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三苏祠简介

三苏祠简介

三苏祠简介
三苏祠简介

三苏祠简介

三苏祠位于四川省眉山市西南隅,北距成都约60公里,南距乐山约70公里,是北宋大文豪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元代改宅为祠,明末毁于战火,清康熙四年(1665)在原址模拟重建。后经历代增修扩建,三苏祠由原来的苏家五亩园扩大至现今的104亩。祠堂红墙环抱,绿水萦绕,古木扶疏,翠竹掩映,形成三分水二分竹的岛居特色。祠内楼台亭榭,古朴典雅;匾额对联,词意隽永。供奉有三苏及子孙、女眷塑像,有苏宅古井、木假山堂、洗砚池、荔枝树等苏家遗迹;有苏轼手迹刻石100多通,是蜀中最富盛名的人文景观。

2007年,新建东园碑廊、三苏纪念馆(生平陈列馆)、游客接待中心等,新增面积20余亩。三苏纪念馆是国内展示三苏文化最丰富、展陈面积最大,陈列方式最多,展出水平最高的场所。它以其古雅凝重、意境深邃和浓郁的文化氛围、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成为弘扬三苏文化的又一颗璀璨明珠。一楼苏轼厅,集中展示了苏轼跌宕起伏,旷达豪放的一生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二楼苏洵、苏辙厅(包括程夫人和苏八娘)、眉山历史文化厅均各具特色。三苏纪念馆本着对三苏文化的传承与体现,对眉山历史的演绎与再现,以现代艺术及审美情趣为切入点,营造了一个设计合理,富有中国传统意味的

博物馆展陈空间。

三苏纪念馆设计层次分明,简约而意蕴深长,巧妙运用了回廊、格扇门、仿古墙进行空间分隔和场景转换,采用了地嵌式技术、硅胶仿真塑像、民间传统泥塑、石刻艺术等多种博物馆展陈手段,完美、生动再现了三苏父子辉煌人生和光耀千秋的文化成就。

三苏祠自元代改宅为祠以来,至明代、清代均为地方行政长官管理、培修,僧、道岁时焚献、洒扫。1980年7月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三苏祠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四川省编委批准三苏祠为眉山三苏祠博物馆。不久即成为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三苏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5月,国家文物局公布三苏祠为国家二级博物馆。2010年1月,国家旅游局公布三苏祠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同时,是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省廉政教育基地。

三苏祠馆藏丰富,古籍缮本、陶瓷、书画等约10000件。宋、元、明、清至民国三苏文献古籍版本共计141部2689册;宋、明、清苏东坡书法墨迹拓本246册。这批文献古籍约占目前海内外现存三苏文献种类的60%,为三苏祠的镇馆之宝。除此之外,尚有保护完好的清代建筑13幢,清代匾额、楹联18种,其中著名的匾额“养气”、“三苏祠”被收录在《中华名匾》一书中。还收藏宋、明、清、民国时期石

碑150通,宋、明、清、民国碑约30通,其中苏东坡手迹刻石100通。

为了弘扬三苏文化,三苏祠从1980年起至今主办学术研讨会5次,先后出版了论文集《苏轼研究》、《苏轼思想探讨》、《苏轼诗词研究》、《三苏散论》、《中国第十三届苏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苏东坡民本思想》等。为了让全世界各地更加了解三苏祠,创办了三苏祠网站,创办《三苏祠》馆刊,宣传三苏文化。

三苏祠充分利用三苏文化特色,先后开发了一系列高中低档三苏文化旅游产品三苏蜀锦、拓片、线装书、诗词、工艺品等近200种,满足了不同层次的中外游客需要。其中2005年分别获第二届“四川旅游商品设计大赛银奖”;2006年4月在国内旅游商品交易会线装书《三苏书法丛帖》、三苏信笺被评为“有特色的旅游商品”;2007年荣获四川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组织奖;2008年荣获第四届四川旅游纪念设计大赛组织奖;翰林学士笔、东坡盖碗茶具、笔筒、茶杯、蜀锦《东坡夜游赤壁》、《枯木竹石图》、东坡诗、词、书画、线装书2008年被评为眉山市知名旅游产品,《苏东坡翰林学士笔》被评为2009年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四川展团特色旅游商品铜奖。三苏旅游文化产品已成为单位和个人馈赠客人和亲朋好友的礼物,同时三苏系列文化产品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工艺,已成为及其具价值的收藏品。

峨眉山景点导游词

峨眉山景点导游词 参考学习 峨眉山景点导游词1 大家早上好我是旅游公司的王导,欢迎来到我们四川天府之国——峨眉山,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希望大家在这里度过一个难忘而又快乐的一天。 峨眉山景区面积有154平方公里,最高海拔约有3099米,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被称为植物王国、动物世界,还被诗人说成”峨眉天下秀”,峨眉山到至今已有2300种动物了,其中也有很多又有品种,比如大熊猫、娃娃鱼……首先我带你们参观报国寺景区,这里有很多古代的建筑,寺庙相对集中,人文景观丰富,位于峨眉山的低山区,而且交通非常方便。 一会儿我会带大家去一线天、猴山,最后去金顶。 这就是一线天,两边高悬,只见青天一线,所以叫一线天。 接下来我介绍给大家的就是猴山,那里的猴子十分懒惰,会抢游客手里的零食、水果、相机……穿裙子的小姐请注意,这里有一种流氓猴,会揭小姐的裙子哦有兴趣的还可以跟猴子一起合影。 接着我们去坐索道上金顶,今天如果你幸运的话,就可以看到佛光,佛光这个名称的由来有个传说。那是几千年前的事了。从前有个叫蒲公的人,他天天上山采药,熬药给那些有病的苦难人喝,让菩萨看到了,菩萨看到了此景被深深感动了,赋予了她幸福,以后人们就把能看见佛光当作一种吉祥的象征。并且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金顶祥

光”. 我们游玩了整个峨眉山,你们应该对峨眉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吧你们有机会再来到峨眉山游玩吧 峨眉山景点导游词2 青神县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北连眉山县,南接乐山市市中区,东与仁寿、井研接壤,西同夹江县相邻。幅员面积386.8平方公里,人口20余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7万人。辖4个镇、14个乡。是中国有名的竹编之乡和椪柑之乡。西魏废帝二年(553)设置青神郡,为青神建政之始,后二年(555),在青神城郡设青衣县,北周武帝保定二年(562)改为青城县,宣帝大成元年(579)取“蚕从氏青衣以劝民农桑,民皆神之”意,定名青神县。 青神是较早以渔牧耕织生息发展的社区之一。县内大春以稻为主,年产5.8吨;小春以小麦为主,年产量1.40吨;油菜在经济作物中占主导地位,年产量达4000吨。其它经济作物还有花生、土菸、甘蔗等。青神是蚕丛氏的纪念地,养蚕业称发达。晚清,县属汉阳丝市与成都簇桥丝市并列为川西南两大丝市。目前蚕茧年产量可达1300吨,栽桑、养蚕、缫丝、织绸一条龙格局初步形成。青神林业、渔业、畜牧业资源丰富。 有林木150多种,其中用材林46种,以马尾松为主,还有楠木、香樟等名贵木材。畜牧业以生猪为龙头,年出栏肉猪17余万头。县内工业以县城为中心,以名优特新产品为拳头,形成机械、化工、造纸、建材、食品加工、制药、丝绸、针纺织、竹编等多种门类的具有域特色的工业体系。县内交通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已建成高标准水泥

