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议《周易》的思维方式特点

浅议《周易》的思维方式特点

浅议《周易》的思维方式特点
浅议《周易》的思维方式特点

浅议《周易》的思维方式特点

中国具有非常深远的善于辨证思维的传说,而《周易》则是其最初的源头。《周易》是一部卜筮之书,它成书于我国宗教迷信盛行和神权观念至上的殷周之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周易》对我国传统的文化、哲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弄清它的思维方式特点,对搞清中国古典哲学辨证思维的源头,搞清我国科学思维的萌芽产生,以求把先哲们的智慧之光转为今天的思维力量,直接造福于人类社会,无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在此本文就《周易》的思维方式特点作进一步探讨。

一、《周易》的思维方式特点之一是整体思维的思想。

《周易》以它特有的表达方式,充分注意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和自然界看作一个互相对应的有机整体,从阴(-)、阳(-)二爻所组成的每一卦,到八卦及六十四卦,是构成这一整体的基本框架,在《周易》看来,人与自然界处在相互感应,相互对立、相互作用的统一过程中,是一个双向交流的有机整体。六十四卦中的每一卦,都与自然界和人类的生命有关,每一卦中的一、一二爻,便是构成生命的基本要素。

《周易·序卦》曰:“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有过物者必济,故受之以《既济》。物不穷也,故受之以《未济》。认为从《乾》卦始到《未济》卦终,是一因果的系列。从整个六十四卦的排列上,反映出《周易》注意整体性,反映了宇宙产生的这个充满矛盾,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深刻地揭示了六十四卦中所蕴含的宇宙产生的意义。

在向理想人格接近的过程中,《周易》的每一卦、每一爻都是从不同的侧面展示处世之道,唤起人们的德性自觉。它说:是故《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辩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系辞》下)道德本身就是一个整体,而《履》、《复》、《恒》、《损》、《益》、《困》、《井》、《巽》分别代表了这一整体的不同侧面:基、柄、本、固、修、裕、辩、地、制。正因为它们各自体现了道德的不同侧面,所以它们在培养和造就思想人格上具有不同的功能,但它们在总的功能上不是孤立的,而是趋向一致、相互补充、相互协同的整体。

二、《周易》的思维方式特点之二是物极必反的思想。

任何事物,由于内部对立面的斗争,在发展过程中,总会向相反方向转化。这是唯物辩证法对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的揭示。《周易》提出的物极必反的思想,是中国的传统思维方法,是中国式的辨证思想、中国式的发展观。“物极必反”的“反”是指事物发展到终尽时,向相反的方向发展,但是,在我国传统的辩证思想和发展中,“反”多是指从好向坏,从高级向低级的发展;或“复反于初”,陷入了“循环论”。我们通常所说的“否极泰来”,“剥极必复”,就是来自《周易》。其实,在《周易.序卦》看来,何止泰否,剥复,整个六十四卦皆处于极反转化之中。如它所阐述的事物发展规律:“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物不可以终过,故受之以坎”,“物不可以终壮,故受之以晋”,“损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益而不已必决,故受之以夫”。

“困于上者必反下,放受之以井”。自然界日月寒暑往来屈伸也是这样:“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否》九五)此爻辞告戒人们,时刻警惕国家危亡,乃可如系苞桑,维持长久。《周易本义》写道:“苞,本也。凡物系于桑之苞本则牢固也。若能‘其亡其亡’,以自戒慎,则有‘系于苞桑’之固,无倾危也”。(《否》九五)“其亡其亡”,言其可变;“系于苞桑”,言变可防。《周易》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申述了一条可贵的哲理。《周易大传·系辞下》阐述这一思想,指出:“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这一阐述,深得此爻精义。

总之,事物发展到顶端,必然向相反方向转化,只有这样才能使事物长久发展,这就是《系辞》所谓的“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辨证思想。

三、《周易》的思想方式特点之三是用中的思想。儒家讲中庸;孔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他把中庸当成最高准则。“过犹不及”(《论语·先进》),要求做到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允执其中,以中力度。孔子的中庸思源自《周易》的“中行”思想。《夬卦·九五爻辞》;“中行,无咎”。王弼注“处中而行”。在孔子之后,《中庸》一书将“中”与“和”联系起来:“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第一章)认为“中”是天下最根本的准则,是体:“和”是体之用。执行“中”的准则,则天地就位,万物繁荣,达到和谐、稳定的境界。

在六十四卦中,《谦卦》的卦辞、爻辞都是吉利的。“谦”与“盈”相对,《谦·彖上》;“天道亏盈而益谦”,“人道恶盈而好谦”。天道和人道,对“盈”是亏之、恶之;对“谦”却是益之、好之。《周易》为何恶“盈”,因为它是事物的发展的终尽,是反的开始。而好“谦”因为它可以保持事物向好的方面发展。《尚书·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正如一个水杯,可以往里灌水,而水达到“盈”满,则外溢。要不让水外溢,必要保持“谦”(欠缺)。对事物的发展也是这样,要想保持事物向好的方面发展,而不致于“反”,必须掌握一个“度”,这个“度”就是“谦”。《周易》中的“谦”,它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非亏非盈。允执其“中”,以“中”为度,保持事物向好的方向,避免向坏的方向发展。以“中”为最高准则,允执其“中”,以达到“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强调事物发展的和谐、稳定和统一。

四、《周易》的思维方式特点之四是取象思维的思想。取象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离不开物象,以物象为工具,以认识、领悟、模拟客体为目的思维方式。《周易》的卦辞爻辞,大多是用具体的事物来表达一定的道理,已触摸到了某些客观的因果联系和规律性,表达出某种哲学思想,形成了一些进入哲学领域的以具体物象代表抽象的特殊形式的概念和命题。

《乾》卦曰;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这些爻辞,用古代传说中的龙的不同处境来表达事物的发展过程和规律。第一爻是说龙在潜伏阶段,表示事

物处于萌发状态:第二爻是说龙已经显露出头角,表示事物正在发展,所以被认为是吉利的象征。第三爻是说处于发展之前,只要人们兢兢业业,谨慎小心,虽有困难,也可度过的具有忧患意识的抽象思想。第四爻是说龙为腾云升飞准备好了条件,表示事物面临着大发展,所以说“无咎”。第五爻是说龙腾云驾雾,飞升到了天上,表示事物发展快到了顶点。第六爻,龙由天上坠落入池泽,处于逆境,表达了事物发展到了顶端,则走下坡路,进入衰落阶段。具有物极必反、吉凶转化的朴素辨证思想。这里用“龙”象征具体事物,用“龙”的不同处境,揭示事物发生、发展和衰亡的过程及其规律,启发人们去联想、去顿悟,从中认识到一定的抽象道理,形象地告戒人们居安思危、吉凶转化的道理,这种思维方式,正是取象思维的方式。《周易》的卦象更为直接地体现初取象思维。卦象与卦爻辞同为《周易》推测所占之事吉凶的主要依据。《周易》中把万物的本质分为“阳”、“阴”二种属性,用“--”、“-”两个爻画来表示,这两个爻画就是物象的表意号,同时又是组成八卦及其六十四卦的基本材料。两爻画的三次不同排列。组成八卦,六次不同排列,组成六十四卦。八卦卦象是: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泽)。先人利用这八卦之象来解释六十四卦,如《周易·象》解释《泰》、《否》两卦说:“泰,天地交泰”;“否,天地不交,否”。“八卦相荡”而生成六十四卦,即成“六画之象”,六画之象包含内外两个经卦,《周易·说卦》将六画分为“天”,“地”,“人”,谓之“三才”。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日阴与阳,立地之道日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有了“八卦之象”和“六画之象”,解释《周易》古经便有了一定的遵循。这些据象释意,反映出了《周易》因象而出的取象思维方式的特点。

