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扬琴调音

扬琴调音

扬琴调音
扬琴调音

扬琴调音

扬琴调音通过教学演出、艺术实践,笔者总结体会归纳的调音经验。扬琴简易实用调音法”,其分为四种:音位调音法;音区调音法;音位校正法;音位微调法。

1、音位调弦法

2、音区调弦法

3、八度校正法、超八度校正法

4、三音组校正法

5、小二度半音校正法

6、仪器校正法:音叉校正,校音管,电子仪表校正

扬琴是中国民族乐器,也是世界性的乐器,它属打击弦鸣乐器类。属中国弹拨乐器类。扬琴是一种琴弦多,需要经常调音的乐器,因调音比较麻烦,并非易事。所以有“奏扬琴容易,调扬琴难”的说法。在发音原理上,扬琴是音板振动发音,这和钢琴一样。但在调音上却不一样,钢琴由钢琴调律师专人调音,而扬琴却和其它民族乐器一样,要凭听觉,演奏者自己调音。所以,有位专家说的好:“一个扬琴演奏家若不会调音,只能算是半个演奏家”。可见,扬琴调音之重要。扬琴如何调音,一直是困扰演奏者,令演奏者比较烦心的事,常常为此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还是调不好,达不到理想的高度和要求。因此,笔者认为,扬琴调音已成为演奏者必须掌握和解决的头等大事,要把它作为学习扬琴专业的基本功来对待。

扬琴调音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首先要弄清楚扬琴调音所使用的律制为“十二平均律”,应以国际音高A(440赫兹HZ)作为标准音,可以使用音叉、校音管扬琴电子调音器或手风琴、电子琴来调音。扬琴调音虽然复杂,但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要依靠自己的听觉,经过实践锻炼,摸索体会,找出规律来解决。“扬琴简易实用调音法”,是笔者多年在教学、演奏、艺术实践中,总结体会,归纳的经验。“扬琴简易实用调音法”分为五种:1、音位调音法;2、音区调音法;3、音位校正法;4、音位微调法5、半音调弦。若能将这套调音方法用于调音,对于掌握扬琴听觉调音技术,提高调音方法,提高演奏者敏锐辩别音高的能力,是很有帮助,很有效果的。(本文以中国扬琴体系401、402变音扬琴,以及笔者发明研制的中国音乐会半音大扬琴为例)

一、音位调音法,概而言之,就是把扬琴上的每个单个音,每个音位的琴弦,调成需要的一样的音高。用俗话说,也就是把音位上的每根琴弦调齐了,调准了。怎样来调音?采取什么方法、步骤?笔者认为,可使用拨、调、听三字调音法,可以用这三个字,来解决调音,用这三个字来说明调音的过程。

(一)、拨、调、听,三字调音法

“拨”就是左手持琴竹,用琴竹竹尾拨琴弦发音。“调”是右手拿调音搬手,套好指定琴弦弦轴,通过转动弦轴,来进行调音。“听”是调音者用耳朵来听,在左手拨动琴弦,右手转动调音搬手同时,调音者要仔细听辩,因紧弦而产生音

由低到高的音响过程,并找到琴弦需要的音高。在调音时,调音者要注意左手持琴竹拨弦的角度,右手拿调音搬手的角度。

(二)琴弦顺序

调琴时还需注意琴弦的顺序,一般是顺次调音,由前到后,从第一根调到第二根,再调到第三根和第四根琴弦。调音可使用一个小巧门,用“少数服从多数”的办法,比较省劲。先敲击音叉,找到标准音A(440 赫兹HZ)后,或用嘴吹校音管,听到标准音A(440HZ)后,运用“拨”、“调”、“听”连续动作的调音方法,调好第一根琴弦。然后,用一对一(×,×-)以调好的第一根琴弦,并以此为标准,用琴竹竹尾,顺次拨弦,同时拨响两根琴弦,来调第二根琴弦,一直达到要调的第二琴弦和第一根琴弦音高协和、相同;调好第一、二根琴弦后,再用二对一(××,×-),以调好的第一根、第二根琴弦为标准,用琴竹竹尾拨弦同时拨响三根琴弦,一直达到要调的第三根琴弦和前一二根琴弦音高相同。再用三对一(×××,×-),以调好的第一根、第二根琴弦、第三根琴弦为标准,用琴竹竹尾拨弦,同时拨响四根琴弦,一直达到第四根琴弦和一二三根琴弦音高相同再用四对一(××××,×-)依此类推,完成音位个音的调音。

二、音区调音法

音区调音法,也就是音程调音法。是在完成音位调音法后,下一个,调音不可缺少的步骤。在完成音位的调音后,虽然每个音位上的琴弦,一个个依次调过,音高达到所要求的标准,但充其量,只能达到一个粗略的音准程度,音位之间的音高关系,还是不太对头,比如,演奏C大调时,音阶关系是对的。但再演奏G 大调音阶时,关系就不对,在听觉上,感觉到不是这音高了,就是那音低了,这怎么办?采用音区调音法,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笔者采用的是“五度、四度、八度循环”音区调音法。首先用音叉找到标准音A后,使用“四度宽、五度窄、八度和”的方法,先调准音区中音组的一组音,然后,再以此作为基准音组,再调有变化音的音区,后用八度扩展的方法,去调高音区和低音区的所有的音。音区调音法使用两种方法,来完成调音,解决音位之间正确的音高关系。

(一)中音区音程调音,用五度、四度、八度音程调音, 常用于中音区,横向,由左至右音程调音,简称:五八、四八、五八四,可完成中音区基本音组的调音。按此序列,以此类推,调出中音区其它音位音。

如:按序号顺序,从a1音位开始,(1-14)

1、标准音a1

2、五度:⑴a1 - ⑵e2

3、八度:⑶e2 - ⑷e1

4、四度:⑸e1 - ⑹a1

5、八度:⑺a1 –⑻a

6、五度:⑼a - ⑽e1

7、八度:⑾e1 - ⑿e 8、四度:⒀e - ⒁a

(二)变化音区音程调音,也可使用横向音程调音,由左至右调音,但比常用中音区调音,要省略、减少了一个五度,简称:八四、八五、八四

(三)纵向八度音程调音,用八度可完成高音区和低音区的调音。调八度音,因为八度是同度的转位,八度协和,调音困难不大,调到协和,音就调准了。按序号顺序从a1音位开始,用八度可完成高音区的调音,并以此类推。

如:⑴a1 - ⑵a2 ⑶b1- ⑷b2 ⑸c2 - ⑹c3

⑺d2 - ⑻d3 ⑼e2- ⑽e3 ⑾f2 - ⑿f3

⒀g2 - ⒁g3

按序号顺序,从a1音位开始,也可用低八度完成低音区的调音。并以此类推如:⑴a1 - ⑵a ⑶b1- ⑷ b ⑸g1- ⑹g

⑺f1 - ⑻f ⑼e1- ⑽ e ⑾d1- ⑿d

⑴c1 - ⑵c ⑶b- ⑷ B ⑸a - ⑷A

⑹g - ⑺G ⑻f- ⑼ F

(四)纵向三音组调音

纵向三音组调音,也就是大三度级进调音,是运用各种调的1 2 3三个音,进行级进调音。它的优点,调音者容易掌握音程的关系,方便易学,调音迅速、准确。

如:调401或402扬琴第一排码中音区,双行音右边的f1、g1、a1音,可用F大调1、 2 、3(固定调C大调4、5、6)三个音来调;调g1、a1、b1音,可用G大调1 、2、3(固定调C大调5、6 、7)三个音来调;调a1、b1、c2音,可用A大调1、2、3(固定调C大调6 、7、1#)来调;调b1、#c2、#d2音,可用B大调1 、2、3(固定调C大调7、#1、#2)来调,以此类推,也可调401扬琴第一排码,双行音左边的各音,如c2、d2、e2音,可用C大调1、2、3来调;d2、e2、f2音,可用D大调1、2、3(固定调C大调2 、3、#4)来调。纵向大三度(三音组)级进

