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物质的溶解度说课稿

物质的溶解度说课稿

物质的溶解度说课稿
物质的溶解度说课稿

初三化学《3.2溶液——物质的溶解度》说课稿

沈巷中学于志敏

3.2溶液中教参注明是3课时,我们基本上是这样来分配这几块内容的:1.物质的溶解性及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2.物质的溶解度;3.物质从溶液中析出及溶液的组成和溶质质量分数。而第二课时物质的溶解度也是这一节的重点和难点,并且课堂教学的容量比较大,无论是老教材还是新教材上的流程都很清晰,我的教学方法也不是最灵活。所以借此机会和各位老师交流一下,来突破自己的瓶颈问题。

首先我谈谈自己对教材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有三个主要内容:溶解度的含义,溶解度与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的关系,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即溶解度曲线的知识。后面还有一部分关于利用溶解度计算的内容我们是放在下一课时讲的。这三部分的主体都是溶解度,是学生对溶解认识的一个跨越,是从能溶不能溶到能溶多少的一个由性到量的跨越,我们授课时由浅及深,从溶解度的引入到剖析理解溶解度的含义,而溶解度与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的关系,其实是对溶解度引入的意义的一个巩固,让同学们更清楚“度”的重要性。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是我沿用以前的说法,教材中只是提到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情况,2句话。气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还通过一个曲线显示气体溶解度受压强影响的情况。以教材的思路看,它提供了简洁的内容和流程,是想我们引导学生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索得出一些规律。然而我们知道有些重要的概念性的知识不是我们说一遍或是学生写一遍就能理解的。为了加深学生对溶解度的理解我们还要加入一些内容来辅助教学主体内容。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溶解度含义。

(2)知道并能使用溶解度曲线。

(3)掌握固体、气体的溶解度变化规律。

2.过程与方法

(1)在区分物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于水的过程中,体验比较的方法。

(2)在总结物质溶解度的变化过程中,运用图表的方法。

(3)培养自学、阅读、查找有关数据的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绝对和相对的辨证关系。

其实,这一课时给我们的感觉就是都是重点,对学生来说都是难点,而对考试来说没有什么太难的,基本上就是关于溶解度曲线的运用的题目。然而就教学的延续性来说,这一课时在培养学生的一些能力上有比较大的帮助。如过程与方法的目标(2)在总结物质溶解度的变化的过程中运用图表的方法,其实岂止是溶解度的变化,以后的质量及质量分数的变化、pH的变化等等都可以用图表的方法,所以我们更重在一些分析过程而非结果的运用。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感悟绝对与相对的辩证关系这一条只能说是拉上来的,我觉得理科的教学也就是国外的科学的教学中有太多的点都能够让学生深刻的感悟到绝对与相对的辩证关系。其实我个人觉得影响事物变化的因素包括内因和外因,而内因是不能或不易改变的,能够改变是外因这一点也是渗透在这一目标中的,但是我不知道如何正确表达所以没有写出来。

三、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

1.新课导入

复习提问什么是物质的溶解性,如何比较几种物质的溶解性。同学们利用上节课内容回答,并举例说明。然后请同学找出方法的不足之处,加以完善,由此引出溶解度这样一个概念来表示物质的溶解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体会举一反三的过程,完成旧知到新知的过渡。

2.新课讲解

不同物质在相同条件下溶解性不同,同种物质在不同条件下溶解能力也不同。介绍溶解度是衡量溶解能力的尺子。即把大家讨论的各个因素溶入溶解度的概念中。然后剖析各个要点,一定温度、100g溶剂、饱和溶液(是一个点,代表物质在溶剂中溶解的最大量)、溶解度实质是一定条件下溶质的质量(此处与溶解度本身的含义有一定出入,但是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溶解度)、单位、符号。告诉学生溶解度就是某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溶剂(通常是水)里最多能溶解的克数。然后用两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如20℃,食盐的溶解度是36g/100g 水的含义。提问反之,20℃时,硝酸钾在100g水里溶解了31.6g就达到饱和状态意味着告诉我们20℃硝酸钾的溶解度。巩固练习,将课本77页表格中各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含义说出来,有些同学会漏说温度或是水的质量,或是遗漏单位,同学间加以纠正以巩固溶解度的各个因素。反复练习以加深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增加练习简单的计算物质某温度时的溶解度,如20℃时某物质在50g水中溶解了20g就不能再溶解了,它的溶解度是多少。通过不断的递进的小练习将难点溶解。

提问:我们之前经常提到的某物质可溶于水等,如果两种物质都是可溶于水的,它们的

溶解度是否是一样的呢?通过阅读课本77页最后一段,回答老师的问题。然后请同学们把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用数轴表示,以加深理解。并根据表中数据判断它们各属于什么情况。向学生介绍溶解的绝对性和不溶解的相对性。通过让学生感悟辩证关系的同时纠正我们日常的一些不够规范的说法。