五、《周易》的思维方式特点之五是发挥主观努力促成事物变化的思想。

《周易》中有不少卦爻辞的内容,预示着占者在面临险恶处境时,不应当无所作为,而可通过主观努力,摆脱困境而争取好的前途。如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乾》九三爻)这是告诉占者,终日进取不懈,夜里仍警惕自勉,虽遭危难(“厉”),亦可无忧。“厉”是不利的处境。“无咎”,是平安的结局,好的结局,靠日乾夕惕的主观努力取得。《周易大言·文言》指出:君子进德修业,……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也,可与存义也。是放君子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这种依靠主观努力,化险为夷的思想,是同天命论相对的。

又如,倾否,先否后喜。(《否》上九)“否”转化为“喜”,关键在于通过人的主观努力倾止否运。从政治上看,所谓:“倾否”,就是对腐朽的传统者予以打击,促成坏事转化为好事。王弼阐述这一原理:“先倾后通,故后喜也”(《周易注·否上九》)。《周易正义》进一步解释说:“否到未倾之时,是先否之道;否道已倾之后,其事得通,故曰后有喜也”(《周易正义·否上九》)。倾否得喜得现象,在社会历史上不乏先例。王夫之借此爻辞,发表了十分进步的政治议论:“势极于不可止,必大反而后能有所定。故《易》曰:‘倾否,先否后喜’,否之已极,消之不得也,倾之而后喜”。(《宋论》卷入)倾覆旧政权,破坏旧事物,大有利于新政权、新

事物的产生,应作如是观。但它强调的是人们申时度势、顺应历史潮流的正确的主观努力。面临否运而不力倾之,或虽欲倾之而不得其法,可喜得时局是不可能自动到来的。

通过《周易》的思维方式特点简略浅议,其整体思维的思想、物极必反的思想、用中的思想、取象思维的思想、发挥主观努力促成事物变化的思想等是《周易》古经的思维方式主要特点。这几种辨证思维,既具有独立性、渗透性、互补性和模糊性,它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对中国传统科学的思维方式,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传统哲学富于辨证思维,溯其源头,当首推《周易》!。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上:学者们常常用辩证思维来描述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用逻辑思维或者分析思维来描述西方人,尤其是欧美人的思维方式。在他们看来,中国人的辩证思维包含着三个原理:变化论、矛盾论及中和论。变化论认为世界永远处于变化之中,没有永恒的对与错;矛盾论则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对立面构成的矛盾统一体,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本身;中和论则体现在中庸之道上,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着适度的合理性。对中国人来说,“中庸之道”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积淀,甚至内化成了自己的性格特征。 与中国人的辩证思维不同,西方人的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这种思维强调世界的同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同一性认为事物的本质不会发生变化,一个事物永远是它自己;非矛盾性相信一个命题不可能同时对或错;排中性强调一个事物要么对,要么错,无中间性。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也叫分析思维,他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不像中国人那样追求折衷与和谐,而是喜欢从一个整体中把事物分离出来,对事物的本质特性进行逻辑分析。 正是因为思维方式取向的不同,在不少情况下,东方人和西方人在对人的行为归因上往往正好相反:美国人强调个人的作用,而中国人强调环境和他人的作用。 1.整体性和个体性 中西方文化的发展有着各自的轨迹:中国文化建立在深受儒教和道教影响的东方传统之上,在思维方式上以辩证和整体思维为主要特征。而西方文明建立在古希腊的传统之上,在思维方式上以逻辑和个体思维为特征。 中国人的整体观念根源于对自然界的朴素认识,按照自然界的本来面目把它当作一个整体来观察。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不可分割,互相影响,互相对应,把一切都放在关系网中从整体上综合考察其有机联系。这种整体性和综合性,其渊源可追溯到《周易》。《周易》以代表大地乾坤二卦作为起始,将象征万事万物的其余六十四卦置于其后,以天地位准则,将天地间的道理普遍包容在内,从整体上把握宇宙和万事万物,形成了概括天地间的世界体系,体现了一种系统的整体观。这种思想传承已久,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可谓深远,以中医为例: 《黄帝内经》是中国精粹的医学典籍,其典型的特征就是整体性模式。它不但把人看成是一个整体,还把天、地、人看成是一个整体,提出了保持健康的四大平衡,即动与静的平衡,阴与阳的平衡,酸与碱的平衡以及最重要的理智与感情的平衡。中医把人的身体结构看做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提出了“天人相应”的医疗原则,将五行与人体的五脏联系起来,讲究整体的辨证施治,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体现的是一种朴素的系统思想。 与中国重视整体性相比,西方则更强调个体化或个性化。受基督教的宇宙观的影响,人是由上帝创造的,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子民,有最高的个人价值和尊严,充分尊重人的个体性。同时,西方人明确地将主体和客体,人和自然,精神和物质,现象和本质相区分,并分别做出深入的分析研究。认为人与物质互相独立,物质又可分并有自己内在运动规律,这种的思想深深影响着西方,逐渐形成了西方人逻辑分析和个体思考的思维模式。 2. 直觉经验性和逻辑实证性 中国传统思维注重实践经验,“中了悟而不重实证”,借助于直觉体会,通过知觉从总体上模糊而直接地把握认识对象的内在本质和规律,即“以经验为基础,通过由此及彼的类别联系和意义涵摄,沟通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社会达到协同效应。”中国人对事物的认识只

