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铁佛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铁佛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要

1.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薛城区周营镇铁佛村蔬菜产销合作社,其前身为2003年2月由周营镇铁佛村书记张建峰牵头组建的周营镇铁佛蔬菜协会,于2008年6月在区工商局进行了登记注册,注册资金50万元,成员140人。合作社成立以来,带动发展蔬菜种植面积达2600余亩,占全村耕地面积86%,发展各类蔬菜大棚2000个,其主要产品有马铃薯、辣椒、大白菜、西红柿等,年产各类蔬菜5000吨, 筹集180多万元建设了占地50亩的铁佛村蔬菜专业批发市场,从而带动周边18个村庄的蔬菜种植面积的扩展, 蔬菜的销售主要是以上海、广州、湖北及周边地区蔬菜批发商上门收购为主,彻底解决了群众卖菜难问题。到目前为止, 合作社带动非成员农户1000户,合作社成员种植蔬菜平均亩收入10000元,人均纯收入达8000元。

为进一步提高成员种植效益,合作社制定了向订单农业发展的思路,现正与市购物中心、市供销社洽谈相关事宜。主要做法及成效:(1)统一组织为成员购进优质的化肥、棚膜、种子等生产资料,保证蔬菜种植品质。

(2)聘请专家对成员开展技术培训。先后聘请蔬菜种植专家教授对农民开展技术培训50余场次,受训人数达350余人次。

(3)注册“周蠃”牌商标,统一技术标准,实施无公害生产。印制蔬

第一章总论

菜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向成员放发,督促指导成员按无公害生产技术要求进行生产,有效提升了合作社蔬菜的品质。(4)拓展蔬菜销售渠道。合作社在互联网发布信息,扩大了铁佛蔬菜的影响,促进了蔬菜的销售,蔬菜价格明显提高。

铁佛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位于薛城区周营镇南部,是我区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的集中产区。交通极为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是第三期世行贷款加强灌溉农业和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项目区,地下淡水资源充足,地下水PH值为6.8-7.5,属中性偏碱。光热、气候、土壤、水质都比较适宜蔬菜的生长。该社现有蔬菜种植面积1400亩,总产量8400吨,绿色食品示范基地的种植面积为1000亩。

1.1.2 财务状况

枣庄市薛城区铁佛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50万元,该合作社拥有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办公楼一处。配套设施齐全。到目前为止, 合作社带动非成员农户1000户,合作社成员种植蔬菜平均亩收入10000元,人均纯收入达8000元,合作社成员收入一直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1.1.3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铁佛蔬菜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张建峰,现年46岁,农民技师,现为铁佛村党支部书记。从事蔬菜种植多年,是远近有名的种植能手,群众威望高,组织能力强,本人及合作社无银行欠款。

第一章总论1.2项目建设方案

1.2.1 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项目名称:铁佛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单位:枣庄市薛城区铁佛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

建设地点:薛城区周营镇南部绿色无公害蔬菜集中产区。

1.2.2 建设规模及产品(或经营)方案

项目建成后后,年产蔬菜16000吨,收入达到2000万元。

1.2.3 技术、设备、建筑物(主体工程)

本项目总投资600万元,基地种植面积达2000亩,新建高标准水泥拱架结构大棚600亩,配套水、电、路、微滴灌等基础设施。

计划利用两年时间完成建设任务。

1.3 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

项目共需投资600万元,全部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其中;棚体建设及棚内配套安装微滴灌设施,投资540万元;新打机井20眼及机电配套,投资10万元;铺设管道6000米,投资16万元;架设线路1500米,投资10万元;修建道路6000米,投资18万元;技术培训投资:共培训1万人次,需培训费、资料费、聘请技术指导费每年4万元;用于项目可行性研究2万元,其具体构成见附表2。

项目资金由申请上级财政扶持,地方财政给予配套,合作社自筹三方面的组成。项目投资600万,其中中央财政补贴资金200万

第一章总论

元,建设方自筹资金400万元,不使用银行贷款。

1.4 项目效益

项目建成后,年利润总额为334.455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为52.47%,财务净现值(Ic=10%)为1287万元,投资回收期为2.99年。

本项目的建设可有效扩大周营镇蔬菜生产规模,增加有机蔬菜的市场供应量,满足市场的需求,合理利用土地和劳动力资源,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产效率,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另外,该项目市场前景广阔,对生态环境无负面影响,抗风险和辐射带动能力强,符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的投资条件,所以该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建议上级农业综合开发部门和机构,组织人力,对项目进行评估论证和审批,使项目早日付诸实施。

