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提纲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提纲

中国文化概论

绪论

一、“文化”界说

1、文化: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文的引申义:一为包括语言文字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二由伦理之说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与“质”、“实”对称。三在前两层意义之上,更导出美、善、德行之义。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同时,“化”又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文与化并联使用,较早见于战国末年的儒生编辑的《易。贲卦。象传》:(刚柔交错),开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指:人伦社会规律,即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纵横交织的关系,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构成复杂网络,具有纹理表象。

2、文明:中国的文化一开始就专注于精神领域,而西文的CULTURE去是从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生发、继而才引申到精神领域的。和中国语言系统中的文明更为相似。文明:经天纬地日文,照临四方日明。文明从人类的物质创造(尤其是对火的利用)扩展到精神的光明普照大地。简而言之,文明兼容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双重意义,接近于今天人们通常理解的广义文化。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成果体现,既反映在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更反映在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生理与心理的、工艺与道德的、自律与律人的)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3、简而言之,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说,“自然人化”即是文化。

二、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1、广义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称“大文化”。梁启超“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这里的“共业”包摄众多领域,诸如认识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规范(道德、法律、信仰)、艺术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器用的(生产工具、日用器皿以及制造它们的技术)、社会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等。

2、文化的结构:有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两分说,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说,物质、制度、风俗习惯六大子系统说。

本书以四层次说展开论述:

一、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物态文化层。它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

二、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的制度文化层。

三、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行为文化层。这是一类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的行为模式。

四、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蕴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心态文化层。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具体而论,心态文化可以再区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子层次。

社会心理指人们日常的精神状态和思想面貌,是尚未经过理论加工和艺术升华的流行大众心态,诸如人们的要求、愿望、情绪等等。社会心理较直接地受到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并与行为文化交融互摄,互为表里。

社会意识形态则指经过系统加工的社会意识,它们往往是由文化专门家对社会心理进行理论归纳、逻辑整理、艺术完善,并以物化形态——通常是著作、艺术作品——固定下来,传播四海,传于后世。依其与社会存在关系的疏密程度,我们又可将社会意识形态区别为基层意识形态(如政治理论、法权观念)和

广义文化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统统摄入文化定义域。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为小文化。

三、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1、中华——中,意谓居四方之中。华,本义为光辉、文采、精粹,用于族民,蕴含文化发达之意。

2、中国文化基本内容构成: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

四、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一)意义:1、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2、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3、有助于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二)学习方法:1、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2、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相结合。

三)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地理生态环境,是指中国进入文明社会以来的整个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即历史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包括两个主要方面: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又分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第一节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一、疆域、政区

政区,(行政区域)是国家为进行分级管理而划分的地方,它的出现是以国家的建立为前提的。

战国时期:县郡产生。

秦汉:实行郡县制,即由数十个至百余个郡管辖数百个到一千多个县或县级单位。到了2世纪末期,原来只起监察作用的州成为最高一级政区,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隋:合并、撤消了一些州县,又将州改为郡,重新实行郡,但基本上都是二级制。

唐:将郡改称为州,基本上实行二级制。开元年间又设道。安史之乱后又设方镇,形成方镇——州——县。

宋:宋废止方镇。由原来的专管督征运送财赋的各路转运使兼管军民事先务,形成路——州(府、军、监)——县三级制。

元:中央政府称为中书省,省以下有路、州两级。

明:废行省改省为布政使司,后又有总督、巡抚辖区。

清:省——府、县

二、人口、民族

三、地形、地貌

四、气候

第二节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一、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地理环境是指生物特别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层。地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或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环境(或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的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因此,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决定意义的。表现为:

1、为人类的生产、生存、发展、肖亡或离开这个环境提供了物质基础。

2、决定这个环境中的一切生物(包括人类)及其活动(包括人类活动),都不可避免地有一个产生、发展、以至消亡的过程。

3、在这个环境中的一切物质和由物质产生的能量既不能增加,也不会减少,只能是各种形式的转化或传递,除非来自这个环境之外(例如其他星球),或者离开这一环境。

4、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顺应这一环境的内在规律,在此前提下利用这一环境,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加速、延缓或制止物质的某些转化和能量的某些传递。

地理环境一般只起到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并不起决定作用。

二、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

1、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的影响。

中国不但疆域辽阔,而且地理位置比较优越,中国的大部分处于中纬度,气候温和,又位于全球最大的陆地——欧亚大陆的东部和全球最大的海洋——太平洋的西岸,西南距印度洋也不远,季风气候发达。大部分地区夏半年雨热同季,温度和水分条件配合良好,为发展农业提供了适宜条件。

黄河中下游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和人类的生活。黄土高原和由黄土冲积的平原土壤疏松易天开垦。黄河中下游地区最早形成了大片的农业区。在中国文化中,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区业的扩大而传播。

2、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延续性的影响。

尽管中国的自然条件在以往数千年间有一定的变化,但总的说来幅度有限。由于中国疆域辽阔,跨纬度大,所以气候的波动一般只影响农业区的南北界,而不会减少它的面积,这就为中国文化的延续提供了稳定的物质基础。

中国大陆的这片农业区的面积和产量在东亚大陆一直遥遥领先,供养着数量最多的人口,因而自然地成为东亚地区的中心所在,也是文明程度最高,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在西方文明传入之前,周边的农业文明在总体上落后于中国文化,当然不可能对它形成冲击和影响而北方的游牧民族虽然具有相当大的军事实力,并多次以武力入主中原,但在文化上却是弱者,最根本的原因是其文化不适农业地区。因此军事上的征服者毫无例外地成为文化上的被征服者,它们最终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了中国文化。

中国和西方文明的中心不仅距离遥远,而且隔着高山、沙漠、草原、海洋等一系列地理障碍。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要越过这些地理障碍即使不是不可能,也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因此往往除了负有政治、军事使命外或有高额利润的吸引,一般性的人员来往和交流是很难进行的。所以对中国文化的统治地位是无法动摇的。

3、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在生产力很低的情况下,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要比现在大得多,有时往往起了完全隔绝的作用。中国国土辽阔,在中国内部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自然地理区域,表现出不同的地理特征。由于多样性地理特征的影响,中国历史上早就出现了牧业、狞猎、养殖、捕捞、采集、治矿、手工业、林业等各种产业,并且成为某些地区的主要物质基础。与不同的生产方式相适应,各地的社会、政治、行政制度也不相同。

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中国各地历来就存在很大的

安土重迁的观念。生活在海边的人们把渔业、盐业作为主要产业,还致力于海上交通与海外的联系。西域位于交通的必经之地,所以很早就以商业发达著称于世。北方游牧民族以迁徙和战斗来对付自然环境和异族的压力。尽管他们很早就接触到汉文化,、但在物质文明方面也没有全盘接受。即使是在儒家思想占居统治地位以后,不同的汉族地区在接受程度和表现形式方面也是有很大差异的,非汉族地区就更无一致可言,总之,强烈的地域特点使中国文化的多样性非常明显。

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到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4、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原因并不是地理障碍的阻隔,而是中国地理条件过于优越。在正西方近代文明兴起以前,中国的确是东亚乃至世界最强大、最富足的国家,完全可以做到自给自足,无求于人。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第一节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

一、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南移

早在四五千年肖,兴起于黄河中游的地域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已经展现了华夏民族的祖先从渔猎向农耕生产过渡的历史面貌。中华农耕文明黄河中游流域开始形成。与此同时,长江中下游的屈家岭文化有钱塘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也都显示了祖先们耕作的痕迹。三代时,农耕业已经成为中原华夏民族社会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们为在争战中生存,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制度改革,而这些改革,几乎无不与促进农耕经济联系在一起。

