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九上化学第一单元检测题(RJ)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其中第1~15小题,每小题2分,第16~20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下列内容都属于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的是( D )

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③物体的运动规律 ④生物体生命的活动规律 ⑤物质的制取和用途

A .②④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②⑤

2.人类认识化学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物质的出现过程正确的顺序是( A ) ①火 ②青铜器 ③火药 ④纳米材料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②③④①

D .④③②①

3.1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

A .设计实验

B .假设

C .观察

D .得出结论

4.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 B ) A .木已成舟 B .火上浇油 C .量体裁衣 D .滴水成冰 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物理性质的是( C ) A .乙醇可作燃料 B .氮气用作保护气 C .金刚石用于制玻璃刀 D .氧气用于炼钢 6.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化学式是CuSO 4·5H 2O ,胆矾受热时易失去结晶水,成为白色的无水CuSO 4;在工业上精炼铜、镀铜中都要应用胆矾。上述对胆矾的描述中,没有涉及到的是( A )

A .制法

B .物理性质

C .化学性质

D .用途 7.下列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D ) A .用嘴吹灭燃着的酒精灯

B .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C .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D .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湿布盖灭 8.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C )

A .称量药品时,将药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

B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

C .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

D .用后的药匙没有擦拭就去取另一种药品

9.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不正确的操作是( D ) A .试管与桌面成45°角

B .酒精灯中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3

C .加热时要先进行预热

D .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下部

10.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A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

3

B .取用块状固体时可直接用手拿

C .加热后的试管应立即用冷水冲洗

D.为了便于观察,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对着自己

11.某同学称取4.3 g蔗糖,他在左边托盘上放了4 g砝码,又把游码移到0.3 g处,然后在右边托盘上加蔗糖直到天平平衡。这时托盘上蔗糖的实际质量是(B)

A.4.3 g B.3.7 g C.4.0 g D.4.6 g

12.下列取用固体药品的操作正确的是(D)

13.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D)

14.学校安全无小事,下列做法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是(D)

A.扇闻气体的气味

B.先预热,再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

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D.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对着自己不对着别人

15.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刚熄灭时,烛芯会冒出一缕白烟。燃着的火柴只要碰到白烟,便能使蜡烛复燃,如图所示。此白烟可能是(D)

A.氮气

B.水蒸气

C.二氧化碳

D.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16.小聪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将量筒平稳地放置在实验台上,仰视读数为18 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读数为12 mL,则小聪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A)

A.大于6 mL B.小于6 mL C.等于6 mL D.无法判断

①②③④⑤⑥

18.某同学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该同学认真分析后认为可能的原因有:

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②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被加热的液体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⑤加热过程中没有及时上下移动试管;⑥没有进行预热。你认为该同学提出的原因可能正确的是(C)

A.①③⑥B.②④C.②③⑥D.③④⑤

19.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CO2是否比吸入的空气中CO2含量多”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及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那么小明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D)

A.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B.人体只呼出二氧化碳

C.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不含有氧气

D.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

20.下列操作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①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②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的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③把鼻孔靠近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④将试管倾斜,用纸槽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后,然后直立试管;⑤取用放在细口瓶中的液体时,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倾倒液体时,标签向下;⑥将烧瓶放在桌子上,用力塞瓶塞;⑦用坩埚钳夹取加热后的蒸发皿;⑧将滴管垂直伸进试管内滴加液体;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后,用手握住容器的外壁或用酒精灯微热。

A.①④⑦⑨B.①④⑤⑦⑨C.①④⑤⑦⑧⑨D.④⑤⑦⑧⑨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空1分,共39分)

21.(4分)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小明和他的同学收集到以下几种物品进行探究。

(1)图中物品在制作或使用过程中与化学有关的是__①②③④⑤⑥__(填序号,下同)。

(2)图中与人类的住、行有关的物品是__①⑤__。

(3)图中可以食用的是__②⑥__。

(4)从亲身(或家庭)经历举例说明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和提高生活水平中的重要作用。

__适量使用味精可使食品更鲜美(合理即可)__。

22.(6分)取一块木炭做了如下实验:

①观察木炭是灰黑色固体;

②另取一块体积相仿的煤块,比较后发现煤的质量比木炭大;

③点燃木炭,木炭燃烧,经检验其生成物为二氧化碳;

④把木炭砸碎。

上述各项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④__(填序号),理由:__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其他物质生成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③__(填序号),理由:__有其他物质二氧化碳生成__。

由此可知木炭的物理性质:__灰黑色固体、密度比煤小、硬度较小__,化学性质:__可燃性__。

23.(5分)掌握化学实验室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

图1

图2

(1)请从如图1常见仪器图示中,选择恰当的字母填空: ①镁条燃烧时,用来夹持镁条的仪器是__A __; ②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__G __;

(2)某同学要量取48.6 mL 的水进行实验,在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__凹液面最低处__保持水平,如果该同学采用俯视的方法,他取出的水比48.6 mL __少__(填“多”或“少”)。

(3)做化学实验要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若某同学在实验结束后,将仪器按图2放置,其中正确的一项是__D __(填字母)。

24.(6分)下面是一学习小组针对科学探究提出的几个问题,请将下列所述基本环节补充完整。 (1)“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提出问题__环节;

(2)“呼出的气体中一定有二氧化碳”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得出结论__环节; (3)“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有二氧化碳”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猜想与假设__环节;

(4)“将呼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进行实验,收集证据__环节;

(5)“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某同学的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反思与评价__环节。上述各环节的正确顺序是__(1)、(3)、(4)、(2)、(5)__。(填上述数字序号)

25.(7分)根据化学实验操作规范填空。

(1)用试管加热液体时,有时因操作不正确而出现错误。现有下列数据,用对应的序号填空。

A .45°

B .90° C.23 D.13 E.1

2

①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应使用试管夹,夹在离试管口约__D __处;

②试管里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__D __。试管要与桌面成__A __角。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旁人。 (2)在题后的横线上简要说明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

①酒精灯熄灭后未盖灯帽:__酒精挥发,下次不易点燃__。

②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大拇指压在试管夹的短柄上:__试管夹松动使试管滑落打破__。 ③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__使试管破裂__。

④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口对着人:__液体溅出伤人__。 26.(11分)

(1)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①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块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小__。

②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三层。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 s 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a __(填字母)处最先炭化。结论:蜡烛火焰的__外焰__温度最高。

③再将一只干燥的冷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水雾__。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__浑浊__。

(2)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有人提出了如下假设: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

实验探究:

①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__A__(填序号);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__刚吹灭的蜡烛周围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存在__。

②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冰凉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__水蒸气__。

③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燃烧,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__C__(填字母)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__A__(填字母),因为__二氧化碳不能燃烧__。

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27.(6分)某市进行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实验桌上摆放有下列仪器和药品。

(1)指出上图中编号仪器的名称:a.__试管__;b.__烧杯__。

(2)小红同学抽到的题目是:“液体药品的取用”,按评分标准,每项规范操作得1分,总共5分,实验完毕后,小红得了3分,她在实验中的错误可能为:①__瓶塞没有倒放(或标签向外或未对着手心)__;

②__瓶口未紧挨着管口;试管未倾斜(或取液后未立即盖上瓶塞)__。

(3)你认为图中还能完成的实验基本操作有:__量取液体体积(或固体药品的取用;仪器的洗涤)__。

(4)小芳同学为了探究稀盐酸的性质,需要准确量取5 mL稀盐酸,并进行加热,她需向监考老师提出补充仪器的名称是__酒精灯、胶头滴管、试管夹__。

28.(10分)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请你参与下面的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在一个门窗紧闭刚上完课的教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与教室外操场上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什么不同?

