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4 推动认识发展

4 推动认识发展

4 推动认识发展
4 推动认识发展

专题三 4 推动认识发展学案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真理的客观性,明白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了解实践对真理的决定作用。

2.能力目标:比较真理与谬误,增强比较分析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反对谬误,坚持真理、发展真理,树立

实践第一的观念。

【预习案】

一、了解真理的属性

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个体和真理总体

(1)真理个体的含义:真理可以用一个命题或用多个命题构成的理论体系或学说来表述。这样的真理指的是一个个的具体真理,也可以称为个别真理或“真理个体”。

(2)什么是“真理总体”:真理有的指一切与客观事物相符合的认识,这时的真理是指全部真理或“真理总体”。

3.真理最基本的属性:真理的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即真理与认识对象的符合性。

二、理解真理的总体

1.真理的相对性:是指它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1)从广度上看,认识有待扩展。

(2)从深度上看,认识有待深化。

(3)从符合程度上看,认识有待精确化。

(4)从发展趋势上看,认识有待随物质世界的变化发展和实践的发展而向前推进。

2.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1)从真理总体的角度说,无论在广度或深度上,真理总体都是无限的,这是绝对的。

(2)就真理个体而言,正确反映一定具体对象的有限真理,与谬误有着不容抹杀的界线,这是无疑的。

3.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的关系

(1)每个具体真理既是对有限对象的反映,又是对无限世界的某种认识;既是近似的反映,又是确实可靠的认识。

(2)真理的发展过程是通过相对真理的积累不断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是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的无限的过程。

4.反对两种错误的真理观

(1)“绝对主义”错误真理观:否认真理的相对性,夸大真理的绝对性。这是真理观中的绝对主义,它会束缚人们的思想,导致思想的僵化。

(2)“相对主义”错误真理观:否认真理的绝对性,夸大真理的相对性,这是真理观中的相对主义,它会导致人们丧失对真理的信念,陷入不可知论。

5.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通过实践检验认识,一方面是确立真理,一方面是排除谬误。

(2)实践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实践检验真理也是一个过程。

【探究案】

材料一1999年,冥王星差一点就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电子邮件投票中失去行星的地位。原因是它与其他八大行星太不同了:一是体积过小,它的质量只有月亮的1/3;二是轨道过于椭圆;三是八星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而冥王星与八星轨道平面倾斜角达17度。

材料二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公布了太阳系行星定义决议草案的最终版本。来自全球各地的2 500多名天文学家就这一决议草案进行了投票表决,确定了太阳系中行星的数量。根据决议的规定,太阳系的行星将只限于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这8颗行星,冥王星从此被“开除”出行星的队伍。

(1)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什么?

(2)如何认识人们对于冥王星行星地位的认识过程?

【训练案】

1.下列关于真理个体与真理总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真理个体就是指一个真理B.真理总体就是全部真理

C.真理个体是作为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而存在的

D.真理个体与相对真理、真理总体与绝对真理完全等同

2.真理,没有不被怀疑和突破的特权。这是因为()

A.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B.人们必须把感性具体上升为思维抽象

C.基于实践基础上的真理是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

D.客观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3.下列关于真理的绝对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A.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无限的

B.真理只是对客观事物近似正确的反映,有待于精确化

C.无论在广度或深度上,真理个体是无限的

D.无论在广度或深度上,真理总体都是无限的

4.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统一表现在()

①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②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是绝对真理

③相对真理在发展中日益接近绝对真理④绝对真理排除了相对真理中的谬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解放军报》载文《推进“生命科学登月计划”破解人类生命天书》指出:历时16年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已经完成。发达国家正在积极推动下一轮基因组研究。这说明() A.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B.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始终制约人的认识能力C.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D.不懈地追求真理和发展真理是我们的目的

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和掌握是一个由相对到绝对的发展过程。这就要求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真理。据此回答6~7题。

6.真理性认识是一个由相对到绝对的逐步发展过程。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从广度上看,真理需要扩展到真理总体B.从深度上看,真理需要深化

C.从符合程度上看,真理需要精确化

D.从广度、深度、符合程度、发展趋势上看,真理需要扩展、深化、精确化,并不断向前推进

7.这句话中“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真理”是指()

A.既要坚持真理,又要发展真理B.实事求是

C.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D.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非选择题

8.19世纪末,经典物理学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且被实践反复证明它是真理性认识,能够较为准确地说明当时所知道的物理现象。随着科学和实践的发展,它并不能解释一系列新的科学发现,于是产生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在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也在实践中进一步接受检验,现代物理学也在不断发展。

结合上述事实说明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对待真理。

作业:

材料一改革开放之初,人们要解决温饱问题,主要关注的是GDP的增长,把发展理解为物质财富的增加,但由此带来的环境、贫富差距、教育、医疗、养老等问题很少引起人们的思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现在人们认识到经济增长只是手段,全面提高生活质量才是目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幸福指数(注:一般认为国民幸福指数由政治自由、经济机会、社会机会、安全保障、文化价值观、环境保护六类要素构成)。近年来人们的关心更倾向于与民生有关的领域,民生问题成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最关切的社会问题。

材料二2018年1月27日,某市召开的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如何理解真理的相对性。

学案答案

1、B

2、C

3、D

4、A

5、C

6、D

7、A

8、【解析】经典物理学已经被实践反复证明是真理性认识,从而说明了真理具有客观性;发展到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则说明了真理的相对性,据此进行分析即可。

【答案】①真理是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客观性是真理的基本属性。经典物理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被实践证明是真理,我们必须尊重其客观性,并运用它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

②真理是有条件的,具有相对性。经典物理学是对宏观物体及其运动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但在高速运动的物体和微观粒子上则不能适用,于是产生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这体现了真理的相对性。我们要在实践基础上扩展、深化、精确化、向前推进真理。

