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心内科ccu疾病护理常规、症状护理常规

心内科ccu疾病护理常规、症状护理常规

心内科ccu疾病护理常规、症状护理常规
心内科ccu疾病护理常规、症状护理常规

第一章:一般护理常规

心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护理人员妥善安置新入院患者,根据病情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做好入院介绍及安全防护措施的宣教。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整洁的环境。

2、急症患者入院后立即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客观、准确、及时做好护理记录,随时做好抢救准备。

3、根据医嘱宣教饮食内容。对进食无盐或者低盐、低脂患者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根据所患疾病,做好饮食指导。严重水肿的患者限制摄水量。冠心病患者应少食多餐,避免过饱,多食新鲜蔬菜。禁烟、限酒,禁食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测量脉率、脉律、心率、心律、呼吸和血压。测量脉率、心率应测量1min。有脉搏短绌时,需2人同时测心率和脉率,并做好记录。注意观察体重、咳痰量及性质的变化,准确记录出入量。注意观察意识的变化,一旦出现意识丧失等猝死的表现,立即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5、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活动计划。重症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病情稳定者逐渐增加活动量。

6、严格控制输液的速度和量,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

7、做好皮肤护理,长期卧床患者每2小时更换体位一次,床单位平整,干燥,无渣屑。严重水肿患者使用气垫床,避免压疮的发生。

8、备好急救所需的物品、药品。仪器定点放置并确保性能良好,药品随用随补。

9、对留置各种管道的患者严格执行告知程序及管道护理常规。

10、做好患者介入治疗术前术后的护理

11、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有便秘时切勿用力排便,应给予缓泻剂或开塞露肛注等。

12、对恢复期患者做好保健知识指导及出院后注意事项的宣教,并告知办理出院手续的流程。

第二章:症状护理常规

便秘的护理常规

1、帮助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维持正常排便习惯的意义,获得有关排便的知识。

2、帮助患者重建正常的排便习惯:指导其选择合适自身的排便时间,理想时间为饭后(早

餐后最佳)。

3、合理安排饮食:多摄取促进排便的食物和饮料。应多食含纤维素高的蔬菜与水果。如蔬

菜中的茭白、韭菜、菠菜、芹菜、丝瓜、藕、西红柿等,水果中的柿子、葡萄、杏子、鸭梨、苹果、香蕉等:餐前饮用开水、柠檬汁等热饮料,促进肠蠕动,刺激排便反射:适当提供轻泻食物如梅子汁等促进排便;多饮水,病情许可时每日液体摄入量不少于2000ml;适当食用油脂类食物。

4、鼓励患者适当运动:按个人需要拟定规律的活动计划,并协助患者进行运动,如散步、

做操、打太极拳等;卧床患者可进行适当的床上运动。

5、提供适当的单独隐蔽的环境及充足的排便时间。如拉窗帘或屏风遮挡,避开查房,治疗

和进食时间,以保持心情舒畅,消除紧张情绪,利于排便。

6、选择适宜的排便姿势:床上使用便盆时,除非有特殊禁忌最好采取坐姿或抬高床头,利

于重力作用增加腹内压促进排便。病情允许时,嘱患者到厕所排便。对手术患者,术前应有计划地训练在床上使用便器排便。

7、腹部环形按摩,排便时用手自右沿结肠解剖位置向左,环形按摩,可促使降结肠的内容

物下移,并可增加腹内压,促进排便:指端轻轻按压肛门后端也可促进排便。

8、遵医嘱给予口服缓泻药物。缓泻剂可刺激肠蠕动,加速肠内容物的运行,起到导泻的作

用,如番泻叶、酚酞(果导)、大黄等缓泻剂。

9、使用简易通便剂:常用开塞露、甘油栓等,其作用是软化粪便,润滑肠壁,刺激肠蠕动

促进排便。

发热的护理常规

1、卧床休息,降低机体的代谢和氧耗量,有利于机体康复。

2、物理降温:选用25%~35%酒精或温水擦浴,通过散发热达到降低体温的目的,减少身体各器官氧的消耗;还可选用冷湿毛巾、冰袋或冰盐水灌肠等进行降温。

3、严密观察病情,每日4次或每4小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一次。注意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瘀斑及黄疸等;观察大小便、呕吐物的量及颜色。

4、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超过3000ml。补充发热消耗的大量水分,并促进毒素和代谢产物的排除。

5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6、当患者寒战时可给热饮料及保暖措施,如加盖棉被或毛毯,必要时给予热水袋。出汗时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服和被褥,防止患者着凉感冒。注意皮肤护理,预防压疮发生。

7、协助患者的生活护理,做好口腔护理。保持患者清洁卫生,避免发生感染。

8、加强沟通,多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以便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紧张及焦虑情绪。

9、慎用退热药,避免产生虚脱或休克。

腹泻的护理常规

1、去除原因,如为肠道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2、卧床休息,减少肠蠕动,注意腹部保暖。对不能自理的患者应及时给予便器,消除患者

焦虑不安的情绪。

3、膳食调理,鼓励患者饮水。酌情给予清淡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油腻、辛辣、高纤

维食物,严重腹泻时可暂禁食。

4、注意补充水电解质,防止水及电解质的紊乱。遵医嘱给予止泻剂、口服补盐液或静脉输

液。

5、维持皮肤完整性,特别是婴幼儿、老人、身体虚弱者,每次便后用软纸擦肛门,温水清

洗,并在肛门周围涂油膏保护局部皮肤。

6、密切观察病情,记录排便的性质、次数等,必要时留取标本送检;病情危重者注意观察

生命体征变化;如疑为传染病按肠道隔离原则护理。

7、粪便异味及玷污的衣裤、床单、被套、便盆均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因此要协助患者清洗

沐浴、更换衣裤、床单、被套,使患者感到舒适。便盆清洗干净后,置于易取处,方便患者使用。

8、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有关腹泻的知识,指导患者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留置导尿管的护理常规

1、遵循消毒隔离、无菌技术和安全的原则。

2、告知患者留置尿管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

3、评估患者病情、导尿留置的时间、尿液颜色、性质、量、膀胱功能,有无尿频、尿急、

腹痛等症状。

4、尿管型号适宜,以利引流。

5、尿管妥善固定,尿袋低于耻骨联合,及时排放尿液,避免脱落。

6、保持引流管通畅。如有阻塞,应以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清除管内血渣、血块等沉淀物。

7、注意观察尿量、颜色与性质,遵医嘱认真统计尿量,并按要求填写在体温单上。注意倾

听患者的主诉。

8、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做好会阴护理,每日两次擦洗尿道口或冲洗会阴,集尿期每周更换一次,每月更换一次尿管,避免泌尿系感染。

9、每日定时开放尿管。长期留置尿管者,尿道口有分泌物时应及时清除;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饮水2000ml以上;协助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

10、在尿管末端标记留置或更换尿管的日期、时间。

11、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遵医嘱行膀胱冲洗。

12、拔管后根据病情,鼓励患者多饮水,观察患者自主排尿及尿液情况,有排尿困难及时处理。

留置胃管的护理常规

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妥善固定胃管,防止松动和脱出;保持胶布清洁,更换固定用胶布时,应确保胃管位置固定正确。

2、保持胃管通畅。进行持续胃肠减压者,要注意观察胃液的颜色及量等,如胃液出现咖啡色或鲜红色,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倾倒引流液。

3、给予鼻饲者,每次鼻饲完毕注入少量温开水,冲净胃管避免鼻饲液积存于胃管腔中而变质,造成胃肠炎或堵塞管腔。

4、硅胶胃管每月更换一次。更换胃管时应于当晚最后一次喂食后夹紧管口,将胃管拔出,到咽部处快速拔出,以免液体流入气管。次日早晨再由另一侧鼻孔留置新胃管。

5、每日进行口腔护理二次,清醒患者协助漱口。注意保护鼻腔黏膜,每日应清洁鼻腔。

6、在胃管末端标记留置或更换胃管的日期、时间。

失禁的护理常规

1、遵循消毒隔离和安全的原则。

2、保护皮肤,床上铺一次性中单,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必要时,肛门周围涂擦软膏保护

皮肤,避免破损感染,并注意观察骶尾部皮肤变化。

3、护理人员应尊重理解患者,主动给予心理安慰与支持。帮助其树立信心,配合治疗和护

理。

4、根据病情,遵医嘱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小便失禁给予留置导尿,对男性患者可以采

取尿套技术,女性患者可以采用尿垫等。

5、鼓励并指导患者进行膀胱功能及盆底肌的训练。指导患者取立、坐或卧位,试做排尿(排

便)动作,先慢慢收紧盆底肌肉,再缓缓放松,每次10秒左右,连续10遍,每日数次,以不感到疲劳为宜。

6、护理过程中,与患者沟通,清洁到位,注意保暖,保护患者隐私。

7、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除去不良气味。

第二章:疾病护理常规

急性心力衰竭的护理

【概念】

急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于某种病因使心排血量短时间内急剧下降,甚至丧失排血功能,导致组织器官供血不足和急性淤血的综合征。主要病因有:急性弥漫性心肌损伤、严重心排血量不足、严重心律失常、重症高血压等。临床上最常见的是急性左心衰引起的急性肺水肿。【临床特点】

1、突发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频繁咳嗽,咳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有窒息感并且极度烦躁不安、恐、面色青灰、口唇发绀、大汗淋漓、皮肤湿冷。

2、呼吸频率可达30—40次/分钟,吸气时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内陷,心率增快,动脉压早期可升高,随后下降,严重者可出现心源性休克。

3、听诊两肺布满湿啰音和哮鸣音,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

【护理评估】

1、一般情况: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精神状况,询问其过敏史、家族史,了解对疾病的认识。

2、专科评估:

(1)咳嗽的严重程度,痰液的量、颜色及性质,是否有白色泡沫样痰或粉红色泡沫样痰。(2)是否被动坐起,评估呼吸困难程度。

(3)有无出汗、皮肤湿冷、面色苍白或发绀。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听诊:两肺布满湿罗音和哮鸣音。心脏听诊有心尖部舒张期奔马律。

(2)痰液检查: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

【护理措施】

(一)病情观察

1、观察病人的咳嗽情况、痰液的性质和量,协助咳嗽、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2、严密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深度,意识、精神状态,皮肤颜色及湿度,肺部啰音的变化,

监测血气分析结果和血样饱和度结果,以判断药物疗效和病情发展。

3、严格掌握输液速度,滴速维持在20-30滴/分为宜,并向患者及家属说明重要性,避免

随意调快滴速,诱发急性肺水肿。

4、观察肾灌注减少的指征,测量并记录尿量。如果尿量少于30ml/小时,通知医生。(二)症状护理

1、立即协助病人取坐位,双腿下垂,减少回心血量而减轻肺水肿。

2、给予20%--30%的酒精湿化吸氧,流量6—8升/分钟,以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之破裂,改善肺泡通气,使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血气分析值正常,患者放松、舒适、呼吸频率在12-16次/分。注意浓度勿过高和吸入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起乙醇中毒。

