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旅游学概论》总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旅游学概论》总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旅游学概论》总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旅游学概论》总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总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现代旅游,是指()以后,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大众旅游。

A.工业革命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上世纪50年代

2.()旅行是指出自消遣娱乐和享受人生价值的需要而进行的非功利性的旅行活动。

A. 休闲旅行

B.享乐旅行

C.自助旅行

D.野外旅行

3.()一书将旅游定义为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A.《普通旅游学纲要》

B.《国家科学词典》

C.《现代观光论》

D.《旅游是现代人的特殊生活方式》

4. 关于古代旅游,中国的传统看法是()。

A.是一种外交活动;

B.宗教朝圣

C.经商

D.旅游是王公贵族和文人墨客的风雅韵事;

5.下列对旅游本质属性表述不正确的是()。

A.旅游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B.旅游是精神上的高层次消费活动

C.旅游是一种自然现象

D.旅游是一种以审美为特征的休闲活动

6.下列对旅游六要素表述正确的为()。

A.吃、穿、行、游、购、娱

B.吃、穿、住、用、行、游

C.住、穿、用、行、游、购

D.吃、住、行、游、购、娱

7.下列对旅游资源表述正确的是()。

A.凡是足以吸引旅游者亲临其境的自然和社会因素都统称为旅游资源。

B.为发展旅游业所开发利用的资源统称为旅游资源。

C.凡是足以吸引旅游者亲临其境的自然和社会因素,并且可以为发展旅游业所开发利用都统称为旅游资源。

D.凡是足以吸引旅游者亲临其境的自然因素,并且可以为发展旅游业所开发利用都统称为旅游资源。

8.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到()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国及第四大客源国,将成为世界旅游市场的中坚力量。

A.2025年

B.2020年

C.2018年

D.2022年

9.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旅游接待国、第四大旅游客源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

A. 2012年

B.2015年

C. 2020年

D.2025年

10.按()划分,现代旅游可分为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洲际旅游、环球旅游等。

A.旅游目的地

B.游览地域

C.组织形式

D.旅游活动的内容

11.现代旅游作为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自19世纪40年代首先在()出现。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12.旅游学研究的方法很多,其中通过各种类型旅游者的日常旅游活动,了解他们的动机、需求和爱好,经过综合分析,找出市场变化的规律性是()法。

A.个案法

B.社会统计法

C.比较法

D.观察法

13.古代旅行活动主要活跃在()等古文明的发源地。

A.古埃及、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古中国;

B.古埃及、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

C.古埃及、巴比伦、古希腊、古中国;

D.古埃及、巴比伦、古罗马、古中国;

14.古希腊的众多的旅游者中,最著名是()他曾遍访埃及、两亚、希腊本土,里海沿岸及意大利等地。

A.亚里斯多德

B.希罗多德

C.柏拉图

D.苏格拉底

15.公元9至10世纪时期,旅行家()曾到中国、印度等地经商旅游。

A.希罗多德

B.柏拉图

C.马苏第

D.苏莱曼

16.旅行家马苏第曾游历考察埃及、巴勒斯坦、印度、中国等地,著有()一书。

A.《马苏第游记》

B.《金色草原》

C.《历史》

D.《利物浦之行手册》

17.1487年,迪亚士受()国王资助,率船队沿非洲西海岸到达好望角。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

18.1497年,()受葡萄牙国王资助,率船队沿非洲西海岸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开辟了前往印度的新航线。

A.麦哲伦

B.达伽马

C.哥伦布

D.迪亚士

19.1492年,()国王资助率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北美洲。

A.麦哲伦

B.达伽马

C.哥伦布

D.迪亚士

20.1519年,()受西班牙国王资助率船队横渡大西洋,穿越太平洋,完成了首次环球航行。

A.麦哲伦

B.达伽马

C.哥伦布

D.迪亚士

21.《水经注》的作者是()。

A.张骞

B.郭守敬

C.徐霞客

D.郦道元

22.中国近代旅游业最早产生于我国()。

A.北京

B.上海

C.天津

D.广州

23.中国近代旅游是指()。

A.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这一历史时期的旅游

B.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这一历史时期的旅游

C .1919到1949年这一历史时期的旅游 D. 1840年鸦片战争到1981年这一历史时期的旅游

24.下列和托马斯·库克无关的有()。

A.运送了570人从莱斯特前往拉夫巴勒参加禁酒大会

B.组织了350人的消遣观光团去利物浦旅游

C.组织了有16.5万多人参加的“伦敦水晶宫”世界博览会。

D. 成立登山俱乐部

25.早期的旅游指南指的是()一书。

A.《利物浦之行手册》

B.《大唐西域记》

C.《徐霞客游记》

D.《金色草原》

26.国际上经济统计资料表明:当一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美元时,将产生国际旅游的动机;超()美元时,将产生洲际旅游的动机。

A.1000、3000

B.800、3500

C.1500、3000

D.800、3000

27.()在自己的书中纠正了过去对长江源头的错误说法,尤其是对岩溶地貌的考察研究,至今仍有很大的科学价值。

A.司马迁

B.李白

C.徐霞客

D.郦道元

28.19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时期,出现了()。

A.休闲旅游

B.留学热潮

C.保健旅游

D.修学旅

29.近代饭店是在()发展起来的。

A. 明代末期

B.清代初期

C.清代中期

D.清代末

30.()学校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旅游专门人才的开始。

A.上海旅游高等专科

B.北京旅游学院

C. 杭州大学

D. 南开大学

31.()年开始,我国推出“中国主题游”,向世界首次推出经过整体包装的极具中国特色的旅游产品。此后每年都有宣传的主题。

A.1990年

B.1991年

C.1992年

D.1993年

32.()将旅游者定义为是出自寻求愉悦的目的而前往异地并在该地做短暂停留的人。

A.魏向东

B.谢彦君

C.邹春洋

D.王敬武

33.下列几种人不为国际旅游者有()。

A.在海上巡游过程中停靠某国,登岸访问的人员,即使其停留时间不足24小时

B.不论是否签定合同而到另一个国家从事某一职业的人

C.为工商业务原因而出国旅行的人

D.为出席国际会议或作为各国公务代表而出国旅行的人

34.短途国际旅游者是在另一个国家访问不超过()小时的人。

A.10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36小时

35.国际游客不包括()

A.试图向目的国移民或在该国谋求就业者;

B.以外交官身份或军事人员身份进行访问者;

C.任何上述人员的随从人员;

D.外国轮船船员或飞机机组成员今选在某国短暂停留者;

36.()是指在本国某一旅游目的地旅行超过24小时而不足1年的人。

A.国内过夜旅游者

B.国内不过夜旅游者

C.国外过夜旅游者

D.国外不过夜旅游者

37.以异地逗留时间长短作为评判是否为国内旅游者的国家是()。

A.法国

B.加拿大

C.英国

D.美国

38. 国内过夜旅游者是指我国大陆居民离开长住地在境内其他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内至少停留一夜,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国内游客;

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12个月

39.当一国人均国民中产总值达到()美元时,居民将普遍产生国内旅游动机。达到时.将产生到邻国旅游的动机;超过10000美元时,将产生全球旅游动机。

A.800—1000美元

B. 1000—3000美元

C.3000—5000美元

D.5000—8000美元

40.可支配收入尤其是可自由支配收入水平不仅决定了一个人能否有条件外出旅游,而且也决定了其在旅游活动中的消费水平

41.()带薪休假制度的起源地。

A.澳大利亚

B.美国

C.英国

D.法国

42.日本《劳动基本法》规定,出勤率在()以上或连续工作()个月以上者,每年可享受10天的带薪休假。

A. 80%、3个月

B. 70%、6个月

C. 80%、6个月

D. 60%、3个月

43.美国学者斯坦里·帕洛格将人类的心理进行分类,其中()特征是思想谨小慎微,多忧多虑,不爱冒险,喜好安逸轻松,活动量小,喜欢熟悉的环境和气氛。

A.自我中心型

B.多中心型

C.中间型

D.近自我中心型

44.下列关于旅游流,表述错误的是()。

A.是指在一个区域上由于旅游需求的近似而引起的旅游者集体性空间位移现象

B.旅游目的地统计的分析和判断并引导其地区流向提供依据

C.同时也反映了旅游者的流动规律和特征,为分析和研究旅游市场的动态变化提供重要依据

D.分析和研究旅游流的规律和特征,必须掌握好旅游流的流向和留序两个基本因素

45.旅游流中,能反映某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出游人数的数量和规模的因素是()。

