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育即生活,生活处处是教育

教育即生活,生活处处是教育

教育即生活,生活处处是教育
教育即生活,生活处处是教育

教育即生活,生活处处是教育

谈到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大家都懂得这其中的密切联系。比如教育即生活;比如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强调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到处是生活,到处是教育。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更是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但现实是如何的呢?这些理念,很多人在解读,很多人在听,按理说,并不太难,可是知易行难,没有多少人可以实践,最后教育是教育,生活归生活,并未交集。

我们花了太多时间在学习上,却没有学到怎么学,学习一事变得很不快乐,甚至少了成就感。《没有教科书:给孩子无限可能的澳洲教育》一书,给我们全方位地展示了澳洲的教育图景,告诉我们教育与生活是可以水乳交融的,这种巧妙地与各种社会制度结合、自然地融入人们生活之中的教育体制,也可以取得令人骄傲高质量

如果没有教科书,你还能上课吗?

当我们的某些利益部门,将教科书垄断经营、不准外界插手的时候;当我们的一些地方,因为利益和情面的关系而选择某一版本的教科书时,在澳洲,从幼儿园开始,普遍不用课本教学。教师上课只有课程标准,没有教科书。

因为没有教科书,教师在上课之前的准备要复杂的多。各种教学资源的收集,对收集好的教学资源进行教育化的处理,设计教学流程&&都是教师要认真思考的。在澳洲,生活即教育,遍地是教材。教师在收集教学资源的时候,不仅要收集各类书籍,还要研究社会上各种不同机构的共享资源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资源。

因为没有教科书,所以教师要编撰的讲义内容能跟得上环境与社会的改变,社会上各种不断推陈出新的知识与科技以及与生活紧密结合的各种常识,才能随时进入课堂。通常情况下,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热点、重点问题,会及时地融入到教师的教学内容之中,让教育和生活无缝衔接。

因为没有教科书,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更加关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以及学生的理解程度,以判断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所学。关注学生、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这里变成了扎扎实实的行动,而不仅仅停留在口号中。

因为没有教科书,教师对学生的作业也要精心设计。作业设计本身的目的,就是希望让孩子们透过实作、讨论、共同寻找资料,引发出孩子们探索学问本质的能力。如果教师不把心思花在作业的设计上,而是单纯地告诉孩子们,今天回家做课本上的第几题到第几题,那孩子们当然会感到无趣。

再来看看我们的教育现状。有多少教师认真研究过本学科的《课程标准》?这不用怪教师,因为大家都明白,教科书就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只要按照教科书进行教学,不会离题太远的。《课程标准》自身的晦涩难懂,也是我们教师不愿阅读的原因之一。我们都批

评现在的课堂教学按部就班的多,创造性不够,其根源在哪里呢?就在教科书上。每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计划,都要完成教科书中某些章节的内容,逼迫教师必须按部就班,不能引申太多,不能去发掘利用更多的教育资源,否则学生和家长都会有意见。我们的课程改革,如果能够去掉教科书,并进一步提升《课程标准》的指导力和可读性,或许就能培育出一批批优秀的教师,创新人才的培养也不会成为一句空话了。

全社会都来关心教育,在澳洲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澳洲各个政府单位和民间组织,都非常重视教育,设法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并常能身体力行地去做教育工作。

比如,在澳洲动物园的网站上,一定包含有Education这个版块,在其中,你会看到大大小小的教学方案与课程方案,按不同的年级或是不同的组织分类,井然有序地排列着。许多大大小小的动物园,不但会规划各种与生物和环境相关的课程与出版物,供游客及学校选择,还会派员到学校上课,主动提供教学资源给校方。动物园里有专门负责课程与教育的人员,动物园内的一般员工对教育这块领域,多多少少也都会有基本概念。

比如,澳洲有种类繁多的博物馆,像历史人物、军事古迹、木材制造、自然科学、艺术、电影、音乐,等等,都可以成为博物馆的主题。这些博物馆不是单纯地陈列物品,摆摆文物,他们在硬件和软件的建设上,都非常注重教育与观光功能的整合,让寓教于乐的目的在博物馆产业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专业的解说人在博物馆中的作用不可或缺,他们会讲故事、会进行角色的扮演,能参与到学生们的活动中来,使得一次解说,就像是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综合课。博物馆还周密安排了各种各样的活动,鼓励家长带着孩子们免费参与,寓教于乐,亲子同游。

比如,澳洲的社区图书馆,办的非常有特色。提供民众查询的电脑、借还书设备、阅读的桌椅、讨论的空间、成人和儿童的分区、无障碍的空间,等等。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馆藏,除了一般图书馆有的书籍、报纸和杂志外,还包含了最新的各种音乐CD、电影DVD等多媒体内容。根据该地区的种族分布情况,甚至还会提供华语、韩语、日语、希腊语等第二语言的杂志、书籍、DVD等。儿童区更是自成一体,典藏丰富的程度,一点不亚于成人区。此外,还有舒适的沙发和色彩鲜艳的笔画,给孩子们营造了非常温馨的环境。馆藏的多样化和丰富性,吸引了社区内各种不同需求的民众。

一份针对澳洲15岁以上的人群所做的统计报告表明,有多达62%的澳洲人,把阅读当做他们最喜欢的运动。另一份针对5-14岁的孩童所做的统计报告也显示,有多达72%的孩童认为放学后阅读是一件乐事。澳洲人平均每人每年买10本书。养成阅读习惯,人民才能吸收与理解资讯,再进一步地整合自己的知识,通过口语或写作表达出来。因此,阅读可以说是一切学习的根本。澳洲人阅读风气的养成,除了有赖于早期西方教育里对阅读的重视与训练,澳洲政府与民间各种机构的合作与带动是相当大的推手。一个国家国民阅读习惯的养成,与图书馆这个休闲的好去处绝对脱不了关系。

