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工程测量课程自学辅导材料

工程测量课程自学辅导材料

工程测量课程自学辅导材料
工程测量课程自学辅导材料

编号:26 工程测量课程自学辅导材料

●配套教材:《工程测量》

●作者:邹永廉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内部使用

一、填空题

1 测量学的任务与作用包括 测定 和 测设 两个方面。

2 测量学按照研究的范围和对象划分,可分为 大地测量学 、 摄影测量

学 、 工程测量学 、 地图制图学 、 海洋测量学 。 3 地面点到 大地水准面 的铅垂距离,称为绝对高程。

4 某工厂距离丈量允许的误差为万

1221,那么在 10km 的范围内,可以不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

5 地面点A 、B 两点之间的高程差h AB = HB —HA ,若h AB <0,说明A 点 高 于B 点。

6 测量工作将地球表面的形态分为 地物 和 地貌 两种。

7 导线测量按其精度分为 精密导线 和 。

8 确定地面点位的基本元素是 距离 、 角度 和 高程 。 9 高程测量按所用的仪器和测量的方法来分,可分为 水准测量 、 三角高程测量 、 气压高程测量 三种。

10 计算未知点高程的方法有两种,一是 高差法 、二是 仪高法 。 11 水准仪上的水准管和望远镜连成一个整体,调节水准管,可使望远镜获

得 。

12 根据置平精度的不同,水准器分成 圆水准器 和 管水准器 两种。

13 水准仪应满足的几何条件是 水准管轴平行视准轴 、 十字丝垂

直于仪器数轴 。

14 根据实际情况,水准路线可布设成 闭合水准路线 、 附和水准路线 和 支水准路线 三种。

15 三、四等水准支线必须进行 往返 观测。

16 水准测量时,在每一测站的观测过程中,为了能及时发现观测中的差错,可以

使用 变动仪高法 或 双面尺法 ,以检查每一测

站的高差值。

17 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于 仪器误差 、 观测误差

和 外界条件的影响

18 水准测量时,由于大气折光的影响,使得实际读数比水平读数要 小 。 19 前后视距相等的方法可以消除或削弱的误差有 仪器校正后的残余误差 、 地球曲率影响 、 大气折光影响 。

20 角度测量包括 水平角测量 和 竖直角测量 。

21 观测水平角时,望远镜的视准轴绕水平轴旋转所扫出的面应该是一个 铅垂

面。

22 经纬仪的安置包括 对中 和 整平 两项工作。

23 对于水平角的测量,工程上常用的方法有 测回法 和 方向观测

法 两种。

24 测量水平角时,若在一个测站上需要观测两个以上的方向时,一般采用 方

向观测法 。

25 两倍照准误差2C值属于仪器误差,同一台仪器的2C值应当是常

数,因此2C的变动大小反应了仪器精度。

26 在观测竖直角时,在读取竖盘读数之前,应调节竖盘指标水准管的气

泡,使之居中,其目的是使指标处于一个固定的位置。

27 竖盘指标的偏移方向与竖盘注记增加方向相反时,竖盘指标差为。

28 测量水平角和竖直角时,用盘左和盘右观测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或减小视准轴

误差、横轴误差、指标差和度盘偏心误差的影响。

29 写出光学经纬仪上几何轴线的名称及其英文缩写字母照准部水准管

轴、LL ;竖轴、VV ;横轴、

HH ;视准轴、CC 。它们之间应满足的几何关系是V V⊥LL 、HH⊥VV 、CC⊥HH 。

30 水平角测量时的仪器误差主要体现在视准轴误差、横轴误

差、竖轴误差和四个方面。

31 水平角测量时,观测误差主要体现在对中误差、目标偏

心、瞄准误差和读数四个方面。

32 若横轴与竖轴垂直,照准部绕竖轴一周,得到的是一个水平面。

33 仪器中心与测站点的偏心距越大,对中误差越大。

34 直线方向可用罗盘仪测定磁方向,也可用陀螺仪

确定真北方向。

35 钢尺量距最基本的要求是、和。

36 直线定线一般可用,当要求较高时,才用定线。

37 对于山区的距离丈量有平量法和斜量法两种方法。

38 评定距离测量的精度,常用相对误差来表示。

39 当用钢尺作精密量距时,一般对丈量结果应加尺长改正、温度改正

和倾斜改正。

40 用钢尺丈量A、B两点间的距离,往测为192.35m,返测为192.43m,那么钢尺

量距的相对误差为1/2405 。

41 用于直线定向的基本方向线有真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

和坐标纵轴方向三种。

42 同一直线正反坐标方位角相差180°。

43 对测距仪的测距结果应作固定误差、对中误差和照准

误差改正。

44 测距仪的测距误差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一级,另一类是二级。

45 全站仪由电子经纬仪、光电测距仪及微处理器组成。

46 全站仪分为整体式全站仪和组合式全站仪两类。

47 观测误差按其对观测成果的影响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两大类。

48 系统误差的消除方法有用计算方法改正、用一定的观测方

法加以消除和将系统误差限制在允许范围内等。

49 偶然误差又称作随机误差,偶然误差的四大特征为有界性、小误

差出现概率大大误差出现概率小(单峰性)、对称性、和抵偿性。

50 精度就是指误差分布的密集或离散的程度。

51 中误差越小,其观测值的精度就越高。

52 在1:1000的地形图上,量得某两点间的平距为d=62.3mm,其量测中误差为

m d=±0.5mm,那么此两点间的实地距离为D=62.3m ,其中误差又为m D= 0.9mm 。

53 设X1、X2、……X n为相互独立的观测量,其中误差均为m,设

Y=X1+X2+……+X n,记z=

n Xn

X2

X1+

?

?

+

+

,那么m y= √√n m,m Z= m/√n。

54 已知某正方形的边长为a,若用钢尺量一条边,其中误差ma=±3mm,那么正

方形周长的中误差ms= 12mm ,若丈量正方形的每条边,其中误差均为±3 mm,则正方形周长的中误差又为ms= 6mm 。

55 用某一经纬仪测量水平角,一测回的观测中误差m=±15″,要使所测角的精

度达到±5″,则需要测9 个测回。

56 设函数X=L1+L2,Y=L2+L3,Z=XY,其中L1、L2、L3为独立的观测值,其

中误差均为m,那么mx= √2 m,my= √2 m,mz= 2m 。

57 平差的任务就是求观测值或未知量的最佳估值并评定其精度。

58 设有三条水准路线进行高差测量,若每站测高差的精度相同,三条水准路线的

测站数分别为N1=18,N2=12,N3=24,那么权之比为4:6:3

59 加权平均值的权等于权的和。

60 测量工作必须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步、

步步检核的原则。

61 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两种。

62 根据测区的情况和要求,导线可以布设成闭合导线、附和导线

和支导线三种形式。

63 导线的转折角有左角和右角之分。

64 附和导线坐标计算时,在调整角度闭合差的过程中,若观测角为左角,则应以

与闭合差相反的符号分配角度闭合差,若观测角为右角,则应以与闭合差相同的符号分配角度闭合差。

65 小三角网通常可布设成单三角锁、中点多边形、线形

多边形和大地四边形四种形式。

66 单三角锁的角度平差,要作次角度改正。

67 交会法分为测角交会和侧边交会两类。

68 测角交会有前方交会、侧方交会和后方交会三

种。

69 对于四等水准测量,除使用双面尺外,还可以使用仪高法。

70 三角高程测量一般要进行往返观测,目的是消除地球曲率

和大气折光的影响。

71 比例尺有数字比例尺和图示比例尺两种。

72 某高等级公路设计时,若要求在图上能反映出地面上5cm的精度,那么测图时

其测图比例尺就不能小于1:1000 。

73 最常见的地形图地貌符号为等高线。

74 地形图上的山脊线和山谷线就是地性线,它是由一些有

关的地貌特征点连接而成的。

75 一组闭合曲线是山头还是洼地,要根据高程注记或地性线来确定。

76 坐标网络的绘制方法有对角线法及坐标格网尺法

两种方法,一般常用坐标网格尺法。

二、判断题

1 水准面仅有一个。(错)

