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花生果实大小的差异

花生果实大小的差异

花生果实大小的差异
花生果实大小的差异

花生果实大小的差异

实验人:初二(6)黄炫豪

一目标

1 知道使用适当的测量和统计的方法探究一种变异现象,花生果实大小的差异。

2 尝试科学测量,记录并统计分析数据。

3 通过探究,懂得生物性状的变异,与遗传物质和环境有关。

二实验准备

1准备好实验材料:随机挑选30~50粒花生

2 选择和设计适当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

三过程

1 提出问题

花生的果实是否存在大小不同的变异吗?

2 作出假设

大花生结出的果实比小花生果实的种子大些

3 制定计划

(1)随机挑选大小不同同一品种的花生

(2)测量果实长轴的长短,以mm为单位,四舍五入

(3)测量工具:圆规,刻度尺

(4)测量方法:先用圆规测量,再用尺子量出长度

(5)记录两种花生的长度,设计记录表

(6)取两种花生的平均值,并做比较

四实施计划

统计表(单位mm)

结论:大花生的种子平均值比小花生大

~

探究实验: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探究实验:《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五节《生物的变异》中的一个探究实验。本实验是通过调查活动,让学生了解变异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并且通过测量和分析活动,提高学生处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通过本实验学生体会到,引起变异的原因是由于遗传物质基础的改变或环境因素的影响产生的。遗传物质基础发生改变的变异可以遗传,单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就不会遗传给后代。。 二、学情分析 虽然前面学习过遗传和性状,但本节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仍然是有一定难度的。对于“变异”这一概念,需要更多的感性知识和基础知识。因此,通过本实验,加深学生对“变异”这一概念的理解,并通过精心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较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变异的概念,认同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了解引起变异的原因,并能举例说出什么是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3)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2、能力目标: (1)初步体验调查生物的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2)培养学生在探究实验中的协作意识和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和加强学生的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会到通过科学探究得出结论的成就感,培养学生们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热爱科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 1、理解变异、可遗传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的概念。 2、对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的探究。 五、教学难点: 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及总结规律。 六、教学策略与设计思路 根据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本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的宗旨,本活动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以分组探究讨论为主,教师主要起到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就生活现象及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讨论、归纳总结。 七、课前准备 1、测量和记录工具:直尺(精确到毫米)和若干白纸(供学生记录数据之需,学生自备)。 2、测量用的实物材料:花生果实(每组30粒,教师准备)。 3、《实验报告册》。 八、教学过程

一种花生摘果机设计说明书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1 前言 (3)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4) 1.3 本设计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5) 1.3.1 研究内容 (5) 1.3.2 研究方法 (5) 2 总体方案确定 (5) 2.1 方案的选择和确定 (5) 2.2 摘果装置的总体结构 (6) 3 传动方案的确定 (7) 3.1电动机的选择和传动参数的设计 (8) 3.2 V带传动的设计 (8) 3.3 带轮的结构设计 (10) 4 滚筒装置的设计 (11) 4.1 滚筒轴装置的设计 (12) 4.1.1根据轴向定位的要求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 (13) 4.1.2 初步选择滚筒轴系 (13) 4.1.3轴的强度校核 (13) 4.1.4 轴承的校核 (17) 4.1.5 键的校核 (18) 4.2 摘果装置设计 (18) 4.2.1 动刀条的设计 (19)

4.2.2 动刀参数确定 (19) 5.1直齿圆柱齿轮的设计 (20) 5.1.1 直齿轮材料的选择 (20) 5.1.2 由简化计算选定主要参数 (20) 6 半喂入装置设计 (23) 6.1 半喂入系统的结构设计 (23) 6.2 具体结构的设计 (23) 7 箱体 (24) 8 机架 (24) 9总结 (24) 10展望 (26) 参考文献 (26) 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种花生摘果机设计 摘要:半喂入式花生摘果装置是在传统的全喂入式摘果装置的基础上为降低花生的破碎率,降低能耗等问题上而定型的,与传统的摘果装置相比,最大的不同是采用的半喂入方式,这种方式功耗少,可靠性高,摘净率好,破损少。适合于南方气候潮湿的花生摘果生产,小型方便,较合适家庭作业,为花生联合收割机的开发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半喂入式;摘果装置;花生;能耗;

