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政治学知识点整理

政治学知识点整理

政治学知识点整理
政治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篇政治与政治学

第一章政治

政治的特性:

●1、政治是对于一种社会价值的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2、政治是对权力的追求和运用

●3、政治是公众事务的管理活动

●4、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物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5、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或外化

●6、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7、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政治的定义

●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

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政治的社会地位

●1、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2、政治与法律的关系

●3、政治与宗教的关系

●4、政治与道德的关系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方法

●1、历史分析方法

●2、经济分析方法

●3、阶级分析方法

●4、利益分析方法

●5、注重客观事实,强调调查研究

●传统的政治学研究方法

●(1)哲学研究方法

●(2)历史研究方法

●(3)机构研究方法和制度研究方法

●现代的政治学研究方法

●(1)社会学分析途径

●(2)经济学分析途径

●(3)心理学分析途径

●(4)政治系统分析模型

●(5)政治沟通分析模型

●(6)政治实证测量和分析技术

●课题选择、研究设计、展开调查和资料的收集、分析和验证

第二篇政治关系

政治关系的定义

●政治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社会利益要求和利益关系而形成的,以政治的

强制力量和政治权利分配为特征的社会关系

第一章利益与政治

利益:

●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共同利益:

●是处于同一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中的人们的各自利益的相同部分

共同利益的基本特性:

●公共性

●非市场现实性

●单一性

●相对独立性

●多重价值复合性

共同利益的层次和范围

●集体、利益集团、阶层、阶级、民族、社会利益

利益矛盾

●1、横向利益矛盾

●自然的差异和社会的差异

●对抗性的与非对抗性的

●2、纵向利益矛盾

利益在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1、利益是人们结成政治关系的出发点

●2、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形成的基础和条件

●3、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特性形成的基础。

●4、利益关系决定了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功能

利益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1、利益是社会成员政治行为的动因

●2、利益是一切社会政治组织及其制度的基础

●3、利益是社会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源泉

●4、利益运动是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二章政治权力

政治权力的本质

●政治权力形成的基础在于人们的利益

●政治权力形成的重要条件在于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

●政治权力形成的必要前提在于,当各种实际力量发生对比关系时,一方的力量能够

超过另一方,从而使这种力量对比关系转变成一方对另一方的制约关系

●政治权力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在常态下必然是公共力量,政治权力由此

成为特定的公共权力

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

●1、客观构成要素

●(1)生产资料的有效占有

●(2)社会财富

●(3)暴力

●(4)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所处的地理条件、有益的文化传统、有利的形势变化和

时机以及政治权力客体的服从心理等

●2、主观构成要素

●(1)能力素质

●(2)身份资格

●(3)理论与策略

●(4)政治组织

●(5)社会资本

政治权力的特性

●1、主体利益性

●2、强制约束性

●3、专属排他性

●4、扩张延展性

●5、多重职能性

政治权力作用的特点和方式

●特点一、具有特定的目标指向

●特点二、具有特定的效益

●特点三、具有双刃剑的效用

政治权力作用的方式

●1、指令方式

●2、压力方式

?政治警告、政治恐怖、政治戒严、政治威慑

●3、规约方式

●4、说服方式

●5、奖酬方式

●6、处罚方式

●7、暴力方式

第二章政治权利

政治权利

●就是在特定的经济社会关系及其体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由政治权力确认和保障的

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的主张其共同利益的法定资格。

政治权利的特性

●主体的相对个体性

●法定规范性

●权利主体的自主性

●权利义务的统一性

●自由价值性

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

●1、自由权

●人身自由

●言论自由

●通信自由

●集会自由

●结社自由

●迁徙自由和罢工自由

●2、参政权

●选举权

●创制权

●复决权

●罢免权

●3、诉愿权

●宪法诉讼权

●行政诉讼权

●选举诉讼权

政治权利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的作用

●1、有利于维护、实现和发展政治权力主体的利益

●2、有利于政治生活的正常进行

●3、有利于社会成员政治积极性的发挥

●4、有利于社会政治的建设和发展

第三篇政治行为

第一章政治统治

政治统治:

●本质:政治权力主体维护自己的权力地位和既有权力制约关系,进而有效实现其利

益和要求,

●功能:对于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的控制和约束

●行为内容:把政治权力转化为政治权威,把权力制约关系转化为政治权威与服从关

政治统治的特性:

●1、政治统治以维护政治权力主体地位为出发点

●2、政治统治以构建政治权威与服从关系为基本内容

●3、政治统治以社会公共伦理的正当性为道义依据

●4、政治统治以控制和约束矛盾和冲突于政治秩序范围内为政治功能

●5、政治统治以政治和社会的安全稳定为价值取向

政治统治的基础

●1、政治统治的政治权力基础

●2、政治统治的社会基础

●3、政治统治的公共职能基础

●4、政治统治的心理基础

政治统治的类型

●官僚政治

●贵族统治

●伦理统治

●民众统治

●强人统治

●财阀统治

●技术统治

●意识形态统治

政治统治的方式

●1、强制方式

●2、法治方式

●3、绩治方式

●4、理治方式

●5、德治方式

●6、心治方式

政治统治的作用

●1、政治统治维护和保持政治权力主体的利益和权力地位

●2、政治统治保证和维护社会和政治的安全

●3、政治统治保持和维护既有政治关系的存续

●4、政治统治保证政治权力作用的效力

●5、政治统治保证特定社会成员的政治权利

●6、政治统治保证社会秩序和稳定,为政治管理创造条件

第二章政治管理

政治管理

●本质:政治权力主体以实现公共利益和协调不同利益矛盾的方式,实现政治权力主

体的利益和要求

●功能:是解决权力制约关系的内在矛盾,实际形成了政治管理行为的社会衡量标准

●行为内容:承担社会公共职能和公共事务

政治管理的特征:

●1、公共性

●2、组织性

●3、责任性

●4、服务性

●5、以实现公共生活的效率和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

政治管理的特点:

●(1)契约管理的特性

●(2)有限权力与有限责任的管理

●(3)以市场经济理性为基本依据

●(4)以法治方式进行

●(5)以多种手段进行

政治管理职能:

●1、实现社会共同利益

●(1)确定社会共同利益

●(2)实现社会共同利益

●(3)维护社会共同利益

●(4)分配社会共同利益

●(5)发展社会共同利益

●2、协调和规制利益矛盾和利益关系

●把握、分析、解决利益矛盾

政治管理的作用

●1、政治管理是政治统治得以强化和巩固的基础

●2、政治管理是政治权力的社会实现机制

●(1)政治管理是实现、维护、发展和分配社会共同利益的机制

●(2)政治管理是协调和解决社会利益矛盾的机制

●3、政治管理是政治权利的实现途径

●4、政治管理是社会有序运行的积极保证

●5、政治管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

第三章政治参与

政治参与

●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

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政治参与的特性:

●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

●从政治参与的内容来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共同利益的主张行为

●从政治参与的法定关系来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公共权力的政治权利、义务和责

任关系

●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

非法的行为

●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看,它不只限于政府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和间接同

政府活动相关的政治生活

政治参与的类型:

●自动参与、动员参与、消极参与

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

●政治投票

●政治选举(政治捐助、组织选民、政治宣传)

●政治结社

●政治表达(政治集会、政治请愿、政治言论)

●政治接触(合法行为、非法行为)

