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综合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做好各种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进一步增强应对和防范生产安全事故风险和事故灾难的能力,做到应急行动协调一致,保证遇险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上级公司有关规定,特制定本综合应急预案。

1.2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应于公司发生的所有突发事故的应急总体指导工作及预案的管理工作。具体事故的应急处理应制定各专项应急预案。

1.3 应急工作原则

1.3.1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1.3.2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在上级公司安全主管部门和公司安委会的统一领导下,公司成立应急领导小组,应急工作办公室,应急指挥部,职工兼职应急救援队。

1.3.3 条块结合,属地为主。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实行总经理负责制,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由总经理授权,应急指挥部总指挥由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兼任,各应急机构认真履行职责,公司各部门全力配合协助。

1.3.4 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遵循科学原理,实现民主决策。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装备、设施和手段。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可操作性。

1.3.5 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事故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物资和经费准备、加强日常培训和演练,做到常备不懈。培养职工兼职应急救援人员并发挥其作用。

1.4 应急预案编制程序

应急预案编制程序见图1-4。

2、组织机构及职责

2.1 应急指挥体系

图2-1 应急指挥组织结构图

2.1.1 应急领导小组。直接对公司安委会及上级公司安全主管部门负责,常设机构为应急工作办公室,依托综合管理部,综合管理部经理任应急工作办公室主任,开展各项日常应急工作。

应急领导小组人员组成:

组长:管乔

副组长:罗德树、李会军、吴瑞芳

组员:周胜荣、吴勇、周志财、肖粳山

2.1.2 应急指挥部。在事故发生时应急领导小组自动转为应急指挥部,总指挥由领导小组组长担任,副总指挥由副组长担任,在总指挥调度下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如上级应急指挥机构领导到达应急现场,总指挥应立即报告情况,并移交应急指挥权。

应急指挥部人员组成:

总指挥:管乔

副总指挥:罗德树、李会军

现场指挥:罗德树

2.1.3 职工兼职应急救援队。组织职工成立各应急救援小队,在应急指挥部领导下,开展事故各项应急处置救援工作。

各应急救援小队如下:

事故处理队、灭火队、隔离队、医疗救护队、警戒疏散队、后勤保障队、通讯联络队、善后处理队等。

2.2 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1)贯彻执行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

(2)制定和实施应急救援方面的规章制度;

(3)负责组织职工应急培训教育,组织应急演练;

(4)负责对外协调、联系应急工作。

2.3 应急工作办公室职责

(1)负责日常应急救援设备、器材的维护保养,补充更新,使其处于良好的状态;

(2)负责日常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

(3)负责监督安全隐患的整改治理情况。

2.4 应急指挥部职责

(1)负责应急救援的现场指挥工作,在接到事故报警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并组织、协调各方面的救援力量实施紧急处置,防止事故扩大,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2)及时向上级领导机构汇报救援的工作进展情况;

(3)根据救援工作的难易程度,协调现场救援力量,并决定是否向当地政

府部门和上级有关救援部门发出请求援助支持;

(4)负责协调指挥现场救援力量的调配;

(5)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后勤保障和保卫工作。

(6)负责应急救援情况的总结、上报及相关处理事宜。

2.5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总指挥职责

(1)负责应急预案的审核批准工作;

(2)负责组织指挥全场的应急救援工作;

(3)配置应急救援的人力资源、资金和应急物资;

(4)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上级公司主管部门报告事故及处置情况,接受和传达政府有关部门、上级公司关于事故救援工作的批示和意见;

(5)负责对外有关方面的协调工作,配合协助政府做好事故的应急救援。

2.6 副总指挥职责

(1)协助总指挥进行具体指挥调度工作;

(2)组织有关人员制定现场应急救援处理方案;

(3)综合协调应急现场处置工作,包括技术保障、现场抢险、应急救援、警戒疏散、应急物资配送等工作;

(4)及时、准确向总指挥汇报现场情况;

(5)根据总指挥授权,代行总指挥权力。

2.7 现场指挥职责

(1)协助总指挥进行现场具体指挥调度工作,组织实施应急救援方案,并根据事态的发展,随时修正救援方案,指挥开展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2)综合协调后勤保障工作,包括通讯联络、后勤保障、应急监测、善后处理等。