全喂入式花生摘果机摘果滚筒改进设计方案

全喂入式花生摘果机摘果滚筒改进设计方案 灭茬深松旋耕起垄机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花生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业新技术不断发展更新,促使花生产业向为良种化、机械化和区域化发展,花生生产机械化已成为农民的迫切需求。花生摘果机械是花生分段收获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研究花生摘果机械工作原理,提高摘果机械作业质量和效率,对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摘果滚筒的改进设计 螺旋滚筒弓齿式摘果装置是摘果机最主要的工作部件,其结构直接影响摘果机的工作效率与摘净率和破损率。 机具采用双头螺旋结构(见图1),弓齿分布在呈1800的两条弓齿杆上,交错排列。相同转速和喂入量下,摘果滚筒轴向上的弓齿数量越多,对花生秧蔓的打击次数越多,花生荚果的摘净率越大,但其破损率随之增加。将双头螺旋弓

齿结构改为三头螺旋结构(见图2),使弓齿分布在1200的3条弓齿杆上,增加摘果滚筒轴向单位长度内所含弓齿数量。 双头螺旋弓齿结构中的两条弓齿杆为直线结构,安装固定在摘果滚筒上,两头的弓齿距离凹板筛较近,中间的弓齿距离凹板筛较远。这使得花生秧蔓在摘果滚筒内运动过程中,中间运动行程的摘果效率低,摘净率下降。将弓齿杆改为螺旋式后,具有以下优点:弓齿与凹板筛距离相对变化减小,花生秧蔓在滚筒内的有效行程增加,摘净率提高。缺点是:加工相对困难,结构相对复杂,容易造成花生秧蔓在摘果滚筒内缠绕。 在双头螺旋弓齿结构中,弓齿杆与滚筒轴车成50角。现将三头螺旋结构中的弓齿杆与滚筒轴角度改为100。弓齿杆与滚筒轴之间的角度决定花生秧蔓在摘果滚筒内的推进速度,即行程时间。角度越大,推进速度越快,行程时间越短。由于单位长度所含弓齿数量增加,所以可以适当增加弓齿杆与滚筒轴之间的角度,以减少摘果滚筒对花生秧蔓打击次数,从而降低花生荚果破损率。 增加弓齿的圆角半径后,可以增加弓齿打击面积.从而有效增加摘果滚筒对花生荚果果柄的打击次数,进而提高摘净率。 三头螺旋弓齿摘果滚筒结构参数见表。2摘果滚筒优化建议

花生摘果机的结构设计

摘花生机的结构设计 指导老师:XXXXXX 中文摘要 花生摘果装置是在传统的全喂入式摘果装置的基础上为降低花生的破碎率,降低能耗等问题上而定型的,与传统的摘果装置相比,最大的不同是采用的半喂入方式,这种方式功耗少,可靠性高,摘净率好,破损少。适合于干花生蔓藤的花生摘果生产,小型方便,较合适家庭作业。以电动机为动力源,动力由电动机输出轴输出,再通过传动带传递到滚筒上,由滚筒摘选杆转动打击使花生脱离茎杆,果实及杂物通过凹版孔落下,打碎的茎秆由出料口排出,落到风机吸杂口排杂,选出干净的果实从而完成全过程。由于这里不能上传完整的毕业设计(完整的应包括毕业设计说明书、相关图纸CAD/PROE、中英文文献及翻译等),此文档也稍微删除了一部分内容(目录及某些关键内容)如需要其他资料的朋友,请加叩扣:2215891151 关键词:摘果装置;花生;能耗,结构,设计; The defloration vital structural design Abstract:Half feeding type peanut picker is rigid in the traditional all feeding type picker device based on the reduce the rate of peanut broken and power consumption. Compared to the traditional picker device, the biggest difference is the use of the half feeding type, and this type have low power consumption ,reliable working process, high picker off, and litter broken peanut. This device is suit for the production of peanut peaking in the humid southern climate, the design relatively small, more suitable foe homework, which is the foundation of study and design effective peanut harvester. Key words:type of half feeding; picker device ;peanut; power consumption; 1前言 1.1 研究目的意义 花生是世界上广泛栽培的主要油料作物。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花生向良种化、机械化和区域化种植方向发展。近几年,随着花生种植面积、产量的不断增加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花生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要大力发展花生生产全过程的机械化,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和适应农村现有的经济实力。大部分花生产区需要分别解决花生

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生物的变异探究性实验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说课稿

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实验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及处理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是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五节《生物的变异》一节中的一个探究性实验。新课标要求通过观察某种生物的变异现象这一活动,能感知生物的变异。教材以花生为例,围绕花生果实的大小,提出了大小两个品种的花生概念,虽然花生在宜昌是常见生物,学生很熟悉,但对花生品种缺乏认识和了解。教材直接给出大小2个品种的花生概念,然后让学生去通过测量验证的做法,过于简单,缺乏逻辑推理,所以,我的处理是在课堂上尽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利用自己测得的实验数据、进行讨论、分析、步步延伸,得出生物在性状上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及变异的主要原因。 (二)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认同生物性状上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能够尝试分析生物变异的主要原因;

