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设计公开课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设计公开课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设计公开课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设计公开课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设计

周宁三中吴国量

(2课时)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本节课是学习了有关人体的呼吸、消化、血液循环和废物的排出等知识之后,向学生介绍的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中“眼与视觉、耳与听觉”的知识,从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入,既有知识的介绍,又有与现实结合的地方,是很好的一次事实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注意用眼卫生、用耳卫生,关爱盲人和聋哑人的情感。

2、教学目标:

(1).掌握眼球和耳的结构及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2)理解并记住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

(3)保持视觉和听觉卫生

(4)确立关爱和帮助有视觉和听觉障碍的人群的态度

3、教学重、难点

重点: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

难点:眼球的结构、视觉的形成过程及近视的原因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眼与视觉及耳与听觉”这部分内容是比较感兴趣的,他们

不仅对结构与功能感兴趣,更对与眼睛及耳朵有关的疾病感兴趣,尤其是与他们密切相关的“近视”、“耳聋”等信息,想要清楚地了解为什么。教学内容中设计的相关注意点和例子,能充分挖掘学生头脑中的感性材料,能调动学生结合现实和生活经验,去认识,去分析,去总结应用。

三、教学准备:PPT课件、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略

六、教学板书: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一、眼和视觉

1、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2、视觉的形成:

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皮层视觉中枢

3、近视及预防

七、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l.以学生的发展主要目标,在授课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引导他们广泛地开展讨论,并及时及练习去巩固,让学生学用结合,及时体会成功的喜悦。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性学习的习惯,并且将知识的形成过程及时变为学习成果。

3.多创设问题情境和直观画面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交流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达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的目的。

4.授课时,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熟悉的人和事物,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能力。

不足之处:

1.教学过程灵活性不够。比如在进行“瞳孔大小的调节”一段内容时让学生思考的空间不够,导致结论出来太突然。

2.组织教学中,虽然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是未能关注到全体学生,使得部分学生少有机会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总之,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多根据课程结构特点及学生的基础

和实际教学环境,多提倡灵活多娈的教学手段去完成教学目标。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