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财政学知识点复习

财政学知识点复习

财政学知识点复习
财政学知识点复习

1、 亚当.斯密、凯恩斯、萨缪尔森的主要财政思想 亚当.斯密:

A :国 家 理 论: 实 行 廉 价 政 府

B :税 收 理 论: 公 平、 确 实、 简 便、 税 收 成 本 最 少 的 四 原 则。 C: 国债理论: 尽可能不发行国债,国债使原来的生产性支出转为非生产性支出。 D :财政支出理论:主要用于军费开支、司法,和少量的公共事业。 凯恩斯:

提出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刺激消费,扩大投资,提高社会总需求,实现充分就业。

凯恩斯的宏观经济政策是总需求管理的政策.主要是以财政政策为主,主张通过政府扩大开支,推行赤字财政政策,弥补总需求缺口。在理论上,以政府支出的乘数理论来说明政府扩大支出对国民收入增长的作用。同时用温和的通货膨胀政策配合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以解决由于发行公债来弥补赤字而引起对私人投资和消费的“挤出”效应。 萨缪尔森

A:财政政策对国民收入有决定性影响。

B:强调“内在稳定因素”在稳定经济中的作用。

第一为税收,第二为失业补助,第三为公司储蓄和家庭储蓄。

2、 什么是拉弗曲线

说明:

( 1〕t=0时 T=0 t=100时 T=0高税率不一定取得高收入。

(2〕取得同样的税收,可取高、低不同的税率,从长远看,低税可以刺激生产,扩大税基,E 点以上为税率的禁区

(3〕应寻找一个最佳税率。

3、如何认识公共财政?

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分配活动或分配关系,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政府收支模式或财政运行机制模式,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类型,是市场经济国家通行的财政体制和财政制度。

基本特征:公共性、非盈利性、法制性。 公共性:即公共财政着眼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公共财政的职能范围是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口径界定的,凡不属于或不能纳入社会公共需要领域的事项,财政就不去介入。

非盈利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其行动的动机不是、也不能是取得相应的报偿或盈利,而只能以追求公共利益为己任。 法制性:即收支行为规范化。

税率 t

T

1.评价社会经济活动的三条基本原则是什么?

效率、公平和稳定。

2.什么是帕累托最优状态?从社会成本和收益的角度分析最优状态的实现条件是什么(图)是指资源配置已达到了这样一种境地,无论作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受益而没有其他的人受损,也就是说,当经济运行达到了高效率时.一部分人改善处境必须以另一些人处境恶化为代价。这种状态被称“帕累托最优”。

条件:一是产品总的净社会收益非负;

二是总社会收益与总社会成本的差异最大化.即净社会收益最大化

?只有在MSR=MSC即产量为Q*

时,配置在该种产品生产上的资源的总的

净效益才实现了最大化。如图所示,在产

量为0*时,TSC曲线的斜率等于TSR曲线

的斜率。此时两条曲线的垂直距离也最长.

3.简答市场失灵有什么主要表现?政府是如何进行矫正的?

表现:

(1)公共产品或劳务(“免费搭车”的行为)

(2)外部效应

(3)自然垄断

(4)信息不完全(道德风险和逆选择)

(5)失业、通货膨胀与失衡

(6)分配不公平

矫正:

1.立法和行政手段

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

3.财政手段

4.画图对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进行说明.

5.简答市场失灵中的自然垄断现象的含义,画出其成本示意图,并分析政府矫正的方法。指某些行业如供水、供电、煤气管道、电话服务等,具有经营规模越大,经济效益越好的特点,即边际成本不断下降的特点(规模收益递增)。存在着竞争失灵的可能性,或者说天然存在着政府介入这些行业的必要性。

(1)平均成本随着生产的规模扩大而不断减少。

(2)在不亏损的前提下,最大产量为Q2,不能是Q3,(边际成本低) (3)若政府不干预,垄断企业将产量定为Q1,取得垄断利润。

措施:

