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同步练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人教)

【同步练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人教)

【同步练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人教)
【同步练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人教)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同步练习

.回首十年,依法治国步履铿锵,法治中国砥砺前行,法治的力量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依法治国弘扬了宪法精神。这体现了( )

①依宪治国首先是依法治国

②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

③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

④宪法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①②③ .①②④

.①③④ .②③④

.“六五”普法最主要的任务是突出学习宣传宪法。下列属于宪法规定内容的有( )

①国家性质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修改《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④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①②③ .①②③④

.①②④ .②③④

年月以来,全国各地相关部门紧紧围绕“弘扬宪法精神,服务科学发展”的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习宣传宪法活动。学习宣传宪法要求我们( )

①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

②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

③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树立宪法意识

④重在学习宪法知识,不必落实遵守宪法行动

.①②③ .②③④

.①②④ .①③④

年月日,是第十二个全国法制宣传日。为了宣传法制知识,某班举行了猜灯谜活动。其

中一个谜面是:排行我老大,国法之根本,子法由我生,效力我最高。(打一法律名称)这个谜语的谜底是( )

.宪法 .刑法 .教育法 .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刑事诉讼法修正案都规定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内容,但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是有区别的。主要区别在于( )

.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

.刑事诉讼法仅仅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

.宪法规定的是我国公民的各项民事权利

.刑事诉讼法只维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新拆迁条例据此取消了行政强拆。对下列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一切违宪违法行为都必须承担刑事责任

.宪法是其他普通法律的具体化

.下面关于宪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宪法作为国家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从内容上看,它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宪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

、宪法同普通法律一样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

年月日,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等一批法律法规开始施行,多项新规定与公民生活息息相关。

请说出修改上述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与法同行】年是现行宪法颁布实施周年。为积极推动宪法宣传教育和“六五”普法活动,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宪法意识和宪法权威,努力营造崇尚宪法、遵守宪法和维护宪法的良好氛围,全国各地纷纷组织开展系列纪念活动,掀起了学习宣传宪法的热潮。

为庆祝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某中学学生会积极配合这一活动,决定在全校进行一次学习宣传宪法知识的纪念活动,请你参与。

()【形式我设计】请你设计两三种学习宣传活动的有效形式。

()【问题我搜集】请你为活动搜集提供两三个学习宣传宪法的问题。

()【感言我畅谈】请你畅谈参与学习宣传宪法活动的感言,感受分享活动的快乐。

.有人说:宪法是母法,普通法律是子法,至高无上的宪法和众多的子法,筑成了一座法律的金字塔,上一级的法律比下一级法律的效力高。这个观点正确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解析】选。本题考查学生对宪法重要性的认识与理解。回首十年依法治国的历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前行都以宪法为根本,弘扬了宪法精神。可见,②③④都是对宪法重要性的正确理解。①观点错误,应排除。

.【解析】选。本题考查学生对宪法所规定内容的识记。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①②④所述均是宪法规定的根本性问题,符合题意。③是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解析】选。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宪法要求的识记和了解。①②③所述内容都是学习宣传宪法的具体要求,均符合题意,④错误,学习宣传宪法的同时,更要落实遵守宪法的行动。故选。

.【解析】选。本题考查学生对宪法的认识和理解。谜面说明了该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即宪法。故选。

.【解析】选。本题考查学生对宪法和普通法的区分和认识。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法律维护全体公民的合法权益,刑诉法也不例外,所以正确答案为。

.【解析】选。本题考查学生对宪法的最高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的理解。新拆迁条例依据宪法进行修改,说明了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普通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宪违法行为都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只有触犯刑法的行为才承担刑事责任。可见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择。观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观点本身错误。

.【解析】选。此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是宪法。在能力方面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及判断能力。学生在答题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了题干所问的问题是什么,才能正确做出选择。

二、主观题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宪法相关内容的识记和理解。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可从三方面即从内容上、从效力上、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说明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的原因。

答案:()宪法。

()①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②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所以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宪法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第()问,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只要是符合实际的有效形式均可。第()问搜集提供问题,可围绕宪法的特征、内容或法律地位等重要性内容进行。第()问,要突出学习宪法收获的主题,运用富有感染力和启发性的语言畅谈活动的成果。

答案:()①专题法制报告;②举办有关宪法的电视知识竞赛、报刊知识竞赛等;③组织一次融宪法知识于文艺节目的表演活动;④宪法论文征集、专题书画展览等。

()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颁布过几部宪法?现行宪法是哪一年制定的?它历经了几次修订?②宪法主要规定了哪些内容?③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怎样的法律地位?为什么?④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本问的答案开放性很强,只要学生能突出宪法主题,谈出自己学习宣传宪法活动的收获即可。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为什么说“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只有真正理解了什么是法律效力、及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两层涵义后,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能力方面,在考查学生的阅读与理解能力,进一步考查学生的判断能力。

答案: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有两层意思。一是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二是普通法律不能和宪法相抵触,否则要被撤消和宣布无效。

综合性学习《正是少年读书时》同步练习(含答案)

