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四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军 军史及沿革

【四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军 军史及沿革

【四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军 军史及沿革
【四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军 军史及沿革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军的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9纵队。该纵队是在抗日战争初期,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在冀东暴动中保留下来的部分战斗力量基础组建的。

1938年7月,中国共产党冀热边特委在八路军第4纵队配合下,发动和领导了冀东20万工农抗日暴动,建立了抗日武装。之后,中国共产党又陆续派遣许多红军干部到这支抗日武装力量中担任各级领导。10月,其主力撤到平西抗日根据地整训,留在冀东的三支游击支队便成了冀东抗日游击战争的主要武装力量。

1940年7月,这支武装力量编为晋察冀军区第13军分区,李运昌任司令员,李楚离任政治委员,辖第12、第13团,曾配合主力部队参加百团大战。

1942年11月,第13军分区抽调第12、第13团与所属各县大队、基干队合编为7个地方区队,在长城内外日军制造的"无人区",坚持艰苦的抗日游击战争,并在斗争中逐步发展壮大。

1945年1月,奉晋察冀军区的命令,第13军分区改为冀热辽军区,辖第14至第18军分区,隶属晋察冀军区。冀热辽军区组成后,投入抗日战争的攻势作战和战略反攻,北出长城,进军热(河)南、辽(宁)西。

1945年战略反攻后,冀热辽军区主力部队编为詹才芳、黄永胜两个纵队。同年10月,冀热辽军区划归东北,11月又调回晋察冀军区。同时根据晋察冀军区统一整编部队的命令,冀热辽军区改编为冀东军区,所属部队编成冀东军区第11、第12、第13、第14旅。

抗日战争胜利后,这支部队立即投入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军队进行斗争,接连进行了承德保卫战、香河保卫战以及打退美军直接进犯的安平作战等,保卫了冀东解放区。

1946年6月至8月,冀东军区野战部队进行了整编,先编为第11军区改归东北民主联军建制。8月,上述第10、第11、第9旅,在河北遵化地区编成东北民主联军第9纵队,司令员詹才芳,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李中权,参谋长彭寿生。各旅依次改称为第25、第26、第27师。全纵队2.3万余人。不久,部队先后进入东北地区,参加了秋季攻势和冬季攻势作战。

1948年1月,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3月,又改称东北野战军,第9纵队番号未变。1948年9月,第9纵队在辽沈战役中,先取得锦北战斗重大胜利,后担任锦州城南突破任务,迅速打开突破口,随即向纵深发展,歼敌1.5万人,并活捉国民党军东北"剿总"上将副司令范汉杰、兵团中将司令卢滩泉。锦州解放后又参加辽西会战,从锦州直插营口,追歼逃敌,阻绝了大部敌人从海上逃跑,解放了营口。

1948年11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第9纵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军,仍归东北野战军建制。詹才芳任军长,李中权任政治委员,杨梅生任副军长,袁渊任参谋长,王逸群任政治部主任。第25师改称第136师,曾雍雅任师长,徐光华任政治委员;第26师改称第137师,萧全夫任师长,李振声任政治委员;第27师改称为138师,任昌辉任师长,王文任政治委员;冀热辽军区独立第7师调归该军建制,改称第159师,陈宗坤任师长。改编后,全军共4.7万余人。

1948年12月至1949年1月,第46军参加平津战役,首先插入天津至塘沽之间,切断了敌人的海上退路,同兄弟部队一起完成对天津国民党的包围。在天津攻坚战中,担负由南向北的突击任务,歼敌1.5

万余人。尔后转进河北霸县地区,奉命改编傅作义起义部队第121师和273师,将其士兵3600余人分别补入各部队。

1949年4月初,该军编入第四野战军第12兵团建制,向华中、华南进军。7月上旬,渡过长江,直逼

长沙城下,促进了长沙的和平解放。此后,第159师调归湖南军区建制;第138师担任长沙警备任务;第136师、第137师参加衡(阳)宝(庆)战役。继之,又先后遂行了湘南、湘西剿匪任务。

1951年1月,该军奉命进驻粤东,执行保卫粤东海防的任务。1952年9月,第46军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此时军长萧全夫、政治委员吴保山。在此之前,第133师调入,原辖之第138师调出。在朝鲜战场,第46军先后参加三次攻打马踏里战斗,以后又担任西海岸守务任务和"三八"线临津江北岸的防御任务。1955年10月,从朝鲜回国。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军,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和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光荣岗位上,经受了各种锻炼和考验,出色进完成了各项战斗任务。涌现出全国著名战斗英雄田广文、纪士信等11人;涌现出许多著名英雄连队;涌现出二级战斗英雄马玉臣、粟学福等英模人物近万人。

1985年7月第46军番号撤销。

步兵第136师

1948年11月,由东北野战军第9纵队25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军136师,该师部队前身是1945年11月组建的冀东军区第12旅和第14旅,1946年7月两旅合编为新第12旅,次月改称冀东军区独立第10旅,1947年8月编入东北民主联军第9纵队为25师,1948年1月改称东北野战军第9纵队第25师。该师前身部队长期坚持冀东武装斗争,具有丰富的战斗经验,“战斗力有突击性,行军力强,能吃苦,出关作战后进步很快”。解放战争中先后参加了两次承德保卫战、香河保卫战、香通武战役、滦东战役、1947年东北秋、冬季攻势,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平解放长沙、衡宝战役等。1952年9月,136师随军入朝参战,三打马踏里,1955年10月回国,驻防吉林省。1975年6月随军调防,驻防山东临沂。1985年9月,整编为陆军第67集团军步兵第136师,执行北方乙种步兵师编制。1999年与河南开封陆军预备役步兵师合并,改编为河南陆军预备役步兵第136师。

步兵第137师

1948年11月,由东北野战军第9纵队26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军137师,该师部队前身是1945年11月组建的冀东军区第13旅,1946年8月改称冀东军区独立第11旅,1947年8月编入东北民主联军第9纵队为26师,1948年1月改称东北野战军第9纵队第26师。该师前身部队长期坚持冀东武装斗争,具有丰富的战斗经验,“部队富有朝气,战斗情绪高,作风勇猛,执行命令坚决”。解放战争中先后参加了两次承德保卫战、香河保卫战、香通武战役、滦东战役、1947年东北秋、冬季攻势,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衡宝战役等。锦州攻坚战中,76团5连浴血奋战,四树红旗,被纵队授予“锦州战斗尖刀连”称号。1952年9月,137师随军入朝参战,1955年10月回国,驻防吉林省。1975年6月随军调防,驻防徐州,后移防山东胶县。1985年9月,137师撤消番号和建制。

