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14课国民革命的洪流教案设计教案

第14课国民革命的洪流教案设计教案

第14课国民革命的洪流教案设计教案
第14课国民革命的洪流教案设计教案

教学设计

第十四课国民革命的洪流

47中学孙丹玉

教学活动标题|:第十四课国民革命的洪流

所属学科:历史

适于年级:八年级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来源于北师大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本单元主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本课教材讲述的是1924——1927年北洋军阀势力走向没落和国民革命的兴起、发展到最后失败的历史。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第一次合作,领导发起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高潮,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部分。

本课重点:黄埔军校的创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本科难点: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和北伐战争的结果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七年级一年的训练培养,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教材、历史读物、史料的能力,初步掌握读图识图和运用历史地图表述说明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就教材内容而言,通过影视作品等学生对黄埔军校、北伐战争等有所耳闻,容易引起学习兴趣,另外由于年龄的原因,学生虽具备一定的理性分析能力,但更喜欢感性的、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黄埔军校的创立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史实,提高搜集、处理

信息的能力和读图识图的能力;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史实,培养透过现象看

本质的历史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收集与黄埔军校有关的历史资料,观看北伐战争的影视录像,充分

利用教材中的形势图、小字、史料、人物肖像图等,使历史知识生动鲜活起来,

再现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和基本过程,感悟大革命的时代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感受大革命时期先烈们的英雄壮举,学习先烈

们顺应时代发展、敢为人先的历史责任感和为革命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斗争

精神。

四、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本课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和不断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启发、点拨和引导,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课外收集资料、阅读教材、识读历史地图以及观看录像等感受体会并理解历史史实,学会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教师准备:1、备课中首先应研究历史课程标准之“内容标准”,明确课标对本课的基本要求,包括课标规定的基本内容及其能力层次要求。根据课标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2、认真研究教材教法,收集查阅有关黄埔军校和北伐战争的资料,包括多媒体资料、图片等,根据教学目标需要进行选择处理,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3、指导学生收集有关黄埔军校的材料,告诉其收集资料的基本途径,指导其从学校的创立、领导组织机构、办学指导思想、开设的课程、学员来源等方面进行搜集和处理。

学生准备|:课外查阅有关黄埔军校的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资料进行处理。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提出问题:为什么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伟

大的开端?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的迅速发展。(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建立起前后知识的联系,形成知识体系,便于学生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学习新知奠定基础)

指导学生阅读课前提示,了解国民革命的含义及国民革命中的主要事件:黄埔军校的创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2.学习新课

一、黄埔军校的创建

教师指出:在电影、电视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黄埔军校的名字以及与其有关的人和事,下面请同学们介绍一下课前你所查到的有关黄埔军校的情况。

学生根据课前收集整理的资料介绍黄埔军校,包括黄埔军校的创立时间、地点、创立者、组织领导机构、课程设置以及学员来源等。

(设计意图:有关黄埔军校的内容,教材中介绍的较少,而且多是结论性的内容,通过让学生查阅资料,可以丰富学生对黄埔军校的了解,为下面学习理解黄埔军校的性质奠定基础;同时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自主学习。)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解决下面问题:

1、孙中山为什么要创立黄埔军校?即黄埔军校创立的背静、目的。

指导阅读教材中孙中山的原话,让学生明确其目的是要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教师结合教材中的小字内容讲述孙中山这样做的原因:在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总结教训,认为依靠军阀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其深受启发,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国共两党实现历史上的第一次合作,并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议下创建黄埔军校。(设计意图:不仅让学生知道“是什么”而且知道“为什么”,从而形成关于黄埔军校的完整的知识体系,也为后面学习理解黄埔军校的性质打下基础)

1、你觉得黄埔军校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为什么?黄埔军校与

旧式军校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可以根据前面了解到的有关黄埔军校创办的目的、组织领导机构、课程设置、办学方针以及学员来源等多个方面多个角度谈自己的认识。(设计意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探究)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黄埔军校与一切旧式军校根本不同的地方就是实行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的方针,用孙中山的话说,就是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枪是怎么样的放法,而且知道枪向谁放。尤其注意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在这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人的工作卓有成效。结合教材中周恩来的照片及小字内容,补充介绍周恩来的主要事迹。(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归纳引导,使学生进一步明确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后建立的一所革命的军事学校这一性质,认识中国共产党在其中所起作用。)

2黄埔军校的创立有何历史意义?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回答,并引导理解:例如说出黄埔军校培养出那些杰出的政治军事人才;讲述国民革命军的构成及其在北伐战争中的作用。

二、“光荣北伐武昌城下”

1、北伐战争的对象

首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说出北伐战争开始的时间、主力及打击的目标。

接着,出示“北伐战争进军形势图”,引导学生结合阅读教材中的小字,指图讲述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所盘踞的主要地区及拥有的军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看图、识图、运用地图学会历史的方法,建立时间概念,为下面学习北伐战争过程打下基础)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这三派军阀拥兵自重,对外勾结帝国主义国家、出卖国家利益,

对内为争夺地盘连年征战不休,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他们成为北伐的主要对象。(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补充介绍,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要打击这些军阀,从而更好的理解北伐战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2、北伐战争进程

教师结合地图讲述国民革命军制定的战略方针以及进军路线。指出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主力的叶挺独立团作为北伐的先锋,率先北伐。播放北伐战争的录像资料,再现北伐战争的过程、情景。(设计意图:通过录像,再现历史,增强学生对这段历史的感性认识,使历史生动鲜活起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感知历史)。

3、北伐战争取得的成果

在观看录像的基础上,提出如下问题:

(1)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北伐军取得了什么样的战绩?