综合性学习 少年正是读书时 1、学校文学社团“华韵文学社”决定举办一场“读名著、谈感受”研讨会。你如果是文学社的社长,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A.请你设计一条体现研讨会主题的宣传标语(口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请你为研讨会主持人设计一段开场白。(不超过8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请你提建议:组织什么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用推荐信的方式向文学社(同学们)推荐一部你喜爱的名著,以供大家参考阅读。(要结合人物和情节,说说你从名著中受到的启迪。)(注意书信的格式) E、在讨论“中学生是否需要课外阅读”这一话题时,有的老师认为“需要”,有的家长认为“不需要”。作为一名学生,你是如何看待的?根据你的认识写一段话,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来说服他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各小组要用对联的形式表达对此次活动的感悟,已经写出了上联,请你为其补出下联。 上联:阅经典传承文化瑰宝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为庆祝这一文化节日,某校决定以“书香满校园,共享读书乐”为主题开展一次读书活动。请你完成下列活动。 (1)在读书心得栏里小华写下了“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留言。请你也摘录一则关于读书的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你是这次动员会的主持人,请拟出三项会议议程。(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资格证考题教育学同步训练及答案(.)

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3) 来源:考试大【关注考试大,就是关注自己地未来】 2010年12月8日 典型真题分析 1.学校心理辅导地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学会调适,二是_____. (2007年) 【评析】寻求发展,此题旨在考查学校心理辅导地目标. 2.如果某学生怕狗,你如何用“系统脱敏法”消除他对狗地惧怕反应? (2008年4月) 【评析】第一步可以先让他看各种狗地照片、谈论狗;第二步再让他远远观看拴起或关起地狗;第三步最后让他接近狗、摸狗、抱起狗.此题旨在考查影响学生行为改变地方法在实际心理辅导中地具体运用. 同步训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正确地健康概念应指( ). A.没有疾病 B.身体状实 C.不但躯体健康而且心理健康 D.心理素质高 2.下列选项中,对心理健康理解不正确地是( ). A.心理健康是比较而言地,从健康到不健康只是程度地不同,而无本质地区别 B.心理健康反映地是某一段时间内地特定状态,而不应认为是固定地和永远如此地 C.心理健康标准是一个发展地文化地概念,会随着社会地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D.心理健康等于没有疾病或疾病仅限于躯体疾病 3.学校心理辅导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地主渠道,下列对学校心理辅导理解正确地一项是( ). A.学校心理辅导以少数有心理问题地个别学生为服务对象 B.心理辅导把工作地重点放在预防心理问题地出现和促进学生潜能地发展上 C.学校心理辅导侧重于学生地心理与行为障碍矫治地心理治疗 D.心理辅导等同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4.心理辅导地途径有多种,下列陈述不正确地一项是( ). A.专门开设地心理健康课程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讲授为主地有关课程,另一种是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B.心理辅导与班级、团队地日常活动没什么区别 C.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渗透在学科教学中来实施 D.个别辅导最能体现心理辅导中因材施辅地原则 5.罗杰斯在其“以人为中心地治疗”中将“无条件积极关注”看做心理辅导地前提之一,这体现了学校心理辅导地( ). A.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D.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 6.心理健康教育地对象主要组成是( ). A.心理障碍学生 B.正常学生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整理(全).pdf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2020)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专题一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单○辨 ◆考点 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考点 2:教育的概念 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活动都称之为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考点 3:学校教育的三要素 1.教育者(主导)--学校教师是教育者主体 2.受教育者(主体) 3.教育影响(中介)--教育内容和教育措施 ◆考点 4: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 (2)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3)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4) 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2)历史性——不同的社会或同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各不相同。 (3)相对独立性○辨—教育具有继承性 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内容和教育观点会不同)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可能超前或者落后) ◆考点 5:教育的起源单

◆考点 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具有目的性,但无严密计划。 (2)无等级性(阶级性); (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4)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5)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洽在一起----紧密集合; ◆考点 7:古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1)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专门职能。 (2)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3)是以古代政治与经济的发展,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4)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5)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尚未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 ◆考点8:近现代教育的特征