●政治冷漠

政治参与的基本条件和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

●社会地位

●政治心理(动机:重视可以得到的报酬;认为选择是重要的;相信自己能够帮助改

变结局;相信如果自己不行动,结局将不会满意;拥有关于当前问题的知识或技能;

只要克服较少的障碍便可行动)

●政治机制

●社会机会(年龄、性别、种族、政治经济文化环境)

政治参与的作用

●(政治作用)

●1、政治参与是公民以其政治权利和资格,通过影响政治权力及其作用,最终实现其

利益的重要方式。

●2、政治参与影响政治统治的合法性。

●3、政治参与影响政治管理的民主化。

●4、政治参与影响政治文化的发展。

●5、政治参与影响社会政治稳定。

●社会作用

●1、政治参与影响社会公平。

●2、政治参与影响经济发展。

●3、政治参与影响社会流动和自治。

●4、政治参与影响历史发展。

第四篇政治体系

第一章国家

第一节国家的定义

非马克思主义国家定义分析

1、社会共同体说

2、管理劳动说

3、国家契约说

4、国家要素说

5、国家神权说

6、国家有机体说

国家的本质

●国家是阶级社会中,不同于原始社会公共权力的一种“特殊的公共权力”组织。特殊

性体现在:

●国家是实行阶级统治的社会公共权力组织,他的本质在于阶级统治。

●国家是按地区来划分其国民的。

●国家是一种特殊的暴力机器。

国家的定义

●国家是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统治阶级共同利益,按照区域划

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管理组织。

国家的类型

根据国家的经济基础和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利益来划分

?奴隶制国家

?封建制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

◆自由资本主义国家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第一,垄断财团与国家政权直接结合,控制和操纵国家权

力;重点在保护利益集团的利益;议会权力弱化,行政权力加强;消极国家

转为积极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节国家的形式

政体

●一定的社会阶级取何种形式去组织那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形式”

政体分类标准

●1、最高国家权力执掌者人数

●2、最高国家权力执掌者产生方式和任期

政体分类

一、剥削阶级国家政体

●君主政体

1、专制君主政体

(1)等级君主政体

(2)贵族君主政体

2、立宪君主政体

(1)二元君主制

(2)议会君主制

●共和政体

1、贵族共和政体

2、民主共和政体

(1)议会共和政体

(2)总统共和政体

(3)委员会制政体

二、无产阶级国家的民主共和政体

●巴黎公社政权形式

●苏维埃政权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政权形式

国家结构形式

●1、单一制国家

●2、复合制国家

第三节国家机构

国家机构

●统治阶级为了实现和维护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完成政治权力的职能而按照一定原则

组建的各种机关的总和,它是政治权力的组织实体和规则制度体现。

国家机构特点:

●阶级性、实体性、严密组织性、特定的职能性

国家机构设置影响因素

●国体因素

●政体因素

●社会因素

国家机构的设置原则:

?集权原则

?分权制衡原则

?民主集中制原则

主要国家机构

?国家元首

?立法机关

?行政机关

?司法机关

第二章政党

第一节政党的含义

政党

●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

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

政党的基本特征

●政党是阶级的组织,因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政党是阶级的先锋队组织

●政党具有特定的政治目标和纲领

●政党具有特定的组织和纪律

政党的分类标准

●政党的阶级利益基础作为基本标准。体系在:

?指导思想体现着哪个阶级的利益和意志

?纲领、方针、政策代表着哪个阶级的要求

?实际活动为哪个阶级谋取利益

资产阶级政党的特点

●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

●由资产阶级的政治积极分子所组成

●以选举和议会斗争作为主要政治活动

●组织体系大多比较松散,选举活动之外少有全党统一的政治活动

无产阶级政党的特点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由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组成

●具有严密的组织纪律

政党的作用

●1、凝聚积极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意识

●2、集合和发展阶级政治力量

●3、影响和领导社会政治力量

●4、培养本阶级的政治骨干力量

●5、影响国际政治和国际事务

第二节政党制度

政党制度的含义

●指由国家法律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关于政党的社会政治地位、作用,执掌政

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方法、程序的制度性规定。

影响政党制度的因素:

●在特定的生产关系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利益结构

●各种不同的阶级力量和政治力量的发展成熟程度

●不同的国体政体

●不同的选举制度

●历史文化传统、民族结构、地域因素等

政党制度的特点:

●统治阶级可以根据自己利益和统治需要而随时改变政党制度

●政党制度可以是成文法规定的,也可以是宪法惯例规定的

●政党制度不仅规定着政党本身的地位、作用和活动方式,而且深刻地影响着国家制

度、政治体制和社会成员的政治活动方式。

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

●1、两党制

●定义:代表着资产阶级不同集团利益的两大政党通过竞选轮流掌握国家政治权力,

组织政府,主持国家政治事务的制度。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又称为“两党竞争制”

或“两党对峙制”。

●本质: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和统治地位服务的,资产阶级两党不仅代表不同的资

本集团,而且常常以其政策上的差异代表着统治人民的“两手办法”,因此,所谓两党轮流执政,不过是统治的两手办法的交替使用。

●2、多党制

●定义: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由多个政党竞争国家政治职位并轮流执政或联合执政的制

度。由于实行多党制的资本主义的竞选、议会等政治过程中存在着多个政党并立角逐的局面,因而这种多党制又叫做“多党并立制”。

●多党制基本特点:

●党派林立,党派情况复杂。

●内阁更迭频繁,政局不稳。

●政党不断组成政党联盟,而且随正政局发展,政党联盟又不断发生新的分化组合。

●3、一党制

●定义:指国家政权完全由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单独掌握,在法律上和事实上都不允

许其他政党存在的制度。实行资产阶级一党制的国家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法西斯国家,另一种是当代民族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

●定义:无产阶级政党掌握国家政治权力,领导无产阶级和全体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

命和建设,镇压敌对阶级反抗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基本特征:无产阶级政党处于领导地位。

●1、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制:

●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制是指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政党是唯一合法存在的

政党并执掌国家权力。1989年以前的苏联。

●2、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指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政党以与其

他政党合作作为实施领导的重要方式的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的特点:

●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除了中共外,还存在着其他八个民主党派,这些政党都是社会

主义中政治生活中的合法政党和积极力量。

●中共享有公认的领导地位,是执政党,其他政党是参政党。

●中共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是协商合作、相互监督的关系。

●根据这些特点,中共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作为中

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基本方针,这也成为中共与各民主党派的基本准则。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意义:

●有利于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协调各种利益关系,解决各种利益矛盾。

●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汇集建设社会主义的各方面力量。

●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强政策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保障人民的政治

权力,防止政治腐败。

●有利于社会主义政治的积极健康发展,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政治环

第三章政治社团

第一节政治社团的定义

政治社团

●是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利益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府决策制

定、变动和执行过程的社会团体。

政治社团的特性

●政治社团的利益和目标较为单一、具体

●政治社团是社会成员按照特定规则形成的政治组织

●政治社团参与政府的政策过程,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修订和实施

●政治社团是群众性政治组织

第二节政治社团的类型

政治社团的类型

●一、政治社团的技术分类

●技术分类是根据政治社团外在的特定特征作为标准来划分政治社团:

●1、按照政治社团所维护和追求的利益来划分:

◆维护和追求特殊利益的政治社团

◆维护和追求公共利益的政治社团

● 2.按照政治社团成员的特定社会特征来划分

●产业工人、企业主、农民、教师、农场主、学生、有色人种、妇女、青年、退

伍军人、宗教徒等

● 3.按照政治社团自主性来划分

●完全自主的政治社团、依附性的政治社团、相互合作的政治社团

● 4.按照政治社团的法律地位来划分

●合法性政治社团、非法性政治社团

●二、对政治社团进行社会属性分类

●资本主义社会的压力集团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社团。

资本主义社会的压力集团

●含义:压力集团又称政治性利益集团,是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社团的主要形式,意指

那些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而以压力方式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修订和实施的政治性社会团体。

●压力集团是垄断时期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是对于以普选制、代议制和

政党政治为主要内容的传统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补充。

资本主义社会的压力集团特点:

●第一,压力集团数目和种类繁多

●第二,压力集团活动范围广泛

●第三,压力集团相互之间利益对立,在政治生活中相互排斥

●第四,压力集团具有特定的法律地位

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社团

●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社团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关系基础上形成和运行的。社会

主义经济关系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在公有制的基础上,人们形成了根本一

致的共同利益。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社会中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人们按照民族、区域、职业、年龄、性别等等结成的其他社会关系,又使得人们之间存在着利益差异和利益矛盾,人民除了通过与特定部分群众相联系的参政党的作用之外,还组织起不同的政治社团,以社团方式进入政治过程。

社会主义社会政治社团的特点

●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社团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关系基础上形成和运行的。

●社会主义社会政治社团形成和运行的社会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背景,决定了它完全

真实反映和代表着人民群众的利益。

●社会主义社会政治社团与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有着紧密联系。

●社会主义社会政治社团是在共产党领导下,实现党和人民联系的中介。

●社会主义社会政治社团也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力,学习政治管理

的重要组织形式。

我国当前最重要的政治社团:

●工会

●青年组织

●妇女组织

第三节政治社团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社团的作用方式

●正常方式:是指政治社团运用常规的非对抗性的手段、合法途径从事利益表达。在

正常方式中还可以分为直接利益表达和间接利益表达。

?直接表达方式:

●直接游说

●提供信息和情报

●举行社交活动

●支持竞选活动

?间接表达方式:

?是指政治社团利用本组织的会员、舆论工具或其他社团来影响政府公共决策人

员。

●非正常强制性方式:

?政变、恐怖活动、非法示威抗议等。

社会主义政治社团的作用方式

◆各政治社团通过各自的代表参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商讨和决定国

家大事。

◆参加中央及地方党组织、政府或有关部门的政策、决议的研究、决策。

◆参加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与青年、妇女、工人等利益相关的专门机构的工作和活动。

◆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我国共青团、工会、妇联等政治社团还经常与同级政府举行座谈会、联席会议,通

报具体工作情况,研究解决共青团、工会、妇联等政治社团反映的具体问题。

政治社团的作用

●象征性功能

●意识形态功能

●沟通性功能

●工具性功能

●经济性功能

●政治社会化功能

●在资本主义社会国家,形形色色的政治社团通过其利益表达活动,在不同程度上维

护了本社团成员的利益,实现了本社团成员的利益要求,而且还从各个方面影响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生活。

●在社会主义国家,各种政治社团也通过利益表达活动在不同程度上实现本社团成员

的利益要求,同时也从各个方面影响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生活。

定义类

利益:

●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共同利益:

●是处于同一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中的人们的各自利益的相同部分

政治

●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

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政治关系

●政治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社会利益要求和利益关系而形成的,以政治的

强制力量和政治权利分配为特征的社会关系

政治权利

●就是在特定的经济社会关系及其体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由政治权力确认和保障的

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的主张其共同利益的法定资格。

政治权力的本质

●政治权力形成的基础在于人们的利益

●政治权力形成的重要条件在于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

●政治权力形成的必要前提在于,当各种实际力量发生对比关系时,一方的力量能够

超过另一方,从而使这种力量对比关系转变成一方对另一方的制约关系

●政治权力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在常态下必然是公共力量,政治权力由此

成为特定的公共权力

政治统治:

●本质:政治权力主体维护自己的权力地位和既有权力制约关系,进而有效实现其利

益和要求,

●功能:对于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的控制和约束

●行为内容:把政治权力转化为政治权威,把权力制约关系转化为政治权威与服从关

政治管理

●本质:政治权力主体以实现公共利益和协调不同利益矛盾的方式,实现政治权力主

体的利益和要求

●功能:是解决权力制约关系的内在矛盾,实际形成了政治管理行为的社会衡量标准

●行为内容:承担社会公共职能和公共事务

政治参与

●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

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国家的定义

●国家是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统治阶级共同利益,按照区域划

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管理组织。

国家的本质

●国家是阶级社会中,不同于原始社会公共权力的一种“特殊的公共权力”组织。特殊

性体现在:

●国家是实行阶级统治的社会公共权力组织,他的本质在于阶级统治。

●国家是按地区来划分其国民的。

●国家是一种特殊的暴力机器。

政体

●一定的社会阶级取何种形式去组织那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形式”

国家机构

●统治阶级为了实现和维护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完成政治权力的职能而按照一定原则

组建的各种机关的总和,它是政治权力的组织实体和规则制度体现。

政党

●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

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

政党制度的含义

●指由国家法律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关于政党的社会政治地位、作用,执掌政

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方法、程序的制度性规定。

政治社团

●是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利益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府决策制

定、变动和执行过程的社会团体。

资本主义社会的压力集团

●含义:压力集团又称政治性利益集团,是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社团的主要形式,意指

那些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而以压力方式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修订和实施的政治性社会团体。

●压力集团是垄断时期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是对于以普选制、代议制和

政党政治为主要内容的传统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补充。

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社团

●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社团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关系基础上形成和运行的。社会

主义经济关系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在公有制的基础上,人们形成了根本一致的共同利益。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社会中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人们按照民族、区域、职业、年龄、性别等等结成的其他社会关系,又使得人们之间存在着利益差异和利益矛盾,人民除了通过与特定部分群众相联系的参政党的作用之外,还组织起不同的政治社团,以社团方式进入政治过程。

构成要素类

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

●1、客观构成要素

●(1)生产资料的有效占有

●(2)社会财富

●(3)暴力

●(4)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所处的地理条件、有益的文化传统、有利的形势变化和

时机以及政治权力客体的服从心理等

●2、主观构成要素

●(1)能力素质

●(2)身份资格

●(3)理论与策略

●(4)政治组织

●(5)社会资本

政治参与的基本条件和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

●社会地位

●政治心理(动机:重视可以得到的报酬;认为选择是重要的;相信自己能够帮助改

变结局;相信如果自己不行动,结局将不会满意;拥有关于当前问题的知识或技能;

只要克服较少的障碍便可行动)

●政治机制

●社会机会(年龄、性别、种族、政治经济文化环境)

国家机构设置影响因素

●国体因素

●政体因素

●社会因素

国家机构的设置原则:

?集权原则

?分权制衡原则

?民主集中制原则

影响政党制度的因素:

●在特定的生产关系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利益结构

●各种不同的阶级力量和政治力量的发展成熟程度

●不同的国体政体

●不同的选举制度

●历史文化传统、民族结构、地域因素等

类型类

政治权力作用的方式

●1、指令方式

●2、压力方式

?政治警告、政治恐怖、政治戒严、政治威慑

●3、规约方式

●4、说服方式

●5、奖酬方式

●6、处罚方式

●7、暴力方式

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

●1、自由权

●人身自由

●言论自由

●通信自由

●集会自由

●结社自由

●迁徙自由和罢工自由

●2、参政权

●选举权

●创制权

●复决权

●罢免权

●3、诉愿权

●宪法诉讼权

●行政诉讼权

●选举诉讼权

政治统治的类型

●官僚政治

●贵族统治

●伦理统治

●民众统治

●强人统治

●财阀统治

●技术统治

●意识形态统治

政治统治的方式

●1、强制方式

●2、法治方式

●3、绩治方式

●4、理治方式

●5、德治方式

●6、心治方式

政治管理的方式

●1、政治规划

●特点:预先性、预测性、协调性、方向性、规范性

●2、政治决策

●3、政治组织(特点:政治性、合理性、有序性、规则性、动态性)

●政治组织本质上把政治权力结构性规则化的过程

●4、政治指挥(特点:主导性、支配性、协调性、操作性)

●5、政治监督(权力性、合法性、监控性、追究性)

政治参与的类型:

●自动参与、动员参与、消极参与

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

●政治投票

●政治选举(政治捐助、组织选民、政治宣传)

●政治结社

●政治表达(政治集会、政治请愿、政治言论)

●政治接触(合法行为、非法行为)

●政治冷漠

国家的类型

根据国家的经济基础和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利益来划分

?奴隶制国家

?封建制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

◆自由资本主义国家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第一,垄断财团与国家政权直接结合,控制和操纵国家权

力;重点在保护利益集团的利益;议会权力弱化,行政权力加强;消极国家

转为积极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

政体分类标准

●1、最高国家权力执掌者人数

●2、最高国家权力执掌者产生方式和任期

政体分类

◆剥削阶级国家政体

●君主政体

1、专制君主政体

(1)等级君主政体

(2)贵族君主政体

2、立宪君主政体

(1)二元君主制

(2)议会君主制

●共和政体

1、贵族共和政体

2、民主共和政体

(1)议会共和政体

(2)总统共和政体

(3)委员会制政体

◆无产阶级国家的民主共和政体

●巴黎公社政权形式

●苏维埃政权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政权形式

国家结构形式

●1、单一制国家

●2、复合制国家

主要国家机构

?国家元首

?立法机关

?行政机关

?司法机关

政党的分类标准

●政党的阶级利益基础作为基本标准。体系在:

?指导思想体现着哪个阶级的利益和意志

?纲领、方针、政策代表着哪个阶级的要求

?实际活动为哪个阶级谋取利益

无产阶级政党和资产阶级政党

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

●1、两党制

●定义:代表着资产阶级不同集团利益的两大政党通过竞选轮流掌握国家政治权力,

组织政府,主持国家政治事务的制度。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又称为“两党竞争制”

或“两党对峙制”。

●本质: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和统治地位服务的,资产阶级两党不仅代表不同的资

本集团,而且常常以其政策上的差异代表着统治人民的“两手办法”,因此,所谓两党轮流执政,不过是统治的两手办法的交替使用。

●2、多党制

●定义: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由多个政党竞争国家政治职位并轮流执政或联合执政的制

度。由于实行多党制的资本主义的竞选、议会等政治过程中存在着多个政党并立角逐的局面,因而这种多党制又叫做“多党并立制”。

●多党制基本特点:

●党派林立,党派情况复杂。

●内阁更迭频繁,政局不稳。

●政党不断组成政党联盟,而且随正政局发展,政党联盟又不断发生新的分化组合。

●3、一党制

●定义:指国家政权完全由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单独掌握,在法律上和事实上都不允

许其他政党存在的制度。实行资产阶级一党制的国家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法西斯国家,另一种是当代民族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

●定义:无产阶级政党掌握国家政治权力,领导无产阶级和全体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

命和建设,镇压敌对阶级反抗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基本特征:无产阶级政党处于领导地位。

●1、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制:

●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制是指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政党是唯一合法存在的

政党并执掌国家权力。1989年以前的苏联。

●2、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指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政党以与其

他政党合作作为实施领导的重要方式的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政治社团的类型

●一、政治社团的技术分类

●技术分类是根据政治社团外在的特定特征作为标准来划分政治社团:

●1、按照政治社团所维护和追求的利益来划分:

◆维护和追求特殊利益的政治社团

◆维护和追求公共利益的政治社团

● 2.按照政治社团成员的特定社会特征来划分

●产业工人、企业主、农民、教师、农场主、学生、有色人种、妇女、青年、退

伍军人、宗教徒等

● 3.按照政治社团自主性来划分

●完全自主的政治社团、依附性的政治社团、相互合作的政治社团

● 4.按照政治社团的法律地位来划分

●合法性政治社团、非法性政治社团

●二、对政治社团进行社会属性分类

●资本主义社会的压力集团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社团。

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社团的作用方式

●正常方式:是指政治社团运用常规的非对抗性的手段、合法途径从事利益表达。在

正常方式中还可以分为直接利益表达和间接利益表达。

?直接表达方式:

●直接游说

●提供信息和情报

●举行社交活动

●支持竞选活动

?间接表达方式:

?是指政治社团利用本组织的会员、舆论工具或其他社团来影响政府公共决策人

员。

●非正常强制性方式:

?政变、恐怖活动、非法示威抗议等。

社会主义政治社团的作用方式

◆各政治社团通过各自的代表参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商讨和决定国

家大事。

◆参加中央及地方党组织、政府或有关部门的政策、决议的研究、决策。

◆参加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与青年、妇女、工人等利益相关的专门机构的工作和活动。

◆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我国共青团、工会、妇联等政治社团还经常与同级政府举行座谈会、联席会议,通

报具体工作情况,研究解决共青团、工会、妇联等政治社团反映的具体问题。

特性类:

政治的特性:

●1、政治是对于一种社会价值的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2、政治是对权力的追求和运用

●3、政治是公众事务的管理活动

●4、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物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5、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或外化

●6、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7、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1、政治统治以维护政治权力主体地位为出发点

●2、政治统治以构建政治权威与服从关系为基本内容

●3、政治统治以社会公共伦理的正当性为道义依据

●4、政治统治以控制和约束矛盾和冲突于政治秩序范围内为政治功能

●5、政治统治以政治和社会的安全稳定为价值取向

政治管理的特点:

●(1)契约管理的特性

八下政治知识点归纳

八下政治知识点归纳 第一课 一、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制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我国现阶段人民范围: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三、什么是公民权利:指的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 四、什么是公民基本权利:由于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五、公民和人民的区别: (1)政治法律上:人民是区别于敌人的政治概念,公民是法律的概念; (2)范围:在我国,公民既包括人民又包括具有我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六、我国的权利保障体系: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系。

八、如何正确行使权力: 1.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 2.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3.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4.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第二课 一、权利与义务有什么关系: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 二、为什么公民在享受权利时必须要履行义务: 1.权利与义务互相依存、不可分离,履行义务是享受权利的需要,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需要; 2.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 3.自觉履行这些义务,也是爱国的重要表现。 *三、我国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保守国家秘密;爱