【提出猜想】小岑认为:刚下课的教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应该比室外操场上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

【查阅资料】当空气中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产生有害的影响。

【拓展应用】根据实验探究结果,你认为我们在教室里学习时应注意什么?__教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__

九上化学第二单元检测题(RJ)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其中第1~15小题,每小题2分,第16~20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D)

A.稀有气体B.氮气C.二氧化碳D.氧气

2.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常用作保护气的是(A)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3.(云南中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B.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

C.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以防腐D.新鲜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富氧空气可用于潜水、医疗急救

B.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C.医疗上用液氮冷冻麻醉给病人做手术

D.灯泡内充入稀有气体可使其经久耐用

5.空气质量日报可以及时反映空气质量状况,下列物质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是(C)

A.二氧化硫B.二氧化氮C.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

6.通过创建卫生城市活动,我市空气状况有了明显变化,但测得目前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是PM2.5。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C)

①地面建筑产生大量粉尘②沙尘暴天气增多③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④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⑤燃烧天然气⑥燃煤取暖

A.①③⑤⑥B.②④⑤⑥C.①②④⑥D.③④⑤⑥

7.小明在做氧气性质实验时,将点燃的木炭伸入集气瓶内,发现现象不明显,其原因可能是(D) A.排水法收集结束时集气瓶内的水有残留

B.排水法收集满后盖上毛玻璃片拿出水面

C.导管口连续放出气泡时开始收集氧气

D.排水法收集前未将集气瓶装满水

8.下列不是缓慢氧化引起的变化是(B)

A.白磷自燃B.车胎爆炸C.肥料腐熟D.钢铁生锈

9.化学概念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的关系,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A)

Y 氧化反应混合物化学变化化合反应

10.(昆明中考)二百多年前,哪位法国科学家利用天平进行定量实验,研究了空气的成分(D)

11.向一定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立即有大量的氧气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过氧化氢中含有水和氧气

B .过氧化氢能使二氧化锰分解放出氧气

C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D .该反应中有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两种反应物,不属于分解反应 1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B )

A .调和油

B .蒸馏水

C .青铜

D .大理石 13.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D )

A .铁+氧气――→点燃

四氧化三铁 B .硫+氧气――→点燃

二氧化硫 C .石蜡+氧气――→点燃

二氧化碳+水 D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

水+氧气

14.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一定能加快反应的速率

B .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加入二氧化锰可增加生成氧气的质量

C .二氧化锰只能作催化剂

D .从过氧化氢分解后的残余物中回收的二氧化锰,仍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15.下列实验中的做法错误的是( C )

A .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用足量的红磷

B .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前,在集气瓶内铺一层细沙

C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当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

D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16.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反应。下列对有关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A .在点燃的条件下,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三氧化二铁 B .在点燃的条件下,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 .铁、硫、酒精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化合反应

D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具有氧化性

17.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主要操作有:①装药品;②固定装置;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连接仪器;⑤加热;⑥收集气体;⑦撤酒精灯;⑧从水槽中撤出导气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C )

A .③④①②⑤⑥⑧⑦

B .③④①②⑤⑥⑦⑧

C .④③①②⑤⑥⑧⑦

D .④③①②⑤⑥⑦⑧

18.如图是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C )

A .气密性检查:用手握紧试管,观察到水中导气管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B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试管壁上的水流入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炸裂

C .加热:直接用酒精灯的火焰对准药品所在位置加热

D .停止加热: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19.实验室有如下图所示的仪器装置。某同学准备利用这些仪器装置及相关试剂制取氧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 )

A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B .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可用Ⅱ作发生装置

C .可选用Ⅳ收集氧气

D .用Ⅴ收集氧气时,应从导管a 通入氧气

20.下列实验中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是(提示:白磷燃烧所需最低温度为40℃)( C )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5分)

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6个小题,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39分) 21.(7分)现有:①木炭;②红磷;③硫磺;④细铁丝;⑤蜡烛,这五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

(1)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__③__; (2)产生大量白烟的是__②__;

(3)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①⑤__; (4)火星四射,发出强光的是__④__; (5)产生白色固体的是__②__; (6)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⑤__;

(7)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①②③④⑤__。 22.(5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空气属于__混合物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氮气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是制硝酸和氮肥的主要原料,氮气还用于__作保护气(或食品包装中充氮防腐等)__;

(3)生活中,食品放久了会腐败变质,食品腐败变质实质是食品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缓慢氧化,为了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我们可以把食品放在冰箱里,这说明物质发生缓慢氧化的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__温度越高(或低),缓慢氧化的速率越快(或慢)__。为了更长时间地保存食品,我们还可以先将食品放入保鲜袋,密封后再放入冰箱,此时保鲜袋的作用是__隔绝空气__;

(4)有下列物质:①蒸馏水;②氯酸钾;③啤酒;④氮气;⑤五氧化二磷;⑥纯净的糖水;⑦果醋,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③⑥⑦__。(填序号)

23.(4分)某学生在学习了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两个概念后,用下图所示方法表示两个概念的关系,请仿照示例填空:

示例:是化合反应但不是氧化反应, 举例:二氧化碳+水―→碳酸。

(1)__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__,举例:__硫+氧气――→点燃

二氧化硫__。 (2)__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__,举例:石蜡+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

24.(3分)下表是某日我国部分地区的空气质量日报内容:

(1)当日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是__④__(填序号)。

(2)人类需要洁净的空气。目前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中的污染物不包括__BD __。(填字母) A .可吸入颗粒物 B .二氧化碳 C .二氧化氮 D .氮气

(3)为改善空气质量,北京开展了“为首都多一个蓝天,我们每月少开一天车”的主题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D __。(填字母)

A .尾气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B .每月少开一天车不会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量

C .汽车尾气中只含有二氧化碳(CO 2)和水(H 2O)

D .“为首都多一个蓝天”是每个市民的职责

25.(7分)有A 、B 、C 、D 、E 、F 、G 、H 等八种物质,有如下反应关系或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均已省去。其中D 为一黑色粉末,通常状况下F 为无色液体,H 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E 、G 都为混合物,且E 为液体,G 为固体。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F __水__,H __二氧化碳__。

(2)D 在如图的关系中扮演了两个角色,分别为__生成物__和__催化剂__。 (3)写出下列反应原理:

反应②:__过氧化氢――→二氧化锰

水+氧气__。

(4)你能说出B 的一种用途吗?__火箭助燃剂(合理即可)__。 26.(13分)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A 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铁+氧气――→点燃

四氧化三铁__;集气瓶中预先加水或细沙的作用是

__防止生成的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__。若将氧气换成空气,则该化学反应__不能__(填“能”或“不能”)进行,其原因是__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低__。

(2)图B 中红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氧气+磷――→点燃

五氧化二磷__;在实验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__使空气中的氧气与红磷充分反应__;上述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结果与实际不符的可能原因是__红磷的量不足__、__装置漏气(或没有冷却到室温就读数)__(写两条即可)。

(3)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放在酒精灯火焰的__外焰__部分迅速烧红;图C 中盛放氧气的瓶口盖上玻璃片的目的是__防止氧气大量逸出__。

(4)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木炭燃烧的现象是__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__。

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个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27.(9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下面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

写出实验室中通过乙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氯酸钾――→二氧化锰

加热氯化钾+氧气__。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就是以绿色化学的理念和原则来指导实验工作。从实验原料和反应过程的绿色化考虑,你认为在中学化学实验中,甲、乙、丙三种制取氧气的途径中,__甲__(填“甲”“乙”或“丙”)途径更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A __(填字母代号)。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完毕后,停止加热时的操作顺序是__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__,然后__熄灭酒精灯__,以防止水倒吸入热的试管中,造成试管破裂。

(3)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氨水。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则实验室制取氨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A __,收集装置是__D __。