步兵第138师

1948年11月,由东北野战军第9纵队27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军138师,该师部队前身是1947年8月初以冀东军区12、14、15分区的警备团为基础组建的冀东军区独立第9旅。8月中旬编入东北民主联军第9纵队为27师。该师前身部队长期坚持冀东武装斗争,具有一定的战斗经验。编成后参加了1947年东北秋、冬季攻势,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警备长沙等。1950年12月,138师师直和413团机关调出1/2去长春组建空军航校。1952年9月138师调出46军建制,划给海军。1953年2月,以138师师部为基础,组建海军航空兵第2师。该师各团入朝,412、413团配属给38军,414团配属给50军。1954年4月将这3个步兵团抽出和公安18师师部及其他部队组成的辽东要塞师。

我军历史上陆军第二个138师成立于1970年1月,由陆军第46军133师改番号为陆军第46军138师,其后发展见上述133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70个军(五)

中国人民解放军 历史上的70个军(五) 仅供参考 第41军: 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1948年11月改称第41军,辖第121、第122、第123、第154师,吴克华任军长,莫文骅任政治委员。先后参加了平津、广西等战役。 第42军: 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5纵队。1 948年11月改称第42军,辖第124、第125、第126、第155师,万毅任军长,刘兴元任政治委员。先后参加了平津、鄂西等战役以及抗美援朝战争。 第43军: 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6纵队。1948年11月改编为第43军,辖第127、第128、第129、第156师。洪学智任军长,赖传珠任政治委员。先后参加平津、渡江、湘赣等战役。1985年10月该军被撤销。 第44军: 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7纵队。1948年11月改称第44军,辖第130、第13l、第132、第157师,邓华任军长,吴富善任政治委员。先后参加平津、湘赣等战役,1952年10月该军番号撤销。 第45军:

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8纵队。1948年11月改称第45军,辖第133、第134、第135、第158师,黄永胜任军长,邱会作任政治委员。参加了平津、广西等战役,1952年10月该军番号撤销。 第46军: 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9纵队。1948年11月改编为第46军,辖第136、第137、第138、第159师,詹才芳任军长,李中权任政治委员。先后参加了平津战役以及抗美援朝战争。1985年该军被撤销。 第47军: 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10纵队。1948年11月改称第47军。辖第139、第140、第14l、第160师,梁兴初任军长,周赤萍任政治委员。先后参加平津、宜沙等战役以及抗美援朝战争。 第48军: 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1948年11月改称第48军,辖第142、第143、第144、第16l师,贺晋年任军长,陈仁麒任政治委员。参加了平津、湘赣等战役,1952年3月该军番号撤销。 第49军: 前身是东北军区第12纵队。1948年11月改称第49军,辖第145、第146、第147、第162师,钟伟任军长,袁升平

红军各方面军历史沿革和编制

红军各方面军历史沿革和编制 一、红一方面军 【简介】 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其前身主要是参加南昌起义、平江起义的国民革命军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农民军。1930年6月间,根据中央指示,红1军团在闽西汀州成立,红3军团在鄂东南成立。两军团成立后即分别以南昌和长沙为目标实施战略进攻,并于8月23日在浏阳胜利会师,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1方面军。总前委书记毛泽东,总司令朱德,总政委毛泽东,总政治部主任杨岳彬,参谋长朱云卿,全军共计3万多人。1931年11月,方面军总部撤销,其所属各部归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指挥,统称中央红军。1932年6月,中央红军复称红一方面军,同年底进行整编,方面军辖红1、红3、红5军团,共有兵力7万。1933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总部成立,并兼红1方面军总部。1934年1月,红军总部合并于中革军委,红二方面军再称中央红军。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在甘孜和红4方面军会师后,红1方面军第1军团和第3军团组成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先行北上,于10月到达陕北与红15军团会师,恢复红一方面军称号,红15军团编入红一方面军建制,全军共一万余人。抗日战争开始后,红一方面军改编为八路军第115

师。 红一方面军组成后,征战不断,战绩辉煌。1930年冬至1933年春,取得了第1、2、3、4次反“围剿”的胜利,扩大了中央根据地,先后增编了第5、第7、第8、第9等军团,部队发展到10万之多。尽管由于王明“左”倾路线的领导,导致第5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退出苏区开始长征,且湘江一战遭受惨重损失,部队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为3万人;但遵义会议之后,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领导下,实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翻雪山、过草地,历尽艰难险阻,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实现了伟大的战略转移。此后,红一方面军又先后进行了直罗镇战役、东征山西、西征甘宁边,巩固和扩大了陕甘宁苏区,使陕北成为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历史沿革】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领导举行南昌起义。后失败,部队向广东东江地区转移。一部经潮汕抵达海陆丰;另一部由朱德、陈毅率领经大埔,沿粤闽、粤赣边界,于1928年1月抵达湘南宜章地区,并与当地农军发动湘南起义。 1927年9月11日,毛泽东领导举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后失败,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沿罗霄山脉南移,10月抵达井冈山,开创根据地。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分类

一、军官的军衔 现役军官军衔共设三等十级: 即将官3级: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4级: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3级:上尉、中尉、少尉 海军、空军军官的军衔分别冠以“海军”、“空军”字样; 专业技术军官的军衔冠以“专业技术字样”。 军官佩带的肩、符号必须与其军衔相符。 二、士兵的军衔 士兵军衔是区分士兵等级表明身份的称号、标志和国家给予士兵的荣誉。 士兵军衔按兵役性质分为: 志愿兵役制士兵军衔(下士、中士、上士、四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一级军士长) 和义务兵役制士兵军衔(上等兵、列兵)。 士兵军衔按等级分为: 高级士官(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一级军士长)、 中级士官(上士、四级军士长)、 初级士官(下士、中士)、 兵(上等兵、列兵)。 士兵军衔中,一级军士长为最高军衔,列兵为最低军衔。海军、空军士兵的军衔分别冠以“海军”、“空军”字样。 士兵必须按规定佩带与其军衔相符的肩章、符号。 现行军官职务等级编制军衔: 1.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不授予军衔; 2.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和委员为上将; 3.大军区正职为上将、中将,大军区副职为中将、少将; 4.正军职为少将、中将,副军职为少将、大校; 5.正师职为大校、少将,副师职为上校、大校; 6.正团职为上校、中校,副团职为中校、少校; 7.正营职为少校、中校,副营职为上尉、少校; 8.正连职为上尉、中尉,副连职为中尉、上尉;