中国一直在呼喊口号:全社会都来关心教育,但教育之外的人们对教育最大的关心是什么呢?是口诛笔伐,将教育批驳的一无是处。澳洲社会对教育的关心和我们有很大的不同,他们都将教育看作是自己的责任,会依据自身所从事职业的特点,建立起各种各样的组织,投入大批的资金和人力,协助学校做好教育方面的工作。

我们的社会,何时也能将教育看作是自己的责任呢?让孩子们真正自然快乐地在生活中接受教育,让教育真正实现全民化。在此问中我运用很多关爱中国教育人士的观点,他们发自内心的呼吁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我做为一名普通教师,虽然无力改变很多现实,但我决定努力改变自己,从教学方法开始。

浅谈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浅谈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南京市浦口区石桥小学指导教师裴为堂学生张颖 摘要: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蕴藏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这些知识不但有趣而且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果离开了这些看似简单的数字那我们的生活就无法像往常一样正常生活。可见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数学生活 一、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素材来源于生活。 数学是研究现实生活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恩格斯在学习生活中,不考虑所学数学知识的作用,不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位小青年来到卖螃蟹的李大爷跟前问:"螃蟹多少钱一斤?"李大爷说:"30元一斤。"甲青年说:"我喜欢吃身子,只有一半应按15元一斤算。"乙青年说:"我喜欢吃爪子,也应按15元一斤算。"于是李大爷就把螃蟹分下来卖给了他们,回家的路上,李大爷仔细一算才发觉上了当,请你们用数学知识来解释一下李大爷为什么上当了?被这一情境引发了好奇心,由好奇引发需要,因需要而进行了积极思考,这样,既培养了动手能力、预算能力、社会能力,又十分有效地巩固了所学的数学知识。体会到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学习数学的真正意义。数学,作为人类思维的表达形式,反映了人们积极进取的意志、缜密周详的推理及对完美境界的追求。 今日,数学被使用在世界不同的领域上,包括科学、工程、医学和经济学等。数学对这些领域的应用通常被称为应用数学,有时亦会激起新的数学发现,并导致全新学科的发展。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学习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例如,公园只售两种门票:个人票每张5元,10人一张的团体票每张30元,购买5张以上团体票者可优惠10/100。我们有37人去公园游玩,按以上规定买票,你认为怎样买最合算?这样的题目可能会想出多种方法:方法1:按每张5元购买,要花5×37=185元; 方法2:采用买3张团体票,再买7张个人票,一共要花3×30+5×7=125(元); 方法3:买4张团体票,只花30×4=120(元); 方法4:买票时请3位其他游客参与我们来一起买团体票,然后让他们各自出3元钱,我们只花30×4-3×3=111(元); 方法5:邀请13位其他游客参与我们来一起买票,我班只花30×5×9/10-3×13×9/10≈100(元),这样我们合算,他们13位游客也合算。可见,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高度重视数学知识的生活化,那么,一定会使数学更贴近生活。

安全无小事教案

火灾来临机智应对 ------安全无小事 武汉经济开发区育才分校严进 一、学情分析: 据资料统计,全国小学生因火灾事故造成伤亡的,平均每年高达上千人,换句话说,几乎每天有三四个学生从校园“消失”。有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能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将可以避免。因此让他们从小掌握一定的自救知识,教育他们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学会从容对待,不急躁,不慌张,开展自救行动,珍爱宝贵生命,这是很有必要的。 二、授课年级:四年级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课型:少先队活动课 五、教学目标: 1、了解火灾的危害。 2、掌握基本的火灾自救方法。 3、提高防火意识,珍爱生命。 六、教学重难点: 学习火灾中简单的自救方法,掌握几种火场逃生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七、教学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创设火灾情境,灭火器1个,喷雾器1个。

八、教学过程: (一)、案例再现,创设情境。 播放观看居民楼火灾视频,大火中,人们有的从楼梯逃生被踩死,有的跳楼逃生,有的倒地窒息而死,有的大声尖叫的场景。说说你从中看到了什么?此时此刻你有怎样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火灾中人们逃生的场景,通过一幕幕触目惊心的画面,通过因无知而惨死在火灾中的情景,震撼学生的心灵,引发学生深层的思考,激发起学生“我们要学习正确的逃生知识的欲望”。] (二)、火眼金睛,预防火灾。 1、分四个小组讨论:火灾的危害是巨大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将怎样预防火灾的发生呢? 2、每组选代表上台交流。 3、课件出示生活中能引发火灾隐患的情景图片,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与讨论。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用学生的视角,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主动去发现生活中的安全隐患,感受生活中的火灾就在我们的身边,在讨论交流中,学会各种预防火灾发生的方法,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主性,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三)、模拟演练,学习自救。 1、火灾时有发生,我们怎样应对呢?你们想不想现场亲身体验

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 作者:中陶会 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我们的信条》 《陶行知全集》第1卷第88页 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它们是一个现象的两个名称,好比一个人的小名与学名。生活即教育;是生活便是教育;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 《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 《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649页 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谈生活教育》 《陶行知全集》第4卷第428页 教育即生活这句话,是从杜威先生那里来的,我们过去是常常用它,但是,从来没有问过这里边有什么用意。现在,我把它翻了半个筋斗,改为“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489页 生活的宗旨是什么?扼要地说: 一、提高生活的水准 二、启发警觉性 三、培养创造力 这,无疑地是我国今日当务之急。 《纵谈战时各种教育问题》 《陶行知全集》第4卷第274页 依照生活教育的五大目标说来:康健的生活即是康健的教育;劳动的生活即是劳动的教育;科学的生活即是科学的教育;艺术的生活即是艺术的教育;改造社会的生活即是改造社会的教育。生活教育是运用生活的力量宋改造生活,它要运用有目的有计划的生活来改造无目的无计划的生活。 《晓庄三岁敬告同志书》 《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559页 生活教育的目标,分析开来,在乡村小学里,应当包含五种:一、康健的体魄;二、农人的身手;三、科学的头脑;四、艺术的兴趣;五、改造社会的精神。我主张以国术(即武术)培养康健的体魄,以园艺来培养农人的身手,以生物学来培养科学的头脑,以戏剧来培养艺术的兴趣,以团体自治来培养改造社会的精神。