(4)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它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本质区别是:__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__。

28.(7分)学习了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氧化铜能否起到类似二氧化锰的催化剂作用呢?于是进行以下探究。

【猜想】Ⅰ.氧化铜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Ⅱ.氧化铜参与反应产生氧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Ⅲ.氧化铜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__质量和化学性质__不变。

【实验】用天平称量0.2 g 氧化铜,取5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2)步骤①的目的是__与步骤③对比,检验加入氧化铜前后双氧水分解速度有无变化__。

(3)过氧化氢能被氧化铜催化分解放出氧气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过氧化氢――→氧化铜

水+氧气__。

九上化学第三单元检测题(RJ)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其中第1~15小题,每小题2分,第16~20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某运动型饮料的成分含量如图所示,其中的钾、钙、钠指的是(C)

A.单质

B.原子

C.元素

D.分子

2.下面有关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D)

A.元素是具有相同中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B.同种元素的原子结构和质量完全相同

C.质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元素的种类是由核内质子数决定的

3.(鄂州中考)与铝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B)

A.铝原子的核外电子数B.铝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C.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D.铝元素的核电荷数

4.(南京中考)下列关于干冰升华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D)

A.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变大B.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变小

C.二氧化碳分子的种类改变D.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5.(曲靖中考)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D)

A.热胀冷缩是构成物质微粒的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的缘故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C.分子可以分裂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D.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6.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

A.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它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为“1”

B.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它没有单位

C.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质量

D.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 g

7.(昆明中考)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粒子是(C)

A.Al

B.Al3+

C.Mg

D.Mg2+

8.查阅元素周期表得出的以下结论中,不正确的是(C)

A.除第一周期外,每周期都是以金属元素开头

B.每周期都是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

C.元素周期表中共有7个周期,18个族

D.元素所在的周期序数等于其原子的电子层数

9.(邵阳中考)如图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氮原子,能保持氨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A)

10.如图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该原子的原子核中有(A)

A.6个质子和8个中子B.8个质子和6个中子

C.6个质子和8个电子D.8个质子和6个电子

1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以下关于分子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D)

A.一个氧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B.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C.氨分子是由氨原子构成的

D.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12.(聊城中考)李涛同学撰写的“心目中的原子”短文中,阐述了以下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B)

A.原子可以转化为离子B.原子是最小的微观粒子

C.有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D.原子可以“搭建”成分子

13.(乌鲁木齐中考)下列化学用语表述不正确的是(D)

A.2H2O:表示2个水分子

B.2H:表示2个氢原子

C.钙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C60的分子结构可表示为:

14.铀235(其原子核内有92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35)是核电站的主要燃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B)

A.铀原子属于非金属元素B.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2

C.该原子核内有51个中子D.该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

15.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第4周期的一部分。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B)

B.钴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8.93 g

C.这些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

D.从左到右各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16.由以下粒子结构示意图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B)

A.④表示的是阳离子

B.①、③属于同种元素,②、④属于另一种元素

C.②、④形成的化合物是Al2O3

D.①、③的化学性质相似

17.下列化学用语关于数字“3”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B)

①3Hg②Fe3+③SO3④3H2O

A.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③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②

C.表示原子个数的是④

D.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某种原子个数的是①

18.下列有关水的组成和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C)

①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②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③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④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⑤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⑥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⑦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A.①③⑤⑦B.②④⑥C.④⑤⑦D.②③④⑥

19.对Fe3+、Fe2+、Fe三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

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④质量几乎相等⑤等质量的三种微粒含有的质子数相等

A.①④⑤B.①③⑤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④

20.(日照中考)如图为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有关叙述错误的是(C)

A.过程Ⅰ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B.过程Ⅰ反应后分子总数减少

C.过程Ⅱ发生了化学变化D.排列再紧密的分子之间也有间隙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空1分,共33分)

21.(6分)利用分子的知识解释,选择合适的选项。(填序号)

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B.分子很小

C.分子间有间隔,压强、温度变化时分子间隔发生变化

(1)“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__A__;

(2)气体容易压缩,是因为__C__;

(3)水在夏天比冬天蒸发快,是因为__A__;

(4)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说明__C__;

(5)糖水可透过滤纸,说明__B__;

(6)食盐放入水中,整杯水都有咸味,说明__A__。

22.(8分)(1)用适当的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①两个氧原子__2O __; ②三个二氧化碳分子__3CO 2__;

③三个氩原子__3Ar __; ④两个镁离子__2Mg 2__。

(2)写出符号中“2”的含义:①2S __两个硫原子__;②Ca 2+

__一个钙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__。 (3)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是__水分子__,氧气是由__氧分子__构成的。

23.(8分)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核电荷数(或质子数)__不同。

(2)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__电子层数相同,都为3层__;该周期中,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__随核电荷数递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__。

(3)除第一周期外,每周期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__金属__元素过渡到__非金属__元素,并以__稀有气体__元素结尾。

(4)写出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符号各一个:带三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__Al 3

+__,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__F -

__。

24.(4分)某粒子(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n =3,则m =__13__;

(2)若该粒子不显电性,则n 的最大值为__8__;

(3)若m =12,则该粒子对应的原子形成的离子符号为__Mg 2+

__;

(4)若m =17,且该粒子为氯化钠的一种构成微粒,则该粒子的化学符号为__Cl -

__。

25.(7分)有A 、B 、C 、D 、E 五种元素,A 的单质是密度最小的气体;B 的次外层电子数占电子总数的14;C 的阳离子C +比B 原子多2个电子;D 和C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D -

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氩原子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E 和B 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但比B 多一个电子层。

(1)写出元素名称:A __氢__,B __氧__,C __钠__,D __氯__,E __硫__。

(2)画出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C ____,D ____。

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26.(10分)如图A 是液态水加热变成气态水蒸气的示意图,图B 是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液态水变为气态水时__分子间隔__发生了变化,但__分子本身__没有发生变化,故上述变化属于__物理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水通电分解时水分子本身__发生__(选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故水通电的变化属于__化学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b)中所得粒子__不能__(选填“能”或“不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3)图B中所得物质(b)属于__混合物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理由是__由不同分子构成__;所得物质(d)属于__纯净物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理由是__由同种分子构成__。

27.(6分)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探究“分子的性质实验”:

图Ⅰ是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__甲烧杯中酚酞溶液变红__,此实验说明__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__。但是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体,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并进行如下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与B、C中的酚酞溶液作对比__。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__酚酞遇浓氨水变红__,②__分子在不断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__。③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__能够防止氨气扩散到空气中,污染大气;能够得出在不同温度下,分子运动剧烈程度的差异__。

四、分析与计算(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6分)

28.已知作为相对原子质量基准的1个碳原子的质量为 1.993×10-26kg,一个铝原子的质量为4.482×10-26kg,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计算:(保留三位小数)

(1)铝的相对原子质量;

(2)一个镁原子的质量。

解:(1)

4.482×10-26kg

1.993×10-26kg×1

12

≈26.986

(2)24×1.993×10-26kg×1

12=3.986×10

-26kg

答: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6,一个镁原子的质量为3.986×10-26kg。

九上化学第四单元检测题(RJ)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a—40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其中第1~15小题,每小题2分,第16~20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下列标志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D)

2.根据如图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地球上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

C.为减少水体污染,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

D.为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3.我市通过开展城乡环境整治活动,建设幸福美丽家园,让全市人民共享健康生活,下列做法符合环保要求的是(C)

A.农业上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

B.将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

C.对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

D.注意个人卫生,全部使用一次性木筷和餐盒

4.(钦州中考)2016年第二十四届“世界水日”活动的宣传主题为“水与就业”。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B)

A.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B.用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