一定温度下,一种物质有一个溶解度的值,那么某种物质在各个温度下的溶解度该如何测得呢?学生讨论发言。化学上也常用一些坐标图表的方法把实验测得的数据显示出来,介绍溶解度曲线,由学生完成78页思考与练习。比较氢氧化钙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比较时指出不同物质比较溶解度应在同温下。通过观察硝酸钾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得出硝酸钾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情况。结合79页图观察一些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完成思考与讨论,并得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规律。再请学生通过看79页图完成一些小练习来体会溶解度曲线的用途:如在溶解度曲线上找到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找到硝酸钾溶解度为110g/100g水时的温度、说出两条曲线交点的含义或是从曲线图上能够读到的信息等。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图表坐标的方法来处理数据,并运用运用图表获取有用信息。

介绍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除了温度还有压强。如何影响用大家熟悉的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雪碧汽水为例讲解。对于气体而言,饱和溶液的判断是有些抽象的,例如河水中氧气的溶解情况,有时我会运用夏天雷雨前鱼儿会跳出水面的例子。这个例子能够让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化学知识很好的结合起来,当然应该还是有个别学生不容易理解,那需要我们额外的讲解。

3.归纳小结

让学生自己说出本节课学到的溶解度的知识的一些要点。

4.巩固练习

通过一些小的题目加强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水变咸了说课稿.(优选)

《水变咸了》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水变咸了》。 一、说教材 首先,我对本教材进行了一些分析。 《水变咸了》是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里的第1课. 水能溶解物质的现象在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但是水溶解物质具有什么特点呢?本课就是以食盐、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为探究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溶解的含义,探究物质溶解的特点,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依据《科学课程标准》中“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这一目标编写的,主要研究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特点。 本课实验内容包括四部分: 一是提出问题:把盐放到水里会有什么变化?以次为向导,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假设,并通过交流与探究,初步认识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变化。 二是做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的实验,让溶解过程显性化,是学生进一步认识溶解现象,通过对溶解的语言描述体会到溶解的含义。 三是让学生对身边常见的材料小苏打、面粉、食用油等物质的溶解性进行猜想,并通过具体的动手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从而巩固和加深对溶解的认识。 四是认识溶解的饱和现象。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的分析,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在考虑到五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如下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从身边常见的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根据问题自己设计实验来探究水能溶解固体物质的特性,并能比较清楚的表达和交流探究结果。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水有溶解一些物质的特点。 2、能定性地描述溶解变化。 3、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会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 2、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 3、意识到科学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通过实验,知道水有溶解物质的特性。 难点:对不同物质溶解和不溶解现象的观察比较。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食盐、白糖、小苏打、面粉、食用油、沙子、洗衣粉、粉笔末;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六章溶解现象复习教案和说课稿

凉风中学教师化学公开课教案 教学时间:2013年4月 17 日执教班级:九(3)班 教学内容:溶解现象课型:复习课 备课人:甘正军 执教人:甘正军 学习目标: (1)了解溶液的概念与特征,溶液的微观知识。认识乳化现象及其在生活 中的应用。 (2)掌握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认识溶质、溶剂与溶液三者辨证关系。 (3)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4)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5)建立溶解性、溶解度、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结晶的概 教学重点、难点: (1)溶液的配制。 (2)涉及溶质质量分数的各类计算。 (3)正确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区分溶解性与溶解度在概念上的不同。 (4)利用结晶方法,分离几种可溶性固体物质的混合物的原理。 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归纳法等等 教学过程: 填写归纳:学生评讲,教师评价。 一、溶液知识汇总 1.物质以细小的固体颗粒分散在水中,则形成。如;物质以分散在水中,则形成乳浊液。如果在油与水的混合物中加入一些洗洁精,振荡后,油能,这种现象叫乳化。 2.物质的溶解:物质以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物质溶解后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如。 3.溶质是的物质,溶剂是的物质,溶液质量=+ 。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溶剂是。物质在溶解于水的过程中通常伴有热量的变化,如溶于水温度升高,溶于水温度降低。 4.物质的溶解性是指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实验表明:不同的物质在 中的溶解性不同;同一种物质在中的溶解性不同;同一种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有关。我们把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反之叫。 5.溶解度是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是指在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所溶解的质量。如氯化钠在200C时的溶解度为20g,它表示的意义是。溶解度常用溶解度曲线表示,纵坐标表示,横坐标表示,溶解度曲线可分为三种类型:陡升型,如硝酸钾,缓升型,如,下降型,如。气体物质溶解度受和影响,,气体溶解度就越大,,气体溶解度就越小。 6.结晶是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结晶有两种方法:一是结晶,适用于 型,二是结晶,适用于型。

