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吨位超载车辆对公路沥青路面破坏分析

大吨位超载车辆对公路沥青路面破坏分析

大吨位超载车辆对公路沥青路面破坏分析
大吨位超载车辆对公路沥青路面破坏分析

大吨位超载车辆对公路沥青路面破坏的分析

摘要:随着公路运输的发展,运输车辆超载已成为十分普遍的现象,超载是导致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主要成因。本文定量地分析了汽车超载对沥青路面使用寿命、半刚性基层以及其他方面的影响,论证了汽车超载对沥青路面结构的破坏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汽车超载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使用寿命

1 概述

上世纪末,国家为促进交通公路事业快速发展,出台了“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政策。随后河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公路建设的双“十六字”方针,即“政治动员,经济补偿,行政干预,各方支援”和“集资建设,有偿使用,收费还贷,滚动发展”,加快了我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市委、市政府积极贯彻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责成市交通公路部门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干线公路投资力度,信阳干线公路建设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仅1998年-2005年间,信阳市交通公路系统筹集资金39.8亿元,其中省转贷资金达32亿元,新、改建、改善二级公路1300余公里,使信阳的国、省道得到极大的改善,有力地促进了信阳的经济发展,方便了人民出行。然而伴随着公路的发展,交通量的增加更加迅猛。一些地方沙场应运而生,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我市干线公路上很多路段汽车超载情况相当普遍,超载率达到40~70%,甚至高达80%,更有个别车辆超载1倍,甚至2倍、3倍,超载现象十分严重。(见表1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处理措施

一、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 1.变形类 车辙属变形类,是指路面上沿行车轮迹产生的纵向带状凹槽,深度 1.5cm 以上。车辙是在行车荷载重复作用下,路面产生永久性变形积累形成的带状凹槽。车辙降低了路面平整度,当车辙达到一定深度时,由于辙槽内积水,极易发生汽车飘滑而导致交通事故。产生车辙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设计不合理以及车辆严重超载导致的。影响沥青路面车辙深度的主要因素是沥青路面结构和沥青混凝土本身的内在因素,以及气候和交通量及交通组成等的外界因素。 车辙产生的主要原因有:(1)沥青混合料油石比过大;(2)表面磨损过度;(3)雨水侵入沥青混凝土内部;(4)由于基层含不稳定夹层而导致路面横向推挤形成波形车辙。 2.裂缝类 裂缝主要有三种形式: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和网裂。沥青路面建成后,都会产生各种形式的裂缝。初期产生的裂缝对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基本上没有影响,但随着表面雨水的侵入,导致路面强度下降,在大量行车荷载作用下,使沥青路面产生结构性破坏。沥青路面裂缝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裂缝从表现形式可分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和网状裂缝三种。影响裂缝的主要因素有:沥青的品种和等级、沥青混合料的组成、面层的厚度、基层材料的收缩性、土基和气候条件等。 坑槽(裂缝类)是常见的沥青路面早期病害,指路面破坏成坑洼深度大于2cm,面积在0.04㎡以上。形成坑槽主要是车辆修理或机动车用油渗入路面,污染使沥青混合料松散,经行车碾压逐步形成坑槽。 3.松散类 沥青路面的松散是指路面结合料失去粘结力、集料松动,面积0.1 ㎡以上。松散是直接影响行车安全的路面病害,松散可能出现在整个路面表面。也可能在局部区域出现,但由于行车作用,一般在轮迹带比较严重。 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1)局部路基和基层不均匀沉降引起路面破坏;(2)碎石中含有风化颗粒,水侵入后引起沥青剥离;(3)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多,沥青结合料本身的粘结性能降低,促使面层与轮胎接触部分的沥青磨耗,造成沥青含量减少,细集料散失;(4)机械损害或油污染。 脱皮(松散类)沥青路面脱皮是指路面面层层状脱落,面积0.1 ㎡以上。

公路沥青路面的病害分析及养护维修处理

公路沥青路面的病害分析及养护维修处理 摘要:沥青路面在长期的使用过程,极易出现一些比较严重的病害现象,如果 不及时进行修补,必然会造成公路路面病害现象的进一步扩大,最终诱发重大的 交通事故。深入研究科学的修补方法,实施有效的养护管理办法,不断完善维修 和养护工艺,才能切实提高公路性能,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公路沥青路面;病害成因;防治对策 1沥青路面产生的病害以及出现原因 1.1裂缝问题 沥青路面在投入运营之后,最常见的病害现象则是裂缝。裂缝产生的初级阶 段对路面的性能影响不大,但是如果长期不给予处理,导致雨水、杂质逐渐的深 入到路基下层部位中,在长期的使用中由于较大载荷的影响,使沥青路面的结构 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沥青路面的裂缝形式非常多,主要分为横向、纵向、网状三 种形式。形成裂缝的原因很多,一般是由于沥青原料质量不高、厚度不足、基层 结构不稳定以及环境条件等等原因造成的。 1.2车辙问题 车辙现象比较普遍,是长期的使用中在车辆的载荷作用之下形成的,导致路 面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侧移现象,造成该种病害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沥青或者混 合料自身质量不高所造成的,还有可能是交通量过大所造成的。但是综合分析具 有如下几个因素:①施工材料中油石比较大;②公路表面磨损程度很大;③由 于路基的稳定性不足,所造成的路面表层结构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横向移动。 1.3松散问题 松散是造成路面安全性下降的主要病害,其一般出现在整个公路表面,也存 在于局部,由于在长时间车辆行驶过程中,轮迹带出现松散的现象异常严重[2], 主要的形成原因有:①局部路基稳定性不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塌陷所造成的损害;②碎石中存在较大量的风化颗粒,水浸入之后与沥青出现剥落的现象;③ 由于沥青材料中集料的成分多高,造成了与轮胎接触部分出现较为严重的磨损情况,使得该区域的沥青含量减少;④机械类的损伤或者是油污染。 1.4波浪拥包问题 这种病害现象发生在高温或者是长期的载荷之下,由于沥青表层存在着黏性 流动现象,造成了由于车辆的挤压作用而发生的病害情况,其形成的原因,主要 有以下几方面:①混合料的各种原料配合比不正确;②面层与基层未能有效结合;③基层的稳定性不足,地基较为松软,在长期的行驶中产生了拥包的现象。 2沥青路面病害防护措施 2.1合理设计路面结构 (1)基于下列几个方面的原因,要尽量将沥青面层的厚度变薄。首先,沥 青混凝土路面基层结构呈现出的半刚性特点,其承载能力并不是非要增加厚度才 能达标;其次,要增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性能,不需要将沥青面层涂得很厚,而是要将次等沥青换成质量好的沥青,再次,就是在一般情况下,沥青面层出现 的裂缝不仅仅是反射造成的,很大一部分是沥青面层本身的温度变化而造成的。(2)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防水设计一定要满足要求。(3)基层和底基层结构要按 要求来严格设计。 2.2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质量 (1)选择沥青时,需要多方面综合考虑,例如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强、黏接