C.地球表面淡水资源非常丰富

D.河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即可除去所有杂质

5.下列有关氢气的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C)

A.氢气是一种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C.混有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一定会发生爆炸

D.点燃用排水法收集的一试管氢气,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则表明氢气不纯

6.硬水和软水的本质区别是(D)

A.硬水浑浊,软水澄清

B.硬水含杂质多,软水含杂质少

C.硬水是不纯的水,软水是纯净的水

D.硬水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软水含较少或不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7.进行过滤操作时,使用正确的一组仪器是(D)

A .铁架台、铁圈、烧杯、漏斗

B .铁架台、铁圈、烧杯、酒精灯、漏斗

C .铁架台、铁圈、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

D .铁架台、铁圈、烧杯、漏斗、玻璃棒

8.下列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C )

9.下列化学用语解释正确的是( D ) A .H 2:2个氢原子 B .2N :2个氮元素

C .O :1个氧分子 D.Fe +3

:+3价铁元素

10.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及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D ) A .氧化铝 AlO B .硝酸 H 2NO 3

C .氢氧化钠 NaOH 2

D .氯化钙 CaCl 2

11.下列含氯化合物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D ) A .KClO 3 B .NaCl C .Ca(ClO)2 D .HClO 4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B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 .自然界中天然水和氢气燃烧生成的水都是纯净物

D .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一样,所以化学性质也一样

13.自来水厂生产流程可用下图表示,其中分离水中固态杂质的设备是( B )

A .反应沉淀池

B .过滤池

C .活性炭吸附池

D .清水池

14.符合以下四位同学所描述的化学式可能是( A )

A .H 2O

B .O 3

C .MgO

D .HClO

15.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现象是( D )

A .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

B .有氢气和氧气产生,且体积比为2∶1

C .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D .两电极均冒气泡,a 管内气体与b 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16.在化学符号:①NO 2 ②2CO ③Ca 2+

④H 2O 2 ⑤2OH -

⑥Zn +2

SO 4中,关于数字“2”的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②

B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②⑤

C .表示化合价数值的是⑥

D .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某种原子个数的是①④

17.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其中“”“”“

”分别表示三种不同元素的原

子。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D )

A .①④都是化合物

B .该反应中涉及到四种纯净物

C .②是单质

D .③是氧化物

18.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又能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正确的选项是( C ) ①Cu ②N ③H 2O 2 ④NaCl ⑤NH 3 A .①② B .③④ C .③⑤ D .②④

19.N(NO 2)3是一种新型火箭燃料,下列关于N(NO 2)3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①相对分子质量为152 ②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 ③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6 ④一个N(NO 2)3分子中含有10个原子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0.(扬州中考)瘦西湖工人将赤霉素(C 19H 22O 6)注入柳树,以减少柳絮。下列关于赤霉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 .C 、H 原子个数比为12∶1

B .相对分子质量为47 g

C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 .赤霉素中含47种元素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5分)

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5个小题,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33分) 21.(10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氮气分子__2N 2__;

(2)5个硫酸根离子__5SO 2-

4__;

(3)亚铁离子__Fe 2+

__; (4)五氧化二磷__P 2O 5__; (5)高锰酸钾__KMnO 4__;

(6)由Fe 3+和OH 构成的氢氧化铁__Fe (OH )3__;

(7)2H 2O :__前面的2表示2个水分子__,__后面的2表示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__;

(8)Ba 2+

:__表示1个钡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__;

(9)SO -2

3:__表示在三氧化硫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__。

22.(5分)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单质的是__A 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D 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AD 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BCE 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D __。(均填容器下的代号)

最新人教版 初三化学上册 必背知识点

初中化学上册必背知识点 一、化学用语 1、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名称和符号 非金属: O氧 H氢 N氮 Cl氯 C碳 P磷 S硫 金属: K钾 Ca钙 Na钠 Mg镁 Al铝 Zn锌 Fe铁 Cu铜 Hg汞 Ag银 Mn锰 Ba钡原子团(根):氢氧根硝酸根碳酸根硫酸根磷酸根铵根 OH- NO3- CO32- SO4 2- PO43- NH4+ 2、化合价口诀 (1) 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 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五氮磷三价铝; 铜汞一二铁二三;二、四、六硫四价碳;许多元素有变价,条件不同价不同。 (2) 常见原子团(根)化学价口诀: 一价硝酸氢氧根;二价硫酸碳酸根;三价常见磷酸根;通常负价除铵根。 4、必须熟记的制取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制取氧气一: 2KMnO4===K2MnO4+MnO2+O2↑ (2)实验室制取氧气二: 2H2O2 ===2H2O+O2↑ (3) 实验室制取氧气三: 2KClO3===2KCl+3O2↑ (4)实验室制法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5)实验室制取氢气: Zn+H2SO4==ZnSO4+H2↑ (6)电解水制取氢气: 2H2O===2H2↑+O2↑ (7)湿法炼铜术(铁置换出铜):Fe+CuSO4==FeSO4+Cu (8)炼铁原理: 3CO+Fe2O3===2Fe+3CO2 (9)生灰水[Ca(OH)2 ]的制取方法:CaO+H2O==Ca(OH)2 (10)生石灰(氧化钙)制取方法:CaCO3 ===CaO+CO2↑

