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6统筹方法

26统筹方法

26统筹方法
26统筹方法

26统筹方法

沈华莉上海市五三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设例子、配图表的说明方法

2、通过朗读、感悟,体会本文通俗活泼的语言

3、了解统筹方法的简单原理,在学习生活中,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说明:

本文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一篇科普说明文,主要是向读者介绍统筹方法的科学原理及其运用方法。本文讲述的科学方法虽然知识性、科学性都很强,但是由于作者列举了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烧水泡茶加以说明,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在朗读通俗活泼的语言中学习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设例子、配图表。另外,在学生学习了统筹方法的基本原理后,运用到学习生活中,必将学会更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过程

思路点拨

以课文中所设的例子为突破口,提出要完成烧水泡茶这件事该如何安排?在同学们意见分歧的情况下,先不急于回答,而是适时地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学习,再来对照自己原先的设计,找出差距,孰优孰劣,说明理由。

练习举隅

1、词语积累:错综复杂通力合作临事而迷不无裨益

2、请将下面的设例绘成统筹图表:李强每天下午放学后5点10分到家,他要做这几件事:

①做作业(30分钟)②烧饭(40分钟)③叠衣服(8分钟)④洗碗(2分钟)⑤整理书桌(2分钟)他必须赶上父母亲6点10分下班回来吃饭。

3、结合日常生活、学习的实际,自己设例并绘出统筹图表。

《统筹方法》教案

《统筹方法》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统筹方法的简单原理,认识统筹方法在现实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2.学习本文下定义、举例子、画图表的说明方法的使用。 3.培养学生实际运用统筹方法的初步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难点:将统筹方法用于社会实践中去。应引导学生多设例,并将这些例子绘制成图表示意,掌握画图表这一说明方法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方法: 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方法,可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适当拓宽,让学生生活中的统筹知识,将本文的学习与调查实践结合起来,体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课前准备 1. 教师分析教材,准备PPT课件及相关视频。 2.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作家作品,借助工具书和网络搜集有关统筹方法的事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1.出示课件:生活事例 负责人王工程师讲,造一座桥,总部要求他们必须在25天内完成任务。可是,大梁浇注要5天,大梁凝固要20天,围堤抽水要5天,砌桥墩要15天,加起来共需要45天,同学们,25天的时间做45天的活儿,能完成吗? 我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劳动中,或是工业、农业以及各行各业工作过程中,无一不想节省时间、提高效益。如何才能少费时、少费事、多干活、干好活呢?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写的《统筹方法》就是专门解决这一问题的,我们认真研究,肯定会大有裨益。 2.介绍作者华罗庚。

华罗庚,我国现代著名的数学家。他在数学理论的研究上有卓越的贡献,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生前曾担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为了使数学更好地为祖国的工农业生产建设服务,他致力于研究并推广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使小、数学在工农业生产实践中发挥巨大威力。他重视实用数学的普及工作,为了使文化水平不高的广大生产者了解有关数学原理,并懂得其原理在生产中是怎样运用的,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写下了《统筹方法平话》、《统筹方法平话及补充》《优选法平话》等科普读物。以为外国数学家曾感叹说:“我们从来没有见过一位数学家和群众有这样的关系。”这说明了华罗庚致力于科学普及工作的突出成就。 (观看华罗庚视频) 二、新课学习 1.课题为“统筹方法”,讲的是一种方法,因此它是一篇事理说明文。那么,什么是统筹方法呢?请大家找出课文中严谨、科学地说明这一概念的语句。(理解“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的特点及作用) 学生思考,很容易地找到第一段的第一句话: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2.这句话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教师讲析“下定义”的特点:定义=内涵+外延。在这儿,安排工作进程是统筹方法的内涵,本质属性,数学方法是精确地计算(时间或路程)的方法,并非其他方法,这是它的所属,是外延,两者合在一起准确而简明地指出统筹方法的性质特点。 3.作者为什么开篇即用下定义的方法说明“统筹方法”? 学生能想到:这是使读者对这种数学方法的性质和内涵有所了解,以便于下文具体说明。 4.第一段还讲了什么内容? 明确:统筹方法的应用范围,正因为运用范围广泛,所以才有研究、介绍、普及的必要。 三、学习语言特色 理解作者是怎样通俗、生动地把这一数学方法介绍得清楚、明白的。 “统筹方法”既然如此有用,那“如何应用呢”?这是读者最关心的问题,最能引起兴趣,因此作者在第二段用一个“设问句”开头,在结构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可以由老师步步设问,学生跟着回应,启发学生的思考。) 1.问:那么,作者是怎样说明统筹方法的应用的呢?

《统筹方法》习题

《统筹方法》习题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黑的字注音: 裨()益卑()之无甚高论耽()误统筹()2.给下列一段话加上标点: 比如□想泡壶茶喝□当时情况是□开水没有□水壶要洗□茶壶□茶杯要洗□火已升了□茶叶也没有□怎么办□ 3.用关联词连接下列短句,成为一段话。 (1)不能泡茶 (2)这些又是泡茶的前提 (3)没开水、没茶叶、不洗茶壶茶杯 4.解释下列词语: (1)统筹 (2)不无裨益 (3)错综复杂 (4)小题大做 (5)卑之无甚高论 二、综合训练 课内阅读 水壶不洗,不能烧开水,因而洗水壶是烧开水的前提。没开水、没茶叶、不洗茶壶茶杯,就不能泡茶,因而这些又是泡茶的前提。它们的相互关系,可以用下面的箭头图来表示:箭杆上的数字表示,这一行动所需要的时间,例如15表示从把水放在炉上到水开的时间是15分钟。 从这个图上可以一眼看出,办法甲总共要16分钟(而办法乙、丙需要20分钟)。如果要缩短工时、提高工作效率,应当主要抓烧开水这个环节,而不是抓拿茶叶等环节。同时,洗茶壶茶杯、拿茶叶总共不过4分钟,大可利用「等水开」的时间来做。 1、第9节画线句中的“这一行动”指的是

