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官帽椅

官帽椅

官帽椅

官帽椅

——文人墨客的潇洒与古人对黄金比例的初识文人墨客的潇洒

官帽椅以其造型酷似古代官员的官帽而得其名。传统的官帽椅的搭脑做成官帽的轮廓外形,中间高起,与左右凹梁形成一定的角度,两头稍弯,形似古代纱帽翅。搭脑两端、左右扶手的前端有圆滑的出头,称为“四出头官帽椅”;没有出头的是“南官帽椅”(在南方使用得多,又称“文椅”),搭脑与扶手部位都是自然流畅的软圆角。也有一说是,官帽椅高挺的后背,从侧面看跟宋朝官帽后高前低的造型相似,因此得名。

从现代的眼光看,“官帽椅”的名字未免有些高高在上、有着直接利益目标的含义,但在古代没有这些有色眼光,而备受清高、傲气的文人喜爱。这与古代科举制度有关,“文”是走向仕途的必经之路,而官帽则是文人“考取功名、步入仕途”的愿望,也是一种“乐观入世”的精神象征。早在宋朝之前,官帽前身的“灯挂椅”就十分普遍。简约而流畅、高大而灵动的造型,浑然有力、端庄大气,常见于文人墨客的客厅、书房、卧室。五代十国名画《韩熙载夜宴图》,多位宾客就是坐在没有扶手的官帽椅上,舒适休闲、自然惬意,生活气息浓厚,椅子软垫的下方,冒出了“官帽”的出头。北宋李公麟的《白描罗汉像》中,罗汉就坐在宽大的官帽椅中,随意的坐姿看起来潇洒飘逸,从容祥和。文徵明、董其昌等著名书法家还曾经在官帽椅的背板上书写文章,足见古代文人对官帽椅的喜爱。

古人对黄金比例的初识

现代人常常认为传统设计不讲几何、不够科学,诟病古代家具太硬、太古板、太不舒服,不像西方现代沙发那样,软塌的填充面料、包围感很强的皮质面,让人坐在其中倍感放松减压。其实并非如此,官帽椅就能轻易击破这一认识误区。

有研究表明,古代官帽椅的设计其实蕴含着黄金比例的审美观念,比如椅子的高度与宽度、椅背与椅脚的比例,常常是遵循黄金比例而设计的。比如常见的42厘米高的椅脚、66厘米高的椅背,接近这一比例。另外,官帽的“s”形背板,不仅是做雕花、镶板、书法等装饰设计的地方,其造型贴合人体脊椎的造型,不仅靠坐起来舒适,也符合健康养生的人体工学。另外,像《韩熙载夜宴图》记录的一样,中国传统崇尚硬木,但为了改善坐感,古代人在生活懂得为椅子增加软垫,用变通的方法将设计与生活融合在一起。

家具设计-开题报告

一、选题依据 我国家具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家具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己经充实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家具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已不仅仅是一种物质需要,也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种精神需求。而且,起居室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用来弘显一个家庭的气度与公众形象的重要场所。家具的品质体现着人们生活质量的高低。不同的自然社会环境塑造了不同的家具特征,家具作为文化和艺术的产物,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来说,都需要有其自己的风格和特点,社会毕竟是在发展,是在进步的,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会表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因此,现代中式风格(起居室)家具的设计时代性和民族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现代中式风格(起居室)家具设计要求家具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并存,既能体现时代气息、又带有浓郁民族特色,同时还适应现代工业化生产。也就是巧妙地把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与时代潮流相结合,使其既具有古典家具的艺术特质,又具有现代家具的艺术效果。因此,现代中式家具应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的、绿色的、人文的家具复合体。 二、研究进展 目前在我国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家具工业体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者良好的教育背景和日益个性化的价值观念,对家具产品及服务水准的期望越来越高,家具市场也已进入了产品细分、市场细分、商圈细分的营销阶段,家具经营也逐步向家居文化方向延伸,企业专业化、产品系列化和市场细分化,将是家具行业发展的趋势。 事实上,现代中式家具的起步已有10多年的历史。当前,国内已有很多专家、学者作了一些理论上的探讨,很多家具厂商也作出了很多努力,开发出一批集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于一体的家具产品。开始只是个别家具企业(如联邦集团、顺德三友家具有限公司的部分产品)为在市场中突出产品的个性,增强市场竞争力而推出的现代中式家具新产品;后来许多高校家具专业的老师对“现代中式家具”的研究,现代中式家具才上升到理论上的研究,并形成成熟的现代中式家具概念。

隋唐五代时期的家具文化研究

隋唐五代时期的家具文化研究隋唐是我国家具史上一个大变革时期,上承秦汉,下启宋元,融会国内各民族文化,大胆吸收外来文化,出现不少新型家具,特别是高型家具继续得到发展,大大丰富了中国古典家具的内容。隋唐时期,家具以雍容华贵为美,有刻意追求繁缛修饰的倾向。至五代时,家具风格改为崇尚简洁,为宋代家具的风格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隋唐五代的家具出现了两个变化:一是坐具类家具的品种增多和桌的出现。椅子在中原地区逐渐流行,当时称为“倚子”。几、案的高度与坐具的高度有关,坐具高了,几、案也势必加高,这样就引起大多数家具向高型发展,而高型家具的发展又会对住室高度、器物尺寸、器物造型、装饰产生一系列影响。二是家具种类增多,以致可按使用功能分类。如坐卧类家具有凳、椅、墩、床、榻等;凭倚承物类家具有几、案、桌等;贮藏类家具有柜、箱、笥等,架具类家具有衣架、巾架等,其他还有屏风等。 五代时,家具造型向简练方向发展,许多家具在结构上借鉴了中国建筑大木构架的做法,形成框架式结构;构件采用圆形断面,线条流畅明快;腿与面之间加有牙子和矛头。 一、家具类型 隋唐家具仍分七大类,即坐具、卧具、承具、凭具、庋具、屏具和架具。