1.5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2)《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指导意见》;

(3)《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写大纲》;(4)《薛城区农业综合开发“十五”规划》;

(5)《农业项目经济评价手册》;

(6)蔬菜市场需求情况调查资料及农业技术部门提供的技术资料。

1.6综合评价

综上所述,该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农业产业政策和区域规划,对

第一章总论充分利用地理优势,自然资源起到引导示范作用,将对现代农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重要的借鉴模式。项目建设是必要的和可行的。

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

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绿色食品具有无污染、高品质的特点,也是21世纪的新宠,市场潜力巨大,将成为国际贸易的主流。绿色食品以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发展绿色食品,推行农业标准化,既是农业发展到新阶段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也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出的新要求。绿色食品的开发关系到人民的饮食健康。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广大城乡居民对食品污染问题和自身健康愈来愈关注,渴望得到口味好、富营养的绿色食品,开发绿色食品恰好可以满足人们的这一要求。

近年来,该社紧紧围绕农业产业化、产业特色化、特色产业规模化的发展方向,突出绿色蔬菜标准化种植,基地每年聘请省农科院的专家到村进行指导、培训,配备了12名专职蔬菜技术员进行技术指导,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难题。通过引进优良品种,实行多层覆盖适期提早种植等先进栽培技术,使科技含量有了显著提高。经过近几年的标准化管理。该社生产的“周赢”牌蔬菜以色泽好、绿色无污染而受到市场青睐。成为享誉周边农产品知名品牌。为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发展壮大蔬菜这一主导产业,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周营镇无工业污染,境内空气清新,水源纯净,土地资源丰富,

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自然环境优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我们提供了的发展优势。满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近几年来,发展特色农业蔬菜种植成为调整农业结构、广开财路的措施,铁佛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建设初具规模,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广大群众尝到了甜头,发展特色农业的积级性高。该社通过发展蔬菜种植,带动了群众收入大幅度提高,农业生态效益也得到了改善,推动周边地区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进一步加快。

项目建设是满足消费者健康的需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营养、健康型的蔬菜越来越被广大消费者青咪,不按标准化生产的、质次、价低的蔬菜产品即将退出销售市场。

项目建设是满足当前对绿色食品的市场需求。目前绿色食品的生产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绿色食品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发挥当地的自然优势和生产优势,尽快升级建成绿色食品生产产业体系,达到发展镇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通过大棚发展蔬菜产业,不但可以解决北方地区无霜期短无法生产反季节蔬菜的难题,而且可以有效地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带动项目区和周边农户发展蔬菜生产,发展壮大主导产业,对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大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扩大产品市场的竞争优势,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所以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是走现代农业的必经之路。

第三章建设条件

第三章建设条件

3.1项目区概况

3.1.1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

薛城区位于山东省南部,是鲁南地区的政治、文化、经济和交通中心,地处环渤海经济圈和黄海经济圈交汇处,京沪铁路干线的中点,是枣庄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枣庄矿业集团所在地。薛城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京沪铁路、京福高速公路、104国道纵贯南北,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全区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达126公里。特别是枣庄市委、市政府搬迁薛城的顺利实施,为薛城加快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好机遇,使薛城成为有识之士投资兴业的黄金宝地。

3.1.2自然资源状况

薛城区隶属于枣庄市,全区面积420.5平方公里,辖6镇1个街道办事处,人口40.6万。枣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鲁南科技工业发展聚集地,是枣庄市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区总面积100平方公里,下辖兴仁、兴城两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6.8万。

薛城区位于枣庄市西南部、微山湖东畔,呈不规则三角形,东邻市中区、峄城区,西连微山县,北与滕州市、山亭区以山为界,总面积507km2,总人口45.6万人,辖3个街道办事处、5个镇,360个行政村。土地面积2.88万公顷,耕地2.22万公顷。

薛城区自然条件优越,煤炭、建材资源丰富,水利条件更是

第三章建设条件得天独厚。工业门类较为齐全,水陆交通方便,经济和城市建设发展较快,是一座新兴的城市。近年来薛城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2002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28.9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达1.45亿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22.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19元。

3.1.3社会经济状况

近年来,薛城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2003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33.5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达1.67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7425元和3415元,。

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形成15万亩大棚瓜菜、10万亩优质林果、10万亩花生、240万只长毛兔、15万头生猪基地,冬枣、石榴、雪桃等干鲜果品驰名南北,是国家确定的世行项目和黄淮海平原综合开发区。