作业【解析】本题考查对真理相对性的理解情况。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真理相对性的有关知识,然后根据真理相对性的知识,逐一说明材料中的内容是如何体现这些知识的。

【答案】真理的相对性是指它的有条件性、有限性。从广度上看,真理有待扩展;从深度上看,真理有待深化;从符合程度上看,真理有待精确化;从发展趋势上看,真理有待随物质世界的变化发展和实践的发展而向前推进。从主要关注GDP的增长到关注幸福指数,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是在实践基础上扩展、深化、精确化,向前推进对发展的真理性认识。

第四章 知觉与个体行为(自考)

第四章知觉与个体行为(4学时) 第一节知觉的一般概述 人依靠感觉与知觉了解周围的世界,而知觉作为一种较高层次的抽象活动,通过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从而完成一系列的信息加工和处理。当一个行为者接受到信息或受到环境中刺激因素刺激的时候,会形成对这一信息或刺激因素的知觉,即对信息或刺激进行选择、组织和判断。然后,行为者对知觉到的信息加以组织和加工,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刺激因素做出反应。总的看来,知觉依赖于个体过去的知识和经验,知觉信息是现实刺激的信息和记忆信息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知觉的概念与过程 1、知觉:当前的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并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这个事物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2、知觉与感觉的关系: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 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在大脑产生的对这个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之所以能够反映客观事物的整体,是因为在知觉之前已经有了对该事物各种属性的感觉,并在大脑中储存着相应的感觉信息组合。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觉。感觉只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属性。 3、知觉与思维的关系:知觉要获得一定的意义,必须依靠思维的力量。 思维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最高级形式。思维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抽象的反映,知觉则是对客观事物直接的、具体的反映。知觉是思维的“窗口”,为思维提供感觉信息;思维对感觉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把知觉组织起来,使知觉获得一定的意义。 4、知觉的过程 人的知觉过程一般经过五个阶段: (1)观察:即个体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去观察外界的客观事物,通过视觉、听觉、味觉、肤觉、触觉、嗅觉等,去感官客观事物的各个个别属性。 (2)选择:即根据自己的需要、动机、兴趣、经验以及客观事物的特征和所处的背景,去决定知觉对象的取舍。 (3)组织:即运用思维的力量,把感觉信息与大脑表象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组织起来,将其综合成整体的认识。 (4)解释:即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对知觉对象进行加工、处理,经过抽象、概括、使其获得一定的意义。 (5)反应:即个体对知觉对象的解释,最终会在自己的态度或行为中反映出来。 二、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 1、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客观因素:

第四章--幼儿认知的发展

第四章--幼儿认知的发展

第四章幼儿认知的发展 第一节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一、感知觉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感知觉的概念 1.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各种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应。 (二)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感觉和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知过程 2.两岁前儿童依靠感觉和知觉认识世界 3.感觉和知觉在3-6岁儿童的心理活动中仍占优势 二、幼儿感知觉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视觉的发展 1.视敏度 视敏度即视觉敏锐度,是指人分辨细小物体和远距离物体细微部分的能力,也就是人通常所称的视力。 2.颜色知觉

3.影响婴幼儿视力的因素 4.色盲是颜色视觉异常 (二)听觉的发展 1.听觉发展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2.听觉感受性 听觉感受性,包括听觉的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绝对感受性是指分辨最小声音的能力,差别感受性,是指分辨不同声音的最小差别的能力。幼儿的听觉感受性有很大的个别差异。 3.言语听觉 “重听”是指有些幼儿虽然对别人所说的话,听的不清楚,不完全,但是他们常常能根据说话者的面部表情,嘴唇的动作及当时说话的情境,正确的猜到别人所说的内容。 (三)触觉的发展 触觉是肤觉和运动觉的联合,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 1.视触觉的协调 视触协调主要表现为手眼探索活动的协调。手眼协调活动是婴儿认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手的真正探索活动的开始。 手眼协调动作出现的主要标志是伸手能抓到东

西。 2.动觉 (四)空间、时间知觉的发展 1.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和距离知觉。 2.时间知觉 三、幼儿观察的发展 (一)观察与观察力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态。如果一个人的观察受到系统的训练和培养,就会逐渐形成稳定、经常的个性品质——观察力。 (二)观察力发展的表现 1.目的性增强 2.持续性延长 3.细致性增加 4.概括性提高 5.观察方法的形成 四、感知觉规律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 (一)感受性变化与幼儿的活动 1.适应现象

