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民币均衡汇率测算中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人民币均衡汇率测算中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人民币均衡汇率测算中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人民币均衡汇率测算中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人民币均衡汇率测算中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李正辉范玲

(湖南大学统计学院湖南长沙410079)

内容提要:本文以人民币均衡汇率测算为核心,对与之相关的均衡汇率的定义与内涵、影响因素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均衡汇率测算的主要模型进行了综述,由此得到研究我国人民币均衡汇率测算中还存在许多研究空间。并得到均衡汇率测算研究结果不同主要是由于对均衡汇率的定义和确定的影响因素不同等方面所造成的,因而对人民币均衡汇率测算的方法也各异。

关键词:均衡汇率;测算方法;购买力平价

近几年来,在中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经常项目的顺差不断扩大,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外汇储备不断激增的背景下,国内学术界和政策当局关于是否调整人民币汇率和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讨论也趋于激化。人民币均衡汇率应是多少近年来吸引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而与人民币均衡汇率的测算直接相关的内容主要涉及到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定义、影响因素和测算方法,因为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定义直接涉及测算的范围问题,影响因素涉及测算中影响因素选择,而测算方法涉及的是模型的使用,本文拟从这三个核心问题出发,对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一、均衡汇率的定义与内涵综述

Keynes(1924)在《货币改革论》中对均衡汇率理论进行了初步的论述。明确区分了价格稳定和汇率稳定,价格稳定对应着内部稳定而汇率稳定则对应着外部稳定,这种划分是后来内、外部均衡的雏形。

Keynes(1935)在发表《国外汇兑的前途》一文中描述性的提出了均衡汇率的思想。他认为,均衡汇率应在一定的水平上保持稳定,在若干年中能够使经济保持平稳的状态:(1)在国内外现有的自然资源、设备、技术、成本以及正常的就业水平和关税等条件下,国际收支在一定的时期不会受到不适当的压力;(2)该国对外国国际借贷的意愿和能力不会受到不适当的压力;(3)没有黄金的大量外流。这种均衡汇率成立的前提条件是基本经济条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不变,即没有根本的结构性的变动。

斯坦福大学的Nurkse教授(1945)对均衡汇率给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定义,他把均衡汇率概括为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内,能够使国际收支实现均衡而不引起国际储备净额变动的汇率。即:贸易不应受到过分限制、对资本的流动无任何特别的鼓励措施、无过度失业前提下能够使国际收支实现均衡的汇率,而不是通过扭曲的政策或不可持续的资源利用率来实现,重点强调的是能实现宏观经济的外部均衡。这一思想为后来的许多学者赞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专家Swan(1963)对Nurkse的思想进行了发展,提出了汇率的宏观经济均衡分析法。该方法把均衡汇率定义为与宏观经济内外部经济均衡相一致的汇率。其中将内部均衡定义为充分就业,将外部均衡定义为国际收支平衡。

Williamson(1983)在Swan研究的基础上,将资本项目纳入其中。他将均衡汇率定义为:与中期宏观经济相符的、国内活动水平处在“正常状态”下,与世界其他各国的贸易头寸保持在可维持水平的实际汇率值。“正常状态”定义为:充分就业和低通货膨胀(内部平衡)以及经常项目反映了可持续的净资本流动(外部平衡)这样一种理想状况。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内外部同时均衡的宏观平衡上。

姜波克、李天栋(2004,2006)从经济增长与均衡汇率之间关系的角度定义均衡汇率,即:在国际收支不受流动性约束的前提下,能够维持稳定的经济增长的汇率。并且指出,在中长期内,均衡汇率的实现必须以名义国民收入增长为前提;而在中长期内,实际国民收入的增长和经济强大是在汇率上升的过程中实现的。他指出应以经济持续增长的汇率条件替代国际

收支平衡汇率条件作为均衡汇率的标准。将均衡汇率界定为中短期名义汇率而非实际汇率,这是理解汇率杠杆属性①的关键。同时,综合考虑了多个市场的均衡,将资产市场和货币市场都纳入分析的框架。均衡汇率在经济增长的条件下不会处于一个固定的水平,它会逐渐地移动,从一个均衡水平移动到另一个均衡水平。均衡汇率是移动均衡,而非固定均衡。

姜波克(2007)将汇率定义为:汇率是货币国际购买力的反映,同时又是调节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及其相互关系并实现经济增长的杠杆。外部均衡和内部均衡同时实现所对应的汇率水平就是均衡汇率。所谓的内部均衡,是指国内的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外部均衡,是指外国在本国的需求等于本国对外国的需求。姜波克认为几乎所有的西方汇率理论和方法,都把汇率作为一个因变量来处理,或把汇率作为一个自变量来处理,二者缺乏有机的结合。

西方学者的定义都是从实际汇率②出发,也就是说研究的均衡汇率都是均衡实际汇率。由于视角不同,对内外均衡的定义有所不同。Keynes和Nurkse对均衡汇率的定义基本上是一致的,都强调长期的资本流入和流出分析,重点都是国际收支,但Nurkse似乎更重视内部均衡,Swan在Nurkse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步,明确区分了内、外部均衡,并分别以一国的潜在生产能力和国际收支均衡作为判断的标准,但是没有涉及货币资本市场,尽管在内外部均衡的定义中,强调国际收支的均衡,但在实际处理中,却明显偏向于以经常账户代替国际收支、而没有对资本账户进行展开。Williamson在Swan研究的基础上,首次将资本项目纳入外部均衡的分析框架,基本均衡汇率的概念摆脱了短期的周期性条件和临时因素的影响,仅仅关注中长期经济状况。姜波克、李天栋从维持经济经济增长的角度定义,认为内部均衡是使经济增长保持在均衡区间内的增长,外部均衡指国际收支平衡,对于我国来说,内部均衡比外部均衡更重要。现在大部分理论认为,均衡汇率为某个值,实际汇率对该值的偏离就是失调,而姜波克认为均衡汇率可以是多重的,应该一个区间而不是一个点,可以称为“均衡汇率区间论”。实际汇率落在某个临界值内,则经济处于根本均衡状态。

均衡汇率有不同的定义,其在发展过程中是由状态到均衡的发展过程,而各种定义的区别主要在于对均衡的理解不完全一致,有些侧重内部均衡,有些侧重内部均衡,有些认为需要内外均衡;另外,对均衡状态理解有些认为是点状态,有些认为是区间状态。

二、均衡汇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均衡汇率理论的核心是分析基本经济因素变化对均衡汇率的影响,并利用他们之间存在的系统来估计均衡汇率。

Edwards(1989)从外部的贸易条件、政府对非贸易品的消费、对资本流动的管制、贸易限制和交易管制的严重程度、技术进步和投资对GDP的比率几个方面分析了均衡汇率的影响因素。贸易条件对均衡汇率的影响取决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相对大小;技术进步将增加经济实体的生产率,从而导致均衡汇率升值;政府对非贸易品上升会使均衡汇率升值;资本流动自由化既可能使资本账户改善,也可能使资本账户恶化,这取决于资本账户自由化之前本国与世界经济之间的利率差。贸易限制和交易管制的严重程度,经常账户自由化通常会导致进口增加,导致均衡汇率下降。巴拉萨一萨缪尔森效应表明:技术进步将会增加该经济体的生产率,从而导致均衡汇率上升,反之,均衡汇率下降。投资对GDP的比率,投资比消费更侧重于进口,投资对GDP的比率增加将会增加国内吸收,从而恶化经常账户,最终导致均衡汇率的下降。

