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_宋欢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_宋欢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_宋欢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_宋欢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

宋 欢,王坤立,许文涛,贺晓云,罗云波,黄昆仑*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摘 要:自1996年以来,转基因作物的大规模商业化生产为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但是转基因技术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因此加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和标准化管理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本文从营养学、毒理学、过敏性等方面综述了转基因食品的食用安全性评价,并多角度探讨了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关键问题,包括用不同动物实验评价转基因食品的食用安全性,新型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以及转基因食品的食用安全标准化等,以期使读者对转基因食品的食用安全性有更加系统、全面的了解。关键词: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动物实验;转基因植物;安全标准化

Progress in Safety Assessment of Genetically Modi ? ed Foods

SONG Huan, WANG Kun-li, XU Wen-tao, HE Xiao-yun, LUO Yun-bo, HUANG Kun-lun *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al Engineering,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Abstract: Since the large-scale commercialized production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GM) crops started in 1996, it has brought great socioeconomic benefits to human beings. Yet transgenic technology may give rise to certain risks, so it is urgent and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the safety assessment and standard management of GM foods. In this paper, the safety evaluation contents of GM foods are summarized, including nutrition, toxicity, allergenicity, etc. What ’s more, the key issues of transgenic food safety evaluation, including different animal studie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safety of GM foods, food safety assessment of new types of transgenic plants and safety standardization of GM foods, are discussed from different pers p ectives. The target of this paper is to enable the readers to have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food safety of GM foods.

Key words: genetically modi ? ed food; safety assessment; animal study; transgenic plant; safety standardization 中图分类号:TS20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14)15-0295-09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415059

收稿日期:2014-03-29

基金项目: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2014ZX08011-005)

作者简介:宋欢(1989—),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转基因食品毒理评价。E-mail :1024413928@https://www.wendangku.net/doc/256024227.html,

*通信作者:黄昆仑(1968—),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转基因产品食用安全评价与检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检测技术。

E-mail :hkl009@https://www.wendangku.net/doc/256024227.html,

21世纪以来,世界人口数量持续增长,每年增加近8 000万人口;到2050年,农业生产量必须增加70%~100%,才足以供给全球超过90亿人的粮食消耗,而其中大部分的粮食产出将不得不来自已经开垦的耕地[1]

。但是,目前全球大约30%的耕地表层土生产力正在丧失[2],土壤退化将成为生产率增长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之一[3]。除此之外,随着对生物燃料和生物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未来几十 年,全球的资源供给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因此,提高全球农业生产力以确保充足的食物和原料来源十分必要[4],发展转基因作物来缓解粮食危机已经成为解决资源紧缺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利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将来源于任何种类的植物、动物或微生物,甚至合成原料的遗传物质引入到

不同种类的植物中,由此产生的植物通常被称作转基因植物;当其用作食物来源时,被称作转基因植物食品或者转基因食品[5]。转基因作物作为传统育种技术的继承和发展,不仅能够通过遗传信息的交流获得稳定表达的优良性状,而且打破了生物种属间的自然隔离屏障,拓宽了植物可利用的基因库,为创造优种资源和培育植物新品种开辟了新的技术路线。然而,不能忽略的是,当先进科学技术为我们带来物美价廉的食品,展示出生产上巨大的应用前景的同时,也存在着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风险。一部分人认为转基因作物的开发和使用是减少饥饿的关键[6-8],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种技术进一步加大了食品安全的风险[9]。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际组织以及国家政府相关监管部门均在积极努力地修订和完善转

基因生物安全政策,以及规范生物安全措施,以加强对生物技术食品安全系统的管理[10]。本文针对转基因食品的发展趋势、评价方法以及食用安全标准化等问题全面综述了转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评价的研究进展。

1 转基因食品的发展趋势

1983年,Zambryski等[11]利用天然细菌载体根癌农杆菌首次获得转基因植株烟草。1992年,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转基因作物在大田规模释放的国家[12],开始大规模种植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双抗的转基因烟草[13]。1996年,可以延迟成熟的转基因西红柿首次被允许在美国市场上销售,自此转基因植物在全球范围内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14],已经累计种植了超过15亿hm2。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nternational Service for the Acquisition of Agribiotech Application,ISAAA)发布年度报告称[15],2013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到约1.75亿hm2,比2012年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增加了500万hm2,年增长率为3%。2013年种植转基因作物排名前五的国家,种植面积均超过1 000万hm2,分别是美国、巴西、阿根廷、印度和加拿大,且发展中国家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已经连续两年超过发达国家,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54%(9 400万hm2),大于发达国家的种植面积(占46%,8 100万hm2)。2013年底,全球上市的转基因作物涉及27种作物336个转化体,按照种植面积统计,全球约79%的大豆、32%的玉米、24%的油菜和70%的棉花是转基因产品。截至目前,我国共批准发放7种转基因作物安全证书,分别是耐储存番茄、抗虫棉花、改变花色矮牵牛、抗病辣椒、抗病番木瓜、转 植酸酶玉米和抗虫水稻,但只有抗虫棉和抗病毒木瓜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生产。此外,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转基因作物有大豆、玉米、棉花、油菜和甜菜5种,其中转基因大豆数量最多。

随着转基因技术发展的日趋成熟和社会对转基因作物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按照生物技术产业的划分,转基因作物可分为3代[16]:第1代转基因作物是以改良农艺性状为主,这些性状的改变对于消费者来说,与传统非转基因作物无本质区别,因为二者在外观、风味和营养价值上是相似的,如抗除草剂大豆[17-19]、抗虫玉米[20]和抗除草剂玉米[21]、抗除草剂和抗虫土豆[22]等,其余还有抗病、抗旱、抗盐碱、延缓成熟的转基因作物;第2代转基因作物主要是提高品质性状,对消费者具有直接相关的意义和价值,包括提高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有益脂肪酸、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或其他植物化学物质的水平[23],改善风味特征等,例如富含高赖氨酸[24]、植酸酶和铁蛋白[25]的玉米,含有高蛋氨酸的土豆[26],富集β-胡萝卜素[27-28]、α-亚麻酸[29]的大米;第3代转基因作物主要是作为生物反应器应用于生物医药及工业领域,如生产高附加值的预防龋齿、骨质疏松、糖尿病和禽兽疾病等优质药物蛋白、疫苗、抗体,以及生产可降解塑料的转基因植物等,使消费者直接受益。此外,包含两种或多种特征的复合性状转基因作物也成为近年新型转基因作物的研究热点,例如一株转基因作物可以具有多种抗虫性状,或者同时含有抗虫和耐除草剂性状,较大程度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将成为未来转基因作物的发展趋势。

2 转基因食品的食用安全性评价

加强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的核心和基础是安全性评价,其中既要考虑期望效应又要考虑非期望效应,是一项复杂、精细的系统性工作。目前国际上对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遵循以科学为基础、个案分析、实质等同性和逐步完善等原则。转基因食品的食用安全评价内容涵盖营养学、毒理学、致敏性及结合其他资料进行的综合评价。