1三彩陶塌(西安唐墓) 2独坐小榻(墩煌) 3四出头官帽椅(敦煌) 4圈椅(杨耀据唐《宫中图》复原) 5三彩钱柜(西安唐墓) 6椅(西安唐墓壁画) 7圈椅(唐《纨扇仕女图》) 8纨扇仕女图(月样杌子) 9方凳(卫贤《高士图》) 10长桌及长凳(墓高窟第473窟壁画) 11屏风、案、桌、扶手椅(五代王齐翰《勘书图》) 12方桌(墓高窟第85窟壁画) 13住宅内的床(墓高窟第217窟壁画) 14桌、靠背椅、凹形床(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1)坐具 隋唐是席地坐与垂足坐并存的时代,继续发展的坐具和新出现的坐具主要是为了适应垂足,如凳类、筌蹄、胡床、榻以及椅类等。 凳类坐具如四腿八挓小凳,见于敦煌壁画。敦煌唐代壁画嫁娶图还绘有宽体条形坐凳,供多人同坐。还有一种圆凳,圆形坐面,下有凳腿,为西安西郊唐墓出土的彩陶说明唱俑所坐。这时新出现一种平面呈半圆形称为“月样杌子”的垂足坐具。 唐《宫中图》中的壸门大案与月样杌子 筌蹄用竹藤编制,圆形,在南北朝时已出现在佛教活动中,隋唐流行于上层家庭。西安王家坟唐墓出土一件三彩持镜俑就坐在这样的筌蹄上,作腰鼓状,上下端及腰部都有绳状纹。 西安王家坟唐墓出土坐于筌蹄上的三彩俑 胡床即马扎,在隋唐继续流行。众多出土模型和壁画显示,隋唐的独坐式小榻多为壸门式。还有一种可坐多人的长榻,唐代称“长连床”。

王世襄经典家具欣赏(下)

王世襄经典家具欣赏(下) 王世襄经典家具欣赏(下)尺寸:宽103.5厘米、深68厘米、高31厘米此炕桌应系宫作,桌面攒框镶整板,束腰,彭牙。牙板洼堂肚,浮雕卷草纹与螭龙纹。三弯腿,顶部转角螭龙头,腿足外翻,雕成龙爪装。包浆熟老,全品相。参阅:王世襄《明式家具珍赏》第114页,并著录于2011年首都博物馆《物得其宜——黄花梨文化展》明黄花梨三弯腿炕桌尺寸:宽64厘米、深51厘米、高25厘米此炕桌为明朝之物,抹头可见明榫。面攒框镶三板,下装穿带出梢支承。束腰,下装壸门式牙板,浮雕卷草纹。抱肩榫构造,三弯腿,足部向内弯曲兜转。参阅:王世襄《明式家具珍赏》第114页。明黄花梨有束腰三弯腿卷草纹炕桌尺寸:高29.2厘米、宽92.6厘米、深58.2厘米此炕桌造型及雕饰均为明式,比例优美纤秀。冰盘沿下接束腰,牙板上雕饰卷草纹,为晚明流行的家具装饰题材。牙腿相交之处,浮雕对称的如意云纹,三弯腿足部做成如意云纹状,与肩部纹饰遥相呼应。参阅:王世襄《明式家具珍赏》第114页。明黄花梨有束腰带矮老三弯腿炕桌尺寸:高28厘米、宽99厘米、深64厘米此炕桌桌面攒框镶面芯板,起拦水线,冰盘沿打漥,高束腰加矮老,壸门式牙板与腿足沿边造生动的卷草纹曲线,三弯腿,外翻马蹄足,底端支以方足。炕桌选料精美,造型古朴,线

条有力,实为佳作。参阅: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文字卷乙第8页。明黄花梨三弯腿螭龙纹炕几尺寸:73厘米、深40厘米、高23厘米此炕几既可在床榻上使用,又可席地单独使用。几面攒框镶独板,冰盘沿下起阳线,线下束腰,三弯腿承外翻卷云足,牙板浮雕螭龙纹整器造型简约,曲线婉转,典雅古朴。参阅:王世襄《明式家具珍赏》第114页。明黄花梨有束腰鼓腿彭牙炕桌尺寸:高29厘米此炕桌鼓腿牙极尽夸张,束腰外的肩、腿、内翻足几乎鼓成圆形。牙条用铲地浮雕,草龙及其莲花纹样疏密有致。参阅:王世襄《明式家具珍赏》第115页。清紫檀翘头供案尺寸:高20厘米、宽265厘米、深24厘米此案造型优美,案面攒边长条独板,冰盘沿,翘首,束腰镂雕条纹,牙板饰波浪构造,轮廊曲线自然与腿相接。通体色泽古樸,木纹精美,包浆莹润,器形稳重又不失俊秀,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参阅:王世襄《明式家具珍赏》164页。明末清初黄花梨螭龙纹六柱式架子床尺寸:高232厘米、宽225厘米、深155厘米此架子床制作精细,构思巧妙,装饰效果和结构完美统一。大部分构件可以徒手拆散,方便搬运,而组装后不摇不晃。由此也表明这张床的榫卯加工非常精密合理。攒框床顶承尘与床柱方孔套接,透雕螭龙纹挂沿和坠角。门围子和床围子分别用横料分为三截,分别装透雕螭龙纹卡子花和透雕螭龙捧寿纹绦环板,玲珑剔透,虚实处理得当,颇具美感。软床屉,坐卧凉

联邦椅

“联邦椅”:中国现代家具的里程碑 在世界家具的发展史上,中国家具所取得成就是璀璨夺目的。早在夏、商、西周、春秋各时期,中国已有大量青铜家具和木家具问世。秦汉时期,漆木家具便灿若星辰、艳如织锦。历经唐宋,到了16世纪的明代,中国家具业取得最为伟大的成就。明代家具在设计上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其造型蕴含的对比美、对称美、均衡美,以及整体的简洁和合度,至今犹令中外家具设计大师们叹若观止。可以说,明代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制造的顶峰,成为世界家具史上和人类文化的瑰宝。而历史延续到清末至民国,中国国运开始衰微,西方列强的入侵,使中国的家具及其设计由辉煌走向式微。西方现代家具的设计思想以新材料、新设备为先锋,裹挟着西方文化滚滚而来,中国的家具发展脉络开始模糊,风格出现断流。 近代史的百年屈辱使中国积贫积弱,面对着西方工业化浪潮和科技文明的挑战,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家具的振兴和中国现代家具的发展显得举步维艰。改革开