Montiel(1999)将影响均衡汇率的因素分为四类:一是国内供给面因素;二是政府支出在贸易品和与非贸易品之间的相对比例变动;三是国际经济环境,主要包括贸易条件、外部转移收入、世界真实利率和通货膨胀率;四是商务政策因素。

①汇率对经济变量的影响作用称为汇率决定的杠杆属性。

②实际汇率是名义汇率在经济中的对应物,是跨国经济中两国的商品和劳务的兑换比率。它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价格水平表示法,另一种是价格指数表示法。

许涤龙、任英华(2002)认为影响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决定因素为:国际收支状况、通货膨胀率、利率差、一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政府干预、市场预期与政治因素、他们认为这些因素正向或反向的影响人民币均衡汇率。

窦祥胜,杨炘(2003)认为贸易条件、外资流入、关税、出口补贴、生产力和技术进步等基本因素对人民币均衡汇率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进一步的计量分析,认为国内投资、经济增长、利用外资效果和对外贸易状况,是人民币均衡汇率的长期决定因素。

赵西亮、赵景文(2006)综合Williamson 、Edwards 、Montiel的观点,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选取了影响人民币均衡汇率的长期影响因素:①非贸易品与贸易品价格比。该值上升,均衡汇率上升。②相对贸易条件,定义为出口单位价值与进口单位价值之比,贸易条件的改善会引起本币升值,但贸易条件的改变会引起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如果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引起本币升值,否则引起本币贬值。③对外净资产占GDP的比重,净资产对外余额的减少将导致中长期实际汇率的贬值,反之会升值。④对外贸易政策,贸易自由化往往伴随着本币汇率的贬值。⑤财政政策变量,选取政府支出占GDP的比重为衡量指标。政府支出对汇率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政府支出结构,如果主要消费非贸易品则会引起实际汇率的升值,如果是消费贸易品则会引起实际汇率贬值。

洪礼阳(2007)认为汇率是由本国货币的需求和供给所决定的,从投资和储蓄变动的因素入手确定影响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基本经济因素。得出国外净资产、相对贸易条件、开放度、货币供给量为主要因素,其中,国外净资产对人民币均衡汇率有着正向的影响;开放度和货币供给量有着反向影响;相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取决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当收入效应起主要作用时,对人民币均衡汇率有着正向的影响,反之,则反向影响。这点与赵西亮、赵景文观点一致。

关于影响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因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国内的学者基本上是借鉴西方均衡汇率理论,这些理论用来估计我国的均衡汇率时,还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变量如何选择值得进一步的商榷;②还有些变量的数据难以取得,学者们用其他的变量代替,但是是否还有其他更好的可代替的指标也需进一步的探讨。

三、人民币均衡汇率测算模型的研究综述

均衡汇率测算模型根据影响因素不同出现不同的模型方式,并侧重于实证研究主要有购买力平价模型(PPP)、行为均衡汇率模型(BEER)、均衡实际汇率理论模型(ERER)等。

(一)购买力平价模型

基于购买力平价学说测算均衡汇率实证模型的基本思路是:如果实际汇率为平稳时间序列,那么认为相对购买力平价是成立的,这是长期均衡汇率可以通过相对购买力平价的计算方法得到。首先需要确定基期水平,基期水平上的实际汇率被认为保持在均衡汇率水平上;然后,通过相对价格变化对基期实际汇率的调整,可以得到以后的实际汇率,将以后各期的实际汇率和基期实际汇率相比较,可以判断实际汇率是否还维持在均衡汇率水平上。

易纲(1997)对人民币绝对购买力平价和可贸易品平价进行了测算,他估计的结果是,1995年中美两国货币的购买力平价约为l美元合4.2元人民币;估计值比名义汇率l美元合8~35元人民币高出约50%。Chou,Shih(1998)运用1978年到1994年期间的数据,检验人民币和美元的购买力平价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二者的购买力平价关系成立。赵登峰(2004)在对人民币汇率和中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进行直观的数据分析基础上,运用协整技术对中美两国货币购买力平价关系进行了计量检验。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尽管购买力平价对人民币汇率变化的解释能力较弱,但是,购买力平价在决定人民币汇率中的基础性作用还是存在的。杨炘,窦祥胜(2004)采用1981~2002年的数据进行分析,估计结果表明1985年以前人民币汇率存在长期高估的现象,1985年以后则出现高估和低估交替出现的现象,并且人民币高估或低估的平均幅度有所缩小。但是有些学者认为人民币和西方货币购买力平价关系不成立,不

能用来测算人民币均衡汇率。如Melvin,Zhou (1989)、刘阳(2004)结果证明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相对购买力平价是不成立,认为这种方法求解均衡汇率是根本不可取的。

(二)行为均衡汇率理论模型(BEER)

Clark和MacDonald提出了行为均衡汇率理论(BEER),BEER是将现实的实际有效汇率解释为具有长期持续效应的经济基本因素向量、中期影响实际汇率的经济基本因素向量、短期影响实际汇率的暂时性因素向量和随机扰动项的函数。

张晓朴(2001)运用该模型对1978~1998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认为人民币汇率在1997年以前共有两次高估, 第一次是在1984~1986年, 第二次是在1989~1990年;共有两次低估, 第一次是在1986~1988年, 第二次是在1991~1995年。刘阳(2004)通过非套补利率平价推导出均衡汇率的决定模型,对1980年1季度至2003年2季度的季度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实际汇率在整个年代都是低估的, 当前我国汇率低估程度为10%左右。施建淮(2005)选取的样本区间为1991年1季度~2004年3季度。他的主要发现是:①从1994年4季度起人民币均衡实质汇率处于不断升值的状态;②1992年2季度~1994年4季度为人民币汇率低估时期,1995年1季度~1999年2季度为人民币汇率高估时期,而1999年3季度往后的时期人民币汇率重新转为低估,并且低估程度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胡再勇(2008)行为均衡汇率理论, 应用多种计量经济方法对1978~2006年期间人民币实际汇率状况进行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从名义汇率错位情况来看, 1995年及以前的名义汇率都是高估的, 1996~2005年的名义汇率基本上都是低估的, 且低估程度在2000年达到顶点, 然后逐渐下降;2005年约低估4.7%,但到2006年,受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影响, 名义汇率反而高估约0.9%。从实际汇率错位情况来看, 1993年及以前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都是高估的。他们虽然采取的基本理论是一样的,但是估计结果不尽相同,有些结论甚至截然相反。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①选取的样本区间不同,有些采用年度数据,有些采取季度数据;②选取的解释变量不同。

(三)均衡实际汇率理论模型ERER

Edwards(1989)提出有影响力的ERER模型,在该模型中通常有如下的假定:开放经济小国、存在双重汇率、价格完全弹性、市场完全竞争。该理论的关键就是,将经济基本因素分解成永久部分和暂时部分,利用永久部分来捕捉均衡实际汇率的轨迹。在上述假定下,构造了包括资产决定、需求部门、供给部门、政府部门和外部部门5个部分的16个方程,、得出长期均衡实际汇率的模型。

