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统计学原理第四单元

统计学原理第四单元

统计学原理第四单元
统计学原理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练习题刘秉桓

一、单项选择题

1、总量指标按其说明总体内容的不同可分为()。

A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B实物指标和价格指标C总体总量指标和标志总量指标D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2、结构相对指标是()。

A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比B实际数与计划数之比

C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之比D甲单位水平与乙单位水平之比

3、已知两个总体平均数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

A平均数大,代表性大B平均数小,代表性大 C 平均数大,代表性小D以上都不对

5.将对比基数抽象化为1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数称为()

A.成数

B.百分数

C.系数

D.翻番数

6.标志变异指标中,计算方法简单的是()

A.平均差 B.标准差 C.全距 D.标准差系数

7.下列属于比例相对指标的是()

A.工人出勤率

B.每百元产值的利税额

C.净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

D.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比例关系

8.平均数反映了总体()

A.分布的集中趋势

B.分布的离中趋势

C.分布的变动趋势

D.分不的可比程度

9.在统一变量数列中,当标志值较大且次数较多时,计算出来的平均数()

A.接近标志值小的一方

B.接近标志值大的一方

C.接近次数少的一方

D.无法判断

10.标志变异指标的平均差是各标志值()

A.离差的平均数

B.对其算数平均数的平均差

C.对其算数平均数离差绝对值

D.对其算数平均数离差绝对值的平均数

二、多项选择题

1.总量指标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

A.对社会经现象总体认识的起点

B.实行社会管理的依据之一

C.没有任何误差的统计指标

D.计算相对指标的基础

E.计算平均指标的基础

2.总量指标按其采用计量单位不同可以分为()

A.时期指标

B.实物指标

C.总体总量指标

D.劳动量指标

E.价值指标

3.“商品库存额”属于()

A.总量指标

B.时期指标

C.时点指标

D.相对指标

E.数量指标

4.下列属于时点总量指标的有()

A.人口数

B.粮食产量

C.牲畜存栏数

D.粮油播种面积

E.物资库存量

5.相对指标的数值表现形式有()

A.比例数

B.无名数

C.结构数

D.抽样数

E.有名数

6.计量总量指标应注意的问题是()

A.现象要具有同类性

B.计量单位必须统一

C.指标必须可比

D.指标有明确的统计含义

E.指标有合理的计算方法

7.检查长期计划执行情况常用的方法有()

A.平均法

B.水平法

C.累计法

D.几何法

E.算术法

8.实物计量单位包括()

A.货币单位

B.劳动单位

C.自然单位

D.度量衡单位

E.标准实物单位

9.标志变异指标可以说明()

A.分配数列中变量的离中趋势

B.分配数列中各标志值的变动范围

C.分配数列中各标志值的离散程度

D.分配数列中各标志值的集中趋势

E.总体单位标志值的分布特征

10.标志变异指标有()

A.变异全距

B.平均差

C.标准差

D.离散系数

E.相关系数

三、判断题

1、某地区2007年人均粮食产量1600千克/人,这是一个平均指标。()

2、时期指标与时期长短成正比,时点指标与时间间隔成正比。()

3、强度相对指标可以用来反映现象的密度和普通程度。()

4、标志变异指标的数值大小与平均数代表性大小成反比。()

5、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

6、比较两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标准差系数越大,说明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好。()

7、当各组的单位数相等时,各组单位数所占比重相等,全数的作用相等,加权算术平均数就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8、所有变量值与平均数的离差之和为最大。()

9、总量指标数值大小不随总体范围大小而变化;而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数值大小随着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变化。()

10、标志变异指标说明变量的集中趋势。()

五、填空题

1、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分为()和()。

2、反映总体内部结构的相对数称为()。

3、()相对指标是反映总体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数量对比关系德相对指标。

4、强度相对指标数值的大小,如果与现象的发展程度成正比,称之为(),反之,称之为()。

5、加权算术平均数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个是分配数列中(),另一个是()。

6、权数对于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就其实质而言,不是决定于()的大小,而是决定于()的大小。

7、将总体中各单位某一标志值按大小顺序排列,处在()位置的那个变量值就是中位数。

8、众数和中位数不是根据全部标志值计算的,而是根据()确定的。

(人教版)西安市必修第二册第四单元《统计》检测卷(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从某中学抽取10名同学,得到他们的数学成绩如下: 82,85,88,90,92,92,92,96,96,98(单位:分),则可得这10名同学数学成绩的众数、中位数分别为() A.92,92B.92,96C.96,92D.92,90 2.总体有编号为01,02,…,19,20的20个个体组成。利用下面的随机数表选取6个个体,选取方法是从随机数表第1行的第5列和第6列数字开始由左到右依次选取两个数字,则选出来的第6个个体的编号为() 7816 6572 0802 6314 0702 4369 9728 0198 3204 9234 4935 8200 3623 4869 6938 7481 A.14 B.07 C.04 D.01 3.总体由编号为01,02,…,39,40的40个个体组成.利用下面的随机数表选取5个个体,选取方法是从随机数表第1行的第6列和第7列数字开始由左到右依次选取两个数字,则选出来的第5个个体的编号为() 50 44 66 44 21 66 06 58 05 62 61 65 54 35 02 42 35 48 96 32 14 52 41 52 48 22 66 22 15 86 26 63 75 41 99 58 42 36 72 24 58 37 52 18 51 03 37 18 39 11 A.23 B.21 C.35 D.32 4.2020年春节后,因受疫情影响,某高中学校为学生导学助学开展网课,为了解网课教学方式对学生视力影响情况,在学校抽取了100名同学进行视力调查.如图为这100名同学视力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其中前4组的频率成等比数列,后6组的频数成等差数列,设最 、的值分别为() 大频率为a,在4.6到5.0之间的数据个数为b,则a b A.0.27,78B.0.27,73C.2.7,78D.2.7,73