二.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K Ca Na Mg Al ,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按5个一句顺序背诵)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三、常见物质的颜色、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 2、KClO 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 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除了有颜色的固体,其他固体一般为白色。 2、黑色固体: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HgO、红磷▲硫磺:淡黄色 4、溶液的颜色: 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如CuSO4溶液);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如FeCl2溶液);含Fe3+的溶液呈 棕黄色(如FeCl3溶液),其余溶液一般为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 NH3(氨气)、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空气、稀有气体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即醋);氨水;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6、有毒的:气体:CO ; 四、一些物质的特性及用途: 可燃性的气体:H2、CO、CH4 (甲烷) 都可做燃料,点燃前都要验纯,与空气混合点燃会爆炸。 还原性的物质:C、H2、CO 都可用来冶炼金属,将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 具有氧化性的物质:O2,CO2 助燃性物质:O2 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或使燃着木条燃烧更旺。 有毒的气体:CO,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煤气中毒就是指CO中毒。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只有CO2 最轻气体:H2也是唯一燃烧无污染的气体燃料 干冰(CO2固体):用于人工降雨,致冷剂;CO2气体:用于灭火,做温室肥料,制汽水等 盐酸(HCl):用于除铁锈,是胃酸的主要成份,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HCl气体) 石灰石(CaCO3):建筑材料,制水泥、高温煅烧制CaO; 生石灰CaO:易与水反应并放热,做食品干燥剂,可用来制取Ca(OH)2。 熟石灰Ca(OH)2: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配制波尔多液,与Na2CO3反应制取NaOH 五、化学与社会相关常识。 三大化石燃料:煤(固)、石油(液)、天然气(气) 六大营养物质:糖类(主要供能物质,如:米、面、蔗糖、葡萄糖等)、 油脂、蛋白质(鱼、肉、蛋、奶、豆)、维生素(蔬菜、水果)、水、无机盐 缺乏某些元素导致的疾病:缺钙:骨质疏松症(老年人)、佝偻病(儿童);缺铁:贫血 缺碘: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缺维生素A:夜盲症;缺维生素C:坏血病 合金: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区别是含碳量不同,钢含碳量低,黄铜是Cu-Zn合金 铁生锈条件:铁同时与空气(主要是O2)和水接触 防锈方法是: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和洁净,并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涂油漆、涂油、镀其它金属等)。可燃物燃烧条件:⑴是可燃物;⑵与空气(或O2)接触⑶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灭火的方法:⑴隔离可燃物,如建立隔离带、釜底抽薪;⑵隔绝空气(或O2),如用湿布、灯帽、土盖灭火焰,用 CO2灭火⑶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如用水灭火。 环境污染名词: 酸雨:主要由SO2、NO2造成,酸雨危害是使河流、土壤酸化,建筑物、金属被腐蚀。 臭氧层空洞:臭氧能吸收紫外线,由于臭氧被氟里昂等破坏而形成 温室效应:空气中CO2排放过多引起全球气温上升 白色污染:塑料随意丢弃,不易被降解而造成的污染。 空气质量日报:污染物主要指标是:总悬浮颗粒、SO2、氮氧化物(如NO2) 六、基本反应类型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全一册)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全册 绪言 一、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目标:a常识性介绍化学研究的对象。 b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会判断一些易分 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c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知觉性和积极性。 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永恒运动的,是不可消灭的, 只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应用科学 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教育。 4.美育渗透点: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中的仪器美,化学实验现象美,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区别)及其应用。 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疑点:物质变化与物质性质的区别。 解决办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列表记录实验现象,由学生讨论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 (2)通过学生讨论而归纳出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别。 三、实验及教具准备: 试管,带弯管的单空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坩埚钳,石棉网,铁架台(带铁夹),研钵,火柴,药匙,胆矾,碱式碳酸铜,镁带,澄清石灰水,水。 四、学法引导 1.学会概念辨别,注意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 如,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就可以从概念、特征、伴随的现象等方面加以区别;从变化发生过程中两者的相互关系寻找它们的联系。 2.学会观察化学实验。 首先要观察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再注意观察变化中的现象,如变色、发光、放热、放出气体、发出声音……等;反应停止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学会观察实验,将有助于我们思考变化的原因,推测变化的原理,总结变化的规律。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看录像“走向化学世界”、“漫游化学世界”(北京西城电教馆,17分钟),也可利用幻灯片引入新课,或由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如:化学史、元素的发现史、化学家的小故事、趣味化学、化学与生活等,由学生的发言引入新课。 新课讲授: 一、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学生讨论] 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构成物体的材料叫做物质。澄清两个概念:物质与物体。如铁这种物质能制成铁钉、铁锤等物体。 化学研究物质,如水是由什么元素(第二章学)组成?水由什么构成?(第三章学)构成水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套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套教案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课题2 氧气 课题3 制取氧气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1 水的组成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课题3 水的净化 课题4 爱护水资源 拓展性课题最轻的气体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原子的构成 课题2 元素 课题3 离子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 60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课题2 燃料和热量 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拓展性课题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 附Ⅰ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药品取用规则附录Ⅲ部分名词中英文对照表 后记 元素周期表

九年级下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第九单元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课题2 溶解度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 第十单元酸和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课题2 化学肥料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寄语同学们 附录Ⅰ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 ℃) 附录Ⅱ部分名词中英文对照表

九年级化学教案 上册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教材分析: 在小学自然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化学知识,现在作为一门独立的“化学”猝然客人类似学习,大家会提出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化学等问题。绪言从大家的亲身感受,提出了很多饶有趣味,并带有一定想象力的问题,指出这些并非都是一些美好的愿望,它们正在通过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逐步实现,从而引导大家了解化学是一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科学,它们的任务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接着教材以丰富多彩的化学学科和现代科技成果,概述了人类认识化学、利用化学和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以及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展示了化学的魅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 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化学等问题,注重对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熏陶和培养。 教学思路: 教材创设了一些情景,从殷实的史实出发,展示了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关系,我们要仔细地阅读认真的品味,初步从化学、技术、社会这三者的密切关系中领悟化学学习的价值,建立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责任感。 中考分析: 本课题重点引入了什么是化学,为什么学化学,这是学习化学必须弄清楚的最基本知识,并贯穿了学习的全过程,是中考必考的重点。中考热点为化学研究的对象、作用及发展史。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教材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一.绪言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化学的作用: (1)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2)生产农药化肥, (3)化学合成药物,(4)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 4、分子原子论: (1)创建人:道尔顿、阿伏加德罗 5、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1)发现人:门捷列夫 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质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 三.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1、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外焰(温度最高) (2)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H 2 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 2 :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2、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 2的量减少,CO 2 和H 2 O的量增多(注:吸入空气与呼 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3、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4、检验气体: (1)鉴别氧气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内,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氧气越多,木条燃烧越剧烈) (2)鉴别二氧化碳的方法是: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石灰水中越浑浊,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越高) 四.走进化学实验室 一、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 1.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注意节约药品。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 按最少量(1--2mL)取用液体。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3.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 容器内。 二、固体药品的取用 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 2.固体粉末一般用药匙或纸槽取用。操作时先使试管倾斜,把药匙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 然后使试管直立。(“一斜、二送、三直立”) 3.块状药品一般用镊子夹取。操作时先横放容器,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 把容器慢慢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一横、二放、三慢竖”) 4.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 三、液体药品的取用 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瓶中。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全

学校 科目:化学 年级:九年级 教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讨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等问题,对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进行熏陶和培养。 (2)通过我国化学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学习化学的紧迫感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 1、什么是化学 2、化学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四、课时设计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教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在接下来的40分钟里,我将和大家一起进行一次奇异的旅行——走进化学世界。(喷字呈现“化学”二字)去领略化学带给我们的震撼! 如果说,数学使人精细;哲学使人深邃;艺术使人浪漫;……。那么我要说,化学使人梦想成真! 在古代,人们梦想像鸟儿一样,身生双翅,翱翔于蓝天白云之间; 在近代,人们梦想像千里眼、顺风耳一样,与远方亲人“天涯若比邻”;梦想能够亲眼观看,微观世界的奇异景象…… 化学就是帮助人类实现梦想的“魔法石”! 金属的冶炼,使人们拥有了制造飞机、汽车等崭新代步工具的材料,让人们“周游世界”的梦想成真;光导纤维的制造,使人们体验到“视频聊天”的快乐,让人们“天涯若比邻”的梦想成真! 同学们,你有怎样的梦想呢? 学生:回答 (板书: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同学们,你们想体验梦想成真的快乐吗?请跟我一起走进化学的殿堂,为我们的梦想成真而努力学习! 学生:愿意! 教师:化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自然界的蓝天、白云、绿树、红花……每时每刻都在演绎着化学的神奇变化;人世间的衣、食、住、行……每分每秒都在展示着化学的无穷魅力!没有化学变化的发明创造,就没有当今世界的五光十色、包罗万象;没有化学变化的千百万化,就没有当今世界的多姿多彩、神奇无限。…… 教师:大家看大屏幕,这是什么? 学生:水!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一课时物质的变化 一、物理变化 1、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3.伴随现象:形状,状态的改变 4、常见的物理变化:物质溶解,物质的三态(固液气)之间的变化,如熔化等,形状改变,位置改变等。 二、化学变化 1、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特征:有其他物质生成。 3、伴随现象:发光、发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常伴随能量变化。 4、常见的化学变化:所有物质的燃烧,金属的锈蚀,食物的变质、腐烂,动植物呼吸,植物的光合作用,酿酒,炼铁,去垢等。 三、注意事项 、生成沉淀,放出气体,颜色改变,发光,放热等现象经常用于判断是否为化学反应。(但不是绝对的,爆炸和发光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可以说明) 2、两者的本质区别是:有无其他物质生成。 3、两者之间的联系: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中不一定伴随化学变化。(蜡烛的燃烧现象可以说明) 四、例子(只要看开始的反应物和反应后的物质是不是同一种即可,即有无其他物质生成)(如果你都会做,明白为什么,说明这部分你懂了哦!) 1、蜡烛融化(物) 2、蜡烛燃烧(化) 3、酒精挥发(物) 4、火树银花(化) 5、沙里淘金(物) 6、 杯水车薪(化) 7、卫生球消失(物)8、 活性炭净水(物) 9、百炼成钢(化)10、 液氮医疗麻醉(物)11、 海水晒盐(物)