调音,也可运用于扬琴的高音区、低音区各音位音的调试。

如:

三、音位校正法

音位校正法下分为:八度(超八度)校正法,三音组八度校正法。

(一)八度(超八度)校正法

运用八度和超八度,来校正所调音位音高及音阶组织各音关系是否准确。

如;a1 —a2 —a3 — a — A

g1 —g2 —g3 —g —G f1 —f2 —f3 —f —F

c1 —c2 —c3 —c —C d1 —d2 —d3 —d —D

(二)三音组八度校正法(大三度校正)

运用各调的三音组八度,来校正、查验所调音位、音高,及音阶组织各音高关系是否准确。

如:

四、音位微调法

音位微调法下分为:滚轴移动法、琴弦提按法

(一)滚轴移动法,用来解决在同一个音位上的几根琴弦音高一致,但从音阶组织角度来说,各音的关系还是略为差一点,需用移动滚轴的方法来进行微调。

(二)琴弦提按法,用来解决在同一个音位上的几根琴弦,有个别琴弦音不准,或高或低,俗话说“音花”了,可用提按法来解决。音偏高,可用琴竹按其弦,使其降低;音偏低,音位右边琴弦音低,可用手指提其音码隔开的左边琴弦,使其升高;音位左边琴弦音高,用手指提其音码隔开的右弦,使其升高。

扬琴音位图

扬琴的基本功教学

70 ■ 庞卓 论扬琴的基本功教学 文章从扬琴演奏的科学理念、扬琴演奏的基本功专项训练等角度,研究探讨有关扬琴的基本功教学、科学训练的具体问题,论述了 作者对扬琴基本功教学的几点思考。 扬琴教学 基本功 规范化训练 内容摘要:关键词:任何一种事物都不是静止、孤立的存在,与其他事物是相互关联的。扬琴作为一门民族器乐学科,学习它的演奏技巧必须要探索科学的教学规律,研究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科学的基本功训练。因此,借鉴和吸收其他学科的训练方法,学习了解生理学、力学等相关知识,对于更好地研究扬琴演奏技巧的规范化训练尤为重要。 一、扬琴演奏的基本教学理念 扬琴演奏是一项全身心的运动。是运动肯定就会有惯性的存在,牛顿说过,“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的维持。”这种运动使我们在演奏中省去了蛮力,也就是说通过惯性使音乐向前发展。很多时候,学生不能将其领会,笨拙地用力演奏每个音符,这样不但违背了科学的演奏规律,更加大了心理负担。扬琴演奏要用自然的力量,手腕放松左右翻转就会速度很快,手腕带动双臂向下放松地甩动,等等。通过这些训练,学生可以很快理解掌握惯性和反作用力的原理。 任何教学都是循序渐进的,和许多自成体系的西洋乐器、民族器乐一样,扬琴教学在实践中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扬琴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在正确的思想和科学的方法训练下,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和演奏实践,逐步掌握扬琴的演奏规律,熟练运用各种演奏技巧来表现音乐的内涵。扬琴教学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每个学生的年龄、接受能力、演奏水平等都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中侧重点也不尽相同。 二、基本功训练 基本功训练是扬琴专业学习的热身阶段,是扬琴演奏的基础。扬琴基本功训练包括持键法、单音、轮音、八度齐竹、快速分解、半音阶等多项训练。现代扬琴演奏技巧不断发展,独特创新的演奏技巧出现在演奏者面前,这里笔者仅对常用的演奏技巧训练阐述几点见解。 1.定型一种相对完善的持键法三指持键法即食指、拇指、中指。三指呈三角形,在弹奏中特别强调拇指不要超越食指,中指起到“托”的作用。无名指和小指呈半握拳状自然向内弯曲。在练习时,因人而异,第一步可以要求学生打开食指,拇指压在中指第二关节处,无名指和小指仍自然半握拳状进行单音的练习,充分体会中指的“托”与手腕的自然下垂感。第二步将食指轻轻加入,但仍要求学生找到刚才仅仅靠中指“托”的手感,从而真正做到三指持键,中指托、食指挑、拇指压。经过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重复稳固练习,将这一演奏状态变为下意识的动作。 2.手臂的松弛训练肩臂的松弛程度、腕指关节的灵活度以及肌肉运动松紧交替的协调性是科学演奏技巧训练的关键。演奏者要充分利用人的自然生理特点做有效的练习。例如耸肩与落肩的练习,体会肩部放松,手臂自然的垂落感和下沉感;又如大臂反复做推和拉的动作,大臂自然上下运动,先放松慢练,然后加速前后推拉,上下运动。在学习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大臂紧张的现象,手臂外翘或内夹。这两个“病因”是科学演奏的隐患。所以要经常做手臂的自然外张和放松的回落练习,动作一气呵成不可间断。肩关节、指关节、腕关节松弛,在松的前提下做到手、臂、腕的“通”是很关键的,因为松弛不见得是通的,松如果没有通就会变成懈。 3.单音训练首先,要建立弹单音的模式,单音技术是扬琴演奏入门的关键。弹奏单音重点要做到松——紧——松,即准备弹击时放松,弹击琴弦时相对用力,弹后自然放松地反弹回来。要注意用力与放松的和谐统一。练习单音时要注意左手和右手的均衡练习,先练习左手,再练习右手,后左右手交替练习。单音的练习是其他单项练习的基础,只要熟练掌握了单音的训练方法,其他的练习就相对容易了。在练习好左右手单音的基础上,可以用练习曲进行巩固式训练。首先放慢速度练习单音时,力度、速 度要一贯到底,切记不要时快时慢。 其次,快速单音的练习是轮音的基础,快速单音技巧的训练要求有颗粒性,左右手单音交替要平均,速度要一致,要求强化训练可数的快速单音,每个快速单音之间不要带音头,不要在某个音上做强弱。要求学生真正做到快速单音弹奏时力度不变、速度不变。 最后,快速单音的训练为不定数轮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不定数的轮音一定要有意识地调动起来,特别要体会快速时惯性的作用力,找到手腕、手指、手臂通顺的感觉。快速密集的轮音演奏要求学生不改变弹奏模式、不改变演奏状态、不改变音响效果。 4.左右手单轮练习左右手配合好是掌握这一技巧的前提,在最初练习时应先从左手轮音开始练习。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右手的运动要远大于左手,想要达到两手力度、速度均衡,密度匀称之目的,就要注意左手的练习,在生活中可以有意识地多培养左手运动的习惯。在教学中可先采用一个声部是旋律声部,一个声部是伴奏声部来练习。首先左手弹奏旋律声部,每个音符与音符之间应平均,无音头、重音,无换音痕迹,放松地将每个音弹清楚。有些学生在演奏时手臂紧张,换音时有间断的现象。应先慢练,再结合专项的练习曲,适当地加速练习,保证在松弛的前提下有意识加快轮音密度,最终达到单手轮音以点成线的理想效果。右手轮音练习同左手相同。值得注意的是,旋律声部无论在哪只手上一定要清晰、突出。另外,一只手作为伴奏声部通常情况下有固定的伴奏音型与固定结构,可以告诉学生伴奏声部其实从某种角度讲就是拍子,是固定的节奏,这样左右手声部的配合才更加协调统一。 5.八度、和音齐竹类练习这一阶段的学习,要求演奏者在已经熟练掌握单竹类技法以及左右手轮音等技巧的基础上进行的八度齐竹、和音齐竹的专项训练。这类技巧的训练要求与以往不同,首先要求左右手同时击弦要“齐”,即同步起落,双手要同时抬起、同时落