由于黄河流域细腻而疏松的黄土层较适宜于远古木石铜器农具的运用和粟、稷等旱作物的生产,黄河中下游地区自然成为中国上古时代的政治、经济和人文中心。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普及,中国的农耕区域,逐渐向土肥水美的长江流域扩展。

汉晋以降的数百的间,北方的边患日趋严重,战火使黄河流域的农业生态环境迅速恶化,大批农耕男女南迁,到长江中下游区域及东南沿海各地。于是中国农耕区的中心,逐渐从黄河流域向长江中下游地区转移。

隋唐以后,长江中下游区域很快成为京都及边防粮食、布匹的主要供应地。

二、农耕民族与游牧世族的长期对垒与融合

1、对垒

中国的西北地区生存着游牧民族,依靠畜牧,狩猎为生。他们剽悍善战,流徙生活促使他们经常南下劫掠,给中原的农耕民族造成很大的威胁。

中原农耕民族的生活方式是建立在土地这个固定的基础上的,稳定安居是农耕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面对秦汉以来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中原历代王朝全力加以抵抗。但是,农耕与游牧这两种经济类型和生

游牧人常取攻势。长城的修建,体现了中原民族试图把农耕区围护起来的防御心态。

2、融合

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通过迁徙、聚合、战争、和亲、互市等形式为中介,实行经济文化的互补和民族的融合。游牧民族的不断侵扰中原,也促进了中华民族血统的合流。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游牧人,从农耕人那里学习先进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和文化技术,促进其自身社会形态的变化。

三、农耕自然经济体制下的多元经济成分

以农耕文明为主导的中华文明,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延续性,这与印度、古埃及以及古欧州文明史截然不同。中国农耕文明的源远流长,一方面造成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也影响着社会形态的变化藕断丝连。

从纵的方向说,中国农耕经济的发展始终保留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成分。

从横的方面去考察,华夏民族早出暮入,耕稼树艺的农耕经济,是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联系在一起的。但是和西欧中世纪的庄园经济差异得多。西欧中世纪自然经济的一些主要特征如封闭式的自给自足、依附农奴等,在中国的农耕经济中并不突出。中国的农耕经济不仅仅以农业生产为界限,而是包含着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分。中国的农耕经济就是这样包含着工商业等多种经济成分,扩充了内部的活动空间,使自己始终保持着一定的再生能力,适应时代的变化。从而维系着中华农文明的长流不息,历久弥新。

四、内敛型的海洋贸易。

中华民族早就有了出色的航海能力,但由此产生的海洋贸易,不是向外扩展的外向型经济,而是一种内敛型的经济,它是作为农耕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

稳定的农业社会和较少变化的经济结构,使中国古代的帝王们陶醉于万物皆备。因此,在他们看来,中国与海外的经济交往,应当建立在“宾服贡献”的基础上。唐宋时,海上贸易出现繁荣景象,但是这种海外贸易,一方面是服从于政治的需要,夸示海外,而且不少场合是赐品多于贡品,不计经济损失。另一方面是为了满足上层统治者对于海外奇珍异宝的需求,与广大民众的生活需求较少发生联系。这种朝贡式的贸易直至明代前期犹然。明时的边境互市在政治上的意义仍然超过经济的意义。

明代中叶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东南沿海私人以外贸易有所增长,但是政府对于私人海商集团的扼杀以及对海外贸易的严格控制,限制了海洋商业的发展。明清以来移居海外的商民,也被子政府视为“自弃王化”的刁民,倍受歧视。在这种情况下,当西方殖民者以咄咄逼人之势梯航东来之际,内敛型的中国海洋事业,不能不大大落伍于世界前进的步伐。

第二节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发展阶段和形态

随着文明的不断进步与农耕经济体制的不断自我调节,中国数千年传统的自然经济呈现几个不同发展阶段和形态。

一、殷商西周,土地国有的自然经济阶段

西周时: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广大庶众上无通名,下无四宅,耕种国家的土地。国家为实施对土地的分配管理和贡赋的收取,在地官司徒之下设各等职官,形成国家干预农耕生产的政治雏形。

这种国有土地不得自由买卖和私相接受,指“田里不鬻”。西周时期,土地经常由天子分封给各级诸候、贵族,但从原则上讲诸侯贵族只有土地的使用权,而无所有权。周天子随时把土地收回,或转赐别人。

在这种土地国有制下,农业生产以集体劳动为主。众人、协田,是殷商时期盛行集体耕作制的反映。

到了西周后期,土地国有制有瓦解的迹象。诸侯贵族从周天子那里取得土地,他们也逐渐和周天子一样,可能随意处理自己的封地,或用战争的手段,掠夺别人的封地,公田和私田分野后,不可否认那些耕

二、东周以降土地私有化和个体生产形态的演变

东周以后,随着牛耕和铁制农具的使用,农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土地国有形态走向瓦解,井田制破坏,变公田为私田现象普遍。诸候贵族为争夺土地农人的战争日益频繁。尤其是土地买卖的出现,打破了世袭贵族土地所有制时期田里不鬻的老例。春秋时晋国已有爰田(易田换田),商鞅在秦的坏井田、开阡陌,民得买卖的土地政策,土地自由买卖日益合法化。

东周以后的土地私有化进程,也打破了以往那种集体生产的农耕传统,而向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生产形态过渡。这种男耕女织、以商助耕的自给自足型的家庭小农业,逐渐在中国的农耕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与此相适应的政治体制,则是国家直接向个体生产者征收赋税徭役。春秋战国的“相地而衰征”“初税亩”,就是政府对个体土地所有者建立统制经济关系的开始。由于土地兼并现象屡屡出现,个体家庭经济分化为地主和农民两个不同的形态,形成了对立的两个阶级。在大一统中央集权体制下地主经济与农民经济的互为盈缩,构成了农耕经济运作的基本特色。

唐代中叶后,均田制破坏,土地私有进一步深入,专制国家对土地私有的干预有逐渐减弱的趋势。契约制的租佃关系在唐宋以后普遍出现,农民对于土地的依附关系有所松弛,社会生产日益多样化,个体生产者亦从封建社会全产期以粮食为主的经营逐渐向多种经营方向艰难迈进。到了封建社会后期,传统的自给自足性农业和商品性手工业的结合尤为普遍,个体生产者具有较高的独立性。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并有所更新。

三、商品经济的波浪式前进

原因: 1、当中国土地私有化刚刚起步的时候,与自然经济相对立的商品经济也悄然出现,与西欧封建社会相比,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具有发达较早的特点。

西方社会最具代表性的自然经济单位是领主庄园,领主庄园内不仅拥有从事农业生产的农奴,而且拥有从事各种手工业生产的农奴手工业者,因此,第一座封建庄园都自已自足,没有商业来往和交换,用不着货币。而在中国不同,地主占有剩余劳动主要是谷物地租,手工业品和农产品的加工制品极其有限,这样就使地主经济不可避免地要与市场发生较多的联系,而方大个体农民局限在小块的土地上,生产手段更为有限,他们只能通过卖剩余农产口而换取其他生产生活必需品。再者中国从秦汉以来就是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政府地于土地所有者的赋役经济关系以及对于城市和经济活动的统制政策,也都在客观上打破了区域间货物流通的障碍,促进了商品货币关系的较早发展。商业交换活动以及由此而出现的商品生产、商人资本、城市货币经济等,伴随着中国的农耕经济而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