统计学原理第五版课后答案

统计学原理 (第五版 )》计算题解答 第三章 综合指标 1. 见教材 P404 2. 产量计划完成相对数 解得: 计划为上年的 % 105% 101.94% 103% 即计划规定比上年增长 1.94% 6. 见教材 P405 7. 见教 材 P405 8. 在相同的耕地自然条件下,乙村的单产均高于甲村,故乙村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做得好。但由于 甲村的平原地所占比重大,山地所占比重小,乙村则相反,由于权数的作用,使得甲村的总平均 单产高于乙村。 9. (%) 实际为上年的 % (%) 计划为上年的 % 1.85%完成 (%) 实际完成数 (%) (%) 计划完成数 (%) 90% 一季度产品单位成本未完成计划,实际单位成本比计划规定数高 2.22% 实际为上年的 % 105% 5. 计划完成程度指标 (%) 103% 计划为上年的 % 计划为上年的 % 3. 计划完成程度指标 110% 101.85% 108% 劳动生产率计划超额 4. 计划完成程度指 标 92% 102.22% m 675000 18 20 23 25 70 122.86% X 甲 X 乙 xf f 625000 2500 250(千克 / 亩)

平均计划完成程度 X x f 10. 见教材 P406 11. X G 3 0.9574 0.9222 0.963 94.74% 12. f 2 S m 1 M e X L 2 d L f m 600 256 275 2 25 133 275 8.25 283.3(千克/亩) 1 M 0 X L 1 d 0 L 1 2 133 84 275 25 (133 - 84) (133 -119) 275 19.45 294.5(千克 /亩 ) 103.9% f 600 300 22 275 300为中位数所在

统计学(贾俊平,第四版)第五章习题答案

《统计原理》第五章练习题答案 5.1 (1)平均分数是范围在0-100之间的连续变量,Ω=[0,100] (2)已经遇到的绿灯次数是从0开始的任意自然数,Ω=N (3)之前生产的产品中可能无次品也可能有任意多个次品,Ω=[10,11,12,13…….] 5.2 设订日报的集合为A ,订晚报的集合为B ,至少订一种报的集合为A ∪B ,同时订两种报的集合为A ∩B 。 P(A ∩B)=P(A)+ P(B)-P(A ∪B)=0.5+0.65-0.85=0.3 5.3 P(A ∪B)=1/3,P(A ∩B )=1/9, P(B)= P(A ∪B)- P(A ∩B )=2/9 5.4 P(AB)= P(B)P(A ∣B)=1/3*1/6=1/18 P(A ∪B )=P(B A )=1- P(AB)=17/18 P(B )=1- P(B)=2/3 P(A B )=P(A )+ P(B )- P(A ∪B )=7/18 P(A ∣B )= P(B A )/P(B )=7/12 5.5 设甲发芽为事件A ,乙发芽为事件B 。 (1)由于是两批种子,所以两个事件相互独立,所以有:P(AB)= P(B)P(B)=0.56 (2)P(A ∪B)=P(A)+P(B)-P(A ∩B)=0.94 (3)P(A B )+ P(B A )= P(A)P(B )+P(B)P(A )=0.38 5.6 设合格为事件A ,合格品中一级品为事件B P(AB)= P(A)P(B ∣A)=0.96*0.75=0.72 5.7 设前5000小时未坏为事件A ,后5000小时未坏为事件B 。 P(A)=1/3,P(AB)=1/2, P(B ∣A)= P(AB)/ P(A)=2/3 5.8 设职工文化程度小学为事件A ,职工文化程度初中为事件B ,职工文化程度高中为事件C ,职工年龄25岁以下为事件D 。 P(A)=0.1 P(B)=0.5, P(C)=0.4 P(D ∣A)=0.2, P(D ∣B)=0.5, P(D ∣C)=0.7 P(A ∣D)=2/55)C P(C)P(D )B P(B)P(D )A P(A)P(D ) A P(A)P(D =++ 同理P(B ∣D)=5/11, P(C ∣D)=28/55 5.9 设次品为D ,由贝叶斯公式有: P(A ∣D)=)C P(C)P(D )B P(B)P(D )A P(A)P(D ) A P(A)P(D ++=0.249 同理P(B ∣D)=0.112 5.10 由二项式分布可得:P (x=0)=0.25, P (x=1)=0.5, P (x=2)=0.25 5.11 (1) P (x=100)=0.001, P (x=10)=0.01, P (x=1)=0.2, P (x=0)=0.789