9.排职为少尉、中尉 专业技术军官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为中将至少校;中级专业技术职 务为大校至上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为中校至少尉。 志愿兵役制士兵按军衔等级分为:高级士官(一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中级士官(四级军士长、上士);初级士官(中士,下士)。义务兵役制士兵为最高军衔 文职制度: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文职干部是被任命为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 办事员级以上职务,不授予军衔的现役军人,是国家干部队伍的组成部分。 文职干部按照工作性质分为专业技术文职干部和非专业技术文职干部。 文职干部编制范围:军队中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医疗卫生、教学、新闻、出版、图书、档案、文化艺术、体育等单位的部分专业技术干部职务,以及机关、院校、医院等单位部分从事行政事务、服务保障的干部职务。 文职干部的职务等级: 专业技术文职干部的专业技术职务分为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 等级分为1级至14级,1级为最高级;非专业技术文职干部的职务分为正 局级、副局级、正处级、副处级正科级、副科级、一级科员、二级科员、 办事员。文职干部的级别设置为特级、1级至9级,特级为最高级。文职干部的待遇基本与现役军官的待遇相同。 文职干部着制式服装,佩带帽徽、肩章、军种符号、领花。根据工作 需要,文职干部可以改任军官,并按照有关规定评定授予军衔。 等级称号: 在旧中国和现在的台湾地区称作“军衔”。 军衔的等级,通常由将官、校官、尉官、士官和士兵构成,有的国家 在将官之上还设有元帅,在尉官与士官之间还设有准尉。军衔按获得者的 兵役状况和所在部队的专业性质在横向上又区分为不同的类别。许多国家 的法律规定,军衔是军人的终身荣誉,非经法律判决不得剥夺,不犯错误不得降低,具有一定条件的军人退役后,在规定的场合有权者佩带军衔符号的军服。实行军衔制度的意义,主要是有利于提高军人的荣誉感和责任心,加强军队的组织纪律性,方便部队的指挥与管理,促进正规化建设, 对国际联盟作战和军队间交往也具有重要作用。 军衔等级设置的数量每个国家各不相同,最多的设二十多级,最少的 只设十几级。军衔等级设置多少,总体上受本国军队的规模和编制体制的 制约。欧洲早期的军队最大编制是团,所以当时最高军衔只到上校,将军 则是代表君主或元首指挥作战的首领。以后,随着军队组织编制的扩大,

【四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军 军史及沿革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军的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9纵队。该纵队是在抗日战争初期,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在冀东暴动中保留下来的部分战斗力量基础组建的。 1938年7月,中国共产党冀热边特委在八路军第4纵队配合下,发动和领导了冀东20万工农抗日暴动,建立了抗日武装。之后,中国共产党又陆续派遣许多红军干部到这支抗日武装力量中担任各级领导。10月,其主力撤到平西抗日根据地整训,留在冀东的三支游击支队便成了冀东抗日游击战争的主要武装力量。 1940年7月,这支武装力量编为晋察冀军区第13军分区,李运昌任司令员,李楚离任政治委员,辖第12、第13团,曾配合主力部队参加百团大战。 1942年11月,第13军分区抽调第12、第13团与所属各县大队、基干队合编为7个地方区队,在长城内外日军制造的"无人区",坚持艰苦的抗日游击战争,并在斗争中逐步发展壮大。 1945年1月,奉晋察冀军区的命令,第13军分区改为冀热辽军区,辖第14至第18军分区,隶属晋察冀军区。冀热辽军区组成后,投入抗日战争的攻势作战和战略反攻,北出长城,进军热(河)南、辽(宁)西。 1945年战略反攻后,冀热辽军区主力部队编为詹才芳、黄永胜两个纵队。同年10月,冀热辽军区划归东北,11月又调回晋察冀军区。同时根据晋察冀军区统一整编部队的命令,冀热辽军区改编为冀东军区,所属部队编成冀东军区第11、第12、第13、第14旅。 抗日战争胜利后,这支部队立即投入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军队进行斗争,接连进行了承德保卫战、香河保卫战以及打退美军直接进犯的安平作战等,保卫了冀东解放区。 1946年6月至8月,冀东军区野战部队进行了整编,先编为第11军区改归东北民主联军建制。8月,上述第10、第11、第9旅,在河北遵化地区编成东北民主联军第9纵队,司令员詹才芳,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李中权,参谋长彭寿生。各旅依次改称为第25、第26、第27师。全纵队2.3万余人。不久,部队先后进入东北地区,参加了秋季攻势和冬季攻势作战。 1948年1月,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3月,又改称东北野战军,第9纵队番号未变。1948年9月,第9纵队在辽沈战役中,先取得锦北战斗重大胜利,后担任锦州城南突破任务,迅速打开突破口,随即向纵深发展,歼敌1.5万人,并活捉国民党军东北"剿总"上将副司令范汉杰、兵团中将司令卢滩泉。锦州解放后又参加辽西会战,从锦州直插营口,追歼逃敌,阻绝了大部敌人从海上逃跑,解放了营口。 1948年11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第9纵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军,仍归东北野战军建制。詹才芳任军长,李中权任政治委员,杨梅生任副军长,袁渊任参谋长,王逸群任政治部主任。第25师改称第136师,曾雍雅任师长,徐光华任政治委员;第26师改称第137师,萧全夫任师长,李振声任政治委员;第27师改称为138师,任昌辉任师长,王文任政治委员;冀热辽军区独立第7师调归该军建制,改称第159师,陈宗坤任师长。改编后,全军共4.7万余人。 1948年12月至1949年1月,第46军参加平津战役,首先插入天津至塘沽之间,切断了敌人的海上退路,同兄弟部队一起完成对天津国民党的包围。在天津攻坚战中,担负由南向北的突击任务,歼敌1.5 万余人。尔后转进河北霸县地区,奉命改编傅作义起义部队第121师和273师,将其士兵3600余人分别补入各部队。 1949年4月初,该军编入第四野战军第12兵团建制,向华中、华南进军。7月上旬,渡过长江,直逼