A.旅游流流向

B.旅游流流量

C.旅游流流动

D.旅游流流速

46.()提出的“主要城市间旅游流双向运动”模式,特别强调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不仅仅构成客源地,而且作为国际和全国性的旅游目的地,还发挥着许多不同的或互补的作用。

A.D.Pearce

B. Lundgren

C. Campbell

D. Mariot

47.()是影响旅游流流向、流量和流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A.交通工具

B.经济能力

C.空间距离

D.闲暇时间

48.被誉为世界“购物天堂”的我国的城市是()。

A.香港

B.上海

C.广州

D.澳门

49.旅游体验的核心是()。

A.情感性

B.娱乐性

C.综合性

D. 参与性

50.()指人们为了获得某种知识、技能而主动地参与到一项活动之中,在事件发生的过程中增长见识。

A.娱乐体验

B.教育体验

C.逃避体验

D.生存体验

51.()是人们做出旅游决策并付诸实施时,对旅游效果产生的一种心理预期

A.旅游体验

B.旅游动机

C.旅游期望

D.旅游效用

52.关于旅游期望与旅游体验之间的比较,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旅游体验<旅游预期,旅游者会感到兴奋,满足程度大大提高,并会产生重游的欲望;

B.旅游体验=旅游预期,旅游者会感到满足,但不一定有重游的欲望;

C.旅游体验>旅游预期,旅游者会感到失望,产生不满足感,并会埋怨甚至投诉。

D.旅游体验<旅游预期,旅游者会感到失望,产生不满足感,并会埋怨甚至投诉。

53.()书中认为“旅游资源是在现实条件下,能够吸引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并进行旅游活动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它是旅业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A.《旅游学导论》

B.《旅游地理学》

C.《旅游资源鉴赏与开发》

D.《中国旅游资源景观欣赏》

54.旅游资源中,属于非物质的、精神的有()。

A.名川大山

B.森林河流

C.文化艺术

D.珍稀动物

55.按照旅游资源成因可以将旅游资源分为()。

A.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B.观光游览型旅游资源和参与型旅游资源

C.休疗保健型旅游资源和文化型旅游资源

D.情感型旅游资源和购物型旅游资源

56.下列不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动植物旅游资源

B.旅游纪念品

C.土特产品

D.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5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38972—2003)依据旅游资源的性状,即现存状况、形态、特性相特征,将其划分为()个“主类”、()个“亚类”和()个“基本类型”三个层次。

A. 6、31、155

B.8、31、155

C. 8、30、155

D. 8、31、156

58.旅游资源的()直接影响到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和旅游地的前途和命运,影响开发后的吸引力方向和开发规模。

A. 评价

B.规划

C.开发

D.利用

59.()是旅游资源质量和水平的反映。

A.旅游资源的特征

B.旅游资源的结构

C.旅游资源的价值

D.旅游资源的特色

60.在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时,它所处的()是评价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A.经济环境

B.自然环境

C.人文环境

D.政治环境

61.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是()。

A.建设和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完善各类旅游服务

B.增强可进入性

C.加强宣传促销,开拓客源市场

D.旅游景区、景点的规划设计

62.旅游资源遭受损害和破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列属于人为因素的是()。

A.河流污染

B.风蚀

C.水灾

D.白蚁对古建筑的破坏

二、多选题

1.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类旅游活动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包括()。

A.古代旅游

B.享乐旅行

C.近代旅游

D.休闲旅游

2. 现代旅游的根本内驱力是()。

A.匮缺补偿

B.自我实现

C.人的基本需要

D.娱乐消遣

3.在西方,古代旅行只局限于()。

A.是一种外交活动;

B.宗教朝圣

C.经商

D.旅游是王公贵族和文人墨客的风雅韵事;

4.人们之所以喜欢旅游,就是因为旅游能够满足人们对、、的欣赏和享受。

A.自然美

B.艺术美

C.生活美

D.建筑美

5.新旅游的六要素包括()。

A.资源、环境

B.文化、科技

C.交通、旅游

D.余暇、金钱

6.旅游者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是()。

A.自由支配的收入水平

B.有一定的余暇时间

C.有旅游动机

D. 购买权利

7.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

A.大众性

B. 审美性

C.异地性

D.审休闲娱乐性

8.大众旅游出现的条件有()。

A.旅游景点的增多

B.集体旅游形式的出现

C.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求知欲

D.现代社会休闲、消费主义心态的日趋增强

9.按旅游活动的内容划分,可以将现代旅游划分为()。

A.农业旅游

B.豪华旅游和大众旅游

C.演艺旅游、工业旅游

D.文化旅游、生态旅游

10.旅游学研究对象有()。

A.要研究旅游业发展的运行机制与发展规律。

B.要研究旅游现象的基本矛盾及运动规律。

C.要研究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旅游环境变化规律。

D.要研究旅游业发展的影响评价与协调发展。

11.旅游现象中的基本矛盾有()。

A.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之间的矛盾

B.旅游目的与旅游行为之间的矛盾

C.旅游期望与旅游感受之间的矛盾

D.旅游动机与旅游体验之间的矛盾

12.古代旅行活动主要活跃在()等国。

A.古罗马

B. 古中国

C.古巴比伦和古希腊

D.古埃及

13.古希腊的()是当时世界著名的宗教胜地。

A.爱琴海

B.奥林匹斯山

C.特尔斐

D.提洛岛

14.从16世纪中叶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继位,到18世纪工业革命前,欧洲的旅游活动又有了新的发展,()成为新的时尚。

A.休闲旅游

B.享乐旅游

C.教育旅游

D.保健旅游

15.人类古代旅行的特点有()。

A.商人开创了旅行的道路

B.多种旅行活动并存

C.古代旅行的参加人员规模较大

D.出现了大批的旅行家及旅行专著

16.工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具体表现在()。

A.产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的发展

B.产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性质

C.产业革命为近代旅游孕育了社会需求

D.产业革命使大规模的人员流动成为可能

E.产业革命带来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

17.现代旅游兴起的原因有()。

A.相对持续的和平大环境;

B. 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

C.政府行为的促动;

D. 国家间的合作联系日益增加;

18.现代旅游的主要特征有()。

A.游客的大众性

B.地理的集中性

C.旅游的季节性

D.增长的持续性

19.现代旅游大众性的主要内容有()。

A.旅游阶层越来越广泛

B.参加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

C.旅游已被广大企业作为激励员工的重要手段

D.经济的收入的提高

20.中国古代旅行的主要形式有()。

A.帝王巡游

B.官吏宦游

C. 买卖商游

D. 文人漫游

21. 20世纪初三大旅行代理业务公司有()。

A.美国的“运通”公司

B.比利时的“铁路卧车公司”

C.德国的观光俱乐部

D.英国的通济隆公司

22.下列属于玄奘的著作有()。

A.《大唐西域记》

B.《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C.《金刚经》

D.《佛国记》

23.旅游者的概念性界定一般包括()三个要素。

A.旅行范围

B.空间

C.时间

D.旅行目的

24.以下几种人不在国际旅游者之列有()。

A.不论是否签定合同而到另一个国家从事某一职业的人

B.到国外定居者

C.为工商业务原因而出国旅行的人

D.居住在边境地区而日常越境到邻国工作的人

25. 下列人员可以计算为国际游客的有()。

A.为了娱乐、医疗、宗教仪式、体育活动、家庭事务、会务、学习或过境进入另一国家者;

B.外国轮船船员或飞机机组成员今选在某国短暂停留者;

C.停留时间不足1年的外国商业或公务旅行者,包括为安装机械设备而到达的技术人员;

