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清末立宪研究综述

清末立宪研究综述

清末立宪研究综述
清末立宪研究综述

清末立宪研究综述

立宪运动是清末政治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1905年,清政府曾派五大臣出国“考察政治”;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12月5日,清末立宪派开始结成组织推动君主立宪;1907年9月宣布“预备仿行宪政”,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代表人物纷纷响应;1908年8月,各团体以清政府并无实际行动,乃派代表联名上书,请求速开国会、颁布宪法,清政府用查禁政闻社予以打击;1911年5 月清政府组成皇族内阁,彻底暴露了集权皇室的阴谋,立宪运动失败。

一、研究清末立宪的资料

立宪运动对于中国政治制度近代化、清朝的覆亡、辛亥革命的发生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学者研究这一段历史常用的史料约有六类:一、报刊资料,如《申报》、《时报》、《预备立宪公会报》、《民立报》、《顺天时报》、《中外日报》、《民报》、《新民丛报》、《东方杂志》等;二、官书资料,如《大清实录》、《光绪朝东华录》、《光绪政要》、《清史稿》、《清朝续文献通考》、《政治官报(内阁官报)》等;三、档案资料,主要藏在中国“一档馆”;四、私人日记、文集,如《郑孝青日记》、《荣庆日记》、《张謇全集》及康有为、梁启超、袁世凯等人的文集;五、年谱、传记及一般论著;六、史料汇编等。

二、国内清末立宪研究状况

(一)20世纪90年代前清末立宪的研究状况

关于清末立宪研究情况,1989年以前,清末立宪的研究是近代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建国后至90年代以前的研究,主要是作为辛亥革命的背景来叙述,甚至当做革命的对立面来批判,多是否定的评价。“文革”前17年中,关于清末立宪的研究不为中国近代史研究者重视。胡绳武、金冲及合著的小册子《论清末的立宪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算是较少的专门性论著之一。有关观点都是夹杂在辛亥革命史的论著中论述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和《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文集》等书中辑录了很少一部分。人物方面的只有李时岳的《张謇与立宪派》(中华书局1962年)。1957年由于受“左”的思潮的影响,对立宪运动更是一棒打死,持完全否定态度。“文革”期间,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9年版)算是较早研究清末新政的专著。十年浩劫之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逐渐从总体上把新政作为一个研究对象,进行专题研究,并多有正面的评价,清末立宪运动史的研究一时变成热门,一批新成果,新观点脱颖而出。建国后至90年代以前,据不完全统计,与清末新政研究直接相关的论文有百篇之多,约为文革前的十倍之余。

(二)20世纪90年代后清末立宪的研究状况

1.著作方面

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渐出现了一股颇具规模的研究热潮,立宪研究成为热点。国内的学者已做出了不少的研究成果,出现了一些有分量的论著。董方奎著《清末政体变革与国情之论争——梁启超与立宪政治》,韦庆远、高放、刘文源著《清末宪政史》,侯宜杰著《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张连起著《清末新政史》等几部相关作品相继问世。董方奎著从立宪派代表人物梁启超与清末政体变革关系入手,探讨了近代中国民主进程与国情的关系,认为“当时的中国缺乏建立资产阶级议会君主立宪及民主共和的条件”。韦庆远等人的著作从清政府的角度,主要利用清廷档案史料,围绕清政府实施宪政的重大举措,穿插叙述了立宪派和革命派的对策和活动,对立宪运动中的派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宣布预备立宪、改官制等进行了全面考察。该著对清末立宪持否定态度,认为是清廷的假立宪,是政治骗局。侯宜杰著作大量利用民间报刊资料,对预备立宪和立宪运动,即清政府由上而下的政治改革运动和立宪派由下而上的爱国民主运动,以及两者之间的互动进行考察。张连启著《清末新政史》,则对清末新政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并对其给予充分肯定的评价。另外,王晓秋、尚小明主编的《戊戌维新与清末新政——晚清改革史研究》的下篇清末新政研究,对清末宪政改革也进行了具体研究。郭世佑著《晚清政治革命新论》和萧功秦著《危机中的变革——清末现代化进程中的激进与保守》,也都以相当大的篇幅对清末新政及立宪给予较高评价。萧功秦认为“就改革的深度和广度,就其对中国此后的历史影响而言,更为重要的是就这一全国性的变革运动对于现代化宏观研究理论价值而言,新政的重要性已超过十九世纪后期的洋务运动和十九世纪末的戊戌变法运动。”郭世佑更是认为“在近代中国,试图以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的君宪运动无疑也意味着中国社会的重要大变革,意味着非同寻常的政治革命。”殷啸虎著《近代中国宪政史》的第三章对清末预备立宪进行了论述,作者没

有像有些论著简单把预备立宪定性为假立宪,而是进一步指出“不可否认,在主观上,清廷未尝不想通过学习西方,尤其是学习日本的政治制度,通过实行君主立宪,来摆脱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走上富国强兵之路。”作者认为宪政运动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治改革的目的与改革本身发生了矛盾”,清廷“想通过‘立宪’,维护清王朝的皇权和集权”,不可避免

走向失败。卞修全的《立宪思潮与清末法制改革》对立宪思潮在清末盛行的原因和该思潮兴起、发展、高涨以及最终与民主革命思潮并轨的过程进行更加全面、细致、深入的论述,对立宪思潮从缓行向激烈演进的轨迹加以探讨;另一方面,分析立宪思潮对开始於20世纪初的清末法制改革的推动作用.以及在立宪思潮推动下,清末法制改革的具体进行情况和内容;最后对立宪思潮与清末法制改革进行总体评价和理性思考,以期从中得出有益的历史经验。

台湾张玉法著《清季的立宪团体》,认为清季推动宪政,以立宪团体为主要机关。当时热心推动立宪的领袖人物,皆以组织团体为进行之方。倡导立宪的领袖人物首推康有为,其弟子梁启超辅助甚力。戊戌变法时期的保国会、南学会虽不以推动立宪为主要目的,实开组织团体、推动政治改革之先河。康梁于戊戌政变后,先后组保皇会、帝国宪政会、政闻社等团体,成员虽多在海外,其运动力和影响及于国内。国内的立宪团体,以张謇所组的预备立宪会、杨度所组的宪政公会、张国溶所组织的宪政筹备会,以及粤商自治会等影响最大。海内外立宪团体曾联合发动三次全国性的大请愿,迫使清廷将预备立宪的年限,由九年缩短为六年,并成立资政院以为国会的预备,成立咨议局以为省议会的预备,又建立内阁制度。民国建立之初的诸多民主措施,实奠基于晚清预备立宪时期,而预备立宪的主要推动力则为许多立宪团体。立宪运动与革命运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立宪运动的地方上的政制改革研究,有张守真《清季东三省的外患与政制》。古伟瀛《清廷的立宪运动(1905-1911):处理变局的最后抉择》强调清廷在朝野强大压力与革命势力严重的威胁下采取的行动。