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原因分析及养护措施 田振海

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原因分析及养护措施田振海 发表时间:2019-08-21T16:02:47.67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作者:田振海[导读] 沥青路面是指在矿质材料中掺入路用沥青材料铺筑的各种类型的路面。 齐鲁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山东济南 250100 摘要:现阶段,在公路工程施工中,沥青是很重要的原材料。沥青路面由于施工周期短、维护方便且行车比水泥混凝土路面更加舒适,在道路建设领域得到大力推广和广泛应用。目前,沥青原材料与沥青混合料质量、沥青路面施工工艺水平、路基和基层稳定性等因素给沥青路面带来不少影响;随着汽车数量与日俱增,特别是重型车辆超载的急剧增加,众多沥青路面潜在的质量问题快速恶化,快速进入 破坏阶段。 关键词: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原因;养护措施 引言 沥青路面是指在矿质材料中掺入路用沥青材料铺筑的各种类型的路面。沥青路面优势众多,然也时常受到诸多病害的影响,不利于施工质量的提升。因此文章就沥青路面常见病害与养护措施展开分析。1公路沥青路面特点公路沥青路面是指采用以沥青材料为主的矿料铺筑而成的一种路面,属于柔性路面,也是公路工程中常用的高级路面。其优点是路面表面平整度好、变形能力强、无接缝、噪音低、维修简单及行车舒适度高等,缺点就是沥青自身的稳定性差、高温易发生软化、低温易发生脆裂、耐水性差、耐久性差等。公路沥青路面在运营过程中,长期受到车辆荷载、温度、水文、气候、地质等因素的影响,其破坏状况是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所以,只有及时对路面情况进行检测并对其病害进行处理,才能确保公路的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2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原因分析2.1车辙病害 沥青混凝土属于一种流变性材料,温度对其强度、弹性模量具有较大影响,伴随环境温度的增高,沥青材料强度等性能却会降低。尤其是炎热的夏天,经行车荷载长期作用,沥青路面极易变形,其特点为车辆轮迹区域中间部位凹陷,两侧鼓起,此类病害均被称作车辙病害。目前,常见的车辙病害可分为结构性车辙、失稳性车辙、磨损性车辙等。1)沥青用量太多,将会降低粗骨料之间的内摩擦角,提升骨料的流动性。尤其是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沥青将被软化,此时其粘结骨料的能力会有所减弱。经行车荷载长期作用,将大大增加其塑性变形,从而出现车辙。2)粗集料、矿粉用量不足等,若粗骨料不足,则沥青会充斥在粗骨料之间,这种情况下,沥青混凝土的骨架功能则会受到影响。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将进一步降低沥青粘结性,且因润滑作用,将会增加骨料的流动性,经车辆反复碾压,就会形成车辙。3)外部环境影响。车辙病害的产生,也会受外部环境,如温度、湿度、交通量等,上述因素均会对其产生严重影响。 2.2裂缝病害 2.2.1横向裂缝 横向裂缝一般情况下和公路的中心线相垂直且宽度不同,属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最为典型的病害之一,如图1所示。横向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 ①公路路基填土施工时纵向碾压不够均匀而发生不均匀沉降,在沉降位置沥青路面所承受的车辆载荷主要是由面层进行承担,面层沥青受到车辆载荷作用使得拉应力以及剪切力都有所提升,从而造成沥青路面面层发生横向开裂。尤其是在桥梁、涵洞两侧更容易出现横向裂缝,容易引发桥头跳车问题; ②多种地基处理方式造成的反射裂缝。公路工程地基处理措施类型较多,例如碎石桩、水泥搅拌桩、粉喷桩等等。不同类型地基处理连接位置由于土体沉降量的差异会造成横向裂缝; ③在进行沥青混合料摊铺过程中没有处理好横向施工缝,接缝不够严密而引发压实不足,增加孔隙率,从而形成横向弱接缝,直接造成横向裂缝; 2.2.2纵向裂缝 不同于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和公路中心线相平行,但是裂缝的长度和宽度有所差异。造成此种裂缝的原因主要包括:①路基施工过程中没有进行均匀压实,同时路基的稳定性较差,一旦受到重载车辆的作用就会引发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从而将路面拉裂而引发裂缝; ②在进行沥青面层混合料摊铺过程中,纵向前后摊铺幅连接位置冷接缝处理不符合标准规定,无法满足压实度标准,结合处松散不够紧密而松脱。 3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措施3.1车辙防治 在建设路面的工作中,要根据当地本身的自然条件进行材料的选择,并且对材料进行优化组合,按照科学的方式进行材料配比,以较为炎热的地区为例,在选择材料时要慎重,首先是沥青的选择,我们都了解高温可能对沥青造成的损害,所以在选择沥青时要选择具备高温下抗车辙能力的改性沥青,这种沥青具备质量高、黏度高的特点,能够降低温度对路面所带来的影响;其次是关于粗集料、细集料的选择方面,粗集料应选择较为粗糙的砾石,至于细集料则避免选取天然河砂,尽量选择石灰石、白云石等碱性集料,这是对于材料的选择方面,此外就是路面结构设计与施工标准,想要从根本上保证整体路面结构层的稳定,需要在开工之前对路面的每一层进行设计,确定好施工方案,而后按照施工标准逐一实行,控制好其压实度,从根本上防治车辙现象的出现。 3.2裂缝防治 3.2.1横向裂缝防治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实例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实例 一、设计资料: 本公路等级为高速公路,经调查得,近期交通量如下表所示。交通量年平均 区。 增长率为9.5%,设计年限为15年,该路段处于Ⅳ 2 二、交通分析: 轴载分析路面设计以BZZ-100为标准轴载。 1、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 (1)累计当量轴次 注:轴载小于25KN的轴载作用不计。 (2)累计当量轴次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设计年限取15年,六车道的车道系数η取0.3~0.4,取0.3。交通量平均增长率为9.5%。