2 水准面是一个平面。(错)

3 同一水准面上各点的高程相同。(对)

4 高差的大小与基准面的选择有关。(错)

5 在高程测量时,即使距离很短也必须要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对)

6 A、B两点的高差h AB>0,那么A点高于B点。(错)

7 地形是地物和地貌的总称。(对)

8 在测图的过程中可以采用逐点施测的方法。(错)

9 在三角测量当中,一等三角锁的精度最高。(对)

10 在高程控制测量当中,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最高。(错)

11 交点和转点的作用一致。(错)

12 如果后视读数小于前视读数,那么后视点低于前视点。(错)

13 水准测量时,每一立尺点处都要使用尺垫。(错)

14 水准测量时,每瞄准一次水准尺,都应转动微倾螺旋,使水准管气泡重新居

中。(错)

15 水准测量时,当测站连续移动时,水准尺也要全部重新移动一次。(错)

16 水准测量时,在已知高程点和未知高程点处只有一个读数。(错)

17 水准管气泡居中,视准轴处于水平位置。(对)

18 当前后视距相等时,可以消除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管轴所引起的误差。

(对)

19 水准测量时采用前后视距相等的方法不能消除望远镜调焦运行差。(错)

20 水准测量时,水准尺前倾会使读数减少,后倾会使读数增大。(错)

21 水平度盘按逆时针方向注记刻度。(错)

22 对中的目的是使仪器的中心(竖轴)与测站点位于同一铅垂线上。(对)

23 整平的目的是使仪器的竖轴垂直,水平度盘处于水平位置。(对)

24 在一个测站点上需要观测两个以上的方向时,可以使用测回法。(错)

25 使用测回法观测水平角时,从盘左位置变化到盘右位置,水平度盘将跟随照准

部一起转动。(错)

26 两倍照准误差2C是一种仪器误差,同一台仪器的2C值是一个常数。

(错)

27 当竖直指标的偏移方向与竖直注记增加方向一致时,竖盘指标差为负。()

28 竖盘指标差属于一种观测误差。(错)

29 竖直角越大,视准轴误差对水平度盘读数的影响越小。(错)

30 视准轴水平时,视准轴误差的水平投影最小。(对)

31 当视线水平时,横轴误差对水平度盘的读数无影响。(对)

32 目标倾斜越大,瞄准部位越高,那么对角度测量的影响就越大。(对)

33 平量法适用于地面坡度起伏较大的山区距离丈量。(对)

34 斜量法适用于坡面均匀的倾斜地面距离丈量。(对)

35 距离丈量时,若往返测量的相对距离越大,那么测量的精度越高。(错)

36 当钢尺使用时的温度t大于钢尺检定时的温度t0,那么温度改正值△lt为负。

(错)

37 钢尺精密量距时的高差改正数有时为正,有时为负。(错)

38 定线误差使钢尺量距的结果偏大。(对)

39 直线定线实际上就是直线定向。(错)

40 地面上同一点的真子午线和磁子午线重合。(错)

41 轴子午线又叫做坐标子午线。(对)

42 方位角就是象限角。(错)

43 象限角的角值范围为0°—360°。(错)

44 观测条件的好坏与观测成果的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对)

45 系统误差虽对测量成果有较大的影响,但一般无累积性。(错)

46 偶然误差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消除或者基本消除,而系统误差总是不可避免

的。(错)

47 粗差是一种数值较大的误差。(错)

48 系统误差是误差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错)

49 真误差就是观测值与真值之差。(对)

50 当误差分布越密集,那么观测的精度就越高。(对)

51可以使用相对误差来评定角度测量的精度错

51.同精度直接平差中,含改正的总和等于0 对

52.对于一组观测值而言,其权之比等于其相应中误差的平方之比。错

53.导线测量时,对于闭合线,当采用顺时针方向对导线点进行编号时,闭合导线的左角即内角。错

54.利用左角和利用右角来作为方位角的推算时其公式一致。错

55.当△X AB<0时,△Y AB >0时,αAB位于第二象限。对

56.在闭合导线的角度闭合差调整时,一般按均分原则进行调整,若不能均分时,应给长边的夹角多分配一点闭合差。错

57.闭合导线纵横坐标增量中和的理论值应为0. 对

58.导线越长,导线的全长闭合差反而越小。错

59.与导线测量相比,小三角控制测量具有量距工作量少而测角任务重的特点。对

60.四等水准测量的每站观测顺序也可以是后后前前,黑红黑红。对

61.图上一段直线的长度为1,相应实地的水平长度为L那么该图的比例尺为1/L对

62.如图的比例尺为1/L,那么当1/L比值越大,比例尺就越大。对

63.图的比例尺越大气精度就越低。错

64.等高线可以重叠和相交。错

65.山脊线和山谷线都和等高线垂直相交。对

66.对于相同等高距而言,等高线密的地方表示坡缓。错

67.等高线过河时可以直穿而过。错

68.等高线在高程注记时,其字头应朝低处。错

69.缓和曲线的曲率半径是一定得。错

70.路线测量时,当观测到得右角大于180°时,路线为右转。错

71.在曲线路段上为了减少离心力的作用,应在曲线的内侧加高,称为超高。错

72.若某条曲线左转,那么应在曲线的左侧加高。错

73.在直线和圆曲线之间插入缓和曲线时应将原有的圆曲线向外移动一个距离P.错

74.若在路线的边坡点处设置了凸形竖曲线,那么高程改正值为正值。错

三、名词解释题

1.测量学

2.水准面

3.相对高程

4.控制点

5.施工放样P2

6.三角测量P122

7.导线测量P113

8.大地水准面P3

9.水准点P18

10.水准路线

11.转点

12.水平角P43

13.竖直角P43

14.盘左盘右

15.半测回归零差

16.左角和右角

17.竖直指标差P48

18.照准部偏心差P55

19.目估定线法

20.相对误差P94

21.直线定向P80

22.真子午线P3

23.磁子午线方向

24.轴子午线方向P81

25.磁偏角P81

26.方位角P81

27.系统误差P88

28.偶然误差P89

29.中误差P91

30.容许误差P95

31.权P103

32.控制网P111

33.平面控制网P111

34.高程控制网P111

35.小区域控制网P112

36.小区域控制测量

37.图跟点P112

38.导线P113

39.国家控制网P111

40.经纬仪导线

41.单三角锁P122

42.基线P122

43.测边交会法

44.山脊与分水线P144

45.山谷与分水线P144

46.垭口P144

47.碎部测量P153

48.中线测量

49.正倒镜分中法P186

50.缓和曲线角

四、简答题

1.什么叫大地水准面?测量中点位计算和绘图能否投影到大地水准上进行?为什么?P3

2.测量上所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所用的直角坐标系有何不同?P3

3.测量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P1-2

4.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为什么要遵循这样的原则?P5

5.简述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的原理?P6

6.简述水准仪上四条轴线的定义?P23

7.水准仪上有一些什么样的轴线?水准仪应满足什么样的几何条件?P27

8.什么叫视差,产生视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清除?P(17-18)

9.为什么要把水准仪安置在距离前后视两根尺子大致相等的地方?