《政治学原理》知识点梳理有答案版

第一讲《政治与政治学》 1.对政治概念的不同解释 神学性解释提供了神圣维度 道德性解释提供了价值目标 法律性解释行为依据 权力性核心问题 管理型解释主要任务 价值型基本功能 2.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主要观点 政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国家政权是政治的主要和根本问题 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3.政治的定义 在一定经济基础上,人们按照特定的利益借助公共权力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力的一种社会关系。 4.政治学的基本问题。 权力和权利的关系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5.规范性概念与描述性概念。 规范性概念,价值性概念,用来表示“应该”或者“必需”的事物; 描述性概念:实证性概念和解释性概念,指客观的,用濑来表示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 第二讲《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1.儒家政治思想的特点 为政以德 2.道家政治思想的特点 无为而治 3.墨家政治思想的特点 兼爱兴利 4.法家政治思想的特点 以法治国 5.西方政治学的发展阶段和各个阶段的理论特点,各个阶段的重要代表人物 (1)古希腊古罗马:古典政治学时期

特点:政治学与伦理学相结合 代表人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塞涅卡 (2)中世纪:神学政治学时期 特点:神学与政治学相结合 代表人物:奥古斯丁、阿奎那 (3)现代:理性主义政治学时期 特点:人本主义为指导,个人主义为本位,理性思考为办法 代表人物:马基雅维利,布丹,边沁,密尔,孔德,斯宾塞 (4)当代:科学主义政治学时期 特点:政治哲学开始向政治科学转化,价值观上,相对主义盛行,实证主义,经验主义,科学主义为方法。 代表人物:本特利,沃拉斯,拉斯韦尔 (5)趋势:政治哲学的复兴 特点:正义理论的研究 代表人物:罗尔斯、诺齐克 第三讲《政治体系》 1.政治体系的含义 有关政治生活的所有相互关联的要素组成的一个整体 2.国家的定义 在一定地域上,建立主权,并通过一系列持久的制度实施权威的政治共同体 3.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主要内容 起源: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本质:阶级统治的工具 作用,缓和冲突,控制在秩序之内 4.国家结构形式的含义 一个国家整体与各组成部分,中央权力机关与地方权力部门之间的关系 5.单一制和复合制 单一制:由若干行政区域组成的单一主权的国家,单一的宪法,统一的法律体系,统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和统一的国籍 复合制: (1)联邦制:由若干相对主权的地区作为成员单位联盟组成的国家。 (2)邦联制:若干保留独立主权的国家建立起来的国家联盟。 6.国家元首的职权 (1)颁布法律,发布命令 (2)召开议会,解散议会 (3)任免政府官员

2019 历年浙江省政治学考真题主观题汇总

37.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中美经济联系日益密切,2017年,两国双边货物贸易为5837亿元,中国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和最大的进口来源地,对美出口总额约占中国对外出口的19%和GDP的4%。中美经贸往来对各自的经济增长、劳动就业、消费者福利和经济结构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全球经济稳定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然而,2018年3月以来,美国特朗普政府多次对自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致使中美贸易摩擦上升为贸易战。对此,中国政府在积极寻求与美方协商解决贸易摩擦的同时,对美国强加的贸易战非常明确地表达了立场:“不愿打、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联系《经济生活》中“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的知识,分析中国“不愿打”贸易战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说出中国“不怕打”贸易战的原因。(2分) (3)运用《政治生活》中国家利益的知识,分析中国“必要时不得不打”贸易战的原因。(4分) 评分标准: (1)经济全球化推动生产力发展(1分,突出“生产力”),促成了贸易大繁荣、投资大便利、人员大流动、技术大发展(1分,四个“大”写出任意两个“大”才可得1分,可用“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代替),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1分,突出“强劲动力”,可用“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代替)。[3分]不打贸易战,能够继续发挥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能够延续或增进中美两国经贸往来,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发展(2分,不打贸易战的积极作用要紧密结合材料不可杜撰,“能够继续发挥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增进中美两国经贸往来”、“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答出任意两句得2分)。反之,只会使中美两败俱伤,且殃及世界(1分,只要点出打贸易战的消极作用就可得1分)。(说明:在不写原理的情况下,无论答出几点积极作用或几点消极作用,均得1分;作答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的也只能得2分)[3分] (2)美国发动的贸易战不足以影响中国对外经济发展大局;对中国GDP增长的负面影响有限;也会损伤美国自身经济(说明: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及以上均给2分)。[2分] (3)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分,“出发点”、“落脚点”各占1分,答不出此“点”的情况下,写出“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或“利益的对立是冲突的根源”可给1分);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维护国家利益就是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1分,点出“维护人民的的根本利益”且强调“在我国”才可得1分)。如果美国发动贸易战严重损害我国的经济利益,损害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那就必须还手(1分,答出损害我国国家利益或人民利益的才可得1分)。[4分] 38.为了满足我国农业遥感监测中作物监测时效性要求高,监测内容多,数据要求高等需求,中国科学家做了大量研究,于2018年6月2日成功发射高分6号卫星。这颗卫星实现了空间分辨率与时间分辨率的优化组合,具有大范围、重访周期短、定量化探测等优势,提升了我国天地一体化的对地观测能力,可以为农业农村管理提供精准保障,是我国第一颗真正意义上的农业遥感卫星。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中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提升农业遥感监测水平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6分) 评分标准: 实践提出的新问题、新要求(1分,点出“新问题”、“新要求”其中任意一个或两个均得1分),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1分,点出“探索”、“研究”其中任意一个或两个均得1分)。我国农业农村管理实践对农业遥感监测提出的新要求,推动科研工作者研发新型农业卫星(1分,根据原理分析材料占1分)。实践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1分,点出“认识工具”才可得1分),促进了认识发展(1分,可用“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代替)。新型农业卫星的成功发射,提升了我国天地一体化的对地观测能力,提高了我国农业遥感监测认识水平(1分,根据原理分析材料占1分)。[6分]

高中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中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中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汇总 1、如何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分析问题? (1)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 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 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落后、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 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4)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5)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 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6)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先进、 健康的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反动、腐朽没落的文化则会把人 们引向歧途。 (7)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在继承的基 础上发展、创新。 (3)反对固守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守旧主义”和根本否定传统文 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

3、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1)根本途径:社会实践。 (2)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3)基本要求:处理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与 外来文化的关系。 (4)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 群众的文化需求,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 (5)克服错误倾向: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以及“民 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倾向。 4、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 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建设。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 神文化需求。 (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只有 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 文化建设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5)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 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 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2、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 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政治学原理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政治学原理考试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_______指的是公共行为主体对公共性为客体的制约能力和力量。公共权力 _______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马基雅维利 _______的内在矛盾特性决定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的特性,形成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存在的基础。利益 _______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理想主义 _______是我国最高工会组织。中华全国总工会 _______理论被视为民主研究的现代学派。现代“精英民主” _______制度将选举制度、代议制度和权力制约结合起来,体现了当代人们心目中的政治正义观念。宪政 “政治”概念的提出,始于人类文明史上的_________社会时期。奴隶 1949年至1978年,中国基本上实施________的自下而上的集权式的政治发展策略。民众主义 A 阿尔蒙德和维巴于1963年出版了《公民文化》,该书为研究_______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政治文化 C 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的社会。政治化 传统自由主义者认为为个人和社会提供服务是国家和政府____________的唯一来源。合法性 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_________的政治行为。普通公民 D 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__________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社会价值 第一波民主化起源于__________和法国革命。美国革命 G 根据马克思的理解,意识形态指的是_________的思想观念。统治阶级 根据系统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政治生活被分解为政治体系、政治过程和____________ 三个方面。公共政策 公共权力具有____________和至高无上性,公民权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权威性 公民行使政治表达的手段主要包括政治集会、政治请愿、_______。政治言论 古代社会的治理的核心理念是_________。统治 国家的产生以____________的形成为组织标志。政府 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复合制。单一制 J 具有现代化和________的政治领导人及执政党的存在,对于民主的和平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民主意识 K 卡尔?波普和汉娜?阿兰特等人基于对____________的分析,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封闭的思想体系”,要求垄断真理,拒绝宽容反对意见。法西斯主义 L 理想主义途径是民主的_______研究的基本思路。政治哲学 M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分工和的产物。私有制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对于________的参与。政治事务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____________。社会关系