2、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 (1)轴载换算 车型i P(KN) C1C2i N(次/日) 小客车 前轴16.5 1 18.5 6750 0.0686 后轴23.0 1 1 6750 0.05286 中客车 SH130 前轴25.55 1 18.5 2000 0.67194 后轴45.10 1 1 2000 3.42328 大客车 CA50 前轴28.70 1 18.5 1250 1.06448 后轴68.20 1 1 1250 58.5039 小货车 BJ130 前轴13.40 1 18.5 4250 0.00817 后轴27.40 1 1 4250 0.13502 中货车 CA50 前轴28.70 1 18.5 1500 1.27737 后轴68.20 1 1 1500 70.2047 中货车 EQ140 前轴23.70 1 18.5 2125 0.39131 后轴69.20 1 1 2125 111.74 大货车 JN150 前轴49.00 1 18.5 2125 130.647 后轴101.60 1 1 2125 2412.73 特大车日野 KB222 前轴50.20 1 18.5 1500 111.916 后轴104.30 1 1 1500 2100.71 拖挂车 五十铃 前轴60.00 1 18.5 187.5 58.2617 后轴100(3轴) 3 1 187.5 562.5 5624.304 注:轴载小于50KN的轴载作用不计 (2)累计当量轴次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设计年限取15年,六车道的车道系数η取0.3~0.4,取0.3。交通量平均增长率为9.5%。 三、设计指标的确定 8 2 1 ? ? ? ? ? ' ' P P n C C i i 8 2 1 1 ? ? ? ? ? ' ' ='∑ = P P n C C N i i i i

旧沥青路面再生技术

青混凝土路面在施工时,如天气寒冷潮湿,建成的路面就易发生水损害;另外如压实不充分或压实不及时,成型的路面内部存在较多的孔隙,水分易浸入沥青路面结构而导致水损害。施工后的环境条件包括气候及交通运输车辆超载情况,温度、降雨量、冻融及干湿循环等,都将影响水损害;其它条件相同时,交通荷载繁重可加速水损害的发生。路面下排水状况不良,进入路面的水不能及时排除,也将加速路面水损害的发生和发展。 沥青路面抗水损害技术措施路面结构层均采用水稳定性好的密实型沥青混凝土 实践证明,沥青路面结构层中仅有一层是密实型(I型)的沥青混凝土来防止水损害远不能满足要求。一旦水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到空隙率较大的结构层中,便会滞留于其中,使强度显著降低,并随着交通量的增加,出现水损害现象。 改善沥青与矿料之间的粘附性为了减轻沥青路面的水损害,改善与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与耐久 性,需要增加沥青与矿料之间的粘附 性。经验证明,我国目前所使用的表面 层石料与沥青的粘附性都比较差,不能 满足技术要求,必须采取抗剥落措施, 以改善矿料与沥青之间的粘附性。目前 我国常用的抗剥离措施主要是添加抗剥 落剂。 提高沥青混凝土压实度标准,增 加现场空隙率指标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7%的现场 空隙率是沥青路面是否产生早期水损害 的分水岭,美国SHRP研究成果也提出 4%的设计空隙率是最佳的选择。若仍 按96%的压实度予以控制,其现场空隙 率将达到8%,无法满足水稳定性的要 求,应提高压实度标准;而且在提高压 实度标准的同时,增设现场空隙率作为 施工的控制指标。 设置路面结构内部排水系统 设置良好的路面结构内部排水 系统,迅速排除渗入路面结构内的水 分,避免自由水在路面结构层中积滞 的时间过长,从而改善路面的使用性 能的措施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沥青路面 的水损害问题 。 加强沥青层与沥青层之间的粘结 合理安排施工工序 严格控制在沥青面层铺筑过程中 或铺筑后将挖出的土堆放在沥青面层 上,造成污染。在面层之间撒粘层油进 行面层的链接,在这样处理后的结构层 整体连接在一起,无论是对受力和防止 水损害都有非常好的作用;索然增加少 量的工程造价,但对对路面的使用性能 的提高和使用寿命延长带来的效益相比 是很小的。 沥青路面水损害具有普遍性,是 一种严重的早期破坏形式,给公路交 通运输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沥青路 面水损害的原因很多,应认真找出其 确切的原因,因地制宜底采取措施, 从而解决水损害的问题,此外沥青路 面的水损害的发生是有一个过程的, 最主要的是要早发现问题,早解决。 而且我国现在预防性养护的各项技术 措施相当成熟,加强日常的巡视,把 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不要等到问题 严重了才治理。 作者单位:河北畅通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旧沥青路面再生施工种类沥青路面的再生按其施工工艺的不同,可以分为厂拌热再生、厂拌冷再生、就地热再生、就地冷再生四种方式。 各种类的施工方法和优缺点厂拌热再生 将旧沥青路面用普通铣刨机铣刨后运回搅拌厂储存备用,通过集中破碎、筛分(必要时),并分析旧料中沥青含量、沥青老化程度、碎石级配等指 标,根据高等级公路路面不同层次的质 量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确定旧沥青 混合料的添加比例,掺入一定数量的新 集料、沥青和再生剂(必要时)进行拌 和,成为达到规范规定的各项指标的新 混合料,从而获得优良的再生沥青混凝 土,最后按照与新建沥青路面完全相同 的方法重新铺筑。 这种再生方式能有效地用于各种 条件下旧沥青路面的再生利用,是一种 实用、灵活、简便而又能保证质量的沥 青路面再生技术。利用这种方法,可以 方便地对已被翻挖的基层甚至路基的一 些地段进行有效的补强,沥青层的重铺 则可以像新路施工一样,分别按下面 层、中面层、上面层(磨耗层)的不同 技术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确定旧沥青 回收料的添加比例。 厂拌热再生按拌和设备的不同分 旧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探讨文/王皓 213 2012年第14期《交通世界》 (7月下)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近年来沥青路面的增多,沥青路面早期病害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笔者通过多年对高速公路养护维修施工的实践经验,现对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成因及防治作简单叙述。 关键词:沥青路面;病害;防治 一.横向裂缝 1.现象 裂缝与路中心线基本垂直,缝宽不一,缝长有贯穿整个路幅的,也有部分路幅的。 2.原因分析 (1)施工缝未处理好,接缝不紧密,结合不良。 (2)沥青未达到适合于本地区气候条件和使用要求的质量标准,致使沥青面层温度收缩或温度疲劳应力(应变)大于沥青混合料的抗拉强度(应变)。 (3)半刚性基层收缩裂缝的发射缝。 (4)桥梁、涵洞或通道二侧的填土产生固结或地基沉降。 3.预防措施 (1)合理组织施工,摊铺作业连续进行,减少冷接缝。冷接缝的处理,应先将已摊铺带边缘切割整齐、清除碎料,然后用热混合料敷贴接缝处,使其预热软化;铲除敷贴料,对缝壁涂刷0.3-0.6kg/m2改性粘结材料(XJB、克莱孚等),再铺筑新混合料。 (2)充分压实横向裂缝。碾压时,压路机在已压实的横幅上,钢轮伸入新铺层15cm,每压一遍向新铺层移动15-20cm,直到压路机全部在新铺层为止,再改为纵向碾压。 (3)根据《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要求,按本地区气候条件和道路等级选取适用的沥青类型,以减少或消除沥青面层温度收缩裂缝。采用优质沥青更有效。 (4)桥涵两侧填土充分压实或进行加固处理;工后沉降严重地段事前应进行软土地基处理和合理的路基施工组织。 4.治理方法 (1)为防止雨水由裂缝渗透至路面结构,对于细裂缝(2-5mm)可用改性粘结材料灌缝,对大于5mm的粗裂缝,可用改性沥青粘结材料灌缝,灌缝前,须清除缝内、缝边碎粒料、垃圾,并使缝内干燥,灌缝后,表面撒上粗砂或3-5mm石屑。 二.纵向裂缝 1.现象 裂缝走向基本与行车方向平行,裂缝长度和宽度不一。 2.原因分析 (1)前后摊铺幅相接处的冷接缝未按有关规范要求认真处理,结合不紧密而脱开。 (2)纵向沟槽回填土压实质量差而发生沉陷。 (3)拓宽路段的新老路面交界处沉降不一。 3.预防措施 (1)采用全路幅一次摊铺,如分幅摊铺时,前后幅应紧跟,避免前摊铺幅混合料冷却后才摊铺后半幅,确保热接缝。 (2)如无条件全路幅摊铺时,上、下层的施工纵缝应错开15cm以上。前后幅相接处为冷接缝时,应先将已施工压实完的边缘斜部分切除,切线须顺直,侧壁要垂直,清除碎料后,宜用热混合料敷贴接缝处,使之预热软化,然后铲除敷贴料,并对侧壁涂刷0.3-0.6kg/m2粘层沥青,再摊铺相邻路幅。摊铺时控制好松铺系数,使压实后的接缝结合紧密、平整。

