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从德宏视角看中缅农业合作的发展前景

从德宏视角看中缅农业合作的发展前景

从德宏视角看中缅农业合作的发展前景
从德宏视角看中缅农业合作的发展前景

从德宏视角看中缅农业合作的发展前景摘要:德宏是云南省与缅甸接壤的6个州市之一,国境线长503. 8公里,

占滇缅国境线长的四分之一。自实施替代种植起,德宏拉开了与缅甸农业合作的序幕,十多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德宏的实践具有典型意义,对相关问题善加破解,则可对中缅农业合作向纵深发展产生良性促动作用。

关键词:对缅农业合作;发展前景;德宏视角

一、德宏与缅甸农业合作的基本情况

毒品是当今世界的一大公害,各国政府都不遗余力的打击贩毒吸毒,20世纪90年代后,毒品问题不但没能根治,反而愈演愈烈,迫使世界各国把目光放在根除毒源上。不断对毒品种植、生产的国家或地区施加压力,敦促他们全面禁种罂粟、大麻等。为此,缅甸克钦地方民族组织主席布朗生在1991年4月宣布在克钦控制区全面禁种罂粟,让烟农改种其它经济作物。德宏顺势开拓性的开展了“政府倡导、市场导向、企业为主”的境外替代种植行动,从此拉开德宏与缅甸农业合作的序幕。

经过10多年的发展,德宏参与境外替代种植的企业达31家,主要种植有甘蔗、橡胶、柠檬、麻竹、咖啡、石斛、腰果、玉米等,据我们对瑞丽、陇川、盈江的调研资料进行不完全统计:协议种植总面积115万亩,实际种植18. 68 万亩,协议投资4. 2亿元,实际投1.02亿元。种植区主要分布在緬甸掸邦的木姐、九谷、腊戍、南度、木帮、东枝及克钦邦第一、二特区的迈扎央、木巴坝、南伞坝等地区,沿德宏州国境线纵深深入(直线距离)20——30公里,少数深入近百公里。合作的形式主要有六种:一是合资开发,如瑞丽市金星有限责任公司1998年3月与缅甸国防武装特警部队滚弄开发公司、緬甸银月国际贸易股份有限公司签约,合资在缅甸掸邦北部滚弄市开展替代种植15万亩天然橡胶,

签约资金9,000万元,其中,中方公司占50%,缅方两公司各占25%。二是参股开发,如1998年瑞丽和兴商贸有限公司出资150万元,参与缅甸阿夏莱教家庭有限公司已种植的1.78万亩天然橡胶的开发。三是独资开发,如瑞丽市景成集团2004年向缅甸克钦地方民族组织购置50亩土地建烟厂,独资在迈扎央种

植2, 0 00亩烟叶。四是公司十农户的合作方式,如陇川景罕糖厂与缅甸雷基

市边境(洋人街——迈扎央)一线17个村寨的甘蔗种植合作就是这一类,2005/06榨季甘蔗收获面积7,142亩,产蔗 3 8,933吨,糖厂按与国内甘蔗

同等的价格全部收购。五是租赁耕种,主要是由中国公民个人租种緬甸耕地,

产品返销回国,这种方式,规模比较小。六是农业科技合作。如2005年7月、

12月,盈江县与缅甸克钦邦密支那县签定协议,在密支那县歪莫镇瓦双村进行

优质水稻试种和冬季农业开发,经过一季的试种,合作项目取得了成功。

总之,经过10多年的发展,德宏与缅甸的农业合作形成了良好的开端,取

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也暴露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德宏与緬甸农业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缅甸法律法规不健全,政策稳定性差,投资风险大。二是缅方设卡随意、繁多,收费混乱现象突出,向緬甸纵深发展困难较大。三是缅甸联邦政府控制区的合作积极性有待提高。四是缅方对“替代种植”这一提法比较反感。

五是缅甸联邦政府和民族地方特区的矛盾,直接影响到投资与农业合作。六是国内的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政策不配套,影响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此外,多头管理,协调困难,项目审批时间过长,办事效率低。项下返销商品配额执行时间仅一年,时间过短,也影响企业的积极性。

三、扩大德宏与缅甸农业合作应采取的对策

推动德宏与緬甸农业合作持续稳定发展,提高合作水平,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是各级相关部门应把对缅甸农业合作提高到战略的高度来认识。二是把与缅甸的农业合作上升为国家行为。三是用“农业合作”替代“替代种植”,制定完善的对緬农业合作的政策。四是企业应按“政府导向,市场为主”的原则选择好合作项目。

合作项目选择应特别注重缅甸联邦政府的“导向”,摸准他们鼓励什么?发展什么?支持什么?主动迎合缅甸联邦政府制定的产业发展目标,这样合作项目容易得到緬方的支持和通过,易得更多的优惠政策,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同时要以市场为主导,毕竟合作开发不是搞福利,产品要有市场,要讲求效益。目前,从市场和缅政府的导向看,可以开展以下项目的合作。

第一,德宏可以利用农垦企业的优势,积极与緬甸开展橡胶育苗、种植方面的合作。橡胶是一种战略性物质,2006年网上交易价格最高达到人民币28,000元/吨,此价格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价格的4倍。缅甸农业部多年生经济林木公司2006年2月6日公布,緬甸计划到2030~2031年度,橡胶、油棕和腰果的总种植面积将达1. 5亿亩,24年内将净增1. 4亿亩左右,若按1/3计算,橡胶种植净增4,660万亩左右,而目前的种植总面积仅334万亩,凭缅甸自己的实力,很难完成此计划。此外在橡胶林地还可以套种咖啡、茶叶、草果等农作物,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给企业带来好的收益。因此,双方在橡胶育苗、种植方面的合作潜力很大。

