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七章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七章

第六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一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高中生物必修2第七章第一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的内容.接下来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说这一节课.

一,说教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课程的核心是介绍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和其他科学理论的发展一样,不是简单的新理论对旧理论的否定和排斥,而是新理论对旧理论的修正,深入和扩展.从拉马克的进化学说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以及现代进化理论的由来,大体都走过了这样的轨迹.这些应该成为处理本节教学内容的基本脉络.本节内容包括: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和达尔文以后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其中重点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生物进化论不仅是生物学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基础理论,也是对人们的自然观和世界观有着重要影响的理论.学生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生物进化理论在达尔文之后的发展,进一步树立生物进化的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而且能够通过学习进化理论的发展过程,加深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和感悟.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过生物进化的内容,知道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但是现在已经遗忘,而且拉马克进化论,达尔文进化论的贡献及其局限性尚不了解.因此介绍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过程,分析拉马克和达尔文的进化理论的重要贡献和历史局限性,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不是一个静态的体系,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达尔文之前,人们是怎样看待生物进化的.

(2)概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3)理解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几个主要内容之间的关系;学会运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的适应性,多样性和生物进化的原因.

能力目标:

(1)通过理解自然选择学说几个主要内容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

(2)评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局限性.

(3)通过学会运用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解释生物界的一些现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正确认识自然界,生物界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打开学生思路,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比较问题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2)培养学生以科学的态度认识生物进化问题,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2)分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局限性.

(3)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分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局限性.

关键点:

(1)处理好本节教材承上启下的关系.

(2)注意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教育.

(3)处理好基本观点及学术界中的争论的关系.

二,说学法:

1.学习时,可以从拉马克的进化观点展开讨论,评说其历史贡献和局限性.

2.着重分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阐述该学说的基本要点,评价它的贡献及局限性.

3.从"基因水平"和"种群水平"上认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成双边活动,在新教材中,更注重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教会学生学习.为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握知识发展思维的同时,着重让学生深入理解,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物进化观.本节课主要采取讲授法,讨论法,自学阅读法,综合分析法等.

此部分内容简单,前后顺序逻辑严密,框架思路清楚.以教师引导,点拨;学生自学探究的方法处理教学内容是可行的.关于拉马克的进化学说,教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评说其要点,然后教师可以指出,拉马克的进化学说是达尔文学说之前影响最大,最为系统的进化理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本节教学的中心.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综合了生物学各学科的成就和多种生物进化因素建立起来的,因此,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学生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由来的关键.

4.应用好多媒体这个重要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主线,充分动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提问,讨论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本节教材不仅资料多,且由于起源及进化的过程距离现代的生活极为遥远,因而难度大,所以必须借助多媒体手段,达到高效,简洁,直观的效果,还可以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另外情感教育更是需要视频片段来展示说明,才能更加形象生动.自制多媒体课件,主要是插入与自然选择学说内容的录像,和与课文相关的图片,以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感性认识,并利用图片交替和录像展现使学生头脑中呈现出一个完整的生物进化过程.

三,说教学用具

有关视频

课件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情境导入

〖情境导入〗生物是进化而来的,这已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同,但生物是怎样进化而来的在达尔文之前,人们是怎样看待生物的进化的

在西方国家,当时: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占据着统治地位,人们普遍认为所有的物种都是上帝创造的,自古以来既没有物种的绝灭,也没有新的物种产生.不同物种之间没有关联性!

人们一直众说纷纭,自拉马克提出生物进化而来的观点以来,形成了许多生物进化的学说,其中最重要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通过初中生物知识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生物是进化的,而不是女娲造人,也不是上帝造物.那么生物是怎样进化的呢这节课,让我们共同讨论生物进化的一些学说.早在19世纪,生物学家们就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并提出初中阶段学生已接触过的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是人们普遍接受的进化论.后让学生观看视频,引导学生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解释所观看到的现象.这样,可以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生物的生存以及生物的进化,从理性角度运用学说分析,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解释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

听讲思考

精心设计好导言.使学生产生一种急需探求的心理,学生学习动机由潜伏期迅速自然进入活跃状态.

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屏幕展示拉马克的人物及介绍,并看书思考以下问题:拉马克进化学说的主要内容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通过看书可以总结出答案:①生物不是神造的,而是由古老生物进化来的②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③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生物进化原因:一是"用进废退"二是"获得性遗传";但是对于"获得性遗传"这个名词理解不透澈,所以教师要单独讲解)

2. 举例说明此观点:课件展示长颈鹿,设置问题:利用拉马克的观点解释长颈鹿为什么脖子长(得到正确的解释:拉马克认为长颈鹿的进化是因为草地退化后要吃树叶,当然颈长的有优势,它们想要长颈,于是天天使劲地将颈伸长,终于形成了现在的长颈鹿.)