初一语文同步练习答案

初一语文同步练习答案 1,答案:一、1、shèn,máo,yōng,bǐ,tì,hǎn,dǐng,qí, záo2、C3、①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朝花夕拾》回忆早年 生活《呐喊》、《彷徨》②碧绿;光滑;高大;紫红;长吟;伏;窜;缠络;臃肿。 4、①一个“可”字表达了儿童对下雪天的喜爱之情。②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离开百草园时的无奈和恋恋不舍之情。 二、1、详写的是:泥墙根一带,略写的是:整个园景。 2、空间,低,高;高,低3、单是┈无限趣味。4、你人,比喻。5、要求言之有物,表达准确。6、排比、拟人 7、不好。因为加黑字表示推测, 如果去掉,语气就变成非常肯定,不符合当时儿童的心态。 7、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1.lí pǔ zhǔ zhà 惰涨檐簪 2 (1)再三嘱咐(2)在一 个地方来回走动,比喻犹豫不决(3)什么时候以前(4)这里指 起床 3.(1)《城南旧事》,林海音(2)爸爸种的夹竹桃花垂落了,爱花的爸爸离开人世,我已经长大了,插叙 4、(1)开头“我”回忆去医院看爸爸时,爸爸曾说“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好弟弟和妹妹”暗示爸爸病重,将不久于 人世;“今天早晨妈妈的眼睛为什么红肿着”暗示妈妈对爸爸病情的 担心;“我好象怕赶不上什么似的”是爸爸去世的一种预感;最后写 夹竹桃“垂下好几枝”暗示爸爸去世。(2 )我迟到了那段“爸爸气 急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在空中一抡,发出咻咻的声音”将爸爸打我的动作写得很细。有爸爸生气时打 我的动作描写:拖、倒转来拿、抡;有打我时藤鞭“咻咻”的声音, 写出爸爸的严厉。

5、起因:下雨天,我早晨醒来迟了不想去上学。经过:爸爸用鸡毛掸子打我,把我赶到学校,又为我送夹袄。结果:从此以后,我每天早晨很早到学校等校工开门。 6、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神态描写表现了爸爸的严厉慈爱 7、此题为开放性题目,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即可,参考:①“我坐在放下雨蓬的洋车里,一边抽抽嗒嗒地哭,一边撩起裤脚来检查我的伤痕。那一条条鼓起来的鞭痕,是红的,而且还发着热”这句好,因为这个句的一些细节描写,把我被鞭打后的状态写得淋漓尽致,从中体现了爸爸的严厉、凶狠,也照应了后文爸爸为我送花袄和钱这几句话,体现爸爸对我既严厉又慈爱的特点;②爸爸气极了一段写得好,因为作者连用了几个动词“拖”、“看”、“抄”、“抡”把爸爸打我的情景写的具体生动,体现了爸爸的严厉。③“他用眼神告诉我,叫我向教室的窗外看去”这几句写得好,“猛”字写出了“我”不确定是谁,急切地想知道窗外的是谁时的动作,末句的感叹号体现了我知道是爸爸后的惊讶心理 8、参考:我觉得父亲的教育方法是对的,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因为这次,“我”做得很过度,居然只因下雨,又太晚醒来了这个点小事就懒在床上不起来,被父亲打也是应该的。有人说:“为什么不用讲道理的方法呢?”道理也是要讲的,并不是每次做错事都要打,而是要耐心教育,但是像不去上学这件事实在不应该,父亲是为孩子的做法着急,父亲打孩子是因为爱孩子,为了孩子长大成才,只有“狠心”的父亲,才能教出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 9、以后真是神了,我的统计学成绩竟然次次得 A!因为“我”得到鼓励之后以为自己真的有这方面的天赋,我用心学习,成绩就好了。 10、从激励的重要作用方面去答题。 11、急切地、焦急地、不解地、吃惊地瞪得出奇地大、闪着泪光(注意与眼睛的搭配)

(完整版)中学教育学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同步训练

中学教育学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 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A 生产力 B 科学技术 C 政治经济制度 D 文化 2 .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 A 科学技术 B 政治经济制度 C 文化 D 生产力 3 .首次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 A 布鲁钠 B 赞可夫 C 舒尔茨D皮亚杰 4 .“人力资本”理论创建于() A 1948年 B 1952年 C 1958年 D 1960年 5. 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因素是() A 政治经济制度 B 科学技术 C 生产力 D 文化 6 .教育能推进科学的() A 制度化 B 系统化 C 体制化 D 全面化 7.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的是() A.文化B政治经济制度C生产力D.科学技术8.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A.物质文化B.组织制度文化C精神文化D.课程活动文化 9.从世界教育发展的历程看,信息革命后提出了()的要求。

A.普及初等教育B.普及初级中等教育 C普及高级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大众化 10.制约着教育的规模速度和结构的是() A.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水平C科学技术D.人力资本 11.决定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的是() A.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水平C科学技术D.人力资本 二、填空题(不是考试题型,但可以训练知识要点的掌握) 1.-----------------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2. 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力量。 3. ------------------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4. 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 5. -------------------------------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6. 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称为 -------------------。 7. --------------------------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8. -----------------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 9. 学校的精神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10. ------------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11.教育具有____功能、____功能、____功能、____功能。 12.通过____实现对政治经济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的主要途径。13.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的____和____。 14.世界各国重大的教育改革以____改革和____改革为核心。 15.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者是____。 16.舒尔茨通过____的分析方法,推算出教育水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 __________ 17.人力资本投资包括____、____、____和为适应____ 机会变化而进行的信息搜寻等形式,所有这些方面的投资都或多或少改善和提高知识、技能、健康等。 18.教育对整个文化起着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19.从形态上看,可把文化分为____、____、____在文化诸因素中_________处