《物质的量浓度》说课稿说课讲解

《物质的量浓度》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中的第三个课时《物质的量浓度>>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初中学习了溶液的组成,以及前面两课时介绍了“物质的量”的基础上,通过学生探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引入的新的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通过本节的学习探究既巩固对“物质的量”的运用,也了解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初步用定量的方法做实验,特别是又扩充了用物质的量浓度来表示溶液的组成,以后的化学计算几乎每次都要遇到物质的量浓度,所以也为以后的化学计算打下了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内容的成败,决定了以后化学计算的成败。所以本节内容在整个化学学习的过程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重点与难点 重点: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在高中化学中特别是在化学计算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将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确定为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构建 “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因此将在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构建过程中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确定为教学难点。 二、目标分析 (一)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已经知道溶液的组成和物质的量的概念,也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实验能力及分析数据的能力,而且此时的高一学生刚入学不久,有饱满的学习热情和和自信心、上课时积极性高。因此上课时要充分利用这点,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二)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了解化学中引入“物质的量浓度”的意义。 2、初步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步骤: 3、熟练用物质的量浓度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完成配制任务(0.1LNaCl溶液,其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0.04mol)并思考其成分的表示方法,使学生逐渐建立起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2、通过反思实验过程和计算练习深化学生对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探究溶液的配置方法,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在化学学习中的

初中化学说课稿:《溶解度》说课稿范文

初中化学说课稿:《溶解度》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分为饱和溶液和溶解度两部分,以学生亲身参与的两个“活动与探究”和两个“讨论”为线索组织教学过程。第一个活动后通过讨论引入溶解度的概念,再以一个活动巩固和应用溶解度概念,最后通过讨论引出气体溶解度的概念。 学生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上一课题从定性的角度研究了溶液,本课题将从定量的角度来研究物质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限度问题。 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本课第一课时的重点、难点为以下三点: 【重点、难点】 1、饱和溶液的涵义及“活动与探究”。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3、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及应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了溶液的形成,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对生活中的现象虽熟悉却不一定会解释,如家里冲糖水时,加到一定量时就不再溶了等等,所以本节课通过一些生活中实验引入本课的内容,学生比较感兴趣;再精心设计几个小实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要达到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并讨论分析溶解度的概念。 2、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并会运用知识解释生活中现象 【过程与方法】 初步培养活动与探究的一般程序: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方案→动手实验→观察记录→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条件的改变,让学生感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存在和转化是有条件的,逐步建立用辩证的、发展的思想观点来看待事物的变化,和逐步培养由具体到一般认识事物过程的能力,并培养学生互相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 四、教学方法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我准备采用“启发——再现,引导——探究,归纳——总结”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下面谈谈授课过程的设计,授课过程分为五个环节: <引入课题> 我先设计了课堂小实验“蔗糖和食盐在水中溶解能力的比较”,根据实验的现象和结果,由同学总结以下几点:(1)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在一定量溶剂中_____(能、不能)无限制的溶解。(2)在同一条件下蔗糖比食盐的溶解能力______(大、小)。(3)在不同的水温下,蔗糖和食盐的溶解能力______(能、不能)比较。然后提问“食盐从能溶到不能继续溶解,溶液体现了几种状态?什么样的状态?”“如果要比较多种物质的溶解能力(如还有味精、淀粉等物质)仅用“大”或“小”能否分得清?” 创设这些情境与问题是为了把同学们引入角色,通过思考及回答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尤其对两个联系生活实际似简单又一下说不清的问题,激发了同学产生对知识要求了解的心理需求,这时引入课题《溶解度》以及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自然是水到渠成。 <步入重点> 在老师讲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涵义后,我设计了两个问题: 1、“饱和溶液就是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吗?”解决第一个问题我设计的是在饱和的食盐溶液中加KMnO4晶体。(投影)当同学们看到紫色的KMn04在溶液中扩散的现象时受到启发,领悟到定义中“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溶解溶质的溶液(是指原溶质,不是指其它溶质)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不是指任何溶质)”,对书本上的定义有了完整、精确的理解。 2、“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吗?”解决这个问题我设计了在两个培养皿中盛相同体积的水,一个里面加食盐(用药匙大头取),一个里面加熟石灰(用药匙小头取)。(投影)很明显此时溶质取用量不同。搅拌后可见食盐全溶,熟石灰部分溶(饱和)。为了证明食盐溶液未饱和再加食盐少许,搅拌后仍全溶。观察了这组实验,同学们展开了讨论,从实验现象的启迪中逐步对“饱和”和“浓”、“不饱和”与“稀”这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有了严格的区分,并且进一步认识到,如果这组关系相互成立,必须满足前提与条件。用实验辅助教学后,使这个过去一直用数据来解释的问题变得让人更容易理解与接受。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Na(OH)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 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几乎不变KNO3等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几乎变大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固体溶解度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用字母s表示,其单位是“g/100g水”。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例如:在20℃时,100g水里最多能溶36g氯化钠(这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我们就说在20℃时,氯化钠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g。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固体溶解度 外因 温度、压强(气体) 内因 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 可溶 大于等于1g小于10g 提示 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定义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用字母s表示,其单位是"g/100g水"。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例如:在20℃时,100g水里最多能溶36g氯化钠(这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我们就说在20℃时,氯化钠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g。 【提示】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另外,溶解度不同于溶解速度。搅拌、振荡、粉碎颗粒等增大的是溶解速度,但不能增大溶解度。溶解度也不同于溶解的质量,溶剂的质量增加,能溶解度溶质质量也增加,但溶解度不会改变。 简介指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内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度质量。 物质的溶解性 溶解性溶解度(20℃) 易溶大于等于10g 可溶大于等于1g小于10g 微溶大于等于0.01g小于1g 难(不)溶不溶小于0.01g 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内因: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 外因:温度、压强(气体)。 主要影响固体的溶解度是温度。对于大多数固体,温度越高,固体的溶解度越大。教学目标:

初三化学溶解度曲线题型

溶解度/g t/℃ 21O m 3 m 4 m 1 m 2 B c a b A 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1: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 2:温度 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硝酸钾。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氯化钠。 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氢氧化钙。 结晶的两种方法:蒸发溶剂、降低温度 饱和和不饱和之间的相互转化: 1、 溶解度曲线点 ①曲线上的点: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如:下图中a 表示A 物质在t 1℃时溶解 度为m 1g 。 曲线上方的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存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质。如:图中b 表示在t 1℃时,A 的饱和溶液中有(m 2-m 1)g 未溶解的溶质。 曲线下方的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如:图中C 表示在t 1℃时,A 的不饱和溶液中,还需要加入(m 1-m 3)gA 物质才达到饱和。 ②曲线交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如图中d 表示在t 2℃,A 、B 两物质的溶解度都为m 4g 。 2、溶解度曲线线 溶解度/g C B A O

如图中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A曲线为“陡升型”。如KNO3等大多数固体物质: 图中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B曲线为“缓升型”,如NaCl等少数固体物质。 图中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曲线为“下降型”,如气体及Ca(OH)2等极少数固体物质。 1 如图分别表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B.M点处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C.t1℃时,向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加入22 g甲,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D.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甲<乙 2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 B.升高温度可以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20 ℃时,100 g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是30 g D.40 ℃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3 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 l℃时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甲=乙=丙 C.甲=乙>丙 D.丙>甲=乙 4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说课稿

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说课稿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溶解单元的第四课《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一、教材分析: 溶解单元通过观察、比较几种物质在水中的变化,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以及是什么因素在影响溶解的快慢?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溶解了的食盐还能分离出来吗?……引导学生围绕着溶解这一主题,逐步深入地开展观察研究活动。 本课教材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探究在相同条件下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有什么不同;二是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很多固体物质都可以溶解于水,至于能溶解多少,溶解能力的大小并没有认识;对比实验,学生没接触过,如何使对比过程公平,需要引导;学生对气体能溶解于水是缺少直观认识的,需通过实验加深理解。 三、教法学法: 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做中学”,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实验研究、观察描述等方法进行学习。 四、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1、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2、一些气体也能溶解于水。

过程与方法:1、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2、进行气体溶解于水的观察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细致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 2、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难点:研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 六、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装50毫升水的烧杯2个、筷子1根、小勺2个、、注射器1支、食盐、苏打各20克并分成10等份、汽水1瓶。 七、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五个部分。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实验设计、验证猜测。三、汇报交流、获取结论。四、引起经历、形成概念。五、问题延伸、深化理解。学生在科学体验活动中将对本课的实验研究学习有更清晰的认识,掌握新的实验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下面我就把这五部分展示给大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桌上纸包)同学们,在你们的桌子上都有一个这样的纸包,请打开看看,知道是什么吗?食盐和小苏打是厨房中常见的物品,看起来比较相似,却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究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导出课题并板书) (二)、设计实验,验证猜测。