12、锅炉爆炸(物)13、米饭烧焦(化) 14、蜡炬成灰(化) 15、木已成舟(物) 第二课时物质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 1、概念: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2、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挥发性等。(可归纳为:色味态、两度、两点、三性) 二、化学性质 1、概念:需要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2、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腐蚀性、酸碱性、毒性、稳定性等。 三、注意事项 1、性质与变化的区别: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中有“可、易、能、会、难”等字,叙述物质的变化往往用“已经”、“了”、等过去时或“在”等现在时等表示时态的用语。如酒精燃烧、酒精能燃烧。(即能力和动作的区别) 2、氧气(O 2)和二氧化碳(CO 2 )的鉴别方法有哪些? 答:方法一:二氧化碳(CO 2 )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氧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方法二:二氧化碳(CO 2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熄灭,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方法三:二氧化碳(CO 2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不能。 课题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通过学习课题二我们获得的知识: 1、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注意:不是有氧气就可以,空气中也有氧气); 3、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4、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组成,还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5、吸入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氧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和水; 6、蜡烛燃烧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7、科学探究是基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方案---科学实验---分析论证---得出结论、交流讨论。 课题三走进化学实验室

人教版初三化学教案上册全套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绪言 【教学目的】 1.认识化学所研究的对象; 2.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来判断一些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初步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总结、应用

【教学用时】 1课时 【教学用具】 试管,铁架台,玻璃片,研钵和杵,酒精灯,坩埚钳,镊子,石棉网,单孔橡皮塞,导管,玻璃棒,烧杯,药匙,棉手帕,火柴,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高锰酸钾,浓硫酸,70%的酒精溶液,胆矾,水,镁带,碱式碳酸铜,澄清石灰水等。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表演魔术) 1.“顿变鲜血”(氢氧化钠溶液使无色的酚酞变成红); 2.“魔棒点灯”; 3.“烧不坏的手帕” 学生对此会感到神秘、奇怪,然后引导学生去看书上提出的几个为什么。讲述:我们会在生活中发现许多类似的问题,而这些有关物质及变化的问题在化学课里可以得到初步的解释,因为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强调:做以下实验时注意三个方面的观察: 1.变化前的物质

2.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3.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演示实验1:水的沸腾 讲解:水变成水蒸气只是存在状态的不同,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 演示实验2:胆矾的粉碎 边演示时边介绍仪器名称、使用方法等。 讲解:蓝色块状的胆矾研碎后变成蓝色粉末状的胆矾,也只是存在状态的不同,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 演示实验3:镁带的燃烧 讲解:镁带的颜色、状态,燃烧时发生的主要现象: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 演示实验4:加热碱式碳酸铜 讲解:碱式碳酸铜由绿色逐渐变黑,试管壁上有水珠,有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产生。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从以上可以看出,实验1、2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没有生成其它物质。我们把这种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分析一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的特点 1. 重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选择对学生发展有用的知识 (1)反映化学学科的本质和特征,体现学科知识的基础性 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初中化学作为科学课程之一,反映化学学科的本质和特征,选择最基础的化学知识是确定教科书内容的关键。 知识不仅包含事实性知识,而且包含程序性知识,即通常所说的方法。掌握事实性知识是基础,而掌握方法是条件,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对能力而言,知识同样也是基础,无知者必无能,这是一般的道理。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越来越重视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这与掌握基础知识是不矛盾的。 对于初中化学来说,不应该将知识的位置无限地提高,但也不能放弃基础知识。教科书中基础知识的确定,对于学生认识化学的本质及作用将发挥重要作用。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的基础知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化学事实和概念化学基本技能 基础知识 化学的发展化学与实际 同时,人教版实验教科书通过以下核心概念来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和本质。 元素:认识丰富多彩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虽然物质千变万化,但从化学角度来认识,元素是不变的。 基本粒子---- 原子、分子、高子:知道物质是由基本粒子构成的。 化学反应与能量:树立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化学能与其他能可以相互转化、化学能可以充分利用的观点。 (2) 反映学生年龄特征和发展需要,体现知识的教育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受年龄的影响,在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知识的选择应重视学生的可接受性,把握好知识的深度和难度。因此,教科书内容的选择要考虑知识的难度、可接受性等因素。 (3) 反映社会的发展及知识的实际应用,体现知识的社会性 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看,21 世纪社会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 科学技术日益社会化。 . 知识经济显现优势。 . 学习的社会化带来终身学习的要求。 (4)反映知识本身的发展,体现知识的先进性 近年来,化学科学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化学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越来越深入,不断有大量的新物质被发现和研制出来。学作为一门科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也越来越强烈,有专家认为,化学将是21 世纪的中心学科。教科书内容的选择不但要体现化学学科最基础的知识,还应反映化学学科的飞速发展。 2.将科学探究作为教科书内容的一部分 课程改革将科学探究作为突破口,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内容的一部分。据此,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也将科学探究的内容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不同的内容来体现科学探究过程,见下图科学探究的不同内容: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中的探究内容以各种形式体现,主要有探究活动和实验、讨论、家庭小实验、制作设计、调查与研究、数据处理、查阅收集资料,小组学习竞赛。 3 .选择的内容具有弹性和拓展性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以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出发点,考虑不同学生的个性发晨要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全套】

人教版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册全册教案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讨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等问题,对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进行熏陶和培养。 (2)通过我国化学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学习化学的紧迫感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 1、什么是化学 2、化学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四、课时设计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教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在接下来的40分钟里,我将和大家一起进行一次奇异的旅行——走进化学世界。(喷字呈现“化学”二字)去领略化学带给我们的震撼! 如果说,数学使人精细;哲学使人深邃;艺术使人浪漫;……。那么我要说,化学使人梦想成真! 在古代,人们梦想像鸟儿一样,身生双翅,翱翔于蓝天白云之间; 在近代,人们梦想像千里眼、顺风耳一样,与远方亲人“天涯若比邻”;梦想能够亲眼观看,微观世界的奇异景象…… 化学就是帮助人类实现梦想的“魔法石”! 金属的冶炼,使人们拥有了制造飞机、汽车等崭新代步工具的材料,让人们“周游世界”的梦想成真;光导纤维的制造,使人们体验到“视频聊天”的快乐,让人们“天涯若比邻”的梦想成真! 同学们,你有怎样的梦想呢? 学生:回答 (板书: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同学们,你们想体验梦想成真的快乐吗?请跟我一起走进化学的殿堂,为我们的梦想成真而努力学习! 学生:愿意! 教师:化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自然界的蓝天、白云、绿树、红花……每时每刻都在演绎着化学的神奇变化;人世间的衣、食、住、行……每分每秒都在展示着化学的无穷魅力!没有化学变化的发明创造,就没有当今世界的五光十色、包罗万象;没有化学变化的千百万化,就没有当今世界的多姿多彩、神奇无限。……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全册教学全套