2016年政治学考知识点整理

2016年政治学考知识点整理 必修一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1.供求如何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升高;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2.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有哪些影响?①价格上升时,减少购买;价格下降,增加购买。 ②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影响较大。③互为替代品的影响是同向的,互补商品的影响是反向的。 3.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有哪些影响?①调节产量;②调节对生产要素的投入。 4.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有哪些?主要因素:居民的收入水平①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消费总量就越大。②对未来收入乐观的预期,会加大消费,反之减少。③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提高。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5.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公有成分。体现: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起主导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意义:①支撑经济增长;②促进创新;③扩大就业;④增级税收等。 6.企业如何经营与发展?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竞争优势;③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7.如何解决就业问题?①党和政府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就业机制②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8.如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国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劳动合同制度。劳动者:①自觉履行劳动义务;②依法签订劳动合同③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9.如何保证社会公平?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②是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③是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10.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①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②反对平均主义,防止收入悬殊;③落实分配政策,提倡奉献精神;④先富帮后富。 11.财政的作用有哪些?①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②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③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③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13.为什么要加强宏观调控?怎样加强宏观调控?必要性:①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②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主要目标:促进经

陕西省委党校政治理论考试要点

政治理论 1、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和具体科学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研究的对象不同,但二者紧密联系。一方面,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另一方面,具体科学又受哲学的指导。 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物质世界时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运动时无条件的、永恒和绝对的,静止时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因而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喝相对的。承认相对静止时理解运动、理解物质多样性的条件;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是把事物区别开来进行科学分析的前提。否认运动的绝对性,把静止绝对化是形而上学;只承认绝对运动不承认相对静止,则是形而上学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3、量变和质变: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量变表现为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连续性。量变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度是事物质和量的统一,是指事物保持自己的数量界限。质变和量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了度的范围。在度的范围内是量变,超出度的范围是质变。 4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体现和巩固着原来量变的成果,又必然引起新的量变,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量变和质变又是相互渗透的。事物由量变转化为质变,又由质变转化为量变,如此相互交替,不断推动事物变化和发展,这就是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 5、矛盾普遍性的含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运动。 6、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表明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这一规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生产力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能否产生及其发展变化的方向;另一方面,生产关系的反作用归根结底取决于和服从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都起作用的普遍的客观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客观依据。 7、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辩证发展规律:在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相互作用、矛盾运动中,经济基础始终是起决定作用的,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要求,即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辩证发展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8、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则在我们党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党的群众观点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干部的权利是人民群众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党要依靠群众又要教育和引导群众前进的观点。 9、物质资料的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所谓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改造自然和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是因为,首先,人类要生存就需要食物、衣服、住房等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这些生活资料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的生产才能获得。其次,只有物质资料生产发展了,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活动才能得到发展,从而人类社会才能发展。 10、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的枢纽:劳动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对于科学地区分使用价值和价值,建立劳动价值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劳动二重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的科学基础。弄清劳动二重性理论,才能科学地理解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具体劳动怎样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抽象劳动怎样创造新的价值和剩余价值,有利于更好地把握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理论也是以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基础的。 11、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的作用:在私有制为基础的 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的作用有三个方面:(1)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着社会生产,也就是调节着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这个作用是通过竞争和价格的波动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供求关系的不断自发调整而实现的。(2)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会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各个商品生产者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并在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就要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结果会促进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价值规律的作用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不同商品生产者的生产调节时不同的。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有的商品生产者越来越富有,有的则在竞争中失败和破产。 12、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剩余价 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它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的动机;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一切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及其灭亡的全过程;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及其灭亡的全过程。 31、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对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叫利 润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它。 13、国家垄断资本对经济调节和管理的目标:①维持 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②维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反映资本价值的增值程度,它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因而,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的高低取决于:剩余价值率的高低、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不变资本的节省状况。 14、股份公司的性质和股票:股份公司,是资本以股 权的形式联合经营的现代企业。它是适应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需要的一种资本的组织形式。因此,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股票是它的持有者向股份公司投资入股并借以取得股息收入的凭证。股票持有者根据股票的票面金额定期从股份公司获得的收入,叫股息。股息是股份公司所得利润的一部分。股票是一种特别的商品,它本身没有价值,由于可以在市场上买卖,因而有价格。股票价格,是通常所说的股票行市,主要由股息和利息率决定,用公式表示:股票价格=股息/利息率。在一般情况下,股票价格变动,与股息的变动成正比,与利息率的变化成反比。 15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①基本实现条件是,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用公式表示是:Ⅰ(V+m)=ⅡC。从基本实现条件引申出以下两个条件:②第一部类所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不变资本的价值之和。用公式表示是:Ⅰ(C+V+m)=ⅠC+ⅡC。 ③第二部类所生产的全部生活资料的价值,必须等于两大 部类的可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的之和。用公式表示为:Ⅱ(C+V+m)=Ⅰ(V+m)+Ⅱ(V+m)。 16、国家垄断资本对经济调节和管理的目标:①维持 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②维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③维持国家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稳定 17、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 1

政治学原理整理分析

政治学原理整理 第一章 1,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是什么? 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政治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理论,为人类认识政治现象作出革命性贡献。 2,如何从系统论的角度认识政治 政治系统论(Systems Approach)的代表人物是戴维·伊斯顿。在.“什么是政治”部分,我们已涉及过系统理论。任何系统都有一些要素,政治系统的要素是输入、输出及反馈,这些也是政治系统理论的主要概念。从输入――输出来分析政治系统,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宏观的政治思维方法。系统论主要关心的是系统内输入与输出的关系。但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如何处理?这是结构一功能分析所关心的问题。 政治系统论运用了系统论和控制论的一般原理,不注重实用国家这种模糊的概念,而以政

治系统为自己的基本研究对象,从宏观角度对政治过程,特别是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中的价值分配进行研究。它首先把政治看成是一个既有层次分工而又有完整系统地有机整体,即政治系统,政治现象是这个系统整体的组成部分,政治系统内部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和各个要素以及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由此,政治系统论把政治的互动行为当作政治分析的基本要素,主张以政治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为目标,着重分析系统的平衡和自我维持。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戴维·伊斯顿、莫顿·卡普兰等。 3,什么是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 政治哲学:指对政治现实进行价值的判断、评价和说明所形成的思想体系,其研究重点在于力图阐明政治的价值、政治的实质和政治分析的概念和逻辑,其方法主要是思辨式。 政治科学:政治科学是以人类社会的政治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属于社会人文科学,有广义、狭义两种不同的内涵。广义政治科学即政治学,它以国家政权为中心研究政治制度、政治过程、政治行为、政治活动、政治关系及其一般发展规