关于马的历史故事

老马识途: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齐桓公和丞相管仲讨伐孤竹国,被敌军骗到了沙漠地带。看看天晚,但见白茫茫一片平沙,黑黯黯千重惨雾,冷凄凄数群啼鬼,乱飒飒几阵悲风。管仲说:“久闻北方有旱海,是极厉害之处,就是此地,不可前行。”急教传令收军,带来火种,遇风即灭,吹之不燃。随行军士,各各敲金击鼓,一来以屏阴气,二来使各队闻声来集。管仲见山谷险恶,急教寻路出去,却东冲西撞,盘盘曲曲,全无出路。管仲说:“我知道老马识途,老马多从漠北而来,可择老马数头,观其所往而随之。”桓公依其言,取老马数匹,纵之先行,委委曲曲,遂出谷口。 千金买骨:古代一位侍臣为为君王买千里马,结果马死了,于是花了一千金把骨头买了回来,君王大怒,侍臣说马骨都愿意花千金,说明君王重视千里马,还怕别人不把千里马送上门吗?过了不久有好多人慕名把千里马送上门来。 孙膑赛马:齐国使者到大梁来,孙膑以刑徒的身份秘密拜见,用言辞打动齐国使者。齐国使者觉得此人不同凡响,就偷偷地用车把他载回齐国.齐国将军田忌赏识他并像对待客人一样礼待他。田忌经常与齐国诸公子赛马,设重金赌注。孙膑发现他们的马脚力都差不多,可分为上、中、下三等.于是孙膑对田忌说:“您只管下大赌注,我能让您取胜。”田忌相信并答应了他,与齐王和诸公子用千金来赌胜。比赛即将开始,孙膑说:“现在用您的下等马对付他们的上等马,拿您的上等马对付他们的中等马,拿您的中等马对付他们的下等马。”三场比赛完后,田忌一场不胜而两场胜,最终赢得齐王的千金赌注。于是田忌把孙膑推荐给齐威王.威王向他请教兵法后,就把他当作老师。 指鹿为马:秦始皇死后,赵高和李斯专政,为保住自己权势,假传“圣旨”,令本应继承皇位的秦始皇大儿子扶苏自杀身亡,控制秦王的次子胡亥即位成了秦二世。赵高做了宰相高职,想亿伺机再推倒胡亥篡夺皇权。赵高狡猾阴险,他知道自己出身低下,各大臣都不服他。为了测试各个官员对他的态度,一日,赵高拉来一只鹿,当着众大臣的面对胡亥说:“陛下收下这只卑臣千方百计寻得的好马吧!”胡亥笑道:“丞相是否搞错了?你拉来的是一只鹿哇,哪里是良马?”赵高并不理会皇帝的话,却仔细观察周围人的反应,有人跟着赵高随声附和,有人却说真话指出是鹿非马。

眉山三苏祠导游词

眉山三苏祠导游词 从成都前往乐山的高速公路上,大约经80公里的行程路经一个名叫“眉山”的城市,这里曾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大文豪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即今天的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苏祠。三苏祠位于眉山市城西南隅的一条街巷中。不宽的街道却是来往不断的各种车辆,使这里的交通较为拥挤。这里的“三苏”故居,由明代洪武元年改宅为祠。占地约5 6800平方米,整座建筑红墙环抱,是一座富有四川特色的古典式园林庭院。 苏氏父子是北宋人,但他们家在眉山定居,却还要早上二三百年。据说唐代有名的诗人苏味道做眉州地方官时曾遗下子孙,传到苏氏父子时,已是眉山城里的世家了。不过三苏故居建成祠堂,则是直到明开国洪武年间才得以完成的。 三苏祠门口有大家熟知的门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联意气魄很大,但符合苏氏父子的文学地位,并不让人觉得是吹嘘不实之词。 三苏祠的大门,资料记载:建于民国十七年(1928)。门外是纱彀行,大门为三檐歇山式屋顶,面阔三间13.11米,进深一间5.1米,房通高7.51米。素面台基高0.4米,前饰三级垂带式踏道,后饰三级如意式踏道。筒瓦屋面,正脊两端饰鸱吻,垂脊、戗脊饰龙头和卷草式图杂。门楣上悬挂朱底金字横匾,上镌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所书“三苏祠”三个金色大字。檐柱上对联为“克绍箕裘一代文章三苏父子;堪称楷模千秋万代永馨香”,为辽东人姜书阁撰书。门柱支联为“北宋高文名父子;南州胜迹古祠堂”,为已故川大国学院院长,著名教授向楚撰文,四川省文史馆副馆长刘孟伉手书。 走进三苏祠的大门,相继映入游客眼帘的是正殿堂、启贤堂、木假山堂、济美堂为中轴线荷花池岸亭阁徐徐向外展开,显得疏而不散,紧而不促,布局自然流畅。正殿有苏洵、苏轼、苏辙的塑像;启贤堂是苏氏父子的文物陈列室;木假山堂是游人们参观文物后极为理想的休憩场所。东侧有一方水池,池中池水清清,石山峻峭,游鱼飘忽。由池水将绿洲亭、抱月亭、云屿楼连成一组园林。亭小水阔,树密楼奇;西侧一泓池水为“百坡亭”廊桥横断,向北望,透过“披风榭”可见隐于竹林中的东坡卧塑像。 披风榭的建筑造型独特,飞檐冲天,座南朝北。一楼一底,重檐歇山式,四周置飞来椅,北面留7米宽门道。面阔、进深均为9米,房高10米。房面为筒瓦覆盖,正脊有寿字形宝顶饰物,有卷草式图案。据史料记载,诗人陆游来眉州,曾游环湖,登披风榭,瞻仰东坡遗像,写下了《眉州披风榭拜东坡遗像》的诗作。但随着时代更替,沧桑横移,眉州环湖和披