2、第10节中“洗茶壶茶杯、拿茶叶总共不超过4分钟”,“不过”一次能否删去,为什么? 3、文中介绍了统筹方法是 用了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4、文中三次以泡茶为例,分别说明了什么? 第一次是为了说明 第二次(第十段)是为了说明 第三次(第十二段)是为了说明 5、文中用了制图表的说明方法,请你说说它的作用是什么? 6.第一自然段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在全篇中起什么作用? 7.“如何应用呢?”这一设问有何作用? 8.作者用烧水泡茶这一设例引出的是什么原理?体现在哪些方面? 9.统筹方法这一原理是否只能用在工业上呢? 10.本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否可以削减? 课外语段阅读练习 “多才多艺”的气象卫星

统筹方法 (华罗庚)

统筹方法(华罗庚) 统筹方法,是一种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数学方法。它的实用范围极为广泛,在国防、在工业的生产管理中和关系复杂的科研项目的组织与管理中,皆可应用。 比如,想泡壶茶喝。当时的情况是:开水没有。开水壶要洗,茶壶茶杯要洗;火已升了,茶叶也有了。怎么办? 办法甲:洗好开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在等待水开的时候,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等水开了,泡茶喝。 办法乙:先做好一些准备工作,洗开水壶,洗壶杯,拿茶叶;一切就绪,灌水烧水;坐待水开了,泡茶喝。 办法丙:洗净开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坐待水开,开了之后急急忙忙找茶叶,洗壶杯,泡茶喝。 哪一种办法省时间?谁都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因为后二种办法都“窝了工”。 这是小事,但这是引子,引出一项生产管理等方面有用的方法来。 开水壶不洗,不能烧开水,因而洗开水壶是烧开水的先决问题,没开水、没茶叶、不洗壶杯,我们不能泡茶。因而这些又是泡茶的先决问题。它们的相互关系,可以用以下的箭头图来表示: 从这个图上可以一眼看出,办法甲总共要16分钟(而办法乙、丙需要20 分钟)。如果要缩短工时、提高工作效率,主要抓的是烧开水这一环节,而不是拿茶叶这一环节。同时,洗壶杯、拿茶叶总共不过4分钟,大可利用“等水开”的时间来做。

是的,这好像是废话,卑之无甚高论。有如,走路要用两条腿走,吃饭要一口一口吃,这些道理谁都懂得,但稍有变化,临事而迷的情况,确也有之。在近代工业的错综复杂的工艺过程中,往往就不能像泡茶喝这么简单了。任务多了,几百几千,甚至有好几万个任务;关系多了,错综复杂,千头万绪,往往出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情况,由于一两个零件没完成,耽误了一架复杂机器的出厂时间。也往往出现:抓得不是关键,连夜三班,急急忙忙,完成这一环节之后还得等待旁的部件才能装配。 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没有什么先后关系,而且同是一个人的活,因而可以合并成为: 用数字表示任务,上面的图形可以写成为: 看来这是“小题大做”,但在工作环节太多的时候,这样做就非常有必要了。会主义制度下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法来考虑问题,也是不无裨益的。当然,这种方法,需要通力合作,因而在社的许多问题。这种方法虽然不一定能直接解决所有问题,但是,我们利用这种方这里讲的主要是有关时间方面的问题,但在具体生产实践中,还有其他方面

统筹方法四年级数学故事

统筹方法 -小学六年级课文华罗庚统筹方法,是一种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数学方法。它的实用范围极为广泛,在国防、在工业的生产管理中和关系复杂的科研项目的组织与管理中,皆可应用。比如,想泡壶茶喝。当时的情况是:开水没有。开水壶要洗,茶壶茶杯要洗;火已升了,茶叶也有了。怎么办?办法甲:洗好开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在等待水开的时候,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等水开了,泡茶喝。办法乙:先做好一些准备工作,洗开水壶,洗壶杯,拿茶叶;一切就绪,灌水烧水;坐待水开了,泡茶喝。办法丙:洗净开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坐待水开,开了之后急急忙忙找茶叶,洗壶杯,泡茶喝。哪一种办法省时间?谁都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因为后二种办法都“窝了工”。这是小事,但这是引子,引出一项生产管理等方面有用的方法来。开水壶不洗,不能烧开水,因而洗开水壶是烧开水的先决问题,没开水、没茶叶、不洗壶杯,我们不能泡茶。因而这些又是泡茶的先决问题。它们的相互关系,可以用以下的箭头图来表示:从这个图上可以一眼看出,办法甲总共要16分钟(而办法乙、丙需要20分钟)。如果要缩短工时、提高工作效率,主要抓的是烧开水这一环节,而不是拿茶叶这一环节。同时,洗壶杯、拿茶叶总共不过4分钟,大可利用“等水开”的时间来做。是的,这好像是废话,卑之无甚高论。有如,走路要用两条腿走,吃饭要一口一口吃,这些道理谁都懂得,但稍有变化,临事而迷的情况,确也有之。在近代工业的错综复杂的工艺过程中,往往就不能像泡茶喝这么简单了。任条多了,几百几千,甚至有好几万个任务;关系多了,错综复杂,千头万绪,往往出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情况,由于一两个零件没完成,耽误了一架复杂机器的出厂时间。也往往出现:抓得不是关键,连夜三班,急急忙忙,完成这一环节之后还得等待旁的部件才能装配。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没有什么先后关系,而且同是一个人的活,因而可以合并成为:用数字表示任务,上面的图形可以写成为:

统筹方法

《统筹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并初步掌握什么是统筹方法 2、了解本文采用的主要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3、了解统筹方法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并掌握本文采取的主要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难点:1、烧水泡茶的例子在文中三次不同的作用 2、明确安排好工序、抓主要环节的重要性,将统筹方法用于社会实践中【教学方式】 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方法,可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适当拓宽,让学生把生活中的统筹知识与本文的学习与调查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课前准备】 1. 教师分析教材,准备PPT课件及相关视频。 2.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作家作品,借助工具书和网络搜集有关统筹方法的事例。【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1.出示课件生活事例:教室卫生大扫除 完成:洒水、扫地、擦桌凳、窗户玻璃、 清除墙壁污垢、蜘蛛网等 怎么安排较为合理呢? 得出结论:合理安排工序,节省时间、提高做事效率。(引出统筹方法) 师提问:那么什么是统筹方法呢,运用统筹方法有何作用呢?“统筹方法”,讲的是一种方法,因此它是一篇什么说明文呢?,请大家找出课文 中严谨、科学地说明这一概念的语句。(生读课文) 明确: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下定义(学生板书)→事理说明文(学生板书) 统筹方法的作用是把工序安排好,缩短工时,提高工作效率。(可根据 课前热身的生活事例简单总结) 师总结:我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劳动中,或是工业、农业以及各行各业工作过程中,无一不想节省时间、提高效益。如何才能少费时、少费事、多干活、干好活呢?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写的《统筹方法》就是专门解决这一问题的,我们认真研究,肯定会大有裨益。 二、【新课学习】 1、出示本课学习目标:1、了解并初步掌握什么是统筹方法 2、了解本文采取的主要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3、了解统筹方法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的意义 2、介绍作者华罗庚。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国际数学大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他为中国数学的发展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中国数学之神”、“人民数学家”。

统筹方法读后感

统筹方法读后感 篇一:统筹方法平话及补充心得体会 读《统筹方法平话及补充》有感 徽州区人社局康伟 在工作中,有时候很多事情会凑到一起;在生活中, 家里家外会有很多事需要处理;办事之前先进行一下统筹安排对提高工作、生活的效率很有帮助,也是很有必要的。我初中的时候学过一篇华罗庚的《统筹方法》,今天再次读来,才深刻理解了其中的涵义,对于工作和生活的实践有了具体的应用。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正如华罗庚在文中所举的泡茶的例子,如果不梳理一下行动顺序的话,就会浪费时间降低办事效率,甚至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结合自身目前的工作,当前正值社保审计之时,中心各个险种的数据都在紧锣密鼓的梳理,如果不合理安排时间的话,很容易手忙脚乱,完不成任务不说还会累得心力憔悴。那么,怎样将华罗庚的这一科学理论很好地应用于实践中呢?这就需要统筹安排。统筹安排的运用在工作中就是要通过决策来进行资源的有效配臵,用最小的代价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解决问题。统筹安排的运用要求我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够机 动灵活,如果接到紧急任务,就先完成紧要的任务,再按照计划行事。同样一件事,有的人做起来很轻松,有的人做起来却很费力;同样一项任务,有的人做起来效率很高,有的人做起来却迟迟完不成任务。我觉得除了能力和水平等因素

之外,掌握完备的方式方法对与提高工作效率很重要。 要想提高工作效率,首先要树立高效的意识,要认识到树立高效意识的重要性,只有充分认识自身在使用时间、安排工作任务等方面的效率状况,树立高效意识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是确定工作目标。尽管每天要处理的事情是繁多复杂的,但明确的工作目标将会少走弯路,以目标来约束,才会以最高的效率和最合理的资源整合达成目标。 第三是要知道怎样合理安排工作任务。事有轻重缓急,工作应有主次之分。合理地安排任务能将主要的资源分配到最重要的工作中,从而使自身效率得到最佳体现。 第四要明白如何加强时间管理问题。时间因素是影响工作效率的瓶颈,时间使用的效率高低直接决定了工作效率的高低。只有利用好各种管理时间的技巧来加强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才能彻底摆脱工作效率低下的困境。 第五要掌握如何建立有效的交流沟通系统。沟通是进行工作的第一步,只有通过良好的沟通,人与人之间、组 织与组织之间才能建立起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工作氛围;才能大大减少冲突和隔阂所导致的不合作现象;才能更有效率地支配所拥有的资源,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第六要明白如何克服主观的低效因素。当自身行为和能力成为制约工作效率提高的因素时,就需要注意学习和掌握成熟的管理技能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同时善于不断总结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教训。