公共心理学第四章青少年认知发展及学习

第四章青少年认知发展与学习认知发展与学习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一定的认知发展水平是学习的基本前提,而学习的最终目的之一就在于促进个体认知的发展。在青少年时期个体的各种认知功能趋于成熟,认知结构趋于完善。因此,这是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黄金时期。本章主要讨论青少年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知识学习的规律;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学习的规律。 第一节青少年的认知发展 认知发展水平是影响个体学习的重要的心理因素。只有弄清青少年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才能有效地指导青少年学生的学习活动。本节主要介绍青少年认知发展中的一般规律。 一、认知发展概述 (一)认知发展 认知是个体认识客观世界的信息加工活动。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活动按照一定的关系组成一定的功能系统,从而实现对个体认识活动的调节作用。在个体与环境的作用过程中,个体认知的功能系统不断发展,并趋于完善。心理学将个体认知的功能系统不断完善的变化过程称为认知发展。认知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构成认知功能系统的各种不同心理成份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整到完整,不断发展;另一方面,构成认知功能系统的各种心理成份的关系逐渐趋于相互协调。 (二)认知发展的条件 个体的认知发展既受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的影响,又受环境和教育的制约。 遗传素质是个体通过遗传个体获得的与前辈相似的生物特征。主要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征,如机体的构造、形态等。遗传素质是个体的认知发展必要的生物前提。首先,正常的遗传素质是产生正常的认知活动的前提。例如,一个天生的聋儿,就永远不会辨别声音。其次,遗传素质还奠定了个体认知发展差异的先天基础。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智力与父母的智力存在较高的相关水平。 生理成熟是指机体生长发育的过程,特别是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理成熟主要是依赖于机体的遗传基础而发生变化的。个体的认知发展与生理成熟直接相关,并以生理成熟为基础。生理成熟具有严格的程序性,这种程序性也严格地控制着认知的发展。 当然,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只是认知发展的必要条件,它们只能提供发展的可能性。它不是个体认知发展的心理原因,也不能决定个体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水平。对个体认知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个体所处的环境。例如,从小与野兽生活在一起的人类个体(如印度发现的“狼孩”),虽然具有正常的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水平,但其认知发展水平远远低于正常的人类个体。 在环境因素中,个体的社会生活条件对个体的认知发展影响最大,其中,教育起主导作用。 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儿童实施影响。环境和教育不是机械地决定儿童的心理发展。环境和教育都是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三)认知发展的动力 在个体与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亦即在个体不断的积极认识活动的过程中,社会(包括广义和狭义的社会因素)和教育向个体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学习需要和个体已有的认知水平之间的矛盾,是个体认知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这个内因就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所谓新的学习需要,就是个体积极探求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需要。它是一定的教育条件下,由社会和教育的要求不断地内化而形成的。它代表了个体认知发展中活跃的一面。所谓原有的认知水平,就是指个体通过一定的认知活动已经形成的认知水平,是过去认知活动的结果。它代表了个体认知发展稳定的一面。 新的学习需要和已有认知水平的矛盾是个体认知发展中的内部矛盾。当新的学习需要足够强烈,成为了矛盾的主要方面时,就会推动个体的认知活动,进而促进个体的认知发展。教育对个体的认知发展起主导作用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教育能不断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

第四章 认知发展

第四章认知发展 教学目的: 1、掌握认知发展的内涵和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2、了解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和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理论; 教学重点: 1、认知发展的概念和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 2、青少年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影响条件,以有效地指导青少年的学习活动 教学难点: 1、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2、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理论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内容:认知发展的内涵和心理发展的特征 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为主 第一节心理发展的实质 一、发展与认知发展 (一)发展的含义 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期到出生到死亡过程中各种特征在结构上和机能上有次序的变化过程。 (二)认知发展的内涵 认知发展就是形成一个意义上、态度上、动机上和能力上相互关联的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抽象的模式体系或认知结构的过程。 二、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一)心理发展的模式具有一定的顺序性 (二)心理发展的速度具有不平衡性 (三)心理发展存在个体差异 (四)心理发展总是受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的交互影响 教学内容:认知发展理论 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为主 第二节认知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皮亚杰认为,所有儿童都具有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并理解周围环境的本能倾向。皮亚杰

提出四个概念: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1、图式。图式是指主体已经具有的动作的心理结构,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模式。 2、同化与顺应。根据皮亚杰的观点,人的心理发展过程就是适应过程,适应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的方式来调整图式,以对环境作出反应的过程。同化是指主体将外界刺激纳入到已有的图式中来理解新事物,获得新经验的过程。当我们用头脑中的图式去认识新的刺激情景时,就需要主体对原有图式进行修改或重构,这种改变内部图式的过程就是顺应过程。 3、平衡。平衡是指由同化和顺应过程均衡所导致的主体结构同客体结构之间的某种相对稳定的适应状态。 (二)心理发展的阶段说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在这个阶段,儿童主要靠感觉和动作来探索周围的世界,其中,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允是他们探索世界的主要手段。。 2、前运算阶段(2-7岁) 此阶段儿童思维的发展有三个特点: (1)相对具体性即儿童开始依赖表象思维,但还不能进行运算思维。 (2)不可逆性突出表现为缺乏概念守恒结构,诸如液体守恒、数量守恒、面积守恒等。 (3)自我中心性具体表现为思维的自我中心性。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此阶段的儿童开始具有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先后获得了守恒概念,但运算形式和内容仍要以具体事物为支撑。 4、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上) 这一阶段儿童不再依靠具体事物来运算,能够脱离具体事物进行抽象概括,认识到二级关系,或者说关系的关系;能够进行假设--演绎推理,能够用归纳组合分析解决抽象问题,这时儿童根据假设对各种命题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不断发展,能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做一定的概括,开始接近成人的思维水平。 (三)皮亚杰理论的教育价值 1、不只是关注儿童思维的结果,还要关注思维的过程 2、认识到儿童的自主性、积极参与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3、不主张对儿童进行成人化的思维训练 4、承认发展进程的个体差异 二、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一)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 维果斯基的研究主要基于以下两种观点:首先,他认为只有在儿童所经历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理解儿童的发展才有意义。其次,他认为发展依赖于随着个体成长而形成的符号系。 1、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认为,在确定儿童发展水平及其教学时,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指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或是借助于他人的启发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即儿童的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得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2、教学支架 教学支架就是在儿童试图解决超过他们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时,教师所给予的支持和指