2.1营养学评价

对新作物品种进行营养成分分析是营养学评价的基础。即便用传统育种方式培育的作物品种也会存在营养成分上的显著性差异,因此更加需要对转基因作物与其非转基因亲本进行营养成分的显著性差异分析[30],主要包括蛋白质、纤维、脂肪、灰分、水分、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矿质元素等与人类健康营养密切相关的营养素,以及植物体内的抗营养因子(如植酸、胰蛋白酶抑制剂、单宁等)。当转基因食品与传统亲本植物食品不等同时,应充分考虑这一差异是否在这一类食品的参考范围内。若营养成分变化与不同基因的导入有关,则应该对除了目标成分以外的其他成分的营养水平进行全面的比较分析,如瑞士先正达公司研发的富含类胡萝卜素的转基因大米。另外,可以通过动物实验对转基因食品进行营养学评价,观察转基因食品或饲料对动物消化率和采食量、健康和生长性能的影响[31],并对体质量、器官大体病理和食物利用率 等指标进行检测。从目前的多项研究结果来看,大多数转基因作物如抗虫玉米[32]、耐除草剂玉米[21]、抗虫大米[33]以及富含直链淀粉的大米[34]等转基因食品的营养成分与传统食品是基本一致的。但有些针对性改良营养成分的转基因食品其目标成分会有较大变化,如富含高赖氨酸的玉米[24]。

2.2毒理学评价

毒理学评价是转基因食品食用安全评价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包括对外源基因表达产物以及全食品的毒理学检测。对于外源蛋白的表达产物,通常需要通过生物

信息学分析与已知毒性蛋白的核酸和氨基酸序列是否具有同源性,之后进行热稳定性和胃肠道模拟消化实验,以及急性毒性啮齿动物实验[35-37]。一般产生预期效应的同时,常伴随非预期效应,对全食品的毒理学研究主要是检测转基因作物的非预期效应。目前通常采用动物实验来观察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的长期影响,用到的主要有大鼠、小鼠、鸡、猪、牛、羊、鹌鹑、鱼等[38]。动物喂养实验的结果反映的是营养学和毒理学双项指标。通过转基因产品喂养动物,检测实验动物的血液学及脏器重等指标,并与非转基因对照组进行比较,从而评价转基因产品在毒理学方面产生的影响,为转基因产品进一步应用于人类食品提供参考。不同的转基因食品需要根据情况进行急性毒性实验、遗传毒性实验(Ames实验、精子畸形、骨髓微核、致畸实验等)、亚慢性毒性实验和慢性毒性实验4个毒理学评价实验阶段。如与已知物质(指经过安全性评价并允许使用者)的化学结构基本相同的衍生物或类似物,需根据前3个阶段毒性实验结果来判断是否进行第4阶段的毒性实验;对于化学结构具有慢性毒性、遗传毒性或者致癌性的可能者,以及产量大、使用范围广者,则必须进行全部4个阶段的毒性实验。

已经进行的多例转基因食品的亚慢性毒性实验显示,这些转基因食品与其亲本对照具有同样的营养与安全性。Zhou Xinghua等[34]报道通过大鼠90 d喂养实验,发现食用富含直连淀粉转基因大米的大鼠未出现不良反应,证明其与传统大米同 样安全营养。Mackenzie等[39]通过 对同时转入Cry1F和草丁膦乙酰转移酶(pat)基因的玉米进行大鼠90 d喂养实验,发现食用转基因玉米的大鼠在生长性能、临床病理学、器官质量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与传统玉米同样营养、安全。Appenzeller等[40]对抗鳞翅类和鞘翅类的复合性状转基因玉米,以及抗除草剂玉米[41]进行90 d大鼠喂养实验,发现二者与传统玉米同样安全。

2.3过敏性评价

1995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 o o d a n 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FAO)将8种食物认定为全球最常见的过敏原,分别是奶、蛋、花生、坚果、小 麦、大豆、鱼和贝类,自此这些食物就被公认为影响公共健康的过敏性食物,称作“八大过敏原”。目前有超过150种食物涉及过敏反应,但绝大多数都是由少数的食物诱发的[42]。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前者含有用基因工程技术导入的外源基因,并由其表达特定的蛋白质。无论外源基因编码蛋白是已知过敏原,还是与已知过敏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在免疫学上有明显的同源性,或是所属的某类蛋白家族中的有些成员是过敏蛋白,均可能产生过敏反应[43]。因此,在评价新食品的安全性时,必须对外源基因产生的新蛋白进行致敏性评价,以确保新作物或其衍生食品的安全性。

“巴西坚果事件”就是因过敏而未被商业化的转基因案例。1996年,美国的种子公司曾经把巴西坚果中的2S清蛋白基因转入大豆中,来解决大豆蛋白中蛋氨酸含量低的问题。但是在对该转基因大豆进行安全评价时,研究者利用有巴西坚果过敏史的受试者血清,对该转基因大豆、巴西坚果和纯化后的2S清蛋白进行过敏原吸附实验、酶联免疫印迹,以及皮肤点刺等实验,发现对巴西坚果过敏的人同样会对这种大豆过敏,所以推测蛋白质2S清蛋白可能正是巴西坚果中的主要过敏原,证明了在从巴西坚果向大豆转移一个主要过敏原的过程中,同样也转移了它引发过敏的能力,能够在本来对巴西坚果过敏的个体中引发过敏反应[44]。该公司也立即终止了这一产品的研发。此事一度被认为“转基因大豆引起食物过敏”的反对转基因者作为例证。但是食品安全只是一个相对概念,世界上并不存在绝对安全的食物。巴西坚果作为一种天然食品,本身就存在过敏性。自然界中对一部分人安全的食品,对其他人不一定安全,如有些人对花生过敏,但其他人照样以此为食。 若某种生物有可能引发过敏等不良反应,利用这种生物的基因就应当格外小心甚至尽量避免。此外,Zhou Cui等[45]在对重组人乳铁蛋白(rhLF)进行致敏性评价时,利用了FARRP、SDAP和ADFS数据库与已知过敏原的氨基酸序列和蛋白结构进行比较,发现该蛋白与已知的牛乳过敏原氨基酸序列达到较高的相似度71.4%,但是其能够在2 min内被模拟胃液中的胃蛋白酶消化,并且未发现rhLF与鸡蛋、牛奶过敏患者血清中的IgE发生特异性免疫结合。所以推测rhLF的潜在致敏性很低,可以添加到食品中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转基因作物必须按照规定的标准条例进行食用安全性评价,得到食用安全的结论后才能获准商业化,这是国际通行的做法,并由各国制定法规加以规范。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转基因食品中外源基因表达产物的过敏性评价策略是2001年由FAO/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颁布的过敏原评价决定树[46],于2003年被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采纳[47]。主要包括氨基酸序列同源性的比较、血清筛选实验、模拟胃肠液消化实验和动物模型实验等,最后综合判断该外源蛋白的潜在致敏性的高低。根据外源基因是否来源于已知过敏原的生物,评价内容和方法有所不同。

2.4非预期效应

非预期效应是指除了由目的基因插入导致的预期效应之外,在相同条件和环境下种植的转基因植物与非转基因亲本相比,在表型、反应和成分上呈现出的统计学显著性差异[48]。理论上,受体基因组的内源基因的结构

和功能可能会因为到外源基因的整合而使其发生突变,进而导致其相互作用发生遗传或者表型特征的变化。有以下几种可能机制改变内源基因的表达,产生非预期效应[49]:1)外源基因插入到内源基因的“阅读框”,使内源基因无法有效表达;2)外源基因插入内源基因调控元件的“功能区”,使调控基因失去功能,导致受其调控的内源基因不能有效表达;3)外源基因插入基因组的某个“敏感域”内,使原本“沉默”的内源基因被“激活”而高效表达;4)外源基因的转录或表达产物能够诱导或抑制内源基因表达,使这些内源基因的表达发生质变或量变;5)外源基因的表达产物意外成为植物细胞某一代谢途径的诱导或抑制因子,将调节植物主要和次级代谢产物的量。以上的可能机制都将会导致受体生物体的非预期效应的发生,如转基因食品营养成分的改变,毒素的增多或者产生新的毒素,外源基因的插入产生新的致敏蛋白等。

