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当前培养大学生学习状态的思考与建议

当前培养大学生学习状态的思考与建议

当前培养大学生学习状态的思考与建议
当前培养大学生学习状态的思考与建议

2007年6月第8卷 第2期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un.2007

V ol.8 N o.2

当前培养大学生学习状态的思考与建议*

陈迎明,贺志军

(中南大学,湖南长沙 410083)

摘 要:目前许多大学对大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显示:大学生的学习努力程度较低;学习动机和学习取向都比较实用和功利;自主学习情况不容乐观。对学生学习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学生群体关系、教师的教学、办学环境、学生管理等四个方面。为促进大学生学习,学校一要广辟途径,加强教育,防止学生学习动机的实用和功利倾向;二要明确内容、丰富形式,提高学习指导工作的水平;三要注重学习策略的形成。

关键词:大学生;学生状况;教育建议

大学,是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神圣殿堂,是国家培养栋梁之材的重要场所。办好高等教育,培养高级人才,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关注得更多的是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状况进行分析与思考的相对较少。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需从学生自身找原因,如学习动力不足、自律不严、目的性不强、学习方法欠佳等方面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寻找对策。

一、学生学习现状分析

1 学生的学习努力程度

进入大学后,由于一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到了自己该放松的时候了,缺少了学习上压力,学生学习努力程度就一路下滑,以往在中学形成的努力学习的优良传统逐渐消失,影响了知识的吸收,无助于自我更新。上课认真听讲是学生学习努力程度的重要表现,但目前不少学生在学习上存在厌学、逃学现象严重的问题,学习努力程度很低。2005年,我们对5000名学生开展了一次调查,调查中发现,只有23%的同学不缺课,认为上课考勤没有必要的占67.3,认为不应该缺课的占13.8%,即使到堂听课的同学也有一些人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旷课时间内无所事事的占34.42%,睡懒觉的占24.17%,自学的只占49.43%。更令人担忧的是,对自己的学习抓得紧的仅占9.7%,认为抓得不紧的占到42.5%。另外,学生对自己努力程度的评价也相当低。浙江大学对学生学习努力程度的调查表明:只有5.1%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 很努力 ,认为自己努力程度 一般 的占55.3%,认为自己是 平时不努力,考前抱佛脚 的占33.2%,余下的6.4%的学生干脆表示自己 不想读,混日子 。

2 学生的学习动机分析

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动机是学习过程的核心,学习动机与学习密切相关,决定着学习活动的引起、继续、完成的全过程。湖南大学的调查表明:大学生上大学的主要动机是适应社会、找个好工作、生活更好(22.8%)和学习知识、增长才干、锻炼能力(21.0%);调查还发现,51.7%的大学生认为,在交费上大学后,大学生应该努力学习,多掌握一些社会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才干。由此可见,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个人主义,他们上大学学习是为了自己掌握知识、技能和才干将来找个好工作。相比之下,为国家、为社会学习不为大学生重视。这一方面表明大学生变得比较实用和功利,学习有较明确的实用和功利目的,此结果与北京化工大学等院校调查发现的当代大学生学习目的和目标注重实用、实惠以及学习动力来源多途径的结果一致;[1]另一方面,以上特点彰显了大学有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教育的必要性。

3 学生的学习取向分析

大学生的学习取向即指大学生想学习的内容和大学生正在努力学习的内容。当前,大学生最想学习的知识或技能首先是实用性的如计算机知识、网络技术、实用技能、金融和股票知识、保健知识等,其次是扩充性的如人文知识、科技知识,而实用价值不大的理论性知识如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政治理论不为大学生重视。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学习取向是实用的。湖南大学的调查数据也表明:努力学习、增长才干和多掌握实用技能分别被71.4%和61.2%的大学生视为自己最迫切的需要;51.7%的大学生认为,在交费上大学后,大学生应该努力学习,多学习社会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增长才干;10.4%的大学生认为,选择专业首先要考虑今后的回报,8.7%的大学生认为,学习为适应市场重于国家需要。高等学校的专业教育是为大学生将来从事专业工作而做准备的,专业学习对学生自然有巨大的实用价值,所以今日的在校大学生都十分重视专业学习,以掌握过硬的专业工作本领。然而,大学生并不满足于学好专业,他们意识到人才市场竞争的激烈性、所学专业与可能找到的就业岗位不对口的可能性、职业的不稳定性以及把工作干得更好的巨大压力使他们面临严峻挑战,产生了除学好专业外还要多学习实用知识、技能和扩充自己知识面的强烈愿望和要求,因此,调查结果显示有这样多的大学生除专业课外最想学习实用性和扩充性的知识、技能就不值得奇怪了。调查还表明,大学生不仅想学习实用性知识,而且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这些知识,有32.7%的大学生报告,他们将课余闲暇时间用在了学习实用知识上。

4 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分析

(1)课堂教学缺少互动,学生自主参与意识不强。

目前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情形极不乐观。课堂教学,实际上被教师 主宰 ,学生学习被动,课堂气氛呆板,师生缺乏信息反馈和沟通。因为,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兴趣,缺乏学习积极性,是导致课堂教学师生缺乏互动的主要原

149

*收稿日期:2006-04-24

作者简介:陈迎明(1969-),男,湖南安乡人,助理研究员。

因。而在教学改革方面,重视研究教师方面的问题比较多,忽视对学生学习的研究。所以,改革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体现以人为本,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

(2)学生对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满意。

学生对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满意表现明显。由于大学的专业性较强,学理不懂文,学生深感自己的知识面狭窄,担忧无法应对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有的学生甚至怀疑所学的知识,将来到社会上是否有用。因此,本着一切为学生着想,在校让学生掌握丰富而有用的知识,进行课程结构的改革,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增开选修课和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性课程,是当今学校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3)学生缺乏学习策略。

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是延用中学的学习方式和习惯,只求掌握书本知识,目的还是应付考试。有的学生每天除了上课,不会安排课余时间,甚至也不知要学什么。因此,加强学习指导,提供学习策略,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

二、影响学生学习的高校教育因素

1 群体行为对个体学习的影响

大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同学之间的关系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与学生访谈中发现,学习成绩不好的现象常常集中发生在某一宿舍。不学习而天天看电视、玩游戏、打牌的行为往往是一整个宿舍的群体行为。这说明同一宿舍学生作为相互活动、接触较紧密的群体,同学之间特别是关系亲密的同学,彼此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状态对对方的学习起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我们2005年的调查表明:10.28%的学生在 其他同学作弊时,如果老师没有发现,就想效仿 ;26.54%和58.79%的学生常常想或有时想向其他同学学习;值得注意的是,只有46.26%的学生认为班级的班风好或较好,而39.35%的学生认为班风一般,还有14.39%的学生认为班风较差。有35.23%的学生承认同学给自己带来积极影响,也有24.21%的学生说同学对自己的影响是消极的;还有48.41%的学生表示自己的同学和朋友经常逃课。这说明对大学生群体的学习风气需要引起重视,特别是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班风和学风建设。