复旦MPA政治学考点整理

政治学考点试整理 考点一:古典民主向现代民主的发展进程与差异 一、民主的本意是指人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决策,并轮流做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为了确保直接民主,就必须: 1、让每个人都有参与的机会和平等的决策权——人人都直接统治; 2、统治者定期轮换,时间越短越好——群体与个人、立法与执法的轮 换; 3、以随机方式产生统治者——抽签而非投票; 4、定期驱除可能威胁到民主的人——陶片放逐法。 然而,古典民主要求规模小,只能在城邦中实施;统治者对于作为专门技艺的政治有很高要求,而民众或冷漠(不关心政治),或愚昧(缺乏政治能力),甚至有可能出现民众暴政(苏格拉底之死),同时古典民主将妇女、外邦人等均被排除在外,也只是少数人的统治。 二、现代民主是代议民主,即人人都享有平等挑选统治者的权利,选出统治者代表人民统治而不是人民直接统治。因此,代议民主是一种民有和民享的政府,但并不是民治的政府。人民的统治变成了人民同意的统治,进而变为人民同意的被统治。 考点二: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对于自由的不同理解

新自由主义承袭西方政治思想史中的个人主义传统,主张“个人拥有权利。”“即使以社会整体利益之名也不能”侵犯个人基于正义的权利。其代表作是罗尔斯的《正义论》。新自由主义主张个人至上的价值观,个体可能先于自我拥有社会价值。个人与社会的联系是后天的、外加的。 社群主义的出现,源自对《正义论》一书的背后自由主义理论的批判。社群主义全然反对自由主义的基本价值,认为自由主义忽略社群意识对个人认同、政治和共同文化传统的重要性,理论建构前后有其限制。社群主义认为,完全独立于社会价值和社会目标的个人自主是不存在的,任何个体人格都以不同的方式反映着不同社群的历史和传统。 社群主义以社会本原取代自由主义的个人本原,其所言的自我观是一种社群导向的自我观,主张个人认同及价值观的形成,并非在进入社群前即由个人意志所决定,必须透过个人与其所著根的社群间的对话关系发现之。由于自我构成和自我理解的关系互为交互作用不可分,因此要理解一个人,也必须从其身处社群的生活背景来理解。 (真的很难理解…恳请达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下。) 考点三:从消极自由主义到积极自由主义的脉络(学术要点) 柏林的观点:消极自由即免受他人强制的自由;积极自由即积极完善自我的自由。 消极自由主义即所谓法权自由认为,自由只能是一种法治状态下的自由,政府的作用仅限于通过对暴力的垄断而强制法律实施(守夜人),不应该主动干预社会经济。 可是,消极自由主义有其缺陷:在现实中很难区分冒犯与强制的边界;在理

高中政治学考知识点

高中政治学考知识点汇总 高中政治学考知识点:人大代表肩负人民的重托 一、人大代表是人民权力的受托者: 1、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 (1)人大代表是人民意志的表达者,也是人民权力的受托者 (2)代表与被代表,受委托与委托 2、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的特点: (1)人大代表权力的源泉在于人民 (2)人民与人大代表权力委托关系的成立必须经过法定程序 (3)人民对人大代表的权力委托是有期限的 3、人大代表应有的素养:良好的政治素质、法制意识和文化修养,较高的参政议政和社会活动能力,强烈的代表意识,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健康 的身心素质。 二、人大代表的职责: 1、人大代表履职的重要性: (1)关系到国家权力的有效行使 (2)关系到人民当家做主权力的实现

(3)关系到自身代表价值的实现 2、人大代表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的职责:与会权、审议权、提案权、选举权、询问权、质询权、罢免权、调查权、表决权、建议、批评和意见 权以及提议权等 3、人大代表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职责 4、人大代表履职的意义: (1)加强了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2)加强了人大代表与人大会、政府及其他国家机关的联系 (3)有利于人大代表知情、参政和议政、更好地行使职权 5、人大代表的权利与义务 高中政治学考知识点:民主 1、民主的内容:民主制度、民主权利、民主作风、民主方法等 2、实行民主的领域:政治民主、经济民主、文化民主、教育民主 3、民主的含义:从根本上说,民主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包括国体、政体、政党制度等。(在现代社会中,民主是指一定阶级在形式上或实质上 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国家政治制度 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的政体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 注意:填空与选择题,大家主要复习黄色小册子为主,这里整理的内容较少,不全。 《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指导》期末复习指导的综合练习题基本涵盖了考试的全部内容,大家一定要全面复习! 一、填空题 、中国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正确答案:儒家 、马克思主义认为,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正确答案:国家政权 、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正确答案:政治权力 、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正确答案:理想主义 、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正确答案:马基雅维利 、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遇到的三个难题是数据问题、隐性价值问题、问题。 正确答案:价值中立 、与政治不分是儒家思想的特色。 正确答案:伦理 . 对生活的参与是公民权利的首要内容。 正确答案:国家政治 .公共利益具有和最高权威性,公共权力部门得到公众授权,代表公众行使公共权力,追求和实现公共利益。 正确答案:公共性 .经验事实表明,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正确答案:权力 、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 正确答案:人民 、权力制约原则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中主要表现为。 正确答案:分权原则 、从社会政治发展史来看,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主要有三类,即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 正确答案:议行合一原则 、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 正确答案:政府权力 、和全能主义国家被视为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模式。 正确答案:一元主义 、制度是近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它强调政治权力的获得以及政治权力的运作必须遵从人们的政治正义观念。 正确答案:宪政 、政治秩序最关键的核心是或者说政治共识的存在。 正确答案:政治合法性 、古代社会治理的核心理念是。

高中政治重要知识点分类总结

高中政治重要知识点分类总结 关于核心的说法: 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 “三个代表”思想的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矛盾的观点(也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关于(产生)生存和发展的说法: 人类社会产生和存在(或说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文化多样性 关于关键的说法: 监督政府权力的行使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人们解决矛盾(问题)的关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关于属性的说法: 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又叫商品的二因素或二重性)——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可说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还可以说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共有属性、特有属性、社会属性) 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又叫二重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区别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关于特点的说法: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

关于前提、基础的说法: 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和前提——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是——拓宽民意反映渠道。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是——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 我国政党制度的前提是——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 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文化多样性。(也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 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关于标志的说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国内生产总值即GDP。 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也可以说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区别有权威与无权威政府的根本标志是——政府的管理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服从。 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文化遗产。 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科学技术。(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的标志——印刷媒体的推广。 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传统建筑(也被称为凝固的艺术)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文字的发明。(区别: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关于实质的说法: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政治学原理概念及思考题整理