D.负有持续时间不足1年使命的国际团体雇员或回国进行短期访问的旅行侨民。

26. 一般地,人生时间可分()。

A.工作时间

B.生活时间

C.闲暇时间

D.可自由支配时间

27.在现代社会中,根据闲暇时间的分布状况,一般将其分为()部分。

A.每日闲暇时间

B.每周闲暇时间

C.公共假日

D.带年薪休假

28.美国著名的旅游学教授罗伯特·麦金托什把旅游动机划分为()。

A.身体方面的动机

B.文化方面的动机

C.人际方面的动机

D.地位和声望方面的动机

29.按旅游者的年龄,可以分为()。

A.少年旅游者

B.青年旅游者

C.中年旅游者

D.老年旅游者

30.按旅游出行目的进行划分,把旅游者分为()。

A.娱乐消遣型旅游者

B.差旅型旅游者

C.个人及家庭事务型旅游者

D.奖励旅游者

31.娱乐消遣型旅游者的特点是()。

A.外出旅游的季节性强

B.外出旅游的自由度高

C. 对住宿条件要求较高

D.对价格的高敏感性

32.差旅型旅游者的特点是()。

A.出行频繁,重游率较高

B.出行不受季节性的限制

C.选择自由度较小,甚至没有

D.对服务质量要求高,对价格不敏感

33.旅游流的决定因素有()。

A.旅游客源地

B.旅游目的地

C.旅游交通是决定

D.旅游者

34. 关于Campbell模型的内容表述正确的有()。

A.Campbell模型描述了从一个城市中心向外辐射的不同的旅游流运动形式

B.是根据旅行的重要程度和停留期间的活动内容,将旅游流的运动方式予以分类

C.对于“休闲者”来说,休闲活动本身构成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元素,其旅行以辐射的形式分布在城市周围

D.对于“度假者”来说,移动式的旅游构成这一旅游活动的主要部分,并且会在途中做数次停留,其旅行一般是线性的,沿高速公路呈环状分布

35. Lundgren提出了旅游目的地的类型包括()。

A.中心城市型旅游目的地

B.周边城市型旅游目的地

C.周边乡村型旅游目的地

D.远距离自然环境旅游目的地

36.下列对旅游者流动规律表述正确的有()。

A.远距离流动占主导地位

B.旅游者流动相对集中于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之间

C. 流向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D. 从严寒地区流向温暖地区或从温暖地区流向严寒地区

37.世界三大海滨旅游区包括()。

A.地中海

B.加勒比-墨西哥湾

C.东南亚沿海

D.夏威夷群岛

38.旅游体验的特点有()。

A.综合性

B.高参与性和亲历性

C.价值性

D.情感性

39. Pine II根据体验者的参与程度把体验()。

A.娱乐

B.教育

C.逃避

D.审美

40.旅游者旅游体验的质量可以用()来衡量。

A.满足感

B.淡漠感

C.失望感

D.焦虑感

41.旅游资源中,属于物质的、有形的客观实体有()。

A.名川大山

B.森林河流

C.文化名城

D.珍稀动

42.旅游资源的作用和地位主要表现为()。

A.旅游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B.刺激旅游需求的内在动因

C.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D.旅游资源的特性控制着旅游活动的周期

43.旅游资源分类的标准有()。

A.成因

B.属性

C.功能

D.时间

44.根据旅游资源功能的不同可以把旅游资源区分为()。

A.观光游览型

B.参与体验型

C.购物型

D.休闲娱乐型

45.按照旅游资源的功能分类可以将旅游资源分为()。

A.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B.观光游览型旅游资源和参与型旅游资源

C.休疗保健型旅游资源和文化型旅游资源

D. 情感型旅游资源和购物型旅游资源

46.旅游资源的特点是()。

A.价值上的观赏性

B.类型上的多样性

C.时代性

D.吸引上的定向性

47.旅游资源评价的原则是()。

A.静态原则

B.效益估算原则

C.定性与定量评价原则

D.客观实际原则

48.旅游资源评价环境包括()。

A.自然环境

B.经济环境

C.社会环境

D.旅游资源的环境容量和承载力

49.定性评价方法包括()。

A.三三六评价法

B.六字七标准法

C.美感质量评价法

D.体验性评价法

50.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有()。

A.市场导向原则

B.“科学开发、合理保护、永续利用”的原则

C.游客参与原则

D.突出独特性的原则

51.下列属于现实的旅游资源的是()。

A.雅鲁藏布大峡谷

B.九寨沟

C.泰山

D.塔克拉玛干沙漠

52.大多数自然风景都采取()的开发方式。

A.分期开发

B.一次性开发

C.多次开发

D.滚动式开发

53.在旅游资源保护方面开发应遵循的原则有()。

A.既要尊重经济规律,又要尊重自然客观规律的原则

B.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使用谁付费、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

C.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的原则

D.“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

54.旅游资源遭受损害和破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列属于自然因素的是()。

A.水灾

B.风蚀

C.河流污染

D.白蚁对古建筑的破坏

55.为了对旅游资源加以保护,我国颁布的法律法规有()。

A.文物保护法

B. 环境保护法

C. 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

D.森林法

三、填空题

1. 19世纪中期,的成立标志着世界近代旅游业的诞生。

2. 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里所从事的各种自由活动,它是当今社会人们的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被誉为现代社会的“安全阀”。

3. 是人类想感知到现有的生活环境中看不到、听不见的远方世界。

4. 庆典期间所进行的活动发展为奥林匹克运动。

5.公元1096—1291年客观上促进了交通的发展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为进一步活跃和发展东西方旅行活动奠定了基础。

6. 为日后近代旅游活动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7.世界上第一次以一个组织的形式出现,并与运输业直接挂钩而开旅游业先河的人,被誉为世界旅游之父是。

8.中国第一家旅行代理机构的诞生,标志着中国近代旅游业的兴起。

9. 和两个旅游机构的建立,标志我国现代旅游业的诞生。

10.宗教云游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和。

11. 和两个旅游机构的建立,标志我国现代旅游业的诞生。

12.旅游流的三个基本因素是、和。

13. 是诱发旅游动机和旅游行为的和事物的总和。

14.旅游资源评估的内容包括、和三个方面。

15.旅游资源开发必须遵循、和三大效益统一的原则。

四、判断题

1.单纯旅游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

2.享乐旅行是指出自消遣娱乐和享受人生价值的需要而进行的非功利性的旅行活动。

()

3.人民大众成为旅游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现代旅游和古代旅游的主要差别之一。()

4.旅游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自然现象,也是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产物,因此旅游的产生、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密不可分。()

5.旅游消费是比一般的生活更高级的消费形式。()

6.旅游资源构成旅游活动的主体。()

7.大众旅游是指其参加者的范围已扩展到普通的劳动大众,但仍是是少数特权阶层的专利品。()

8.现代旅游兴起后的相当长的时期内由旅行社组织和安排的规范化大众旅游模式是十分必

要的。()

9.旅游,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审美活动。()

10.度假出游是观光旅游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未来的旅游主题,以后必将成为旅游的主流。()

11.旅游是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而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2.从某种意义上讲,“大旅游”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近代旅游的兴起和发展。()

13.依靠人文旅游资源吸引游客的国家和地区,旅游接待量的季节性波动比较大。()

14.消遣型旅游受季节性制约多一些,事务型旅游几乎不受季节性影响。()

15.当一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00美元时,居民将普遍产生国内旅游的动机。()

16.目前世界各国旅游业的发展模式趋向多元化和个性化。()

17.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主要原因开始是处于外交和经济上的需要。()

18.中国近代旅游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诞生这一历史时期的旅游。()

19.中国现代的旅游历史是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旅游发展过程。()

20.短途旅游者是指到一个国家做短暂访问,逗留时间少于24小时的游客(不包括海上巡游

过程中来访的游客)。()

21.凡在我国旅游住宿设施内至少停留一夜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称为国际旅游者。()

22.可支配收入尤其是可自由支配收入水平不仅决定了一个人能否有条件外出旅游,而且也决定了其在旅游活动中的消费水平。()

23.旅游需要就是促发一个人产生旅游意愿及到何处去、做何种旅游的内在驱动力。()

24.娱乐消遣型旅游者是以娱乐、消遣求得精神放松,享受临时变换环境多带来的愉悦为主要目的的旅游者。()

25.差旅型旅游者季节性比较强。()

26.个人及家庭事务型旅游者对旅游价格十分敏感,对旅游消费精打细算,在旅游过程中较少利用旅游目的地住宿设施及其他服务项目。()

