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版七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新版七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新版七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新版七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新版七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课内文言文复习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卿今当涂掌事②但当涉猎

B.①蒙辞以军中多务②自以为大有所益

C.①见往事耳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对“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的正确翻译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课文中找出古今异义的词语,请再写一个古今义现象的词语。

“博士”

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下列各句。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着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6.本文与《伤仲永》一文都是谈学习的重要性的,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C(A 动词,掌握/能源动词,应当;B介词,用/动词,认为;C动词,了解、认清。)

2.我经常读书,自认为有很大的益处(或“好处”)。

3.文中的“往事”在这里是“历史”,而在现代汉语中是“过去的事情”的意思;文中的“但”在这里是“只”,而在现代汉语中是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

4.(1)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2分)

(2)有个友人寄给他一封信,他却不能回复。(2分)

(3)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

(4)学习必须身心宁静,才智必须经过学习,不学习就不能使自己的才学广博起来,没有志向就不能使自己的学识有所成就。

5.B(正面)

6.参考答案:读书学习大有益处,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提升自我,增长知识与才干。

《木兰诗》

卿卿复卿卿,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一、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⑴木兰当户织:⑵不闻机杼声:⑶惟闻女叹息:⑷问女何所忆:⑸昨夜见军帖:⑹军书十二卷:⑺愿为市鞍马:⑻旦辞爷娘去:⑼万里赴戎机:⑽关山度若飞:⑾朔气传金柝:

给下列字注上音标:

机杼()鞍()鞯朔()气辔()头

戎()机阿姊()啾啾()霍霍()唧唧()

可汗()金柝()胡骑()

二、一词多义:

⑴市①愿为市鞍马:⑵机①万里赴戎机:⑶买①东市买骏马:

②东市买骏马:②不闻机杼声:②欲买舟而下:

三、划分朗读节奏: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四、默写填空:

⑴木兰替父从军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⑵描写宿营地空寂荒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⑶概括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______。

⑷形象概括木兰从离家出征至凯旋回朝全过程的句子是_____。

⑸“_______,______。”用夸张的修辞方法描写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⑹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_________。

五、选择题:

⑴选出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B.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

C.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

D.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

⑵对第3段中的“不闻……但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采用对比手法,反映战争紧迫。

B.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切怀念。

C.采用对比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刻思念,极大地丰富了女英雄的形象。

D.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与亲人分离极其悲痛的心理。

⑶对“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一句中的“大”字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表明了可汗的积极性很高。B“大”就是大规模的意思。

C.显现战争紧张、频繁、涉及范围广。

D.意思是非常、十分。

⑷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②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④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A.比喻对偶反复夸张

B.对偶对偶排比对偶

C.借代反复排比对偶

D.对偶反复对偶比喻

⑸对“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写征程的遥远和军情的急迫。

B.写战争到来的悲凉气氛。

C.以宿营地空旷寂凉烘托木兰离家思亲的情怀。

D.写行军旅途的欢快。

⑹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B.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C.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D.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㈡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一、解释划线词:

⑴策勋十二转:⑵赏赐百千强:⑶可汗问所欲:

⑷愿驰千里足:⑸出郭相扶将:⑹着我旧时裳:

⑺雄兔脚扑朔:⑻雌兔眼迷离:

⑼双兔傍地走:⑽安能辨我是雄雌:

二、一词多义:⑴帖①昨夜见军帖:⑵将①将军百战死:

②对镜帖花黄:②出郭相扶将:

三、划分朗读节奏: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四、辨析下列词的古今意义:⑴阿爷无大儿古义:__,今义:__

⑵双兔傍地走古义:__,今义:___

五、回答下列问题:

⑴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

①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②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

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⑵有两个成语出自该文,它们是________和________。

⑶选出不是对偶句的一项()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B.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⑾选出与例句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①双兔傍地走()A、走马观花B、茶走味了 C、车刚走D、走漏消息

②安能辨我是雄雌(

) A、坐立不安B、安敢如此C、安的什么心D、安营扎寨

③木兰当户织() A、捷报飞来当纸钱B、当着大家谈一谈C、他会当家D、旗鼓相当⑿出自本文的成语,并解释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__________。

案:㈠

一、⑴对着;门⑵织布的梭子⑶只⑷思念⑸文告⑹表示多数,不是确数⑺为此;买⑻早晨⑼战争⑽过⑾北方

二、⑵①买;⑵①军机军事⑶①买

②集市②织布机②雇,租

三、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四、⑴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⑵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⑶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⑷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⑸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⑹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五、⑴A⑵C⑶B⑷B⑸C⑹C

答案:㈡

一、⑴记功;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⑵有余⑶想⑷希望⑸外城;扶持⑹穿⑺动弹⑻眯着眼⑼并排跑⑽怎么

二、⑴①文告⑵①带兵的人②通“贴”②搀扶

三、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四、⑴爷:古义指父亲今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⑵走:古义为跑,双兔傍地走;今义行走。

五、⑴①夸张②对偶③排比④对偶⑵磨刀霍霍;扑朔迷离

⑶A

⑾①A“走”古汉语中,做“跑”讲。雌兔和雄兔紧贴着地面奔跑。“走马观花”即“跑马观花”,意思是浮光掠影,很不深入。“走味”是失去原味。“车刚走”的“走”是“离开。”“走漏”即“透漏”出。②B“安能”、“安敢”中的“安”,都是表反问的疑问代词,解为“怎么”。A、C、D、中的“安”,依次为“安定”、“怀着”、“安置、设置”。③B“当护织”和“当着大家”中的“当”,都是“面对”的意思。其作的分别为“充当”、“主持”、“相配”、“相称”之意。

⑿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

《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

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

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公亦以此自矜.