九年级化学《溶解度》说课稿

九年级化学《溶解度》说课稿 九年级化学《溶解度》说课稿 《溶解度》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 首先感谢市区教研室给我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同时也希望在座的各位专家、评委、老师给我的课多提宝贵意见。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溶解度,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分为饱和溶液和溶解度两部分,以学生亲身参与的两个“活动与探究”和两个“讨论”为线索组织教学过程。第一个活动后通过讨论引入溶解度的概念,再以一个活动巩固和应用溶解度概念,最后通过讨论引出气体溶解度的概念。 学生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上一课题从定性的角度研究了溶液,本课题将从定量的角度来研究物质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限度问题。 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本课第一课时的重点、难点为以下三点:

【重点、难点】 1、饱和溶液的涵义及“活动与探究”。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3、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及应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了溶液的形成,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对生活中的现象虽熟悉却不一定会解释,如家里冲糖水时,加到一定量时就不再溶了等等,所以本节课通过一些生活中实验引入本课的内容,学生比较感兴趣;再精心设计几个小实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要达到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并讨论分析溶解度的概念。 2、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并会运用知识解释生活中现象 【过程与方法】 初步培养活动与探究的一般程序:提出问题→建立假设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三川初中董海江 2015年1月6日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它们如何相互换。 2、知道什么是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3、掌握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的规律。 4、掌握溶解度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温故知新 1、什么是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如何相互转换? 3、什么是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设疑自探: 看课本37页9-12、9-13,写出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的规律。 解疑合探: 1、下图是a 、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 的溶解度大于b 的溶解度。 B 、在t ℃时,a 、b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 、将t ℃时b 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其溶液中浓度不变。 D 、10℃时,分别用100 g 水配制a 、b 的和溶液所需a 的质量小于b 的质量。 2、下图是甲乙两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t ℃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升高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 、10℃时,分别用100水配置甲乙的饱和溶液, 3、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 B 、升高温度可以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 、20 ℃时,100 g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是30 g。 D 、40 ℃时,分别用100g 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4、下图是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3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g。 2、50℃时,将40g 该物质加入到l00g 水中,搅拌后得到的是(填“饱和”或“不饱和”) 溶液;将该溶液降温到20℃时可析出晶体 g。 5、如下图所示:t 2℃时分别将100gA 、B 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 析出固体质量A B(填“>”、“<”或“=”)。 6、20℃时,分别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加入到盛有10g 水的两支试管中,充分溶解后,可观察到如图1所示的现象。20℃时(填“甲”或“乙”)物质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图2表示的是甲、乙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要使甲试管中的剩余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有、课代表畅谈收获:

四年级科学上册《溶解的快与慢》说课稿1 教科版

《溶解的快与慢》 一、教材分析: 《溶解的快与慢》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的内容。通过前几节有关食盐溶解的课以及平时的经验,学生们对溶解的概念已有了一定的了解。这节课旨在通过搅拌、水温、切碎条件改变的前提下,初步感受对比实验,从而启发学生从更宽广的角度去探究事物。教材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 1.搅拌对于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 2.水温对于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 3.研究冰糖溶解的方法。 细心研读教材后,我发现用食盐做溶解实验效果不太明显,起不了真正去探究学习的目的,故把食盐换成了冰糖,用冰糖作为溶解实验的材料便于学生观察。根据教学的内容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理解可溶性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物体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2.初步感受对比实验的意义,亲身经历控制变量进行实验的活动过程。 3.体验探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 教学重点: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感受对比实验的重要性,以及在实验中的变量与不变量的控制问题。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每组两个杯子、玻璃棒1根、冰糖4块、热水、溶解快慢记录表。 二、教法与学法指导: 教学方法:本节课让学生经历“问题——猜测——验证——证实”的过程与方法过程,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科学实验意识,从而在探究方法与过程中建立和完善

科学概念.同时,让学生亲历对比实验,指导学科实验的严谨性,提高综合分析、运用能力. 学法指导:让学生自主学习,四人小组讨论,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的科学探究过程,通过动手操作,让孩子在交流中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得出科学结论. 三、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上课开始,我充满激情的对学生说:“同学们,老师希望你们能认真的听,仔细的看,开心的玩(实验)!好吗?好!一起用你们甜美的声音读读课题吧!物质溶解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景,引导探究 1、观看食盐溶解的对比实验,让学生通过获得物质溶解对比实验的方法。 2、探究活动1:《搅拌影响溶解》(搅拌加快红糖的溶解) 学生根据获得的实验方法做搅拌加快食盐的溶解的实验:以小组为单位,把两份同样多的食盐同时放入两个盛同样多水(大约30毫升)的杯中,用筷子搅拌其中的一杯水,观察比较哪一杯中的食盐溶解得更快一些。把实验记录下来(附表1:溶解快与慢的比较记录表一)溶解快与慢的比较记录表一 溶解过程搅拌不搅拌 溶解的快与慢快慢 3、交流:搅拌能够加快物质的溶解吗?反馈总结:可溶性的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液体是否被搅动有关,即:在相同条件下,搅拌能加快溶解。 4、师:刚才有同学说水的温度也是影响溶解的因素,要怎么证实呢?(实验) 探究活动2:《水温影响溶解》(水的温度高能加快食盐的溶解)