3.相关练习

下列表述中哪一项不是拉马克的观点: ( B )

A.生物的种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

B.生物的种类从古到今是一样的;

C.环境的变化使生物出现新的性状,并且将这些性状遗传给后代;

D.生物的某一器官发达与否取决于用与不用.

【相关链接】拉马克的进化论提出以后,并没有引起社会的重视.就连达尔文在开始他著名的5年航海旅程时,也还认为物种是不变,而且都是神创造的.后来他又通过大量观察和思考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

思考回答

学及时练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屏幕展示达尔文的图像,航海途径以及有关达尔文相关内容.介绍达尔文

1.英国的博物学家

2.1831-1836 年随英国海军勘探船"贝格尔"作历时五年的环球考察.其间,对动植物及地质作广泛观察,采集大量标本.

3.1859年一书发表

意义:以极其丰富的材料,提出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理论,即提出自然选择学说

1.播放四段关于自然选择学说的视频,诱导学生思考观察.并提出相关的问题:①每一段录像各说明了自然选择学说的什么内容②哪项内容是生物生存的条件哪项内容是生物生存的手段,动力哪项内容是生物生存的基础,内因哪项内容是生物生存的结果③生存斗争中包括几方面哪种最为剧烈

(通过视频形象而直接的阐述出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过渡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其中过渡繁殖是生物生存的条件,生存斗争是生物生存的手段,动力,遗传变异为基础,适者生存为生物生存的结果.)

2. 课件再次展示远古长颈鹿和现代长颈鹿的对比照片.设置问题:利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解释长颈鹿为什么脖子长

过渡繁殖超过了环境的承受能力,树叶不够吃,势必加剧种内之间的斗争这叫生存斗争;而对于现在的鹿有脖子短的有脖子长的这叫遗传变异;对于脖子长的鹿有优势,而脖子短的因为够不着树叶而最终饿死淘汰,这叫适者生存."结束了这次讨论.教师最后通过课件给予正确的答案:

达尔文认为长颈鹿的进化原因是:长颈鹿产生的后代超过环境承受能力(过度繁殖);它们都要吃树叶而树叶不够吃(生存斗争);它们有颈长和颈短的差异(遗传变异);颈长的能吃到树叶生存下来,颈短的却因吃不到树叶而最终饿死了(适者生存).)

教师最后通过课件的形式展现出长颈鹿的进化过程,并通过对课本中图示的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引导学生学会利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一些生物现象.使课本的知识得以迁移运用

达尔文的进化论与神创论的主要冲突是什么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之后会有怎样的遭遇

达尔文认为所有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因此生命现象存在统一性.生物界是通过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的,因此,生物存在适应性和多样性.否定了"神创论",不能为当时的宗教观念所容!

反对神创论的人也困惑:把生物体的复杂结构简单地解释成是自然随机形成的,并不能让人信服,把它们解释成是有意识的智能设计的结果,似乎更为合理.

自然选择并不是一个随机的过程,它实际上包含了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随机的,变异在群体之中随机地出

现;第二个过程是不随机的,自然选择就根据这些变异的适宜度改变它们在群体中的频率.

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达尔文进化论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更深刻地理解了人性.

3.再次设置思考讨论题: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否否定了拉马克的观念呢如何评价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贡献和局限性)引导学生看书并分组讨论的出答案.

(1)①接受了拉马克关于器官"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承认变异是可以遗传的;②他改变了拉马克过分强调"生物内在的自我改进的力量"的观点,在解释适应性的形成时强调"自然选择"的作用

(2)肯定:①较好的解释了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②相对系统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局限:①未能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作出科学的解释.②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③认为物种的形成都是渐变的结果,骤变不可能形成新物种.教师再次通过课件展示上述答案)

请同学们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四个要点填空:

自然选择的基础是:过度繁殖

自然选择的内因是:遗传变异

自然选择的手段是:生存斗争

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相关链接】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学说已经过去100多年,在这100多年期间,生物科学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那么现在生物进化理论又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进行了那些修改呢

分析材料:

1984年在云南澄江发现了闻名于世的澄江动物化石群.澄江动物化石群向人们展示了各种各样的生物在寒武纪呈大暴发地立即出现,动物的进化要比今天快得多,动物新的构造模式或许能在"一夜间"产生.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各个动物门类当时几乎都已存在,只是处于非常原始的状态.

最后应向学生指出,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提出以来,一直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质疑和挑战,也正是这些质疑和挑战,丰富和发展了生物进化学说.科学就是在不断的质疑,争论,探索之中发展前进的.我们应形成尊重事实,尊重科学,勇于质疑,不迷信,不盲从的良好品质.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变异的积累或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对学生的解释中出现不科学的说法时要及时纠正.