学生应该从两方面回答:消灭吴佩孚、孙传芳两大军阀势力;将战场由珠江流域推广到长江流域。

(2)你认为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有哪些?

引导学生结合前面所学,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从战争性质上分析,北伐军进行的是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得道多助。其次,国共两党合作,结成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人民群众积极支援配合;第三、以黄埔军校学生为主的国民革命军英勇顽强,不怕流血牺牲,屡克强敌,为战争的胜利作出最重要的贡献。

另外,从客观上说,军阀统治不得人心,军阀之间矛盾重重也是站争得以胜利进军的一个原因。

指出北伐战争中,令我们最为感动的就是北伐将士们那种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教师结合教材小字内容用饱含激情的语言介绍北伐将士们的英雄事迹。(设计意图:使学生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学习先烈们以天下为己任,敢为人先,为革命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教师: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过程中,国名革命军内部却出现危机,蒋介石军事

势力不断膨胀,它通过内外的敌人勾结,在他们的支持下,悍然发动“四.一二”政变。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小字,了解“四.一二”政变的过程,思考:“四.一二”政变是一次什么性质的事件?(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蒋介石公然向革命的同盟者举起屠刀,意味着棋彻底背叛了革命,走上了反革命的道路。从而更好的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

2、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指出在屠杀革命者的血泊之中,蒋介石于1927年4月18日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

国民政府成立后发布的第一号密令就是“清共”,大肆屠杀共产党党员和革命群众。

指导学生看教材图片,感受国民党屠杀革命者的情景。最后,组织学生分析:南京国民政府是个什么性质的政权?(设计意图:在充分讲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后所作所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使学生的分析有据可依,真正学会史论结合学习历史的方法,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历史思维能力。

3、国民革命的失败

组织学生讨论:这场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最后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引导学生从国民革命的目标是否实现来进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取代旧军阀,国民革命的任务没有实现,国民革命最后失败了。

3、课堂小结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实现合作,在1924——1927年建,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军阀的势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由于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建立起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南京国民政府,大革命失败了,中国处于白色恐怖中。那么,面对国民党的屠杀政策,中国共产党人又是如何从血泊中站立起来挽救中国革命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探讨。

4.课堂练习

选择题:

1、黄埔军校与旧式军校相比最大的特点是:

A、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人建议下创建这所军校

B、有大量共产党员和革命青年在军校学习

C、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军事人才

D、实行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的方针

2、北伐战争所要打击的目标中最终没有受到打击的是

A、孙传芳

B、吴佩孚

C、张作霖

D、袁世凯

3、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是

A、蒋介石

B、廖仲恺

C、孙中山

D、周恩来

板书设计

第十四课国民革命的洪流

课后反思:

素质教育理论认为学生不只是教育活动被动的接受者,而且是教学活动积极的参与者。

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就会使课堂教学面貌变得焕然一新。在本节课关于“黄埔军校”一目的学习中,我采取了指导学生通过课外搜集资料了解掌握的方法,这样做,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动手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另一方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加深了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的了解掌握。可谓一举多得。如果长此以往的坚持下去的话,学生的学习活动就不会只局限于课堂教学这

第一次国共合作教案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1.简述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黄埔军校的建立基本史实; 2.通过运用史料来分析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能力; 3.通过学习孙中山为中国革命所做的贡献,让学生认识到孙中山在中国革命史上建立的永不灭的丰功伟绩。 重点: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黄埔军校的建立基本史实。 难点:国共两党合作的原因;新民主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黄埔军校的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额:革命者来。请学生们谈谈看完对联后的感受,畅所欲言。 师总结:大家说得很好。黄埔军校正是秉持“培养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革命者”的宗旨,为后来的北伐战争输送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黄埔军校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创办的?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这段历史。 【新课讲授】 一、时代背景 (展示材料)20世纪20年代初,……在各派军阀中,以曹锟、吴佩孚为首的直系军阀实力最强。他们在英、美等国的支持下,与1920年的直皖之战和1922年的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取得胜利,控制了中央政权。1923年3月,他们……再次挑起军阀混战。到1924年,参加混战的兵力达45万人,战火燃遍了全国大部分省区。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1921—1949》,107~108页,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