3、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使用镇静、强心、扩血管、利尿剂等、

4、留置导尿,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5、保持病室安静,对烦躁的患者做好约束,以防止坠床及出现其他安全问题。

(三)用药护理

1、镇静剂:吗啡5-10mg皮下注射,或3-5mg静脉注射,5-15分钟可重复使用。可用于任何原因引起的肺水肿。应用吗啡时应观察有无呼吸抑制、心动过缓。

2、利尿剂:常应用呋塞米等强效利尿剂静脉推注,因使用剂量较大注意观察利尿剂效果及不良反应,有无电解质紊乱,记录尿量,排尿困难者应进行导尿。

3、平喘解痉剂:多采用氨茶碱静脉滴注,以缓解支气管痉挛。

4、血管扩张剂:硝普钠25mg加入5%GS50ml微量泵泵入,血压低者合用多巴胺,或选用硝酸甘油微量泵泵入。注意输液速度和血压的变化,防止低血压发生,硝普钠应避光现用现配。

5、强心药:西地兰0.2-0.4mg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15-20分钟,注意心率的变化,低于60次/分应停药通知医师。

(四)一般护理

1、绝对卧床休息,取舒适体位,生活由他人照顾。

2、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营养,每餐不宜过饱,少量多餐。应低盐或无盐,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切勿用力排便以免加重心脏负担,突然发生心脏骤停。劝戒烟、酒。

3、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暖、安静。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及呼吸道感染,以免加重心衰。病情危重者进行监护。

4、严重呼吸困难者给予半卧位或端坐位。

5、医护人员在抢救时,保持镇静、操作熟练、忙而不乱。避免在病人面前讨论病情,以减

少误解。

6、简要介绍病室环境、本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救治措施及使用监测设备的必要性,解除病人的恐惧心理、

(五)心理护理

1、急性左心衰患者因严重呼吸困难而烦躁不安、发生焦虑或恐惧,护士应多陪伴安慰患者,消除恐惧心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可向其简要解释检查和治疗的目的,告诉患者医务人员正积极采取措施,不适症状会逐渐得到控制。

2、指导病人进行自我心理调整,如深呼吸、放松疗法等,使病人保持情绪稳定。

(六)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1、服用洋地黄类药物时,注意心率变化,心率<60次/分,应停止用药。注意观察洋地黄的毒性反应,出现中毒症状,如黄绿视、心律失常等,应立即停药并通知医生。

2、应用利尿剂时注意观察血钾情况及有无乏力、腹胀、肠鸣音减弱等低钾血症的表现,以免出现低血钾。低血钾时应指导患者进食含高钾的食物,如橘子、橙汁、香蕉等。

3、鼓励患者做下肢活动或被动活动,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导致肺栓塞。

4、水肿患者应加强皮肤护理,保持床单位干燥无渣屑,经常变换体位,长期受压部位垫软或海绵垫,防止发生压疮。

【健康教育】

1、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急性心力衰竭的诱因,积极治疗原有的心脏疾病。

2、嘱病人在静脉输液前主动告诉护士自己有心脏病史,便于护士在输液时控制输液量和速度。

3、指导病人注意避免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如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过度劳累、情绪激动、钠盐摄入过多、输液过多过快等。育龄妇女应避孕。

4、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每餐不宜过饱,多食蔬菜、水果,防止便秘。

5、戒烟酒

6、合理安排活动与休息,从事轻体力工作,避免重体力劳动以免诱发心力衰竭。建议病人可做散步、打太极拳等运动。适当活动有利于提高心脏储备力,提高活动耐力,改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7、告知严格遵医嘱服药,不随意增减或撤换药物的重要性。指导患者识别服用洋地黄中毒的反应:用血管扩张剂者,改变体位时不宜过快,防止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8、嘱病人定期门诊随访,防止病情发展。

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

【概念】

各种不同病因的循环系统疾病逐渐发展到心脏功能受损时,均可导致慢性心力衰竭。病因以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居首位,其次是冠心病和高血压,扩张型心肌病近年有上升的趋势。诱因有感染,劳累,精神紧张,妊娠和分娩,心律失常,水、电解质紊乱等。

【临床特点】

1、左心衰竭:主要表现为肺循环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的综合症。

(1)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的典型表现。严重时病人可出现端坐呼吸,采取的坐位越高说明心力衰竭的程度越重。

(2)咳嗽、咳痰和咯血:常发生在夜间,痰常呈白色泡沫状,有时痰中带血丝,当肺淤血明显加重或有肺水肿时,可咳粉红色泡沫状痰。

(3)低心排血量症状:如乏力、头晕、嗜睡或失眠、尿少、心悸、发绀等,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心、脑、肾及骨骼肌等脏器组织血液灌注不足所致。

(4)体征:可表现为呼吸加快,交替脉,血压一般正常,有时脉压减小。皮肤粘膜苍白或发绀。多数有左心室增大,心率加快,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两肺底可闻及湿啰音。此外,还有原有心脏病的体征如瓣膜疾病的杂音等。

2、右心衰竭:主要表现为体循环淤血的综合症。

(1)由于各脏器慢性持续性淤血,病人可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尿少、夜尿等症状。

(2)体征:可见颈静脉充盈或怒张、肝大、水肿、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听到舒张期奔马律等。

3、心功能分级:正确评价患者心功能,对于判断病情轻重和指导患者活动量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活动受限制的程度可将心功能分为四级(1928年纽约心脏病协[NYHA]分级,美国心脏病协会[AHA]标准委员会1994年修订

I级:体力活动不受限。日常活动不引起心悸、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

II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症状,日常活动即可引起以上症状,休息后很快缓解III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无症状,轻于日常活动即可引起以上症状,休息后较

时间症状才可缓解。

IV级:不能进行任何活动。休息时也有症状,稍活动后加重。

【护理评估】

1、一般情况: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有无异常,询问有无过敏史,评估其心理状态及家属的关心程度。

2、专科情况

(1)询问病人有无冠心病、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等病史。

(1)询问病人有无呼吸道感染、心律失常、劳累过度等诱发因素。

(2)询问病人是否有夜间睡眠中憋醒,有无日常生活或体力劳动后心慌、气短,甚至休息状态下的呼吸困难。有无由于肺泡淤血,支气管粘膜淤血所引起的白色泡沫痰或粉红色泡沫痰的现象。

(3)了解右心衰竭的病人是否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腹痛、体重增加及身体低垂部位水肿。

(4)生命体征的监测:如呼吸状况、脉搏快慢、有无交替脉、心率有无增快、血压有无降低、心脏有无增大及颈静脉充盈情况。

3、实验室及其检查

(1)X线检查:心脏的外形和各房室的大小有助于原发性心脏病的诊断。肺淤血的程度可判断左心衰竭的严重程度。当有肺泡性肺水肿时,肺门阴影呈蝴蝶状。

(2)心电图:可有左心室肥厚劳损,右心室增大,V1导联P波终末负电势增大等。

(3)超声心电图:左室射血分数降低,舒张功能减弱。

【护理措施】

(一)病情观察

1、密切监测心电监护、血压、脉搏、呼吸、意识、尿量及心、肾功能变化。

2、密切观察病人口唇及末梢发绀情况。

3、嘱病人穿柔软、宽松的衣物,保持床单位平整、洁净,保持皮肤清洁,经常按摩骨隆突处,预防压疮的发生。必要时可使用气垫床。

4、观察水肿消长情况,每日测体重,准确记录出入量,并将其重要性告诉病人及家属,取得配合。适当控制液体入量。摄入量根据患者情况不同指导不同,一般在1500ml左右。负平衡1000左右。

5、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症状有无减轻。

(二)症状护理:

1、急性左心衰肺水肿时,应立即协助病人取坐位,两腿下垂,减少静脉回流。高流量20%--30%

酒精湿化吸氧,以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酒精吸氧时间不宜过长,应间歇采用。遵医嘱给予吗啡镇静,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治疗,尽快缓解缺氧和呼吸困难。

2、洋地黄中毒及其处理:洋地黄中毒最重要的反应是各类心律失常。最常见的为室性期前收缩。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又伴有传导阻滞是洋地黄中毒的特征性表现。发生洋地黄中毒时应立即停药。单发性室性期前收缩、Ⅰ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停药后自行消失;对于快速心律失常,血钾不低者可用利多卡因:有传导阻滞及缓慢性心律失常者可用阿托品。

(三)用药护理:

1、观察药物不良反应:使用洋地黄时应注意病人用药前后心率,注意洋地黄的毒性反应;使用扩血管药物时应注意血压变化,酌情调节液体滴速;使用利尿剂时应准确记录病人的出入量,防止出现电解质紊乱。静脉给药时应控制输液总量及滴注速度,避免造成血容量增加过多而诱发心力衰竭加重。

2、电解质紊乱的护理:长期使用利尿剂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特别是高血钾或低血钾。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有较强的保钾作用,与不同类型的利尿剂合用时应特别注意:对于血钠过低者应谨慎,应区别是由于血液稀释还是体内钠不足;前者水钠均有潴留,病人尿少而比重低。体内钠不足多因利尿过度所致,病人血容量减少,尿少而比重高,此时应给与高渗盐水补充钠盐。

(四)一般护理

1、Ⅰ级心力衰竭不限制一般的体力活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Ⅱ级心力衰竭适当限制体力活动,增加休息,可进行轻体力的工作和家务劳动;Ⅲ级心力衰竭严格限制一般的体力活动,但日常生活可以自理或在他人协助下自理;Ⅳ绝对卧床休息,取舒适体位,生活由他人照顾。

2、给予易咀嚼、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饮食,限制总热量的摄入,少量多餐,避免过饱。勿用力大便,必要时使用缓泻剂。限制钠盐摄入,每日少于5g,服利尿剂者可适当放宽限制含钠高的食品。如发酵面食、腌制品、罐头、啤酒、碳酸饮料等,可用糖、醋、蒜调味以增进食欲。

3、合理给氧,根据缺氧程度调节氧流量。

4、协助病人取半卧位或坐位安静休息,鼓励病人多翻身,尽量做缓慢的深呼吸。

(五)心理护理

病人常因病情反复而易烦躁不安,紧张多虑甚至悲观失望,故对病人多行安慰和鼓励,增强其治愈疾病的信心。必要时可给与适当的镇静药,并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新鲜,防止呼吸道

感染。

(六)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1、服用洋地黄类药物时,注意心率变化,心率<60次/分,应停止用药。注意观察洋地黄的毒性反应,出现中毒症状,如黄绿视、心律失常等,应立即停药并通知医生。