2、能力目标:进一步掌握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方法,通过测量,学生能提高获取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学生能提高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1、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 2、理解生物变异形成的主要原因; 二、说教法 利用实物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分析、讨论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来激发学习热情,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对生物变异的原因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课堂上,我采用了实验探究、引导点拨等多种方法; 本节设计理念:以观察、测量、等探究活动为主要学习形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等课堂组织形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养; 三、说学法 学情预设与学法构想:八年级学生对探究性实验的方法只有了初步了解,只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处理,因此实验中采用观察、测量、等学习方法; 四、说实验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学生分组:组织形式为分小组合作学习,选择一名小组长负责落实本次学习任务。 实验材料及用具:不同种类的花生、直尺、三角板、圆规、铅笔、课本、实验报告纸。 (二)实验探究: 1、直观导入、激趣引思:以看、摸、尝直观导入:教师给出一些花生,请学生观察后找出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兴奋地仔细观察外形、品尝种子,发现颗颗总是有差异。(视频显示9)教师引用一位哲人的话:“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进而抛出两个问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教学案例分析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的实验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生物性状是普遍存在的;认识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的原因是生物的变异;能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以及引起变异的两种原因;理解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能力目标: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提问表达的能力;在探究活动中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调查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到通过科学探究得出结论的成就感;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通过收集生物变异的事例,增强对生物世界的好奇心及保护意识;培养学生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设计流程: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1、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不同的生物或同种生物存在许多差1、汇报观察分析的结果,认同。通过对比不同的玫瑰花,创设问题情

异,这些差异与生物的变异有关。境,经历“现象—问题—分析—结论” 这一过程,主动提出生物界的差异性 与生物的变异相关。 2、生物的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图片体验多种生 物不同性状的变异情况并结合生活 实际说出自己身边常见的生物性状 发生变异的实例。 2、主动学习、观察、讨论、交流 3、指导学生设计并展开花生果实大小变异的探究活动: ①有效的分工合作;②合理分测量结果 ③限时实验:15分钟;④充分讨论3、学生进行探究实验活动 ①有效分工;②正确进行测量; ③抓紧时间完成实验;④积极参加讨论 4、小结变异的原因并指导完成实验 报告及实验巩固练习。 4、巩固与提高 教学指导过程: 1、从生活实际出发,导入课题:呈现几株不同的玫瑰花实物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创设问题情境:不同种类的生物虽然千差万别,有许多不同的特征,那么同一种生物会不会有不同的特征

花生捡拾摘果装备设计说明书

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目 花生捡拾摘果装备的设计 系别机械设计 班级机制111班 姓名祖力阿牙提·努尔东学号113731145 答辩时间2016年 5 月 新疆农业大学机械交通学院

目录 1 绪论 (1)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1.1 国内花生生产现状 (2) 1.1.2 国内花生的种植方式 (3) 1.1.3 花生捡拾收获机械发现状 (4) 1.2本题目研究目标与内容 (6) 2花生捡拾装备的设计原理 (6) 2.1设计依据 (7) 2.2设计方案与分析 (7) 2.3作业原理 (8) 3主要参数确定与关键部件设计 (9) 3.1主要参数确定 (9) 3.1.1 花生捡拾收获机的功率计算 (9) 3.1.2 捡拾装置主要参数的确定 (10) 3.1.3输送装置的主要参数确定 (12) 3.1.4大带轮的主要参数确定 (13) 3.1.5传动轴 (14) 3.2总体装配 (17) 4 结语 (17) 参考文献 (18) 致谢 (19)