27.旅游流流向反映了旅游目的地与旅游客源地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和途径。()

28.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的出游随旅行距离的增加而减少,人们出游大都遵循先近后远的原则,旅游流向以远距离为主。()

29.旅游者旅游活动的参与程度与体验效果直接相关,参与程度越高,体验效果越好;反之,则越差。()

30.旅游满意度的高低主要通过比较旅游期望和实际感知的差异获得。()

31.旅游满足程度的大小,与旅游期望大小无关。()

32.旅游资源应存在于旅游目的地,而不是从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间的其他地方。()

33.旅游资源既有物质的,也有非物质的,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

34.旅游资源越丰富,旅游吸引力就越大,旅游需求强度并不会相应的增大。()

35.自然旅游资源今后还可不断地创造与更新。()

36.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胜古迹和列入“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自然保护区不属于国家级旅游资源。()

37.旅游资源只具有美学特性,就可以吸引游客,观赏性不必太强,就能对游客有较强的吸引力。()

38.旅游资源不可转移性的特点,决定了旅游资源的开发,一般要求在原地进行。()

39.旅游资源越复杂、越含蓄、越有趣味,它的容时量就越大。()

40.旅游资源的容人量是指旅游景区中能容纳游人的最大数量。()

41.旅游资源保护个只是旅游资源管理部门和单位的责任。()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B

3.A

4.D

5.C

6.D

7.C

8.C

9.B 10.A 11.B 12.

D 13.A 14.B 15.D 16.B 17.A 18.B 19.C 20.A 21.D 22.B 23.B

24.D 25. A 26.A

27.C 28.B 29.D 30.A 31.C 32.B 33.B 34.C 35.D 36.A 37.C

38.B 39.A

41.D 42.C 43.A 44.D 45.B 46.A 47.C 48.A 49.D 50.B 51.B

52.C 53.C 54.C 55.A 56.D 57.B 58.A 59.C 60.B 61.D 62.A

二、多选题

1. ABC

2.AB

3.ABC

4.ABC

5.ABD

6.ABC

7.ABCD

8.BCD 9.ACD 10.ABD 11.ABCD 12. ABCD 13.BCD 14.CD 15.ABD

16.ABCDE 17.ABCD 18.ABCD

19.ABC 20.ABDD 21.ABD 22.AB 23.BCD 24.ABD 25.ABCD

26.ABCD 27.ABCD

29.ABCD 30.ABC 31.ABD 32.ABCD 33.ABC 34.ABCD 35.ABCD

36.BCD 37.ABC

38.ABCD 39.ABCD 40.ABC 41.ABCD 42.ABCD 43.ABCD 44.ABC 45.BCD

46. BCD

47.ABCD 48.ABCD 49.ABCD 50. ABCD 51.ABCD 52.AD 53.ABCD

54.ABD 55.ABCD

三、填空题

1. 通济隆旅行社的成立;

2.休闲;

3.远方崇拜;

4.奥林匹亚庆典;

5.十字车东征;

6.文艺复兴;

7.托马斯·库克;

8.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

9.华侨服务社、中国国际旅行社

10.法显、玄奘和鉴真11.华侨服务社和中国国际旅行社12. 流向、流量和流速

13.旅游资源14.旅游资源特色、旅游资源环境和旅游开发条件15. 经济、社会和环境

四、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

《资本论》习题答案 (2)

一,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是怎样阐述《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最终目的的 1."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这句话对《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给予了极其严密的科学规定. 《资本论》全书就是按照这个研究对象的规定进行研究的,是对这个研究对象的科学论证.马克思的这一观点告诉我们,《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社会这个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关系与交换关系.对此,可从以下方面理解. 第一,《资本论》中所要研究的不是一切生产方式,而是其中一种特定的生产方式,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就从纵的方面确定了《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这个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方式. 第二,《资本论》中所要研究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是研究它的一切方面,而是研究从它产生出来的(或者说与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这又从横的方面确定了《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这个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第三,《资本论》中所要研究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是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其中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指生产资料和劳动者以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对立为特征相结合的生产方式,与此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就是建立在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对立基础上的直接生产过程中的人和人的社会关系与交换过程中的人和人的社会关系. 第四,研究对象的表述中没有提出分配关系,是因为分配的形式完全取决于生产的结构,分配不过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实现.马克思之所以要把交换关系明确表述出来,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最发达的商品经济,它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具有它以前时代所不同的特点.虽然研究对象的表述中没有提到分配关系,但在《资本论》的实际内容中包含了对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研究.第一卷"工资篇"分析了工人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资本积累"和"所谓原始积累"阐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条件的分配;第三卷论述了剩余价值在各个剥削集团之间的分配. 同样,研究对象的表述虽然没有提出消费关系,但《资本论》的实际研究中包含了对资本主义消费关系的分析.消费分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前者属于直接生产过程,后者是社会总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因而消费关系是属于生产关系总和中的内容的.马克思在阐述劳动力再生产理论,资本主义积累理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时,都分析了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的个人消费.可见,作为《资本论》研究对象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包括了资本主义的消费关系.只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狭义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起着决定作用,所以马克思研究对象的表述,突出了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2.《资本论》的最终目的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电视摄像综合测试题(五)

电视摄像综合测试题(五)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摄像机的光学系统一般是由________、色温滤色片、红绿蓝分光系统等组成的。( B ) A.定焦距镜头 B.变焦距镜头 C.广角镜头 D.长焦镜头 2.正常人眼可以辨别出的同一色相的光度变化有________种之多。( D ) 画面在电视节目中如同诗歌中的“诗眼”,音乐中的“重音符”,语言文字中的“惊叹号”。( D ) A.全景 B.中景 C.近景 D.特写 拍摄使画面前景突显,背景相对压缩,当用广角镜头拍摄时,画面会表现出强烈的透视效果。( B ) A.平角 B.仰角 C.俯角 D.顶角 “三不变”是拍摄固定画面的前提条件。( C ) A.机位、光圈、焦距 B.机位、光轴、焦点 C.机位、光轴、焦距 D.机位、光圈、焦点 中环境范围由小变大。( B ) A.推镜头 B.拉镜头 C.摇镜头 D.跟镜头 画面中始终有一个具体的运动的主体,一般情况下主体在镜头的开始至结束均呈现为一个相对稳定的景别。( B ) A.推镜头 B.拉镜头 C.摇镜头 D.跟镜头 8.广角镜头的视角要比人的正常视角宽。一般来说广角镜头的视角宽于( B )

°° °° 与________的比值被称为光圈系数(F)。( A ) A.焦距;入射光孔直径 B.入射光孔直径;焦距 C.焦距;入射光孔半径 D.入射光孔半径;焦距 一般多是无阴影的软光,用以减弱主光的生硬粗糙的阴影。( D ) A.修饰光 B.轮廓光 C.环境光 D.辅助光 是最适宜于人眼的一种颜色。( C ) A.红色 B.黄色 C.绿色 D.蓝色 的色温在5400K-5500K左右。( B ) A.日出、日落 B.中午前后的阳光 C.阴沉的天空 D.蔚蓝色的北方天空 13.所谓轴线,是指被摄对象的________和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一条虚拟的线。 ( A )A.视线方向、运动方向 B.视线方向、身体朝向 C.谈话对象、运动方向 D.谈话对象、身体朝向 14.演播室类电视摄像和外景类电视摄像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____的不同。(C ) A.所用摄像机 B.创作人员 C.拍摄时光线条件 D.摄像师水平 具有不可重复性,________有可重复性。( B ) A.艺术类摄像;纪实类摄像 B.纪实类摄像;艺术类摄像 C.演播室类摄像;外景类摄像 D.外景类摄像;演播室类摄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6.目前我国通行的电视技术标准为_625_行,每行_800__多个像素。 17.决定一个画面景别大小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摄像机和被摄体之间的实际距离,二是摄像机所使用镜头的_焦距_。 18.景别的变化带来的是__视点__的变化,它能通过摄像造型达到满足观众从不同视距、不