统计学原理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练习题刘秉桓 一、单项选择题 1、总量指标按其说明总体内容的不同可分为()。 A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B实物指标和价格指标C总体总量指标和标志总量指标D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2、结构相对指标是()。 A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比B实际数与计划数之比 C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之比D甲单位水平与乙单位水平之比 3、已知两个总体平均数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 A平均数大,代表性大B平均数小,代表性大 C 平均数大,代表性小D以上都不对 5.将对比基数抽象化为1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数称为() A.成数 B.百分数 C.系数 D.翻番数 6.标志变异指标中,计算方法简单的是() A.平均差 B.标准差 C.全距 D.标准差系数 7.下列属于比例相对指标的是() A.工人出勤率 B.每百元产值的利税额 C.净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 D.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比例关系 8.平均数反映了总体() A.分布的集中趋势 B.分布的离中趋势 C.分布的变动趋势 D.分不的可比程度 9.在统一变量数列中,当标志值较大且次数较多时,计算出来的平均数() A.接近标志值小的一方 B.接近标志值大的一方 C.接近次数少的一方 D.无法判断 10.标志变异指标的平均差是各标志值() A.离差的平均数 B.对其算数平均数的平均差 C.对其算数平均数离差绝对值 D.对其算数平均数离差绝对值的平均数 二、多项选择题 1.总量指标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 A.对社会经现象总体认识的起点 B.实行社会管理的依据之一 C.没有任何误差的统计指标 D.计算相对指标的基础 E.计算平均指标的基础 2.总量指标按其采用计量单位不同可以分为() A.时期指标 B.实物指标 C.总体总量指标 D.劳动量指标 E.价值指标 3.“商品库存额”属于() A.总量指标 B.时期指标 C.时点指标 D.相对指标 E.数量指标 4.下列属于时点总量指标的有() A.人口数 B.粮食产量 C.牲畜存栏数 D.粮油播种面积 E.物资库存量 5.相对指标的数值表现形式有() A.比例数 B.无名数 C.结构数 D.抽样数 E.有名数 6.计量总量指标应注意的问题是()

统计学第四版答案(贾俊平)知识分享

统计学第四版答案(贾 俊平)

请举出统计应用的几个例子: 1、用统计识别作者:对于存在争议的论文,通过统计量推出作者 2、用统计量得到一个重要发现:在不同海域鳗鱼脊椎骨数量变化不大,推断所有各个不同海域内的鳗鱼是由海洋中某公共场所繁殖的 3、挑战者航天飞机失事预测 请举出应用统计的几个领域: 1、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应用 2、在产品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3、在市场研究中的应用④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⑤在经济预测中的应用 你怎么理解统计的研究内容: 1、统计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统计对象、统计方法和统计规律。 2、统计对象就是统计研究的课题,称谓统计总体。 3、统计研究方法主要有大量观察法、数量分析法、抽样推断法、实验法等。④统计规律就是通过大量观察和综合分析所揭示的用数量指标反映的客观现象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 举例说明分类变量、顺序变量和数值变量: 分类变量:表现为不同类别的变量称为分类变量,如“性别”表现为“男”或“女”,“企业所属的行业”表现为“制造业”、“零售业”、“旅游业”等,“学生所在的学院”可能是“商学院”、“法学院”等 顺序变量:如果类别有一定的顺序,这样的分类变量称为顺序变量,如考试成绩按等级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一个人对事物的态度分为赞成、中立、反对。这里的“考试成绩等级”、“态度”等就是顺序变量。

数值变量:可以用数字记录其观察结果,这样的变量称为数值变量,如“企业销售额”、“生活费支出”、“掷一枚骰子出现的点数”。 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的图示方法各有哪些: 1、定性数据的图示:条形图、帕累托图、饼图、环形图 2、定量数据的图示: a、分组数据看分布:直方图 b、未分组数据看分布:茎叶图、箱线图、垂线图、误差图 c、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散点图 d、比较多个样本的相似性:雷达图和轮廓图 直方图与条形图有何区别: 1、条形图中的每一个矩形表示一个类别,其宽度没有意义,而直方图的宽度则表示各组的组距。 2、由于分组数据具有连续性,直方图的各矩形通常是连续排列,而条形图则是分开排列。 3、条形图主要用于展示定性数据,而直方图则主要用于展示定量数据。 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1、数据的水平,反映数据的集中程度 2、数据的差异,反映各数据的离散程度 3、分布的形状,反映数据分布的偏态和峰态 说明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特点及应用场合: 平均数也称为均值,它是一组数据相加后除以数据的个数而得到的结果。平均数是度量数据水平的常用统计量,在参数估计以及假设检验中经常用到。

统计学原理 第四章 动态数列 习题

第四章动态数列 1、已知某项经济现象"八五"时期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能够算出( ) A、五年间的平均发展速度 B、五年间的平均发展水平 C、五年间的累计增长量 D、各年的定基发展速度 E、各年的定基增长速度 2、下面哪几项是时期数列( ) A、我国近几年来的耕地总面积 B、我国历年新增人口数 C、我国历年图书出版量 D、我国历年黄金储备 E、某地区国有企业历年资金利税率 3、某企业某种产品原材料月末库存资料如下: 则该动态数列( ) 月份 1月2月3月4月5月 原材料库存量(吨) 8 10 13 11 9 A、各项指标数值是连续统计的结果