2、应用利尿剂时注意观察血钾情况及有无乏力、腹胀、肠鸣音减弱等低钾血症的表现,以免出现低血钾。低血钾时应指导患者进食含高钾的食物,如橘子、橙汁、香蕉等。

3、鼓励患者做下肢活动或被动活动,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导致肺栓塞。

4、水肿患者应加强皮肤护理,保持床单位干燥无渣屑,经常变换体位,长期受压部位垫软或海绵垫,防止发生压疮。

【健康教育】

1、指导病人积极治疗原发病,注意避免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如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过度劳累、情绪激动、钠盐摄入过多、输液过多过快等。育龄妇女应避孕。

2、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每餐不宜过饱,多食蔬菜、水果,防止便秘。

3、戒烟酒

4、合理安排活动与休息,从事轻体力工作,避免重体力劳动以免诱发心力衰竭。建议病人可做散步、打太极拳等运动。适当活动有利于提高心脏储备力,提高活动耐力,改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5、告知严格遵医嘱服药,不随意增减或撤换药物的重要性。指导患者识别服用洋地黄中毒的反应:用血管扩张剂者,改变体位时不宜过快,防止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6、嘱病人定期门诊随访,防止病情发展。

心肌梗死的护理

【概念】

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本病病人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2:1-5:1。40岁以上占绝大多数。冬春两季发病较高,北方地区较南方地区为多。其发病的危险因素有原发性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等。

【临床特点】

1、先兆:50%-81.2%的病人在起病前数日至数周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等前驱症状,其中以初发型心绞痛和恶化型心绞痛最为突出。心绞痛发作较以往频繁﹑性

质较剧﹑持续较久﹑硝酸甘油疗效差﹑诱发因素不明显。

2、症状

(1)疼痛:是最先出现的症状。其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似,但多数无明显诱因,常发生于安静时,程度剧烈,呈难以忍受的压榨﹑窒息或烧灼样,伴有大汗﹑烦躁不安﹑恐惧及濒死感,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小时或数天,服硝酸甘油无效。部分病人疼痛可向上腹部﹑下颌﹑颈部﹑背部放射而被误诊。少数心肌梗死病人可无疼痛,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2)全身症状:有发热,体温可升高至38℃左右,持续约1周,伴心动过速或过缓。(3)胃肠道症状:疼痛剧烈时常伴频繁的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肠胀气亦不少见。(4)心律失常:见于75%-95%的病人多发生在起病1-2周内,尤以24h内最多见。以室性心律时常多见,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

(5)休克:主要为心源性休克,因心肌广泛坏死,心排血量急剧下降所致。休克多在起病后数小时至1周内发生,发生率20%左右。

(6)心力衰竭:主要为急性左心衰竭,可在起病最初几天内发生,或在梗死演变期出现,为梗死后心肌收缩力显著减弱或不协调所致。其发生率为32%-48%。

3、心脏浊音界可正常或轻至中度增大。心率可增快也可减慢,心律不齐;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可闻及第四心音奔马律,部分病人在心前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或喀喇音,为二尖瓣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所致;亦有部分病人在起病2-3天出现心包摩擦音。可有各种心律失常。除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血压可增高外,几乎所有病人都有血压降低。当伴有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时可出现相应体征。

【护理评估】

1、一般情况:评估有无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吸烟等。主要观察生命体征﹑心律﹑心率变化。

2、专科情况

(1)心前区疼痛的剧烈程度:此次胸痛发作的特征,并与以往心绞痛发作相比较,观察疼痛持续时间﹑性质﹑放射部位,是否有大汗,服用硝酸甘油后是否缓解。有无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等伴随症状,是否有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等表现。

(2)血清心肌酶:观察酶峰有无提前。

(3)心电图演变过程:观察抬高的ST段有无下移。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心电图:有Q波心肌梗死心电图的特点为:宽而深的Q波,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T

波倒置。心内膜下心肌梗死时,无病理性Q波,有普遍性ST段压低≥0.1mv。急性心肌梗死时,有心电图的动态演变过程。

(2)超声心动图:心肌梗死时,可出现心室壁运动减弱,通过超声判断是否有室壁瘤形成。(3)血清心肌酶增高:①肌酸磷酸激酶在起病6h内升高,24h达高峰,3-4d恢复正常。②谷-草转氨酶在起病6-12h后升高,24-48h达高峰,3-6d后降至正常。③乳酸脱氢酶在起病8-10h后升高,达到高峰时间在2-3d,持续1-2周才恢复正常。

【护理措施】

(一)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病人神志、心率、心律、血压、呼吸的变化。及时记录报告病人对胸部不适的叙述、位置、时间、放射部位及诱发因素。

2、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病人的心律、心率的变化,及时发现各种心律失常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如下壁心肌梗死极易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前壁心肌梗死易出现室性期前收缩、房扑、室颤等。充分保证静脉通道以供急救时静脉给药,准备好所有急救药品及仪器。

(二)症状护理

持续疼痛:使病人保持安静,尽快解除疼痛,可选用杜冷丁50-100mg肌肉注射或者吗啡5-10mg皮下注射,必要时1-2h后再注射一次,以后每4-6h可重复应用,注意呼吸功能的抑制。疼痛较轻者可选用硝酸甘油静脉泵入或舌下含服。

(三)用药护理:

1、抗凝护理:注意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是否有黑便、血尿、咯血等出血倾向,注意呕吐物和排泄物的颜色。

2、溶栓护理:先检查血常规、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和血型,配血备用。用药期间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和用药后反应及复查凝血时间等。静脉输液应选择容易压迫止血的部位穿刺,肌肉注射易选用细针头。溶栓治疗前或治疗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动脉穿刺。

(四)一般护理:

1、休息:谢绝探视,必要时用镇静药物辅助。第1-3d绝对卧床休息,大小便应在床上,保持卧位,可协助病人翻身。第4-6d,可在床上进行上下肢的被动和主动活动。第2周可床上活动,主动握拳,伸腿,逐渐抬高床头至坐起,根据病情可逐渐离床站立,室内行走,大小便自理。活动量要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而定,如有并发症,老年体弱者可酌情延长卧床时间。在活动过程中,注意询问病人的感受,观察心率、血压的变化,如有不适,立即停止活动。

2、吸氧:供给足够的氧气,1-3d内应持续吸氧,以后根据病情可间断吸氧,2-4L∕min,以

提高动脉氧分压,限制梗死范围扩大,并间接起到止痛、镇静作用。

3、补充水及电解质: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必要时同时建立多条静脉通路,以保证急救时静脉给药。

4、止痛:遵医嘱给予止痛剂、血管扩张剂等,可选用哌替啶50-100mg肌肉注射或吗啡5-10mg 皮下注射,及时缓解病人疼痛,注意呼吸功能的抑制,并随时询问患者疼痛的变化情况。

5、饮食:因病人心功能下降,心搏血量减少,加上绝对卧床,胃肠蠕动减弱,消化功能降低,故宜进低脂、低胆固醇、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少量多餐,保证热量供应,避免饱食增加心脏负担。

6、保持大便通畅:发病后1周内,常因病人不习惯卧床排便及活动量减少而发生便秘,可食香蕉、蜂蜜润肠,食用粗纤维食物,必要时酌情给予缓泻剂,并辅助于腹部按摩,排便时可使用开塞露,严禁用力。

(五)心理护理:

疼痛、焦虑、恐惧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心律失常甚至引起猝死。也有的病人对本病的认识不足,过早活动,不能配合治疗,以致发生意外,所以要你耐心、细致进行心理护理,安慰病人,加强床旁巡视,让病人放心,使之正确对待疾病,积极配合治疗。(六)并发症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应进行心电图、心率、心律、血压、血氧饱和度及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监测,尽快解除疼痛。

1、严重心律失常:备好除颤器,发生心室颤动,尽快采用非同步电除颤,室性心动过速药物疗效不满意时也应及早同步直流电复律。

2、急性左心衰竭:协助病人取坐位,30%-50%的酒精湿化吸氧。遵医嘱及时应用吗啡(或哌替啶)、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

3、猝死: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挽救病人生命。

【健康教育】

除参见“心绞痛”病人的健康教育外,还应注意:

1、调整和改变以往的生活方式:低糖、低脂、低胆固醇饮食,肥胖者限制热量摄入,控制体重;戒烟酒;克服急躁、焦虑情绪,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情;避免饱餐,防止便秘;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等。

2、告诉家属,病人生活方式的改变需要家属的积极配合与支持,家人应给病人创造一个良好的身心休养环境。

3、建议病人出院后继续门诊随访,进行康复治疗。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保证足够的睡眠,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

4、指导病人遵医嘱服用β受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钙通道阻滞剂、降血脂药及抗血小板药物等。

心绞痛护理常规

【概念】

心绞痛是一种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急剧的、暂时性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

【临床特点】

1、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疼痛的特点为:

(1)部位:位于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方,可波及心前区,有手掌大小范围,界限不是很清楚。常放射到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咽、颈、背、上腹部等。

(2)性质:压迫性不适或为紧缩、发闷、阻塞、烧灼感,偶伴濒死感。

(3)诱因:常因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而诱发,也可在饱餐、寒冷、阴雨天气、吸烟时发病。(4)持续时间:疼痛多于停止原来的活动后或含服硝酸甘油后1-5分钟内缓解。

2、平时一般无异常体征。心绞痛发作时常见面色苍白、表情焦虑、皮肤冷或出汗、血压升高、心率增快。

【护理评估】

1、一般情况:了解病人是否患有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是否摄入过高热量、脂类、是否吸烟,运动情况以及心理反应等。

2、专科情况

(1)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和用药后疼痛有无缓解。

(2)心电图演变过程。疼痛发作时与静息状态下的心电图对比,有无S-T段降低,T波倒置。

(3)评估活动受限程度:评估心绞痛的发作过程,找出诱发心绞痛的体力活动类型及活动量。

【护理措施】

(一)病情观察:注意观察胸痛发作的诱因、时间、部位、性质、有无放射性及伴随症状。如果心绞痛发作次数增加,持续时间延长超过30分钟,疼痛程度加重,含服硝酸甘油不缓

解者,则有可能是心肌梗死先兆,应立即就诊。

(二)症状护理:

1、休息:疼痛发作时立即让病人停止活动、卧床休息,安慰其不要紧张和恐惧。

2、吸氧:持续低流量吸氧,纠正缺氧状况,减轻疼痛。

3、饮食:患者饮食应少量多餐,忌过饱及暴饮暴食,宜进食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低热量、高纤维饮食,禁饮酒、浓茶、咖啡及其他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适量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4、活动原则:鼓励病人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最大运动量以不致发生疼痛症状为度。

5、活动中不良反应的观察与处理:观察病人在活动中有无呼吸困难、胸痛、脉搏过快等反应,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停止活动,并给予积极处理,如含服硝酸甘油、吸氧。(三)用药护理:给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若服药后3-5分钟仍不缓解,可在服一片。对于心绞痛发作频繁或含服硝酸甘油效果差的病人,遵医嘱静点硝酸甘油,监测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注意滴速的调节,并嘱病人及家属不可擅自调节滴速,以免造成低血压。部分病人用药后可出现面部潮红、头部胀痛、头晕、心动过速、心悸等不适,应告诉病人是由于药物导致血管扩张造成的,以解除其顾虑。