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

第四章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 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 第一节社会知觉及印象形成 第二节知觉他人、群体和自我 第三节社会认知:认识他人的 高级过程 第四节印象管理:控制他人 的社会知觉和认知 第一节社会知觉及印象形成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二、印象的形成 知觉是人对外界事物的整体反映,是人将感觉获得的信息进行选择、组合,从而形成完整映象的过程。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3 作用于人的信息有两大类: 一类是自然界中的机械、物理、化学和生物方面种种现象的信息;(非社会性信息) 另一类是由人的实践所构成的社会现象的信息,这里包括担任社会角色并具有人性的人、人际关系和群体以及各种社会结构和社会事件等。(社会性信息)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4 对非社会性信息所形成的知觉,通常被称作物知觉(object perception)或一般知觉(general perception)。 对社会性信息所形成的知觉叫作社会知觉(social perception)。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5 社会知觉的概念最初是由布鲁纳(J.Bruner,1947)在“价值与需 要是知觉中有组织的事实”一文中 采用的,用以指出知觉不仅决定于客体本身,也决定于知觉者的目的、需要、态度与价值观,即指明知觉者的社会决定性。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布鲁纳 6 实验材料:一套硬币,有1分、5分、 10分、25分、50分等种种大小不同的 圆形硬币;另一套是与硬币大小形状相同的硬纸片。实验对象:30个家庭贫富不同的10岁孩子。 实验程序:先把两套材料先后投射在银幕上,让被试依次观看,然后移去刺激物,让被试画出刚才看到的硬币与圆形纸片。 实验结果:被试画出来的圆形大小和实际上看到的刺激物不完全相同,他们画的圆纸图形与实际的硬纸圆形的大小较一致,但所画的硬币圆形大小却远比他们看到的真正硬币大,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孩子所画的硬币圆形更大。 社会知觉实验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7 社会知觉的内容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8 人知觉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9 角色知觉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10 人际关系的知觉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11 群体知觉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12 社会因果关系知觉 第 1 页共1 页

心理学复习稿:第四章 感觉及知觉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教学要求: 1.掌握感觉、知觉的概念。 2.了解感觉、知觉种类;感觉的一般规律、知觉的基本特征、 直观教学的形式和特点、正确进行直观教学的措施。 3. 掌握青少年感知能力的培养方法。 教学重点: 1. 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2. 知觉的特性; 教学重难点: 感觉、知觉的特性,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第一节感觉和知觉的概述 教学过程: 导学提示 感觉与知觉是最初级,也是最基本的认知过程。感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第一步, 通过感觉, 我们从内外环境中获取信息, 通过知觉, 我们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于从环境中输入的信息加以整合和识别, 使杂乱无章的刺激具有了意义。现实生活中,纯粹的感觉几乎是不存在的,感觉总是与知觉紧密结合在一起,因而也称感知觉。心理学对感知觉的研究有着最长的历史和最为丰富的内容。 (一)、什么是感觉。 1 、感觉的概念。 (1 )导入:课堂小实验 (2 )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区别于日常概念“感觉”。) 【研究实例】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做的剥夺感觉的实验。 【心理点评】 感觉虽然试一种简单的心理活动,但却十分重要。首先,感觉向大脑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通过感觉的人可以了解外界事物的各种属性,保证机体与环境的平衡。感觉是认识的开端,知识的源泉。而以上实验可以证明刺激和感觉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没有感觉的生活是不可忍受的。 (二)感觉的特点 1 、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的事物。(不是过去的事物或间接的事物) 2 、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不是事物的整体) 3 、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以客观事物为根源,以主观解释为形式)(三)感觉的分类:

第4章 学前儿童社会认知活动案例

一、我的好伙伴 (一)活动目标 (1)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与同伴交往时要多看他人身上的长处,学习 尊重他人。 (2)培养热爱同伴的情感和谦虚好学的品质。 (二)活动准备 (1)游戏“找朋友”的音乐录音。 (2)故事《萤火虫找朋友》。 (3)有池塘、荷叶、草丛的背景图一幅,萤火虫、萤火虫妈妈、青蛙的图片各一张。(三)活动过程 (1)导入:放“找朋友”的音乐。请学前儿童在“找朋友”的音乐中找到自己的好伙伴。(2)引导学前儿童说说自己好伙伴的长处:“小朋友,你的好伙伴是谁?他有什么长处 吗?你该向他学习什么?” (3)讲述故事《萤火虫找朋友》,使学前儿童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引导 幼儿懂得在一起时要多看别人的长处,这样朋友之间才能友好相处。 89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①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萤火虫是怎样找朋友的?” ② 出示背景图,一边出示萤火虫、萤火虫妈妈、青蛙的图片,一边讲述故事,提问: “萤火虫找了几次朋友,第一次为什么没有找到?第二次为什么找到了朋友?” ③ 小结:“小朋友,我们要记住萤火虫妈妈的话,在我们的同伴中,每个同伴都有自己 的长处和短处,交朋友时要看到他人身上的长处。不尊重他人,只看到他人身上的短处,就没有人愿意和你做朋友。” (4)播放游戏“找朋友”的音乐,师生一起做游戏。 (四)活动延伸 (1)游戏活动。继续玩“找朋友”的音乐游戏,可以引导学前儿童创编歌词,将同伴 的长处唱进歌词里,如“找呀找呀找呀找,找到一个好朋友,爱唱歌,会跳舞,你是我的好朋友。” (2)表演活动。戴上头饰,讲述并表演故事《萤火虫找朋友》。 二、尊重劳动者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劳动者的工作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初步懂得应尊重劳动者和他们的劳动。 (3)培养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营业员、环卫工人、医生、建筑工人等劳动者工作情况的视频。 (2)营业员、环卫工人、医生、建筑工人等劳动者的图片各一张,贴在教室的墙上。 (3)歌曲《劳动最光荣》。 (三)活动过程 (1)提问导入活动:“小朋友,你知道在我们的周围,有哪些叔叔阿姨在为大家辛勤工 作吗?他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面的便利?” (2)看视频,引导学前儿童了解营业员、环卫工人、医生、建筑工人的工作情况。学