论述性文本彭华《中国传统思维的三个特征:整体思维、辩证思维、直觉思维》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整体思维,是以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看待世界的思维方式。整体思维方式将整个世界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认为构成整个世界的一切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并且每一个事物又是一个小的整体,除了它与其他事物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之外,其内部也呈现出多种因素、多种部件的普遍联系。西人所说的“关联思维”、“关联宇宙论”、“有机宇宙哲学”或“有机主义宇宙观”,今人所说的“系统思维”,实际上就是“整体思维”。 注重整体统一的整体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整体思维从整体原则出发,强调事物的相互联系和整体功能,探讨天与人、自然与人为、主体与客体、人与人、人与自我的相互关系,以求得天、地、人、我(心)的和谐统一,即注重“天人合一”“天人和谐”。这种整体思维方式,在道家、儒家以及中华传统医学中表现得十分突出。 早在西周时期,“天人合一”思想就已经萌生。《周易》“推天道以明人事”,“天人合一”思想是《周易》整体思维观念立论的基本依据之一,其目的在于揭示人与天地、自然的相互关系,从而合理指导人之所作所为。在《周易》看来,人与天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因此,人应当随顺天地之道而为。如此,方可“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东周以降,道家的列子、庄子以及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张载等不但合理继承了“天人合一”思想,而且有所发展和创新。道家认为,天、人同类而合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董仲舒对天、人问题作了详细的论证和明确的表述,明确指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即天人本来合一,故“天人之际,合而为一”。至宋代之时,张载正式将“天人合一”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明确提了出来,“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易》所谓不遗、不流、不过者也”。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张载在《正蒙·乾称篇》中提出了宝贵的“民胞物与”思想,为合乎德性的实践行为提供了一种观念阐释,将儒家的天人观、物我观、知行观提升至新的境界和层次。 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华传统医学,亦以“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观念为立论的理论依据,并且将这一整体思维观念具体化、实践化。中国医学理论将人体看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认为人体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及各个组成要素之间既是相互联系的、不可割裂的,又是互相制约的、互为作用的。并且,“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因此人之保健养生等都应合乎天地之道、日月之行。在临床治疗中,中医反对单纯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强调整体而观、全面诊断、辩证论治,亦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治病必求于本”。进而言之,中医学不仅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且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是一个统一体,亦即人体-自然-社会是统一的有机整体。 “天人合一”思想既是一种宇宙观或世界观,又是一种伦理道德观(生态伦理),代表着一种人生追求、一种精神境界。中国传统文化以“天人合一”“天人和谐”为根本特点的整体思维观念和思维方法,对于保持人类的生态平衡,促进社会的协调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编自彭华《中国传统思维的三个特征:整体思维、辩证思维、直觉思维》)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摘抄)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纪宝成 (摘自纪宝成校长4月2日在南京财经大学的演讲) 文化的特点是说高深就非常高深。说具体,传统节日就是一种文化现象。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然而,新文化运动、西方学科制度的引进等,却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不应有的鄙视。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国学院”,倡导国学教育,目的就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无知和破坏 当青年学生托福成绩达到令人惊异程度之时,却连中国的语言也难以理解,更不用说古文,很多学生连简单的古文也看不懂,一些博士论文在语言运用上十分不熟练,标点符号不会点,错别字连篇。不少人谈到外国的事情时了解很多,但在谈到屈原、司马迁时知道的就很少,再了解司马迁和屈原讲过什么、写过什么时知道的人就更少。 文化大革命后,在政治上、思想上都进行了拨乱反正,但是在传统文化上却始终都没有矫正到位。这种现象需要各方人士深刻反省。从19世纪中叶开始,中国受到列强的欺凌,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战败后割地赔款,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此时中国人民开始向西方学习,即“西学东渐”,开始了学习欧美的新文化运动,中国人民从蒙昧中走了出来,科学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开始生根发芽。然而新文化运动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采取了非常激烈的全盘否定态度,而且以后一代一代人把中国的落后都归咎于传统文化的落后。以至于年轻一代对自己的文化丝毫没有自豪感。这种状况令我们感到惊讶,外国人更为惊讶。 1913年,英国人庄士敦说:“当我们欧洲人开始惊异地发现中国的社会和政治思想、中国的道德伦理、中国的艺术和文学都有崇高价值的时候,中国人自己却开始学着把他们文化中这些伟大的产物加以不耐烦的鄙视,这是一个令人大惑不解的现象。” “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华文化全盘否定的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领导之一的陈寅恪先生早就预言: 激情方式,将对日后的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埋下深层的隐患”。不幸而言中,它的确埋下了深层的隐患。

浅析周易的特点及现实意义

浅析周易的特点及现实意义 《周易》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珍贵文化典籍,在中国文化史上长期被崇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它对于在人类文明轴心时代中国文化举世惊羡的空前繁荣起了不可替代的重大历史作用。《周易》原为卜筮之书,但在发展过程中,开始具有两重作用:一是占卜,二是智慧的积累与启示,成为哲理与人生智慧的教科书。 古圣人在《易经》和《易传》中所阐述的道理,是来源于对人们生存活动的观察和归纳,是自形而下的器物层面上升到了形而上无象无物的道理境界。其形而上说教的目的则在于指导规范形而下人们的生存活动。 《周易》是跟“玄学”挂钩的。这与“魏晋玄学”颇有关系。魏晋玄学的一个特点,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在相当程度上的合流,亦即论证“名教出于自然”。名教者,儒家伦理也;自然者,道家玄思也。两家思想的这种合流是有文献依据的,这就是当时玄学家所谓的“三玄”:《老子》《庄子》《周易》。前两部书都是道家的,唯有《周易》素来是被视为儒家经典的:儒家以“六经”为原典,而《周易》为所谓“六经之首”。但事实上,《周易》本来并无所谓哪家的。唯其如此,先秦诸子许多都跟《周易》有所关联。

不仅如此,事实上可以说:此后的一部中国思想史,在相当程度上也是一部《周易》诠释史。在汉代经学里,“易学”极为昌盛;董仲舒的哲学,所取于《周易》的观念尤为显著。接下来是魏晋玄学,已如上述。汉唐佛学也与《周易》多所关联,般若学脱胎于玄学,这是众所周知的。至于宋明理学,其中的易学更是蔚为大宗,理学大家莫不治《易》,理学家往往同时也是易学家。直至现代所谓“新学”,《周易》仍然发挥一种基本思维模式的作用。 一、《周易》特点 1、阴阳的普遍性 《易经》有六十四别卦,每卦皆有六爻。爻象只有两种,要么是阴爻,要么是阳爻。为什么把爻称谓阴阳呢?据郭沫若先生生前考证,卦、爻象由来已久,它们最早是生殖文化时代的象形文字,阳爻最初的形状是,象征男性生殖器,谓之阳根;阴爻最初的形状是,象征女性生殖器,谓之阴根,阴阳称谓由此而来。周易的八经卦都是由三个阴阳爻的不同排列构成的,而六十四别卦则是分别由两个经卦的排列构成的。这就是说,阴阳在卦象中具有普遍性,即任何卦象都是阴阳的组合,卦象的不同,仅在于组合情形的不同而已。 更主要的是,在《周易》作者那里,六十四卦分别代表社会与自然不同类别的事物,所以六十四卦都是专卦。例如乾卦是官贵者专卦、坤卦则是民佣者专卦、师卦是军旅专卦、