B、各项指标数值是不连续统计的结果 C、各项指标数值反映的是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的总量 D、各项指标数值反映的是现象在某一时点上的总量 E、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得到5个月原材料库存总量 4、下面哪些现象侧重于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 A、基本建设投资额 B、商品销售量 C、垦荒造林数量 D、居民消费支出状况 E、产品产量 5、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 A、两者都属于速度指标 B、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C、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 D、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E、相邻两个环比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 6、累计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 ) A、前者基期水平不变,后者基期水平总在变动 B、二者存在关系式:逐期增长量之和=累计增长量 C、相邻的两个逐期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的累计增长量 D、根据这两个增长量都可以计算较长时期内的平均每期增长量 E、这两个增长量都属于速度分析指标 7、下列哪些属于序时平均数( ) A、一季度平均每月的职工人数 B、某产品产量某年各月的平均增长量 C、某企业职工第四季度人均产值 D、某商场职工某年月平均人均销售额 E、某地区进几年出口商品贸易额平均增长速度 8、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 ) A、算术平均法 B、几何平均法 C、方程式法 D、调和平均法 E、加权平均法 9、下列数列哪些属于由两个时期数列对比构成的相对数或平均数动态数列( ) A、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数列 B、百元产值利润率动态数列 C、产品产量计划完成程度动态数列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四单元练习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四单元练习题 (统计和年、月、日) 姓名????????????????????:班级:成绩: 一、我会填。(21分) 1、一年中一共有()个大月,()个小月。 2、两个数的平均数是150,其中一个数是130,另一个数是( )。 3、109、225、170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 4、温州新中国影都电影院放映《功夫熊猫2》,这场电影从上午8:30开始,放映了1小时40分钟,那么这场电影在()结束。 5、我们学校这从1月23日开始放假,2月11日开学报名,这个假期共有()天。 6、汽车上午9时出发,下午4时30分到达目的地,共行驶了( )。 7、在1990年、1920年、1921年、1996年、2000年中,()是平年,()是闰年。 8、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到今年10月1日是()周年。 9、照样子填一填: 16:45 19:07 9:23 () 下午4:45 ()()晚上11:38 10、用24计时法写出你每天起床、上学、吃午饭、睡觉的时间。 起床:()上学:() 吃午饭:()睡觉:() 11、期末考试,王强的语文、数学、科学三科总分是270分,语文、科学的平均分是88分,数学得了()分。 12、小明今年8岁,小强7岁,小红5岁,小兰和小明同岁,今年他们四人的平均年龄是()岁。

二、我会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10分) 1、21时是晚上9时。() 2、小明的爸爸到北京去开会,4月31日才会回来。() 3、小丽说:“我表弟是1998年2月29日出生的。”() 4、小江去外婆家住了7、8两个月,一共住了62天。() 5、一天时间钟面上时针正好走两圈。() 三、我会选择,把正确的序号写在括号里。(10分) 1、学校上午11:30放学,下午1:30上课,中间休息了() A、2小时 B、3小时 C、4小时 2、温州博物馆门口写着9:00——17:00。博物馆一天开放() A、2小时 B、3小时 C、4小时 3、2011年5月10日芳芳9岁的生日,芳芳的出生日期是() A、2001年5月10日 B、2002年5月10日 C、2003年5月10日 4、小明参加暑期夏令营活动,从6月15日到7月5日,一共有() A、19天 B、20天 C、21天 5、妈妈每天早上7:25从家里出发,大概40分钟后到达单位,妈妈到单位的时间大概是() A、7:55 B、8:05 C、7:65 四、我会算。(16分) 在下面统计表空格里,填上合适的数。 男生女生合计 六(1)班 32 27

统计学原理重要公式

一.加权算术平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数的计算 加权算术平均数: ∑∑= f xf x 或 ∑ ∑ = f f x x 加权调和平均数: ∑∑∑ ∑= = f xf x m m x 频数也称次数。在一组依大小顺序排列的测量值中,当按一定的组距将其分组时出现在各组内的 测量值的数目,即落在各类别(分组)中的数据个数。 再如在3.14159265358979324中,…9?出现的频数是3,出现的频率是3/18=16.7% 一般我们称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个数为该组的频数,频数与总数的比为频率。 频数也称“次数”,对总数据按某种标准进行分组,统计出各个组内含个体的个数。而频率则每个小组的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值。 在变量分配数列中,频数(频率)表明对应组标志值的作用程度。频数(频率)数值越大表明该组标志值对于总体水平所起的作用也越大,反之,频数(频率)数值越小,表明该组标志值对于总体水平所起的作用越小。 掷硬币实验:在10次掷硬币中,有4次正面朝上,我们说这10次试验中…正面朝上?的频数是4 例题:我们经常掷硬币,在掷了一百次后,硬币有40次正面朝上,那么,硬币反面朝上的频数为____. 解答,掷了硬币100次,40次朝上,则有100-40=60(次)反面朝上,所以硬币反面朝上的频数为60. 一.加权算术平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数的计算 加权算术平均数: ∑∑= f xf x 或 ∑ ∑ = f f x x x 代表算术平均数;∑是总和符合;f 为标志值出现的次数。 加权算术平均数是具有不同比重的数据(或平均数)的算术平均数。比重也称为权重,数据 的权重反映了该变量在总体中的相对重要性,每种变量的权重的确定与一定的理论经验或变量在总体中的比重有关。依据各个数据的重要性系数(即权重)进行相乘后再相加求和,就是加权和。加权和与所有权重之和的比等于加权算术平均数。 加权平均数 = 各组(变量值 × 次数)之和 / 各组次数之和 = ∑xf / ∑f 加权调和平均数: ∑ ∑∑ ∑==f xf x m m x 加权算术平均数以各组单位数f 为权数,加权调和平均数以各组标志总量m 为权数但计算内容和结果都是相同的。

最新统计学第四版答案(贾俊平)

