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近代史纲要各章节总结

中国近代史纲要各章节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

1、中国共产党人在1956年至1957年的早期探索中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理论建树?

(1)提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基本的指导原则。

(2)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口号,制定了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开始乐向世界科学技术先进水平的进军。(3)《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这是主要的)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做了理论准备"

(4)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中共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它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共八大后,中国共产党往探索中又提出一些重要的新思想,如"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等。

(5)《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它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6)进行整风和提出建设"六又"政治局面等思想是中共八大路线的继续和发展,是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成果。

1.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a)中国人民抗日战

争的胜利,彻底

打败了日本侵略

者,捍卫了中国

的国家主权和领

土完整,使中华

民族避免了遭受

殖民奴役的厄

运;

b)促进了中华民族

的觉醒,使中国

人民在精神上、

组织上的进步达

到了前所未有的

高度;

c)促进了中华民族

的大团结,弘扬

了中华民族的伟

大精神;

d)对世界各国夺取

反法西斯战争的

胜利、维护世界

和平的伟大事业

产生了巨大影

响。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e)中国共产党在全

民族抗战中起到

了中流砥柱的作

用;

f)中国人民巨大的

民族觉醒、空前

的民族团结和英

勇的民族抗争,

是中国人民抗日

战争胜利的决定

性因素;

g)中国人民抗日战

争的胜利,同世

界所有爱好和平

和正义的国家和

人民、国际组织=

以及各种反法西

斯力量的同情和

支持也是分不开

的。

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

h)全国各族人民的

大团结是中国人

民战胜一切艰难

困苦、实现奋斗

目标的力量源

泉;

i)以爱国主义为核

心的伟大民族精

神是中国人民团

结奋进的精神动

力;

j)提高综合国力是

中华民族自立于

世界民族之林的

基本保证;

k)中国人民热爱和

平,反对侵略战

争,同时又决不

惧怕战争;

l)只有坚持中国共

产党的领导,发

挥党在全民族团

结奋斗中的中流

砥柱作用,中华

民族才能捍卫自

己的生存和发展

的权利,才能创

造美好的未来。

13.为什么说中过共产党是中

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

柱?

1)中国共产党实行的是全

民族抗战的路线,采取

的是持久战的战略方

针。

2)为了贯彻执行全面抗战

路线,中国共产党作出

了开辟敌后战场的战略

决策,并坚持在敌后广

泛开展游击战。

3)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

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

则,坚持抗战,团结,

进步的方针,反对妥协,

分裂和倒退。

4)中国共产党积极建设抗

日民主根据地。在抗日

民主根据地实行三三制

的民主政权建设,减租

减息,大力发展生产,

积极进行全化建设和干

部教育。

5)在大后方开展抗日民主

运动和抗战文化工作,

对于激发大后方人民的

爱国意识,坚持国共合

作团结抗战,支援抗战

前线,积蓄革命力量等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6)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

义溶入中国国情,创立

出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从

思想上武装了中国共产

党人,使他们极大的增

强了参加和领导抗日战

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自觉性。

上篇综述:风云变幻的八

十年

1.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

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

的历史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

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3.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在

政治上表现出两面性:

矛盾、斗争——依赖、

妥协

4.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

国近代史的开端:

a)鸦片战争以清政

府的失败而告

终,西方列强逼

迫清政府签订一

系列不平等条

约;

b)破坏了中国的主

权和领土完整,

破坏了中国的领

海主权,破坏了

中国的司法主

权,破坏了中国

的关税主权;

c)随着外国资本主

义的入侵,中国

的社会性质和革

命性质开始发生

质的变化,中国

社会逐步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中国人民逐

渐开始了反帝反

封建的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

5.近代中国两大主要矛

盾:1)帝国主义和中华

民族的矛盾;2)封建主

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俩大矛盾的关系:中国近

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

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

义和中华民族

的矛

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6.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

务:a、争取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

b、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其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前

提条件,后者是前者的目的和

归宿。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资本——帝国主义对中

国的侵略方式:军事侵

略、政治控制、经济掠

夺、文化渗透

2.军事侵略:资本——帝

国主义势力对中国的侵

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势力

对人民的压迫,给中国

民带来了深重

的灾难,使中国的经济和社会

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不平等条约:《瑷珲条

约》、《北京条约》、《勘

分西北界约记》、《改订

伊犁条约》,通过这一系

不平等条

约,俄国共侵占中国领

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3.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

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

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

反侵略武装斗争。

4.反侵略爱国官兵:刘铭

传、冯子材、关天培、

史荣椿、乐善、海龄、

邓世昌、林永升.