动画概论总复习题目(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第一部万氏兄弟的动画片是( ) A.《铁扇公主》 B.《白蛇传》 C.《纸人捣乱记》 D.《大闲天官》 2.动画与真人合成的影片是( ) A.《狮子王》 B.《埃及王子》 C.《谁陷害了兔子罗杰》 D. 《泰山》 3.动画的创始人被叫做“动画之母”的人是( ) A.埃米尔·雷诺 B.保罗·罗盖 C.华特·迪斯尼 D.约瑟夫·高原 4.世界上第一部音画同步的有声动画《蒸汽船威利》创作于( ) 年年年年 5.“动画不是会动的画的艺术,而是创造运动的艺术”,说这句话的人是( ) A.沃尔特·迪士尼 B.埃米尔.雷诺 C.诺曼·麦克拉伦 D.汉纳巴贝拉 6.国际动画电影协会的英文缩写是( ) 7.造型艺术的首要功能是() A.抽象 B.审美 C.意境 D.造型 8.世界上最早放映动画片的人是( ) A.约翰拉斯特 B.彼得罗杰 C.埃米尔·雷诺 D.沃尔特迪斯尼 9.最早提出人眼有“视觉暂留”特点的人是( ) A.彼得·罗杰 B.诺曼麦克拉伦 C.约翰拉斯特 D.奥诺雷杜米埃 10.布莱克顿利用逐格技术拍摄的动画片是( ) A.《闹鬼的旅馆》 B.《恐龙葛蒂》 C.《墨水瓶人》 D.《幻影集》 11.画面分镜头剧本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 A.文字与声音 B.动作描述 C.画面与文字 D.镜头转换 12.动画的部分属性是() A.电视剧 B.电影 C.舞台剧 D.木偶剧 13.表达悲剧故事主题的影片是( ) A.《白雪公主》 B.《一只娶了母鹅的猫头鹰》 C.《幻想曲》 D.《种树的人》 14.下面属于立体动面影像的动画片是( ) A.《柯尔基斯战役》 B.《圣诞夜惊魂》 C.《花木兰》 D.《牧笛》 15.最具有代表性的小说式叙事形式的动画作品是( ) A.《埃及王子》 B.《泰山》 C.《梦幻街少女》 D.《萤火虫之墓》 16.动画的产品形式分为动画片、动画与真人合成和( ) A.产业动画 B.动画特技效果制作 C.广告动画. D.实验动画 17.动画作品的声音构成是声效、音乐和( ) A.对白 B.特效 C.影像 D.配乐 18.《星期一闭馆》是属于哪一种动画片的形式( ) A.产业动画 B.广告动画 C.科教动画 D.实验动画 年发明转描机的人是( ) A.温瑟·麦凯 B.埃米尔·雷诺 C.马克斯·佛莱雪D,布菜克顿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汇编)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一、填空。(40分,每空2分) 1、语文是最重要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课程目标根据()()()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的整体提高。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3、小语新课标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认识汉字()个,其中()个要求会写;第二学段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个左右,其中()个左右会写;第三学段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个左右,其中 ( )个左右会写。 4、一至二年级要求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的话,写()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和()。 5、 3至4年级学生要能不拘形式地写下()、()和(),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二.选择(20分,每小题2分) 1、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 A.学生 B.学校 C.教师 D.校长 2、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3.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 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 4、()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1)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2)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4)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5、创新型课堂教学应是()。 A、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气; B、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 C、给予人人参与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6、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 A自主、合作、创新 B自主、合作、探究 C主动、合作、改革 D提高、发展、创新 7、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课程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 A、定量评价法与定性评价法 B、目标评价法和目标游离法 C、自评与他评 9、关于教学策略的认识正确的是()

资本论总复习题含答案

资本论复习题(简答部分) 1、简述《资本论》的根本观点及其实践意义? 答:《资本论》的根本观点:(1)经济的社会形态即社会经济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2)经济的社会形态发展变化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而是"自然史的过程"。因此,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或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不可能从来就有和永世长存。它是历史的产物,根本不是从来就有的,它还必然在历史过程中消亡,根本不会永世长存。其实践意义在于:指导我们在社会实践中,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正如近代封建社会必然被资本主主义社会代替那样,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仍然要继续发展。因此,我们要从社会发展规律上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要坚信无论现代社会发展历程何等曲折,都逆转不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 2、如何概括商品的含义? 答:可以概括为:(1)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2)商品是其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3、什么是资本?研究资本有何实践意义? 答: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研究它的实践意义:在于启发我们拓宽认识和具体操作资本。资本不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独有的。资本原来是货币,货币投入生产经营实现增殖就变成资本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就已存在资本。事实表明,资本也存在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因为公有制经济同样需要投入货币实现增殖,因而,投资要作为资本来经营。 4、什么是资本循环?马克思是怎样阐述资本循环过程的? 答:企业的投资,在生产经营中离开出发点,经历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就叫资本循环。 从货币形式出发的资本循环过程,经历三个阶段,采取三种形式,行使三种职能,从而体现购、产、销的统一。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第一种形式是货币资本形式,第一种职能是购买职能。在购买阶段上的企业投资,以货币资本的形式出现,其职能是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企业提供生产要素。通过购买阶段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第二种形式是生产资本形式,第二种职能是生产出商品来。在生产阶段上,企业投资以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物质内容的生产资本形式出现,其职能是力求生产出物美价廉的商品,从而使生产资本形式转化为商品资本形式。第三个阶段是售卖阶段,第三种形式是商品资本形式,第三种职能是把商品售卖出去,收回成本,获取利润。 5、货币本质是什么?它有哪些职能? 答:货币的本质,体现在:(1)货币是起着一般等价物作用的特殊商品。原来的货币是在商品交换发展过程中,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商品。只是因为这种商品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时才变成货币,成为价值表现最成熟的形式。(2)货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在商品经济中,货币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关系,各个商品生产者通过交换自己的劳动产品,才得以实现彼此之间的社会关系。 货币的本质决定了货币的职能,主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两种基本职能。 6、怎样理解资本主义的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 答:资本积累,广义地说包括资本主义积累和资本原始积累,狭义地说,仅指资本主义积累。(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统治地位以后所进行的资本积累,称为资本主义积累。这种资本积累是指剩余价值资本化。(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统治地位以前所进行的资本积累,称为资本原始积累。 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的含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发展过程,就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发生发展过程。这一矛盾随资本的不断积累而日益

电视摄像试题集1

电视摄像试题集1 一、选择题 1、下面不属于摄像机的基本组成部分的是:B A、寻像器 B、话筒 C、摄像机机身 D、镜头 2、下面说法错误的是:B A、光圈值数字越小,光圈孔径越大,进入的光就越多。 B、光圈值数字越大,进入镜头的光越少,所以小口径镜头的光圈值数字就小。 C、f/1.4和f/2.0这两种口径的镜头,在同样的环境下使用,前者进光速度更快。 D、在对摄像机调节黑平衡时,镜头的光圈是关闭的。 3、下面有关镜头焦距与景深说法正确的是:C A、长焦镜头景深大,容易虚焦。 B、广角镜头景深小,不容易虚焦。 C、长焦镜头压缩Z轴并使沿Z轴的活动显慢。 D、广角镜头压缩Z轴并使沿Z轴的活动显慢。 4、下面关于色温的说法正确的是:D A、色温与物体的表面温度相等。 B、色温与温度的大小相反。 C、日出日落时的色温比中午前后的太阳色温高。 D、日光灯比白炽灯的色温要高。 5、关于突出主体的表现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保持主体在画面中心 B、主体应是画面特写 C、保持拍摄方向用仰角 D、依靠造型表现技巧