第二,蔗糖是緬甸最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之一。緬甸联邦政府有扩大种植规模的计划。但是他们的甘蔗品种还是印度419、795等老品种,品种老化,单产低,亩产仅3. 18吨,制糖企业设备陈旧,1997—1998年度榨季,甘蔗和蔗糖比例为100:1.58,出糖率太低。因此,德宏可以在品种改良、种植技术、制糖等方面进行合作。

第三,德宏可以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与缅甸在杂交水稻、玉米育种、种植培训方面合作。缅甸的杂交水稻种植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目前缅甸与印度、日本、中国公司合作,培育出了“耶新1号”和“耶新2号”两种前景看好的品种,种植面积达81. 9万亩(2003年),占水稻播种面积的1%,如果现有的水稻种植面积全部改种杂交稻,则可增加粮食800万吨。2004—2005年度,緬甸种植玉米443万亩,产量70多万吨,2005—2006年度,种植473万亩,主耍品种有10多个,但优质杂交品种只有5种,优良玉米亩产可达273公斤,如果全部种植杂交玉米,产量可达129万吨左右,有合作的潜力。除此之

外,还可以在豆类生产、热带水果、油木种植业方面进行合作。

第四,德宏应选择一批有一定实力、经营规范、诚信好,有意到缅甸从事

农业开发的企业到缅甸搞农业开发,并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农业合作开发不

是一两天、一两年的一锤子买卖,需要合作几十年,选择好企业,可以避免合

作的短期行为、欺诈行为等带来的不良影响,可以有效地防止无序竞争造成经

济损失,使合作顺利地开展下去,并不断拓宽合作范围和提高合作水平。

就目前缅甸情况来说,与缅甸私营企业合资,操作方便,手续简单,方法灵活,见效较快,项目易得到批准,风险小一些,应成为与缅农业合作的首选形式,但要注意选择好合作伙伴。独资租赁经营,可以减少很多麻烦和扯皮,

自主性很强,但手续上会麻烦一些,最关键的是在缅甸寻找可靠的能力强的代理人。与緬政府合作,投资省,按投资比例分成,易调动双方的积极性,但手续烦,政府干预多、限制多,外方缺乏自主权,大小事必须和緬方商量,效率太低。合作在规模上要先小后大,区域上先沿边境开放地区后纵深深入,先季节性作物后多年生作物。逐步稳定发展。

董仕华等:从德宏视角看中缅农业合作的发展前景第五,建立燃料乙醇等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吸纳消化农副产品。大量的农副产品生产出来,有没有销路,有没有市场,直接关系到农业企业和农民的经济效益,关系到农业合作的发展前景,特别是缅甸罂粟种植区的农户,如果替代种植的效益远远低于种植罂粟的效益,甚至农产品生产出来没有销路而无法出售,他们会重操旧业。因此,必须重视替代种植,农业合作的农产品的深加工和转化问题。德宏可以考虑建立燃料乙醇生产企业,壮大糖业,发展畜牧业等来消化吸收农副产品,于国于德宏r缅甸、丁?企业于农户各方均有利。

总之,缅甸是一个未被开发的处女地,素有“世界粮仓”的美誉,那里气候条件好,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空闲地、荒地约占总耕地面积的50%, 存在很多商机。同时,由于缅甸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人为因素多等也会带来风险,可谓机遇与风险同在。加强德宏与缅甸的农业合作,不但具有客观必要性,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可行性。我们坚信,只耍有中央政府、省政府的支持,加强与缅甸政府的沟通和联系,德宏与緬甸的农业合作一定能走出一片新天地。

参考资料:

[1] 姜永仁.对缅甸贸易投资研究与指南[M].德宏:德宏民族出版社,2000.

[2] 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年鉴[M].北京:国家统计出版社,2006.

[3] 中国科学院高技术发展报告课题组编.2006年科技发展报告[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6.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2018-01-09 10:16 来源:欧柯奇技术 一、现代农业内涵定义 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和历史的概念,它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它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发达国家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包括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 (1)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可概括为:现代农业是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 (2)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二、主要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状况 1、美国 美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高,是世界上唯一的人均粮食年产量超过1吨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农业是美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美国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家庭农场,目前美国拥有204万个农场,每年创造的农业产值3000多亿美元,

其中10%由400个大农场贡献,40%由中等规模的3.5万个农场贡献,其余由200万个农场贡献。 2、日本 日本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占有量小,农业发展面临较多障碍与限制。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业发展迅速,现代化水平非常高,有多项农业指标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日本的水稻、豆类、饲用玉米、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产品的品质很高;日本的食品与水产品大量出口,其上市公司的市值占据日本总制造业的10%,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部门。3、荷兰 荷兰人均农业用地仅2亩,地少人多。但荷兰农业坚持集约化、外向型发展道路,农产品出口率达70%,居世界首位;出口额占全球市场的9%,居世界前列。花卉出口占世界市场的6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花卉王国”;蔬菜、乳制品和猪肉出口名列世界前茅。 4、以色列 以色列耕地少,自然条件恶劣,农业从业人员仅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4%,但依赖滴灌技术等高科技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农业奇迹。农产品不仅能自给,水果、蔬菜和花卉还出口到欧美市场,被称为“欧洲的菜篮子”。 5、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农业发展水平和生产效率非常高,属于世界先进水平,其人均农业生产总值排名第一。澳大利亚农业属于外向型经济,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澳大利亚农产品出口收入平均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为60%以上。 三、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中缅边境经济合作区方案