从研究方法上来看,非期望效应的研究主要包括3个领域: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功能基因组研究的是被转录基因和相关的调控元件的功能,Byeon等[50]利用微列阵分析技术研究发现高水平的褪黑激素调节了转基因大米的基因表达,反应了其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的多效生理作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完善了其他组学的方法,是高分辨双向电泳分离组织蛋白质、图像分析帮助比较分离结果和质谱确定感兴趣蛋白质的性质三大技术的融合。Guo Bin等[51]通过双向差异凝胶电泳证明了含有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转基因番茄,与非转基因番茄相比在蛋白表达上发生显著改变。代谢组学以生物系统中的代谢产物为分析对象,对化合物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基因的插入对动物生理的影响,从而理解转基因食品的全组分情况,例如Cao Sishuo等[52]用核磁共振方法分析大鼠尿液代谢组,这是一种动态的、非损伤检验法。

2.5标记基因的安全评价

在植物转基因过程中,外源基因对于植物受体细胞的转化频率相当低,因此通常将标记基因与目的基因构建在同一表达载体转入植物,帮助转化子的筛选和鉴定。常用的标记基因包括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nptⅡ)、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hph)等可使抗生素失活的蛋白酶基因,以及草甘膦抗性基因(bar,pat)和5-烯醇丙酮酰草莽酸-3-磷酸合成酶基因(epsps)等可使除草剂失活的基因[53];另外还有冠瘿碱基因(Opine)、氯霉素乙酰转移酶基因(Cat)等报告基因。人们食用含有标记基因的转基因食品后,可能会对人体产生直接效应,也有抗生素抗性基因水平转入肠道上皮细胞或者环境微生物中的潜在可能性。虽然目前人们倾向于认为此种情况发生概率较小,但是在评估潜在健康问题时,仍应考虑人体和动物抗生素的使用以及肠道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抗性。评价标记基因编码蛋白的安全性包括直接毒性、过敏性、以及因蛋白的催化功能而产生的副作用。目前,植物遗传转化中所使用的标记基因尚无直接毒性和过敏性的证据。WHO提出了标记基因安全性分析与评价原则:1)明确标记基因的分子、化学和生物学特征;2)标记基因的安全性应与其他基因一样进行评价;3)原则上某一标记基因的资料一旦积累,可用于任何一种植物,且可用于与任何一种目的基因连接。

虽然抗生素和除草剂等抗性基因的使用方便了植物的转化筛选,但是一旦转化成功,标记基因便不再有用,甚至对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存在潜在威胁,因此提高转基因植物标记基因安全性成为研究热点。目前提高转基因植物中选择标记基因安全性的策略包括利用无争议的生物安全标记基因(如与糖和氨基酸代谢相关的基因),在转化时使用标记基因但获得转基因植株后将其剔除,以及利用无选择标记基因的转化系统[54]。

3 动物实验评价转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目前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主要依据经济发展合作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于1993年提出的实质等同性原则[55]。该原则是指转基因食品及食品成分是否与传统食品具有实质等同性,包括表型和成分的比较,以及插入性状、过敏性和标记性状安全性等方面的分析评价。然而,实质等同性的评 价原则也有其局限性,对引入某个基因或者重组蛋白的表达而导致食物引起的直接、间接、急性或累积的影响难以评价。尤其是当怀疑非预期效应可能会发生的情况下,利用实验动物与人类相近似的特性进行动物喂养实验,可以提供额外有用的信息来补充全食品安全和营养价值的评价。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大多数都是通过饲喂小型啮齿类动物来研究转基因食品对动物健康的影响。小型啮齿动物成本低,生命周期短,易于操作,而且在长期的研究中能够使大量个体在统一的标准条件下生长,因此可以运用多种方法评价转基因食品对动物健康的影响。

同时,很多大型禽畜,如猪、牛、羊、鸡等也都用于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值得注意的是,应根据研究目的选择适合的大型禽畜。由于猪的亲缘关系和人很接近,器官大小也接近于人,比较适合营养代谢等方面的研究。Hu Yichun等[56]在研究表达人乳铁蛋白的转基因大米时,对五指山小型猪进行回肠分析,检测转基因大米主要营养成分的消化率;Maga等[57]通过观察猪的肠道菌

群变化来研究人溶菌酶转基因羊奶对动物代谢的影响。牛、羊则通常用来研究转基因食品对乳产量和成分的影响,Steinke等[58]对36头奶牛进行25个月的喂养实验,研究转Bt蛋白的玉米对泌乳奶牛的产奶性能影响,发现奶牛的泌乳性能没有因为饲喂转基因玉米而受到影响。此外,还利用鸡、鹌鹑等产蛋动物来研究转基因食品对动物产蛋性能的影响。

但是,由于人和动物在生理、解剖结构、行为上存在内在的特异性差别,以及实验动物自身存在个体差异和生长效率的不同,动物实验可能无法正确反馈出人类的反应[59]。此外,转基因生物产品的品质特性也很可能会因为所处地区或者食品加工方式的不同而改变[60-61],可能使实验结果有所不同。即用动物实验的方法评价转基因食品对动物健康的影响,与其他健康相关研究一样存在局限。例如为了评价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的潜在风险,不同的科研团队分别选取鲑鱼、山羊及小鼠进行长期多代喂养来验证耐除草剂大豆的食用安全性。Sissene 等[62]将利用鲑鱼进行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的饲喂实验,得出结论转基因大豆与传统大豆同样安全。Tudisco等[63]将抗草甘膦的转基因大豆饲喂山羊,发现动物的肝脏、肾脏、肌肉等器官的乳酸脱氢酶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呈显著性差异,这一指标的变化暗示了转基因大豆细胞代谢的差异,但是该代谢路径相关的酶含量却没有显著性变化,因此,作者认为不属于健康问题但须进一步实验,而且在山羊的血液和乳汁中存在转入的DNA片段。不过,该实验中所食用 的对照组大豆只说明是传统培育的大豆,没有阐明是否与转基因大豆在同一条件下种植。Malatesta等[64]将抗草甘膦的转基因大豆饲喂年老雌鼠,通过蛋白质组学研究表明一些与肝细胞代谢、应激反应、钙信号和线粒体功能密切相关的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在衰老过程中,转基因大豆有可能影响肝脏功能。以上对转基因作物进行多代动物实验的研究,并没有证明其对动物的健康产生可见毒性效应,而是在某些器官中体现个别细胞学特征和代谢上的潜在差异。由此可知,不同的实验条件和研究方法,产生的研究结果有时会有冲突。因此为了克服这些局限性,就需要我们适当丰富实验动物的种类,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并进行多次重复性实验等,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后再得出结论,以使实验结果趋于客观。

