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重气泄漏扩散实验的计算流体力学_CFD_模拟验证

重气泄漏扩散实验的计算流体力学_CFD_模拟验证

重气泄漏扩散实验的计算流体力学_CFD_模拟验证
重气泄漏扩散实验的计算流体力学_CFD_模拟验证

第18卷第1期2008年1月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Vol.18No.1

Jan.2008

重气泄漏扩散实验的计算流体力学(CF D)模拟验证3

黄 琴 蒋军成 教授

(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与安全环境学院,南京210009)

学科分类与代码:620.2030 中图分类号:X928;X937 文献标识码:A

资助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2006BAK01B03-3)。

【摘 要】 运用CF D软件Fluent中的标准双方程湍流模型,对重气瞬时和连续泄漏的扩散进行了模拟以预测重气扩散过程中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重气在垂直高度上的浓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对于重气到达一点处的时间而言,瞬时泄漏的预测时间小于实际到达时间,而且浓度减小到零的时间也要先于实际的时间,连续泄漏的情形则相反,模拟过程假设风速和风向不变导致模拟结果没有实际的波动大。通过将模拟的最大摩尔浓度进行误差统计计算表明:Fluent对于连续泄漏源的扩散模拟结果最为准确。CF D模型能准确预测重气扩散过程中气体浓度的变化,可以应用于实际的风险分析和安全评价中。

【关键词】 重气; 泄漏; 扩散; 计算流体力学(CF D); 模拟; 模型

Si m ulati on and Verificati on of CF D on the D is persi on of Heavy Gas Leakage

HUANG Q i n J I ANG Jun2cheng,Prof.

(School of U rban Constructi on&Safety Envir on mental Engineering,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 ogy,

Nanjing210009,China)

Abstract: By use of standard turbulence model in Fluent s oft w are of CF D(computati onal fluid dyna m2 ics),heavy gas dis persi on experi m ents on instantaneous and continuous leakage are si m ulated t o p redict the variati on of para meter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ertical concentrati on reduces with the height in2 creasing.For the instantaneous leakage,the p redicted ti m e that heavy gas arrives at a fixed point is earlier than the actual ti m e,and the p redicted ti m e that heavy gas leaves this fixed point is als o earlier than the actual ti m e.However,for the continuous leakage,the situati on is just on the other side.I f there is no change f or the wind s peed and wind directi on in si m ulati on p r ocess,the si m ulati on result fluctuates less than the experi m ent result.By calculating the statistical err or of the maxi m um mole concentrati on obtained fr om si m ulati on,it shows that,for continuous leakage s ource,Fluent s oft w are can obtain the most accurate si m ulati on results.This study concludes that the CF D model can accurately p redict the change of gas con2 centrati on in the p r ocess of heavy gas dis persi on,and can be used in risk and safety assess ment.

Key words: heavy gas; leakage; dis persi on; computati onal fluid dyna m ics(CF D); si m ulati on;

model

3文章编号:1003-3033(2008)01-0050-06; 收稿日期:2007-10-08; 修稿日期:2007-12-30

0 引 言

重气是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其形成一般是由于物质本身的分子量比空气大(如氯气)或者物质低温高压储存(如LNG )泄漏后,闪蒸夹带液滴而形成比空气重的气体或者物质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等发

生反应(如氟化氢)而形成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1]

。由于重气泄漏后会紧邻地面扩散,不易稀释,其潜在的危险性要高于中性气体,因此,对其扩散过程进行研究并建立适当的模型预测其扩散规律显得尤其重要。目前国内外对该课题也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和理论模型研究,如Thorney Island 等实验以及S LAB ,HE AG AD I S 等扩散模型。由于前人提出的模型通常都存在过多的假设,与实际的扩散情况相差很大,其预测结果的真实性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笔者认为,CF D (Computati onal Fluid Dyna m ics )技术能够如实地反映流场的真实变化,将其应用于重气的模拟过程中也更能显示出其优越性。因此,利用它进行重气扩散的模拟也成为国内外研究的重点问题。

1 重气扩散实验选取

笔者选取包括瞬时和连续两种泄漏源的国外现场实验,利用上述模型进行验证,并对比国外的模型,对模型进行误差估计。所选取的实验包括:

1)Thorney Island (简记TI )实验,于1982—1984年在Thorney Island 由欧盟组织(CEC,Comm is 2si on of Eur opean Communities )的健康与安全执行委员会(HSE,Health and Safety Executive )完成,释放源为直径14m 、高13m 的圆柱体瞬时释放,释放物质为氟利昂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释放体积2000m 3

,在下风向30~800m 处检测气体的浓度。相关数据

如表1所示

[2]

表1 Thorney isl and 实验数据实验

序号环境风

速(m /s )

初始相对密度

大气稳定度等级

初始体积(m 3

)

环境温度(℃)

0073.21.73E 200017.10082.41.63D 200017.10091.71.60F 200018.60122.62.37E 195010.80155.41.41C /D 210010.30175.04

.20D /E 170015.7018

7.4

1.87

D

1700

15.5

2)Burr o 实验,于1980年在美国加州China Lake 由La wrence L iver more 国家实验室完成,是液化天然气(LNG )在水面上液池蒸发扩散,实验在下风向57m ,140m ,800m 处测定气体浓度。实验数

据如表2所示[3—5]

表2 Burro 系列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B3B4B5B6B7B8B9液池直径(m )58

58

58

58

58

58

58流量(m 3/m in )12.212.111.312.813.571618.4释放温度(℃)-164-164-164-164-164-164-164

释放持续时间(s )16717519012917410779平均风速(m /s )5.49.07.49.18.41.8

5.7

相对湿度(%)5.22.85.65.07.14.513.1环境温度(℃)33.835.440.539.233.733.135.4

大气稳定度等级

B

C

C

C

C -D

E

D

2 模拟结果分析

运用CF D 软件Fluent 进行模拟,选取标准k -ε模型作为湍流模型,它是半经验公式,具体有关该模型的k 方程和ε方程见文献[6]。按照如图1所示的求解步骤进行计算。

图1 Fluen t 求解问题具体步骤

?

15?第1期 黄琴等:重气泄漏扩散实验的计算流体力学(CF D )模拟验证

图2~图5是部分实验在某点处不同状态参数

随时间的变化的模拟值与实验值的比较,从图中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

1)从图2和图3可知,重气在垂直高度上的浓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这反映了重气的扩散规律,也就是说重气在扩散过程中主要靠近地面沿下风向扩散。

2)将瞬时(TI 实验)和连续(Burr o 实验)泄漏扩散的曲线与各自的实验曲线对比发现,对于瞬时泄漏扩散的重气其到达一点处的时间要先于实际到

达时间

,而且浓度减小到零的时间也要先于实际的时间,而连续泄漏扩散的情形则与之相反。

3)图2~图5中偏差比较大的为图2中点(35,62,0.4

)处的曲线,存在偏差的原因有可能是实验设备本身的问题以及现场环境的复杂性,其他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4)相比较于实验值来说,模拟曲线的波动比较小,其原因主要在于模拟过程中假定的是风速和风

向保持不变,而实际过程中两者是不断变化的[7—9]

图2 T I 8号实验在点(62,35,0.4)和(62,35,2.4)处气体的摩尔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图

图3 T I 8号实验在点(35,62,0.4)和(35,62,2.4)处气体的摩尔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图

?