2、中国古代经济是为了补充农耕经济的不足而满足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因此,这种商品经济缺乏独立发展的性格,特别是中国历朝奉行的重农抑商政策,更加强了商品经济的依附性,从而使它的发展随着封建社会的变迁而呈现出波浪式前进的姿态。

三、中国传统社会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

1、农业: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农业生产技术,形成了富有东方特色的农业科学,其中尤其以精巧农具、培育良种、多种经营、集约耕作和充分利用自然力而著称于世。铁犁的使用、轮作复种技术比西方都要早得多,蚕桑和茶叶的发展更是闻名于世。

2、手工业:灵巧的工艺品、精美的纺织品风靡世界市场。造船业的发达,冶炼业久盛不衰。瓷器、漆器、酿酒、兵刃、食品等也在相当的成就。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活字印刷,是对人类历史进程发生革命性作用的“四大发明”

3、商品货币经济的繁荣也是西欧中世纪无所法相比。纸钞的使用,更是中国对于世界货币发展史的一大贡献。

第三节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迂缓的原因

一、社会经济既早熟而又不成熟

从根本上讲,中国农耕社会的多元结构造成中国社会经济的早熟而又不成熟特征,制约了资本主义萌芽的顺利发展。与西欧相比,中国的商品货币经济繁荣于汉唐宋的各个时期。土地买卖早在战国秦汉时就出现了。中国的农民较早就有相对的离土的自由。即使是佃农,也有退佃、迁移的自由。作为经济剥削的地租形态,也是劳役、实物和货币地租长期并存。这些现象在西欧是发生在封建社会崩溃之时,而在中国却古而有之。

但是,中国历史的早熟却未能促进它成熟发展,相反地去凝重了传统农耕经济的保守性和坚固性。中国社会中早就出现的商品生产、城市经济、土地买卖、农民的离土等商品经济的早熟因素不是象西欧社会那样是作为封建社会的对立面而是作为补充形式出现的,这就使中国的农耕经济大大扩展它的内涵结构,可以比较灵活从容地改变自己的表层结构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各种变化。这就使中国社会经济的早熟现象,始终未能走上成熟的阶段。

中国早熟的经济因素往往与社会、政治诸条件不相配合,造成经济发展的失调。早熟的发展又使人们迷恋于现有的沉重的历史包袱,也带来了落后的停滞因素。在这种内部机制的自我制约下,中国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不能不长期处于缓慢发展的状态。

二、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

建立在个体家庭经济上的中国大一统中央集权体制,是一种没有民主而缺乏自我更新能力的政体。每当一个新王朝建立之后,其继任者的整体趋势是一代不如一代,最终导致游牧民族的入侵或民众的大暴动,使得王朝盛衰交替、稳定和战乱成了周而复始的规律。而这种变化周期又与同时期的社会经济兴衰周期大体同步。总是从兴到衰的一个过程。使社会经济在动乱中再次受到严重的破坏。

中国农业的黄金时代是战国至汉唐之间,但是到了唐宋之后中国的农耕技术并无明显的突破。农业生产总量的增长,不是通过科学技术提高,而主要是依靠扩大山区及周边地区的耕地面积和粗粮品种引进推广,以扩大劳动量的投入来维持。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力增殖显得至关重要,而新王朝初期稳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人口的增长,人口增长率逐渐高于物质资料的增长率,造成了人口增长与生产增长的比例失调。随着王朝后期的衰退,人口增长与生产增长的比例失高干更加严重,社会矛盾加剧,使中国社会再次进入数十年的战乱时期,造成人口的锐减。这种以战乱、灾荒为手段自发调节的社会循环,使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惨重损失,周期性的破坏成为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

到了明末清初时期,长达半个世纪的战乱使得社会经济大幅衰退,明后期出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也受到了严重的挫折。清代经济得以恢复,但是人口也以空前速度增长。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处于迟缓的发展状态。

三、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箝制和束缚

中国古代社会的上层建筑是建立在农耕经济特别是小农经济的基础上的,这种上层建筑对于促进农耕经济的发展保障农耕经济的长期持续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国早熟的中央集权制,形成了庞大的官僚体系。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他们又具有剥削下层民众和腐蚀国家政治的双重性格。这种矛盾的政治结构,对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特别是在封建社会晚期商品经济日益进步的情况下,这种阻碍作用更为明显。

经济剥削是上层建筑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重农抑商观念的指导下,工商业经济所受到的剥削尤为严重。使工商业经济的进步十分艰难。

自秦汉以来,中国的意识形态是围绕农耕经济这一核心的,它带有明显的保守、怀古特征,这种保守的意识形态,导致社会普遍安于现状,缺乏远见和开拓精神。

再者,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布局也十分不利于商品经济及新因素的成长。西欧中世纪末期的城市经济,是摧毁庄园封建制的有力武器,而中国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大多是为了政治的需要,城市既是经济中心,往往更是政治中心。许多商业成为国家财政的附庸。商业对政府依赖性导致了商人性格的封建依附性。

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体制,治理天下的原则是一视同仁,国家政策的平均主义,使落后地区拖住了先进

在以上的种种因素下,中国资本主义只能在原有的格局内打圈子,不可能出现飞跃的前进。于是,自17世纪以后,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拉开了差距,逐步陷入落后挨打的困难境地。

第四节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力

中国是一个有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农耕经济的持续性是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显著特点之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持续性。传统农业的持续发展保证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使其具有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和凝聚力。中国文化历经动乱与分裂的洗礼而不断得到充实升华,然而中国文化的早期定型,也往往使人产生一种“瞻后”式的思维方式,这种文化思维模式,一方面为中国文化的长期延续和增进向心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在不知不觉中积累着文守旧性格。这样到了封建社会后期,中国传统文化显得暮气沉沉,缺乏积极进取的冲动。

二、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中国文化不仅善于包容百家学说和不同地区的文化精华,而且还长期吸收周边少数民族的优秀文明,使之交相辉映。即使是对外域的文化,中华民族亦能敞开其博大的胸怀,扬弃吸收。

三、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

早在先秦,我国已有敬德保民、民为邦本的思想。但是这种民本意识在中国却得不到正常的发展。由此而派生的平均主义思想,一方面固然成为农民反抗压迫的思想武器,另一方面又加剧了中国历史稳定与动乱的恶性循环。中国的科学技术也是如此。知识分子对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缺乏应有的重视。创造贡献始终未能成为社会前进的主流。许多科技发明无法得到社会推广应用。

中国农耕经济和中国文化的早熟性,与中国社会的多元结构相互配合,加强了传统社会的坚韧性。随着中国封建社会过渡到后期,中国文化日益显露出凝重的保守性格。

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结构至有以下特点: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完备而系统。包括嫡长子之制、庙数之制、分封制度等。二、专制主义严密。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国有脉相承的专制制度和带有某种血缘温情的宗法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

第一节宗法制度产生与确立

一、宗法制度的产生

阶级产生之前,人类是从原始群居到氏族到部落的发展过程。这些组织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联系起来的。舒畅在阶级和国家产生之后,由于自然环境和各地居民生活方式的不同,血缘关么在居民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表现形态出现重大的差异。中国的自然环境及其定居的农耕生活决定了中华民族过着与世隔绝、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即使从野蛮转换文明阶段以后,亦无法冲破人类原有的血缘关系,血缘家庭的社会组织形式被长期保留下来。

宗法制度是氏族社会的血缘关系在瓣的历史条件下演化而成的。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产生于商代后期。西周建立以后,统治者在商代宗法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体系完整、等级严密的宗法制度。