10.经纬仪为什么能测出水平角和竖直角?P43-44

11.某水平角观测四个测回,各测回应如何配置水0平度盘?

12.光学经纬仪的构造及作用如何?P45

13.试简述方向观测法的观测程序?

14.方向观测法有哪几项限差要求?他们的含义是什么?

15.观测竖直角时,竖盘和指标的转动关系与观测水平角时水平度盘和指标的转动关系有什么不同?

16.何谓竖曲线?竖曲线的测设元素有哪些?竖曲线有哪几种类型?

17.经纬仪的主要轴线有哪些?他们之间的几何关系怎样?

18.简述精密量距的方法?

19.刚尺量距时的精度受那些误差的影响?在量距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20.在距离丈量之前,为什么要进行直线定线?何谓直线定线?应如何进行?

21.什么叫象限角?象限角与方位角有什么关系?

22.真方位角、磁方位角和坐标方位角三者之间关系如何?

23.什么叫中误差?为什么用中误差来衡量观测值的精度?在一组等精度观测中,中误差和真误差有什么区别?

24.设有函数Z=3X2+2X+Y,求的Z的中误差为mz=±√13m x2+m y2,试问该结果是否正确?为什么?若不正确,请写出正确的结果(假定X,Y为独立的观测变量)

25.等精度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为什么是最可靠的?

26.路线纵断面测量的任务是什么?

27.何谓路线纵断面图?图上有些什么样的信息?

28.简述导线测量按测定边长的方法如何分类?

29.进行控制测量的目的是什么?布设测量控制网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30.简述导线点位置应满足的条件?

31.简述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32.在进行导线测量时,若导线边遇障碍时,不能直接丈量,应如何处理?

33.导线可布设成哪几种形式?都在什么条件先采用?

34.简述闭合导线坐标计算的步骤?

35.简述附合导线坐标计算的步骤?

36.简述小三角测量的外业工作?

37.简述单三角锁应满足什么条件?

38.简述单三角锁的角度编号原则?

39.简述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程序?

40.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三角高程测量?

41.简述三角高程测量的分类、分级和测量原理?

42.何谓地形图的测绘,地形图的图式有哪些类型?

43.何谓比例尺?比例尺精度与比例尺的大小关系如何?

44.何谓等高线?何谓等高距?何谓等高线平距?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45.等高线有什么特性?

46.等高线有哪几种?

47.何谓地形图图式,地形图图式有哪些类型?

48.简述经纬仪测图的步骤?

49.简述地形图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50.地貌按其形态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51.简述地形图在工程上的应用?

52.简述用方格网计算土方的步骤?

53.如何在地形图上确定空间点的坐标?

54.如何在地形图上确定直线的距离、方向和坡度?

55.何谓圆曲线?何谓缓和曲线?二者有什么区别?

56.何谓转角?何谓做转角?何谓右转角?如何有路线观测得到的右角来计算转角?

57.何谓断链?何谓锻炼?何谓长链?

58.何谓里程桩?里程桩有哪两种类型?

59.加桩有哪几种类型?

60.圆曲线的测设元素有哪些?如何由圆曲线的半径和路线的转角来确定圆曲线的测设元素?

61.何谓虚交?虚交的处理方法有哪几种?

62.何谓复曲线?何谓回头曲线?回头曲线的测设方法有哪几种?

63.什么是整桩号法设桩?什么是整桩距法设桩?二者有何区别?

五、计算题

1,设A点的横坐标Y A=19779616.12m,试计算A点所在6°带内中央子午线的经度,A点在中央子午线的东侧,还是西侧,相距多远?(答案见课本P266)

2,靠近赤道某点的经度为116°28′,如以度为单位按赤道上1°为111km弧长估算,试问该点在6河3带中的横坐标通用值分别为多少?(答案见课本P266)3,设有半径长1km,作弧长5000mm,试按60进位制的度分秒计算该弧长所对的圆心角β。(答案见课本P266)

4,设地面A,B两点,仪器对称地靠近A点测定的高差h′ab=0.225m,靠近B点测定的高差h″ab=0.289m,试判断:

(1)视线水平,为什么?

(2)视线偏上,为什么?

(3)视线偏下,为什么?

如果一起靠近B点时的前视读数为1.475m,距后视点A的距离为50m,试问:(4)视线与水平线的交角i为何值?

(5)如何使视线水平?

(6)如何校正仪器,使条件L L∥CC得到满足?(答案见课本p267)

5,设AB两点的距离为60m,用30m的钢尺进行一般丈量,定线时如标杆偏离直线0.4m,试求对距离丈量引起的相对误差。

6,设钢尺名义长为30m,温度11度时的尺长改正数为-6mm(α=0.0000125/1°C,),试求温度20度时的尺长改正数△l。

7,某钢尺的尺长方程为L1=30+0.003+1.25×10-5×30(t-20°C),今用该钢尺按标准拉力在28度时量得AB斜长为131.001m,A、B两点高差为1.10m,试求A B两点的距离。

8,已知O,P两点子午线收敛角为2′,直线OP的真方位角为91°30′,P点位于中央子午线西侧,收敛角为—3′,磁坐偏角为4′,试求:

(1)直线PO的真方位角,坐标方位角,磁方位角;

(2)P点的礠偏角,O点的收敛角;

(3)直线OP的坐标方位角和坐标象限角。(答案见课本p269)

9,已知三个角的关系式为β=γ+α,现以等精度对βγ各进行5次观测,其中β为:90°00′06″,90°00′08″,89°59′54 ″,90°00′00″,89°59′

52″;γ为:50°00′04″,50°00′03″,49°59′56″,49°59′54″,50°00′03″,试求α及其中误差m

a

。(答案见课本p270)

10,设在A,B两点间进行水准测量,共观测10站,其水准仪在尺上的读书中误差为±3mm,试求:

(1) AB往返高差的中误差;

(2) AB往返高差之差的中误差;

(3) AB往返高差平均值的中误差;

11,设直线上A,B,C三点,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对AB,BC进行了5次丈量,丈量AB的结果为40.125,40.123,40.124,40.123,40.125m,BC的结果为21.859,21.858,21.857,21.859,21.857m,试求;

(1)AB长的中误差m

AB;

(2)按m

AB; 计算100m距离的中误差m

100;

(3)AB,BC,AC各段的相对中误差。

12,已知XA=3846.24m,YA=576.34m,XB=3584.77m,YB=295.13m,试计算DAB和αAB 。

13,盘右视线水平时竖盘读数为90 °,望远镜上仰竖盘读数减小,试按下列要求列出计算式:

(1)α左=

(2)α右

(3)x=

(4)α=

(答案见课本p268)

14,已知O点的δ=-20′,γ=-4′,直线OP的αop=170°30′,试求OP的真方位角和磁方位角?(答案见课本p269)

15,设有△ABC,已知∠A=5°55′55″±3″,∠B=4°44′44″±4″,∠C对应边c=111.11±0.02(m),求∠B对应边b及其m

b。

(答案见课本p272)

16 . 山区丈量两段距离,一段往距为126.78m,返测为126.68m;另一段往距为357.23m,返测为257.33m,问哪一段丈量结果比较精确?为什么?两段丈量的结果又各为多少?

解:

由已知就可以得知,一段的精度为:

P1=(126.78-126.68)/(126.68+126.78)*0.5

二段的精度为

P2=(257.33-257.23)/(257.33+257.23)*0.5

明显可得P1>P2

故二段的精度高.

两段丈量的结果分别为:

L1=0.5*(126.78+126.68)=126.46M

L2=0.5*(257.33+257.23)=257.28M

17. 已知A点的磁偏角为西偏21′,过A点的真子午线与中央子午线的收敛角为+3′,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α=64°20′,求AB直线的真方位角和磁方位角?