请举出统计应用的几个例子: 1、用统计识别作者:对于存在争议的论文,通过统计量推出作者 2、用统计量得到一个重要发现:在不同海域鳗鱼脊椎骨数量变化不大,推断所有各个不 同海域内的鳗鱼是由海洋中某公共场所繁殖的 3、挑战者航天飞机失事预测 请举出应用统计的几个领域: 1、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应用 2、在产品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3、在市场研究中的应用④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⑤在经济预测中的应用 你怎么理解统计的研究内容: 1、统计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统计对象、统计方法和统计规律。 2、统计对象就是统计研究的课题,称谓统计总体。 3、统计研究方法主要有大量观察法、数量分析法、抽样推断法、实验法等。④统计规律就是通过大量观察和综合分析所揭示的用数量指标反映的客观现象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 举例说明分类变量、顺序变量和数值变量: 分类变量:表现为不同类别的变量称为分类变量,如“性别”表现为“男”或“女”,“企业所属的行业”表现为“制造业”、“零售业”、“旅游业”等,“学生所在的学院”可能是“商学院”、“法学院”等 顺序变量:如果类别有一定的顺序,这样的分类变量称为顺序变量,如考试成绩按等级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一个人对事物的态度分为赞成、中立、反对。这里的“考试成绩等级”、“态度”等就是顺序变量。 数值变量:可以用数字记录其观察结果,这样的变量称为数值变量,如“企业销售额”、“生活费支出”、“掷一枚骰子出现的点数”。 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的图示方法各有哪些: 1、定性数据的图示:条形图、帕累托图、饼图、环形图 2、定量数据的图示: a、分组数据看分布:直方图 b、未分组数据看分布:茎叶图、箱线图、垂线图、误差图 c、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散点图 d、比较多个样本的相似性:雷达图和轮廓图 直方图与条形图有何区别: 1、条形图中的每一个矩形表示一个类别,其宽度没有意义,而直方图的宽度则表示各组的组距。 2、由于分组数据具有连续性,直方图的各矩形通常是连续排列,而条形图则是分开排 列。 3、条形图主要用于展示定性数据,而直方图则主要用于展示定量数据。 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1、数据的水平,反映数据的集中程度 2、数据的差异,反映各数据的离散程度 3、分布的形状,反映数据分布的偏态和峰态 说明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特点及应用场合: 平均数也称为均值,它是一组数据相加后除以数据的个数而得到的结果。平均数是度量数据水平的常用统计量,在参数估计以及假设检验中经常用到。 中位数是一组在数据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上的数值,用Me表示。中位数是用中间位置上的值代表数据水平,其特点是不受极端值影响,在研究收入分配中很有用。

第四单元 计算题参考答案

第四单元计算题参考答案 1.机器设备1台,3年前购置,据了解,该设备尚无替代产品。该设备的账面原值为10万元,其中买价为8万元,运输费为0.4万元,安装费用(包括材料)为1 万元,调试费用为0.6万元。经调查,该设备的现行价格为9.5万元,运输费、安装费、调试费分别比3年前上涨了40%、30%、20%。求该设备的重置成本。(保留两位小数) 解:重置成本=9.5+0.4×(1+40%)+1×(1+30%)+0.6×(1+20%)=12.08(万元) 2.1995年1月评估设备一台,该设备于1991年12月购建,账面原值为20万元,1993年进行一次技术改造,改造费用(包括增加设备)为2万元。若定基物价指数1991年1.05,1993年为1.20,1995年为1.32,求该设备的重置成本。 解:重置成本=20×1.32/1.05+2×1.32/1.20=27.34(万元) 3.评估资产为一台年产量为8万件甲产品的生产线。经调查,市场上现有的类似生产线成本为24万元,年产量为12万件。如果规模经济规模指数为0.8,求该资产的重置全价。 解:重置全价=24×(8/12)0.8=17.35(万元) 4.被评估机组购建于1999年3月,主要由主机、辅助装置和工艺管道组成,账面原值60万元人民币,其中主机占70%,辅助装置占20%,工艺管道占10%。至评估基准日,机组主机价格下降2%,辅助装置价格上升1%,工艺管道价格上升了5%。求该机组评估基准日的重置成本。 解:重置成本=60×70%×(1-2%)+60×20%×(1+1%)+60×10%×(1+5%) =59.58(万元) 5.某评估机构采用统计分析法对某企业的100台某类设备进行评估,其账面原值共计1000万元,评估人员经抽样选择了10台具有的代表性的设备进行评估,其账面原值共计150万元,经估算其重置成本之各为180万元,则该企业被评估设备的重置成本是多少? 解:重置成本=1000×180/150=1200(万元) 6.现有一台与评估资产A设备生产能力相同的新设备B,采用B比A每年可节约材料、能源消耗和劳动力等40万元。A设备尚可使用5年,假定年折现率为8%,该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为33%,求A设备的超额运营成本。 解:年净超额运营成本=40×(1-33%)=26.8(万元)

统计学原理第六章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抽样调查 1.当研究目的一旦确定,全及总体也就相应确定,而从全及总体中抽取的抽样总 体则就是不确定的。( V ) 2.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 本。 ( X ) 3.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的总体与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就是确定的、唯一 的。(X ) 4.我们可以任取某一次抽样所得的抽样误差,来作为衡量抽样指标对于全及指 标的代表性程度。( X ) 5.由于没有遵守随机原则而造成的误差,通常称为随机误差。( X ) 6.抽样平均误差就是表明抽样估计的准确度,抽样极限误差则就是表明抽样估 计准确程度的范围;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 V ) 7.抽样平均均误差反映抽样的可能误差范围,实际上每次的抽样误差可能大于 抽样平均误差,也可能小于抽样平均误差。( V ) 8.所有可能的样本平均数的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 V ) 9.按有关标志排队,随机起点的等距抽样可能产生系统性误差。 ( V ) 10.抽样推断就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 法,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就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X ) 11.重复抽样时,其她条件不变,允许误差扩大一倍,则抽样数目为原来的2倍。(X) 12.扩大或缩小抽样误差范围的倍数叫概率度,其代表符号就是V。(V) 13.重复抽样时若其它条件一定,而抽样单位数目增加3倍,则抽样平均误差为原 来的2倍。(X) 14.由于抽样调查存在抽样误差,所以抽样调查资料的准确性要比全面调查资料 的准确性差。(X) 15.在保证概率度与总体方差一定的条件下允许误差大小与抽样数目多少成正 比。(X) 16.扩大或缩小了以后的抽样误差范围叫抽样极限误差。(X) 17.如果总体平均数落在区间(960,1040)内的概率为0、9545,则抽样平均误差等 于30。(X) 18.抽样估计置信度就就是表明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 概率保证程度。(V ) 19.扩大抽样误差的范围,会降低推断的把握程度,但会提高推断的准确度。(X)