小学扬琴兴趣小组教学活动总结

小学扬琴兴趣小组教学活动总结 小学扬琴兴趣小组教学活动总结 1 本学期,我们组根据期初布置的任务,展开了一学期的教学活动,每周二的两节扬琴课让学生们从原来的基础上有了新的进步,现小结如下: 社团情况: 上学期的几位学员由于程度跟不上,学习成绩的退步等等原因导致退出社团,现在共有7名学生,三年级两名学生:骆佳璐、盛晨佳,二年级学生:郭千诺、杨晓晔、江少春、蒋洁颖、蒋可欣。 社团学习情况: 1、每周二的社团活动时间: 由于回琴的时间只有两节课,所以把课时分成上下两部分,第一部分,学生 的回琴时间,一个小时,教师一对一的针对性指导,根据学生的演奏情况,指出缺点,细致点拨,帮助学生能更好地提高演奏能力,经过指导后,剩下的一部分时间,采取一起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中午的练琴时间: 平时的练琴时间,我要求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空余的时间进行练习, 这样的一个练习是帮助学生能巩固上课所学到的技巧,加深记忆。 考核情况: 本学期的考核采用齐奏形式,选用两首乐曲《东北民歌》、《西班牙民歌》作为演奏的曲目,学生的表演不错。

优秀的学员:盛晨佳、骆佳璐、郭千诺 努力的方向: 小学扬琴兴趣小组教学活动总结 2 本学期,我们组根据期初布置的任务,展开了一学期的教学活动,每周二的两节扬琴课让学生们从原来的基础上有了新的进步,现小结如下:社团情况:上学期的几位学员由于程度跟不上,学习成绩的退步等等原因导致退出社团,现在共有7名学生,三年级两名学生:骆佳璐、盛晨佳,二年级学生:郭千诺、杨晓晔、江少春、蒋洁颖、蒋可欣。社团学习情况:1、每周二的社团活动时间:由于回琴的时间只有两节课,所以把课时分成上下两部分,第一部分,学生的回琴时间,一个小时,教师一对一的针对性指导,根据学生的演奏情况,指出缺点,细致点拨,帮助学生能更好地提高演奏能力,经过指导后,剩下的一部分时间,采取一起练习,教师巡回指导。2、中午的练琴时间:平时的练琴时间,我要求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空余的时间进行练习,这样的一个练习是帮助学生能巩固上课所学到的技巧,加深记忆。考核情况:本学期的考核采用齐奏形式,选用两首乐曲《东北民歌》、《西班牙民歌》作为演奏的曲目,学生的表演不错。优秀的学员:盛晨佳、骆佳璐、郭千诺努力的方向:下学期再努力,改进方法,使学生的演奏能力能更上一个台阶。

扬琴教学计划和考试要求内容

扬琴教学计划和考试要求 灵石一职艺术系小艳 高一第一学期 一级 1、金蛇狂舞聂耳曲梁瑞华改编 2、小猫钓鱼宝恒编曲 3、喜洋洋明源曲 4、紫竹调沪剧曲调项祖华整理 5、拖拉机来了晓峰曲 6、茉莉花民歌于海英改编 7、小小竹排江中游傅庚辰曲桂习礼改编 【绣金匾、南泥湾、扎红头绳】 二级 1、铃儿响叮当美国歌曲心抚改编 2、解放军进行曲律成曲梁瑞华编曲 3、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美丽其格曲晓峰改编 4、我为祖国献石油咏诚曲甘永康编曲

5、快乐的纺织工晓峰曲 6、嘉禾舞曲梁瑞华移编 【塔什瓦依、蕉石鸣琴、旱天雷】 高一第二学期 三级 1、喜讯桂习礼曲 2、水乡的春天晓峰曲 3、敉西调民间乐曲甘永康康纪胜改编 4、欢乐的周德明曲 5、欢乐歌江南丝竹项祖华整理 6、女兵,阿达丽达墨西哥乐曲田克俭改编 【丰收的喜悦、战斗进行曲】 四级 1、双手开出幸福泉丁国舜曲 2、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陕北民歌丁国舜丁国立改编3、珠落玉盘钟义良曲 4、渔光曲任光曲心抚改编 5、大浪淘沙华彦钧传谱金堂改编

6、弹词三六江南民间音乐项祖华整理【唱支山歌给党听、春到沂河】 高二第一学期 五级 1、海岛新貌小刚曲 2、春到清江维康曲 3、打起锣鼓庆丰收田克俭曲 4、水乡欢歌甘永康曲 5、雨打芭蕉音乐梁瑞华编曲 6、昭君怨古曲桂习礼订谱 7、大象几亚民歌郭敏清编曲 六级 1、映山红傅庚辰曲桂习礼改编 2、欢乐的火把节希圣曲 3、节日的天山玲曲郭敏清改编 4、茶山情甘永康康纪胜曲 5、将军令扬琴曲牌项祖华整理 6、龙船正秋传谱田克俭改编

7、缝衣曲越南民谣周德明改编 【红河的春天、洪湖随想、阿斯图里亚斯的传说】高二第二学期 七级 1、武牧羊古曲项祖华编曲 2、美丽的非洲于庆祝曲 3、游击队歌贺绿汀曲梁瑞华改编 4、木兰辞变奏曲高龙曲 5、樱花日本民歌芮伦宝编曲 6、柯尔克孜舞曲桂习礼曲 【渔岛月夜、黄河颂、啊,朋友再见】 八级 1、土家摆手舞曲王直桂习礼曲 2、天山诗画黄河曲 3、雪花惠岚解骏曲 4、黄河随想曲冼星海曲许学东改编 5、离骚黄河曲 【黄土情、山寨风情】

