田控制。如生长旺、叶色深、有徒长现象,

棉花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栽培育种 棉花高产栽培,要根据棉花的生长发育特点,因地制宜、合理密植、科学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合理化学调控等,从而达到苗期壮苗早发,蕾期稳长增蕾,花铃期增蕾保铃,吐絮期早熟不衰,使棉花获得优质高产。 1 苗期管理 1.1 适时放苗棉花出苗达80.0%以上时,及时放苗是保证苗全苗壮的关键。放苗的原则是放绿不放黄,在棉花子叶由黄变绿时及时破孔(孔直径4~5 cm)放苗。过早或过晚,易抽干死苗或灼伤或形成高脚苗,不利于培育壮苗。 1.2 查苗补苗、间苗、定苗生产上,因土壤、气候、种子、播种质量等多种因素,造成缺苗断垄,或出苗不齐等现象。必须尽早查苗补种。在棉苗缺苗20.0%时应采取催芽补种的办法,20.0%以下采用芽苗移栽(移稠补稀)的办法。 1.3 肥水调控棉花苗期需肥量较少占总量的5.0%。土质肥沃,底肥已增施氮肥的及壮苗和旺苗棉田,苗期可不追施氮肥。土壤墒情差的旱薄、盐碱地和未施基肥的棉田应根据苗情施好苗肥,应早施、轻施速效氮肥,追施尿素45.00~75 .00 kg/hm2。 1.4 中耕松土苗期中耕不仅能破除板结,清除杂草,减少蒸发与病虫危害,促进棉苗根系发育,达到壮苗,促使早发。一般苗期应结合天气情况中耕2~3次,棉苗现行时,浅中耕3~5 cm,以后逐渐中耕深度达8~10 cm。天旱时应浅锄保墒,降雨较多时,应深锄放墒增温。 1.5 早期防治病虫害苗期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立枯病、褐(纹)斑病等;虫害主要有棉蚜、地老虎、盲椿象、蓟马等。防治苗期病害,可选用多菌灵、农用链霉素、乙蒜素、高锰酸钾其中2种喷施,混合叶面肥喷施,效果理想。 2 蕾期管理 2.1 增施发棵搭架肥地力肥沃、底肥足、生长旺盛的棉田,可不追肥或少追肥。对底肥不足、长势弱的棉田,应早施蕾肥,并适当施入速效氮肥如尿素120.00~225.00 kg/ hm2;肥料种类上,氮肥、钾肥一起施;适量喷施硼肥;提倡施用优质复合肥。 2.2 灌溉排水、中耕培土棉株进入蕾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加快,对水分要求增多,但只能轻灌,最好隔行沟灌,保证10~30 cm土壤湿度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0.0%。如蕾期降雨较多,要注意保持田间排水畅通,以免引起根系生长不良。 2.3 早去叶枝叶枝不能直接开花结铃,营养体大,消耗养料多、影响田间通透性。正常密度的棉田,棉花去叶枝适宜时间,应在第1果枝与叶枝可以区分时,将第1果枝以下叶枝全部去掉,保留主茎叶。对缺苗处、地头、边行,每株也可保留1~2个叶枝,以利用空间和边行优势。 2.4 病虫防治、化学调控此期主要病害为枯萎病、黄萎病,在盛发期,适宜药剂为用70.0%的甲基托布津500~1 500倍液、多菌灵1 000倍液、或1.0%~2.0%的碳铵水进行灌根,对控制促进病株恢复生长有明显作用。虫害为棉铃虫、蚜虫等。用75.0%拉维因可湿性粉剂300 g/km2、25.0%西维因可湿性粉剂6.00 kg/ km2、或20.0%灭多威乳油900 mL 或2.5%功夫乳油600 mL,进行叶面喷施。 2.5 适时揭膜一般棉田宜在棉株盛蕾期进行揭膜。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棉田湿度大时可适当提前揭膜为宜, 棉花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师树旺 (河北省磁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河北磁县 056500 ) 摘 要根据棉花不同生育时期的特点,因苗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栽培管理技术,满足棉花生长发育的需要,达到提高作物产量和改进品质的目的。 关键词棉花;高产;技术 中图分类号 S 562 文献标志码 B High Quality and High Yield Cotton Cultivation Techniques Shi Shuwang Abstract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tton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because seedlings of local conditions, adopt a different culture and management technologies to meet the needs of cott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to improve crop yields and improve quality purposes. Keywords cotton; yield; technology 作者简介:师树旺(1978-),中学二级教师,从事农林生物技术教学 与研究。 收稿日期:2011-04-17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一、选用优质、高产、抗病的品种 选用米质好、抗稻瘟病能力强,产量高的水稻品种进行高产栽培。 二、采用旱地育秧技术 (一)选好苗床:选择离家近便于管理、肥沃疏松的旱地作育秧苗床。育一亩大田的秧苗,需长7米、宽1.2米(净播种面积)的苗床4厢。 (二)精细整理苗床:苗床按1.7米开厢,厢沟宽40㎝,厢沟深5-8㎝,厢面宽1.3米,将过筛后的细磷肥按每厢1公斤撒于厢面上后将土整细,并将磷肥与厢面表土拌均,将厢面整细整平。并提前筛好盖种的细土用塑膜盖上防雨备用。 (三)浇透底水与苗床消毒:整好的苗床上只用淡粪水或清水浇透(底水不足出苗时间长出苗率低),然后按4厢苗床50克敌松兑1-2桶水均匀地洒在苗厢表面上进行土壤消毒。 (四)适时播种:播种期低山在3月20-25日,二高山在3月25-30日。播种过早遇寒潮低温将造成烂种,播种过迟温度升高后苗厢上管理难度大,秧苗生长过快难以培育壮苗。

