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画皮》由小说到电影的审美转变

《画皮》由小说到电影的审美转变

《画皮》由小说到电影的审美转变
《画皮》由小说到电影的审美转变

《画皮》由小说到电影的审美转变

[摘要]电影《画皮》以丰富的现代元素为支撑,这些元素既有知名青年偶像演员的加盟,同时也包括电影叙事侧重的调整。影片利用影像表达的手法,将小说《画皮》的精髓突出,同时又使得一部艺术性极高的文学作品在主题阐释这个生长点上,获得了一次全新的现代演绎。

[关键词]《画皮》电影;文学

一部小说《画皮》,写出了人妖世界的隔绝。人与妖的交战,便是欲望与修道的交战。

一部電影《画皮》,描绘了人妖共处的世界。人与妖的交战,便是爱欲与情理的交战。

在小说《画皮》中表现出的是爱欲和理性的分离。小说里的主人公王生的遭遇表明,噩运往往因仅凭爱欲去选择才会招致。最后能解救世人的是凭道士指引。且小说中王生的爱欲只与妖产生。王生与妻子之间,伦理关系则是要突出的关键。从审美角度说,这些内容,既是时代的明显标记,同时又给现代读者在阅读时因为历史背景的不同而产生出审美距离,这种距离构成了小说的魅力之一。小说《画皮》突显出在叙事、描写和结构安排上的离奇和纯文本的审美价值。

小说的主题是谈人欲与除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道士这个形象尤显重要。小说中描写的王生以眼目之欲左右了意志的选择,并降服于这种选择,以致迷惑,深陷自己的欲望之中,害人害己。从各方面讲,小说的叙事重心在于将人的极端脆弱和疯狂展露出来。文学叙事的集中性也正将王生欲望的罪恶突出。妖的形象意义在于反射出人的内在缺陷,并以极端的方式暴露出这些缺陷。而能将一切的偏颇和失足救赎的是,道士的力量。

但在现代电影《画皮》中,爱欲与理性在人的内心深处同时具备。当男女主人公面对彼此时始终要受到爱欲与理性在自身内的交战煎熬。为了打上时代的鲜明烙印,影片中的王生和佩蓉之间也存有爱欲。佩蓉之所以最后是个隐忍的形象,在于她的爱欲让她更理性地选择了承担。在佩蓉的身上,爱欲和理性的交战结果是融合。靠自我理性的选择烘托出了佩蓉这份爱的伟大。王生在爱欲和理性的二难选择中,焦灼而不确定,所以这个形象既可恨、活该又可怜。电影最具突破性的是,小唯确为妖,可在影片结局表明,小唯在爱欲受挫后,理性萌生出来,使得小唯的爱欲同样染上了理性色彩,因而消磨掉了妖性,获得了人间理解的爱!可以说人的理性力量直接战胜了妖力,让妖回到了妖的本来世界。

电影的主题是在谈人情,人理和人欲。三者之中,不再把凭道除欲作为核心规范结构。重点是展现人性的自我绑缚和挣扎,即人欲在情理间的摇摆和选择。王生懂情理,但也有欲望,他在两者之间的抉择本身成了最尖锐的冲突,这一点不像小说《画皮》仅从揭露王生爱欲罪恶的单一思路去表现王生堕落和迷失。影

《倾城之恋》电影与小说的对比

《倾城之恋》电影与小说的对比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最脍灸人口的短篇小说之一。 故事发生在香港,上海来的白家小姐白流苏,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姻,身无分文,在亲戚间备受冷嘲热讽,看尽世态炎凉。偶然认识了多金潇洒的单身汉范柳原,便拿自己当做赌注,远赴香港,博取范柳原的爱情,要争取一个合法的婚姻地位。两个情场高手斗法的场地在浅水湾饭店,原本白流苏似是博输了,但在范柳原即将离开香港时,日军开始轰炸浅水湾,范柳原折回保护白流苏,在生死交关时,两人才得以真心相见,许下天长地久的诺言。作者自述《倾城之恋》是一个动听的而又尽人情的故事。《倾城之恋》里从腐朽的家庭走出来的流苏,香港之战的洗礼并不曾将她感化成为革命女性;香港之战影响范柳原,使他转向平实的生活,结婚并不使他变为圣人,完全放弃往日的生活习惯与作风。柳原与流苏的结局,虽然多少是健康的,仍是庸俗。 由许鞍华执导,周润发、缪骞人等主演的电影《倾城之恋》改编自张爱玲的同名小说。电影描述失婚的上海富户养女白流苏,邂逅不羁的南洋才俊范柳原,发展出一段华丽而又凄美的爱情故事;最后,太平洋战争爆发,在漫天烽火下,繁华美梦虽尽碎,却造就了陷落中的范、白在香港暂过平淡的同居生活。 文学版,是以文字的形态出现;而影视版,则是大众声色的产物。搬上银幕的张爱玲小说,保留了其故事性和戏剧性,场景