二、宗法制度的确立

这一点恰恰成为周代确立宗法制度的基础。西周宗法制度的创立者是周公。周公制礼作乐,其重要内容就是确立宗法制度,包括嫡长子继承制、封邦建国制和宗庙祭祀制度等。

1、嫡长子继承制

商朝主要实行兄终弟及制,周王室从成王之后推行固定的嫡长子继承制。按照周制,最高统治者称天子,统治天下的土地和臣民,继承王位的,必须是嫡长子,指正妻之子。如果嫡妻无子,就只能立庶妻中级别最高的贵妾之子“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就杜绝了兄弟之间为争王位而造成的祸乱,这种制度是从父权制社会演化而来的,是用父子血缘亲情来维系王权的威严和稳定。周天子及其继承者,从君统来看,他是天下的共主,是政治上的最高统法者;从宗统看,他又是天下的大宗。西周统治者划分为四个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天子的嫡长子继承天子之位为大宗,其余庶子被分封为诸侯,为小宗;诸侯的嫡长子继承诸侯之位为大宗,其余庶子被分封为大夫,为小宗;卿大夫之嫡长子继承聊大夫之位,为大宗,其余庶子成为士,为小宗。

2、封邦建国制

简称封建,即今人所说的分封制。分封制是由宗法制度直接衍发出来的一种巩固政权的制度,是由周人创立的。周王室分封的主要旨意是将同姓子弟亲属封为地方邦国,以血缘纽带联系起来,作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诸侯受封后就成为一个地方邦国,周天子与他有一定的权力与义务的对应关系。天子对诸侯有巡狩权、命官权、迁爵权等,诸侯对周天子则有必尽的义务,如朝聘、进贡、出兵、役劳等。诸侯按天子的办法分封卿大夫,卿大夫的领地称“采”或“邑”,史家一般称为采邑制。卿大夫也依例分封士。

3、宗庙祭祀制度

宗法制度是以血缘亲疏来辨别同宗子孙的尊卑等级关系,以维护宗族的团结,所以十分强调尊祖敬宗。宗庙祭祀制度就是为达到维护宗族团结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手段。周天子为七庙,诸侯为五庙,大夫为三庙,士为一庙。宗庙祭祀制度的发展,形成了中国传统的礼乐文化。周代严格的宗庙祭祀制度,对于维护以家族为核心的宗法制度和巩固政权,发挥过重要的作用。进入封建社会后,这一传统被历代统治者所继承,并有发展之势。皇宫之前,左宗右社的制度一直延继到明清。

第二节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

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宗法制度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生活。这种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小农自然经济生活方式一直延续下来,虽有所变异,但其模式基本上循而未改。

一、家天下的延续

宗法制度本质就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各王朝都把权力的核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并且传之后世。这种家天下的思想不只统治者有,还深深地影响到广大的民众。如西汉末年农民起义时为反王莽的新朝,都去找西汉皇氏的后裔作为自己的旗帜:绿林军找来刘玄,赤眉找来刘盆子。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家族统治史。家天下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姓家族统治一个朝代,只要这个朝代不灭亡,这个家族就一直统治下去,嫡长子这一西周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历代皆沿袭下来。

二、封国制度不断

分封制曾是西周宗法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秦汉以后尽管郡县制成为国家的一项基本行政区域划制度,但封国制度一直不同程度地或以不同方式被历朝历代所保留。汉朝在总结秦亡的经验教训时,其中重要一条就归咎于秦始皇废分封,所以西汉初年刘邦就大封同姓王,,“天下同姓为一家也,慎无反”。中国历史不少皇帝为封国问题大伤脑筋,也还发生过比七国之乱更为严重的封王反叛,如西晋的八王之乱,明

三、家族制度长盛不衰

动荡不安常常困挠中国历史,但构成中国传统社会基石的以血缘纽带联系起来的家族始终非常稳固。如果说有变化邮局仅仅是一个家族代替另一个家族,就如万物有生死一样。中国封建时代,统治和束缚人民的有四权:政权、神权、族权和夫权。族权是从父系氏族社会家长制演化而来的,它既是政权的补充,又能起到政权所无法起的特殊社会作用,所以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

战国时代,由于家族的动荡变化是比较大的,但超姓氏的家族本身却依然在发展。

汉代,豪强势力强大,这些大家族不但在政治上拥有巨大权力,而且广占良田,形成一个个家族色彩十分浓烈、封建自然经济经营方式的地主庄园。庄园中等级森严,最高的是庄园主,其次是宗族成员,往下依次有宾客、徒附、部曲、奴婢,各尽职责,如同西周时的一个个宗法关系连结的封国。

魏晋南北朝时期,尽管战乱不断,但家族制却有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豪门与寒门的区分。家族制延续到了清代,甚至民国时期,也没有衰亡的迹象。

四、家国同构

家国同构——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由于古代中国的经济基础一直处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小农经注占主导地位的状况,所以以这与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家族制度也深深地根植于中国社会结构中,使国家结构也打上家族结构的印记,家与国的组织系统与权力配置都是严格的父家长制。宗族和宗法关系在中国长期存在,导致了“家国同构”的格局,所谓“忠孝相通”,忠孝同义,都是宗法制度长期遗存的结果。

第三节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

一、中国与欧洲政体的差异

1、欧洲的政治与文化,源于地中海沿岸国家,主要是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和古西腊。

古代埃及是一个信仰多神的国家,但重要的是太阳神。法老和祭师奉祀不同的太阳神,两种势力斗争非常激烈。祭司的权力曾一度超过法老的权力。所以一开始埃及国王的权力就存在一种强大的抗衡力量,即宗教势力。另外,埃及的工商业比较发达,与地中海沿岸国家有着频繁的贸易往来,这无疑对王权专制又是一个有力的冲击。

中国则不然,统治者凭借武力,比较顺利地夺取并强化自己的专制权力,神职人员成了他们顺从的奴仆。中国的政治权力一开始就不存在一种与之抗衡的势力,所以以后的专制就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完备。

2、君主专制的两种代表对比:英国的君主专制政体形成在封建社会的晚期,这时封建贵族势力已经由强变弱,新兴资产阶级势力勃然兴起,斗争的任何一方尚未压倒另一方。英国的君主专制制度的阶级基础有僧侣,地主和新兴阶级,所以专制君主在维护旧的封建贵族利益时,也拉拢资产阶级,鼓励工商业的发展和海外贸易活动。这在客观上保护和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长。

与欧洲的情况不同,中国君主专制应当说从中国历史踏入文明门槛的那一刻起就形成,所以专制的传统十分悠久。这种专制的阶级基础是奴隶主和地主,所依赖的经济基础是小农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统治者普遍采取对工商业和贸易压制的态度。重农抑商成为历代统治者的基本国策。

二、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1、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专制时间漫长。

我们的祖先黄帝,是用武力取得并用武力加以扩大的,也没有其它外来势力与黄帝分享这个权力。所以中华民族刚刚进步到文明的边沿,就形成了一个祖先,一个权力,一个核心,这无论与古代埃及、抑或是两河流域、印度、古希腊,都是不同的。

祀,但是贞人并没有独立的人格,处于仆从的地位,难以成为商王的抗衡势力。

周武王以武力推翻纣王的统治后,虽然分封了许多姬姓诸侯国,但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关系既是宗法血缘关系,也是君臣关系,这种体制也是一种专制。

春秋战国后,一种新的专制制度取代旧的专制制度。这种专制制度就是以郡县制为外在形式的君主官僚政体。这种官僚政治体制从春秋时代产生起,一直延续到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皇帝止,前后达二千五百多年,基本上没有什么质的变化。