解:

AB的真方位角为

A1=a+r=64°23′

AB的磁方位角为

A2=Am+δ-r=64°39′

18. 直线的方位角α=235°32′48″,试求它的反方位角αBA =?以及它们的象限角RAB 和RBA?

解:

由已知得aAB=55°28′48″

Rab=

Rba=

19. 设变量X1、、X2 、、…Xn 相互独立,且其中误差为m1、m2…mn,试计算Y=K1X1+K2X2+…KnXn的中误差?

解:

Y=K1X1+K2X2+…KnXn

d Y=K1d X1+K2d X2+…Kn d Xn

M2=K12M12+K22M22+…K n2M n2

M= SQR(K12M12+K22M22+…K n2M n2 )

20 若按公式S=100n+.0.2m计算距离,其中n=1798mm±5mm,试求距离S及其中误差Ms=?

解:n的中误差为n=±0.5mm

S=100n+.0.2

dS=100dn

M S=sqr(1002*n2)=0.25mm

21. 设丈量了两段距离,结果为L1=528.46±0.21m,L2=517.25±0.16m

试比较这两段距离之和及之差的精度?

解:L=L1+L2

DL=DL1+DL2

M2=M

12+M

M= SQR(697) DL

=DL1-DL2

A2=M

2-M

= SQR(195)

22。设对某角做两组观测,第一组测三个测回,平均值为↓1=32 12 14 ,第二组测九测回,平均值为↓2=32 12 24 ,求该角的的最或然值?

《工程测量技术》课程标准

《工程测量技术》课程标准 1.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教学目标是在具备了工程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使用工程测量相关仪器完成道路桥梁工程设计、施工中工程测量的能力,以及运用国家现行规范、规程、标准解决道路桥梁工程测量技术相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工程测量技术实践应用的探讨,促进学生处理实际工程施工测量问题能力的提高。 本专业学生应达到测量员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技术考证的基本要求。 2.课程内容选择思路 2.1 由学校专任教师、行业和企业专家合作选择课程内容。 2.2 变学科型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 2.3 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课程能力培养目标。 2.4 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境,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5 构建模块化课程内容 本课程以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类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类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同时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要求,确定本课程的工作模块和课程内容。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项目导向的课程思想,本课程按照工程测量技术的基本顺序按测量工作的认知、地面点位的确定、小区域控制测量、地面点的测绘技术、地面点的测设技术、道路中线测量技术、道路纵、横断面测量技术等七方面进行课程内容安排。整个课程内容的知识介绍以够用为度,操作技能力求熟练。 3.课程目标 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具备道路桥梁施工测量的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在掌握地面点位的确定、小区域控制测量、地面点的测绘技术、地面点的测设技术、道路中线测量技术、道路纵、横断面测量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其他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能够承担施工一线的中线测量、纵断面测量、横断面测量以及公路、桥梁、隧道施工阶段的施工放样测量等工作任务。同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吃苦耐劳和客观科学的职业精神,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3.1能描述地面点位的确定要素、测量工作的程序与基本原则; 3.2会操作使用水准仪、光学经纬仪、全站仪、钢尺、GPS、罗盘仪等常用 测绘仪器; 3.3能进行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丈量及直线定向等各项基本测量工作 和测量数据的误差分析和处理; 3.4能操作使用传统测量仪器或全站仪完成导线测量并进行成果处理; 3.5能操作使用传统测量仪器或全站仪进行地形测量; 3.6能操作使用传统测量仪器或全站仪进行公路中线测量、纵断面测量、横 断面测量,能绘制纵、横断面图; 3.7能操作使用GPS进行控制测量和使用GPSRTK放样平面点位; 3.8能描述处理误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能对测量成果进行误差分析与精

工程测量课程设计报告书

工程测量课程设计

桥梁平面控制网设计 1.概述 以矿大北门的桥为原型,假定北门河流宽1.4km,现准备修建一条跨河大桥,桥梁轴线位置自定,控制点自选。 桥梁平面控制网分两级布设。首级控制网主要控制桥的轴线;为了满足施工中放样每个桥墩的需要,在首级控制网下要加设一定的差点或插网,构成第二级控制。由于放样墩台的精度要求较髙,故第二级控制网的精度应不低于首级网。 2.桥轴线长度精度与桥梁墩台定位精度的确定 (1)桥轴线长度精度 设计该大桥钢梁长度为100m,而由5个20m长的节间所组成。《铁路钢桥制造规 则》规定:怯=土炉时如=±2.12加丿节间拼装孔距误差为土 0.5mm;每一下鬥对刖jig.的倂衣阮左川 (一般取2 mm)对n节间拼装的一跨或一联甫人厂=+、/”人#装误差L和支座安装容许误差(7mm)长).Ar/ = ±J+ 5, = 土/込厂+ 每跨(联)钢梁安装后的容许误差为:对于钢板梁及短跨(W64m)简支钢桁梁、钢筋混凝土梁与预应力混凝土梁等. 长度拼装误差按规取为:±L/5000 每跨(联)钢梁安装后的容许误差为:±8. 3mm 有14跨,则全长极限误差为:±31. lmm 取1/2极限误差为中误差,则全桥轴线长的相对中误差为:md/D=AD/2D=l/90032 由此,便可根据《测规》的“控制测边网的等级和精度”的规定来选择施测的测边网 桥梁墩台中心放样的精度要求 桥墩中心位置偏移,将为架设造成困难,而且会使墩上的支座位置偏移,改变桥墩的应力,影响墩台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因此,建立控制网不但要保证桥轴线长度有必要的精度,而且要保证墩台中心定位的精度。 工程上对放样桥墩的位置要:钢梁墩台中心在桥轴线方向的位置中误差不应大于1. 5cm?2. 0cm。 根据"控制点误差对放样点位不发生显著影响”的原则,当要求控制网点误差影响仅占总误差的1/10时,对控制网的精度要求分析如下: 设M为放样后所得点位的总误差;

工程测量技术课程标准

《工程测量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工程测量技术 适用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开设学期:第一学年第二学期 学时:72 学分:4.5学分 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教学目标是在具备工程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使用工程测量相关仪器完成路桥工程设计、施工中工程测量的能力,以及运用国家现行规范、规程、标准解决道路桥梁工程测量技术相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工程测量技术实践应用的探讨,促进学生处理实际工程施工测量问题能力的提高。本课程教学使学生达到施工员资格证书中相关技术考证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前续课程有:CAD绘图与识图、应用高等数学 本课程的平行课程有:土建力学、道路建筑材料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路基工程技术、路面工程技术、桥梁上部结构工程技术、桥梁下部结构工程技术和隧道施工技术等。 二、课程设计思路 1.总体思路 由学校专任教师、行业和企业专家合作选择课程内容。变学科型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课程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创设工作情境,以“工作项目”为主线,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本课程以道路工程技术类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道路工程技术类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同时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要求,确定本课程的学习情境与项目单元及任务。 2.课程设计思路