花生捡拾摘果装备的设计 祖力阿牙提·努尔东指导老师:唐学鹏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目前花生捡拾,摘果机械化程度低,收获率低,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等问题突出。本文介绍了几种典型的花生收获机械,概述了国内外花生摘果机械的发展现状,总结了目前针对分段收获收获的花生建设装置的结果和优点,指出了花生机械化捡拾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制花生收获机械对花生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农民增收有重要意义。 花生不仅是优质油料作物,而且是主要的蛋白资源,加工品类多,产业链条长,现已成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和农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和扶持的种植品种。在消费结构和出口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的双重拉动下,花生生产得到长足发展,并逐渐向主产区相对集中,优势产业带基本形成。但是我国花生生产机械化发展却严重滞后,作业成本占生产总成本1/2的收获作业。目前主要依靠人工完成,劳动强度大、作业成本高、效率低、损失大、成本高已成为生产发展与产业成长的主要瓶颈,我国对国内对花生机械化收获技术装备的需求日趋迫切。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在国际范围内的众多国家及地区被广泛的种植,中国的花生种植面积约占到世界总花生种植面积的1/4总产量约占到世界花生总产量的50%,位居世界的第一位。在中国,虽然在总体上花生的种植面积很大,但是在大部分地区,花生的收获始终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不仅效率低下,而且相应的增加了劳动成本。目前的花生联合收获机虽能减轻劳动强度,但挖掘装置对不同土壤类型的适应性较差,不能满足花生在收获时的要求,制约着我国花生整体产业的健康发展。 我国的总体生产状况来看,花生摘果作业仍然主要靠人工完成,劳动力耗费大,损失率高,效率低,劳力紧张,如果使用高效的花生摘果机械将比人工作业提高50倍以上,大大缩短了花生的摘果日期,为后继作物的播种作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我国的花生收获机械化与稻麦联合收获机械等传统农业机械相比存在着起步晚、投入少、发展慢、水平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花生产业的发展。该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实验二: 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课本第41-42页) 目的要求: 学会运用数学统计方法来研究生物变异问题 材料用具: 大小花生各30粒,一把直尺,两个直角三角板。 方法步骤: 1.提出问题: 花生果实大小的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2:作出假设: 花生果实大小的不同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决定的. 让学生试着作出 假设1有的学生认为是基因组成不同2也有的学生认为是环境条件不同。分 析这两种情况的假设. 制定和实施计划: ①随机取样,每个品种的花生样品不少于30粒; ②用直尺测量每粒花生果实长轴的长短,单位以毫米计,四舍五入; 如毫米可 算作19毫米。 ③每四五个人为一组两人测量30粒大花生两人测量30粒小花生测量完成后 交换数值测量结果记录,并求取各花生品种果实长度的平均值; ④绘制曲线图(找点,连成曲线,大小两品种两条曲线一直线一虚线表示) 曲线水平轴表示果实的长度,纵轴表示样品的个数. 可让一组学生在黑板前进行同时把结果和过程在黑板上表现出来。教师可小结和 总结帮助分析评价。通过比较全班各组的平均值可以看出小花生的平均长度都小 于大花生的平均长度。老师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原因呢?得出变异的原因之一遗传物质不同。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同一个品种的花生果实有大有小呢? 这种变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得出变异的原因之二环境条件不同。 5.得出结论: 花生果实大小的不同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决定的. 让学生找出大花生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以及30粒大花生果实长度的分布范围。让学生分析出大花生果实长度不同也是环境条件不同引起的变异。但是环境影 响所引起的变异程度是有限度的所以小花生或大花生的果实大小总在一定范围 内波动。 得出结论并进行交流讨论:1、比较小花生和大花生果实长度各自的平均值你得出什么结论2、小花生果实长度的分布范围是多少大花生果实长 度的分布范围是多少同一品种的花生果实长度不同表现出性状上的差 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假设把大花生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与种在 肥沃的土壤中相比它们结出的果实会怎样呢把小花生的种子种在肥沃的 土壤中与种在贫瘠的土壤中比较引导学生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 能和遗传物质发生变化有关这种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就是遗传的变异 也可能是环境发生变化引起的这种变异是不能够遗传给后代的是不遗 传的变异。课本第42页讨论题: 1.语言描述略.结论: 同一品种花生果实长度的不同主要是环境因素造成的. 2.两品种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大花生>小花生. 结论:不同品种的花生果实长度的不同主要是遗传因素决定的. 3.大花生的果实会变小,小花生的果实会变大.推测根据:环境的变化会影响

探究实验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探究实验花生果实大小 的变异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探究实验:《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五节《生物的变异》中的一个探究实验。本实验是通过调查活动,让学生了解变异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并且通过测量和分析活动,提高学生处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通过本实验学生体会到,引起变异的原因是由于遗传物质基础的改变或环境因素的影响产生的。遗传物质基础发生改变的变异可以遗传,单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就不会遗传给后代。。 二、学情分析 虽然前面学习过遗传和性状,但本节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仍然是有一定难度的。对于“变异”这一概念,需要更多的感性知识和基础知识。因此,通过本实验,加深学生对“变异”这一概念的理解,并通过精心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较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变异的概念,认同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了解引起变异的原因,并能举例说出什么是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3)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2、能力目标: (1)初步体验调查生物的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2)培养学生在探究实验中的协作意识和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和加强学生的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会到通过科学探究得出结论的成就感,培养学生们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热爱科学的兴趣。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一、实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认识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的原因是生物的变异;能理解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提问表达的能力;在探究活动中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会到通过科学探究得出结论的成就感;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二、实验原理 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引起变异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种类之间,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因此引起变异的原因,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如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将大花生种植在贫瘠的土壤中,结出小花生,这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 三、实验仪器材料 大小花生各100粒、直尺、两个三角板、笔。 四、实验方法 1、随机从大品种的花生中取出30粒花生。 2、测量每一粒花生的长轴长度并作记录。 3、随机从小品种的花生中取出30粒花生。 4、测量每一粒花生的长轴长度并作记录。 5、分别求出两个品种的花生的平均值(比较两平均值,并尝试得出结论)。 6、分别绘制两个品种的花生长度的分布曲线(横轴表示长度,纵轴表示该长度花生的数量),比较两个品种的花生长度的分布曲线,并尝试得出结论。 五、实验数据的采集分析 大品种的花生长度记录表(mm)