放后,随着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的日趋活跃,国外的资金、管理、技术开始涌入,中国家具才开始真正进入复苏期。 近20年来,中国的家具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在制造、销售、流通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制造领域的神速进步,连洋人也惊叹中国已成为家具的“世界工厂”了。但是,爆发式的重复建设、产品自主研发能力的低下、营销观念和实践的落后,使中国家具行业仍然处于产业分散、资源集中度低的阶段,中国仍然是一个家具的制造大国而不是制造和营销强国。 尽管如此,经过近20年来的发展,国人还是重拾了历史的信心,中国家具进入了“浴火重生”阶段,有着博大精深历史文化的中国传统家具在构建中国现代家具风格方面,仍然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主要表现在涌现了一批既能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家具文化,又能融合现代西方技术和设计思想的家具企业,推动中国现代家具在整体上开始从“无设计”、“仿设计”走向“有设计”发展阶段。中国传统家具发展的历史断流,以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家具风格的形成和蓬勃发展而得以续接。在此过程中,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广东不少企业,以消化和吸收港、台和意式家具风格为起点,充当了中国现代家具的先行者。而1992年由广东联邦家私集团原创开发的“联邦椅”,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家具发展杰出的一个代表作。 在人们的审美眼光中,尤其是从设计师的视觉出发,在各类家具中,椅子是最富于表现设计内涵的。从传统意义上来说,作为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椅子是除日本以外世界上几乎所有民族的最主要的室内用品,也是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器具。芬兰设计大师塔佩瓦拉曾说道:“椅子的设计是任何室内设计的开端。”这从中国明式的“官帽椅”、“打猎椅”以及历朝的“贵妃椅”、“太师椅”等长期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和仿制热潮中,得到一个侧面的反映。因此,长期以来,椅子一直是设计师关注的重点。 自国人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接触并广泛接受“沙发”这个舶来品以前,中国 的客厅家私其实就是椅子的概念。熟悉家具行业的人一定知道,作为目前家具行业领军企业之一的联邦家私,它最初的发家和发展,也是缘于椅子。从1984年创立起的藤椅,到八十年代中期在珠三角引起家私消费广泛“原木热”的第一、第二代联邦实木沙发,联邦似乎在初创时就将椅子的设计作为推动中国现代家具创新和发展的一个支点和突破口。 1992年的一次活动,在成就联邦全行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同时,也让联邦深刻地认识到,将中国传统家具文化以融合现代工艺、技术和适合现代人生活节奏、需求的方式进行继承和发扬,所迸发出来的产品文化张力和市场生命力居然如此强盛,由此也奠定了日后联邦坚持原创设计理念、造现代东方家具的发展基调。这次名为“92联邦金球奖设计大赛”的活动,是由联邦集团与中国家具协会、广 东省家具协会以及香港家私装饰厂商总会等行业机构联手,举办的建国以来首次

经典家具的细节描述

1985年9月,王世襄编著的《明式家具珍赏》经香港三联书店、文物出版社联合出版,填补了此门学问过去只有外国人有专著、中国人却没有这一令人遗憾的空白。一年之后,该书的英文版、法文版已经问世,德文版今年亦将付梓,在台湾亦已正式出版中文本,它得到了中外学术界的广泛重视。王世襄对古代家具的研究我是知之颇审的。他首先脱稿的是用了二三十年才写成的近三十万字、有七百多幅图的《明式家具研究》;而《明式家具珍赏》则是应香港三联书店之请,从前一稿中摘录出部分内容,把可以拍到彩色照片的实物收入图版编著成册的。所以真正能体现世襄研究成果的是《明式家具研究》。这是一部划时代的专著,相信它的出版,必将得到学术界的重视。 王世襄,号畅安,祖籍福建,1914年5月25日在北京出生。母亲金章,是著名的鱼藻画家。1938年,获燕京大学文学院学士。1941年又获该校文学硕士学位。1943年至1945年,在四川李庄任中国营造学社助理研究员。1945年10月至1946年10月,任南京教育部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平津区助理代表,在北京清理追还在战时被劫夺的文物。1946年12月至1947年2月,被派赴日本任中国驻日代表团第四组专员,交涉追还战时被日本劫夺的善本书。1947年3月至1948年5月,在北京任故宫博物院古物馆科长。1948年6月至1949年6月,由故宫博物院指派,接受洛克菲勒基金会奖金,赴美国、加拿大参观考察博物馆一年。1949年8月至1953年6月,先后在故宫博物院任古物馆科长及陈列部主任。1953年6月至1962年9月,在中国音乐研究所任副研究员。并于1961年,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讲授《中国家具风格史》。1962年10月至1980年10月,任文物博物馆研究所、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1980年11月至今,任文化部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研究员。同时,亦为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主要著作《清代匠作则例汇编》(佛作·门神作)1963年自刊油印本,1969年香港中美图书公司铅印本。《竹刻艺术》1980年4月人民美术出版社。《髹饰录解说》1983年3月文物出版社。《明式家具珍赏》1985年9月三联书店香港分店、文物出版社联合出版。《中国古代漆器》文物出版社、外文出版社合作出版。《明式家具研究》三联书店香港分店出版。 《明式家具研究(王世襄集)》由王世襄编著,袁荃猷制图,本书汇集了作者四十余年的研究积累和研究精华,被公认为中国古典家具学术研究领域的一部里程碑式的奠基之作。其重要贡献有三:一为创建了明式家具研究体系;二为系统客观地展示了明式家具的成就;三是从人文、历史、艺术、工艺、结构、鉴赏等角度完成了对明式家具的基础研究。作者对其所收藏及其所见的具有很高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明式家具,全面、深入地进行了学术性的研究,并结集出版。

官帽椅

官帽椅 ——文人墨客的潇洒与古人对黄金比例的初识文人墨客的潇洒 官帽椅以其造型酷似古代官员的官帽而得其名。传统的官帽椅的搭脑做成官帽的轮廓外形,中间高起,与左右凹梁形成一定的角度,两头稍弯,形似古代纱帽翅。搭脑两端、左右扶手的前端有圆滑的出头,称为“四出头官帽椅”;没有出头的是“南官帽椅”(在南方使用得多,又称“文椅”),搭脑与扶手部位都是自然流畅的软圆角。也有一说是,官帽椅高挺的后背,从侧面看跟宋朝官帽后高前低的造型相似,因此得名。 从现代的眼光看,“官帽椅”的名字未免有些高高在上、有着直接利益目标的含义,但在古代没有这些有色眼光,而备受清高、傲气的文人喜爱。这与古代科举制度有关,“文”是走向仕途的必经之路,而官帽则是文人“考取功名、步入仕途”的愿望,也是一种“乐观入世”的精神象征。早在宋朝之前,官帽前身的“灯挂椅”就十分普遍。简约而流畅、高大而灵动的造型,浑然有力、端庄大气,常见于文人墨客的客厅、书房、卧室。五代十国名画《韩熙载夜宴图》,多位宾客就是坐在没有扶手的官帽椅上,舒适休闲、自然惬意,生活气息浓厚,椅子软垫的下方,冒出了“官帽”的出头。北宋李公麟的《白描罗汉像》中,罗汉就坐在宽大的官帽椅中,随意的坐姿看起来潇洒飘逸,从容祥和。文徵明、董其昌等著名书法家还曾经在官帽椅的背板上书写文章,足见古代文人对官帽椅的喜爱。 古人对黄金比例的初识 现代人常常认为传统设计不讲几何、不够科学,诟病古代家具太硬、太古板、太不舒服,不像西方现代沙发那样,软塌的填充面料、包围感很强的皮质面,让人坐在其中倍感放松减压。其实并非如此,官帽椅就能轻易击破这一认识误区。 有研究表明,古代官帽椅的设计其实蕴含着黄金比例的审美观念,比如椅子的高度与宽度、椅背与椅脚的比例,常常是遵循黄金比例而设计的。比如常见的42厘米高的椅脚、66厘米高的椅背,接近这一比例。另外,官帽的“s”形背板,不仅是做雕花、镶板、书法等装饰设计的地方,其造型贴合人体脊椎的造型,不仅靠坐起来舒适,也符合健康养生的人体工学。另外,像《韩熙载夜宴图》记录的一样,中国传统崇尚硬木,但为了改善坐感,古代人在生活懂得为椅子增加软垫,用变通的方法将设计与生活融合在一起。