(1)目标设计 《工程测量技术》课程教学目标设计体现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最新教学理念,采用凸显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最终达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目标要求,即用职业能力表述课程目标。 (2)内容设计 设计七个学习情境即:1.测量工作认知2.高程测量;3.平面控制测量4.公路地形图测绘;5.公路中线测量;6.公路纵横断面测量;7.公路施工测量。 每个学习情境又分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每个教学项目又选取若干个教学任务。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以“学习情境”为主线,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考核评价设计 采用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考核模式,突出专业技能的考核,实训考核比例40%,知识能力考核过程中采用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对于基础知识的考核采用闭卷,对于能力提升考核采用开卷,在平时考核中注重笔试、口试、抽查、作业、设计等模式进行考核。三、课程目标 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具备道路桥梁施工测量的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在掌握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丈量及直线定向、导线测量、地形测量、道路中线测量、路线纵断面测量、路线横断面测量的基础上,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能够承担施工一线的中线测量、纵断面测量、横断面测量以及公路、桥梁、隧道施工阶段的施工放样测量等工作任务。同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吃苦耐劳和客观科学的职业精神,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1.专业能力目标 ?能描述地面点位的确定要素、测量工作的程序与基本原则; ?会操作使用水准仪、光学经纬仪、钢尺、光电测距仪、GPS、全站仪、罗盘仪、平板仪等常用测绘仪器; ?能进行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丈量及直线定向等各项基本测量工作和测量数据的误差分析和处理; ?能操作使用传统测量仪器或全站仪完成导线测量并进行成果处理; ?能操作使用传统测量仪器或全站仪进行地形测量;

工程测量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编号:SJ000350 2016年6 月3 日至2016 年6 月10 日 课程性质:必修 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报告 --建筑场地施工控制网的建立及建筑物放样方案设计 学 院: _____________ 矿业工程学院 _______________ 专 业: _______________ 测绘工程 _________________ 地 点: 太原理工大学虎峪校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 级: ______________ 测绘1301班 _______________ 姓 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 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程概况 (1) 1.1 工程任务 (1) 1.2 工程的地理位置 (1) 1.3 工程简介 (1) 1.4 已有的测绘成果 (1) 二、............................................................. 体育馆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2 2.1 概述 (2) 2.1.1 建筑施工控制网的特点 (2) 2.1.2 施工控制网的精度 (2) 2.2 平面控制方案 (4) 2.2.1 点位布置方案 (4) 2.2.2 控制网网形简介、网形选择,控制网布设方案及示意图 (4) 2.3高程控制方案 (5) 2.3.1 点位布置方案 (6) 2.3.2 控制网布设方案及示意图 (6) 三、体育馆施工放样方案 7 3.1施工放样方法 (7) 3.2体育馆施工放样方案设计 (7) 3.3实施步骤及应注意的事项 (9) 3.4方案评价 (10) 四、............................................................................... 总结 10

《园林测量》课程标准

《园林测量》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园林测量 【适用专业】园林绿化专业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园林绿化专业园林工程测量方向的一门专门化 方向课程,是针对园林测量放线工岗位设置的一门核心课程,其功能是使学生掌握各种不同测量方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掌握园林测量的基本程序和原则;掌握测量常规仪器设备的操作技能,具备从事园林测量的基本职业能力。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园林绿化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为依据设置。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为主线的传统课程模式,转变为以能力为主线的课程模式。 课程以本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根据行业专家对园林测量放线工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设计,包括常规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训练、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练习、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园林道路测量、园林工程测量等项目。课程内容的选取,力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紧 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循序渐进,以满足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同时又充分考虑中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融合国家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本课程实施“能力本位、项目引领”教学模式。每个任务的学习都以仿真实训、真实生产任务、案例作为活动的载体,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相关理论与实践,实现做学一体化。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思想,采用教学 示范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结构展示教学内容,通过基于岗位生产过程,紧扣企业岗位需求,通过项目实践操作,融入对应的理论依据,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使 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本课程建议学时为48 课时。 三、课程目标 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园林测量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常规测量仪器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初步掌握小地区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方法,具有正确应用地形图和测绘资料的能力。能够进行一般园林测量的基本工作,能够应用所学的测量专业知识为园林测量生产建设服务。了解先进测量仪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为今后从事园林测

(完整版)《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工程测量》 总学时数:90课时(理论课学时数:38课时实践课学时数:30课时理实一体化教学时数:22课时) 适用专业:建筑工程 一、课程的性质 《工程测量》是高职类土木工程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具有较强实践性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是研究如何为建筑等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竣工及运营管理等阶段提供数据资料,并以此配合指导施工的一门学科。 二、课程定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建筑等工程建设和管理中,所需的工程测量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小地区控制测量的理论和方法;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方法及应用;掌握建筑等工程测量的主要内容及方法,具备建筑等工程施工测设的能力,为土木工程类专业的后继课程打下坚实基础。学生毕业后基本上能完成建筑等土木工程中的测量工作。 三、课程设计思路 (1)按工作过程设计教学内容 将建筑等工程施工项目中的测量工作分为9个单元,每个单元又包含若干个工作任务。不同的工作任务对应着不同的知识与技能,通过掌握这些知识与技能,进而构成建筑等工程项目施工所需要的测量能力。 (2)按工作过程系统化原理设计学习阶段 测量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技能,需要反复训练才能熟练掌握,并在工作实践中灵活运用。进行一次上述9个单元的学习,学生一般不能完全达到要求。为此从纵向上按三个阶段组织教学,由低到高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 第一阶段:工程测量基本方法与技能。通过9个学习单元,以课堂教学和课间实训为主,集教、学、做于一体,使学生掌握所需的测量知识与技能,具备基本的工程测量能力。 第二阶段:综合测量实训。作为综合性实践教学,用一周的时间,模拟完成一个较完整的典型建筑工程测量项目,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系列主要测

工程测量课程设计报告

工程测量课程设计报告 在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各阶段中进行测量工作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称为“工程测量”。以下是XX收集的工程测量课程设计报告,欢迎查看!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中的一门突出能力的专业技术核心课程,本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紧密融合的课程,其内容以工程测量项目实施,和职业工作需要为导向;以学生“测量技术”能力的培养为目标;以分部分项工程测量项目为载体,以实训为手段,贯彻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现培养从事一线施工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生需掌握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和误差分析方法;掌握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GPS等常规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了解仪器的检验及校正;掌握建筑工程测量项目的施测方法与注意事项。 能力目标 使学生掌握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具备熟练操作测量仪器和仪器检验及校正的能力;具备测量成果计算与误差分析的能力;针对具体的工程测量项目,学生能独立提出合理的测量任务设计方案和组织实施具体测量工作。

素质目标 在学生测量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贯彻相关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使学生形成严谨的工作作风、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并着力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等,从而达到掌握和遵守建筑工程测量基本技能和相应的法规、规范,形成依法执业的职业素养。 本课程理论教学应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应做好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咨询者,由于本课程实践性强,理论与实践结合问题尤为重要,教师应以实际项目为导向,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实践课应紧扣测量岗位标准组织实施,在实施过程中采取任务分配

工程测量课程设计概论

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报告 学院:资源学院 专业:测绘工程 班级:测绘xxxx 姓名:xxxx 学号: 1105xxxx 2014年6月23日至 2014年6月30日

(一) 课程设计介绍 1、课程设计的目的 课程设计是课程学习后的一个学术性实践环节,将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针对具体的工程项目进行设计,从而加深学生对工程测量学基本理论的理解,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对课程理论的综合和补充,对加深课程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课程设计的任务: (1)课程设计安排在本课程学习结束之后的进行。 (2)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程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课 程范围内的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加深对课程理论的理解与应用。 (3)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本课程设计的全部内容。 3、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要求每一个学生必须遵守课程设计的具体项目的要求,独立完成设计内容,并按时上交设计报告。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树立严谨、求实、勤奋、进取的良好学风。课程设计前学生应认真复习教材有关内容和《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大纲与课程设计指导书,务必弄清基本概念和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要求及应注意的事项,以保证按质、按量、按时完成设计任务。