25?中国安全科学学报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第18卷

2008年

图4 B8号实验点(57,0,1)和点(140,0,1)

处气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

图5 B9号实验在点(140,0,1)与点(400,0,1)

处气体的摩尔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3 模型误差比较

采用Er mark 等人提出的模型误差估计的方法来评价Fluent 对重气瞬时和连续扩散实验模拟结果的可靠性,误差分析方法已在国际上得到公认,被广泛应用于重气扩散模型的评价中。该方法的误差分析包括F B (fracti onal bias ),MG (geometric mean bi 2as ),VG (geometric mean variance ),MRSE (mean rela 2tive square err or ),NMSE (nor malized square err or )等

统计误差,各误差表达式如下(式中,上划线表示平均值,X o 表示甲烷体积分数观察值,X p 表示模型模

拟的甲烷体积分数值)[10—11]

:

FB =2(X o -X p )(X o +X p )

M G =exp ln X o

X p ,

VG =exp ln X o X p 2 M RSE =4

X p -X o

X p +X o

2NM SE =

(X p -X o )

2

X pX o

根据上述公式对表3中模拟的下风向最大摩尔浓度进行统计误差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图6为模拟的最大摩尔浓度对实验值的分散度。图中斜线为模拟值与实验值相等的情形,当点越靠近斜线时表明模拟的结果与实验值越接近,图中靠近原点的点(即远离泄漏源处)大部分位于斜线的上方,表明模拟结果偏高,而远离原点的点(即近源处)则基本上位于斜线下方,表明模拟结果偏低。图7表示的是Fluent 所模拟结果的瞬时和连续泄漏扩散的MG 与VG 在MG -VG 图中的位置以及与其他模型的比较,图中点(1,1)是模型的理想点,一个模型越接近该点,表明该模型模拟的结果越可靠,当一个模型的点位于竖直实线的左侧时表示模型模拟结果偏高,反之则偏低,因此,从图中可知Fluent 对于瞬时和连续扩散实验的模拟结果均偏高,对于连续泄漏源的模拟结果比瞬时泄漏源更可靠。

?

35?第1期 黄琴等:重气泄漏扩散实验的计算流体力学(CF D )模拟验证

表3 模型所预测的最大摩尔百分比浓度

实验序号下风向距离(m )

摩尔百分比浓度(%)

实验观察值Fluent

实验序号下风向距离(m )

摩尔百分比浓度(%)

实验观察值Fluent

T17

T18

T19

T112

T115

T117

7113.2012.341005.926.25

150

3.38

4.011802.542.122241.981.593611.190.985000.600.54719.258.241006.11

5.63150

4.033.852002.812.433641.081.154120.690.785000.430.647112.3012.891007.067.32141

3.583.461802.652.212242.072.183161.141.065030.550.437111.6010.78150

3.17

4.022001.852.013611.001.235000.370.45502

5.0023.8610012.5012.12200

4.404.243002.402.134001.501.355000.590.647500.320.414012.7012.05508.519.0571

4.76

5.241003.193.521411.491.682240.650.92500

0.33

0.42

T118

B3

B4

B5

B6

B7

B8

B9

4024.2024.58608.619.21

706.277.5480

5.25

6.411004.085.252001.612.322241.102.023000.811.224000.490.885100.350.5857

22.419.51408.997.584000.81.248000.40.6957

17.718.521407.168.954002.443.128000.271.0557

19.0416.581409.67.474002.421.958000.410.2357

17.9418.421406.288.574002.793.0557

17.9419.211407.139.474003.864.528000.801.37140

16.4915.24004.255.588001.932.34140

9.68.54003.963.15800

1.40

2.21

表4 各模型对各组实验的统计误差

误差值

F B M

G VG MRSE NMSE 理想值

01100TI 实验-0.020.921.850.16-0.01Burr o 实验

0.04

0.94

1.11

1.10

0.04

4 结 论

1)运用CF D 模型能够很好地对重气扩散过程

中的状态参数进行预测,特别是对于连续泄漏源,其模拟结果可靠性高。

?

45?中国安全科学学报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第18卷

2008年

图6 

模型所预测的最大摩尔浓度的分散度

图7 各模型对实验预测的最大摩尔浓度的

误差统计M G -VG 图

2)虽然模拟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假设导致模拟

结果与实验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但相比较其他模型而言,CF D 模拟显示了其优越性。

3)以后的研究工作中,应加强对模拟环境中风速、温度的分布的改进使模拟状况更加真实地反映现场环境,以便于CF D 模型能真正应用于实际的风险分析和安全评价中。

参考文献

[1] 张启平,麻德贤.危险物泄漏扩散过程的重气效

应[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1998,25(3):86~90

[2] 潘旭海.事故性泄漏动力学过程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D ].南京:南京工业大学,2004.4:102~103

[3] Anay Luketa 2Hanlin,Ronald P .Koopman,Donald

L.Er mak .On the app licati on of computati onal fluid dynam ics codes for liquefied natural gas dis persi on

[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07,140(3):504-517

[4] Ronald P .Koopman,Donald L.Er mak .Revie w

Less ons learned fr om LNG safety research [J ].Journal of Hazardous M aterials,2007,140(3):412-428

[5] Robin Pitblado,John Baik,V ijay Raghunathan .LNG

decisi on making appr oaches co mpared [J ].Journal of HazardousMaterials,2006,130:148-154

[6] 魏利军.重气扩散的数值模拟[J ].中国安全科

学学报,2000,10(2):26~34

[7] 魏利军,张政,胡世明等.重气扩散的数值模拟

模型验证[J ].劳动保护科学技术,2000,20(3):

43~49

[8] C .J.H.van den Bosch,R.A.P .M.W eterings .

Method for the calculati on of physical effects[R ],2005

[9] Manju Mohan,Pan wap T S,Singh M P .Devel op 2

ment of dense gas dis persi on model for e mergency p reparedness [J ].

A t m os pheric Envir on ment,

1995,29(16):2076-2087

[10] Spyr os Sklavounos,Fotis R igas .Si m ulati on of Coy 2

ote series trials 2Part I :CF D esti m ati on of non 2is o 2ther mal LNG releases and comparis on with box 2model p redicti ons [J ].Che m ical Engineering Sci 2ence,2006,61:1434-1443

[11] N.J.Duij m ,B.Carissi m o,A.M ercer .Devel opment

and test of an evaluati on p r ot ocol for heavy gas dis 2persi on models[J ].Journal of HazardousMaterials,1997,56:273-285

?