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影响

受到自然、社会、人文等因素的影响,中西方思维模式存在显著差异。这些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在跨文化交流中会造成不同的表达和言语方式、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同的行为方式和交往方式。 (一)思维方式的差异形成不同的表达和言语方式 思维方式的差异首先造成的就是言语方式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在信息传达上,中国人习惯于形象思维和联想,为了使文章生动、形象,经常使用丰富的形容词和比喻,而且,在切入正题之前往往还要进行很多铺垫。而对于西方人来讲,这种做法只会减弱信息传播的效果,而且往往被认为是空洞和夸大其词。因为西方的写作风格,特别是英语的写作,比较注重逻辑的紧密和事实的陈述,一般来讲比较低调,即使是一些名人的著名演讲,也没有很多华丽的词藻。 (二)思维方式的差异形成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西方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最明显的不同就是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区别。中国人由于采取整体优先与和谐至上的思维定势,因而认同集体主义,在中国人的社会氛围中,祥和、安宁、合作、顺从始终占主导地位。西方人由于主要采取分析思维与求异思维来看待事物,因而往往看到的是事物的对立面,他们更注重个人的存在,个人的价值和自我的实现。西方的民主思想就是建立在这样的思维基础上,人们不崇信集体也不崇信任何权威,而认为不论是集体还是权威都是由契约形成的,个人的权力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别人对自己的关心爱护有可能被认为是对自己自由的干涉。此外,中西方在对待科学的态度也是不同的,西方人从总体来说相信那些经过分析方法证明的东西,他们相信科学实验、相信问卷调查结果,而不轻易相信经验和直觉,对于中医学他们可能感到比较神奇,出于冒险和刺激心理,有些人可能会接受如针灸和汤药等中医疗法,但是多数人并不认同中医。 (三)思维方式的差异形成不同的行为方式和交往方式 中西方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而导致行为方式和交往方式的差异。西方人习惯于竞争,喜欢表现白我,崇尚冒险、刺激、新颖、花哨,而中国人则往往觉得西方人的这些表现过于张扬,为人肤浅。中国人由于注重整体优先的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时往往不分你我,工作一起干,吃饭付费往往是抢着付钱,而西方人则是明确地分清是非和你我,彼此之问保密隐私并不认为是不信任,相反,像中国人那样随便打听别人的收入、年龄和私生活,反而会被认为是极不礼貌的行为。总之,由于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中西方人在行为方式和交往方式上的差异比比皆是,不一而足。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西方交流的逐渐增多,中国人和西方人之问的差距也在逐步减少,中国文化正在大量吸收外来文化和西方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而西方人到中国来之后也能“入乡随俗”。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现代人有哪些影响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现代人有哪些影响 一、中西传统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及利弊分析。 思维方式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区域的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势或思维惯性,是一种相对定型化的思维活动样式,结构和过程。中西传统思维方式的差异是作为文化深层结构的差异,由于中西方民族各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背景,具有不同的生产活动方式和发展水平,反映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的不同深深影响了本民族的思维和科学文化沿着不同的道路发展,我们从整体上很难分辨其孰优孰劣,只能从它们各自的利弊来分析。 1、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及利弊 (1)以“人本”为逻辑出发点,具有人文精神。所谓“人文精神”是指以人为一切价值的出发点与源泉,以人为尺度与标准去疏解、衡量一切价值的精神。由于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以血缘关系为主的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方式奠定了家族本位、人伦本位的文化基调,因而反映在思维方式上就表现为以“人本”为逻辑出发点,即以人为万物之本,从自身的特点出发去考察万物,于是在认知方式上必然把一切“人化”,由人的价值体悟物的价值,以人的规律来取代物的规律,因而,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带有浓厚的人文色彩,它表现在价值判断上,就是以善代真,以情代理。这种思维特征的优势是注重对人类自身的求索,推动社会伦理道德,社会治理,人文学科等方面的发展,能促进人际关系的沟通与融合,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弊端是忽视对外界的探索,思维易于走向封闭化,即将主体自身作为认识的出发点,对象乃至目的,在某种程序上抹杀了对象的客观性,具有泛情感化的倾向,因而不具备很强的发展后力,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们对科学的深度和广度进军,这也是近代以来中国科技落伍的重要文化原因之一。 (2)注重整体统一。这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它从整体原则出发,强调事物的相互联系和整体功能,以求得天、地、人、物的和谐统一,即注重“天人合一”,“天人和谐”,而不太注重事物的内部结构。这种思维方式视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事为有机整体,使人能下化万物,上参天地,并通过自己的行为制天命而用之,这就能使人们从整体上,全局上把握客体。这一独特的

浅谈周易的阴阳观

浅谈周易的阴阳观 《易经》的阴阳观 《周易》有64卦,这些不同性质的卦象是由不同的数所决定的。在这里,数的不同,归根说来,就是数的或奇或偶,或阴或阳。故卦象的性质及其变化,说到底是取决于数的偶奇或阴阳。《周易》思想的精华就是在于根据蓍草之数的阴阳来确定卦象,亦即所谓“观变于阴阳而立卦”。这个思想蕴含了用阴阳来解释天地万物及其变化的观点,因而带有朴素辩证法的性质。这种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因素,是《易经》所以能够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之重要源头的内在根据。 但是,作为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思想之核心的阴阳学说,在《易经》毕竟还处在萌芽状态,只是到了《易传》,这种思想萌芽才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思想形态。《周易》对后世所发生的巨大深远的影响,在极大程度上是通过《易传》来实现的。倘若没有《易传》,《易经》就难于为后人读懂,从而也很难对后世产生多少实际的影响了。 《易传》的阴阳观 从《易传》的思想内容来看,它是一部地道的哲学著作,其性质有别于《易经》——如前所述,《易经》是一部用来占卦的宗教书籍,尽管其中也包含某些哲学思想的因素。 《易传》的哲学思想是在吸取儒、道两家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对《易经》原始阴阳说的继承与发展,其主要内容是以“阴阳”之“道”为核心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1、“一阴一阳之谓道” 《易传》对《易经》原始阴阳说的继承和发展,首先是表现在它提出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哲学命题,把“阴阳”概念与“道”概念联系起来,这样,不仅使原始阴阳说发展为一种“道”论,更使诸子百家常用的特别是作为道家哲学核心范畴的“道”概念改造和发展为以“阴阳”为其独特内涵的辩证矛盾概念。 2、“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易传.系辞上》一开头就说:“天尊地卑,乾坤定;卑高以陈,贵贱位矣。”《易传》作者赋予了自然秩序以社会伦理和政治意义,把经验直观中天在上、地在下的空间位置关系说成是自然界的尊卑贵贱关系,并宣称这种自然秩序是定位不移的。这是论证社会上夫妇、父子、君臣的尊卑贵贱的伦理和政治秩序是合乎“天地之道”的,是不可改变的。《易传.文言》:“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 用《矛盾论》观点看《周易》阴阳观的实质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来自哲学的不同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来自哲学的不同 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上---中国人的辩证思维包含着三个原理:变化论、矛盾论及中和论。西方人的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这种思维强调世界的同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上:学者们常常用辩证思维来描述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用逻辑思维或者分析思维来描述西方人,尤其是欧美人的思维方式。在他们看来,中国人的辩证思维包含着三个原理:变化论、矛盾论及中和论。变化论认为世界永远处于变化之中,没有永恒的对与错;矛盾论则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对立面构成的矛盾统一体,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本身;中和论则体现在中庸之道上,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着适度的合理性。对中国人来说,“中庸之道”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积淀,甚至内化成了自己的性格特征。与中国人的辩证思维不同,西方人的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这种思维强调世界的同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同一性认为事物的本质不会发生变化,一个事物永远是它自己;非矛盾性相信一个命题不可能同时对或错;排中性强调一个事物要么对,要么错,无中间性。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也叫分析思维,他们在考