(二) 支漳河区段工程测量设计方案设计 1、工程概况 1.1 地理概况 测区为邯市南湖公园附近的支漳河河段,支漳河位于邯郸县东部,其最近点,在县政府驻地南偏东一公里处。测区位于东经114°17′~114°21′、北纬36°41′~36°44′。支漳河于1957年开挖,因原系漳河支流故道,故称支漳河。河水自西南流向东北,上连南湖,贯穿东湖,下接广府湿地;河道自然弯曲,河岸两旁花草盈盈,意境优雅。支漳河市内段从南湖至规划中的东湖全长为14.9公里,占地面积6000亩。“支漳河治理工程主要对该段河道进行清淤疏浚、堤防加固、梯级拦蓄。”支漳河综合治理工程现已开工建设,届时将成为我市城市内最大最美的生态景观河流。测区位置如图1-1

《矿山测量》课程标准

《矿山测量》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矿山测量》课程是培养学生煤矿测量及地铁施工测量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核心课程。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具备完成井下平面控制测量、井下高程控制测量、矿井联系测量、巷道及回采工作面测量及井巷贯通测量等矿山测量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能力和素质。 二、学时:60学时+3W 三、课程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具备完成井下平面控制测量、井下高程控制测量、矿井联系测量、巷道及回采工作面测量及井巷贯通测量等矿山测量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能力和素质。 四、课程内容

五、学习情境设计 1、学习情境设计总体框架

贯通测量(8学时)一井内巷道贯 通测量(4学 时)两井间巷道 贯通测量 (2学时) 立井贯通测量 (2学时) 矿山测量工程实践(3周)项目1:巷道测量 项目2:矿井联系测量项目3:巷道施工测量项目4:贯通测量 项目5:矿图绘制 2、学习情景描述 学习领域17:矿山测量总课时:60 学习情境1:建立井下平面控制系统 项目载体:木城涧煤矿井下平面控制系统建立 课时:20 学习目标: 1.熟悉井下作业环境 2.能够熟练操作矿用经纬仪 3.能够完成井下导线外业 4.能够完成井下导线内业计算及巷道平面 图绘制 5.能够进行井下导线测量的误差分析 6.具备矿山环境下安全意识和协作精神 主要内容: 1.分析项目作业条件、要求 2.了解规程要求 3.讨论作业方案 4.分解项目工作任务、选取仪器工具 5.操作方法及限差要求 6.实际环境下的作业训练 7.提交成果及评价 教学方法建议: 宏观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 微观教学方法:讲述法,任务驱动法,小组讨论法,实践操作法

《测量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2015

测量数据处理程序设计指导书 设计名称:测量数据处理程序设计 计划周数:2周 适用对象:测绘工程专业本科 先修课程:测量学,测量平差基础,大地控制测量,测量程序设计 一、设计目的 测量数据处理程序设计是学生在系统学习完大地控制测量学、测量平差基础、测量程序设计等相关课程之后,为了系统理解控制网平差的整体过程及综合运用科学工具而安排的。通过课程设计主要达到以下几个目的:掌握控制网平差课程设计具体内容、方法和步骤;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巩固已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并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培养学生对编写代码,上机调试和编写说明书等基本技能;锻炼学生阅读各类编程参考书籍及加以编程运用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及日程 在VB、 VC软件或matlab科学计算软件的平台上,选择的具体课程设计题目,进行程序设计与实现,共计10个工作日,工作程序如下: 三、设计的组织: 1.设计领导 (1)指导教师:由教研室指派教师、实验员兼任。

职责:全面组织设计大纲的实施,完成分管工作及相关技术指导。 (2)设计队长:学生班长兼任。 职责:协助教师做好本班学生的人员组织工作。 (3)设计组长:每组一人。 职责:组织执行下达的设计任务,安排组内各成员的工作分工。 2.设计分组 学生实习作业组由3~4人组成(含组长一人)。 四、设计内容 在VB、VC或MATLAB 软件平台上,按选择的设计题目进行相关程序开发 1、闭合导线简易平差、附合导线简易平差支导线计算 2、闭合水准网计算、附合水准网简易平差 3、地形图编号(新、旧两种方法) 4、误差椭圆的参数的计算与绘制误差椭圆 5、水准网严密平差 6、高斯正反算计算 7、高斯投影换带计算 8、七参数大地坐标转换(WGS84-bj54坐标转换、WGS84-CGCS2000坐标转换) 9、四参数坐标转换(西安80-bj54坐标转换、CGCS2000-bj54坐标转换、CGCS2000-西安80坐 标转换(平面) 10、大地高转换为正常高的计算 11、工程投影变形超限的处理 12、遥感图像数据处理 13、曲线(曲面)拟合 14、摄影测量空间后方交会 15、****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五、上交成果 1) 小组利用vb、vc或matlab编写的软件包一个及测试数据一份 2)小组关于所开发程序设计说明书一份 3) 个人课程设计的心得一份 4)小组答辩PPT一份

工程测量学设计指导书

《工程测量学》设计指导书〈供测绘工程专业使用〉

《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指导书 《工程测量学》是高等学校中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专业技术课。根据我院测绘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及该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在完成《工程测量学》理论学习后,必须进行为期一周的课程设计。由于本学科是集理论和实践为一体的学科,理论教学必须与工程实践紧密相结合,因此《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将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针对具体的工程项目进行设计,从而加深学生对工程测量学基本理论的理解,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是一次具体的、生动的、全面的、综合性的技术实践活动,在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方面,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尤其在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方面,是其它任何教学环节所不能代替的。 一、课程设计班级、时间、地点和指导教师 本次《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班级、时间、地点和指导教师如下:班级:测绘工程2011班,共70人; 时间:本学期的20周(2015年1月12日--1月16日),总计1周; 地点:本次课程设计计划在春晖书院和图书馆进行;

指导教师:为保证课程设计的顺利进行,安排燕志明、张会战、郭义、孙同贺、王翔分别带队指导1、2班,另安排党晓晶辅助指导设计工作。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 《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是该课程理论学习后的一个学术性实践环节,是对课程理论的综合和补充,对加深课程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具体的工程项目设计,熟悉工程测量方案编写的要求,独立进行工程测量技术方案和施工方案的设计; 根据《工程测量规范》和相关的施工设计规范设计要求,保证设计的施工控制网和施工测量方案满足精度要求,并力求做到经济合理。 三、课程设计的任务 (1)该课的课程设计安排在理论学习和综合性实习结束之后进行的;时间为一周。 (2)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程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本课程范围内的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加深对课程理论的理解与应用。 (3)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本课程设计的全部内容。 四、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教学:72学时)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建筑工程测量》是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测绘知识、理论与技术,为工程项目的勘测、设计、施工等提供基础资料与技术保障。开设本课程对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形成起主要支撑作用。通过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建筑工程中级测量员的技术要求,掌握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全部测量工作及技术能力。能承担建筑工程、建筑钢结构、建筑设备测量员的职业岗位的专业技能。 本课程实践性强,技能要求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测量仪器和工具、掌握建筑工程建设和管理中所需的基本的测绘和测设知识,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该课程淡化理论,实用性强,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形成严谨、敬业的工作作风,为今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模块一测量基础知识(4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和作用 2、熟悉地面点位的确定方法 3、了解测量工作的原则、程序和要求 知识准备: 1、建筑工程测量的定义 2、大地水准面在测量学的作用 模块二水准测量(16学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

2、熟悉水准仪的构造,能正确操作水准仪 3、掌握水准测量的方法和成果计算 4、能使用水准仪进行基坑的引点测量和坑底设计高程测设工作 5、能正确进行测量校核和填写成果资料 6、了解水准仪的检验方法 活动安排(技能训练): 任务一: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步骤 任务二:高差测量实训 任务三:高程测设实训 任务四:水准仪综合训练 知识准备 1、水准仪及水准尺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2、水准测量原理 3、高差测量和校核的方法 4、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和高程的成果计算 5、高程测设和校核的方法 6、水准仪的检验 模块三角度测量(20学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测角的基本方法——测回法的观测、记录、计算方法 2、熟悉光学经纬仪的构造,能正确操作经纬仪 3、熟悉光学经纬仪的检验方法 4、学会使用经纬仪进行测设角度 5、学会使用经纬仪测设直线 6、学会使用经纬仪极坐标法测设建筑物房角点的平面位置 7、能正确进行测量校核和填写成果资料 活动安排(技能训练) 任务一:经纬仪认识及对中、整平实训 任务二:测回法测水平角实训 任务三:极坐标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已知角度和距离)实训

《工程测量》课程标准和课程描述.