《器乐基础扬琴》课程教学大纲

《器乐基础扬琴》课程教案大纲 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器乐基础扬琴课程类别:必修课■选修课□ 学时学分:其中实验(实训、讨论等)学时: 授课时间:-周授课地点:师范学院艺术楼 任课教师姓名:谭敏职称:讲师 所属院(系):师范学院 联系电话::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周一,周三,周四教案楼, 二、课程简介 扬琴,又名蝴蝶琴,我国民族传统乐器之一,属弹拨类。低音区发音雄厚而深沉;中音区纯净而透明;高音区清脆明亮。正因其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的表现力,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本课程是我国高等院校音乐学(师范)或(表演)专业一至二年级的专业限选课,通过课程的教案使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所学乐器(扬琴)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演奏方法,使每个学生在其主修项目的基础上交叉性新掌握一门器乐演奏与教案能力。并达到与规定学制要求的相应程度,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音乐素质,以适应普通中、小学教育及社会工作的不同需求。 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扬琴演奏技巧基础,培养学生热爱扬琴艺术的情趣,提高其对扬琴艺术的审美能力和感知能力,通过学习一定数量的初级练习曲和较简单乐曲,使其具备初级扬琴演奏艺术水平。本课程的开设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自身艺术修养,发展一专多能,开阔学生音乐艺术视野,加强了民族文化推广,使学生在今后的音乐教育工作和表演中更适应实际教案与艺术实践的需要。 三、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第一步:了解 、扬琴的起源与发展。 、正确规范的坐姿,手型。 、学习弹奏方法,了解和基本掌握扬琴弹奏中的各种技能(“左竹法”和“右竹 法”两种。)。 第二步:理解 、训练各个手指的生理机能,音的把握性(单音、双音、轮音、弹轮、分解和弦等)。 、音乐层次感。 、音乐的内心节奏感。 第三步:掌握 课堂将采用小组课的形式,详细指导学生在识谱、节奏、技法、以及音色处理等多方面的能力,让学生掌握和学习新技法,细腻的、正确的完成音乐作品。

扬琴演奏艺术的技巧和灵魂

扬琴演奏艺术的技巧和灵魂 郑州师范学院郑舒凡 作为一名从事扬琴表演的艺术者,笔者结合多年的学习、演奏、实践,就扬琴演奏的灵魂与科学性的演奏技巧进行探讨和分析。每位优秀的扬琴演奏艺术家,他们的演奏风格是独特的,你会发现同一首作品,不同的演奏家对作品二度创作是不同的,由于人生经历的不同,所以每个人都有自身独一无二的思想,但他们都具备扎实娴熟的基本功,灵活运用弹奏技巧。由此可见,扬琴演奏技巧是对演奏艺术首要评判标准。但如果只有扎实的基本功和熟练的技巧而没有表演的灵魂,他的演奏则不会具有诱人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技巧和灵魂二者缺一不可。下面我就扬琴表演艺术中的灵魂和技巧做详细阐述。 关键词扬琴技巧基本功灵魂 一扬琴艺术的技巧基本功 一.一“巧”练琴 练琴所花费的时间长短,不能评判练琴的效果,练琴时一定善于用脑,带着思想练琴,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扬琴练习中,注意力越集中,练琴的效率就会越好,演奏者在练琴时如果不能够集中自己的精神注意力、老是跑神、心不在焉、不专心,就会导致大脑皮层对练习内容没有留下深刻印象,

是在做无用功,也就是在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专心致志是练琴时应有的姿态。“练琴”是每个学习扬琴者必须长期面对的不可避免的漫长持续训练,众多习琴者面对“练琴”一词的记忆是长时间保持着一个姿势一种表情枯燥无味无数遍的重复,坐在琴前纠结于像影子一样甩也甩不掉的重复错误,恐慌于音乐表达的不知所措,其实扬琴演奏和练习都属于艺术创作的过程,演奏者需要根据自己个实际情况设计符合自身发展的练琴方案。练琴重在效率,其次是时间,每次练琴的时间不宜过长,长时间的练习会使大脑容易产生疲惫,从而演奏者无法集中注意力,导致思维能力稍迟缓,记忆力下降,练琴的效率可想而知。 现在很多学琴孩子,平时除了在学校上课,就是去上各种兴趣班补课班,时间安排的都很紧,经常保证不了练琴时间,那就只有在有限的时间尽可能的提高练琴的效率。首先可以在上课时进行适当的录音和录像来掌握老师的教学内容、布臵的作业,练琴开始前要计划好今天我需要解决的问题。 笔者的练琴顺序为1基本功练习,音阶练习,三度音程音阶练习,五度音程音阶练习;2 技巧练习,轮音练习,双音练习,弹轮练习;3 新学的重点难点及乐曲练习;4 复习旧的曲目,通过基本功和技巧的练习把手指手腕都活动开然后练习新曲子,当练习一定时间后,精力开始有所下降,稍微休息后,复习学过的旧曲子,在复习的过程不仅是从技术上的提高也是提高乐曲音乐艺术质量的过程。

扬琴演奏技巧方法比较研究

扬琴演奏技巧方法比较研究 作者:佚名来源:拙风文化网 第一节扬琴演奏手形 扬琴演奏正确手形,是半握拳状的手型,是从握拳状手形到半握拳状手形的过渡,演奏手形呈虚拳空心,并要求手指自然弯曲,手指关节自然突出。对手指的具体位置要求是食指中指大拇指呈三足鼎立,无名指和小指给予辅助力量。 练习要求:1、握拳练习;2、半握拳练习 第二节扬琴琴竹 1、扬琴琴竹说 扬琴是中国的民族乐器,也是世界性的乐器,它广泛流传世界各大洲的许多国家,因而形成多种不同风格文化的扬琴。它有三大体系,中国扬琴体系、欧洲扬琴体系、西亚南亚扬琴体系。但是,在国外,扬琴所使用的敲击工具和中国扬琴使用的工具不一样,是一种类似勺子形状的木质琴槌,它在质料制作上、尺寸长短上、厚薄软硬上、琴弦粗细上、装饰图案上,各国均异,音色接近于钢琴的音色。在我国,扬琴经过劳动人民数百年的再创造,更新、改革、替代,已从形制上、音色上、演奏上、技巧上、流派上,大不同于外国扬琴,自成体系,形成独特的中国民族风格。尤其是在演奏工具上,使用一付竹子制作,有弹性、韧性、灵巧的工具,称谓琴竹,来作为中国扬琴的激发体、演奏工具,其击奏发音清澈透亮、浑厚圆润、华丽典雅,极富有中国民族特色。对琴竹的称谓,在我国各地,叫法不尽相同,在我国出版的扬琴著作、发表的扬琴论文中,称谓也不统一。所以,有叫琴键、琴笕、琴扦、琴签、琴槌,也有叫键子、飞子、击片、扬子等。但从扬琴教学规范的角度来说,叫琴竹比较恰当确切,这也是大家倾向,比较赞同的统称。琴竹的使用,早在清代,一七五一年,印光任、张汝霜撰,《澳门记略》一书中,下卷就有记载。“铜丝琴,削竹扣之,铮铮琮琮”。书中所说的“铜丝琴”,是指未改革的传统小扬琴,使用铜丝为琴弦而得名;“削竹扣之”是指击弦工具已改革采用竹制的琴竹;“铮铮琮琮”是指中国扬琴使用琴竹演奏而发出的美妙的旋律和音色。