2 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在教学中,教师要用自己的知识、良好的言行去影响学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内心体验,因而能使教师的要求较易转化为学生的需要,使学生感到亲切、善意,从而乐于接受教育,并创造性的开展学习。但是在现实教学中,下对老师的评价不一,或多或少地对学生学习产生影响。我们的调查显示,有近50%的学生认为老师的素质和水平参差不齐,18.79%的学生认为老师的素质与水平一般;13.64%的学生认为教师对教学态度认真,40.75%的学生认为教师教学态度较认真,36. 26%的学生认为教师对教学态度一般,9.35%的学生认为教师对教学投入的精力不足;58.04%的学生希望老师在学业上严格要求,在课下和蔼可亲,但40.19%的学生认为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一般,较淡漠;73.09%的学生证实自己的老师都能或在大多数情况下能耐心解答问题,但有13.55%的学生表示自己的任课教师很少批改作业,30%的学生反映有老师上课不关手机,37.10%的学生反映老师上课关了手机,但对学生没有同样要求;48.32%的学生认为目前的考试方式不能反映同学的学习效果。

同时,还有的学生还反映,希望有机会给老师提出改进意见,希望老师能改进教学方法,同时加强和老师的沟通。还有学生提到,同学应尊重与理解教师,但老师也要转变观念,不要总以自己为中心,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学校的办学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学校是国家培养人才的地方,只有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才可以培育出为国家做贡献的人才。 孟母三迁 的故事就很好的说明了环境对学习的影响。良好的办学环境能激发人的自尊心,调动人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的作用。对于学校的办学环境,大部分的学生对校园环境很满意。调查中反映学校环境对学习产生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对良好校风的渴望,以及对不同专业教学条件不均衡方面的意见。另外,有58.13%的学生反映自己的学习常常与学校安排的有关活动发生冲突,影响了学习。 笔者认为,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学校缺少认同感,这可能会使一部分同学丧失学习动力、或者不按培养计划要求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等。

4 学风问题的客观根源是教风和管理问题

学风问题的突出表现是学习纪律问题。反映大学生学风不正的现象很多,如逃课、旷课甚至旷考,上课不专心、课后不用心,作业抄袭,考试舞弊等。表面上看,似乎大学生学风问题很多很复杂,但最突出、最集中的问题还是学习纪律问题。在处理学生学业成绩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多数人除了本身基础较差的原因外,还有一些共同原因就是长期逃课、旷课、不认真完成作业,学习完全处于一种无政府主义状态,想学即学,不想学就不学,缺少约束性和自觉性。因此,没有严格的学习纪律,就没有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学校必须通过有关规章制度规制学生在学习纪律方面的约束性和行为的定向,健全和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使学生的学习由他律逐渐转化为自律,形成学生自觉的行为模式。

学习纪律问题又包含了学生遵守纪律不严和教师及管理干部执行纪律不严两个方面。尤其是该抓不抓,该管不管,使学生学习的自律能力降低,对学风建设极为不利。主观上讲,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背景下,每个大学生都有学好的愿望,都有追求成功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学生不认真学习,学不好呢?笔者认为,部分学生有主观上努力不够的因素,但我们不可忽视教师教学和管理上的不尽人意,比学生个体因素对学风建设的影响要大得多。学风问题的客观根源在于教师和管理。首先,教师对学生的管理特别是课堂管理和学习过程要求不严是学风不正的催化剂。在教学原则中,教学的教育性是首要原则。教师不仅在课堂上要管好学生,还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学习。

三、对高校教育工作的启示

1 广辟途径,加强教育,防止学生学习动机的实用和功利倾向

首先,利用动机迁移,开展面向社会的实践活动。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的 教学过程 一书把 迁移 视为教学过程的核心。有鉴于此,可以利用原有动机的转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比如,可以组织学生给中学生做形势与政策报告。一般来说,学生对这样的活动课程有着很高的参与热情。在这些活动中,由于相关知识的匾乏,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学习形势与政策相关知识的需要。此外,还可以采取演讲、征文比赛等活动形式,并通过完善激励机制,促使其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

其次,注重非正式群体建设。大学生多为20岁左右的年

150

轻人,他们的价值知觉很容易受到和他们紧密相关的宿舍、老乡会和兴趣社团等非正式群体的影响。这些非正式群体由于涉及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宿舍文化建设,规范老乡会、兴趣社团等学生团体的发展。

2 明确内容,丰富形式,提高学习指导工作的水平

学习指导的形式,有显性形式和隐性形式之分。显性形式,是开设专门的学习指导课,并列入教学计划,学期末考核成绩计入总学分;隐性形式主要是借助其他载体来实现学习指导的目标。一般来说,隐性形式效果更好。具体地说,有专题讲座式、学科教学渗透式、经验交流式、学习治疗式、自学辅导式、教师示范式、效果反馈式等。

当然,指导内容的丰富和指导形式的完善,都需要有机构和制度的保障。应该建立专门的学习指导机构,并由专业人员担任指导教师,改变那种学习指导工作由心理咨询工作者代劳的局面。在制度方面,应该实行教授主持的学生接待日制度。考虑到大部分教授的时间较为紧迫,可以返聘一些退休的教授来为学生答疑解惑。这样,不仅大部分教授乐此不疲,而且由于这些老教授的威望,大多数学生也能够慕名而来,满意而归。此外,还应该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图书馆和校园网等常用资源。

3 注重学习策略的养成,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

第一,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学习策略的养成和学生的知识面有密切联系,学生在某一领域的知识越丰富就越容易形成高效率的学习策略。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学习策略,必须丰富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储备。

第二,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 元认知 即自我认知。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弗莱维尔认为:元认知就是个体对思维活动的自我体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其实质就是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控制。它在个体的整个智力活动中处于支配地位,能控制调节活动,并能促进个体思维的创新。学习策略的运用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思维过程,这就决定了它和元认知水平密切相关。元认知水平高的学生,对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往往有比较清醒的认识,能够充分了解学习的目的和学习任务的特点。他们能够容易地觉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适时地做出调整。

第三,改进学生的归因模式。归因是个体对自己行为结果的原因的解释或推论。归因是否适当,也是影响学习策略养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学生一般习惯于把自己的学习活动结果归因为自己的能力、努力程度以及任务的难度和运气等,而很少把策略也包括在归因的范围之内。这是学生学习策略水平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应该教育学生对学习策略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

第四,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学生对自己完成某项学习任务能力的评价和判断。一般来说,自我效能感和学习策略的养成呈显著正相关。自我效能感强的学生通常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充满信心,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并乐于尝试新的学习策略,学习策略会不断地丰富和提高。而自我效能感弱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应付状态,其习得的学习策略较少,而且水平不高。因此,要注意不失时机地鼓励学生,增强其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郭冬生.以新的学习观导引大学生学习[J].中国高等教育,2002,

(1).