谈谈教育即生活

谈教育即生活 提要:学生的学校教育尽量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教育的生活化,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孩子强健体魄,健全心灵必不可少的内容。让学生认识自己周围的生活。因为理解和热爱从内心产生的自觉性。不仅陶冶了他们的性情,也从根本上解决了纪律问题。我们的孩子融入大自然,融入生活,就会因理解和热爱而形成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把实际的教学活动和具体生活相联系,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实用性。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 关键词:热爱生活解决问题全面发展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之一"生活即教育",即要求受教育者在实际劳动生活中接受教育。当今教育我们听到的更多的是在管理方式上是“封闭式管理”。升学率决定学校的生存。也决定学校的知名度。当然,这话未免片面。不乏有些学校在让全面发展的同时。学生也能拿处亮眼的分数。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边劳动边接受教育与当今他们的生活现实不符,更不要说现在有些孩子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爷爷奶奶不让干活,他们没有机会干活。父母工作忙也没时间指导他们边劳动边学。他们主要接受的教育是学校教育。我认为,生活中接受教育对于当今在校学生来说显然是行不通的。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生活即教育”是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人民的生活现状密不可分的。当时是为了广大劳苦大众学习知识,他们又不可能脱离他们赖以生存的劳动。所以我今天斗胆把他老人家的“生活即教育”倒过来,变成“教育即生活”,即学生的学校教育尽量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不做只知书本的书呆子。教育的生活化,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孩子强健体魄,健全心灵必不可少的内容。 我概括了一下,以下几件小事,不光可以让学生认识自己周围的生活,理解生活。因热爱生活,还可以解决我们作为一个教师为之困惑不已的麻烦。虽

浅谈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浅谈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摘要】:文章以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从观察、熟悉、爱护;知心、耐心、热心;正确、公正等等多个方面介绍了班主任的特点,并总结了做个好班主任的方式方法,希望能为广大同仁提供点滴帮助。 【关键词】:数学; 生活 为了统一认识,找到一个生活与数学的最佳结合点,更好的提高教学水平,《数学课程标准》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阐述,一再强调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教育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来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教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与理解数;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中提供观察与操作的机会,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与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由此看来,新课标要求的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那么这个“价值”体现在哪里? 关注学生, 要关注学生课堂上的表现,更要关学生日常生活中用数学和能力的培养。“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世界数字化”不但我们对待学生从生活与活动中得到的数学经验,要积极加以引导,逐步的、循序渐进的把它抽象化,提取与数学学习同样有关的本质特征,然后再把它付以规范、严谨的数学的语言与符号加以表达、描述,最后再去把这些加以归纳、整合,使之成为条理清晰、严谨规范的数学知识。但是《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的只是一个理论上的指导与方向,具体的执行与实践还要靠我们这些基层的教育工作者,,为了使我们更好的领悟它,我觉得要理清以下几种认识,处理好下面几种关系: 一、处理好生活与数学的关系,让它们有机结合 生活与数学本来就是密不可分的,生活实践创造了数学,数学又反过来指导生活实践。可是近年来,一些人走极端,不是要绝对的”数学生活化”,就是要绝对的“生活数学化”,我认为这样是不科学的,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应该让“ 生活” 与“ 数学” 有机结合。《新课程标准》指出:“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在数学教学中,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 联系生活讲数学, 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定理、公式、法则、规律等化解为一系列学生熟悉的有趣的丰富的生活中的事例, 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 让学生从初步的感知, 逐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定理和思想方法, 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了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 发展的过程。 二、处理好生活现实与书本知识的关系