谈谈明代官帽椅的扶手结构

谈谈明代官帽椅的扶手结构 图一 明代官帽椅扶手部位的结构形式,是明代官帽椅很具时代特征的部位,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了解和掌握明代官帽椅扶手的结构特征,对区别明清官帽椅的时代差异,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图二 对传世文物的年代鉴定,是一门专业性和逻辑性很强的学问。比如我们要鉴定一件传世的青花瓷器是否是元代作品,那么我们必须对元代的青花瓷从器型、胎质、釉色以及制作工艺有一个全面了解,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对比依

据,我们的鉴定结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同样的要鉴定一件传世官帽椅是否是明代遗物,我们也必须对明代官帽椅的原生态情况有一正确了解,这是文物鉴定学的基本哲理。而违背了这个哲理,就难免带有臆测的成分。 图三 对明代官帽椅扶手原生态结构的探索,我们必须取之有道,不能妄设范例。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考察。 图四

图五 图六

图七 一、掌握明代墓葬出土的官帽椅造型 从考古学的角度看,墓葬是盖棺定论的,它有墓志铭记载着随葬器物的下限。古人的迷信思想认为,人死了就进入另一个极乐世界,所以常常把生前嗜好之物带入棺柩,其中也包括将生前的日用家具制成冥器入葬。根据现有出土资料统计,全国明代墓葬出土的官帽椅绝大多数是陶质的,少量是木质的。其扶手造型有三种形式:一是鹅脖与坐屉的连接点内移,不在前腿的延长线上。这种结构的典型实物,可以图一苏州王锡爵墓出土的官帽椅为代表。二是鹅脖与前腿一木连做。这一结构的典型器可以图二上海明代潘允征墓出土的官帽椅为代表。三是鹅脖在前腿的延长线上,但非一木连做。这种结构形式可以图三美国加州前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收藏的明墓出土陶官帽椅为例。全国明代墓葬中还出土了众多圈椅,其扶手下的鹅脖结构与官帽椅相同。请参见图四上海明潘惠墓出土的木圈椅、图五上海博物馆收藏明墓出土的陶圈椅、图六四川成都白马寺明墓出土的瓷圈椅。总之,明代墓葬出土的官帽椅和圈椅的扶手结构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并不使用联邦棍,这是应当引起我们重视的。若追根溯源,应是历史的孑遗,因为在宋代地宫和墓葬出土的扶手椅上,也不见使用联帮棍的现象。请参见图七北京房山区辽代地宫和图八山西大同金墓出土的扶手椅。 二、重视明代版画上绘制的官帽椅结构 明代的版画业十分发达,为戏曲、小说、说唱词话配置画面的风气十分盛行。有明一代二百七十余年,各时期各地区印刷的版画中绘制的官帽椅数以千计。著名版画家郑振铎先生对明代许多版画的质量和可信度曾作过客观评价,他说:“……几乎没有地方是被忽略了的,栏杆、屏风和桌子线条是那么齐整;老妪、少年以至少女的衣衫襞褶是那么柔软;大树、盆景、假山乃至屏风上的图画,侍女衣上的绣花、椅子垫子上的花纹,哪一点曾被刻划者所忽略过?连假山边上长的一丛百合花,也都不曾轻心的处置着。”所以明代版画上所反映的生活场景和家具的配置状况,为我们研究明代官帽椅的结构提供了可信资料。现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

中国古代坐具发展史简介

题目中国古代坐具发展简述姓名成博文 学号 091023 所在学院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班级专业建筑学102班 完成时间2013年12月21日

中国古代坐具发展简述 一、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坐具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器具必不可少的一种家居形式。历史的发展逐渐影响着坐具的造型、材料以及装饰艺术。 二、前言 中国古典家具的起源是世界家具史上最早的国家之一,其发展随着社会化的进程经历了多层次的变革。以明清家具作为中国家具的代表,在当今世界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无论从实用、鉴赏或者是收藏上,还是象征主人的生活品位与地位上,仍然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坐具作为中国古典家具的重要成员,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在长期劳动经验中总结出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是中国古典家具尤其是明清家具的重要代表。 三、正文 1中国家具的起源发展史简述。 中国家具起源于夏朝,大致分为七个阶段的发展历程与变革:第一阶段——夏、商、周:中国早期家具的雏形阶段,出现的第一个家具被命名为“榻”; 第二阶段——春秋、战国及两汉:此阶段诞生了比较低矮的家具; 第三阶段——魏、晋、南北朝:高形家具的出现; 第四阶段——隋唐及五代:高形家具盛典时期,高矮形家具并存

发展; 第五阶段——宋、元:高矮形家具较多、繁杂; 第六阶段——明:中国家具的鼎盛时期(因工具、工艺、材质的 发展与成熟); 第七阶段——清:家具的衰退期,但明清家具是中国家具的最具 影响力的代表。坐具的产生与发展。 2.坐具在古代中国的出现及发展进程的简述。 2.1夏商周时期。 商朝是我国青铜工艺产生以及发达的时期。当时将铜锡合金制成兵器、礼器、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工艺品等,创造了青铜文化,其中很多用具已具有木器家具的雏形。但此时人们刚从茹毛饮血、穴居等生活状态中脱离出来,没有垂足而作的习惯。因此坐具在此时还未出现。 2.2春秋、战国以及两汉时期。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木工工艺开始提升, 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家具结构。当时人们 的生活仍是坐、跪于地上,垂足坐已经出现但尚未普及,所以家具都比较低。但当时的 家具陈 设已经出现由低矮型向高型 演进的端倪。 独坐板枰:汉代出现新型小坐具,为历代坐具的鼻祖。 图1:独坐板枰 东汉画像石“西王母”拓片