2.8 职工应急救援队职责

(1)平时各司其职,认真负责,做好公司的各项工作;

(2)发生应急情况时,根据应急预案,迅速到位;

(3)服从现场指挥安排,积极开展各种应急救援事故的自救工作;

(4)开展应急救援时,做好个人安全防护,以科学的方法开展救援,减少自身伤害。

(5)保持高度责任心,对公司负责,对同事负责,全力投入应急事故的救

援工作。

表2-1 应急指挥系统

表2-2 公司应急通讯录

公司应急工作办公室24小时联系电话:0745-*******/177********

3、危险性分析

3.1 危险源及风险分析

3.2.1 危险源识别与检测

重大火灾、突发性重大地质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环境污染事故、锅炉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沥青导热油泄漏冒罐事故、生产事故。

3.2.2 危险分析

3.2.2.1 火灾

⑴危险源

改性剂仓库;沥青储罐;设备;锅炉;改性沥青生产车间;供电线路区域。

(2)风险分析结果:

a.电路短路;

b.吸烟、明火;

c.消防设施、器材不完好;

d.安全通道不畅;

e.职工消防意识不强;

f.后果:导致厂房毁坏、设备、供电线路不能使用,危及人身安全。

3.2.2.2 锅炉、压力管道、压力容器爆炸

(1)危险源

沥青储罐、锅炉、导热油管道。

(2)风险分析结果:

a.日常疏于维护保养,安全隐患未及时排除;

b.违规操作;

c.后果:导致有发生爆炸的危险,造成人员伤亡、被困,房屋损毁、坍塌。

3.2.2.3 危险化学品有发生爆炸、火灾等危险

(1)危险源

生产使用的柴油。

(2)风险分析结果:

a.烟头等明火;

b.电路短路、雷击;

c.后果:火灾、爆炸。

3.2.2.4 电气安全事故

供电线路发生断线、倒杆、线路共振、雷击等事故,用电设备对人体可能产生电击和电伤、电火花事故,供电线发生漏电等事故,锅炉、压力容器爆炸会引起人身触电,产生的电火花可能导致电气设备起火引发重大事故。

(1)危险源

各类用电设备。

(2)风险分析结果:

a.供电线路发生断线、倒杆、线路共振、雷击等事故,用电设备对人体可能产生电击和电伤、电火花事故,供电线发生漏电等事故,锅炉、压力容器爆炸会引起人身触电。

b.后果:触电。

3.2.2.5 机械伤害

(1)危险源

引风机、沥青泵等。

(2)风险分析结果:

机械性伤害主要指机械设备运行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形式的伤害。

3.2.2.6 高空坠落

(1)危险源

高度超过基准面2米的储罐、厂房顶部,过桥等作业处。

(2)风险分析结果

a.沥青罐取样、装车发货、检查、盘库等均可能发生高空作业坠落。

b.后果:人员摔伤、死亡。

3.2.2.7 泄露、冒罐

(1)危险源

库区储罐、管道、阀门。

(2)风险分析结果

a.沥青接卸作业可能发生零位罐冒罐、库区各罐冒罐。

b.改性生产、装车作业、倒罐作业可能发生冒罐。

c.外部沥青、导热油管道内气体膨胀,压力过大可能造成管道破裂;换热器、

锅炉等设备内管道气体膨胀,压力过大可能造成内部管道、管壁破裂;阀门长期未保养维护、操作失误等,可能造成沥青、导热油泄露。

d.后果:沥青、导热油泄露;沥青冒罐。

3.2.2.8 环境污染

(1)危险源

沥青泄露、导热油泄露、脱硫设备故障造成烟气排放二氧化硫超标

(2)风险分析结果

a.沥青、导热油流出库外污染农田。

b.二氧化硫排放超标,污染大气。

c.后果:污染环境,可能造成周边居民中毒,农作物污染,受到环保处罚。

3.2.2.9 自然灾害

(1)危险源

地震、洪水、滑坡/泥石流、地面坍塌

(2)风险分析结果

a.造成人员伤亡,建筑物倒塌。

b.设备损坏、财产损失。

c.后果:造成长时间停产、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预警

4.1 预警条件

若收集到的有关信息证明突发事故即将发生、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或已经发生,发现险情的接警人应第一时间向应急工作办公室通报相关情况。应急办公室在搜集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包括接警人先行处置的结果),判断警情、确定预警级别,根据判断结果确定应急响应的等级,并提出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建议,上报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决定。