55?第1期 黄琴等:重气泄漏扩散实验的计算流体力学(CF D )模拟验证

安全科学技术人才交流园地

本期论文作者简

徐茂波 教授,现任山东科技厅

副厅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兼职

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结构工程专业。1963年11月生,1984—2002年于山东建筑工程学院任教,历任建筑工程系

副主任,土木工程系主任等职,1996年晋升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结构可靠性、已有建筑结构鉴定与加固等,主持、参加攀登计划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10余项,获省部级科研与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在《中国安全科学学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40余篇

徐亚博 博士研究生,山东兖州

人,1980年4月生。2002年毕业于中北大学安全工程专业,获得学

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该校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获取硕士学位。2005—2006年,就职于沈阳理工大学。2006年9月考入北京理工大

学宇航学院,攻读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专业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安全技术工程方面的研究工作,已发表研究论文多篇

黄维新 硕士研究生,国家注册

安全工程师。湖南省新化县人,1978年10月生。1999年毕业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应用数学系,2006年9月考入中南大学资源与

安全工程学院,攻读硕士学位,主要

研究方向为矿山安全技术及工程。

硕士期间先后跟随导师参与冬瓜山铜矿和大红山铁矿深井巷道破坏形式与稳定性支护研究,微震监测领域的研究以及矿山建模的数字与可视化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已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

郑小平 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

学院院长助理,安全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

向为安全管理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NCET -2007-0056);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药学学士。1970年

11月生,重庆人。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等7项国家、省部级项目,这些项目均为管理科学和安全科学的交叉项目。目前还主持北京市精品教材《安全科学论》的编写工作

苑红伟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与安

全工程学院讲师,硕士。1974年11月生,1994年毕业于中国矿业

大学交通运输专业,获学士学位,同年留校工作。1999年3月—2000年6月在长安大学进修公路工程专业,2004年考至北京交通大

学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师从肖贵平教授,2007年1月获工学硕士学位。现在矿大主要从事交通运输

管理、交通安全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曾参与多项课题研究工作,发表各类论文数篇

黄 琴 硕士研究生,湖北荆州

人,1983年10月生。2005年获得南京工业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学士学位,后继续在该校安全技术及工

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危险化学品特别是重气的泄漏扩散模拟技术的研究,参与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典型化工过程装置灾害性事故预测与防治技术基础研究”以及“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危险化学品灾害防治技术研究”,在《安全与环境工程》等杂志上发表论文数篇。

中国石油大学流体力学实验报告

中国石油大学(流体力学)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2012-2-15 成绩: 班级:学号:姓名:教师: 同组者: 实验一、流体静力学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液式测压计测量流体静压强的技能; 2.验证不可压缩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加深对位置水头、压力水头和测压管水头的理解; 3. 观察真空度(负压)的产生过程,进一步加深对真空度的理解; 4.测定油的相对密度; 5.通过对诸多流体静力学现象的实验分析,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装置 1、在图1-1-1下方的横线上正确填写实验装置各部分的名称 本实验的装置如图所示。 1.测压管; 2.带标尺的测压管; 3.连通管; 4.通气阀; 5.加压打气球; 6.真空测压管; 7 截止阀.;8. U形测压管;9.油柱;

10.水柱;11.减压放气阀 图1-1-1流体静力学实验装置图 2、说明 1.所有测管液面标高均以测压管2标尺零读数为基准; 2.仪器铭牌所注B ?、C ?、D ?系测点B 、C 、D 标高;若同时取标尺零点作为静力学基本方程的基准,则B ?、C ?、D ?亦为B z 、C z 、D z ; 3.本仪器中所有阀门旋柄均以顺管轴线为开。 三、实验原理在横线上正确写出以下公式 1.在重力作用下不可压缩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形式之一: const p =+ γ z (1-1-1a ) 形式之二: h p p γ+=0(1-1b ) 式中z ——被测点在基准面以上的位置高度; p ——被测点的静水压强,用相对压强表示,以下同; 0p ——水箱中液面的表面压强; γ——液体重度; h ——被测点的液体深度。 2. 油密度测量原理 当U 型管中水面与油水界面齐平(图1-1-2),取其顶面为等压面,有 01w 1o p h H γγ==(1-1-2) 另当U 型管中水面和油面齐平(图1-1-3),取其油水界面为等压面,则有 02w o p H H γγ+= 即 02w 2o w p h H H γγγ=-=-(1-1-3)

高等流体力学重点

1.流体的连续介质模型:研究流体的宏观运动,在远远大于分子运动尺度的范围里考察流体运动,而不考虑个别分子的行为,因此我们可以把流体视为连续介质。 它有如下性质: (1)流体是连续分布的物质,它可以无限分割为具有均布质量的宏观微元体。 (2)不发生化学反应和离解等非平衡热力学过程的运动流体中,微元体内流体状态服 从热力学关系 (3)除了特殊面外,流体的力学和热力学状态参数在时空中是连续分布的,并且通常 认为是无限可微的 2.应力:有限体的微元面积上单位面积的表面力称为表面力的局部强度,又称为应力,定义如下:=n T A F A δδδlim 0→ 3.流体的界面性质:微元界面两侧的流体的速度和温度相等,应力向量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或应力分量相等。 4.流体具有易流行和压缩性。 5.应力张量具有对称性。 6.欧拉描述法:在任意指定的时间逐点描绘当地的运动特征量(如速度、加速度)及其它的物理量的分布(如压力、密度等)。 7.拉格朗日描述法:从某个时刻开始跟踪质点的位置、速度、加速度和物理参数的变化,这种方法是离散质点的运动描述法称为拉格朗日描述法。 8.流线:速度场的向量线,该曲线上的任意一点的切向量与当地的的速度向量重合。 迹线:流体质点点的运动迹象。 差别:迹线是同一质点在不同时刻的位移曲线。 流线是同一时刻、不同质点连接起来的速度场向量线。 流线微分方程:ω dz v dy u dx == 迹线微分方程:t x U i i ??= 9.质点加速度:质点速度向量随时间的变化率。 U U t U a )(??+??= 质点加速度=速度的局部导数+速度的迁移导数。 物理量的质点导数=物理量的局部导数+物理量的对流导数。

苯槽车泄漏扩散及事故状态的数值模拟

苯槽车泄漏扩散及事故状态的数值模拟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洛阳分公司,河南洛阳 471012) 刘敬钊马洪斌刘爱彬 苯是具有易燃、易爆、毒害物性的危险化学品,在生产、运输、装卸和储存等过程中均易造成人身中毒、易燃易爆等危害,而需要特别加以防护的物品。在生产和运输等环节中存在高度危险性;苯车泄漏后,在外部风和内部浓度梯度的作用下会沿地表面扩散,在事故现场形成燃烧爆炸或毒害危险区,变化或扩大的危险区增加了现场抢险救援工作的难度;判断泄漏气体扩散的危险区范围关系到现场戒严、人员疏散、火源控制区域的确定。本文对泄漏气体的扩散行为进行讨论,并对泄漏苯蒸汽气的扩散事故状态进行模拟。 1 泄漏扩散类型 由于苯发生泄漏后,在空气中形成蒸气云团并运移扩散,而有毒有害物质的泄漏扩散会对人、畜造成中毒伤害,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泄漏有两种方式,即连续性泄漏和瞬时性泄漏。所谓连续性泄漏是指泄漏源是连续源或泄放时间大于或等于扩散时间;而瞬时性泄漏是指泄放时间相对于扩散时间比较短的泄漏。而泄漏物质扩散有重气扩散和中性气体扩散两种模式,由于苯蒸汽的相对于空气的密度为2.77,属于重气扩散类型。重气扩散过程经历四个阶段(见图1): 1)初始阶段:物质从容器泄漏出,形成气云后在本身的惯性力和外界风速的作用下,上升变形。 2)重力沉降阶段和空气卷吸阶段:当气云初始动量消失后,重力占主导地位。由于云团与周围空气间的密度差,导致重气塌陷,沿地表面拓展,引起云团厚度的降低和 径向尺寸的增大,而在大气湍流 的作用下外界空气进入云团,即 空气卷吸,云团被稀释,同时由 于初始泄漏云团与周围环境的 温度差异而进行热量交换。 3)非重气扩散转变:随着 云团的稀释冲淡,重气效应逐渐 消失,重气扩散转变为非重气扩散。图1 重气扩散过程 4)大气湍流扩散阶段(被动扩散),即大气湍流对云团的扩散起支配作用。 目前,关于物质泄漏扩散模型有许多(表1),其中包括高斯箱模型、BM模型、Sutton 模型等。BM模型即唯象模型,是由一系列重气体连续泄放和瞬时泄放的实验数据绘制成的计算图表组成,能够很好地用于重气瞬时或连续释放的地面面源或体源,属于经验模型,外延性较差。Sutton 模型是用湍流扩散统计理论来处理湍流扩散问题,但在模拟可