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

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 我国公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起步较晚,70年代开始渣油路面再生利用试验研究,80年代对沥青路面再生进行试验研究,90年代对世界上沥青路面再生设备进行考察和引进,但均为技术研究。直到2001年我国才引进一套设备正式用于路面再生生产。到目前,已有上海、江苏、河北、湖北、吉林等地相继引进了就地热再生设备。 就地热再生只对沥青路面表面层3-5cm进行再生,所以路面用再生技术施工必须适合一定的条件。同时判定是否适合适用就地热再生技术,还要运用综合技术处理病害、综合分析路面的病害、综合分析经济、技术、交通、环保、工期等各种因素,最后判断是否适合就地热再生。 就地热再生的实施步骤: 加铺型热再生:先用两至三台路面加热机对旧路进行连续加热处理,将地表加热到150℃~200℃时采用预铣刨机对旧路面进行翻松处理,此时的处理厚度约3cm左右,然后再用路面加热机对深路表加热,可使深层的旧沥青混合料软化,加热后,设计处理深度内的旧沥青路面层温度可达到200℃~250℃左右,再采用复拌机对旧路进行深层铣刨翻松,并同时掺入再生剂采用车尾部的第一熨平板摊铺再生混合料,利用再生复拌机的第二熨平板同时将新沥青混合料摊铺于再

生混合料之上,两层一起压实成型。 沥青路面热再生施工中各阶段的温度控制是关键,要严格控制复拌机行走前的路表温度值不低于120℃,当温度不够时,铣刨装置工作会伤害到旧沥青混合料中的粗骨料,严重的会将石料打碎,破坏旧路混合料的级配状况,因此应提前根据热再生的厚度确定采用几台路面加热机,由此来确定预铣刨机分几次对路表进行逐步加深的翻松处理,最后用复拌机进再生料的摊铺施工。 施工应注意的事项 ①施工中,经过实际量测,铣刨厚度及摊铺厚度比原定方案的厚度要多出0.5cm~2cm,所以严格控制铣刨厚度、摊铺厚度,有利于成本控制。 ②施工前要精确测量现况路的地面高程,严格控制摊铺过程中的路面纵坡,防止路面出现反坡现象。 ③经过对杨闸环岛道路的平整度量测,施工过程的严格控制,数值如下:1.153,1.415,1.397,1.212,1.355,1.031,1.551,1.174,符合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JTGF41-2008技术规范的验收标准,平整度要求〈3mm。 ④再生施工前需对现况井做局部处理,将现况检查井四周进行环形铣刨,铣刨宽度30cm,深10cm,铣刨完成后将井子涨到路面标高,并采用硫铝酸盐快硬水泥进行修补,混凝土比油面低2cm,等混凝土凝固后进行油面的再生施工。