转换、冲突和磨难,充斥了全文,悲欢离合之后最终是一个大团圆的结合——竟是一出刻意的电影,而电影基本上孔算不负众望,有一股子张爱玲小说淡淡的域外人的味道,此外,声色光影使其增色不少。 文学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文学是通过文字呈现给读者的,而电影则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力。在小说中流苏的相貌只出现过一次:“纤瘦的腰,孩子似的萌芽的乳”、“半透明的轻青的玉”似的皮肤、“小得可爱”的脸,还有“一双娇滴滴,滴滴娇的清水眼”,整个给人一种小雀儿的感觉,但到底是什么样的雀儿,那就见仁见智了。而电影则是通过影像将想像具体化了,在电影中,白流苏的出场是在戏院。台上小生与青衣的温存算是衬托了流苏的孤独身世。随着镜头的慢慢移动,再渐渐推上去,我们见到了这位窈窕淑女一样的白家小姐。一头短发、一身青色的旗袍和一副虽不太漂亮但很耐看的脸蛋便是她的全部。 小说中刻画人物形象自然少不了语言,而电影中,最欠缺不了的更是语言,甚至可以说,通片由语言构成,无“言”不成片。比如范柳原,前一句还在固执地说“我要你懂得我!”马上就“换了一副声调,笑道:‘是的,别忘了,你的特长是低头’”。在电影中这会是一个多么戏剧性的态度转变,正在苦恼中的他看到流苏低头,马上换了一副调戏的嘴脸,花花公子的样子又回来了。 在很多文学中的细节是电影无法表现的,比如说文章开头流苏的哥哥让她为前夫奔丧时,她“若无其事地继续做刀的鞋子,

推荐的英文小说及电影

1. The Lord of the Rings, JRR Tolkien 指环王,J.R.R.托尔金 2. Pride and Prejudice, Jane Austen 傲慢与偏见,简·奥斯丁 3. His Dark Materials, Philip Pullman 黑暗物质,菲利普·普尔曼 4. 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 Douglas Adams 银河系漫游指南,道格拉斯·亚当斯 5. Harry Potter and the Goblet of Fire, JK Rowling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J.K.罗琳 6. To Kill a Mockingbird, Harper Lee 杀死一只知更鸟,哈珀·李 7. Winnie the Pooh, AA Milne 小熊维尼,A.A.米尔恩 8. Nineteen Eighty-Four, George Orwell 1984,乔治·奥威尔 9. The Lion, the Witch and the Wardrobe, CS Lewis 纳尼亚传奇:狮子、女巫、魔衣橱, C.S.刘易斯 10. Jane Eyre, Charlotte Bront? 简·爱,夏绿蒂·勃朗特 11. Catch-22, Joseph Heller 第22条军规,约瑟·海勒 12. Wuthering Heights, Emily Bront? 呼啸山庄,艾米莉·勃朗特 13. Birdsong, Sebastian Faulks 鸟之歌,塞巴斯蒂安·福克斯 14. Rebecca, Daphne du Maurier 蝴蝶梦(吕蓓卡),达夫妮·杜穆里埃 15. The Catcher in the Rye, JD Salinger 麦田里的守望者,J.D.塞林格 16. The Wind in the Willows, Kenneth Grahame 柳林风声,肯尼斯·格雷厄姆 17. Great Expectations, Charles Dickens 远大前程,查尔斯·狄更斯 18. Little Women, Louisa May Alcott 小妇人,露意莎·梅·奥尔柯特 19. Captain Corelli's Mandolin, Louis de Bernieres 柯莱利上尉的曼陀林,路易斯·德·贝尔尼埃 20. War and Peace, Leo Tolstoy 战争与和平,列夫·托尔斯泰 21. Gone with the Wind, Margaret Mitchell 飘,玛格丽特·米切尔 22. 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 JK Rowling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J.K.罗琳 23. Harry Potter And The Chamber Of Secrets, JK Rowling 哈利·波特与密室,J.K.罗琳 24. 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aban, JK Rowling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J.K.罗琳 25. The Hobbit, JRR Tolkien 霍比特人,J.R.R.托尔金 26.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Thomas Hardy 德伯家的苔丝,托马斯·哈代 27. Middlemarch, George Eliot 米德尔马契,乔治·艾略特 28. A Prayer For Owen Meany, John Irving 为欧文·米尼祈祷,约翰·欧文 29. The Grapes Of Wrath, John Steinbeck 愤怒的葡萄,约翰·斯坦贝克 30.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Lewis Carroll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刘易斯·卡罗尔 31. The Story Of Tracy Beaker, Jacqueline Wilson 崔西·贝克的故事,杰奎琳·威尔森 32. 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 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 33. The Pillars Of The Earth, Ken Follett 圣殿春秋,肯·弗雷特 34. David Copperfield, Charles Dickens 大卫·科波菲尔,查尔斯·狄更斯 35. 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 Roald Dahl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罗尔德·达