2、经济基础稳固

君主专制制度的经济基础是土地的国有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整个封建时代,国家对土地的占有量是很大的,而且官僚、地主对农民土地的剥夺非常严重。封建统治者和农民处于对立统一之中,没有广大农民的存在也就没有封建地主的统治,所以当农民失去土地,沦为奴隶或流民时,朝廷就会采取一定的措施,来维护统治者和被统治者这对矛盾的平衡。与此相反,历代统治者对工商业无不采取打击的政策。由于小农经济被人为地保护起来,把能够瓦解自然经济基础的工商业视为洪水猛兽,因而这个基础也就变得异常稳固。

3、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

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的集权程度,从总的趋势来看是日益强化。从秦开始大权独揽的传统直到封建社会末期的清朝也不断绝。

4、对人身控制严密

中国是一个实行人口统计和户籍管理最早的国家。

周吏大司徒:掌建邦之土地之图,与其人民之数。

秦“傅律”——即男子成年后必须登记的法律,以便官府安排徭役。如隐匿不报,或申报废疾不确实,百性不应免老或已免老不加申报、敢于弄虚作假的,不但里典、伍老要被处罚,而且同伍的人也要受处罚。

中国很早就有什伍组织,把老百姓编入什伍之中。

这些制度和法令,使居民失去流动的可能,国家便可以轻易地按郡县、乡里、什伍统征赋税、徭役和兵役,帝王的诏令就很容易达到第一个家庭了。

中国专制统治者还十分重视用控制生计的办法,把农民牢牢地固着在土地上。

三、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以宗法色彩浓厚和君主专制制度高度发达为主要特征的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

1、社会政治家国同构的宗法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伦理形范式。这种范式所带来的正价值是使中国民族凝聚力强劲,注重道德修养,比较重视人际之间的温情,成为兴世闻名的礼仪之邦。它的负价值是使三纲五常的伦理说教,存理灭欲的修身养性,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盲目排外心理等等,成为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障碍。

2、中国社会结构的专制性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这种范式的正价值是,中华民族的整体观念,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造就了民族心理上的文化认同,文人学士的经世致用思想等等。它的负价值是使国人存在严重的服从心态,对权威和权力的迷信,个人自信心的缺乏,文人的影射传统等。

3、宗法与专制的结合,在政治上表现为儒法合流,在文化上的反映则是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突出表现为“内圣外王”的心态,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第四章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上古:中国文化的发生

上古指发明文字以前的历史

一、中国人的起源

在文化产生过程中,最早出现的工具;火的使用是旧石器时代先民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创造。

三、原始的观众文化

与物质文化长足进展同时,中国先民的观念文化亦日益丰富、深化,原始宗教与原始艺术便是其主要存在的形态。

中华民族先民原始宗教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三大类。

1)对大自然的崇拜。

2)生殖崇拜:由于对自身的繁衍非常关注,由此产生炽热的生殖崇拜。

3)祖先崇拜:原始人一方面重视子孙的繁衍,另一方面也崇敬创造生命的祖先,在母系氏族社会,主要是供奉女性祖先,随着父系社会的到来,男性祖先日渐成为供奉对象。祖先崇拜往往有严格的仪式,在这些仪式中展示了后人对先人创造生命的崇拜。

4)图腾崇拜:与自然崇BAI和生殖崇BAI相比,图腾崇BAI是较为高级的宗教仪式。“图腾”是印第安人奥基华部落的语言。由于在原始思维中,类比和联想是主要方法,原始人一般都相信自已的氏族与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之间有一种特殊的亲密联系,并以之作为氏族崇BAI的对象,这就是“图腾”。四、原始的社会组织

婚姻关系:血亲杂交——血缘群婚——族外婚

社会组织形式:母系氏族:上古神话传说中的女娲氏、庖牺氏、神农氏、有巢氏、燧人氏,是这一时期中华先民创造的神。

父系氏族:传说中的五帝便生活在这一时期(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氏族后,部落联盟产生。

四、上古文化分布

中华民族的远祖可分为华夏、东夷、苗蛮三大文化集团

华夏:中华先民的一部分,很早就自称诸夏或华夏。或单称华、夏。华夏集团发祥于黄土高原,后沿着黄河东进,散布于中国的中部及北部地区,即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分布区。华夏集团又分两支,一支称黄帝,一支称炎帝。共工氏也属于这个集团。

东夷集团:其活动区域大致在今山东、河南东南和安徽中部。即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及青莲岗文化江北型分布区。蚩尤、后羿属于此集团。

苗蛮集团:主要活动于湖北、湖南、江西一带,即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分布区。如若向东延伸,河姆渡文化、浪渚文化等也可归于些集团。伏羲、女娲都属于此集团。

第二节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

至殷商西周,中国文化的特殊面貌开始形成。

一、殷商神本文化

以殷为中心展开活动的商人,脱离原始社会未久,在以神秘性与笼统性为特征原始思维的支配下,商人尊神重巫,体现了强烈的神本文化的特点。

殷人观念中的神,地位最高的是帝或上帝,它统率各种自然力,也主宰人间事务。为了听命于上帝,按鬼神意旨办事,殷人以卜筮来决定自己的行止。商王既是最高统治者,又是最高祭司。商人还频频、举行规模盛大的祭祀活动以表示对祖先的崇BAI,但是祖宗神的地位居于第二位。

随着人们实践经验日益丰富,智力、体力水平不断增进,对神的力量的崇BAI渐次淡薄,对于自身能力的信心与日俱增,于是,以神为本的文化逐渐开始向以人为本的文化过渡,其契机便是商周之际的社会大变动。

二、周人的文化维新

周朝建立后,一方面因袭商代的种族血缘统治方法,另一方面实行文化主旨上的转换“周虽旧

1)周人的维新,首先表现在宗法制度的建立。周人确立的兼备政治权力统治和血亲道德制约双重功能的宗法制,其影响深入中国社会机体。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宗法文化特征的话,那么,这种文化特征正是肇始于西周。

2)除了建立完备的宗法制和分封制,周人的另一个文化创新,乃是确立把上下尊卑等级关系固定下来的礼制和与之相配合的情感艺术系统(乐),就便是“制礼作乐”。周代的礼制是周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既是典章制度的总汇,又是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各行为规范的准则。周人之礼,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侧面。其形式为“仪”,即各种礼节和仪式。

礼的内容,一是亲亲,贯彻血缘宗族原则;二是尊尊,执行政治关系的等级原则。周代礼制的内容与形式统一在其主旨上,就是别贵贱,序尊卑。周人所确立的礼,为后世儒家所继承、发展,以强劲的力量规范着中国人的生活行为,心理情操与是非善恶观念。中国传统的“礼文化”或“礼制文化”,即创制于西周。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治主义、民本主义、忧患意识乃至“天人合一”的致思趋向,皆肇于始。

第三节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春秋战国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在这个充满血污与战乱的动荡时代,中国文化却奏起了辉煌的乐章。

一、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辉煌,最根本的是由于社会大变革时代为各个阶级、集团的思想家们发表自已的主张,进行“百家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同时,它有赖于多种因素的契合。

1、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

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于人才的渴求,更大为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活动专业文化阶层的形成,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

2、激烈的兼并战争打破了孤立、静态的生活格局,文化传播规模日盛,多因素的冲突、交织与渗

透,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

3、竞相争霸的诸侯列国,尚未建立一统的观念形态。学术环境宽松活泼,使文化人有可能进行独

立的、富于创造性的精神劳动,从而为道术“天下裂”提供了前提条件。

4、随着周天子“共主”地位的丧失,世守专职的宫廷文化官员纷纷走向下层或转移到列国,真接

推动私家学者集团兴盛。

正是如上种种条件聚合,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发展创造了种种千载难逢的契机。气象恢宏盛大的诸子“百家争鸣”,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应动而生的。