椅子发展史

我倒有一篇这样的文章,不过没有图。如果你想要,不妨去下一本PDF格式的电子书,找找应该有的。 中国古代文化-古代工艺-中国家具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如璀璨繁星。而当中的一颗明星,更是令人瞩目,叹为观止。那颗明星便是历史悠久的中国古代家具。 中国古代家具史是一部“木头构创的绚丽诗篇”其历史悠久,自成体系,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无论是笨拙神秘的商周家具、浪漫神奇的矮型家具(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抑或婉雅秀逸的渐高家具(魏晋南北朝时期)、华丽润妍的高低家具(隋唐五代时期)、简洁隽秀的高型家具(宋元时期),还是古雅精美的明式家具、雍容华贵的清式家具......都以其富有美感的永恒魅力吸引着中外万千人士的钟 爱和追求。 由于受民族特点,风俗习惯、地理气候、制作技巧等不同环境的影响,中国古代传统家具走着与西方家具迥然不同的道路,形成一种工艺精湛、不轻易装饰、耐人寻味的东方家具体系,在世界家具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具有东方艺术风格特点。中国古代家具深深地影响着世界家具及室内装饰的发展。 史前--家具滥觞源远流长 中国古代家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史前时期,原始的先民们就用劳动的双手创造了家具,创造了家具艺术。当中,就有最古老的家具--席(供人席地而坐)和各种原始木器--木案、木俎、木几等,为低矮型家具的源头。 当然用我们今天的目光看中华民族幼年时代的家具艺术创作,是有些粗糙和幼稚,但它却是我国古代家具发展史上的童年。因为有了它,才会有以后浪漫神奇的低矮型家具,华丽润妍的渐高家具,民族精粹的明式家具,雍容华贵的清式家具。它是我国古典家具的源头,将永远显示着不朽的魅力。 彩桧木案于1978年在襄汾陶寺遗址2001号墓出土,用木板斫销成器。案面和案足外侧涂绘,所用的颜料大多为天然矿物,如红色用朱砂,赭色用赤铁矿。出土时,案板已稍塌陷,变形,案上正中放折腹陶(温酒器),此器为商周铜禁之祖型。它是我国迄今出土最古的木质家具。 夏商西周--原始古拙质朴浑厚 夏商时期家具乃是我国古代家具的初始时期,其造型纹饰原始古拙,质朴浑厚。这一时期家具有青铜家具(如青铜俎)石质家具(如石俎)和漆木镶嵌家具(如漆木抬盘)。漆木镶嵌蚌壳装饰,开后世漆木螺钿嵌家具之先河。

明式家具论文

明式家具 学号:20100402211*5 姓名:** 【摘要】本文主要是从明式家具的设计及其收藏价值,从明式家具对现在家具的影响出发,使人们对明式家具有新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明式家具,造型,装饰,优点,不足,现代家具,影响[Abstract]This test says the value of collect and design of Ming Furniture.And the influence to the Morden Furniture from Ming Furniture.Let people have new comprehension with the Ming Furniture. [Key Words]Ming Furniture,the value of collect,influence,moulding,decorate,Morden Furniture 引言: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具的要求也随之改变,明式家具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一.明式家具简介 明式家具是指自明代中叶以来,能工巧匠用紫檀木、酸枝木、杞梓木、花梨木等进口木材制作的硬木家具,虽然明式硬木家具在全国很多地方都生产,但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能工巧匠制作的家具最得大家认可。因此,人们公认苏式家具是明式家具的正宗,也称它为"苏州明式家具",简称"苏式"。 明式家具有别于明代家具。明代家具是明代家具,是专指在明代制作的家具。明代家具是时间概念。而明式家具则是艺术概念。两者有着本质区别。明式家具是我国明代形成的一项艺术成就,被世人誉为东方艺术的一颗明珠。在世界家具体系中享有盛名。主要指那种以硬木制作与明代和清代前期,设计精巧,制作精良,风格简约的优质家具。明式家具在工艺制作和造型艺术的成就已达到当时世界上最高的水平。是中国智慧的杰出代表。明式家具的风格特点。明式家具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就造型方面而言,它造型大方,比例适度,轮廓简练、舒展;就结构方面而言,它结构科学合理,榫卯精密,坚实牢固;就材料方面而言,它精于选料配料,重视木材本身的自然纹理和色泽;就工艺方面而言,雕刻红脚处理得当;就饰件而言,金属饰件式样玲珑,色泽柔和,起到很好的装饰作用。 二.明式家具的设计

中式官帽椅并不板正 实乃“以人为本”之坐具

京瓷家具:中式官帽椅并不呆板乃“以人为本”之坐具 今天,我们来站在官帽椅的肩膀上看人体工程学原理。不要以为官帽椅是玻璃棒槌——中看不中用,其实它是“以人为本”的坐具。官帽椅形如古代的官帽,故而得名官帽椅。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官帽椅在原有的传统工艺上有加入了现代的元素,它造型外观大气,使用非常舒适,非常复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构造。下面小编从官帽椅的组成、尺寸、坐面、坐姿来验证官帽椅是否一个“以人为本”的坐具。 官帽椅结构合理,符合人体曲线 从官帽椅的组成来看官帽椅主要由座面、扶手、搭脑与靠背板组成,当我们坐在官帽椅上时,重量从腿部和足部转移到臀部和股部,同时重量也分布到臂部和头部。从正侧面看,官帽椅的搭脑与靠背板组成“S”型,与人体的脊椎曲线基本相同,搭脑对应颈椎,靠背板则对应胸椎与腰椎,而且搭脑顶端的弧面也与头部的枕骨对应。当人体坐下且人的骨盆与脊椎失去直立状态时,头部的重力可通过颈椎与枕骨分散到搭脑上,胸椎与腰椎也能依托于靠背板的曲面而得到放松。官帽椅的这一绝妙设计反映了人类肢体的形态特征与基本需求,各个构件以及它们之间的构成关系不仅充分反映了人类坐的行为需要,更体现了坐的舒适与健康。 官帽椅尺寸得当,符合人体工程学 从科学的角度讲,当座椅的座高为400mm时,人体的活动度最高,疲劳感最强,如果高于或低于400mm,活动度随之降低,舒适感为之增强。而官帽椅的一般座高为520mm左右,不易使腰部感到疲劳,而且,前腿下截之间设踏脚板,缓解了活动度的不足。官帽椅的一般座宽为480mm以上,这样就符合了人体工程学大于等于460mm的标准,所以坐的舒适。 官帽椅座屉细密透气,能随人体的曲线下凹 虽然官帽椅的座面都以平直为主,但是大部分都在座面中设有竹、藤、棕等编织而成的软性座屉。这类座屉细密透气,在受压后能随人体的曲线自然下凹,以减轻座面对臀部与股部的挤压,使人久坐而不腿麻。 官帽椅连接巧妙,使人“坐”的身心健康。 官帽椅的靠背板与座面多呈直角关系,人只能正襟端坐,这样有利于养成良好坐姿。良好坐姿有益于精气神的凝聚和注意力的集中,还可达到预防颈、背痛的目的等。而且,良好的坐姿能使呼吸通畅,比较容易让浮躁的心情平静下来,它还能很好的体现人的精神风貌与内在气质。