教师设问: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处于什么状态?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参考答案:中国处于军阀割据、四分五裂的状态;致使中国经济萧条、生灵涂炭。) 教师讲述:当时的中国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联合统治下,民族工业发展缓慢,国家四分五裂,政治及其黑暗,人民生活痛苦不堪。大家想想,当时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什么? 而列强与军阀这两大敌人的联合力量十分强大的。这个艰巨的任务由谁来完成,又怎样完成呢?请同学们稍作回忆:在中国近代史上,已经有哪几个阶级起来革命,他们采取了哪些方式,结果如何? 二、国共合作的实现的原因 1.小组探讨: 结合所学知识及下列材料,思考国共合作实现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盖今日革命,非学俄国不可……我党今后之革命,非议俄为师,断无成就。”——孙文 材料二: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产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广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中国革命之需要。……依中国社会的现状……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革命的党。 ——中共三大宣言师讲述:京汉大罢工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孙中山在经过多次反对北洋军阀斗争的失败后,深深感到必须改组国民党,为它注入新鲜血液。 明确:两党合作的原因:统一力量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 三、国共合作的实现的准备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说中共三大确定的国共合作的方针是什么? 生:1923年召开的中共三大,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四、国共合作的实现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 学案 北师大 版 一、学习目标: 识记黄埔军校创建的时间、地点、代表人物,理解它的特点和对革命的贡献。 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的基本史实,初步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动本质 二、学习重难点:黄埔军校、北伐战争、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三、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 兴起:第一次国共合作 时间: 主要领导人: 发展:黄埔军校的建立 特点: : 作用: 时间: 高潮:北伐战争 北伐对象: 先锋: (铁军) 时间: 失败: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性质: (二)交流展示 互动探究 精讲点拨 1.交流预习成果,疑难问题,教师巡视,获取信息。 2.材料阅读: 材料一:1924 年,世纪伟人孙中山先生高瞻远瞩,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创办了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后的产物。 材料二:今天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孙中山 材料三:黄埔军校大门两旁原挂有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额为“革命者来”。孙中山逝世后改为总理遗嘱中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分组讨论并交流展示下列问题: 想一想: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黄埔军校? 说一说: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材料一、三,你能说出黄埔军校有何特色吗? 环节二: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高潮):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 国民革命的洪流

议一议:你能归纳出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吗? 四、达标巩固(标★为选做题) 1.孙中山说:“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个“军官学校”位于() A.广州 B.长沙 C.武汉 D.上海 2.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下列歌曲在中国20世纪20年代广为传唱的是() A.“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B.“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3.“各位学员到这所学校来,不仅知道枪是怎样放法,而且要知道要向什么人放。”说明此校最大的特点是() A.国共合作后建立的革命军校 B.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 C.设备先进的近代化学校 D.培养将军的摇篮 4.最近,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公布了蒋介石1917年至1931年的日记,吸引了各国学者的关注。蒋介石在日记里可能涉及的事件是() A.参与新文化运动 B.参加辛亥革命 C.参加北伐战争 D.出席中共一大 5.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A.台儿庄战役 B.渡江战役 C.北伐战争 D.百团大战 6.之所以说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了,主要是因为() A.蒋介石建立了反动政府 B.南京国民政府屠杀共产党人 C.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D.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7.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次携手,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作出了重大贡献。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所取得的成就有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建立了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 C.创建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D.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五、拓展应用 通过国民革命的兴起、发展和失败三个环节的探究,请就“国民革命是胜利还是失败谈谈你的观点。” 六、小结反思评价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导学案(无答案)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学习目标: 1.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纺织技术的革新、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以及火车和铁路的相关史实。 2.通过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和影响,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的道理。 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习重点:纺织技术、蒸汽机和工厂。 学习难点: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条件;工业革命进程中各工业部门之间的相互推动,相互联系。 一、自主学习 1.纺织技术的革新 (1)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促使兴起。 (2)1733年,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1765年,发 明了纺纱机,命名为“”。 2.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1)将蒸汽机变为主要动力的发明家是。 (2)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3)蒸汽动力的出现,使工厂远离河流,工厂的规模也变得更大,进入19世纪,传统的逐渐被大工厂所替代,现代最终确立。 3.火车与铁路 (1)19世纪初,已经有人开始修建“”来运输货物。那是的路轨是木制的,车厢是马拉动的。 (2)1825年,由设计蒸汽火车问世,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到来。到1851年,英国建成了总长约万千米的铁路网。 (3)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人类进入“”。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二、合作探究 1.想一想英国出现工业革命的原因有哪些? 2.总结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就有哪些? 三、知识应用——导练 1.在英国工业革命中,发展最快的行业是 ( ) A.农业 B.纺织业 C.工商业 D.冶炼业 2.飞梭的发明者是() A.哈格里夫斯 B.富尔顿 C.史蒂芬孙 D.凯伊 3.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A.珍妮机 B.飞梭机 C. 蒸汽机 D.发电机 4.第一位把蒸汽动力变为工业动力的人是() A.哈格里夫斯 B.富尔顿 C.史蒂芬孙 D.瓦特 5.下列对于“铁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出现于19世纪 B.最初的路轨是木制的 C.火车第一人是史蒂芬孙 D.最先出现在美国 6.下列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描述正确的是() A.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B.美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受益国 C.只在英国进行 D.19世纪后传到西方其他国家 四、综合提高 运用所学知识评价第一次工业革命。