5.19世纪70年代至80年

代,中国周边威胁,陷

入“边疆危机”的主要

表现:

1)英国从印度侵入西

藏,又从缅甸入侵云南;

2)法国则从越南侵犯

广西;

3) 俄国从中亚入侵新

疆;

4) 日本吞并琉球、侵

犯中国台湾。

6.帝国主义列强未能瓜分

中国图谋的一个重要原

因:帝国主义列强之间

的矛盾和相互制约

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瓜

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中华民

族进行的不屈不饶的反侵略斗

7.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

原因:社会制度的腐败、

经济技术的落后

8.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

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

普遍觉醒.

9.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

看世界的第一人;

10.在《海国图志》中,魏

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

制夷”的思想,主张学

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

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

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

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

新风。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

1.《天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

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

的纲领性文件

a)它确立了平均分

配土地的方案;

b)它规定了农副产

品的生产与分

配;

c)实际上是起义农

民提出的一个以

解决土地问题为

中心的比较完整

的社会改革方

案;

d)具有不切实际的

空想的性质

2.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

由胜转衰的分水岭。

3.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

e)沉重打击了封建

统治阶级,强烈

撼动了清政府的

统治根基;

f)是中国旧式农民

战争的最高峰;

《资政新篇》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

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

方案

g)太平天国起义还

冲击力孔子和入

学经典的正统权

威;

h)太平天国起义还

有力地打击了外

国侵略势力。

4.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

因和教训:

i)原因:他们无法

克服小生产者所

固有的阶级局限

性;没有科学的

理论作指导;太

平天国也未能正

确地对待儒学

j)教训:在半殖民

地半封建的中

国,农民具有伟

大的革命潜力;

但它自身不能担

负起领导反帝反

封建斗争取得胜

利的重任;单纯

的农民战争不可

能完成争取民族

独立和人民解放

的历史任务。

5.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奕 、曾国藩、李鸿章、

左宗棠、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最先做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后这一思想被概括为“中学为体,西

学为用”

洋务运动的内容:a.)兴办近代企业;b)建立新式海陆军;

c)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6.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

其失败:

k)洋务运动的历史

作用:

i.在客观上

对中国的

早期工业

和民族资

本主义的

发展起了

某些促进

作用;

ii.洋务运动

时期,开办

了一批新

式学堂,派

出了最早

的官派留

学生,这是

中国近代

教育的开

始;

iii.洋务运动

时期,伴随

这资本主

义生产方

式的出现,

传统的观

念都受到

冲击,社会

风气和价

值观念开

始变化。

l)洋务运动失败的

原因:

A.洋务运动具有封建

性,在封建主义思想的

指导下,为维护清朝的

封建统治服务;

B.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

赖性,企图以来外国来达到“自

强”“求富”的目的;

C.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

朽性,其管理基本上仍是封建

衙门式的。

7.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

战:“三个要不要”

1)要不要变法;2)要不

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

和兴西学

8.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

教训:

失败原因(维新派的局限性表

现):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对帝

国主义抱有幻想;惧怕人民群

众。

意义: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

良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

动。

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

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

而下地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

不通的;

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

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

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联合统治

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

会制度。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

制度的终结

1.“三民主义”含义:民

族主义、民权主义、民

生主义

2.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

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

全国性政党,

其政治纲领是:“驱除鞑

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

均地权”。

3.1912年,为民国元年,

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

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性质的法典。

5.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的内容:“三个要不要”,

即:

1)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

翻清王朝;

2)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

共和;