英国病人小说与电影对比

Brief Introduction The whole story is about four dissimilar people brought together at an Italian villa during the Italian Campaign of World War II. The four main characters are: an unidentifiably-burned man—the titular patient, presumed to be English; his Canadian Army nurse, a Sikh British Army Sapper, and a Canadian thief. The story occurs during the North African Campaign and centers on the incremental revelations of the patient's actions prior to his injuries, and the emotional effects of these revelations on the other characters. Similarities: 1.major idea: the war and the morality; the love and the human nature; the gender and the power. The war destroys everything. It breaks peace, beauty, and human nature.During the cruel war, there are many things becoming under suspicion.: the love, the loyalty, the ownership, the friendship,and the morality. So both the novel and the movie aim at criticizing the wars and representing the effects on human nature and love. 2.technique of expression: Both the novel and the movie are skilled in dealing with time sequence and spatial order to give a better narration. For example, the person and the person pronoun always keep changing, and the constant change of the time is also the highlight. 3.Figures: All the important characters are kept. Differences: 1.the whole plot:Different from the movie,the telling of the love story about Katharine and Almasy ends in the middle of the story.Much more information about other people is mentioned in the novel.That is to say,the story in the novel;s version is more complicated and elaborate. 2.details: A.In the novel,when Katharine’s husband, Clifton, knew that her wife had cheated on him, he chose to revenge by making the aircraft be crushed. But in the movie it is not mentioned as that, and maybe it is just a accident. B.In the novel, the reason that Kip left is not because his friend died of bombing.Kip hated the war. The author prefer the movie. 1.The brilliant directing and acting 2.The recreating of the story,the simplifying of relationship 3.Detail: the church scene is magnificent,and the hiden meaning of the book

小说和电影在表达上的不同

浅析小说和电影在表达上的不同 表达思想的方式有很多种,声音文字画面影像。在这些纷繁的选择里,不管是表达自己的思想或者是解读别人的思想,很多人都比较青睐通过小说和电影这两种方式。本文将结合文学作品《飘》改变成电影《乱世佳人》为例,从作品本身以及作品受众两个角度来讨论电影和小说在表达上的不同。 从作品本身来说。首先小说和电影在表达方式上,就有很大的不同。 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以文字为主要的载体,通过描写叙述抒情等手段去表现作者的思想。无论是对于人物形象还是时代背景,文字的描写都必须是直接而充分的。如小说《飘》就花了大量的笔墨描写女主人公的家塔拉庄园的景色,以及随着美国内战而由兴到衰而后又在女主角的努力下恢复生机的具体情况。与小说相比,电影的表达手段就丰富了许多。从画面到台词再到演员的表现,都是小说所不具备的。在改编成电影之后,对于塔拉变化的描述就可以直接通过画面取景来反映,相比大篇幅的文字而言,更加直观具体。而小说中对于人物内心的描写是详细而直接的,而电影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则只能通过演员的台词语言、面部表情来表现。《乱世佳人》正是有了两位演员到位的表演,才更加深刻经典。 也正是因为这个区别,使得小说《飘》整体更侧重时代背景的刻画和时代主题的反应,内战对整个国家以及每一位民众的影响,在

小说中都刻画的很具体。而改编后的电影,都直接通过画面布景来表达这一主题,在此之上,还加进去了很多男女主人公的对手戏。在反应了时代背景的同时,推进了情节的变化,更细腻的表现了男女主人公的感情变化。使电影更像是一部史诗爱情片,爱情的成分比小说更浓重。 此外,电影和小说在表达主题时,采取的结构安排和叙事顺序也会有一定的区别。 小说改编成电影之后,往往要考虑表达的主题侧重,为其自身的主题而服务的同时,表达不同的思想在结构安排和时间顺序上也会有一点区别。首先在详略安排上,通常电影和小说的安排都有出入,小说只能用文字描述的局限性使得它在表现景色时代时,安排不能像电影一样用画面来反映,而必须花费一定的笔墨交代清楚以更好的表达主题。而在时间顺序上文学作品可完全按照时间推进,或者运用倒叙手法,但是倒叙在电影中运用似乎更为便捷有效。有时候为了表现故事的曲折性,很多电影会运用倒叙插叙等手段使故事更加具备可看性。例如美国经典电影《阿甘正传》在拍摄的时候,时间顺序就没有忠实于原著。而在飘这部作品中,完全是按照时间推进的,以时代的变迁反应美国内战对于人民生活的影响,电影在这方面忠实于原著,没有做过多的改变。 从作品的受众出发,小说和电影的表达方式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活着》小说文本与电影作品之间主题表达的比较分析