[2]贺志军,黄刚.高校学风现状调查及对策.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的

研究与实践[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

[3]刘杰,庞岚.大学生学习状况调查及其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启示

[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4]林良夫.大学生学习状况调查分析及教育建议[J].高等农业教育,

2000(9).

[5]姚利民.当代中国大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2(2).

151

社会心理学思考题

社会心理学思考题 1.社会心理学定义是什么?奥尔波特怎样定义社会心理学? 2.系统社会心理学著作何时出现?科学社会心理学创造人是谁? 3.什么是角色扮演? 4.什么是社会测量法? 5.近代社会心理学的两种研究趋向是什么?它们有何不同? 6.试述实验社会心理学兴起的原因。 一单元:社会认知 1.什么是自我概念?自我概念的功能有哪些? 2.影响自我概念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3.举身边示例分析人们日常是如何自我增强的? 4.举例说明自我过程的类型? 5.什么是印象管理?印象管理的策略有哪些? 6.试述自我监控水平与印象管理的关系? 7.试述印象管理对社会互动的意义? 8.就印象管理一节的学习,谈谈个人的感受。 9、人们怎样形成对他人的印象? 10、什么是晕轮效应?它对我们认识他人有什么样的影响? 11、人们通过哪些线索形成对他人的知觉? 12、我们怎样构建自我概念? 13、简述印象管理的策略。 14、什么是人际知觉,它可以分为哪几类? 15、社会认知对我们的健康有什么样的影响? 16、试述Heider、 Weiner 、Kelly的归因理论,并比较Weiner、Kelly的归因理论。 17、人们在归因中会犯什么样的偏差? 18、什么是态度?为什么研究态度? 19、态度研究的主要理论有哪些?其要点如何? 20、通过态度预测行为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21、态度改变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22、态度测量有哪些方法?其优缺点如何? 二单元:社会影响 1.什么是民族文化?举例说明民族文化与民族性格的关系? 2.在文化人类学看来,文化影响具有甚麽样的特性? 3.文化通过哪几个层次影响人们?与其对应的学科是甚麽? 4.文化心理学最关注的对象是甚麽? 5.描述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6.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近代化理论的看法. 7.什么是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它有何不同? 8.试述中国人的思维特性?它对我们的认知活动有甚麽样的影响? 9·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中国人应该怎样进行文化创新? 10、什么是从众?Sherif和Asch是怎样研究人类从众行为的? 11、试述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 12、什么是社会促进?为什么会有社会促进现象发生? 13、试述去个性化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 14、想象你是一个非常非常棒的群体中的一员——有积极影响的群体。这个群体是否获益于有效的领导?它是否证实了某些在本章中讨论过的原理,如社会助长作用、社会懈怠、去个性化、群体极化、群体思维或是少数派影响。 三单元:社会关系 1、什么是偏见?人们为什么会有偏见?怎样克服偏见? 2、什么是侵犯行为?分析产生侵犯行为的原因与条件。

大学生对所学专业认知度

大学生对所学专业认知度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您好!我们是文学艺术学院中文系的学生,目前,我们正在开展关于大学生对本专业认知度的调查,为了解大学生对所学专业(以主修为主)认知度情况及提出相关意见。希望您能填写您的真实的想法,感谢您能配合我们的调查。 填写要求:回答方式除特殊说明外,其余均为单项选择,请您在相应的选项或方框上打“√”,或是在“—”作答。 性别:年级: 1.你所学的专业_______. A.政法类 B.经管类 C.教育学 D.文史类 E.理工类 F.农学 G.医学 H.其他 2.目前你所学专业是第几志愿_______. A.第一志愿 B.学校调剂 C.转专业 3.就读了这个专业之后,你感受如何________. A.十分感兴趣,并努力学习 B.感兴趣,但是学不到自己想学的知识技能 C. 不感兴趣,但还是要学 D. 一般般,没感觉 E. 和想象中不一样,后悔 F. 其它 4.你现在就读的专业,使你不满意的方面有哪些_______.(多选)

A.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不够 B.太多额外的与专业联系不大的必修课 C. 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够吸引人 D.实践锻炼的机会不够多 E.学到的知识不够深入,用处不大 F. 就业前景不好,竞争大 G. 这专业更适合异性 H.其他 5.你觉得未来几年中,你所学的专业会有怎样的发展________. A. 前景很好,属于热专业且发展迅速 B. 前景一般,属于不冷不热专业 C. 前景不好,属于冷专业且发展缓慢 D. 不了解 6.在这样的发展状况下,你是想直接就业还是继续深造_______. A.就业 B.考研 C.还在考虑 7.你觉得所学专业对你将来就业有帮助吗_________? A.很大帮助,希望找专业对口的工作 B.一般,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C.没多大关系,不打算找对口工作 D.很迷茫,不知道 8.你一般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专业知识的_________.(多选) A.书籍、报刊、杂志等 B.课堂学习 C.网络 D.咨询老师、学姐等 9.你认为学院为你专业开设的课程对未来作用如何________. A.都有作用 B.大多数有用 C.部分有用 D.不清楚 10.你学校安排的教学课程对你的专业知识学习效果如何_________. A.很好 B.比较好 C.一般 D.不好 11.你所在学院安排专业学习交流会(同学、老师、学长等)的情况