(四)心理护理: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病因、诱发因素、临床表现及预后情况,避免情绪急躁,保持心情舒畅,积极配合治疗。

(五)并发症预防与护理常见并发症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详见各疾病护理)【健康教育】

1、告诉病人应摄入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盐、高纤维素饮食,保持大便通畅,戒烟酒,肥胖者控制体重。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适当参加体力劳动和身体锻炼。

2、指导病人避免诱发心绞痛的因素及发作时应采取的方法。冠心病病人平时要注意避免各种发病诱因,保持情绪稳定,大便通畅,禁止大量饮酒及烈性饮酒,戒烟,不饮浓茶喝咖啡,积极治疗高血压和糖尿病。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休息,含服硝酸甘油类药物。

3、坚持按医嘱服药,自我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

4、定期进行心电图、血糖、血脂检查,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

5、告诉病人洗澡时应让家属知道,且不易在饱餐或饥饿时进行,水温勿过冷过热,时间不易过长,门不要上锁,以防发生意外。

6、嘱病人疼痛比以往频繁、程度加重、服用硝酸甘油不易缓解、伴出冷汗,应即刻由家属

护送到医院就诊,警惕心肌梗死发生。

心律失常的护理

【概念】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心律失常按其发生原理可分为冲动形成异常和冲动传导异常两大类。

【临床表现】

心律失常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组症候群,其临床重要性取决于对循环系统的血液动力学上的影响。若由于心律失常导致的心输出量减少,使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常有如下临床表现:心悸、乏力、头晕及胸闷,重者可出现休克、心绞痛、心肌梗死、晕厥、抽搐等症状,甚至可危及生命。

【评估要点】

1、一般情况:了解病人是否有器质性心脏疾病,有无烟酒嗜好,以及对疾病的认识。

2、专科评估

(1)是否出现心律失常以及心律失常的类型,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治疗效果等情况。(2)心律失常的临床症状如心慌、气短的程度、持续时间以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心电图检查:观察心房与心室节律是否规则,频率、PR间期、QRS波群形态是否正常及P波与QRS波群的相互关系等。

(2)24小时动态心电图:了解心悸与晕厥等症状的发生是否与心律失常有关,明确心律失常与日常活动的关系。

【护理措施】

(一)病情观察

1、注意病人的神志变化,定期测量生命体征,尤其应仔细检查心律和心率,判断是否有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房颤等心律不齐发生。对于房颤病人应同时测量心律和脉率并记录,以观察脉搏短绌的变化情况。

2、给予心电监测,病人心律失常发作时及时描记心电图并标明日期和时间。

3、对于连续心电监测的病人,应注意观察心律失常的类型、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治疗效果等情况。当病人出现频发、多元性室早、RonT现象、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和II度Ⅱ型,III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应及时通知医生。连续心电监测的病人应预防电极片粘贴部位的皮

肤损伤,故应24h更换电极片一次并更换粘贴部位。

4、监测血气分析结果、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情况。

5、严格按医嘱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纠正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排血量减少,改善机体缺氧状况,提高活动耐力。口服药应按时按量,静脉注射药物(如胺碘酮)时,严格按医嘱执行,速度应缓慢。注意用药过程中及用药后的心律、心率、血压、脉搏、呼吸、意识、判断疗效和有无不良反应。

6、高度警惕血栓栓塞的发生:如患者出现头痛、恶心、伴有血液循环改变的下肢疼痛、肢体及语言障碍时及时通知医师给予处理。

(二)症状护理

1、当发生较严重心律失常时,嘱病人卧床休息、精神放松、给予吸氧以改善因心律失常造成血流动力学改变而引起的肌体缺氧。

2、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准备好纠正心律失常的药物、常用抢救药品及除颤器等。对于突发室扑和室颤的病人,应立即实施非同步电除颤。

3、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心率、脉率、呼吸及血压等。观察病人有无严重发绀、短暂意识丧失、四肢抽搐等,发现异常应立即抢救,如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

4、遵医嘱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注意给药途径、剂量、速度、观察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并严密观察心电图、血压的变化,及时发现因用药引起的心律失常。

5、心室率过慢影响到血液动力学,应尽快使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提高心率,防止发生阿斯综合征,对已经出现的患者应尽快安装起搏器。

(三)用药护理

1、抗凝药物:使用华法令等抗凝药物时应注意观察出血倾向,注意有无皮肤的出血点,牙龈出血、便血、血尿等情况,还应注意与其他药物的协同作用。

2、控制心律失常的药物:胺碘酮是目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应告知患者使用时可出现静脉炎导致感染或皮肤坏死。静脉滴注时应选择粗直的上肢静脉,严密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观察穿刺部位及周围红、肿及疼痛等情况,预防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

(四)一般护理

1、嘱病人当心律失常发作导致胸闷、心悸、头晕等不适时采取高枕卧位、半卧位或其他舒适体位,尽量避免左侧卧位,因左侧卧位时病人常能感觉到心脏的搏动而使不适感加重。

2、伴有气促、发绀等缺氧情况时,给予氧气持续吸入。

3、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钠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量多餐,避免刺激性食物,

戒烟酒、浓茶和咖啡。

4、嘱严重心律失常的病人卧床休息,以减少心肌耗氧量和对交感神经的刺激。卧床期间加强生活护理。

5、备好抢救仪器、药物和起搏器等以备抢救。

(五)心理护理

安慰病人,加强床旁巡视,让病人放心,使之正确对待疾病,积极配合治疗。

(六)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1、室扑、室颤:心电监护示室颤立即予以360焦耳非同步电除颤。争分夺秒的进行抢救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及其他复苏药物,如阿托品、肾上腺素等。监测血样饱和度,必要时吸痰,通知麻醉科气管插管。

2、栓塞: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肢体活动情况,防止发生肺栓塞及脑栓塞。

3、心脏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4、静脉炎或皮肤坏死:静脉滴注可达龙时应选择粗直的上肢静脉,严密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观察穿刺部位及周围红、肿及疼痛等情况,预防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

5、心动过缓:遵医嘱使用异丙肾上腺素或阿托品治疗,观察患者的心率变化、意识状态。必要时给予临时起搏器植入术。

6、冰帽保护脑组织,每2小时更换一次

【健康教育】

1、向病人及家属讲解心律失常的常见病因、诱因及防治知识。

2、嘱病人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规律,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

3、嘱病人多食纤维素丰富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4、有晕厥史的病人避免从事驾驶、高空作业等有危险的工作,有头晕、黑矇时立即平卧,以免晕厥发作时摔伤。

5、快速心律失常者应戒烟,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浓茶、烈酒;心动过缓病人应避免屏气用力等动作,如用力排便等,以免因兴奋迷走神经而加重心动过缓。

6、说明继续按医嘱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重要性,不可自行减量或擅自换药,教会病人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7、教会病人自己测量脉搏的方法以利于自我病情监测;教会家属徒手心肺复苏术以备急用。

原发性高血压的护理

【概念】

原发性高血压是指病因未明的、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长期高血压可成为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并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功能,最终可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原发性高血压应与继发性高血压相区别,后者约占高血压的5%,其血压升高只是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

【临床特点】

1、一般表现:原发性高血压起源缓慢,早期多无症状,偶有查体时发现血压增高,或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劳累后增高,休息后可恢复正常。血压升高时有头晕、头痛、耳鸣、失眠、乏力等症状

2、并发症表现:随病程进展,血压持久升高可导致心、脑、肾、血管等靶器官受损的表现。(1)心:可使左心室后负荷过重,左心室肥厚扩大,最终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还可促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及发展,并使心肌耗氧量增加,病人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2)脑:可行成为小动脉瘤,血压骤然升高可引起破裂而致脑出血。高血压也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引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动脉血栓形成。

(3)肾可使肾小球小动脉硬化,肾实质缺血,导致肾硬化,并加速肾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4)血管:除心、脑、肾血管病变外,严重高血压可促使主动脉夹层形成并破裂,可致命。

3、高血压急症

(1)恶性高血压:发病较急骤,舒张压持续≥17.3kpa(130mmHg);头痛、视力模糊、眼底出血、渗出或视盘水肿;肾脏损害突出,表现为持续蛋白尿、血尿、管型尿并可伴肾功能不全;发展迅速,如不给予及时治疗,预后不佳,可死于肾衰竭、脑卒中或心力衰竭。

(2)高血压危象:在高血压病程中,血压显著升高,以收缩压升高为主。出现头痛、烦躁、眩晕、心悸、气急、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症状。

(3)高血压脑病:表现为血压极度升高的同时伴有严重头痛、呕吐、神志改变,轻者可仅有烦躁、意识模糊,严重者可发生抽搐、昏迷。

体检时可闻及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长期持续高血压可有左心室肥厚并可闻及第四心音。

【评估要点】

肾内科护理常规

肾内科病人的护理常规 一、肾内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二、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人护理常规 三、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病人护理常规 四、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护理常规 五、肾病综合征病人护理常规 六、尿路感染病人护理常规 七、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护理常规 八、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护理常规 九、血液透析病人护理常规 十、腹膜透析病人护理常规 一、肾内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1、病室应安静、舒适,整齐清洁,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病室内温度宜22~24℃,湿度50~60%。 2、疾病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当四肢水肿严重时,应抬高肢体20~30°,待症状消失、尿常规检查基本正常后可逐步增加活动量。 3、饮食护理:根据病情可给予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低磷、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4、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病人血压的变化;定期测量体重,观察水肿的部位、特点、程度,详细记录24h尿量,必要时记录24h出入量。观察并记录尿液的颜色、性状、尿量及排尿时有无尿频、尿急、尿痛等情况。 5、正确指导病人留置各类标本和检查。如:尿常规、尿细胞学、尿筛选、尿培养、肾脏和膀胱B超、肾盂造影等。 6、用药护理: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时,应特别交代病人及家属不可擅自加量、减量甚至停药。长期使用利尿剂可出现电解质紊乱。大剂量冲击疗法时,病人的免疫力及机体的防御能力受到很大抑制,应对病人实行保护性隔离,防止继发感染。