《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代码:工程测量技术、 总学时数:48 学分数:3 适用专业:地勘地测 一、课程性质 必修课,专业基础课 二、课程定位 《工程测量》是“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一门主要专业课,是一门实践性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紧密的课程。本课程解决学生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必须掌握的测量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为学生学习后继专业课程和毕业后工作奠定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 《工程测量》的课程结构是以比较完善的测量学科基本理论和技术原理,提供适应性强、内容比较先进的工程测量理论和技术方法。通过学习工程测量,明确测量科学技术在现代土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学习以期熟练掌握测量基本理论和技术原理,熟练掌握和应用工程测量基本理论和方法。 四、课程基本目标 使学生熟练掌握经纬仪、水准仪等主要测量仪器的构造、检验校正和使用方法,一般测量工具的构造与使用方法;熟练掌握角度测量、

高程测量、距离测量、导线测绘等测量工作;掌握比较完善系统的普通测量基本知识和本专业测量的基本知识;理解小地区控制测量、测设的基本工作、线路曲线测设、桥梁与隧道施工测量的基本知识;了解光电测绘仪、全站仪等现代仪器的构造,掌握其使用方法和土模工程中的应用。 1.知识目标 (1)学习普通测量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仪器(水准仪、J6经纬仪、大平板仪) 的使用方法,能进行图根控制测量和手工白纸测 图等。 (2)建立控制测量的概念,掌握三、四等平面控制测量及高程控制测量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作业方法及平差计算的操作技 能。熟悉全站仪、J2经纬仪和GPS接机的使用及成果的处 理方法。 (3)掌握各类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的测量原理和方法,具备从事具体工程的测量和管理工作的能力。(4)掌握土地管理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地籍测量的方法;熟悉土地管理法的基本内容,土地管理工作的基本作业步骤和技术要 求;数字化地籍图的成图方法;地籍宗地图的绘制方法。(5)掌握误差理论、条件平差、间接平差、误差椭圆的理论和方法,能运用计算工具从事各种平差计算。 (6)掌握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指令、操作方法和绘图技巧,为数字化成图打下基础。 (7)掌握画法几何及投影制图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各种建筑图的表示方法,能够读懂建筑施工图。 (8)了解遥感技术的应用。能看懂遥感像片并能从遥感图像上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9)了解GPS测量的原理、掌握GPS网布网的方法、GPS网观测方案的实施、数据传输的方法和内业数据处理方法。

工程测量课程设计讲解(20210317030411)

《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讲稿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是该课程理论部分学习后的一个必要的带有学术性的实践环节,是对课程理论综合与补充。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同学们运用本课程基本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现场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加深对课程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工程测量现场服务的技能。对同学们的创新能力的提高、加深课程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 在课程设计前,每位同学应认真复习教材有关内容,按照指导教师要求,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每位同学应独立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本课程设计的全部内容。 三、课程设计的依据 依据《工程测量规范》、《建筑物变形测量规范》、《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2009》。 四、课程设计的任务 (一)桥梁施工控制网的建立及桥梁墩台放样方案设计 1. 工程概况 该桥梁工程位于焦作市南约9km处的大沙河上,大桥全长500米,主跨120米(实际300 米)、深10余米,工程现已经完工。桥梁跨越结构为4孔(实际为10孔)简支梁,支座间距米。本工程具体位置如下页图1-1所示。 2. 已有测绘成果 在工程范围内(沙河桥北、世纪路与迎宾路交叉口、河南理工大学)有三个GPS空制点,标志保存完好,可以作为控制基准。三个GPS空制点及有关导线点的坐标如下:

为把课程设计有效结合起来,现给出十条桥轴线,测绘1、3班各组按顺序选取奇数编号的桥轴线设计,测绘2、4班选取偶数编号的桥轴线设计。桥轴线起止点坐标从AutoCAD 图上量取。 3. 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1)桥梁施工控制网的建立特点 (2)控制网的网形结构 (3)精度估算与技术指标(从桥墩放样的容许误差来估算施工控制网精度) (4)平面控制方案的实施(包括人员组织、仪器选择等) (5)高程控制方案的实施(包括人员组织、仪器选择等) 4. 桥墩、桥台放样方案 包括精度确定、测量方案选择、测量方案实施等。 5. 提交资料 (1)施工控制网平面图、高程线路图 (2)桥墩、桥台设计平面图 图1-1 桥梁施工控制网建立及桥梁墩台放样原址示意图

工程测量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工程测量课程设计教学大纲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工程测量课程设计英文名称: Course Designof Engineering Surveying 课程代码: 02E54010 课程设计周数/学分: 2/2课程类别: 专业教育课程性质: 必修 开课学期: 第七学期开课单位: 测绘工程学院适用专业: 测绘工程专业 指导团队负责人:鲍建宽成员:孟庆武,郭英起,张玉娟,梅晓丹等 2 教学目标及要求 2.1 本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达到如下毕业要求有贡献: 2.1.1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的测绘地理信息工程问题; 2.1.2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并通过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识别、表达、分析复杂的测绘地理信息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3 在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影响条件下,能够针对复杂的测绘地理信息工程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 2.1.4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测绘地理信息工程问题进行研究,能够设计、完成测绘实习项目及对实习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2.1.5 能够针对复杂的测绘地理信息问题,合理地选择、开发与使用现代测绘工具和技术,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2.1.6 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测绘地理信息工程和复杂测绘地理信息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和工程实践对社会、健康、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2.1.7 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测绘地理信息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2.1.8 能够就复杂测绘地理信息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2.1.9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2.2 工程测量课程设计完成后,学生应取得以下学习成果: 2.2.1 掌握工程测量图上设计工作。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的测绘地理信息工程问题;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并通过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识别、表达、分析复杂的测绘地理信息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一、课程代码:100308 二、适用专业:工程管理专业 三、课程定位 工程管理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高等教育文化理论基础,适应我国和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工程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获得工程师、咨询(投资)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和全过程各阶段工程管理能力,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端技能型工程管理人才。 本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学习《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后开设的,也为后续课程《基础工程施工》、《主体工程施工》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技能训练,使学生掌握对各种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测量知识;并通过测量放线工中级工考试,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具有上岗从业的能力。 四、课程时数分配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理论课共80学时,安排在第二学期授课。教学安排(见表二) 表1课程学时数分配表 章节教学各章名称 教学时数 备注小计 理论 教学 实践 教学 第1章工程建设中地形图的应用9 8 1 第2章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16 6 10 第3章渠道和堤线测量7 6 1 第4章河道测量 3 2 1 第5章水库测量 3 2 1 第6章架空送电线路测量 2 2 0 第7章线路工程测量7 6 1 第8章曲线测设 3 2 1 第9章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30 16 14 合计80 50 30 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专业班级可对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作适当调整。