大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及如何提高学习力

大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及如何提高学习力 大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1.适应能力适应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反映,与个人的思想品德、知识技能、创造能力等密切相关的。一个适应能力比较强的人能够很快适应新的环境,即使是在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也能够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2.交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是人们实践经验的结晶,在教科书上是学不到的。因此,要培养自己的交往能力,就要大胆参与各种交流、交往的机会,培养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方面的相容、交往时的诚实守信以及人格之间的平等等心理品质。 3.管理能力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会程度不同地运用到组织管理能力,这是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新要求。在大学生活期间,培养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应注意两点:一是要学会抓住机遇锻炼自己;二是要注意用心向他人学习,以他人之长来补己之短。 4.表达能力表达能力主要包括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数字表达能力、图表表达能力等。主要应把握以下几点:首先要敢于说,这是练好口才的前提;其次要做到有话可说(知识面),这是练好口才的基础;再次是要善于谈话,这是练好口才的关键。文字表达能力也是各种高级专门人才必备的基本素材之一,而当前大学毕业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却整体欠佳,这与部分高校的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的不尽完善有关。因此,在校生应该抓紧时间去研读有关的著作和范文,多做练习,以便使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5.动手能力动手能力是将知识转化为物质的重要保证,是高级专门人才所必备的一项实践技能。对毕业生而言,无论今后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还是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技术管理工作,动手能力的强弱,都将直接影响到能量的发挥程度。因此,大学生应克服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做到基础理论扎实、实际动手能力强。 6.创新能力开拓创新能力是各种智力因素和能力品质在新的层面上融为一体、有机结合后所形成的一种合力。培养开拓创新能力要注意知识积累、增强才干,同时注意想象力和发散思维的培养。 7.竞争能力在现代社会,竞争能力是人们顺利完成某项活动所必备的一种心理特征,因而也成为人类所追求的一种能力品质。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竞争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在培养竞争能力的时候,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意识到竞争能力是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对教师培训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教师培训工作的几点思考 来源:中国教师报作者:刘明远添加时间:2010-1-13 11:57:00 教育改革,尤其是新课改实施以来,困难很大,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与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不足有关。客观地说,现在,教师队伍建设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落实,教师教育整体改革相对滞后,在职教师培训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基地不稳,不少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师训专项经费很少甚至是“零投入”,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及时性和实效性亟待加强。 要为上述的困难和问题寻求解决之道,我们必须思考:我们教师队伍建设(这里主要指培训)的责任主体是谁?我们的财力物力的投向应该制定一个怎样的标准? 教师培训的责任主体是谁? 对教师实施专业能力培训的重要性不用多讲,关键是钱从哪里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明确教师培训的责任主体是谁,经费究竟怎么解决。这些年,据我了解,全国有好多地方都有教师培训方面的规划,行政部门还专门出台了文件,规定教师工资总额的 2.5%用于教师培训。应该说,这是一笔可观的数目,可现实情况是这个钱从未真正到位过。现在还有一个数字,学校公用经费的5%用于教师培训。我们算一笔账,现在每个学生的公用经费一般五六百,初中生达到六七百,如果5%到位,那又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可现实的情况还是钱到位不了。谁来负责任?比如说学校公用经费的5%问题,校长就会说我要搞校本培训,学校的校长、教师还要到外面去学习,有的

甚至还要出国培训学习。这种打擦边球的现象很多,又缺少具体部门来统筹,所谓的教师专项培训经费根本没有得到专项落实。 这就是责任主体不明确,真正要做好教师培训工作,每一个省也好,市(县)也好,就得统筹好经费这块蛋糕,这块蛋糕有多大另当别论,但是没有肯定是不行。有了经费后,怎么用也需明确责任主体(实施培训的机构)。哪级部门承担哪些培训,用多少经费,承担哪些责任与义务,这些必须明确,必须有整体方案。 有钱了就能做好教师培训吗? 对于大多数地区的教师培训来说,现在是没钱,而有钱了,如何将教师培训工作做好也是一个问题。有了钱并不一定能做好培训,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有的甚至成为笑话。有媒体看到,某县好不容易筹了一百万元的教师培训经费,结果当地的教育行政部门安排了100位教师到我国著名的高等学府去呆了一周,说是要让他们学习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思想。这种花钱的方式,这类“豪华”的培训是否合适值得深思。培训机构(实施培训的责任主体)的职责与义务、内容与形式、投入与产出、效率与效益,理应问责。 随着社会的转制与转型,各级培训机构也在重组、裂变之中。培训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方式需要改变,以前都是学校(院)的方式,无论省教院还是市教院,都是一个办学的主体。我认为将来的方向应该逐步推进小机构大质量大服务多功能的培训责任主体,并建立健全的教师培训机构网络。在这个基础上再整合资源,明确责任与义务,转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自我培养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自我培养 摘要: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基本职业能力欠缺、就业观念存在误区、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实践能力缺乏、职业获取能力和创业能力缺乏等问题。大学生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自我培养就业能力:尽早关注就业信息,做好职业规划,提高综合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端正择业心态,准确掌握职业信息,提高职业获取能力和创业能力。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自我培养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显得日益突出。高校是学生从学校到社会、从学习者到劳动者转变的中间环节,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一环。为了实现这样的转变,应对就业难困境,就必须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系统。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关于就业能力的定义是:就业能力是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进一步讲就是能使劳动力在人才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潜能的自信。有的学者认为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1]。 就业能力作为人的某种属性,或者说人参与其中的社会现象,它是特定时间、空间、文化等影响因素下的动态的复杂的系统。可以说有多少种影响因素和多少种因素的排列组合就会有多少种具体的就业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超越时空和不同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的就业能力内涵是不存在的。就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实践而言,就业能力是求职者、用人单位与社会三方共同碰撞所产生的一个动态系统[2]。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 1.基本职业能力欠缺 21世纪对人才最精确的概括就是素质。高素质的人才就是有道德、有品质、有文化、有工作能力的人,用中国最通俗的表述就是“德才兼备”。专业能力已经不是优秀员工的唯一条件,综合素质才是能立足于竞争市场的永恒优势。有着较高的就业期望,却没有与之相匹配的综合素质,这也是部分大学生无力应付就业时的激烈竞争、就业状况艰难的原因。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欠缺的问题,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曾这样评价:中国的大学生“习惯接收而不习惯于思考,更不习惯怀疑和考证”,因而不能成为“有创造性、有独立见解、有开拓工作能力的人”[3]。实际上,杨教授的评价只是指出了大学生素质缺陷的一部分,即在科学研究方面缺乏创新能力,但“崇高理想迷失、创新能力缺失、思维能力退化、知识面狭窄”可以说是部分大学生素质欠缺的真实写照。调查显示,素质欠缺是大学生求职时的最大“硬伤”。 2.就业观念存在误区

社会心理学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答:社会心理学是对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研究,社会心理学试图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到他人实际的、想象的或隐含的存在的影响。 2、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划分为哪三个阶段? 答:1、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古代一直到19世纪上半叶,是社会心理学形成前的准备阶段,主要依据主观思辨和猜测去阐明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这一时期理论的系统化和条理化直接为后来社会心理学的各理论流派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 2、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是人类社会发生重大历史变化的时期,真正可以说是社会心理学形成标志应该是1908年应该心理学家威廉·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罗斯不约而同出版了同名教科书《社会心理学》,这一时期,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有三大理论来源,及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群众心理学和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3、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上世纪20年代起,社会心理学开始走向科学,进入确立期。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从描述转变为实证,从定性研究转变为定量研究,从理论转变为应用,从大群体分析转变为小群体研究。 3、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答:社会心理学形成标志应该是1908年应该心理学家威廉·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罗斯不约而同出版了同名教科书《社会心理

