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规模经济视角看目前高校布局调整实践

规模经济视角看目前高校布局调整实践

2009年11月号视野教育与社会

从规模经济视角看目前高校布局调整实践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颜小平

[摘要]自20世纪末以来,我国高校扩招、合并等布局调整实践如火如荼的开展,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反映出一些问题。本文试图运用西方经济学中规模经济的相关理论,对我国在高校布局调整中的规模经济现象及问题进行分析,并力图为我国的高校布局调整实践提出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高校布局规模经济学校规模适度

我国对于高校规模效益(规模经济)的研究始于1986年,至今已有20年的历史了。世界银行专家首次于1986年对我国136所曾经接受过世界银行贷款的高校进行了有关规模效益的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这些高校存在着规模效益低下的情况。从此之后,我国很多高校便开始了调整布局的改革实践,同时也涌现出许多研究此方面问题的专家,本文将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目前我国的高校布局调整实践做出进一步研究,并力图有所突破。

一、学校规模经济的界定

(一)规模经济。“规模经济”一词最早出现于产业经济学中,目前西方经济学中对其做得比较标准的界定是:从厂商角度看,一般界定为初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这叫规模经济;而当生产扩张到一定规模以后,厂商继续扩大规模会导致经济效益下降,这叫规模不经济。严格的讲,规模经济主要考察的是规模扩大以后平均成本的变动趋势。下图将会更加形象的表示其意义。

图1-1

图1-1是一个典型的规模经济变化示意图,AC是企业平均成本随企业规模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在Q1到Q2阶段,厂商扩大生产规模,导致平均成本的下降,该阶段呈现规模经济;从Q2到Q3阶段,厂商继续扩展规模导致平均成本上升,出现规模不经济;中间的Q2点是企业的最佳规模点,在此规模下,企业成本

最小,效益最高,若规模超过此点,企业

就会超规模不经济的方向发展。因此,

企业要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就要保持这

一适度规模,这点对于学校也同样适用。

(二)学校规模经济。如很多学者所

认为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

产业。因此,规模经济理论在教育领域

中也是适用的,它具体反映为学校规模

适度、班级规模适度等。所谓学校规模

适度,即在教育的其他条件基本情况不

变的情况下,学校拥有恰好可以使所有

资源得以充分、恰当利用,并在不违背教

育规律的前提下,能保证培养规格、教育

质量不受到影响的合理限额的班级和人

数。另外,学校适度规模的确立主要基

于以下三个条件:资源利用的充分性;资

源使用的适当性;规模扩大的有限性。如

若学校规模过小,很难形成合理的师生

比,物力资源的配置也很难合理,会出现

设备利用率低、资源浪费等问题;而学校

规模过大,既不利于学生的因材施教,也

不利于信息的反馈,因此会影响学校教

育质量的提高。所以,学校适度规模的

确立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学校规模经济视角下的中国高

校布局调整

目前,我国高校合并、扩招、举办多

校区等规模调整现象日渐增多,但从学

校规模经济的角度来看,这些调整是否

真正有利于我国高校规模经济水平的提

高?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高校扩招。高校扩招以高校学

生数量急剧增加为标志。我国自1999年

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

从10.5%达到2008年的23.3%,正在接

受高等教育(包括普通全日制、函授、电

大等)的人数也已达到2900万人之多,

已经在绝对数上超过美国高等教育总规

模,成为高等教育大国。

我国高校的校均规模也已由上世纪

80、90年代的千余人增加到现在的万余

人。据北京大学闵维方教授选取的以陕

西、贵州、湖北三省114所高校为样本,

运用回归方法对数据的分析来看,明显

的规模效益出现在学校规模小于4000人

时,之后规模效益将减弱,据此高校的合

理规模为4000人,目前我国的大部分高

校已超出此规模;国外的研究成果也表

明,高校明显的规模效益出现在学校规

模较小时,当学校规模过万时,其规模效

益如何,还有待于进行进一步科学探讨;

李福华博士运用1995年—1998年的数

据对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规模效益进行

了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我国高校规

模急剧扩大,已经出现规模不经济现象;

随后,徐建培教授运用1999年、2000年

的数据对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规模效益

进行了实证研究,也得出了与上述基本

一致的结论;另外,刘灿、宋光辉运用多

产出二次模型对教育部直属高校扩招后

的规模经济现象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

是,本科生培养和科研产出都从1999年

规模不经济转到2001年的规模经济,而

研究生培养的规模经济水平则有所下

降。上述研究数据及研究结论对我国的

高校扩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高校也应

将其作为其形成适度规模的重要参考资

料之一。

(二)高校多校区办学。高校办学多

校区化是目前我国高校办学的一种趋

势,它伴随扩招而生。那么,多校区办学

是否真的有利于高校规模经济水平的提

升呢?如果有,几个校区、每个校区多大

规模,校区又选在哪儿才能达到规模经

济水平的最大化呢?这一系列问题是每

?16?