看想问书本上找出

思考:自然选择学说四点内容之间的联系

把理性知识通过感性认识来潜移默化.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并学会从课本提炼知识,归纳知识,懂得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不是新理论对旧理论的否定和排斥,而是新理论对旧理论的修正,深入和扩展.

学及时练

三.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发展

本知识点内容很少,所以教师可以通过一个问题引导学生看书,相互讨论的出答案.问题:现在生物进化理论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进行了那些修改呢

得出答案:

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研究,已经从性状水平深入到基因水平,人们逐渐认识到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获得性遗传的观点,已经被大多数学者所摈弃;

研究的对象从生物个体为单位,发展到以种群为基本单位.

阐明达尔文时代科学发展水平具有局限性,学生对达尔文学说有一个全面正确的了解,从而突出现代生物进化论的理论与达尔文进化论相比所体现的"现代性".

学生看书

教师加以点拨,为第二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作好铺垫.

小结

教师通过课件的形式,将这节课的基本框架展现到屏幕上,让学生在头脑中建构出本节的思路框架,尤其是拉

马克——用进废退;达尔文——物竞天择等概括性语言不可缺少.然后拿出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消化回顾.最终达到当堂的知识当堂巩固.

四,知识迁移:(拓展思维)

结合本节内容教师精心挑选典型习题,使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得以迁移运用,起到再次巩固的效果

1.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来判断下列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

B.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产生了定向的白色变异;

C.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他们长期互相选择的结果;

D.在长期有毒农药的作用下,农田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2 .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原因是

A.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

B.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害虫的数量增加

C.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

D.抗药性强的害虫所产生的后代具有很强的抗药性

3.下列哪一项符合达尔文对生物进化过程的论述( )

A.变异——生存斗争——有利变异的积累——适者生存;

B.生存斗争——生物变异——有利变异的积累——适者生存;

C.环境变化——生物变异——适者生存——有利变异积累;

D.生物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有利变异积累.

4.对生物进化的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 )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 染色体变异;

D. 自然选择.

5.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看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其缺陷( )

A.能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生物的适应性,多样性的形成;

B.认为生物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C.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未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D.认为物种的形成都是渐变的结果,骤变不可能形成新物种.

(点评:通过这5道小题的测试,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很好的掌握了本节的精髓,尤其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环境在选择生物,而不是生物在适应环境""变异产生于环境变化之前")

五,板书设计及作业(教学课件)

第一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1.神创论+ 物种不变论(上帝造物说)

2. 法国拉马克学说(在1802年提出)

①生物由古老生物进化而来的②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

③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由于用进废退与获得性遗传.

生物进化原因: 一是"用进废退"

二是"获得性遗传"

论据:1.长颈鹿的颈椎伸长

2.洞穴中的鱼常常是盲目的

3.英国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1859年《物种起源》自然选择学说

①提出: 1859年《物种起源》自然选择学说

②内容: (1)共同祖先学说揭示了生物进化的事实,指出物种是可变的,所有的生物都来自同一祖先,生物的进化是一个树枝状的不断分化的过程;

(2)自然选择学说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方式: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生物的适应性与多样性;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过度繁殖与群体的恒定性+ 有限的生活条件

生存斗争+ 遗传和变异

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 获得性遗传

新类型生物

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评价

优点:能够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对于人们正确地认识生物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缺点:由于受到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还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达尔文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只局限于个体水平.

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发展:

现代生物学家吸取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精华部分,运用现代遗传学,生态学,物理,化学方法对生物的进化进行分析,提出了以种群为基本单位,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进化理论

第二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二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三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一、说教材

1.地位、作用

浙科版教材必修模块展现了从微观到宏观的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细胞、个体、群体、生态系统等,本模块主要揭示生物在种族繁衍、生命延续过程中,生物的遗传变异规律,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这一节以第四章《生物的变异》为基础,从宏现上对生物界的进化作一个广度上学习,并且为第六章中人类遗传病的学习设下伏笔,是为形成正确的生物进化观,建立协调统一的唯物辩证观提供了素材。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中课程目标,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解释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等概念,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举例说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2)能力目标: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通过观察图片和阅读教材,发展学生分析资料、交流信息的能力,增强对所学知识的表述及应用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以达尔文自然选择为中心的现代生物进化论,对学生进行进化、适应的生命科学观点教育,同时渗透生命物质不断变化发展,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教育。

3.说重点

①种群、物种、基因频率、隔离等概念,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学生在初中仅接触过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对生物界完整的进化进程欠缺系统性的理解,再加上学说本身理论性强,要求学生理解并用理论解释现象存在一定的难度。②种群的基因频率。基因频率是在掌握了基因库的基础上从数学的范畴角度对基因作分析和归纳,从而使生物界的进化具体内容(表现)上升到理论实质的高度。即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可以说,能否正确理解基因频率,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生物进化论的实质性理解。