三苏祠图片欣赏

大门大门即南大门,建于民国十七年(1928)。门外是纱彀行,大门为三檐歇山式屋顶,面阔三间13.11米,进深一间5.1米,房通高7.51米。素面台基高0.4米,前饰三级垂带式踏道,后饰三级如意式踏道。筒瓦屋面,正脊两端饰鸱吻,垂脊、戗脊饰龙头和卷草式图杂。门楣上悬挂朱底金字横匾,上镌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所书“三苏祠”三字。檐柱上对联为“克绍箕裘一代文章三苏父子;堪称楷模千秋万代永馨香”,为辽东人姜书阁撰书。门柱支联为“北宋高文名父子;南州胜迹古祠堂”,为已故川大国学院院长,著名教授向楚撰文,四川省文史馆副馆长刘孟伉手书。整个建筑被子古榕覆盖,显得更加庄严肃穆,穿砥道可达前厅。瑞莲亭及瑞莲池瑞莲亭位于瑞莲西池上,池水由城北瑞莲堰引人。昔苏洵曾种瑞莲于池中,后每开并蒂莲花,为州士科名之吉兆。明成化年间,“苏池瑞莲”被誉为眉州作景之一。明成化年间州牧许仁曾赋诗云:“可人千载尚流芳,故宅池中并蒂香。莫讶为详在科甲,生前元自擅文章。”眉州物华天宝,人杰在灵,据眉山县志载,在北宋、南宋时期319年间,中进士者就达886位。明末祠堂被火焚,池亦被毁为废沼。清康熙四年,眉州牧赵惠芽摹拟拓建了今天的瑞莲池,并于池上建“亲莲亭”,即现在的瑞莲亭。成都太守冀应熊手书“瑞莲池”二字于亭额。亭为作角十二柱,攒尖式屋顶,亭顶为花瓶状饰物,八条脊上均有走兽饰物,房面为筒瓦覆盖。亭高7、9米,亭门开于东面,有小桥与岸相通,亭四周有飞来椅。来风轩三苏祠东部古祠堂,坐北朝南,主体建筑由三进四合院组成,祠后一宇便是来凤轩。据(旧《眉山县志》)记载,现存的来凤轩系原三苏寝室堂,清代康熙年间重修时,因苏宅木假山房遗址难寻,又无力另修,故权以此堂名为木假山房,嘉庆十七年(1812)重建木假山堂后,又更名为济美堂。现名来凤轩是一九八二年维修后更名而来的。据说来凤轩原既是苏轼兄弟青少年时期的寝室堂,又是其读书房。苏洵为勉励苏轼兄弟二个勤学上进,博学多才,将它取名为“来风轩”。嘉佑二年(1057)苏轼兄弟二人同榜考中进士后,名震京师。诗人梅尧臣于嘉佑三年(1058)写了《题老人泉寄苏明允》诗,诗中有“日月不知老,家有雏凤凰;百鸟戢羽翼,不敢呈文章”的诗句。他热情称赞苏洵家中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年少博学,进士及第,声震天下,犹如两只神奇的“雏凤凰”。后人以此便将“来风轩”改为“来凤轩”,喻意苏洵家中飞来了两只可爱的凤凰。披风榭披风榭位于瑞莲西池北岸,座南朝北。一楼一底,重檐歇山式,四周置飞来椅,北面留7米宽门道。面阔、进深均为9米,房高10米。房面为筒瓦覆盖,正脊有寿字形宝顶饰物,有卷草式图案。“宋魏了翁为守,因旧沼疏凿而为环湖(故址在今眉山县城内环湖路一带),环湖西筑翠洞、书台、起文堂。东有披风榭,中绘东坡像。“(《旧眉山县志》)南宋淳熙年间,诗人陆游来眉州,曾游环湖,登披风榭,瞻仰东坡遗像,写下了《眉州披风榭拜东坡遗像》诗:”蜿蜒回顾山有情,平铺十里江无声。孕奇蓄秀当此地,百年郁然千载诗书城。高台老仙谁所写,仰视眉寒峥嵘。百年醉魂吹不醒,飘飘风袖筇杖横。迩来逢迎厌俗子,龙章凤姿我眼明。北扉南海均梦耳,谪堕本自白玉京。惜哉画史未造极,不作散发骑长鲸。故乡归来要有时,安得春江变酒从公倾。“时代更替,沧桑横移,眉州环湖和披风榭都不复存在了。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眉州人为纪念苏轼、魏了翁、陆游,在三苏祠内修建了这座披风榭,因原披风榭规模式样已不可考,故未绘东坡像。”榭之上亦有楼一楹,登楼遥望,鳞塍锈壤,悉在目前。可谓绿扬城郭,大好江山,皆饶有天然画意,亦一巨观也。“(《旧眉山县志》)一九八二年,由四川省著名雕塑家赵树同在披风榭北端约二十米处塑一露天东坡盘陀塑像。既愿了披风榭绘有东坡像之说,从园林景观看,瑞莲池南端往北观赏,依次为瑞莲亭、百坡亭、披风榭,透视焦点为东坡盘陀塑像。百坡亭百坡亭是横跨瑞莲西池上的一座桥亭,东连西相房、快雨亭,西对碑亭(原消寒馆)。苏轼任颖州太守时,曾作《泛颖》诗,诗曰:“上流直而清,下流曲而漪。画船俯时镜,笑问妆为谁?忽然生鳞甲,乱我须与眉。散为百东坡,顷刻复在兹。”南宋时州守魏了翁疏凿环湖后,于湖上筑修了百坡亭,后环湖与百坡亭俱毁。后代诗人曾因此而慨叹道:“百坡可处问荒,池馆犹存菡萏青。寂寞江山空有泪,飘零词客岂无灵!”一九二八年,眉山人为纪念苏东坡,并希望

新整理关于马的寓言故事(25篇)

关于马的寓言故事(25篇) 关于马寓言故事第1篇: 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为东汉青铜器,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燕着地。 一匹躯体庞大马踏在一只正疾驰小燕子背上,小燕子吃惊地回过头来观望,表现了骏马凌空飞腾、奔跑疾速雄姿。 其大胆构思,浪漫手法,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令人叫绝。艺术家巧妙地用闪电般刹那将一只凌云飞驰、骁勇矫健天马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出汉代奋发向上、豪迈进取精神。该作品不仅仅构思巧妙,并且工艺十分精湛;不仅仅重在传神,并且造型写实。 按古代相马经中所述良马标准尺度来衡量铜奔马,几乎无一处不合尺度,故有人认为它不仅仅是杰出艺术品,并且是相马法式。 关于马寓言故事第2篇: 马狗和兔子 一个小山村里住着老大爷和老大娘一家,他们养了很多牲畜和家禽。辛勤马每一天跟着大爷下地干活;忠实狗给大娘作伴、看家;大爷每一天从地里带回很多鲜嫩青草给兔子吃。 一天,一向任劳任怨马翘起尾巴轻蔑对狗和兔子说:你们从

来不帮主人干活,每一天就明白在家里吃闲饭,白养你们了,哼狗也不示弱伸直了喉咙对着马大声嚷道:我咋没用了我每一天给大娘作伴、看家,你没看见吗然后又转身冲着兔子嘟囔:兔子才没用呢,就明白吃。 兔子听了他们嘲讽,停下来想了很久,什么都没说,又低下头默默地吃起草来。 有一天大娘突然生病了,病得很厉害,为了给大娘补充营养,大爷杀了两只大兔子炖了给大娘吃。没几天大娘就痊愈了。 从此以后,马和狗再也不说兔子没用了。 关于马寓言故事第3篇: 青鬃马 伯乐在集市上选了一匹青鬃马。他说,只要经过训练,这匹马必须能够成为千里马。 可是,一个月又一个月过去了,无论伯乐采取什么办法,青鬃马成绩始终不梦想。每日奔跑距离,总是在900里左右徘徊。 伯乐对青鬃马说,伙计,你得用功啊!再这样下去,你会被淘汰! 青鬃马愁眉苦脸地说,没法子啊,我已经尽最大努力了。 伯乐问,真吗 青鬃马说,真,我把吃奶劲儿都使出来了。 新一天训练开始了。青鬃马刚起跑,突然背后响起一声惊雷般吼叫。青鬃马扭头一看,一头雄狮旋风般向它扑来。