2.论文方面

二十年来关于清末立宪运动的论文也涉及到很多问题,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

(1)预备立宪的评价。清末宪政改革之初有贬有褒,近年明显以褒为主。董方奎指出,用政治学观点去考察清末社会特点、政体与国情的关系,具体分析预备立宪的内容及进程,就不难发现,在长期封建专制统治的中国,其民主进程起步的最佳方案,并不是英式虚君制或美式共和制,仍以二元君主立宪制较为适宜。实施预备立宪是可行的、必要的。黄达诚、侯宜杰、李育民等人视清末宪政改革为中国民主化或政治制度近代化的起点或开端。侯宜杰指出:“1906年预备立宪基本国策的确立,标志着清政府业已承认封建专制政治制度的破产,由此开始着手进行的政治改革,陆续做了不少筹备工作,逐步向君主立宪制度迈进,同样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政府的预备立宪和立宪派的努力奋争,清末的政治制度确实发生了明显变化,成为中国政治制度近代化的开端。”预备立宪失败的原因,侯宜杰认为有三个方面:一是清廷“缺乏主动性和紧迫感,刚惶自用,拒绝接受意见,措施保守而迂缓”;二是缺乏改革事业进行到底的坚强领导核心;三是“政府腐败透顶”。杨小川则认为,“皇权弱化注定了宪政的短期而亡”,“薄弱的社会经济基础是宪政失败的根源”。此外,学者还对清政府实行预备立宪的原因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认为清政府进行宪政改革,“除了内忧之外,还由于帝国主义压迫的国际环境,迫使它试图通过立宪以求自强,摆脱弱国地位,避免亡国亡种的危险。清末预备立宪的发生,……既是统治阶级的自救措施,又是中国近代化运动演化的必然结果。”同时,在近代化浪潮的冲击下,统治集团的分化组合,日俄战争的刺激也起着很大作用。有的学者还对清末预备立宪是否符合当时中国国情、对日本明治宪政的模仿与保留进行了研究。至于立宪运动的失败原因,有学者指出应从清统治者的权力欲望与立宪派的民主要求等方面的矛盾的不调和去探讨立宪运动失败的必然性。

(2)对立宪派的评价问题。关于立宪派的阶级基础,是一个争论较多的问题,针对民族资产阶级上层是立宪派的阶级基础,中下层是革命派阶级基础的观点,朱英、侯宜杰认为,立宪派的阶级基础不仅仅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而是整个民族资产阶级。立宪派应该和清政府区分开,“在预备立宪期间,立宪派与清政府虽有依存、一致之处,但又存在着严重的矛盾、分歧。”对于立宪派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侯宜杰认为:“立宪派响应和参加革命本是一件值得赞扬的好事。可是非但得不到肯定,反而被当作投机,这是不公正的。”同时他认为在革命中也存在立宪派同革命派争夺政权以及立宪派“拆台”,的问题。如何看待立宪派在保路运动中的作用,论者认为:“资产阶级立宪派在保路中具有很大的矛盾性他们既是运动的领导者和民主革命不自觉的发动者、又是运动的阻挠者和民主革命的破坏者。然而,正囚为有了立宪派的努力倡导,保路运动才能形成如此宏大的规模,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承认保路运动的重大意义,就应该肯定资产阶级立宪派在保路运动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3)对资政院谘议局的评价也出现了与传统迥异的观点。侯宜杰指出资政院虽“不是正式的议会”,存在许多可“非议之处”,但它“拥有议决国家财政预算、决算、税法和公债的职权”,“拥有议决宪法以外各种新定法典及其嗣后修改的职权”,“是具有一具独立性的立法权限不太完全的立法机关,其结构成份、内部组织、纪律处分等等,均与立宪国家的议会雷同其会议程序、议事规则、表决方法及两届会议的实际表现,都证实它的独立性和民主性,

说明绝不是封建专制机关”;“决不是政府控制下的咨询或御用捧场机构”。而谘议局已“具备了本省的立法权和监督行政、财政权,职责权限与立宪国家的地方议会类似,体现了它是一个初级形态的地方议会”。罗华庆认为“民选”议员始终扮演了资政院的主角,在院里起了“关键作用”;而“钦选”议员并未能真正左右资政院。资政院整体性倾向“突出表现为力争

宪政法权”,并开始酝酿“议会政党”,大多数议员由议政而“间政”、“监政”,说明资政院已“初步具备”“在法理上所属的宪政性质”。韦庆远等人也肯定“资政院第一次常年会这样多多少少反映一点民意的法定机构还是亘古以来的首创”;“对于民主宪政运动的发展,客观上多少起了一点促进作用”。这一时期对谘议局的研究逐步细节化,倾向于对各地尤其是江苏、浙江等省浩议局的考察。

(4)在清末地方自治问题上存在两种不同意见。陆建洪持基本否定态度,而马小泉则肯定其“作为近代地方政治革新的先导,构成了中国早期政治现代化的一个阶梯”,但又带有“浓厚的官办色彩”。对责任内阁的评价也产生了一些新认识。董方奎倾向于肯定的态度,理由是“由在野党组织内阁的条件还不成熟”,而“内阁中的七名皇族,都是支持立宪的”对于奕匡力内阁,“应以其是否赞成君主立宪为准,而不应以是否皇族为准”,故“反对者仍是从狭隘的反满出发,其持论是不可取的”。“皇族内阁”“作为权宜之计,作为过渡内阁”.“又何尝不可为”。侯宜杰认为“若单纯就人事而言这个内阁是违背立宪原则的”,“若从制度本身而论,较之军机旧制则有很大进步”。

(5)宪政改革从中央、地方官制改革着手,学者们对此基本上持肯定态度。当然徐军在肯定的同时又认为“只属于方式、方法范畴的统治术改革.不是根木统治制度的改革。沈振群从结构分析入手.通过对表层官称、中层机构设置及深层机构运转三个层面近代化状况的剖析,肯定官制改革“突破了绵延千年的封建政体,开创了我国近代资产阶级政体的先河”,袁亚忠则认为它“加速了社会总危机的全而爆发”,“实为清末政局发生重大变化的转折点”,政治体制改革的成果最终亦付之东流。