《活着》小说与电影作品之间主题表达的差异分析 姓名:陈艳 专业班级:08汉语言文学1班 学号:080504011113

摘要:余华的小说《活着》发表后得到多方好评,使它成为20世纪90年代重要的小说之一。1994年,小说《活着》由张艺谋导演改编成同名电影,葛优、巩俐主演,并且获得多个奖项。然而,小说和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创作方式和表现形式不同,所以两种艺术形式对同一主题的阐释必然有差异。同一个“活着”,余华和张艺谋给读者观众呈现出它的不同。 关键词:活着;小说与电影;忍耐;希望;比较 一、小说《活着》主题:为活着本身而活着;忍耐 小说《活着》由福贵徐徐道来他的苦难人生,福贵年轻时因家里富裕常年在外赌博,最后把家产全部输光,福贵爹也被他气死,剩下的一家老小跟着他开始过上贫穷的生活,接着在以后的几十年里,随着年龄增长福贵的人生呈现出不断减缩的情景,家里七口人在他眼前相继死去,还有和他有关联的其他生命也陆续消失。与他相关的人和物随着岁月的流逝都远离了他。这些事物的离去使福贵一个人孤独留在世上,不禁让人思考他活着的支柱是什么。从作品看,通常的理解福贵没有活着的支撑,反而有很多选择死亡的理由,他可以悲伤过度而死可以绝望而死,但是福贵选择了活着。而且作为后死者他活得这么久。学者季羡林对长寿有过这样的看法:“随着自己的年龄的增长,我现在越来越觉得,在人世间,后死者的处境是并不美妙的。年岁越大,先他而走的亲友越多,怀念与悲思在他心中的积淀也就越来越厚,厚到令人难以承担的程度。”福贵没有学者季羡林拥有的包括亲人、金钱、地位、名誉等可以寄托精神的生活动力,季羡林对自己后死的情况尚且感到孤独空虚而难以承担,福贵这种普通后死者晚年的凄凉则更是难以言语,有时悲切凄凉之感会让人感到死亡比活着更好,赤条条的福贵寻死的理由有很多,但是作品里福贵却选择顽强乐观地活着。他把死去的亲人深深地记在脑子里,常常唤他们出来和他做伴。然而这种回忆并非他活着的理由,不过是为了舒缓浓重的寂寥。余华在《活着》前言里朴实而深刻地讲述了福贵活着的理由:“《活着》讲述了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从这里可以看出福贵活着的理由仅只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因为“我”这个生命存在所以要活着。这正是作者通过这篇小说主要要阐释的主题。作者余华从深层次的哲学层面为读者揭示了一个冷峻深远的道理。 小说《活着》不仅从哲学层面为读者揭示了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深刻道理,同时也浅层次地为读者展示了另一个活着的道理。 小说的讲述给人透彻的痛苦和震撼的感觉,作者通过把极大的苦难降临到福贵身上,把属于他人生里的东西一点点剥离,夺去他生存的理由,让主人公独立在世上,而使作品本身要表达的活着的理由(为活着本身而活)凸现出来。作者在凸现这个主题的后面还向读者传达着另一个主题:忍耐。作者在小说的韩文版自序中说:“‘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也正如小说所表现的,作者给福贵安排的苦难接踵而来,从没有透息的机会,福贵的人生笼罩在痛苦之下,他的生命被苦水彻底“浸润”着。福贵的人生就是对现实命运中的苦难平庸的忍耐。面对亲人生命的逝去福贵徒有着一身的力气却无处可使,正如看着一个生命在渐渐消亡,眼看着他/她张着嘴拼命呼吸想留在人世的时候,你什么也不能做。在死神面前,人的力量显得无比渺小,谁也无法阻挡生命的脆弱,在经历渺小和无能为力的体验时,人会感到人生空虚毫无价值。面对亲人们即将死亡,福贵没来得及思考自己

刘良华教育小说与教育电影研究B

网络教育学院2014年下半年期末考试 《教育小说与教育电影研究》试卷(B) 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开卷考试 2.试卷共四大题,满分100分 一、不定项选择题(5×2=10分) 1.世界三大宗教指的是:() A. 基督教 B. 东正教 C. 佛教 D.伊斯兰教 2.电影《死亡实验》中的人物有() A. 特拉维斯 B. 麦克?布瑞斯 C. 史密斯 D. 安德森 3.俄罗斯电影《回归》中的人物有() A. 伊凡 B. 安德烈 C. 彼得 D. 娜塔莎 4.小说《围城》里的人物有() A. 方鸿渐 B. 唐晓芙 C. 苏文纨 D. 孙柔嘉 5.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里的人物有() A. 埃米尔 B. 娜塔莎 C. 皮埃尔 D. 安德烈 二、单项选择题(5×2=10分) 6.电影《达摩祖师》里的人物是() A. 慧可 B. 乔达摩?悉达多 C. 释迦摩尼 D. 慧能 7.电影《小鞋子》里的人物是() A. 阿里 B. 朱蒂 C. 安迪 D. 贝克 8.由同名童话故事改编的电影《绿野仙踪》里的主人公是()

A. 珍妮 B. 丽莎 C. 桃乐丝 D. 伊莎贝拉 9.电影《孔子》里的主人公是() A. 李耳 B. 仲尼 C. 荀子 D. 老聃 10.电影《海上钢琴师》里的主人公是() A. 玛利亚 B. 特洛伊 C. 1900 D. 阿甘 三、简答题(5×6=30分) 11.从教育的角度简述小说“神童的成长”的一至三个细节 12.简述电影“天堂的颜色”的故事情节 13.简述电影“音乐之声”的故事情节 14.简述电影“海上钢琴师”的故事情节 15.简述电影“回归”的故事情节 四、论述题(2×25=50分,页面不够可写在试卷的背面) 16.从教育学的角度解释电影“死亡诗社” 17.从教育学的角度解释小说“红楼梦”