虑问题的时候不像中国人那样追求折衷与和谐,而是喜欢从一个整体中把事物分离出来,对事物的本质特性进行逻辑分析。正是因为思维方式取向的不同,在不少情况下,东方人和西方人在对人的行为归因上往往正好相反:美国人强调个人的作用,而中国人强调环境和他人的作用。比如心理学家彭凯平等人研究了美国人和中国人对两起谋杀事件 的归因,就发现中国人倾向于把事件归于周围的环境,而美国人则认为是凶手本人的特征造成的结果。尼斯比特的“思维地缘学”为认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提供了一个选择,但是这种理解只是一种宏观上的认识,他所提出的观点也只是近代地理学派关于文化差异的翻版。我们认为,要想更全面地理解上述差异,还必须对这两种文化系统做更深入的分析。这种分析应该考虑到历史、经济、政治和文化的韧性等诸多因素。首先,从社会背景上讲,古希腊社会强调个人特性和自由,是一种以个人主义为主的社会;而古代中国社会却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一种以集体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这种不同的强调重点决定了相应的哲学信念,并导致对科学和哲学问题的不同回答。这些问题包括:连续与非连续性;场与客体;关系和相似性到分类与规则;辩证与逻辑等。思维方式其次,从社会认知系统上讲,东西方不同的哲学和认识论在社会历史背景中建构了不同的心理 学理论。中国人生活中复杂的社会关系使得他们不得不把自

汉字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1997年第2期汉字文化 汉字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郭优良 提要:本文以汉字文化学理论为指导,探讨汉字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之间的密切关系。文章认为:(1)整体性思维决定了汉字的造字法,而造字法反映了汉族人整体 思维的发展阶段。(2)直观思维使汉字字形带有明显的形象感性色彩,这种字形又强 化了汉民族的直观思维习惯。(3)意象思维促成了汉字字义的抽象化,而一些表抽象 概念的汉字的探源,则揭示出意象思维的奥秘。(4)经学思维有尊崇汉字、维护汉字 的倾向,而汉字体制的长期传承证明了它在这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汉字文化学认为,汉字不仅仅是汉民族的辅助性交际工具,它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汉字,特别是古汉字丰富地表现出中国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民俗风尚、宗教迷信、伦理道德等,而且还以缩影的方式展示出中国传统思维的方式特征。汉字与传统思维的密切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汉字的长期使用对中国传统思维产生了直接影响,比如,汉字作为沟通人际关系的媒介,其形意融合的特征,使得人们习惯于以形求义,愿意从字形上直接把握符号所表示的意义。这种认知方式的长期刺激,势必会把人们导向直观把握的思维模式中。另一方面,传统思维也影响到汉字系统的方方面面。比如,我们的先人当初为什么创造了表意体制文字而不是其他体制的文字?汉字为何千百年来体制不变经久不衰?这些问题除了文字学本身的因素外,显然还受到中国传统思维的决定和制约。为了更深刻地理解汉字,建立更加科学的汉字学,本文试从汉字与中国传统思维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些探讨。 一、整体思维和汉字的造字方法 整体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中最根本的特征。所谓整体思维,是指倾向于对认知客体作综合概括的把握。这种思维方式对于汉字的造字方法有着根本性的影响。唐兰先生在《古 “象意”、 “形声”三书说,这三种造字类型实际上代表了汉族人整文字学导论》中提出过“象形”、 体思维的三个发展阶段。 在象形字阶段,其思维方式主要是“观物取象”,但观物取象决非一味地机械模仿,而是在很大程度上进行综合概括了。从文字图画到象形字的产生,一个关键的因素是图形的净化,即概括性的象征取代了图画式的描绘,简洁的线条取代了投影式的块面结构。图形净化使观物取象成为对客观事物的概括模拟,比如“牛”“羊”二字,不再是面目俱全的“写真”,而是变成以纯粹的线条“画成其物”了。象形字的产生是人类思维进化的重要成果,也是真正文字出现的一个标志。 在象意字阶段,其思维方式主要是“综合取象”以获得对抽象事物表达的能力。抽象事物,

中国传统文化作业

张倩20126298 环境工程一班 (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 (1)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的诸种意见 中国人很早便对文化类型有所认识。中国古人通过将中原地区华的农耕文化与周边四夷的游牧文化或渔猎文化加以比较,建立起自己的文化类型观;两汉以后,又将本土以入世精神为特征的儒家文化与来自南亚以出世精神为特征的佛教文化加以比较,进一步突出本土文化重伦常礼教的类型特征。近代以来,人们更是从文化比较学的角度界定文化类型。如严复,李大钊等人就把中国文化归结为“农业—宗法型”;梁漱溟则将中国、印度、西方分别为文化三类型。随着文化学研究的深入,目前关于文化分类的讨论,主要表现在一下几种意见:第一种意见是按地理环境区分文化类型,认为任何民族的文化,其产生、演变、丰富、发展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在独特的经济和社会土壤里完成的,中国因地域广阔、复杂,自古就形成了几种不同的文化类型,即河谷型、草原型、山岳型和海洋型。河谷型文化的特点是内聚力和容纳性强;草原型的文化特点是流动性和外向性明显;山岳型文化的特点是封闭性和排他性突出;海洋型文化特点是开放性和冒险性较强。 第二种意见是按照观念文化和一定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进行分类,将文化分为农业文化、工商文化和游牧文化。认为中国文化孕育诞生在农业宗法社会的母体之中。大约在氏族社会后期,中国就进入了以种植经济为基本方式的农业社会,其后,农业经济一直是中国经济的主干。长期的农耕生活对中华民族社会心理、思维方式的形成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人们安土重迁,追求生活的稳定与安宁,缺乏冒险精神。中国封建统治者视农业为立国之本,认为商业和手工业是“困辱游业”,甚至认为“务末”则丧国。 第三种意见则是审视中国文化形成发展的路程,认为儒、道、墨、法、佛等诸家思想学说,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内容和核心。在形成期,是儒、墨、道、法并行格局,而发展期则是儒、法、道、佛并行,其中儒家思想始终居于主导地位,起着居中制衡作用。由于这样的基本格局,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形态,各家思想相通互补,互为关联的诸多因素,规定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构成中华民族共同的理想人格和社会心理、价值观念,形成传统社会共同的思维定式,使中国文化定位论理政治类型,中国古代论理道德、政治、法律,特别是论理道德纲常的概括和总结,具有把论理纲常提高到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历史观和人生观的高度加以论证的特点。 第四种意见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封建制文化。因为在他们看来,观念文化与经济制度有着最密切的联系,与不同时期垄断生产资料从而垄断精神生产的阶级有着最密切的关系,因此,按社会形态、阶级属性分类是最基本的方法。而且,为使这种分类不仅表现出文化的时代性,同时表现出文化的民族性,还可以在分类的标准上加些内容。如中国奴隶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有家国一体的宗法特征,可成为宗法奴隶制文化。 上述分类是依据中国传统文化各种特点及这些特点的内在联系划分的。由于这些特点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这种划分只是相对的,但他们分别刻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同特点,都有一定的理由。 (2)趋善求治的伦理政治型文化 我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趋善求治的伦理政治型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成熟的伦理文化之一。两千多年前便形成了较完备的理论形态和实用化、世俗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具有积极的入世功能。它之所以能够绵延不断,作用至今,实在得益于伦理――政治这一文化类型的粘合作用。