6、人们通过看活动画面对一具体形象的识别速度是:B A、0.6秒 B、2.8秒 C、2.1秒 D、0.4秒 7、摄像机在光源色温3200K的基准之下,为保证正确的色彩还原,其输出的红(R)、绿(G)、蓝(B)三路电信号比例应是:C A、1∶2∶3 B、2∶4∶6 C、1∶1∶1 D、1∶3∶5 8、黄金分割即把一条线段分为两段之后,其中一段与全长的比值应为:D A、0.415 B、0.314 C、0.5 D、0.618 9、在实践中,摄像机的机位、光轴、焦距“三不变”的画面,为了有别于摄影照片和美术作品,应该加强:A A、捕捉动感 B、精心构图 C、准确曝光 D、精确对焦 10、电视的画面无纯黑部分,主要是因为电视的________所导致。A A、强光漫射 B、摄像造型 C、框架结构 D、杂波信号 11、有明显的内容中心和结构主体,重视特定范围内某一具体对象的视觉轮廓形状,能够完整地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的景别是:C A、特写 B、近景 C、全景 D、中景 12、从本质上讲,甩镜头属于:D A、拉镜头 B、推镜头 C、移镜头 D、摇镜头 13、电视系列片《丝绸之路》为了完整连贯地表现“敦煌彩画”的特殊画幅比例和造型效果,采用的拍摄方式是:C A、推拉镜头 B、固定镜头 C、移动镜头 D、升降镜头 14、能把同一画面形象分解为几个相同的影像,相互重复、交叠起来的效果镜是:D A、渐变滤光镜 B、晕化镜 C、双焦点镜 D、多棱镜 15、用焦距为10mm的广角镜头与用焦距为150mm的长焦距镜头,拍摄同样人物的近景,前者比后者:A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训练(全套含答案)

20XX年最新中考物理专题训练(含答案) 目录 内容答案专题训练一力学.................................2 (7) 专题训练二电学专题..............................8 (14) 专题训练三实验.................................15 (19) 专题训练四设计.................................20 (23) 专题训练五研究性试题...........................25 (30) 专题训练六资料阅读题...........................31 (34) 专题训练七开放性试题...........................35 (39) 专题训练八作图题.................................41 (45)

专题训练一力学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时,物体应放在天平的_______盘中,如果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应该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砝码. 2.自行车车轮的外表面都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为了_______,菜刀的刀刃要做得很薄,这是为了_______. 3.在百米跑训练中,测得一短跑运动员起跑后5 s跑完34 m,即可达到最大速度11 m/s,以后保持这一速度跑完全程,则这名运动员这次百米跑的成绩(时间)是_______s,他百米跑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 4.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作用下,其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小,那么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一定_______零.(选填“大于”“小于”“等于”),合力的方向与运动的方向_______.5.木块的密度是0.6 g/cm3,冰块的密度是0.9 g/cm3,若它们的体积相等,都漂浮在水面上,则木块受到的浮力_______冰块受到的浮力,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_______冰块露出水面的体积.(选填“大于”“小于”“等于”) 6.下列实物属于哪种简单机械: (1)操场上旗杆顶端的小轮属于_______ (2)码头上起重机吊钩上方的铁轮属于_______ (3)家用缝纫机的脚踏板属于_______ 7.将以下做法中用到的主要物理知识分别填在题后的横线上(简要写出物理知识的内容) 拦河坝总是下部宽上部窄_______ 用吸管将杯中的饮料吸入口中_______ 自行车的轴承上要经常加油_______ 把斧柄的一端在水泥地面撞击几下,斧头就牢牢地套在斧柄上_____________________ 8.汽车如果空载和满载时都以相同的速度行驶,空载时具有的动能_______满载时的动能,停在山顶上的卡车具有的重力势能_______该车在山下时具有的重力势能.(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9.把一个空杯子底朝上竖直按入水中,随着杯子没入水中深度的增加,杯中空气的压强_______体积_______. 10.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密度相等的同种液体,甲管竖直放置,乙 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如图所示,设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 p甲____p乙(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乙,则 11.用50 N的水平拉力拉着重为200 N的小车沿水平道路在1 min内前进60 m, 则拉力做的功为_______J,拉力的功率为_______ W. 12.某高层楼房中,五楼水龙头出水口的水的压强是 2.5×105 Pa,那么比 它高12 m的九楼的出水口的水的压强是_______,比它低12 m的底楼水龙头出 水口的压强是_______Pa.(g=10 N/kg)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3.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敲一下铁管,甲同学听到两次响声,这是因为( )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汇编

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试题 (一) _________________ ①王若飞同志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解放前,他因为从事革命工作,被敌人逮捕了。在监狱里,他经常对难友们说:"敌人要摧残我们,我们一定要爱护自己的身体。我们是革命者,决不能向恶劣的环境屈服,要坚持斗争。" ②若飞同志的身体不好,为了坚持对敌斗争,他想方设法,利用各种条件锻炼身体。 ③若飞同志在狱中的锻炼方法之一,是日光浴。他利用每天短暂的放风时间,到院子里晒太阳。后来,他得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敌人被迫允许他每天晒一两个小时。他就利用这个机会,躺在院子里让太阳晒全身,把皮肤晒得紫红紫红的。 ④冰水擦身,是王若飞同志锻炼身体的另一种方法。那时,反动派百般折磨政治犯。别说洗澡,就连喝的水也不供给。但王若飞的言行感动了出身贫苦的老看守员,他偷偷地给王若飞买了几只大碗,若飞同志每天用它盛冷水,用手巾蘸着擦身,擦到全身发红为止。 ⑤王若飞同志在狱中还有另外一种锻炼方法,叫做"室内体操"。体操包括伸腿、弯腰、屈臂等动作,不管三九天,还是三伏天,他都坚持锻炼。 ⑥一次,一个难友问王若飞:"我有一件事不明白,你骂国民党,骂蒋介石,天不怕,地不怕,连死也不怕,真是好汉。可是,你坐在牢里,还天天做操,又好像很爱护自己的身体,你究竟是怎么回事?"王若飞同志说:"我不怕死是因为敌人要损害我们的真理,我们必须拼命去保卫我们的真理;我爱护身体,是因为有了健壮的身体,才能更有力地保卫真理。我生为真理生,死为真理死,除了真理,没有我自己的东西!" ⑦他的道理讲得很透,难友们豁然开朗,精神振作,也都开始锻炼身体,投入更艰苦的斗争中去。 练习: 1. 短文可以分为三大段,请选出一个正确的分法,在( )里打"√"。 A.①②‖③④⑤‖⑥⑦ ( ) B.①‖②③④⑤‖⑥⑦ ( ) C.①‖②③④‖⑤⑥⑦ ( ) 2. 文中的第②自然段与第③、④、⑤三个自然段的关系是______。 3. "我生为真理生,死为真理死,除了真理,没有我自己的东西!"这里的"真理"指 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简要回答王若飞在狱中有哪些锻炼身体的方法?他为什么坚持锻炼身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根据短文主要内容,选择合适的题目写在文首横线上。 ①王若飞②为了真理 ③监狱里的锻炼④王若飞和他的难友们

资本论选读_试题合集(附答案)_练习题

《〈资本论〉选读》题型及答案 第一部分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商品 2.使用价值 3.交换价值 4.抽象劳动 5.价值实体 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7.价值形式 8.相对价值形式 9.等价形式10.一般等价物11.交换过程的矛盾12.价值尺度13.商品的形态变化14.货币流通量的规律15.人格的物化16.物的人格化17.商品拜物教18.私人劳动的两重社会性19.劳动力商品20.不变资本21.可变资本22.剩余价值率23.绝对剩余价值24.超额剩余价值25.相对剩余价值26.大规模协作27.生产劳动28.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29.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30.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31.资本主义占有规律32.资本主义积累规律33.资本积累34.资本积聚35.资本集中36.资本的技术构成37.资本的价值构成38.资本的有机构成39.相对过剩人口40.原始积累 二、选择题 1.《资本论》的研究对象:C A.资本主义生产力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B.一般社会生产关系 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D.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2.《资本论》的目的是A A.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B.揭示社会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 C.揭示市场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 D.揭示物质资料生产的一般规律 3.《资本论》科学抽象法的思维行程是A A.从具体上升到抽象,再由抽象上升到具体 B.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C.从具体上升到抽象 D.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再由具体上升到抽象 4.《资本论》体系的叙述方法是B A.从具体到抽象 B.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C.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D.从抽象到具体,再从具体上升到抽象 5.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说,经济的细胞形式是A A.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 B.商品的资本形式 C.商品的货币形式 D.剩余劳动的价值形式 6.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应当从B A.分析劳动力的买卖开始 B.分析商品开始 C.分析劳动过程开始 D.分析剩余价值开始 7.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D A.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 B.使用价值只有在使用或消费中才成为现实 C.使用价值就是商品体本身,有质和量的规定 D.使用价值是全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8.价值承担者指的是A A.商品的使用价值B货币C抽象一般劳动D价格 9.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A A.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时间 B.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须的劳动时间 C.补偿旧价值的劳动时间 D.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时间 10.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B A.成正比 B.成反比 C.无关 D.关系不确定