(6)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是清政府预备立宪的一个重要步骤,有的学者对其动因、作用进行了研究。有人认为:五大巨出洋是有主客观原因的。它是“统治阶级内部一批开明官僚直接敦促的结果;是国内民主革命潮流的不断高涨和立宪派积极呼吁的结果;是帝国主义为了推行自己的浸华政策的需要。”有人认为这一行动是由内外原因促成的,外因是日俄战争的刺激和民族危机的严重。内因是江浙立宪派对地方督抚和军机大巨的策动。并且这是一个曲折发展、缓慢演变的过程。对于其产生的社会影响,归纳起来,主要有以厂几点:“清王朝以政府名义派遣重臣出洋考察政治,以期择善而从,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的结果直接影响了清政府下决心立宪;促进了立宪派的形成和立宪运动的发展;刺激了人民的民主觉醒。”“考政大臣的主张和方案系统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上层部分人士对宪政的认识和谋划,”但由于五大臣的根本目的是封建皇朝“起衰救危”,因而他们的主张和方案得不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拥护和支持。罗华庆还对清末第二次考政进行了分析,认为:“如果说第一次考政推动清廷作出了预备立宪的决策,那么第二次考政,则进一步帮助清廷确立了预备立宪的模式,即日本明治宪政。”

(7)围绕立宪问题,不仅朝野之间斗争激烈,朝廷内部也纷争不断,有些学者对这些派别以及由派别斗争引发的政潮进行了分析。王开玺根据清廷内部对君宪制的不同态度划分出速行、缓行和反对三个派别。董丛林认为这只是思想分野,而非“组织分野”。雷俊把急进和缓进两派统称为“官僚立宪派”,并把一向被视为保守和反对立宪的慈禧、铁良等人也归入其中。一些学者还具体分析了清末政争的焦点丁未政潮及其影响。程为坤、雷俊都认为袁瞿党争实质是官僚立宪派或改革派内部缓、急两派的权力之争。张践指出,政潮“使满汉矛盾全面加深”,“是预备立宪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郭卫东则分析了康梁立宪派卷入政潮的过程、目的及后果,认为“失大于得”。

从以上学者们对于立宪运动的评价,可以看出,会因时、因势而不同,而我们应当对立宪运动做出科学研究和客观评价,必须尽可能摆脱政治的束缚和时代的影响。并且目前的研究对一些问题还缺乏深刻的说理和有力的论证如:①清廷的顶备立宪与立宪派所要求的立宪,是一回事还是两回事?如是后者,区别在哪里?②君主立宪制是封建主义的国家制度还是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它与封建君主制有何异同?立宪派的政治纲领属于哪种性质?③立宪派所要保留的君主能否代表地主买办阶级行使最高统治权?是封建君主还是资产阶级的“虚器”?保留君主是否等于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秩序?站在封建主义立场?其间的区别又是什么?④立宪派是否只要求改变政体,不要求改变国体?如果要求改变,是要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还是要资产阶级专政?⑤立宪派是跟着清廷搞立宪骗局还是同清廷的假立宪进行斗争?是中途投降清廷还是坚持到底?斗争的性质是什么?⑥君主立宪制和民主立宪制是国体的不同还是政体的不同?两种国家组织形式是同一阶级的还是两个阶级的?革命派与立宪派的关系如何?分歧何在?是目的相同、手段有异,还是二者并异?反对使用暴力手段,是否等于反革命、阶级敌人?判断政党阶级属性不同的主要标准,是以政治纲领为主还是以手段方法为主?

⑦立宪派的阶级基础是什么?这种阶级基础是否决定着它不是革命的力量,只是进步与反动之分,而无革命与妥协之别?民族资产阶级上层本来是新生的先进的革命的阶级的一部分,

它是怎样变得“反动”的? ⑧理论上的革命与改良的关系问题,时代潮流间题。⑨对人物、立宪团体等的研究比较薄弱。如对郑孝胥、荣庆等人研究就比较欠缺等。如果能将这些基本问题进一步讨论清楚了,关于立宪派的功过是非、立宪运动的作用好坏大小等问题的评价.恐怕就易于解决一些了。

三、国外清末立宪研究

清末立宪在国外关于中国史的研究中也占有重要地位。现就国外清末立宪相关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作简要介绍。

英国学者卡梅伦的《中国的维新运动(1898—1912)》(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31年版(英文版))是最早的综合研究清末新政的一部专著。该书共十章,对清末新政的各项改革作了详细地阐述。卡梅伦认为这次改革在教育、预备立宪运动、军事等方面取得了成功和进步,同时对清末的禁烟运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卡梅伦还探讨了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但他认为辛亥革命中断了清末新政的施行,并表示惋惜。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的《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一书,在中国备受重视,也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史不可多得的著述,该书分上下两卷,在下卷中对清末立宪有专题论述。

梅恩伯格的《中国立宪政府的出现(1905—1908):慈禧太后认可的概念》(弗洛里达国立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英文版))一书专从政治改革的领域对清末立宪运动作了详细的考察和分析。他认为,清廷的预备立宪是进步的,是适应历史发展方向的,但他认为清政府的这次运动仍然是一次“传统的运动”,因而其改革的真实目的和本质正是为了维护它的王朝。同时他还指出清政府之所以推迟立宪运动,是因为统治阶级旧的惯性造成的。

傅因彻的《中国的民主:1905—1914年地方、省和中央三层次的自治运动》(澳大利亚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英文版))一书同样对清末立宪进行研究。在这本书里,傅因彻对1905至1914年,地方、省和中央三层次的自治运动作了比较全面和系统的论述。他认为清末的自治运动是中央和地方合力促成的。但他同时也指出,地方自治的权力仍然很微弱,各级议员所追求的还是国家整个政治的民主化,以避免中央高度集中的政治权力。傅因彻还看到了国际方面对清末自治的影响,认为一些自治组织的出现与列强对敌方土地权的争夺有着不可否认的联系。总的来看,作者在该书中对清末的自治运动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美国学者裴士丹的《迈入20世纪的中国:张之洞与一个新的时代》(密歇根大学出版社1978年版(英文版))研究清末立宪人物的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作者认为张之洞始终坚持国家官僚的立场,对中央也是始终是忠诚的。通过对张之洞的研究,作者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在晚清的政治格局之中,中央和地方督抚的利益具有根本一致性。

清末立宪研究文献目录

一、大陆

报纸及期刊:

《预备立宪公会报》(1908-1909),预备立宪公会发行。

《申报》(1905-1911),美查股份有限公司发行。

《时报》(1909-1911),上海发行,香港蝠池书院出版社2006年版。《宪报》(1906),上海杭息庐发行。

《东方杂志》(1904-1911),商务印书馆发行。

《顺天时报》,日本外务省创办,北京发行。

《新民丛报》,中华书局2008年版。

《政治官报》(1907-1911),清政治考察政治馆主办,官报局印行。《民吁日报》(1909),于右任、谈善吾等人创刊,上海发行。

《国风报》(1910-1911),发行人何国桢,上海发行。

《大公报》,创办人英敛之,天津发行。

《广益丛报》,创办人杨庶堪,重庆发行。

《正宗爱国报》,创办人丁宝臣,北京发行。

《北洋官报》,创办人袁世凯,天津发行。

《大同报》

《民声丛报》,创办人陈其美。

《民报》

《振华五日大事记》

《复报》

《北洋法政学报》

《绍兴自治报》

《女报》,上海女报社发行。

《新民丛报》(1904)。

《万国公报》(1904),上海

《政法学报》(1902)。

《中国立宪史》,《北洋政学旬报》第1-43册。

著作:

載澤等纂:《預備立憲京內官制全案》,清光緒間[1875-1908]。

康繼祖輯:《預備立憲意見書二卷》,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

壁上客:《立宪论与革命论之激战》,中西编译局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版。

李时岳:《张謇和立宪派者》,中西编译局光绪三十二年五月二十八日 [1906]年版。

《預備立憲公會第一年收支清冊》,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

《立憲國民讀本》,商務印書館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版。

《各省諮議局章程》,憲政編查館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版。

《立憲九年逐年籌備事宜》,光緒三十四年[1908]。

《欽定憲法大綱》,光緒三十四年[1908]。

鐘達編纂:《諮議局章程要義》,商務印書館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版。

高鳳謙編:《諮議局章程表解》。

杜亞泉編纂:《諮議局章程淺釋》。

高鳳謙編:《九年籌備憲政一覽表》。

陶葆霖編纂:《調查戶口章程釋義》,商務印書館宣統元年[1909]年版。

王士森編纂:《城鎮鄉地方自治章程要義》,商務印書館宣統元年[1909]年版。

鐘達編纂:《城鎮鄉地方自治章程論綱》,商務印書館宣統元年[1909]年版。

楊廷棟編纂:《城鎮鄉地方自治章程通釋》,商務印書館宣統元年[1909]年版。

孟森編:《諮議局章程講義》,預備立憲公會,清宣統元年[1909] 年版。

直省諮議局議員聯合會編:《直省諮議局議員聯合會報告書?議決案匯錄》,清宣統二年[1910]年版。

《宣統二年第一次常年會資政院會議速記錄》。

直省諮議局議員聯合會編:《直省諮議局議員聯合會第二屆報告書?記事錄》。

李家駒撰:《考察憲政大臣李家駒奏考察立憲官制錄繕成書敬陳管見折》,清宣統間[1909-1911]版。

沈其昌撰:《議員要覽》,預備立憲公會1910年版。

王树楠编:《张文襄公全集》,北平文华斋1928年版。

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第5卷)》,中华书局1958年版。

胡绳(继)武、金冲及:《论清末的立宪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下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

[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大清历朝实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

郭廷以编:《近代中国史事日志》,中华书局1987年版。

徐载平、徐瑞芳编:《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

林志钧编:《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89年版。

上海图书馆编:《汪康年师友书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989年出版。

林克光:《革新派巨人康有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董方奎:《梁启超与立宪政治:清末政体变革与国情之论争》,华中师大出版社1991年版。韦庆远、高放、刘文源:《清末宪政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曹从坡等编:《张謇全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出版。

戈斌辑主编,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硃批奏折,第三三辑, 内政(筹备立宪洋务运动文书档案其它) 军务营制》,中华书局1995年版。

[美]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陈仲丹等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徐宗勉、张亦工:《中国近代对民主的追求》,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周秋光编:《熊希龄集》,湖南出版社1997年出版。

夏新华编:《近代中国宪政历程:史料荟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方学尧:《清末立宪运动文选译》,巴蜀书社1997年版。

殷啸虎:《近代中国宪政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清末现代化进程中的激进与保守》,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1840-1926)》,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卞修全:《立宪思潮与清末法制改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高旺:《晚清的中国政治转型:以清末宪政改革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桑兵:《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宪政编查馆编:《清末民初宪政史料辑刊》,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版。

张海鹏、李细珠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中国近代通史第五卷:新政、立宪与辛亥革命(1901-1912)》,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版。

吴秀梅:《岑春煊与清末新政(1901-1907)》,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政治史研究室编:《晚清国家与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刘伟:《丙午立宪:大清王朝最后的变革》,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侯宜杰:《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徐爽:《旧王朝与新制度:清末立宪改革纪事(1901-1911)》,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周叶中、江国华主编:《博弈与妥协:晚清预备立宪评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怀校锋主编:《清末法制变革史料(上下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博士后报告:

彭剑:“宪政本土化中的集团政治:基于清季宪政编查馆的研究”,南开大学历史学专业2007年。

博士论文:

黄毅:“晚清立宪思想研究”,北京大学法律思想史专业1997年。

迟云飞:“清末预备立宪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1999年。

高旺:“晚清宪政改革研究”,北京大学政治学理论专业2000年。

王人博:“中国近代宪政思潮研究”,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专业2001年。

郑琼现:“近代中国立宪评论”,武汉大学宪法学专业2002年。

蔡礼强:“晚清大变局中的杨度”,中国社会科学院近现代史研究所2003年。

汪太贤:“晚清地方自治思想的萌生与演变:从鸦片战争至预备立宪前夕”,武汉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2004年。

岑树海:“清末立宪运动下的组党研究:从政党的产生看近代中国政治参与的变化”,复旦大学政治学理论专业2004年。

彭剑:“清季宪政大辩论:以《中兴日报》《南洋总汇新报》之论战为主体的探讨,”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2005。

李振武:“督抚与清末预备立宪研究”,中山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2007年。

孙德鹏:“清末君主立宪话语中的宪法概念”,中国政法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2008年。周新顺:“晚清立宪运动中的《东方杂志》(1904-1911)”,南京大学2009年。

曹晶晶:“早期《顺天时报》与清末立宪(1901-1911)”,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

李卫华:“报刊传媒与清末立宪思潮”,厦门大学2009年。

柴松霞:“出洋考察团与清末立宪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郭绍敏:“清末立宪与国家建设的困境”,南京大学政治学系2009年。

硕士论文:

章志远:“清末立宪改革:回顾与反思”,安徽大学1999年。

赵鉴军:“清末预备立宪时期宪政编查馆研究”,河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2004年。

冯素芹:“辛亥革命前后江苏立宪派政治活动评议”,扬州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2005年。孙燕:“留日学生与清末立宪运动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周福振:“清末肃亲王善耆研究”,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2005年。