1. 公共定价

是公共管制的一种形式。政府可以按照竞争市场定价原则,根据垄断企业的边际成本规定其产品的价格,垄断企业只能按这—价格出售产品,超过这一价格就被视为非法。 2. 公共生产

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政府直接投资于自然垄断行业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6. 什么是信息不对称?政府对信息不对称有哪些纠正方法。 消费者不具备充分的市场信息,或市场本身提供的信息过少,将产生由于信息不完全而引致的市场失灵。由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欺诈行为产生,竞争也将是不充分的。 方法:

(1) 信息管制 (2) 质量管制 (3) 资格管制

7. 简答财政的分配职能目标及实现的机制和手段? 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公平分配,因而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所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确定显示公平分配的标准和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特殊机制和手段。 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主要手段有: (1) 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 (2) 规范工资制度; (3) 加强税收调节;

(4) 通过转移支付,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金等,使每个社会成员得意维持基本的生活

水平和福利水平。

8. 简答为什么市场经济总是呈周期性波动呢?财政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的机制和手段? 乘数加速数原理:从长期观察结果看,消费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大致是稳定的,但是投资与国民收入的 关系是不稳定的。

(1)投资乘数—说明投资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若干倍的变动,反之亦然。

边际收入

垄断利润

(2)加速原理--说明国民收入的变动会引起投资若干倍的变动。

正是这种不稳定的关系,使乘数与加速数发生交互作用,才引起经济的周期性变动。稳定的手段:

(1)通过“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维持总需求大体平衡。

当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时,减少支出,增加税收;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增加支出,减少税收;

(2)通过财政制度性安排,发挥“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如:累进所得税制、失业救济金支出制度等与经济逆向运动的稳定功能。

9.什么是免费搭车?

是对那些试图不付出任何代价就能得到利益的行为的一种形象比喻。它是指某些人享受了公共物品的消费.但却逃避支付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的一种行为。

10.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模型是什么?(图)

全社会对一定数量的公共产品愿意

支付的价格(税收)应由不同个人愿意支付

的价格加总得到。这样公共产品的市场需

求曲线DD就应是每个人的需求曲线的垂

直相加,即DD=DA+DB。

DD线之所以会在G点出现拐折,是

因为当供给量在QI以上时、A不愿意付任

何价钱,只有B愿意出价,在Ql供给以

上,DD=DB。

公共产品帕累托最优的实现条件:

MSR=MSC(社会边际收益=社会边际成本)

11.简答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及分析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

手段:

1.立法和行政手段;

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

公共生产是指由政府出资兴办的所有权归政府所欲的工商企业和事业单位。也可以在垄断部门建立公共生产,并从效率或社会福利的角度规定价格。

3.财政手段。

通过征税和收费为政府各部门组织公共生产等集资。

干预失效的原因:

1.政府决策失误;

2.寻租行为;

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

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第三章

1. 投票机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简单多数原则

2. 阿罗不可能定理?

美国经济学家阿罗通过研究证明,满足一切民主要求又能排除循环投票困境的决策机制并不存在。

3. 中间投票者定理?

公共选择的过程中处于所有投票者最偏好的结果的中间状态的投票者称为中间投票者。 中间投票者最偏好的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产量往往是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

4. 用图形对官僚主义与公共产品的供给进行效率分析。(图)

1. 在MSB 和MSC 的交点E 达到了该种产品的有效产量Q*;

2.

官僚为了追求预算规模的极大化,想办法说服投票者们同意尽可能多的资金的权利(收税)按照TSC 和TSB 的交点来安排公共支出,该种产品的有效产量QA 。造成净效益的损失。 3. 官僚通常拥有提供公共产品的垄断权,并掌握信息,将公共产品的社会效益人为夸大,使该种产品的有效产量QB ,造成净效益的损失更大的扩大。(虚线)

(EAC 是效率损失)

5. 简答寻租的概念和成本(成本示意图)?如何从根本上防止寻租的产生?