一、边境经济合作区概述 边境经济合作区是指根据两国边境地区对外开放的特点和优势,划定特定区域,赋予该区域特殊的财政税收、投资贸易以及配套的产业政策,并对区内地区进行海关特殊监管,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等各种生产要素在此聚集,通过边境两边地区的对接,实现边境地区两边的充分互动和优势互补,实现该区域加快发展,进而通过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一)边境区域合作的特征 跨境区域合作主要着眼于地区的发展和比较优势的发挥,以促进当地的发展为目标。合作参与方多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经济体边界毗邻的部分关税领土,如欧洲上莱茵地区、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等。也有经济体全部关税领土与另一方部分关税领土进行跨境合作的情况,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新一柔一廖成长三角。虽然大多情况下双方都存在合作机制,却往往没有达成正式的、有约束力的协议,需要参与方自行实施各自的政策以促成合作。 (二)边境经济合作区的主体 从目前国内外边境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行为主体划分,主要包含四个方面:中央政府是合作区的授权机构,也决定了它的建设思路和发展前景。地方政府是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利益代表,要和毗邻国家的地方政府进行合作,并实施具体的协作管理。国际和地区组织是合作区的倡导者,可以起到协调、提供技术和资金的作用,合作过程中非常需要他们的参与和支持。企业是合作区的核心建设要素,对于多以中小企业为主的边境地区,在双边自由贸易安排协调下,主要基于区位理论和运输成本的有利条件而扩大市场和要素获取范围,通过边境经济项目招标而拉动企业投资,实现边境地区对外贸易转型。 (三)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制约了其发展。第一个就是主权让渡问题。跨境经济合作区需要突破边境对生产要素流动的障碍,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经济合作涉及人流、物流的管理,涉及海关监管和检验检疫管理,必然需要国家间主权的相互让渡。而国家主权的让渡十分敏感和困难,需要国家间友好的政治关系和高度的相互信任为保障。这就增加了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难度。

中国有机农业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有机农业发展前景分析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中国有机农业发展前景分析 针对目前部分主要农产品价格内外倒挂明显、农产品库存庞大、农民种地收益低等问题,国家在“十三五”期间将进行一系列补贴制度和涉农财政资金投入方式改革。近期推出的农业补贴改革试点就是一项重要实践,具体而言,就是将中国目前农业补贴主体的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三项补贴政策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目标调整为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有机农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表示,作为以规模经营为主、有长远发展前景的有机农业而言,又迎来了一个利好消息。 2014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02005亿元,增长15.7%,增长放缓。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第一产业投资11983亿元,比上年增长33.9%;第二产业投资208107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投资281915亿元,增长16.8%。总的来看,农业投资增速持续处于较高水平。 图表 2009-2014年我国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不含农户,及同比增速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然而我国目前涉农投资存在“小、散、乱”且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有些真正种粮的没有拿到相应补贴、有些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很难拿到除自己承包耕地之外的补贴支持。这一现状无疑对以规模经营为主的有机农业产生了限制。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近年来中国有机农业的发展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产品开发加快,区域比较优势初步显现,部分地方已形成有机食品集中产区。可是,资金支持仍是一项发展障碍因素,技术投入不到位、资金链不稳固等问题,制约了有机农业的健康发展。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有机农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表示,有机农业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不但可以提高农业生态资源使用效率,促进出口农产品结构的优化,而且可步阶以渐进性地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外汇收入等。随着人们对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的深入认识,有机食品的开发已经走过了刚起步时仅对边远地区传统方式生产、新开荒地火野生无污染产品进行检查认证的时期,逐渐进入了从常规农业向有机生产转换的新阶段。可见有机农业的市场前景

生态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随着我国农业进入新阶段,农业生产从注重数量转向注重质量和效益。在这种背景下,生态农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 1.生态农业的基本介绍

以生态经济系统原理为指导建立起来的资源、环境、效率、效益兼顾的综合性农业生产体系。中国的生态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和某些乡镇企业在内的多成分、多层次、多部门相结合的复合农业系统。20世纪70年代主要措施是实行粮、豆轮作,混种牧草,混合放牧,增施有机肥,采用生物防治,实行少免耕,减少化肥、农药、机械的投入等;80年代创造了许多具有明显增产增收效益的生态农业模式,如稻田养鱼、养萍,林粮、林果、林药间作的主体农业模式,农、林、牧结合,粮、桑、渔结合,种、养、加结合等复合生态系统模式,鸡粪喂猪、猪粪喂鱼等有机废物多级综合利用的模式。生态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根据生物与环境相协调适应、物种优化组合、能量物质高效率运转、输入输出平衡等原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的输入组织生产。通过食物链网络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建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因此,生态农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农业体系,是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 2.生态农业的特点 a.综合性 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b.多样性 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c.高效性

有机农业调研报告范文有机农业发展的前景以及目前面临的问题

有机农业调研报告范文有机农业发展的前景以及目前面临 的问题 前景,还是很美好的,朝阳产业,而且人们对环境和食品健康越来越重视。 问题,标准执行力较差,市场不良竞争多;有机产品的销售也有问题追问 谢谢,你说的这些我比较了解,我是想了解下有机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状况,以及目前遇到的具体问题! 有这个前瞻产业研究院《xx-2018年中国有机农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近年来,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在100多个国家得到了推广,有机农业的面积和种植者数目逐年增加。全世界进行有机农业管理的土地面积已超过2200万公顷。此外被各种认证机构认证为“野生收获植物”的面积有1070万公顷。有机产品市场不但在欧洲和北美(全球最大的有机市场)拓展,在其它一些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也持续扩大,其中西欧和美国大约1%左右的农民在从事有机农业的生产,在美国,有机农场遍布全国各地。

中国有机食品不仅在国际市场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国内市场发展潜力更大。目前,全球有机食品市场正在以年均20%-30%的速度增长,预计xx年将超过1000亿美元。中国境内有机食品销售仅占食品销售总额的0.02%,与发达国家有机食品国内消费总额2%相比,相差达100倍。随着城乡人民收入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关注自己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十分渴望能得到纯天然、无污染的优质食品,发展有机农业、生产开发有机农产品和食品正可满足这一要求。据预测,“十二五”期间,中国有机农业发展速度将保持在10%以上。我国有机农产品有着广阔的国内外市场。 报告利用前瞻资讯长期对有机农业市场跟踪搜集的市场数据,全面而准确地为您从行业的整体高度来架构分析体系。报告主要分析了中国有机农业的生产与发展;有机农业当前市场环境;有机农业发展SWOT分析;有机农产品国内销售与国际贸易;有机农产品市场发展状况;有机农业生产技术;有机农业市场的领先企业经营状况;有机农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预测。让您全面、准确地把握整个有机农业的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从而在竞争中赢得先机 书籍《希望的收获》《一根萝卜的革命》《农业圣典》《寂静的春天》