《教育无小事 事事皆教育》 黄晓平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教育 ----《师德“微”问题及教育诊断》读书心得 觅秀街中学黄晓平老师读金薇薇老师的《师德“微”问题及教育诊断》深有感触,作为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边的教育无小事,事事皆教育啊,来谈谈个人体会故事吧。 2017年11月19日,大约十二点半,在班级微信群里晓林爸爸问:“请问老师有没有留学生,孩子还没有回家。”我回复了,没有,下午我们问问孩子。下午第一节课,本来是语文课,但是,晓林的问题也是一个现象,这样的现象不教育,会后患无穷。教育就是防患于未然,就是事前提醒,事中督导,事后总结。未来没有发生的事,不一定永远不发生。有问题的时候,就是最佳的教育契机。 上课了,我问晓林:“今天放学你到哪里了?你爸爸在到处找你。” 晓林有点难为情,吞吞吐吐的小声说:“我放学后,在街上溜达了一下。”“你知道爸爸妈妈放学见不到你的感受吗?”请同学们换位思考一下,假如你是妈妈,你的孩子放学没有按时回来,你会有什么想法? 慧恩说:“我会很担心,是不是孩子出了什么问题。记得又一次,我妈妈很晚都不回来,我也担心。” 孩子们都开始纷纷举手,谈自己的感受。 “妈妈和老师是最关心你的人,你的健康,安全是第一。没有了生命健康,其他的一切都无从谈起,没有生命,用什么来学习,所有的一切都是空话。冬天到了,天黑的早了,放学第一时间赶快回家。到什么地方,一定电话告知父母,免得让父母老师担心。” 今天晓林的问题就是给所有的孩子敲响了警钟。赶快给父母打电话,怎么处理,今后怎么解决?全班把这件事的看法,想法,今后怎么做写下来。 早操的时候,刘主任来找班主任,说你们班有个孩子在二课堂室外逗留。我们赶快核实。问原因,原来是上课与同学闹矛盾,老师说了,你们别来了。他们就开始在外面晃荡。这件事,也是教育的契机。要教会孩子们思考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 首先,让孩子们讲清楚了发生的事件。同事,为了让这个同学用于承担,接受,我说,今天俊熙的问题也是大家的问题,今天你没有发生,不意味着你就不发生,教育他也是在教育你们大家。 首先,问题发生了,我们责怪抱怨都没有用,我们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俊熙,智勇,要把这件事告诉你妈妈。让你妈妈知道,自己没有做好,给老师造成了困扰。 只见俊熙吞吞吐吐给妈妈电话,电话中的妈妈也听得一头雾水,俊熙显得非常不耐烦,很烦躁,加上妈妈也不明白,他有点气急败坏的感觉。接下来,要引导孩子们通过这件事,学习到如何解决问题的思维,否则,孩子只是生活在内疚中,没有成长,只是知道不能这样,这样的教育也是短暂的。 上课打架扰乱了课堂的秩序,怎样去面对老师,我们不上课,就是逃避,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面对,怎么办?如果你因为课堂与同学产生了矛盾,如果你错了,怎么办? 俊熙和智勇都说要找老师道歉,也要互相道歉。我们给了孩子解决问题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俩找老师,回来后,俩孩子似乎如释重负。说老师原谅了他们。我紧跟着说:“是啊,你有无错,主动承认,谁都会给一个孩子机会,我们小时

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这一句名言是陶行知先生,根据中国的国情创造出的适合于中国的孩子的教育理论。它是指立足于生活的教育。通过生活进行教育,让生活与教育密切结合,突出在幼儿生活中的学习,实现游戏和生活的教育功能,教育的元素可以从幼儿在园一是生活的各个环节渗透。在晨间谈话这一生活环节中,运用各种方法提高幼儿表达表现的能力,让幼儿能大胆地讲述,勇敢地发表自已的意见。 第一阶段,让幼儿练习普通话,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幼儿讲的兴趣,晨间谈话一周五次,可以普通话练习,话题讲述,游戏以及词汇练习。 1、幼儿普通话练习。 我国处于城乡结合处,幼儿的年龄小,普通话水平偏低,口齿清楚是讲述的前提。中国大众喜爱的相声表演,他们诙协幽默,说唱俱佳。相声演员"说"离不开绕口令。绕口令是我国文化的精粹之一。让幼儿练习绕口令既可能说,又可以玩。 例如在"鹅"的绕口令中一句"鹅飞鹅跑鹅碰鹅",幼儿开始时往往舌头打架,怎么也说不清楚。为了让幼儿说得有趣,我给幼儿准备了圆舞板,一边敲一边说,再加上游戏与竞赛让幼儿的练习更加有趣,幼儿喜欢说。 2、讲述主题与生活中有趣的话题 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内容放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来看,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内容,生活中的内容博大无比,是动态的,因生活变化而变化,因而也是全面的。 选择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如"快乐的国庆","我喜欢的小动物"、"我的名字"、"我喜爱的玩具"、"我喜欢的动画片"、"我的好朋友"等,这些话题都是幼儿熟悉喜爱的。有利于消除幼儿压抑,紧张、胆怯的心理,更好地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提供师幼平等、宽松的环境,给幼儿充分交流的机会,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幼儿在这种平等、轻松的环境中畅所欲言,尽情发泄心中的各种感受。 幼儿在讲述时,我把自己摆在倾听者的位置,不牢牢把幼儿套在我的需要和目标间,努力站在幼儿的角度理解其语言和语言所指与幼儿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并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例如:讲"我喜欢的动画片",幼儿都各发已见,讲自己喜欢的动画片。有的小朋友说我喜欢看《西游记》,因为孙悟空很厉害的;另一位小朋友说"我与喜欢看""孙悟空的金箍棒好厉害",一个晨间幼儿谈得不愿休息。我请小朋友在下课后讲,把这个话题延伸下来。 3、丰富幼儿的词汇组成,丰富的词汇让幼儿的讲述更加生动,准确。 秋天,桂花开了,我和小朋友一起观赏美丽的桂花,看看桂花的形状、颜色,闻闻桂花的香味,有的小朋友说桂花象一个金色的小球,用好听的话说就是"一个金灿灿的小球。"有的小朋友说象小嗽叭,美丽非凡,许多开在一起。有的幼儿说桂花的味道很香,象妈妈用的香水。有的小朋友说"风吹来的时候,象在香水中洗澡。晨间谈话中,我就请小朋友为"秋天"加上形容词。就有了金灿灿的秋天,香香的秋天,美丽非凡的秋天。因此,带幼儿走进大自然,实地参观,感受生活,感受真实世界,让幼儿不仅有说话的机会,而且有说话的内容。 4、玩语言游戏,培养幼儿的兴趣。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孩子的最爱。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我们玩了说反词,接词,成语小秘密。(我班另一位老师进行的是成语教学)等游戏。幼儿玩中学,学中玩,让他们想说,爱说。 第二阶段:幼儿大方,有条理,自信地讲述。 1、幼儿能条理清晰,具体讲述。幼儿在讲述的时候,往往是随意性比较大,脚踩西瓜皮溜到哪里是哪里。 例如:"快乐的假日"这个话题,一位幼儿说:"星期天,我到舅舅家里去的,舅舅家里有一个小妹妹,很喜欢我,玩了一会儿就回家了。我的好朋友来和我玩了。后来,我们又吵