(五)精细播种盖土:不需摧芽直接播干种,将稻种分成与苗床厢数相等的份数后,每厢播一份稻种,注意播均匀。每厢种子播结束后及时用细土盖种,然后在盖种细土上喷施旱秧净防杂草(只喷一次,不能重复喷)及时盖塑膜,防止盖土盖膜不及时遇晴天苗床水分蒸发后出苗迟和出苗不整齐。 (六)盖膜:必须盖2层膜(第一层保湿,第二层增温),第一层膜平盖在厢面上,不能压边(以便齐苗后抽掉),第二层升棚覆盖,并将膜的四周用土压紧封严。 (七)苗床管理: 1、适时揭膜:齐苗后(苗高达1-1.5㎝)从拱棚的一端将平盖在厢面上的第一层膜抽掉,二叶一心时在晴天上午9点至下午5点揭开膜的两端通风炼苗,三叶一心时选择晴天的下午将膜全部揭掉。 2、防治立枯病:秧苗一叶一心时,每四厢苗床用50克敌克松兑水100公斤均匀地浇洒在厢面上防立枯病,如雨水多时,间隔5天用同样浓度的敌克松药液再预防一次。 3、追苗肥:从二叶一心开始每长一片叶追一次淡粪水(最好用不是沼液的粪水,如用沼液必须用一桶沼液兑4桶清水,严防因沼液浓度过高导致烧苗),苗床上严禁施用尿素和碳铵。 4、适时移栽:在秧苗叶龄达 3.1-4.1叶时为移栽最隹叶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选用优质、高产、抗病的品种 选用米质好、抗稻瘟病能力强,产量高的水稻品种进行高产栽培。如:丰两优系列、Y两优系列、超级稻等中迟熟品种,在气候和管理得当的情况下一般可以达到每亩1500~1800斤以上的高产。 一、采用旱地育秧技术 (一)选好苗床:选择离家近便于管理、肥沃疏松的旱地作育秧苗床。育一亩大田的秧苗,需长7米、宽1.2米(净播种面积)的苗床4厢。 (二)精细整理苗床:苗床按1.7米开厢,厢沟宽40㎝,厢沟深5-8㎝,厢面宽1.3米,迪尔乐复合生物肥按每厢3~5公斤加复合肥0.5~1公斤撒于厢面上后将土整细,并将迪尔乐复合生物肥、复合肥与厢面表土拌匀,将厢面整细整平。并提前筛好盖种的细土用塑膜盖上防雨备用。 (三)浇透底水与苗床消毒:整好的苗床上只用淡粪迪尔乐复合生物肥兑水或清水浇透(底水不足出苗时间长出苗率低),然后按4厢苗床50克敌松兑1~2桶水均匀地洒在苗厢表面上进行土壤消毒。 (四)适时播种:播种期低山在3月20-25日,高山在3月25-30日。播种过早遇寒潮低温将造成烂种,播种过迟温度升高后苗厢上管理难度大,秧苗生长过快难以培育壮苗。 (五)培育壮秧:用硅丰环每包兑水4斤可泡4斤谷种,泡12小时捞取沥水,隔12小时再浸入水中泡12小时起水,无需摧芽直接播种,