军队英雄模范的历史沿革和社会功能考察.docx

军队英雄模范的历史沿革和社会功能考察 中图分类号:E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5-0024-02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长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这首20世纪五六十年代红遍中国大江南北的《英雄赞歌》,至今传唱不衰,其中不仅有着当时人们对英雄的歌颂和赞美,更有后人对英雄的追崇和敬仰。我军是一支英雄模范辈出的伟大军队,我军的发展壮大史,可以说就是一部充满荣耀与热血的革命英雄史,在我军的光辉征程中,从来不乏英雄模范,而这些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英雄模范不仅是鼓舞我军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支撑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永续发展的脊梁。人民军队中涌现出的众多英雄模范以其个人的品行、气节和壮举,激励和教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成为我军以及我们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一、军队英雄模范的历史沿革 近代中国经历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悲惨历史,为了摆脱苦难和探索光明,众多英雄志士谱写了一部部惊天动地的壮丽史诗,也创造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传奇。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而言,越是深受苦难的民族,在心理诉求上越需要英雄。可以说,近代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史和抗争史,是促使革命英雄主义在近代中国盛行的心理诱因,而革命英雄主义的盛行又为军队英雄模范的产生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人民军队的建立,军队英雄模范在党的领导号召下和在革命事业的历练中纷纷涌现。 1.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历来具有革命英雄主义传统。早在1935年12月27日,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就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1939年3月18日,毛泽东、王稼祥等联名发出《关于收集和宣传八路军新四军民族英雄事迹的指示》,指出“在抗战中,从我们八路军、新四军的干部与战士中涌现出许多民族英雄。表扬这些英雄及其英勇行为,对外宣传与对内教育均有重大意义,各政治机关应注意收集这些英雄的事迹”。1943年2月11日,八路军总政治部发出《关于宣传八路军、新四军中的各种英雄人物的指示》,指出“不管在作战中、在对敌斗争中、在学习与生产中,都涌现出了许多的八路军、新四军英雄……我们部队应很好学习这种方式,宣传八路军、新四军的各种英雄,特别是火线上的英雄……各战略单位政治机关,应很踏实地去发现这些英雄,编成生动的通讯,电告延安新华社,同时在本地深入宣传,这是极富有教育意义的,但必须审慎地严肃地去进行”。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历来就具有革命英雄主义的传统,对塑造英雄模范的重视是一以贯之的。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试题

一、填空题 1、近代中国人民面对的历史使命是(2)。 2、促进我党对武装斗争认识的两个重要事件是(2)。 3、我党最早提出武装斗争问题的人是(1)。 4、1926年9月,恽代英撰写了(1),这是我党第一次对政治工作进行系统的论述。 5、我党在黄埔军校创建了自己的组织(1)。 6、陕甘区委在1927年2月帮助冯玉祥创办了(1),在杨虎城军中创办了(1)。 7、我军正式称为红军是在(1)。 8、红军游击战的作战原则是(4)。 9、国民革命军的党代表是(1)。 10、我军的建军日是(1)。 11、1930年5月,召开了(1),做出了猛烈地扩大红军和实行(1)的决议。 12、第一次反围剿红军采取的战法是(2)。 13、最终选定红军的落脚点放在陕北是在(1)决定的。 14、秋收起义成立了(1)。 15、工农红军的称谓始于(1)。 16、1930年10月和11月,我军先后颁布了(2),这是我军正规化建设采取的重大举措。 17、我军三大任务是在(1)提出来的。 18、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第一任主任是(1)。 19、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建立于(1)。 20、1929年春,我军在福建建立(1)。 21、红军时期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指的是(3)。 22、1933年5月,我军的指挥机关统一改称为(1)。 23、红军一个军团包含(1)个军。 24、(1)中央军委建立炮兵团。 25、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总指挥是(1)。 26、新四军游击支队的指挥员是(1)。 27、平型关战役中与115师作战的是日军华北方面军(1)。

28、红军时期颁布了(2),对红军的物质待遇给予了明确规定。 29、1939年11月,国民党五届六中全会确立了(2)的决策。 30、相持阶段新四军的作战方针是(3)。 31、皖南事变之后,我军重组新四军军部,副军长为(1),政治部主任为(1)。 32、皖南事变之后,我军重组新四军军部,代军长为(1),政委为(1)。 33、从1941年开始,敌后各抗日根据地开展了(4)斗争。 34、1943年之后,华北贯彻(1)的方针,恢复扩大抗日根据地。 35、1943年3月,蒋介石发表了(1),为反共舆论造势。 36、1943年后,华中开展了(2)斗争。 37、抗日战争中,我军实行了(3)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 38、抗日战争中,我党通过了(1),进一步强调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 39、1938年9月11日,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确立了(1)的原则。 40、1937年8月,洛川会议组成了新的中央军委,毛泽东为主席,(2)为副主席。 41、1942年我军颁布了(1),规定“党支部是连队的战斗堡垒”。 42、1942年我军颁布了(1),规定军队受上级领导的同时受同级党委领导。 43、1945年4月的(2)明确提出了人民军队的建军宗旨。 44、抗日战争时期,我军在纪律建设方面先后颁布了(3)。 45、抗日战争时期,我军形成了以(1)为核心的新型军民关系。 46、(1)标志着我军思想政治工作的成熟。 47、我军对知识分子的原则是(3)。 48、向解放战争过渡时期我军的军事战略方针是(2)。 49、向解放战争过渡时期我军反击国民政府军的几次大的战役是(3)。 50、向解放战争过渡时期我军对东北的策略是(2)。 51、1946年10月31日到11月2日的(1)创东北歼灭敌军一个整师的先例。 52、鲁西南战役中我军的战法是(4)。 53、1947年11月,我军发动了(1),将晋察冀与晋冀鲁豫解放区联成一片。 54、1948年,我军发动了(1),收复延安。 55、鲁西南战役中,敌军32师和70师重兵集结,为防止困兽犹斗局面的出现,我军采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40种优秀品质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40种优秀品质 1.吃苦耐劳 社会发展,吃苦似乎是一件奢侈的事。但军营永远有不少苦头吃,高强度的训练和经常遇到的恶劣自然环境培养了军人“吃大苦耐大劳”的素质。回到地方,这种特别能吃苦的精神便演化成特别能战斗的生产力。退伍兵在创业初期也是以“在部队什么苦没吃过”自勉。靠这种信念,他们渡过难关。 2.忍耐 两军对阵勇者胜,两军相持久者胜。在军队,常胜将军是那些能忍耐的人,在商界,能做最多的生意、有最多的主顾、行销最多的商品也是那能忍耐的人。忍耐,不但是军人的制胜法宝,而且是商人成功的关键。 3.牺牲(奉献)精神 当兵意味着牺牲,牺牲花前月下牺牲天伦之乐牺牲安逸生活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牺牲意味着奉献,你牺牲掉的东西就是你要奉献的。只有自己肯牺牲,别人才会奉献。牺牲是付出,付出那么多,回报一定丰厚。 4.善于总结 每年的年终总结、每月的思想汇报、每天的晚点名,总结向军人身上的军装,只要还穿着军装就有总结。总结知得失。成功总结 —1—