培智数学二年级教学计划

学年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10人,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有部分学生思维敏捷,好学上进,不足之处是本班学生不善于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有一小部分学生比较顽皮,对学习不太自觉,依赖心比较重。 二、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第一认数对数7 、8、9 、10 、0 的认识。 第二对图形的认识,其中有长方形、正方形、圆的认识。 第三是对10以内的加法的数得数为2、3、4、5的加法的计算。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学会对10以内数的认识,10以内的得数为2、3、4、5的加法。在学生掌握了1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2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的概念,学会1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且1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而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只是对数的初步认识,即对数7、8、9、10、0的认识。这些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认识了解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数7、8、9、10、0,初步理解这几个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以内的数,会读会写10以内的数,掌握10以内数的形象记法,掌握10以内

小学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浅谈小学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东刘小学谢文萍 摘要: 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生活经验当“脚手架”,在数学和生活之间架起桥梁,学生一定会亲近数学,运用数学的意识也会越来越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 关键词: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堂,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此数学教学既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建构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认知、情感、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发展。学生都是有着丰富的人格、丰富个性的活生生的人。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生活经验当“脚手架”,在数学和生活之间架起桥梁,学生一定会亲近数学,运用数学的意识也会越来越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

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 一、从生活到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孩子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因此,我们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感悟、有趣的教学情景,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如我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课前安排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有长方体的实物,课堂中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实物,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实物有什么共同点,并组织讨论、交流,抽象出长方体的特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创设开放式的活动情境,通过找一找、比一比、摸一摸、说一说的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对长方体的认识有形象感知过渡到建立表象的层面,学完这节课后,又组织学生探索生活中长方体的运用及好处。

教学无小事,教育无小节

教学无小事,教育无小节 ——178班期中总结家长会发言稿“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教,从来就不只是老师的事情。教,既包括知识的教育,也包括道德的教育。一个孩子能否学有所成,主要归因于三方面——遗传、环境、教育。教育在孩子身上发挥的功效大小又取决于三方的配合——家长、孩子、老师。先天遗传和生存环境,我们无力改之。唯有,改变自己,依靠自己,相信自己,才能心想事成。一直站在树上的鸟儿,从来不会害怕树枝断裂,因为她相信的不是树枝,而是自己的翅膀。《孟子》有言:君子不怨天,不尤人。那么,作为没有研究过教育史、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家长来说,大家本不是一线的教师却也名副其实地担当着教育的重责,究竟应该怎么做才能漂亮地挑起重担呢?《三国志》有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想,世间之事物,莫不如此,虽小却不能轻视,虽小却不能忽视。教学无小事,教育无小节。从小事做起,从细节抓起,无愧于己,无愧于子,无愧于师,无愧于社会。 教学无小事。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知识的传授,是老师的主要职责。但是,低年级的孩子自觉性较低,老师又不能全天候指导和监督,这就需要家长的协助了。关于孩子的学习,期望家长们能空出一点点时间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及时查看家作信息,认真检查孩子家作是否按要求完成。对于非寄宿制学校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及时完成家作,既是对孩子已学的有效复习和巩固,也是对孩子良好学习行为的有效培养。 第二,每日或每周抽出固定的时间陪孩子开展亲子阅读。这既是对低年级孩子识字量低、抽象思维欠缺的一个有力补充,也是家长们践行“终身教师”的机会和职责。 第三,为孩子准备需要的文具和必要读物。小孩子连自己都管不好,我们大人又怎么能奢望他们能管好自己的文具,尤其像铅笔和橡皮这种容易被忽视的小东西。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我们都无法保证杜绝此类事情再发生,因为丢东西的直接原因都不在你我身上。当然,我们可以通过反复教育和强调来降低此类不愉快事情发生的概率。过度责备是没有意义的,方法传授才能期待好转。“你怎么那么不中用,连个橡皮都不收不好!下次再弄不见的话,你看我怎么教训你!”比起吹胡子瞪眼、恐吓威胁,我想,告诉他们下次应该怎么做才有可能解决问题。如:“橡皮很小,是很容易掉也很不容易被找到,所以,我们用完之后就要放到文具袋里面,要用的时候再拿。不要养成随便乱丢乱扔的习惯,否则,有可能没有丢,我们却因为找不到而没有橡皮擦用。铅笔不贵,但是,作为一个学生就应该爱护自己的学习用具。用完铅笔,我们应该把铅笔放在稳当的地方。如果发现地上有滑落的铅笔,是自己的要及时收起,不是自己的要及时上交,让老师帮助寻找失主。”是让孩子在一顿痛骂之后不知所措好些,还是让孩子在反省错误后接受方法指导好些?聪明的家长,一定不会归咎于孩子的愚蠢,也不会责怪老师没有帮助孩子收好橡皮。毕竟,找到替罪羔羊并不能让东西失而复得,找到解决方法才能有效避免。过去的已经过去,我们要面对的是明天。为了明天的今天,我们需要的是方法和计划。你们都是令我骄傲的家长,你们都是聪明的家长,相信你们应该已经知道如何处理这种事情了吧?