《统计学原理》(第四版)期末复习要求及练习试题(附答案)

《统计学原理》(第四版)期末复习要求 2010年12月 第一部分课程考核的有关事项说明 (一)考核对象 本课程的考核对象是专科财经类各专业的学生。 (二)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和期末闭卷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考核包括课堂成绩、安排的平时作业。形成性考核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60%。期末考试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40%。课程总成绩按百分制记分,60分为合格。 (三)命题依据 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复旦大学《统计学原理》第四版(李洁明、祁新娥著)课程教学大纲和本考核说明。 (四)考试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并具有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据此,本课程的考试注重基本知识考查和应用能力考查两个方面,在各章的考核要求中,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统计的基本公式、计算方法及数量应用分析能力的内容按“了解、理解和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要求。 (五)试题类型及结构 试题类型大致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两大类。客观性试题包括单项、多项选择题: (1)单项选择题:通过对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的记忆和理解对题目作出正确的判断。在列出的答案中选一个正确答案,占全部试题的40%。 (2 )多项选择:在列出的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这部分内容包括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计算公式的运用等。占全部试题的10%。 主观性试题包括简答、计算题: (3)简答:考核对基本概念、理论、方法的掌握及应用程度。占全部试题的30%左右。 (4)计算:考核对基本统计方法的掌握程度及综合应用的能力。占全部试题的20%。做计算题要求写出计算公式及主要计算过程。 (六)考核形式及答题时限 本课学习过程考核的形式为课堂成绩、平时作业,期末考试的形式为闭卷笔试。本课程期末考试的答题时限为90分钟。 (七)考试时间 20 年月日()上午,:00- : 本课程期末考试可以携带计算工具。 第二部分课程考核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考核知识点 (一)统计的研究对象 (二)统计的研究方法 (三)统计的几个基本概念 二、考核要求

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单元测试卷

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单元测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 一、选择题 1 . 说明大豆中各种营养成分所占的百分比时,应选用()。 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D.复式条形统计图 2 . 六(1)班一次数学测验的成绩统计如下表. 下面的哪幅图能表示六(1)班这次数学测验成绩的统计结果?() A.B.C. 3 . 有三个数a、b、c,其中a和b的平均数最大,a和c的平均数最小,那么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1 .A.a B.b C.c D.不确定 二、填空题 4 . 读图填空。

(1)(______)月的产量最多。第一季度平均每个月的产量是(______)万吨。 (2)第二季度平均每个月的产量是(______)万吨,比第一季度平均月产量多(______)万吨。 (3)上半年平均每个月的产量是(______)万吨。 5 . 五个数的平均数是20,若把其中一个数改为40,则平均数是25,这个改动的数是. 6 . 我会统计:学校统计了中午在校用餐学生人数,三年级统计情况如下: 三(一)班:男生16人,女生12人. 三(二)班:男生8人,女生12人. 三(三)班:男生11人,女生10人. 三(四)班:男生25人,女生13人. 请你在同一张表中,把这些信息表示出来. 三(一)三(二)三(三)三(四) 班级 性别 男 女 7 . 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71,甲丙两数的平均数是84,乙丙两数的平均数是77,他们分别是、、. 三、解答题

统计学原理第五章

第五章综合指标 学习要点:了解各种指标的概念及作用,掌握相对指标、平均指标的特点及计算方法,变异指标的计算方法。 §1、总量指标 §2、相对指标 §3、平均指标 §4、变异指标 学习知识点: 前言: 1、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的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将总体单位数相加或总体单位标志值相加,就可以得到说明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某种现象总体的总规模、总水平的指标,即总量指标。 如:2010年年年末为1339724852亿,反映是我国人口的总规模。 总量指标的作用: 第一、总量指标可以用来反映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国力,反映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或一个单位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起点。 第二、总量指标可以用来作为制定政策、制定计划和实行科学管理的基本依据,也是检查政策、计划执行情况,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绝对效果的重要指标。 第三、总量指标可以用来研究客观现象的数量表现及其发展的变化趋势。 第四、总量指标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 一、总量指标的种类: 1、按其反映现象总体内容的不同: ? 总体单位总量(简称单位总量):指总体内所有单位的总数, 表示总体本身规模的大小。对于一个确定的统计总体,其总体 单位总量是唯一确定的。 ? 总体标志总量(简称标志总量):指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总 和。对于确定的统计总体,标志总量不是唯一的,而是随着标 志的不同可计算不同的标志。 ? 例:我们研究某市三级医院的基本情况,则全市三级医院的总 数量是总体单位总量,而全部三级医院职工总人数、全部三级 医院职工工资总额等就是总体指标总量。