4.说难点

基因频率:基因频率是人们对基因库中的基因所做的一种统计和分析。由于基因库本身较为抽象,学生不易接受,因此增加了对基因频率学习的难度。

5.说突破重难点的关键

比较法,列举典型事例法,边讲边练法。

通过这些方法让学生积极思考,并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来突破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1、说学情

经过前面遗传学与自然选择学说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形成进化论的观点,知道了环境对生物进化的作用,同时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探究方法。因此本节课将采用以启发式教学为主,与探究、讨论、讲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将进一步运用科学学习方法如:阅读、思考、分析、讨论、探究等,来开展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主体活动,根据自身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发展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自身的获取信息素养。

2、说教法

根据教材知识及学生实际情况,本节课主要以启发式教学为主,适当地加以讲授,并与学生归纳、探究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

3、说学法

为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握知识发展思维的同时,着重让学生深入理解,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物进化观。在学法指导上我采用知识迁移法,逻辑推理分析方法等。

三、说教学过程

1、通过上节课内容以问题探讨的方式导入教学

2、具体举例帮助学生理解

3、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4、巩固与练习

本节课的引入,可以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中的某些观点,与现代遗传学所揭示的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之间引发的问题冲突开始,通过问题探讨,使学生初步了解一种生物个体的有利变异的基因,只有在该种生物的某一群体中才能传递、扩散,这个群体就是种群。

问题1:怎样的一群生物个体可以称为种群呢?一个生物“种”或“物种”与种群有何区别呢?

通过举例如“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是一个种群”,“一片草地所有的蒲公英是一个种群”,试着让学生去总结出构成种群的几个要素(①一定区域,②全部③同种),通过比较,使学生初步理解种群和物种的概念。

问题2:种群内部的生物之间是处以怎样的关系?

学生讨论,初步认识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并认识到提出新的概念在研究中的意义。

问题3: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的传递有什么特征?

引导学生从基因的角度思考:种群在进化过程中即传种接代中→师生共同归纳①基因传递具稳定性→引出种群基因库的概念及稳定性。②基因传递存在变异性→基因库的可发展性。使学生认识到为什么要提出并研究基因库和基因频率。使学生初步理解基因库和基因频率的概念。

通过具体种群的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使学生学会计算基因频率的方法。

从后代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的计算结果中,使学生发现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的变化规律。

问题4:自然界种群的基因频率能世代不变吗?为什么?

使学生能够领会到自然界的种群发生变化是必然的。

问题5:影响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因素?

突变和基因重组,使学生了解自然选择作用,归纳突变和重组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因此他们只是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1.指导学生阅读桦尺蠖种群变化和抗青霉素细菌的资料,依据这些事实明确提出问题,要与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变化相联系,而不仅仅停留在适者生存的层面上。

2.做出假设。针对事实和问题,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提出假设。在这里,假设可以是:黑褐色的生活环境,不利于浅色桦尺蠖的生存,对黑色花尺蠖生存有利,这种环境的选择作用使该种群的S基因的频率越来越低,即自然选择可以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3.进行简单数学计算,加深理解。完成课本活动“用数学计算证明遗传平衡中的种群基因频率计基因型频率不发生变化”。可以将全班分成几个组,各组设定的比例不同,但计算后代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都不变,即完成总结归纳。

探究之后,教师应强调,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可以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第一课时可到此结束)

关于“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内容的教学,可直接使用教材中的引言,引出物种的概念。指出人们是如何定义物种,至于为什么如此定义物种可以不深究,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依据物种定义,举例说明并区分物种。学生理解物种的概念后,教师可以在提出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虽然基因频率发生很大的定向变化,但并没有形成新物种的原因,并通过师生套路得出,只要物种的种群之间和种群内部个体之间,没有形成生殖隔离,基因交流就不会停止,遗传组成的差异就不会拉大,新物种就难以形成。什么因素可以阻止种群间基因交流呢?由此可引出隔离的概念。

学生初步理解隔离的概念之后,可以安排学生讨论隔离的各种可能的方式,教师归纳出隔离的类型。然后组织学生阅读分析教材中的“资料分析”,组织讨论“资料分析”中提出的几个问题。最后教师应强调,一般情况下,地理隔离是生殖隔离的先决条件,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一个物种的两个种群,就成了两个物种。

关于“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内容的教学,可以学生自学为基础,教师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的方式推进教学过程。使学生理解共同进化的含义,无机环境的变化、无机环境的复杂化和多样化、有性生殖的出现和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化和多样化对生物多样性形成的作用。

最后,组织学生讨论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1.种群定义:一定区域同种生物全部个体

特点: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得基因传给后代。

2.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3.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特点:频率可变。

4.结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原因:

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来源: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

(三)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结论: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决定生物进化方向

第二课时

(一)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1、物种的概念

2、隔离的概念及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二)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共同进化的概念

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3、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