公共经济学将利益集团或个人通过影响公共选择和决策为自己谋利益的行为定义为寻租行为。

需求曲线DD 与MC 相交确定的价格C 是竞争价格,此时消费者剩余是三角形ABF; MC 与MR 相交确定的价格B 是垄断价格,此时消费者剩余是三角形ABD

,而垄断者获

价格产量 MC=AC (边际成本=平均成本)

得的是BCED,无谓损失是三角形DEF。

措施:

1、加强教育的净化作用和道德的制约作用,使人们“不愿为”。

2、精简政府官员和政府部门,裁员加薪,使人们“不必为”。

3、健全法制,加强法治,使人们“不敢为”。

4、制度创新,杜绝租金,消散租金,使人们“不能为”。

6.论述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财政法制化和民主化的借鉴意义。

第五版教材P65

1.对合理解决政府与市场关系具有指导意义;

2.对政治体制及行政体制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3.对实现公共决策(政府决策)的法制化和民主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4.对在政府决策过程中,正视政府行为的“经济人”特征具有借鉴意义。(还需要详细阐述)

第四章

1.税收的本质特征和形式特征?

本质特征:税收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形式。

形式特征:

1.非直接的偿还性;

2.强制的义务性;

3.法定的规范性。

2.亚当.斯密和瓦格纳的税收原则?

亚当.斯密:

(1)平等原则

(2)便利原则

(3)确实原则

(4)最少征税费用原则

瓦格纳:

财政政策原则:1)充分收入原则

2)收入弹性原则

国民经济原则:1)慎选税源原则

2)慎选税种原则

社会正义原则:1)普遍原则

2)平等原则

税务行政原则:1)确实原则

2)便利原则

3)节省原则

3.马歇尔-哈伯格超额负担理论?(图)

在E点,消费者剩余=MBE, 生产者剩余=NBE;

征税后,新的均衡点F,

消费者剩余=MAF, 生产者剩余=NCD.

因课税:消费者损失的消费者剩余=ABEF

生产者损失的生产者剩余=BCDE

损失之和=ACDEF,其中,税收=ACDF,

课税的超额负担=DEF.

4.税收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因税收减少了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影响纳税人的有关经济决策行为。

替代效应:通常指纳税人针对不同的税收待遇,而采取的行为选择。

还要考虑税收对劳动供给、居民储蓄、投资、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

5. 税收的乘数效应与政府支出的乘数效应?

税收的乘数:

b b

T Y --=??1(负数)表明国民收入与税收的变动方向相反. 政府支出的乘数:b

G Y -=??11

表明国民收入与政府支出的变动方向相同.

6. 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同时存在税负转嫁规律?(图)

征税前,价格为P2,征税后价格为P1。

供给弹性>需求弹性,税收大部分P1P2向前转移给消费者

负担,小部分P2P3由供给者负担。

另外,还要考虑当供给弹性<需求弹性的情况。作图分析

7. 对垄断行业的商品课税转嫁进行分析(图)

(完全垄断条件下)

Q

1.什么叫国债,其三大职能是什么?

国债是指国家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还本的债务凭证。

职能:1.弥补财政赤字;2.筹集建设资金;3.调节经济。

2.应从哪个角度分析国债规模的适度与过度?你如何分析我国目前的国债规模?

(1)绝对量指标体系:国债总额;当年发行的国债总额;当年到期需要还本付息的债务总额。

(2)相对量指标体系:国民经济应债能力指标体系(国债负担率、居民应债能力);财政承债能力指标体系(国债依存度、国债偿债率)。

分析:

(1)扩大国债规模必须与“振兴财政”同时进行

(2)扩大国债规模要建立在国债结构不断优化的基础上

(3)加强对国债投向的管理,提高国债支出的使用效益

3. 票面利率的确立因素是什么?