经验,经验越积越多;失败总结教训,教训越来越少。军人深谙骄傲使人落后总结使人进步的道理。 5冒险精神 特有的独属于军营的很多“第一次”对于不少人来说意味着冒险。第一次打靶是冒险、第一次投手是冒险、第一次演习是冒险、冒险精神就这样培养起来。“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是商界真理。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的结果,只能给别人打工。 6.绝对服从 军人从军营第一课学会服从,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没有无条件地执行命令,没有服从就不会有胜利。整体的巨大力量来自于个体的服从精神,服从精神是高强执行力之母。 7.自信 在各种豪迈口号、激情标语和动员的熏陶下,再自卑的人军营也能帮他建立自信。自信是战斗力。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对自己创业赚钱的本领充满自信,他说:“如果把我剥的一文不名丢在沙漠中,只要一行驼队经过——我就可以重建整个王朝!” 8.纪律性 守纪律是军人最基本的职业素质。《天下无贼》里葛优的团队敌不过单枪匹马的刘德华,“有组织,有纪律”是经验也是教训。组织内的个体如果缺少纪律性,该组织是一盘散沙。遵守纪律的本质是遵守游戏规则。没有老板会喜欢以破坏游戏规则为乐的员工。 9.责任感 —2—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4军军史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4军军史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4军军史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4军的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7纵队。该纵队是解放战争时期以山海关内几个解放区进入辽宁省北部和吉林省西部等地区的部分部队为骨干发展起来的。 1945年9至11月,为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向东北发展,并争取控制东北的战略部署,新四军第三师、陕甘宁教导第1旅、冀东军区、冀热辽军区、晋绥军区等各抽调一部分部队,分别进至沈阳、长春、四平和辽北、吉西等地区。其中进至沈阳的冀东军区和晋绥军区的部队,于10月扩编为辽吉军区保安第1旅,其他部队分别扩编为地方武装团队。这些旅团在西满军区领导下,开辟辽北、吉西根据地,建立人民政权,参加四平保卫战和开鲁、通辽、茂林等攻坚战。 1947年2月至3月,以上述作战地区的地方武装团队合编为辽吉军区保安第2旅和西满军区独立师。4月,辽吉军区保安第1、第2旅和西满军区独立师依次改称西满军区独立第1、第2、第3师。5月中旬至6月初,3个独立师在东

北夏季攻势中,先后攻克玻璃山、双山、榆树台等地。6月中、下旬,参加四平攻坚战,独立第1师师长马仁兴作战牺牲。8月,在吉林双辽县成立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邓华任司令员,陶铸任政治委员。3个独立师依次改称为第19、第20、第21师。全纵队2.1万余人。9月至11月参加东北秋季攻势。1948年1月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第7纵队。 1947年12月至1948年3月,参加东北冬季攻势。4月至8月,在四平地区开展新式整军运动和军事练兵。9月至10月,参加辽沈战役,协同兄弟部队攻克锦州,尔后将国民党军第9兵团包围于黑山、大虎山地区,歼敌4万余人,俘国民党东北行政委员会上将副主任张作相和第49军中将军长郑庭笈。 1948年11月,遵照中央军委命令,第7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4军。邓华任军长,吴富善任政治委员,曾克林任副军长,谭甫仁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高体乾任参谋长。原第19师改称第130师,徐绍华任师长,邓东哲任政治委员;第20师改称第131师,刘水源任师长,罗友容任政治委员;第21师改称第132师,李化民任师长,朱民任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独立第12师调归该军建制,改称第157师,曾敬烦任师长,邢程任政治委员。全军4.8

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军史沿革

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军史沿革 八路军总部特务团的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中央军委特 务团, 1927年9月29日,在江西永新县三湾村,秋收起义前委会决定对起义残留部队进行整编,把剩下的700多人缩编成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下辖第一、第三营、特务连和卫生队。罗荣桓任特务连党代表,连长曾士峨、副连长张宗逊。10月23日,在江西遂川县大汾镇,特务连举行第一次入党宣誓仪式,毛泽东带领6名新党员宣誓并讲话,从此“支部建在连上”的制度开始落实。1928年3月下旬,特务连奉命去湘南郴州接应南昌起义下来的朱德部队,随后在宁冈实现朱毛会师,编成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1928年9月13日毛泽东,朱德指挥红四军四个营与遂川赤卫队, 在遂川县城至城东于田一线打垮赣南敌军独立第7师刘士毅部五个营,俘虏敌营长以下二百余人,缴枪二百五十枝,击毙杀害王尔琢的袁崇全,红军乘胜占领遂川城。,湘敌驻桂 东的阎仲儒部毕占云率全连126人起义投诚,毕占云于1903年出生在四川省广安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早年投身绿林,打着“劫富济贫”的旗帜。由于他略通军事,所带领的这支绿 林队伍颇有些战斗力。大革命时期,川军对毕占云实行招抚,将毕部收编为阎仲儒师王湘鲁团的一个营,毕占云任营长。1926年以后,毕占云目睹了北伐战争和大革命运动的风云