小学教育学练习与答案

小学教育学第七章练习与答案第七章教学(下) 一、单项选择题 1.《学记》中说:“不陵节而施。”下列哪条教学原则与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 ) 。 A.启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C 2.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是说在教学中要贯彻( )。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巩固性原则 D 3.《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是要求教学中贯彻( )。 A.启发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A 4.《学记》中要求“学不躐等”,是说在教学中要贯彻( )。 A.循序渐进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A 5.把实物、教具陈示给学生观察,或通过示范性地实验来说明和印证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的一种方法称( )。 A.讲授法 B.实验法 C.参观法 D.演示法 D 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 )教学原则。 A.循序渐进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巩固性原则 B 7.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称为( ) 。A.讨论法 B.谈话法 C.讲授法 D.练习法 B 8.课的类型是由( )课的种类。 A.教师备课时决定的 B.课的任务决定的 C.学生的学习过程决定 D.教学的阶段性决定的 B 9.设计教学法的提出者是( )。 A.杜威 B.华虚朋 C.柏克赫斯特 D.克伯屈 D 10.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 )。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 C.分组教学 D.道尔顿制 B 11.柏克赫斯特创立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班级授课 B.设计教学法 C.道尔顿制 D.分组教学 C 1 2.教学活动中师生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而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 )。A.教学组织形式 B.教学模式 C.教学方法 D.教学策略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重点提示 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证教育学考试,本章统领后面的教学内容,因而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都可能出,需要重点学习。本章的考查重点是: (1)教育和教育学的基本概念。 (2)在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中作出过突出贡献的教育家及其代表作和主要观点。 (3)教育和教育学在历史各阶段发展的特点。 (4)观察法、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比较法和个案研究法在教育学研究中的运用。 (5)应用教育学理论分析教育现象。 考纲链接 1.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2.广义的教育是指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3.学校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 (1)生产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2)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3)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4.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1)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2)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森严的等级性。(3)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有明显的保守性。(4)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学。(5)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6)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 5.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教育终身化,社会化,生产化,民主化,国际化,现代化,多元化。 6.现代教育的特点:(1)具有鲜明的生产性;(2)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3)内容日益科学化;(4)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5)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 7.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教育的规律。 8.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而制定出来的,它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作为一种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它是根据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当时的现实状况和需要制定出来的,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却不能替代教育规律。 9.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普通教育学任务包括理论建设和实践应用。

二年级语文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二年级语文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正确读音 雾气竹笋蚕豆... 薄.薄细细飘飘洒.洒田野. 二、看拼音,写词语 sǎ shuǐ huàn shàng tàn chū zh?t?u wyn nuǎn yuán yt 三、形近字组词 换枝探原洒技深愿酒暖——亮——探——微微—— 2、写反义词 薄——细——动——暖——))) 2、笋芽儿 一、选择正确读音 侧面缩着弹奏乐曲痒痒雷公公轰隆隆 二、看拼音,写词语 dǎng zhùjǐ mǎn hū huàn qiüo qiüoch?n xià dǐng zhe

三、形近字组词 沉挡芽挤顶当牙济项张望明亮美丽高兴灰心 五、照样子补全句子 例:啊,多么明亮,多么美丽的世界呀! 啊,多么,多么的太阳呀! 教师寄语:不要学花儿只把春天等待,要学燕子把春天衔来。 ))) 啊,多么,多么的春天呀! 3、有趣的作业 一、选择正确读音 布置一幅画解释摘花.... 扇动酿蜜桑叶... 二、看拼音,写词语 zu? ya kǒng l?ng wǎng zhào shàng ka zu? tiünzhuō zi 三、形近字组词 龙业网课昨 尤亚冈棵作

四、填上合适的词语 小小的嫩嫩的青青的 轻轻地满意地悄悄地 五、选词填空 理解解释发现发明 1、你的意思我能。 2、小丽说:“昨天,我看到玉兰花开了。” 3、爱迪生了电灯。 教师寄语:不要学花儿只把春天等待,要学燕子把春天衔来。 4、我在大自然中了春天。 4、古诗两首 一、选择正确读音 咏妆蜻蜓 二、看拼音,写词语 kt x? zhào zài liǔ shù quán shuǐ xì s?r?u ruǎn 三、形近字组词 似惜蜻泉 以借晴原