林伯强(2002)通过这个模型估计出人民币1955~2000年间的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研究结果表明,在计划经济时期,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长期被低估。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特别是1997和1998年),人民币实际汇率出现了明显的高估,到2000年人民币高估状况得到根本缓解。张斌(2003)利用1992~2001年的季度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贸易条件和开放度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不显著;人民币均衡汇率在中长期内面临升值趋势,从1994~2001年,人民币均衡汇率累计升值20.6%。王维国(2005)通过修改的ERER模型,建立了一个得到实证研究强有力支持的理论模型,该模型选取了贸易条件、开发度、政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全要素生产率作为影响均衡实际汇率的基本因素,用该模型对1980~2003年间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进行了估算。1980~1985年、1995~2002年人民币高估,1986~1994年、2003年人民币被低估。李祺(2006)根据1980~2003年的年度数据,研究认为:1982~1985年、1996~2002年人民币持续高估;1986~1995年人民币持续低估。

(四)其他模型

国内一些学者意识到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方法的不足,并开始进行相关的探讨和发展。陈志昂(2005)采用博弈论的方法对均衡汇率做了测算,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实际上存在着双重均衡,即实际汇率与名义汇率的均衡,他在发展中国家金融脆弱性和低汇率高储备的假设基础上建立了非合作博弈均衡模型,虽然目前对这种理论的争论很多,但这也开辟了均

衡汇率研究的新方法。

陈建梁、卢万青(2006)认为BEER、ERER这些汇率决定理论事实上不能解释受宏观和微观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的汇率形成机制。应综合考虑了经济增长、劳动生产率、外汇储备、通胀率、工资水平、利率和开放度等因素,从而建立了国际竞争力平价的多因素汇率决定模型。

童汉飞、陈浪南(2007)提出一种汇率行为的理论模型—ESVDJ模型,并对该模型的估计设计出贝叶斯MCMC推断法,得出的结论在管理浮动汇率机制下,人民币汇率的日常波动持续在较小范围,但如果供求双方发生显著失衡,人民币汇率将产生跳跃行为,由此引发异常的汇率风险。

陈浪南、林伟斌(2007)构建了一个央行频繁干预情形下的人民币汇率决定的市场微观结构模型。该模型描述了各类外汇市场参与者,即外汇指定交易银行、流动性需求者、流动性供给者以及中央银行等,在人民币汇率日内价格形成过程中的报价与交易策略。外汇市场参与主体的报价与交易策略共同决定了人民币汇率的形成。

王曦、才国伟(2007)以汇率错位下的均衡汇率回复机制作为理论基础,通过理性预期技术以利用远期外汇市场包含的信息,提出了一种判断和计算汇率错位的新算法。

王维华、高亚莉(2008)资产市场方法为基础,通过实际汇率和外汇储备资产规模变化之间的ECM模型,对1994~2007 年人民币市场均衡汇率进行估算。估算结果显示,1994 年以来,人民币实际汇率与市场均衡汇率没有太大偏离。2005 年7月以来,市场对人民币的升值预期随着“小步微调”的改革方式进一步强化,人民币实际汇率与市场均衡汇率的偏离水平呈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四、基本结论与述评

通过对上述相关问题的综述,我们认为人民币均衡汇率的核心是均衡汇率的测算问题,而与之相关的有定义的口径(与测算直接相关)和影响因素两个问题,所以我们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研究空间。

一方面,就各种实证模型来分析,购买力平价模型忽略基本经济要素变化对均衡汇率的影响,因此用来估计人民币汇率错位存在严重的理论缺陷:①购买力平价理论完全忽略了资本的流动,计算出来的均衡汇率可能不是均衡实际汇率;②该模型假定均衡汇率固定不变,一旦经济的基本因素变化带来均衡汇率持久的改变,即实际汇率不再是平稳时间序列,计算出来的均衡汇率存在偏差。

BEER模型也具有改进空间:①重视实证研究,在理论研究这块比较欠缺,实证研究缺乏理论支持;②分析不完备,仅考虑析局部的均衡,即只考虑到资产市场的均衡,没有考虑到货币市场的均衡;③汇率的决定因素根据经验分析得出,具有主观性。

ERER只考虑均衡汇率的长期影响因素,而没有考虑短期因素,也没有考虑到该模型的适用条件—它是一个小国或依附型经济模型,这样的国家小到不能影响自己的贸易条件,显然,我国不属于小国。

另一方面,目前国内的研究在方法上主要是依照国外现有的理论模型进行的。因此,考虑我国均衡汇率测算中的具体性也存在研究空间,我国特定的经济状况很难满足均衡汇率理论,如我国劳动力的流动还存在许多的障碍,资本流动也受到制约。国内一般认为我国经济处在初级阶段,适当的国际收支顺差是有利的。国内一些学者意识到人民币均衡汇率测算模型的不足,并开始进行相关的探讨和研究。陈志昂(2005)采用博弈论的方法对均衡汇率做了测算。童汉飞、陈浪南(2007)提出一种汇率行为的理论模型—ESVDJ模型。王曦、才国伟(2007)以汇率错位下的均衡汇率回复机制作为理论基础,通过理性预期技术以利用远期外汇市场包含的信息,提出了一种判断和计算汇率错位的新算法。王维华、高亚莉(2008)以资产市场方法为基础,通过实际汇率和外汇储备资产规模变化之间的ECM模型。这些模型的

实际运用价值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因此,研究人民币均衡汇率测算模型还任重道远,尤其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了改革,我们在研究时应将制度改革考虑在内,而不能照搬西方理论。

最后,因为在定义和影响因素等基本理论上存在分歧,各个模型的变量选择更是存在很大的分歧,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完全一样。尽管国内学者尝试运用不同的变量来解释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波动情况,测算人民币均衡汇率,估算人民币汇率失调情况,并且也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其上述基本理论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所以对均衡汇率理论需要持续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Chou W. L ,Shih Y. C. The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of the Chinese Renminbi.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1998;26(1):165 -174

[2]Edwards,S. Real Exchange Rate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Concept and Measurement [S].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Working Paper No.2950,1989.

[3]Keynes, J.M.A Tract on Monetary Reform[M].as reprinted in J.M.Keynes,

Collected Writinzs London:Macmillan,1924.(4)

[4]Keynes,J. M., The Future of the Foreign Exchange .Lloyds Bank Limited:1935.Monthly Review 6,Oct,PP.527~535.

[5]Melvin M .Zhou S. Do centrally planed exchange rates behave differently from capitalist rate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1989,13(2):325-334

[6]Montiel, P. J .and Hinkle, L .E .Exchange Rate Misalignment: An Overview.[C]. in Lawance E.Hinkle and Peter J. eds. Exchange Rate Misalignment: Concepts and Measurement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New York: The World Bank, 1999:pp.1- 32

[7]Nurkes, Ragnat. Conditions of International Monetary Equilibrium ,In American Economics Association.1950.Reading in the Theory of Intern ational Trade,1945:3-34

[8]Swan.Longer—Run Problems of the Balance of Payments[R].Paper presented to Section

G of the Congress of the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 cement of Science,Melbourne , l963.

[9]Wiiliamson, John .On Seeking to Improve IMF Conditionality.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3, Vol 73:pp.354一358.

