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用“微写作”沟通作文与生活-精选资料

用“微写作”沟通作文与生活-精选资料

用“微写作”沟通作文与生活

作文是语文综合素质的具体表现,它占据着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块软肋:教师投入了不少时间、精力,然而学生作文内容空洞、情感虚浮的状况却没有得到改善。这种状况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作文教学大多为迎合考试评价的标准,专注于“以应试为本”的写作套路而远离学生的生活。这一点从作文命题、训练方式、学生作文所用的素材以及抒发的情感可见一斑。

时代在不断地发展,作文教学方式也需要不断革新,当下一种新的作文形式――“微写作”正在悄然兴起。“微写作”是一种篇幅短小、形式灵活、主题单一、内容自由、贴近生活、易于操作的作文训练形式。借助它可以沟通作文与生活,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笔者拟从三个方面来具体阐述如何借助“微写作”达到沟通作文与生活的目的。

一、深入生活情境,激发生活写作意识

新课标关于写作的要求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然而实践中,学生在博客、微博、朋友圈往往能写出生动活泼的文字,而一面对教师布置的作文或者考场作文却总是言之无物。为什么出现这种状况?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前一类作文是生活作文,而后一类作文是应试作文。生活作文,学生为

生活而写作,有明确目的。应试作文,学生写作时对写作目的的认识是模糊不清的,他们往往不知道作文为谁而作,为何而作。

西方写作理念认为,真正的作文是为了交流、交际而进行的,写作应当是情境化的。荣维东教授提出并构建了“交际语境写作范式”理论。这些观点都认为,学生作时,教师应尽量使他们处于一个真实的写作情境中,为明确的写作对象和写作目的而写作。而我们以往的作文教学在这一点上做的很不够。

“微写作”与一般写作的区别就在于它贴近现实、短小精悍、自由多样,强调学以致用,解决身边的问题。通过“微写作”可以有效地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生活写作意识,让学生带着具体的任务、对象去写作文,让学生在写作中逐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作文一]你刚升入初中,你的父母想知道你同桌的基本情况,请你为同桌写一个小小的介绍,可以从外貌、性格、学习态度等角度出发。

[作文二]你是班上的体育委员,这个学期班主任准备让你们班和隔壁班打一场篮球比赛,希望你负责队员的选拨工作,请你就此写一个小通知,告知本班同学有关队员选拨的基本要求和时间安排。

作文一,学生为了让自己的父母能对同桌有一个了解,基本上都能抓住同桌的显著特征,如外貌、性格、语言等。作文二,学生要想把篮球队员选拔的具体事项表达清楚,需要考虑选拨的

人数、标准以及其具体的时间等。学生在写作中既锻炼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又锻炼思维能力。总之,学生在此类写作中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写作目的和写作对象,他们能根据写作目的来组织写作内容,能针对写作对象选择适当的措辞。

叶圣陶先认为: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这类基于真实生活情境的“微写作”,力求紧紧贴近学生的生活,有明确的写作对象和目的,而且篇幅较小、易于学生即时写作,也便于教师点评反馈。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便会养成生活写作意识,并且将这一自觉意识带入大作文写作中,从而使作文言之有物。

二、聚焦社会热点,积累生活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训练学生写作,必须注重倾吐他们的积累。”然而,现实是学生往往能就陶渊明、李白、杜甫等古人说的头头是道,对当代社会生活却知之甚少。古语有云:“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而如今绝大部分学生是紧捂着双耳读书,除了课本听不见其他声音。这绝不是作文教学的应有之义。笔者尝试用“微写作”让学生聚焦社会热点,积累生活素材。

[作文一]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奖,笑称诺贝尔奖奖金在北京只能买一个厕所,而富豪婚礼动辄上千万,请你就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作文二]2016年10月22日,法制晚报讯,一名带着孩子的女士,在电梯内劝阻男子吸烟,反遭对方暴打。视频记录了整

个过程,男子先是把着电梯门和李女士理论,随后挥起拳头殴打,全程30秒。女子被打时,孩子一直在旁边,男子打人后逃离,女子准备去追,孩子差点被独自留在电梯内。请你就此事自选角度,谈谈感悟。

作文一,学生在深入了解该现象之后,有关注普通百姓买房难的社会问题的,提出希望政府能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此类民生问题;有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畅谈勤俭的意义的;有关注国家慈善事业的,呼吁企业家收获的同时不忘回馈社会。作文二,学生有就此男子的行为进行严厉批评的;有呼吁公民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也有对社会治安、公民人生安全表示担忧的。从学生的习作中能看到他们对社会热点的思考,这样的思考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

评论类“微写作”通常以社会热点为话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并就此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的写作过程是比较自由的,其写作背景和灵感来源于生活,关注点从课内转向课外,从学习转向生活。久而久之,学生会养成关注社会时事的习惯,在写作过程中也会积累更多的生活素材,并将这些素材用到大作文的写作中。

三、基于生活体验,唤醒真情实感

学生习作中说假话、空话、套话,作文情感伪圣化倾向严重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作文教学。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抒发的感情

往往缺乏相应的生活体验,很难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学生抒发的情感通常是为了拔高主题、升华立意而为的,他们倾诉的情不是自己体验到的,说的全是别人想听的。体验触发式的“微写作”主张无体验不写作。学生但凡要抒发情感一定要有相应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不可为文造情、无病呻吟。

[作文一]同学们,关爱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请写一篇关爱老人的微作文,字数、体裁不限,表达自己的情感即可。写作之前,我会带着你们去敬老院看望老人,之后同学们可去采访老人。准备工作完成后,再动笔写下自己的感受。

[作文二]2016年是新中国成立67周年,学校举办了爱国系列讲座,教师组织学生看过影片《建国大业》后,让学生课后去搜集仁人志士为建国所做的努力的资料,再组织学生举办一个班级交流会。活动结束后,要求学生就此活动的某一点写下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作文一,学生亲自了解老人的生存状态、对关爱老人从心理上有了认同,就此抒发的情感是真诚感人的。作文二,以往?扬祖国,学生往往是干巴巴地空喊口号,爱国流于形式。而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深入历史,知道今天的和平是过去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能引起情感共鸣。

上述两个作文题展现了这一类“微写作”的风格,文章中要抒发的情必须是以学生亲身体验为基础的。它倡导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诉真情。要让学生赞颂劳动人民的辛勤,先让学生去实

际体验劳动的艰辛;要让学生写新闻稿,先让学生去实地采访。学生有了亲身体验,才能触发实实在在的情感。大作文因篇幅较长,评价标准往往无法像“微作文”那样重点关注学生的情感体悟,也很难将这样的训练常态化。“微写作”恰好可以弥补其不足。

四、结语

语文教学专家刘国正先生说过:“语文一旦与生活相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作文亦是如此。张化万老师的“生活作文”,徐家良、徐鹄、顾维萍的“生活中的作文”无不要求实现作文教学生活化。

“小微”可堪大用,“小微”可创大美。“微写作”一开始就与生活密不可分,写作过程中更是能调动学生生活体验,引导学生留心生活、热爱生活。打开“微写作”之门,我们能使学生看到一个缤纷多彩的世界。总之,“微”中见生活,“微”中见体悟,积微成著,可实现作文教学的大转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