第五章教育心理学同步训练模拟试题及答案

第五章教育心理学同步训练模拟试题及答案 典型真题评析: 1.学习原有知识对新学习的影响属于( )。 (2007年) A.逆向迁移B.负迁移C.顺向迁移D.正迁移 【评析】答案为C。正迁移指一种学习中学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负迁移也称干扰。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顺向迁移:先前的学习对后来学习的影响。逆向迁移:后来的学习对先前学习的迁移。 2.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指的是学习中的( )。 (2008年4月) A.定势现象B.迁移现象C.记忆现象D.创造性 【评析】答案为B。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迁移是一种普遍的现象。“闻一知十”、“触类旁通”就是典型的迁移形式。 同步训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被称为( )。 A.正迁移B.负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 2.桑代克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 A.形式训练说B.经验泛化说C.相同要素说D.关系转换说 3.按照学习迁移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化水平进行的划分,可以分为( )。 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B.正迁移与横向迁移C.普通迁移与特殊迁移 D.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4.从迁移的观点来看。“温故而知新”属于( )。 A.顺向负迁移B.逆向负迁移C.逆向正迁移D.顺向正迁移 5.会讲英语的人学习德语,学得比其他人快,这是属于( )。 A.正迁移B.负迁移C.纵向迁移D.逆向迁移 6.由于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 )。 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 7.一个学生的学习迁移往往受他的学习意图或学习心向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 )。 A.经验泛化作用B.学习定势作用 C.分析概括作用D.相同要素作用 8.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正迁移现象( )。 A.举一反三B.聪明过人C.思维敏捷D.物以类聚 9.下述所列的迁移说中,被认为是缺乏科学根据的是( )。 A.形式训练迁移说B.同化学习迁移说C.经验类化迁移说D.认知结构迁移说10.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 )。 A.积极作用B.消极作用C.既有积极也有消极作用D.没有作用 11.心理学上“水下击靶”实验所支持的迁移理论是( )。 A.形式训练说B.相同要素说C.经验类化说D.关系转换说

教育学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3)

典型真题分析 1.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学会调适,二是 _____。 (2007年) 【评析】寻求发展,此题旨在考查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 2.如果某学生怕狗,你如何用“系统脱敏法”消除他对狗的惧怕反应? (2008年4月) 【评析】第一步可以先让他看各种狗的照片、谈论狗;第二步再让他远远观看拴起或关起的狗;第三步最后让他接近狗、摸狗、抱起狗。此题旨在考查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在实际心理辅导中的具体运用。 同步训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正确的健康概念应指( )。 A.没有疾病 B.身体状实 C.不但躯体健康而且心理健康 D.心理素质高 2.下列选项中,对心理健康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心理健康是比较而言的,从健康到不健康只是程度的不同,而无本质的区别 B.心理健康反映的是某一段时间内的特定状态,而不应认为是固定的和永远如此的 C.心理健康标准是一个发展的文化的概念,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D.心理健康等于没有疾病或疾病仅限于躯体疾病 3.学校心理辅导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下列对学校心理辅导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学校心理辅导以少数有心理问题的个别学生为服务对象 B.心理辅导把工作的重点放在预防心理问题的出现和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上 C.学校心理辅导侧重于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障碍矫治的心理治疗 D.心理辅导等同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4.心理辅导的途径有多种,下列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专门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讲授为主的有关课程,另一种是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B.心理辅导与班级、团队的日常活动没什么区别 C.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渗透在学科教学中来实施 D.个别辅导最能体现心理辅导中因材施辅的原则 5.罗杰斯在其“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中将“无条件积极关注”看做心理辅导的前提之一,这体现了学校心理辅导的( )。

中学教育学笔记

第一章:教育和教育学 重点: 学校教育制度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赫尔巴特与杜威 教育的概念: 广义:知识,技能,影响思想观念的活动 狭义:学校教育:知识-----心 体力-----身 社会要求 教育者(期望)---------------受教育者(身心) 目的计划组织 学校教育制度: 1.前制度化:孔子的教育 2.制度化教育:标志:近代学校系统(体系)的形成。中国:清末“废科举,兴学校” 3.非制度化教育:“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简答)(重点) 学前教育加强并与小学教育衔接 强化义务教育,延长年限。义务教育的定义两头扩展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中间加强 高等教育的类型多样化内外沟通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界限淡化 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教育的发展过程: 古代教育 中国:夏----------校 商----------序 周----------痒 西周:礼,乐,射,御,书,数。 隋唐:科举制度 印度:婆罗门教:森严的等级制 佛教:关心大众 埃及:宫廷学校:皇子皇孙与贵族 职官学校:贵族 文士学校:奴隶主 以吏为师,以僧为师,以法为教 雅典:文化修养,政治家,商人。重商主义 斯巴达:体育训练与政治道德灌输。培养军人。 西欧的中世纪:宗教占主要地位,培养僧侣,神学和七艺 古代教育的特点:阶级性,道德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近代教育的变化(19世纪-20世纪中期) 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加强 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 教育的世俗化