[10]陈浪南,林伟斌.人民币汇率决定的市场微观结构分析.经济学,2007,7(1):255-282

[11]陈建梁,卢万青.竞争力平价与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中大管理研究,2006,1(1):1-14

[12]窦祥胜.人民币均衡汇率决定的理论和实证分析.中国软科学,2003,(12):32-39

[13]洪礼阳.人民币均衡汇率分析.财经界,2007,(7):255-256

[14]胡再勇.人民币均衡汇率及错位程度的测算研究:1962-2005.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3)

[15]姜波克.均衡汇率理论和政策新框架的新探索.东南学术,2007,(2)96-102

[16]姜波克,李怀定.均衡汇率理论述评.当代财经,2006,255(2):44-50

[17]姜波克,李天栋.人民币均衡汇率理论的新视角及其意义.国际金融研究,2006,(4):60-66

[18]姜波克,许少强,李天栋.经济增长中均衡汇率的实现与作用.国际金融研究,2004,(12):51-58

[19]李祺.人民币均衡汇率单方程模型实证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2):

24-31

[20]林伯强.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的估计与实际汇率估计的测算.经济研究,2002,(12):60-69

[21]刘阳.人民币均衡汇率及汇率动态. 经济科学,2004,(1):83-92

[21]施建淮,于海丰.人民币均衡汇率与汇率失调:1991-2004.经济研究,2005,(4):34-45

[22]任英华,许涤龙.人民币均衡汇率的统计研究.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23(119):95-97

[23]童汉飞,陈浪南.管理浮动机制下的人民币汇率行为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1):115-123

[28]王维国,黄万阳.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研究.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7):3-14

[34]王维华,高亚莉.基于资产市场方法的人民币均衡汇率模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8,166(1):70-75

[33]王曦,才国伟.人民币合意升值幅度的一种算法.经济研究,2007,(5)27-39

[21]王志强,齐佩金,孙刚.人民币汇率购买力平价的界限检验.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2):116-124

[16]徐家杰.现代均衡汇率理论评述.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7,30(3):55-59

[30]杨炘,窦祥胜.人民币均衡汇率估计:购买力平价方法.科学技术和工程,2004,4(2):140-142

[31]易纲,范敏.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及走势分析.经济研究,1997,(10):26-35

[32]张斌.人民币均衡汇率—简约一般均衡下的单方程实证模型研究.世界经济,2003,(1):3-12

[33]赵登峰.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购买力平价的计量分析.财经论丛,2004,(5):52-57

[34]赵西亮,赵景文.人民币均衡汇率分析:BEER方法.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12):33-42

作者简介:

李正辉,男,湖南人,1974年5月生,湖南大学统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风险管理与金融统计。

范玲,女,湖南人,1983年生,湖南大学统计学院统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风险管理与金融统计。

人民币汇率文献综述

人民币汇率问题——文献综述 摘要: 本文依次探讨了人民币汇率研究的不同领域问题,对近几年来有关人民币汇率的部分文献进行了综述,目的在于通过本文的介绍,大致的描述出近几年的学术界对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相关方面的研究,并得出一些结论。本文首先对人民币汇率的当前形势进行了大致的勾勒;然后本文介绍了人民币汇率所面对的问题和相关影响的分析,其中也包括了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因素的分析。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人民币汇率升值国际贸易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方面与世界的联系变得日益紧密起来,而在之后,我国加入了WTO,随着每年贸易额稳定增长的同时,汇率也开始成为影响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以及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崛起,让我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的重要成员,人民币汇率的每一次变更都牵动着国际经济的神经。 从1994年汇率并轨以来,我国开始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但是在运行中仍然表现出明显的单一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的特点。自从1997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一直保持在1美元兑换8.20元左右,并且外汇资产以美元计价。在2005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做出了重归“有管理的浮动”的改革,它对汇率及其形成机制进行了部分的改革,由盯住单一美元改为盯住一篮子货币。 以上简单的阐述了人民币汇率的当前情况和我国目前现行的汇率制度。而该制度下实施的人民币汇率在面对世界货币干扰波动的影响下也开始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下文就开始对人民币汇率的问题进行详细的探讨,对近几年人民币汇率研究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由此得出一些结论。 二、人民币汇率所面临的问题 自2002年开始,西方社会经济领域就一度的要求人民币升值,学术界都是一致的认为人民币汇率是低估了的。而在2005年前后,各个国家都开始要求中国改革汇率制度,或是直接要求人民币升值,或是基于国内经济压力,或是迫于国内政治的压力。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世界的主要经济大国都将逐注意力转向了如何摆脱危机,而人民币则在这两年中稳稳的度过。 2010年之后,世界经济开始渐渐复苏,似乎也已走出了危机的阴影中,他们又将注意力移向了人民币升值的问题,稳定了两年的人民币汇率开始松动了,人民币又面临了新的一轮升值压力当中。 对于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学术界的研究也是层层递进,深入探析。张永国(2011)将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原因大致化成了四个方面: 1.中外利率差异情况,利率的相对高低会影响资本流动的方向,从而影响国际贸易规模,使利率差异对汇率走势的影响力不断地提高; 2.货币供应量状况,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外商投资大幅度增加,再加上紧缩性货币政策,人民币资金相当紧张,外资进入又过多,所以出现了明显的外汇供大于求,促使人民币

历年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1950年~2007年11月27日的相关数据 第一组数据:(1950年~1952年) 1950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57亿美元;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随物价浮动; 1951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45亿美元;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随物价浮动; 1952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08亿美元;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随物价浮动; 第二组数据:(1953年~1979年) 1953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90亿美元;1953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54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88亿美元;1954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55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80亿美元;1955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56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17亿美元;1956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57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23亿美元;1957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58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70亿美元;195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59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05亿美元;1959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0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46亿美元;1960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1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89亿美元;1961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2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81亿美元;1962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3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19亿美元;1963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4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66亿美元;1964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5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05亿美元;1965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6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2.11亿美元;1966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7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2.15亿美元;1967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8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2.46亿美元;196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69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4.83亿美元;1969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0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88亿美元;1970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 1971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37亿美元;1971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2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2.36亿美元;1972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50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3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81亿美元;1973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50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4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 亿美元;1974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50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5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83亿美元;1975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5 0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6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5.81亿美元;1976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50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7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9.52亿美元;1977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50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8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67亿美元;197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50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79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8.40亿美元;1979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49 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 第三组数据:(1980年~1994年) 1980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2.96亿美元;1980年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1.50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1981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27.08亿美元;1981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1.70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金融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汇率是特殊商品——两国货币之间的价格,汇率的变动不仅牵涉货币买卖,还牵涉到居民消费、企业经营和政府决策;汇率不仅影响实体经济,还直接与虚拟经济相关。而人民币汇率一直以来都是争论的热点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币汇率问题不断凸显。从1949年人民币汇率开始到现在,我国的人民币经历了由计划到市场、由封闭到开放、由僵化到灵活的过程。人民币汇率在迈向市场化过程中备受世界的关注,尤其在2008年由美国次级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国际金融货币体系必然面临新的调整与变化,人民币必将走向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而此次金融危机的发生也给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加市场化的改革提供了新动力和新契机。由此,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便成首要议题。并且我国政府面对国内的通货膨胀、国际收支失衡等问题,对人民汇率制度提出了挑战。国际上的舆论以及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面对国际收支不平衡和人民币的币值问题认为人民币被严重低估,一直要求我国政府提升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对人民币进行大幅度升值。近来央行2010年6月19日宣布,将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我国当前自金融危机以来的人民币汇率制度面临着人民币升值,汇率波动逐渐加大,国际游资涌入的风险加剧;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变窄,汇率市场化程度明显下降,又表现出重归固定钉住美元制度的特征;国内通货膨胀加剧;在经常项目和资本账户“双顺差”情况下,各国政府及国际舆论尤其是美国对人民币升值不断施加压力。考虑到国内外种种因素,目前进行汇率制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一方面符合我国融入全球化条件下国家利益的需要,给中国出口业直至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有助于推动进行结构调整。另一方面有利于缓解人民币的升值压力,改善与欧美主要贸易国的贸易关系,缓解经济冲突,用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提升国际地位。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文研究的基本内容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具体论述: 1、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现状:

人民币均衡汇率: 简约一般均衡下的单方程模型研究

人民币均衡汇率: 简约一般均衡下的单方程模型研究 张 斌3 内容提要 本文回顾了均衡汇率模型的各种计算方法和相关的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建立了均衡汇率的理论模型并估计了相应的单方程模型。本文的特色在于:(1)基于中国经济现实建立了理论模型,为选取模型中决定实际均衡汇率的基本面因素奠定了理论基础;(2)紧扣均衡汇率的中长期概念,模型中全部采用真实变量;(3)利用季度数据估计方程,估计参数更加贴近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基本面因素和均衡汇率的关系。分析显示,90年代以来中国实际均衡汇率面临升值趋势,1994-2001年期间平均每年升值2.6%,推动均衡汇率升值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贸易品部门相对较快的生产率进步和国外直接投资的持续流入。 关键词 均衡汇率 单方程模型 人民币升值 3张斌: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100732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电子信箱:nonflesh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65384590.html, 。 ①均衡汇率又可分为短期均衡汇率和中长期均衡汇率,正如M ontiel (1999)所指出的,短期均衡汇率的形成包含了诸多泡沫因素和短期因素的影响。利率差异、短期国内外有效需求的影响,甚至是官员讲话都可能会影响到短期均衡汇率水平,准确估计短期均衡汇率不现实也没有太多政策含义。我们这里所关注的是中长期均衡汇率水平,它主要受经济基本面因素的影响,反映了一个国家中长期内的均衡汇率运动趋势。 一 简要说明 将名义汇率调整到与均衡汇率运动趋势相一致的水平,是开放型经济体宏观经济决策的一项核心任务。它不仅仅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外部收支可持续性,也是国内宏观经济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必要保障(M on tiel and H ink le ,1999),同时也是获取市场信心、防御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最根本的保障。 如何找到开放型经济体的均衡汇率水平是汇率宏观问题研究的一项核心任务。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这方面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本文中,我们利用简约一般均衡下的单方程分析框架测算人民币的均衡汇率水平①。这套分析框架是均衡汇率研究的最新进展,为国际组织和经济学家们广泛使用。为了能够更合理地利用这套研究框架,我们结合中国国情对单方程分析框架的理 论模型做了修改,并在方程中使用90年代以来的相关季度数据。模型测算结果显示,人民币实际均衡汇率指数在90年代保持了持续的升值趋势。促成人民币在中长期升值的原因主要来自供给方面,相对生产率快速增长和FD I 的持续流入是促成人民币均衡汇率指数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当然,如果归结到制度层面,中国成功的市场制度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最终促成了人民币的均衡汇率升值。 本文以下共分为四部分:第二部分比较各种 ? 3? 期11第年3002 3济经界世

最新历年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一览(1952—2019年)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评阅说明: 1.阅卷前务必认真研究试卷并讨论评阅说明,以减少评阅误差。 2.考生答卷时出现的错字、别字,每个扣0.5分,在所在题内扣,扣完该题分数为止(作文除外)。同一个错字、别字反复出现,不重复扣分。 一、积累与运用 1.不舍昼夜 2.千树万树梨花开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5. (1)C (2)评分要求:抄写要求准确、工整、规范。 评分等级可分为三等:书写具备三个条件,可为一等(1分);书写不足三个条件,可为二等(0.5分);书写出现错误,不得分。 (3)A (4)B 6.(1)①shù②jī(共1分,每空0.5分) (2)D (3)B 7. (1)不足:①画线词语意思相近;②词语堆砌、累赘;③意思重复;④不够简明。(1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2)改正:①克服重重困难后,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无限绚烂的未来。

②克服重重困难后,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无比璀璨的未来。③画线部分保留其中一个。④将“无限绚烂的”删除。⑤将“无比璀璨的”删除。(1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二、阅读(47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8-12题(10分) 8.宋或北宋文学家或政治家或史学家(共1分,每空0.5分) 9.(1)意趣,情趣(2)茂盛(3)道路或路途(4)遮盖或遮蔽(共2分,每空0.5分) 10. (1)滁州周围群山环抱;环绕滁州的都是山;滁州四围多山;亦可答“滁州处于盆地中”或“滁州处于山地中央”。(共1分,意思对即可)(2)蔚然深秀(1分) 11.示例: ①从“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可见,这是一座“造型奇巧之亭”; ②从“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两句,可见这是一座“山水情趣之亭”; ③从“太守与客来饮于此”可见,这是一座“太守之亭”; ④从“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可见,这是一座“醉翁之亭”;

人民币汇率制度论文

中文摘要正文 关键字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选择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概论 (1) 1.1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 1.2相关文献综述 (1) 第二章人民币汇率制度历史及演进 (2) 2.1 人民币汇率制度及演变 (2) 第三章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 (5) 3.1 人民币制度选择的动因、目标及其改善方向 (5) 3.2 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目标及形成机制 (6) 3.2.1我国汇率制度选择的目标与客观条件 (6) 3.3 人民币制度改革的方向 (6) 第四章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路径 (8) 4.1 短期选择 (8) 4.2 中期选择 (8) 4.3 长期选择 (9) 第五章结论 (9) 参考文献 (10)

人民币汇率制度研究 第一章概论 1.1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国经济的影响力不断增长,在加入WTO 后,我国的市场更是进一步向世界开放,加快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也加大了人民币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所以人民币的汇率制度很自然就成了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频繁的汇率波动和未来汇率制度的不确定性会给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蒙上阴影。尤其像中国这样经济快速增长又处于转型时期国家,应当采用何种汇率制度有益于其长远发展,应向过渡于何种制度,应当需要作何改革。本文将以中国为例对以上问题展开讨论。 1.2相关文献综述 国内外的研究人员对人民币的汇率制度的原则各持不同的看法,争议颇多,但一般上存在以下两种看法: 第一种看法:“两极论” 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献是易刚的《汇率制度的选择》(载《金融研究》2000 年第 9 期)。主要内容:依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三元冲突”,即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和资本流动三个目标不可兼得,通过时间序列 1981~1998年世界各国汇率选择的变化进行归纳总结,采取两极汇率制度的国家比例超过了一半。最后结论为:第一,资本账户没有开放的情况下,实行中间汇率制度是危险的。第二,汇率制度选择的核心是权衡效率与稳定之间的两难。国外学者中要数麦金农教授(Ronald McKinnon)的观点较为鲜明,它较为倾向两极中的另一极固定汇率制,认为目前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制应该维持盯住美元的制度。他在 2005 年 7 月 29 日的《华尔街日报》上发表文章指出,人民币实行新的汇率制度后,中国很可能会步日本的后尘陷入流动性陷阱。他认为,实行