三苏祠导游词

三苏祠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东坡故居观光游览,我是你们的讲解员小于,我们今天参观的是三苏祠,它是位于成都市西南眉山市城郊,分别距成都,乐山80千米。我们的游览线路是三苏祠的大门、正殿堂、启贤堂、木假山堂、济美堂。 三苏祠原是三苏即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苏家世代在此居住,而三苏故居改宅为祠则是在明代洪武元年。它是一座富有四川特色的古典式园林建筑,具有“三分水,二分竹”的岛居之称。祠内收藏有“丰乐亭记”、“醉翁亭记”、“表忠观碑”和“罗池庙碑”四大名碑的金石碑文,今天的三苏祠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进入三苏祠的大门,相继映入大家眼帘的是陈列三苏塑像的正殿堂、启贤堂、木假山堂及济美堂庭院建筑。文化特色主要是以优美的园林景色与浓厚的文化气息相结合,使我们在清新的氛围里感受名家的魅力。大家请看这副对联,这是清代张鹏翮所题: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在历史上对它的解说是多样的。有人说苏氏三父子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其中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最为有名,而被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 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正殿堂,与我们相对的是苏洵,他以文论见长;这位是苏辙,他以策对称雄;另一位是我们今天的主角苏轼,他集各家之长,诗、文、书、画无所不精,一时独占北宋风流。苏轼自幼聪慧,七岁知书,十岁能文。他即善于诗、记、文、赋,又长于书法、绘画,所取得的成绩卓越,誉贯古今。 苏轼是三苏之中命运最多难的一个,却也是赢得后人最多崇敬和爱戴的一个。大家都在讲苏轼被贬黄州的故事,那现在我就和大家讲讲小苏的少年趣事。 这就说道苏轼的母亲程夫人,她出身官宦人家,性格中有果断的一面,也有仁慈的一面。小于接下来讲的内容请父母们注意了,话说有一天程夫人带着十岁的苏轼读《后汉书.范滂传》,范滂是汉代的官员,铁面无私,得罪了很多权贵,被人诬告送上了刑场。临刑时他告别妈妈,他说,母亲大人儿子不能尽孝,要追随黄泉下的父亲,希望母亲不要过悲伤。范滂的母亲怎么回答,他母亲说,一个人既要追求留名千古,又要追求长生富贵,怎么可能呢?你为了理想舍弃自己的性命,我这当妈的支持你。苏轼听后对他的母亲程氏说:母亲,我希望长大以后也做范滂这样的人,您同意吗?各位思考下,程夫人怎么回答。程夫人平静地说:你能做范滂,我为什么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呢。程夫人这巧妙的回答带给了苏轼深思,也可以看出程夫人才华横溢。 苏轼的一生除了有位仁慈聪慧的母亲,也少不了良师与益友。大家知道,苏轼科举考试为什么只能得第二名吗?大家有了解苏轼去京城开封参加科举考试,最后获得进士。在此段时间,苏轼遇见了他的老师欧阳修,这个欧阳修在批改苏轼的科考文章时刚想拿起笔准备给他点第一名,这笔拿起还没落下去,到底姜还是老的辣,老头有点思想,琢磨这文章写得也太好了,这谁写的,琢磨琢磨想来想去,老头有点得意,这么好的文章别人写不出来,肯定是我的学生曾巩写的。我当然是天下第一了,我的学生起码是天下副第一,老头一想这问题很严重啊,相当严重,我要给我学生点个第一名,将来传出去岂不是师徒之间互相串通、徇私舞弊?我的名声跟我学生的名声都会受到重大的创伤,不能这么办啊。我可得忍痛割爱、大义灭亲。老头就点了个第二,觉得自己做了个好事,他想曾巩是自己的学生,应该跟自己的想法差不多。其实曾巩根本就不感谢他,因为这跟曾巩

三苏祠游记作文400字

三苏祠游记作文400字 腊月二十八,妈妈爸爸带我去了令我盼望已久的眉山三苏祠。 走进三苏祠的庭院中,那儿有棵高大的银杏树。它可真高啊!大约十米。它可真粗啊!我伸手都抱不住它,它万古长青,枝繁叶茂。那可是苏东坡亲手种下的。树旁有块大石头,石头上面刻着“眉山第一树”。它就象一个忠诚的卫士时时刻刻守护着三苏祠。 接着,我们来到大厅,大厅里陈列着“三苏雕像”,他们身着古装,精神抖擞,有的站着,有的坐着,从苏轼、苏洵、苏辙三人的眼光中,透露出一股智慧之光。此时此刻我想起了苏轼留下的千古名句"竹外桃花三两只,春江水暖鸭先知”。令我赞叹不已。 再往里边走,我们看到了苏轼写的很多诗。什么《水调歌头》呀!什么《念奴娇》呀!真是一首比一首美,一首比一首妙。我们有来到启

贤堂,那是苏东坡小时候读书的地方,因为苏东坡小时候学习非常刻苦,所以才有了他的那些妙不可言的诗词。看到这儿,令人肃然起敬。他那种孜孜不倦,认真刻苦学习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们又来到古井,那里面的水清澈见底,我用手轻轻的沾了沾井里的水,凉凉的,清清的,可爽了! 我们走过古井,穿过林荫小道,来到洗砚池。在洗砚池上,刻了三个醒目的大字——“洗砚池”。这三个字由晚清的彭耀章书写,彭耀章是清朝的一位举人,他题写了一首诗叫《重修老人泉》,记述了当年他重修连嶅山老人泉的情形。传说苏东坡在洗砚池中养了一条鱼,由于小鱼喝了洗砚池的水,长年累月后,小鱼变成了两条腾飞的龙……这个传说让我听得如痴如醉,妈妈告诉我说:“龙无处不在,我们是龙的传人,有龙的精神,我们的祖国不就象龙一样在腾飞,在进步吗?” 看了三苏祠,我收获真不少,我感触很深,我希望我也象苏东坡一样努力学习,做个了不起的人,今后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