陈涛:“清末宪法制度研究”,中山大学2005年。

杜旅军:“1898-1911: 梁启超立宪思想的萌生与转变”,西南政法大学2005。

梁银湘:“走向共和, 共和的走向--以清末立宪为中心”,复旦大学2005。

孙琦:“清末立宪与民变”,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童元秀:“杨度君主立宪思想述论”,华中师范大学2006。

魏湘:“晚清立宪的分析:关于《钦定宪法大纲》与《重大信条十九条》对比分析”,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秦天:“清末立宪运动中的广东谘议局与地方政治博弈:以广东禁赌案为研究个案”,中山大学2006年。

杨雄威:“日暮途穷:清末预备立宪时期的言路”,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宫凯:“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成果缕析”,河南大学2006年。

孙训华:“论辛亥革命前后立宪派的心路历程(1906-1913)”,河南大学2006年。

万红:“梁启超宪政思想演进之探究”,河南大学2008年。

郑伦班:“军机处与清末中枢机构改革初探著”,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2008年。邵司立:“清末制宪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江轶:“清末江苏立宪派立宪活动研究(1905-1911)”,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吕小林:“熊希龄的宪政思想及实践”,中山大学2009年。

黄飞:“梁启超戊戌变法前后政治思想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王杨:“清末宪政中的第四种权力”,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

王太元:“论张謇、梁启超立宪思想及其实践活动之异(1905-1911)”,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杨帆:“清末度支部探略”,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

邓捷:“论清末预备立宪中立宪缓行思想”,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期刊论文:

“立宪政治主义”,《政法学报》1903年第3期。

黄觉人:“论自治立宪”,《安亭旅沪同乡报》1910年第5期。

寿文:“论创立宪法当先立目的”,《生计》1912年第3期。

子骏:“立宪政治与野心家”,《戊年日报》1919年第35期。

凌霄一士随笔:“清末筹备立宪以资政院示国会雏形”,《国闻周报》1931年第8期。

德蒋:“训政与预备立宪”,《鞭策周刊》1932年第1期。

胡汉民:“论所谓‘立宪’:评‘宪法草案初稿’”,《三民主义月刊》1934年第3期。

钱端升:“评立宪运动与宪草修正案”,《东方杂志》1934年第31期。

周樸:“清末预备立宪略史”,《光华大学学报半月刊》1935年第4期。

王登:“中国立宪之史的考察”,《兴中月刊》1937年第1期。

李怀尹:“清末的立宪和反立宪”,《中国建设》1946年第3期。

谢兴尧:“论戊戌变法与立宪”,《新建设》1953年第11期。

刘桂玉:“辛亥革命前后的立宪派与立宪运动”,《历史教学》1952年8月。

祁龙威:“论清末的预备立宪公会”,《光明日报》1964年5月20日。

“帝国主义列强赞扬和支持清末‘立宪’”,《历史教学》1965年第7期。

张天保:“清末的‘预备立宪’”,《历史教学》1966年第2期。

耿云志:“论清末立宪派的国会请愿运动”,《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5期。

草放:“试论清末‘预备立宪’的实质及其意义”,《社会科学》1981年第4期。

乔志强:“清末立宪运动的几个问题”,《晋阳学刊》1981年第5期。

李文海:“论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历史档案》1982年第1期。

杜耀云:“清末立宪派与辛亥革命”,《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3期。

吴嘉勋:“立宪运动中梁启超国家学说述解”,《江海学刊》1982年第5期。

吴桂龙:“谎言难挽残局—满清末年的预备‘立宪’”,《文科月刊》1983年第4期。

“清末四川‘筹备立宪’档案选编”,《四川档案史料》1984年第1期。

郑永福:“评清末筹备立宪中的地方自治”,《中州学刊》1984年第3期。

朱金元:“清末预备立宪的发生原因及其客观作用”,《学术月刊》1985年第2期。

乔志强:“论清末立宪运动与‘预备立宪’—辛亥革命前十年史札记之八”,《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1985年第4期。

迟云飞:“预备立宪与清末政朝”,《北方论丛》1985年第5期。

黄德发:“日俄战争与中国的立宪和革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1985年第6期。

朱贤枚:“慈禧为何搞假‘新政’、‘仿行立宪’”,《江西教育学院学刊》1986年第2期。

赵晓雷:“‘中体西用’与新生产方式渐进—论清末洋务运动、维新新政、预备立宪之关系”,《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2期。

朱金元:“试论清末五大臣出洋”,《学术月刊》1987年第5期。

郑大华:“清末预备立宪动因新探”,《求索》1987年第6期。

黄德发:“汤化龙立宪活动评述”,《江汉论坛》1987年第10期。

侯宜杰:“清末筹备立宪时期的杨度”,《近代史研究》1988第1期。

郑大华:“关于清末预备立宪几个问题的商榷”,《史学月刊》1988年第1期。

伊杰:“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的动因及其演变过程”,《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3期。

张锡勤:“论立宪派与清政府在立宪问题上的纷歧”,《求是学刊》1989年第5期。

董方奎:“论清末实行预备立宪的必要性及可能性—兼论中国近代民主化的起点”,《安徽史学》1990 年第1期。

程为坤:“袁瞿党争及其对清末宪政改革的影响”,《清史研究通讯》1990 年第1期。

郭卫东:“丁未政潮中康梁派活动考略”,《历史档案》1990年第1期。

廖大伟:“袁世凯与预备立宪”,《史林》1990年第3期。

董丛林:“清末筹备立宪期间统治集团内部的思想分化”,《河北学刊》1990年3期。

陈荣勋:“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在晚清历史上的地位”,《齐鲁学刊》1990年第4期。

王开玺:“清统治集团的君主立宪论与晚清政局”,《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5期。

罗华庆:“载泽奏闻清廷立宪“三利”平议”,《近代史研究》1991第2期。

侯宜杰:“论清末立宪运动的进步作用”,《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3期。

侯宜杰:“预备立宪是中国政治制度近代化的开端”,《历史档案》1991年第4期。

罗华庆:“论清末资政院第二届常年会”,《河北学刊》1991年第4期。

侯宜杰:“预备立宪失败的原因”,《史学月刊》1991年第4期。

徐军:“试论清末官制改革”,《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

雷俊:“官僚立宪派与清末政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4期。李育民:“试论清末的宪政改革”,《求索》1992年第4期。

罗华庆:“略论清末资政院议员”,《历史研究》1992年第6期。

孔祥:“张之洞与清末立宪别论”,《历史研究》1993年第1期。

侯宜杰:“评清末官制改革中赵炳麟与袁世凯的争论”,《天津社会科学》1993年第1期。

中国第一档案馆:“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补遗”,《历史档案》1993年第3期。