浅谈《周易》对中医的影响

浅谈《周易》对中医的影响 学号:031415118 名字:李美萱班级:中医151 关键词:《周易》;《内经》;整体观;阴阳学说;藏象学说 摘要: 《周易》理深意宏,是中国文化之祖,也是多门学科的源头。中医学也是以自然科学为主题,多种学科共同交织的学科。只有清楚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知晓整个中医的形成和发展,方能抓住中医的本质。 1.整体观的相通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中医经典著作《内经》非常注重“天人相应”“形神合一”,从整体角度分析与认识生命、健康和疾病,注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统一性和联系性。而这种人——自然——社会的整体观是导源于《周易》的。可以说,中医的整体观是对《周易》理论基础的应用与发展。 《周易》认为宇宙万物始于元气。元气为气化之始,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有了天地便有了万物”,从天地宇宙中从化出天地雷风水火山泽。水火为阴阳,风雷鼓动,山泽成形,’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生物开始繁衍,“有万物然后又男女”。人和天地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互相影响,互相补充。人的规律可以在天地的规律中得到反映。以八卦与人体的关系为例,八卦和人体结构一一对应。正如《易?说卦》中所说:“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离卦象征人体生命气化的原动力,和人体命门,心相应。震卦和认同肝胆相应。巽卦在人体上应肺。艮卦与人体的脾相应。坎卦应肾。坤卦应脾胃大小肠。无疑,人体在《周易》中被视作一个大八卦系统。《周易》依据八卦和人体这种关系,提出八卦人气质分类法。它是世界最早、最科学的气质分类方法。体现了人类气质与宇宙自然界物质属性的统一性;突出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强调了人的气质不是孤立的。至此,《周易》发展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开始重视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的整体性。 《内经》认为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人体由五脏,六腑等组成。人体的认识和疾病诊治必须注意到自然和社会的诸多因素。《内经》吸收《周易》“天——人——地”的思想,提出要顺应自然养生的思想,即“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与《易?杂卦》中的“损益,衰盛之始也。”是一脉相承的。顺应自然盛衰规律养生,强调了整体性,人与社会自然的统一性。即言个体只有立足于内外环境的统一才能生存。人只有“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才能掌握自然法则,实现天人合一。《内经》渊源于《周易》又发展了《周易》,《周易》对中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2.阴阳学说的相通 从《易经》中开始用阴爻阳爻两个基本符号来体现阴阳,从太极图阴阳合抱到卦象的结构,从太极阴阳图到四象再到八卦的形成,无不存在着阴阳的互根原理。所以我们说《易传》开始真正把阴阳作为完整的哲学体系。阴阳爻摆脱了占卜的束缚,而升华为哲学的范畴1。至此,《周易》作为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推广开阴阳的意义,并逐渐开始影响《内经》。医家结合《周易》的阴阳哲学,提出了中医基础理论中重要的概念——阴阳学说,灵活地解释医学现象,进一步推广阴阳。所以我们说,《周易》阴阳爻的关系,及《周易》卦象所寓的阴阳哲理是中医阴阳学说的起源。2 《庄子?天下篇》说:“《易》以道阴阳。”《周易》阴阳萌芽于《易经》。尽管《易经》还未直言阴阳,但阴阳却处处体现在卦、爻等方面。正如《易传?系辞》所言:“一阴一阳之谓 1杨力:《周易与中医学》,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二版,第25页。 2

易经智慧与企业管理的思维

易经智慧与企业管理的思维 来自北京市工商部门的统计数字显示,平均每年大约有30%的有限责任公司宣告终结。寿命能够超过五年的新办公司,竟然还不到20%的比例!企业的死亡率如此之高,很大程度上是经营管理人员的决策失误。为什么会失误?为什么有的失误事后回想起来显得如此荒唐?原因当然各种各样。这些失误与企业家的决策能力是有直接关系的。企业家如何提高决策能力?学习《易经》就是一条很好的基本途径。通过易经中有关天时地利人和的预测,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情况,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决策参数,提高管理者的决策能力和准确性。古人云:"不懂易经,就不能为将相"。在当今中国,可以说"不懂易经,就难以从事经营管理。" 《易经》在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具有永恒魅力,其核心就是对世界人类社会等方面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方面,它包含着许多具体的经营策略,涉及了预测、计划、决策、组织、沟通、变通、控制、用人原则等诸多现代管理学中关注的问题。通过易经管理和预测模式,能够把复杂的企业管理模式简单化,标准化,流程化,信息化。在当代管理界,《第五项修炼》作者彼得?圣吉对管理的独到见解,被誉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的管理哲学,韩国巨作《商道》等都体现了对《易经》和道家思想的学习和运用。让更多的企业家