流体力学实验报告

流体力学 实验指导书与报告 静力学实验 雷诺实验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实验中心

学生实验守则 一、学生进入实验室必须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遵守课堂纪律,衣着整洁,保持安静,不得迟到早退,严禁喧哗、吸烟、吃零食和随地吐痰。如有违犯,指导教师有权停止基实验。 二、实验课前,要认真阅读教材,作好实验预习,根据不同科目要求写出预习报告,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三、实验课上必须专心听讲,服从指导教师的安排和指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操作,正确读数,不得草率敷衍,拼凑数据。 四、预习报告和实验报告必须独自完成,不得互相抄袭。 五、因故缺课的学生,可向指导教师申请一次补做机会,不补做的,该试验以零分计算,作为总成绩的一部分,累计三次者,该课实验以不及格论处,不能参加该门课程的考试。 六、在使用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前,必须接受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详细填写使用记录。 七、爱护仪器设备,不准动用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要节约水、电、试剂药品、元器件、材料等。如发生仪器、设备损坏要及时向指导教师报告,属责任事故的,应按有关文件规定赔偿。 八、注意实验安全,遵守安全规定,防止人身和仪器设备事故发生。一旦发生事故,要立即向指导教师报告,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重大事故要同时保护好现场,迅速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后尽快写出书面报告交上级有关部门,不得隐瞒事实真相。 九、试验完毕要做好整理工作,将试剂、药品、工具、材料及公用仪器等放回原处。洗刷器皿,清扫试验场地,切断电源、气源、水源,经指导教师检查合格后方可离开。 十、各类实验室可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验守则,报经系(院)主管领导同意后执行,并送实验室管理科备案。 1984年5月制定 2014年4月再修订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实验中心

气体泄漏及扩散计算

学号: 07412225 常州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2011届) 题目重气泄漏扩散模拟及应急救援 学生薛云龙 学院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安全072班 校内指导教师王新颖专业技术职务讲师 校外指导老师专业技术职务 二○一一年六月

重气泄漏扩散模拟及应急救援 摘要:重气泄漏扩散事故是经常发生且危害较大的一种事故形式,由于重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因此重气往往沿地面扩散,泄放物质进入人体将引起中毒事故,若泄放物质被点燃或引爆将引起大规模的燃烧爆炸事故。虽然人们对重气泄漏扩散所造成的危害十分重视,但由于缺乏足够有效的数据来提供人们作风险评估及预防改善措施,因此采用数学模型进行模拟是必要的。应在生产过程中,加强管理,强化生产者的安全生产教育。分析了泄漏扩散事故的七大影响因素,提取并建立了泄漏事故模式,并对各种事故模式的泄漏机理和发生条件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试验研究得出在实际环境中大气主导风的风速,泄漏方向对气体扩散浓度分布有重大的影响,泄漏气体在下风向扩散的最快。静风时,随着时间的增加,空间各点的浓度有升高的趋势;在稳定风流中,空间各点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不明显,可以认为是稳态的。泄漏的气体在下风向扩散的最快,在现场一旦发生天燃气泄漏,应综合考虑泄漏源的方向和该点当时的风向,风速等因素,及时准确预测泄漏气体可能扩散到危险区域,做好应对措施。 关键词:相似理论;泄漏模型;泄漏扩散模式;示踪法;重气;应急救援;

Heavy gas leak dispersion modeling and emergency rescue Abstract : As it is well-known, many industrial and domestic gases are toxic and flammable are stored in highly-pressurized vessels at liquefied state with ambient temperature. If there is by chance a sudden release, it often forms heavy-than-air vapour. The accident release and dispersion of toxic and flammable heavy gas can present a serious ris k to the public’s safety and to the environment. Disease may be caused when the flammable heavy gases are lit. Although great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hazard of heavy gas dispersion, effective data of filed experiments are still insufficient to make risk assessment and precaution. Through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draw a conclusion that chemical system in production, transportation and storage process, should first consideration and control of hazardous chemicals, and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eak diffusion process performance. Subjective factors, equipment inherent defect caused by leakage on China's chemical system is the main reason of the accident. In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 management,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of production safety producer. Analysis of the seven factors affecting diffusion of leakage accident, to extract and established the patterns of the leakage accident, and various and leakage accident modes mechanism and the conditions were studied and analyzed. Through the experimental study on practical environment atmosphere that dominated the wind, the wind of gas leakage direction spread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has enormous influence on the spread of gas leakage next wind fastest. Static, as time flies, the space increased concentration of the each point of the trend. In the stable romantic, space the concentration of each point does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over time, can be considered a steady. Leak gas diffusion next wind fastest, on the site once produce natural gas leak,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direction and point source leaking the wind direction, wind speed at factors such as timely and accurate prediction leakage, gas may be spread to dangerous area, completes the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Theory of similarity; Leakage model;Leakage diffusion mode;Trace method; heavy gas;Emergency rescue

《流体力学》典型例题20111120解析

《流体力学》典型例题(9大类) 例1~例3——牛顿内摩擦定律(牛顿剪切公式)应用 例4~例5——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的应用——用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和等压面计算某点的压强或两点之间的压差。 例6~例8——液体的相对平衡——流体平衡微分方程中的质量力同时考虑重力和惯性力(补充内容) (1)等加速直线运动容器中液体的相对平衡(与坐标系选取有关) (2)等角速度旋转容器中液体的平衡(与坐标系选取有关) 例9——求流线、迹线方程;速度的随体导数(欧拉法中的加速度);涡量计算及流动有旋、无旋判断 例10~16——速度势函数、流函数、速度场之间的互求 例17——计算流体微团的线变形率、角变形率及旋转角速度 例18~20——动量定理应用(课件中求弯管受力的例子) 例21~22——总流伯努利方程的应用 例23——综合:总流伯努利方程、真空度概念、平均流速概念、流态判断、管路系统沿程与局部损失计算 例题1:如图所示,质量为m =5 kg 、底面积为S =40 cm ×60 cm 的矩形平板,以U =1 m/s 的速度沿着与水平面成倾角θ= 30 的斜面作等速下滑运动。已知平板与斜面之间的油层厚度δ =1 mm ,假设由平板所带动的油层的运动速度呈线性分布。 求油的动力粘性系数。 U G=mg δ θ 解:由牛顿内摩擦定律,平板所受的剪切应力du U dy τμ μδ == 又因等速运动,惯性力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0m ==∑F a ,即: gsin 0m S θτ-?= ()32 4gsin 59.8sin 301100.1021N s m 1406010m U S θδμ--?????==≈????? 粘性是流体在运动状态下,具有的抵抗产生剪切变形速率能力的量度;粘性是流体的一种固有物理属性;流体的粘性具 有传递运动和阻滞运动的双重性。 例题2:如图所示,转轴的直径d =0.36 m ,轴承的长度l =1 m ,轴与轴承的缝隙宽度δ=0.23 mm ,缝隙中充满动力粘性系数0.73Pa s μ=?的油,若轴的转速200rpm n =。求克服油的粘性阻力所消耗的功率。 δ d l n 解:由牛顿内摩擦定律,轴与轴承之间的剪切应力 ()60d d n d u y πτμ μδ == 粘性阻力(摩擦力):F S dl ττπ=?=