学》。 4、为社会心理学诞生提供了直接理论来源的理论是哪些? 答:一条源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认为人性虽然不能摆脱生物遗传的纠缠,但受到环境和教育的深刻影响;另一条来自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社会源于人的本性,人的社会等级是由人内在的心里气质决定的。 5、社会心理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答:1924年奥尔波特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一书。 6、什么是社会认知?它有哪些特点? 答: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社会认知的特点:1、直接性;2、整体性;3、选择性;4、防御性;5、惯性。 7、社会认知有哪些途径? 答:社会认知往往通过对他人的言谈举止、仪表神情以及行为习惯等的观察和了解来进行。分为以下途径:1、面部表情;2、身段表情; 3、言语表情; 4、人际距离。 8、什么是自我知觉? 答:认识自己,个人了解自己的过程叫自我知觉。 9、什么是社会印象?它有哪些特点? 答:社会印象指人们利用各种可能的信息资料形成对他人的印象。 基本特点:1、间接性;2、综合性;3、固执性。

大学生的学习能力

大学生的学习能力 当今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衡量人才素质的基本标准已经转变为看其是否会学习。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美国预言家阿尔涅·托夫勤就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习能力?的人。”“学习能力”是未来社会人类要具备的头等本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习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大学生的学习、成长乃至就业。 而究竟什么是学习能力?其含义有宽有窄,说法不尽统一。 我们暂且把“学习能力”定义为:在常规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在不断获取新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本领。 这里的学习能力包含了三个内容:一是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三是学会分享与合作。它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意识、动机、习惯;二是获取、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三是评价和反思;四是表达能力。 因此,学习能力中有三点特别重要:一是怎样迅速、充分、有效地选拔、存储和获取所需信息;二是怎么样利用它来解决问题;三是怎么样打破常规重新组合,利用它来创造新点子。 未来社会缺乏的人才将不是掌握了一大堆知识的硕士、博士,而是具有极强的想象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或顶尖人才。我们需要学习的不单是知识,而是如何运用知识及创新的特殊本领。 所以,我将大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分为以下几点: 一、独立学习能力 何谓独立学习能力,简单来讲,就是传统说法中的“自学”能力。从古我们就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就是告诉学生学会老师教给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学会学习的方法,为以后的自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毕竟学海无涯,真正的知识获取要靠离开学校之后自己的积累,而这就需要以坚实的自学能力作为强有力的后盾。 而大学就是这样一个过渡的平台:脱离了之前老师填鸭式的教育,多出许多自由的时间。该如何合理安排这些时间,如何利用这些时间学会更多以后要用到的知识,成了能否适应大学生活的关键。 所以独立学习能力应该位于大学生学习能力的首位,是首先需要掌握的能力。有了它,才有可能进行下一步更深入且广泛的学习。 二、合作学习能力 除了独立学习能力以外,合作能力也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能力。在世界知名大公司招聘的时候,通常都存在一个重要的考核标准——团队合作能力。 学习同样如此,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在学习的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可以让一个人以最快的速度进步,这就是所谓的“思维共享”。由于思想是可以无限复制的,所以学会合作学习,可以让人们掌握的现有知识进行大规模传播,复制别人知识的同时,也将自己的知识复制给他人,达成“强强联合”“取长补短”的目的。 三、深入学习能力

新教师培训与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教师培训与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秦娥 来源:《师资建设·理论与政策版》 2013年第1期 □文/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教研培中心秦娥 在“均衡教育”理念指导下,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都非常重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关注,尤其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加大了扶持力度。近几年来,每年都有资教生、支教生、特岗生、选调生、招聘、置换生等各类新教师输送到农村支教。2012年3月,湖北省人民政府又下发了《关于创新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机制的意见》,意见指出:建立“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教师管理制度,实行全省统招统派、经费省级负担、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管理、农村学校使用的补充新机制。这一系列惠农政策,为农村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给农村教育事业增添了活力。然而,也有来自不同类型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在具有自身优势的同时,存在着一些缺憾,如教育教学专业知识欠缺、常规教育教学经验不足、“耐心”与“爱心”不够,这些缺憾是他们工作浮于表面的不稳定因素,导致他们有的刚刚上路就拜拜,有的刚刚成长为骨干就跳槽,这样反复的输入与输出,为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带来了新的困难,如何培训与培养新教师,使之尽快适应学校的教育教学等工作,已经成为农村教师培训的新课题。 为此,我们提出了新教师“一年入门、两年胜任、三年成才”的培养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我们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实践与思考: 一、抓好岗前培训帮助新任教师迈好坚实的第一步 新任教师走上教育教学岗位是他们成长道路上非常关键的一步,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帮他们迈好这一步。岗前培训在我县坚持了近二十年,但由于新教师来源在不断变化,从起初的师范院校直接分配到现在的特岗、资教、支教、招聘等渠道输入,我们对新任教师的岗前培训工作也在不断更新观念、调整思路,其目的是想通过岗前培训,使新任教师平稳完成角色转换,从心理上、工作上、行为规范上初步适应教师职业要求,引导他们迈好成长的第一步。 岗前培训由县研训中心组织进行集中培训,培训时间安排在每年暑期开学前夕,主要是通过“头脑风暴”式的“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教育教学常规”等方面的教育来进行,其具体的培训课程和形式根据每年新任教师的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比如我们开设的“教育政策法规”一直坚持了二十年,教学方式却由过去的灌输式转变为现在的案例教学式,这样更能激发新时代教师的学习热情,他们在一个个鲜活案例的引导下了解《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基本内容,明确教师、学生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提高新任教师的法规意识。在“教育教学常规”这一块,在以前师范院校直接分配进来的新任教师培训中,我们一般采用竞赛之类的形式来完成,因为他们在学校就已经基本掌握了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功,我们开设这一课只是起一种强化与选拔作用,但近几年输送进来的新任教师大多是非师范专业类毕业的学生,有的即使是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在学校也基本没有接受过教育教学常规及教学基本功的训练,于是,我们将这一块内容调整为培训重点,并聘请当地名师,如借助模范班主任、优秀学科教师等优秀教师进行言传身教,通过示范、互动交流、合作探究等方式,帮助新任教师初步掌握班级管理、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与技巧,明确课堂基本结构,尝试实践课程理念等。同时,我县有着丰厚的少数民族文化底蕴,因此,我们还开设了“民族文化与民族教育”等特色课程,帮助来自不同地区或民族的新任教师,了解土家族民族文化相关知识及其与教育的关系,使之尽快适应民族教育工作。 通过短暂培训洗礼之后的新任教师,将分配到各个学校任职,由各学校对其继续进行为期一年的培训与培养,县研训中心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培训培养工作的指导、检查、经验交流和评比等活动。一年后,由新任教师本人写出书面总结,任职学校组成考核小组对其一年的德、能、勤、绩进行考核评价,报经县教育局考核认定合格者,颁发合格证书,并聘任为正式教师;不合格者,延长培训期一年。 二、建立培养机制引领新任教师健康成长 人的健康成长,不是单靠理论的宣传和学习而习得的,而是要靠实践中自身“体悟”出来的。新任教师带着从高校习得的广博知识和岗前“爆炒”的教育教学相关知识走马上任,此时,他们还只是刚刚学步的稚子,要确保他们能够健康成长,学校的培养与指导是非常关键的。我们还要求每所学校都必须成立专门的领导和指导小组,制定新任教师培养方案和具体的指导计划,为新任教师配备优秀的指导教师,并随时与上级培训部门取得联系,上下齐心,从师德、师能等方面对他们进行跟踪培训与培养,建立长效的培养机制。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素质和能力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应用型本科教育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衔接的研究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素质和能力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大学生 综合素质在求职、面试、工作等一系列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个由不同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它主要由求职应聘能力、专业能力、人际关系能力、自我发展能力、情绪调适能力这五种能力要素构成。这五种能力要素相互作用,构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球状结构模型,在各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产生影响的因素中,应用型本科教育具有独特的主导作用,因此,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应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出发,结合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不同要素和结构层次,着重对应用型本科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面而有针对性地改革研究,提出适应各个就业能力要素与维度的提升途径和方式。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的分析 (一)大学生对自身就业能力总体评价处于一般水平。 (二)大学生认为情绪调适能力、人际关系能力比较强,自我发展能力处于一般,而专业能力和求职应聘能力比较弱。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各项具体能力发展不平衡。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本研究通过应用型本科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分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其中的优势能力需要肯定和继续保持,而对于就业能力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则主要从高等教育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入手,来分析造成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各种原因,力求为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提供对策与建议。 (一)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导致大学生就业能力整体水平不高。 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人才竞争程度不断加剧,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就业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应用型本科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弊端也显现出来。首先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雷同化倾向,人才培养特色不够鲜明,人才培养目标没有实质性的差异,造成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同质化,竞争力不足。其次,表现为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脱节。社会对本科生的需求体现为复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然而,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主要表现为:以专业教育为核心,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过于强调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而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陈旧,跟不上现代技术的发展;课程体系僵化,过于强调按学科组织课程,缺乏对现实需求的适应性;人才培养模式落后,重理论灌输,轻实际应用,等等。 (二)专业教学忽视技能培养导致专业技术能力不足。 许多应用型本科依然采用采用理论型、书本型以及单向线性讲授型的教学方式,强调知识的系统逻辑性,忽略了学生技能和能力的培养,课程“两张皮”现象比较严重,学科本位观仍深植于课程体系中,导致学生所习得的知识往往是理论与实践相割裂的。因此,理论导向的专业教学导致了大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不足,。 (三)实践教学薄弱导致问题解决能力缺乏。 应用型本科还是以理论知识的讲授为主,缺少实践性的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实践课的课时量不足、实践基地的不足、实习质量不高,导致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严重脱节,实践动手能力较差。并且,学校对于课外实践活动、科技竞赛等有助于提高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活动重视度不够,开展的频率比较低,支持力度比较小,导致大学生缺乏解决问题的机会与平台。 (四)就业指导内容狭隘导致求职应聘能力低下。 传统的就业指导在时间上缺乏连贯性、内容上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主要集中在大四阶段,