经硅丰环处理过的稻种可以明显地提高发芽率,提高产量30%。将稻种分成与苗床厢数相等的份数后,每厢播一份稻种,注意播均匀。每厢种子播结束后及时用细土盖种,然后在盖种细土上喷施旱秧净防杂草(只喷一次,不能重复喷)及时盖塑膜,防止盖土盖膜不及时遇晴天苗床水分蒸发后出苗迟和出苗不整齐。 (六)盖膜:必须盖2层膜(第一层保湿,第二层增温),第一层膜平盖在厢面上,不能压边(以便齐苗后抽掉),第二层升温棚覆盖,并将膜的四周用土压紧封严。 (七)苗床管理: 1、适时揭膜:齐苗后(苗高达1-1.5㎝)从拱棚的一端将平盖在厢面上的第一层膜抽掉,二叶一心时在晴天上午9点至下午5点揭开膜的两端通风炼苗,三叶一心时选择晴天的下午将膜全部揭掉。 2、防治立枯病:秧苗一叶一心时,每四厢苗床用50克敌克松+硅丰环1包兑水100公斤均匀地浇洒在厢面上防立枯病,如雨水多时,间隔5天用同样浓度的敌克松药液+硅丰环1包再预防一次。 3、追苗肥:从二叶一心开始每长一片叶追一次用迪尔乐复合生物肥适量兑水浇施或淡粪水(最好用不是沼液的粪水,如用沼液必须用一桶沼液兑4桶清水,严防因沼液浓度过高导致烧苗),苗床上严禁施用尿素和碳铵。 4、适时移栽:在秧苗叶龄达3.1-4.1叶时为移栽最佳叶龄,在移栽前一天的下午在苗床上浇一次透水,用硅丰环1包兑水50公斤浇施,有利于移栽后的生根、提早分蘖,也利于第二天拔苗,拔苗时尽量多带

日光温室蔬菜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日光温室蔬菜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日光温室蔬菜栽培就是在外界环境不适宜蔬菜生长发育的季节或地区,人为在日光温室内创造适宜蔬菜生长发育的环境,进行蔬菜栽培的一种方式。不同纬度地区、不同蔬菜种类及温室结构类型的栽培模式与技术不同。按照高效利用自然资源和日光温室性能、满足蔬菜生物学特性及生长发育规律、提高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经济效益、促进专业化和规模化与产业化发展、有利于合理利用土壤肥力及减少病虫害发生等可持续发展的五大原则,制定不同茬口日光温室蔬菜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一、一年一大茬长季节栽培 日光温室蔬菜一年一大茬栽培分为一年一大茬越冬长季节栽培模式和一年一大茬越夏长季节栽培模式两种。 (一)越冬长季节栽培模式 越冬长季节栽培模式,一般是在夏末或秋季育苗和定植,初花期在初冬季节,深冬开始采收上市,到翌年夏季结束,采收期跨越冬、春、夏三个季节,整个生育期长达10个月左右。该模式适宜在北纬32~43°地区冬半年日照百分率大于55%、日光温室内最低温度可达10℃以上的地区实施,主要适于种植番茄、茄子、辣椒、黄瓜、角瓜等茄果类和瓜类蔬菜(表1),其产品主要供应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北方地区。