刘平:“慈禧新政评议”,《学海》1993年第5期。

石立民:“岑春煊与袁世凯”,《社会科学家》1993年第5期。

徐友春:“晚清政府机构改革述评”,《学海》1993年第6期。

宫玉振:“载泽与清末预备立宪”,《北京档案史料》1994年第2期。

张践:“丁未政潮与预备立宪”,《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

吴纫:“张謇代程德全所拟奏折剖析—兼论张、程尚未从主张立宪转倾向共和”,《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

丁进军编选:《清末宪政编查馆拟定政事结社集会律》,《历史档案》1994年第4期。

岑红:“1909年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政治心态”,《江海学刊》1994年第6期。

沈振群:“清末政治体制改革刍议”,《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朱英:“清末新政与清朝统治的灭亡”,《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2期。

马小泉:“晚清政府对地方自治的操纵与控制”,《历史档案》1995年第4期。

王开玺:“清统治集团君主立宪论评析”,《清史研究》1995年第4期。

林志玲:“论立宪运动中的权力之争与辛亥革命”,《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

谢俊美:“清末新政失败论议”,《历史教学》1995年第11期。

吴春梅:“预备立宪和清末政局演变”,《安徽史学》1996年第1期。

谢霞飞:“清末督抚与预备立宪的宣示”,《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朱英:“晚清史研究的新趋向”,《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1期。

王守中:“从甲午到清末中国两次改革运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谢霞飞:“清末督抚与预备立宪的宣示”,《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刘硕:“地方督抚与清末预备立宪”,《河北学刊》1996年第5期。

周秋光:”熊希龄与清末立宪”,《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第5期。

刘高葆:“端方与清季预备立宪”,《学术研究》1996第6期。

杨小川:“掉入陷井的清末宪政”,《探索与争鸣》1996年8期。

喻大华:“试论立宪运动的失败原因及其理论误区”,《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6期。

殷啸虎:“近代中国宪政运动的发生及其反思—关于清末‘立宪’的几个问题的探讨”,《法学》1997年第8期。

迟云飞:“端方与清末宪政”,《辛亥革命史丛刊》1997年第9辑。

陈向阳:“90年代清末新政研究述评”,《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1期。

王开玺:“资政院第一次常年会中立宪派政治主张述论”,《清史研究》1998年第3期。

邓红洲:“张之洞‘从缓’‘从速’立宪论”,《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3期。

郭成伟、杜学亮:“清末预备立宪的必然性”,《中国法律年鉴》1999年第1期。

迟云飞:“清季主张立宪的官员对宪政的体认”,《清史研究》2000年第1期。

耿云志:“从革命党与立宪派的论战看双方民主思想的准备”,《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6期。

李秀清:“中国宪政实践史上移植西方法的第一次尝试—清末立宪活动述评”,《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刘冰冰:“论汤寿潜的立宪思想及其社会实践”,《齐鲁学刊》2002年第6期。

朱仁显:“论清末立宪派的议会思想”,《学术月刊》2002年第6期。

方宝璋:“清末筹备立宪中审计思想初探”,《历史档案》2003年第1期。

陈文英:“1986-2000清末立宪研究综述”,《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刘仕慧:“袁世凯与清末立宪运动”,《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李细珠:“试论新政、立宪与革命的互动关系”,《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3期。

王开玺:“论资政院中的立宪派议员”,《史学集刊》2003年第3期。

秦升阳:“吉林立宪运动初探”,《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王敏:“‘中间地带’:晚清上海报人与立宪运动—读季家珍《印刷与政治》”,《学术月刊》2003年第11期。

岑树海:“近代中国政党的发轫—谈清末立宪运动下的组党试验”,《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林来梵、凌维慈:“中国立宪主义的起点—对清末君主立宪主义的一个省察”,《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4期。

萧功秦:“清末新政中的保守主义思潮—立宪运动百年的反思”,《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张培田、陈金全:“清末预备立宪的史实考论”,《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宋四辈:“清末‘预备立宪’刍议”,《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张玉光:“清末立宪运动与商人的宪政诉求”,《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第01期。

陈文英:“预备立宪公会与1910年国会请愿运动”,《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陈文英:“清末预备立宪公会宪政启蒙传播活动述论”,《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田东奎:“清末立宪中的满族因素”,《政法论坛》2006年第5期。

季鹏:“立宪运动及立宪派与民初议会制的建立”,《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5期。

黄俊军:“清末预备立宪与立宪运动异同论”,《求索》2006年第6期。

迟云飞:“晚清预备立宪与司法‘独立’”,《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李振武:“袁、张、周有无联衔奏请立宪”,《广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温勇:“清末立宪团体与革命团体之比较”,《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刘劲松、朱福惠:“戊戌变法的性质是立宪吗?”,《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8期。

张海鹏、李丹:“清末立宪思潮”,《兰台世界》2007年第16期。

陶钟灵:“清末预备立宪的法文化视角解读”,《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

马克锋:“晚清立宪运动的失败原因与历史启示”,《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彭剑:“清季预备立宪九年清单并未宣布开国会年限”,《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3期。

李鼎楚:“清末宪政语境中‘司法独立’的三种认知倾向—以预备立宪期间官员的言论为分析对象”,《法商研究》2008年第4期。

徐小明:“晚清君主立宪思想的历史考察”,《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钟显添、林植:“清末《申报》的立宪舆论研究—对两个观点的质疑”,《兰台世界》2008年第5期。

邓联繁:“迟到的清末立宪—清末立宪的回眸与反思”,《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余元启:“清季预备立宪九年清单没有宣布开国会年限吗?—与彭剑博士商榷”,《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6期。

杨雄威:“边缘与中心:清末预备立宪时期的‘言路’和‘舆论’”,《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6期。

姜涛、邱志红:“清末立宪新政缘何失败?”,《人民论坛》2008年第14期。

秋风:“清末立宪成功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人民论坛》2008年第14期。

涂明凤、刘小玲:“清政府预备立宪败因探析—以暴力革命与和平革命冲突为视角”,《理论月刊》2008年第8期。

刘佳:“康有为君主立宪思想简评”,《兰台世界》2008年第9期。

薛玉琴:“清末立宪时期马相伯的政治意识与政治参与”,《史学月刊》2009年第2期。

王晓秋:“试论清末京城立宪派”,《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周福振:“论肃亲王善耆的立宪实践活动”,《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邢丽雅:“戊戌维新与立宪运动述论”,《历史档案》2009年第4期。