工业结构合理。拥有45万吨机制纸、15万吨啤酒、30万吨玻璃制品、160万吨煤炭、300万吨水泥、5.7万千瓦发电、5万吨铸钢以及机械、化工、玩具等十大主导产业,800多种产品。“山峰”板纸、“南极洲”啤酒、“多乐”多用炉、“神农”面粉等8个产品被命名为省、部级名牌产品。

城市建设迅速发展。建成区面积达14.2平方公里,区驻地人口达15万人;城市功能日趋完善,通讯、通气、供电、给排水、学校、医院、星级宾馆等基础服务设施配套齐全;教育教学水平省内一流,卫生保健服务非常先进,先后被命名为山东省社会文化先进区、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区、山东省社会治安综合治

第三章建设条件

理模范区。

3.1.4建设地点选择

本项目在选址上本着因地制宜,群众自愿的原则,根据自然条件,交通状况,群众基础及经济实力为依据确定的。将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在薛城区周营镇铁佛村。新建高标准水泥拱架结构大棚600亩,基地种植面积达2000亩,配套水、电、路、微滴灌等基础设施。

3.1.5本行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现状

项目区所在地周营镇铁佛村,位于薛城区南部,为平原岭地,西临104国道,东临206国道,京福高速、薛兰、店韩公路穿境而过,交通极为便利,地理位置优越。项目区所处地域为平原,是省级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年平均雨量786.6毫米。自然资源丰富,是第三期世行贷款加强灌溉农业和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项目区,地下淡水资源充足,地下水PH值为6.8-7.5,属中性偏碱。光热、气候、土壤、水质都比较适宜蔬菜的生长。发展形成了以马铃薯—西瓜---辣椒保护地种植模式,总面积为1400亩。

自2002年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以来,现已建成省级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全年种植各类瓜菜面积4000亩,建设一处蔬菜批发市场,500吨蔬菜冷藏库一处,投资20万建成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一处,四个蔬菜品种获得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铁佛产农产品畅销上海、苏州、南京、广州等地。

第三章建设条件3.2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

3.2.1 政策、资源、市场、科技、环境条件、基础设施条件等

(1)领导重视。

市、区领导多次进行指导安排,提出的要求,镇政府成立领导小组,镇长任组长,分管镇长任副组长,财政所、经管站、农委、农技站和管区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技术指导、监督管理、协调等工作,确保项目建设任务完成。

(2)农业基础建设较完备,具备发展现代农业物质基础

周营镇铁佛村西临京福高速公路、104国道,东临206国道,薛兰、店韩公路贯穿其中,镇内“村村通”道路,交通十分便利。2006年在各级财政的支持下,村多方筹措资金300万元,建成批发市场一处,投资30万元建成了农产品质量检测站。

(3)特色农业产业初具规模,构建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铁佛村自1997年调整种植结构以来,坚持发展特色瓜菜产业的方向,特别是自2002年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以来,瓜菜种植规模和水平实现了质的变化,形成了规模发展。目前全村2700亩土地,大棚种植面积1400亩;以铁佛村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种植马铃薯6万亩;铁佛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2006年被省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定为省级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产品注册了“周赢”牌商标,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认证中心认证品种4个。

通过实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工程,共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品系80多个,新技术30多项。农产品深加工和品牌培育取得新进

第三章建设条件

展,新建500吨蔬菜冷藏库一处。

(4)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

铁佛村农民发展大棚种植以来,从不认识到主动向村委会咨询,要求调整种植,村民得到了实惠,并且积累丰富的生产种植经验,认识到发展现代农业是增加收入的必然出路。

(5)周围生态环境保护良好

项目区周围10公里内无污染企业,无污染水流入,定期邀请环保部门,农业环境监测部门到基地进行环境监督检查,大气检测,水质化验,土壤检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禁止使用未熟腐的人畜粪便,城市垃圾作基肥,禁止使用未经基地许可的农用生产资料,限制施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大力推广施用天然有机肥,推广生物和物理防治病虫害,初步完善了有机食品基地生产资料等投入品专营、专供制度,

(6)市场前景广阔

合作社对生产的蔬菜统一组织销售,除满足周边地区的需求外,近年已打入周边地区及大中城市市场。

3.2.2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

目前基地生产经营状况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发展明显放缓,在市场竞争中压力越来越大,基地规模亟需扩展,农业基础配套设施需要有更大的完善,无公害绿色产品的档次也需要尽快提高。但是因基地自身规模小,加之合作社刚刚起步,资金不足是制约基地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我们只有借助于国家农业基地开发项目,引来