利率与汇率均衡

《国际货币环境下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协调》笔记—经济研究2015.5 一、文章介绍 这篇文章主要通过构建新凯恩斯两国(本国和外国)开放经济体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分析并解释我国均衡利率和均衡汇率形成机制及其主要变动原因,指出均衡利率和均衡汇率之间的内在联系,解释非均衡现象如何出现,并采用最优路径方法寻找最优的解决非均衡现象出现的方法。 大多数其它研究都是在封闭经济条件下,因此作者选取了开放经济视角。作者提出将均衡利率和均衡汇率定义为使两国经济体中的家庭和企业同时达到行为优化,宏观经济中所有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状态的价格水平。即均衡利率是指在稳态上使产出缺口为零,在动态上不影响产出缺口变动,与自然利率相等的利率水平均衡汇率是指可以满足(均衡)利率平价的汇率水平。那么在两国模型中,本国利率、外国利率与两国间汇率会互相产生影响。 均衡利率最早可以追溯到“自然利率”,即对商品价格中性既不会使之上涨也不会使之下跌的利率水平Taylor(1993)利用理性预期模型对西方七个国家数据的动态随机模拟分析表明,根据实际产出和价格水平与政策目标的差距进行利率调整,最有利于中央银行保持产出和价格稳定。因此,货币政策遵循泰勒规则,经济就会保持长期稳定的可持续增长状态,如果政策利率长期偏离规则利率水平,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就可能反受其害。 泰勒准则由斯坦福大学的约翰.泰勒于1993年根据美国货币政策的实际经验,而确定的一种短期利率调整的规则:保持实际短期利率稳定和中性政策立场,当产出缺口为正(负)和通胀缺口超过(低于)目标值时,应提高(降低)名义利率。对均衡利率的估算提出了三种方法,计量经济滤波法、宏观计量经济模型法、宏观数量经济模型法。文章中使用宏观数量经济模型法来计算。 均衡汇率的概念最早由凯恩斯在1935年提出,Nurkes(1945)从实际汇率角度明确提出均衡汇率的概念,将均衡汇率定义为内部充分就业与外部收支平衡同时达到均衡时的汇率。计算均衡汇率方法的主要思路是,首先通过宏观经济计量法发现汇率与各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再通过各宏观经济变量的中长期均衡水平推算汇率均衡水平。但是汇率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可能受到均衡汇率自身的影响,所以文章认为研究是有贡献的。二、模型的假设、技巧与结论 (1)国家:假定宏观经济中包含两个经济体(国家):本国和外国,两国除了大小不同之外不存在其他的差别每个国家包含四个典型经济代理人:居民消费者、中间商品厂商、最终商品厂商和中央银行。 (2)居民:两国居民偏好和企业生产技术一致,每个国家居民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中同时包括国内生产商品和进口商品。居民同时持有本国和外国政府的无风险债券。 (3)商品生产:分为两个阶段:首先,经济体中存在有差异性的中间商品厂商利用在劳动市场上雇用的劳动力和在资本市场上租借的资本存量,通过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生产中间商品,然后在垄断竞争市场将中间商品卖给最终商品厂商。中间商品厂商面对的是垄断竞争市场,具有制定中间商品价格的权利。其次,最终商品厂商利用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模型将中间商品进行加总,并在最终商品市场卖给居民消费者。 (4)中央银行:负责制定并执行货币政策,两国货币政策都服从泰勒规则,并且具有相似的反应函数,但反应函数中的内容并不完全相同,外国货币政策执行工具(名义利率)主要考虑通货膨胀率缺口和产出缺口的变化,而本国货币政策利率在考虑通胀和产出缺口变化的同时,还需要考虑两国间名义汇率的变动情况 (5)其它:假定居民是劳动力市场供给的垄断者,具有制定名义工资的权利,从而通过居民最优行为将居民工资黏性加人模型,使模型可以体现出通胀和产出缺口的替代关系。 在模型建立中加入了利率平价理论与费雪方程,两国实际汇率变化与两国实际利率相

人民币国际化相关的文献综述

人民币国际化相关的文献综述 国际国内关于货币国际化的研究,国外研究起步相对较早,理论也相对较成熟。国内研究基本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开始,国内的研究主要围绕人民币国际化这一主题展开。 一、国外文献综述 由于国外学者对货币国际化的研究较早,理论也相对较成熟。通过对国际货币形成的历史的研究和探讨,通过对国际货币使用情况和国际货币格局变化的分析,西方学者对国际货币的一些特性和影响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主要从不同的角度对货币国际化的条件和影响两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货币国际化的定义、特性以及条件 Cohen(1971)最早从货币职能的角度定义国际货币,他认为国际货币的职能是货币国内职能在国外的扩展。部门和官方机构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将一种货币的使用扩展到该货币发行国以外时,这种货币就发展到了国际货币的层次。 Hartmann (1998)进一步发展了Cohen的定义,他对国际化货币的不同职能进行了分类:作为支付手段,国际化货币在国际贸易和资本交易中被私人用作媒介货币,在外汇市场干预中被官方用作干预工具;作为记账单位,国际化货币被用于商品贸易和金融交易的计价,被官方部门用于确定汇率平价;作为价值储藏手段,国际化货币形成的金融资产是构成私人部门资产组合的主要部分,也是构成官方储备资产的源泉`。 蒙代尔(2003)则从货币流通范围的角度给出了货币国际化的定义,他认为,当货币流通范围超出法定的流通区域,该货币就国际化了。 判断一国货币是否国际化,一般主要有以下几个标准:(1)该国货币自由兑换在国际交易支付中所占的比重;(2)该国货币是否发挥执行价格标准,国际清算货币的作用;(3)该国货币在国际投资中所占的比重;(4)该国货币是否发挥国际储备资产的职能(国际储备货币); (5)该国货币在国际借贷活动中所占的比重;(6)该国货币是否具有国际干预货币的作用;(7)该国货币是否在世界范围内发挥价值尺度。 最早涉及货币国际化条件的研究来自于Grassman(1973)。他通过考察丹麦和瑞典贸易中的计价货币,发现无论是丹麦还是瑞典,都有习惯以生产者使用的货币作计价货币的行为,这一发现后来被称Grassman定律。 Bergstern (1975)提出货币国际化的四个条件:第一是历史惯性。在20世纪早期,英国的国际贸易规模、经济规模已经没有优势,但人们已经习惯使用英镑,英镑仍作为当时国际的主要货币,主要是历史惯性;第二,该国的金融规模与国际贸易。通常,一国在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中所占比例越大,非居民对该国货币的需求就越大;第三,发达而开放的金融市场。非居民持有一国货币,必然是因为有增值保值的需求,这就需要有一个可交易的金融市场提供给该国货币;第四,对该国货币价值的信心。一国货币作为储藏手段和国际支付,从内在来看,要求其保持稳定的价值。美元在1973年至1990年间累计跃值了 47%,导致美元在国际储备中的份额也有所下降。 Krugman (1980)认为,作为国际交易媒介货币(vehicle currency),即国际本位货币,交易成本(包括信息成本、转换费用等)必须最低。而交易成本是随着交易量的增加而递减的,因此,具有最低交易成本,即具有最大交易量的货币,会成为国际媒介货币 Wincoop(2002)在研究制成品贸易中本国货币和贸易伙伴国货币的计价选择时发现,决定计价货币选择的两个主要因素是:市场份额和产品差异度。他认为,出口国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越高,产品的差异度越大,可替代性越低,出口商越可能以本国货币定价。