汪太贤:“清末官吏对立宪与地方自治关系的认识与表达”,《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4期。

常安:“清末立宪中的民族因素”,《宁夏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张兰馨:“张謇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蒋德海:“清末立宪,丑剧还是悲剧”,《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5期。

侯宜杰:“清末的言论结社集会自由”,《史学集刊》2009年第5期。

潘崇:“杨寿楠与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兼论两路考察团考察成果的不同来源”,《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郑海麟:“从黄遵宪《与陈伯严书》看晚清政局”,《文史知识》2009年第10期。

邵勇:“汤寿潜与清末预备立宪”,《江南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杨湘容:“试析辛亥革命前《申报》的舆论导向—以对民变的报道与论说为例”,《民国档案》,2010年第1期。

王红梅:“清末宪政思潮的勃兴对商人的影响”,《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第1期。

明燕飞、高亚洲、陈斌:“晚清政府立宪失败的原因剖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孔祥吉:“黄遵宪若干重要史实证”,《清史研究》2010年第2期。

陈照亚:“光绪三十四年八月初一日颁布开国会年限解读”,《历史档案》2010年第2期。

周彦、李丹:“清末新政与中国近代化”,《历史档案》2010年第2期。

梁严冰:“丁未政潮与清末政局”,《历史档案》2010年第2期。

吴爱萍:“从维新变法到辛亥革命:清末民初宪政实践的考量”,《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郑师渠:“清王朝的最后10年:以清政府的新政为中心的考察”,《人民政协报》2010年9月27C3。

华友根:“董康与近代中国立法”,《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秋季号。

王勇:“清末立宪运动的观念史演变背景及其内在逻辑”,《法学评论》2011年第1期。

二、香港、台湾

著作:

張朋園:《梁啟超與清季革命》,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五十三年[1964]年版。

孫會文:《梁啟超的民權與君憲思想》,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民國五十五年[1966]年版。

亓冰峰:《清末革命與君憲論爭》,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五十五年[1966]年版。

渤海壽臣輯,實行立憲彙編:《辛亥革命始末記》,文海出版社民國五十八年[1969]年。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主辦:《中國近代的維新運動:變法與立憲研討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七十年 [1981]年版。

沈桐生輯:《光緒政要》,文海出版社民國七十一年[1982]年版。

張守眞:《清季東三省的外患與政制》,復文七十二年[1983]年版。

荆知仁:《中國立憲史》,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三年[1984]年版。

沈云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輯:801-805》,文海出版社民國七十三年[1984]年版。張玉法:《清季的立憲團體》,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版。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16.清季立憲與改制》,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五年[1986]年版。

李炳南:《辛亥革命起因之分析》,正中書局民國七十六年[1987]年版。

張云樵:《伍廷芳與清末政治改革》,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七十六年[1987]年版。

古偉瀛:《清廷的立憲運動(1905-1911):處理變局的最後抉擇》,知音出版社民國七十八[1989]年版。

何鳳嬌:《中國近代憲政大事年表》,國史館民國八十一年[1992]年版。

林啟彥、黃文江編:《王韜與近代世界》,香港教育圖書公司2000年版。

高明士:《戰後臺灣的歷史學研究》,國科會民國九十三年[2004]年版。

張朋園:《立憲派與辛亥革命》,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九十四年[2005]年第三版。

论文:

李守孔:“論清季立憲運動—簡論梁啟超、張之立憲主張”,《幼獅學報》民國四十九年第2期。張朋園:“清季諮議局議員的選舉及其出身之分析”,《思與言》民國五十七年第5期。

李守孔:“清季河南之諮議局”,《中原文獻》民國五十七年第1期。

李守孔:“清末之諮議局”,《史學集刊》民國五十八年第2期。

張雲樵:“晚淸之君主立憲運動”,香港大學硕士论文1970年。

孫會文:“晚清前期‘變法論’對西方議會制度的態度和‘君主立憲’主張的形成”,《國編館刊》民國六十三年第3期。

劉汝錫:“憲政編查館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六年。

王樹槐:“清末民初江蘇省的諮議局與省議會”,《師大歷史學報》民國六十七年第6期。

蘇雲峰:“湖北省諮議局與省議會(1909-1926)”,《近史所集刊》民國六十七年第7期。

李守孔:“晚清之立憲運動”,《復興月刊》民國六十七年第11期。

劉紀曜:“預備立憲時期的督撫與仕紳—清季地方主義的再檢討”,師大歷史所民國六十八年碩士論文。

謝瑞智:“清末之立憲運動與制憲沿革之研究:從比較法觀點論述”,《公民訓育學報》民國七十二年第1期。

蔡體楨:“江蘇與預備立憲(1900-1911)”,政大政研所民國七十五年碩士論文。

張朋園:“立憲派的「階級」背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二十二期(上) 民國八十二年六月。

林美莉:“清末革命派與立憲派關於引用外資主張的理論分析”,《國史館館刊復刊》民國八十三年第17期。

羅久蓉:“救亡陰影下的國家認同與種族認同:以晚清革命與立憲派論爭為例”,《“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論文集》,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八十三年版。

孫廣德:“清末憲政運動時期民主政治的提倡與設計”,《政大學報》民國八十四年第71期。

李哲浩:“梁啟超與近代中國政治思想:民權與君憲思想為探討的中心”,文化中山所民國八十四博士論文。

許惠文:“報刊輿論與清末預備立憲(1905-1911)--以《申報》、《東方雜誌》為中心之探討”,政大歷史所民國八十八年碩士論文。

Li-Min Liou,“Book Review: Print and Politics: ‘Shibao’ and the Culture of Reform in Late Qing China by Joan Judge”,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三十三期民國八十九年六月。

沙培德:“「利於君,利於民」:晚清官員對立憲之議論”,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四十二期民國九十二年十二月。

楊中立:“梁啟超與清末立憲運動”,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九十三學年度。

曾聖文:“清末「立憲運動」的發展與影響--以立憲派與清廷間互動為中心的觀察”,《育達人文社會學報》民國九十三年七月。

李啟成:“近代憲政視野中的晚清彈劾軍機案”,《法制史研究》民國九十五年六月。

范永聰:“晚清時期中國知識分子的君主立憲論——以《東方雜誌》為中心的探討”,《亞洲文化》2010年6月第三十四期。

樊學慶:“「剪髮易服」與晚清立憲困局(1909-1910)”,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六十九期民國九十九年九月。

三、英文著作:

Meribeth E. Cameron, The Reform Movement in China 1898-1912,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31.

Arthur W. Hummel, Eminent Chinese of the Ch?ing Period (1644-1912),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43.

Mary Clabaugh Wrignt, ed. China in Revolution: The First Phase 1900-1913,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8.