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20 世纪以后的教育: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技术的现代化 教育学: 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孔子:性相近,习相远。有教无类-----所有的人都应该受教育 科目:诗,书,礼,易,乐,春秋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愤: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 墨子:兼爱,非功,亲知,闻知,说知。---------推理得到的才是真实的知识 老子:一切回归自然 学记(儒家)1、教育与政治: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2、“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藏息相辅-------课内外相结合所教授的都有正常的科目,学生下课及放假的时候,也都有指定的研究课业。藏:修。息:游。 3、“师严然后道尊”——教师观 4、君子之教,喻也。---------所以君子的教化是善于晓喻。 5、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让人明白道理,只加以引导,而不去强迫别人服从;对待学生严格,但并不抑制其个性的发展;加以启发,而不将结论和盘托出-------启发。 6、学不躐等:超越---------------------------循序渐进。 西方古代 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三步问答法)。 柏拉图:《理想国》 理性-------智慧--------哲学家 意志-------勇敢--------军人 情感-------节制--------劳动者 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哲学家 亚里士多得德:教育最高目的,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政治学) 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萌芽(创立期):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育的自然性。 卢梭《爱弥尔》自然教育思想。 康德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使人人都成为自身,成为本来的自我,都得到自我完善。 裴斯泰洛齐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德智体全面发展。 洛克白板说教育漫话,培养绅士。 建立(发展期): 赫尔巴特:(标志)《普通教育学》奠定科学教育学的基础。以心理学和伦理学为基础;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 杜威:(现代教育的代言人、实用主义教育家)《民本主义与教育》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从做中学”以儿童为中心。 当代教育学的发展教育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将社会劳动与教育有机结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2、20 世纪以后的教育(或现代教育)的特点是什么?试述当代教育多元化的表现。 ①教育的终身化;④教育的多元化;②教育的全民化;③教育的民主化;⑤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多元、评价标准的

五年级语文同步练习答案

五年级语文同步练习答案【篇一: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册答案】 s=txt>1、草原 我会写:羞涩勾勒翠色欲流礼貌天涯襟飘带舞 我理解: 1、(1)一碧千里;(2)渲染;(3)勾勒;(4)翠色欲流 2、(1)③;(2)① 我会找:1、草原羊群 2、河清澈明亮 我判断:1、√;2、√ 我诊断:1、去掉“送进了”;2、把“柔软”改成“柔美”;3、把“尽管”改成“只要”;4、把“不但”改成“既” 2、丝绸之路 我会补:栩栩计数富彩崇峻彩纷轮奂丝绸饱满 我会填: 1、矗立 2、屹立 3、挺立 我会改: 1、丝绸之路是一条伟大的路。 2、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欧亚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而且是促进欧亚各国和中国友好往来的友谊之路。 3、张骞向汉武帝介绍了情况。 我概括:1、栩栩如生 2、不计其数 3、崇山峻岭 我理解:2、b 3、白杨 我会写:边疆抚摸陷入清晰介绍 我会填:介意中介简介介词新疆边疆疆界 我会做:1、深思清楚挺拔 2、出现脆弱坚定 我会换:1、浑黄一体 2、分辩 3、抚摸 4、挺拔秀丽 我会选: 1、挺秀 2、挺拔 3、分辨 4、分辩 5、坚强 6、顽强 我会改:1、旅客望着卫士出神。2、爸爸的思路杯小小的争论打断了。3、把“、鸡、鹅的”去掉。 4、没有这么大的伞。 5、爸爸不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我阅读:1、(1)不管不管总是(2)3 直随处都能生长坚强(3)表达自己要像白杨树那样扎根边疆的愿望

2、(1)由小树联想到自己即将到边疆生活、学习的孩子,心中感到欣慰。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我会填:分外继狂及昂废食装裹翼杯以 我会选:1、不是??而是 2、尽管??还是 3、观测 4、观察 我会改:1、隧道贯通了。 2、一夜之间大风把刚刚搭好的 150平方米的保温大棚撕扯得七零八落。3、突击队员制服了风火山这只巨大的拦路虎。 第一单元综合练习 一、马蹄拘束礼貌渲染欢呼抚摸洒脱新疆迂回低吟清晰勾勒三、美轮美奂一碧千里襟飘带舞始料不及翠色欲流杯水车薪银装素裹废寝忘食 五、1、一碧千里的草原上到处都是牛羊。 。 3、难道还有一场球赛比今天的这场球更精彩、激烈吗? 九、1、松树的风格2、赞颂高尚品格 3、解释说明 4、具有生命力强和自我牺牲“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的高尚对松树的敬仰 5、古诗词三首 我会写:牧遮醉锄蓑 我会填:1、草铺横野六七里逗弄 2、不是遮头是使风怪不得 3、白发谁家翁媪互相逗趣,取乐 4、卧剥莲蓬顽皮、淘气 我知道:1、唐吕岩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对安然自乐的生活的一种向往 2、宋杨万里聪明顽皮的儿童 3、宋辛弃疾一家五口各具形态的农家生活之乐的赞美 我知道:增多幼小孤独干脆温暖平静 我会品:1、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骆驼咀嚼的样子吸引了我 2、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我会改:1、心灵充满了想法。2、把“和舞蹈”去掉。 我会用:3、(1)安静(2)寂静(3)平静 7、祖父的园子 我会找老虎杏树玉米追蜻蜓 我会改蜻蜓飞得那么快,追不上。3、蜜蜂小毛球 我理解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同步练习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骆驼祥子》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满族,北京(籍贯)人,有“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2.(安徽中考)下面一段文字节选自《骆驼祥子》,读一读,指出A、B两处的人物是谁。 A心里有数儿。他晓得祥子是把好手,即使不拉他的车,他也还愿意祥子在厂子里。有祥子在这儿,先不提别的,院子与门口永远扫得干干净净。B更喜欢这个傻大个儿,她说什么,祥子老用心听着,不和她争辩;别的车夫,因为受尽苦楚,说话总是横着来;她一点不怕他们,可是也不愿多搭理他们;她的话,所以,都留给祥子听。 A.刘四爷(刘四,刘老头) B.虎妞 3.《骆驼祥子》中,祥子进城后以拉车为生,他第二次买的车被大兵抢走了。 4.《骆驼祥子》中,祥子第一次拉包月的主人是杨先生,他和他的家人对祥子很不好;虎妞死后,祥子到曹先生那儿拉包月。 5.《骆驼祥子》中,有一次祥子送曹先生去看电影,在茶馆里碰见饿晕了倒在地上的老马,他是一个有自己车的车夫,他的悲惨遭遇给祥子的希望蒙上了一层阴影。 6.《骆驼祥子》中,曹家的小男孩叫小文。曹先生给了学生阮明(姓名)不及格的分数,因此被这个学生告发了。 7.《骆驼祥子》中,祥子在历经被抢劫、被敲诈、虎妞难产而死、小福子另嫁他人等一次次打击之后,彻底丧失了生活的梦想。 8.祥子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3年才凑足100块钱买了第一辆车;他在失去第一辆车后,偷来三匹骆驼卖了35个大洋。 9.立了好久,他决定进去见她;告诉她他又找到了包月;把这两天的车份儿交上;要 出他的储蓄;从此一刀两断——这自然不便明说。她总会明白的。