关于马的传奇故事

关于马的传奇故事 马一直有温顺,执着的形容。那么关于马的传奇故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关于马的传奇故事 马是十二生肖中,位居第七、与十二地支配“午”,故一天十二晨辰中的“午时”——中午十一点至中午一点又称“马时”。易卦为“乾为马”。 传说古时的马有双翅,叫天马,它地上会跑,水中能游、天上能飞,是一种极有威力的动物,后来它在玉帝殿前做了一匹御马。天马因玉帝宠爱,渐渐骄横起来,时常胡作非为,一日,天马出天宫,直奔东海要硬闯龙宫。守宫门的神龟及虾兵蟹将一齐阻挡,天马恼羞成怒,飞腿踢死了神桂,此事告到天宫,玉帝便下令削去天马双翅。并压在昆仑山下,300年不 许翻身。 200多年后,人类始姐——人祖,要从昆仑山经过, 天宫玉马园的神仙便给天马透了信,并告诉天马如何才能众山下出来,当人祖经过时,天马大喊道:“善良的人祖,快来救我,我愿同您去人世间终生为您效力。”人祖听了,生出同情之心,便依天马所言,砍去了山顶上的桃树,只听一声巨响,天马从昆仑山底一跃而出。 天马为了答谢人祖救命之恩,同人祖来到人世间,终生终世为人祖效劳。平时耕地拉车、驮物、任劳任愿,在战时,披甲备鞍,征占沙场,同主人出生入死,屡建占功。从此,马和人就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当玉帝准备挑选十二种动物生肖时,马成了人类最选推选的动物之一。玉帝也因马立功赎罪,有助于人而允许马当上了生肖。

民间的传说固然是虚构的,但事实上马与人类的关系这亲密,是任何家畜所不能比的。自从人类告别渔猎时代,进入农耕社会,马就成了人类最先伺养的动物之一。马以它的那聪明、勇敢、忠诚耐劳的特征,成为人类可靠的朋友,得力的助手,无论是在农耕、狞猎、运输、交通等方面,还是在古今中外的血雨腥风的战场上,马都给人类立下了汗马功劳。无怪古人将马作为“六畜之首”来评价了。在今天,尽管由于科技发达,机械化程度的提高,马作为人类的助手这一作用对削弱,但千百万年来那一幅幅瑚马行空、老骥伏枥、千金买骨、义马救主的动人图景,那一份祖先遗传下来的恋马之情却永远不会消失。 马,以它的忠诚、勤恳、灵性获得了人类的认同,它成为人类的生肖是当之无愧的。 上午11时至下午1时(即“午时”),依据道士的说法,中午太阳当顶阳气达到极点,阴气渐渐增加,在阴阳换柱之时,一般物者躺着休息,只有马还习惯站着,甚至睡觉也站着,从不躺着,这样,午时就属马了。 马的传说 战马传奇千年 马在我国古代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它不仅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同时也是古代作战中极其重要的代步工具。 根据文献记载,使用马匹最早出现于公元前10世纪前后。西汉以来,由于汉王朝对匈奴的战争需要大量骑兵,并且需要大量马匹从事耕作和运输,故而中原各地大规模养马。到了唐代,唐王朝组建有庞大的骑兵队伍。正因为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马成为文化艺术的重要表现题材。大至陵墓前的庞然石雕,小至墓葬中十几厘米的马俑,不计其数。吐鲁番阿斯

眉山导游词_0

眉山导游词 眉山导游词 峨眉山片区各位评委好,今天我抽中的是峨眉乐山旅游片区。它涵盖了乐山、眉山、凉山彝族自治 州、攀枝花四个地区,有乐山大佛、峨眉山、泸沽湖、邛海等旅游资源。 各位游客: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的行程是从成都出发到达我们的目的地眉山,我们会经过双流, 新津,彭山,最后到达我们的目的地眉山,全程79.6公里,车行大概一个半小时就可以到 达我们的目的地了。 那好了,各位游客,我们从成都出发,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马上就要到达我们的目 的地眉山,在进入之前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今天我们出发后所经过的一些地区。我们途中经 过了双流,新津,彭山,我们欣赏过了美丽的成都平原,感受了古蜀国文化。现在我们马上 就要到达我们的目的地眉山了。

在四川,这座城市曾被宋人称为“千载诗书城”,被 清人称为“人文第一州”,评价之高,声誉之隆,让今天的人们或许会觉得不可思议。 眉 山是一个地灵人杰的地方,正像成都有司马相如,郫县有杨雄,南充有陈寿,江油有李白, 中江有李调元,眉山在距今九百多年前,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诞生了一个伟大的词人,在座 的各位可知道他是谁吗?那我给在座的各位三个提示吧!首先第一个提示是有一个菜是以他 的名字命名的,第二个提示是他是北宋著名的词人,第三个提示是他有这样一首词我欲乘风 归去,又恐琼楼玉宇(唱)。对了。他就是苏轼。 说起眉山,熟悉中国文学的人会有所耳闻, 因为这是大文豪苏轼的故乡。 眉山是“千古第一文人”苏东坡的家乡,眉山因苏东坡而 闻名天下,苏东坡给了眉山这个名字以丰富的内涵。

当然人杰全因地灵。作为眉山人的苏轼、石鲁、李密等在历史上有着如此光辉的成 就,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又要仰仗眉山的物华天宝。眉山位于成都平原西南部,岷江中游和青 衣江下游的扇形地带,成都--乐山黄金走廊中段。眉山市的人杰地灵,为我们眉山市带来 了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这里有东坡文化、长寿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竹文化、水 文化等。 而眉山市文化旅游活动也非常的丰富多彩,例如东坡文化节、彭祖寿星节、 青神竹编艺术节、丹棱唢呐节等。 俗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那到了我们眉山市你就不得不品尝一下我们眉山市传统 美食特产了,我们眉山市有仁寿黑龙滩全鱼席、芝麻糕、回锅羊肉、回锅鱼、文宫枇杷、 曹家梨;龙眼稣、眉山脐橙。除此之外还有各类以苏东坡的名字命名的特色菜例如东坡 肘子、东坡肉、东坡鱼、东坡松花蛋等;那眉山的这些美食里尤以东坡肘子、东

盘点和“马”有关的成语典故

盘点和“马”有关的成语典故 1、老马识途 相传春秋时,齐桓公与大臣等仲、隰朋进攻孤竹国,回来时迷了路。管促说:老马能识途。于是让老马在前面走,大家跟着,果然找 到了归路。见《韩非子说林上》。后以"老马识途"等喻富有经验或富 有经验的人。汪赵执信《为求书者所苦戏题长句》:"诸君且休共和谈,老马识途犹尚堪。" 2、杀马毁车 东汉南阳人冯良,年三十时,奉命去迎接督邮。他耻于做这工作,在路上毁车杀马,撕破衣帽,逃到犍为去从杜抚求学。妻子去找他, 见路旁草中的死马败车和破衣服,认为已为虎狼盗贼所害,就为他发丧。过了十来年,他才学成回乡。见《后汉书周燮传》。后用为藏身 匿迹的典故。宋苏轼《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恭有怀子由弟》诗二首之二:"杀马毁车从此逝,子来何处问行藏?" 3、盲人瞎马 东晋桓玄、殷仲堪等人比赛说惊险的话,桓玄说:"矛头淅米剑头炊。"殷仲堪说:"百岁老翁攀枯枝。"顾恺之说:"井上辘轳卧婴儿。" 殷仲堪有位参军在座,他最后说:"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殷仲 堪眇一目,听后说:"咄咄逼人!"见《世说新语排调》。后以"盲人瞎马"等比喻处境危险或冒险。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四章:"我 不能叫你盲人瞎马地去乱闯。" 4、指鹿为马 秦权臣赵高,为试探大臣们对他的态度,在秦二世面前,指着一 只鹿,硬说是马。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这是鹿。"问左右人,有 的怕赵高,说是马,有的不说话。也有说是鹿的,后者都遭到赵高的 暗算。从此群臣都怕赵高。见《史记秦始皇本纪》。后以"指鹿为马"