3)要不要社会革命。

6.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a)辛亥革命推翻了

封建势力的政治

代表、帝国主义

在中国的代理人

清王朝的统治,

沉重打击了中外

反动势力,使中

国反动统治者在

政治上乱了阵

脚;

b)辛亥革命结束了

统治中国两千多

年的封建君主专

制制度,建立了

中国历史上第一

个资产阶级共和

政府,使民主共

和的观念开始深

入人心;

c)辛亥革命给人们

带来一次思想上

的解放;

d)辛亥革命促使社

会经济、思想习

惯和社会风俗等

方面发生了新的

积极变化。

e)辛亥革命不仅在

一定程度上打击

了帝国主义的侵

略势力,而且推

动了亚洲各国民

族解放运动的高

涨。

7.怎样评价孙中山的历史

地位:

a)孙中山具有顽强

的革命精神,他

首先喊出“振兴

中华”的口号,

不断摸索救国救

民的道路,并始

终坚持奋斗,不

愧是中国民主革

命的伟大的先行

者。他在领导人

民推翻帝制、建

立共和国的斗争

中建立了历史功

勋,是20世纪初

期推动中国发生

历史性巨变的主

要代表;

b)但是,孙中山并

没有找到中国的

真正出路。应当

说,护法运动的

失败不仅是孙中

山个人的失败,

也标志着整个中

国民族资产阶级

领导的旧民主主

义革命的终结。

它表明,中国的

旧民主主义革命

已经陷入绝境,

中国民族资产阶

级再也不能领导

中国革命前进

了。

8.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

教训:

失败原因:

1)从根本上说:

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

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

的。

2)从主观方面说:

a)没有提出彻底的

反帝反封建的革

命纲领;

b)不能充分发动和

依靠人民群众;

c)不能建立坚强的

革命政党,作为

团结一切革命力

量的强有力的核

心;

教训:资产阶级共和国

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

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

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

谋求新的出路

中篇综述:翻天覆地的三

十年

1.官僚资本四大家族:蒋

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

夫。

2.三座大山:外国帝国主

义,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

主义。

3.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

国方案:

a)地主阶级与买办

性的大资产阶级

的方案:

地主阶级与买办性

的大资产阶级事中国继

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的道路;

b)民族资产阶级的

方案:建立一

个名副其实的资

产阶级共和国;

c)工人阶级和其他

进步势力的方

案:建立人民

民主专政的国

家。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

物:陈独秀、李大钊、

鲁迅、胡适,蔡元培。

2.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

号:民主和科学

3.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

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李大钊。

4.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新三民主义

5.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就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

的正式形成

6.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意义):

a)无私运动表现了

反帝反封建的彻

底性;

b)五四运动是一次

真正的群众运

动;

c)五四运动促进了

马克思主义在中

国的传播及其与

中国工人运动的

结合

d)五四运动为1921

年中国共产党的

成立做了思想上

和干部上的准

备。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1.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

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

治的总方针

2.进入创造红军新时期的

三大起义: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领导人:毛泽东)、

广州起义(领导人:张太雷、叶挺、叶剑英)

3.反“围剿”的战术:“诱

敌深入”“避敌主力、打

其虚弱”

4.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

和土地分配方法:

a)坚定地依靠贫

农、雇农,联合

中农,限制富农,

保护中小工商业

者,消灭地主阶

级;

b)以乡为单位,按

人口平分土地,

在原耕地的基础

上,实行抽多补

少、抽肥补瘦。

5.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

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

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

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

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

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

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

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

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

关的转折点。

6.长征精神:

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

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

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

然胜利的精神;

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

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

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

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

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

依、患难与共、艰苦奋

斗的精神

就是坚持独立自主,事

实求是,一切从实际出

发的精神。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2.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

全面侵华战争由此开始

3.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

1)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

杀;

2)

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与财富;

3)

强制推行奴化教育。

4.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

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

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

新高潮的到来。

5.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

扩大会议,提出了在抗

日的条件下与民族资产

阶级重建统一战线的新

政策,批评了党内长期

存在的“左”倾冒险主

义、关门主义的错误倾

向。

6.四大战役:淞沪、忻口、

徐州、武汉会战(只有台

儿庄大捷)。

7.1939年国民党五届五中

全会,蒋介石还将抗战

到底的含义解释为“恢

复到卢沟桥事变以前的

状态”,这标着着国民党

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

消极抗战。

8.晋东北平型关大捷取得

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

队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9.三大口号:“坚持抗战到

底,反对中途妥协”;

“巩固国内团

结,反对内部分裂”;