第三章建设条件先进的管理理念、科学的技术、雄厚的资金,引导菜农自发的走合作社加社员、基地连农户生产管理道路,尽快完善“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

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4.1 市场分析

4.1.1 项目产品市场供求现状

绿色食品具有无污染、高品质的特点,也是21世纪的新宠,市场潜力巨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广大城乡居民对食品污染问题和自身健康愈来愈关注,渴望得到口味好、富营养的绿色食品。因此绿色蔬菜比普通品种蔬菜价格高出20%以上。但因绿色蔬菜的种植受到地理条件、技术水平等因素的限制,目前,绿色食品的生产还远远不能满足国市场的需求。

一些大众化时令蔬菜在收获旺季还有供大于求的现象,当收获旺季过后,则出现供不应求现象。这也是时令蔬菜价格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但是反季节差时令蔬菜的市场则体现为供不应求的状况。

4.1.2市场前景分析

确定项目产品的目标市场,通过项目产品未来的市场需求量测算(提出依据)、项目产品市场可能占有份额分析和市场壁垒分析等,对项目产品的市场前景做出判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营养、健康型的蔬菜越来越被广大消费者青咪,不按标准化生产的、质次、价低的蔬菜产品即将退出销售市场。绿色蔬菜的生产满足消费者健康的需要,发展前景广阔。

本项目就是利用日光温室一年四季生产季节性产品,源源不断

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地投向市场,所以市场前景十分乐观。

4.1.3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首先周营镇属经济欠发达地区,水、电、劳动力资源价格相对的低些,所用肥料为农户自产的农家肥,产品不需要贮藏加工,损耗小、费用低,构成成本也低。其次,项目区在远离城市的农村,无任何污染源,不使用化肥农药,产品纯属绿色有机食品。再次,周营镇的地理位置属高纬度地区、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所产蔬菜品质极高,所以市场竞争优势十分明显。

自合作社以来,对生产的“周赢”牌蔬菜实行了统一销售,蔬菜的质量由普通型提升为无公害绿色产品,单价由原来的每公斤1元,提高到1.5元,其中诺兰红皮土豆,辣椒在市场的声誉越来越高。产品除满足周边地区的需求外,近年已打入大中城市市场,而且市场覆盖面逐年扩大。

4.2营销策略、方案、模式和进度等

基地由铁佛蔬菜专业合作社按照生产季节统一提供生产资料、统一技术规程、统一无公害标准、统一包装销售。

除按订单进行销售外,要充分利用周营镇蔬菜销售现有的渠道,主要是以上海、广州、湖北及周边地区蔬菜批发商上门收购为主。同时鼓励经纪人和贩运队伍外销,开辟新的市场。

4.3市场风险分析

4.3.1项目产品市场风险因素分析

随着“菜篮子”工程的实施,近年来我国的蔬菜产业发展迅猛,

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一是种植规模全面增长。二是市场价格全面走低。产品质量及单位面积产量不高,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比例不协调,贮藏加工落后,经营效益下滑。我国的蔬菜产业竞争空前激烈,已进入优胜劣汰的“战国”时期。未来的蔬菜种植业急需转变思路,寻求新的发展。

此外,市场风险还表现为:产品过剩市场饱和或生产不合格产品,或不按市场需求安排生产,使产品滞销。

4.3.2 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

蔬菜已是许多地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尽管蔬菜价格逐年下降,但与粮棉油等农产品相比,仍然具有比较可观效益,而且蔬菜种植周期短、见效快。充分考虑蔬菜供过于求的大背景和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要研究消费需求的变化,以市场定位确定调整方向,减少蔬菜种植的盲目性,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

推行新型农业模式,让合作社承担农民的市场风险,“以租代售”就是指农业龙头企业通过银政平台贷款并修建大棚,然后与农民签订租赁合同,将大棚租给农民经营。农民按照租赁合同约定期限,逐年交齐租金后,大棚归农民所有。合作期满后,菜农可以选择继续合作,也可以独立经营。解决了农民建设资金不足及经营分散等问题。同时这种模式相当于把农民的贷款风险转移到了公司身上,极大地缓解了农民自己贷款建棚的压力。