《国民革命的洪流》教案

《国民革命的洪流》教案 教材内容: 教科书选取了国民革命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历史事件------黄浦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生动地向学生展示了大革命时代,教科书最后对大革命失败地原因及结果进行了简单地分析和介绍。 一。课标要求 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国民革命时期黄埔军校创建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史实,感知大革命的时代特征。 识读北伐战争形势图,增强读图能力。 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初步认识南京国民政府的本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准备,掌握查找资料和整理、加工资料的方法。学习联想和想像的方法,再现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和基本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到国民革命是顺应时代潮流,推动中国走向进步的重要历史事件,在国民革命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明确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初步认识它的本质。 三,教学过程 (一)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前查找有关本节课的资料,并做好上课的准备。注意历史和现实地联系,强调历史地借鉴作用。 (二)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三)课堂展示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的讲演材料: 我们今天要开这个学校,是有什么希望呢?就是要从今天起,把革命的事业重新来创造,要用这个学校内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成了革命军,我们的革命事业便可以成功。如果没有好革命军,中国的革命永远还是要失败。所以,今天在这里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提出问题 孙中山的这段话,反映了他的什么精神? 学生:反映了孙中山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精神。 学生:反映了孙中山在失败中不断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不屈不挠精神。 教师总结指出:孙中山作为中国革命的先行者,一生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在他的努力下,1924―1927年,中国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 讲授新课: 1.自主探究,建立知识结构 课件出示预习内容: 一、黄埔军校的成立 1.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2.黄埔军校的建立 二、北伐的胜利进军 1.北伐的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第14课国民革命的洪流教案设计教案

教学设计 第十四课国民革命的洪流 47中学孙丹玉

教学活动标题|:第十四课国民革命的洪流 所属学科:历史 适于年级:八年级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来源于北师大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本单元主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本课教材讲述的是1924——1927年北洋军阀势力走向没落和国民革命的兴起、发展到最后失败的历史。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第一次合作,领导发起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高潮,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部分。 本课重点:黄埔军校的创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本科难点: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和北伐战争的结果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七年级一年的训练培养,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教材、历史读物、史料的能力,初步掌握读图识图和运用历史地图表述说明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就教材内容而言,通过影视作品等学生对黄埔军校、北伐战争等有所耳闻,容易引起学习兴趣,另外由于年龄的原因,学生虽具备一定的理性分析能力,但更喜欢感性的、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黄埔军校的创立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史实,提高搜集、处理 信息的能力和读图识图的能力;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史实,培养透过现象看 本质的历史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收集与黄埔军校有关的历史资料,观看北伐战争的影视录像,充分 利用教材中的形势图、小字、史料、人物肖像图等,使历史知识生动鲜活起来, 再现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和基本过程,感悟大革命的时代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感受大革命时期先烈们的英雄壮举,学习先烈 们顺应时代发展、敢为人先的历史责任感和为革命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斗争 精神。 四、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本课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和不断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启发、点拨和引导,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课外收集资料、阅读教材、识读历史地图以及观看录像等感受体会并理解历史史实,学会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教师准备:1、备课中首先应研究历史课程标准之“内容标准”,明确课标对本课的基本要求,包括课标规定的基本内容及其能力层次要求。根据课标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2、认真研究教材教法,收集查阅有关黄埔军校和北伐战争的资料,包括多媒体资料、图片等,根据教学目标需要进行选择处理,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3、指导学生收集有关黄埔军校的材料,告诉其收集资料的基本途径,指导其从学校的创立、领导组织机构、办学指导思想、开设的课程、学员来源等方面进行搜集和处理。 学生准备|:课外查阅有关黄埔军校的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资料进行处理。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提出问题:为什么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伟