“力求全国进

步,反对向后倒退”。

10.同顽固派作斗争时,应

坚持有理、有利、有节

的原则。

11.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

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

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

整顿文风。其中,反对

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是

整风运动最主要的运

动。

1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

意义:它成为时局转换

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

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

基本实现。

13.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a)中国人民抗日战

争的胜利,彻底

打败了日本侵略

者,捍卫了中国

的国家主权和领

土完整,使中华

民族避免了遭受

殖民奴役的厄

运;

b)促进了中华民族

的觉醒,使中国

人民在精神上、

组织上的进步达

到了前所未有的

高度;

c)促进了中华民族

的大团结,弘扬

了中华民族的伟

大精神;

d)对世界各国夺取

反法西斯战争的

胜利、维护世界

和平的伟大事业

产生了巨大影

响。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e)中国共产党在全

民族抗战中起到

了中流砥柱的作

用;

f)中国人民巨大的

民族觉醒、空前

的民族团结和英

勇的民族抗争,

是中国人民抗日

战争胜利的决定

性因素;

g)中国人民抗日战

争的胜利,同世

界所有爱好和平

和正义的国家和

人民、国际组织=

以及各种反法西

斯力量的同情和

支持也是分不开

的。

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

h)全国各族人民的

大团结是中国人

民战胜一切艰难

困苦、实现奋斗

目标的力量源

泉;

i)以爱国主义为核

心的伟大民族精

神是中国人民团

结奋进的精神动

力;

j)提高综合国力是

中华民族自立于

世界民族之林的

基本保证;

k)中国人民热爱和

平,反对侵略战

争,同时又决不

惧怕战争;

l)只有坚持中国共

产党的领导,发

挥党在全民族团

结奋斗中的中流

砥柱作用,中华

民族才能捍卫自

己的生存和发展

的权利,才能创

造美好的未来。

14.为什么说中过共产党是中

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

柱?

7)中国共产党实行的是全

民族抗战的路线,采取

的是持久战的战略方

针。

8)为了贯彻执行全面抗战

路线,中国共产党作出

了开辟敌后战场的战略

决策,并坚持在敌后广

泛开展游击战。

9)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

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

则,坚持抗战,团结,

进步的方针,反对妥协,

分裂和倒退。

10)中国共产党积极建设抗

日民主根据地。在抗日

民主根据地实行三三制

的民主政权建设,减租

减息,大力发展生产,

积极进行全化建设和干

部教育。

11)在大后方开展抗日民主

运动和抗战文化工作,

对于激发大后方人民的

爱国意识,坚持国共合

作团结抗战,支援抗战

前线,积蓄革命力量等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2)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

义溶入中国国情,创立

出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从

思想上武装了中国共产

党人,使他们极大的增

强了参加和领导抗日战

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自觉性。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1.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

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

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

2.1946年11月到1947年

2月,国民党军被迫放

弃对解放区的全面进

攻,而改为对陕北、山

东两解放区的重点进

攻。

3.三大战役:辽沈、淮海、

平津战役

4.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

攻:1)刘伯承、邓小平

率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2)陈毅、粟裕率军挺进

苏鲁豫皖地区;3)陈

赓、谢富治率军挺进豫

西。人民解放战争战略

进攻的序幕由此揭开。

5.1947年10月10日,中

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

宣言,提出“打倒蒋介

石,解放全中国”的口

号。

6.1946年5月4日,中共

中央发出《五四指示》,

决定将党在抗日战争时

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

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

田”的政策,基本上解

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7.1947年7月至9月,制

定和通过了《中国土地

法大纲》,明确规定“废

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

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

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

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

接收”,分配给无地或少

地的农民。

8.土地改革的意义:经过

土地改革运动,广大农

民分得土地其政治觉悟

和组织程度空前提高,

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

工农联盟进一步巩固和

加强。在“保田参军”

的口号下,大批青壮年

农民踊跃参加人民军

队。

9.“两个务必”:第一,“务

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

谦虚、谨慎、不骄、不

躁的作风,”。

第二,“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联系实际,谈其重要性:

“两个务必”是党的建设的伟大成果,不仅因为它是党在当时进行的伟大事业的客观需要,是党的

建设的实践结果,还因为它的丰富内涵显著地标志着党的建设的巨大成就,“两个务必”的形成与

发展,开创了党的建设的新局面,推动了党的事业的大发展。从党的建设的角度来看,“两个务必”

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实践、进行党的建设中形成的以民主作风为理论实质、以谦虚精神、

不骄不躁为思想基石、以艰苦奋斗为鲜明特色的指导思想和精神力量。

10.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

验:

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下篇综述辉煌的历史征程

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成立是历史新纪

元?