电视摄像试题库

电视摄像试题库 一、填空题。 1、电视摄像师的最基本工具是(),它由()()()三部分组成。 2、在电视节目制作中我们把图像信号称为(),声音信号称为()。 3、世界上主要的电视制式有()()()三种,其中我国使用的电视制式是(),它每秒()场,即()帧,每帧由()扫描线组成。 4、早期摄像机是()摄像机,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进入()时期,80年代后实现()。 5、摄像机镜头的作用是将要拍摄的景物真实、清晰地反映到()上,它由()()()()等一组光学透镜和机械调节部件组成。 6、根据不同的焦距,镜头可以分为()()()三类。 7、“15×12.5mm”表示其最短焦距为(),最长焦距为(),变焦倍率是()。 8、f/5.6和f/8通光量相差()倍,f/1.7和f/2.5通光量相差()倍。 9、光圈是镜头里用来控制()的机械装置。 10、分光装置有()()()三种。 11、成像装置是彩色摄像机中把()信号转换为()信号的电子装置。主要有()()两种。 12、新磁带使用前要打开保护钮,录()彩条,()彩场或空场。 13、拍摄时,如发现全景散焦,可能出现的情况有()()两种情况。 14、光包括无线电波()()()()()等,其中()()()等电磁波被称为“光波”。 15、可见光的波长是()至()。 16、日光的可见光谱是一个连续光谱,在雨后出现的彩虹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序排列的()()()()()()()各种色光,因此,日光被称为()光源。 17、光学的三原色主要包括()()()三种,而美术上的三原色是指()()()三种。 18、电视画框的长宽比有()()两种,通常电脑屏幕的长宽比是()。 19、电视艺术中的动感由三种元素构成:()()()。 20、两个连接在一起的镜头,()与()都应有所变化,以丰富画面的表现形式和防止同机位拍摄引起的画面跳动。 21、被摄体的表面亮度取决于()()两个方面。 22、光效是直射光还是散射光,取决于()()()几个因素。 23、光线的方向从水平和垂直方向分,有()()()()()()()()()。 24、晴天中被照明对象主要接收三种光线的照明:()()和()。 25、晨昏时刻,太阳高度很(),光线与地面夹角较(),光线较();光线中()的比例增加,()的比例减小,成()调。 26、造型光主要有()()()()()、过渡光、环境光几种。 27、照明风格主要有()()()三种。 28、常见电视景别包括()()()()()几种。 29、()()()的变化,是电视摄像中视点变化的基本要素。 30、景别的大小也影响着动感的表达。景别大,则物体影像(),影响位移(),动感表达();景别小,则物体影像(),影响位移(),动感表达()。 31、相对于固定摄像,运动摄像的画面造型形式要复杂得多,主要有()()()()()()晃动、旋转()等。 32、一个完整的运动镜头,一般包括()()()三个部分。 33、镜头的组接不是对我们视觉经验的模仿,而是对我们()的再现。 34、在一个复杂的场景中,往往有较为复杂的轴线关系,它们是()()()。 35、电视中声音元素主要有三类:()()和()。 36、电视节目中声音与画面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和()两个方面。 37、传声器的方向性,是指对各个方向传来的声音的灵敏度。按指向性分,传声器可分为()()()。一般,随机话筒属于(),采访话筒多用()。

五年高考真题汇编语文及答案

五年高考真题汇编语文及答案 今日寒窗苦读,必定有我;明朝独占熬头,舍我其谁?祝高考顺利!下面是为大家推荐的五年高考真题汇编语文,仅供大家参考! 五年高考真题汇编语文阅读题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1-3题。 排队 梁实秋 如果你起个大早,赶到邮局烧头炷香,柜台前即使只有你一个人,你也休想能从容办事,因为柜台里面的先生小姐忙着开柜子,取邮票文件,调整邮戳,这时候就有顾客陆续进来,说不定一位站在你左边,一位站在你右边,总之是会把你夹在中间。夹在中间的人未必有优先权,所以,三个人就挤得很紧,胳博粗、个子大,脚跟稳的占便宜。夹在中间的人也未必轮到第二名,因为说不定又有人附在你的背上,像长臂猿似的伸出一只胳膊,越过你的头部拿着钱要买邮票。人越聚越多,最后像是橄榄球赛似的挤成一团,你想钻出来也不容易。 三人曰众,古有明训。所以三个人聚在一起就要挤成一堆。排队是洋玩意儿,我们所谓鱼贯而行都是在极不得已的情形之下所做的动作。《晋书范汪传》:玄冬之月,沔汉干涸,皆当鱼贯而行,推排而进。水不干涸谁肯循序而进,虽然鱼贯,仍不免于推排。我小

时候,在北平有过一段经验,过年父亲常带我逛厂甸,进入海王村,里面有旧书铺、古玩铺、玉器摊,以及临时搭起的几个茶座儿。 我们是礼义之邦,君子无所争,从来没有鼓励人争先恐后之说。很多地方我们都讲究揖让,尤其是几个朋友走出门口的时候,常不免于拉拉扯扯礼让了半天,其实鱼贯而行也就够了。我不太明白为什么到了陌生人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便不肯排队,而一定要奋不顾身。难道真需要那一条鞭子才行么? 据说:让本是我们固有道德的一个项目,谁都知道孔融让梨、王泰推枣的故事。《左传》老早就有这样的嘉言:让,德之主也。(昭十) 让,礼之主也。(襄十三)《魏书》卷二十记载着东夷弁辰国的风俗:其俗,行者相逢,皆住让路。当初避秦流亡海外的人还懂得行者相逢皆住让路的道理,所以史官秉笔特别标出,表示礼让乃泱泱大国的流风遗韵,远至海外,犹堪称述。我们抛掷一根肉骨头于群犬之间,我们可以料想到将要发生什么情况。人为万物之灵,当不至于狼奔豕窜地攘臂争先地夺取一根骨头。但是人之异于禽兽者几稀,从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窥察到懂得克己复礼的道理的人毕竟不太多。 小的地方肯让,大的地方才会与人无争。争先是本能,一切动物皆不能免:让是美德,是文明进化培养出来的习惯。孔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只有当仁的时候才可以不让,此外则一定当以谦让为宜。 (节选于《书摘》2015年01月01日,有删改)

《资本论选读》复习题

《资本论选读》复习题 1.“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答:(1)“生产方式”一词,马克思曾在多种意义中用过,在《资本论》第一卷所提出的生产方式主要指生产过程的“物质技术条件和劳动组织形式。” (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指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但是只有到了机器大工业阶段,雇佣工人才完全变成了机器以致资本的附属物,资本才造成了它自己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就是研究同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3)“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消费、交换过程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资本论》作为一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不仅要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且要研究由这种生产方式决定的并且同它相适应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4)“交换关系”,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就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因而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仅要研究资本主义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而且要研究流通过程中的关系,即资本主义交换关系。 2.“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它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的自然的发展规律。” 3.“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答: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原理。要看到自然和社会的区别与联系。社会是由有意识有目的的人及其活动构成的。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活动起作用的,这是社会不同于自然的特点。但是,社会又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是不依赖于社会意识的客观存在。它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历史过程,而且有着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对社会的研究可以像自然那样,进行科学的考察,不过方法不同罢了。所以,把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体现了社会科学的唯物的辩证的性质。 4.如何理解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答:(1)商品中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两个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两重性决定的,具体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劳动价值论虽然是由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提出来的,但他们只是一般的说劳动创造价值,并不明确什么劳动创造价值。马克思的伟大功绩就在于把商品的价值只归结为抽象劳动,是抽象劳动的凝结,这就是把劳动价值论奠定在科学的基础上。 (2)劳动二重性学说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只有把价值归结为抽象劳动,才能进而把剩余价值归结为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从而才能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特点和劳动规律。 (3)劳动二重性学说解决了政治经济学中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不懂劳动二重性就不可能正确分析社会资本的再生产,不能正确理解平均利润、生产价格、地租等学说。劳动二重性的发现还为探讨资本主义一系列矛盾打下了基础。因为劳动二重性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5.“货币羽化为资本的流通形式,是和前面阐明的所有关于商品、价值、货币的流通本身的性质的规律相矛盾的。”