流体力学实践报告

黑龙江科技大学建筑工程二学历实践报告 流体力学实践报告 一、实践概述 在此次实践中,老师给我演示了雷诺试验与伯努利方程试验。下面我就实践的主要内容进行一下总结。 二、雷诺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液体流动时的层流与紊流现象。区分两种不同流态的特征,搞清两种流态产生的条件。分析圆管流态转化的规律,加深对雷诺数的理解。 2、测定颜色水在管中的不同状态下的雷诺数及沿程水头损失。绘制沿程水头损失与断面平均流速的关系曲线,验证不同流态下沿程水头损失的规律就是不同的。进一步掌握层流、紊流两种流态的运动学特性与动力学特性。 3、通过对颜色水在管中的不同状态的分析,加深对管流不同流态的了解。学习古典流体力学中应用无量纲参数进行实验研究的方法,并了解其实用意义。 (二)、实验原理 1、液体在运动时,存在着两种根本不同的流动状态。当液体流速较小时,惯性力较小,粘滞力对质点起控制作用,使各流层的液体质点互不混杂,液流呈层流运动。当液体流速逐渐增大,质点惯性力也逐渐增大,粘滞力对质点的控制逐渐减弱,当流速达到一定程度时,各流层

的液体形成涡体并能脱离原流层,液流质点即互相混杂,液流呈紊流运动。这种从层流到紊流的运动状态,反应了液流内部结构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变化过程。 液体运动的层流与紊流两种型态,首先由英国物理学家雷诺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证实,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液流型态可用下列无量纲数来判断: Re=Vd/ν Re 称为雷诺数。液流型态开始变化时的雷诺数叫做临界雷诺数。 在雷诺实验装置中,通过有色液体的质点运动,可以将两种流态的根本区别清晰地反映出来。在层流中,有色液体与水互不混惨,呈直线运动状态,在紊流中,有大小不等的涡体振荡于各流层之间,有色液体与水混掺。 2、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设备图中,取1-1,1-2两断面,由恒定总流的能量方程知: f 2222221111h g 2V a p z g 2V a p z ++γ+=+γ+ 因为管径不变V 1=V 2 ∴=γ +-γ+=)p z ()p z (h 2211f △h 所以,压差计两测压管水面高差△h 即为1-1与1-2两断面间的沿程水头损失,用重量法或体积浊测出流量,并由实测的流量值求得断面平均流速A Q V =,作为lgh f 与lgv 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曲线上EC 段与BD 段均可用直线关系式表示,由斜截式方程得: lgh f =lgk+mlgv lgh f =lgkv m h f =kv m m 为直线的斜率

计算流体力学教案

计算流体力学教案 Teaching plan of computational fluid mechanics

计算流体力学教案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一、流体地基本特征 1.物质地三态 在地球上,物质存在地主要形式有:固体、液体和气体。 流体和固体地区别:从力学分析地意义上看,在于它们对外力抵抗地能力不同。 固体:既能承受压力,也能承受拉力与抵抗拉伸变形。 流体:只能承受压力,一般不能承受拉力与抵抗拉伸变形。 液体和气体地区别:气体易于压缩;而液体难于压缩; 液体有一定地体积,存在一个自由液面;气体能充满任意形状地容器,无一定地体积,不存在自由液面。 液体和气体地共同点:两者均具有易流动性,即在任何 微小切应力作用下都会发生变形或流动,故二者统称为流体。 2.流体地连续介质模型

微观:流体是由大量做无规则运动地分子组成地,分子之间存在空隙,但在标准状况下,1cm3液体中含有3.3×1022个左右地分子,相邻分子间地距离约为3.1×10-8cm。1cm3气体中含有2.7×1019个左右地分子,相邻分子间地距离约为3.2×10-7cm。 宏观:考虑宏观特性,在流动空间和时间上所采用地一切特征尺度和特征时间都比分子距离和分子碰撞时间大得多。 (1)概念 连续介质(continuum/continuous medium):质点连续充满所占空间地流体或固体。 连续介质模型(continuum continuous medium model):把流体视为没有间隙地充满它所占据地整个空间地一种连续介质,且其所有地物理量都是空间坐标和时间地连续函数地一种假设模型:u =u(t,x,y,z)。 (2)优点 排除了分子运动地复杂性。物理量作为时空连续函数,则可以利用连续函数这一数学工具来研究问题。 3.流体地分类

氯气泄漏扩散计算模拟

氯气泄漏扩散计算模拟 (1)氯气泄漏扩散过程 氯气管道、阀门、压力表或液氯钢瓶的材质、焊缝以及腐蚀造成的强度下降等设备缺陷原因都可能引起容器破裂从而引发氯气泄漏,使氯气迅速扩展。 氯气属于重气,它泄漏时的扩散机理与一般烟囱热污染性烟羽的扩散完全不同,它在地表的释放可分为三个过程。 初始阶段:气云刚形成的阶段,主导其运动的作用力为释放的惯性及外界的平均风速。 重力扩展阶段:初始的动量消失后,主导作用为重力及外界的湍流扰动,由于重力使气团下降到地表拓展范围,而且稀释作用主要靠大气湍流以及气云下降引起的湍流卷增作用引入外界空气。 被动扩散阶段:当气云经一段时间混合稀释后,其密度和温度或浓度逐渐接近外界空气,主要靠大气的湍流。 (2)氯气危害浓度 根据有关资料,氯气的半数致死浓度,即引起实验染毒动物半数死亡的毒物浓度为850mg/m3。氯的最高允许浓度为1mg/m3,即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都不应超过的浓度。选取浓度850mg/m3(283ppm)、300mg/m3(100ppm)、90mg/m3(30ppm)、30-90mg/m3(10-30ppm)、15mg/m3(5ppm)、5mg/m3(1.7ppm)和1mg/m3(0.3ppm)7种浓度分别计算氯气泄漏的影响范围。 浓度 伤害分区危害程度Mg/m3ppm 850283深吸入少量可能危及生命 300100致死区(A区)可能造成致命性损害 9030重伤区(B区)引起剧咳

(3)液氯泄漏量计算 流体泄漏速度可用流体力学的柏努利方程计算。其泄漏速度为: () gh p p A Cd Q 220+-??=ρ ρ (7-1) 式中Q 0——液体泄漏速度,kg/s ; Cd ——液体泄漏系数; A ——裂口面积,m 2; ρ——泄漏液体密度,kg/m 3; P ——容器内介质压力,Pa ; P 0——环境压力,Pa; g ——重力加速度,9.8m/s 2; h ——裂口之上液位高度,m 。 对于非常压下的液体泄漏速度,主要取决于内介质压力与环境压力之差和液位高低。 (4)液氯容器破裂形成毒害区半径估算 液化介质液氯在容器破裂时会发生蒸气扩散,从而造成大面积的毒害区域,其毒害区按如下方法估算。 设液氯质量为W (单位:kg ),容器破裂前器内温度为t (单位:℃),液体介质比热为C[单位:KJ/(kg ?℃)]当容器破裂时,器内压力降至大气压,处于过热状态的液化气温度迅速降至标准沸点t 0(单位:℃),此时全部液体所吸收的热量为:

流体力学例题

第一章 流体及其主要物理性质 例1: 已知油品的相对密度为0.85,求其重度。 解: 例2: 当压强增加5×104Pa 时,某种液体的密度增长0.02%,求该液体的弹性系数。 解: 例3: 已知:A =1200cm 2,V =0.5m/s μ1=0.142Pa.s ,h 1=1.0mm μ2=0.235Pa.s ,h 2=1.4mm 求:平板上所受的内摩擦力F 绘制:平板间流体的流速分布图 及应力分布图 解:(前提条件:牛顿流体、层流运 动) 因为 τ1=τ2 所以 3 /980085.085.0m N ?=?=γδ0=+=?=dV Vd dM V M ρρρρρ d dV V -=Pa dp d dp V dV E p 84105.2105% 02.01111?=??==-==ρρβdy du μ τ=??????? -=-=?2221110 h u h u V μτμτs m h h V h u h u h u V /23.02 112212 2 11 =+= ?=-μμμμμN h u V A F 6.41 1=-==μ τ

第二章 流体静力学 例1: 如图,汽车上有一长方形水箱,高H =1.2m ,长L =4m ,水箱顶盖中心有一供加水用的通大气压孔,试计算当汽车以加速度为3m/s 2向前行驶时,水箱底面上前后两点A 、B 的静压强(装满水)。 解: 分析:水箱处于顶盖封闭状态,当加速时,液面不变化,但由于惯性力而引起的液体内部压力分布规律不变,等压面仍为一倾斜平面,符合 等压面与x 轴方向之间的夹角 例2: (1)装满液体容器在顶盖中心处开口的相对平衡 分析:容器内液体虽然借离心惯性力向外甩,但由于受容器顶限制,液面并不能形成旋转抛物面,但内部压强分布规律不变: 利用边界条件:r =0,z =0时,p =0 作用于顶盖上的压强: (表压) (2)装满液体容器在顶盖边缘处开口的相对平衡 压强分布规律: =+s gz ax g a tg = θPa L tg H h p A A 177552=??? ?? ?+==θγγPa L tg H h p B B 57602=??? ?? ?-==θγγC z g r p +-?=)2( 2 2ωγg r p 22 2ωγ =C z g r p +-?=)2( 2 2ω γ

流体力学-伯努利方程实验报告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2014.12.11成绩: 班级:石工12-09学号:12021409姓名:陈相君教师:李成华 同组者:魏晓彤,刘海飞 实验二、能量方程(伯诺利方程)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验证实际流体稳定流的能量方程; 2.通过对诸多动水水力现象的实验分析,理解能量转换特性; 3.掌握流速、流量、压强等水力要素的实验量测技能。 二、实验装置 本实验的装置如图2-1所示。 图2-1 自循环伯诺利方程实验装置 1.自循环供水器; 2.实验台; 3.可控硅无极调速器;4溢流板;5.稳水孔板; 6.恒压水箱; 7.测压机;8滑动测量尺;9.测压管;10.试验管道; 11.测压点;12皮托管;13.试验流量调节阀 说明 本仪器测压管有两种: (1)皮托管测压管(表2-1中标﹡的测压管),用以测读皮托管探头对准点的总水头; (2)普通测压管(表2-1未标﹡者),用以定量量测测压管水头。 实验流量用阀13调节,流量由调节阀13测量。

三、实验原理 在实验管路中沿管内水流方向取n 个过水断面。可以列出进口断面(1)至另一断面(i )的能量方程式(i =2,3,…,n ) i w i i i i h g v p z g p z -++ + =+ + 1222 2 111 1αγυαγ 取12n 1a a a ==???==,选好基准面,从已设置的各断面的测压管中读出 z+p/r 值,测 出透过管路的流量,即可计算出断面平均流速,从而即可得到各断面测压管水头和总水头。 四、实验要求 1.记录有关常数实验装置编号 No._4____ 均匀段1d = 1.40-210m ?;缩管段2d =1.01-210m ?;扩管段3d =2.00-2 10m ?; 水箱液面高程0?= 47.6-2 10m ?;上管道轴线高程z ?=19 -2 10m ? (基准面选在标尺的零点上) 2.量测(p z γ + )并记入表2-2。 注:i i i p h z γ =+ 为测压管水头,单位:-2 10m ,i 为测点编号。 3.计算流速水头和总水头。

事故后果模拟计算

事故后果模拟 中毒 有毒物质泄漏后生成有毒蒸气云,它在空气中飘移、扩散,直接影响现场人员,并可能波及居民区。大量剧毒物质泄漏可能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 毒物对人员的危害程度取决于毒物的性质、毒物的浓度和人员与毒物接触时间等因素。有毒物质泄漏初期,其毒气形成气团密集在泄漏源周围,随后由于环境温度、地形、风力和湍流等影响气团飘移、扩散,扩散范围变大,浓度减小。在后果分析中,往往不考虑毒物泄漏的初期情况,即工厂范围内的现场情况,主要计算毒气气团在空气中飘移、扩散的范围、浓度、接触毒物的人数等。 有毒液化气体容器破裂时的毒害区估算 液化介质在容器破裂时会发生蒸气爆炸。当液化介质为有毒物质,如液氯、液氨、二氧化硫、硫化氢、氢氰酸等,爆炸后若不燃烧,会造成大面积的毒害区域。 设有毒液化气体质量为W(单位:kg),容器破裂前器内介质温度为t(单位:℃),液体介质比热为C[单位:kJ/(kg·℃)。当容器破裂时,器内压力降至大气压,处于过热状态的液化气温度迅速降至标准沸点t0(单位:℃),此时全部液体所放出的热量为:Q=W·C(t—t0) 设这些热量全部用于器内液体的蒸发,如它的气化热为g(单位:kJ/kg),则其蒸发量:

q t t C W q Q W )(0-?==' 如介质的分子量为M ,则在沸点下蒸发蒸气的体积Vg(单位:m 3)为: 273273)(4.222732734.22000t M t t C W t M W V q g +?-?=+?= 为便于计算,现将压力容器最常用的液氨、液氯、氢氰酸等的有关物理化学性能列于表2-3中。关于一些有毒气体的危险浓度见表2-4。 若已知某种有毒物质的危险浓度,则可求出其危险浓度下的有毒空气体积。如二氧化硫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0.05%时,人吸入5~10min 即致死,则Vg 的二氧化硫可以产生令人致死的有毒空气体积为: V=Vg ×100/0.05=2000 Vg 。 假设这些有毒空气以半球形向地面扩散,则可求出该有毒气体扩散半径为: R=33 421/π?c Vg =30944.2/c Vg 式中 R ——有毒气体的半径,m ; Vg ——有毒介质的蒸气体积,m 3; C ——有毒介质在空气中的危险浓度值,%。 表2-3 一些有毒物质的有关物化性能

室外风环境模拟计算报告123

新项目 室外风环境模拟计算报告 计算软件:风模拟分析软件PKPM-CFD 开发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建研科技股份 合作单位:Software Cradle Co., Ltd. 韵能建筑科技 应用版本:Ver1.00 2015.10.19

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 项目名称:新项目 项目地址: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参与单位: 规标准参考依据: 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 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3、《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