为推动蔬菜产业向纵深发展,利用新模式把技术标准、价格、品牌等统一起来,推广新技术、新品种,以实现土地价值的最大化。

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同时,将农民从销售环节解放出来。

有计划、有重点地发展设施栽培,创品牌基地,创名牌蔬菜:要根据市场需求和气候条件,加大蔬菜设施栽培比重,生产反季节蔬菜补充淡季,减小市场风险,提高生产效益;实施名牌战略,大力发展名、特、稀、优品种蔬菜生产,以适应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建立起风险调节体系:尽快建设合作社蔬菜保鲜、加工和出口企业;要加强天气形势预测预报,一旦出现恶劣天气状况,可采取小广播、口头通知,印发天气信息快报等形式,尽早告知广大菜农,提醒大家提前采取销售应对措施;制定解决卖菜难问题的应急方案,提高应急能力,最大限度减少农民的损失;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关键是不断的更新品种,提高栽培管理水平,确保无公害生产,提升包装档次,增进储运质量,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建立健全营销体系和运营机制,不靠天吃饭,确保蔬菜产得出来,卖得出去。

除上述对策外,还应争取更多的订单,按订单安排生产,掌握市场信息、根据市场需求安排生产,并逐步提高产品质量。

第五章建设方案

第五章建设方案

5.1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本项目新建高标准水泥拱架结构大棚600亩, 基地种植面积达2000亩,及配套水、电、路、微滴灌等基础设施。项目总投入600万元,建成后年产蔬菜16000吨,收入达到2000万元。

5.2建设规划和布局

根据建设任务和项目区资源情况,利用基地的带动作用,在铁佛村继续扩建蔬菜种植面积,辐射带动邻近村。

5.3建设标准

棚体建设:大棚为水泥支架结构,长110米,宽6米,棚内配套安装微滴灌设施。

水利建设:新打机井20眼,每眼深20米,铺设管道6000米,架设线路1500米,修建道路6000米。

选有灌溉条件,土质肥沃、地势平坦的好地。温室要排列整齐,座北朝南,东西走向,南偏西5度。在温室的周围要留有作业路。要建成全钢架、无中柱、厚墙体、后屋顶、下卧式、高效节能型大棚。跨度7米,脊高3.8--4米,长47.5米,后墙高2.6--2.8米,后坡长1.15米,与水平线夹角30度,后墙厚度:铺底厚4米,顶厚1.5米。前坡距地面0.8米处与水平面夹角28---30度。在大棚的四周设防冻沟:挖宽0.5米、深0.5米的沟,沟内填充马粪或锯沫,沟顶覆土。

第五章建设方案5.4生产工艺技术方案

5.4.1 健全服务网络,搞好系列化服务

配套完善服务网络,围绕绿色无公害蔬菜的生产,以科技、信息、流通服务为重点,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服务组织,为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提供系列化服务。加强对蔬菜产销信息的搜集整理,通过编发简报、明白纸等形式,把国家政策及各地市场行情及时准确地传递到基地、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户,使他们及时了解掌握呼村蔬菜供求信息,促进无公害蔬菜的销售。

5.4.2 大力引进推广优良品种

良种是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的决定因素。加大优良品种的繁育推广力度。立足自身实际,依托项目大力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实现项目实施、品种更新、科技推广与蔬菜产业升级的有机结合。

5.4.3在基地建设上,利用现代先进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技术,高标准、高质量扩建开发基地

进一步扩大基地规模,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采用新技术,突出特色,注重效益,重点发展早春及秋延大棚蔬菜生产。通过组装配套现代农业新技术、设施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生产技术。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设施农业、推广先进的标准化种植新技术、建立优势农产品示范基地等。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产品质量、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用有限的土地产出最大的效益,促进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

第五章建设方案

5.4.4 搞好市场建设。建立健全市场建设体系

积极组织运销专业户到南方大中城市设立销售网点,开展直销,形成以中介组织和流动大军为纽公带的市场体系。抓好市场流通环节的建立,实行统一检测,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和分户经营的“三统一分”措施,对基地的蔬菜都要落实从品质、包装、运输到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系列规范标准,不断提高我镇蔬菜的市场竞争力。5.5节能减排措施

本项目为典型的农业无公害生产,能源消耗低,生产过程无污染。5.6实施进度安排

项目建设其为两年。项目建设进度见表5.6-1。

表5.6-1 项目建设计划进度表

年月

项目1、2 3、4 5、6 7、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总平面布置与放样机耕路施工排灌沟渠施工管理房施工土壤改良水泵房施工标准大棚施工设备订货设备安装仓库施工工程验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