小品种的花生长度记录表(mm) 分析: 1. 比较两个平均值大小可知,大品种的花生的长度大于小品种花生的长度,由此可知,它们是两个品种。 2. 比较两条曲线可知,两个品种的曲线也有交叉的地方,说明大品种的花生也有变异为小花生的,而小花生品种中也有变异为大花生的。 七、实验总结反思与修正 1. 实验材料可以改进,因为花生的大小是不容易区别的,有的学生可能分不清楚哪个是大花生,哪个是小花生,所以可以改成花生种子或者大小不同品种的瓜子。 2. 测量的工具有待改进,因为花生果实不太规则,所以用直尺测量出的数据的误差较大,所以可以配合圆规来进行测量,或者可以用游标卡尺来测量。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实验教学 ——课型研究中实验探究课纪实 生物组许芳 一、实验目的 1、能举例说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并能说出两种变异的原因。 2、测量并分析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情况。 3、解释花生果实大小变异的原因。 二、材料用具 大小花生各30---40粒、圆规、直尺、坐标纸、计算器等。 三、课前准备: 实验材料、多媒体课件、实验报告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同学们一定都吃过花生,那花生是不是有个大和个小的想一想,我们父母或长辈们把同一品种的花生种到地里,也同样会有大有小,这是什么原因 让学生讨论思考生回答。 教师:你还能举出什么变异的例子 学生举例回答:如我爸爸是有酒窝,而我无酒窝。 教师:变异现象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请同学们观察课本40页的图,熟悉生物的变异现象。 出示大小两种不同的花生果实,这也是一种变异现象。花生果实出现大小两种不同的性状,原因是什么今天我们来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2、提出问题 让学生试着提出问题:(1)有的学生提出花生果实大小存在着变异的原因是什么(2)有的学生提出花生果实的大小和生活环境有关系吗(3)也有的同学提出花生为什么会有大小两个品种

3、做出假设 接着让学生试着作出假设。(1)有的学生认为是花生果实的大小是基因组成不同,(2)也有的学生认为是环境条件不同。分析这两种情况的假设.然后引导学生那怎样来研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呢 4、制定计划 首先让生阅读课本中的提示,然后回答: (1)怎样选择30粒花生(随机取样) (2)怎样区分大小不同的两个品种的花生果实(通过测量) (3)测量花生果实的那个部位(长轴) (4)怎样测量(圆规、直尺) (5)得到测量结果,如何比较(计算平均值) (6)为了更直观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怎么做(分析数据,并绘图) 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让生明确实验步骤,尤其是知道怎样进行绘图分析。 提示:测量单位以毫米记,四舍五人,如毫米,可算作19毫米。 5、实施计划 学生每四--五个人为一小组,组长分配好任务, (1)两人测量30粒大花生,两人测量30粒小花生,一人在实验报告单上记录下测量的数据。 (2)统计小花生长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然后分别计算出大小花生的平均值。(3)然后再组长的带领下,在坐标纸上画出数据分析图,以横轴标记1-30代表花生序号,纵轴为花生果实的长度,依据两数的相交点,绘制曲线。 6、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在实物投影仪下,展示个别小组的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1)通过比较全班各组的平均值可以看出,小花生的平均长度都小于大花生的平均长度。老师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原因呢得出变异的原因之一:这两种花生是大小不同的品种,因为遗传物质不同。