4 新型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价

以药用、工业用及复合性状为代表的新一代转基因植物以无可比拟的优势和发展态势成为当今转基因技术开发和研究的热点。利用转基因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能够大量生产优质的外源药用蛋白,例如疫苗、人血清蛋白、抗体、酶和多肽等,且已经在各种植物中经过测试,如水稻、烟草、玉米、大豆、土豆、大麦、胡萝卜和红花[65]。目前有30多种源自转基因植物的医药产品已处于临床实验,其中9种已进入市场销售[66]。在转基因植物中成功表达的重组疫苗有在烟草中表达的SARS冠状病毒蛋白[67]、结核病抗原[68]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69],在土豆中表达的新城疫病毒[70],在番茄中表达的Norwalk病毒衣壳蛋白[71]和口蹄疫病毒多聚蛋白及蛋 白酶[72],在生菜中表达的双重志贺毒素B亚单位[73]等。此外,还表达了用于疫苗研究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基因[74-76]、大肠杆菌热敏肠毒素B亚单位(LT-B)基因[77]、狂犬病病毒糖蛋白(G蛋白)[78]、口蹄疫病毒(VP1)基因[79]、人乳头瘤病毒相关抗原[80]等。到目前为止,对于药用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一般是按照临床医学评价体系进行评价,国内外还没有建立对其安全性评价体系。但是,随着转基因植物的不断释放,有可能会扩散到食物链中[81-82],因此对其进行食用安全性评价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随着传统化石燃料的日益枯竭及当今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开发利用各种生物能源也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如利用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等生产生物燃料。瑞士先正达种子公司研制的转基因玉米Event3272含有微生物α-淀粉酶基因,该酶能够迅速地将淀粉分解为糖,从而生产乙醇,提高生物燃料的生产效率。在美国农业部解除对其管制之后,进行了大范围的商业化种植[83]。2010年3月2日,欧盟委员会宣布,批准欧盟国家种植转基因土豆Amflora。这种土豆可用于生产工业用淀粉,副产品可用于生产畜牧饲,节省原材料、能源、水和其他化学辅料[84]。虽然工业用转基因植物的最终目的并不是用作食品和饲料,可是在存放或者使用的过程中,有掺杂入食品及动物饲料中的可能性。目前对工业用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但建立工业用转基因植物的食用安全性评价技术势在必行。

复合性状转基因策略拓展了转基因作物功能,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如DAS-444?6-6 转基因大豆中转入了3种蛋白,能够抗多种除草剂,具有抗广谱除草剂的特性[85]。但是,复合性状转基因植物由于转入多个基因,这些基因之间可能存在非关联、关联、代谢等相互作用关系,引发协同效应;另一方面转入的目的基因与植物內源基因组之间发生基因重组、突变等情况的可能性增大,若是多个转基因在多个位置,具有多个拷贝数,则目的基因很难稳定表达。由此可见,复合性状转基因作物有可能产生与单性状转基因植物不同的食用安全结果,引起毒性、过敏性等方面的危害。因此,对复合性状转基因植物的食用安全性评价应

将重点关注复合转基因相互作用方面,对其进行外源蛋白与植物全食品的食用安全综合评价。还应关注由于性状叠加造成的外源蛋白摄入量增加,以及对植物体内主要营养成分的营养平衡与营 养功能的影响,并利用代谢组学与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实验动物体内代谢成分的非期望效应。

5 转基因抗虫水稻的食用安全性评价

水稻是发展中国家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超过35亿人依靠水稻提供每日卡路里摄入量的20%[86]。目前我国水稻生产中的主要问题仍然是水稻白叶枯、稻瘟病、稻曲病和条纹叶枯病等病虫害。水稻害虫对植株的侵害包括从根到穗部的各个部分,以及从幼苗到植株成熟的各个生长阶段。有大约1 000 种已知害虫会对水稻造成侵害,其中30 种足以造成严重损伤需要加以控制[87]。然而,Bt水稻的成功研发为病虫害的防治提供了新的途径。

来源于苏云金芽孢杆菌(Bt)的cry基因编码Cry杀虫蛋白,其中Cry1Ab和Cry1Ac是转基因作物中最普遍的Bt 蛋白。Cry蛋白对许多重要的农作物害虫,包括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膜翅目等都具有特异性的毒杀作用,而对人畜无害。该蛋白被鳞翅目等昆虫摄食后,在昆虫幼虫的肠道内经蛋白酶水解成65~70 kD的具有杀虫活性的毒性多肽分子,与目标害虫的肠道上皮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相互作用使细胞膜形成小孔,扰乱细胞的渗透平衡,并引起细胞肿胀甚至裂解,从而导致昆虫幼虫停止进食而最终死亡。然而,cry基因并不是水稻等植物细胞天然具有的,是通过基因工程方法转入水稻基因组的,因此,其对人体健康的安全性必须得到评估。2005年Schr?der等[88]报道,用Cry1Ab转基因水稻(KMD1)与其亲本(Xiushui 11)进行90 d的大鼠安全性喂养实验。结果显示,采用每千克含Bt 蛋白15 mg的转基因水稻喂养的大鼠,与对照组相比,没有出现毒性反应和副作用,只有极少数生理指标(如血液学、相对脏器系数等)发生显著变化,但均在正常生理范围内,与饲料中的转基因成分无关。Tang Xueming等[89]也证明了Bt水稻也没有对大鼠产生任何毒性作用或者不良反应。Cao Sishuo等[90]用42 d灌胃的方法检测了Cry1C与花生凝集素(peanut agglutinin,PNA)、马铃薯酸性磷酸酶(potato acid phosphatase,PAP)、卵清蛋白(ovalbumin,OVA)对BN大鼠的致敏性,结果在最后一次灌胃的10 d之后大鼠产生了过敏反应,与PNA、PAP和OVA的致敏性相比,Cry1C蛋白未能引起BN大鼠体内特异性IgG2a的升高。Cry1C处理组动物血液中细胞因子表达水平、血清IgE、组胺水平以及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数量均与对照组动物的水平相似。表明Cry1C没有显示出任何致敏原性,可以安全用于水稻或其他种类的植物之中。

2009年,农业部批准了两种转Bt融合型杀虫蛋白CryAb/CryAb的抗虫水稻,“华恢1号”和“Bt汕优63”的安全证书。虽然转基因水稻的研发已经达到了可商业化的阶段,但是出于对其食用与环境安全性的忧虑,目前转基因水稻还没有被批准商品化生产。一旦转基因水稻商业化,改良农艺性状的转基因水稻不仅能够像其他已经应用于商业化的转基因作物一样增加收益,而且给消费者带来的预期利益会更高一个数量级[91],同时会减轻贫困、饥饿和营养不良的困境。

6 转基因生物食用安全标准化

随着对转基因生物食用安全性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拓展,科学界对农业转基因生物的食用安全问题有了更加全面和理性的认识。为防范农业转基因生物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或者潜在风险,各相关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专门制定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及产品食用安全的管理法规。但迄今仍然缺乏较为统一、规范的标准体系,来规定农业转基因生物的食用安全性要求与评价的标准。每个国家以及不同的评价方案都有不同的标准,还在沿用每评价一个个案独立制定一个评价方案的方法。为了更好地适应全球农业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生产和贸易快速发展的要求,各相关的国际组织和国家都在致力于不断充实和完善农业转基因生物及产品食用安全性的评价程序和方法,积极推进标准国际化的进程。

目前,从事转基因生物食用安全标准国际化的组织,主要是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Al i mentarius Commission,CAC),主要负责制定国际通用的食品标准、食品加工指南和相关视频生产操作手册等。已经发布的转基因相关食用安全检测指南(标准)有《现代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风险评估原则》、《重组DNA植物及其食品安全性检测指南》以及《重组DNA微生物及其食品安全性检测指南》。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标准体系也已初步形成了相关技术标准的雏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标准条例[92]。

7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开展以现代生物技术为核心的农业技术革命。转基因食品作为利用生物

技术改造的非传统食品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在对待其安全性问题上,应根据国际发展趋势和国家综合实力等多方面因素,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转基因食品产业发展和安全管理办法,加强食品安全的科学技术研究,用科学的安全评价手段有效的保障转基因作物的质量,更加有力推进我国乃至全球转基因技术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FAO. The state of the world’s land and water resources for food and

agriculture (SOLAW) managing systems at risk[R]. Rome: FAO, 2011. [2] 祁潇哲, 黄昆仑. 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技

导报, 2013, 15(4): 14-19.