表1 日光温室越冬长季节种植模式图

(二)越夏长季节栽培模式 越夏长季节栽培模式,一般是在寒冬季节育苗和定植,其苗期在最寒冷的隆冬度过,对育苗温室的条件要求较高。一般3月开始采收上市,采收期跨越春、夏、秋三个季节,收获期长达7个月时间,整个生育期长达8个月以上。主要适于番茄和黄瓜等果菜类蔬菜栽培(表2)。这种模式相对生产成本较低,管理简便,适宜在高原或北纬38°以北夏季气温温和地方生产,其产品主要供应我国长江以南地区。

苹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教案

苹果栽培校本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苹果果实品质的含义及优质果品应具备的条件。 2.掌握苹果园土肥水的优质高效管理技术。 3.掌握苹果花果的优质高效管理技术。 4.了解专用于提高果实品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及其用法。 5.了解适宜采收期的确定方法、采后分级和处理技术。 教学重点:1.苹果园土肥水的优质高效管理技术。 2.苹果花果的优质高效管理技术。 教学难点:1.苹果园土壤管理方法。 2.留果量的确定、疏花疏果方法。 3.套袋的时期与方法 4.适期采收技术。 教法方法:1.讲授 2.“套袋方法”用实物演示,并让学生上台演示,检查效果,纠正错误。 课时: 8 教学内容: 第一节苹果 四、苹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一)苹果果实品质的含义 苹果果实品质包括外观品质、鲜食品质、贮藏品质和加工品质等诸方面,由许多因素决定。 1.外观品质 (1)果个适中 (2)果形周正 (3)色泽艳丽 (4)果面光泽度高 2.鲜食风味品质 (1)含糖量高 (2)含酸量和糖酸比适当 (3)香味浓

(4)硬度适中 3.贮藏品质 4.符合绿色食品的要求 (二)苹果园土肥水的优质高效管理 1.果园土壤管理 (1)生草法:即全园种草或行间带状种草。草的刈割管理:草应进行刈割管理,一般每年2~4次。刈割下的草,可随时扬到果树树冠下或全园撒匀,遮盖在草留的茬上也无妨。 生草园果树施肥:一般追肥施在果树下或随灌溉水施。带状生草时,施基肥可在非生草地带施 生草园植保:生草种类的选择与刈割时期应与保护天敌一起考虑。 清园:冬前果园清园不易做得很干净,所以生草园果树刮皮、剪除病虫枝、摘纸袋、摘叶等,应尽量随手收拾,集中销毁或深埋。另外,早春草皮与果树同时喷石硫合剂,以灭除病菌或越冬虫卵。 生草的更新复壮:一般5~10年更新一次。 (2)免耕法:免耕和施用除草剂原则现代果树生产中的免耕法,是在人们承认果园有一定量的草生长,有利无害的前提下实施的。对果园杂草种类、数量应有清楚的了解。 正确选用除草剂了解各种除草剂性能,结合果树情况正确选用除草剂。除草剂的施用时期只要杂草不影响果园通风透光,两次除草即可。主要在两个时期使用:一是春末夏初,二是秋初。 (3)覆盖法: 即用覆盖物覆盖全园或部分面积,其目的是土壤保墒,提高地温、灭草或改善树冠下部光照状况等。 技术要点:春季覆膜应在开花前,勿太早太迟;可行内带状覆盖,也可行间带状覆盖或“轮作”;风大的地区,覆盖要多压土;山坡地注意勿引起积水,水土流失;夏季最炎热时和雨季可撤膜,秋季再覆上;覆膜多年,应注意增加土壤施肥量,尤其是有机肥。秸秆覆盖可用麦秸、豆秸、谷糠、玉米秸、山草等,覆盖全园或带状、树盘状覆盖。 2.苹果园施肥 本节介绍的苹果园施肥技术,以果园生草为前提条件,即幼年果树行间种植产草量很高的绿肥作物或生草,在果树幼年期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基础上,果树进入盛果期时土壤有机质含量达1.5% ~2.0%。 (1)施肥时期:

《高产优质高效水稻种植新技术》试卷及答案

云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2006级现代乡村综合管理 《高产优质高效水稻种植新技术》统考试卷 一、名词解释(本题15分,每题5分) 1、优质水稻 2、优质大米 3、绿色大米 二、填空题(本题共30分,每空1分) 1、优质水稻的目标对象是(),优质稻谷的目标对象是(),优质大米的目标对象是()。 2、选择优质水稻品种是水稻种植的()。 3、各类大米按加工精度()分等,共()等。各类大米中的黄粒米限度为()。 4、目前,绿色食品标准分为()个技术等级:()和()。 5、水稻生长可分为()、()和()三个阶段。 6、2006年,农业部水稻主推技术主要有()、()、()、()、()、()、()等7项主推技术。 7、旱育秧是水稻生产上的实用技术。具有()和()技术效果 8、“一选三圃法”即()、()、()、()。此方法又称“改良混合选择法”。 9、水稻测土配方施肥要掌握()、()、()、()、()的原则。

三、判断题:在正确的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 1、走上餐桌的野菜,没有喷过农药的食品就是绿色食品。() 2、杂交稻的杂种一代具有杂种优势,能迅速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可继续作为第二年生产用种。() 3、黄泥板田或耕层浅瘦、基肥不足的稻田常发生缺氮症状。() 4、缺氮的原因主要是用氮肥作为基肥,或施入量较多,或者施用过腐熟的有机肥。() 5、移栽后发红不返青,分蘖少,或返青后出现僵苗现象,是由于缺磷造成的。 ()6、常规稻的基因型是纯合的,其子代与上一代的农艺性状相同,因此,育种家育出的常规稻品种不需要年年制种,只要做好提纯复壮工作,就可以连年种植。 () 7、从发芽到幼穗分化的这一段时间称为水稻的营养生长阶段。() 8、幼穗分化开始也就标志着生殖生长发育阶段的开始。() 9、测土是测土配方施肥的前提,通过对土壤养分分析测定,准确地掌握土壤的供肥性能,为测土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10、基肥应以化肥为主,有机肥为辅,农家肥一定要选用新鲜的农家肥。 () 四、简答题(本题共25分,每题5分) 1、简要回答旱育秧技术的主要操作程序? 2、水稻高成穗的关键技术是什么?