家具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便携式渔凳——结合 姓名:陈飞 专业:工业设计 班级: 0902 学号: 0910104225 指导教师:许衍君 教师职称:工程师 开题日期: 2011年11月28日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轻工系 2011年11月 篇二:家具设计-开题报告 一、选题依据 我国家具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家具与人们的生 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己经充实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家具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 不可缺少的元素已不仅仅是一种物质需要,也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种精神需求。而且, 起居室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用来弘显一个家庭的气度与公众形象的重要场所。家具的品质体 现着人们生活质量的高低。不同的自然社会环境塑造了不同的家具特征,家具作为文化和艺 术的产物,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来说,都需要有其自己的风格和特点,社会毕竟是在发展,是 在进步的,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会表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因此,现代中式风格(起居室)家 具的设计时代性和民族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现代中式风格(起居室)家具设计要求家具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并存,既能体现时代气息、 又带有浓郁民族特色,同时还适应现代工业化生产。也就是巧妙地把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与 时代潮流相结合,使其既具有古典家具的艺术特质,又具有现代家具的艺术效果。因此,现 代中式家具应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的、绿色的、人文的家具复合体。 二、研究进展 目前在我国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家具工业体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者良好的教 育背景和日益个性化的价值观念,对家具产品及服务水准的期望越来越高,家具市场也已进 入了产品细分、市场细分、商圈细分的营销阶段,家具经营也逐步向家居文化方向延伸,企 业专业化、产品系列化和市场细分化,将是家具行业发展的趋势。 事实上,现代中式家具的起步已有10多年的历史。当前,国内已有很多专家、学者作了 一些理论上的探讨,很多家具厂商也作出了很多努力,开发出一批集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于 一体的家具产品。开始只是个别家具企业(如联邦集团、顺德三友家具有限公司的部分产品) 为在市场中突出产品的个性,增强市场竞争力而推出的现代中式家具新产品;后来许多高校家 具专业的老师对“现代中式家具”的研究,现代中式家具才上升到理论上的研究,并形成成熟 的现代中式家具概念。 到目前为此,现代中式家具已逐渐步入正常发展的轨道。 三、选题目的 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和住房条件的改善,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现 代中式风格家具自身所具有的实用性、时代性、民族性,体现出了中华文化特色又能适应现 代生活的需要,普遍受到了人们的青睐。所以,希望通过对现代中式风格(起居室)家具产 品设计,去探索出一套适合于现代生产、符合现代生活需要而有能跟上当前社会发展节奏的 现代现代中式风格(起居室)家具产品,能够满足起居室场所的气度与形象要求,来满足市 场的需求。

椅子的发展史

古椅的发展史 “有朋自远方来”现代人要怎么招呼呢? 一般的程序是:请朋友入座—泡茶—聊天。 那么,古人是怎么招呼远方来客呢? 其实步骤也是差不多的:请朋友上座—煮茶—寒暄。 从字面上来看,可能最大的差别就是泡茶和煮茶的分别,事实上“请朋友上座”这看似一样的动作,其实差别比煮茶和泡茶还要大。 当然,我说的差别并不是这个动作的差别,而是“入座”和“上座”中的那一个“座”字。座的词义有很多,在此主要是作名词“坐具”的意思,而我说的古今待客的第一个差别,也就是坐具的差别。 坐具的发展,最大的差别可以简洁地用四个字来总结,就是|:从低到高。 从书上和一些历史类的影视作品,我们不难知道在早期的时候,古人都是席地而坐的,直至后来桌椅板凳的出现才改变这一起居习惯,如下图: 图1 图1为四川成都出土的汉代画像砖《宴饮百戏图》。图中人物跽坐于席上,面前有俎案,上面放置了食物。 虽然现代说的“椅子”这个名称始见于唐代,在东汉之前根本就没

有椅凳,但椅子的形象却是可以上溯到汉魏时期传入“胡床”。 不要误会了,古“床”非今“床”|,那时“胡床”的“床”可不是我们今天睡觉用的“床”,在早期的时候,“床”是坐具而不是卧具。《说文》中解释:“床,安身之坐者。”显然,床是以坐为它的主要功能,所以说古今差别真的很大。 宋*高承《事物纪原》引《风俗通》称:“汉灵帝好胡服,景师作胡床,此盖其始也,今交椅也”。《后汉书*五行志一》:“汉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京都贵戚皆竟为之。”这两段记载可证,我国古代椅子的出现是在汉灵帝时期(168-189年。) 汉灵帝时,从北方传入了“胡床”,其样子犹如矮凳,与胡床同时传入的还有一种绳床。绳是双足交叉的,可以折叠,好像现在的马扎。这种绳床后来也叫胡床,如下图: 图2

工作报告之新中式家具开题报告

新中式家具开题报告 【篇一:家具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便携式渔凳——结合姓名:陈飞专业:工业设计班级: 0902学号: 0910104225 指导教师:许衍君教师职称:工程师开题日期: 2011年11月28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 院轻工系2011年 11月篇二:家具设计-开题报告 一、选题依据 我国家具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家具与人们的生 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己经充实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家具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 不可缺少的元素已不仅仅是一种物质需要,也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 的一种精神需求。而且, 起居室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用来弘显一个家庭的气度与公众形象的 重要场所。家具的品质体 现着人们生活质量的高低。不同的自然社会环境塑造了不同的家具 特征,家具作为文化和艺 术的产物,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来说,都需要有其自己的风格和特点,社会毕竟是在发展,是 在进步的,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会表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因此,现 代中式风格(起居室)家 具的设计时代性和民族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现代中式风格(起居室)家具设计要求家具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并存,既能体现时代气息、又带有浓郁民族特色,同时还适应现代工业化生产。也就是巧妙地 把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与 时代潮流相结合,使其既具有古典家具的艺术特质,又具有现代家 具的艺术效果。因此,现 代中式家具应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的、绿色的、人文的家具复 合体。 二、研究进展 目前在我国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家具工业体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者良好的教 育背景和日益个性化的价值观念,对家具产品及服务水准的期望越 来越高,家具市场也已进