上面这段文字出自《骆驼祥子》(书名)。“她”是虎妞(人名)。 10.《骆驼祥子》中,主人公祥子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他经历了三次买车的经历,先后买了两辆车,可他的梦想最终还是落空了。 二、选择题 11.祥子不拉刘四爷的车却能住在仁和车厂的原因是(B) A.刘四爷想招祥子为女婿 B.祥子很勤劳,常帮刘四爷干活 C.虎妞爱上了祥子 D.祥子死皮赖脸硬要住 12.下列有关《骆驼祥子》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C) A.《骆驼祥子》反映了作者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 B.《骆驼祥子》展示了一幅具有老北京风情的世态图。 C.《骆驼祥子》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优秀的短篇小说。 D.《骆驼祥子》的语言是从地道的北京市民口语中提炼出来的文学语言。 【解析】C项,应该是现当代文学史上优秀的长篇小说。 13.下列有关《骆驼祥子》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A.《骆驼祥子》的主人公祥子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韧精神,由此得了绰号“骆驼祥子”。 B.祥子经历了买车的三起三落,与之相伴的是他的命运三部曲“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 C.刘四爷是个土混混出身的车厂老板,极端的自私自利;虎妞性格泼辣,敢爱敢恨。 D.祥子身上除了具有劳动者的勤劳外,还有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 【解析】A项,祥子之所以被称为“骆驼祥子”,是因为他用从军营顺手牵来的骆驼换了35块大洋,买了车。后来在一次睡梦中无意透露了这个消息,“骆驼祥子”的外号就流传开了。 14.(兰州中考)下列有关“虎妞”的情节,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D) ①虎妞掏钱买车②虎妞假装怀孕③虎妞“下嫁”祥子④虎妞和父亲彻底吵翻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

典型真题分析 1.衡量一个测验有效性、正确性的重要指标是( )。(2008年4月)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评析】答案为B。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它 是科学测量工具最重要的质量指标。此题旨在考查有效自编测验的特征。 2.根据教学评价的功能,可将其分为( )。(2007年) A.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B.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 C.配置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 D.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 【评析】答案为C。从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而言.可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根据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可分为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从教学评价的功能看。可分为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根据教学评价的严谨程度,可分为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同步训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称为( )。 A.教学测验 B.教学评价 C.教学测量 D.教学鉴定 2.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 )。 A.作出分析 B.作出判断 C.进行评估 D.作出决策 3.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估,或者凭教师的平常观察记录或与学生的面谈而进行的教学评价属于( )。 A.配置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4.对学生学习成就的解释采用了相对的观点。主要用于选拔(如升学考试)或编组、编班的评价方法是( )。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标准参照评价 D.常模参照评价 5.形成性评价通常发生在( )。 A.教学过程之前

最新教育学第一章试题及答案28122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我国学校产生于公元前1000多年的()。 A.商代 B.周代 C.夏朝 D.春秋 2.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3.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A.六艺 B.八股文 C.自然科学 D.四书、五经 4.提出“泛智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洛克

D.杜威 5.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0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6.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A.孔子 B.孟子 C.许慎 D.朱熹 7.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A.达尔文 B.布厄迪尔 C.勒图尔诺 D.孟禄 8.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是指()。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卢梭

9.被称之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n A.赫尔巴特 B.康德 C.培根 D.夸美纽斯 10.世界上最早系统地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是()。 A.中国古代的《学记》 B.古代印度的《吠陀》 C.柏拉图的《理想国》 D.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11.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12.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 A.学校的产生 B.学制的建立 C.教育实体的出现 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 13.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下列哪部教育论著?()。