4.2 预警分级

预警级别分三级,分别为Ⅰ级预警、Ⅱ级预警、Ⅲ级预警,按照突发事件的紧急性、可能波及的范围、可能带来的后果严重性进行划分如下:

4-2 预警与分级表

4.3 预警发布

第一发现人将事故、险情信息迅速上报给应急工作办公室,根据现场情况发出预警及预警等级。

5 信息报告和通报

5.1 报告方式

现场指挥必须根据现场情况随时保持和应急总指挥联系,由应急总指挥决定信息发布和处理。当事故发生时,主要采用电话、警铃或广播进行报告。

5.2 信息报告与通知

如现场发生事故,现场的事故目击者立即通过现有的最方便手段(如对讲机或手动报警按钮或有线电话)向值班领导或值班班长报告事故地点、部位、险情。当值班领导或当班班长接到事故报警后,现场最高职务者或班长首先通过电话或对讲机询问事故地点、现场情况、事故性质和险情趋势(必要时到现场核实),并立即通知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接到通知后,立刻组织人员赶赴现场,对现场情况进行评估,对事故进行分级,根据预警等级和响应等级,决定是否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5.2.1 事故影响范围小,不造成人员伤亡,对环境没有破坏性,到达现场的副总指挥向指挥部通告相关情况,发布三级预警,启动三级应急响应,不启动应急预案,由该现场值班领导或者班长组织人员处理。

5.2.2 事故影响范围较大,已威胁到库区所有员工的安全和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但可以控制事态的发展,发布二级预警,启动二级应急响应,启动应预案,由应急指挥部组织进行应急处理,并向上级公司安全主管部门汇报。

5.2.3 事故已造成人员伤亡,需要外部应急保障时,应急指挥部应立即在1小时内向上级公司安全主管部门和当地人民政府办公室报告,发布一级预警,启动一级应急响应,启动应急预案,应急指挥部组织进行应急处理,并向上级公司安全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紧急情况下,可以越级上报。

6 应急响应及分级

在发布一级、二级、三级预警后,应急指挥部应立即启动相对应级别的应急响应,按照应急响应的类别和具体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6.1应急响应分级

按公司突发事故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事故的应急响应分三级:Ⅰ级应急响应、Ⅱ级应急响应和Ⅲ级应急响应。

公司事故应急响应分级见表6-1。

表6-1 应急响应分级

7.1 应急响应终止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满足应急终止条件:

(1)事故排除,造成的危害已经消除,并无突发其他次生事故的可能;

(2)事故现场的各种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3)已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职工和公司财产免受再次危害。

7.2 应急响应结束

(1)由应急指挥部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宣布本次事故已解除,应急响应结束。通知公司各部门解除警戒,应急人员撤回原工作岗位,进入正常工作。

(2)向上级公司安全主管部门、当地政府部门报告本次危险已正式解除。

(3)应急响应结束后,由总指挥组织有关人员对整个应急行动进行总结,形成事故书面报告上报上级公司安全主管部门。

(4)整个应急行动结束后,应将整个应急救援过程所形成的文字、图片、影像等资料进行分类建档。

8、后期处置

8.1应急响应结束后,应组织善后处置工作,包括遇难人员亲属的安置、补偿,征用物资补偿,救援费用的支付,灾后重建,污染物收集、清理与处理等事项。尽快恢复正常秩序,消除事故后果和影响,安抚受害和受影响人员。

8.2要及时与保险机构进行联系,及时开展受害人员和公司财产的保险理赔工作。

8.3应急工作结束后,参加救援的部门应认真核对参加应急救援人数,清点救援装备、器材;核算救灾发生的费用,整理应急救援工作记录等。

8.4事故调查应认真分析事故原因,强化安全管理,制定防范措施,吸取事故教训,加大安全投入,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在恢复生产过程中制定安全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8.5工作总结与评估