统筹方法 华罗庚

统筹方法华罗庚 40多年前,华罗庚写的《统筹方法》曾影响了许多人的做事习惯。 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它的实用范围极广泛,在企业管理和基本建设中,以及关系复杂的科研项目的组织与管理中,都可以应用。 怎样应用呢?主要是把工序安排好。比如,想泡壶茶喝。当时的情况是:开水没有;水壶要洗,茶壶茶杯要洗;火生了,茶叶也有了。怎么办? 办法甲:洗好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在等待水开的时间里,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等水开了,泡茶喝。办法乙:先做好一些准备工作,洗水壶,洗茶壶茶杯,拿茶叶;一切就绪,灌水烧水;坐待水开了泡茶喝。 办法丙:洗净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坐待水开;水开了之后,急急忙忙找茶叶,洗茶壶茶杯,泡茶喝。 是的,这好像是废话,卑之无甚高论。有如走路要用两条腿走,吃饭要一口一口吃,这些道理谁都懂得。但稍有变化,临事而迷的情况,常常是存在的。在近代工业的错综复杂的工艺过程中,往往就不是像泡茶喝这么简单了。任务多了,几百几千,甚至有好几万个任务。关系多了,错综复杂,千头万绪,往往出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情况。由于一两个零件没完成,耽误了一台复杂机器的出厂时间。或往往因为抓的不是关键,连夜三班,急急忙忙,完成这一环节之后,还得等待旁的环节才能装配。 这里讲的主要是时间方面的事,但在具体生产实践中,还有其它方面的许多事。而我们利用这种方法来考虑问题,是不无裨益的。工序一改变就节省了时间,这只是统筹方法的一个简单的例子,体现了此方法的合理性,及时性和科学性。 统筹方法其实是一种安排工作过程的数学方法,应用的关键是把工序安排好,简而言之就是在最短的时间里,有效地完成较多的事情。 工作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各项生产指标的完成,所以班组职工应将本班组中所进行的工作做一个时间范畴上的统筹安排,谁先谁后,谁轻谁重,谁急谁缓,做到心中有数,计划周到,循序渐进,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当然,这离不开统筹方法。 我们在生产现场中会经常遇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情况,也许就差一个小配件,施工暂时停了下来,我们应该在等待“东风”的过程中,做一些诸如设备保养,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不要让这宝贵的上产时间白白逝去。 今天在办公室的时间安排得比较紧凑,超出了昨天的工作计划,也就是在完成今天工作内容之余额外地完成了其他的事项。到了下班时间,身体和脑筋的确都已经很累了,总结时发现,每一件事情都处理妥善,并且恰到好处,也可以准时下班。感觉良好的同时,简单分析了自己的工作效率中,认为统筹方法的运用非常重要! 作为一个工作人员,要在有限的时间里面创造出无限的价值,就必须懂得安排时间,也就是善于运用统筹方法。一个善于运用统筹方法的人,花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可以达到甚至超越普通人(即不懂得运用统筹方法的人)10个小时的工作成果,这是经过本人多次观察得出的结果。

统筹方法平话及补充(全)华罗庚

统筹方法平话及补充 (修订本) 华罗庚

中国工业出版社 重印序 在这本小册子重印的时候,乘便讲几点意见。 由于领导重视,群众努力,统筹方法在实际工作中试用,已经开始出成果了。在缩短工期、提高工效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收效。那么,我们对这些成果如何估价呢?笔者认为,统筹方法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数学方法,不应当把一切效果都归功于统筹方法。我们称之为统筹方法,只不过是想为毛主席所提的“统筹兼顾”的大统筹、全面统筹,作一个小的注脚,提供一个工作方法,以便于搞管理工作的同志参考采用而已。特别是,政治挂帅的因素,人的因素,技术革新的因素,都必须考虑进去,而实际上,这些因素才是本质的,主要的。目前各单位都在大搞革命化运动,而统筹方法则是适逢其会,恰遇其时,在这些有利的客观条件下,进行了比较合理的安排而已。 当然,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要因为虽用了统筹方法,但还没有完成任务,而低估或否定这一方法。诚如有位同志所说,这个方法的一个好处是,即使任务完不成,也知道完不成任务的道理所在。比如,如果是由于“外协”定货延误的原因,那来就注意“外

协”,注意更大的统筹。如果由于某项技术没有过关,那我们就应当加强技术革新、技术革命。在技术水平没有提高之前,我们必须根据现有技术状况实事求是地确定工序完成时间(包括检验、返工的时间),而不要由于与统筹方法无关的其他因素,延误了完成时间,过早地不加分析地否定统筹方法。 有人说,某一工序仅需一分钟的时间,但就是技术不过关,老是要返工,因而统筹方法用不上。其实,这是不对的。这道工序所需要的时间,确定为一分钟是错误的。如果要试一百次才成功,那我们应当填上的时间,是一百分钟而不是一分种。在必要的时候,还应当添加一些检查质量的工序并在箭头图上。因为对零件的检查,往往比对总装后的成品检查方便得多。 我们试用统筹方法,从简单开始,但目的不仅仅是满足于简单,而是为了要应用于更大范围更复杂的任务,因而不要怕大、怕复杂。越大越复杂,这个方法愈有用武之地,愈可以帮助我们安排计划,揭示矛盾,解决问题。至于那些繁杂的计算工作,我们还可以求助于电子计算机。 这本书所讲的箭头图,远不是我们所设想的统筹方法的全部。为了容易普及,我们尽可能地把内容讲得集中些。那么,统筹方法的范围究竟有多大呢?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摸索。找出真正需要进一步做的课题,探索它的数学模型和合适地处理这个数学模型的工具。例如,上面所说的必须返工一百次才合适,难道真是不多不少的整整一百次吗?当然不是,而问题的实质是一个统计问题,应当用统计方法来处理。例如,在保证成功率85%的要求下,看应当确定多长的时间更为合适。又如,如果在一个车间里,我们发现时间花在计算上等,比花在加工操作上的还要多,那我们就应当为它搞一套简单实用的计算工具。再如时间的缩短,工效的提高,必然反映在整个产品的增加上,因而合理规划的问题来了。如果要求提高产品的合格率,那么,质量评估、配方优选等方

华罗庚-统筹方法平话及补充(全)