第六章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教案

(1924年初——1927年7月) 【本章重点知识】 1、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条件与方针; 2、中共“三大”召开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及评价; 3、国民党“一大”召开时间、地点、中心议题、主要内容和意义; 4、新三民主义的作用及其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原则区别; 5、黄埔军校的领导人、特点; 6、冯玉祥北京政变的背景和结果; 7、孙中山北上宣言和国民会议运动的内容; 8、五卅运动的直接原因、主力、性质、领导机构; 9、省港大罢工的领导机构和特点;10、两次东征的主力、对象、意义;11、北伐胜利进军的目的、对象、主要战场及结果;12、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领导人;13、帝国主义公开干涉中国革命的三个惨案和收回的两个英租界;14、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15、“四一二”与“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的时间、地点、发动者、标志;16、张作霖杀害李大钊; 17、大革命的性质、失败原因、作用与教训。 【知识结构】 一、开始标志: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1、国共合作的条件与方针 ①中国共产党:在后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建立。(必要性) ②中国国民党:“比较是革命的派,比较是真正的派”;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威信;在南方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孙中山在失败后,真诚地欢迎同他合作,决定改组。(可能性) ③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1921年会晤孙中山,建议孙中山,创办,同合作;孙中山接受和的帮助,同意以“”的方式与合作,改组。(外部条件) ④中共“三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共关于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政策正式形成): a、时间:年 b、召开地点: d、合作方针:共产党员以身份加入;保持共产党在上、上和上的;帮助国民党改组成为阶级、阶级、和 联盟的政党。 e、评价:中共三大的决定,有巨大的历史功绩;但没有提出党对的问题(成为以后陈独秀犯右倾错误和大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 2、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①时间:年初 ②地点: ③中心议题:讨论问题 ④大会主席: ⑤内容:a、通过《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在实际上确立了“、、”的三大政策;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若干是一致的,这是国共合作的基础。 b、同意以身份加入。 ⑥意义:a、标志着的实现和的正式建立; b、全国的运动迅速开展起来。 3、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原则区别: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中有彻底实现、小时工作制和彻底的纲领;民主革命阶段之后,还有一个阶段,实现和 的最高革命纲领。新三民主义没有上述内容。 4、黄埔军校的建立: ①条件:和的帮助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14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案

第14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学校班级姓名学号 一、教学重难点 二次备课教学重点:改良蒸汽机;蒸汽时代;工业革命的后果。 教学难点:理解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的原因。 二、教学设计 【情景导入】 【自主学习】 (一)改变世界面貌的发明 1.背景:世纪中期,英国越来越多地销往海外,的 生产供不应求。为了提高,人们想方设法改进。 2.机器发明:1733年,发明了飞梭,大大提高了,使织布用的 发生紧缺。1765年纺纱工人发明“”,成为真正近代意义上 的机器。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 纺织机器。这些机器的应用有力地促进了发展,使人类在领域完 成了一次巨大飞跃,揭开了人类第一次 的序幕。英国机械师瓦特借鉴前人经验,经过多次试验,完成了对 的改进,提高了它的效率。此后,被广泛应用于许多生产部门来带动, 促进了、、等一系列工业部门的技术革命。世纪上 半叶,英国基本上被取代。人类进入进入“时 代”。 3.在陆路交通方面,人们开始研制能以推动车辆快速行驶的运输工 具。英国的 研制出成功。此后,交通迅速发展,人类进入 “时代”, 人类的急剧扩大。 (二)工业社会的来临(影响) 1.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开始使用机器,获得了突飞猛进的 发展;以此同时,制度也建立起来,人类完成从向的过渡。

2.现代工厂制度也改变了社会阶级结构,产生了现代 和 这两个主要的阶级。 3. 1840年前后,英国的 生产已基本取代了 ,工业革命即将完成。英国成为世界 上第一个 国家。1840年英国在世界工业中所占比重达 ,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达 , 成为第一个 中心。 4. 制度带动了整个社会的快速变化。只用了几十年时间,以 和 为主体的 经济体制取代了以 和 为主体的经济体制。 的兴起, 改观,大量 涌向城市,人们的 和 发生了巨变。 【重难点突破】科技改变人类社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在1814年发明了一台蒸汽机车,……1825年9月27日他亲 自驾驶“旅行者号”进行铁路运输,并获得成功,这向全世界宣告了铁路时代的到来。 ——百度词条 材料二 1830~1870年世界铁路里程统计表(单位:英里) 注:1英里=1.609344公里 材料三 铁路的出现,不 仅体现在成百倍增加的运 输量、数十倍提高的运行速 度上,还进一步教会了人们 遵守时间和纪律,守时守纪 成为了现实生活的准则。衣 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 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在 一列火车,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 ——摘编自《铁路发展史和21世纪发展展望》 材料四 到1820年代,蒸汽机被应用于轮船和机车,产生了蒸汽船和铁路。所有这些变化都 依赖于煤所提供的能源。……正是煤炭的广泛应用,导致了英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大气污染时期。 1821年,英国出台的关于蒸汽机和水车头的法律,就包含了防治大气污染的规定。 ——摘编自《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1)材料中的“他”指谁?据材料指出铁路运输成功的意义。 1830年 1840年 1850年 1870年 欧洲 60 1800 14000 65000 北美洲 —— 2800 9000 56000 亚洲 —— —— 200 5100 南美洲 —— —— —— 1800 非洲 —— —— —— 1100 澳洲 —— —— —— 1000 全世界总计 60 4600 23200 130000

《北伐战争》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15课北伐战争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使学生了解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掌握北伐战争的对象,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的重要作用等。 2.能力训练 通过课文和插图或影像资料,再现历史。理解北伐战争的目的,联系战争进程理解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讨论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国民革命失败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共产党人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他们在北伐战争中不惜流血牺牲,为后人树立起一座丰碑;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它的历史证明了国共真诚合作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后,为了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1926年,国民政府决定出师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经过半年的斗争,进行了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等一系列战役,北伐军从长江流域打到珠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武汉一时成为全国革命的中心。 本课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下,北伐能够取得巨大的胜利,其原因需要从北伐的方针、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以及广大北伐将士的英勇作战、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几方面去分析,层次较多,因而具有一定难度。 解决办法: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利用歌曲、对联、小组活动、自学、小组竞赛、小组讨论、动手动脑、多媒体、图片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国民革命歌》引出课题 (二)学习新课 一、黄埔军校的建立