变幻,他的心情非常沉重。1928年5月,毕占云所部在血 雨腥风中开进了湖南的平江城。因他不满蒋介石的统治,便以推牌九、摸麻将来消遣时光。毕部一营人马分三个连建制,其中有两个连长是中共党员。毕占云为稳住部队,加上他一直对共产党也怀着好感,便将国共两党人员均纳为部下,一视同仁,不分彼此,尽管上司再三催他要在部属中实行“清党”,可他依然我行我素,对上司的命令不予理睬。可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毕部藏有共产党员的事,在1928年6月的一天,终于被上司发现了,团部命令毕占云立即处决这两个连长。这位心地善良的营长,受命之后,思绪万千,一时间,心中泛起一种不可名状的苦恼。经过反复思考之后,他选择了既不冒犯上司,又不滥杀无辜的办法,他亲自暗中给两个连长通了信息,要他们火速逃去。就这样,毕占云顺利地放走了两个共产党员。毕占云放走了共产党员,上司自然不会轻易放过他。不久,毕部受命调防,他随向成杰部从平江开赴礼陵、安仁一带来阻击朱毛红军。正值此时,蒋介石为了排斥异己,集中财力,扩充自己的实力,下达了缩编部队的命令,向成杰部也不例外,毕占云本来就有“放虎归山”的嫌疑,自然就在缩编之中,他的一个营被缩编为一个连,毕占云也就由营长降为连长了。阎仲儒部刚刚缩编完毕,又受命开赴湘南的桂东,以加快“会剿”朱毛红军步伐的名义,要他 们充当“剿共”的马前卒。1928年9月初,毛泽东、朱德、陈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70个军(六)

中国人民解放军 历史上的70个军(六) 仅供参考 第51军: 由武汉以南贺胜桥、金口起义的国民党军第19兵团改编而来。1949年7月改编为第51军,辖第211、第212师,张珍任军长,杨春圃任政治委员。1950年11月该军番号撤销。 第52军: 由在长沙起义的国民党军第1兵团一部改编而成。1949年11月改编为第52军,辖第214、第215、第216师,王劲修兼任军长,杨树根任政治委员。主要在广西桂北执行剿匪任务。1951年11月该军军部和番号撤销。 第53军: 由在长沙起义的国民党保安部队为基础改编而成。1949年11月改编为第53军,辖第217、第218、第219师,彭杰如任军长,王振乾任政治委员。主要在广西桂北执行剿匪任务。1951年11月该军军部撤销。 第54军: 由原第45军和原第44军各一部合编组成。1952年10月改编为第54军。辖第130、第134、第135师,丁盛任军长,谢明任政治委员。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第55军:

前身是第48军军部及第144师和第49军第145师、第21兵团第215、第219师等部。1952年10月改编为第55军,辖第144、第215、第219师,陈明仁任军长,王振乾任政治委员。担任守卫雷州半岛的任务。1985年10月31日该军番号被撤销。 第58军: 前身是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0纵队及其改编的桐柏军区。1949年2月改编为第58军,辖第172、第173、第174师,孔庆德任军长,方正平任政治委员。成立后随即执行剿匪任务。1949年9月该军番号撤销。 第60军: 前身是华北军区第8纵队。1949年2月改称为第60军,辖第178、第179、第180师,王新亭任军长兼政治委员。先后参加了扶眉、秦岭、解放成都等战役以及抗美援朝战争。

从八路军115师344旅参谋长之谜-看39集团军的发展沿革

从八路军115师344旅参谋长之谜看39集团军的发展沿革 抗战初期,谁曾担任过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三四四旅的参谋长一职,说法不一。一部分支持陈漫远,一部分支持卢绍武。对于一个八路军较高级别作战单位的参谋长,在距离该部编成后长达70年还说不清,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笔者经过深入研究考证,认为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三四四旅第一任参谋长是陈漫远,第二任参谋长是韩振纪,卢绍武并没有担任过三四四旅参谋长一职。 谁是首任参谋长? 1 陈漫远: (1)《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史》第703页:“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于25日发布红军正式改编为第八路军及主要官长任职的命令,命令规定:……以第十五军团为基础编成第三四四旅,由徐海东任旅长,陈漫远任参谋长。” (2)《中国工农红军发展史》第292页和第378页:“旅长徐海东、副旅长(10月改称政委)黄克诚、参谋长陈漫远。” (3)《中国红军人物志》第506页陈漫远条目:“1936年4月任红十五军团七十三师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东征、西征战役。抗日战争期间,历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参谋长、晋察冀军区三分区司令员……” (4)《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战史》1990年2月版本第213页:“旅长徐海东,副旅长黄克诚(到任时改为旅政治委员),参谋长陈漫远(后为韩振纪)。” (5)《历届中共中央委员人名词典》(1921—1987)第234页陈漫远条目:“抗日战争时期,陈漫远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参谋长,晋察冀军区三分区司令员,军委二局代局长,晋绥军区参谋长。参加了平型关战斗。” 2 卢绍武: (1)《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沿革和各级领导成员名录》1990年9月二版第278、279、281、282、375页:“第三四四旅参谋长卢绍武。” (2)《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大辞典》第25页第三四四旅条目:“旅长徐海东,副旅长黄克诚,参谋长卢绍武。” (3)《山西通志第36卷军事志》第52页:“三四四旅,旅长徐海东,副旅长黄克诚,参谋长卢绍武。” (4)《陕西省志·军事志》第195页:“第三四四旅由红十五军团改编,徐海东任旅长,黄克诚任副旅长,卢绍武任参谋长。”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体能标准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体能标准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体能标准的知识;《军人体能标准》的内容及制定过程 能力目标:使学生养成关心国家军人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公民意识,主人翁意识,增强自己的体质,做好保家卫国的准备 教学工具:多媒体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经解放军总参谋部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体能标准》日前正式颁发施行,全军和武警部队将按照这一标准组织实施体能训练。 《军人体能标准》是在1994年总参谋部、总政治部联合颁发的《军人体育锻炼标准》的基础上,适应军事训练改革发展需要,适应军事斗争准备和未来作战对军人体能要求,以增强官兵体质、打牢战斗力基础为根本目标,自2002年起,历时近5年时间修编而成。期间,总参谋部先后组织6所院校开展了15项专题研究,完成了体系结构的总体设计,组织了“渡海抗眩晕预适应训练试验”“高原训练生理负荷强度试验”等23项科研试验,采集了500余万组数据,于2004年初颁发《军人体能标准》(试行本),指导部队普遍试训,并在3次组织专家集中汇审修改,征求各军区、军兵种、总部机关和有关院校意见基础上,形成了结构合理、内容科学、标准适度、保障简便的《军人体能标准》。 《军人体能标准》由总则、通用体能标准、入伍训练体能标准、飞行人员体能标准和附录5个部分构成。 据总参谋部军训和兵种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军人体能标准》拓展了适用范围,首次实现了对全军所有现役人员体能训练的系统规范;优化了结构体系,突破专业局限,将各军兵种现行训练大纲的36标准合并为通用、入伍训练、飞行人员三个标准,将体能项目整合为基础性、专业性和辅助性三类;创新了训练内容,把年龄、性别、海拔作为调节训练难度强度的主要参数,把体型标准作为军人必须达标的内容;着眼实战需要,删除技巧性、观赏性的体能项目,增加紧贴任务、符合实战的训练内容。这些新变化,有利于全体官兵开展体能训练、提高体能素质,便于各级根据岗位性质和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安排训练,对直接服务作战、提高训练效益将起到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书评