世界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

世界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 一、世界生态农业的定义 国外生态农业又称自然农业、有机农业和生物农业等;其生产的食品称生态食品、健康食品、自然食品、有机食品等。各国对生态农业提出了各自的定义。例如,美国农业部的定义是∶生态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体系。生态农业在可行范围内尽量依靠作物轮作、秸秆、牲畜粪肥、豆科作物、绿肥、场外有机废料、含有矿物养分的矿石补偿养分,利用生物和人工技术防治病虫草害。德国对生态农业提出了以下条件:①不使用化学合成的除虫剂、除草剂,使用有益天敌或机械除草方法; ②不使用易溶的化学肥料,而是有机肥或长效肥;③利用腐殖质保持土壤肥力;④采用轮作或间作等方式种植;⑤不使用化学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⑥控制牧场载畜量;⑦动物饲养采用天然饲料;⑧不使用抗生素;⑨不使用转基因技术。另外,德国生态农业协会(AGOEL)还规定其成员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须95 %以上的附加料是生态的,才能被称作生态产品。尽管各国对生态产品的叫法不同,但宗旨和目的是一致的,这就是:在洁净的土地上,用洁净的生产方式生产洁净的食品,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农业发展概况 国外概况:生态农业最早在欧洲兴起于1924年鲁道夫·斯蒂纳(Rudolf Steiner)主讲的“生物动力农业”课程。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生态农业在瑞士、英国和日本得到发展。20世纪60年代,欧洲的许多农场转向生态耕作。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生态农业得到国家的补贴支持,在世界各国生态农业有了较大发展。据统计,目前,在世界上实行生态管理的农业用地约1055万公顷。其中,澳大利亚生态农地面积最大,拥有529万公顷,占世界总生态用地面积的50%;其次是意大利和美国,分别有95万公顷和90万公顷。若从生态农地占农业用地面积的比例来看,欧洲国家普遍较高。由20世纪90年代开始,欧洲各国生态农业发展较快,1986~1996年欧盟国家生态农地面积年增长率达到30%。大多数亚洲国家的生态农地面积较小。在总计为4万多公顷的生态农地中,土耳其占1.8万公顷,日本占0.5公顷,以色列和中国各约0.4万公顷。据有关方面估计,现在全球每年生态农业产品总值达到250亿美元,其中,欧盟100亿美元,澳大利亚35亿美元,美国和加拿大100亿美元。欧洲是世界上最大的生态食品消费市场之一。据国际贸易中心(ITC)报道, 1997年欧洲生态食品和饮料销售值为52.55亿美元,1999年约为63亿美元,2000年为95.5亿美元。德国是欧洲最大的有机食品消费市场,1997年德国生态食品销售值约为18亿美元,1999年为20亿美元,约占其食品销售总值的1.2%,有关专家预计,2008年德国生态食品占食品市场的比重将达到25%。除德国外,欧洲生态食品消费较多的国家还包括法国、英国、荷兰、瑞士、丹麦和意大利,产品种类包括作物产品、奶制品、肉类、水果等。美国在过去10年中生态食品销售量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1995年生态食品的销售值达28亿美元,1999年达到60亿美元,2000年达到75亿美元。生态食品的种类几乎包括所有传统食品种类,生态谷物、水果、蔬菜、坚果和香料市场已有一定规模,生态奶制品尚属新兴市场。1997年日本生态农产品销售额为1500亿日元,2000年达到3500亿日元,其产品为加工品、冷冻蔬菜、茶、咖啡类、调料、大米等。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生态农业发展最快的是欧盟。1995年欧盟从事生态农业的生产者不到农业生产者总数的1.0%,1997年达到1.3%。1998年欧盟生态农业生产者总数达到10万个,这一数字显示,欧盟生态农业生产者数量增长率连年保持在25%以上。 三、生态农业发展的原因 (一)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需求 自20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现代食品生产出现了3种区别于以往在自然形态下生产的重要特征,这就是:1.在农业上采用工厂化生产。采用工业化生产意在通过工业的连续生产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农业生产过程是种生物学过程。采用工业连续生产工艺要符合不同的生产过程的生物学规律。举例来说,牛羊等草食动物是反刍动物,人类需通过在草地放牧,或在牧草缺乏时,或在某一生长阶段补充干草、精料等饲料来生产动物蛋白食品,而不可以采用违反反刍动物生长规律的方法,即用反刍动物蛋白(肉骨粉等)作为饲料再提供给反刍动物来生产动物蛋白。采用这方法虽然效益提高了,但是,食物生产的安全性受到了破坏。疯牛病是一种病毒,是牛吃了被绵羊痒病病原因子污染的牛羊等反刍动物蛋白做的肉骨粉所致。虽然第一批反刍动物肉骨粉怎样被感染疯牛病病原因子还不得而知,但越来越多的学者趋于这样的看法,即这种蛋白毒是因为同类吃同类产生的变异而产生的,并逐步积累使其扩大。欧洲的农民在实行肉类工厂化生产时,用牛羊肉骨粉来代替植物蛋白作饲料,一代又一代,周而复始,使疯牛病病毒潜伏越来越多,遂酿成了今日的疯牛病灾难。