二、百家兴起有及其学派特征

诸子的兴起,具有鲜明的文化目的性,这就是“救时之弊”。由于社会地位、思考方式和学统承继上的差异,先秦诸子在学派风格上各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1、儒家学派特征

由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以“仁”为学说核心,以中庸辩证为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践理性,重道德修养。

1)在天道观上,儒家继承西周史官文化以“天命”与“人德”相配合的思路。

2)在历史观上,它标榜“信而好古”,每每试图恢复“周公之礼”。同时亦不排斥对不符合时代潮流的礼俗政令加以适当的变通修改。

3)在社会伦理观方面,它以“仁”释礼,把社会外在规范化为内在道德伦理意识的自觉要求。

4)在修身治国方面,它设计出一整套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的发展人格和安定邦粗的方案,为巩固

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

2、道家学派特征。

(儒道对比)

儒家注重人事,道家尊崇“天道”;

儒家讲求文饰,道家向往“自然”;

儒家主张“有为”,道家倡导“无为”;

儒家强调个人以家族、国家的责任,道家醉心于个人对社会的超脱。

(儒道互补)P86

3、法家的思想特征

法家的先驱人物是齐国的管仲和郑国的子产。他们力主强化法令刑律,以达到富国理乱的效果。

商鞅实行“法治”

申不害、慎到相继提出重术、重势的思想。

韩非集法(政令)、术(策略)、势(权势)之大成,建构成完备的法家理论。

法家学说的思想方法是一种“矛盾不可和而解”的专讲对立的极端辩证法,故在治国方略上主张严刑峻罚,在文化政策上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历代统治者多采用“霸王道杂之”即儒法并用的统治方术,有的则是“阳儒阴法”。

4、墨家的思想特征

创立者是鲁国人墨翟。其信徒多为从事劳作的下层群众。尤以手工业者为多。

墨家学说强调物质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尚力),反对生存基本需要外的消费(节用),企图以普遍爱停止战乱取得太平(兼爱),同时又崇天神(天志),鼓吹专制统治(尚同)。从而典型地映现出小生产者、小私有者的性格。

5、阴阳家的思想特征

以邹衍以代表。其特长是“深观阴阳消息”。运用阴阳消长模式来论证社会人事是阴阳家的一大创造。

创立诸子学派的孔墨老庄,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批百科全书式的渊博学者,他们以巨大的热情、雄伟的气魄和无畏的勇气,开创学派,编篡、修订《易》、《书》、三《礼》、春秋等中国文化的元典性著作,并对宇宙、社会、人生等无比广阔的领域发表纵横八极的议论。正是经由各具特色的诸子百家的追索和创造,中国文化精神的各个侧面得到充分的展开和升华,中华民族的文化走向确定。有鉴于此,文化史家借用德国学者雅斯贝斯的概念,将春秋战国称为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三、华夏族的最终形成

春秋战国的特殊文化环境,不仅为“文化轴心时代”的确立提供了契机,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华夏族的最终形成。

第四节秦汉:一统帝国与文化一统

一、宏阔的文化精神

长城兵马俑长安昆明池史记无不是在秦汉宏阔文化精神的统摄下产生出来的辉煌制用物。

二、思想统一与文化统一

秦始皇建立统一文化的重要措施:

2、定宽以六尺为制,统一车辆形制,一车可通行全国,是为“车同轨”。以咸阳为中心,修筑驰道,大大加强中央与各地的联系,畅通了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

3、颁布统一度量衡的诏书,结束了战国时各国货币、度量衡标准制度混乱的局面。是为“度同制”。

4、“以法为教”,并在各地设置专掌教化的乡官,名日“三老”,统一人们的文化心理,是为“行同伦”。

5、废除周代以来的封建建国制度,粉碎地区壁垒,将东至大海,西达陇右,北抵阴山,南越五岭的辽阔版图统一于中央朝政的政令、军令之下,又通过大规模移民,开发边境地区,传播中原文化,是为“地同域”。

秦汉时期的文化一统,不包括思想学术上的统一,而这种统一,对中国文化其后的历程影响至深至巨。

措施:1)秦始皇“焚书坑儒”。

2)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三、儒学独尊与经学兴起

1、经学——西汉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统治者尊《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复“立五经博士”,并推行“以经取士”的选官制度,天下学士多靡然风从,传经之学和注经之学成为专门学问。这就是汉代至清代的官方哲学——经学。

2、古今文之争

1)今文经——即汉朝廷为了便于经学流播,下令搜集流散于民间,口头流传儒家著作,写为定本,作为传述的依据。由于这些经书系用当时流行的文字记录整理,遂有“今文经”之称。今文经学派的特点:政治的,讲究阴阳灾异,讲微言大义。主合时,学风活泼而往往流于空疏荒诞。从武帝时代到西汉末,今文经学居“官”学正统地位。

2、古文经——即汉鲁共王刘余、北平侯张苍、河间献王刘德等人通过种种途径所发现的儒家经书,这些经书系用古籀文写成,故称“古文经”。古文经学派的特点是:历史的,讲文字训诂,明典章制度,研究经文本身的涵义,其学风朴实平易,但失之繁琐。古文经学在王莽摄政时扶摇直上,东汉继续发展。

第四节魏晋南北朝时期: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

在全国范围内,先有魏、蜀、吴三国DING立;继之而起的西晋命祚短促。随着晋亡而来,在北方,先后有十六国割据,后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政权的嬗递。在南方,则有东晋、宋、齐、梁、陈诸王朝的起伏更替。战乱与割据打破了帝国一元化政治与集权式地主经济体制,取而代之的是文化生动活泼的多元发展局面。

一、玄学崛兴

1、玄学产生的背景

统治阶级的腐败与及社会大动乱有力地宣布了儒学的“不周世用”和思想的虚伪。在这样时代的大背景下,玄学应运而生。

2、玄学——玄学是由老庄哲学发展而来的,其宗旨是“贵无”,其最高主题是对个体人生意义价值的思考。玄学主体面貌上与两汉儒学大不相同。两汉儒学着眼于构建实实在在的王道秩序与名教秩序,玄学却以探求理想人格为中心课题;两汉儒学热衷于“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魏晋玄学却从汉代的宇宙论转向思辨深邃的本体论。

3、玄学本体论特点

1)首先,玄学的思维特点是超脱多样化的现世实物而直接诉诸于本体。运用抽象的哲理对本体、对无限进行思考。

2)其次,玄学虽然以超越有限达到无限为根本,但玄学家所说的达到无限,是在现实的人生之中,特别是在情感之中去达到对无限的体验。这就使玄学与美学内在地联系在一起,成为魏晋美学的精魂。

3)再次,玄学作为一种本体论哲学,其现实意蕴乃是对魏晋人所追求理想人格作为理论上的建构。在魏晋士人的推动下,老庄之学轻人事、任自然的价值观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推入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世界,

二、道教创制与佛教传播

玄学兴盛,体现出动乱时代人们对个体存在意义和价值的关注,而这样一种社会心理也成为道教与佛教兴盛的土壤。

1、道教的创制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它酝酿于东汉、发展于魏晋,至南北朝时期,北魏嵩山道士寇谦之,刘宋庐山道士陆修静借政权之力清整民间道派,并首次使用“道教”一词统一各道派。与时同时,道教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宗教仪式和斋醮程式、道德戒律。萧梁陶弘景更以“天子师”之尊构造道教神仙谱系,叙述道教传授历史。道教作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宗派至此基本定型。