7、做好基础护理,满足病人基本需要。严重水肿者应避免肌内注射,静脉穿刺拔针后按压穿刺部位时间稍长,并注意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口腔清洁,每天可用温盐水漱口2~3次。 8、心理护理:关心病人,指导其避免疾病、病程、经济、压力等各方面原因导致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消除不良心理。 9、健康教育:病人出院后应避免过度劳累,饮食要规律,少食腌渍食物,做好个人卫生。定期到医院复查,不适随诊。 1、执行泌尿系统疾病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4~6周。病情稳定后可做一些轻体力活动,避免劳累和剧烈活动,待完全康复后才能恢复正常的体力劳动。 3、饮食护理:急性期应严格限制盐的摄入,一般<3g/d,对于特别严重病人应完全禁盐。每日进水量为不显性失水量(约500ml)加上24h尿量,进水量的控制应本着宁多勿少的原则。当出现氮质血症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 4、观察尿液的颜色、性状、水肿的部位、特点、程度,详细记录24h尿量,必要时记录24h出入量。 5、临床症状的护理: (1) 血尿的护理:观察并记录尿液性状及尿量,指导病人正确留置尿标本,勤换衣裤,做好个人卫生。 (2)水肿的护理:观察水肿的部位和性状,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做好皮肤护理。 (3)高血压的护理:监测血压变化,及时处理。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波动。 6、用药护理:遵医嘱使用利尿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时,应观察药物疗效、副作用及监测电解质。 7、皮肤护理:保护好水肿的皮肤, 协助病人做好全身皮肤粘膜的清洁。对于水肿较严重的病人应避免着紧身衣服,卧床休息时宜抬高下肢,指导病人经常变换体位,用软垫支撑受压部位,并适当予以按摩。 8、肾穿刺活检术前、后护理。 9、心理护理:耐心进行有关卫生知识宣教,多关心、巡视病人,使病人心理稳定,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三、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病人护理常规 1、执行泌尿系统疾病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常见病病人护理常规

常见病病人护理常规目录 1、高热病人护理常规 2、高血压病人护理常规 3、糖尿病病人护理常规 4、冠心病病人护理常规 5、肺炎病人护理常规 6、肠炎病人护理常规 7、急性肺水肿病人护理常规 8、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护理常规 9、支气管炎病人护理常规 10、抢救护理常规 11、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12、急性扁桃体炎护理常规 13、支气管哮喘护理常规

高热病人护理常规 1、评估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伴随症状;评估病人的体液平衡状况、皮肤弹性和精神状态。 2、监测体温。37.2℃以上者每日测试体温4次,直到体温恢复正常后3天。 3、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体温超过38.5℃,给予物理降温(如冰袋降温、酒精擦浴等),或遵医嘱给予药物(如消炎痛拴、巴米尔、安痛定等)。降温后30分钟复测体温,在体温单上记录。 4、加强监测。了解血常规、出入量、血清电解质等变化。 5、病人的安全管理。高热者嘱病人卧床休息,有谵妄、意识障碍时应加床档,必要时给予肢体约束。在病人大量出汗、食欲不佳及呕吐时,应密切观察有无脱水现象,防止病人虚脱造成跌倒、摔伤等安全隐患。 6、营养支持。提供高维生素、高热量、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鼓励病人多饮水。 7、基础护理。每日根据病情做口腔护理,进食前后漱口;注意皮肤清洁卫生,及时更换病号服,保持干燥;并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8、注意病人心理变化,及时疏导。

高血压病人护理常规 1.保证合理的休息及睡眠,避免劳累提倡适当的体育活动,尤其对心率偏快的轻度高血压病人,进行有氧代谢运动效果较好,如骑自行车、跑步、做体操及打太极拳等,但需注意劳逸结合,避免时间过长的剧烈活动,对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者可适当使用镇静剂。严重的高血压病人应卧床休息,高血压危象者则应绝对卧床,并需在医院内进行观察。 2.心理护理病人多表现有易激动、焦虑及抑郁等心理特点,而精神紧张、情绪激动、不良刺激等因素均与本病密切相关。因此,对待病人应耐心、亲切、和蔼、周到。根据病人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同时,让病人了解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帮助病人训练自我控制的能力,参与自身治疗护理方案的制订和实施,指导病人坚持服药,定期复查。 3.饮食护理应选用低盐、低热能、低脂、低胆固醇的清淡易消化饮食。鼓励病人多食水果、蔬菜、戒烟、控制饮酒、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对服用排钾利尿剂的病人应注意补充含钾高的食物如蘑菇、香蕉、橘子等。肥胖者应限制热能摄入,控制体重在理想范围之内。 4.病情观察对血压持续增高的病人,应每日测量血压2~3次,并做好记录,必要时测立、坐、卧位血压,掌握血压变化规律。如血压波动过大,要警惕脑出血的发生。如在血压急剧增高的同时,出现头痛、视物模糊、恶心、呕吐、抽搐等症状,应考虑高血压脑病的发生。如出现端坐呼吸、喘憋、紫绀、咳粉红色泡沫痰等,应考虑急性左心衰竭的发生。出现上述各种表现时均应立即送医院进行紧急救治。 5.用药护理服用降压约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同时,密切观察疗效,如血压下降过快,应调整药物剂量。在血压长期控制稳定后,可按医嘱逐渐减量,不得随意停药。某些降压药物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在服药后应卧床2~3小时,必要时协助病人起床,待其坐起片刻,无异常后,方可下床活动。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慢性呼吸衰竭护理常规 【评估】 1.呼吸衰竭的程度、类型。 2.神志、血压、呼吸、脉搏、尿量等。 3.心理状态。 【症状护理】 1.呼吸困难的护理,及时给予合理的氧疗。 2.咳嗽、咳痰的护理 (1)危重病人定时翻身拍背,协助排痰,给予无力咳痰的病人吸痰。 (2)如建立人工气道要加强气道湿化,根据医嘱给予气道内滴药。滴药后及时吸痰。 3.睡眠障碍的护理:出现烦躁不安、睡眠昼夜颠倒者,应注警惕病人出现了呼吸衰竭早期症状的表现。 4.肺性脑病的护理 (1)观察生命体征:神志、血压、脉搏、呼吸及皮肤粘膜、球结膜、尿量的变化。 (2)保持皮肤、口腔的清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危重病人取半卧位。定时翻身拍背,协助排痰。备好吸痰器和抢救物品。 (4)病情危重者需建立人工气道。 【一般护理】 1.提供安静、整洁、舒适的环境。 2.急性发作时,护理人员应保持镇静,减轻病人焦虑。缓解期病人进行呼吸运动和适当身体活动。根据身体情况,让患者做到自我照顾和正常的社会活动。 3.给予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少量多餐。 4.密切观察呼吸衰竭的程度及血压、脉搏、尿量和神志。 5.根据医嘱给予合理氧疗。 6.严格限制探视,防止交叉感染。 【健康指导】 1.指导病人缩唇腹式呼吸,改善通气。 2.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着凉。 3.戒烟,减少对呼吸道粘膜的刺激。 4.饮食采取少量多餐。进食高蛋白、丰富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5.坚持适当的室外活动,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增强自身体质。可采取人工被动免疫,来增强机体免疫力。 心律失常护理常规 按内科系统及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病情观察】 1.了解心律失常发生的原因。 2. 监测心电图,判断心律失常的类型。 3.观察脉搏的频率、节律的变化及有无心排出量减少的症状。 【症状护理】 1.用药护理:遵医嘱准确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并观察疗效。

内科一般护理常规汇总

一、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1.病室环境 (1)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根据病症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 2.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 3.入院介绍 (1)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通知医师。 (2)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 (3)介绍作息时间及相关制度。 4.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 (1)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2)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两次,连续三日。 (3)若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 (4)若体温39℃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5)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6)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5.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 6.每周测体重、血压各1次,或遵医嘱执行。 7.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8.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9.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 (1)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二便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治疗。 (2)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治疗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3)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10.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其安心治疗。 11.根据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12.遵医嘱准确给药。服药的时间、温度和方法,依病情、药性而定,注意观察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 13.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 14.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做好病床单位的始末消毒处理。

感染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第六章感染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一、感染科一般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 一、.环境护理: 1. 病房环境保持安静整洁通风良好 2. 不同类型传染病要分开收治,并按疾病的传染特点作好消毒隔离 3. 病房配置血压计,听诊器,严禁不同病房交换或混用,定期消毒 4. 病房配置快速手消,每次护理操作前后和离开病房进行手消毒 5. 患者分泌物呕吐物等用含氯消毒液按比例配制浸泡消毒后及时处理 6. 医疗废物分类放置 7. 根据传染病病原体特点及实验室检查要求,正确采集和送检标本 二、休息:急性期卧床休息,症状消失后逐步恢复活动 三、饮食:清淡易消化低脂肪营养饮食 四、心理护理: 开展心理护理,稳定患者情绪,配合治疗 五、健康宣教:详细介绍病房环境,探视制度,对患者进行消毒隔离指导,疾病知识教育 【专科护理】 加强巡视,密切病情变化,根据疾病临床特点,重点观察体温,热型变化及伴随症状:皮肤颜色皮疹黏膜疹的特点: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及脱水和呼衰的临床表现 【高热护理】 1. 卧床休息 2.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3. 鼓励多引水,出汗多要补充足够的水分 4. 降温,向患者解释发热原因和降温的措施【皮疹护理】 1. 卧床休息 2. 饮食,避免辛辣食物 3. 观察皮疹性质数量部位的变化几伴随症状 4. 皮肤护理,衣服宽松,床单位整洁,保持皮肤的清洁,用温水擦浴,进碱性肥皂,修剪指甲,皮肤瘙痒避免抓挠,结痂让起自行脱落,不可强行撕脱 【腹泻护理】 1. 观察腹泻次数,量,,性状,评估脱水状况 2. 注意血压,脉搏变化,记录出入量,纠正水电解质失横 3. 卧床休息 4. 肛周皮肤护理,1:5000 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局部涂擦凡士林油膏 5. 标本采集,选取脓血,黏液部分,及时送检. 【意识障碍护理】 1. 病情观察,判断意识障碍程度,躁动者作好安全防范,昏迷者进行脑科观察瞳孔,角膜反射,匡 上压痛反应 2. 床头抬高,15_30,头偏向一侧 3.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有义齿者取下,出现舌后缀者用 舌钳拉出,并用防舌后缀的口咽通气管保持呼吸道通畅 4. 营养支持,留置胃管性鼻饲 5. 预防并发症护理,加强翻身防压疮,保持口腔,会阴的清洁 【隔离护理】

心血管内科专科护理常规 (1)

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简称心衰,是由于心脏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损害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心衰按发展速度分为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以慢性居多;按发生部位分为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 临床表现左心衰竭以肺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表现为主,其症状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和咯血、疲倦、乏力、头晕、心悸、少尿及肾损害;右心衰竭以体静脉瘀血表现为主,包括由胃肠道及肝瘀血引起腹胀、恶心、呕吐及劳力性呼吸困难等。 一、评估要点 (一)评估可能引起心力衰竭的原因,了解既往病史。 (二)评估患者的血压、心率、脉搏、呼吸频率及深度、有无气促及肺部啰音。 (三)评估患者有无劳力性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评估患者的出入量是否平衡。 (四)评估患者有无体静脉淤血及周围血管灌注的表现,如恶心、呕吐、腹胀、颈静脉怒张、水肿、肝大、出汗、皮肤发凉等。 (五)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有无紧张、恐惧、害怕等情绪。 二、护理问题 1. 气体交换受损 2. 体液过多