初中生物实验突破(通用版):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探究实验课后作业

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探究实验 1.下列变异中,可以遗传的是() A.野外工作人员变黑的肤色 B.一对正常夫妇生下患白化病的孩子 C.由于水肥充足而生的穗大粒足的水稻 D.小麦在黑暗条件下生成的黄化苗 2.下列几种变异中,不属于遗传变异的是() A.路边的车前草长得瘦小,而同种车前草在田边生长的却很肥大 B.红花紫茉莉与白花紫茉莉传粉后,长出粉花紫茉莉 C.透明金鱼与不透明金鱼杂交,生出了透明与不透明相间的五花鱼 D.父亲的血型为A型,母亲为B型,生下了O型血的子女 3.下列有关变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变异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 B.所有的变异对生物自身的生存和人类都是有利的 C.所有的变异对生物自身的生存是有害的 D.人类可以利用生物的某些变异选育新品种 4.原鸡是家鸡的祖先,家鸡和原鸡有许多相似的特征,但家鸡的产蛋量高。人类能把原鸡驯化成产蛋量高的家鸡,是因为生物有() A.生长发育的特征 B.生殖和发育的特征 C.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D.新陈代谢的特征 5.在相同条件下种植大小花生,大花生的果实长度的平均值大于小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这种差异主要由() A.种植面积大小决定 B.土壤肥沃程度决定 C.遗传物质决定 D.种植数量多少决定 6.玉米的白化苗是变异个体,在光下也不能形成叶绿素,这种变异属于() A.有利的可遗传变异

B.有利的不可遗传变异 C.不利的可遗传变异 D.不利的不可遗传变异 7.小刚和几位同学在探究两个品种花生果实大小变异的时候,得出如下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两个花生品种的差异是由不同的基因决定的 B.大花生品种中小花生只占少数,说明还是遗传物质起决定作用 C.选小花生品种中的大花生种在地里,一定会结出大花生 D.同一品种的花生大小有差异,说明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8.科学家将某些农作物的种子放在神舟8号飞船里,飞船返回地面后,经试种,个别种子的某些性状发生了较大改变,其原因是() A.改变了农作物种子的营养成分 B.淘汰了某些不良性状 C.使种子里的一些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D.直接改变了农作物的某些性状 9.科学工作者将一种普通(产量不高)的矮杆(抗倒伏能力强)小麦与一种高产的高杆(抗倒伏能力差)小麦作亲本进行杂交。在后代植株中出现了普通.高杆,普通.矮杆,高产.高杆,高产.矮杆4种类型的小麦。选出其中的高产.矮杆植株进行繁殖培育,再经过若干代的选择培育后便得到高产.矮杆的新品种小麦。据此回答: (1)题中涉及到小麦的性状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性状从亲代传给后代的现象叫____________________。 (3)杂交后代中出现了普通.高杆和高产.矮杆类型,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_______。 10.《齐民要术》中说:“凡谷成熟有早晚,苗秆有高下,收实有多少,质性有强弱,米味有美恶,粒实有息耗。”这证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已认识到了生物的___________现象。

探究实验: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教案

探究实验:《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变异的概念,认同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了解引起变异的原因,并能举例说出什么是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3)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2、能力目标: (1)初步体验调查生物的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2)培养学生在探究实验中的协作意识和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和加强学生的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会到通过科学探究得出结论的成就感,培养学生们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热爱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变异、可遗传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的概念。 2、对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的探究。 三、教学难点: 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及总结规律。 四、教学策略与设计思路

根据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本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的宗旨,本活动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以分组探究讨论为主,教师主要起到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就生活现象及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讨论、归纳总结。 五、课前准备 1、测量和记录工具:直尺(精确到毫米)和若干白纸(供学生记录数据之需,学生自备)。 2、测量用的实物材料:花生果实(每组30粒,教师准备)。 3、《实验报告册》。 六、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 一、生物的变异现象 二、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问题:怎样区分大花生和小花生呢? 假设:花生果实长度平均值大的是大花生,花生果实长度平均值小的是小花生。

结论:花生果实长度平均值大的是大花生,花生果实长度平均值小的是小花生。 三、变异的类型及原因: 1.可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 2.不可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

探究实验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探究实验:《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就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五节《生物的变异》中的一个探究实验。本实验就是通过调查活动,让学生了解变异就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并且通过测量与分析活动,提高学生处理数据与分析数据的能力。通过本实验学生体会到,引起变异的原因就是由于遗传物质基础的改变或环境因素的影响产生的。遗传物质基础发生改变的变异可以遗传,单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 遗传物质基础,就不会遗传给后代。。 二、学情分析 虽然前面学习过遗传与性状,但本节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仍然就是有一定难度的。对于“变异”这一概念,需要更多的感性知识与基础知识。因此,通过本实验,加深学生对“变异”这一概念的理解,并通过精心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较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任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变异的概念,认同生物性状的变异就是普遍存在的。 (2)了解引起变异的原因,并能举例说出什么就是可遗传变异与不可 遗传变异 (3)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2、能力目标: (1)初步体验调查生物的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与分析数据 的能力。