第四章 青少年认知发展与学习

第四章青少年认知发展与学习 一、填空题 1.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 2.新的学习需要 3.原有的认识水平 4.新的学习需要原有的认知水平 5.随意性 6.选择性持续性 7.随意性8.注意 9.复述10.记忆策略 11.记忆材料的内部结构12.综合训练模式 13.辩证逻辑14.思维的独特性 15.思维的流畅性16.描述性 17.符号表征概念命题18.操作性 19.发现学习20.布鲁纳 21.奥苏伯尔22.知识的习得知识的巩固知识的应 用 24.依据线索 23.揭示新知识的内在联系寻找新旧知识的联 系 25.合理的动作系统26.开放的动作技能闲锁的动作技能27.连续动作技能不连续的动作技能28.熟练的操作或熟练动作的出现 29.认知阶段联系阶段自动化阶段30.练习 31.物质化32.内化 34.形成 33.靠内部言语来调节具有简缩性达到自动 化 35.成熟36.原型定向原型的操作原型内化 37.神经过程38.命题 二、单项选择题 1.A 2.A 3.B 4.A 5.C 6.B 7.C 8.C 9.D 10.A 11.B 12.C 13.C 14.A 15.D 16.B 17.C 18.C 19.C 20.C 21.C 22.B 23.C 24.B 25.B 26.A 27.B 三、名词解释题 1.个体认知功能不断完善的变化过程称为认知发展。认知发展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构成认知系统的各种不同心理成份不断完善;另一是构成认知系统的各种心理成分之间的关系趋于相互协调。 2.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个体认知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称为认知发展的年龄特征。它是个体认知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主要表现。 3.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被称为知识。这一定义中强调三个方面,一是知识是个体后天经验获得的产物,而不是先天遗传来的;二是知识的获得过程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三是知识既包括具体信息的获得,也包括个体认知结构的变化。 4.策略性知识是关于认识活动的方法和技巧的知识,它主要是调节个体的内部的认识活动。 5.发现学习指学生在学习情景中通过自己的探索活动而获得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

1-4 第四章 练习题

第四章练习题 一、概念解释 1.社会认知:社会认知,顾名思义就是个体关于社会现象的思考,它涉及的是像思考个人问题、思考社会关系以及思考社会体制这样的认知活动(Lapsley,1989)。关于社会认知的定义,不同研究取向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信息加工心理学对社会认知的界定是,社会认知研究包括所有影响个体对信息的获得、表征和提取的因素的研究,以及对这些过程与知觉者的判断之间的关系的思考;社会心理学家则认为,社会认知代表着一种观点,即对认知过程的理解是认识人的复杂的社会行为的关键;当代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弗拉维尔提出:社会认知的对象是人以及人类的事件,它是关于人和人的行为的认知。也有研究者指出,社会认知指人们对自我和他人的思维、情感、动机和行为的认知加工。简言之,社会认知是个体对于个人、群体、社会及其关系的认知。 2.自我中心:所谓自我中心是指个体不能区别一个人自己的观点和别人的观点,不能区别一个人自己的活动和对象的变化,把注意集中在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动作现象上。 3.去自我中心:去自我中心与自我中心是紧密联系着的一对概念。从出生到青少年,儿童要经历四次去自我中心的过程,第一次是从出生到两岁;第二次是前运算阶;第三次自我中心出现在具体运算阶段;第四次自我中心出现在形式运算阶段。 4.假想观众:青少年的自我中心主义实际上是指青少年高度自我意识的结果,这种高度的自我意识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青少年认为别人都像他们自己一样关注他们;另一方面,他们过分强调个体独特感或者“个人神话”。换句话说,他们把自己想象为“独特的自我”,把周围人视为“假想观众” 5.个人神话:独特的自我是青少年关于个人独特性的认识。青少年专注于他们自己的思想,关注假象观众的重要性,这使得青少年形成了个体的独特感和个体永久性。个体独特感使得青少年感到没有人了解他们的真正感受。同时,青少年的个体独特感使他们觉得自己远离世界上的许多世俗需要,他们会说,“我与众不同”,“这种事不会发生在我身上”。这种个人神话常常表现在青少年的日记里。 6.观点采择:观点采择(perspective-taking),经常被形象地比喻为“从他人的眼中看世界”或者是“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Shantz,1983)。塞尔曼(Selman,1980)把观点采择定义为个体“区分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以及发现这些不同的观点之间的关系的能力”。观点采择与自我中心是相对立的,它要求个人在对他人作出判断或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计划时把他人的观点或视角考虑在内,即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 7.社会观点采择:在观点采择能力发展的前青春期阶段,年轻人可以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但仍不明白一个人的感觉和想法是如何与另一个人的感觉和想法产生联系的。在青春期早期阶段,个体进入了相互的观点采择阶段,他们能够以第三方身份看待问题,同时能够明白一个人的观点和行为是如何影响另一个人的,即能看到人际间的互动以及互动对彼此的影响。个体的社会认知达到这一水平,其人际关系的应对方式也不同于过去。 8.心理理论:所谓心理理论(theoryofmind,TOM),乃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需要、信念、意图、感受等)的认识,以及以此为基础对相应行为做出因果性预测和解释(Happeetal.,1998)。心理理论所探讨的核心问题是儿童对他人心理或心理状态以及心理与行为关系的认知发展。

社会知觉与归因

第二课社会知觉与归因 几个基本概念:1、知觉… 2、社会知觉:由各种社会信息所形成的知觉。包括个体(自我知觉)对他人、群体(人际知觉)以及对自己的知觉,人的社会化进程、社会动机、态度、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社会知觉为基础。 社会知觉的基础是被认知事物的客观属性,但认知者的主观因素也会对社会知觉的过程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 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 认知者过去的经验 、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 3、认知者的情绪 图式: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 对新觉察到的信息起引导和解释作用,如不能解释则产生新的图式。图式是一种网络,是知识经验的网络,是知识经验,图式不是图。 图式的作用: 1、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 2、影响记忆 3、影响自我知觉 4、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 印象形成与管理 一、几个概念