从小说到电影

从小说到电影 之前的状态,影片中为何没有? 答:小说由于其自身的媒介特质,可以花费大量的篇幅来描写环境特质、人物体貌特征,给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来塑造故事。但,电影的时长基本属于既定,这就要求电影必须在既定的时间内选择具备故事冲击性的段落来改编。 A.不具备故事的冲击性(举例:淡化长林)。 B.小说与影片的重点内容由篇幅含量决定。 3、影片中串场字幕有何作用?请举例说明。 答:①一段文字代表一个事件的起因或者结果; ②存在强烈的戏剧冲突的事件即将发生或者结束; ③划分时间段,潜在;划分影片的段落结构。 4、导演在进行小说的改编时,是如何弱化原著悲剧性的?请举例说明。 答:①弱化悲剧方式一:歌舞穿插 ②弱化悲剧方式二:方言的运用 地方特色的语言幽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起到调节剧情氛围的作用。 ③弱化悲剧方式三:剧情的幽默戏剧化 巧合、戏谑、误会 5、姜文导演进行小说改编的特征有哪些?举例说明。 答;①在想象、虚构的自由天地里充分发挥戏仿、反讽、戏谑、荒诞等艺术手段,隐喻探究人类的精神状态; ②运用非经典文学作品,破除接受群体对文学的迷信先入为主的心理,以获取改编的自由; ③运用寓言化思路大力改编原著作品; ④关注人的生存状态。 6、冯小刚导演作品的显著特征是什么? 答:A.主角的平民人物和视角的平民意识. 表现为关注都市普通人社会地位、梦想和生存空间的一种价值观和心理趋向。冯小刚贺岁电影的平民意识主要体现在都市普通小人物的烦恼与梦想上,从而显示他对现代都市生活中普通人处境的热诚关注。 B.“含泪笑”的喜剧风格 冯小刚电影的喜剧效果不足以夸张外部动作引笑,而是通过既有的叙事内容和主题指涉,在相对含蓄和平实的叙述中表现既定的内涵,这种内涵往往具有

傲慢与偏见电影与小说对比

Number: 2010051614 Word count: 1061 Style Comparison between Book and Movie on Pride and Prejudice Most people hold the view that a film based on a famous novel should be the same as the original work. However, the film, another form of new literature creating, just as translation, must have some differences from the book. A French writer Marcel states that the film version is not restricted by loyalty to the original story, nor the simple repeat of the content as a literature creating activity (2005, p.22).This thesis aims at comparing the style between the well-known novel pride and prejudice by Jane Austen with the 2005 film adaptation by Joe Wright to discover that the movie adaptation has its own profound meaning and understanding as a new work creation without entire copy of original work. The original work takes on an irony and realistic style. Jane Austen lived her life among the landed gentry. Her realism, biting irony and social commentary have gained her historical importance among scholars and critics. The novel Pride and prejudice deals with Mr. Darcy’s pride leads to Elizabeth’s prejudice, and how the prejudice and misunderstanding are removed as they learn more about each other. As we know, Austen’s work s have little narrative or scenic description and contain much more dialogues. Take the marriage of William Collins and charlotte Lucas to analyze the irony style. The reasons why Mr. Collins wants to marry are: firs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 (Austen, 2001, p.3).Second, he thought that it is a right thing to set the example for matrimony in his parish. Third, he gets advice and recommendation from his patroness. This is a humorous and piercing description. Obviously, there is not love in this married couple. Charlotte clear knows that she is at the age of 27, without a good fortune. She clearly knows that she has no other way to improve her social position except to marry a husband with a good fortune. In her eye, marriage has been her object, without considering either man or matrimony. It is clear that they get married for duty, for consideration of life guarantee, not for love. Through the descriptions of Mr. Collins and Charlotte’s marriage, the novel perfectly shows an irony style. Furthermore, we can find the realistic style in the book, because money is an unavoidable topic to the theme of marriage in it. At that time, Britain is at the period of transition from Capitalism to Capitalist Industrialization. Money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people’s mind about social value. A western literature critic shows that “even David Ricardo had an unlikely clearer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function of money in daily life as Jane Austen.”(Zhu, 1985, p.178) Women have to rely on marrying a rich man to improve their social status. Mrs. Bennett’s eager to get her daughters married is a good example to support this idea. Her daughters cannot guarantee their life, when Mr. Bonnet passes away. And also in the novel, there are many times mentioned about one’s property, such as “four or five thousand a year”“ten thousand a year”, which implies people will judge others not by quality but by money. In short, the novel reflexes how great the money affects on people’s life, people’s marriage, people’s value. Through it, the novel successfully creates a realistic