(1)市场利率水平

A.资本市场的供求关系

B.经济周期

C.通货膨胀率

D.国家的经济政策

E.海外的利率水平

(2)债券期限的长短

期限长则利率高

期限短则利率低

(3)利息的给付方式

(4)债券的信用

4.国债的三大品种是什么?(无记名式国债、凭证式国债、记账式国债)

5.招标方式的内容是什么?(荷兰式美国式的价格招标与利率招标)

荷兰式招标:是按投标人所报收益率自低向高的顺序中标,直至满足预定的发行额为止。中标的承销商以相同的收益率,即所有收益率中的最高收益率来认购中标的国债数量,并以中标人投标收益率的加权平均数作为国债的票面利率。

美国式招标:是按投标人所报收益率自低向高的顺序中标,直至满足预定的发行额为止。中标的承销商以各自报出的收益率来认购中标的国债数量,并以中标人投标收益率的加权平均

国债的票面利率=(8%x90/200+9%x60/200+10%x50/200)=8.8%

6.隐形债务和或有债务

直接债务是指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承担的债务,不依附于任何时间,是可以根据某些特定的因素来预测和控制的负债,如政府的内外债及由法律规定的养老金负债等。

或有债务是指由某一或有事项引发的债务,是否会成为现实,要看或有事项是否发生以及由此引发的债务是否最终要由政府来承担。

(1)直接显性债务

a.欠发工资形成的债务

b.粮食收购和流通中的亏损挂账

(2)直接隐性债务,主要是社会保障资金缺口所形成的债务。

(3)或有显性债务

a.公共部门的债务

b.国债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

(4)或有隐性债务。

a.金融机构不良资产

b.国有企业为弥补亏损

c.对供销社系统及农村合作基金会的援助

第七章

1.公共支出发展理论的三个典型理论是什么?

(1)公共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

在经济发展的早期和中期,政府的投资在总投资中占较高的比例,用于提供社会的基础设施;一旦达到成熟阶段,公共支出将从基础设施的投资中转向教育、保健和福利。

(2)瓦格纳法则(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公共部门的支出的相对规模也会提高。

结论:政府活动的不断扩张所带来的公共支出的增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3)“时间形态”的理论

政府喜欢多支出,而公民不愿意多纳税。因此,公民“可容忍的税收水平”是政府支出的约束条件。

2.什么是乘数效应和加速原理、什么是挤出效应和引致效应?

在私人部门消费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公共部门支出具有“乘数效应”。这是因为,公共支出的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加,且国民收入的增加额会大于最初的政府支出数额。政府财政增加的每1元资金当用于向私人部门购买商品和劳务时,就转变为这些商品和劳务的生产部门包括厂商和劳动者的收入——利润、利息、地租或工薪。

后凯恩斯主义者认为“乘数原理”只说明一定量新增投资如何引起收入和就业的变动,而没有说明收入(或消费)的变动如何反过来引起投资的变动。实际上.K倍于投资增量的所得增量,进一步会引致更大量的投资增加,这一过程称之为“加速原理”。

如果财政增加支出的结果,不是增加社会总需求,而是在增加社会公共需求的同时,相应削减了居民个人和企业的支出总额,即仅仅是改变了社会总支出的结构,以公共部门的支出替代了私人部门的支出,就认为财政支出产生了“挤出效应”。

反对”挤出效应”的观点却认为,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私人消费和投资的动力不足,商业银行有钱也贷不出去.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扩大公共支出是对社会总支出的净增加,不会对私人投资形成排挤。同时,影响私人消费和投资的并非利率一个因素,预期利润率或资本边际效率的高低也是影响投资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是更重要的因素。预期利润率上升,私人投资随之增加。所以,扩大财政支出规模的结果,如果能刺激生产,提高利润率,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投资回报,从而使社会预期的投资回报率表现出稳定上升的趋势,那么,企业和居民个人投资者必然会增加其投资性支出,不断扩大投资规模,以期获取更大数量的回报。从这个意义上讲,扩大财政支出数额的结果,不仅不会“挤出”私人部门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反而会引入私人部门的追加投资,产生“引致效应”。(不用全部记下来,内容太多。主要是先理解,然后用自己的话说清楚。)