1、印象: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 2、印象形成: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按照以往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明确它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 3、初次印象:又称第一印象,是素不相识的两个人第一次见面时形成的印象。 二、印象形成的效应 A、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最初获得的信息…….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对后期信息的组织、理解有定向作用;近因效应:最新(即最后)获得的信息……熟人易近因效应,生人易首因效应 B、光环效应: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这类现象叫光环效应(最初的性印象好似一个光环,使其他品质也因此罩上类似的色彩),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是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的 C、刻板印象: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 具有社会适应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但在有限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会具有消极的性质,产生偏见甚至歧视。 三、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 在印象形成中个体把各种具体信息综合后按照逻辑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原则,形成一个总体印象

第四章 知觉

第四章知觉 一、知觉概念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对感觉信息整合后的反映。 ?知觉的形成既需要来自外界的信息资料,同时又有人原有知识、经验等主观因素的参与, 二者共同完成知觉过程。 二、感觉与知觉的关系(名词解释+关系(区别与联系)+看法) ?第一,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它的产生主要来自于感觉器官的生理活动以及客观刺激的物理特性,相同的客观刺激会引起相同的感觉。而知觉则是以生理机制为基础的纯粹的心理活动,它的产生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物体的各种属性加以整合和解释的心理活动过程,处处表现出人的主观因素的参与。 ?第二,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则是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属性、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反映。 ?第三,从感觉和知觉的生理机制来看,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则比感觉要复杂,它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对复杂刺激物或刺激物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综合的结果。?感觉:个别属性 ?知觉:整体属性(必考) 三、知觉的特征1、知觉的选择性 2、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根据当前的需要,对客观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加工的过程。 ?知觉的整体性:在知觉的过程中,人能够把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就称为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加工过程。 ?知觉理解性主要受到个人的知识经验、言语指导、实践活动以及个人兴趣爱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有: ?大小恒常性:是指人对物体的知觉大小不完全随映象的变化而趋于保持物体实际大小的特征。 ?明度和颜色恒常性:是指人对客观物体固有的明度和颜色的知觉不随映象的变化而保持不变的知觉特征。 ?形状恒常性:是指人对客观事物形状变化而反映客体本身形状不变的知觉特征。 ?知觉的恒常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客观对象具有稳定性,我们的知觉也就需要具有相应的稳定性,以便能真实地反映客观对象的自然属性和本来面貌。 ?知觉恒常性使得我们人能保持对客观世界较稳定的知觉。(判断) ?四(1)形状知觉:指物体的形状特征在人脑中的反映;借助视觉、触摸觉和动觉实现的;形状不同,其在视网膜上的成像就不同。 ?(2)大小知觉:指物体的空间范围在人脑中的反映;大小知觉借助视觉、触摸觉、动觉

第四章社会认知发展

第四章社会认知发展 第一节社会认知发展的概述 社会认知是指个体与他人以及各种社会现象的认知,这种认知可以理解为社会信息的加工过程,个体的社会认知结构和知识结构影响着这个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展。特别强调结构和过程。 社会认知是一种研究社会心理和社会性发展的范式,是一种研究思路。既要注重过程,又要注重结构,二者相互结合。重视主客体的交互作用,这主要是因为人的能动性。 社会认知研究的兴起和繁荣 广义的社会认知包括很多方面,如信息加工范式的社会认知、早期归因理论、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等。以往研究中只注意了对物体的知觉过程,忽视了知觉主体本身的研究,1947年,布鲁纳首先提出了社会知觉的概念,50年代以后,人们围绕社会知觉到社会印象再到社会判断以及如何影响个体的社会行为这个完整社会认知过程展开了研究。 现代社会认知研究也就是狭义的社会认知研究,是指基于信息加工范式的社会认知研究。20世纪70年代前期,现代社会认知兴起,它主要是介于认知心理和社会心理学之间,是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领域。并且在1984年,有两本关于社会认知的专著出版。此后迅猛发展。但并未形成统一理论,主要因为研究者的不同着眼点和学科背景。 社会认知既是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范式,也是他们的研究内容。现代社会认知研究兴起主要是两个原因:一个与是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发展有关,很多学者从一开始关注简单的信息加工过程如河内塔问题等到研究个体对社会现象的认知,关于社会信息加工的研究不断兴起。另一个是由于世界范围内越来越重视社会问题,比如吸毒、种族歧视等很多问题,为了更好地解释这些问题,所以现代社会认知研究兴起。 皮亚杰学派的社会认知发展研究 皮亚杰对自然认知和社会认知的研究都很卓越,受皮亚杰理论影响的领域很多,如观点采择研究、道德认知发展研究、心理理论研究等。他认为儿童的社会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是相互依存的,其中认知发展是一个更基本的过程。某一年龄阶段的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都可以从相应的认知发展阶段中找到根源。例如亲子关系发展中儿童的分离焦虑的产生是以客体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4章 社会性发展概述