统筹方法平话及补充 (修订本) 华罗庚 中国工业出版社

重印序 在这本小册子重印的时候,乘便讲几点意见。 由于领导重视,群众努力,统筹方法在实际工作中试用,已经开始出成果了。在缩短工期、提高工效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收效。那么,我们对这些成果如何估价呢?笔者认为,统筹方法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数学方法,不应当把一切效果都归功于统筹方法。我们称之为统筹方法,只不过是想为毛主席所提的“统筹兼顾”的大统筹、全面统筹,作一个小的注脚,提供一个工作方法,以便于搞管理工作的同志参考采用而已。特别是,政治挂帅的因素,人的因素,技术革新的因素,都必须考虑进去,而实际上,这些因素才是本质的,主要的。目前各单位都在大搞革命化运动,而统筹方法则是适逢其会,恰遇其时,在这些有利的客观条件下,进行了比较合理的安排而已。 当然,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要因为虽用了统筹方法,但还没有完成任务,而低估或否定这一方法。诚如有位同志所说,这个方法的一个好处是,即使任务完不成,也知道完不成任务的道理所在。比如,如果是由于“外协”定货延误的原因,那来就注意“外协”,注意更大的统筹。如果由于某项技术没有过关,那我们就应当加强技术革新、技术革命。在技术水平没有提高之前,我们必须根据现有技术状况实事求是地确定工序完成时间(包括检验、返工的时间),而不要由于与统筹方法无关的其他因素,延误了完成时间,过早地不加分析地否定统筹方法。 有人说,某一工序仅需一分钟的时间,但就是技术不过关,老是要返工,因而统筹方法用不上。其实,这是不对的。这道工序所需要的时间,确定为一分钟是错误的。如果要试一百次才成功,那我们应当填上的时间,是一百分钟而不是一分种。在必要的时候,还应当添加一些检查质量的工序并在箭头图上。因为对零件的检查,往往比对总装后的成品检查方便得多。 我们试用统筹方法,从简单开始,但目的不仅仅是满足于简单,而是为了要应用于更大范围更复杂的任务,因而不要怕大、怕复杂。越大越复杂,这个方法愈有用武之地,愈可以帮助我们安排计划,揭示矛盾,解决问题。至于那些繁杂的计算工作,我们还可以求助于电子计算机。 这本书所讲的箭头图,远不是我们所设想的统筹方法的全部。为了容易普及,我们尽可能地把内容讲得集中些。那么,统筹方法的范围究竟有多大呢?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摸索。找出真正需要进一步做的课题,探索它的数学模型和合适地处理这个数学模型的工具。例如,上面所说的必须返工一百次才合适,难道真是不多不少的整整一百次吗?当然不是,而问题的实质是一个统计问题,应当用统计方法来处理。例如,在保证成功率85%的要求下,看应当确定多长的时间更为合适。又如,如果在一个车间里,我们发现时间花在计算上等,比花在加工操作上的还要多,那我们就应当为它搞一套简单实用的计算工具。再如时间的缩短,工效的提高,必然反映在整个产品的增加上,因而

六年级语文统筹方法

华罗庚《统筹方法》学习参考 【学习目标】 1.学习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的效率。 2.了解举例子、制图表在说明中的作用。 3.用科学的眼光审视生活,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课文提示】 1.华罗庚,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 2.本文是一篇科普说明文。 【正音正字】 裨bì 【词语积累】 错综复杂千头万绪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急急忙忙小题大做不无裨益通力合作 【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运用下定义说明方法介绍什么是统筹方法,总领全文。 第二部分(第2—14段),介绍统筹方法的原理及应用。这部分由两层构成。 第一层(第2—8段),写统筹原理运应用到生产管理方面。 第二层(第9—14段),由“抓烧开水这个环节”引出在近代工业管理中要抓住主要环节、主要矛盾,统筹方法在近代工业管理中的应用。 第三部分(第15、16段),说明统筹方法在其他领域的运用。 【课文分析】 本文主要是向读者介绍统筹方法的科学原理及其运用方法。 本文讲述的科学方法虽然知识性、科学性都很强,但是由于作者列举了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泡茶加以说明,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有趣,文章显得通俗易懂。 【思维训练】 1.统筹方法是什么方法?在应用时,它的主要点是什么? 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它的主要点是把工序安排好。 2.从全文看,运用统筹方法的好处是什么? 运用统筹方法的好处是:缩短工时,提高工作效率。 3.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说明。

本文主要运用了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制图表等说明方法。 4.列数字、制图表有什么作用? 在复杂的工序中,难以用文字一一表述清楚。改用数字和图表说明,就变得简单明了,具有直观形象、清楚醒目的特点。 5.举例说明,你自己是怎样合理安排,提高效率的?

统筹方法读后感

统筹方法读后感 统筹方法平话及补充心得体会 读《统筹方法平话及补充》有感 徽州区人社局康伟 在工作中,有时候很多事情会凑到一起;在生活中, 家里家外会有很多事需要处理;办事之前先进行一下统筹安排对提高工作、生活的效率很有帮助,也是很有必要的。我初中的时候学过一“磨刀不误砍柴功”,正如华罗庚在文中所举的泡茶的例子,如果不梳理一下行动顺序的话,就会浪费时间降低办事效率,甚至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结合自身目前的工作,当前正值社保审计之时,中心各个险种的数据都在紧锣密鼓的梳理,如果不合理安排时间的话,很容易手忙脚乱,完不成任务不说还会累得心力憔悴。那么,怎样将华罗庚的这一科学理论很好地应用于实践中呢?这就需要统筹安排。 统筹安排的运用在工作中就是要通过决策来进行资源的有效配臵,用最小的代价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解决问题。统筹安排的运用要求我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够机动灵活,如果接到紧急任务,就先完成紧要的任务,再按照计划行事。同样一件事,有的人做起来很轻松,有的