(word完整版)现代农业高技术的发展现状、方向和趋势

类别:综述 现代农业高技术的发展现状、方向和趋势 龚德平 现代农业是市场化、工业化、科学化、集约化、社会化、补贴与福利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就是用现代物资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组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管理农业,用现代市场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知识文化型农民发展农业。现代农业高技术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 (一)、现代农业高技术的发展现状 随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农业高技术发展迅速。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不断向农业科技领域渗透和融合,逐渐形成了分子育种技术、转基因技术、数字农业技术、节水农业技术、食品加工技术、航天育种技术等农业高技术体系。 1、农业生物技术发展迅速,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对科学、技术、方法、理念、产业、社会与伦理产生一系列的革命性影响。现代分子育种学与传统动植物育种技术的结合,促进了新兴分子育种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由于转基因生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影响尚存在一些科学意义上的不确定性,科技界纷纷把研究重点转向动、植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该技术具有高效、安全的突出优点,已经展示出部分常规育种技术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以转基因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产业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最活跃的农业高技术产业领域之一。农业生物药物技术研究取得了一

批重大突破,成为农业高技术研究领域角逐的重点领域,目前以基因重组技术为代表的生物技术是农业生物药物研究的核心技术。生物技术在理论和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为现代农业高技术的孕育、成熟、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直接地影响着人类的精神生活,冲击着传统的伦理观念,衍生出许多新的伦理道德问题。 2、农业信息技术与数字化技术日新月异,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显示出强劲的动力。农业信息化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主要有数据库技术、农业专家系统、3S技术、农业网络技术以及精确农业技术等。农业专家系统最早于1986年出现在美国,现在专家系统通过网络传送到田间和饲养场正成为一种趋势;以3S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与精确农业技术为基础的精确农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新潮流;农业现代高技术装备迅速地吸收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发展成就开发出智能、高效、多功能和大型化农业现代装备。与此同时,农业信息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社会物资生活、精神生活方式、以及人类物资、精神文明空间的拓展与延伸产生深刻的变革。 3、高技术引领驱动和支撑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成为世界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根本标志。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解决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现代农业综合发展问题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农业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节水农业技术、新型肥料技术、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等方面。目前节水农业研究的目标是不断提高作物水分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依据作物生理需水确定作物用水;在新型肥料技术方面,目前主要研究主要集中在纵横向动态平衡施肥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缅甸农业投资合作分析.doc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缅甸农业投资合 作分析-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缅甸农业投资合作分析中国和缅甸是中国东盟自贸区成员国,中国是缅甸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国。一带一路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国家战略的提出使中缅两国农业合作再次面临重要机遇期。研究中国与缅甸农业合作现状,分析投资环境、探寻未来农业合作潜力,对于促进地区间农业和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缅农业合作现状 中缅两国互为重要经贸合作伙伴,近年来,中缅贸易发展迅猛,投资步伐加快,合作方式多元。 (一)中缅农产品贸易规模较小,互补性较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建设的深化,有力促进了中国与缅甸的双边贸易。中缅农产品贸易总额占中国农产品贸易总额的比重仅为0.3%,贸易规模较小,但增长较快,农产品贸易总额从2005年的0.79亿美元扩大到2014年的5.94亿美元,年均增长25.2%。2013年以来,中国对缅甸农产品出口快速增加,农产品由逆差转变为顺差,2014年顺差额达到2.39亿美元。中缅农产品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出口产品主要为初级加工品,进口农产品多为农产品原材料。中国对缅出口主要产品为花卉、水果、饮品类和粮食制品,进口水产品、坚果、水果、干豆和油籽等。 (二)中国投资占比下降,农业投资受到关注 由于经济和地缘位置优势,中国一直是缅甸最大的投资来源

国,19882016年在缅的外国直接投资中,中国占28.5%,新加坡占21%,泰国占16.3%,中国香港占11.4%。2011年缅甸政府实行改革后,中国仍是缅甸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存量最大的国家,但中国投资占比呈现下降趋势,在20112016年6个财年中,中国对缅投资流量分别占93.6%、16.3%、1.4%、6.4%、35.1%和33.5%。 2012年以前,FDI在缅投资主要集中在资源性行业,包括矿业、制造业、电力、石油和天然气,四类行业所占比重超过90%。2012年改革以后,非资源性行业的外国直接投资快速增加,电力、石油和天然气、采矿行业占比明显下降。特别值得关注的是,2012年以前鲜有外国直接投资进入的农业、畜牧业和渔业的投资开始增加,2014年在农业领域的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达到3970万美元,在畜牧业和渔业的投资为2690万美元。 (三)中缅农业合作交流范围广泛,成果显著 近年来,中缅双边在农作物品种交换、育种和栽培技术的交流、农业科研技术人员培训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合作,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以替代种植项目为代表的中缅边境农业合作取得明显成效,部分中国企业通过替代种植項目在缅甸进行农业开发,已经形成政府搭台、民营企业为主体的格局,缅甸北部罂粟种植面积大幅下降。中国的小型农机、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特别是手扶拖拉机及其散件,在缅甸市场占有很大比例。2014年《关于加强农业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决定成立农业、畜牧兽医和渔业合作分委会,全面指导在缅甸开展农业技术示范推广合作、现代农业改造与育种合作、跨境动植物疫病联防联控合作和小额农贷合作等。 二、缅甸农业投资环境分析 缅甸农业资源丰富,但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开发程度不高。

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海南大学 《有机农业》课程论文 题目: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学号:20120904320071 姓名:虞红妹 年级:2012级 学院:园艺园林学院 专业:农学(观光农业方向) 指导教师:王旭 完成日期:2014年11月12日