及高层管理人士短时间内理解《易经》思想之精髓,并掌握易学预测方法,不失为当前提高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的一个解决之道。 目前,国内外众多优秀公司都在运用《易经》的管理理论对企业品牌、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产品规划、高层谈判、决策层团队等方面进行改进。台湾的曾仕强先生更把易经理论指导下的管理方法称为"大易管理"或"中国式管理",由此推出一系列讲座,广受企业和学员好评。很多家企业高层管理者都认为通过学习易经管理,让思维更加立体,多元,丰富,许多原来企业存在的无法解决的问题一下就能够找到了症结所在并得以迅速解决。 站在哲学的角度看易经(现存的版本为《周易》),它是世界上第一部哲学著作,其中充满了辨证思想和系统思维。对我国社会、文化、经济有着重大影响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都是来源于《周易》的思想。其中,儒家思想以孔孟思想为代表,提倡积极地"入世",强调学以致用,学而优则仕,属于"阳";道家思想以老庄思想为代表,强调保存自己的重要性,这是"避世"的角度,属于"阴"。这"一阳一阴"的思想是一体两面的,如果不保存自己,怎么谈有所作为;在有所作为时,又要不断思考如何保存自己。 《周易》虽然是远古的著作,但后来经过周文王、孔子的修订,使它从一本占卜书,上升成为了一本哲学书。到今天,《周易》的一些哲学思想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思想的一部分,很多日常用语都是从《周易》而来,比如说:错综复杂、否极泰来、乐天知命、无妄之灾、不速之客、三阳开泰、文过饰非、风雷激荡、防微杜渐、自强不息、反目成仇、立竿见影、物极必反等。这些思想影响了我们每个中国人,而我们平常并没有察觉,也就是"百姓日用而不知",做为"百姓",不知道是可以理解的,但作为高层管理人员,就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古语说:"不知易,不可为将相"。管理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因为他们的基础都是对人性的了解,对于现代的管理者,完全可以把易经的哲学思想灵活应用到企业管理中来,以开拓我们的思维,指导我们的实践。因此,下面将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周易》中的乾坤两卦,希望能给你一些有益的启示。 乾卦 乾:元,亨,利,贞。 无论是老板、管理者、普通员工,每个人都想成功,显然他们对成功的定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 摘要:悠远浩博的中国文化,从孕育发生到恢宏壮大,有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这一历程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日臻丰富的历程,也是“人不断解放自身",走向文明演进高峰的历程。而除此之外,各个历程的中国传统文化又有其各自的特征,各自有自己的精髓之处,也是这精髓之特征,书写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 关键词:传统文化发展历程基本特征儒家学说 所谓传统文化,广义上看应包括中国有史以来的所有文化,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狭义上主要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的中国儒释道文化,特别是宋明以降的程朱理学。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从汉武帝始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前期诸子并存、百家争鸣,后期一儒统天下,虽然也有释道参杂其中,个别时候甚至盖过儒术,但总体上是儒家独步天下,无有能与争雄。纵观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大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上古文化: 在古文化产生的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是工具。猿人最初使用的工具是天然和简单加工的石块,考古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为旧石器时代。从元谋人直到距今约7000年前的四川资阳人均处于这一时代。其中火的使用是旧石器时代先民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创造。从距今7000年开始,中华先民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磨制的较为精致的石器取代了打制的粗糙的石器。农业、畜牧业取代采集狩猎,成为首要的生产部门。以“泥条盘筑”为主要制作方法的陶器也广泛出现。 与物质文化长足进展的同时,中国先民的观念文化亦日益丰富、深化。原始宗教与原始艺术便是其主要存在形态。中华先民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三大类。另外表现在关系方面,人在世界中所处的关系有两种,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社会内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上古时代主要有男女通婚关系,以及由此关系制约的氏族关系。其组织形式则包括原始群、家族、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等等。 二、殷商西周文化: 商人发祥于山东半岛渤海湾。在初始阶段,商人主要从事游耕农业。与此相适应,商人的都城一再迁徒,史称“不常厥邑”。在长期定都的条件下,商人的文明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兼具“象形”、“会意”、“形声”等制字规则的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字进入了成熟阶段。文字的发明和使用,使迁殷以后的商人率先“有册有典”。以殷为中心展开活动的商人,脱离原始社会未久,在以神秘性与笼统性为特征的原始思维的支配下,商人尊神重巫,体现出强烈的神本文化的特色。关于殷商时期的神本文化,古代典籍屡有记述。《礼记·表记》便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周人确立的兼备政治权力统治和血亲道德制约双重功能的宗法制,其影响深入中国社会机体。虽然汉以后的宗法制度不再直接表现为国家政治制度,但其强调伦常秩序、注重血缘身份的基本原则与基本精神却依然维系下来,并深切渗透于民族意识、民族性格、民族习惯之中。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宗法文化特征的话,那么,这种文化特征正是肇始于西周。

浅谈周易的思维方式

浅谈周易的思维方式 摘要:文化是一个民族长期适应环境演化发展的成果,是每一个民族深层思维的根。因此西谚有云:「不以自己的文化来观察、思考、推理、解决问题,则一切都是无根的」。现代科学哲学与认知科学的研究趋向指出,现代及未来广义信息化时代(智能时代)的主流思维方式将从「西方传统的机械典范」转向「东方传统的系统典范」;在教育方面也将由传统的分科教学逐渐转向统整或合科的跨学科及跨学门的教学,由「本位主义的小教育观」转向「立足整体、综观全局」的大教育观(例如我国教育改革中「九年一贯的课程纲领」所提出的「统整课程与协同教学」的前瞻性观点)。学者的研究早已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具有丰富的系统典范思想,本文尝试以现代系统典范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观点来筛选、整理<<周易>>的思维方式以与现代认知科学和科学认识论的部分研究成果(与系统典范相通者)进行对比,相互启发,期能以「思维方式」为切入点,为自然与人文的多元交流建立另一个管道,为「国语文与自然科学之课程统整与协同教学的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认知模式、认知规律、思维模式、思维成长机制、统整典范、系统典范、周易思维。 何谓「思维」 「思维」的定义目前尚无共识,有些心理学家认为「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人强调「思维=利用信息(吸收、储存、加工、传递等)去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人认为「思维=不包括感知觉的高层次认知」,有人认为「思维=心智中的表征结构以及在这些结构上进行操作的计算程序」等等。本文拟采广义的说法把「思维直接等同于认知」(原因参本文),是认知状态和认知过程的有机整体(状态与过程相互建构支撑、不断成长的整体(明确的内涵参图一及第五小节),并于下文中以与现代认知科学和科学认识的研究成果相一致的系统典范观点,根据思维的要素、层次、结构和运演机制等来分类和描述「认知(思维)」。 科学认识(思维)过程及其范畴结构 较简单的认知目标可以由上述较低层次的认知来达成,但对较复杂的任务,就需要较高思维层次的「科学认识」来解决。科学的认识以概念及概念的结构(图式)为主要要素,以逻辑为主要(但非唯一,参下)的推理「规则」,因此科学的认识过程主要就是概念和概念结构的发生、成长和运用的过程。根据运演(操作)水平的不同来分类,科学概念由低至高可以分为潜概念、前概念、初概念和逻辑概念等四层次,分别对应于皮亚杰的四个认知或思维阶段(即感知运动时期、前运演时期、具体运演时期,以及形式运演时期)。因此,科学概念及其结构的发生和发展是在感知活动、经验事实(包括感知性经验和实验基础;与意象、符号等要素相联系)和观察实验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的稳定结构都具有数理逻辑结构的特征。科学概念的数理逻辑结构是科学概念成长的结果,但它又会反过来(反馈)加深主体对既有概念的理解,并且建构更多的新概念、新规则(法则、原理、定律、公理等产生式或程序性系统)。它们(概念的逻辑数学结构)同时也被用来解决问题、培养科学技能、检验和熟练科学方法的应用等等;而这些应用的实践成果又会反馈回去,对于概念和概念结构的成熟和进步提供助益。因此,我们可以说科学概念的数理逻辑结构是一个动态的有机整体,它藉由概念的形成、问题的解决、方法的应用、能力的培养等相互支持、相互建构的耦合反馈,使得科学认识能不断的成长。另外,在科学概念及其结构的形成过程中,逻辑方法(规则)(例如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并不是唯一的方法,非逻辑的直觉、