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社会心理学》思考题整理培训讲学

1.关于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和心理学有不同的定义,试述两种不同取向的定义内容并分析两者的区别。 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由社会和个体的相互关系来界定的”,任务是“解释社会互动”。 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定义:社会心理学是对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研究,社会心理学试图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何受到他人的实际的、想象的或隐含的存在的影响。 区别:同样是研究人们的行为,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偏重于阐明政治、经济、社会条件等如何影响人的行为,而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首先分析心理的变化和过程,找出影响个人行为的社会条件,还要揭示制约个人行为的动机、自我意识等心理机制是如何对个人行为发生作用的。 2,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可以划分为三个层面,试述这三个层面的划分标准及各自的研究内容。 以社会心理现象的规模与水平,采用分析的观点,将研究范围划分为三个层面。 1.个体层面的研究——研究对象主要是发挥个体功能特征的结构和心理过程。 2.群体层面的研究——研究对象主要是群体成员、群体与个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3.社会层面的研究——研究对象是以多数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特征及其行程过程为研究对象。 3.如何理解社会化的含义? 社会化是指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并且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的过程。 社会化是一个过程。 社会化是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的共同作用。 社会化延续社会和文化。 4.试述社会化的分类及其主要任务。 ①早期社会化——发生在生命早期的基本社会化。 ②预期社会化——引导人们学习今后将要扮演的角色。 ③发展社会化——在早期社会化和预期社会化的基础上,对个体产生新期待,承担新任务时进行。 ④反向社会化——年轻一代将文化知识传递给年长的一代。 ⑤再社会化——由于社会急剧变化,舍弃过去的社会标准,重新学信新的社会规范的过程。 5.简述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①基本社会生活技能社会化 ②语言社会化 ③行为规范社会化(法律、道德) ④社会角色社会化 ⑤性别角色社会化 ⑥政治社会化 ⑦民族社会化

2021年大学生专业认知的实习报告

大学生专业认知的实习报告 大学生专业认知实习的开展是为了促使学生们加强和巩固理论知识,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是推荐给大家大学生专业认知的实习报告,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首先介绍一下我的实习单位:沈阳联营公司。该公司座落在沈阳繁华的商业区中华路口处,交通十分便利,四通八达。总建筑面积达六万平方米,公司经营商品50大类,4万余种商品;下设12个商场。公司营业大厅装饰典雅豪华、陈列美观和谐,给购物增添了几分温馨的气氛,先进的中央空调和自动扶梯等现代化设施,使您随处感到舒适和方便。就像该公司的广告语大众购物哪可靠还是联营老字号一样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自实习开始,在这5个月的工作中我参加了该公司的销售实习工作。实习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安排我在商场工作,主要是一般的销售工作。通过对这一阶段的工作使我知道了一般销售流程。销售分为售前和售后服务两个基本过程。售前就是十分了解产品并把产品介绍给消费者使之了解。售后就是产品出现问题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服务。我负责销售,不要小看这只是看上去简单的销售,其中还真有学问。以前只是看别人做销售,觉得很简单,自认为不就是卖东西吗?没什么可难的,其