第五章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

第五章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
一、考点透析 1、本章主要考察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 北伐战争 ( “三 一八”惨案、北伐胜利进军、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大革命的失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 一五”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2、重点掌握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历史条件、合作方式及其原因、合作的实现过程及历史意义、合作 的破裂及其原因;国民革命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重大历史事件和突出特点;北伐战争的历史条件和 胜利进军及其原因;大革命失败的历史过程及其原因、历史意义及经验教训。 二、历年真题展示 真题 考点 分数 11 年 12 年 —— —— 13 年 —— —— 14 年 —— ——
第一节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考点 5-1-1:国共合作的条件与方针 1、原因——①“打到军阀,除列强”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根本原因) ②中共“二七”惨案以及国民党力量有限(护法运动、二次革命、护工运动的失败) ③共产国际的支持 2、合作条件:党内合作 3、中国共产党三大 (1)时间:1923 年 (2)地点:广州 (3)内容: ①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共产党员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③帮助国民党改组成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政党。 (4)缺点:共产党没有掌握民主革命的领导权 【例 5-1-1】孙中山说:“国民党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鲜血液。”为此他采取的主 要措施是( ) B.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D.建立黄埔军校,培养新式军事干部
A. 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C.以党内合作方式同共产党合作 【答案】C
第 1页 共 7 页

第14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学案】【北师大版】2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自主、互助、高效导学案 第14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 班级: 姓名: 小组: 编号: 主备人:陈集镇中学杨福银 【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掌握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 2、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及其本质 【自主学习】认真阅读69-73页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共同探究】1、北伐军胜利进军的原因有哪些? 2 孙传芳的主力,取得了巨大成功,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 ⒉发展: 黄埔军校 的创建 时间: 年5月,地点:_______________; 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军校总理: ,校长 , 曾任军校政治部主任; 性质: 特点:实行 和 并重方针,尤其注重培养学生 的 思想和 精神。 作用: ⒊高潮: 北伐战争 目的:打倒列强, 除军阀,统一全国。 北伐军名称: 军。 开始时间: 年 月,国民革命军从广东正式出发北伐。 北伐对象: 、 、 三股军阀势力。 战略方针: 、 ; 主要战场: 、 ; 进程:第四军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连克_____桥、_____桥, 为第四军赢得了“_____”的称号。 结果:取得巨大成功,消灭了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势力。 ⒈前提:国共两党合作:______年1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广州 召开,标志着____________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国民革命运动开始。 ① 年 月, 在南京成立“_______ _”,它的性质 是代表 利益的发动政权。 ,第一次____________全面破裂,疯狂屠杀共产 党人和革命群众。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了。 ⒋转折: 四一二政变 时间:______年4月12日;地点:_______; 发动者:_______; 任 务 反 帝 反 封 建 国 民 革 命 运 动 ) ( :

精选2019-2020年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4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北师大版练习题第六十八篇

精选2019-2020年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4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北师大版练习 题第六十八篇 第1题【单选题】 英国发生工业革命后……其它地区,包括很多欧洲国家,都不得不在西欧工业巨大优势的影响和压力下,先后不一地作出反应。下列属于此类“反应”的是( ) ①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掀起民族解放运动 ②欧洲国家掀起工人运动的浪潮 ③一些国家通过改革或革命手段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某同学在学习工业革命时,发现了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一组文件名称,通过下图系列文件可知当时工业革命的开展( )

A、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B、促进了铁路运输的发展 C、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D、带来了环境污染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造成右图英国煤产量迅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三角贸易”的推动 C、蒸汽机的应用 D、内燃机的发明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造成下图英国煤产量迅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三角贸易”的推动 C、蒸汽机的应用 D、内燃机的发明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工业革命是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最重要的发明是( ) A、珍妮机 B、改良蒸汽机 C、内燃机 D、发电机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该材料主要说明的是( ) 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C、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 D、技术革新促成工业革命 【答案】: 【解析】: 第7题【判断题】 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2019年党员干部全国党建知识竞赛试题

2019年党员干部全国党建知识竞赛试题 1.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 )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a新社会阶层b中华民族c知识分子d农民阶级 2.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a反对帝国主义b反对封建主义c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d实现民族复兴 3. ( )是中国颂扬俄国十月革命的第一人。他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a李大钊b毛泽东c陈独秀

d瞿秋白 4. ( )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a辛亥革命b护国运动c五四运动d二次革命 5. 1921年7月23日,党的一大在上海开幕。后因代表们的活动受到监视,大会转移到浙江( )继续召开。党的一大的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a杭州西湖b嘉兴南湖c绍兴东湖d宁波东钱湖 6. 1922年7月,党的二大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提出明确的( ) 的民主革命纲领。 a土地革命b反帝反封建c社会主义革命d民族革命 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是