等比喻颠倒黑白。《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东床已招佳选, 何知以羊易牛;西邻纵有责言,终难指鹿为马。 5、孙膑赛马 齐国使者到大梁来,孙膑以刑徒的身份秘密拜见,用言辞打动齐 国使者。齐国使者觉得此人不同凡响,就偷偷地用车把他载回齐国。 齐国将军田忌赏识他并像对待客人一样礼待他。田忌经常与齐国诸公 子赛马,设重金赌注。孙膑发现他们的马脚力都差不多,可分为上、中、下三等。于是孙膑对田忌说:“您只管下大赌注,我能让您取胜。”田忌相信并答应了他,与齐王和诸公子用千金来赌胜。比赛即 将开始,孙膑说:“现在用您的下等马对付他们的上等马,拿您的上 等马对付他们的中等马,拿您的中等马对付他们的下等马。”三场比 赛完后,田忌一场不胜而两场胜,最终赢得齐王的千金赌注。于是田 忌把孙膑推荐给齐威王。威王向他请教兵法后,就把他当作老师。 6、千金买骨 公元前32020年,燕国发生了内乱,临近的齐国乘机出兵,侵占 了燕国的部分领土。 燕昭王当了国君以后,他消除了内乱,决心招纳天下有才能的人,振兴燕国,夺回失去的土地。虽然燕昭王有这样的号召,但并没有多 少人投奔他。于是,燕昭王就去向一个叫郭隗的人请教,怎样才能得 到贤良的人。 郭隗给燕昭王讲了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一位国君,愿意用千金买 一匹千里马。不过3年过去了,千里马也没有买到。这位国君手下有 一位不出名的人,自告奋勇请求去买千里马,国君同意了。这个人用 了3个月的时间,打听到某处人家有一匹良马。不过,等他赶到这个 家时,马已经死了。于是,他就用500金买了马的骨头,回去献给国君。国君看了用很贵的价钱买的马骨头,很不高兴。买马骨的人却说,我这样做,是为了让天下人都知道,大王您是真心实意地想出高价钱

眉山导游词最新范文合集

眉山导游词最新范文合集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眉山导游词1 大家好!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是眉山三苏祠,从成都出发经过一个半小时,约70公里的路程,途径双流、新津、彭山,现在我们已经进入眉山县境内了。 一说眉山,也许朋友们会有些陌生,但说到“一家三父子,都是大文豪”,相信大家都有话说了吧!没错,这儿就是苏轼的老家。 眉山苏姓源自于一个没有出息的宰相苏味道,号称模棱宰相,做事没有原则不讲信誉,只要能讨好上级就行,后来被贬为眉州刺史,在眉州留下苏姓一族,三百年后,出了苏家三父子,自此眉州苏家扬名于天下 苏轼生于公元136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的老爸苏洵原本是个混混,古史记载他:少独不喜学,年已壮,犹不知书。后来快到三十了才突然发奋读书,三字经有记载: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后来人们也用来比喻,读书和学习,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苏轼从小就才智过人,什么都一学就会,10岁时,父亲游学四方,苏轼跟着母亲读书,读到范謗传时问母亲,我要是学范滂,你会同意吗,范滂是东汉一个铁骨铮铮的男儿,当时和宦官斗争后来被陷害入狱,老母来看望他时很大方的说:你放心去死吧,能留下一个好名声,我就很满意了,一个10岁的小男孩当时就有留下一世英明的理想,如此勇敢,让人刮目相看。

苏轼的才学得到宋朝皇帝的赏识,但是他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仕途一直不顺,甚至乌台诗案差点要了他的名,但是苏轼的才学无人能敌,他的词突破了写男女恋情、离愁别苦的旧框框,以其豪放不羁的风格开创了豪放派的词风!他的词现存有340多首,他的赤壁赋,后赤壁赋,被后代奉为经典。歌星王菲唱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就是东坡先生做的词。 苏轼的才学不仅仅表现在词方面,他的书法和绘画也很精彩,他擅长写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也即“苏、黄、米、蔡”。他的字用笔丰腴跌宕,天真烂漫,他最擅长画墨竹、清新自然 苏轼不是一个只知道吟诗作赋的文人,更是一个懂得生活的生活家,什么东坡肘子东坡鱼,都是他老人家发明的,东坡肘子的发明源于一场意外,话说他年轻时到寺里和僧人下棋,怕下得太久肚子饿,于是带了个肘子,把寺里的香炉洗干净了,把肘子放里面,偷偷地用微火慢慢焖。可由于下棋下得太久,竟忘记了??直到闻到焦味,才发现水已经干了,肘子贴炉的一面也有些焦了,可万万没想到没这样“烘”出来的肘子又香又糯又软,东坡肘子就这样诞生了。 哎说的我自己都好想吃哦,大家看窗外那一片片茶园,这是眉山的玉蟾茶,可名贵呢,大家先休息一下,待会儿我们就到纪念苏轼的三苏祠参观。 眉山导游词2 各位游客:

三苏祠简介

三苏祠简介 三苏祠位于四川省眉山市西南隅,北距成都约60公里,南距乐山约70公里,是北宋大文豪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元代改宅为祠,明末毁于战火,清康熙四年(1665)在原址模拟重建。后经历代增修扩建,三苏祠由原来的苏家五亩园扩大至现今的104亩。祠堂红墙环抱,绿水萦绕,古木扶疏,翠竹掩映,形成三分水二分竹的岛居特色。祠内楼台亭榭,古朴典雅;匾额对联,词意隽永。供奉有三苏及子孙、女眷塑像,有苏宅古井、木假山堂、洗砚池、荔枝树等苏家遗迹;有苏轼手迹刻石100多通,是蜀中最富盛名的人文景观。 2007年,新建东园碑廊、三苏纪念馆(生平陈列馆)、游客接待中心等,新增面积20余亩。三苏纪念馆是国内展示三苏文化最丰富、展陈面积最大,陈列方式最多,展出水平最高的场所。它以其古雅凝重、意境深邃和浓郁的文化氛围、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成为弘扬三苏文化的又一颗璀璨明珠。一楼苏轼厅,集中展示了苏轼跌宕起伏,旷达豪放的一生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二楼苏洵、苏辙厅(包括程夫人和苏八娘)、眉山历史文化厅均各具特色。三苏纪念馆本着对三苏文化的传承与体现,对眉山历史的演绎与再现,以现代艺术及审美情趣为切入点,营造了一个设计合理,富有中国传统意味的