实不然。刚开始只能跟着同事看他们怎样做销售从中学经验。这里就要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诸如商品学、经济学、市场营销、消费心理学等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用在里面。例如:为了使产品能够销售出去必须要十分了解产品,还要了解消费者心里,想他们之所想,让他们认可产品,并销售出去。但是各大商场都在打价格战就使销售工作有了很大难度。只有价格低廉才能吸引广大消费者。在销售中有很多是课本上学不到的经验,就像销售时要注意语言技巧,分析消费心里,虽然实习时间只有短短的三个月但相信对我今后工作尤其在销售方面 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始! 第二个阶段我被安排到售后服务工作。这个工作看上去没有个什么,但实际上并不是。如果售后不好,销售也不会好这两者有直接关系。就像有时不光看产品的质量好坏还要看售后服务所以说也是很重要的。对于我这个丝毫没有工作经验的人来说售后确实很难的。刚开始那几天真的无从下手,只能跟着单位同事看他们如何工作然后学学看看。就像联营公司顾客服务部秉承“用户永远是对的”的服务宗旨,真诚为用户服务,用户的满意是我们的工作标准,买联营家电,就是把舒心、放心买回了家。联营公司的售后服务相当好,他们承诺用户永远是对的,只要用户一个电话,剩下的事由他们来做而且随叫随到,到了就好,还有升级服务模式。 1、上 ___时出示“星级服务资格证”。

论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论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摘要]良好的学习能力是当代社会发展对学生在接受教育和学习过程中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标志之一。文章阐述了学习能力的内涵与结构,分析了影响其形成和发展的相关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个体发展 大学是培养各类专门人才的重要阶段,大学阶段学生的发展如何,将会对未来的社会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和应用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这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会学习成为大学阶段大学生的重要发展目标之一,而学习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学会学习的重要基础。 一、学习能力的内涵与结构 1.学习能力的概念。从字面上来理解,学习能力就是关于学习的能力(当然,这并不是学习能力的科学内涵,之所以做这样一个字面上的界定,是基于后面论述的需要,也符合人们的一般理解过程)。任何的学习活动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条件之上。学习活动的条件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既包括生理方面的因素,也包括心理方面的因素。除此之外,学习活动的进行,还需要必要的社会环境条件(当然也包括物质条件)。学习能力只是学习活动的心理条件之一。 个体从事学习活动,至少需要三类心理成分: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和策略因素。我们把学生能顺利有效地完成学习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和策略因素,称作学生的学习能力。①对于大学生来讲,能顺利有效地完成学习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和策略因素,就可以称为大学生学习能力。大学生学习能力是大学生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之一。 2.大学生学习能力的一般构成。要研究学习能力的构成,首先要了解能力的构成。一般认为,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②心理学中通常根据能力发挥作用的领域,把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两种。一般能力是指人们顺利完成各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它表现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如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我们平常所说的智力指的就是一般能力,思维能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特殊能力是指人们顺利完成某种专业活动所必备的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专业活动的心理条件,它表现在某种专业活动中,

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创新实践与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44719601.html, 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创新实践与思考 作者:程何 来源:《中国教师》2019年第12期 【摘要】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需要教师培训机构提高培训质量、提升培训品位。品质培训,于实施主体而言,要在课程特色、文化特色、形式特色、管理特色上下功夫,做好特色培训,撑起“品质培训”内涵;与乡镇基地学校或其他远程教育中心开展联合培训,担起“品质培训”使命;以生态学视角进行教师全员培训,筑起“品质培训”生态圈,夯实教师培训机构品质培训,助推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品质培训教师培训机构教师培训中小学教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要实现中小学教师的全员培训,市、区、县教师培训机构就要做好精准对焦、赋能培训工作,做有品质的教师培训。近年来,湖南省宁乡市教师进修学校作为国培项目A类县,在教师培训工作中,已摸索出了一条在课程特色、文化浸润、学习共同体构建等方面赋能培训的品质培训之路。 一、品质培训的内涵界定 品质培训(Quality Training)是指为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性教师队伍,教育行政部门严格按照培训政策和方针,制定培训方案,并由教师培训机构通过一系列方式及手段,精心组织、专业实施、精准评估,将培训的效果从教师的提升发展落地到学校和区域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上,以构筑教师发展的“同心圆”,实现全市、县、区教师专业化 发展。 品质培训的责任主体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实施主体是市、区、县教师培训机构。品质培训的实现主要从培训的目标达成、培训的需求滿足及培训的内容、课程、资源、方式、管理、评估优化等方面发力,促进教师培训品味、内涵、质量的提升。 二、开展品质培训的基本思路 教师培训机构的担当和使命是做有“思想”、有“内涵”、有“效果”的培训,这种使命、担当促使每一位培训者在负责培训项目时,迸发创新性思维,提升培训品位、提高培训品质。湖南省宁乡市以研促培,以赛促培,在教师培训中实现品质化的探索,主要从特色培训、联合培训、生态培训三个角度进行(见图1)。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五大假说: 一、情境具有强大的作用 1、人总会处于情境中,往往是看不见的,意识不到的事物会使个体失去反应 低估情境约束的影响 2、情境会以一种出乎意料的方式影响我们对他人的认识,对周围事物的认识 一方面:你所观察的人所在的情境,会影响你对这个人的认识 另一方面:我们观察事物的情境,也会影响我们对他人的认识,我们目前的情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对别人的看法 3、你曾经的情境经历会影响你现在的体验和反应,情境的残留物会形成一些心理过程 二、我们经常会不明白为什么人们会做一些事情 1、基本归因错误: 当我们对比人作出判断时,我们并没有考虑在那一刻我们自身的作用,自身的认识以及自身的动机,当别人的行为与我们的想法不同时,我们更倾向于认为自己是正确的 2、我们为什么会对别和自己产生错误的判断,原因在于意识经验的构成 共情缺口产生原因:所处情境不同,无法从一种情境转换到另一种情境 二、情况更糟 我们通常不知道我们所知道的,偏见具有适应性和功效性,快速作用过程(无意识过程) 四、我们精确知道人们做事情的原因,他们是哪种人,我知道你现在在想什么 五、人类有两种基本动机需求 1、人们想要被别人喜欢有归属的需要 2、人们想要准确、一致、可信 “错误共识效应 Ross提出假设,对于自己认同的理论,人们会夸大支持者的人数 我们通常会认为自己坚持的观点是正常的普遍的,而跟我们不同的观点是不正常的,有问题的 对于错误共识效应的产生和原因,现在并没有定论,一般认为是数种不同的心理在起作用。 1,选择接触和认知。这个理论认为,人类会更容易记住自己认同的观点,而忘记跟自己不同的观点。同时,人们会愿意跟认同自己的人交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2,选择性无视。如果同时出现认同自己和不认同自己的观点,人们更容易重视认同自己的观点,造成一种“很多人同意我”的假象。 3,把主观评价当成客观推理。人们会把自己的主观评价当成客观推理的结果,继而