(2)培养学生在探究实验中的协作意识与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与加强学生的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会到通过科学探究得出结论的成就感,培养学生们严谨的、实事求就是的科学态度与热爱科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 1、理解变异、可遗传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的概念。 2、对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的探究。 五、教学难点: 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及总结规律。 六、教学策略与设计思路 根据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本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的宗旨,本活动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以分组探究讨论为主,教师主要起到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就生活现象及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讨论、归纳总结。 七、课前准备 1、测量与记录工具:直尺(精确到毫米)与若干白纸(供学生记录数据之需,学生自备)。 2、测量用的实物材料:花生果实(每组30粒,教师准备)。 3、《实验报告册》。 八、教学过程

第五节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甘肃省临夏市第一中学教案 科目:生物授课教师:任课班级:课题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课型新授课授课 日期 第 7周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举例 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初步体验调查生 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释 调查结果的能力;举例说出遗传育种的几种方法,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取样、测量、整理数据、画曲线图等方面得到训练,并 使学生通过实验得出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结论。。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关注高科技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能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解释生活现象。 教学重点怎样区分大花生和小花生,大花生里有个小的,小花生里也有个大的。教学难点怎样区分大花生和小花生,大花生里有个小的,小花生里也有个大的。 教学资源课本,教学用书课时 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实验法,自主讨论学习,讨论总结。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第五节生物的变异 一、探究一种变异现象“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1、实验目的 2、实验要求 3、材料用具 二、探究的一般过程 课后反思 教研组长 签审 月日教务处 签审月日

教案续页 教学内容(问题与情景)师生活动(过程与方法) 复习旧识: 1. 举例说出生物变异的实例。 2. 说说可能引起变异的原因。 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仅由环境引起而遗传物质未发生改 变的变异是不能遗传的。 实验: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实验目的: 在探究活动中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 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理解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 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探究实验: 一、提出问题:花生种子颗粒一样大吗? 二、作出假设:花生种子颗粒不一样大。 三、制定计划并实施(要求: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 (一)、材料工具: 1、测量和记录工具:直尺(精确到毫米)、坐标纸、若干白纸(供学生记录 数据之需,学生自备) 2、测量用的实物材料:花生(每组20颗,教师准备) (二)、方法步骤 1、两人一组,要将测量值和最大、最小的估测值(精确到mm)都记录下来。 2、计算所有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 3、按长度将花生果实进行分类,算出每一长度的花生数目。以长度为横坐标, 以花生数目为纵坐标,做曲线图。 4、将花生果实长度最大值到最小值作为长度范围,记录中间值;将这个长度 范围等分成10个区间,列表统计每个长度区间的花生果实数目;以长度为横 坐标,花生数目为纵坐标,绘制直方图。 四、讨论: 1、测得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多少?与你第一步中估测的值接近吗? 2、你所作的曲线图呈什么形状?花生果实长度有变异吗? 3、如果将全班各组所测得的数据都汇集起来,得到的曲线图将会是什么形 状? 4、仔细观察你所做的直方图,最高的直方体长度范围是多少?这个范围的中 间值与统计得到的花生果实长度平均值、中值接近吗? 5、你认为在本活动中曲线图和直方图哪一个能更确切地反映数据变化?(各 组测得的最大值、最小值将会各不相同,与第一步中的估测值也不一定接近; 曲线图可能是一条不太平滑的曲线,花生果实长度的变异应该很明显;全班 数据汇集后数据量增多,曲线会变得比较平滑;各组的直方图长度范围将会 不同,这个范围的中间值与统计得到的花生果实长度平均值、中值也不一定 接近;在本活动中可能直方图更能确切地反映数据变化,如果数据是连续的, 则曲线图比较适合。) 五、总结: 生物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生物变异可分为不遗传变异和可遗传 变异;引起变异的原因有多个:环境条件的改变(引起不遗传变异),基因重 组,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引起可遗传变异)

探究实验: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探究实验:《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五节《生物的变异》中的一个探究实验。本实验是通过调查活动,让学生了解变异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并且通过测量和分析活动,提高学生处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通过本实验学生体会到,引起变异的原因是由于遗传物质基础的改变或环境因素的影响产生的。遗传物质基础发生改变的变异可以遗传,单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就不会遗传给后代。。 二、学情分析 虽然前面学习过遗传和性状,但本节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仍然是有一定难度的。对于“变异”这一概念,需要更多的感性知识和基础知识。因此,通过本实验,加深学生对“变异”这一概念的理解,并通过精心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较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变异的概念,认同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了解引起变异的原因,并能举例说出什么是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3)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2、能力目标: (1)初步体验调查生物的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2)培养学生在探究实验中的协作意识和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和加强学生的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3、情感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会到通过科学探究得出结论的成就感,培养学生们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热爱科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 1、理解变异、可遗传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的概念。 2、对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的探究。 五、教学难点: 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及总结规律。 六、教学策略与设计思路 根据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本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的宗旨,本活动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以分组探究讨论为主,教师主要起到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就生活现象及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讨论、归纳总结。 七、课前准备 1、测量和记录工具:直尺(精确到毫米)和若干白纸(供学生记录数据之需,学生自备)。 2、测量用的实物材料:花生果实(每组30粒,教师准备)。 3、《实验报告册》。 八、教学过程