博物馆展陈空间。 三苏纪念馆设计层次分明,简约而意蕴深长,巧妙运用了回廊、格扇门、仿古墙进行空间分隔和场景转换,采用了地嵌式技术、硅胶仿真塑像、民间传统泥塑、石刻艺术等多种博物馆展陈手段,完美、生动再现了三苏父子辉煌人生和光耀千秋的文化成就。 三苏祠自元代改宅为祠以来,至明代、清代均为地方行政长官管理、培修,僧、道岁时焚献、洒扫。1980年7月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三苏祠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四川省编委批准三苏祠为眉山三苏祠博物馆。不久即成为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三苏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5月,国家文物局公布三苏祠为国家二级博物馆。2010年1月,国家旅游局公布三苏祠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同时,是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省廉政教育基地。 三苏祠馆藏丰富,古籍缮本、陶瓷、书画等约10000件。宋、元、明、清至民国三苏文献古籍版本共计141部2689册;宋、明、清苏东坡书法墨迹拓本246册。这批文献古籍约占目前海内外现存三苏文献种类的60%,为三苏祠的镇馆之宝。除此之外,尚有保护完好的清代建筑13幢,清代匾额、楹联18种,其中著名的匾额“养气”、“三苏祠”被收录在《中华名匾》一书中。还收藏宋、明、清、民国时期石

指鹿为马的历史典故介绍

指鹿为马的历史典故介绍 导语:指鹿为马这个成语在生活很常见,它有什么成语典故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指鹿为马的历史典故介绍,欢迎大家参考! 释义: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汉·陆贾《新语·辨惑》:秦二世之时,赵高驾鹿而从行。王曰:“丞相何为驾鹿?”高曰:“马也。”王曰:“丞相误也,以鹿为马。”高曰:“陛下以臣言不然,愿问群臣。”臣半言鹿,半言马。当此之时秦王不能自信自而从邪臣之说。译文:秦二世的时候,赵高驾着一头鹿随从二世出行,二世问他说:“丞相为什么驾着一头鹿呢?”赵高说:“这是一匹马啊!”二世说:“丞相错了,把鹿当做马了。”赵高说:“这确实是一匹马啊!(如果)陛下认为我的话不对,希望(陛下允许我)问一问群臣。”群臣之中一半说是鹿,一半说是马。这时,秦王不相信自己,却相信奸臣的话。 秦朝二世的时候,宰相赵高掌握了朝政大权。他因为害

怕群臣中有人不服,就想了一个主意。有一天上朝时,他牵着一只梅花鹿对二世说:陛下,这是我献的名马,它一天能走一千里,一夜能走八百里。二世听了,大笑说:承相啊,这明明是一只鹿,你却说是马,真是错得太离谱了!赵高说:这确实是一匹马,陛下怎么说是鹿呢?二世觉得纳闷,就让群臣百官来评判。大家心想,说实话会得罪承相,说假话又怕欺骗陛下,就都不出声。这时赵高盯着群臣,指着鹿大声问:大家看,这样身圆腿瘦,耳尖尾粗,不是马是甚么?大家都害怕赵高的势力,知道不说不行,就都说是马,赵高非常得意,二世被弄胡涂了,明明是鹿,怎么大家都说是马呢?他以为自己疯了,从此越来越胡涂,朝政上的事都完全由赵高来操纵。 赵高暗中把那些说实话的人杀掉,又派人杀死二世,霸占整个朝廷,最后终于导致秦朝灭亡。 胡亥做了皇帝后,赵高对胡亥说:“陛下要注意,诸公子和大臣们正在为沙丘之谋而蠢蠢欲动啊!”二世一听,马上紧张起来,忙问赵高如何应付。赵高见时机已到,便煞有其事地说:“万全之策惟有‘换血’,铲除祸患。这样,陛下就可尽情享受人间乐趣了。”二世一听,乐得手舞足蹈。于是,一场“换血”大行动开始了。大批朝臣先后被杀,连二世的骨肉兄弟和同胞姐妹们都惨死在屠刀之下。最后连李斯都遭五刑腰斩,合家灭门。李斯一死,赵高便顶替他做了丞

成都乐山途中导游词

成都-----乐山途中导游词 各位朋友:大家好! 常言道:“天下山水这观在蜀”。欢迎各位到四川品味这无穷的山水胜景。沿着笔直的成乐高速公路我们直奔乐山而去,李白感叹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已一去不返。今日的蜀道可谓四通八达,天堑变通途。 乐山市位于成都西南,为地级省辖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古称青州、江州、嘉州。途中我们要经过双流、新津、彭山、眉山、夹江五县市,全程近160公里,行车约两小时。 各位,现在我们正行驶在双流县境内。大家请看,远处薄雾似轻纱,沟渠流水伴农家。这里没有北方农村那种凝重、厚实感也比不上江南水乡的灵秀,却有着蜀中农乡的淳朴和闲适。双流位于成都市西南部,古称广都县,隋仁寿元年(601年)改名为双流县。古史中将双流与成都、樊都(广汉)并称“三都”。其地名正如左思在《蜀都赋》中所形容的“带二江之双流,枕峨眉之重阻”。此“二江”为郫江、检江,即今日的府河和南河。据史料记载,开明时期的古蜀都城位于双流境内,至开明九世,蜀都始由今双流、华阳一带迁至成都。双流地处成都市外围,又是河流下方,地理位置不甚优越,古时常受水患之扰。早在古蜀国时期,开明已在岷江上游分水入沱,以除水害。《水经·江水注》也说:“(岷)江水东别为沱,开明之所开凿也”。在分水的基础上,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又筑都江堰,分洪以减灾,引水灌田,并于成都穿检江、郫江二江平行于城南。至唐僖宗时高骈又筑糜枣堰,使府河绕城北东流,与南河于合江亭汇合,平缓南去。明清二代则形成了完整的疏浚制度。至此,双流水害之患逐年减弱。据《华阳国志·蜀志》载,蜀中第一口盐井于李冰治蜀时期出现在双流,时称“广都盐井”。于其后,巴蜀地区才陆续出现大批盐井,蜀中盐史上亦须记上双流一笔。斗转星移,时至今日,双流已成为全国首批年产值超亿元的先进县,矿产以芒硝为首,农副产品以海椒驰名,家畜以“成都麻羊”闻名,西南地区最大的航空港双流国际机场也驻足于此,更有以“恩威”为龙头的一批集团产业汇聚于斯。双流真可谓因水而困,因水而兴,再因水而荣、因水而发。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首诗是“初唐四杰”之一王勃,为其好友杜少府(少府为官职名)赴蜀州(今崇州市)为官送别即景而作。其中的“五津”就是指岷江在川西河段上五个著名的渡口,我们正经过的新津便为其中之一。新津为成都市辖县,蓉城门户之一。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年)置新津县,其名沿用至今。20世纪90年代中期,成都平原发现了长江上游古文明的大量遗址,“宝墩文化”便位于新津境内。这些石器时代的遗址又一次告诉世人,中华文明之源不仅依附着奔流到海不复还的黄河,更与滚滚长江东逝水相生相息。三国时期,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相传,孟获欲夺成都,屡屡派兵侵扰蜀中,当时曾屯兵于此,被老百姓称为“孟获村”。自南北朝置县后,新津因其地势之重要,一直是出川水路的重要渡口之一,上临成都,下控川南,又扼成都通往雅安、西昌要道,为兵家必争之地。1911年10月,辛亥革命同志军曾于此与赵尔丰属下新军血战数日,杀敌无数,牵制了四川清军主力,支持了川东南革命的斗争,其功斐然。新津名胜古迹众多,最负盛名的当推九莲山观音寺,寺中有七幅保存完好的明代壁画,其最大的特点是突破了传统绘画所采用的植物配制颜料,而以天然矿物质为底色,配以珍珠粉、生漆等,结合沥粉描金技法,使画面富丽堂皇,经久不坏,很值得以观赏。新津在民俗节日方面还有一绝,那就是有名的“龙舟会”。每到农历五月初五,河上龙舟戏水,高潮迭起,呼号声、划水声、鞭炮声、锣鼓声交织轰鸣,响彻河面。龙舟赛后,满河漂放鸭子,男女桨手纷纷入水,你争我夺,上演一幕“抢鸭”闹剧,将龙舟会活动推向高潮。入夜,两岸彩船华灯齐放,乐声四起,争奇斗艳;四面礼花腾空而起,好一片火树银花不夜天!各位朋友,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到龙舟节上