[3] BINDRABAN P S, van der VELDE M, YE L, et al.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soil degradation on food production[J]. Current Opinion in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2012, 4(5): 478-488.

[4] von BRAUN J. The world food situation: new driving forces and

required actions[M]. Washington: 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2007: 6-10.

[5] MAGA?A-GóMEZ J A, de la BARCA A M. Risk assessment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for nutrition and health[J]. Nutrition Reviews, 2009, 67(1): 1-16.

[6] BORLAUG N E. Ending world hunger. The promise of biotechnology

and the threat of antiscience zealotry[J]. Plant Physiology, 2000, 124(2): 487-490.

[7] TREWAVAS A J. The ethics of food, a reader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M]. Lanham: The Ethics of Food, Rowman & Littlefield, 2002: 148-155.

[8] JUMA

C.

Preventing hunger: biotechnology is key[J]. Nature, 2011, 479: 471-472.

[9] SHIV A V, BARKER D, BERRY Wendell, et al. The GMO emperor has

no clothes[R/OL]. Italy: Navdanya International, 2011. [2014-03-27].

http://www.nabu.de/imperia/md/content/nabude/gentechnik/studien/

gmo_emperor_study_pdf.pdf.

[10] KAMLE S, ALI S.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detection strategies

and biosafety issues[J]. Gene, 2013, 522(2): 123-132.

[11] ZAMBRYSKI P, JOOS H, GENETELLO C, et al. Ti plasmid vector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DNA into plant cells without alteration of their normal regeneration capacity[J]. The EMBO Journal, 1983, 2(12): 2143-2150.

[12] JACOBSEN S E, S?RENSEN M, PEDERSEN S M, et al. Feeding the

world: genetically modi? ed crops versus agricultural biodiversity[J].

Agronom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13, 33(4): 651-662. [13] 钱迎倩. 转基因作物的利弊分析[J]. 生物技术通报, 1999, 15(5):

7-11.

[14] ENRIQUEZ J. Green biotechnology and European competitiveness[J].

Trends in Biotechnology, 2001, 19(4): 135-139.

[15] JAMES C. Global status of commercialized biotech/GM crops[R].

Ithaca, New York: ISAAA, 2013.

[16] QAIM M. The economics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J]. Annual

Review of Resource Economics, 2009, 1: 665-694.

[17] PADGETTE S R, BIEST TAYLOR N, NIDA D L, et al. The composition

of glyphosate-tolerant soybean seeds is equivalent to that of conventional soybeans[J]. Journal of Nutrition, 1996, 126(3): 702-716.

[18] ZHOU Jie, BERMAN K H, BREEZE M L, et al. Compositional

variability in conventional and glyphosate-tolerant soybean (Glycine max L.) varieties grown in different regions in Brazil[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11, 59(21): 11652-11656.[19] ESTEVE AGELET L, ARMSTRONG P R, TALLADA J G, et

al. Differences between conventional and glyphosate tolerant soybeans and moisture effect in their discrimination by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J]. Food Chemistry, 2013, 141(3): 1895-1901.

[20] LIU Pengfei, HE Xiaoyun, CHEN Delong, et al. A 90-day subchronic

feeding study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maize expressing Cry1Ac-M protein in Sprague-Dawley rats[J].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2012, 50(9): 3215-3221.

[21] ZHU Yaxi, HE Xiaoyun, LUO Yunbo, et al. A 90-day feeding study of

glyphosate-tolerant maize with the G2-aroA gene in Sprague-Dawley rats[J].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2013, 51: 280-287.

[22] PERLAK F J, STONE T B, MUSKOPF Y M, et al. Genetically

improved potatoes: protection from damage by Colorado potato beetles[J].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1993, 22(2): 313-321.

[23] MCGLOUGHLIN M N. Modifying agricultural crops for improved

nutrition[J]. New Biotechnology, 2010, 27(5): 494-504.

[24] HE Xiaoyun, TANG Maozhi, LUO Yunbo, et al. A 90-day toxicology

study of transgenic lysine-rich maize grain (Y642) in Sprague-Dawley rats[J].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2009, 47(2): 425-432.

[25] DRAKAKAKI G, MARCEL S, GLAHN R P, et al. Endosperm-

speci? c co-expression of recombinant soybean ferritin and Aspergillus

phytase in maize results in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the levels of bioavailable iron[J].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2005, 59(6): 869-880. [26] ZEH M, CASAZZA A P, KREFT O, et al. Antisense inhibition of

threonine synthase leads to high methionine content in transgenic potato plants[J]. Plant Physiology, 2001, 127(3): 792-802.

[27] YE Xudong, AL-BABILI S, KL?TI A, et al. Engineering the

provitamin a (β-carotene) biosynthetic pathway into (carotenoid-free) rice endosperm[J]. Science, 2000, 287: 303-305.

[28] AL-BABILI S, BEYER P. Golden rice-five years on the road: five

years to go?[J]. Trends in Plant Science, 2005, 10(12): 565-573. [29] ANAI T, KOGA M, TANAKA H, et al. Improvement of rice

(Oryza sativa L.) seed oil quality through introduction of a soybean microsomal omega-3 fatty acid desaturase gene[J]. Plant Cell Reports, 2003, 21(10): 988-992.

[30] FLACHOWSKY G, CHESSON A, AULRICH K. Animal nutrition

with feeds from genetically modified plants[J]. Archives of Animal Nutrition, 2005, 59(1): 1-40.

[31] FLACHOWSKY G, AULRICH K, B?HME H, et al. Studies on feeds

from genetically modi? ed plants (GMP): contributions to nutritional and safety assessment[J]. Animal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7, 133(1): 2-30.

[32] HE Xiaoyun, HUANG Kunlun, LI Xin, et al. Comparison of

grain from corn rootworm resistant transgenic DAS-59122-7 maize with non-transgenic maize grain in a 90-day feeding study in Sprague-Dawley rats[J].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2008, 46(6): 1994-2002.

[33] WANG Erhui, YU Zhou, HU Jing, et al. Effects of 90-day feeding of

transgenic Bt rice TT51 on the reproductive system in male rats[J].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2013, 62: 390-396.

[34] ZHOU Xinghua, DONG Ying, XIAO Xiang, et al. A 90-day

toxicology study of high-amylose transgenic rice grain in Sprague-

Dawley rats[J].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2011, 49(12): 3112-3118.

[35] CAC, Joint FAO/WHO Food Standards Programme. Foods derived

from modern biotechnology[S]. Rome: FAO/WHO Food Standards Programme, 2009.

[36] DELANEY B, ASTWOOD J D, CUNNY H, et al. Evaluation of

protein safety in the context of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J].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2008, 46: S71-S97.