培智二年级生活与数学二单元认识7

课题:认识7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7的读法,了解写法并能书写,在生活中能的到运用。 2.能力目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锻炼学生观 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锻炼学生模仿动手能力、集中注意力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能更好的了解数学,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点: 认识7的读法,学会读数与数数。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的事物掌握知识。通过老师示范、学生反复练习读音。 三.教学难点:学习7的写法,学习通过动手模仿老师更好的掌握数字的写法。 四.教学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出示数量1--6的物品,让学生回答:这是几个? 2.教师板书数字1--6,问学生这个数读几? .?? 3.在小黑板田字格上练习写数字1----6 二、新授 1、教师出示一个盘子,里面放上6个苹果,问学生:里面是什么啊?有几个?学生观回答 2、教师再出示1个苹果,问学生有几个?

学生回答 3、教师把7个苹果放在一起,问学生是几个? 学生回答 4、教师出示6五角星,问学生有几个? ? ??学生回答 5、教师再添加上一个,问学生有几个? ?? ?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数字7 6、教师带学生观看教科书,认识数字7 7、引导学生观察书上的图片:问7像什么(镰刀),镰刀用来干什么的?(割青草) 引导学生一起编7的儿歌:7 7 7 ,我是7, 7像镰刀割青草。 8、教读7的数字儿歌 三、课堂练习 1、教师教学生学写数字7,要注意写7时候拐弯时要注意 2、学生在作业本上练习,教师及时纠正学生错误写法 四、小结 ?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出示数量1--7的物品,让学生回答:这是几个? 2、教师板书数字1--7,问学生这个数读几?

关于数学与生活论文

数学与现代生活论文 第一、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素材来源于生活。 数学是研究现实生活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恩格斯在学习生活中,不考虑所学数学知识的作用,不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位小青年来到卖螃蟹的李大爷跟前问:"螃蟹多少钱一斤?"李大爷说:"30元一斤。"甲青年说:"我喜欢吃身子,只有一半应按15元一斤算。"乙青年说:"我喜欢吃爪子,也应按15元一斤算。"于是李大爷就把螃蟹分下来卖给了他们,回家的路上,李大爷仔细一算才发觉上了当,请你们用数学知识来解释一下李大爷为什么上当了?被这一情境引发了好奇心,由好奇引发需要,因需要而进行了积极思考,这样,既培养了动手能力、预算能力、社会能力,又十分有效地巩固了所学的数学知识。体会到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学习数学的真正意义。数学,作为人类思维的表达形式,反映了人们积极进取的意志、缜密周详的推理及对完美境界的追求。 今日,数学被使用在世界不同的领域上,包括科学、工程、医学和经济学等。数学对这些领域的应用通常被称为应用数学,有时亦会激起新的数学发现,并导致全新学科的发展。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学习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例如,公园只售两种门票:个人票每张5元,10人一张的团体票每张30元,购买5张以上团体票者可优惠10/100。我们有37人去公园游玩,按以上规定买票,你认为怎样买最合算?这样的题目可能会想出多种方法:

方法1:按每张5元购买,要花5×37=185元; 方法2:采用买3张团体票,再买7张个人票,一共要花3×30+5×7=125(元); 方法3:买4张团体票,只花30×4=120(元); 方法4:买票时请3位其他游客参与我们来一起买团体票,然后让他们各自出3元钱,我们只花30×4-3×3=111(元); 方法5:邀请13位其他游客参与我们来一起买票,我班只花30×5×9/10-3×13×9/10≈100(元),这样我们合算,他们13位游客也合算。 可见,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高度重视数学知识的生活化,那么,一定会使数学更贴近生活。同时也会越来越让人感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会变得有活力,学生才会更有兴致地喜欢数学,更加主动地学习数学,巩固数学甚至发展数学。 第二、把数学带进生活,理论联系实际。 不管数学的任一分支是多么抽象,总有一天会应用在这实际世界上。 ——罗巴切夫斯基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学数学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其实数学问题就产生在生活中。例如:“多少个人拉起手来长度大约是10米?操场上走一走,10米大约有多少步?比你高的人是谁?比你矮的人是谁?和你差不多的人是谁?他们分别有多高?”等。生活中所包含的数学实在是太丰富了,生活是数学的归宿,也就是数学必须服务于生活。类似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这些知识就从生活中产生,最后被人们归纳成数学知识,解决了更多的实际问题。

优秀精彩教师教育感言一句话

优秀精彩教师教育感言一句话在你小的时候你总羡慕大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人管。可当你长大了反而觉得不是想干什么都能干的。 看似美丽壮观的东西,其背后也许是灾难。(在太空中看桑迪甚是壮观,却带给人类巨大的灾难) 授权,让枯木重绽新绿。让学生从小成为学习、生活的小主人,长大后才能成为社会的主人。 让学生体面地下台。如果老师能对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突发事件及时作一些文章,往往能使“错误”成为教育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经验的教师绝对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让诚实在学生心田绽放。一斤重的诚实,胜过一吨重的精明。 拿出一点勇气来敲门。勇气是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中的敲门砖,是那一道道美味佳肴中不可或缺的盐 我们应该让我们的学生明白:我就是太阳。我就是上帝,我就是爱迪生,我就是总统;我一思考,就会灿烂。