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检测技术分析 贾楠

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检测技术分析贾楠 发表时间:2020-02-26T16:38:51.913Z 来源:《建筑细部》2019年第17期作者:贾楠[导读] 必须准确把握其工程质量要求,并有针对性的落实各项试验检测工作,如此才能为工程质量提供坚实的保障,促进我国公路建设的持续发展。 成武县公路管理局山东成武 274200 摘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沥青路面出现的病害问题一直存在,经过研究发现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质量监督不到位,很多中间环节设计的不够科学,投入使用后,也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维护和养护管理方面的工作也没有按要求执行,因此增加了病害问题的发生率。本文章主要针对几种经常遇见的病害问题,说明一部分科学实用的检测技术。 关键词:公路沥青路面;病害;检测技术 引言 公路工程作为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沥青路面是公路施工的主要内容,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准确把握其工程质量要求,并有针对性的落实各项试验检测工作,如此才能为工程质量提供坚实的保障,促进我国公路建设的持续发展。 1公路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分析 1.1公路沥青路面泛油病害及成因分析 公路沥青路面通用在天气比较炎热时期出现泛油病害现象,致使沥青混合料路面表面进行迁移,该现象在温度比较低的环境下不会出现逆过程,导致公路路面出现大面积的沥青聚集,在表面出现沥青膜。公路沥青路面泛油病害主要有以下因素导致,首先,前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不达标,混合料摊铺过程发生离析现象,不均匀的施工细料,导致发生泛油情况。其次,施工过程中粘层油的使用不合理,在喷洒过程中由于喷洒过多或喷洒不均造成泛油现象发生。同时,前期建设施工中混合料配比不合理,由于空隙率较小或沥青量过多,路面经过长时间的荷载施压,导致路面中过多的沥青被挤压到公路表面,最终导致出现泛油现象。最后,公路施工建设中混合料质量较低,长时间经受雨水的冲刷,导致路表下层深入雨水,出现沥青膜脱落情况,最终导致出现泛油现象。 1.2公路沥青路面裂缝病害及成因分析 依照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种类分析,公路沥青路面裂缝病害主要涉及网状裂缝、横向裂缝以及纵向裂缝:①沥青路面出现纵向裂缝病害的成因主要涉及以下三种:a.部分公路路段处于丘陵低洼处或河谷区域,该类地形的地基土壤含水量比较高;b.前期施工阶段缺乏相应的处理,造成地基承载能力不足,最终出现路面裂缝现象;c.由于路基施工质量不达标导致出现纵向裂缝,比如纵向施工搭接质量差、路基边缘压实度不足、路基压实不均匀等。②横向裂缝主要由于以下两种因素导致,首先是因为沥青与混凝土温度收缩、施工原料收缩导致,其次是因为路面差异沉降导致。③网状裂缝的出现主要由于前期设计方案不科学导致,同时,路基路面压实度不足、原材料配比和合理同样会导致出现网状裂缝。其中出现横向裂缝和纵向裂缝问题后如果不及时处理,长时间负荷下便会出现网状裂缝。 1.3公路沥青路面坑槽病害及成因分析 坑槽病害是公路沥青路面比较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因为以下三方面因素导致公路沥青路面坑槽病害出现,首先,由于沥青路面长时间受到雨水的冲刷和破坏,导致出现坑槽现象,一旦路面出现破损区域,雨水季节便会有渗入到沥青面层的空隙和破损处,后期经过长时间的荷载试压,导致发生网裂现象,汽车在经过网裂区域会带走小碎块基层材料,导致出现坑洞和坑槽。其次,车辆在路面行驶过程中会出现车辆修理油深入路面的情况发生,该区域在经历重复碾压后发展为坑槽。由此可见,坑槽病害在公路沥青路面中比较常见,很多因素都会导致该现象发生,因此要高度重视坑槽的问题,提升公路路面质量。 2公路沥青路面检测技术 2.1路面渗水系数检测 渗水系数检测分为室内和现场测试,目前主要运用于现场测定,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现场测定对沥青的渗水系数进行分析。目前主要采用现场测量的方法。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现场测试分析沥青的渗透系数。在渗水检测的早期,需要做相应的准备工作,清理沥青路面表面,清除路面杂物。用透水仪等测试设备测试透水系数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确定测试点,确定测试点后用粉笔在路面上进行标记。二是采用密封材料进行处理,需要环形操作。在密封处理过程中,将多余的密封材料刮走,避免多余的材料残留。三是将导水器小心放置在试验位置,确定导水器的中心点,与试验区域的标准位置一致。四是需要在导水器筒体内进行注水作业。注水量的控制需要以筒体内水位下降的速度来测量,并要保证导水器内的底部气泡全部排出。 2.2路面抗滑性的检测 摆式仪法、构造深度测试法和横向抗滑系数测试法都是路面抗滑功能检测经常使用的方式。其中的摆式仪法的工作原理是摆的位能损失与末段橡胶片经过路面时抵抗路面摩擦做的功相同,这个原理能够得到沥青路面的抗滑程度的结果,此检测方法是静态的,所以与其它的方法相比,它的工作效率很低。现在常用的方法是激光构造深度仪法,它投射的红外线是利用半导体激光器所产出的,投射在路面,利用这个方法可以检测路面的构造深度。这个方法不仅运输方便、操作简单,也非常安全可靠。 2.3施工材料的检测 沥青公路的施工原材料直接决定了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安全,提高对施工材料的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沥青公路其核心的检测管理物料就是沥青混合料与砂石。沥青混和料与砂石的自身质量会影响到施工的安全,而两者的配比同样会影响到公路的施工质量。在对沥青配料进行管理控制的时候,可以通过专业的密度检查仪器对沥青配料的密集度进行有效检测。通过检测出沥青配料干燥状态下的总质量与加入水分之后的总重量,通过两者的计算就可以得出沥青配料的密集度。在对沥青配料进行检测的时候,可以利用压力机对配料的压碎值进行准确的检测,从而合理的计算出沥青配料的抗压性。在检测出沥青配料的抗压值之后,需要利用磨光机检测出沥青配料的磨光值,以及利用摩擦检测仪器,测量出沥青配料的实际摩擦系数,在检测出相关的数值之后,通过对数据信息进行综合的研究分析,就可以科学合理的评估出沥青配料的施工安全性与可靠性。