[扬琴,中国,音乐]中国扬琴音乐的审美初探

中国扬琴音乐的审美初探 1前言 音乐是一种时间艺术,它不像绘画方法那样具有生动的视觉性,也不像语言那样具有准确的语义性,如何能够表现形象性,概念性的对象?在音符的变化,旋律的起伏运动之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联想空间。音乐的价值在于让创作者更好地抒发人类情感和思想,让演奏者展开想象去体会作品的意境,来塑造鲜明的音乐形象,让听者能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的精神和内涵,使音乐这种凝固的建筑成为一种流动的风景展现在众人眼前,萦绕于心,用动人情怀地演奏让听众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 扬琴音乐艺术给人以美的意境、美的享受,唤起受众对生活的热爱,这需要我们运用感性认识和形象思维来感知,这是音乐艺术的终极目的,也是扬琴音乐审美作用所在。扬琴音乐作品审美问题是扬琴音乐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课题。我们不仅仅从结构、旋律、和声、曲式上去着眼分析,而且还要从音乐美学角度来论释扬琴音乐的存在方式和扬琴音乐创作的理念,我们才可以从更高层面来理解扬琴音乐的思想内涵,以及它对受众对像的价值。 我们对于扬琴音乐作品的研究,以及对扬琴与各种其他乐器组合形式的研究,可能在扬琴的技法、扬琴音乐创作以及扬琴音乐演奏理念中会有所差别,但是它们各自都有独立存在的价值,殊途同归,这都是扬琴音乐审美的重要课题。 音乐艺术是为了表达和交流思想感情,我们在欣赏扬琴作品时通过对旋律的认知,节奏的韵律,和声复调的色彩,来捕捉某种音乐气质和情感,力求将扬琴作品中蕴含的真情实感表现出来。《乐记》中记载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 从扬琴音乐美学的层次上提出有关扬琴音乐审美的这些问题,看来似乎距离扬琴音乐创作和舞台实践有一定的距离。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如果说扬琴音乐缺乏理论研究、学术指导,用更高的美学哲学思想来引领扬琴艺术的进一步提升,扬琴艺术的发展必将面临更多更新的课题。现代社会,人的生命价值不仅追求它的长度,更应该重视它的宽度和厚度,而扬琴艺术亦应如此,更多从音乐美学的层面来研究和提升这门艺术,无疑将对扬琴艺术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关于扬琴的概述 扬琴是一件世界性的民族乐器,以优美动听的旋律,清脆悦耳的音色和丰富多彩的表现力受到无数音乐爱好者的青睐,傲然屹立在世界音乐艺术之林。建国后,经过无数扬琴音乐家的改革和探索,让扬琴艺术的乐器结构、音位排列、演奏具有了优质的改革。特别是在扬琴演奏的技巧技法和扬琴音乐的创作手法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些年轻的专业演奏家也投身到不断地创作和实践当中,对于扬琴艺术学习的规范性,扬琴音乐传播中记谱法的规范性,都有了更为成熟和深刻的认识,使扬琴这一乐器富于浓郁深厚的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特质,使扬琴艺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高速发展的历史时期。扬琴演奏和创作以个性化、艺术化的音乐语言,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感情,陶冶了人们的情操,感染了人们的心灵,启迪了人们的

扬琴调音

扬琴调音 扬琴调音通过教学演出、艺术实践,笔者总结体会归纳的调音经验。扬琴简易实用调音法”,其分为四种:音位调音法;音区调音法;音位校正法;音位微调法。 1、音位调弦法 2、音区调弦法 3、八度校正法、超八度校正法 4、三音组校正法 5、小二度半音校正法 6、仪器校正法:音叉校正,校音管,电子仪表校正 扬琴是中国民族乐器,也是世界性的乐器,它属打击弦鸣乐器类。属中国弹拨乐器类。扬琴是一种琴弦多,需要经常调音的乐器,因调音比较麻烦,并非易事。所以有“奏扬琴容易,调扬琴难”的说法。在发音原理上,扬琴是音板振动发音,这和钢琴一样。但在调音上却不一样,钢琴由钢琴调律师专人调音,而扬琴却和其它民族乐器一样,要凭听觉,演奏者自己调音。所以,有位专家说的好:“一个扬琴演奏家若不会调音,只能算是半个演奏家”。可见,扬琴调音之重要。扬琴如何调音,一直是困扰演奏者,令演奏者比较烦心的事,常常为此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还是调不好,达不到理想的高度和要求。因此,笔者认为,扬琴调音已成为演奏者必须掌握和解决的头等大事,要把它作为学习扬琴专业的基本功来对待。 扬琴调音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首先要弄清楚扬琴调音所使用的律制为“十二平均律”,应以国际音高A(440赫兹HZ)作为标准音,可以使用音叉、校音管扬琴电子调音器或手风琴、电子琴来调音。扬琴调音虽然复杂,但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要依靠自己的听觉,经过实践锻炼,摸索体会,找出规律来解决。“扬琴简易实用调音法”,是笔者多年在教学、演奏、艺术实践中,总结体会,归纳的经验。“扬琴简易实用调音法”分为五种:1、音位调音法;2、音区调音法;3、音位校正法;4、音位微调法5、半音调弦。若能将这套调音方法用于调音,对于掌握扬琴听觉调音技术,提高调音方法,提高演奏者敏锐辩别音高的能力,是很有帮助,很有效果的。(本文以中国扬琴体系401、402变音扬琴,以及笔者发明研制的中国音乐会半音大扬琴为例) 一、音位调音法,概而言之,就是把扬琴上的每个单个音,每个音位的琴弦,调成需要的一样的音高。用俗话说,也就是把音位上的每根琴弦调齐了,调准了。怎样来调音?采取什么方法、步骤?笔者认为,可使用拨、调、听三字调音法,可以用这三个字,来解决调音,用这三个字来说明调音的过程。 (一)、拨、调、听,三字调音法 “拨”就是左手持琴竹,用琴竹竹尾拨琴弦发音。“调”是右手拿调音搬手,套好指定琴弦弦轴,通过转动弦轴,来进行调音。“听”是调音者用耳朵来听,在左手拨动琴弦,右手转动调音搬手同时,调音者要仔细听辩,因紧弦而产生音

怎样提高扬琴演奏的手腕灵活度(1)

教学视窗 422006-12 教师手记 扬琴演奏中要求的富有弹性的音质感觉,速度、力度的对比以及音乐感情的表达,都需要扬琴演奏中要求的富有弹性的音质感觉,速度、力度的对比以及音乐感情的表达都需要依靠手腕的运动来实现。手腕是连接手臂与手掌的桥梁,是把手臂以及全身力量传导到琴竹的关键部位。因此手腕灵活是扬琴演奏中最基本、最关键的因素。 扬琴演奏中的手腕“灵活”应包括以下几个因素:能够长时间无阻碍地转动,动作敏捷迅速,击弦有弹性、有爆发力。要做到这些,首先要掌握正确的弹击动作,其次需要进行长期大量的训练。 介绍一种采用爵士鼓鼓棒训练学生手腕的灵活度的方法 我的导师,半音大扬琴的发明者——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郑培东教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一套采用爵士鼓鼓棒训练学生手腕的灵活度的方法,收到很好的效果,我也是此法的受益者之一,现将这一方法介绍给更多的习琴者。 选择槌身挺直、手感光滑、弹性良好的爵士鼓鼓棒。其优点是:弹性好,下击后能够立刻回弹;重量适中(一副木制爵士鼓鼓棒重量约85克),即使长时间使用也不会引起手腕肌肉损伤,同时又能起到良好的训练作用。 持棒方式为直腕式,左右手持棒一样。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握在靠近鼓棒尾部三分之一的地方自然并拢,无名指与小拇指向掌心弯曲轻贴在鼓棒上,整个手形呈半握拳状。 选择不带扶手的椅子。扶手会妨碍手臂的运动,坐于椅子的前半部,不要把椅子坐满,否则在演奏时身体无法适时移动,也不利于力量的运筹与释放。两腿平行分开略与肩齐,以保持身体平衡为准。双肩自然下垂,小臂屈肘向前平伸,两肘与身体之间应留有一定的空隙,但也不要把胳臂架起而造成整个手臂的紧张。配备一面哑鼓,把它放置在身体正前方,它与身体的距离应以鼓棒下击时击点处于哑鼓中心为准,哑鼓的高度应调节至低于肘关节下方10至15厘米处为宜。 训练时的要点 整个弹击过程由“起”-“弹”-“回”三个步骤构成。“起”:两手握槌,掌心相对,手腕竖起,鼓棒与地面呈90度角;“弹”:以腕关节为轴心,手腕迅速转动用力下击,在击到哑鼓的瞬间,依靠哑鼓鼓面的弹性以及鼓棒自身的反弹力,顺势向上弹起;“回”:鼓棒弹起后返回到“起”的位置。在整个弹击过程中鼓棒的运动轨迹应是垂直于地面的上下运动,手腕自然转动,利用挥动的惯性而动作。 手腕僵硬、紧张往往是由于手臂下垂的重力积滞在手腕而造成的。另外,前臂或手指的局部紧张也会殃及手腕。因此在采用爵士鼓鼓棒进行训练时,首先肩关节要放松,其次上臂、前臂、手腕、手指也要处在一个放松的状态,任何一个部位出现动作障碍,都会影响手腕的灵活性,造成力的无谓消耗。 怎样提高 扬琴演奏的手腕灵活度  文/肖银芬 音乐知多少答案一、填空1、品; 2、弦乐四重奏由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组成。钢琴四重奏由钢琴和三件弓弦乐器组成。 3、 ; 4、“如歌的”(如歌唱一般,抒情、流畅、圆润并富于表情)