人做起来却很费力;同样一项任务,有的人做起来效率很高,有的人做起来却迟迟完不成任务。我觉得除了能力和水平等因素之外,掌握完备的方式方法对与提高工作效率很重要。 要想提高工作效率,首先要树立高效的意识,要认识到树立高效意识的重要性,只有充分认识自身在使用时间、安排工作任务等方面的效率状况,树立高效意识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是确定工作目标。尽管每天要处理的事情是繁多复杂的,但明确的工作目标将会少走弯路,以目标来约束,才会以最高的效率和最合理的资源整合达成目标。 第三是要知道怎样合理安排工作任务。事有轻重缓急,工作应有主次之分。合理地安排任务能将主要的资源分配到最重要的工作中,从而使自身效率得到最佳体现。 第四要明白如何加强时间管理问题。时间因素是影响工作效率的瓶颈,时间使用的效率高低直接决定了工作效率的高低。只有利用好各种管理时间的技巧来加强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才能彻底摆脱工作效率低下的困境。 第五要掌握如何建立有效的交流沟通系统。沟通是进行工作的第一步,只有通过良好的沟通,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才能建立起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工作氛围;才能大大减少冲突和隔阂所导致的不合作现象;才能更有效率地支配所拥有的资源,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统筹方法 华罗庚——优秀实用

【文章导读】 一直对我产生巨大影响的初中课文终于找到了。每当事情繁多、时间又紧张的时候,就会不自觉的想起华罗庚关于烧开水的这篇文章,心中就会计划好如何统筹自己的时间,收益颇多。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财富。失去了时间,就失去了一切。 古往今来,一切成功的人,都是善于利用时间的人。 最充分地节约时间和利用时间,最充分地利用资源和开发资源,这是所有成功者的诀窍。统筹方法,是巧妙地利用时间和利用资源的艺术。统筹方法,是合理安排、提高效率的一种方法。勤奋增加了时间,统筹则节约了时间。 时间是生命的元素,一切过程都在时间中运行。运用统筹方法,通过优化组合,可以用最少的时间完成预定的目标。 【经典文章】 统筹方法(华罗庚) 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它的实用范围极广泛,在企业管理和基本建设中,以及关系复杂的科研项目的组织与管理中,都可以应用。 怎样应用呢?主要是把工序安排好。 比如,想泡壶茶喝。当时的情况是:开水没有;水壶要洗,茶壶茶杯要洗;火生了,茶叶也有了。怎么办? 办法甲:洗好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在等待水开的时间里,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等水开了,泡茶喝。 办法乙:先做好一些准备工作,洗水壶,洗茶壶茶杯,拿茶叶;一切就绪,灌水烧水;坐待水开了泡茶喝。 办法丙:洗净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坐待水开;水开了之后,急急忙忙找茶叶,洗茶壶茶杯,泡茶喝。 哪一种办法省时间?我们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后两种办法都窝了工。 这是小事,但这是引子,可以引出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有用的方法来。 水壶不洗,不能烧开水,因而洗水壶是烧开水的前提。没开水、没茶叶、不洗茶壶茶杯,就不能泡茶,因而这些又是泡茶的前提。它们的相互关系,可以用下面的箭头图来表示:箭杆上的数字表示,这一行动所需要的时间,例如15表示从把水放在炉上到水开的时间是15分钟。 从这个图上可以一眼看出,办法甲总共要16分钟(而办法乙、丙需要20分钟)。如果要缩短工时、提高工作效率,应当主要抓烧开水这个环节,而不是抓拿茶叶等环节。同时,洗茶壶茶杯、拿茶叶总共不过4分钟,大可利用“等水开”的时间来做。 是的,这好像是废话,卑之无甚高论。有如走路要用两条腿走,吃饭要一口一口吃,这些道理谁都懂得。但稍有变化,临事而迷的情况,常常是存在的。在近代工业的错综复杂的工艺过程中,往往就不是像泡茶喝这么简单了。任务多了,几百几千,甚至有好几万个任务。关系多了,错综复杂,千头万绪,往往出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情况。由于一两个零件没完成,耽误了一台复杂机器的出厂时间。或往往因为抓的不是关键,连夜三班,急急忙忙,完成这一环节之后,还得等待旁的环节才能装配。 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或先或后,关系不大,而且同是一个人的活儿,因而可以合并成为: 用数字表示任务,上面的图形可以写成为: 看来这是“小题大做”,但在工作环节太多的时候,这样做就非常必要了。 这里讲的主要是时间方面的事,但在具体生产实践中,还有其它方面的许多事。而我们利用这种方法来考虑问题,是不无裨益的。 当然,这种方法,需要通力合作,因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知识链接】 作者简介:华罗庚,我国现代著名的数学家。他重视实用数学的普及工作,为了使文化水平不高的广大生产者了解有关数学原理,并懂得其原理在生产中是怎样运用的,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写下了《统筹方法平话及补充》《优选法平话》等科普读物。华罗庚被誉为人民的数学家,也是著名的科普作家。 华罗庚教授于1964年倡导并开始应用推广的“统筹法”,1965年华罗庚著的《统筹方法平话及其补充》由中国工业出版社出版,该书的核心是提出了一套较系统的、适合我国国情的项目管理方法,包括调查研究,绘制箭头图,找主要矛盾线,以及在设定目标条件下优化资源配置等。华罗庚带领“推广优选法统筹法小分队”,到过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推广双法。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在这一期间开发出了数以百计的作业流程,为进一步实施规范化和标准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典赏读】 一、自读积累: 1.积累词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比喻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临事而迷:临到事情却迷惑。错综复杂:形容头绪繁多,情况复杂。小题大做:比喻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办,有不值得这样做或有意扩大事态的意思。不无裨益:不是没有益处。卑之无甚高论:指见解很一般,没有什么高明的见解。 二、阅读思考: 1.整理出全文的结构思路: 第一部分(1段)概括介绍统筹方法的性质以及应用范围。 第二部分(2-15段)具体说明统筹方法的应用及其应用价值。

统筹方法--阅读(带原文)