明式圈椅鉴赏

明式圈椅鉴赏 学院:设计学院 专业:工业设计 姓名:栾子宁 学号:201206006

浅谈明式圈椅的艺术文化及其现代应用摘要:家具文化作为中华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通过祖先们的劳动创造,逐步形成了各具风格特色的独特形式。其中,明式家具可称之为中国传统家具的典范。本文以明式家具中的“明式圈椅”为研究对象,对“明式圈椅”本身的造型艺术进行分析,阐述其美学价值,进而寻求其中的造型元素,并就如何应用于现代家具设计提出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明代家具;现代中式家具;传承;发展 导言:家具文化作为中华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通过祖先们的劳动创造,逐步形成了各具风格特色的独特形式。其中,明式家具可称之为中国传统家具的典范。本文以明式家具中的“明式圈椅”为研究对象,对“明式圈椅”本身的造型艺术进行分析,阐述其美学价值,进而寻求其中的造型元素,并就如何应用于现代家具设计提出可行的方法。 “圈椅之名是因圆靠背其状如圈而得来。宋人称之为“栲栳样”。明《三才图会》则称之曰‘圆椅’。‘栲栳’就是用柳条和竹编成的大箩筐。圈椅古名栲栳样乃因其形似而得名。它的后背和扶手一顺而下,不像官帽似的有梯级式高低之分,所以坐在上面不仅肘部有所倚托,腋下一段臂膀也得到支承。”(王世襄,2007) “圈椅”是由交椅发展而来,在宋代的时候称之为“圆椅”。在装饰上继承五代的风格,没有大面积的雕刻装饰,造型朴素典雅。其最明显的特征是圈椅的背部连着扶手,顺势缓慢而下,座靠的时候人的肩、背都可倚靠圈椅的扶手,十分舒适,完全符合人体工学的要求。明式圈椅精湛的工艺所体现的艺术风格已成为传统家具跨时代的标志,其独有的魅力不仅在造型、工艺上具有极高的审美文化,而且蕴涵着一种“现代性”的设计精神,是艺术与生活的融合,在今天看来,它的造型工艺及方法等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将其融入现代家居的设计当中会对现代家居的设计有很好的借鉴与指导作用。 圈椅的鼎盛时代是在明朝,明嘉靖以后,政治、经济等回复并迅猛发展,圈椅得到很好的发展并达到高峰。随着海外贸易不断加深,大量的高级木材从南洋进口而来,例如紫檀木、红木、花梨木、楠木等。这些木材质地坚硬,纹理、色泽优美,利于细加工,制作精细的结构部件,促成了明代的圈椅在工艺与结构中的改进与创新。同时,明代的思想文化因素也为圈椅的发展注入了丰富的人文思想,成就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尊崇天圆地方的基本思想。 明式圈椅有十分独特的造型风格,清新淡雅、单纯简练、清秀空灵、比例适中等,圈椅的细部构造没有繁复的装饰,即使偶有装饰也是点睛之笔,用以衬托造型的需要,而且装饰主要以线形为主。与清中期以后不重视实用,一味的追求形式上的繁琐雕刻的风格形成了强烈对比。严格的比例关系是家具造型的基础,也是人体工学的要求。明式圈椅的整体与局部的比例关系、细部装饰与整体风格的统一,都及其匀称而自然和谐。符合其功能要求,没有多余的部分,整体感觉就是线的组合。 明式圈椅巧妙的应用了工艺美术的设计原理,从选材、功能、工艺到装饰等方面真正达到了实用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结合工艺美术的审美角度,本文将明式圈椅的美学特征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意匠美 明式圈椅古朴典雅、简洁流畅、色泽优美,可以说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二、材料美 明式圈椅大都选用优质的木材,一般不涂刷油漆,充分利用木材本身的纹理与色泽,显示自然的材料美,符合中国人“师法自然”的审美情调。 三、结构美

玫瑰椅的研究

玫瑰椅赏析与再设计 姓名:许艳青 /学号:131401123 学习完《家具史》,最感兴趣的便是玫瑰椅了,当看到宋代字画上的折弯椅时,我被深深吸引了,从折弯椅到玫瑰椅,经历两个朝代的变化,不断完善美化。为此,我几经阅读与玫瑰椅有关的书籍,有了一些粗浅的见解。 1.玫瑰椅的形成发展历史: 追本溯源,玫瑰椅应该起源于宋代,在宋代文人画中常会出现类似于这种造型的椅子,而明代玫瑰椅只不过稍有变化,在造型结构和设计上稍作升华。在宋代《十八学士图》中的第四卷轴中(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共有四位学士,举止神情各异,一握团扇,一执尘尾,一盥手回眸。另一则袒衣立于后,专注凝视画帧,神态优雅闲适。其中左手握团扇的学士襟坐的椅子,正是明代玫瑰椅的前身。画中的椅子与靠背齐平,均不出头,有脚踏,通高与案齐平,在宋代较为流行。 在南宋张训礼《围炉博古图》中也出现了扶手与靠背齐平并有脚踏的椅子 宋代李公麟的《西园雅集图》中苏轼及友人等四位名流三面围着一具壶门大案,坐的椅子已经很接近明代的玫瑰椅,无脚踏,结构简练。 从各类画中可以看出,宋代的这种扶手椅,体态小巧,刚开始是有脚踏的,这与宋代人贪图安逸有关,这样脚可以舒服点。但是到了后来,因为脚踏不利于搬动,且文人墨客一起交流时,经常要挪动位置,同时脚踏也会影响肃坐,所以脚踏便从有到无。 到了明代,文人刻意追求简远雅致的闲赏生活。考究生活细节的艺术化,这些细节包括人的一举一动,以及使用器物的每一个细节,对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家