语文同步练习答案

1 沁园春雪积累与运用1.qìn fèn ráo xùn sāo hán shǔ zhāo 2.⑴娇艳美好。⑵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泛指文学作品。⑶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⑷指称雄一世的人物。⑸这里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3.⑴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⑵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4.词牌填词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柳永 5.⑴对偶夸张⑵拟人理解与鉴赏1.日本帝国主义陕北2.北国雪景英雄人物3.⑴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⑵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4.望惜5.这样写使得群山与高原充满了勃勃生机。以银蛇飞舞比喻连绵之群山,以蜡象奔驰比喻起伏之高原,不只形象跃然纸上,而且赋予群山、高原以昂扬奋进的斗争精神,使人联想到自古以来生息、劳动在这块土地上的富于革命传统的中华民族。6.不能。因为这些历史人物是按时间顺序由古至今排列的。拓展与提高一、1.结构框架相同,字数相同,上阕13句,下阕12句。2.寒秋。橘子洲头。“我”看湘江北去。3.从“万山红遍”到“万类霜天竞自由”。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秋景图。4.“击”写出了雄鹰展翅奋发,搏击长空的强劲有力;“翔”写出了鱼儿在清澈的水中,自由轻快,像在空中飞翔一样的特点。5.上阕:设问,引出下文,自问自答。下阕:反问,答案包含在问话中并回应前文。 二、1.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闪闪照万代。新时代的我们会踏着先烈的脚步,不辜负如此多娇的江山。让我们自豪地宣告: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2.我的选择:丙理由:《沁园春雪》这阕词风格豪放,气势恢宏,甲曲的“哀伤”很显然不适合这首词。乙方案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不是咏雪的抒情长调,而是一曲爱情的悲歌,也不适宜作这首词的背景音乐。丁方案《红色娘子军》节奏较快,不宜选为朗诵的配乐。只有丙方案的《安妮的仙境》节奏舒缓,柔美中隐含着刚劲,适合作为《沁园春雪》的背景音乐。 2 雨说积累与运用1.pǔ suō dǒu lì gù zhì qiǎng bǎo yīn lǚ xuān rǎng 2.禁锢:束缚,强力限制。襁褓:背婴儿用的宽带子和包婴儿用的被子;泛指背负、包裹婴儿所用的东西。喧嚷:大声叫嚷。探访:访求;探望。安息:安静地休息(多用于悼念死者)。3.禁锢干涸;喑哑明暗;蓑衣衰老;条缕镂空4.⑴润物细无声⑵路上行人欲断魂⑶两三点雨山前⑷春潮带雨晚来急5. 笑,就是阳光,它能消除人们脸上的冬色。——雨果《悲惨世界》6. 郑愁予错误理解与鉴赏1.在这两节诗中,“雨”鼓励孩子们自由欢笑、勇敢生活。诗中洋溢着自由、快乐的情感。所以,这两节诗,应当用喜悦、轻快的语调朗诵。2.“笑”在这里代表一种快乐幸福、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旗子是不会“笑”的,作者在这里用了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道出了作者希望孩子们勇敢、乐观地生活的愿望。3.示例:雨下得很安静,没有一丝声响,玻璃窗上也缀满了水珠,那不是串串珍珠,而是散落的精灵。带着泡沫一般的情怀,静静地滑落。 4. 拟人;让人感到亲切温柔,充满欢快情趣,切合儿童心理,能打动孩子们的心,能形象生动地表达思想。5.略拓展与提高1.人生人生的目标生活的坎坷和艰险能给人以休息的港湾2.这首诗表现的是人应该勇敢地承受人生的坎坷。3.这一句表现出诗人的昂扬斗志、尽管人生坎坷艰险如大海,但心中对人生的航向不迷茫。这是诗人的人生体验,也是诗人给予读者的启示。 3 * 星星变奏曲积累与运用1.颤凝慰疲覆僵朦胧2.D 3.B(点拨:游动的正确解释为悠闲从容地到处移动。)4.朦胧诗舒婷顾城理解与鉴赏1.该句运用了暗喻的手法,用星星“颤抖”形象地表现人灵魂受到禁锢时的苦痛。生活的压抑,精神的不自由让人的心灵寒冷孤寂,因而颤抖。 2. 在寻求自由和光明的过程中,在周围都是黑暗的时候,只能燃烧自己去寻找光明。寂寞突出了孤独,燃烧代表了牺牲。3.“柔软得像一片湖”,把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和自由自在用形象的 语言表达出来,给人以温柔如梦的美好感觉。4.这两句诗,分别从听觉上和视觉上描写声音的隐约,白丁香的朦胧,将人们带入一种令人陶醉的朦胧迷离的美好意境,表现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诗人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采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因为声音一会儿入耳,一会儿消失,一会儿清晰,一会模糊的感觉与视觉上“闪闪烁烁”的感觉是相通的。这是以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以视觉感来突出对声音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觉。 5. 光明茫茫黑夜中闪现的点点光明在黑暗现实中执著追求光明 6. 示例1:如果我是一张白纸/我会让人们在我身上记事、算题/如果我是一根蜡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