对教师培训工作的思考与建议-2019年作文

对教师培训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是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更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最近,我们通过召开县区培训部主任座谈会和举办新教师在岗培训项目检查与评比活动,针对教师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广大教师对培训的期待等作了调查与研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总结、反思过去的培训工作,深入了解教师今后的培训需求,我们在如下几方面做了一些思考: 一、教师培训面临的困难 作为培训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我们深切的感受到了培训主客观因素产生了培训的困难,主要集中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新教师方面。近些年在岗教师缺口较大,很多毕业生根据需要招聘到了教师岗位,分布在市区及各县、市区,尽管我们的岗前培训是以县、市区为单位集中面授,但由于一些学校的教师教学负担重或者说离面授培训地点远,不能按时参加培训,即使安排在双休日或者是假期,也有部分教师因家务琐事,也不能再抽出时间全身心的投入培训。还有部分新教师认为自己刚刚走出大学校门,教育教学理论方面无需再学习,对组织培训认识肤浅,多数是为了一年的考核合格证参加学习的。 二是中老教师方面。部分中年教师认为自己从经验到经历都已成熟,在学校已经到了举足轻重的位置,无需再参加比较初级

的培训,对培训内容、地点、方式挑挑拣拣。而部分老教师由于工作需要仍然坚守在教学的第一线,但他们又因为视力降低、记忆力减退和精力不足,而不愿参加培训学习,尤其是理论性较强或操作上有特殊要求的培训,如计算机中级培训等等,我们感觉困难较大。 三是资金落实方面。财政规定的资金不能到位。个别县、区以及学校的培训经费多数采取自筹。有的学校这部分资金没有用到教师培训工作中来,甚至舍不得在教师身上花钱。 四是培训时间方面。基层学校没有可以随时代课的教师,特别是重点学校,人员非常紧张,教师们的课时安排的满满当当,分身乏术,有人形容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造成了能参加骨干培训的教师无法离开,离岗培训根本没有办法实现。 二、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培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观念认识的问题。部分领导重视不够,没有给教师创造参加培训的机会,有的教师上级部门指派了培训教师参加培训活动,校长也会以各种理由不让其参加,即使有的学校组织了培训,允许参加了上级部门的培训,也是对培训的管理缺乏有力的措施和激励机制,造成教师参训的积极性、主动性下降。部分教师观念陈旧、认识不到位,他们认为自己已在大学学到了有关知识,不必再进行培训,对培训应付了事,点卯走人的现象经常出现。

大学生如何提升自身就业能力

大学生如何提升自身就业能力 摘要: 近年来,随着高校大规模的连年扩招的政策的实行,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毫无疑问,毕业生人数也在年年攀增,这就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那么,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文化群体,在择业的过程中面临的更巨大的挑战与机遇面前,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增强自身能力,在谋职大军中占据一席之地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事。 关键字:大学生就业能力竞争力研究 一、首先分析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最根本的原因之一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太低, 主要表现在: (1)学习过于死板,有的学生不能将课本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 (2)有的学生不能很好的向求职单位展示自己的才华,使其求职成功率不高;(3)有的学生大学四年学也荒废导致专业基础知识不足,专业素质不强;(4)大学生就业,高不成,低不就,缺乏实干和吃苦精神。等等 这些都是导致大学生就业能力低的主要因素。 1、.专业技能、合作技能、求职技能严重不足 大学生接受系统化的专业训练,应能够系统的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与技能,并兼具经营管理和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识,做到全面发展,同时能够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具有较强的技术操作能力。包括信息加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能力、创新成果表达能力等。专业技能是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也是用人单位选择大学毕业生必备的核心素质。现实中,一些大学毕业生不仅没有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甚至缺乏实际经验和最基本的行业常识,由于经验不足,肯定在就业过程中会有困难和挫折。 2、.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较差 基本工作能力包括:适应环境的能力、个人能力、业务管理能力和人际能力、具有良好的从事实际应用工作的心理素质等。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现代职业精神和成熟的职业心态、与岗位相适应的现代职业能力,是当今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其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近些年来,一些大学毕业生缺乏岗精神,缺乏对岗位正确的认识,缺乏脚踏实地的精神,择业时拈轻怕重、赚脏怕累、挑三拣四,没有正确的信念来指导自己的意识,思想素质、心理素质不足,学生毕业后一般都要用较长时间才能适应本岗位工作,这都是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能力的表现。 以我自己而言,由于缺乏锻炼,我的求职技能还存在严重不足,理论知识虽

社会心理学思考题

·1、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存在哪些伦理问题?应如何解决? 2、社会心理学的三大心理学来源是什么? 3、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社会心理学出现危机的原因是什么? 4、目前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社会化的种类有哪些?2、简述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论的主要内容。 3、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的主要内容。 4、简述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的主要内容。 ·1、什么是社会认知?社会认知的基本过程是什么?2、总体印象形成模式有哪些?3、社会知觉偏差有哪些?4、什么是图式,什么是自动化思维? 5、什么是自我概念?自我概念形成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6、什么是自尊、自我服务偏见、自我效能感、控制点? 7、简述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论的内容。8、简述凯利三维归因理论的主要内容。9、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什么是态度?有哪几个因素构成?2、态度的特性是什么? 3、影响态度和行为二者关系的因素有哪些? 4、凯尔曼认为态度的形成要经过几个阶段? 5、态度改变的方法有哪些? 6、影响态度劝说宣传的因素有哪些? 7、简述海德的认知平衡理论的内容。8、简述费斯廷格认知失调理论的内容。 9、简述纽科姆的A?aB?aX模式的内容。10、什么是偏见?偏见的特征是什么? 11、偏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12、如何消除偏见? ·1、沟通的要素有哪些?2、什么是完全特殊的沟通障碍?3、沟通有哪些种类?·1、什么是人际关系,有哪些类型?2、简述舒茨的三维理论的主要内容。 3、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哪些? 4、人际关系中自我暴露的程度可分为哪几个层次? 5、人际关系发展有哪几个阶段? 6、亲密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7、简述斯腾伯格爱情理论的主要内容。8、简述参照测量法的主要内容。 ·1、什么是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有什么关系?2、利他行为有哪些特征? 3、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4、什么是侵犯行为?侵犯行为有哪些种类? 5、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6、如何控制、消除侵犯行为? ·1、什么是社会促进和社会干扰?2、简述优势反应强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3、什么是模仿?什么是暗示?暗示有哪些种类? 4、什么是从众?影响从众的因素有哪些?(从众的条件是什么)? 5、什么是服从?影响服从的因素有哪些? 6、什么是时尚?有什么特点? 7、什么是流言?流言传播的规律是什么?8、什么是集群行为?有什么样的特点?9、集群行为产生的条件是什么?10、什么是社会运动,具有什么样的特征?·1、什么是群体?构成群体的条件是什么?2、什么是群体压力、群体凝聚力、群体士气?3、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有哪些?4、什么是合作和竞争? 5、引发群体冲突的因素有哪些? ·1、动机和社会动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2、什么是成就动机?麦克里兰德的研究结果是什么? 3、阿特金森的“期待——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 4、什么是权利动机?什么是动机冲突挫折? 5、动机冲突有哪几种常见的表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