读《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有感 本书真实详细描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自诞生以来这80年得战斗历程,中国人民解放军自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诞生起,已经走过了80年的战斗历程。人民解放军的80年,是全心全意为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80年,是战胜千难万险不断发展壮大的80年,是为保卫祖国、维护世界和平付出巨大牺牲、建立丰功伟绩的80年。 8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解放军与全国人民一起,前仆后继,英勇奋斗,战胜了国内外的强大敌人,夺取了政权,巩固了国防,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并且为世界的和平和发展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与此同时,人民解放军在长期建军和作战实践中,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水平不断提高,逐步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人民军队建设的道路,由一支弱小的单一军种的军队发展成为诸军兵种合成的、具有一定现代化程度的强大的现代化人民军队。80年来的历史表明,人民解放军无愧是一支人民军队,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中坚力量,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中国革命的事实证明,“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80年来,人民解放军在发展壮大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对于指导未来的中国军队建设、军事斗争,遏制战争和夺取战争的胜利,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这些经验和启示是: 第一,始终不渝的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第二,坚持开展强有力的政治工作。 第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军队建设和作战实行正确的战略指导。 第四,努力探索不同规律的战争规律实行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 第五,加强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使军队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 第六,加强军队的正规化建设。 第七,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实行人民战争。 在纪念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之际,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时期。当前国际形势虽然趋于缓和,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还未得到改变,人类的生存发展面临一系列的严重挑战。在新形势下,人民解放军将一如既往的坚决保卫国家领土、领海和领空主权,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自觉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积极支持和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现代化建设;同时,全面加强军队建设使人民解放军沿着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道路继续胜利前进。 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确定的新时期的军事战略方针,是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为此,人民解放军的各项建设和一切工作,包括军事训练、政治工作、后勤保障、国防科研等,都将在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指导和统揽下,周密规划全面部署和深入展开。全军的各项建设和一切工作,都服从于服务于这一战略方针的需要,都为确保这一战略方针的实现而展开并力争切实取得成效。人民解放军正“努力站在世界发展潮流的前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用开阔的视野和前瞻的眼光,坚持创新,积极迎接世界军事变革的严峻挑战,以时不带我的紧迫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努力完成军事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坚定不移的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军军史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军军史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军军史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军的前身是由红一方面军第5军团的一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129师第386旅一部和冀鲁豫、晋察冀几个分区的部分地方部队,解放战争时期的西北野战军第6纵队。 1947年下半年,解放战争经过一年多作战,全国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国民党被迫将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继续将战争引向解放区。党中央抓住战局发展的有利形势,及时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敌;同时以一部分主力和广大地区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恢复解放区。 西北野战军为完成内线反攻的任务,粉碎胡宗南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的阴谋,加强我陕甘宁边区的军事力量,于1947年10月11日,在陕西省绥德县,以教导旅、新编第4旅组成第6纵队,隶属西北野战军建制。罗元发任司令员,徐立清任政治委员,张贤约任副司令员,唐子奇任参谋长,饶正锡任政治部主任,全纵队1.3万余人。纵队组成后即参加第二次攻打榆林。11月,部队集结于西岔、镇川堡地区。

开展以诉苦、三查为主要内容的新式整军运动。1948年2月下旬,参加宜川战役,以主力会同第3纵队围攻宜川城,以一部兵力在宜川西南之铁龙湾地区参加阻击、围歼驰援宜川之国民党军整编第29军,击毙其第90师师长严明,俘军参谋长刘振世以下3300余人。3月上旬,会同第3纵队围攻洛川。4月中旬,参加西府陇东战役。5月中旬,转到韩城、山西省河津地区整训。8月至11月,参加澄 、荔北、冬季战役。 1949年2月1日,根据中央军委1948年11月1日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和部队番号的命令,第6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军,隶属第一野战军。罗元发任军长,徐立清任政治委员,张贤约任副军长,唐子奇任参谋长,饶正锡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郑云彪任后勤部部长。教导旅改称第16师,吴宗先任师长,关盛志任政治委员;新编第4旅改称第17师,程悦长任师长,黄振棠任政治委员。共约1.4万人。2月下旬参加春季战役,会同第3军解放蒲城、富平。3月初,第6军攻占大荔、朝邑、平民等城镇。5月上旬,参加陕中战役,20日解放西安,歼国民党军第17军、暂编第2旅及地方反动武装各一部,俘2000余人。尔后解放 县(今户县)、蓝田、渭南、临潼等县城。6月初,在晋南运城由运城军分区机关和部队组建第18师。张树芝任师长,景明远任政治委员。新建第18师补充第6军。中旬,第6

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

国人民解放军名称诞生于1927年8月1日,诞生以来曾先后使用过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中国工农革命军、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等名称。 从中国工农革命军到中国工农红军 1927年8月1日,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下的北伐军两万余人,在江西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在起义过程中并没有公开打出中国共产党的旗帜,起义部队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番号,仍称为国民革命军。贺龙任总指挥,叶挺任前敌总指挥。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同志在湖南、江西边界地区,领导农民、工人和革命士兵举行了秋收起义。参加起义的主力部队编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这是我党第一次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1928年4月下旬,朱德、陈毅等率领南昌起义的余部转战到井山,同毛泽东同志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后