第一章政治学研究 一、概念 1、政治——上层建筑领域中各种权力主体维护自身利益的特定行为以及由此结成的特定 关系,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就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的形成而展开的活动以及运用公 共权力对社会价值作权威性分配的过程。 2、政治学——社会科学中的主干学科,是研究人们如何为一个社会进行权威性价值分配的学问 3、政治哲学——主要运用先验的哲学思辨的方法,论证某些政治价值是值得追求的,并以这些价值为标准,对现实政治做出评价,并试图探寻理想的政治生活方案 。研究价值问题和政治思想与哲学的发展和意义。它是研究政治关系的本质及其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又是政治理论的方法、原则、体系的科学 4、政治科学——主要运用经验的、实证的方法,对政治生活进行量化分析,它强调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政治的真相。类社会的政治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5、行为主义政治学——西方政治学家积极努力使政治科学化的产物,有实证主义和逻辑主义两种 二、思考题 1、政治学研究的主要范围 A、政治理论与政治哲学。对政治生活进行量化分析 B、研究政府 C、公共行政和公共政策 D、比较政府与政治 E、国际关系F政治学研究方法 2、先到政治学研究中的系统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是研究整个政治制度,主要内容是一个国家对政治可以看成是该国社会环境与它的政治系统互动的关系。政治系统理论认为人类的政治生活是在一定换进内不停地要求和支持这些要求的力量,破事政治组织经由程序将要求转化为国家的政策来满足人民的要求。 3、结构与功能分析法的特征 (1)政治系统都有着同样的政治结构,任何政治结构都具有特定的政治功能。 (2)政治结构是系统中相关角色之间的固定化关系形式 (3)政治系统依靠各种政治结构履行各自政治功能来维系政治系统的生存 (4)政治系统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 对政治系统进行分析,采用输入与输出,有同样的政治结构,有特定的功能。 4、政治学是不是科学? 第二章现代国家 一、概念 1、权利——是某些人对他人产生预期效果的影响力 2、政治权利——权利现象和权利行为在政治领域的体现,是指政治权利主体为实现和维护自己的 利益而拥有的对政治权利和客体的制约能力 3、权利的正当性——政府基于被民众认可的基础上实施统治的合法性,就是政府实施同志在很大

2017届政治学合格考知识点

高中二年级《思想政治》基础型课程部分(政治学新教材) 主题一人民政权人民当家 1、国家政权的含义:政权是国家的权力。 2、国家政权是政治的核心:任何阶级或社会集团的政治活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根本利益,而实现和维护自身根本利益的关键在于掌握国家政权。 3、人民军队是我国政权的主要成分:人民军队的重要地位、组成、任务: ①地位:人民军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是我国国家政权的主要成分。 ②组成:我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成。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并统一指挥全国武装力量。 ③任务: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努力为人民服务。 4、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①人民民主专政的含义: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政权。 ②工人阶级的领导是首要标志;工农联盟是阶级基础;具有极为广泛的政治基础(在我国现阶段,参加政权的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还包括其他社会主义的劳动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5、民主与专政的关系:①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它是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掌握国家政权,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②两者关系:民主与专政是不可分离、辩证统一的,两者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民主是专政的前提和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6、我国的基本国家职能: ①对内:a.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b.依法打击极少数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c.协调人民内部的关系和利益。d.组织社会公共服务。 ②对外:a.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b.发展国际交流和合作,协调我国和他国的关系。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③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的关系: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我国的国家职能维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国体)。 注:只有国家政权机关才能行使国家职能(党、政协、居委等都不可以) 主题二国家机构服务人民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是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由选民直接(乡镇和县级)或间接(省级和全国)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 2、我国国家机构的构成:权力机关(人大)、行政机关(人民政府)、司法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①我国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 ②国务院是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又称中央人民政府,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享有一定的立法权和裁决权。 ③我国司法机关的组成:审判机关(人民法院)+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 ④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关系:对刑事案件的侦查和、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审查、批准逮捕,提起公诉,以及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它们在办理刑事案件中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可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地位和职权:①全国人大的地位和主要职权: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国家权力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行使最高立法权、最高任免权、最高决定权、最高监督权。②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在其闭会期间行使部分职权,两者是从属关系。 我国国体、政体及其相互关系:国体——人民民主专政;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两者关系: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

政治学概论自考重点整理笔记

政治学概论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政治的含义 ■剥削阶级关于政治的解释(单选):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对政治的科学解释)(多选,简答) ①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②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③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利。 ④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多选): (1)狭义:以国家为研究对象,即政治学要研究国家的活动、形式、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等; (2)广义:以公共权力为研究对象,研究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行为的内容和规律。 (3)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活动的核心是国家政权问题。国家政治是所有阶级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因此,政治学应当抓住政治中最本质、最主要、最根本的问题,即国家政权问题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政治学的研究范围(多选)(6个): ①政治学基础理论(含政治思想史) ②中国政治(这是我国政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③比较政治 ④公共政策 ⑤行政管理 ⑥国际政治 第二节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中国古代的政治学(多选)

■西方政治学的发展脉络(多选): ■(单选)行为主义方法是20世纪以来西方政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单选)西方政治学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 ①19世纪末开始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止,西方政治学主要以国家为研究对象,宪法成为政治学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罗斯福新政”是其典型代表。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今,西方政治学的研究方向,为政策的制定过程。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形成和发展:《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治纲领,主要内容:(简答) ①它提出了国家是阶级组织的观点。 ②它明确指出了有文字记载以来,人类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的核心是政权问题。 ③它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④它强调指出,无产阶级在政治上不是用共和制来代替君主制,不是简单地要求国家形式的改变,而是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⑤它系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的政党学说。 第三节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多选)政治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1)历史研究法; (2)制度研究法; (3)比较研究法; (4)结构-功能研究法; (5)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方法。 第二章国家与阶级

政治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篇政治与政治学 第一章政治 政治的特性: ●1、政治是对于一种社会价值的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2、政治是对权力的追求和运用 ●3、政治是公众事务的管理活动 ●4、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物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5、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或外化 ●6、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7、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政治的定义 ●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 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政治的社会地位 ●1、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2、政治与法律的关系 ●3、政治与宗教的关系 ●4、政治与道德的关系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方法 ●1、历史分析方法 ●2、经济分析方法 ●3、阶级分析方法 ●4、利益分析方法 ●5、注重客观事实,强调调查研究 ●传统的政治学研究方法 ●(1)哲学研究方法 ●(2)历史研究方法 ●(3)机构研究方法和制度研究方法 ●现代的政治学研究方法 ●(1)社会学分析途径 ●(2)经济学分析途径 ●(3)心理学分析途径 ●(4)政治系统分析模型 ●(5)政治沟通分析模型 ●(6)政治实证测量和分析技术 ●课题选择、研究设计、展开调查和资料的收集、分析和验证 第二篇政治关系 政治关系的定义 ●政治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社会利益要求和利益关系而形成的,以政治的 强制力量和政治权利分配为特征的社会关系 第一章利益与政治

利益: ●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共同利益: ●是处于同一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中的人们的各自利益的相同部分 共同利益的基本特性: ●公共性 ●非市场现实性 ●单一性 ●相对独立性 ●多重价值复合性 共同利益的层次和范围 ●集体、利益集团、阶层、阶级、民族、社会利益 利益矛盾 ●1、横向利益矛盾 ●自然的差异和社会的差异 ●对抗性的与非对抗性的 ●2、纵向利益矛盾 利益在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1、利益是人们结成政治关系的出发点 ●2、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形成的基础和条件 ●3、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特性形成的基础。 ●4、利益关系决定了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功能 利益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1、利益是社会成员政治行为的动因 ●2、利益是一切社会政治组织及其制度的基础 ●3、利益是社会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源泉 ●4、利益运动是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二章政治权力 政治权力的本质 ●政治权力形成的基础在于人们的利益 ●政治权力形成的重要条件在于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 ●政治权力形成的必要前提在于,当各种实际力量发生对比关系时,一方的力量能够 超过另一方,从而使这种力量对比关系转变成一方对另一方的制约关系 ●政治权力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在常态下必然是公共力量,政治权力由此 成为特定的公共权力 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 ●1、客观构成要素 ●(1)生产资料的有效占有 ●(2)社会财富 ●(3)暴力 ●(4)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所处的地理条件、有益的文化传统、有利的形势变化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