每节课下课前,拿出3-5分钟时间对整堂课的内容、意义、学习效果等做个归纳和总结,会给学生一个整体印象,便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内容;同时,借此引起学生对后续学习内容的兴趣和好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永久兴趣。 有人说,教师的生活,往往今天是昨天的重复,明天又是昨天的翻版,单调而平凡。而我说,不!在担任班主任时所感受到的那份浓浓的师生情,就像一坛陈年老酒,越饮越能体味到那芬芳的酒香,余味无穷。 每节课下课前,拿出3-5分钟时间对整堂课的内容、意义、学习效果等做个归纳和总结,会给学生一个整体印象,便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内容;同时,借此引起学生对后续学习内容的兴趣和好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永久兴趣。 注重细节,培养习惯。严格赏识激励并存,用智慧浇灌心灵,用知识打开科学之门。 我们把人忘了。我们说,21世纪是数字化的世纪,是竞争全球化的世纪,却忘了21世纪首先是人的世纪;我们教学生语文、数学,却忘了首先教他们学做人。 教师职业说到底就是良心职业。有了良心,才有对学生的爱;有了良心,才有对家长的负责;有了良心,才有对教育事业的无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任何教育理论的研究只有在实践中得到不断检验和发展才能常青常新。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一生致力于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他一生倡导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师范教育、普及教育和社会大学,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其中生活教育理论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这一理论成果在今天仍有意义。 一、“生活即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在1927年《生活即教育》一文中解释:“生活即教育,就是要用教育的力量,来达民之情,逐民之欲,把天理与人欲打成一片”。并指出:“中国从前的旧文化,是上了脚镣、手铐的……以天理压迫人欲”。他说:“我们主张生活即教育,要是儿童的生活才是儿童的教育,要从成人的残酷里把儿童解放出来。”1934年陶行知在《生活教育》一文中确切的定义是“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受坏的教育,过有目的的生活,便是受有目的的教育”。他强调“要想受什么教育,便须过什么生活”,并把其普及教育的最终目的定为“解放全人类”。 目前推行的素质教育与生活教育的主旨有许多相同之处,审视素质教育的实践,我们会发现有些地方还有待改进: 一是教育和生活相脱节的现象还相当严重。陶行知十分强调教育与生活要保持一致。他说:“过的是少爷生活,虽天天读劳动的书籍,不算是受着劳动的教育;过的是迷信的生活,虽天天听科学的讲演,不算是受着科学的教育;过的是随地吐痰的生活,虽天天写卫生的笔记,不算是受到卫生的教育;过的是开倒车的生活,虽天天谈革命的行动,不算是受着革命的教育。”目前从小学到大学,对学生的劳动观念教育不够,许多学生的劳动意识淡薄、劳动习惯差、自理能力差,我们的爱国教育乃至做人教育也都存在着内容和形式两张皮的现象。我们天天谈爱国,可听到国歌许多学生竟然无动于衷!我们从小教育孩子要诚实友爱互助,可“逢人只说三分话”颇有市场,见恶不止,甚至不敢仗义直言的现象普遍存在,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心态依然不少。诸如此类的现象,除了社会痼疾以外,不能不说是我们的教育出现了问题。陶行知把教育与生活等同起来,把生活绝对化、概念化是其理论的缺陷。可教育要从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教师要以身作则,“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却是我们应该特别注意的。 二是素质教育形式化在有些地方和学校相当普遍。开几节体音美课,搞几次艺术节、科技节、生活节便算是素教硕果。购置的电教仪器和图书设备成了上级检查的标本;把德育局限于几节课、几次报告和“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管理形式上;重智育轻德育和劳动教育、课业负担重、恶补、满堂灌屡见不鲜。如果不能真正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整体入手,不能从教学、管理、环境服务等环节全面落实,那么素质教育就会流于形式。 三是终身教育、开放式教育、个性教育、创新教育等有待加强。1930年陶行知在《再答操振球之问》中指出“生活即教育是叫教育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生活即教育承认一切非正式的东西都在教育的范围之内。若拿教育做生活,八股的教育必然造成八股的生活”。这些话启示我们,教育要贯穿人的一生、人的生活的每一方面,这是终身教育的内涵。教育要树立开放式的大教育观,走出学校教育的围墙、书本教育的围墙,以及重智轻能、重智轻德教育的围墙。要把生活教育、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和创新教育加强起来。21世纪是全新的知识经济社会、信息革命社会和教育社会,因此学生过电脑的生活,便受电脑的教育;过有个性的生活,便受有个性的教育;过知识创新的生活,便受创新教育。教育要从单一的学校系统向成人教育系统和其他

培智学校二年级上数学期末试卷

培智学校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一.数一数(3分) 从左数:大象排第()小猴排第()熊猫排第() 从右数:斑马排第()小猪排第()小猫排第() 二.找一找(3分)

三、填一填 1. (10分) 2.填相邻数(5分) ( ) 5 ( ) ( ) 9 ( ) ( ) 1 ( ) 10 ( ) 8 7 ( ) 5 8 ( ) 6 5()7 ( ) 6 ( ) ( ) 8 ( ) ( ) 7 ( ) 四、数的分与合(6分) 6 5 7 9 ∕﹨∕﹨∕﹨∕﹨ () 2 3 ()()4 5 () 10 8 2 4 ∕﹨∕﹨∕﹨∕﹨ ( ) 4 () 5 () ( ) 1 ( ) 5 () 3 () 6 () 7 ( ) \/\/\/\/ 10 8 9 8

五、口算(40分+15分) 3+( )=10 0+( )=4 4+( )=9 1+( )=8 6+( )=10 4+( )=8 5+( )=7 10+( )=10 2+( )=6 3+( )=5 2+( )=9 4+( )=6 3+( )=3 7+( )=8 6+( )=9 1+( )=10 8+( )=9 5+( )=10 6+( )=7 3+( )=10 ( )+5=10 ( )+2=5 ( )+6=9 ( )+8=10 ( )+3=8 ( )+6=6 ( )+7=8 ( )+0=5 ( )+1=7 ( )+4=6 ( )+2=9 ( )+2=8 ( )+3=7 ( )+3=8 ( )+2=9 ( )+3=10 ( )+2=4 ( )+6=7 ( )+7=10 ( )+0=6 1-1= 2-2= 3-3= 4-4= 5-5= 6-6= 7-7= 8-8= 9-9= 10-10= 0+2= 0+3= 0+4= 5+0= 1+0= 6+0= 0+7= 0+8= 0+9= 0+10= 0+0= 3+0= 2+0= 7+0= 8+0= 3-0= 4-0= 5-0= 8-0= 9-0= 五、看图列算式(18分) □○□=□□○□=□□○□=□ □○□=□□○□=□□○□=□