JTG F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1 总则 1.0.1为贯彻“精心施工,质量第一”的方针,保证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各等级新建和改建公路的沥青路面工程。 1.0.3沥青路面施工必须符合国家环境和生态保护的规定。 1.0.4沥青路面施工必须有施工组织设计,并保证合理的施工工期。沥青路面不得在气温10℃(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或5℃(其他等级公路),以及雨天、路面潮湿的情况下施工。1.0.5沥青面层宜连续施工,避免与可能污染沥青层的其他工序交叉干扰,以杜绝施工和运输污染。 1.0.6沥青路面施工应确保安全,有良好的劳动保护。沥青拌和厂应具备防火设施,配制和使用液体石油沥青的全过程严禁烟火。使用煤沥青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工作人员吸入煤沥青或避免皮肤直接接触煤沥青造成身体伤害。 1.0.7沥青路面试验检测的实验室应通过认证,取得相应的资质,试验人员持证上岗,仪器设备必须检定合格。 1.0.8沥青路面工程应积极采用经试验和实践证明有效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1.0.9沥青路面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颁布的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特殊地质条件和地区的沥青路面工程,可根据实际情况,制订补充规定。各省、市、自治区或工程建设单位可根据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技术指南,但技术要求不宜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2 术语、符号、代号 术语 2.1.1沥青结合料 asphalt binder,asphalt cement 在沥青混合料中起胶结作用的沥青类材料(含添加的外掺剂、改性剂等)的总称。 2.1.2乳化沥青emulsified bitumen(英), asphalt emulsion,emulsified asphalt(美) 石油沥青与水在乳化剂、稳定剂等的作用下经乳化加工制得的均匀的沥青产品,也称沥青乳液。 2.1.3液体沥青 liquid bitumen(英), cutback asphalt(美) 用汽油、煤油、柴油等溶剂将石油沥青稀释而成的沥青产品,也称轻制沥青或稀释沥青。 2.1.4改性沥青 modified bitumen(英) , modified asphalt cement(美) 掺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天然沥青、磨细的橡胶粉或者其他材料等外掺剂(改性剂),使沥青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得以改善而制成的沥青结合料。 2.1.5 改性乳化沥青modified emulsified bitumen (英), modified asphalt emulsion(美) 在制作乳化沥青的过程中同时加入聚合物胶乳,或将聚合物胶乳与乳化沥青成品混合,或对聚合物改性沥青进行乳化加工得到的乳化沥青产品。 2.1.6 天然沥青 natural bitumen (英)natural asphalt(美) 石油在自然界长期受地壳挤压、变化,并与空气、水接触逐渐变化而形成的、以天然状态存在的石油沥青,其中常混有一定比例的矿物质。按形成的环境可以分为湖沥青、岩沥青、海底沥青、油页岩等。 2.1.7透层 prime coat 为使沥青面层与非沥青材料基层结合良好,在基层上喷洒液体石油沥青、乳化沥青、煤沥青而形成的透入基层表面一定深度的薄层。 2.1.8粘层 tack coat 为加强路面沥青层与沥青层之间、沥青层与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间的粘结而洒布的沥青材料薄层。 2.1.9封层 seal coat 为封闭表面空隙、防止水分侵入而在沥青面层或基层上铺筑的有一定厚度的沥青混合料薄层。铺筑在沥青面层表面的称为上封层,铺筑在沥青面层下面、基层表面的称为下封层。 2.1.10稀浆封层 slurry seal 用适当级配的石屑或砂、填料(水泥、石灰、粉煤灰、石粉等)与乳化沥青、外掺剂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和而成的流动状态的沥青混合料,将其均匀地摊铺在路面上形成的沥青封层。 2.1.11微表处 micro-surfacing 用适当级配的石屑或砂、填料(水泥、石灰、粉煤灰、石粉等)采用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外掺剂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和而成的流动状态的沥青混合料,将其均匀地摊铺在路面上形成的沥青封层。 2.1.12沥青混合料bituminous mixtures(英), asphalt(美) 由矿料与沥青结合料拌和而成的混合料的总称。按材料组成及结构分为连续级配、间断级配混合料,按矿料级配组成及空隙率大小分为密级配、半开级配、开级配混合料。按公

沥青路面病害主要类型

沥青路面病害主要类型 1 路面裂缝 路面裂缝从外观上可分为纵裂、横裂和龟裂,从产生机理上可划分为沥青面层的温度裂缝、疲劳裂缝和基层反射裂缝三大类。 根据全国范围内的调查结果,我国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裂缝绝大多数是沥青面层的温度裂缝,反射裂缝仅占少数。温度裂缝起始于表面,逐渐向下延伸到穿透面层和基层。在同一地区,影响面层裂缝数量的最重要因素是沥青的性能。 在我省引起路面密集裂缝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半刚性基层的问题。陕西省公路学会完成的调查表明,裂缝密集处一般发生在:①基层完工后未及时铺筑面层;②基层顶部有松散夹层;③基层成型不好,处于松散状态。这三个原因引起的裂缝往往在短时间内就形成龟裂。单条的基层反射裂缝主要是因为基层干缩引起的。 裂缝最初绝大多数发生在行车道,而后逐渐向超车道和停车道扩展,停车道裂缝较少。由此可以看出,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裂缝,行车载荷的反复作用是裂缝加速出现和扩展的直接原因。 1.2.2路面车辙 车辙是沥青路面在高温季节由车辆载荷反复碾压形成 的。经我们观察和一些研究成果表明,半刚性基层沥青面层出现车辙的特征如下:

(1)车辙的严重程度与沥青面层的结构组成和配合比有极大关系,□型沥青混凝土路面自身的抗车辙能力比I型好得多; (2)车辙形成的部分原因是由于雨水渗透侵蚀了基层表面粉料,使其软化进而形成车辙; (3)沥青面层在行车荷载作用下产生的蠕变是形成车辙的主要原因,半刚性基层的变形很小或基本没有压缩变形。 从我省现有高等级公路的情况来看,由于交通量远未达 到设计通行能力,车辆大部分时间行驶在行车道,交通渠化明显,车辙主要出现在行车道上,超车道还没有形成明显车辙。 1.2.3路面局部网裂沉陷 我省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曾出现过不少局部网裂沉陷,特点是行车道轮迹下路面局部网裂严重,沉陷较深,对行车安全威胁极大。其形成的主要原因为: (1)路面出现裂缝未及时封堵,雨水下渗后在行车轮胎的强力“泵吸”作用下,半刚性基层的灰浆被吸出,导致基层破碎松散,沥青层破坏而下陷。 (2)基层局部成型不好,强度不足,在行车荷载反复作 用下路面发生网裂,雨水下渗后灰浆被吸出或挤出而下陷。这种形式的病害主要发生在行车道,严重之处在于基层完全破坏。 1.2.4路面松散、坑槽我省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病害中相对出现较多的是面层松散坑槽。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处理方案

xxxx环路三期工程沥青路面病害处理方案延吉中环路三期工程主体已经通车,目前仅剩余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等尾留工程。由于去年的工程工期短,任务重。在沥青面层施工时,已进入低温季节。 由于施工现场受温度影响,给沥青面层施工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 沥青面层在低温环境下施工后,很快进入了冬歇期。经过一个冻融期作用,使原本在低温环境下完成的沥青路面,出现了诸如裂缝、松散、坑槽等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现象。针对以上病害现象,项目部已成立了以项目总工为首的沥青路面病害处理小组,由专人负责沥青路面的善后处理工作。经过小组成员集体讨论,特此制定了《延吉中环路三期工程沥青路面病害处理方案》,作为沥青路面病害处理的施工指导。 现场的沥青路面主要存在裂缝、松散、坑槽三种病害现象,下面分别对此三种病害的成因及处理方式做详细介绍。 一、横向裂缝 1、横向裂缝现象的成因: 沥青混凝土的低温收缩引起的裂缝的主要原因。沥青是一种对温度变化比较敏感的材料。在去年沥青路面施工时,由于温度较低,摊铺后的沥青混合料表面温度迅速下降,使沥青表面逐渐变硬变脆,并发生收缩变形。当收缩拉应力超过沥青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沥青路面表面就会被拉裂,并逐步向下发展,形成上宽下窄的横向裂缝。 2、对横向裂缝的处理方法: (1)针对上述裂缝现象,如裂缝宽度在3mm以下,可将缝隙刷扫干净,并用压缩空气吹净尘土后,采用热沥青封堵。如缝宽在3mm以上,则需沿横缝两侧各10cm范围开槽,挖除沥青上面层,然后沿裂缝加铺玻璃格栅,而后在其周围及底面上喷洒乳化沥青粘层油,使玻璃格栅能够黏贴在底层上。继而采用细粒式(AC-10)热拌沥青混合料填补,填补高度应略高于原有地面高度,以保证压实效果。填补后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密实,并采用热沥青灌缝封口。

沥青路面路表松散病害分析(沥青路面病害分析案例)

沥青路面松散问题分析 一、目的 结合路表问题现象/情况与现场取样原路面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结果对问题产生原因进行分析。 二、存在问题 某道路沥青路面表面层为AC-13型普通沥青混合料,铺筑于某年9月,第二年夏季前路面使用状况尚好,而进入夏季后由于路面温度升高,路表在车辆荷载水平剪切作用下出现集料脱落、松散现象,表现形式如下图所示。 图1 路表问题现象(左图:路面松散;右图:集料脱落) 三、试验分析 沥青路面的集料脱落、松散通常由一个或几个因素综合引起:(a)沥青胶结料缺乏(贫油混合料);(b)没有足够的细集料胶浆将粗集料颗粒稳定在一起;(c)压实不足(大空隙率);(d)过度老化或选用了错误的沥青胶结料等级;(e)集料与沥青胶结料的黏附性较差。 该项目所用集料与沥青胶结料黏附性满足规范要求,通过沥青混合料的沥青含量、矿料级配、压实沥青混合料体积指标检测对其它可能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增加车辙试验对该路面的抗车辙能力进行评价。

1. 沥青含量与矿料级配检测 采用燃烧法(T0735-2011)进行原路面取样沥青混合料的沥青含量与矿料级配检测。由于未获得施工所用矿质集料原材,因此未对试验所用燃烧炉进行修正系数标定,采用经验修正系数0.2%对沥青含量进行修正,矿料级配则不做修正,检测结果如下: (1)沥青含量 经检测原路面取样沥青混合料的燃烧损失为 5.32%,修正后沥青含量为5.12%,油石比即为5.40%。依据以往经验,该沥青含量为较为合理的用量水平。 (2)矿料级配 原路面取样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级配曲线见图2. 表1 原路面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检测结果 图2 原路面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曲线 结合表1与图2可知,原路面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偏细,矿料级配欠佳。