【第四章社会性发展概述】 一、什么是个体的社会性发展及其特点 个体的社会性发展包括了情绪发展、亲子依恋关系和同伴关系的发展、道德发展、性心理和性别角色发展、自我的发展等。 特点:1、个体的社会性发展是在遗传的基础上进行的。 2、个体的社会性发展是通过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的。个体的社会性发展过程是一个与环境,特别是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 3、个体的社会性发展是一个毕生发展的过程。 二、文化决定理论由鲁斯?本尼迪克特首创。该理论认为,个体的心理经验由个体所处的特定文化所提供的期望、资源和挑战塑造。 三、作为影响个体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同伴和大众传媒等方面。 母亲的教养方式分为专断型、权威型和纵容型。 四、什么是情绪 情绪是人的主观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情绪由主观体验、生理唤醒和外部表现三部分构成。 青少年的情绪情感表现出一系列矛盾性特点。 五、青春期同伴关系的特点 1、青春期的同伴关系是真正建立在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亲密的感情基础上。 2、青春期也是同伴群体普遍形成的时期。性意识开始广泛影响青少年的同伴关系。 六、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自我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随个体的生理成熟,在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一)青少年时期是自我意识发生飞跃的时期 原因有三:一是生理上的原因:青春期是身体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期,青少年的体型逐渐变得像成年人,这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不再是个小孩子,出现了成人感;二是心理上的原因:青少年的思维在改变,能对自己的心理过程、内心活动加以分析、评定,具有了反省思维,即青少年可以把自己作为思考对象,把自己的心理活动清晰地显现在思维的屏幕上,

社会心理学[第四章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四章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 一、社会知觉及印象形成 (一)社会知觉 1.社会知觉的含义 (1)非社会性信息与社会性信息 ①非社会性信息是指自然界中的机械、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面的信息; ②社会性信息是指由人的实践所构成的社会现象的信息,包括担任社会角色并具有人性的人、人际关系和群体以及各种社会结构和社会事件等。 (2)一般知觉与社会知觉 ①对非社会性信息所形成的知觉,被称作物知觉或一般知觉; ②对社会性信息所形成的知觉,被称作社会知觉(social perception)。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是社会知觉,其中研究得最多的是对他人或对自己的知觉,即人知觉。所以虽然人知觉与社会知觉是从属关系,但人知觉常被用作社会知觉的代用词。 社会知觉与一般知觉的区别: ①人能体验其内部生活,而物不能; ②人往往被认为是自身活动第一原因,而物则不被认为是其自身活动的原因; ③人可以有意识地操纵和利用知觉者,而物则不能; ④人的特征是变动的,物的静态特征居多; ⑤人与人之间个别差异大,同类物之间个别差异小。 (3)社会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对“知觉”的不同理解

①在普通心理学中,知觉仅仅是对事物形成感性映像,属于认识的初级阶段,它不包括判断、推理等高级认识过程。 ②在社会心理学中,知觉不仅包括对人、对群体的外部特征的知觉,还涉及对有关信息的思维加工。这种知觉实际上属于认知。 很多研究者主张用“社会认知”来代替“社会知觉”。“社会认知”侧重于从认知结构或图式(scheme)的概念来探讨社会知觉的过程。 2.社会知觉的特征 (1)社会知觉具有选择性,人会根据自己的喜恶选择某部分信息,而忽略其他信息; (2)人对于信息的知觉反应会随其与自己的相关程度不同而有强有弱; (3)个体对信息的知觉反应会随个人的情绪状态不同而不同。 3.社会知觉的影响因素 (1)个体因素 ①从知觉主体来看,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有:知觉主体与信息的关联程度和情绪状态;背景和经验;价值观;固有的知觉偏差。 ②从知觉对象来看,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有:知觉对象的外表特征;人格特征;身份地位;自我表现方式等。 (2)情境因素 情境是联系知觉主体和知觉对象的纽带,知觉主体和知觉对象都是情境中的个体,都会受到情境因素的影响。情境为个体的行为提供了合理性,也为知觉主体对知觉对象的知觉过程提供了评判标准。 (二)印象的形成 1.好恶评价是第一印象形成中最重要的维度

公共心理学第四章 青少年认知发展与学习

第四章青少年认知发展与学习 认知发展与学习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一定的认知发展水平是学习的基本前提,而学习的最终目的之一就在于促进个体认知的发展。在青少年时期个体的各种认知功能趋于成熟,认知结构趋于完善。因此,这是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黄金时期。本章主要讨论青少年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知识学习的规律;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学习的规律。 第一节青少年的认知发展 认知发展水平是影响个体学习的重要的心理因素。只有弄清青少年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才能有效地指导青少年学生的学习活动。本节主要介绍青少年认知发展中的一般规律。 一、认知发展概述 (一)认知发展 认知是个体认识客观世界的信息加工活动。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活动按照一定的关系组成一定的功能系统,从而实现对个体认识活动的调节作用。在个体与环境的作用过程中,个体认知的功能系统不断发展,并趋于完善。心理学将个体认知的功能系统不断完善的变化过程称为认知发展。认知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构成认知功能系统的各种不同心理成份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整到完整,不断发展;另一方面,构成认知功能系统的各种心理成份的关系逐渐趋于相互协调。 (二)认知发展的条件 个体的认知发展既受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的影响,又受环境和教育的制约。 遗传素质是个体通过遗传个体获得的与前辈相似的生物特征。主要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征,如机体的构造、形态等。遗传素质是个体的认知发展必要的生物前提。首先,正常的遗传素质是产生正常的认知活动的前提。例如,一个天生的聋儿,就永远不会辨别声音。其次,遗传素质还奠定了个体认知发展差异的先天基础。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智力与父母的智力存在较高的相关水平。 生理成熟是指机体生长发育的过程,特别是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理成熟主要是依赖于机体的遗传基础而发生变化的。个体的认知发展与生理成熟直接相关,并以生理成熟为基础。生理成熟具有严格的程序性,这种程序性也严格地控制着认知的发展。 当然,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只是认知发展的必要条件,它们只能提供发展的可能性。它不是个体认知发展的心理原因,也不能决定个体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水平。对个体认知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个体所处的环境。例如,从小与野兽生活在一起的人类个体(如印度发现的“狼孩”),虽然具有正常的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水平,但其认知发展水平远远低于正常的人类个体。 在环境因素中,个体的社会生活条件对个体的认知发展影响最大,其中,教育起主导作用。 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儿童实施影响。环境和教育不是机械地决定儿童的心理发展。环境和教育都是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三)认知发展的动力 在个体与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亦即在个体不断的积极认识活动的过程中,社会(包括广义和狭义的社会因素)和教育向个体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学习需要和个体已有的认知水平之间的矛盾,是个体认知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这个内因就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所谓新的学习需要,就是个体积极探求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需要。它是一定的教育条件下,由社会和教育的要求不断地内化而形成的。它代表了个体认知发展中活跃的一面。所谓原有的认知水平,就是指个体通过一定的认知活动已经形成的认知水平,是过去认知活动的结果。它代表了个体认知发展稳定的一面。 新的学习需要和已有认知水平的矛盾是个体认知发展中的内部矛盾。当新的学习需要足