《统筹方法》课内同步练习 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它的实用范围极广泛,在企业管理和基本建设中,以及关系复杂的科研项目的组织与管理中,都可以应用。 怎样应用呢?主要是把工序安排好。 比如,想泡壶茶喝。当时的情况是:开水没有;水壶要洗,茶壶,茶杯要洗;火已生了,茶叶也有了。怎么办? 办法甲:洗好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在等待水开的时间里,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等水开了,泡茶喝。 办法乙:先做好一些准备工作,洗水壶,洗茶壶茶杯,拿茶叶;一切就绪,灌水烧水;坐待水开了泡茶喝。 办法丙:洗净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坐待水开;水开了之后,急急忙忙找茶叶,洗茶壶茶杯,泡茶喝。 哪一种办法省时间?我们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后两种办法都窝了工。 这是小事,但这是引子,可以引出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有用的方法来。 水壶不洗,不能烧开水,因而洗水壶是烧开水的前提。没开水、没茶叶、不洗茶壶茶杯,就不能泡茶,因而这些又是泡茶的前提。它们的相互关系,可以用左边的箭头图来表示: 箭头上的数字表示,这一行动所需要的时间,例如15表示从把水放在炉上到水开的时间是15分钟。 从这个图上可以一眼看出,办法甲总共要16分钟(而办法乙、丙需要20分钟)。如果要缩短工时、提高工作效率,应当主要抓烧开水这个环节,而不是抓拿茶叶等环节。同时,洗茶壶茶杯、拿茶叶总共不过4分钟,大可利用「等水开」的时间来做。 是的,这好像是废话,卑之无甚高论。有如走路要用两条腿走,吃饭要一口一口吃,这些道理谁都懂得。但稍有变化,临事而迷的情况,常常是存在的。在近代工业的错综复杂的工艺过程中,往往就不是像泡茶喝这么简单了。任务多了,几百几千,甚至有好几万个任务。关系多了,错综复杂,千头万绪,往往出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情况。由于一两个零件没完成,耽误了一台复杂机器的出厂时间。或往往因为抓的不是关键,连夜三班,急急忙忙,完成这一环节之后,还得等待旁的环节才能装配。 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或先或后,关系不大,而且同是一个人的活儿,因而可以合并成为:

华罗庚统筹方法

华罗庚先生的《统筹方法》 华罗庚先生是中国最有成就的数学家之一,我在学生时代曾经学习一篇他写的文章《统筹方法》,也许是对我一生影响最深的几篇文章之一。他用非常简单、通俗易懂的文字,为我们讲述了统筹方法,如若在人们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中自觉地运用这种方法,就会做到事半功倍,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作时间;反之,相同的工作,就会花费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工作却不见成效。前几天跟几位年轻的同事提起这篇文章,令我大吃一惊的是,他们都没有听说,因为在他们的中学课本中已没有这篇文章了。所以我想有必要把这篇文章介绍给大家,与大家一起分享大师的思想。 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它的适用范围极广泛,在企业管理和基本建设中,以及关系复杂的科研项目的组织与管理中,都可以应用。 怎样应用呢?主要是把工序安排好。 大师为我们举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泡茶的例子来说明统筹方法。 比如,想泡壶茶喝。当时的情况是:开水没有;水壶要洗,茶壶茶杯要洗;火生了,茶叶也有了。怎么办? 办法甲:洗好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在等待水开的时间里,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等水开了,泡茶喝。 办法乙:先做好一些准备工作,洗水壶,洗茶壶茶杯,拿茶叶;一切就绪,灌水烧水;坐待水开了泡茶喝。 办法丙:洗净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坐待水开;水开了之后,急急忙忙找茶叶,洗茶壶茶杯,泡茶喝。 哪一种办法省时间?我们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后两种办法都窝了工。 在这里,大师把复杂的社会实践简化成一个让我们一目了然的例子,便把统筹方法讲述得清清楚楚。如果我们把这种方法自觉应用到日常的工作、生产、管理、生活、学习中,那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 水壶不洗,不能烧开水,因而洗水壶是烧开水的前提。没开水、没茶叶、不洗茶壶茶杯,就不能泡茶,因而这些又是泡茶的前提。它们的相互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图形来表示: 从这个图上可以一眼看出,办法甲总共要16分钟,而办法乙、丙需要20分钟。如果要缩短工时、提高工作效率,应当主要抓烧开水这个环节,而不是抓拿茶叶等环节。同时,洗茶壶茶杯、拿茶叶总共不过4分钟,大可利用“等水开”的时间来做。 以上统筹方法看起来简单,大家都可以看得懂并理解它。然而稍有变化,临事而迷

标点符号训练题(DOC)

标点符号训练题 一、利用知识点常识解题。 解答标点符号类题目,必须在熟知各种标点符号的作用,能正确区分各种标点符号间的区别的基础上,方能驾轻就熟。 1、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通过看地图上等高线的分布和疏密情况,可以知晓大致的地形:等高线越密集,这一带的地势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这一带的坡度越缓。 B.谁不承认春天是美好的?诗人白居易曾这样说:“遇物尽欢欣,爱春非独我。” C.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特殊资源。由于一些国家正面临水资源危机,这些国家的农业、工业、人民的生活、健康都受到威胁。 D.如果以花为喻,玫瑰象征春天,石榴象征夏天,争奇斗艳的菊花象征秋天,水仙则是冬天的使者了。 2、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天我们班到郊外分组活动,你是参加义务劳动小组呢?还是参加社会调查小组? B.“不对,这不是将军家的狗……”巡警深思地说,“将军家里没有这样的狗。” C.程乃珊在“吾家有女初长成”这篇文章里,提到了她女儿爱读的《围城》《洗澡》等书。 D.她看上去只有三、四十岁,与她的实际年龄相去甚远,简直让人不敢相信。 3、下面标点符号运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B.苏东坡写过这样的诗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C.“现在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好让我们在这个大镜子面前为您换上新衣。” D.“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二、利用语境来解题 这要求学生掌握一些特殊标点符号常有的表达作用,如引号,它可以表示引用,也可以表示强调,还可以表示否定、讽刺或特定称号等;破折号则可有解释说明作用,也有表意思递进、转换、转换延长、总结上文、分项列举的作用。考生要结合语境加以揣摩。 4、与例句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阿!闰土哥——你来了?……” A.我们对着高山喊:周总理—— B.我费力地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 C.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D.“我的朋友啊”,他说“我——我——” 5、下面材料中画横线的四处,标点使用错误的一处是()在第33个世界环境日到来之时,国家环保总局首次推出了世界环境日中国标识。标识采用代表海洋的大面积蓝色,由“浪花”鸟、“手”以及的图形组成。“浪花”象征海洋资源的珍贵,提醒人们与海洋和谐相处“鸟”颈的空白处象征渤海湾,与“渤海碧海行动计划”相呼应。各种图案统一在图形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一哲学思想。 6、给下面句子加标点符号安全正确的是() 我说①在炮兵连不是一样打敌人吗②“那不同!”他说③离敌人越近④越觉得打得过瘾⑤越觉得打得解恨⑥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统筹方法》教案