( )。 a香港海员大罢工b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c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d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8. 1923年6月,党的三大制定了( )的方针政策,对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推动中国革命发展具有重大意义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实行国共合作b建立民族统一战线反抗帝国主义c建立民族主义联合战线反抗军阀d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 9.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 a新民主主义b新三民主义c社会主义d旧三民主义 10. 1924年至1927年,一场以推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北洋军阀为目标的革命运动,似滚滚洪流席卷中国大地。人们通常把它称为“大革命”或“国民革命”。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确定了( )的总方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国民革命的洪流综合练习北师大版

《国民革命的洪流》综合练习 自主学习 1.1924年5月,孙中山创办“”,简称黄埔军校。2.黄埔军校建立后实行和并重的方针,培养了大批人才。 3.年7月,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北伐。 4.北伐军在连克九江、南昌后,歼灭了的主力部队。 5.1927年4月18日.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6.改错: (1)黄埔军校的第一任校长是孙中山。 (2)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赢得“铁军”光荣称号的是由周恩来领导的独立团。 基础巩固 7.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后建立的一所革命军校,它的创办者是() A.孙中山 B.蒋介石 C.毛泽东 D.周恩来 8.共产党人在黄埔军校办学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表现为() ①孙中山亲自兼任总理②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③一些中共党员任教官④军校培养出大批学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黄埔军校和以往军校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 ①聘请外国教官,采用西式练兵方法②以培养陆军军官为主,兼及海军军官 ③把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④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大元帅中,有四位曾就读于黄埔军校,他们当时称呼蒋介石为() A.校长 B.主任 C.司令 D.总理 11.2005年4月26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开始访问祖国大陆,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手在时隔60年之后再次握在一起。你知道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是在什么时候开始的吗() A.国民党一大 B.创建黄埔军校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12.北伐战争的对象不包括() A.蒋介石 B.吴佩孚 C.孙传芳 D.张作霖 13.“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霖”是国民革命军北伐初期的口号,它表明北伐战争的作战策略是() A.消灭吴佩孚就完成了北伐任务 B.北伐军的主要敌人是吴佩孚 C.集中兵力,各个歼敌 D.北伐军力量弱小,只能讨伐吴佩孚一派军阀 14.北伐战争的目的是()

北师大版历史(2018)九年级上第14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同步练习

《第一次工业革命》同步练习 1.一个人的名字与一个时代相连,注定这个名字是伟大的。与蒸汽时代紧密相连的名字是()A.瓦特 B.达尔文 C.莱特兄弟 D.亨利·福特 2.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这场变革是() A. 1640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英国资产阶级建立的君主立宪制 C.英国首先开始的工业革命 D.英国无产阶级进行的宪章运动 3.在“解放”手的发明中,第一台成为真正近代意义上的机器是() A.飞梭 B.珍妮纺纱机 C.水力织布机 D.蒸汽机 4.“机器生产”“工厂”“工人阶级”“铁路”……这些流行语集中出现在19世纪上半期的()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美国 5.(题文)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6.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美国人发明了轮船 B.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 C.瓦特改良蒸汽机 D.英国的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 7.蒸汽机的改进,推动了采煤业和制造业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面貌,开创了崭新的“蒸汽时代”。为改进蒸汽机作出突出贡献的是() A.哈格里夫斯 B.瓦特 C.史蒂芬孙 D.凯伊 8.某国“在1825年建成世界上地一条铁路,1850年基本形成全国干线铁路网”,率先进入“铁路时代”。这个国家是()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法国 9.“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经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这里“新的时代”是指( ) A.蒸汽时代 B.铁器时代 C.石器时代 D.农耕时代 10.1851年,英国举办了第一次世界博览会,耗资八万英榜修建了钢铁一玻璃结构的巨大展型“水晶宫”,向全世界炫耀其取得的财富和工业技术成果,该博览会举办的背景,是英国( ) A.通过《权利法案》 B.开始工业革命 C.完成工业革命 D.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 11.“火车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追溯历史,1825 年,名为“旅行者号”火车机车的试车成功,开辟了陆上运输的新纪元,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火车机车的发明者是() A.史蒂芬孙 B.瓦特 C.哈格里夫斯 D.卡尔·本茨 12.1765 年,织布工出身的他发明了一种新式的手摇纺纱机,以其女儿的名字命名为“珍妮机”。“他”