3.什么是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政府同其他的市场主体一样,将所掌握的资金用来购买日常政务活动所需或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直接从市场上购买商品和劳务;称为政府购买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政府将资金无偿地转移给企业和个人,如社会保险和各种福利支出、对居民的补贴支出等。或有偿支出、消耗支出、真实支出;称之为转移支付。

4.财政支出的效益分析具体方法是什么

(1)成本——效益分析法:根据国家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各种方案,用一定的方法计算出各个方案的全部预期成本和全部预期效益,通过计算成本-效益的比率,比较不同方案的效益,确定优先采用的次序。

(2)最低费用选择法:不能用成本-效益分析的项目,可以用最低费用选择方法。对于不能用货币单位计量财政支出项目的社会效益,只计算每项的有形成本,并以成本最低为择优的标准。

(3)公共定价法:

A.纯公共定价:政府直接制定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

B.价格管制:政府规定竞争性管制行业的价格

5.政府采购制度的概念与特征(重要),如何能够防止交易中的腐败现象?

政府采购是以公开招标、投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应商,从国内、国外市场上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团体购买商品和劳务的经济行为。

特征:

A、资金来源的公共性----是财政拨款和由政府偿还的公共借款。

B、采购主体的特定性----是靠财政资金运转的政府机构、社会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等公共实体。

C、采购活动的非商业性----政府采购不以盈利为目的,是为了向政府和公共实体提供或使用公共物品和劳务。

D、采购对象的广泛性----国际上通常将其分为货物、工程和服务。

E、采购行为的政策性----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政府采购的内容都要列入国家的财政预算。

6.什么是公共定价的一般方法

1)平均成本定价:在保证企业收支平衡下,尽可能采取经济福利最大化的定价方式。一般取高于边际成本的定价方法。

2)二部定价法:由二种要素构成定价体系。一是与使用量无关的按月或按年支付的“基本费”;二是按使用量支付的“从量费”。

3)负荷定价法:对不同的时间段或时期的需要制定不同的价格。需求最高峰时,收费最高,需求最低峰时,收费最低。

7.什么是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

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是指财政支出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

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是指财政支出增长额与GDP增长额之间的关系,即GDP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同时财政支出增加多少,或财政支出增长额占GDP增长额的比例。

8.简答内生增长理论的内容(第五版教材P97,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第八章

1.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调整和优化总体思路

问题:

(1)财政资金供给范围不规范

(2)经济建设支出比重仍然偏高

(3)行政管理支出比重逐年上升

(4)社会文教支出及其他支出比重上升缓慢

(5)购买性支出占主体,而转移性支出增加仍然不足

调整:

(1)增加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建立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

(2)优先发展教育投入机制。

(3)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促进就业支持机制。

(4)医疗卫生事业保障机制。

(5)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筹集机制。

(6)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合理控制行政成本。

(7)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2.分析我国行政管理费用增长变化的原因?如何控制其增长的措施?

原因:

直接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经济总体增长水平、财政收支规模、政府职能、机构设置、行政效率以及管理费本身的使用效率等。

措施:

(1)深化财政管理制度改革

(2)严格控制人员经费支出

(3)压缩和控制一般性支出

(4)加强公务用车管理

(5)加强会议费管理

(6)加强国内公务接待管理

(7)加强因公出国管理

3.政府必须介入和干预卫生医疗事业的理由和范围?”新医改“的主要内容和问题?

理由:公共卫生领域是具有很大外部效应的纯公共物品,由于这些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即不能将不付费者从这种服务的利益排除出去,因而私人根本不会提供或者不会充分提供。(1)减少贫困是在医疗卫生方面进行干预的最直接的理论基础;

(2)许多与医疗卫生有关的服务是公共物品,其作用具有外部性;

(3)疾病风险的不确定性和保险市场的缺陷是政府行为的第三个理论基础。

范围:

(1)公共卫生服务

(2)基本医疗服务

新医改的主要内容:

(1)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成为公共产品

(2)缓解“看病贵”顽疾的良药

(3)首次确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目标

(4)建立基本药物制度,遏制虚高药价

(5)增设药事服务费,推行医药分开

(6)管办分开,转换政府职能

(7)多点执业改革破冰

新医改的主要问题:

(1)政府投入在医疗保障方面严重不足

(2)城乡分割的医疗体系有失公平

(3)资源利用率低

(4)农村合作医疗衰落

4.十七大提出的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的内容是什么

(1)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2)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3)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4)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

(5)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

(6)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

5.政府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意义(第五版教材P157)?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财政运

行方式?