Philip C. Huang, Liang Ch?i-ch?ao and Modern Chinese Liberalism,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72.

Ki Hang Kim, Japanese Perspectives on China?s Early Modernization: The Self-strengthening Movement, 1860-1895, A Bibliographical Survey (Michigan abstracts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works on Chinese history),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74.

Paul A. Cohen and John E. Schrecker, Reform in Nineteenth Century China, Harvard University East Asian Research Center, 1976.

John K. Fairbank and Kwang-Ching Liu,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 ol. 11: Late Ch'ing, 1800-1911, Part 2,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0.

Norbert Meienberger, The Emergence of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in China (1905- 1908): The Concept Sanctioned by the Empress Dowager Tz'u-Hsi. Peter Lang, 1980.

John H. Fincher, Chinese Democracy: The Self-Government Movement in Local, Provincial and National Politics, 1905-1914,St. Martin?s Press,1981.

Jonathan D. Spence, The Gate of Heavenly Peace: The Chinese and Their Revolution, Penguin (Non-Classics), 1982.

George T. Yu and Robert A. Scalapino, Modern China and Its Revolutionary Process: Recurrent Challenges to the Traditional Order, 1850-1920,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Ranbir V ohra, China?s Path to Modernization: A Historical Review from 1800 to the Present, Prentice-Hall, 1987.

Paul A. Cohen,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Wang T?ao and Reform in Late Ch?ing China (Harvard East Asian Monographs),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1988.

Tu-ki Min, National Polity and Local Power: The Transformation of Late Imperial China (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 Monograph Series),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1990.

Kauko Laitinen, Chinese Nationalism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Zhang Binglin as An Anti-Manchu propagandist (Scandinavian Institute of Asian Studies Monograph Serie s, No. 57), Curzon Press, 1990.

Douglas Robertson Reynolds, China, 1898-1912: The Xinzheng Revolution and Japan (Harvard East Asian Monograph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Roger R. Thompson, China?s Local Councils in the Age of Constitutional Reform, 1898-1911,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Douglas R. Reynolds, China, 1895-1912: State-S ponsored Reforms and China?s Late-Qing Revolution: Selected Essays from Zhongguo Jindai Shi (Modern Chinese History, 1840-1919) (Special Studies in Chinese History), M.E.Sharpe 1995.

Joan Judge, Print and Politics: …Shibao? and the Culture of Reform in L ate Qing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Philip C. Huang, Code, custom and legal practice in China: The Qing and the Republic Compared (Law, Society, and Culture in China Series),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Rebecca Karl, Rethinking the 1898 Reform Period: Political and Cultural Change in Modern China,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2.

Joshua A. Fogel, Late Qing China and Meiji Japan: Political and Cultural Aspects, Eastbridge, 2004.

John E. Schrecker, The Chinese Revolution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Praeger, 2 edition, 2004.

Peter Zarrow, China in War and Revolution, 1895-1949 (Asia?s Transformations), Routledge, 2005.

John King Fairbank and Merle Goldman, China: A New History,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econd enlarged edition, 2006.

The Politics of Historical Production in Late Qing and Republican China (Leiden Series in Comparative Historiography), BRILL, 2007.

Richard J. Smith, The Qing Episteme: Thought, Culture, and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8.

Jonathan Fenby, Modern China: The Fall and Rise of a Great Power, 1850 to the Present, Ecco, 2008.

William T. Rowe, China?s Last Empire: The Great Qing (History of Imperial China),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英文论文:

Edward John Michael Rhoads, “The New Kwangtung: Reform and Revolution in China (1895-1911)”, Ph.D. Dissert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1969.

Daniel H. Bays, “Chang Chih-tung and the Politics of Reform in China (1895-1905)”, Ph.D.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71.

Joseph W. Esherick, “Reform, Revolution and Reaction: The Chinese Revolution of

1911 in Hunan and Hupeh”,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1972.

John E. Schrecker, “The Reform Movement of 1898 and the Meiji Restoration as Ch?ing-i”, in Akira Iriye, ed. The Chinese and the Japanese: Essays in Political and Cultural Interaction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0.

Luke S.K. Kwong, “On the 1898 Reforms Revisited: A Rejoinder”, Late Imperial China, V ol. 8, No.1, June 1987.

Chang P?eng-yuan, “Constitutionalism in the Late Qing—Conception and Practice”, 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 V ol. 23, No.1, October 1989.

Paul Christopher Hicky, “Bureaucratic Centralization and Public Finance in Late Qing China (1900-1911)”, Ph.D. Dissert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1990.

Chen-kuan Chuang, “Liang Ch?i-ch?ao and the Chinese Constitutional Movement”, 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 V ol. 25, No. 4, July 1992.

Young-tsu Wong, “Revisionism Reconsidered: Kang Youwei and the Reform Movement of 1898”,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 ol.51, No.3, August 1992.

Kristin Eileen Stapleton, “Police Reform in A Late-imperial Chinese City: Chengdu, 1902-1911”, Ph.D. Dissert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1993.

Joan Judge, “The Factional Function of Print: Liang Qichao, Shibao, and the Fissures in the Late Qing Reform Movement”, Late Imperial China, V ol. 16, No.1, June 1995.

Douglas R. Reynolds, “China, 1895-1912: State-Spon sored Reforms and China?s Late-Qing Revolution”, 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 V ol.28, Nos.3-4, Spring-Summer 1995.

Seungjoo Yoon, “The Formation, Reform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Zhang Zhidong?s Document Commissioners, 1885-1909”, Ph.D. Dissertation, Har vard University, 1999.

四、日文著作:

井田輝敏:《近代國家と立憲思想:近代憲法思想史研究序說》,酒井書店,1976。

横山英、曽田三郎编:《中国の近代化と政治的统合》,渓水社,1992。

李暁東:《近代中国の立憲構想:厳復?楊度?梁啓超と明治啓蒙思想》,法政大学出版局,2005。野村浩一:《近代中国の政治文化:民権.立憲.皇権》,岩波書店,2007。

田中比呂志:《近代中国の政治統合と地域社会:立憲?地方自治?地域エリート》,研文出版,2010。

日文论文:

横山英:“20世紀初期の地方政治近代化についての覚書”,《中国の近代化と地方政治》勁草書房1985年。

川島真:“光緒新政下の出使大臣と各立憲運動”,《東洋学報》75-3.4,1994年3月。

孫安石:“清末の政治考察5大臣の派遣と立宪运动”,《中国社会文化》1994年第9期。孫安石:“光緒新政期、政治考5大臣の日本訪問”,《歴史学研究》1996年6月第685号。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