溶解度说课

溶解度说课 为线索组织教学过程。第一个活动后通过讨论引入溶解度的概念,再以一个活动巩固和应用溶解度概念,最后通过讨论引出气体溶解度的概念。 学生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上一课题从定性的角度研究了溶液,本课题将从定量的角度来研究物质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限度问题。 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本课第一课时的重点、难点为以下三点: 【重点、难点】 1、饱和溶液的涵义及“活动与探究”。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3、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及应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了溶液的形成,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对生活中......【全文请下载】 是………………………………………………………()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就是溶液B、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就是溶液C、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折液体是溶液D、溶液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被分散到溶剂中而形成的7、将接近饱和状态的熟石灰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采取的方法有①蒸发溶剂②加入溶质③升高温度④降低温度其中正确的方法是……………………………………………()A、只有①B、①和②C、①、②和③D、①、②和④8、将铁片分别投入下列溶液中,整个溶液质量减少的是…………………………()A、硫酸铜B、稀硫酸C、硫酸亚铁D、稀盐酸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肯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B、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向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则溶液变浓了C、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比它相同质量的不饱和溶液所含的溶质多D、向硝酸钾饱和溶液里加大量的水,则溶液中的溶质减少了。10、计算某温度下了某物质的溶解度,溶液必须是……………………………………()A、浓溶液B、饱和溶液C、稀溶液D、不饱和溶液11、由固体溶解度曲线可知………………………………………………………………()A、在任何温度下溶质溶解的质量B、能溶解溶质的物质C、溶解溶质所需溶剂的质量D、溶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12、打开汽水瓶盖,会有大量气泡从液体中冒出,此时气体溶解度减少的原因是……()A、温度变化B、液体蒸发C、压力减小D、压力增大13、20℃时8克某物质溶解在25克水中恰好制成饱和溶液,则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A、8克B、32克C、24 .2 克D、25克14、为了使KNO3的溶解度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是…………………………………()A、加入大量的KNO3固体B、升高温度C、加入大量水D、降低温度15、60℃时,将某物质的饱和溶液12.5 克,蒸干得到 2.5 克固体,则6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A、25克B、20克C、20 D、2516、利用海水晒盐的原理是……………………………………………………………()A、日晒可使氯化钠蒸发B、日晒可使水分蒸分C、日晒可使海水分解D、日晒可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17、t ℃时,A物质的溶液120克,若蒸发掉20克水或加入5克A物质,溶液均达饱和,则A物质在t ℃时溶解度为…………………………………………………………()A、5克B、25克C、105克D、125克18、现有A、B、C三种物质,在20℃时,分别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已知A物质1克溶解在20克水里;B物质200克溶解在1000克水里,C物质70克溶解在250克水里。A、B、C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的顺序是………………………………………………()A、SA > SB > SC B、SB >SC>SA C、SC>SB>SA D、SA>SC>SB19、某温度下, a 克水中溶解某物质 b 克,溶液恰好饱和,此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为…………………………………………………………………………………………()A、B、克C、D、20、t ℃

水能溶解哪些物质说课稿

《水能溶解哪些物质》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水能溶解哪些物质》是大象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水与溶解”第三课的教学内容,本课将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溶解现象进行观察、比较,从而得出本课的探究结论:有些物质能够溶解在一定量的水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里,深化学生对“溶解”这一概念的认识。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知道生活中几种常见物质,如白糖、味精、红糖、感冒冲剂等能够溶解在一定量的水里;有些物质,如沙子、食用油等很难溶解在水里。 2.科学能力:让学生经过亲身实验,细心观察实验过程,并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实验过程。 3.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用事实说话的良好探究态度。 二、学情分析 溶解看似是一个比较简单的生活现象,学生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口语中也常说某种东西“化掉了”,但不知道这就是“溶解”,更不能说清楚究竟什么是“溶解”,也难以对物质是否发生了溶解准确地加以判断。 三、教法学法 在本课教学中我将主要采用实验法、游戏教学法、观察法、比较法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以及教法的选择,我将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学习。 四、教学改进与创新 1.教材中直接以提问“哪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进行导入,很难激起低年级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因而,我设计用小故事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本课的活动中来; 2.由于教材设计的实验材料食盐、味精、白糖的溶液都是透明无色的,我新增了红糖加入实验,便于学生理解和对比,同时还将生活中常用的感冒冲剂加入实验,借机对学生进行“药不乱吃”的安全教育。 3.增加游戏环节,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使课堂成为面向所有学生的课堂。