果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概述

果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概述 2010级生物(1)班陈珊10410801007 摘要:以前,我国果树栽培种中存在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果树产业化的发展。随着果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的发展和应用,实现了果树生产的优质、稳产和高效。本文主要从高标准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等方面作一综述。关键词:果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1土肥水管理 1.1土壤改良及管理 土壤改良是果园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①多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近10年来,人们都普遍感觉到果实不甜了,果不香了。原因就是人们偏重施用化肥,特别是偏重施用氮肥,不重视施用有机肥造成的。不重视有机肥的施用,导致土壤扳结、不透气,理化性状越来越差,土壤团粒结构形成没有物质保证,保水肥的能力下降,果树花芽难形成,土壤营养失调,各种缺素症频繁发生,如苦痘病、水心病、小叶病、黄叶病等,而且也影响了土壤微生物的生存和作用[15]。日本的果园,十分重视土壤改良和有机肥、有机物的施用。其土壤有机质含量在4%-5%,而我国多数果园不到1%。这是我国果园和日本果园管理技术上最大的差距,也是影响质量的效益的瓶颈。我们必须逐年增施有机肥,推行果园生草,突破土壤管理的怪圈,使我们果园的土壤管理尽快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②深翻扩穴。土壤的理化性决定着根系的伸展范围和吸收、供应水肥的能力。土壤团粒结构好,疏松,透气,有机质含量高,养分平衡,就会“根深叶茂,果实累累”。如果土壤板结,贫瘠,透气性差,果树生长和结果就会受到影响,也会导致和加重果树的病害,加快果树的老化,缩短结果年限。果园土壤的改良,应在未栽树前就开始,用挖坑或开沟的办法栽植,栽植后的幼树争取在每年9月份施基肥时翻通全园土壤,将表层耕性较好,肥力较高的表土结合施肥逐年翻入30-80厘米深处,而将底层的坚硬心土翻至表层30厘米以上熟化。深翻的深度要根据土层薄厚与土质的不同,灵活掌握。 ③果园生草,有机物覆盖。果园生草,因其具有提高土壤有机质,改变果园小气候,保持水土、保墒、减少锄草用工等优点,在国外,已被普遍采用,国内应用的面积也逐年扩大。 1.2平衡施肥 平衡施肥是提高果树业生产水平, 促进果树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措施, 它不仅能获得稳产高产, 改善果品质量, 还可以培肥地力, 改善农田生态条件, 减少环境污染。更重要是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5%~10%, 增产率一般为 10%~15%, 是一项增产节肥、节支增收的技术措施[16]。 配方施肥是最主要的平衡施肥技术。及时通过对土壤、植物、肥料分析测试, 掌握土壤、植物养分状况和肥料养分含量是配方施肥工作中的基础。配方施肥的方法有很多种, 目前果树平衡施肥的配方方法主要有二种, 第一种是目标产量配方法, 它具有简易、快速、价廉的特点, 起到了配方施肥微观指导的作用; 第二种是植株营养诊断, 可直观地根据果树缺素症状和果树叶片养分含量的缺失来及时补充中量、微量元素。将两种方法联合应用, 是平衡施肥的一条技术路线。 1.3 保水、灌水和排水 ①保水技术 与集水技术一样,都是集水农业工程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旱作农业地区,保水技术就是