应急响应结束后,应认真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落实安全生产责任,防止类似事故发生。应急工作办公室应收集、整理应急救援工作记录、方案、文件等资料,根据实际情况组织相关专家对应急救援过程和应急救援保障等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根据上级公司相关事故管理制度要求,及时将事故记录单(见附件)和事故调查处理报告等资料上报上级公司安全主管部门。

9、保障措施

9.1 通信与信息保障

应急指挥部成员要通过无线对讲机、移动电话等通讯手段,保证各方面的通讯联系畅通,随时掌握现场救援情况。

9.2 紧急调用救援装备

在应急救援中,储备的资源不能满足救灾需求,由公司应急工作办公室统一进行协调、调配。

9.3 经费保障

公司每年应做安全投入经费预算,为事故应急救援提供资金保障,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专门用于安全方面,以保障应急响应时应急经费的及时到位。做好应急救援物资、设备、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状态。

9.4 应急物资、器材、设施保障

平时公司应急物资、器材、设施的准备、存放、保护和维护均由应急工作办公室负责。在非应急状态下,应急工作办公室应做好应急物资、器材、设施的定期保养维护工作,做好记录,并及时更新、补缺,保证各应急器材处于良好状态。各相关部门及人员应熟悉公司的应急物资、装备的储备情况,以便应急时能迅速反应。

表9-4 应急物资、器材、设施表

8、培训与演练

8.1 宣传教育和培训

8.1.1 宣传教育

公司要按规定向职工说明作业的危险性及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利用安全警示影像视频、安全宣传栏、安全生产月活动等方式,广泛宣传应急救援

有关法律法规和事故预防、避险、避灾、自救和互救的常识,进一步提高广大职工自救互救的能力。

8.1.2 培训

应急领导小组要根据已批准的应急预案,组织公司各部门员工学习。每年定期应对公司干部职工进行全员培训,培训采取技术人员集中培训和职工自学两种方式,最后由公司统一组织抽查考试,必须做到对应急救援知识人人皆知,真正做到了解、掌握一旦出现事故后的应急救援和自救、互救常识,使职工熟悉并掌握避灾路线和安全出口,对没有学习或考试不合格以及不熟悉应急预案有关内容的员工不准上岗作业。

8.2 演练

应急领导小组要严格按规定每年至少组织两次应急演练。对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立即采取措施,予以解决。通过以上应急演练机制,把指挥机构和救援队伍训练成一支思想好、技术精、作风硬的指挥班子和抢救队伍。一旦发生事故,指挥机构能正确指挥,各救援队伍能根据各自任务及时有效地排除险情、控制并消灭事故、抢救伤员,做好应急救援工作。做好应急演练现场记录和演练评价分析工作(见后面附表)

应急演练分为部门级、公司级和与政府部门联合演练三级。

部门级的演练由各部门负责人组织进行,部门人员参加演练。

公司级的演练由应急领导小组从实际出发,针对危险目标可能发生的事故,组织公司相关部门和人员参加演练。

与政府有关部门的联合演练,由政府有关部门组织进行,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参加,相关部门人员配合。

9 应急预案的备案、发布与评价更新

9.1 公司应根据相关规定将有关应急预案送政府相关部门备案,做好备案文件的存档工作。

9.2 应急预案经公司管理层批准后,颁布执行。

9.3应急工作办公室负责对应急预案的统一管理,包括预案的管理、更新、发放并建立发放记录,确保各部门和员工获得最新版本的应急预案。

9.4 应急预案评审由应急领导小组根据演练结果及其他信息,每年组织一次内部评审并做好内部评审文件的存档工作,以确保预案的持续适用性,评审时间和评审方式视具体情况而定。若发现不适用的情况产生,应及时查找原因,以便对预案及时进行修订。

在下列情况下,应对应急预案进行及时修订、更新:

(1)法律法规发生变化,做出新的要求;

(2)公司自身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重大变化;

(3)公司所处外部条件发生变化,如上级相关安全考核目标发生变化;

(4)公司风险和预防风险能力发生变化,如危险源发生变化(包括危险源的种类、数量、位置),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或职责调整,应急装备、设施发生变化;

(5)当关键应急人员发生变化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