浅谈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浅谈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对数学的理解不但要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自实践中去体验”。这充分说明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使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有着密切的联系。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学,我们的理念是“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理应为人人所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的数学”,“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新课标》又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与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如何根据教材的特点,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水平呢?通过反复思考,我就从课堂教学入手,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应充分挖掘数学知识本身所蕴含的生活性、趣味性,调动学生善于质疑、自主研究,主动寻觅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探索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课堂生活化的教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数学。 一、探究生活问题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养 “让讲台成为舞台、让教室成为社会、让学生成为演员、让教师成为导演”,将数学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将学生使用数学的过程趣味化、生活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1.写“数学日记”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隐藏着数学教学。学生使用语言表达出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新思想、新发现,能够协助学生系统地思考问题、探究问题,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找到成功的感受和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在教学中让学生编写“我和数学”的故事,写“数学日记”,能够培养对数学的感受水平,深化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数学与生活联系紧密。如让学生写在家里,爸爸妈妈用到了哪些数学知识,上商店买东西,又用了哪些数学知识……通过记“数学日记”,既让学生探究了生活中的数学,明白了数学知识不但有用,而且在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在用,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而教师通

安全无小事 教育从身边做起

安全无小事教育从身边做起 招远市龙馨学校路晓丽 在当今社会迅速发展的同时,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因素也不断出现,其中影响小学生安全的因素越来越复杂,对学校的安全稳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要确保学校安全,必须抓好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自我救护的能力;切实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尽量将安全事件消于无形,将安全事件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针对目前实际,我觉得做好防范措施是杜绝安全隐患的有力保障。 一、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他们的安全意识普遍比较薄弱,自身安全意识不强。主要表现为:在自身物品管理上,思想麻痹,物品随意乱放;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社会了解不够。小学生在校园内学习、生活,接触社会少,辨别是非能力差,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指示其犯罪。还有的小学生不注意用电、用火安全,不注意出行交通安全,存在侥幸心理,往往容易造成安全事故。所以我们应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细节入手,在生活细节中挖掘安全教育的材料。如:我们在日常生活、教育过程中总会听到这样那样的事儿,其中不少是开展安全教育的好材料,如果我们善于发现、挖掘,学生会很容易接受教育。我们生活中看到的不少细小的事,同学间相互推搡、相互追逐,上下楼梯跑和跳,玩尖锐的硬器,随意乱抛硬物等,同样是很好的安全教育材料。安全隐患不可根除,我们要做的就是防范于未然,让学生认识到位,提高防范意识。 二、在日常教学之中贯穿安全教育 如果只是单纯的理论教学过于枯燥,学生就算听了,当真的发生事故时,他们还是会不知所错,手忙脚乱。因此应该把安全教育当作一种生活常识,把它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渗透每个教学当中。 首先我觉得学校要每个星期安排一节班队课,专门给学生讲安全知识,针对每个地区不同的情况而开展一些有必要的演练,像防踩踏事故的演练,每个学校都应该要组织学生开展,这样的事故发生的太多了。像怎样在火灾中逃生,这些知识最好是老师学生做正确的示范,这样能让学生更准确的掌握。 其次,班主任一定要让学生彻底的明白一些事故的后果,像夏天为了图凉爽而去河湖洗澡;冬天为了图暖和在房里关上门窗烤火。因此而丧命的事故时有发

生活即教育 教育即生活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 【摘要】五彩缤纷的生活是语言的源头,又是运用语言的沃土。因而我们应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使英语真正地走进孩子们的生活中。这样,学英语不再是一种抽象的语言学习,而是有血有肉、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具体形象的活动。《小学英语新课标》中提出“在用中学,在学中用”,我们要让英语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发挥英语的交流作用,让每一位学生爱上英语。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与英语课程改革的理念一致,这对推动英语教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是小学英语教学中对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几点思考,以对小学英语教学有所借鉴。 一、教材联系生活,是展开英语生活化教学的前提 小学英语教材本身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一幅幅插图生动形象,富有情趣;一篇篇文字短小精悍。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也大多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能经常运用的知识。如同学们最爱逛的公园、动物园;同学们最喜欢吃的水果、牛奶、冰激凌;同学们挂在嘴边的一些日常礼貌用语……然而

仅靠书中的知识点还远远不能为学生感知、理解、记忆和运用提供最佳的语言情境。因而,在日常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去收集生活中的英语,把他们带进课堂,为教学服务。如在教学look at the blackboard时,我指着黑板说,学生已经知道Look at 的意思了,会立刻想到是让他们看黑板。我还搜集了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商品英语:英语本上的copy book,牛奶包装上的milk,橘子汁瓶上的juice……打印了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电脑英语:Windows,Let’t go,E-mail……这些生活中的英语让学生在学习字母时热情高涨,效率大大提高,也让学生感到英语就在我们身边。 这样生活化的处理教材,唤起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生活经验,产生亲切感,并驱使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挖掘更多的生活英语。 二、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是有效展开英语生活化教学的关键 Here you are.这一简单的句式,现在我们班的孩子已经掌握得很好。这句话最起初的学习是在孩子们与老师之间传递物品时进行的。比如我递给他作业本,顺便说一句Here you are。这样久而久之孩子们就很自然地学会了说,并理解了它的意思。现在很多时候只要一出现传递动作,他们就自然地会说,而且每回都主动地说。Here you are!Thank you.师生间的交谈不但可以及时了解孩子们最近的学习情况,帮助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