3. 活动无耐力 4. 潜在并发症洋地黄中毒 三、护理措施 1. 根据心功能安排休息,限制活动,心功能四级者绝对卧床休息。 2. 急性心衰时协助患者取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利于呼吸和减少静脉回心血量。 3. 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在湿化瓶内加入30%~50%乙醇以消除肺泡内泡沫,保证足够的血氧分压。 4. 持续心电监护,严密观察血压、心率、呼吸、神志、尿量等,准确记录出入量。 5. 遵医嘱给药,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使用血管扩张剂时,应控制滴速,注意监测血压变化;使用吗啡时,观察有无呼吸抑制;使用利尿剂时,给药以清晨或上午为宜,并注意监测电解质,严防低钾、低钠发生;使用洋地黄时,注意脉搏和心电图变化,如出现脉搏<60次/分钟,恶心、呕吐、视力模糊、心律失常等,应立即报告医师并停用。 6. 准确记录出入量,定期测量体重。 7. 做好水肿患者的皮肤护理,预防皮肤并发症。 8. 做好心理护理,减轻焦虑情绪。 四、健康教育 1. 针对患者可能发生心衰的诱因,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指导。

神经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汇总

神经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2012.9 1.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神经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3.脑梗死护理常规 4.脑出血护理常规 5.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常规 6.癫痫护理常规 7.急性脊髓炎护理常规 8.多发性硬化症护理常规 9.重症肌无力护理常规 10.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神经根病护理常规 11.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护理常规 12.脑炎护理常规 13.低钾性周围性瘫护理常规 14.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护理常规 15.面神经炎的护理常规 16.危重患者护理常规

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重点评估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以便明确护理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做好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和康复护理,及时评价护理效果,并做好护理记录。 2、保持病室清洁、整齐、安静、安全、舒适。病室定期通风,湿式清扫地面,温湿度适宜。 3、遵医嘱给予分级护理。 4、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并给予饮食指导。给危重患者喂食或鼻饲。给予禁食、高热、昏迷、危重患者口腔护理,2次/日。 5、保证患者适当的活动和充分的休息。病情轻者可适当活动;危重患者、特殊检查后和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应卧床休息。 6、准确执行医嘱,观察药物治疗的效果及副作用。指导患者正确服药、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7、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床单位整洁和干燥。对长期卧床、消瘦、脱水、营养不良、昏迷等患者做好皮肤护理,防止压疮发生。 8、入院后,测量体温、脉搏、呼吸,无异常者,1次/日。评估大便,1次/日;3天未解大便者应做相应的处理;测量血压、体重每周1次,记录于体温单上。 9、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与临床表现,注意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的性质、气味、颜色及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10、保持急救物品及药品的完好。

骨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与流程

一、锁骨骨折护理常规 一、疾病概述 锁骨骨折多发生于锁骨外、中1/3交界外,是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6%,患者多为儿童和青状年。间接与直接暴力均可引起锁骨骨折,但间接暴力较多,直接外力,如从前方打击、撞击锁骨,或摔倒时肩部直接着地,均可造成锁骨骨折。摔倒时手掌着地,外力通过前臂、上臂传导至肩,再传至锁骨,遭受间接外力和剪切应力也可造成骨折。 二、一般护理 (一)按骨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二)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受伤的原因、时间;受伤的姿势;外力的方式、性质;骨折的轻重程度;有无疼痛,疼痛的部位、程度及性质。 (三)给予易消化、高蛋白质、含维生素及纤维素食物。 (四)必要时按医嘱给予适量镇痛剂,保证患者充分休息。 (五)做好生活护理及心理护理。 三、专科护理 (一)体位护理 局部制动固定后,取半卧位或平卧位,避免侧卧位,以防外固定松动。卧位休息时应去枕仰平卧于硬板床上,两肩胛间垫一窄枕以使两肩后伸、外展,维持良好的复位位置。复位后,站立时保持挺胸提肩;坐或行走时,用前臂吊带悬吊患侧上肢屈肘成90度直角,有利于静脉回流,减轻疼痛,减轻肿胀。局部未加固定的病人,应嘱其不可随便更换卧位。 (二)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以及伤口渗血情况。 2、注意观察上肢皮肤颜色是否有发白或青紫,有麻木感,是否有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如果有以上症状,表示有腋部神经血管受压,应指导患者双手叉腰,使双肩尽量外展,后伸,如症状没有缓解,立即报告值班医生调整固定的松紧度,直至症状解除为止。 (三)功能锻炼 1、向病人解释功能锻炼的目的是促进气血运行,防止患肢肿胀,避免肩关节僵凝,以取得病人配合。 2、正确适时指导病人功能锻炼。 ①骨折早期整复固定1-2周。可以练习手部及腕、肘关节的各种活动。如:“抓空增力”、“左右 侧屈”、“掌屈背伸”、“托手屈肘”、“肘部伸曲”。 ②骨折中期整复固定2-3周。左肩部后伸活动(左“∞”字绷带固定或三角巾固定下),如“屈肘 耸肩”、“外展指路”、后伸探背“、”弯腰划圈“等 ③骨折后期整复固定3-4周。可逐渐做肩关节的各种活动。重点是外展和旋转活动。“外展指路 “、”弯腰划圈“、”上肢回旋“等。 四、健康教育 (一)锁骨骨折复位固定后,极少发生骨折不愈合,即使复位稍差,骨折畸形愈合,也不影响上肢功能, 应先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情况。 (二)复位固定后即出院的病人,应告诉其保持正确姿势,早期禁止做肩前屈动作,防止骨折移位,解除 外固定出院的病人,应告诉其全面练习肩关节活动的要求。首先分别练习肩关节每个方向的动作,重点练习薄弱方面如肩前屈,活动方位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然后进行各方面动作的综合练习,如肩关

心脏内科护理常规

第二章心脏内科护理常规 (59) 第一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护理 (59) 第二节心肌梗死护理 (61) 第三节心力衰竭护理 (63) 第四节心律失常护理 (65) 第五节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术护理 (67) 第六节原发性高血压护理 (69) 第七节经皮冠状动脉造影/介入治疗护理 (73) 第八节人工心脏起搏治疗护理 (76) 第九节心包穿刺引流护理 (78) 第十节感染性心内膜炎护理 (79) 第二章心脏内科护理常规 第一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护理冠状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或器质性病变引起冠状动脉血流与心肌需求之间不平衡而导致的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性损害。 主要包括五种分型:无症状型冠心病(隐匿型冠心病)、心绞痛型冠心病、心肌梗死型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型冠心病、猝死型冠心病。 一、护理措施 (一)活动和休息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充分保证足够的睡眠。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停止一切活动,视环境可采

用坐位或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严格控制探视;急性心肌梗死 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1~3天,并落实患者生活护理。 (二)镇静和止痛症状发作时患者多感到紧张、焦虑,甚至 濒死感;护士应主动及时听取患者主诉,给予患者安抚和心理支持,指导患者放松、缓解和消除紧张情绪;必要时遵医嘱予镇静止 痛剂。 (三)吸氧患者憋喘或呼吸困难时可给予氧气吸入(2~ 3L/min),以改善心肌缺氧,缓解疼痛。 (四)使用硝酸酯制剂时注意避光,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心 率等变化;控制静脉输液速度,防止不良反应(面部潮红、头晕、搏动性头疼、心动过速、低血压、晕厥)的发生。 (五)抗凝治疗坚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拜阿司匹林、波立维等);使用前注意病人有无出血病史、消化性溃疡或 肝功能不全等;使用过程中注意监测凝血指标,定期采血化验; 教会病人自我观察有无牙龈出血、皮下出血、血尿等出血倾向; 听取患者主诉,并根据情况给予相应处理。 (六)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排便用力,可适当使用缓泻剂。 (七)健康指导 1. 调整生活节奏,减轻身心压力。焦虑抑郁患者可以咨询心理医生。 2. 避免劳累、情绪波动、精神紧张、饱餐、感冒等冠心病诱发因素。

常见护理常规

第一章常见护理常规 肿瘤患者一般护理常规 (一)评估要点 评估患者病情、一般情况及其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心理状态及社会支持。了解相关检查结果,做好入院指导。 (二)护理要点 1.患者入院后,按病情轻重及不同病证分别送至指定床位,向患者介绍环境和制度,介绍主管医生、护士。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脉搏、体重等,通知相关医生。 2.心理护理:在各种疾病中,很少有如癌症给人以巨大的精神压力,癌症不仅影响一个人的正常生活,也危害家庭,不仅破坏机体正常功能,也可造成身体形象的改变,以及病人在家庭中角色的转换,加重了恐惧、有罪、愤怒、抑郁、绝望等情绪反应,这些消极情绪对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致使癌细胞活跃,肿瘤发展。因此,给予病人心理安慰,帮助建立积极的情绪,锻炼坚强的意志和对生活充满希望,是战胜癌症的精神支柱。 3.病室保持清洁、安静、空气流通,根据病症特点调节适宜的温度。 4.新患者入院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连续3日:体温在37.5℃以上者每日测4次:体温达39℃以上者,每日4h次体温1次,体温恢复正常3日后改为每日1次。每日记录二便一次,每周测体重1次。 5.肿瘤轻症患者应鼓励参加适应体力的活动,晚期重症者应卧床休息。当血小板计数<50×109/L时实施预防出血的措施。当血小板计数<20×109/L时,严格卧床,限制活动,防止摔伤。 6.24h内留取三大常规标本送检。 7.输液时加强巡视,严防药液外渗,如有外渗应立即处理。 8.做好口腔护理工作。 9.维护病人最佳营养状态:表现为摄入足够的热量,出入量平衡,皮肤弹性好。 10.做好呕吐护理。剧烈偶吐时应及时汇报医生,并严密观察水电解质酸碱紊乱情况。 11.做好肛周护理。如有便秘及腹泻及时处理。 12.白细胞低的病人进行保护性隔离。 13.遵医嘱按WHO制定的三阶梯止痛方案进行疼痛治疗,并做好疼痛护理。 (三)出院指导 出院前做好出院指导,如疾病防治,饮食,用药指导,放射野皮肤护理指导,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护理指导,头颈部放疗患者坚持张口锻炼方法,及定期随访。