从小说到电影的转换与流变_440

从小说到电影的转换与流变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7-62-01 作为清代小说家蒲松龄《聊斋志异》中脱颖而出的一部优秀短篇小说,《画皮》栩栩如生地讲述了一个奇异的故事。从作品结构上划分,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部分,即“王生遇鬼”、“道士除妖”和“妻子救夫”。故事结构紧密,内容跌岩起伏,塑造了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蒲松龄既写出了王生的贪婪、女鬼的恶毒,又描绘出妻子的贤惠。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封建社会家庭内部的人情冷暖。 《电影艺术词典》对电影做了这样的定义:“电影是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运用照相(以及录音)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以及声音)摄录在胶片上,通过放映(以及还音),在银幕上造成活动影像(以及声音),以表现一定内容的技术”。电影视听语言的独特性,画面的直观性、故事情节的具体性、画面的生动性,使它本身具有非常强烈的画面与艺术的感染力,并且也是变化最快的现代艺术形式之一。所以,电影与文学

之间不是简单对应的关系。 随着电影的出现,电影取材的对象放眼在文学上了。于是像《画皮》这样可塑性较强的文学文本,被拍摄成了相关电影。主要有:鲍方导演的《画皮》、胡金铨导演的《画皮之阴阳法王》、陈嘉上导演的新版《画皮》。三部影片以文学作品《画皮》为蓝本却又各有差异。纵观这些电影,为什么《聊斋志异》尤其是《画皮》的改编会如此长盛不衰而且出现如此明显的流变呢?究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大众文化传播的角度 从古至今,人们关注、探索的热点都离不开鬼神的故事,所以鬼狐文化或对异度空间的关注与猜测自古盛行而且欣欣向荣。人们喜欢谈论或者幻想充满奇妙和神秘感的世界,而不是现实人生。同样,作为宝贵文化资源的聊斋故事。虽篇幅短小精悍却情节离奇曲折,弥漫着神奇瑰丽的艺术想象。 2、传统文化的影响

从小说到电影的叙事转换

日本导演黑泽明具有“电影界的莎士比亚”之称,由此可知其影响。1950年,日本导演将芥川龙之介的著名小说《筱竹丛中》搬到荧幕上去,并且用芥川龙之介所创作的一篇小说《罗生门》作为电影的题目。电影《罗生门》经上映就获得了观众和业界的一致好评,并且获得了1951年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圣马克金狮奖,从此开始,日本电影渐渐受到世界的注意。根据芥川龙之介的著名小说《筱竹丛中》和导演黑泽明所改编的《罗生门》,本文将在故事叙述方式上进行分析、对比,并且对不同的叙事方式进行深入探讨和总结,看看电影如何超越小说传递信息给观众。 一、小说中的叙事方式 芥川龙之介的著名小说《筱竹丛中》中,围绕七个人之间的相互纠缠进行故事的展开,给读者营造了一个复杂的故事结构。这种只对众人供词进行记录的方式,在小说叙事中是比较少见的。强盗多襄丸、死去的武士金泽武弘(借巫女之口)和其妻子真砂是七人中的关键人物,这三者在小说中最本质的分歧,是对武士死因的态度。强盗多襄丸承认自己是在一场正式的比赛中将武士杀死,但是女子却说他是在梦中成全了丈夫,而武士则说其选择的是自杀的方式。 在小说《筱竹丛中》,读者无法观看到官方对于此案的判决,并且无法仅仅依靠单一的供词以局外人的身份来拼凑一个完整的事实过程,因此,可以认为,芥川龙之介真正的用意并不是让读者进入到错综复杂的案件中,而是让读者在相互的矛盾中,得出人是无法信赖的结论。[1]当然,民众百姓想要获得官方公正的判决看起来更是非分之想。小说中所描绘的现象也是当时真实社会中某种客观的反映。 借助叙述学中的一些理论对小说《筱竹丛中》中的叙事方式进行分析和讨论。读者在观看小说《筱竹丛中》时,七个人物的七份供词是故事的框架,这中间显然存在一些空白的地方,读者可以理解为意义上的空缺或者隐藏的部分,但是这也不阻碍它们与事实真相的关系。那么,读者应该如何看待小说《筱竹丛中》中故事的叙事方式呢?从查特曼对叙述者介入叙事的方式进行着手。缺席的叙述者,在小说《筱竹丛中》很难发现叙事者的声音和身影,并且丝毫寻找不到叙述的痕迹。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故事的叙述者仅仅是一个作品的收藏和整理者,对作品本身并没有任何的影响。 二、电影《罗生门》的叙事方式 当小说《筱竹丛中》中的故事被导演黑泽明搬到荧幕上后,小说《筱竹丛中》中的诸多信息被改变,也许是出于观众观看电影对视觉的要求,导演黑泽明所执导的电影《罗生门》在小说《筱竹丛中》的基础内容上增加了一些其他的东西。首先,导演设置了罗生门和衙门这两个场景,采用日本传统歌舞伎的表演方式。审判官并没有出现,给观众留下一个不在现场的在场者的身份。当罗生门中的僧人作为一个第三者的角色,不仅仅让故事情节有效地联系在一起,而且也对案情进行评判。其次,黑泽明导演对小说《筱竹丛中》最大的改动是将凶杀事件的真相中樵夫的供词进行增加。按照小说中佐藤忠男的理解,樵夫叙述事实的真相,并不是为了将事情变得更加的复杂,而是需要通过揭发三份供词中的谎言,可是樵夫揭发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对电影《罗生门》的故事情节进行分析,天下着大雨,在罗生门中樵夫和僧人经过一些人的启发,渐渐的回忆自己在官府中陈述供词时所遇到的事情。樵夫和僧人对自己的供词进行了复述,然后又对三个当事人和抓捕强盗的捕快的供词进行复述,从这里可以看出,官府得到的供词总共有六份,电影中省略了小说《筱竹丛中》中武士母亲的形象。打杂儿对樵夫的部分谎言进行揭穿,樵夫对整个事件的过程进行描述,推翻了之前他在官府留存的供词。但是,不难看出,樵夫的第二份证词也存在着大量的谎言,不过却也向着真相迈进。[2]樵夫的谎言被打杂的揭发使得故事走到的结尾,樵夫在罗生门的角落里领养了一名弃婴。按照电