中国古代阴阳观

中国古代阴阳观 “阴阳”是中国哲学的最基本范畴。古往今来,中国人常用“阴阳”来解释种种亊情,判断各种行为。它与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都有联系。 用“阴阳”和“五行”来解释自然现象乃至社会现象的做法,可以追溯到殷商西周乊际。它起源于氏族社会人类对自身和自然界物象的观察。到西周春秋时期,形成了具有自然哲学性质的阴阳事气说,仍战国中后期至汉代,阴阳学说沿着朴素辩证法的阴阳观念和宗法伦理化的阴阳观念两条线索収展,形成了事元化的阴阳学说。西汉儒家大师董仲舒对阴阳学说的収展在于:他把宗法伦理化的阴阳观念提炼成“三纲”,深化了宗法伦理关系,同时构建了“天人阴阳”观念,形成了三元化的阴阳学说。 (一)夏商时期的阴阳观念: 1、表示自然现象 早期的阴阳,最初的意思非常简单,分别指太阳照到没照到:阳就是有太阳,晴天;阴就是没有太阳,阴天。后来,渐渐地被用来描述地,说地也有“阴阳”,比如山南为阳,山北为阴。可见,阴阳的早期含义就是对天地现象或者说是最简单的自然现象的描述,没有任何哲学思想,神秘思想。 在传世文献中,甲骨文乊后很长的时间里,阴阳的意义只是用来表示下雨、不下雨;低处、高处;背阴、向阳等等,有时候也引申为白天和黑夜。 《诗经》为我们探讨阴阳思想提供了很好的例证。《诗经·公刘》在描述周人先祖公刘率众迁徙时,使用了阴阳一词。这是我们迄今収现的最早把阴阳合用

的文献。诗中说:既溥既长,既景既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意思是说:“到了一个地方,先要搞清楚它的宽度和纵深,然后观测日影确定方向,再到山坡上,看高、看低,看东、看西;看南、看北来研究它的阴阳;再看看有没有可供使用的水源。”显然。这里的阴阳就是对地理环境阴阳向背的描述。 2、内涵不断抽象化,附加表征意义逐渐增加 随着文化、哲学的収展,阴阳的内涵日益抽象化。 阴阳可以指天上的两种现象,地上的两种现象,甚至于天地乊间的白昼和黑夜。也就是说,“阴阳”既可以表示时间,也可以表示空间。请注意这里的阴阳是无形无象,介于虚实乊间的东西。它没有形状,你不能说阴阳是扁的还是圆的;它也是不可触摸的,但是它有“象”。形与象的不同在于前者更具体一些;后者更抽象一些。比如一个地方背阴,“背阴”只能是象,不能使形,形必须是长的或方的或圆的。阴天也是如此,只是一种现象没有固定的形状和大小。所以,阴阳介于虚实乊间。 (事)西周时期的阴阳观念 经过提炼得以具有哲学意味的阴阳观念不断与《易经》结合。 仍本质上来讲,《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乊书。“卜筮”就是对未来亊态的収展迚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觃律理论的书。但是它又不同于一般单纯的卜筮乊书,在卜筮的形式和外壳乊下,通过生活经验和精神智慧的积累,易经孕育出哲学的内容,已经铸造出中国哲学的概念和具有哲学性质的世界模式,因而标志着中国哲学的开端。 《易经》有符号和文字两部分。最基本的符号是阴、阳。用“一”代表阳,用“--”代表阴;《易经》的文字部分共450条,4900多字。分卦辞和爻辞。

浅析中西思维方式差异的原因及主要表现说课讲解

浅析中西思维方式差异的原因及主要表现

浅析中西思维方式差异的原因及主要表现摘要:中西民族的思维方式,由于受不同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影响,客观上存在差异。东方民族的思维方式呈圆形,以直觉体验为工具,强调整体性;西方民族的思维方式呈线形,以逻辑实证为手段,强调部分分析。了解这些差异对我们的英语学习大有裨益。关键词:思维方式差异原因表现 1. 了解思维方式的必要性 人类的思维是在生产实践活动作用下人脑发展到高级阶段的机能,是人类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思维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来观察和反映客观世界,也对客观世界进行分析和综合。某个民族将长期以来对现实的认识凝聚成经验和习惯,借助语言形成思想,又赋予思想以一定的方式,就形成了这一民族所特有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其深层的表现有情感、意志等暗流及更深的以潜意识存在的观物态度,而其浅层的表现则为语言。 思维方式是沟通文化和语言的桥梁(连淑能,2002:39),与两者都密切相关:一方面思维方式体现于民族文化的所有领域,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和交际文化,尤其体现于哲学、科技、文学、美学、艺术以及宗教、政治、法律等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思维方式的差异,正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思维方式又是语言生成和发展的深层机制,语言又促使思维方式得以形成和发展。语言是思维的主要工具,是思维方式的构成要素。思维以一定的方式体现出来,表现于某种语言形式中。

思维方式的差异,也正是造成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研究语言的特征及其转换,要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要研究不同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就必须深入研究与语言和文化均有密切关系的思维方式。 2.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的原因 从地理和文化的角度看,全世界可以分为东方和西方两大区域。导致它们思维方式差异的原因很多,本文主要归纳为三个方面: 2.1 我们认为首先是东方西方哲学对语言的态度截然不同的缘故。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走上了“受指主义”的轨道。中国的第一位大思想家老子在他的著作《道德经》中不遗余力地否定语言的终极表达功能:“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他甚至否定语言是知识的来源:“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最后用反诘的形式做出判断:“名与身孰亲?”答案当然是“身” (受指)高于“名” (能指)。“名实之辨”更是儒家的看家本领,它的思维立足点是“实” (受指),用“循名以责实”的方法达到道德教化的目的。儒家否定语言的客观真理性,要看说话者本人的道德修养,即“道德”高于“文章”。尽量用超分析性、超逻辑演绎性的思维方式,很少论证和说明,文字向内凝缩,意义朝外涨溢,强调“言不尽意”、“得意忘言”。超越语言符号的限制,“事实胜于雄辩”,中国人对语言和能指的高度不信任和怀疑,直接导致了精神生活方面的内省传统,社会制度方面的人治传统以及知识艺术领域的寓言(传授技术后就把语言忘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