2、道教的特征

1)作为中华民族创立的宗教,道教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格,这就是在思想渊源上从道、儒、墨等哲学流派以及传统星相家、医方家、谶纬家那里充分汲取思想资料;

2)在神仙世界的构造上以古代中国尤其是流传于楚文化圈的种种神话人物为本源;

3)在道旨上,以长生成仙为目标,讲求归本返朴、归根复命的养气健身术,倡导以长寿去病为宗旨的“房中术”,钻研追求不死的炼金服丹之术。

4)以全力关注“人死后如何”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不同,道教最关心的是“人如何不死”。这一致思趋向正是中华民族重视现世、重现实的民族性格在宗教观上的体现。

三、儒、玄、道、佛相激荡

1、儒、玄二学在魏晋时期冲突甚为剧烈。但二者也相互吸收:一些儒者注竟到老庄之学具有救名教伪弊之功,玄学中也出现推动玄学向儒学靠拢的修正派。

2、道教从诞生之是起便与老庄之学结下了不解之缘,道家哲学是道教的重要思想渊源与宗教理论主干。与此同时,道教积极调和儒学,将儒学中的伦理精义纳入教义、教规之中。

3、佛教和玄、儒、道的关系颇为复杂。大体而言,玄、佛一拍即合,到东晋,玄学几乎完全融入佛教之中。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玄、佛、道二学二教的相互冲突、相互整合,造成意识形态结构的激烈动荡。这一时期因匈奴、鲜卑、羯、氐等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而引发胡汉文化的大规模冲突,更使魏晋南北朝的文化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在文化的多重碰撞与融合中,中国文化得到多向度的发展和深化,强健而清新的文化大放异彩。

第六节隋唐:隆盛时代

一、文化背景

隋唐文化的气象恢宏,与地主阶级结构的深刻变化休戚相关。门阀世族势力在隋唐时期趋于急剧没落。同时,大批中下层士子,由科举入仕途,参预和掌握各级政权,从而在现实秩序中突破了门阀世胄的垄断。在隋唐之际巨大社会结构变动中登上中国文化舞台庶族寒士是正在上升世俗地主阶级的精英分子,有为的时代,使他们对自己的前途与未来充满自信和一泻千里的热情,唐代文化因而具有一种明朗、高亢、奔放、热烈的时代气质。

二、有容乃大的文化气派

1、在文化政策上,唐太宗与以魏征为首的儒生官僚集团,不仅在政治上实行“开明专制”,而且在文艺创作上积极鼓励创作道路的多样性,在意识形态上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决不推行文化偏至主义。

2、对待文化人,唐王朝也采取较为宽容的姿态,儒生可被嘲讽,诗人作诗也少有忌讳,有着文化开放的氛围。

3、唐文化的宏大气魄还体现在以博大的胸襟广为吸收外域文化。南亚的佛学、历法、医学、语言学、、音乐、美术;中亚音乐、舞蹈;西亚和西方世界的袄教、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医术、建筑及至马球运动等等。从唐国门的开启一涌而入。首都是那一时代中外文化汇集的一个具有盛大气象的世界性都市。

三、风采辉煌的艺术成就

1、中国文学的首唱是诗,而中国诗的辉煌颠峰则在唐代。这是一个全民族诗情郁勃的时代。一方面,文人创作的诗篇可以传诵于“士庶、僧徒、孀妇、处女”、“儿童、马走”之口。另一方面,社会各阶层的诗歌创作,充满了高涨热情。“行人南北尽歌行”,“人来人去唱歌行”。这是一个诗歌创作空前活跃的时代。仅在清代所编的《全唐诗》中,就有作品48900余首。诗人2300百余家。中国古典诗歌无论内容、风格、形式、技巧、均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成为后世效仿的典范。

2、中国书法在魏晋六朝开始走向美的自觉,在唐代也达到了一个高峰。有颠张狂素,唐代书坛推出了中国书法的宗师——颜真卿与柳公权。

3、唐也是给画的极盛时期。“画圣”吴道子改造传统线描技巧,大大提高了线条在画面上组织物象基础结构功能,丰富了线条的美感因素,深刻地活化了线的生命力。在画科上,唐代绘画也是全面发展的。整个画坛新鲜活泼,充满生命活力。

4、唐代的散文也有丰硕的成果,领袖人物便是韩愈、柳宗元,他们所发起的古文运动,对以后几个世纪的文学发生了深刻影响。

第七节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勃兴

唐型文化——是一种相对开放,外倾、色调热烈的文化类型,李白的诗、张旭的狂草、吴道子的画,无不喷涌奔腾着昂扬的生命力。昭陵古雕中雄壮健伟、神采飞扬的“八骏”,透露出大气盘旋的民族自尊。

宋型文化——是一种相对封闭、内倾、色调淡雅的文化类型。

两宋文化的内容:

一、理学建构

宋代文化最重要的标志乃是理学的建构。两宋理学,不仅将纲常伦理确立为万事万物之所当然和所以然,亦即“天理”,而且高度强调人们对“天理”的自觉意识。

理学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最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由于理学家将“天理”、“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情感欲求。理学专求“内圣”的经世路线以及“尚礼义不尚权谋”的致思趋向,将传统儒学的先义后利发展成为片面的重义轻利观念。

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二、精致细腻的士大夫文化

与理学着意于知性反省、造微于心性之际的趋向一致,两宋的士大夫文化也表现出精致、内趋的性格。表现:

1)词:词小而狭,巧而新,细腻精致。

2)画:优雅细密,富温柔恬静之美。

3)古文:舒徐和缓。

5)士人品茶:

6)文人赏瓷器:

7)服饰:以简朴清秀为雅。

三、市民文化之勃兴

1、傀儡戏、参军戏演出时,台下观众云集,大声应和。

2)市人小说开始在这一时期出现。

3)在一些繁华的大都市,产生了市民文化表现自我的固定游艺场所——瓦舍。每个瓦舍里划有多个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众多勾栏里上演令人眼花缭乱的文艺节目。

一种不同与士人情调的市民文化天地,跻身于文化系统中,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存在。

四、教育和科技成就

两宋文化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教育的发达。宋代官学系统有两大特色,一是在学校教育制度上等级差别不断缩小,这有利于低级官僚子弟乃至寒素子弟脱颖而出。二是重视发展地方学校,至北宋末期,地方州县学发展到高峰。教育的发展与深刻的变革使宋代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超过汉唐。

科技:指南针、印刷术、火药武器三项重大发明创造是宋代科技最为突出的成果。

第八节辽夏金元: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一、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冲突的双重效应

契丹、党项、羌、女真及后来的蒙古势力对宋人世界的长期包围与轮番撞击,产生了又重的文化效应:

1、一方面,北宋人因被动挨打而生的忧患,南宋人轩国破家亡南昌生的忧患,渗透于宋文化的各个层面。如李清照、辛弃疾、岳飞等词人的忧患之作,范仲淹与王安石所推行的变法。莫不是这种文化大背景孕育下的产物

2、另一方面,契丹、党项、羌、女真等游牧民族从汉文化中吸收到丰富营养。孔子在辽朝受到尊崇。在金国儒学被推为正宗道统。元世祖忽必烈在汉族儒生士大夫的影响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革漠北旧俗,“行中国事”。