(广告传媒)电视摄像考试要点

电视摄像考试要点 一、质量性能和各自用途的不同,摄像机可以分为广播级、专业级和家用级三类。广播 级摄像机各项技术指标为最优,图像质量最好,适合各级电视台在演播室和现场节目制作的场合下使用,但其价格也最高、体积大、重量重。专业级摄像机价格适中、小巧轻便。而家用级摄像机则属经济、小巧、操作简便的摄录一体机,主要供家庭生活摄像和一般工业、交通、商业等单位监视用。 二、就电视摄像而言,电视画面是摄像机从开机到关机不间断地拍摄所记录下来的一个 片段,又称电视镜头。电视画面具有时、空两个层面上的意义。如果把时间凝定,那么电视画面就可以定格为“画幅”,电视画面正是从一定数量的画幅以每秒25帧的连续运动中体现出来的。 电视画面是电视造型语言的基本因素,是组成电视节目的基本单位,是电视摄像的成果体现。从本体意义上讲,电视画面是视听一体的。画面及附载其上的同期声、现场环境音响等,特别是在新闻纪实性节目的拍摄过程中,是不可分割的共同体。 电视画面是电视片结构、连接的载体和主干,它既是表现的内容,同时也是表现的形式。 三、画面的空间特性 屏幕显示、平面造型、框架结构这三个方面够成了电视画面特定的空间形态和特性。 1、屏幕显示:像素是电视机屏幕上分布着的一排排等距离的以红、绿、蓝为一组的光点。电视画面正是由这些像素所显现和组成的。目前我国通行的电视技术标准为625行,每行800多个像素,每帧画幅共为52万个像素。这些像素是构成电视画面的最小单位,单位面积上分解出的像素越多,那么所显示出的画面就越清晰,越接近于真实。 屏幕显示特性使电视画面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电视画面色彩夸张(2)电视画面无纯黑部分(3)电视画面有强光漫射现象 2、平面造型 电视画面依附于立式横向的矩形电视屏幕之上,这决定了电视画面的造型形式属于平面造型艺术。 平面造型艺术主要特点是要在两度空间的平面上再现或表现三度空间的现实生活,造型形象主要是诉诸于视觉的。 现代科技给我们提供的用平面空间表现立体空间的表现手段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电视造型艺术更是集纳其他平面造型艺术的手法之长,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成果,挖掘人类对现阶段对空间认识的最大潜力,在平面造型艺术门类中独树一帜。 (1):利用人眼的视觉经验在平面上创造出具有纵深感的立体空间。 (2):利用画面中运动的物体显现画面空间的深度和立体感 (3):利用摄像机的运动,突破画面的平面造型局限

《电视机复习题》.(DOC)

场频:50HZ、场周期20ms、场正程时间18.4ms、场逆程时间1.6ms、每帧时间625行(正程575)、每场行数312.5行(正程287.5)、场消隐脉宽1612us、场同步脉宽160us、场衡脉冲宽度2.35us。 扫描系统主要包括场扫描电路行扫描电路同步分离电路和行AFC电路等其作用主要是为显像管提供幅度足够线性良好且与电视信号同步的行场锯齿波电流使偏转线圈能产生垂直和水平方向的磁场使显现管电子束能作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扫描运动行输出电路还为显像管及其他电路提供各种供电电压同时能够提供高中低压和脉冲信号供其他电路使用电路工作安全可靠。 单项选择(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 1. 我国彩色电视机高频调谐器混频输出的图像中频频率为(D)MHz。 A、6.5 B、31.5 C、37.5 D、38 2. 彩色电视机的"AFT"电路又叫做自动频率调整电路,用于自动调整电视机的(C)。 A、行扫描频率 B、行场扫描频率 C、高频调谐器的本振频率 D、色度副载波频率 3. 彩色电视机亮度通道中的轮廓校正电路就是为了弥补通道中的副载波吸收回路带来的亮度信号的(C )。 A、中频损失 B、低频损失 C、高频损失 D、信号幅度损失 4. 彩色电视机带通放大器如图所示,当ACC检波输入的7.8千赫正弦信号幅度上升,带通放大管V1集电 极电流将(C)。 A、不变 B、上升 C、下降 D、起伏变化 5. 彩色电视机自会聚彩色显象管的静会聚调节磁环是( C ) A、一对二极磁环 B、二极磁环和四极磁环配合调节 C、四极磁环和六极磁环配合调节 D、六极磁环和二极磁环配合调节 6. 彩色电视机中的白平衡调整装置一般设置在(D)电路中。 A、视预放 B、视放输出级的集射极 C、视放输出级的基极 D、视放输出级的发射极 7. 彩色电视机的自会聚显象管色纯度调节磁环是(A) A、一对二极磁环 B、一对四极磁环 C、一对六极磁环 D、一对四极磁环和一对六极磁环配合调节 8. 电视机中行激励电路的作用之一是将行振荡电路送来的矩形脉冲(B)。 A、变换成行逆程脉冲 B、进行整形和功率放大 C、变换成行偏转电流 D、进行变频和功率放大 9. 当电视机中“S”校正电容击穿,电视机屏幕上将会出现(B)。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社科文(答案及解析)

2016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社科文(答案及解析) 全国卷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着。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从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

电视技术复习题(带答案)

电视技术练习题之一 一、填空题 1 显像管是一种特殊的电真空器件,其电子枪主要由灯丝、阴极、__栅极_ 加速极、 _聚焦极、_高压阳极等组成。 2 在我国采用的隔行扫描广播电视系统中,行频为15625Hz,场频为50Hz,帧频为25 Hz。 3 黑白全电视信号的组成包括亮度信号、复合同步信号、_复合消隐信号等。 4 黑白全电视信号具有脉冲性_、周期性、单极性等特点。 5 彩色的三要素是指亮度、色饱和度、色调。 6 电视系统中选用的三基色分别是红、_绿、蓝。 7 彩色全电视信号的组成包括色度信号、_亮度信号、色同步信号、复合同步信号、复 合消隐信号。 8 在我国使用的电视系统中,图像和伴音的调制方式分别是_调幅_和_调频_。 二、判断题 1 我国电视射频电视信号中,伴音载频比图像载频高6.5MHz。(对) 2 我国电视伴音信号采用残留边带发送。 ( 错 ) 3 图像信号采用负极性方式调制较正极性调制具有更高的功率利用率。(对) 4 全电视信号中的均衡脉冲用于克服并行现象。 ( 对 ) 5 行、场消隐信号均出现在行、场扫描的正程期间。(错) 6 可见光就是指人们所说的“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光。(错) 7 电视画面的清晰度与扫描线数有关,扫描线数越多,清晰度越差。(错) 8 国家标准规定一个频道占据6.5MHz的带宽。 ( 错 ) 9 我国电视制式的行扫描每秒为15625行,场扫描每秒为60场。(错) 10 彩色电视系统中并不发送和接收绿色差信号。(对) 11 三基色原理说明:用R、G、B三种基色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得到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的 彩色。(对) 12 我国电视广播的伴音信号采用调幅方式。 ( 错 ) 13 彩色电视测试卡主要用于观测电视信号的质量。(错) 14 在电视机中,对图像信号的解调方法是鉴频。(错) 15 我国电视广播,全电视信号采用双边带发送。 ( 错 ) 16 我国电视信号采用负极性调制。 ( 对 ) 17 电视系统对伴音信号的发射采用残留边带方式。(错) 18 彩色电视信号与黑白电视信号的区别在于彩色电视信号中有三基色信号。(错) 19 三基色原理说明:三个基色中的任何一种基色都不能由其他两种基色混合产生。 (对) 20 彩电发送和接收的彩色信号就是红、绿、蓝三基色。(错) 三、单选题 1 在我国采用的隔行扫描电视系统中,场扫描信号的频率是( A )Hz。 A: 50 B: 60 C: 100 D: 15625 2 在PAL制式彩色电视机中,行扫描信号的频率为( C )Hz。 A: 38 B: 50 C: 15625 D: 4.43 3 PALD制式彩色电视机中,图像中频载频的频率为( D )MHz。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