九年级化学《绪言》教学设计 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⒈知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规律的科学。 ⒉知道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到学习化学的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⒈激发学生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⒉启发学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过程与方法:采用探究的方法,通过实验,层层引导,深入讨论。 教学重点:⒈知道化学是一门使世界变得丰富多采的自然科学。 ⒉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实验准备:⒈点燃酒精灯的实验;⒉氨水使画有酚酞试液的滤纸变红的实验。教学用具:酒精灯、小烧杯、玻璃棒、高锰酸钾、浓硫酸; 氨水、画有酚酞试液的滤纸。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课时练习: 1、课本的第一面就是一幅彩图:一只小猫安静地坐在用火灼烧的新材料面板上,你觉得这种新材料一定具有 A、易导电 B、隔热性 C、绝缘性 D、密度小 2、下列措施与环保无关的是 A、退耕还林,封山育林 B、回收并集中处理废旧电池 C、有加碘盐取代传统食盐 D、实施垃圾分类袋装化 3、下列说法不符合科学道理和日常生活经验的是 A、某商品广告“本品属纯天然物质,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菜刀用后要及时洗干净并擦干,可以防锈 C、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所以水是生命之源 D、油锅起火,最便捷的方法就是用锅盖盖严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研制艾滋病疫苗的过程中,化学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B、利用化学可研制开发新能源 C、利用化学,人类可以合成许多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新物质 D、化学工业只会给人类带来益处不会有什么害处 5、以下属于化学研究内容的是 A、青蛙是否属于两栖类动物 B、电炉发热的原理 C、下一次月蚀的日期 D、寻找能治疗SARS的药物 6、“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污染。下列对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秸杆的处理方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A、就地焚烧 B、发酵后作农家肥 C、加工成精饲料 D、制造沼气用作燃料 7、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以及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8、市场上销售的香肠、盐水鸭、榨菜、豆腐干等食品常用真空包装,真空包装的目的是除去空气,使大多数微生物因缺少而受到抑制,停止繁殖。从而达到保鲜目的。 9、据报道,国家建设部、化工部等有关部门联合对使用化学建材做出了具体规定。对建筑防水材料必须使用国家推广的新型防水材料。对建筑管材,新建多层建筑必须使用塑料排水管。屋面防水,应用新型防水材料,逐步限制使用油毡。国家推广使用塑料建材的主要目的是,限制使用油毡的主要目的是。 10、湖北,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其生态环境遭到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后问题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后问题答案(完整版) P7讨论:区分: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若复燃,则是氧气,反之是二氧化碳。将澄清的石灰水通入,并晃动,若石灰水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不变就是氧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若火焰燃烧的更旺,则是氧气,若火焰熄灭,则是二氧化碳。 P10习题1、主要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举例见第2题) 2、(1)(4)(6)(7)(8)是物理变化,因为它们在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2)(3)(5)是化学变化,因为它们在变化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 3、因为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蜡烛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 4、(1)(2)(5)(8)是物质的物理性质;(3)(4)(6)(7)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P12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进行观察和描述的参考资料: 点燃前:蜡烛呈圆柱状,直径约2 cm,由半透明的白色固体制成,具有轻微气味,质地较柔软,能用小刀切割,指甲也能划出刻痕。蜡烛的中心有一根烛芯,从底部一直伸延到顶部,并约有1 cm露出顶部。烛芯由多股细线拧合而成。从蜡烛上切下一块石蜡,把它放入水中,它不溶于水,并能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小。 点燃时:当燃烧着的火柴接近烛芯时,约2 s~3 s即可点燃蜡烛。点燃的蜡烛能够持续燃烧,燃烧时没有声音,并在燃烧的过程中缓慢地变短。蜡烛火焰由于气流而闪烁摇晃,并有黑烟产生,在无空气流动的情况下,火焰可以长时间地保持轻微的闪烁。在距离蜡烛火焰约2 cm的地方,蜡烛是温热的,并很柔软,可以用手任意捏塑,其余部分的蜡烛仍然是冷的。燃烧着的蜡烛因其顶部受热熔化而形成一个凹槽,熔化后的无色液体贮于凹槽中,并浸润烛芯直至火焰的底部。如果吹动蜡烛火焰或蜡烛燃烧时受热不均匀,贮于蜡烛凹槽中的无色液体会从凹槽中沿烛体流下。在流下的过程中,无色液体遇冷变为半透明体,并逐渐凝固附着在烛体上。蜡烛火焰分为三层,最里面的火焰底部呈淡蓝色;第二层的火焰是暗淡的,这一暗淡的区域略呈圆锥形;围绕着这一区域的最外层火焰呈黄色,其火焰明亮但不耀眼。三层火焰既有明显的边缘,又有不确定的顶部。当一根火柴梗平放入蜡烛火焰中约2 s后取出时,可以看到,处在火焰最外层的部位最先变黑,第二层次之,最里层变黑最慢,说明外层火焰温度最高,第二层次之,最里层温度最低。因此,应用外层火焰进行加热。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后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熄灭后:熄灭蜡烛时,有一缕白烟从烛芯飘出,用燃着的火柴点燃白烟,火焰会顺着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 P15步骤2现象:盛有空气的集气瓶无明显变化,而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石灰水变浑浊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化学研究的对象:研究物质的①组成和结构;②性质和变化规律; 2、物质的变化: (1)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本质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伴随的现象:发光、放热、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如:燃烧、腐蚀、生锈、酿酒、酿醋、食物腐烂(变质)、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燃烧引起的爆炸等。 (2)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如:物质的三态变化、溶解、结晶、挥发、粉碎、变形、压强增大引 起的爆炸等。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3、物质的性质: (1)化学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碱性、腐蚀性等。 (2)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凝固点、着火点、溶解性、导

电导热性等。 4、性质与变化的区别:变化是一个过程,而性质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属性。在语言描述上, 性质通常用“能、能够、会、容易、是、具有”等词描述。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1、实验观察的内容: 变化前: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等。 变化中:观察是否发光、放热、颜色是否变化、是否有气体、水或沉淀生成。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2、药品取用的原则: 三不原则:不闻药品气味;不尝药品味道;不能用手触摸药品。 节约原则:按实验规定用量取药,不要浪费。若没说明,应取最少量(液体取1— 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剩药处理原则: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不能随意丢掉,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指 定的容器里。 3、基本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 药品的取用: (1)块状固体的取用:一横,二放,三慢竖。 粉末状固体的取用:一斜,二送,三直立。 (2)液体的取用:①瓶盖倒放在桌面上,防止药液污染;