溶液的形成说课稿

溶液的形成说课稿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溶液的形成》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本课知识对学生来说是非常熟悉的,生活中也有许多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如,学生们都喝过糖水、饮料,打过点滴,品尝过汗水的味道,而且在实验中也多次用到溶液如盐酸、硫酸铜溶液等,所以在 本节的学习中,学生既能联系生活实际来学习溶液的形成和乳化作用,又能进一步运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探究未知知识,并且为将来学习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与酸碱盐的知识打下基础。所以,本节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一节不可或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化学实践课。 2.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 过程与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教学,学生通过 实验发现问题、质疑总结,进行探究活动。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分析、解释化学现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发展学生合作、思考、创新、 实践的科学精神。 3.教学重点 建立溶液的概念并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之间的关系。 突出重点的策略:通过分组实验探究,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记录、分析总结,从而使对溶液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教学难点 对物质溶解于水的过程微观解释; 突破难点的策略:由于学生缺乏对微观事物变化的想象力,因此我 采用动画演示的方法,使学生在直观感受的过程中,准确的理解溶 液形成的微观本质。 二、学法分析 新课程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重要的着眼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节的学习对象溶液是学生最常见的,学生 对溶解的过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加上初三学生大多是十四、五岁

固体的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固体的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2005)5.许多同学喜欢吃家庭腌制的小菜,腌制小菜的一般方法是:将食盐、香料等一起放入水中煮制得浓盐水,盐水冷却后放入洗净待腌制的鲜菜,腌制过程中还要不断打开缸盖晒缸并及时补充食盐,一段时间后,即得成品小菜。若室温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 g。关于小菜腌制过程中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煮制浓盐水时,10 kg水最多可得到浓盐水13.6 kg B.腌菜的过程中,原来的浓盐水会逐渐变稀 C.晒缸的目的一是防止腌菜腐败变质,二是促使水分蒸发以保持盐水的浓度 D.补充食盐的目的是保持盐水的浓度,以利于食盐往蔬菜中渗透(2006)4.(3分)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0~100 ①若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此时所对应的温度范围在 之间; ②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填“>”、“<”或“=”); ③某同学欲从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中分离出硝酸钾,他应采取的方法是 。 (2007)16.右图是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 线,分别得到的下列信息中,正确的是 A.图中阴影部分表明A、B两溶液都是饱和 溶液 B.t1℃时,A、B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相等 C. t2℃时,B物质的溶解度大于t1℃时A物 质的溶解度 D. t2℃时,等质量的A、B两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溶质的质量相同

(2008)4.(4分)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曲 线。请分析曲线中A、B两种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 情况后,回答下面问题: (1)我们一般将20℃时溶解度大于l0g的物质称为 易溶物质,小于l0g的物质称为可溶物质。那么,B物质 应属于; (2)比较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看出A、 B两物质溶解性的共同点是; (3)有同学认为“同一温度时,可配得质量分数相同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你的观点是,理由是 (2009)(2)(5分)控制变量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小华同学实验中发现:把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放入同样一杯水中,有的溶解快,有的溶解多,有的溶解又快又多。是哪些因素影响着物质溶解的快慢与多少呢? 请你参考下表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以硝酸钾为 影响因素: ②实施方案: ③通过实验得出。实验中,控制不变的因素是。(2010)17.室温下,称取氯化钠和碳酸钠各30g放入同一烧杯中,加入lOOg水充分搅拌后静置,得到二者的混合溶液。请参照氯化钠、碳酸钠两物质的溶解度表判断,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 B.20℃时,未溶解固体是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C.30℃时,溶液中氯化钠和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相同 D.30℃时,溶液为氯化钠和碳酸钠的不饱和溶液