从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出发,较系统地分析、讨论了我国发展有机农业的必要性、重要意义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字:有机农业;发展;问题;对策 Abstract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organic agriculture in China,systematically analysis,discussed the necessity of developing organic agriculture in China,the significance and the main problems,and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organic agriculture;the development;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1、有机农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1) 1.1有机农业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1) 1.2有机农业的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1) 2、发展有机农业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 (1) 2.1发展有机农业有利于控制农业污染 (1) 2.2发展有机农业有利于缓解气候变化 (1) 2.3发展有机农业有利于农民增收 (2) 2.3.1发展有机农业有利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再就业的问题 (2) 2.3.2发展有机农业有利于扩展农产品的国内、国际两大销售市场。 (2) 2.3.3发展有机农业,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就业竞争力 (2) 3我国现阶段有机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 3.1认识不清,政府支持不够 (2) 3.2缺乏有机农业技术和知识 (2) 3.3有机农产品认证难 (3) 3.4有机农产品“销售”难 (3) 3.5没有形成农业产业化,专业化生产不高 (3) 4我国有机农业发展对策 (3) 4.1政府应加强资金和政策上的投入 (3) 4.2大力发展有机食品出口与拓宽国内消费市场并重 (3) 4.3制定、完善和实施有机农业的产业政策 (4) 4.4依靠资源优势,做好产业发展规划 (4) 4.5创新发展模式,推广CSA模式 (4) 4.6多样的农产品运销途径与方式 (4)

浙江省生态农业发展前景

生态学论文 ----浙江省生态农业发展前景 班级:园艺121 姓名:高磊 学号:201201070125 2014/11/09

浙江省生态农业发展前景 高磊 (浙江农林大学杭州·临安 311300) 摘要:生态农业简称ECO,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1】 关键词:生态农业现状有利制约建议 引言:我国生态农业生产面积为301295公顷,居世界第八位,但是生态生产的面积占所有面积的0.06%,所以说我国生态农业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此我进行了这方面的调查,查阅文献,对浙江省发展生态农业提供参考,发现现在的不足与优势,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1、我国生态农业的现状 我国有着数千年的农业基础,我国农民有着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近年来,我国生态农业成功发展,并且呈彭波上升的态势。前几年我国有机农业开始起步并发展,国家环境保护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率先开始有机农业的研究与时间,中国大陆的农场与加工厂获得有机认证。这为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我国大多数有机生

态生产基地分布在我国的东北部,从数量和面积上分析东三省最大,但是从产品加工程度和质量控制上分析,浙江、上海、北京、山东、江苏等东部地区较占优势。 生态农业在我国的发展前景一片大好,生态农业已经受到各级政府重视并且正在逐步提高对其重视度,消费者对生态有机食品寻求量不断加大,生态农业在社会上被广泛关注,我国内部生态有机食品的消费潜力巨大。 2、浙江省有机农业发展现状 2.1浙江省发展生态农业的时间较早,且种类多,浙江省从事有机产业并通过认证的企业,茶叶类134家、竹笋类14家、畜禽类3家、水果类4家、水产3家、食用菌5家、油料3家、其他16家。 2.2浙江省2003年有机食品生态农业种植面积25.7万亩(其中野生植物采集面积为 3.28万亩),水产养殖面积82.7万亩(其中千岛湖水面面积80万亩),家畜养殖数量很少(生猪3150头,羊10000只)。 从种植业基地面积看,竹笋种植面积最大(10.3万亩),占种植总面积的40.1%,其次为茶叶(8.9万亩),占种植总面积的34.6%,其它种类有机作物的种植规模都不大。【2】 2.3浙江省生态农业发展存在问题 2.3.1在浙江省,生态农业地域较少,生态有机种植规模不大,其面积仅占浙江省耕地面积的1.1%; 2.3.2生态种植业在浙江省所有生态有机产业中占据主要地位,

中缅经贸合作的现状与未来展望

中缅经贸合作的现状与未来展望 徐长文 中国与缅甸是好近邻、好伙伴。两国经济上互补性强,经贸合作持续发展。特别是近十年,经贸合作步伐加快,贸易额已从2004年的11.5亿美元,增至2013年的101.5亿美元,年均增长26.4%。自2011年起,中国已经超过泰国,成为缅甸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 表1、近十年中国与缅甸贸易发展 年进出口总额出口进口差额 金额增长 2004 11.5 6.1 9.4 2.1 7.3 2006 14.6 20.7 12.1 2.5 9.6 2008 26.3 27.7 19.8 6.5 13.3 2010 44.4 53.2 34.8 9.6 25.2 2012 69.7 7.2 56.7 13.0 43.7 2013 101.5 45.6 73.4 28.1 45.3 14(1--6)84.3 92.6 46.2 38.1 8.1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各年 1、中缅经贸合作快速发展 中缅两国经济互补性强。近十年来,中国对缅主要出口的产品是缅经济发展所需的工业制成品,如机电产品、纺织原料及制品、贱金属及制品、车辆及部件、化工品等五大类产品,占对缅出口总额的80%左右。 中国从缅进口的产品也是缅的出口优势,主要是木及木制品、植物产品、矿产品、塑料制品和水产品等五大产品,占从缅进口总额的80%以上。2010年开始,中国从缅甸进口的珠宝、贵金属及制品明显增加,成为中国从缅进口的第一大产品。

中国也是对缅投资最多的国家。自1989年缅甸宣布引进外资以来,截止2013年10月末,缅从中国引进外资总额达141.9亿美元,是对缅投资最多的国家,占缅引进外资总额的32.2%。 表2、截止2013年10月末对缅投资最多的10个国家及地区 (单位:100万美元) 位次国家及地区 1989--2013年10月末 比重 % 投资项目投资金额 1 中国51 14,193.40 32.33 2 泰国69 9,984.01 22.74 3 香港61 6,458.98 14.75 4 英国62 3,055.52 6.96 5 韩国84 3,044.68 6.94 6 新加坡96 2,584.20 5.89 7 马来西亚46 1,625.86 3.70 8 越南 6 511.19 1.16 9 法国 3 474.36 1.08 10 日本40 292.42 0.67 资料来源:日本JETRO2013年12月《缅甸的投资环境及日系企业投资动向》 中缅经贸合作步伐加快的原因:一是,两国经济增长快速,新世纪以来的10多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在9%左右,也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新世纪以来,缅甸经济也持续增长,至2007年经济年均增长在12%以上。2008年利曼危机对缅经济也受到冲击,但是很快又恢复到5~6%以上。两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不仅为各自的出口提供了丰富的货源,也为扩大进口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促进了两国经贸合作的快速发展。二是,1997年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以缅甸违反人权为借口,发动包括禁止新投资在内的经济制裁,致使缅引进投资举步维艰。而中国一贯坚持不干涉他国内政、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推动与缅贸易、投资等各领域的合作。所以,中国不仅已成为缅最大贸易伙伴,也是最大的投资伙伴。 2、中缅经贸合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国有机食品的发展现状以及有机食品发展前景[方案]