浅谈扬琴手上功

浅谈扬琴手上功 【摘要】演奏扬琴需要手上硬功夫,要求演奏者指、手、腕、肘、臂、肩要放松,还要强调各部位与手击弦动作的分工与配合、协调与合作,让扬琴演奏者充分熟练掌握演奏的动作和要领,训练从基础练习上抓起,找到触弦点和击弦点,在腕指训练上下大功夫。 【关键词】动作要领腕指训练持竹练腕颗粒性击弦法 扬琴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一个重要乐器。在演奏中要求富有弹性的音质感觉,速度、力度的对比以及音乐感情的表达,以及悠扬的音色,这些都需要扬琴演奏者依靠手的运动来实现。能否把握好每个乐曲音乐风格,充分表达音乐内容,必然需要手的配合,然后运用各种演奏技法,来完成一支曲子的抑扬顿挫和节奏感的完美。 一、扬琴的基本动作要领 扬琴持竹的动作要领,首先要求扬琴演奏者指、手、腕、肘、臂、肩要放松,手腕和肘在初学演奏时要尽量左、右、前、后平行运动。双手演奏时的角度与琴码基本平行,左、右手腕不要向外屈,左手的灵活性和力度应与右手的灵活性和力度适应对等。其次用琴笕演奏的技法叫“竹法”,而常用的持键法,有二指持键法与三指持键法两种。现在着重介绍多数人喜欢用的三指持键法。其持竹动作应是大指、食指、中指三指持竹,大指压着中指第二关节,用食指与大指握住琴笕,中指托在下面,食指应自然弯曲,键杆放在食指第一关节线稍往里些,中指可托在第二关节,无名指与小指随中指呈自然弯曲状,整个手呈半握掌状,将手握在靠近键尾处琴笕全长四分之一的位置上。 二、扬琴演奏技法对手的要求 1.扬琴的击弦方法 (1)指腕关节的击弦法。扬琴常用的击弦法有以小臂关节为主动轴和指腕关节为主动轴两种。我们主要来认识指腕关节的击弦法。击弦动作可分为“击弦”

中国扬琴的历史及发展

中国扬琴的历史及发展 《中国音乐史》(1934年版)载:“洋琴,欧洲乐器,公元17、18世纪之交,输入中国之物。”中国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史参考图片》(1954连版)载:“洋琴,亦名扬琴,打击乐器。它在14世纪已在欧洲流行(名德西Dulcimer),大概是由阿拉伯、波斯一代传过去的。明代(1368~1644)自国外传自中国,初流行于广东一带。”《辞海》、《中国音乐辞典》等相关扬琴的解释中关于扬琴的起源一条,其基本说法大致相同。 --中国扬琴最早通称为洋琴,后又称铜丝琴、蝴蝶琴、扬琴等,这些名称与扬琴的演化变革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文献资料中所找到的最早的中国扬琴图文记载,是喜名盛昭所著《冲绳与中国技能》一书中:“1663年中国册封使臣张学礼至琉球,在唱曲时使用了伴奏乐器洋琴(瑶琴)、胡琴等(当时在琉球和广东潮州均把洋琴称作瑶琴)。”该书中附有小禄里之身穿明代服装,手持两支琴竹击琴弦的演奏图。图中扬琴(瑶琴)的琴体呈梯形,琴面板上设有两派码,并雕有图案。这是当前文献资料中能找到的最早的扬琴乐器图和扬琴演奏图;同时也可论证扬琴在1663年前,即明代就传入广东沿海一带。 --清·唐再丰的《中外观法大观图说》(卷12)所载的扬琴图,,琴体呈梯形,有两排码,左码置于琴面五分之二处,使琴码的两侧构成五度音程关系。又据徐珂《清裨类钞》“金赤泉听洋琴”条目记载:“乾隆时,钱塘有金赤泉典焜者好音乐。尝听洋琴而作歌以纪之。……此琴也自大海洋。制度一变殊几常。取材讵用金铜锌,发音亦自循宫商。图形宛然如便面,中桓铁弦练百炼。细钉节比排两头,二十六条相贯穿。携来可击不可弹,双锤巧刻青琅轩。

如何才能使扬琴练习者的轮音技巧得以提高

如何才能使扬琴练习者的轮音技巧得以提高 轮音是扬琴演奏中以点组成线的基本技法,它不仅是扬琴演奏中最基本、最贯穿始终的一种技法,也是扬琴丰富表现力的主体技术。本文主要论述了在学习轮音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错误,并针对这些错误提出了相应的训练方法,使我们的轮音技巧得到进一步提高。 标签:轮音,手腕灵活,击弦点的统一 在实践中发现很多人都感到轮音比较难于掌握,在学习中经常会进入这样那样的误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其一,腕、臂紧张,身体僵硬。其二,手腕、手指不能很好地配合。其三,左、右手用力不均衡,左低右高。其四,击弦点不统一。通过多年的摸索及实践,笔者找到了几种针对初学者常犯错误的训练方法。 一、手腕灵活是演奏轮音的基础 手腕是否放松、灵活是演奏轮音的基础。手腕若是紧张、僵硬,轮音的演奏便无从谈起,所以笔者的第一步训练方法,便从解决手腕的紧张入手。具体方法是:自己动手做几个大号的沙包,用铁鼓槌在沙包上进行双手上下交替往返练习。由于铁槌的重量,练习者很容易地就可体会到手腕的上下转动。开始训练时,每次为五分钟,节奏多以四分音符为一拍的常用节奏,然后逐渐增加为十五分钟至二三十分钟;为了使练习不至于枯燥乏味,在节奏上可以加进附点、切分、三连音等节奏型。通过种种训练后,练习者的手腕变得灵活、持久,回到琴上练习时,觉得轻松自如。而且由于采用的是铁槌作为训练工具,在腕的带动下,小臂的运动得到加强,从而增强臂力,为以后演奏表现恢宏、气势磅礴、热烈奔放的轮音段落埋下伏笔,打下基础。 二、手指灵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輪音演奏中,手指、手腕是否能灵活、协调地配合对增加轮音的密度,特别是在表现细腻、委婉、歌唱性较强的轮音段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手腕灵活度得到保证后,开始着手进行指力的训练。具体方法是:以大木槌作为训练工具。首先,以大指、食指为支点握在木槌尾端约8—9公分处,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一关节内侧托住木柄,掌心收拢。开始练习时,手腕、大指、食指均不动,以中指、无名指、小指的运动为主,托动木槌一拍一下地敲击桌面,然后逐步提高速度、变化节奏型。其次,在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灵活度得到加强后,再配合手腕进行练习,具体方法是由慢至快,跟上面相似,若是中途出现手腕或手指紧张的现象,那么就从慢练起再找放松的感觉,直到手腕、手指能够和协地配合。最后再回到琴上练习,就会发现轮音的密度得到加强了,着力点和音位都能较准确地击出,而且声音有弹性、饱满、圆润,这时候就可进行小型乐曲进行练习,在此过程中也同时进行乐感方面的培养,尽量做到声情并茂,较好地表现歌曲的内涵。