一、项目概述 1.1计算模型概况 1.2建筑物概况 图 1 建筑群平面图,红线建筑为目标建筑

二、指标要求 针对室外风环境评价依据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中有关室外风环境的条目要求。 2.1规的评价要求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中有关室外风环境的具体要求如下: 4.2.6 场地风环境有利于室外行走、活动舒适和建筑的自然通风。评分规则如下: 1 冬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速低于5m/s,且室外风速放大系数小于2,得2分;除迎风第一排建筑外,建筑迎风面与背风面表面风压差不超过5Pa,再得1分。 2 过渡季、夏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场地人活动区不出现涡旋或无风区,得2分;50%以上可开启外窗室外表面的风压差大于0.5Pa,得1分。 2.2模拟条件设置要求 1、室外风环境模拟的边界条件和基本设置需满足以下规定: 1)计算区域:建筑覆盖区域小于整个计算域面积3%;以目标建筑为中心,半径5H围为水平计算域。建筑上方计算区域要大于3H;H为建筑主体高度; 2)网格划分:建筑的每一边人行高度区1.5m或2m高度应划分10个网格或以上; 3)湍流模型选择:标准k-ε模型。高精度要求时采用Durbin模型或MMK模型。

计算流体力学螺旋管分析报告

重庆大学《计算流体力学与计算传热学基础》上机实验水平螺旋管内的对流换热过程 学生:刘伟文 学号:20123000 指导教师:李隆键 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 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 二O一五年六月

一、前言 螺旋管在热力、化工、石油及核工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螺旋管换热器也具有结构简单、传热系数高等优点。它的传热系数比直管高,在相同空间里可得到更大的传热面积,布置更长的管道,减少了焊缝,提高了安全性。尽管螺旋管的流体阻力增大,压降增大,但是其传热效率的提高导致能量的节约要高于因阻力增大而消耗的能量。因此,螺旋管在许多行业得到普遍应用而倍受青睐。在工程应用中,由于工艺要求,往往需将流体加热至规定的温度范围,传热是其中的基本单元操作,所以有必要对螺旋管的传热与流动特性进行研究。从理论知识我们知道由于向心力的作用,流体从管中心部分由螺旋管内侧流向外侧壁面,因而造成了螺旋管内侧的低压区。在压差作用下,流体从外侧沿着圆管的上部和下部壁面流回内侧。这种流动是与管的轴向垂直的,也就是与流体的主体流动相垂直,称为二次流。流体的这种二次流与轴向主流复合成螺旋式的前进运动。这样,对于流体的传热传质,不仅可依靠流体的径向扩散,还有径向二次流的作用,相当于边界层进行了破坏,增强了流体传质。 二、GAMBIT建模

1、先建立一个半径为6的圆面。 2、将该圆面向X轴正方向移动120。 3、用圆面sweep形成螺旋柱体。(绕Y轴正方向)

4、重复以上操作,得到如图所示几何体弯管。 5、设置边界层。

并应用至每个截面:

6、设置圆面的网格,选择pave方式,interval size 选择0.6,这样边界层网格与圆面中心网格过渡较平缓。 7、依次建立体网格。 8、检查网格质量。 最差网格为0.41,满足要求。 8、输出网格。

氯气泄漏重大事故后果模拟分汇总

国内外统计资料显示,因防爆装置不作用而造成焊缝爆裂或大裂纹泄漏的重大事故概率仅约为6.9×10-7~6.9×10-8/年左右,一般发生的泄漏事故多为进出料管道连接处的泄漏。据我国不完全统计,设备容器一般破裂泄漏的事故概率在1×10-5/年。此外,据储罐事故分析报道,储存系统发生火灾爆炸等重大事故概率小于1×10-6,随着近年来防灾技术水平的提高,呈下降趋势。 第七章氯气泄漏重大事故后果模拟分析 7.1危险区域的确定 概述: 泄漏类型分为连续泄漏(小量泄漏)和瞬间泄漏(大量泄漏),前者是指容器或管道破裂、阀门损坏、单个包装的单处泄漏,特点是连续释放但流速不变,使连续少量泄漏形成有毒气体呈扇形向下风扩散;后者是指化学容器爆炸解体瞬间、大包装容器的泄漏、许多小包装的多处泄漏,使大量泄漏物形成一定高度的毒气云团呈扇形向下风扩散。 氯泄漏后虽不燃烧,但是会造成大面积的毒害区域,会在较大范围內对环境造成破坏,致人中毒,甚至死亡。根据不同的事故类型、氯气泄漏扩散模型,危害区域会有所不同。氯设备泄漏、爆炸事故概率低,一旦发生可造成严重的后果。 以下液氯钢瓶中的液氯泄漏作为事故模型进行危险区域分析。 毒害区域的计算方法: (1)设液氯重量为W(kg),破裂前液氯温度为t(℃),液氯比热为C(kj/kg .℃),当钢瓶破裂时瓶内压力降至大气压,处于过热状态的液氯迅速降至标准沸点t0(℃),此时全部液氯放出的热量为:

Q=WC(t-t0) 设这些热量全部用于液氯蒸发,如汽化热为q(kj/kg),则其蒸发量W为: W=Q/q=WC(t-t0)/q 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r,则在沸点下蒸发的液氯体积V g(m3)为: V g =22.4W/M r273+t0/273 V g =22.4WC(t-t0)/ M r q273+t0 /273 氯的有关理化数据和有毒气体的危险浓度如下: 相对分子质量:71 沸点: -34℃ 液体平均此热:0.98kj/kg.℃ 汽化热: 2.89×102kj/kg 吸入5-10mim致死浓度:0.09% 吸入0.5-1h致死浓度: 0.0035-0.005% 吸入0.5-1h致重病浓度:0.0014-0.0021% 已知氯的危险浓度,则可求出其危险浓度下的有毒空气体积: 氯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0.09%时,人吸入5~10min即致死。则V g(m3)的液氯可以产生令人致死的有毒空气体积为: V1 = V g×100/0.09 = 1111V g(m3) 氯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0.00425(0.0035~0.005)%时,人吸入0.5~1h,则V g(m3)的液氯可以产生令人致死的有毒空气体积为: V2=V g×100/0.00425=23529V g(m3) 氯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0.00175(0.0014~0.0021)%时,人吸入0.5~1 h,则

流体力学报告

流体力学报告 每一门力学学科的建立,都需要建立模型,也就是把实际的问题抽象化,而抽象过程就是把现实中对所研究问题不重要的因素忽略掉,也就是模型假设,从而建立于这个问题相适应的模型进行研究,如果有意义有价值,也就慢慢深入研究,从而形成一门学科,它们都是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形成的.比如现如今最前沿的力学学科"纳米力学"就是如此。我们土木工程常说的三大力学有:1.理论力学---分析力学,振动力学,水力学或称为流体力学(这些研究对材料都不太侧重 )2.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都是又材料特性而分的) 3.结构力学:就是分析复杂的结构的情形。在此我重点叙述我对流体力学这门课学科的学习和认知。 一·流体的基本信息解释: 流体,是与固体相对应的一种物体形态,是液体和气体的总称. 由大量的、不断地作热运动而且无固定平衡位置的分子构成的,它的基本特征是没有一定的形状并且具有流动性。流体都有一定的可压缩性,液体可压缩性很小,而气体的可压缩性较大,在流体的形状改变时,流体各层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运动阻力(即粘滞性)。当流体的粘滞性和可压缩性很小时,可近似看作是理想流体,它是人们为研究流体的运动和状态而引入的一个理想模型。是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的介质。大气和水是最常见的两种流体,大气包围着整个地球,地球表面的70%是水面。大气运动、海水运动(包括波浪、潮汐、中尺度涡旋、环流等)乃至地球深处熔浆的流动都是流体的研究内容。