浅析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的成因和防治措施罗自君

浅析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的成因和防治措施罗自君 发表时间:2016-10-10T11:37:31.990Z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16年8期作者:罗自君[导读] 就以上几种常见病害的成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四川省怀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四川自贡 643200)【摘要】目前,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最常见的早期病害现象有:裂缝、水破坏、松散、泛油、推移等,这些病害基本上也是公路工程质 量的通病,对新建公路的正常使用形成了严重的威胁,对公路维护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就以上几种常见病害的成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成因分析;预防措施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6)08-0030-01 随着国家对高速公路建设的投资力度的加大,我国公路工程建设进展迅速,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修建沥青路面的数量迅猛增长,所占比重很大。近年来,沥青路面广泛用于公路和城市道路,成为我国高速公路的主要路面形式。但是,在大量的高等级公路建成并投入运营的同时,由于交通量迅速膨胀、车辆大型化以及我国南北冬夏温差大、气候多变等种种原因,全国各地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这路面过早损坏的问题,给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进行路面早期病害研究,找到早期病害的防治措施,对于促进我国公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成因分析 1 裂缝病害(1)龟列。该种病害的特征是:相互交错的裂缝将路面分割成形似龟纹锐角多边形小块。龟列通常是由于路面整体强度不足在行车荷载的重复作用下而引起的疲劳裂缝。(2)纵向裂缝。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主要有纵向裂缝和横向裂缝两种。纵向裂缝的损坏特征是:与道路中线大致平行的长直裂缝,有时伴有少量支缝。这类裂缝通常是由于路基压实度不均匀、路面不均匀沉陷或施工接缝质量或结构承载力不足而引起的。(3)横向裂缝。横向裂缝可分为荷载性裂缝和非荷载性裂缝两大类。荷载性裂缝是由于路面设计不当和施工质量低劣,或由于车辆严重超载,致使沥青面层或半刚性基层内产生的拉应力超过其疲劳强度而产生的裂缝。 2 泛油病害沥青从沥青混凝土层的内部和下部向上移动,使表面有过多沥青的现象称作泛油。新建沥青混凝土路面在通车后的第一个高温季节,特别在连续多天高温后,在大量行车特别是在重载车辆作用下进一步压实,易导致沥青混凝土内部过多的自由沥青向上移动,产生泛油现象,油石比例偏大地段表现的尤为明显。 3 车辙病害车辙的产生受内因和外因的综合影响,内因包括沥青混合料和路面结构设计;外因包括施工、交通、气候等条件。 二、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预防措施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不能彻底消除,但是可以通过优化设计、加强施工管理、提高现场施工质量等措施去预防,将其危害降到最低,从而延长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 1 裂缝早期病害预防措施根据纵向裂缝形成原因,在路基施工过程中特别在路基拓宽地段、路桥(涵)衔接处严格控制填土厚度及填料的均匀性,并保证达到规范要求的压实度。沥青路面进行半幅摊铺时,采取合理措施处理纵向冷接缝。另外,沥青面层常有因基层施工质量不高而引起的反射裂缝。因此,在基层施工中,及时的养护、良好的接头处理及整体强度是有效防治沥青面层反射裂缝的有效方法之一。 2 松散早期病害预防措施松散的产生往往是由于沥青混凝土面层强度不足、压实度过小、面层内部空隙率过大而造成的。所以为有效预防松散现象的产生,应该做到以下两点。(1)选用合格的原材料,特别严格控制细集料含泥量及矿粉掺量以增强沥青混合料的粘结力。(2)严格控制施工温度及压实效果。 3 泛油早期病害预防措施由于泛油往往是沥青用量过大造成的,所以在配合比设计阶段必须严格按照试验规程进行最佳油石比的选定;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工程师批准的配合比进行施工,任何人不得随意改变生产配合比。(1)处治方法。在轻微泛油的路段,可撒上3~5mm粒径的石屑或粗砂,并用压路机或控制行车碾压;在泛油较重的路段,可先撒上5~10mm粒径的碎石,用压路机碾压。待稳定后,再撒3~5mm粒径的石屑或粗砂,并用压路机或控制行车碾压。(2)处治施工要点。泛油处治时间应选择在泛油路段已出现全面泛油的高温季节,并在当日气温最高时进行。撒料应顺行车方向撒,先粗后细;做到少撒、薄撒、匀撒、无堆积、无空白。禁止使用含有粉粒的细料。采用压路机或引导行车碾压,使所撒石料均匀压入路面。如采用行车碾压,应及时将飞散的粒料扫回。 4 车辙早期病害预防措施预防形成车辙的措施,首先要从设计、用油质量和比例及施工质量控制抓起,严格控制超限车辆的通行,才能从根本上控制路面车辙的产生。 总之,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因素,无论设计方面、还是施工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足。鉴于目前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早期化的特点,在优化设计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应该加强施工管理、提高现场施工质量、规范施工,尽量在提高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同时,延长使用寿命,提高投资效益。参考文献

沥青路面的常见病害与整治措施

沥青路面的常见病害与整治措施 一、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 1.变形类 车辙属变形类,是指路面上沿行车轮迹产生的纵向带状凹槽,深度1.5cm以 , ;(3) ,都会产 ,但随着 裂缝和网状裂缝三种。影响裂缝的主要因素有:沥青的品种和等级、沥青混合料的组成、面层的厚度、基层材料的收缩性、土基和气候条件等。 坑槽(裂缝类)是常见的沥青路面早期病害,指路面破坏成坑洼深度大于2cm,面积在0.04m2以上。形成坑槽主要是车辆修理或机动车用油渗入路面,污染使沥青混合料松散,经行车碾压逐步形成坑槽。

3.松散类 沥青路面的松散是指路面结合料失去粘结力、集料松动,面积0.1m2以上。松散是直接影响行车安全的路面病害,松散可能出现在整个路面表面。也可能在局部区域出现,但由于行车作用,一般在轮迹带比较严重。 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1)局部路基和基层不均匀沉降引起路面破坏;(2)碎 ,细集 改性 的横向波形车辙,如果已经稳定,可将凸出的部分削除,在波谷部分喷洒或涂刷粘结 沥青并填补沥青混合料并找平、压实。(3)如果由于基层强度不足、水稳性能不好,使基层局部下沉而造成的车辙,应先处治基层。将面层和基层完全挖除。 2.沥青路面裂缝及坑槽的治理措施 (1)沥青路面裂缝产生后,如果在高温季节全部或大部分可愈合的轻微裂缝,

可不加处理。如果在高温季节肯定是不能愈合的轻微裂缝,要及时进行维修,控制裂缝的进一步扩大,防止导致路面早期破坏,提高公路使用效率。同样在沥青路面裂缝的维修时,要严格工艺操作和规范要求。(2)灌油修补法。在冬季节,将纵横裂缝处清扫干净,用液化气将缝壁加热至粘性状态后,再把沥青或沥青砂浆(在低温潮湿季节宜喷洒乳化沥青),喷抹到缝中,再匀撒一层2-5mm的干燥洁净石屑或粗砂加以保护, , , 沥青, 热补法 ,喷洒乳 度不足等使基层破坏而形成坑槽,应将面层和基层完全挖除。 3.沥青路面松散的治理措施 (1)因嵌缝料散失出现轻微麻面,在沥青面层不贫油时,可在高温季节撒适当的嵌缝料,并用扫帚扫匀,使嵌缝料填充到石料的空隙中。(2)大面积麻面就喷洒稠度较高的沥青,并撒适当粒径的嵌缝料,应使麻面部分中部的嵌缝料稍厚,周围与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