[37] H A M M O N D B.F o o d s a f e t y o f p r o t e i n s i n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biotechnology[M]. New York: CRC Press, 2008: 237-258.

[38] SNELL C, BERNHEIM A, BERGé J B, et al. Assessment of the health

impact of GM plant diets in long-term and multigenerational animal feeding trials: a literature review[J].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2012, 50(3): 1134-1148.

[39] MACKENZIE S A, LAMB I, SCHMIDT J, et al. Thirteen week

feeding study with transgenic maize grain containing event DAS-

?15?7-1 in Sprague-Dawley rats[J].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2007, 45(4): 551-562.

[40] APPENZELLER L M, MALLEY L, MACKENZIE S A, et al.

Subchronic feeding study with genetically modified stacked trait lepidopteran and coleopteran resistant (DAS-?15?7-1xDAS-59122-7) maize grain in Sprague-Dawley rats[J].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2009, 47(7): 1512-1520.

[41] APPENZELLER L M, MUNLEY S M, HOBAN D, et al. Subchronic

feeding study of grain from herbicide-tolerant maize DP-?9814?-6 in Sprague-Dawley rats[J].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2009, 47(9): 2269-2280.

[42] MCCLAIN S, BOWMAN C, FERNáNDEZ-RIVAS M, et al.

All e rgic sensitization: food-and protein-related factors[J].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Allergy, 2014, 4(11):1-9.

[43] 王广印, 韩世栋, 陈碧华, 等.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与标识管理[J].

食品科学, 2008, 29(11): 667-673.

[44] NORDLEE J A, TAYLOR S L, TOWNSEND J A, et al. Identi? cation

of a Brazil-nut allergen in transgenic soybeans[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1996, 334(11): 688-692.

[45] ZHOU Cui, SUN Na, WANG Jing, et al. Allergenicity assessment of a

genetically modi? ed protein recombinant human lactoferrin[J]. Allergy & Therapy, 2013(Suppl 3): 1-6.

[46] FAO/WHO. Evaluation of allergenicity of genetically modi? ed foods:

report of a joint FAO/WHO expert consultation on allergenicity of foods derived from biotechnology[R]. Rome, Italy: FAO/WHO, 2001.

[47] HAUSDING M, SAUER K, MAXEINER J H, et al. Transgenic models

in allergic responses[J]. Current Drug Targets, 2008, 9(6): 503-510. [48] CELLINI F, CHESSON A, COLQUHOUN I, et al. Unintended

effects and their detection in genetically modi? ed crops[J].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2004, 42(7): 1089-1125.

[49] DENG Pingjian, ZHOU Xiangyang, YANG Dongyan, et al. The

de? nition, source, manife s tation and assessment of unintended effects in genetically modi? ed plants[J]. 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2008, 88(14): 2401-2413.

[50] BYEON Y, PARK S, KIM Y S, et al. Microarray analysis of genes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in melatonin-rich transgenic rice expressing

a sheep serotonin N-acetyltransferase[J]. 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

2013, 55(4): 357-363.

[51] GUO Bin, HE Wei, WU Daochang, et al. Proteomic analysis of tomato

(Lycopersicum esculentum var. cerasifarm) expressing the HBsAg gene by 2-dimensional difference gel electrophoresis[J]. Plant Foods for Human Nutrition, 2013, 68(4): 424-429.

[52] CAO Sishuo, XU Wentao, LUO Yunbo, et al. Metabonomics study of

transgenic Bacillus thuringiensis rice (T2A-1) meal in a 90-day dietary toxicity study in rats[J]. Molecular BioSystems, 2011, 7(7): 2304-2310. [53] RAMESSAR K, PEREMARTI A, GóMEZ-GALERA S, et al.

Biosafety and risk assessment fr a mework for selectable marker genes in transgenic crop plants: a case of the science not supporting the politics[J]. Transgenic Research, 2007, 16(3): 261-280.

[54] 李文凤, 季静, 王罡, 等. 提高转基因植物标记基因安全性策略的研

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9): 1761-1770.

[55] WANG Erhui, YU Zhou, HU Jing, et al. A two-generation reproduction

study with transgenic Bt rice TT51 in Wistar rats[J].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2013, 65: 312-320.

[56] HU Yichun, LI Min, PIAO Jianhua, et al. Nutritional evaluation of

genetically modi? ed rice expressing human lactoferrin gene[J]. Journal of Cereal Science, 2010, 52(3): 350-355.

[57] MAGA E A, DESAI P T, WEIMER B C, et al. Consumption of

lysozyme-rich milk can alter microbial fecal populations[J].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012, 78(17): 6153-6160.

[58] STEINKE K, GUERTLER P, PAUL V, et al. Effects of long-

term feeding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corn (event MON810) on the performance of lactating dairy cows[J]. Journal of Animal Physiology and Animal Nutrition, 2010, 94(5): e185-e193.

[59] BARTHOLOMAEUS A, PARROTT W, BONDY G, et al. The use

of whole food animal studies in the safety assessment of genetically modi? ed crops: limita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J]. Critical Reviews in Toxicology, 2013, 43(Suppl 2): 1-24.

[60] THOMAS K, HEROUET-GUICHENEY C, LADICS G, et al.

Evaluating the effect of food processing on the potential human allergenicity of novel proteins: international workshop report[J].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2007, 45(7): 1116-1122.

[61] van BOEKEL M, FOGLIANO V, PELLEGRINI N, et al. A review on

the beneficial aspects of food processing[J]. Molecular Nutrition & Food Research, 2010, 54(9): 1215-1247.

[62] SISSENER N H, SANDEN M, BAKKE A M, et al. A long term trial

with Atlantic salmon (Salmo salar L.) fed genetically modi? ed soy;

focusing general health and performance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the parr-smolt transformation[J]. Aquaculture, 2009, 294(1): 108-117. [63] TUDISCO R, MASTELLO N E V , CUTRIGNELLI M I, et al. Fate

of transgenic DNA and evaluation of metabolic effects in goats fed genetically modi? ed soybean and in their offsprings[J]. Animal, 2010, 4(10): 1662-1671.

[64] MALATESTA M, BORALDI F, ANNOVI G, et al. A long-term study

on female mice fed on a genetically modi? ed soybean: effects on liver ageing[J]. Histochemistry and Cell Biology, 2008, 130(5): 967-977. [65] OBEMBE O O, POPOOLA J O, LEELA V ATHI S, et al. Advances in

plant molecular farming[J]. Biotechnology Advances, 2011, 29(2): 210-222.

[66] CHATURVEDI P, CHOWDHARY A. Plant derived vaccine: a

review[J/OL]. (2014-02-22) [2014-03-27].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56024227.html,/en/

e-book/269489/plant-derived-vaccine.

[67] LI Hongye, RAMALINGAM S, CHYE M L. Accumulation of

recombinant SARS-CoV spike protein in plant cytosol and chloroplasts indicate 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 of plant-derived oral vaccines[J].

Experimental Biology and Medicine, 2006, 231(8): 1346-1352. [68] DOROKHOV Y L, SHEVELEVA A A, FROLOVA O Y, et al.

Superexpression of tuberculosis antigens in plant leaves[J].

Tuberculosis, 2007, 87(3): 218-224.

[69] NELSON G, MARCONI P, PERIOLO O, et al. Immunocompetent

truncated E2 glycoprotein of 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BVDV) expressed in Nicotiana tabacum plants: A candidate antigen for new generation of veterinary vaccines[J]. V accine, 2012, 30(30): 4499-4504. [70] BERINSTEIN A, VAZQUEZ-ROVERE C, ASURMENDI S, et al.