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docx

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 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1、疼痛1、休息与运动:疼痛发作时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 相关因素:2、观察 心肌缺血、缺氧。( 1)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等; ( 2)有无心律失常、病人面色、心率、呼吸及血压变化,并记录。 3、心理护理: ( 1)安慰患者,解除紧张不安情绪,以减少心肌耗氧量。 ( 2)向病人解释引起疼痛的原因,指导病人避免心绞痛的诱发因素。 4、遵医嘱用药:遵医嘱给予镇痛处理并注意观察缓解情况 5、吸氧:必要时遵医嘱吸氧。 2、恐惧1、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感受,对病人的恐惧表示理解。 相关因素:2、设法减少清除诱发因素: ⑴胸闷不适、胸痛、⑴尽快地使病人熟悉环境并介绍监护系统等医疗设备。 濒死感。⑵抢救危重病人时用屏风遮挡,减少不良刺激。 ⑵因病房病友病重⑶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或死亡。⑷护理工作中应从容、镇定,避免紧张、忙乱。 ⑶病室环境陌生 / 监3、及时解除病人的痛苦,以增强其安全感和舒适感。 护、抢救设备。4、关心病人,经常给予病人减轻恐惧状态的语言性和非语言性安慰,如握住病人的手等。 5、允许病人希望见到的亲友探视或陪伴。 6、遵医嘱给予药物。 3、焦虑1、耐心向病人解释病情,消除心理紧张和顾虑,使能积极配合治疗和得到充分休息。 相关因素:2、提供安全和舒适的环境,促进病人对治疗护理的信赖: ⑴身体和心理上的⑴允许病人说话、呻吟。 异常感觉。⑵及时缓解病人疼痛。 ⑵环境和日常生活⑶提供表达情感的机会。 发生改变。⑷消除不良刺激,避免与其他有焦虑的病人或家属接触。 ⑶社会经济状况的3、指导病人作缓慢深呼吸。 影响。4、创造轻松和谐的气氛,保持良好心镜。 4、自理缺陷相关因1、心肌梗死急性期卧床期间协助病人洗漱进食、大小便及个人卫生等生活护理。 素:2、将病人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易拿取的地方。 ⑴疼痛不适。3、将呼叫器放在病人手边,听到铃响立即给予答复。 ⑵活动无耐力。4、提供病人有关疾病治疗及预后的确切消息,强调正面效果,以增加病人自我照顾的能力和信心。 ⑶医疗受限。5、在病人活动耐力范围内,鼓励病人从事部分生活自理活动和运动,以增加病人的自我价值感。 6、让病人有足够的时间,缓慢地进行自理活动或者在活动过程中提供多次短暂的休息时间 5、活动无耐力 1. 活动过程中监测:病人在活动后出现呼吸加快或呼吸困难,脉搏过快或在活动停止3min 后仍未恢复,血压相关因素:有异常改变,胸痛,眩晕或精神恍惚等反应,则应停止活动,并以此作为限制最大活动量的指征。 ⑴疼痛 / 不适。2、活动安排:在两次活动之间给予休息时间,指导并鼓励病人自行设计活动计划表: ⑵与心排血量下降①最大活动量应逐渐增加,以不引起不适症状为原则,避免过度疲劳。 有关②避免重体力劳动,精神过度紧张的工作或过长的工作时间。 ⑶虑弱 / 疲劳。③避免剧烈劳动或竞赛性的运动。 ⑷强制性活动受限。④在任何情况下,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就地休息。 ⑸心律失常。⑤经常参加一定量的体力劳动及进行适当的体操和活动,既可帮助神经系统从疲劳中恢复,又有助于侧支循环

骨科常见疾病护理学常规

第三节、骨科疾病护理常规 第一节牵引术 一、保持患者舒适。头部稍抬高,腰部可适当垫软枕,冬季注意保暖。 二、注意倾听患者主诉,观察患肢血液循环、肢端皮肤颜色、温度、动脉搏动及患肢肢体活动情况 三、经常检查牵引带是否松散或脱落,防止牵引锤接触地面、牵引绳断裂或滑脱,保持患肢处于正常的牵引体位;牵引重量适度。 四、行皮肤牵引时,注意牵引部位皮肤有无炎症或水疱;检查胶布是否脱落。 五、骨牵引时应保持钉或针眼处的清洁干燥,保持皮肤及床铺的清洁,不要触摸或移动牵引针,每日在牵引针孔处滴75%酒精两次。 六、防止关节强直及肌肉萎缩。教会患者有规律的功能锻炼,如手指、足趾、踝关节及股四头肌运动。 七、防止足下垂。可用托脚板托起。 八、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经常按摩受压部位;鼓励患者深呼吸及用力咳嗽;多饮水,多吃水果和粗纤维食物并指导按摩腹部,增加肠蠕动,必要时遵医嘱给予缓泻剂;定时活动肢体,促进静脉血回流,防止血栓性静脉炎。 第二节石膏固定术 一、抬高患肢,以利静脉血液和淋巴回流,减轻肢体肿胀。 二、认真听取患者主诉,检查肢端温度、颜色、肿胀、感觉及运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经常检查石膏边缘及骨突处,防止受压。 三、石膏未干时勿搬动、勿按压,石膏完全干固后应按其凸凹的形状垫 好枕头。 四、手术后及有创口的患者,如发现石膏被血或脓液浸透,应及时处理。 五、保持石膏清洁,防止石膏被水、尿、粪便等分泌物浸渍和污染。 六、注意功能锻炼,提醒或指导患者作石膏内固定肢体的等长肌肉收缩运动,情况许可时,鼓励下床活动。 第三节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 一、平卧硬板床,垫软褥或气垫床。搬动时固定颈部、腰部,保持脊柱生理曲度,呈轴线翻身。 二、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肢体感觉及四肢肌力、截瘫平面情况。 三、保持呼吸道通畅 1、指导患者进行呼吸锻炼,增加胸壁运动。 2、及时清除气道内分泌物,鼓励患者每日主动咳嗽、深呼吸,指导有效咳嗽,防止肺部感染。因呼吸肌麻痹所致呼吸困难时,可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内科急危重症护理常规

内科急危重症护理常规 内科常见疾病主要集中在神经、循环、消化、呼吸、内分泌等系统,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症状有其共同性,多数会出现昏迷、心衰、心跳骤停、大出血、窒息、肾功能衰竭等,在临床上疾病到达晚期时,这些症状可单一也可同时出现.以下是针对这些急危重症的护理常规和重点. 一、昏迷 昏迷是意识完全丧失的一种严重情况。病人对语言无反应,各种反射(如吞咽反射、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等)呈不同程度的丧失。引起昏迷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由于大脑病变引起的昏迷,这包括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脑梗塞等)、脑外伤、脑肿瘤、脑炎、中毒性脑病等;另一个是由于全身疾患引起的昏迷,这包括酒精中毒、糖尿病酸中毒、尿毒症、肝昏迷、一氧化碳中毒等。 1、当患者突发昏迷时,通知医生后首先要判断其神志,评估意识障碍的级别,然后对症护理. (1)一般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必要时可取侧卧位或俯卧位,躁动者应加床栏,以防坠床.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假牙者应取下,以防误咽引起窒息.并随时清除口腔内及呼吸道的分泌物,有舌后坠者应托起下颌或用舌钳将舌拉出,缺氧时给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切开后应按气管切开术护理. (2)注意给病人保暖,防止受凉。 (3)密切观察病情,详细记录神志,瞳孔,血压,呼吸与脉搏的变化,和24小时出入水量,每30-60分钟测一次,病情稳定后改为2-4小时测一次. 2、对于长期昏迷的病人,应针对其全身各系统情况进行护理. (1)饮食护理。应给予病人高热量、容消化流质食物;不能吞咽者给予鼻饲。鼻饲食物可为牛奶、米汤、菜汤、肉汤和果汁水等。另外,也可将牛奶、鸡蛋、淀粉、菜汁等调配在一起,制成稀粥状的混合奶,鼻饲给病人。每次鼻饲量200~350毫升,每日4~5次。鼻饲时,应加强病人所用餐具的清洗、消毒。 (2)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感冒。长期昏迷的病人机体抵抗力较低,要注意给病人保暖,防止受凉、感冒。病人无论取何种卧位都要使其面部转向一侧,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引流;当病人有痰或口中有分泌物和呕吐物时,要及时吸出或抠出;每次翻身变换病人体位时,轻扣病人背部等,以防吸入性或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3)预防褥疮。昏迷病人预防褥疮最根本的办法是定时翻身,一般每2~3小时翻身一次。另外,还要及时更换潮湿的床单、被褥和衣服。 (4)预防烫伤。长期昏迷的病人末梢循环不好,冬季时手、脚越发冰凉。家人在给病人使用热水带等取暖时,一定要注意温度不可过高,一般低于摄氏50度,以免发生烫伤。(5)防止便秘。长期卧床的病人容易便秘,为了防止便秘,每天可给病人吃一些香蕉及蜂蜜和含纤维素多的食物,每日早晚给病人按摩腹部。3天未大便者,应服用麻仁润肠丸或大黄苏打片等缓泻药,必要时可用开塞露帮助排便。 (6)防止泌尿系感染。病人如能自行排尿,要及时更换尿湿的衣服、床单、被褥。如病人需用导尿管帮助排尿,每次清理病人尿袋时要注意无菌操作,导尿管要定期更换。帮助病人翻身时,不可将尿袋抬至高于病人卧位水平,以免尿液返流造成泌尿系感染。 (7)防止坠床。躁动不安的病人应安装床挡,必要时使用保护带,防止病人坠床、摔伤。(8)预防结膜、角膜炎。对眼睛不能闭合者,可给病人涂用抗生素眼膏并加盖湿纱布,以防结、角膜炎的发生。 (9)一般护理。每天早晚及饭后给病人用盐水清洗口腔,每周擦澡1~2次,每日清洗外阴一次,隔日洗脚一次等。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第24章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第一节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病人入院后由接诊护士根据病情安排床位,及时通知医生,协助体检,新入院病人建立护理病历,并做好入院介绍。 2新入院病人由责任护士测量体温、脉搏、呼吸,以后每天测量4次,连续3天;体温正常者改为每天1次;体温超过37.5℃的病人每天测量4次;体温超过39℃者,每4小时测量1次,持续观察72小时。 3按医嘱给予饮食,指导病人按需进食,危重病人必要时给予鼻饲饮食。 4动态观察病情变化,认真听取病人主诉,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的变化以及药物作用、不良反应。 5新入院病人遵医嘱次日晨留取血、尿、粪常规标本并送检。 6每日记录粪便次数1次,便秘病人,遵医嘱绐予轻泻药或进行灌肠等处理;每周测体重1次,并记录在体温单上。 7准确、及时执行医嘱,确保各项治疗计划落实。 8根据病人病情及生活自理能力的不同,给予分级护理,落实基础护理,危重病人做好重症护理,预防压疮、呼吸系统及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安全防护。 1.开展健康教育,针对病人及家属需求进行健康指导,如疾病防治、饮食及用药指导、心理护理等。 第二节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一、呼吸系统疾病一般护理 1按内科疾病病人的一般护理。 2休息与体位:重症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轻症或恢复期可适当活动。 3饮食护理: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多饮水。 4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注意观察氧疗效果, 5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病人正确咳嗽、咳痰,必要时给予吸痰。机械通气病人做好气道管理。 6严密观察神志、生命体征变化,如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剧烈胸痛、意识障碍咯血等应立即通知医生并配合抢救。