具要求创新、实用、古雅,于是对宋代的扶手椅进行了合理的改进。将两侧的扶手降低一些,扶手下降之后,坐者的两肘就不会因架的过高而感到不舒服,于是明代玫瑰椅问世,并开始流行。 至于玫瑰椅为何取名玫瑰椅,则深明大义。 “玫瑰”文化,源远流长。“玫瑰”在康熙字典里是指“彩色的石头”。单就“瑰”字讲,一曰“美石”,另一曰“奇伟”,即珍贵的意思。《后汉书?班固传?西都赋》载:“因瑰材而究奇,抗应龙之红梁”,以“瑰”谓奇异之物。 玫瑰椅只是北方匠师对这种椅子的称呼,而江南一带多称之为“文椅”。在北方的方言中,习惯叫比较矮小的东西叫“小鬼”,比如叫淘气、可爱的小孩叫“小鬼”。记得小时候去商店买东西,店老板(老板是北方人)就问我:小鬼,你要买啥东西?”刚开始这种扶手椅因为与一般椅子相比,靠背较低,体型矮小就被称为“小鬼椅”或“鬼子椅”(清朝李斗所著的《扬州书舫录》中提过),但是由于方言的不唯一性与不确切性,后来叫着叫着,变成了“美鬼椅”,即美丽的小椅子。 在古代,北方民间流传“美鬼椅”(美丽的小椅子)为女子(尤其是小姐)所坐,因为古代非常讲究礼制,不同地位的人所坐的椅子靠背高度是不一样的,皇帝坐的靠背椅肯定是最高的,宰相次之,靠背逐级递减。这就是为什么会有又笨重又不实用的高背椅。女子(尤其是小姐)的地位是比较低下的,所以只能坐这种靠背很低,小巧轻盈的“美鬼椅”,但是后来,因为“美鬼”和“玫瑰”谐音,而且“玫瑰”一词与女子的婀娜多姿相呼应,所以“美鬼椅”后来便更名为“玫瑰椅” 2.玫瑰椅的种类及特点:

明清官帽椅,藏万象于极简

明清官帽椅,藏万象于极简 作者:暂无 来源:《文苑·艺术汇》 2012年第9期 撰文:王薇图片提供:中国嘉德北京保利 自唐代中叶伊始,中国人的起居模式由跪坐逐渐演变为垂足而坐,家具中的座椅设计便自此登上历史舞台。经过 历代的发展演变,至明清时期,因为用料考究、做工精细、且极具文化底蕴等因素,明清家具代表了中国古代家具制 作的巅峰。在众多的明清座椅类收藏中,官帽椅以其独特的设计、优良的选材受到一众藏家的青睐。 官帽椅为硬木家具,属扶手椅的一种,其定型可追溯于宋代,因搭脑处形似官员所戴纱帽上的帽翅而得名。从形 制上来看,官帽椅大致可分为四出头官帽椅、南官帽椅两类。其中四出头官帽椅为最早出现的形制。所谓四出头是指 在椅子的搭脑两端及扶手前端处均延伸出头。 2011年现身于嘉德春拍上的黄花梨高四处头官帽椅即是一把较为典型的明末四出头官帽椅。此椅搭脑处造型弯弧 有力,中成枕形,二端出头上翘且收尾圆润。三弯弧形的扶手以榫卯结合后腿上截与三弯形鹅脖,中间支以三弯形上 细下大的圆材联帮棍。座面下安壶门券口牙子,并沿边起阳线,左右两侧饰卷草纹。搭脑与腿足和扶手与鹅脖相交处 有黄铜叶片加强稳固。像这样一把搭脑两端及扶手前端收尾如此圆润的四出头官帽椅,在存世之作中十分稀有。此椅 最终以667万元的高价落锤,位列目前官帽椅拍卖成交价第二名,仅次于现身同一拍场上一对以2300万元成交的黄花梨雕龙纹四出头官帽椅。 事实上,主要作为官员待客和学子读书所用的官帽椅多不施雕饰,结构简洁,颇具文人气息。体现了“匿大美于无形,藏万象于极简”的传统美学思想。相较于清代而言,此种特点在明代的官帽椅中体现得尤为突出。2011年保利春拍上一把以575万元成交的黄花梨四出头高靠背官帽椅即具有典型的明式风格。该椅通体光素,以做工精细、线条简洁 取胜。据称,此把座椅暗含香气,虽历久而弥醇,与人的气息彼此交流,相融相通。更为难得的是千百年的风雨铅华、日晖月映,在其木质之中岁月留痕。台风扭曲树干形成的错节纹,枝杈疤结形成的鬼脸纹,兼有麦穗纹、蟹爪纹、山纹、流水纹等等皆现于纹理之中,可谓鬼斧神工,景自天成。在尽显自然本色的同时,又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同样,在2011年保利春拍上的一对明代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通体全无雕饰,柔和的圆材形搭脑和双曲线素靠背板流畅地 相接,圆润流畅,亦是简洁素雅的又一典范。 当然,通体素雅并非是官帽椅价值高低的绝对衡量准则,而是一种审美特征的呈现。一对黄花梨雕龙纹四出头官 帽椅在2011年的嘉德春拍上以2300万元的天价成交。这便是上文提及的目前成交价排名第一的那对官帽椅。此对座 椅产于明末,似乎颠覆了以往人们对明末家具大多极简的一贯印象,而是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经过人为精心雕饰的工 艺之美。座椅比例之优美、雕工之精细,实属罕见,联帮棍底端逼真的圆雕张口龙头纹饰更是别无其它公开发表范例。座面下安沿边起线的壶门券口牙子,并雕饰有灵芝和卷草纹。左右两面为起边线的堂肚券口牙子。前腿间施一踏脚枨,左右两侧与后方则安方材起混面步步高赶枨。迄今为止,所有官帽椅成交价格尚无出其右者。 相较于四出头官帽椅,南官帽椅出现则略晚,大约形成于明代晚期。其有别于四出头官帽椅的主要标志是搭脑两 端与扶手前端皆圆滑过度至相接部分。在3月份的纽约佳士得春拍上一对黄花梨嵌楠木螭龙纹饰南官帽椅拍出了 842,500美元的不菲价格。一般来说,官帽椅的靠背板从装饰风格上可分为光板和局部雕饰两种类型。雕饰是指在靠背板上部,从团形、方形或云头形框架内浮雕或透雕出如牡丹、茶花、麒麟、蟠螭等富有吉祥寓意的简洁形象,而光板 则是不施任何雕刻,以木材的天然纹理为装饰。此对座椅在背板上即以楠木螭龙纹嵌饰,于券口牙子处亦略施雕琢。 其制作年代约为明末清初。 无独有偶,在不久前结束的2012年嘉德春拍专场“胜日芳华—明清古典家具集珍”中展示的一对明末清初黄花梨南 官帽椅亦是官帽椅中的精品之作。此对座椅搭脑两端与后腿圆润相接,穿过椅盘制成腿足,后腿为一木连做。三弯弧 形扶手以插肩榫接入后腿,扶手前端以格榫与前腿相连,鹅脖与前腿一木连做。正面腿间下设一脚踏,左右及后方设“步步高”管脚枨。脚踏与两侧横枨下各安素牙子。此对南官帽椅椅座面下方的券口牙板未经雕饰,为素面券口牙板。整 体造型简洁朴素,椅乘坐舒适,并且用料厚重粗硕,给人以饱满稳重之感,具有典型明代座椅风格。据称,此对南官 帽椅与香港私人博物馆—两依藏中所珍藏官帽椅或为一堂。最终,此对座椅以276万元落锤成交。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