二、元杂剧及其文化意义

元代使至高至尊的汉族士人被文化被游牧民族踏得支离破碎,科学制度中止七八十年,以至元代文人仕进堵塞,这使得一部分潦倒者与盛行勾栏间的杂剧产生了亲缘关系。他们投身于杂剧的创作。表达那个时代深沉的悲愤、苦闷与抗争。

三、规模盛大的中外文化交流

元朝是个版图空前广大的帝国。在这广袤的文化场中,中国文化与外域文化的交流融合,以宏大的气势展开。

1)西部边境的开放,阿拉伯、波斯和中亚的穆斯林大规模迁居中国,回回民族形成。

2)中西交通的开辟,为基督教入华创造了有利的气候和土壤。

3)亚欧大陆的沟通亦为东方和西方旅行家远游提供了极大的方便。马可波罗。

4)元代中国对外部世界的大规模开放,使大批中亚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居内地。他们中不少人才。

异邦的先进科技,尤其是当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阿拉伯天文学、数学,以他们为媒介,流入中国科技界。郭守敬在发展中国传统天文学的基础上充分吸收阿拉伯天文学成就,制定了授时历。

5)中国文化向西传播的速度也大大加快。

第九节明清:沉暮与开新

1)随着自耕农的普遍发展,庶族地主力量的增长,以及屯田向私有和民田的转化,传统的地权占有形式发生变更;

2)随着租佃关系上自由租佃的出现,永佃制、押租制的发展,雇佣关系上封建性雇工向自由雇工的过渡,封建依附关系发生松解;

3)与此相关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开始在封建制度母体内出现。这些都标着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后期阶段。

一、空前严厉的文化专制

明清是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登峰造极的时代,文化专制亦空前严酷地箝制着思想文化界。

1、明清文化的突出表现是文字狱盛行。朱元璋以文字之过,纵无穷之诛。大批儒生士大夫因文字而遭横

祸。明代君主在文网周纳中大量使用特务手段。清代文字狱更有过之。戴名世《南山集》,吕留良《文选》案,均是康雍时期所发生的轰动全国的大案。文人常以疑是“影响之词,横受诛戳。”

2、明清统治者一方面推行文字狱,另一方面则崇正宗,灭异端。明初学术界成为程朱一统天下,士人一

味“崇朱”、“述朱”。程朱理学被推上至尊地位。清时,借编纂《四库全书》的机会,全力翦除危及封建统治思想基础的异端学说。

二、早期启蒙思潮

明清两代的文化,一方面是文化专制主义空前强化,程朱理学占据统治地位,另一方面,与资本主义萌芽相适应,又出现了许多具有市民反叛意识的启蒙思潮:

1、王明阳的“致良知”之说,打破程朱理学一统天下的局面。王明阳从人的主动性、能动性上顺次

展开宇宙论、认识论、价值主体论,从而否认用外在规范人为地管辖“心”、禁锢“欲”的必要性,高扬了人的主体性,造成对正宗统治思想的一种反叛,成为晚期人文思潮的哲学基础。

2、明清的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以及方以智、颜元、戴震等人,更从不同侧面与

封建社会晚期的正宗文化——程朱理学展开论战,有的批判锋芒直指专制君主。

3、明清后期市民文学的兴起(其理论代表是李贽的“童心说”和公安派“独抒性灵”口号的提出。)

也是城市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的社会现实的反映。明清的小说将古典现实主义推向高峰。

三、古典文化的大总结

明清两代进入了中国古典文化的总结时期。

1、在图书典籍方面,明清统治者调动巨大的人力物力,对几千年浩如烟海的典籍文物进行收集、考

证,编纂了大型类书《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大型字典《康熙字典》。大型图书的编纂,是古典文化成熟的征象,也包含着文化大总结的意蕴。

2、在古典科技方面,明清之交出现了一批科学技术巨著。如《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宋应星的开工开物。地理和地质的杰作《徐霞客游记》。

3、在学术文化方面,清代乾、嘉时期的学者对中国古代文献展开了空前规模的整理与考据。

四、西学东渐及其中断

明末清初,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耶稣会士东来,他们在给中国人带来欧洲宗教神学的同时,也将近代世界观念以及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科技成就广泛传播于中国学术界,打开了部分中国士人的眼界。但是,由于宗法专制社会政治结构的强固以及伦理型文传统的深厚沉重,“西学东渐”的过程在明末清初进展缓慢。到了雍正年间,随着耶鲧会被逐出国门,“西学东渐”几近中断,另对外部世界的大门日益关闭。

第五章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

第一节中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

秦汉以后,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大致可分为三个文化类型: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南方山地游耕文化,中原定居文化。在长达三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三个文化类型以中原定居文化为中心,多方面交汇融合。一、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交融

中原定居农业文化与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大致以400毫米等降水线为边际线。

游牧民族——汉时的匈奴,唐时的突厥,宋时的契丹、女真、党项以及后起的蒙古,都是典型意义上的游牧民族。东北的夫余、MOHE、女真,以及由女真演化而成的满族,则是半农肖猎的骑马民族。他们以鞍马为家,射猎为俗,居无常处,逐水草而居,孔武善射,因流动性而富于变化,勇于创新,善于传播。

在整个古代,中原农耕人可以学习游牧人的骑射技术,吸取游牧人从远方带来的异域文化,并以粗犷强劲的游牧文化充作农耕文化的复壮剂和补强剂。而游牧人则从农耕人那里广为学习先进的生活方式、政治制度乃至改变生活习俗,促使自身的社会形态发生历史性的飞跃。

二、中原农耕文化与南方山地游耕文化的交融

三、少数民族的文化贡献

1、经济生活。

中国上古的主要粮食作物为五谷。然而,用麦磨面的粮食加工方法却是秦汉以后由西域少数民族传入内地的。多种瓜果蔬菜与粮食作物均经由少数民族地区传入内地。

2、衣着服饰

棉花是由少数民族地区传入内地的。元黄道婆向中原推广了黎族的纺织技术,大大提高了中原地区的传统纺织技术。

古代汉族的服饰,也受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春秋赵武灵王改穿胡服。

3、日常起居

汉以前的中原居民,没有桌椅,常常席地而坐。在西域作具的启示下,中原居民不断创新,桌椅板凳相继出现。

4、音乐舞蹈

和注重温柔敦厚品性的汉民族比较起来,少数民族要热情奔放得多,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因而十分出色。唐时,胡舞龟兹曲风靡长安。不少少数民族乐器也传入内地,沿用至今。

5、文学

在文化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在文学领域中产生了众多杰出作品。如藏族的《格萨尔王》,蒙古的《江格尔》史诗。

6、史学。

用蒙文写的《元朝秘史》、《蒙古源流》、《蒙古黄金史》,并称这蒙古三大历名名著。

第二节中国文化与外域文化的交汇

中国文化先后受容了中亚游牧文化、波斯文化、印度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欧洲文化。

一、中外文化第一次大交汇

从汉代开始,便进入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汇期。所谓外来文化,先是西域(即中亚和西亚)文化,后是南亚次大陆文化。后者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要深刻得多。

1、南亚次大陆的佛教文化是汉唐时期输入中国的外来文化的主体。佛教哲学思辩之繁富与巧密对中国哲学以至整个中国文化都起了巨大的启迪作用。

2、唐代的艺术也因吸收佛教文化而更为瑰丽辉煌。

二、中外文化第二次交汇

中国文化与外域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开端于中朝万历年间,即16世纪中叶,这次文化大汇交已延绵四个世纪,至今仍在继续进行中。

耶稣会士来华,始于明代万历年间。他们介绍了西洋科学、哲学、艺术,带来了远比宗教范围更广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