花生果生产工艺及技术配方

花生果生产工艺及技术配方 花生全国分布最广,其中产量最大的省份是山东,此外,四川、福建、安徽、湖南、浙江等地产量也比较大,目前市场上的品种主要有天府花生、大中小白沙、山东海花、鲁花,还有山东、辽宁的四粒红、浙江的小京生等。花生的生产工艺按传统的方法主要有浸泡煮制入味法,按新的操作工艺方法还有蘸水法,但是蘸水法必须要有行车、吊篮等设备配置,而浸泡煮制入味法设备要求不高,工艺控制灵活,适合较多厂家生产。故我们主要介绍浸泡煮制入味法,以供参考。 一、花生果生产工艺流程: 干花生果→筛选去杂→称量→浸泡、清洗→煮制→浸泡入味→烘干→成品→包装→入库 二、操作工艺要点: 1、选料:选择颗粒整齐,饱满,无霉变、干燥的生花生果; 2、除去杂质:可选用筛选、风选或水洗的方法; 3、浸泡清洗:一般可分多个小池子,池子的大小一般每个为40㎏、50㎏和60㎏,浸泡时间冬季为14小时,夏季为8~10小时,浸泡时上面用器具压住以避免花生浮出水面,使其充分吸水后,同特制搅拌清洗机进行清洗20~30分钟,然后放入清水池漂洗干净。浸泡花生的水是浓度为2‰的焦亚硫酸钠溶液,以脱去花生果外壳的杂色,使得产品的颜色一致; 4、煮制:以大中白沙花生果为例,待串汽后小火焖制50~60分钟左右,以去除花生的生腥味,使花生果达到七成半熟; 5、浸泡入味:将已煮的花生果捞出稍沥干水份,然后投入到已经配好的冷调味料液中浸泡,夏季40~60分钟,冬季60分钟以上,待基本入味了,捞出、沥干; 6、烘干:将已经入味的花生果放入到烘干设备(烘干箱或烘池),通过程序升温,70~80~115℃烘干,夏季36小时,冬季36~45小时,达到脱水、入味、定色的目的; 备注:花生果与调味料液的配比一般为1:3左右,使用过的、剩余的料液可以重复使用。连续生产的可以根据投料计划,按照该种原料耗用料水的量,预先备好料水补充。 三:推荐配方: 在计算花生果加工所用的辅料成本时,都会显示偏高,因为所配制的辅料液用于花生果生产实际上是没有用完的,实际生产成本一般只有计算成本的1/3~2/3左右,这里只供参考。 1、蒜香花生果入味浸泡液的参考配方:见表1 2、奶香花生果入味浸泡液的参考配方:见表2 3、五香花生果入味浸泡液的参考配方:见表3 表1 以100㎏花生果计,单位:㎏

探究实验:花生果实大

探究实验: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探究实验:《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五节《生物的变异》中的一个探究实验。本实验是通过调查活动,让学生了解变异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并且通过测量和分析活动,提高学生处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通过本实验学生体会到,引起变异的原因是由于遗传物质基础的改变或环境因素的影响产生的。遗传物质基础发生改变的变异可以遗传,单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就不会遗传给后代。。 二、学情分析 虽然前面学习过遗传和性状,但本节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仍然是有一定难度的。对于“变异”这一概念,需要更多的感性知识和基础知识。因此,通过本实验,加深学生对“变异”这一概念的理解,并通过精心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较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变异的概念,认同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了解引起变异的原因,并能举例说出什么是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3)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2、能力目标: (1)初步体验调查生物的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2)培养学生在探究实验中的协作意识和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和加强学生的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会到通过科学探究得出结论的成就感,培养学生们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热爱科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 1、理解变异、可遗传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的概念。 2、对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的探究。 五、教学难点: 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及总结规律。 六、教学策略与设计思路 根据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本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的宗旨,本活动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以分组探究讨论为主,教师主要起到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就生活现象及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讨论、归纳总结。 七、课前准备 1、测量和记录工具:直尺(精确到毫米)和若干白纸(供学生记录数据之需,学生自备)。 2、测量用的实物材料:花生果实(每组30粒,教师准备)。 3、《实验报告册》。 八、教学过程 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教师回顾和利用俗语引入课题:在本章开始我们讲 过:生物界普遍存在着遗传和变异现象。俗话说: “一树结果,酸甜各异”、“一猪生九子,连母十利用常见现象和图片导入课题,不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