答:1,帝国主义列强压制中国,奴役中国人民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

世界的民族之林;2,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结束,人民翻身做主人;3,

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4,

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像社会主

义过渡,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创造了政治前提。

2.1951年底到1952年,

开展了“反贪污。反浪

费,反官僚主义”的三

反运动。

3.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

性成就有哪些?

答:1,从争取经济独立到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

从赢得政治独立到建设社会主

义民主

政治;3,从发展新民主

主义文化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文化;4,从打破封锁到

全方位对

外开放;5,从“小米加

步枪”到逐步实现国防现代化。

4.新中国成立来的历史昭

示?(太长啦,自己去理

解,在书209页最后一

段。)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

中国的确立

1.1953年提出党在过渡时

期的总路线,明确规定

党在这一时期的总路线

和总任务:要在一个相

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

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

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

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

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

造。

2.国家资本主义工商业改

造后,对资本家采取和

平赎买政策。

3.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最

主要的标志是社会主义

改造的基本完成。

4.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社会

改造是一场最伟大的变

革?

答:1,社会主义改造是在

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

制的一场伟大的变革,它对生

产力的发

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2,社会主义的改造的

胜利,为中国全面进行社会主

义建设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

路。

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

索中曲折发展

1.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

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

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

设道路的标志是《论十

大关系》

2.中共八大提出我国经济

建设的方针是:坚持既

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

综合平稳中稳步前进的

方针。

3.陈云提出的“三个主体,

三个补充”的思想:国

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

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

营是补充。计划生产是

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

生产是补充。国家市场

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

由市场是补充。

4.1961年1月八届九中全

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

行:调整,巩固,充实,

提高的八字方针。

5.“文革”这一错误的性

质:是中国共产党在独

立的寻找中国自己的社

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

发生的严重错误。犯

错的原因:1,由于社会

主义运动历史不长,社

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更

短,中国的社会主义建

设刚刚处于起始阶段。

2,由于中共的历史特

点,容易把已经不属于

阶级斗争的问题依然看

作是阶级斗争,从而导

致阶级斗争的严重扩大

化。

6.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民

主政治建设的内容。(没

有精准,仅供参考,同

学们自己理解概括)

a.经济建设方面:要实行

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

的方针,正确处理重工业、轻

工业和农业

的关系;

b.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

要把“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

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

有统一意志、

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活

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作

为努力目标,坚持人民民主,

尽可能团

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

建设新时期

1,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

会是伟大的转折?

答:1,全会冲破长期“左”

的错误的束缚,彻底否定了两

个凡是的方针。2,高度评价了

关于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

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

想。3,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

到社会主义

建设上来和实施改革开放

的战略决策。4,恢复了党的民

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5,形成

了以邓

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

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

放的序幕。

1.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

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

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

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

宁主义

2.《关于建国以来的党的

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的通过,标志着党和国

家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

正的顺利完成。

3.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

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

到共同富裕。

4.正确处理改革、发展、

稳定的关系:稳定是前

提,改革是动力,发展

是目标,三者相互促进。

5.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

初级阶段的含义是什

么?

答:一方面,我国已经是

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

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另一方

面,我国

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

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

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6.(党的十三大提出)现

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

中心,两个基本点):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民族

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

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

放,自力更

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

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7.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

利于”:

1)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

义社会的生产力;

2)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

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3)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

生活水平。

8.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

论。

9.十六大提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内涵)1)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

发展要求

2)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

3)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

利益

10.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第一

要义是发展,根本要求

是可持续发展。基本方

法是统筹兼顾,核心是

以人为本。

1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

要特征:民主法治,公

平正义,诚信友爱,充

满活力,安定有序,人

与自然和谐相处。

1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

的一切成就和根本原因

是:开辟了中国特色主

义社会道路,形成了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