怨女的电影与小说的差别

《怨女》 ——电影和小说差几许? 摘要:电影和文学有着两种不同的媒介,有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从文字到影像是一个创作到再创作的过程,是一个从“读”到“看”的过程,本文试图从张爱玲的小说原著到后期改编的电影中找到人物心理活动的变化,苍凉意味的表达程度,人文关怀的变化来进行简单的分析《怨女》。 关键词:性格;情节;删减; 正文: 张爱玲应该被称作民国时期一个传奇的女子,一生经历颇多,不论是个人家族的变迁还是爱情之路的轰烈都是颇具坎坷的。她算得上年少有才有智的奇女子,得益于士大夫的家庭和周围浓厚的文学氛围,自小就已在文学史上崭露头角,但她的小说作品因自己个人坎坷经历和特有的文学风格酝酿着悲凉的情怀。 《怨女》算是根据张爱玲被誉为“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的小说《金锁记》改编,把《金锁记》进行适当人物情节的删减、更替,更加详细的铺开叙述。《怨女》原著对少女银娣如何成为一个专横母亲和刻薄婆婆的人生经历,讲一个婚姻不幸的女人由“被压迫”到“压迫人”的畸形心理,张氏采用独特细腻的写作手法,将银娣的性格变化刻画得传神入微,将俗语“多年媳妇熬成婆”的负面含义演绎的淋漓尽致,揭露了旧中国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摧残。 1988年,台湾汉章导演、编剧以电影的形式呈现小说《怨女》,但或多或少有着和原著的差别。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我看到的两者之间的差别: 一、人物心理活动在电影中的的弱化 小说《怨女》中银娣去药店抓药时,那药店的抽屉在她的注视下蒙上了一层奇幻的色彩,“一排排的乌木小抽屉,嵌着一色平的云头式白铜栓,看他高高下下一只只找着认着,像在一个奇妙的房子里住家。”把一排排抽屉看做奇妙的房子,如此超乎寻常的想象,也只有在张爱玲的笔下才能得到肆无忌惮的展示。从银娣对抽屉充满奇幻的想象中,能够传达出银娣对药店伙计小刘的浅浅爱意。但

从小说到电影看《推拿》的改编

从小说到电影看《推拿》的改编 [摘要]毕飞宇的长篇小说《推拿》是一部值得我们细细品读的作品,盲人的世界没有任何色彩,似乎只有用黑与白的文字和纸张,才能最大限度地呈现盲人内心世界中的爱恨情仇与矛盾冲突。而娄烨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推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斩获了金马奖六个奖项。这得益于娄烨导演对小说中“情”与“事”的完美再现,对文学原著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精准拿捏,对叙事结构与情节独具匠心的保留与改编,最重要的是对毕飞宇小说《推拿》核心思想的继承与呈现。 [关键词]《推拿》;盲人;文学原著;电影前苏联电影理论家波高热娃说道:“影片,首先是情节的视觉再现。”小说和电影有着两种浑然不同的门类艺术展现方式,小说的主要载体是文字,而电影则主要靠着一个又一个的画面相连,串联成连缀的结构。纸质传媒是小说的传播方式,将一个个的文字印刷在纸张上。而电影是通过电子传媒,是大量的电子画面连成的动态影像。二者由于这一差异性,产生了叙事艺术上的区别,也正因为二者叙事艺术上的各有所长,也更能够相互补充同一个思想内涵。小说的叙事语言往往可以给读者留下无尽的猜想,它具有模糊性、混沌性、不确定性等特点,而电影叙事语言往往有很大的直观性,画面与声音先入为主地印入我们的头脑之中,所以说小说叙事是一种由点成线的系统结构,而电影叙