意义:

(1)弥补市场机制的失灵。(参考教材,展开论述)

(2)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制度还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3)私人保险市场的局限性:

A.由于私人保险市场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会导致私人保险市场失灵。

B.私人保险无法解决个人储蓄不足以及“免费搭车”的问题。

C.私人保险市场难以抗御系统性风险。

D.私人保险市场无法进行有目的的收入再分配。

运行方式:

(1)完全基金方式

也叫积累制。它是定期向正在工作的所有的人收取保险费,同时将收取的保险费作为基金进行积累和营运‘当投保人达到一定的条件后.从积累基金的本息以及营运收益中,接受定期或一次性支付。

(2)现收现付方式

是按财政收支年度平衡的原则,将所有正在工作的人的社会保险费作为资金,全部支付给同一时期里另一部分接受社会保障给付的人的财政运行方式。

(3)部分基金方式

是指将在职人员缴费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作为基金进行积累,另一部分用于现期的社会保障支出。

6.什么是税收支出?其主要方式是什么?

税收支出是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是政府的一种间接性支出,属于政府补贴性支出。

方式:

税收豁免、纳税扣除、税收抵免、优惠税率、延期纳税、盈亏相抵、加速折旧、退税(8种)。

第九章

1.公共预算的类型?

类型:

(1)以预算形式的差别为依据,国家预算可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单式预算,是指国家财政收支计划通过统一的一个计划表格来反映;复式预算,是指国家财政收支计划通过两个以上的计划表格来反映,一般分为经常预算和建设预算(或债务预算)。(2)以预算分项支出的安排方式的差别为依据,国家预算可分为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增量预算,指计划财政年度的预算分项支出数是以上年度各该项支出数作为基数,考虑新的财政年度的经济发展情况加以调整之后确定的。

零基预算,是指计划财政年度预算分项支出指标的确定,只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测和对当年各部门新增任务的审核为依据,不考虑以前财政年度各项支出的基数。

(3)总预算与单位预算

(4)年度预算与中长期预算

(5)经常性预算与建设性预算

2.我国预算改革的内容是什么(问老师这和第一个问题有什么不同。)

改革(重点):

(1)深化部门预算

部门的预算收入包括:部门及所属事业单位取得的财政拨款、行政单位预算外资金、事业收入、其他收入等。

部门的预算支出包括基本建设支出、挖潜改造和科技三项费用、各项事业费、社保支出及其他支出。

(2)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

(3)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4)政府采购制度(案例题考这个)

政府采购制度是以公开招标、投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货商,从国内外市场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团体购买商品或劳务的一种制度。它具有公开性、公正性、竞争性的特征,而公开竞争是政府采购的基石。只要政府有效地利用商业竞争机制,就能从市场上买到最佳性能和低廉价格的商品或劳务,就能节省费用,使公民缴纳的税收和财政支出产生更大的效益。(请参考教材,进行延伸。)

3.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内容和作用

内容:对预算资金分配、资金使用、银行清算及资金到达商品和劳务供应者账户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的监控制度。

其要点:

(1)财政部门在国库或国库制定的代理银行开设统一的账户,各单位在统一的账户下设立分立帐户,实行集中管理,预算资金不再拨付给各单位分设账户保存。

(2)各单位根据自身履行职能的需要,可以在经批准的预算项目和额度内自行决定所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但要由财政部门直接向供应商支付货款,不再分散支付。(3)除某些特殊用途外,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资金都要通过国库直接拨付给商品和劳务的供货商。