《统筹方法》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举例子、列图表的说明方法,了解统筹方法的简单原理 2、初步学会运用统筹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学习举例子、列图表的说明方法,了解统筹方法的简单原理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运用统筹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说明: 本文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撰写的一篇科普说明文,主要是向读者介绍统筹方法的科学原理及其运用方法。本文讲述的科学方法虽然知识性、科学性都很强,但是由于作者列举了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烧水泡茶加以说明,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在朗读通俗活泼的语言中学习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列图表。另外,在学生学习了统筹方法的基本原理后,运用到学习生活中,能够更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有谁知道“田忌赛马”的故事? (学生叙述小故事。) 总结:古人的这种智慧现代可以成为“统筹方法” 2、简单介绍作者华罗庚。(注意“庚”字的书写) 二、初读感知 1、默读课文,并圈画文章的路标词。 2、提问: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即课题:统筹方法) 总结:说明文的说明对象经常就是文章的标题。 三、研读课文 1、读完课文,有谁能告诉大家什么是“统筹方法”?(请用原文回答) 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课文第一自然段)

2、作者是用什么说明方法解释“统筹方法的”? (举例子) 追问:举了什么例子? (泡茶) 3、“泡茶”的例子作者用了几次?分别对每一次的例子进行分析,要求找出每个例子的结束语。 泡茶①:“这是小事” 泡茶②:“卑之无甚高论” 泡茶③:“这是‘小题大做’” 4、第15自然段的“其他方面”你认为还有哪些? 5、本文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除了举例子还有什么?它们各自有什么作用? 举例子:化抽象为具体 列图表:直观、简洁 四、拓展延伸 要想让“统筹方法”发挥其作用,最重要的是要将它运用于实践中。 动脑筋:有三张饼,每张饼的一面烤熟需要一分钟,那么烤熟一张饼所需时间即为两分钟,现在有两个烤炉,请问最快几分钟,能把三张饼全烤熟?请将其过程进行合理设计,列出图标,并辅助说明文字。 五、布置作业 1、自我总结举例子、列图表等说明方法的作用,归纳到笔记本中。 2、运用所学的“统筹方法”帮助爸爸妈妈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并记录下来,全班交流。

统筹方法练习

我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劳动中,或是工业、农业以及各行各业工作过程中,无一不想节省时间、提高效益。如何才能少费时、少费事、多干活、干好活呢?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写的《统筹方法》就是专门解决这一问题的,认真研究,大有裨益。 统筹方法 统筹方法,是一种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数学方法。它的实用范围极为广泛,在国防、在工业的生产管理中和关系复杂的科研项目的组织与管理中,皆可应用。 怎样应用呢?主要是把工序安排好。 比如,想泡壶茶喝。当时的情况是:开水没有;水壶要洗,茶壶茶杯要洗;火已升了,茶叶也有了。怎么办? 办法甲:洗好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在等待水开的时候,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等水开了,泡茶喝。 办法乙:先做好一些准备工作,洗水壶,洗茶壶茶杯,拿茶叶;一切就绪,灌水烧水;坐待水开了,泡茶喝。 办法丙:洗净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坐待水开,开了之后急急忙忙找茶叶,洗茶壶茶杯,泡茶喝。 哪一种办法省时间?谁都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因为后两种办法都“窝了工”。 这是小事,但这是引子,可以引出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有用的方法来。 水壶不洗,不能烧开水,因而洗水壶是烧开水的前提。没开水、没茶叶、不洗茶壶茶杯,就不能泡茶,因而这些又是泡茶的前提。它们的相互关系,可以用下面的箭头图来表示: 从这个图上可以一眼看出,办法甲总共要16分钟(而办法乙、丙需要20分钟)。如果要缩短工时、提高工作效率,应当主要抓烧开水这一环节,而不是拿茶叶这一环节。同时,洗茶壶茶杯、拿茶叶总共不过4分钟,大可利用“等水开”的时间来做。 是的,这好像是废话。有如走路要用两条腿走,吃饭要一口一口吃,这些道理谁都懂得,但稍有变化,临事而迷的情况,常常是存在的。在近代工业的错综复杂的工艺过程中,往往就不能像泡茶喝这么简单了。任条多了,几百几千,甚至有好几万个任务。关系多了,错综复杂,千头万绪,往往出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情况。由于一两个零件没完成,耽误了一台复杂机器的出厂时间。或往往因为抓的不是关键,连夜三班,急急忙忙,完成这一环节之后,还得等待旁的环节才能装配。 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没有什么先后关系,而且同是一个人的活,因而可以合并成为: 用数字表示任务,上面的图形可以写成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