中国有机食品的发展现状以及有机食品发展前景[方案] 中国有机食品的发展现状以及有机食品发展前景 摘要:有机食品也称生态食品或生物食品,它是指来源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有机食品生产标准生产加工,饼通过合法的、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蜜、水产品及调料等。而有机农业是指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关键字:有机农业发展食品化学 有机农业起源于二战后世界各国为减缓常规农业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的严重威胁压力而进行的探索。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影响,有机农业在全球得以快速发展。同期在众多研究机构、大学和地方政府的帮助和参与下,中国各地启动并组织了生态农业运动,在全国各地建立了数千个生态农业示范村和数十个生态县,还研究并推广了形势多样的生态农业建设技术,这些都是为中国的有机农业发展奠定了见识的基础。 (一)有机食品认证机构 中国有机食品的发展源于国外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在中国开展的认证活动。2003年8月20日,国务院第18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并于同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条例》规定: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认证活动??????境外认证机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代表机构,须经批准,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办理登记手续后,方可从事与所从属机构的业务范围相关的推广活动,但不得从事认证活动。

2012-2016年九华镇万顷良田有机农业发展规划报告DOC.doc

九华镇万顷良田有机农业发展规划 (2012—2016) 如皋市九华镇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九月

项目名称:九华镇万顷良田有机农业发展规划项目主持单位:如皋市九华镇人民政府 项目组长:石兵九华镇人民政府镇长 项目承担单位:如皋市九华镇农业服务中心项目负责人:周永刚九华镇人大主席 主要参加人员: 田建兵九华镇土管所 赵小明九华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 于华九华镇水利站 吕杰九华镇农业服务中心 邱永华九华镇农业服务中心

第一章有机农业及其发展前景 有机农业是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有机农业与目前常规农业相比较,有以下特点: (一)提供安全无污染、品质口味好的有机食品。 有机食品是指原料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或野生生态系统,根据有机认证标准生产、加工,而且获得了有资质的认证机构认证的可食用农产品、野生产品及其加工产品。有机食品需要满足4个基本要求:1)原料必须来自已经或正在建立的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或是采用有机方式采集的野生天然产品;2)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有机食品加工、包装、储存、运输标准;3)必须有完善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和跟踪审核体系,并有完整的记录档案;4)必须获得独立的有资质的认证机构的认证。 大量施用化肥农药虽可以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但是不可避免地对农产品造成污染,给人类生存和生活留下隐患。目前人类疾病的大幅度增加,尤以各类癌症的大幅度上升,无不与化肥农药的污染密切相关。有机农业不使用化肥、化学农药,以及其他可能会造成污染的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等,因此其产品食用就非常安全,且品质好,有利保障人体健康。 (二)可以减轻环境污染,有利恢复生态平衡。 目前化肥农药的利用率很低,一般氮肥只有20-40%,农药在作物上附着率不超过10-30%。化肥大量进入江湖中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影响鱼类生存。农药在杀病菌害虫的同时,也增加了病虫的抗性,杀死了有益生物及一些中性生物,引起病虫再猖獗,使农药用量愈来愈大,施用的次数愈来愈多,形成恶性循环。改用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可以减轻污染,有利于恢复生态平衡。

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摘要:我国是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超级大国,而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所以农业的发展是整个华夏儿女成长和开拓未来的奠基石。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现代农业在给我们带来高效的劳动生产率和丰富的物质产品的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危机:土壤腐蚀、化肥和农药使用过量、环境污染。所以,发展生态农业刻不容缓。 关键词:生态农业;现状;前景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利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把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农业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具有结构合理性、良性循环功能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是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它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期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使食物链网络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的优势,建立良性的物质循环体系,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与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与经济两方面的良性循环以及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1]。 1.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优势

目前,我国已累计制定出台了30余项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也制订了较为完善的生态农业技术标准体系,包括2 000余项国家标准、3 000余项行业标准、近6 000项地方标准,涵盖农、林、牧、渔、副等行业领域[2-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明确提出了系统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来保护生态环境,着力加快美丽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建设“五位一体”,相辅相成,是全面建成美丽中国、美丽乡村的主要标志和重要内容。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农村稳,天下稳,“三农”问题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和小康社会建设全局的首要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发挥农业生态调节功能发展生态农业,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特别是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石油农业的发展历程证明,过度依赖化肥、农药等化学品的农业,虽然可以获得高产出,满足农产品数量而非质量上的需求,但是也必然导致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农业生态系统平衡遭到破坏,逐步退化。面对日趋严峻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发展生态农业,构筑循环农业,无疑是关系到强国富民的重大战略,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4]。同时,我国发展生态农业有着巨大的优势。 1.1 悠久的农业文明史