Mucosal and systemic immunization elicited by Newcastle disease virus (NDV) transgenic plants as antigens[J]. Vaccine, 2005, 23(48): 5583-5589.

[71] ZHANG Xiuren, BUEHNER N A, HULSON A M, et al. Tomato is

a highly effective vehicle for expression and oral immunization with

Norwalk virus capsid protein[J]. 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2006, 4(4): 419-432.

[72] PAN I, ZHANG Y, WANG Y, et al. Foliar extracts from transgenic

tomato plants expressing the structural polyprotein, P1-2A, and protease, 3G, from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elicit a protective response in guinea pigs[J]. Veter Immunol Immunopathol, 2008, 121(1/2): 83-90.

[73] OKAMURA K, MATSUDA Y, IGARI K, et al. Effects of plant

cultivation density and light intensity on the production of a vaccine against swine edema disease in transgenic lettuce[J]. Environmental Control in Biology, 2014, 51(4): 207-213.

[74] KUMER G B, SRINIVAS L, GANAPATHI T R, et al. Expression

of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in transgenic banana plants[J]. Planta, 2005, 222(3): 484-493.

[75] PNIEWSKI T, KAPUSTA J, PLUCIENMICZAK A, et al.

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formation of yellow lupin to generate callus tissue producing HBV surface antigen in a long term culture[J].

Journal of Applied Genetics, 2006, 47(4): 309-318.

[76] SHEKHAWAT U K S, GANAPATHIT R, KUMER G B, et al.

Sucrose-inducible expression of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using potato granule-bound starch synthase promoter[J]. Plant Biotechnology Reports, 2007, 1(4): 199-296.

[77] KARAMAN S, CUNNICK J, WANG Kan. Analysis of immune

response in young and aged mice vaccinated with corn-derived antigen against Escherichia coli heat-labile enterotoxin[J]. Molecular Biotechnology, 2006, 32(1): 31-42.

[78] SUN Meng, QIAN Kaixian, SU Ning, et al.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VP1 protein fused with cholera toxin B subunit expressed in 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 chloroplast[J]. Biotechnology Letters, 2003, 25(13): 1087-1092.

[79] DUS SANTOS M J, WIGDOROVITZ A, TRONO K, et al. A novel

methodology to develop a foot and mouth disease virus (FMDV) peptide-based vaccine in transgenic plants[J]. Vaccine, 2002, 20(7): 1141-1147.

[80] GIORGI C, FRANCONI R, RYBICKI E P. Human papillomavirus

vaccines in plants[J]. Expert Review of Vaccines, 2010, 8: 913-924.[81] HUGGETT B. EU to monitor for Chinese GM rice[J]. Nature

Biotechnology, 2008, 26: 478-508.

[82] ALDERBORN A, SUNDSTR J, SOERIA-ATMADJA D, et al.

Genetically modified plants for non-food or non-feed purposes: straightforward screening for their appearance in food and feed[J].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2010, 48: 453-464.

[83] Food Safety News. USDA fully deregulateds GE‘ethanol corn’[EB/

OL]. (2011) [2014-03-27].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56024227.html,/2011/02/

usda-fully-deregulates-ethanol-corn/#.UzVpo42BSZJ.

[84] 新华网. 欧盟批准种植转基因土豆将用于工业生产及饲料[EB/OL].

(2010) [2014-03-27].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56024227.html,/tech/2010-03/03/

content_13087931.htm.

[85] LEPPING M D, HERMAN R A, POTTS B L. Compositional

equivalence of DAS-444?6-6 (AAD-12+ 2mEPSP S+ PAT) herbicide-

tolerant soybean and nontransgenic soybean[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13, 61(46): 11180-11190.

[86] DEMONT M, STEIN A J. Global value of GM rice: a review of expected

agronomic and consumer benefits[J]. New Biotechnology, 2013, 30(5): 426-436.

[87] HEINRICHS E, MEDRANO F, RAPUSAS H. Genetic evaluation

for insect resistance in rice[M]. Los Ba ?o, Laguna, Philippines: Internati o n 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1985: 1.

[88] SCHR?DER M, POULSEN M, WILCKS A, e t al. A 90-day safety

study of genetically modi? ed rice expressing Cry1Ab protein (Bacillus thuringiensis toxin) in Wistar rats[J].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2007, 45(3): 339-349.

[89] TANG Xueming, HAN Fangting, ZHAO Kai, et al. A 90-day dietary

toxicity study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rice T1C-1 expressing Cry1C protein in S p rague-Dawley rats[J]. PLoS One, 2012, 7(12): e52507.

dol: 10.137/journal.pone.0052507.

[90] CAO Sishuo, HE Xiaoyun, XU Wentao, et al. Potential allergenicity

research of Cry1C protein from genetically modified rice[J].

Regulatory Toxicology and Pharmacology, 2012, 63(2): 181-187. [91] SECK P A, DIAGNE A, MOHANTY S, et al. Crops that feed the

world 7: rice[J]. Food Security, 2012, 4(1): 7-24.

[92] 沈平, 黄昆仑, 厉建萌, 等. 国际转基因生物食用安全检测及其标准

化[M].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 & 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 2010: 20-46.

转基因食物的安全及对生活的影响

转基因食物的安全及对生活的影响摘要 文中描述转基因食品的概念和分类,转基因食品的优、劣势,转基 因食品的隐患。通过一些描述的例子,我们应该以辨证地眼光看待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因为现阶段转基因技术本身的优、劣势,对人的生活带来了影响。 关键字:转基因食物安全危害影响 前言 食品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健康基础,关系到国计民生。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转基因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发展很快。随着 生物技术在农产品上的广泛应用,我国转基因食品的开发和国外转 基因食品的进入,转基因食品已经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近几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考虑,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在世界范围内仍存

在争议。而转基因食品毕竟是科技的产物,究竟是否对人体有害,各国的科学家还在研究之中. 正文 1.转基因食品的概念 自然界每种生物都有不同的生命特征,基因(DNA)就是保持这些生命特征的物质。转基因食品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人为地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通过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改变其生物性状,从而使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更好地满足人类需要。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称之为转基因食品。 不过,到目前为止,这种技术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并且没有一种含有从其它动植物上种植基因的食物,实现了大规模的经济培植。同时许多人坚持认为,这种技术培育出来的食物是“不自然的”。 2.转基因食品的分类

第一类,植物性转基因食品。植物性转基因食品很多。发例如,面 包生产需要高蛋白质含量的小麦,而目前的小麦品种含蛋白质较低,将高效表达的蛋白基因转入小麦,将会使做成的面包具有更好的焙 烤性能。 第二类,动物性转基因食品。动物性转基因食品也有很多种类。比如,牛体内转入了人的基因,牛长大后产生的牛乳中含有基因药物,提取后可用于人类病症的治疗。 第三类,转基因微生物食品。微生物是转基因最常用的转化材料, 所以,转基因微生物比较容易培育,应用也最广泛。 第四类,转基因特殊食品。科学家利用生物遗传工程,将普通的蔬菜、水果、粮食等农作物,变成能预防疾病的神奇的“疫苗食品”。科学家培育出了一种能预防霍乱的苜蓿植物。用这种苜蓿来喂小白鼠,能使小白鼠的抗病能力大大增强。而且这种霍乱抗原,能经受 胃酸的腐蚀而不被破坏,并能激发人体对霍乱的免疫能力。