关于马的诗句

关于马的诗句 1.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 竹马踉跄冲淖去, 纸鸢跋扈挟风鸣。 (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3.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 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 5.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 马寅识路真疲路, 蝉到吞声尚有声。 (黄景仁《杂感》) 7.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李白:《送友人》) 8. 好山好水看不足, 马蹄催趁月明归。 (岳飞《池州翠微亭》) 9.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南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10.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11.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辛弃疾《青玉案》) 12.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王翰《凉州词》) 13. 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杜甫《前出塞》) 14.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15. 还似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李煜《望江南》) 16. 郎骑竹马来, 绕床弄青梅。 (李白《长干行》) 17.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18. 胡马依北风, 越鸟巢南枝。 (《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 19.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王绩《野望》) 20.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关于马的歇后语 马桶倒进臭水沟同流合污 马背上的剧团载歌载舞 马车过沼泽地此路不通 马蜂针,蝎子尾惹不起 马嚼子套在牛嘴上胡勒 马路旁的电杆靠边站 马路上安电灯光明大道 马路上说马路公道 马尾绷琵琶不值一谈(弹) 马尾穿豆腐没法提;提不得;别提了 马尾搓绳不合股;合不了股;用不上劲 马走日字象走田各有各的路 马尾拴鸡蛋难缠 马戏团的猴子任人耍;由人玩耍 马背上跌跤,牛背上抽鞭错上加错;迁怒于人 马槽里的苍蝇混饭吃 马粪球,羊屎蛋外光里不光;表面光 马蜂蜇蝎子以毒攻毒 马褂改裤衩儿大材小用 马拉九鼎拽(zhu 马来西亚的咖啡耐人寻味 马圈里的骡子听喝的, 马群里的骆驼突出 马食槽边点盏灯照料 马蹄长瘤子无关痛痒;不痛不痒 马戏团的小丑走过场 盲人骑瞎马乱闯乱碰;听天由命;寸步难行 茅房里的旧马桶嘴滑肚臭 马蜂窝,蝎子窝一窝更比一窝毒 马路不叫马路公道(①比喻公正。②公平、合理。)马食槽不许驴插嘴独吞 猛将军骑马一跃而上 马背上接电话奇(骑)闻 马脖子上挂铜铃走到哪,响到哪 马褂改棉袄老一套 马拉车尥蹶子(li o jue zi) 马笼头给牛戴生搬硬套 马勺当锣打穷得丁当响 马捉老鼠不务正业;不干正经事 马蜂窝捅不得

最新四川峨眉山完整导游词

最新四川峨眉山完整导游词 四川峨眉山导游词篇一 青神县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北连眉山县,南接乐山市市中区,东与仁寿、井研接壤,西同夹江县相邻。幅员面积386.8平方公里,人口20余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7万人。辖4个镇、14个乡。是中国有名的竹编之乡和椪柑之乡。西魏废帝二年(553)设置青神郡,为青神建政之始,后二年(555),在青神城郡设青衣县,北周武帝保定二年(562)改为青城县,宣帝大成元年(579)取"蚕从氏青衣以劝民农桑,民皆神之"意,定名青神县。 青神是较早以渔牧耕织生息发展的社区之一。县内大春以稻为主,年产5.8吨;小春以小麦为主,年产量1.40吨;油菜在经济作物中占主导地位,年产量达4000吨。其它经济作物还有花生、土菸、甘蔗等。青神是蚕丛氏的纪念地,养蚕业称发达。晚清,县属汉阳丝市与成都簇桥丝市并列为川西南两大丝市。目前蚕茧年产量可达1300吨,栽桑、养蚕、缫丝、织绸一条龙格局初步形成。青神林业、渔业、畜牧业资源丰富。

有林木150多种,其中用材林46种,以马尾松为主,还有楠木、香樟等名贵木材。畜牧业以生猪为龙头,年出栏肉猪17余万头。县内工业以县城为中心,以名优特新产品为拳头,形成机械、化工、造纸、建材、食品加工、制药、丝绸、针纺织、竹编等多种门类的具有域特色的工业体系。县内交通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已建成高标准水泥路352公里。全县100%的乡,87.6%的村,61.7%的社,45.5%的户可通水泥路。黄金旅游线路青汉路已开通。快速通道眉青路二级公路已进入全面竣工,将与成乐高速公路同期开通。县内电信事业快速发展,市内程控电话达5000门,已开通数据通信和多媒体通信业务。建成18个乡镇光缆线路,实现了乡乡通光缆。开通了A网、G 网移动电话,开通了本地网、省网寻呼业务。 县内科教文卫事业不断发展,到1998年有各类科研机构7个,各类科技人员3200余人。拥有国家专利39项。全县有卫生机构28个,医务人员700余人,其中县级医院3个。青神名优土特产品丰富。青神竹编工艺精湛,造型美观,远销美、俄、日、德、法及港台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于县内岷江平羌三峡的长吻鮠(江团鱼),是举国稀有的珍贵名鱼。被誉为川西坝子"一枝独秀"的青神椪柑,果大皮薄,果肉脆甜酥香,风味独特,年产量达7000吨。另有汉阳鸡、盐渍藠头等土特产品名扬省内外。 四川峨眉山导游词篇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