中国扬琴的历史及发展

中国扬琴的历史及发展 中国扬琴的始祖,起源于中东、波斯地区,经欧洲再传入我国。据王光祈《中国音乐史》(1934年版)载:“洋琴,欧洲乐器,公元17、18世纪之交,输入中国之物。”中国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史参考图片》(1954连版)载:“洋琴,亦名扬琴,打击乐器。它在14世纪已在欧洲流行(名德西Dulcimer),大概是由阿拉伯、波斯一代传过去的。明代(1368~1644)自国外传自中国,初流行于广东一带。”《辞海》、《中国音乐辞典》等有关扬琴的解释中关于扬琴的起源一条,其基本说法大致相同。 --中国扬琴最早通称为洋琴,后又称铜丝琴、蝴蝶琴、扬琴等,这些名称与扬琴的演化变革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文献资料中所找到的最早的中国扬琴图文记载,是喜名盛昭所著《冲绳与中国技能》一书中:“1663年中国册封使臣张学礼至琉球,在唱曲时使用了伴奏乐器洋琴(瑶琴)、胡琴等(当时在琉球和广东潮州均把洋琴称作瑶琴)。”该书中附有小禄里之身穿明代服装,手持两支琴竹击琴弦的演奏图。图中扬琴(瑶琴)的琴体呈梯形,琴面板上设有两派码,并雕有图案。这是目前文献资料中能找到的最早的扬琴乐器图和扬琴演奏图;同时也可论证扬琴在1663年前,即明代就传入广东沿海一带。 --清〃唐再丰的《中外观法大观图说》(卷12)所载的扬琴图,,琴体呈梯形,有两排码,左码臵于琴面五分之二处,使琴码的两侧构成五度音程关系。又据徐珂《清裨类钞》“金赤泉听洋琴”条目记载:“乾隆时,钱塘有金赤泉典焜者好音乐。尝听洋琴而作歌以纪之。……此琴也自大海洋。制度一变殊几常。取材讵用金铜锌,发音亦自循宫商。图形宛然如便面,中桓铁弦练

百炼。细钉节比排两头,二十六条相贯穿。携来可击不可弹,双锤巧刻青琅轩。琴师举手指未落,满座肃听心生欢。”这段词具体而生动地描述了清代扬琴形制和构造。 --印光任、张汝霜撰《澳门记略》(1751年版)下卷载:“铜丝琴、削竹扣之、铮铮琮琮。”(树种“铜丝琴”指早期的扬琴为铜丝,故而得名;“削竹扣之”指击弦工具已采用竹制的琴竹。)从此开始把扬琴的击弦工具由外来的木制“琴槌”改为竹质的“琴竹”,这是形成扬琴民族化的重大变革之一。 --到本世纪20年代,双七型扬琴,其琴体呈梯形、蝴蝶型,有两排码,每排码有七个音,左码为五度音程关系,实发21个音,已成为我国的顶型扬琴。 一、早期传统扬琴 扬琴传入我国后,长期普及在民间,但是扬琴的表演形式是为歌唱伴奏。前述《冲绳与中国技能》一书中记载的札至琉球,使臣张学札在歌唱时使用了扬琴(瑶琴)作为伴奏,并附有小禄里之身穿明代服装,手持两支琴竹演奏扬琴(瑶琴)的图,这是迄今发现的我国扬琴最早的演奏图。《青稗类钞》“盲女弹唱”条目载:“盲女弹唱,广州有之,谓之盲女。所唱摸鱼儿,佐以洋琴,悠扬入听。人家有喜庆事,辄招之。”“花调”条目载:“花调,杭州有之,介于滩簧评话之间。以五人分角色,用弦子﹑琵琶﹑洋琴﹑鼓板。”“嘉庆时,江宁有名妓杨福令……工琵琶、扬琴、偶一奏技,听者神移。”另外,清〃董伟业的《竹枝词》、李声振的《白戏竹枝词》、李斗的《扬州画舫录》中对扬琴均有相关的记载。以上这些文献记载,说明在明末清初时艺妓多携带

扬琴教学大纲

扬琴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训练学生使之逐步地掌握科学的扬琴演奏方法,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表现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达到良好的演奏效果,培养出社会所需的音乐演奏人才和扬琴师资合格人才。 首先要在学生启蒙和初级阶段打好基础,详细了解正确的演奏姿势及各种基本技法。其次,了解扬琴各流派的形成、特点以及各类作品的演奏风格,具有一定的鉴赏、分析和表现作品的能力,在教学中秉承教学与艺术实践的结合。 二、教学原则和方法: 从学生实际出发,制定每学期的授课计划,加强学生基本功的训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艺术感受能力。在教材选用方面,既要选用传统曲目的同时,也应选用体现扬琴发展的新曲目,以丰富和提高学习兴趣。积极开展汇报交流等艺术实践活动,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在传授技术的同时,把方法和要领讲解清楚,让学生能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学习。此外还可以安排齐奏、合奏等形式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 1、学时安排 每周授课2学时,每学期16周,共计32学时。

2、教学内容: 分为以下四个阶段来体现。 启蒙阶段 中专学生的器乐学习大多属于零起点,根据他们的特点,对他们的基本功练习采取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从音阶练习、练习曲和乐曲三个方面入手,提供给扬琴学生一些基本功的训练方法,从而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掌握扬琴的基本演奏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练习曲: 1、G大调七声音阶练习 2、G大调五声音阶练习 3、轮音练习 4、左手练习 5、双手配合练习 6、琶音及分解和弦练习 乐曲: 1、《喜讯》桂习礼曲 2、《小风车》张晓锋曲 3、《喜洋洋》民间乐曲 4、《紫竹调》民间乐曲 5、《金蛇狂舞》民间乐曲 6、《欢乐的新疆》周德明曲