《溶液的浓度》说课稿

第九单元课题3 《溶液的浓度》说课稿 马翠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第九单元课题3《溶液的浓度》。 一、说教材分析 《溶液的浓度》是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九单元课题 3 第一课时内容。溶质质量分数是继化学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又一重要的化学计算。本课知识具有较好的规律性、系统性。学生通过实验展开学习,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自行推出计算式,再运用反例、练习、概括解题方法等对获取信息进行加工,从而将所学知识转化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又为以后学习综合计算打下基础,做好铺垫。 二、说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知道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也会判断某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但从量的角度来表示溶液的组成,却是学生不了解的,教师若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便水到渠成。 三、说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练习计算的过程中,了解溶液与生产、生活的广泛联系,了解学习化学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服务。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溶质质量分数概念的建立及其简单计算; 2、教学难点: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找准溶质、溶剂、溶液的关系 四、说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实验法、合作学习法、讨论法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景激趣,明确目标 课题引入:投影展示人们在死海里能尽情娱乐的图片引入----课题3 溶液的浓度 展示目标:(教学意图:突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自主初探、合作释疑环节一: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 1. 提问:同样多的红糖水哪杯最浓?同样多的两杯白糖水哪杯最甜?含糖多少?浓到什么程度? 总结:通过观察颜色、尝味道等方法来判断溶液的浓稀,仅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Na(OH)的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 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几乎不变KNO3等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几乎变大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固体溶解度 固体的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用字母s表示,其单位是“g/100g水”。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例如:在20℃时,100g水里最多能溶36g氯化钠(这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我们就说在20℃时,氯化钠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g。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固体溶解度 外因 温度、(气体) 内因 和本身的性质 可溶 大于等于1g小于10g 提示 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定义 固体物质的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的质量,用字母s表示,其单位是"g/100g水"。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例如:在20℃时,100g水里最多能溶36g氯化钠(这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我们就说在20℃时,氯化钠在水里的度是36g。 【提示】如果不指明,通常所说的度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另外,度不同于溶解速度。搅拌、、粉碎颗粒等增大的是速度,但不能增大溶解度。度也不同于溶解的质量,的质量增加,能溶解度溶质质量也增加,但溶解度不会改变。 简介指固体物质在100g内达到饱和状态时度质量。 物质的溶解性 溶解度(20℃) 大于等于10g 可溶大于等于1g小于10g 微溶大于等于小于1g 难(不)溶不溶小于 影响物质度的因素内因:和本身的性质。 外因:温度、(气体)。 主要影响固体的度是温度。对于大多数固体,温度越高,固体的度越大。 教学目标: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说课稿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本课是溶解单元的起始课。教材呈现了三个活动:活动一,学生通过观察、比较食盐、沙在水中变化的不同,认识溶解这一概念;活动二,通过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加深对溶解和不溶解的理解;活动三,通过学习用过滤的方法,理解溶解的本质特征。 这节课的学习将帮助学生发展他们关于溶解的概念以及观察和实验的技能,当学生们掌握了一些观察和实验的技能之后,他们就会在课外继续探究,并能有意识地去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学会科学的生活,从中培养学生参与活动时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行为习惯。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过亲身实验,细心观察实验过程,并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2、使学生了解有些物质可以溶解于水中,有些物质却不能溶解于水中。 3、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4、感知溶解了的物质是不能从水中分离出来的,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观察食盐、沙和面粉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结构,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描述食盐、沙和面粉在水中的不同现象以及用过滤的方法把沙和面粉从水中分离出来。 二、说学情 溶解看似比较简单的一个生活现象,学生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例如,学生常喝糖水,生病后常喝板兰根或感冒冲剂等,类似这种情况学生们都比较熟悉。一部分学生也听说过“溶解”一词,但不知道就是口语中常说的“化掉了”,更不能准确地说清楚究竟什么是溶解,以及不能准确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溶解。 学情分析 本课是一篇操作性很强的实验课,因此教学时,要尽量让学生亲自做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比较,理解什么是溶解,我先鼓励学生大胆猜一猜,表达自己的想法,然后再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探究中感悟,较好地实现了小学科学课程的培养目标。 三、说教法 基于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及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我坚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生为本,教师主导,以思维训练为主线安排本课教学,通过交流互动的方式,运用观察法、比较法、发现法、实验法进行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自主地、愉快地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相互交流与合作精神,形成注重事实,敢于提出问题的严谨科学态度,发展能力,激发兴趣。 四、说学法 1、探究学习。通过实验观察对实验现象进行准确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

初中化学说课《溶解度》说课材料

《溶解度》说课材料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分为饱和溶液和溶解度两部分,以学生亲身参与的两个“活动与探究”和两个“讨论”为线索组织教学过程。第一个活动后通过讨论引入溶解度的概念,再以一个活动巩固和应用溶解度概念,最后通过讨论引出气体溶解度的概念。 学生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上一课题从定性的角度研究了溶液,本课题将从定量的角度来研究物质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限度问题。 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本课第一课时的重点、难点为以下三点: 【重点、难点】 1、饱和溶液的涵义及“活动与探究”。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3、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及应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了溶液的形成,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对生活中的现象虽熟悉却不一定会解释,如家里冲糖水时,加到一定量时就不再溶了等等,所以本节课通过一些生活中实验引入本课的内容,学生比较感兴趣;再精心设计几个小实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要达到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并讨论分析溶解度的概念。 2、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并会运用知识解释生活中现象 【过程与方法】 初步培养活动与探究的一般程序: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方案→动手实验→观察记录→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条件的改变,让学生感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存在和转化是有条件的,逐步建立用辩证的、发展的思想观点来看待事物的变化,和逐步培养由具体到一般认识事物过程的能力,并培养学生互相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 四、教学方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