作用:集中支付制度并不改变部门单位对预算资金的支配权和使用权,但由财政部门直接掌握预算资金的拨付权,可以进行监督,防止滥收滥支的违纪现象;财政部掌握资金的最终流

向,杜绝在预算执行中的克扣、截留、挪用等现象,有利于防腐倡廉。

4.分税制改革的主要思路(书上的和课件的不一致,该选哪一个)

(1)完善税制结构

(2)向三级政权和财政预算体制改革和过渡

(3)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责任

(4)中央与地方的税种和收入范围的调整

(5)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5.财政层级的扁平化改革的内容与评析

应当按照建立效率政府和公共财政框架的方向,在适当简化政府层级的前提下,按照一级政权、一级事务、一级财权、一级税基、一级预算、一级产权、一级举债权的原则,经过改革,构造和最终形成中央、省、市县三级政权和财政体制。

改革:

(1)撤乡并镇

(2)逐步改革和撤销市地管县政权和财政的体制

A.乡财县管。即不再把乡镇的财政看做一级实体财政,而是把乡镇财政看做是县级财政预算下管的一个预算单位。

B.省直管县

评价(参考课件:再论分税制的改革)

6.政府间的转移支付的概念、方式?什么是“粘蝇纸效应”

政府间转移支付是指政府间财力的无偿转移,一般是指上级政府(财政)对下级政府(财政)的无偿补助或拨款,而财力无偿转移的方法、规则和程序则构成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功能:

(1)弥补纵向财政缺口

(2)弥补横向财政缺口

(3)弥补地区性公共物品辖区间的外部效应

(4)支持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方式:无条件的均衡拨款和专项拨款。

无条件的均衡拨款是纵向财政均衡和横向财政均衡拨款的形式。所谓无条件拨款,是指一旦确定拨款数额以后,无附加条件地归受补助地区自主使用。

专项拨款是一种与无条件的拨款的均衡拨款相对应的有条件的指定用途的拨款,是转移支付的辅助形式,分为配套拨款和非配套拨款。

粘蝇纸效应是一种对比转移支付拨款与减税二者对提供公共物品的不同效应的理论。所谓粘蝇纸效应,是指上级政府通过转移支付拨款可以“粘住”接受拨款的一级政府,不会将拨款用于增加个人收入,而是用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第十、十一章

1.什么是预算平衡?

财政平衡是指预算收支在量上的对比关系。

2.赤字计算的不同口径

(1)1953~1993

赤字或结余=(经常性收入+公债收入)-(经常性支出+投资支出+公债还本付息支出)

(2)1994~1999

赤字或结余=经常性收入-(经常性支出+投资支出)

(3)2000年始

赤字或结余=经常性收入-(经常性支出+投资支出+公债利息支出)

3.财政政策的工具是什么

税收(所得税中的累进税率起着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公共支出、政府投资、国债。

4.财政政策的类型有哪些?其内容是什么?

(1)根据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来划分,财政政策可分为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A.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指这种政策本身具有内在的调节作用,能够根据经济波动的情况,无需借助外力而自动地发挥稳定作用。

B.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意味着这种政策本身不具有内在的调节功能,需要借助外力才能对经济产生调节作用。

(2)根据调节国民经济总量的不同功能,财政政策可分为扩张性政策、紧缩性政策和中性政策。

A.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收支规模的变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

在总需求不足时,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使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差额缩小以至平衡。

B.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收支规模的变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在国民

经济已出现总需求过旺的情况下,通过紧缩性财政政策可以消除通货膨胀,达

到供求平衡。

C.中性财政政策,是指财政收支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既不产生扩

张效应,也不产生紧缩效应。

5.利用经济学原理结合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形势分析对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评析。如

何认识20XX年的货币政策?

首先,回答09到10年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分析20XX年经济,为什么会转变到今天的政策。

今天是什么样的政策,其效果如何。

最后,用自己的话对20XX年的政策,做一个简要的评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