( )

尝.

射于家圃( )

释.

担而立( )

睨.

之久而不去( )

但.

微颔之( )

夸耀;曾经;放下;斜着眼看,文中形容不在意的样子;只是

(2)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公亦以此自矜

以钱覆其口 B.尝射于家圃 取一葫芦置于地

C.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以钱覆其口

D.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笑而遣之

【解析】选B 。都是“在”的意思。A.凭借/用;C.代词,代陈尧咨/代词,代葫芦;D.表转

折连词,但是/表修饰连词,不译。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吾射不亦精乎?

尔安敢轻吾射!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

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9,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10分)

斯(.. )是陋室 鸿.

( )儒

无案牍之劳形..( ) 可爱者甚蕃.

( )

出淤泥而不染.( ) 濯.

( )清涟

不妖.( ) 不蔓.

不枝( )

亭亭净植.( ) 亵.

玩( )

二、辨别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5分)

1.水陆草木之花 之: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之:

4.孔子云:何陋之有 之:

5.渔人甚异之。之:

三、根据诗文内容填空(28分)

1.《陋室铭》选自《》,作者是(朝代)着名诗人。

2、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例如《陋室铭》用的就是韵。有等字在句末做韵脚,读来琅琅上口。

3.《陋室铭》处处紧扣一句来写,最后画龙点睛的句子是。

4.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陋室铭》中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5.《陋室铭》中写景色之雅的句子是;写交往之雅的句子

是;写情趣之雅的句子是;

6.《爱莲说》选自《》,作者,是时着名的家,“元公”是他的。

7.《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为莲的总陪衬,以和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8.《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

是;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9.《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

四、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训练(36分)

㈠课内巩固

(一)(13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

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

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加点的字词。(4分)

(1)名:(2)灵:

(3)德馨:(4)鸿儒:

2.这篇短文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从上文找出3句对偶句。(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试着对对联。(2分)

(1)上联:吉羊辞旧岁(2)上联:银羊摇尾去

下联: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4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

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

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

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加点的字词。(5分)

①妖:②益:③植:

④鲜:⑤宜:

2. :“淤泥”和“清莲”是写莲花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写莲花的;“香远益

清”指莲花的香味;“亭亭净直”指莲花的整个形体姿态,“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是从观赏

者的角度说的,写她。正因为莲花具有不染、不妖、不蔓不枝等的高贵气质,

才会惹人喜爱,让人肃然起敬。(3分)

3、你能说出莲与君子有哪些相似之处吗(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主要写作者爱莲,为什么还谈到菊花、牡丹,用意何在(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蕃淤濯涟逸鲜亵

二、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3、我只爱莲花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

4、(莲梗)中间空,外面直,不生藤蔓,不长旁枝。

三、1、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有舒缓语气,协调音节的作用。

2、之:宾语提前的标志,有强调作用。

四、1、《全唐文》唐代刘禹锡

2、名、灵、馨、青、丁、经、形、亭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何陋之有

4、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6、《周元公集》周敦颐北宋哲学谥号

7、爱莲草木之花菊花牡丹隐逸者富贵者君子

8、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9、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五、(一)1、(1)名词活用为动词,闻名,出名(2)灵异

(3)品德高尚(4)博学的人

2、(1)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

(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5、(1)金猴迎新春(2)金猴驾云来

(二)1、(1)多(2)洗涤(3)沾染(污秽)(4)美丽而不端庄

(5)更加(6)立(7)很少(8)应当

2、(1)的(2)它,指明桃花林的奇景(3)这件事(4)到,动词

3、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4、(1)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2)对于莲花的喜爱,跟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说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高洁);“中通外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正直);“不蔓不枝”——不攀附权贵;“香远益清”——大名远扬;“亭亭净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廉行,仪态端正,令人敬重(清高)。

说明:映衬手法的运用是本文的另一个突出物点。在课文中,作者先用众多可爱的花作一般的映衬,再以菊和牡丹作重点映衬。菊,从正面映衬;牡丹,从反面映衬。描写莲是时,浓圈墨彩,工笔细刻,卓然超群的莲的形象,在草木之花的背景上,在菊牡丹二花的陪衬下,在画面上凸现出来,使人心驰神往。另外,本文还用隐逸者、富

贵者映衬君子;用菊之爱、牡丹之爱映衬莲之爱,以此表明作者与众不同,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

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一寺临.河干( ) ⑵山门圮.

于河( )

⑶阅.十余岁( ) ⑷但.

知其一( )

13.指出下面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4分)

⑴如是.

再啮 古义:( ) 今义:( )

⑵尔辈不能究.

物理 古义:( ) 今义:( )

14.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闻之.笑曰

B.当求之.

于上流

C.一老河兵闻之.

D.其反激之.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⑴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翻译

⑵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翻译

__

16.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2.⑴靠近⑵倒塌⑶经历⑷只

13.⑴这样判断动词⑵事物的道理物理学

15.⑴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河水冲走呢?

⑵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一点道理就可以主观臆断吗?

16.事物的变化是很多的,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言之成理即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