2009年11月号视野

教育与社会

一打算多校区办学的高校决策者都应考虑的问题。另外,高校多校区办学是一种新事物,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组织规模形态出现的时间还比较短暂,对其运行的规律认识掌握的还比较少,因此,管理起来也就相对麻烦,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我们高校的管理者在筹划多校区办学时,要慎重行事,多方学习、考察,千万不能跟风行事,以免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三)高校合并。我国从1992年5月合并6所省属院校成立扬州大学开始,截止2005年全国已有418次高校合并,涉及高校1056所,占全国高校总数的50%,越来越多的大学在朝着合并后的综合类大学发展,这也成为我国高校办学的一大趋势。高校合并有其利也有其弊,其利处体现在能共享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培养复合型人才、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等方面;其弊主要在于合并后的学校管理问题,由于不同学校的办学思想、历史背景、校园文化等的不尽相同,使得合并后的学校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期,磨合期内出现的问题有没有得以很好的解决,直接关系到学校合并的成功与否。另外,高校合并还会带来诸如机构庞大、人员臃肿、责权不清、效率低下等不经济问题。所以,高校合并不是学校合起来就了事的简单事情,它

需要经验的指导,政府的支持,更需要有

一个精干的领导团队。

三、重视学校规模经济,促进我国高

校合理布局的形成

(一)加强对学校规模经济的研究,建

立切实可行的高校规模经济测评体系。

目前,对于高校规模经济的研究虽然不

断增多,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证方面

仍存在很多问题,更不用说是存在一套

科学的学校规模经济测评体系,大多数

的测评都是运用经济学的理论进行,测

评的技术难,为少数专家所掌握,难以在

高校中普遍推广,因此,加大对学校规模

经济的研究力度,争取建立一套切实可

行且易掌握的高校规模经济测评体系,

为我国高校建设服务是必要的。

(二)确立正确的高校规模调整目的,

切实提高高校的规模经济水平。近年来,

高校扩招、合并、多校区办学近似乎成为

一种时尚。在这大规模的高校规模调整

中很多高校是盲目跟风的,很少有学校

对由此而造成的规模经济问题进行过科

学规范的测评,没有切实考虑到布局调

整后的规模经济状况,只有到问题出现

后才重视,这时损失已经造成了。因此,

高校在调整布局前应明确调整的目的并

做好预测和计划,避免不必要的问题出

现。

(三)根据实际确立高校的适度规

模,提高高校的规模经济水平。对高校

规模的研究一直以来存在着一定程度的

认识上的误区,例如,“高校规模越大越

好”。其实从规模经济的理论来看,无论

如何都不能推出绝对的“规模大就是好”

的结论,只能说在没达到适度的规模前,

扩大规模是好的;而当超过了这个的度,

就另当别论了。那么,这个“度”到底是

多少呢?目前没有绝对统一的标准,要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做出调整。不过在

确定学校发展的适度规模时,要坚守以

下原则:1.质量为本原则。学校进行布

局调整时,必须以保证学校的办学质量

为前提。不能只顾数量而忽略质量,要

做到两者兼顾。2.可持续发展原则。高

校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了保证,学校的

发展才会生生不息。

参考文献

[1]丁小浩.对中国高等院校规模经

济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北大教育经济

研究,2004(12).

[2]张国袆.我国高校扩招、合并的规

模经济及适度规模研究[J].高教研究,

2007(1).

[3]范先佐.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

民教育出版社,1999(1):277-278.

齐齐哈尔和谐社会道德建设的思考

齐齐哈尔医学院丁万华谷雪峰

[摘要]近年来,齐齐哈尔市在道德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有些方面还有所创新和建树,多次受到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的肯定和表彰。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加强和改进。笔者认为应着重从挖掘历史文化优秀资源、夯实公民道德建设以及深化荣辱观教育三个方面加强对广大市民的道德引导,提高道德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齐齐哈尔和谐社会道德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要实现这个伟大的战略目标和任务,除了加快经济发展,完善民主法制之外,还必须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一方面,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另一方

面,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道义基础和精神动力。“一个社会是

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

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

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

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

的。”

近年来,齐齐哈尔市在道德建设方

面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在看到成绩的同

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齐齐哈尔市道德

建设总体上还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

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与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总体要求不相适应。经本课题组

的调查研究,结合齐齐哈尔市道德建设

的实践,笔者认为应着重从以下三个方

面加强对广大市民的道德引导,提高其

道德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7?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