均衡汇率决定理论

均衡汇率决定理论 【摘要】确定均衡汇率是汇率管理的关键。本文从介绍国内外均衡汇率决定理论出发,结合BEER理论,选取1994年1季度到2008年4季度的相关季度数据来进行简要的实证研究,试图探究均衡汇率决定的内在机理,为确定合理的汇率水平提供依据,并分析各解释变量对均衡汇率的实际影响情况。 【关键词】人民币均衡汇率BEER模型实证分析 一、均衡汇率理论概述 1、基本因素均衡汇率理论(FEER理论) FEER模型最先由Williamson(1994)提出,后来被不断发展,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体系。该学说认为所有影响国际收支均衡的因素都会影响均衡汇率的变动。基本要素均衡汇率是一种同时保证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实际有效汇率,衡量内部均衡的指标为非加速通货膨胀失业率,衡量外部均衡的指标为国际收支产生一个足以维持中期活动的头寸。 FEER方法不受短期临时性因素的影响,主要关注的是基本经济要素的长期变化。但该方法的主要缺陷是其可操作性差,由于测算过程涉及到大量与CA、KA相关参数的设定,使得结果的参数敏感性较高。此外,一些对实际汇率行为有影响的经济变量并没有包括在FEER 的测算框架中,因而FEER方法计算的均衡实际汇率在实证意义上是否存在是不明确的。 2、自然均衡汇率理论(NATREX理论) 该理论由Jerome L. Stein(1994)提出,是指在不考虑周期性因素、投机资本流动和国际储备变动的情况下,由实际基本经济要素决定的并能使国际收支实现均衡的实际汇率。NATREX均衡可以用下式描述:I-S+CA=0。其中I表示投资,S是储蓄,CA是所需的经常项目差额。由此可见,当存在过度需求时,实际汇率R将会上升,以实现新的均衡,即当这些反映存量的指标变动时,NATREX所确定的均衡汇率就变成了移动均衡。 虽然该方法综合流量—存量分析在中长期给出均衡汇率的调整过程,但仍具有一些缺陷。其一,由于该方法是一般均衡方法,诸多的联立方程使得其相应的估计存在一定的难度,可操作性不强。其二,该理论主要针对的是测算均衡汇率的中长期动态调整过程,对短期均衡汇率测算的意义不大。 3、行为均衡汇率理论(BEER理论)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历史数据 2011

开始时间2011-07-15 结束时间2011-10-15 货币名称现汇买入价现钞买入价卖出价基准价中行折算价发布时间美元636.15 631.05 638.7 637.62 637.62 2011.10.15 00:00:04 美元636.15 631.05 638.7 637.62 637.62 2011.10.14 17:47:19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7.37 637.37 2011.10.14 00:00:05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7.37 637.37 2011.10.13 17:52:01 美元634.55 629.46 637.09 635.98 635.98 2011.10.13 00:00:05 美元634.55 629.46 637.09 635.98 635.98 2011.10.12 17:48:01 美元635.1 630.01 637.65 634.83 634.83 2011.10.12 00:00:06 美元635.1 630.01 637.65 634.83 634.83 2011.10.11 17:38:46 美元633.45 628.37 635.99 635.86 635.86 2011.10.11 00:00:01 美元633.45 628.37 635.99 635.86 635.86 2011.10.10 16:41:15 美元636.3 631.2 638.85 635.49 635.49 2011.10.10 00:00:02 美元636.3 631.2 638.85 635.49 635.49 2011.10.09 09:50:22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9 00:00:03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8 09:50:32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8 00:00:03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7 23:00:42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7 00:00:04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6 22:02:51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6 00:00:05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5 22:04:15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5 00:00:05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4 22:19:31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4 00:00:05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3 22:16:32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3 00:00:05 美元636.8 631.69 639.35 635.49 635.49 2011.10.02 00:00:05

2000年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及成因分析

2000年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及成因分析 1、近十年人民币汇率走势 中国经济进入2000年后保持了高速而且稳定的增长,这期间人民币汇率整体上呈现出了两个主要的走势,第一阶段从2000年至2005年呈基本固定的走势,实际上这是由于当时实行的是固定汇率政策,第二阶段从2005年至今,这期间人民币实行了两次汇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上升。第二阶段又可以分为三个小的阶段,分别是从2005年6月中旬至2008年6月中旬,这阶段中由于2005年实行汇改,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所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上升。2008年6月中旬第一次汇改结束,从此至2010年6月中旬的两年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本保持在1:6.8左右。2010年6月实行第二次汇改后,人民币汇率进一步下降,到2011年10月10日,也就是前天,已经跌破1:6.35,创历史新高。这种走势可以用下面的图表形象的表示出来: 2、人民币汇率变动成因分析 汇率变动的6大影响因素:经济增长,国际收支,货币供应量, 外汇储备,利差,通货膨胀

1)经济增长 进入2000年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年10%左右,国民总产值增长迅猛,同时国内通货膨胀率又较低,老百姓有很强的消费需求又有很强的购买力,使得人民币购买力增强。同时国外发达国家诸如美国、日本2000年后经济持续低迷或负增长,从而使得人民币的购买力变得更强。 近20年中国GDP增速 2)国际收支、外汇储备及货币供应量 进入两千年后,中国对美国的外贸呈连年递增的顺差形势,这导致了中国对美国的国际收支的巨额顺差,因此外汇储备也逐年剧增。国际收支顺差会导致美元的供应量的增加,从而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就会下降,导致人民币的升值。此外2011年,美国实行美元量化宽松政策,实际上就是增加美元供应量,实行贬值,这也是导致人民币升值的原因。 近30年中国外汇储备 3)利差 所谓利差理论,拿中美两国来说就是,中国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的差额近似等于中美两国的利率差额。进入两千年以后,中国国民总产值迅速增长拉动需求和投资增长,投资回报率较美国更高,中美两国利差达到3%左右,根据利差理论,人民币会因此升值。 4)通货膨胀 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两国货币汇率由二者的通货膨胀率决定,即如果中国通货膨胀率高于美国则人民币应该贬值,如果通胀率低于美国则人民币应该升值。但是这一理论并不

人民币升值文献综述

人民币升值综述概论 前言: 2005年美国众议院通过一项法案——《舒默修正案》,要求人民币立即升值24.5%否则就会对中国产品征收反补贴关税。这是近年来要求人民币升值现象的一个缩影。2005年以来,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升值的呼声越来越高。那么,人民币升值的原因是什么?对我国经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中国政府和企业应该如何应对?面对这些疑问,我翻阅了大量的国内国外学者的论文,总结了学者们的主要的观点。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汇改,国民经济,出口产业,调整结构 一、人民币升值的阶段过程: 人民币升值之路,大体可以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5年7月~2006年6月这期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缓慢走高。 第二阶段:2006年7月~2008年8月随着2007年中国经济景气周期的登顶,人民币升值幅度也迅速加大,短短两年时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就从8:1升值6.8:1附近,升值幅度高达15%。 第三阶段:2008年9月~2009年2月突然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让人民币汇率进程进入了第三阶段。由于这一时期中国重新盯住美元,导致人民币对欧元、英镑等其他货币大幅升值。 第四阶段:2009年3月至今美国开始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美元对欧元及其他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发生显著贬值。由于中国考虑到此前人民币升值和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企业打击甚大,因此人民币依然紧盯美元,这就导致人民币对其他主要货币发生贬值。 二、人民币升值的原因: (一)、国内经济发展的要求 1、我国经济的发展要求人民币升值。货币是一国经济实力的体现。一般来说,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得到提高时,本国的货币在世界经济中也会占有相当