2、按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可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 时期指标指反映某社会经济现象在一段时间活动结果的总量指 标,它反映的是一段时间连续发生变化过程。如产品总量、货 物运输量、商品销售量、国内生产总量等。 ? 时点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时间(瞬间)状况上的总 量指标。如人口数、职工数、设备台数等。 二、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 1. 实物单位 是根据事物的自然属性和特点采用的计量单位。 ? 实物单位的分类: ①自然单位:它是按照研究现象的自然状况来计量其数量的一种计量单位。如人口以“人”为单位,汽车以“辆”为单位等。 ②度量衡单位:它是按照度量衡制度的统一规定来确定的计量单位。如粮食、钢铁、原煤等以“千克”或“吨”为单位。 ③标准实物单位:按照统一折算的标准来度量被研究现象数量的一种计量单位。如各种不同发热量的能源折合为7000大卡/千克的标准煤计算等。 注:实物单位说明事物直观、具体,但用不同的实物单位表示的实物单位表示的实物数量不能相加,即其综合性较差。 实物指标指将实物单位计量的指标,其特点: ①能直接反映产品的使用价值或现象的具体内容,因而能够具体地表明事物的规模和水平。 ②实物指标还是计算价值指标的基础。 ③实物单位有局限性,它缺乏对不同类产品或商品的综合性能。 2、价值单位 是货币来衡量社会或劳动成果的一种计量单位,又叫货币单位。例如,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人、工资总额等。 使用货币单位可以把不能直接相加的不同物品的数量变为可以加总,用以综合说明具有使用的总量。价值指标具有广泛的综合性和概括性。 3、劳动量单位 是用劳动时间表示的计量单位。如工时、工日等。劳动量单位一般用来计算计算劳动总消耗,也可以计量劳动的总成果。 4、双重单位和复合单位:是指在需要同时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来计量事物时采用的单位。 如货物周转量以“吨/公里”,发电量以“千瓦/时”为计量单位。

北大版统计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简版

第一章总论 1、单选题: (1)b (2)c (3)a (4)b (5)a (6)d (7)d (8)b (9)d (10)d (11)c (12)a (13)c (14)d (15)d 2、多选题: (1)a.c.e (2)a.b.d (3)b.e (4)c.e (5)b.d.e (6)a.b.c (7)a.c.e (8)a.b.c.e (9)b.c.e 3、判断题: (1)×(2)×(3)√(4)√(5)× 第二章统计设计 1、填空题: (1)第一、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2)整体设计、专项设计 (3)全阶段设计、单阶段设计 (4)长期设计、中期设计、短期设计 (5)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6)总体数量、概念、具体数值 (7)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 (8)数量指标、质量指标 (9)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 (10)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科技统计指标体系、社会统计指标体系 2、多选题: (1)b.e (2)a.d (3)a.b.c.e (4)a.c.e (5)b.d (6)a.b.c (7)c.d (8)a.b.c.d (9)a.b.c.d.e 3、判断题: (1)√(2)√(3)×(4)√(5)√ 第三章统计调查 1、填空题: (1)准确、全面、系统 (2)基础资料 (3)全面、非全面、经常性、一次性、组织方式不同 (4)核心、原始资料 (5)国民经济(或国家)、地方、专业 (6)原始记录、统计台账 (7)一次性、全面 (8)全面、非全面 (9)原始、次级 (10)范围 (11)重点调查、典型调查 (12)普查、全面统计报表、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 (13)明确调查目的 (14)调查单位 (15)调查表、表头、表体、表脚、单一、一览 2、单选题:

张厚粲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4版知识点总结课后答案

第1 章绪论 1.1 复习笔记 本章重点 ?心理与教育统计的研究内容 ?选择使用统计方法的基本步骤 ?统计数据的基本类型 ?心理与教育统计的基本概念 一、统计方法在心理和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一)心理与教育统计的定义与性质 1.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是专门研究如何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获得的随机性数据资料,并根据这些数据资料传递的信息,进行科学推论找出心理与教育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2.具体讲,就是在心理与教育研究中,通过调查、实验、测量等手段有意地获取一些数据,并将得到的数据按统计学原理和步骤加以整理、计算、绘制图表、分析、判断、推理,最后得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3.统计学大致分为理论统计学(theoretical statistics)和应用统计学(appliedstatistics)两部分。前者侧重统计理论与方法的数理证明,后者侧重统计理论与方法在各个实践领域中的应用。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属于应用统计学范畴,是应用统计学的一个分支。类似的还有生物统计、社会统计、医学统计、人口统计、经济统计等。 (二)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数据的特点 1.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数据与结果多用数字形式呈现。 2.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数据具有随机性和变异性。 3.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数据具有规律性。 4.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目标是通过部分数据来推测总体特征。 (三)学习心理与教育统计应注意的事项 1.学习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学习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时,必须要克服畏难情绪。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偏重于应用,只要有中学数学知识就具备了学好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的前提。 (2)在学习时要注意重点掌握各种统计方法使用的条件。 (3)要做一定的练习。 2.应用心理与教育统计方法时要做到: (1)克服“统计无用”与“统计万能”的思想,注意科研道德。 (2)正确选用统计方法,防止误用和乱用统计。 二、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的内容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的研究内容,可依不同的分类标志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一)分类一 依据统计方法的功能进行分类,统计学可分为下述三种类别,这是由于数理统计的发展历史所决定的,也是最常见的分类方法。如图1-1 所示:

《统计学原理》第四章 综合指标 (2)

第四章 综合指标 第一节 总量指标 一、总量指标的意义 总量指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总规模或总水平。其表现形式是绝对数,是一个有名数。 总量指标的作用: 1、是从数量上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起点。 2、是制定政策、编制计划、实行社会经济管理的基本依据。 3、是计算相对指标、平均指标以及其他各种分析指标的基础。 二、总量指标的种类 1、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分为 ?????数量标志值的总和 总体标志总量:各单位 含的单位数总体单位总量:总体包 2、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分为? ??时点指标时期指标

3、总量指标按其采用的计量单位不同分为?? ? ? ???劳动量指标价值指标 实物指标 三、总量指标的计算 第二节 相对指标 一、相对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相对指标(统计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对比的结果。 相对指标的特点:把两个对比的具体数值抽象化,以集中反映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 二、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 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 ???? ???? ?? ? ?千分数百分数成数倍数、系数无名数 有名数 三、常用的相对指标 1、计划完成相对指标%100?=计划任务数 实际完成数 例、某企业产量计划规定本月的产量要达到200万吨,实际达到220万吨,问该企业的产量计划完成情况如何?