第四章 青少年认知发展与学习

第四章青少年认知发展与学习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青少年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影响条件,以有效地指导青少年的学习活动; 2.掌握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的基本过程及有效条件; 3.根据本章阐述的有关心理学原理,能对有关的教学活动提出一些建议。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本章第一节中青少年记忆的发展、思维的发展,第二节中知识的学习过程 及方式、促进知识掌握的教学方式,第三节中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形成条件等内容须重点掌握。 2.本章中第二节的知识的分类、第三节的智力技能的形成及培养是本章的难点所在。 三、教学时间 本章教学需7课时。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建议 本章教学内容除特殊要求外,均以讲授为主。 第一节青少年的认知发展 一、认知发展概述 二、青少年感知和想象的发展 三、青少年记忆的发展 四、青少年思维的发展 第二节知识的学习 一、知识的概述 二、知识学习的方式 三、知识学习的过程 四、影响知识学习的心理因素(本目建议学生讨论、自学) 五、促进学生知识掌握的教学方法 第三节技能的学习 一、技能概述 二、动作技能的形成(本目建议自学) 三、智力技能的培养 第一节青少年的认知发展 一、认知发展概述 (一)认知发展 心理学将个体认知的功能系统不断完善的变化过程称为认知发展。认知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构成认知功能系统的各种不同心理成份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整到完整,不断发展;另一方面,构成认知功能系统的各种心理成份的关系逐渐趋于相互协调。 (二)认知发展的条件 个体的认知发展既受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的影响,又受环境和教育的制约。 在环境因素中,个体的社会生活条件对个体的认知发展影响最大,其中,教育起主导作用。 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儿童实施影响。环境和教育不是机械地决定儿童的心理发展。环境和教育都是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三)认知发展的动力 在个体与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亦即在个体不断的积极认识活动的过程中,社会

学前教育心理学 第四章 婴儿的认知发展

第四章婴儿的认知发展第四章婴儿的认知发展 ●认知过程与认知活动 ●广义的认知 ●狭义的认知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婴儿记忆、思维与言语的发展 ●婴儿的社会认知发展 第一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儿童发展的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前运算阶段(2-7岁)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一、感觉运动阶段和前运算阶段 ●(一)感觉运动及其子阶段 ●反射性反应阶段(0-1个月) ●初级循环反应阶段(1-4个月) ●二级循环反应阶段(4-8个月) ●二级循环反应的协调(8-12个月) ●三级循环反应阶段(12-18个月) ●心理表征阶段(18-24个月)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象征性思考阶段(2-4岁):前概念阶段 ●标志:象征性游戏 ●直觉思维阶段(4-7岁): ●借助对事物的直接感受和知觉来思考 ●3岁前是思维、认知、智力萌芽、产生的阶段。皮亚杰将思维

(think-ing)、认知(cognition)和智力(或智)(intelligence)看作是同义语。 ●3岁前儿童主要的智慧特点是它的感知运动(sensori-motor)协调 性。也就是说,3岁前,儿童依靠感知到的信息对外在世界做出反应,协调感知和动作来"解决问题",在动作的进行中思考,这时,婴儿只能考虑自己动作所接触的事物,只能在动作中思考,而不能在动作之外进行思考,更不能考虑自己的动作、计划自己的动作以及预计动作的后果。 一、皮亚杰的感知运动阶段理论 ●皮亚杰在《儿童智慧的起源》(1936,1953)、《儿童心理学〉(1969)等著作中,都详细地介绍了有关感知运动阶段(或感觉动作期)并将这一阶段分成六个时期: ●1.原始感觉动作图式的练习(0~1个月),像吸吮、定向注意等动作,都是遗传的反射练习过程。 ● 2.初级循环反应(1~4.5个月) ●初级循环反应时期形成了最初的习得性适应。这个时期是从机体到智慧之间的过 渡。 ●皮亚杰采用习惯(habit)这个名词,来指明习得行为的形成以及这种习得行 为形成后变为自动化的动作。但是习惯仍然与智慧不同,一个基本的"习惯"是以一般的感知运动图式为基础的,而且从儿童主体方面来看,在这图式中,方法和目的之间还没有分化(区别)。这种目的的达到仅是引向目的的一系列动作的必要连续。因此,人们无从区别在动作开始时所追求的目的以及从各种可能的图式中所选择的方法。而智慧活动则不然,从动作开始时就已确定了目的,并寻找适当方法以达到此目的。这些方法是由儿童已知的图式(或者"习惯"的图式)所提供的,但是这些方法也可用以达到另一个目的,而这个目的却来源于其他不同图式。 3.第二级循环反应( 4.5~9个月) ●在第二级循环反应时期,儿童能重复他刚才偶然做出的动作。 ●皮亚杰认为直到这一时期为止,儿童还没有获得客体图式的永久性(或物体恒存性)。 4.第二级图式的协调(9~11、12个月) ●第二级图式协调时期可以看到儿童有比较完备的实际智慧动作。此时儿童开始不依赖原有的方法而能达到一定的效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