论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措施

论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措施 发表时间:2019-11-26T09:35:29.393Z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1期作者:李云艳 [导读] 为了实现水稻高产的目标,不仅需要适合水稻生产的土壤环境,还需要选育壮苗的科学工作。目前,我国水稻育苗中存在着许多不良种子和不良苗木现象。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应高度重视这些问题。本文主要论述了水稻苗木加固技术的方法、原理和基本措施。 李云艳 黑龙江省肇东市跃进乡农牧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 摘要:为了实现水稻高产的目标,不仅需要适合水稻生产的土壤环境,还需要选育壮苗的科学工作。目前,我国水稻育苗中存在着许多不良种子和不良苗木现象。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应高度重视这些问题。本文主要论述了水稻苗木加固技术的方法、原理和基本措施。 关键词: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前言:加强水稻育苗工作,应多培植根系发达、茎壮、苗龄适宜、无苗期病害。目前,我国水稻育苗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在日常育苗加固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技术问题。针对不同的育苗基地,应制定有效措施,全面提高水稻育苗加固质量和水平。很多农民选择最高产优质的水稻来栽培,给农民增加农业大丰收。 1水稻育苗技术 优质高产水稻生产基地不含水稻土,被清洁灌溉水源中的重金属和农药残留污染。昼夜温差10~15℃,避免高温或低温对于安全食品非常重要,因为它的优质,高产,抗病和均匀分布。晚季芽的温室选择基于温室幼苗,3月15日左右播种最佳。增加土壤将温室内的土壤温度降低约10厘米,使苗圃变平并展开。播种后1至3天,施用糯米,并将干燥的种子施用于15%的种子。种子浸泡、搅拌不超过5厘米。其他涂覆的酸性杀菌剂需要重复使用。当水温约为在15℃下,通常使用恒温发芽装置在28至32℃的恒温下发芽,通常持续24至30小时,网袋可用于在发芽期间膨胀。如果枝条长度为1-2毫米,温度可降至15-20℃,冷枝可接种约6小时。播种前的时间必须短于播种时间。根据移植的时间和速度分批喷水。通常,接种时床面温度为12°C或更高,计数值约为10至15天,接种量通过接种调整大小装置,并以恒定速率接种。大约0.7厘米,最大厚度小于1厘米。最好将湿润或干燥的幼苗移植到高产幼苗以改善种群结构,改善通风和光照条件,降低发病率。优质高产水稻生产的重要基础,可以节省田间施肥,扩大种植面积,减少人口资源,减少病虫害。 2管理苗床的秧田技术 播种至出苗时,主要是关闭保温和保湿,温度控制在30-32°C,通风温度超过35°C。当发生50-70%时,棚内温度为25-28°C,最高不超过30°C,注意通风。注意高高温下幼苗通风温度,注意防风,防止冷热天气,防止高温。提高品质,保持根系活力和叶片光合能力。在结果期茎鞘贮藏材料和叶片光合产物的贮藏,以及高种子均为适宜群体,个体较强,积累较多。水稻生长速度早增加速,叶面积增大,光能被截获,光合产物积累更多。从叶片到移栽期,应逐渐转移到昼夜。根据当地温度,覆盖在适当的条件下改善苗木的质量。当苗木出现时,除了需要添加一些土壤水分外,一般不需要浇水,揭开薄膜,防止干湿损坏床。从盖子上取下幼苗后,倒入少量水,或者如果米叶卷曲,检查早上和晚上叶子的尖端。必须每次吃水都能减少水流量。对于抗病流行病,每平方米 4毫升水,播种前将其放入床中,或从叶子中取出2-3毫升每平方米。在培育许多强大的蝎子的基础上,广泛和双重是核心。深施肥和控制灌溉是控制病虫害的关键,也是高产施肥和施肥的综合栽培模式。顶部拌种和追肥通常在叶期进行。施肥量为每平方米1.5至2克。水稻稀释100倍。施肥后,用水压碎,以免烧伤叶片,起秧前再施送嫁肥。 3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是影响水稻高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高产水稻种植过程中,将选择适合水稻生长特性的肥料,不断创新水稻种植技术,促进水稻种植和水的进一步协调。肥料管理促进了水稻种植系统的发展。除了提高肥料能源效率和水肥管理外,不仅可以控制氮肥用量,还可以有效控制氮肥的使用。每公顷的坡度为30~45吨。喷施前氮肥用量为65%,施肥量为35%。剩余的钾用作滴耳,用灌溉水达到降水。农业,春耕,干旱或农业,然后在移植后3至5天进行。温度稳定在13°C,深度小于1厘米,手动插入深度为1.5厘米,深度相同。分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使用低高粱立即恢复至少6片绿叶和剩余肥料作为对照肥料。区分肥料的幼穗并开始施肥,施肥两次,分化增加了数量和强度。当第二次暴露旗叶时,剩余的会被施用。由于秸秆较薄,在分化开始时或交配阶段应严格控制氮肥的使用。有机肥在改善土壤结构和平衡土壤养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了种植优质,高产的水稻,最好使用有机肥。 4插秧技术 加强现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节水灌溉模式的含水层管理,满足生长,通风,节水等生长要求。移栽后,水层应为高度的2/3,幼苗将再次变绿。返回绿色后,水层将保持在3.3厘米,温度将升高。在10叶期,干湿灌溉用于增加土壤供氧,促进根系发育。田间茎的数量是计划茎数的80%,不必使用过度拥挤,快速下落的黑叶,底叶和黄色化合物。相反,它不会在干燥的范围内干燥7到10天。将从传统的一流品种转变为后来的栽培技术。随着大量生产和机械化的发展,将成为选择所造成的全球气候变化,土壤结构和肥力下降,水资源短缺,大量使用化肥和药物,利用率低,种植最好方法需要一起解决问题。地面开裂,池面白色,叶子苍白,对比促进了深海轮胎和浅表的保护。稻米减数分裂是最低的温度敏感期。为了预防感冒,当温度低于17℃时,使用15厘米深的水来保护胎儿。剩余的时间应该是干燥,潮湿,间歇性灌溉,生根和叶片保留,成熟活棒。每次水是4-5厘米,是自然干燥,然后供水,黄色成熟时间停止。 5预防虫害 预防和控制水稻病虫害非常重要,应根据当地情况加以控制。综合治理农业,种植,化学,生物防治等措施。在种植中,减少水稻病虫害的发生。水稻种植通过适当选择抗病虫害等农艺措施,适当管理施氮,调整苗期和移栽规格。杀虫剂是杀灭杂草最有效的方法。杂草是主要基于预防,加强和预测疾病中心和疾病预防中心,以预防和控制爆炸。根据天气情况,7月初稻瘟病控制在100克公顷。在叶子中发现的斑点,水喷洒5厘米施药前,一天后将水转移到普通水中。预防2.5%的敌人乳化剂和225-300毫升公顷,225-300公斤的水喷雾或其他农药。应注意控制蚜虫,但在此领域,控制剂,稻叶卷曲控制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等。重点研究高温低温水稻,抗旱鉴定方法,评价标准和灾害损失评估方法,抗震品种选育,创新防灾防灾水稻种植系统,高温和低温水稻建立灾害管理系统,预警和防灾研究,干旱和防洪技术,综合物种环境和技术。 结束语对提高我国水稻产量和种植者的经济效益具有积极的影响。我国政府部门要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重视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研