的重量。中国经济发展举世瞩目,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奇迹。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们愿意接受人民币,作为国际结算货币、储备货币和储备货币。那么对人民币的需求就要增加,面临升值压力。 2、大量的国际收支顺差使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我国目前的状况是“双顺差”:经常项目和资本金融项目都存在大量的顺差。一方面,国内产品成本较低,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明显的价格优势;另一方面,中国稳定的宏观政治经济形式吸引大量的国际投资。从供求角度来说,贸易顺差会造成外币供大于求,外币相对本币贬值,本币升值压力就会凸显。存在大量的顺差也是欧美要求人民币升值的一个原因,他们认为人民币币值过低是造成中国贸易顺差的主要原因。 3、人民币升值预期施压人民币升值。中国经济取得的成绩增强了世界对中国投资的信心。同时,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越来越强,大量的国际热钱也进入中国,造成中国外币供给量过多,冲击国内的货币市场,面临更大的升值压力。 (二)、国际社会的压力 1、美国率先挑起汇率战。美国是鼓噪人民币升值的最主要的国家。其实美国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中国是美国的最大债权国,如果人民币升值,中国所持有的美国国债就会缩水,有利于减轻美国的负债压力;二是人民币升值,中国产品的竞争力下降,也会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 2、欧洲日本施压压力。美国为刺激国内经济,一直实行“弱势美元”的政策,对其他货币一直贬值,而人民币实行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相对其他货币也是贬值,欧盟也认为人民币应该升值。日本为保住在亚洲的经济地位,幻想用类似“广场协议”的文件打压人民币。 三、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总体来说,人民币升值在短期内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的影响是弊大于利: 1、影响我国的对外贸易。首先,人民币升值会使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会逐渐消失,国际市场竞争力下降,导致出口减少;一些外贸型的出口企业会受到影响,甚至会破产倒闭;间接会影响到我国的就业情况;其次,对于进口型的企业会从中收益,进口商品的价格成本会下降,进口增加,对国内产业带来冲击。 2、增加就业的压力,恶化就业形势。我国存在大量的劳动力,再就业人员、

美国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美国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摘要:近年来一方面:美国国内制造业受到严重的困境,失业率不断上升。另一方面:中美贸易逆差的连年增加。从而使得人民币汇率问题屡屡成为中美两国关系中的焦点。美国国内把制造业面临的困境以及中美贸易的失衡的原因的人民币过度低估。在此背景下,美国频频向人民币汇率问题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而人民币汇率的背后则存在着中美两国巨大的利益博弈。 关键字:人民币;汇率问题;中美关系;利益博弈;中美贸易逆差 The impact of the RMB exchange rate U.S.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one hand: the U.S. domestic manufacturing serious difficulties, risin g unemployment. On the other hand: Sino-US trade deficit increased year after year. So that the RMB exchange rate often become the focus of Sino-US relations. United States, and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facing difficulties because of Sino-US trade imbalance over the yuan undervalued. In this context, the United States frequently to put pressure on the RMB exchange rate to revalue its currency. The RMB exchange rate is the existence of the two countries behind the great interests of the game Keywords: Renminbi; exchange rate issue; Sino-US relations; interests of the game; U.S. trade deficit

美元对英镑均衡汇率分析

美元对英镑均衡汇率分析 建立模型:Yt=β1+β2 X2+β3X3+β4X4+β5X5+β6Yt-1+μt 其中,Yt----美元对英镑的汇率,Yt=exchange rate (us/uk) X2---两国利率比率x2=us rate/uk rate X3---两国物价指数比率x3=us cpi/uk cpi X4---两国出口比率x4=us export/uk export X5---两国GDP比率x5=us gdp/uk gdp Yt-1--- 一阶滞后 相关数据 exchangerate(us/uk) UKEXPORT UKGDP UKCPI UKRATE USEXPORT USGDP USCPI USRATE 2000.01 1.595 65.9 202.5 2.3 6 65.9 9668.7 3.4 6 2000.02 1.512 67.5 204.6 3.1 6 67.5 9857.6 3.5 6.5 2000.03 1.47 72.2 208.1 2.1 6 72.2 9937.6 3.5 6.5 2000.04 1.492 73.4 209.1 2.1 6 73.4 10027.9 3.4 6.5 2001.01 1.426 74.7 210.1 1.9 5.75 74.7 10141.7 3.4 5 2001.02 1.404 73.4 211.3 2.3 5.25 72.4 10202.6 3.4 3.75 2001.03 1.47 71.2 212 2.4 4.75 71.2 10224.9 2.7 3 2001.04 1.45 70 212.2 2.1 4 70 10253.2 1.8 1.75 2002.01 1.4 69.3 212.5 2.4 4 69.3 10313.1 1.2 1.75 2002.02 1.5 71.4 213.7 1.9 4 71.4 10376.9 1.3 1.75 2002.03 1.6 71.6 216.2 1.5 4 71.6 10506.2 1.6 1.75 2002.04 1.6 65.8 249.2 2.6 4 65.8 10588.8 2.2 1.25 2003.01 1.58 69.4 256.1 2.1 3.75 173.5 10744.6 2.9 1.25 2003.02 1.65 67.9 257 2.5 3.75 174.6 10884 2.2 1 2003.03 1.66 68.5 259.3 1.9 3.5 178.3 11116.7 2.2 1 2003.04 1.78 69.5 272.2 2.4 3.75 186.9 11270.9 1.9 1 2004.01 1.84 70.9 275.1 1.7 4 193.9 11472.6 1.8 1 2004.02 1.81 71.9 277 2.2 4.5 199.3 11657.5 2.8 1.25 2004.03 1.81 72.1 277.8 2.3 4.75 204.6 11814.9 2.7 1.75 2004.04 1.92 72.9 279.1 3.1 4.75 208.6 11988.9 3.4 2.25 2005.01 1.89 73.3 279.8 3.2 4.75 213.8 12198.8 3 2.75 2005.02 1.79 76.3 281.2 3 4.75 215.7 12373.1 2.9 3.25 生成新序列: x2 x3 x4 x5 Yt-1 1 1.4782609 1 47.746667 1.0833333 1.1290323 1 48.179863 1.512 1.0833333 1.6666667 1 47.753964 1.47 1.0833333 1.6190476 1 47.957437 1.492 0.8695652 1.7894737 1 48.270823 1.426 0.7142857 1.4782609 0.986376 48.284903 1.404 0.6315789 1.125 1 48.23066 1.47 0.4375 0.8571429 1 48.318567 1.45

历年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教学内容

历年人民币对美元汇 率

1950年~2007年11月27日的相关数据第一组数据:(1950年~1952年) 1950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57亿美元;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随物价浮动; 1951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45亿美元;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随物价浮动; 1952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08亿美元;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随物价浮动; 第二组数据:(1953年~1979年) 1953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90亿美元;1953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 1美元; 1954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88亿美元;1954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元人民币兑换 1美元; 1955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80亿美元;1955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元人民币兑换 1美元; 1956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17亿美元;1956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元人民币兑换 1美元; 1957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23亿美元;1957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 1美元; 1958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70亿美元;195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 1美元; 1959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05亿美元;1959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 1美元;

1960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46亿美元;1960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元人民币兑换 1美元; 1961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89亿美元;1961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 1美元; 1962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81亿美元;1962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元人民币兑换 1美元; 1963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19亿美元;1963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 1美元; 1964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66亿美元;1964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 1美元; 1965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1.05亿美元;1965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 1美元; 1966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2.11亿美元;1966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 1美元; 1967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2.15亿美元;1967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 1美元; 1968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2.46亿美元;196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 1美元; 1969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4.83亿美元;1969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 1美元; 1970年中国外汇储备净值为:0.88亿美元;1970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2.46 元人民币兑换 1美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