最新版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整套教案图文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九年级化学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教材分析: 在小学自然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化学知识,现在作为一门独立的“化学”猝然客人类似学习,大家会提出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化学等问题。绪言从大家的亲身感受,提出了很多饶有趣味,并带有一定想象力的问题,指出这些并非都是一些美好的愿望,它们正在通过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逐步实现,从而引导大家了解化学是一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科学,它们的任务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接着教材以丰富多彩的化学学科和现代科技成果,概述了人类认识化学、利用化学和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以及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展示了化学的魅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 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化学等问题,注重对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熏陶和培养。 教学思路: 教材创设了一些情景,从殷实的史实出发,展示了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关系,我们要仔细地阅读认真的品味,初步从化学、技术、社会这三者的密切关系中领悟化学学习的价值,建立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责任感。 中考分析: 本课题重点引入了什么是化学,为什么学化学,这是学习化学必须弄清楚的最基本知识,并贯穿了学习的全过程,是中考必考的重点。中考热点为化学研究的对象、作用及发展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2)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讨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等问题,对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进行熏陶和培养。 (2)通过我国化学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学习化学的紧迫感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 1、什么是化学 2、化学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四、课时设计一课时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分析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分析 初中化学上册内容:共七个单元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入门篇 1、需要解决的问题 知道——“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用”“怎样学化学” 了解——化学的价值、最基本的概念(物、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熔点和沸点、密度) 感受——化学的乐趣 练习——实验基本技能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1、本单元从学生熟悉的空气入手:空气à空气中的氧气à氧气的制取。 2、具体地从化学角度学习、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制法)的开始。学习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化合物、混合物,化学反应,氧化反应,催化剂等),为后面的学习打基础。 3、接触了解具体的物质(如空气、氧气),初步知道从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等几方面了解具体物质。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认识身边的物质 1、从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展现水与人类的关系。 2、以水为载体,将单质、化合物、物质的组成、原子、分子等化学基本概念, 以及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学习贯穿其中。 3、拓展性课题——氢气 4、分子、原子概念是基础化学中最基本的核心知识,与单质、化合物概念一同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深入微观世界 本单元包含的内容有原子的构成,元素,离子,化学式与化合价四个课题,基本概念较集中,这些概念是中学化学中最核心的一些概念。所以本单元是全书(甚至是整个中学段)的一个重心,是基础。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基本概念和技能 开始引入对反应的定量研究。包含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的写法、读法、意义、计算。所学原理、技能是基础化学中最基本的,是今后学习化学反应及各种规律的基础。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初中研究最细致的元素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一.走进化学实验室 ?重点: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溶解、过滤和蒸发操作,玻璃仪器的洗涤以及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配制。 ?难点:识图写出实验仪器的名称; 识图简述某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识图判断实验操作的正误和实验目的; 分析反常实验现象的产生原因。 ?知识框架图: 实 验 室基本操作加热 仪器 酒精灯 火焰温度:外焰内焰焰芯 (填>或<) 四不原则 酒精量不超过灯内容积( ) 不能向燃着的灯内添加酒精 不能用两酒精灯互相点火 不能吹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 直接加热仪器 试管 用途: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简易气体发生器 注意: 要预热并()加热,不骤冷 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斜持、口不对人,加热固体管口要倾斜 蒸发皿(不是玻璃仪器):用于液体蒸发 烧杯垫石棉网加热,用于溶解配制溶液,作反应容器 计量 仪器 托盘天平 精确度称准到0.1ɡ 使用 称量前:调零,垫纸或放玻璃器皿(潮湿、腐蚀性药品) 称量时:称量物放左盘,砝码放左盘,加砝码要用镊子,由大 到小最后移动游码 称量后:砝码放回盒,游码归零 量筒 用途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药品 注意 不能受热,不作反应容器,不配溶液 俯视(),仰视() 使用规格适当,放平,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胶头滴管 用途吸取滴加少量液 使用(四不原则)不倒置,不平放,不伸入容器,不碰容器壁 实验室基本操贮存 仪器 集气瓶收集贮存(),广口瓶贮(),()瓶或滴瓶贮存液体 固定支 撑仪器 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中上部,拇指不按短柄处 铁架台(含铁夹铁圈):用于固定过滤或加热装置 其它漏斗、玻璃棒、胶塞、导管、水槽、试管刷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本习题解析(全册)

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本问题答案参考(全册) 讨论。区分: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若复燃,则是氧气,反之是二氧化碳。将澄清的石灰水通入,并晃动,若石灰水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不变就是氧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若火焰燃烧的更旺,则是氧气,若火焰熄灭,则是二氧化碳。P10 习题:1、(1)(4)(6)(7)(8)是物理变化,因为它们在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2)(3)(5)是化学变化,因为它们在变化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 2、主要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因为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蜡烛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 3、(1)(2)(5)(8)是物质的物理性质;(3)(4)(6)(7)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P12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进行观察和描述的参考资料: 点燃前:蜡烛呈圆柱状,直径约2 cm,由半透明的白色固体制成,具有轻微气味,质地较柔软,能用小刀切割,指甲也能划出刻痕。蜡烛的中心有一根烛芯,从底部一直伸延到顶部,并约有1 cm露出顶部。烛芯由多股细线拧合而成。从蜡烛上切下一块石蜡,把它放入水中,它不溶于水,并能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小。 点燃时:当燃烧着的火柴接近烛芯时,约2 s~3 s即可点燃蜡烛。点燃的蜡烛能够持续燃烧,燃烧时没有声音,并在燃烧的过程中缓慢地变短。蜡烛火焰由于气流而闪烁摇晃,并有黑烟产生,在无空气流动的情况下,火焰可以长时间地保持轻微的闪烁。在距离蜡烛火焰约2 cm的地方,蜡烛是温热的,并很柔软,可以用手任意捏塑,其余部分的蜡烛仍然是冷的。燃烧着的蜡烛因其顶部受热熔化而形成一个凹槽,熔化后的无色液体贮于凹槽中,并浸润烛芯直至火焰的底部。如果吹动蜡烛火焰或蜡烛燃烧时受热不均匀,贮于蜡烛凹槽中的无色液体会从凹槽中沿烛体流下。在流下的过程中,无色液体遇冷变为半透明体,并逐渐凝固附着在烛体上。蜡烛火焰分为三层,最里面的火焰底部呈淡蓝色;第二层的火焰是暗淡的,这一暗淡的区域略呈圆锥形;围绕着这一区域的最外层火焰呈黄色,其火焰明亮但不耀眼。三层火焰既有明显的边缘,又有不确定的顶部。当一根火柴梗平放入蜡烛火焰中约2 s后取出时,可以看到,处在火焰最外层的部位最先变黑,第二层次之,最里层变黑最慢,说明外层火焰温度最高,第二层次之,最里层温度最低。因此,应用外层火焰进行加热。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后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课后习题答案(人教版)

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空气 1 氮气氧气,氮气,氧气点拨:空气的成分注意使用的是体积分数,而不是质量分数。 2 1.3和5 混合物:空气主要含有氧气.氮气和稀有气体 3 B C A 4 氧气:支持燃烧可供呼吸氢气:可燃烧,清洁能源 5 在城镇繁华街道附近,空气质量较差,农村广阔的田野空气质量好,清新,安静。 6 航行等都要用到氧气。 (2)氮气制硝酸和化肥的主要原料,焊接金属时用氮气作保护气,灯泡中充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食品包装时充氮气以防腐等。(3)稀有气体焊接金属时用稀有气体来隔绝空气,灯泡中充稀有气体以使灯泡耐用;充人灯泡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用于激光技术;氦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氙可用于医疗麻醉等。 课题2---氧气 1 将带火星的本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此气体是氧气。 2 硫+氧气二氧化硫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铝+氧气氧化铝: 3 CCDCD

课题3--- 制取氧气 1 文字表达式(1)过氧化氢水+氧气 (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 气(3)碳+氧气二氧化碳 2 (1)C (2)B (3) (3)A(4)D 3 在集气瓶先装入少量水,一是可以防止燃烧物落下时炸裂集气瓶,二是可以用水来溶解吸收产物,如硫燃烧的产物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污染空气,二氧化硫可以溶于水,加水就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扩散,所以,硫燃烧时,要在集气瓶先放少量水,不宜用细沙来代替,而铁丝、铝条燃烧时,在集气瓶用细沙来代替水是可 4 (1)不同,思考如何得到平稳气流。把催化剂放在试管里,塞好带导管的瓶塞,用注射器向逐滴加入过氧化氢可以得到平稳的气流,也便于收集。、(2)探究报告 目 标 1.寻找新的催化剂 2.制取氧气 3.试验氧气性质 仪 器, 药 品 注射器,点滴板,红 砖粉末,过氧化氢 溶液,木炭 注射器,带导管的试管,大 试管,过氧化氢 一试管氧气,木炭 方 案 (可 画 简 图) 带火星的小木条 步 骤 将红砖粉末放到点 滴板的一个孔中, 用注射器往上滴加 过氧化氢溶液,再 把带火星的小木条 迅速地放在上面 将红砖粉末少许放入试管 底部,塞好瓶塞,将注射器 吸满过氧化氢溶液,插入 瓶塞,往里逐滴加入,导管 插入试管中 将烧红的木炭伸 入盛满氧气的试 管中 现 象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有气泡放出 木炭燃烧比在空 气中燃烧的更旺, 产生的气体使澄 清的石灰水变浑 浊 结 论 红砖粉末是催化剂过氧化氢分解放出氧气 氧气的化学性质 比较活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