解:计划完成百分比%100?= 计划任务数 实际完成数% 110%100200 220=?= 例、某企业成本计划规定甲产品的单位成本要降到50元/件,实际降到48元/件,问该企业的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如何? 解:计划完成百分比%100?= 计划任务数 实际完成数% 96%10050 48=?= 例、某企业产值计划规定本年的产值要比上年增长10%,实际增长15%,问该企业的产值计划完成情况如何? 计划完成百分比%100?= 计划任务数 实际完成数% 5.104%100% 101%151=?++= 注意:计划完成相对指标的评价:收入收益性质的指标(一般规定应达到的最低限额),计划完成百分比大于100%为超额完成计划,小于100%为没有完成计划;成本费用性质的指标(一般规定应达到的最高限额),计划完成百分比小于100%为超额完成计划,大于100%为没有完成计划。 长期计划的检查? ??到的累计数 —计划中规定全期应达 —累计法达到的水平—计划中只规定末年应 —水平法 2、结构相对指标= 总体全部数值 总体部分数值×100%

统计学测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各族有两个变量,前一个是连续变量,后一个是离散的一组( D ) A计划程度和设备的能力 B 工人数和工时利用率 C 工人的技术等级数和劳动生产率 D 劳动生产率和工人的技术等级数 2、假设职工用于上下班路途的时间服从正态分布,凭抽样调查得知, 这一时间为1.2小时。调查人员根据调查经验,认为这一时间没有多大变化,为证实这一看法,所采取假设检验方法有( A ) A双侧检验 B 单侧检验 C 左侧检验 D 右侧检验 3.在估计某一总均值时,随机抽取n各单元做样本,用样本均值作估计量,在构造置信区间时,发现置信区间太宽,其中原因是( A ) A.样本容量太小 B.估计量缺乏有效性 C.选择的估计量有偏 D.抽取样本时破坏了随机性 4.根据某地区关于工人工资的样本资料估计出的该地区的工人平均工资的95%的置信区间为(700,1500),下列说法最准确( C ) A 该地区平均工资有95%的可能性落入该置信区间 B该地区平均工资只有95%的可能性落入该置信区间 C 该置信区间有95%的概率包含该地区的平均工资 D 该置信区间的误差不会超过5% 5.某一贫困地区估计营养不良人数高达20%,然而有人认为这个比例还要高,随机抽取100人中发现有30人营养不良,被检验该说法是不正确,取显著性水平a =0.05,则( A ) A 假设形式为H0:π ≤ 0.2, H1:π > 0.2 可能犯第一类错误 B 假设形式为H0:π ≤ 0.2, H1:π > 0.2 可能犯第二类错误 C 假设形式为H0:π ≥0.2, H1:π <0.2 可能犯第一类错误 D 假设形式为H0:π ≥0.2, H1:π <0.2 可能犯第二类错误 6. 一个由n=50的随机样本,算得样本均值=32 ,总体标准差为6 。总体均值的95%的置信区间为( A ) A 321.66 B 322.66 C 323.66 D 324.66 7. 一项新的减肥计划声称:在计划实施的第一周内,参加者的体重平均至少可以减轻8磅。随机抽取40位参加该计划的样本,结果显示:样本的体重平均减少7磅,标准差为3.2磅,则其原假设和备择假设是( B ) A H0:8 ,H1:>8 B H0:≥8 , H1:<8

统计学原理第四章 习题

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形式是()。 ①同一总体不同部分对比②不同总体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对比 ③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 ④总体单位数量标志值之和与同一总体的单位数对比 2、平均数指标反映了同质总体的()。 ①集中趋势②离中趋势③变动趋势④分布特征 3、分配数列各组变量值不变,每组次数均增加25%,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数值()。 ①增加25% ②减少25% ③不变化④无法判断 4、对下列资料计算平均数,适宜于采用几何平均数的是()。 ①对某班同学的考试成绩求平均数②对一种产品的单价求平均数 ③由相对数或平均数求其平均数④计算平均比率或平均速度时 5、SRL服装厂为了了解某类服装的代表性尺寸,最适合的指标是()。 ①算术平均数②几何平均数 ③中位数④众数 6、下列平均数中不受资料中极端数值影响的是()。 ①算术平均数②调和平均数 ③几何平均数④中位数和众数 7、分配数列中各组变量值都增加3倍,每组次数都减少1/3,中位数()。 ①增加3倍②减少3倍③减少1/3 ④不变 8、若某一变量数列中,有变量值为零,则不适宜计算的平均指标是()。 ①算术平均数②调和平均数 ③中位数④众数 9、一班和二班《统计学》平均考试成绩分别为78.6分和83.3分,成绩的标准差分别为9.5 分和11.9分,可以判断()。 ①一班的平均成绩有较大的代表性 ②二班的平均成绩有较大的代表性 ③两个班的平均成绩有相同代表性 ④无法判断 10、离散程度指标的数值越小,表明()。 ①总体分布越集中,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大 ②总体分布越集中,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小 ③总体分布越分散,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大 ④总体分布越分散,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小 11、若两数列的计量单位不同,在比较两数列离散程度大小时,应采用()。 ①全距②平均差③标准差④标准差系数 12、由总体中两个极端数值大小决定的标志变异指标是()。 ①极差②平均差③标准差④方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