改称政治委员)。1928年5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第51号通报,规定各地工农革命军一律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简称红军)。1928年6月起,各革命根据地的工农革命军及其他工农武装开始陆续改称红军。1930年8月至1936年7月,红军又先后编成了红一、红四、红二方面军。1933年5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组织中国工农红军总部,任命朱德为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周恩来为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 从中国工农红军到八路军、新四军 1937年“七七事变”后,根据党的洛川会议和我党同国民党达成的协议,于1937年8月将红军主力部队改名为国民革命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任副主任,下辖第一一五、第一二0、第一二九师和直属队。全军共4.6万人。同年9月1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命令八路军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 团军,属第二战区序列,并任命朱德为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彭德怀为副总司令。由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八路军这个名称已在群众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国民政府令其改变番号,但一般情况下,人们仍习惯地称它为八路军。

解放军军史

GCT军事知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 来源:清华在线日期:2011-7-29 11:04:52 【我要咨询】 军事知识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 1.八一南昌起义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遭到失败。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革命,8月1日,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领导在中国共产党影响下的北伐军三万余人,在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周恩来任前敌委员会书记。起义胜利后,成立了革命委员会。国民党反动派调军队包围南昌,8月5日,起义部队按原定计划退出南昌,南下向广东进发,经临川、广昌、瑞金、汀州(今长汀)等地,沿途多次作战,9月底到达潮州、汕头,遇到优势敌军的围攻,大部分被打散。保留下来的一部分起义部队在朱德、陈毅等率领下,转入湖南南部,在当地党组织的配合下,发动了湘南起义,壮大了人民武装力量,并于1928年4月到达井冈山地区宁冈砻市,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胜利会师,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南派打响了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武装革命的开始。8月1日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2.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在汉口举行的紧急会议。当时,蒋介石、汪精卫已先后叛变革命,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惨遭屠杀,革命处在危急关头。会议坚决地纠正了陈独秀的投降主义路线,撤销了他的总书记职务,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毛泽东出席了这次会议,并当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的总方针,号召党和人民继续革命斗争,号召农民举行秋收起义。这些都是正确的,是它的主要方面。但会议在着重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同时,在一部分同志中出现了“左”的倾向,助长了政治上的冒险主义和组织上的宗派主义的过火斗争。 3.秋收起义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遭到失败。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革命,于8月7日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投降主义路线,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和开展土地革命的总方针,并决定发动农民在秋收季节举行武装起义。随后,湖南、湖北、江西、广东等省农民在党的领导下,纷纷起义。毛泽东在湖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4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4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4军的前身是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该纵队是由华中野战军第6纵队、苏中军区独立旅和新四军第7师第20旅大部合编组成的华中野战军第6师发展而来的。 1938年春,主力红军长征后留在湘鄂赣、湘赣边、粤赣边、皖浙赣、湘南等到地区坚持斗争的红军游击队,共2300余人,改编组成新四军第1支队。陈毅任司令员,下辖第1、第2团。3月,第1支队到达皖南歙县岩寺镇集中。5月,陈毅率部东进,展开于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地区。同年冬,新四军第3支队第6团调至苏南,由第1支队领导。同时,第1团调至皖南归第3支队领导。1939年5月,第6团进至苏州、常熟、太仓之间地区活动,改称江杭第2路军。在茅山地区又组建新的第6团。 1939年11月7日,第1支队领导机关与第2支队领导机关合并为新四军江南指挥部领导机关。1941年3月,江南指挥部第2支队改编组成亲四军第16旅,归新四军第6师建制。1942年12月31日,新四军第2旅旅部率第4团南下与第16旅合并组成新的第16旅。1945年2月5日,第16旅改编为苏浙军区第1纵队,辖第1、第2、第3支队及独立第2、第3团。第1纵队编成后,参加苏浙军区三次反顽战役。8月参加战略反攻,收复溧阳、金坛、句容、溧水等10余座县城。10月,渡过长江向北转移。 1945年11月,新四军苏浙军区第1纵队奉命从苏浙皖边北撤至江苏省东台县,改编为新四军华中野战军第6纵队。王必成任司令员,江渭清任政治委员,段焕竞任副司令员,。陈铁君任参谋长,刘文学任政治部主任,下辖5个团,共1.1万余人。纵队成立后,在邵伯、樊川地区扼守京杭运河,保卫苏皖边区首府淮阴。1946年5月,华中野战军第6纵队与苏中军区独立旅合编,组成华中野战军第6师,谭震林任师长兼政治委员,下辖第16、第18旅,共1.4万余人。7月至8月,参加苏中战役,在泰兴、如皋、李堡、丁堰、林梓、分界等地,歼灭国民党军1.5万余人。10月,参加涟水保卫战,给进犯的国民党军整编第74师以重大杀伤,掩护了苏皖解放区后方机关的转移。此时,新四军第7师第20旅大部编入第6师,成立第17旅。12月,参加第二次涟水保卫战。1947年1 月上旬,鲁南战役期间,在苏北方向担任阻援。2月上旬,华中野战军第6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王必成任司令员,江渭清任政治委员,皮定均任副司令员,陈时夫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所属第16、第17、第18旅依次改称第16、第17、第18师,共3.5万余人。2月,参加莱芜战役,在攻占和扼守吐丝口战斗中,歼灭国民党军2.2万余人。4月,在泰蒙战役中担任阻援。5月上旬,挺进鲁南作战。中旬,回师北上参加孟良崮战役,会同兄弟部队抢占垛庄,切断国民党军整编第74师退路,封闭合围口,为战役全胜做出了贡献。7月,参加南麻、临朐战役。8月进入鲁西南作战。9月初,南渡黄河,参加沙土集战役。月底,和兄弟部队一起越过陇海路,进军豫皖苏边区,横扫民团、土匪等地方武装,攻克毫县、界首、阜阳、新蔡等城。12月,在平汉、陇海路破击战中,于毫县、鹿邑、太康地区担任阻援。1948年2月,攻占兰考县城,全歼国民党军第119旅,后进至濮阳地区进行新式整军运动。6月,参加豫东战役,先在兰考以东阻援,后参加围歼国民党军区寿年兵团。9月,参加济南战役,在鲁南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