钦巴龙扬琴和中国扬琴起源与区别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315907869.html, 钦巴龙扬琴和中国扬琴起源与区别 作者:黄萍 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05期 摘要:扬琴,从古代开始,这种击弦和拨奏乐器就已经被称为共鸣的乐器。在世界上分布广阔,文字名称各不相同,但是在演奏时都极具表现力,既能演奏出高雅抒情的情绪,又能演奏出激情奔放的气势。本文对钦巴龙扬琴和中国扬琴的起源与区别进行分析。目前扬琴处于蓬勃发展期,还需要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 关键词:钦巴龙和扬琴;起源;区别 扬琴,起初称为“洋琴”,顾名思义是外来乐器,可以追溯到明朝晚期,当时随着中国和西亚日趋密切的友好往来,由波斯经海路传入我国,流行在广东,后来逐渐发展到闽、浙、江淮和中原地区。经过中国民间艺人的研究、发明和改造,逐渐形成中国特色的民族乐--扬琴。从扬琴传入我国前,这种击弦和拨奏乐器在世界上就已经分布广阔,种类繁多,欧洲、亚洲、北美洲、大洋洲等地国家都有各自各样的形式存在,不同的文字名称多达几十种,欧洲等国称它为德西玛(Dulcimer),东欧等国称它为钦巴龙(Cimbalom),在南亚西亚一带被称为桑图尔(Saunter意为“百弦”),中东的亚述、波斯等国称它为桑图尔琴(Saunter),其中匈牙利的 钦巴龙最具有代表意义。本文详细介绍钦巴龙扬琴和中国扬琴,两者虽是同宗但又有着很大区别。 一、钦巴龙扬琴 钦巴龙起源于东方最古老的乐器,是用拨奏、敲击的形式演奏。在“大迁移”时代传播到了欧洲,起初,主要在游戏、宗教仪式中使用。后来,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逐渐流行起来,上至宫廷贵族,下至乡村农民和街头艺人都在广泛传播使用。后来传到匈牙利,钦巴龙成为匈牙利民族象征之一,也是唯一一个以匈牙利国家命名的乐器—匈牙利扬琴。 钦巴龙在匈牙利古典音乐中首次使用,是在匈牙利歌剧之父艾尔凯尔·费伦茨的歌剧《班克·本》,该歌剧首演取得巨大成功。后来经过多次改进,发展成现代形式的钦巴龙乐器的第一奠基人是海奔斯特·潘特莱欧,他把原本的两个八度扩展到五个八度,低音为全音阶排列,高音区为半音阶排列,扩大乐器的音域,增加乐曲的表现力。 钦巴龙不仅在匈牙利受欢迎,在欧洲社会各阶层也深受喜爱,成为一种时髦的乐器。许多国家著名的作曲家都专门为这种乐器进行创作,如斯特拉文斯基就将钦巴龙收入到他的《有关狐狸,公鸡,猫以及公羊的传说》和爵士乐的世界《拉格泰姆》中。这种乐器非常合适表达当今时代的精神。 二、中国的扬琴

正确练习扬琴的基本规范

正确练习扬琴的基本规范 一、关于扬琴的基本常识One, basic knowledge about the dulcimer (一)主要部件及其作用( a ) the main components and its function 扬琴的外形是一个上窄下宽的梯形木箱。琴体里设有音梁;音梁侧立,上与面板,下与底板、两端与箱框连结成为扬琴的共鸣箱。每台琴都有五六条音梁,每条音梁上的四五个圆孔为音孔。Yangqin shape is a trapezoid wooden box width. The body is provided with the sound beam; the sound beam Celi, and panel, and the bottom plate, and both ends of the lower box connected as resonator dulcimer. Each organ has five or six sound beams, each sound beam on the four or five hole to hole. (二)如何挑选新琴与琴竹( two ) how to select new Qin and Qin Bamboo 1.好的扬琴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good dulcimer standard includes the following: 看外观:看面板上面的木纹疏密是否均匀,走向是否平直;琴体做工是否精细。琴框应油漆均匀、色泽纯正、光洁度高、且无裂纹、无掉漆、无破损。查部件:查看左右两边的盖板与琴体是否的吻合;挂弦钉和弦轴是否排列的整齐均匀;滚珠、小桥码是否的齐全。听声音:高音区要清脆、明亮、纯净、富有“颗粒感”,中音区要柔和、圆润;低音

谈扬琴教学中手腕的训练方法-精品文档

谈扬琴教学中手腕的训练方法 在我国众多的民族乐器大家庭中,扬琴虽然不如古筝那么 普及。但也是一件常见乐器,它的演奏形式多样,可以独奏,可以重奏,可以协奏。也可以伴奏,它是二胡、笛子等民族乐器的首选伴奏乐器,而且,在中小型器乐合奏乐队里,它扮演着类似 于指挥的角色,居于重要的地位。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 注意这件乐器。学习它的人也越来越多,从笔者近几年学生规模 呈上升趋势上可以看出这一点。 学习扬琴的人都知道,扬琴是一件击弦乐器,演奏时,演奏者需双手持竹制琴槌敲击琴弦。使其发音,形成旋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手腕不停的上下运动,手腕是否放松、灵活是演奏扬琴的基础。手腕若是紧张、僵硬,扬琴的演奏便无从谈起,练习好手腕是演奏好扬琴最基本、最关键的一步,故此,手腕训练也就成了扬琴学习者首要的任务。无论是单音的演奏、轮音的演奏。 还是其他特殊技巧的演奏,都需要依赖于手腕动作的灵活性和击弦后反应的灵敏度。故,要想演奏好扬琴,就必须首先练好手腕。 那么,该如何做,才可以练好手腕。使我们的手腕更加的灵活、放松呢?结合本人的学习和教学,笔者找到了一些比较有效的练习方法,在长期的教学中,学生用自己的亲身体验,证实了这些方法在手腕训练中的切实可行性。 、使用训练工具进行手腕练习的方法

方法之一:用扬琴琴槌练习 用扬琴琴槌在琴上敲击任何一个音。先做单手练习,然后双手交替练习。 当单手练习时,不击打琴弦的手可以搭放在击打琴弦的这只手的小臂上,稍加用力但不要太用力,以此帮助控制好击打琴弦的手臂,使其不至于活动范围太大。单手练习一段时间后。如果感觉到比较轻松,那么可以进行双手交替练习了。两只手各持 支琴槌,在同一个音上做交替击打琴弦练习。此时,应注意击打 出来的音与音之间在频率和力度上是否均匀。般情况下,我们 右手的使用频率多于左手。右手的灵活度相对地就高于左手,遇到这种情况,通常会加强左手的练习,但是切记不可过度,练习左手时不可以忽略右手,否则双手在频率和力度上依然不均等。 笔者接收大一新生的时候就曾遇到这种情况,由于在进入大学之 前该生过分的强调左手练习,忽略了右手,结果左手各方面都好 于右手,弹奏出来的音依然好似瘸子在走路,各方面都不均等。 因此,我们在练习时必须同时兼顾到左右两只手, 不可以顾此失彼,如此这样,才可以使双手击打出来的音在各个方面都均等, 才可以使扬琴演奏获得优美的音色,为以后高难度的扬琴演奏打下良好的基础。 上面这种训练方法可以在琴上练习,也可以脱离开琴练习。 譬如可以在桌子上、台子上或者其他相对平稳的地方练习,无论在哪里练习,都要保持正确的手形和正确的击打方法。 方法之二:用练功槌练习 练习者也可以不用扬琴琴槌。而是用练功槌练习。练功槌是由桂习礼教授等研制的用于加强以腕、指部位为中心以及节奏感的基础训练工具。针对于不同部位的训练,练功槌有三种不同的持槌方式,当训练手腕时,要象持琴槌那样持练功槌。手型如下图所示: 训练时,训练者端坐在椅子上,找一个与腰部平齐的柔软物品放置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