国务院关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决定

国务院关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决定 【法规类别】农业管理 【发文字号】国发[1992]56号 【失效依据】国务院关于宣布失效一批国务院文件的决定(2016) 【发布部门】国务院 【发布日期】1992.09.25 【实施日期】1992.09.25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国务院规范性文件 国务院关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决定 (1992年9月25日国发〔1992〕56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特别是农产品数量的大幅度增长,对全国人民基本解决温饱问题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九十年代我国农业应当在继续重视产品数量的基础上,转入高产优质并重、提高效益的新阶段。这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转变。实现这个转变,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继续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基础地位的需要;对于满足城乡居民生活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为工业提供更多的优质原料,缓解农产品卖难问题,较快地增加农民收入,拓宽农村工业品市场,实现小康目标,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都具有重要意

义。为了更好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现就有关问题作如下决定: 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已经相继放开了水产、水果、蔬菜、畜禽、蛋奶等大多数农产品,促使这些产品的产量大幅度上升,优质高效比重不断扩大。实践证明,把农产品放开,推向市场,是实现优质优价、加快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基本动力。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要认真总结经验,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进一步放开农产品经营。对迄今尚未放开的农产品,都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放开,使农产品生产与市场需求直接联结起来,推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更快发展。 抓紧当前有利时机,加快粮食购销体制改革,进一步向粮食商品化、经营市场化的方向推进。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分散决策,在考虑各方面承受能力和各项保证措施配套的前提下,凡是有条件放开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提出实施方案,报国务院批准。一般是继续保留定购数量,放开购销价格,实行随行就市。在市价低于保护价时按保护价收购。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实行定购数量和购销价格一起放开。对放开的省份,中央在几年内继续保留财政补贴和粮食定购“三挂钩”优惠,逐年减少,以支持改革顺利实施。通过放开粮食购销价格,调动粮农尤其是主产区发展优质粮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这些地区的粮食生产优势,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 同时,采取以下措施,保护粮食生产,稳定粮食市场:(一)抓紧以批发市场为主的市场体系建设,坚决消除地区封锁,建立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多经济成分的粮食流通制度。(二)建立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机制。除经济作物和林牧渔业集中产区外,实行农业税征收粮食实物;进一步完善中央和地方多级粮食储备体系,通过吞吐调节平抑市场粮价;在财政支持下多方筹资,建立中央和地方多层次粮食风险基金;健全市场预测制度和信息服务网络,指导产销地区之间建立相对稳定的大宗贸易协定;支持粮食部门转轨变型,实行企业化经营,开展以粮食加工为主的多种经营,继续发挥在粮食流通中的主渠道作用;实行粮食内外贸结合,更好地运用进出口调剂手段。(三)进一步加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