五、设计思路 本课程考虑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和学习规律,在邀请实践专家对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测量任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整合课程内容,基于工作过程按序展开教学。课程由工程测量的准备工作、高程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三维坐标测量、小区域控制测量、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等10个学习模块组成,设计了17个能力训练项目,工作任务从常规性工作到复杂性工作、所使用的仪器由基本仪器到先进仪器、工作精度要求由低到高、工作量从小到大,包含了本课程的核心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实施主要采用小组学习方式,以仿真工作任务为驱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学中除必要的仪器操作、重要的知识要点需要示范、讲解外,主要应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摸索、总结,允许失败和返工。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教学完成后,进行为期一周的模拟工作任务训练,实现课堂与工作的近距离对接。 六、课程总体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仪器基本构造和仪器的工作原理; 2.应掌握工程测量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小地区控制测量的理论和方法; 4.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方法; 5.掌握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6.掌握民用建筑施工测量内容,熟悉工程施工测量实施步骤及方法。 7.掌握工业建筑施工测量内容,熟悉工程施工测量实施步骤及方法。 8.熟悉测量工作原则; 9.熟悉施工测量规范; 10.了解地形图测绘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1.能熟练使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常用测绘仪器进行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丈量、三维坐标测量和测量数据的误差分析和处理; 2.能进行仪器常规项目的检查和一般处理; 3.能利用水准仪进行高程控制测量,利用全站仪进行平面控制测量; 4.能正确使用大比例尺地形图;

工程测量课程设计

课程编号:课程性质:必修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报告 学校:河北工程大学 专业:测绘工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教师: 2013 年06月24 日至 2013 年06月30 日1 《1》支漳河区段工程测量设计方案 一、概况 1.1实习目的 1.2实习任务 1.3实习地点及时间 1.4实习组织形式 1.5 测区概况1.6位置 1.7测量依据 1.8已有测绘成果 内容二、2.1选点 2.2选点要求 2. 标石类型32.4 使用仪器 三、平面控制测量 3.1观测准备

3.2 观测 3.3 GPS静态观测作业的要求 3.4选择最佳的观测时段 3.5外业观测步骤 2 3.6外业成果记录检查 3.7数据处理成果验收与上交资料3.8 3.8.1 成果验收 3.8.2上交资料四.图根控制测量选点 4.1 施测 4.2 内业计算4.3五、高程控制水准点布设 5.1 水准路线的布设5.2 5.3使用仪器5.4观测过程水准测量内业计算5.5六、地形图测量精度要求 6.1 6.2外业流程6.3内业处理数据七、横纵断面测量 7.1绘制横断面图绘制纵断面图7.2 3 八、土方量计算 九、测量放样 9.1测量仪器 9.2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 9.3施工测量 9.4土方工程 9.5测量核实 建筑物楼体沉降监测方案《2》 1、工程概况

2、工程地质条件 3、监测依据 4、监测目的 5、监测项目 6、测点布置 、监测方法和精度要求78、监测人员及主要仪器设备 9、监测频率 10、监测报警值 11、监测数据的记录制度和处理方法 附录C 4 《1》支漳河区段工程测量设计方案 一、概况1.1 实习目的工程测量实习,作为测绘工程专业一门基本的必 修专业实践课,对我们学测绘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测量不仅是获取书本的理论知识,更是培养我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对课本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总结,以及体会测量思想“从控制到碎部,从整体到局部,步步检核”等原则对工程测量的指导意义。这项技能的熟练掌握对将来走向工地有极大的帮助,毕竟国内高校给予学子实践的机会远不足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此,我们必须在有限的机会创造最大的知识收益。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测量实习这个平台, 改善我们的思维结构,培养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1.2 实习任务 全面完成对支漳河分段的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碎部测量,并绘制1:500数字化地形图,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河道横断面图,最后将设计好的道路曲线进行GPS放样。 1.3 实习地点及时间 1. 实习地点:邯郸市支漳河(拦水坝至邯大公路段)。 2. 实习时间:2013年8月29日——2013 年9月18 日。 1.4 实习组织形式

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工程测量 适用专业:钢结构建造技术 开设学期:第一学年第二学期 学时:64 学分:4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建筑工程测量是钢结构建造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教学目标是在具备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使用建筑工程测量相关仪器完成建筑设计、施工中工程测量的能力,以及运用国家现行规范、规程、标准解决钢结构测量技术相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钢结构工程测量技术实践应用的探讨,促进学生处理实际建筑工程施工测量问题能力的提高。 本课程的平行课程有: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建筑制图、工程力学、钢结构设计与原理、钢结构制作、钢结构安装和钢结构焊接等。 二、课程设计思路 1.总体思路 由学校专任教师、行业和企业专家合作选择课程内容。变学科型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课程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创设工作情境,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本课程钢结构建造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钢结构建造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同时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要求,确定本课程的学习情境与项目单元及任务。 2.课程设计思路 (1)目标设计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目标设计体现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最新教学理念,采用凸显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最终达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目标要求,即用职业能力表述课程目标。 (2)内容设计 设计五个学习情境即:1.测量工作认知2.高程测量;3.平面控制测量4.地形图测绘;5.建筑工程

中国矿业大学矿山测量学课程设计

矿山测量课程设计报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2012年6月20日 目录 一、课程设计概述 0 设计目的 0 设计内容 0 编制依据 0 坐标系统 0 二、矿井平面联系测量 (1) 两井定向方案 (1) 技术规范及限差要求 (2) 测量方案 (2) 投点、连接 (3) 工作组织与安全措施 (3) 陀螺经纬仪定向步骤 (6) 组织工作与注意事项 (6) 陀螺经纬仪定向误差分析 (7) 两种方案的比较 (7) 两井定向精度估计 (7) 陀螺定向精度估计 (8) 三、井下平面控制测量 (10) 井下导线的等级与布设 (10) 导线布设系统 (11) 精度估算 (12) 基本控制精度估算 (12) 采区控制精度估算 (12) 四、高程联系测量 (13)

高程导入方法 (13) 钢尺导入高程 (13) 钢丝导入高程 (14) 光电测距仪导入高程 (14) 精度估算 (15) 五、井下高程控制测量 (15) 地面水准测量 (15) 地面水准布设方案 (16) 地面水准精度估算 (16) 井下水准控制网设计 (18) 井下水准布设方案 (18) 井下三角高程设计 (19) 布设方案 (19) 精度估算 (19) 六、经验与收获 (20)

一、课程设计概述 设计目的 矿山测量课程设计是在学完矿山测量学课程和完成矿山测量教学实验之后进行的,是对学生进行测绘高级工程人才基本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通过对某矿井的主要矿山测量工作的设计,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创新能力。为了通过模拟实践更好的理解课本知识,更真实的了解矿山测量工作,环境与测绘学院在2012年5月组织09届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矿山测量课程设计,让学生将学过的知识有效的复习并形成体系。 设计内容 (1)矿井平面联系测量 (2)井下平面控制测量 (3)高程联系测量 (4)井下高程控制测量 编制依据 (1)《煤矿安全规程》 (2)《煤矿测量规程》 (3)《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18314-2009) (4)《DZS3水准仪使用说明书》(北京博飞); (5)《Leica TC1500用户手册》(瑞士徕卡); (6)《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 1002-95。 (7)《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 1003-95。 坐标系统 一个矿区应采用统一的坐标和高程系统。为了便于成果、成图的相互利用,应尽可能采用国家3o带高斯平面坐标系统。在特殊情况下,可采用任意中央子午线或矿区平均高程面的矿区坐标系统。矿区面积小于50且无发展可能时,可采用独立坐标系统。 矿区高程尽可能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当无此条件时,方可采用假定高程系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