国民革命运动优秀教案

国民革命运动 【教学目标】 一、识记和理解 记住黄埔军校创建的时间、地点和主要负责人,理解其对国民大革命的作用;记住北伐战争的开始时间、主要对象和主要战场;记住南京国民政府建立的时间,理解其性质。 二、能力和方法 通过对各种历史资料(图片、地图、对联、讲演辞和视频等)的观察、分析,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收集历史信息和应用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北伐战争得以进行的条件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归纳、概括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20世纪20年代中国局势的了解,感受列强操纵下军阀割据混战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认识国民革命的必要性,进一步加深对近代中国国情的认识。 通过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过程中革命军人尤其是共产党员舍生忘死、奋勇杀敌事迹的了解,感受革命者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认识共产党员在中国革命的不同时期体现出的先进性,树立报效国家和人民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进行国民大革命的主要原因(即北伐战争的原因),黄埔军校的创建,北伐的胜利进军及其主要原因。 难点:结合史实综合分析北伐胜利进军的主要原因。 【教学方法】 围绕问题设置情景,进行启发式教学,运用讲述法、分析归纳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最近,中央电视台的《新闻30分》栏目正在播出一个系列节目——《永远的丰碑》。有没有同学们知道,《永远的丰碑》介绍的是些什么样的人物?你知道其中的哪些人物? 老师注意到,其中有不少的优秀共产党员毕业于著名的黄埔军校,有的还参加过著名的北伐战争。黄埔军校是怎样创建的?北伐战争又是怎么回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课《国

教案第15课北伐战争

第15课北伐战争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重点:北伐战争。 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黄埔军校对联:升官发财行住他处,贪 生畏死勿入斯门,横额:革命者来。请学生 们谈谈看完对联后的感受,畅所欲言。 教师总结:大家谈的很好。黄埔军校正 是秉持“培养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 的革命者”的宗旨,为后来的北伐战争输送 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我们今天就来学习: 第15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教师讲述:京汉大罢工的失败,使中 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 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孙中山在经过多 次反对北洋军阀斗争的失败后,深深感到必 须改组国民党,为它注入新鲜血液。 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中共三大确定的国共合作的方针是什么? 学生回答:1923年召开的中共三大,决 定同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合作,建立革 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 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学生回答: 回答一:是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创办起来的。

教师讲解:北伐军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就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先后歼灭了吴佩孚、孙传芳两部主力,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4.教师提问:北伐军只用了半年的时间,二是国共两党齐心协力;三是北伐军官兵的浴血奋战;四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 5.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北伐战争时,中国工农运动的发展情况?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北伐战争与工农运动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学生回答:蓬勃发展。农民协会组织会员大量增加,农民运动发展急速;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得到重大发展。北伐战争的进行有力推动了工农运动的发展,工农运动的发展又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了北伐的胜利进军。由此来看,工农群众的支持应是北伐胜利进军的一个原因。 6.教师过渡:然而,正当北伐军胜利进军时,统一战线却破裂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发生什么事情呢? 目标导学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指出国民革命失败的标志及原因? 学生回答: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原因:蒋介石与国内反动势力和帝国主义相勾结,叛变革命;中国共产党只掌握有一小部分武装,还没有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力量弱小。 2.教师讲述: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在“分共清党”、镇压工农运动的同时,继续北伐。 3.教师提问: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继续北伐的目的是什么?最终结果是什么? 学生回答:统一中国。最终结果是1928年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南京政府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三、课堂总结 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跌宕起伏,虽写下了辉煌壮烈的篇章,却终因国民党右派的叛变没有完成统一全国的任务。而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国共的破裂也开启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中共吸取教训,拿起武器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统治,十年内战的枪声最终浩然打响。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4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北师大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九十一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4课国民革命的洪流北师大版练习题【含答 案解析】九十一 第1题【单选题】 一首歌往往带有一定的时代特征,以下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是( ) ①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 ②我家住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 ③走过二十年,伴随着改革春风起,走进新时代…… ④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 A、②①④③ B、②①③④ C、④②①③ D、④①③②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下列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排列依次为( ) ①“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②“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 ③“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 ④“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③①④

D、③①④②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中国近代史上,国共曾两次携手,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做出了重大贡献。以下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成果的是( )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建立了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 C、创建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D、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如图所示为近代某一战争形势示意图.下列表述中与这场战争相关的是( )

A、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 B、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C、实现了孙中山的理想 D、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 A、北伐战争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武昌起义 【答案】: 【解析】: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优秀

《“蒸汽时代”的到来》教学设计 灵宝市二中历史组曹成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 记住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知道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和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理解工业革命的概念和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以及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读图、阅读,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工业革命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培养学生比较、判断推理能力和初步使用唯物主义历史观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对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和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进蒸汽机,美国人建造第一艘汽船,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等机器发明的学习,体会社会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需要创新,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等观点。 通过学习工业革命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环境污染等问题,体会发展经济要与环境保护相一致,深刻理解“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性。 通过本课学习,启发学生认识:伟大的发明创造来源于亲身实验、刻苦专研、虚心学习、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培养学生从历史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与意义 本课时是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讲述了珍妮纺纱机的发明、瓦特对蒸汽机的改良、使用蒸汽为动力的火车机车的发明制造等史实。本课给学生展示了一幅具有时代特点的工业革命的进程场景。 作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重要一环,本课看似简单,其实内容非常重要,在世界历史中的作用之重更是不言而喻。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到大机器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它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次革命。工业革命在世界历史中地位很重要,它不仅使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巨大飞跃,而且使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