二·流体力学的阐述: 流体力学是连续介质力学的一门分支,是研究流体(包含气体,液体以及等离子态)现象以及相关力学行为的科学。可以按照研究对象的运动方式分为流体静力学和流体动力学,还可按流动物质的种类分为水力学,空气动力学等等。对流体力学学科的形成作出第一个贡献的是古希腊的阿基米德,他建立了包括物理浮力定律和浮体稳定性在内的液体平衡理论,奠定了流体静力学的基础,特别是从20世纪以来,流体力学已发展成为基础科学体系的一部分,同时又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医学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流体力学既包含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又涉及工程技术科学方面的应用。此外,如从流体作用力的角度,则可分为流体静力学、流体运动学和流体动力学;从对不同"力学模型"的研究来分,则有理想流体动力学、粘性流体动力学、不可压缩流体动力学、可压缩流体动力学和非牛顿流体力学等。 三·对流体的研究假设: 连续体假设 物质都由分子构成,尽管分子都是离散分布的,做无规则的热运动.但理论和实验都表明,在很小的范围内,做热运动的流体分子微团的统计平均值是稳定的.因此可以近似的认为流体是由连续物质构成,其中的温度,密度,压力等物理量都是连续分布的标量场。 质量守恒 质量守恒目的是建立描述流体运动的方程组。欧拉法描述为:流进

氯气泄漏重大事故后果模拟分析经典

氯气泄漏重大事故后果模拟分析(经典)

————————————————————————————————作者: ————————————————————————————————日期: ?

国内外统计资料显示,因防爆装置不作用而造成焊缝爆裂或大裂纹泄漏的重大事故概率仅约为6.9×10-7~6.9×10-8/年左右,一般发生的泄漏事故多为进出料管道连接处的泄漏。据我国不完全统计,设备容器一般破裂泄漏的事故概率在1×10-5/年。此外,据储罐事故分析报道,储存系统发生火灾爆炸等重大事故概率小于1×10-6,随着近年来防灾技术水平的提高,呈下降趋势。 第七章氯气泄漏重大事故后果模拟分析 7.1危险区域的确定 概述: 泄漏类型分为连续泄漏(小量泄漏)和瞬间泄漏(大量泄漏),前者是指容器或管道破裂、阀门损坏、单个包装的单处泄漏,特点是连续释放但流速不变,使连续少量泄漏形成有毒气体呈扇形向下风扩散;后者是指化学容器爆炸解体瞬间、大包装容器的泄漏、许多小包装的多处泄漏,使大量泄漏物形成一定高度的毒气云团呈扇形向下风扩散。 氯泄漏后虽不燃烧,但是会造成大面积的毒害区域,会在较大范围內对环境造成破坏,致人中毒,甚至死亡。根据不同的事故类型、氯气泄漏扩散模型,危害区域会有所不同。氯设备泄漏、爆炸事故概率低,一旦发生可造成严重的后果。 以下液氯钢瓶中的液氯泄漏作为事故模型进行危险区域分析。 毒害区域的计算方法: (1)设液氯重量为W(kg),破裂前液氯温度为t(℃),液氯比热为C(kj/kg .℃),当钢瓶破裂时瓶内压力降至大气压,处于过热状态的液氯迅速降至标准沸点t0(℃),此时全部液氯放出的热量为:

高等流体力学试题

1.简述流体力学有哪些研究方法和优缺点? 实验方法就是运用模型实验理论设计试验装置和流程,直接观察流动现象,测量流体的流动参数并加以分析和处理,然后从中得到流动规律。实验研究方法的优点:能够直接解决工程实际中较为复杂的流动问题,能够根据观察到的流动现象,发现新问题和新的原理,所得的结果可以作为检验其他方法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实验研究方法的缺点主要是对于不同的流动需要进行不同的实验,实验结果的普遍性稍差。 理论方法就是根据流动的物理模型和物理定律建立描写流体运动规律的封闭方程组以及相应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运 用数学方法准确或近似地求解流场,揭示流动规律。理论方法的优点是:所得到的流动方程的解是精确解,可以明确地给出各个流动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解析方法的缺点是:数学上的困难比较大,只能对少数比较简单的流动给出解析解,所能得到的解析解的数目是非常有限的。 数值方法要将流场按照一定的规则离散成若干个计算点,即网格节点;然后,将流动方程转化为关于各个节点上流动 参数的代数方程;最后,求解出各个节点上的流动参数。数值方法的优点是:可以求解解析方法无能为力的复杂流动。数值方法的缺点是:对于复杂而又缺乏完整数学模型的流动仍然无能为力,其结果仍然需要与实验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和验证。 2.写出静止流体中的应力张量,解释其中非0项的意义. 无粘流体或静止流场中,由于不存在切向应力,即p ij =0(i ≠j ),此时有 P =00000 0xx yy zz p p p ??????????=000000p p p -????-????-??=-p 00000011????1?????? = -p I 式中I 为单位张量,p 为流体静压力。 流体力学中,常将应力张量表示为 p =-+P I T (2-9) 式中p 为静压力或平均压力,由于其作用方向与应力定义的方向相反,所以取负值;T 称为偏应力张量,即 T =xx xy xz yx yy yz zx zy zz τττττττττ?????????? (2-10) 偏应力张量的分量与应力张量各分量的关系为:i =j 时,p ij 为法向应力,τii = p ij - p ;当i ≠j 时p ij 为粘性剪切应力,τij =p ij 。τii =0的流体称为非弹性流体或纯粘流体,τii ≠0的流体称为粘弹性流体。 3.分析可压缩(不可压缩)流体和可压缩(不可压缩)流动的关系. 当气体速度流动较小(马赫数小于0.3)时,其密度变化不大,或者说对气流速度的变化不十分敏感,气体的压缩性没有表现出来。因此,在处理工程实际问题时,可以把低速气流看成是不可压缩流动,把气体可以看作是不可压缩流体。而当气体以较大的速度流动时,其密度要发生明显的变化,则此时气体的流动必须看成是可压缩流动。 流场任一点处的流速v 与该点(当地)气体的声速c 的比值,叫做该点处气流的马赫数,用符号Ma 表示: Ma /v c v == (4-20) 当气流速度小于当地声速时,即Ma<1时,这种气流叫做亚声速气流;当气流速度大于当地声速时,即Ma>l 时,这种气流称为超声速气流;当气流速度等于当地声速时,即Ma=l 时,这种气流称为声速气流。以后将会看到,超声速气流和亚声速气流所遵循的规律有着本质的不同。 马赫数与气流的压缩性有着直接的联系。由式(4-11)可得 所以有 222Ma d ρv dv dv ρc v v =-=-。 (4-21) 当Ma≤0.3时,dρ/ρ≤0.09dv /v 。由此可见,当速度变化一倍时,气体的密度仅仅改变9%以下,一般可以不考虑密度的变化,即认为气流是不可压缩的。反之,当Ma>0.3时,气流必须看成是可压缩的。 4.试解释为什么有时候飞机飞过我们头顶之后才能听见飞机的声音. 5.试分析绝能等熵条件下截面积变化对气流参数(v ,p ,ρ,T )的影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