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第一讲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第一部分农业发展的阶段分析 一、原始农业阶段 1、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发生 动机:环境变化引起新的食物来源的需要 产生:驯化野生动植物 标志:“神农氏”的出现(约6000年前) 过程:黄河流域的裴李岗文化和磁山文化、仰韶文化,长江下游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 2、原始耕作技术 刀耕火种,使用的工具主要有石刀、石斧之类,这些都是用来砍伐树木。 3、原始动物的驯养 (1)由于狩猎的需要,最先驯养的动物可能是狗。(2)到四、五千年前,家畜饲养进一步发展,狗、猪、牛、羊的数量增加。(3)新石器时代晚期,马和鸡在成了饲养的家畜、家禽,后世所称的“六畜”此时都已被人们驯养了。(4)种植业和养殖业开始发展。 二、传统农业阶段 (1)产生:奴隶制后期至蒸汽机发明之前时期。 (2)内涵:在生产过程中以精耕细作、农牧结合、利用自然环境条件进行生产经营;不使用合成农用化学物资,充分利用有机肥进行地力

培肥,保持土壤良好的结构性和耕性,延长土壤的使用寿命;采用农业和人工措施,如多种种植、增加天敌、人工捕捉、合理倒茬和换茬、筛选和种植抗病品种等措施,进行病虫草害防治,逐步地形成了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农业耕作体系。 (3)特点: 1、铁制农具和畜力的广泛使用。 2、畜牧业出现以放牧或游牧为主的生产方式。 3、经济形式以自给自足、生产规模小的自然经济为主体。 三、石油农业发展阶段 “石油农业”是以美国为代表的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现代化模式。这一模式之所以被称为“石油农业”,是因为它大量地使用以石油产品为动力的农业机械,大量使用以石油制品为原料的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 特点:追求产量,不计成本和环境破坏。 后果: 1、破坏土壤,加速水土流失。美国每年流失的土壤高达31亿吨,由土壤流失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每年超过400亿美元。 2、化肥农药造成环境污染。美国31个州存在化肥污染地下水的问题,农村钦用水中63%被农药污染。 3、单一作物种植减少了遗传的多样性。单一作物种植造成了农业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减退,病虫害加重。 4、大量消耗能源且能源利用率低。 5、高投入带来高成本,政府对农业的补贴增加。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缅产业合作的SWOT分析

研 究 ESEARCH ■ 文/ 王婕佳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缅产业合作的SWOT分析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国家期间,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同年10月,他又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二者共同构成了“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缅甸和中国是两个有着2300多公里共同边境线的国家,而且缅甸是“一带一路”沿线的关键节点之一,作为中国的友好邻邦和全面战略合作伙伴,缅甸发挥着独特的建设性作用,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通力合作,但缅甸正经历政治民主化转型和经济改革,国内形势的变化为双边合作带来了诸加以综合评估与分析得出结论,SWOT分 别代表: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 (劣势)、opportunities(机遇)、threats(威 胁)。针对中缅产业合作进行SWOT 分析, 有利于趋利避害、互联互通、实现双赢。 1. 优势分析 自然资源禀赋充裕。缅甸的森林资源 位居世界前列,其森林覆盖率达到50%左 右。矿产资源主要有锡、钨、锌、铝、锑、 锰、金、银等,宝石和玉石在世界上享有 盛誉。缅商务部数据显示,2015-2016财年 缅甸出口包括玉石在内的矿产品达9.3亿美 军。以制衣产业为例,越南成衣厂的员工 基本月薪为97美元至130美元;中国大陆 在缅甸成衣厂的员工基本月薪为180美元至 240美元,与缅甸本地成衣厂32美元至64美 元的员工基本月薪相比,高出了数倍。缅 甸由于劳工成本低、劳动力丰富及出口享 受关税优惠等便利条件,而逐渐被国际买 家视作是尚未开发的成衣生产中心与下单 采购的目标国。 2. 劣势分析 “民地武”问题。缅甸是一个多民族 国家,有135个民族。各少数民族均形成了

有机农业的发展背景及现状

JOURNAL OF CHANGJIANG VEGETABLES 基金项目:国家“十二五”林业科技支撑(2011BAD38B07); 湖北省教育厅产学研合作重大项目(C2010009);华中农业大学新农村建设研究课题(2011xnc10)汪李平,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E-mail :hzauwang@https://www.wendangku.net/doc/2b4323916.html, 收稿日期:2012-04-13 有机农业的发展背景及现状 汪李平 1有机农业相关的概念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苏丹红、 三聚氰胺、瘦肉精以及转基因等名词相继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食品安全问题成为民生的头等大事。于是,“无污染”、“纯天然”的有机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 1.1有机农业 有机农业这一名词是从英文Organic Agricul - ture 或Organic Farming 直译过来的,与石油农业、 化学农业、无机农业或工业式农业(Industrial Agri -culture 或Industrial farming )相对应。 有机农业是指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有机农业关注的不仅是产品,而是整个生产体系的综合效益。它在减少了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提高农产品安全性的同时,还有效保护了农田及其他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同时,有机农业不使用 编者按:为了应对有机蔬菜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规范从事有机产品认证活动,提高从事认证活动人 员的个人素质,加强有机产品生产、加工、营销过程的检查、检测与管理,为我国有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依据与保证,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11年12月1日发布,2012年3月1日实施《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CNCA-N-009:2011),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也对2005年制订的有机产品标准(GB/T 19630-2005)进行了修订。 从本期开始特邀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汪李平教授解读新版有机产品标准和认证实施规则,讲述如何建设有机蔬菜基地、如何申请有机食品认证、如何进行有机蔬菜生产、如何营销有机蔬菜产品等大家广为关注的问题。 特约栏目主持:汪李平 男,博士,教授。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蔬菜学系副主任,《中国瓜菜》、《长江蔬菜》编委。湖北省农业科 技入户蔬菜作物组专家,武汉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指导专家,湖北省仙洪试验区新农村建设农业科技顾问,湖北省科技厅科技特派员,湖北省蔬菜标准园创建专家指导组成员。 主要从事蔬菜栽培生理、设施园艺、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有机园艺等的 教学、科研及技术推广工作,先后主持国家、省、市科研项目有10余项,获得湖北省、武汉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6项,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编写专著5部,参编教材7本。 有机蔬菜2012.9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