事是通过光影、色彩、运动和蒙太奇等多种因素构成的。并且相比于小说中大量情节与心理的描写与刻画,图像所展现的是“标志”的 力量,“盲人”和“正常人”之间的差别,不仅仅是“看不见”与“看得见”的区别,更突出的是内心世界的差异性。 “看不见”的人类不会被反射到眼中的影像所干扰,拥有着独特的“嗅觉”与“感知”,真实与否,往往不取决于你眼中的影像,巴拉兹的观念为“可见”的美学,在《推拿》这部作品中作者所要展现的则是一种“不可见”的美学。 电影《推拿》较好地继承了文学原著的气质,在改编中紧紧抓住“沉默者的内心世界与心理冲突”这一主题,对文学原著进行了删减,并且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故事情节的再创作与延续,《推拿》从小说到电影的成功即是因为娄烨对原著灵魂的充分保留,既有“同”,又因影视剧独 特的叙事艺术而形成“异”,保“同”存“异”,是成功将小说改编成电影的必备条件。 一、作品内涵分析 毕飞宇在与张莉的“关于社会价值观的对谈”中说:“有 一天,我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门内和门外是有区别的:门内很在意尊严,门外则不是那么在意。我感觉我抓住了什 么东西,我就觉得我抓住了一个时代的问题,也许还是一个社会的问题。”盲人将健全人的社会称为“主流社会”,他们 对这个“主流”既渴望又畏惧,因为自身的“尊严”,无法

电影活着与小说的区别

电影《活着》与小说《活着》内容上的区别: 1.背景。余华写的是一个发生在从民国一直到文革的论证绝望的不存在的故事,而张艺谋所演绎出来的却是一个发生在从民国一直到文革的关于绝望的故事。 2.道具符号。张艺谋在影片中最主要的道具符号不是张艺谋反复让观众欣赏的皮影,而是一个普通的木箱——用来放置皮影的木箱。这个容易被观众忽视的道具符号指代家庭概念的含蓄用意,直到影片的结尾才引起观众的重视。 3.电影对小说历史寓意的视觉化改造。小说《活着》从细微之处讲述生活中的事件及给予这个家庭如何的影响,影片在拟写的叙述之中展开喻意的层面呈现历史言说的真相。影片中明确的人物特征、事件、视觉图像,成为中国现象,或中国情况的象征、寓言,具有普遍意义。 4.结构上的不同。小说有一个双重叙事结构,叙事者是在听一个老人的回忆,这个结构也加强了“省事”的意味。而在张的电影当中,这个双重叙事结构被取消。不好评判那种更加高明,因为影片对于故事的沉痛从容的叙述,本身也可以起到这个作用。 5.人物命运不同。小小的有庆死于1958年,在家珍深深的自责和春生的愧疚中,观众不自觉地将眼光投向了那个时代,投向了巨大的历史的反讽式的叙述中,没有人会不感觉到辛酸,这些善良又懦弱轻信的人们在时代中的痛苦。有庆死掉了,他没有睡过一次好觉,他是那么机灵和可爱。 沉默的凤霞死于1967年,死于难产,也死于时代。死于一家被护士学校的红卫兵小将夺权的医院。她是幸福的,又是不幸的,她应该和二喜有平凡朴实却幸福的家的。为了她的顺利生产,万二喜从牛棚里提出来了一个已经三天没有吃饭的“反动学术权威”王斌教授,这之后有了许多的如果,如果福贵没有给王教授买那么多馒头,王教授就不会撑着,如果家珍没有主张给撑着的王教授喝开水,王教授就可以救下来凤霞,如果福贵可以留意一下王教授……如果……还有无数个如果,可是凤霞终于死了,死于产后大出血。当红卫兵小将(她们还只是孩子)惊慌失措地寻找“反动学术权威”时,观众欣慰地看到了人性的火花。十年后王教授已经不再是“反动学术权威”,可是只吃大米,连一点面也吃不了了,用东北话就是吃伤了。这是喜剧却又是辛酸的喜剧,是黑色幽默。当半死不活的王教授对要摘下他脖子上的“反动学术权威”牌子的万二喜说:“还是带着好”的时候,又有谁不会感到辛酸呢? 一辈子“相信革命相信党”的镇长骨子里是一个善良的老农民,他莫名其妙地成了镇上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他是单纯的,乐观的,有韧性的。 文革中,春生的老婆“自杀”了,只有一张死亡通知。在前线参了军的春生解放后成了干部,自此和福贵走上了不同的道路,福贵是老百姓,他们又何曾改变了善良的本性。春生也成了走资派,成了边缘人,春生不想活了,可是一直没有原谅他撞死了有庆的家珍却对他说“外面冷,进屋说吧。”对他说,“春生,你记住,你欠我们加一条命呢,你得好好活着!“这就是温情吧,在一个大家都要和走资派划清界限的年代。 老全为了寻找在部队里的弟弟,中了流弹,死掉了。 这是电影中的人生。 同小说比较一下,我们可以发现有些什么不同, 小说中有庆之死是由于人性的卑劣——由于有庆的血型和大出血的县长夫人一样——小小的有庆被抽血至死。 凤霞的死是由于不可制止的产后出血,自然也没有什么王教授。 老全的死是事出偶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