最新康复科常见病护理常规

脑出血后遗症康复护理常规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占急性脑血管疾病的20%~30%,脑出血的发病主要是在原有高血压和脑血管病的基础上,体力活动、情绪激动、饮酒、用力排便、气候变化剧烈等外加因素使血压进一步骤升所致。其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有些患者抢救虽幸免不死,但均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失语、偏瘫、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等。这些后遗症均在短时间内不会恢复,如不及时进行治疗和护理会加大患者的致残率及致残程度,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同程度的负担。所以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对提高偏瘫患者的疗效减少后遗症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 一般护理常规: 1、体位护理①仰卧位时,双侧肩关节抬高向前,固定于枕头上,预防后缩。患侧上肢 日固定于枕头上,保持伸肘,腕背伸,手指伸展。患者臀部固定于枕头上,预防骨盆后缩及下肢外旋。患侧下肢伸直,膝下可置一小枕,踝关节必须保持90°,以免引起足下垂。②患侧卧位时,躯干稍微后仰背后和头部放一枕头固定。患侧上肢患肩前伸,将患肩拉出,避免受压和后缩,肘关节伸直,前臂外旋。③健侧卧位时,头位要固定,和躯干呈直线,躯干略为前倾。患侧上肢患肩前伸,肘、腕、指各关节伸展,放在胸前的枕头和躯干呈100度角。患侧下肢膝关节、臀部略为弯曲,腿和脚均放枕头。 2、语言训练针对运动性失语的病人,让其跟着示范者的口型先进行数字、单词的练习, 逐渐过渡到进行短句、整句的训练。而针对能听、能看但不能理解含义的感觉性失语病人,可通过与其交谈,对其进行指物、指图、指字训练,增加其理解能力,每次训练的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 3、床上训练鼓励病人早期利用健侧肢体进行日常活动,通过健手的主动练习带动及促 进患侧肢体功能的恢复,随着患侧肢体功能的改善,可在床上进行翻身练习,从向患侧转动过渡到向健侧转动;从需他人帮助到独立完成。自己能翻身后可进行坐位练习,同时下肢进行抬腿锻炼,上肢从抓、拿、握开始进行精细动作训练。卧床期的训练方法:桥式运动、抱膝运动,双手叉握等自我运动。 4、床下训练下床活动时,首先让病人站立并稳立于床沿,双手扶床栏,进行站立锻炼, 当病人能站立15分钟到20分钟时,可逐渐短步走,行走时注意纠正侧踝关节的反曲。 以免形成“内屈脚”,在病人练习独立步行时指导其学会使用手杖,拐杖,轮椅等,使其最终能借助支具和辅具完成日常活动,重返社会。 5、心理护理患者因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大小便失禁等,产生痛苦、绝望、急躁不安、 恐惧、害怕、焦虑、自卑心理,造成对治疗缺乏信心。护士应尽量体贴,关心患者,多给予安慰,开导和鼓励,并介绍一些功能恢复较好的病例,激发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根据病情安排一些适宜的活动,使其身心处于最佳状态。 6、安全护理床栏加护,加强巡视、床头警示牌标识、环境适宜。 7、健康教育告知患者保持大便通畅,多食富含纤维素,维生素的食物,排便困难时使 用开塞露等简易通便法协助排便,切忌用力。坚持正确服用降压药,不可骤停和自行更换,戒除烟酒,勿过度劳累,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

心内科护理常规

一.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病人主诉如胸闷、胸痛、心悸、气促,并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是否有咳嗽、咳痰、乏力等伴随症状,痰液的性状和量。 2、病人生命体征包括呼吸的频率、节律、深度、脉搏、血压、意识状况、面容与表情、体位、皮肤粘膜有无发绀。水肿出现的部位、程度、范围。 3、活动耐力。 4、了解患者的睡眠,饮食,排便情况;评估有无精神紧张、恐惧、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 【护理问题】 1、心输出量减少与心排血量降低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机体氧供应失调有关 3、舒适的改变与疼痛有关 4、气体交换受损与肺淤血、肺血肿、肺部感染有关 5、体液过多与水钠潴留有关 6、焦虑: 与担心预后较差,对死亡的恐惧有关 7、知识缺乏:与信息来源受限有关 【护理措施】 1、患者入院,热情接待,安置床位,入院告知。 2、保持病室安静舒适,各项检查、治疗、护理安排有序,以保证患者休息和睡眠。 3、氧疗护理一般缺氧病人遵医嘱予以氧疗;急性肺水肿患者采用30~50%酒精间断吸氧;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予以持续低流量吸氧;呼吸功能不全者使用面罩加压吸氧必要时行机械通气。 4、排泄护理鼓励卧床患者多食蔬菜水果、及富含纤维素食物,养成每日排便的习惯。便秘者可予缓泻剂或低压灌肠,危重病人记录24小时尿量,定时测体重。 5、生活护理对心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炎病人,协助生活起居及个人卫生。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和遗嘱分别采取平卧位、坐位、半坐位、头低足高4位、侧卧位元等,病情轻者鼓励其适当活动。 6、遵医嘱指导和落实患者的饮食。

7、遵医嘱采取各种标本,做好各项检查的相应准备。 8、休息与卧位防止褥疮。呼吸困难时采取半卧位,遵医嘱给氧。注意休息,限制会客,防止过累及精神刺激,做好心理护理,消除不必要的精神负担。 9、遵遗嘱指导和落实患者的饮食。 10、指导患者正确服药,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若服用中药,按中药服药护理常规护理。 11、按等级护理要求实施分级护理。对长期卧床、消瘦、脱水、水肿、大、小便失禁、营养不良、昏迷等患者,做好皮肤护理,防止发生压疮;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按留置导尿管护理操作规范,会阴清洁消毒每日1-2次,定期更换集尿袋,注意引流通畅。 12、危重患者要求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遵遗嘱监测生命体征及意识、瞳孔、并做好记录。 13、做心理护理。 14、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和出院指导,内容包括活动与休息、饮食、用药、复查及自我护理等。 【健康教育】 1、宣传有关防治与急救知识 2、鼓励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病,避免各种诱因 3、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避免任何精神刺激。 4、予以饮食指导,少量多餐,禁烟酒。 5、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内科一般常规护理 1、病室环境保持整洁、舒适、安静,空气新鲜。根据病症性质适当调节温湿度。 2、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至指定床位休息。适时向患者(及陪送家属)介绍 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介绍作息时间、探视及相关制度,请患者积极配合。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按规定做好相关护理工作。 3、根据患者的情况,做有关的健康、卫生宣教,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和保健知识有一 定了解,以积极配合。 4、即刻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体重,观察舌象、脉象,询问有无过敏史, 做好记录。并通知医生。 5、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天。若体温37.5℃以上者改为每日4 次,体温39℃以上者改为每4小时一次。或遵医嘱执行,每日记录两便次数一次。每周测体重一次,或遵医嘱执行。 6、需书写护理病历者,及时了解病情,准确、按时完成各项记录。 7、按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8、24小时留取三大常规(血、尿、便)标本送检。 9、重危患者按医嘱执行特别护理者,应制定护理计划、认真实施、做好特护记录,并床头 交接班。 10、经常巡视。及时了解、发现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护理问题,及时实施相应护理措施。 11、严密观察患者的神智、面色、生命体征、舌脉象等变化。若发现病情突变,可先行应急处理,及时报告医师、并积极配合抢救。 12、按医嘱给予饮食、掌握饮食宜忌。并指导患者执行。 13、按医嘱准确给药,做到发药到口,服药的时间、温度和方法,依病性、药性而定,注意观察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与药物有关知识的宣教,以取得配合。 14、严格执行消毒隔度制度,预防院内交叉感染。做好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15、做好卫生宣教和出院健康指导,并征求意见。 肺胀 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疾病。临床以胸中胀满,痰涎壅盛,喘咳上气,动后尤显,甚者面色、唇色发绀,心慌浮肿为主症。病位在涉及心、脾、肾。多由于久病废虚,感受外邪引发病。临床辨证分为寒饮束肺、痰湿壅肺、痰热郁肺、痰蒙心窍、肺肾气虚证。西医学中慢性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有上述表现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病室空气清新,避免烟尘等刺激性气味,寒饮束肺和肺肾气虚应保暖防寒;痰热郁肺者室温宜凉爽,痰湿壅肺者,室内湿度偏低些。 三.重症患者应卧床休息,胸闷喘息取半坐位,注意预防褥疮护理,病情缓解会或轻症可适当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不宜过劳。 四、重症患者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浮肿者应记录出入量。 五、鼓励患者咳嗽、排痰,必要时体位引流。 六、密切观察神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喘息、浮肿、咳嗽、咯痰、舌象、面色、出汗、四肢、二便等变化。 若见以下情况,应立即报告医师,医护写作处理:

内科疾病病人护理常规试题

呼吸系统护理常规试卷 一、选择题(42) 1.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给予下列哪种饮食:(B) A、低蛋白、低热量、多种维生素易消化 B、高蛋白、高热量、多种维生素易消化 C、高蛋白、低热量、单一维生素易消化 D、高蛋白、低热量、多种维生素易消化 2.呼吸衰竭病人如出现兴奋、烦躁、谵妄时应禁用:(A) A、吗啡 B、氨溴索 C、肾上腺素 D、氢化可的松 3.肺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不过包括:(C) A、是一种物理检查方法 B、具有敏感度高、重复检测方便和病人易于接受等优点 C、在检查过程中病人会感到不适 D、侧重于了解肺部的功能性变化 4.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不适用于:(D) A、顽固性咳嗽 B、不明原因的喘鸣 C、取异物 D、肺炎 5.气胸做胸腔穿刺抽气减压时穿刺点的位置为:(B) A、肩胛下角线7~9肋间 B、患侧锁骨中线第二肋间 C、腋后线7~8肋间 D、腋中线6~7肋间 6.胸腔穿刺的适应症为:(C) A、自发性气胸 B、大咯血 C、胸腔积液 D、肺气肿

7.支气管造影的注意事项不包括:(D) A、术前向患者详细说明造影的目的 B、造影前4h及造影后2h禁食 C、痰多时术前应做体位引流 D、造影剂的配制应越稀越好 8.肺炎患者观察的生命体征中不包括:(C) A、呼吸 B、血压 C、尿量 D、神志 9.肺炎患者的护理措施不包括:(C) A、根据病情和医嘱,合理氧疗 B、按医嘱及时送痰培养、血培养 C、绝对卧床休息 D、给予高营养饮食,多喝水 10.肺炎患者出院时的健康教育错误的是(A) A、尽量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B、增强机体抵抗力 C、季节交换时避免受凉 D、积极防治上呼吸道感染 11.肺炎高热时应:(C) A、遵医嘱予物理或药物降温,一小时后复测 B、年老体弱者连续使用退热药防止高热 C、谵妄、意识障碍时应加床栏或适当约束 D、给予高热量、低蛋白、易消化的饮食 12.支气管扩张患者体位引流的时长为:(B) A、1~5分钟 B、5~10分钟 C、20~30分钟 D、30~60分钟 13.哮喘发作时禁用:(A) A、吗啡 B、氨溴索 C、沙丁胺醇 D、肾上腺素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