转基因作物的研究进展

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课程论文 转基因作物的研究进展 学生姓名:魏斌聪 学号:200806016139 专业/班级:生物工程081班 课程名称:生物工程原理 指导教师:陈蔚青教授 浙江树人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2011年5月

转基因作物的研究进展 魏斌聪 (浙江树人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生工081班浙江杭州310015) 摘要:人们将所需要的外源基因(如高产、抗病虫害优质基因) 定向导入作物细胞中, 使其在新的作物中稳定遗传和表现,产生转基因作物新品种, 是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的一项新技术。本文先描述了转基因作物的发展进程,对其基因问题的研究作了讨论,并列出转基因作物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作分析,最后对此项技术作出展望。 关键词:转基因作物;DNA技术;基因导入;安全性 前言 转基因植物(transgenic plant),是指基因工程中运用DNA 技术将外源基因整合于受体植物基因组、改变其遗传组成后产生的植物及其后代。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主要在于改进植物的品质,改变生长周期等提高其经济价值或实用价值。[ 1 ]其主要范围是在作物方面,如可食用的大豆、玉米等,或者可投入生产的棉花等作物。 从表面上看来,转基因作物同普通植物似乎没有任何区别,它只是多了能使它产生额外特性的基因。从1983年以来,生物学家已经知道怎样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去,以便使它具有某种新的特性:抗除莠剂的特性,抗植物病毒的特性,抗某种害虫的特性。[ 2 ]这个基因可以来自于任何一种生命体:细菌、病毒、昆虫等。这样,通过生物工程技术,人们可以给某种作物注入一种靠杂交方式根本无法获得的特性,这是人类9000年作物栽培史上的一场空前革命。[ 3 ] 1 转基因作物的发展进程 转基因作物的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1983年,全球第一例转基因烟草在美国问世。1986年,首批转基因抗虫和抗除草剂棉花进入田间试验。1996年,美国最早开始商业化生产和销售转基因作物(包括大豆、玉米、油菜、

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

反对种植转基因作物的人们,并非都是由于科学上的疑虑(且不说其理由是否站得住脚),有的是出于其信仰,认为人类不应该种植“不自然”的作物。但是人类今天种植的作物,没有一种是“自然”的,全都是人工改造过的。这个改造过程发生于大约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尝试种植粮食的时候。在种植过程中,发现有的植株有人们想要的性状(比如产量比较高、味道比较好),于是其种子被保留下来,继续种下去。在下一代中,又选择“品质”最好的往下种,这样一代代地选择下去,就能得到“优良”品种。达尔文后来把这个过程称为“人工选择”。 这个过程非常缓慢。在新石器时代,“驯化”一种野生植物要花上千年的时间。1719年,英国植物学家费尔柴尔德发明了一种创造作物新品种的方法——杂交育种,把作物的不同品种进行杂交,在其后代中选育具有优良品性的品种。到了20世纪初,遗传学的创立为作物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植物学家用杂交育种方法创造出了许多在农业生产上有巨大实用价值的新品种。这些新品种都是自然界原先没有的。 但是不同物种之间的杂交很难成功。在1930年代,植物学家发现使用秋水仙碱能够有效地克服远缘杂种不育的难题。之后又发明了细胞质融合技术,把来自两个物种的细胞融合在一起,从中培育出杂交后代。有了这些技术,杂交打破了物种障碍,杂交育种不再限于物种内部。两个不同的物种之间,甚至不同的属之间的杂交成为了可能。比如,通过把属于不同属的小麦和黑麦杂交,创造出既有小麦的高产又有黑麦的抗锈病能力的新物种小黑麦。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一种新的育种技术——诱变育种获得了广泛应用。它通过使用化学诱变剂或辐射来诱发种子产生基因突变,从中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比起杂交育种,诱变育种更加“不自然”,因为它直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创造出了新的基因。 这些方法都属于经典育种技术,育种学家在使用这些技术时,其实是相当盲目的,并不知道他们给植物新品种引入了什么基因。从遗传学诞生日起,人们就梦想着有一天能够直接而精确地改变生物体的基因,或者说,对生物体实施“遗传工程”。这只有在分子遗传学诞生以后,才成为可能。 第一次遗传工程是1971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生物学家伯格实验室完成的。他们把噬菌体λ的DNA片段插入猿猴病毒SV40的基因组,首次在体外将来自不同物种的DNA重组起来。这个重组DNA分子由于含有哺乳动物病毒序列,有可能被结合进哺乳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中;又由于含有噬菌体λ序列,有可能在细菌(例如大肠杆菌)中扩增。虽然由于许多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分析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分析 ——转基因食品对免疫力的影响 摘要:在转基因食品正在走进生活时,其现状研究便极为重要。在此浅显介绍转基因食品概况、安全性的情况,及对免疫力的影响。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免疫力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外贸易及农产品进出口步伐将大大加快,转基因食品也将越来越走进人们的生活.转基因食品是指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食物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1.转基因食品概况 1.1 转基因食品的定义 转基因食品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生产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 1.2 转基因食品的分类 转基因食品大体上可分3类:(1)转基因植物食品。如转基因的大豆、玉米、番茄等,是转基因食品中种类较多的一类,主要是为了提高食品的营养及抗虫、抗病毒、抗除草剂和抗逆境生存以降低农作物的生产成本和改良品种,以及提高产量。(2)转基因动物食品。由于技术方面的原因,转基因动物的产业化进程远远落后于转基因植物。转基因动物经处理后可以生产更多具有优良品质的奶和肉。(3)转基因微生物食品。如利用基因工程菌发酵而制得的高品质的葡萄酒、啤酒、酱油和面包等。 2.安全性问题 转基因食品是利用新技术创造的产品,也是一种新生事物,人们自然要问,食用转基因食品安全吗? 其实,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是英国的阿伯丁罗特研究所的普庇泰教授。1998年,他在研究中发现,幼鼠食用转基因土豆后,会使内脏和免疫系统受损。这引起了科学界的极大关注。随即,英国皇家学会对这份报告进行了审查,于1999年5月宣布此项研究“充满漏洞”。1999年英国的权威科学杂志《自然》刊登了美国康乃尔大学教授约翰·罗西的一篇论文,指出蝴蝶幼虫等田间益虫吃了撒有某种转基因玉米花粉的菜叶后会发育不良,死亡率特别高。目前尚有一些证据指出转基因食品潜在的危险。

转基因技术的研究进展

作物转基因技术的研究进展 摘要:作为生物技术领域的前沿,转基因技术已在多种植物上取得重大进展。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作物转基因技术的三大主流方法: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介导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并阐述了这几种转基因技术在水稻、小麦、棉花、玉米、大豆,甘薯等几种主要农作物的应用进展状况。 关键词:转基因技术、农作物、应用 Genetically Modified---转基因,简称GM,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体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再从结果中进行数代的人工选育,从而获得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而其衍生出的转基因技术就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目的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从而达到改造生物的目的,即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 1983年比利时科学家Montagu 等人和美国Monsanto 公司Fraley等人分别将T- DNA上的致瘤基因切除并代之以外源基因,获得了世界上第一株转基因植株———转基因烟草。自此之后,作物转基因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截至目前,几乎所有的作物都开展了转基因研究,育种目标涉及到高产、优质、高效兼抗性及多用途等诸多方面.一批抗病、抗虫、抗逆、抗除草剂等转基因作物已进入商品化生产阶段. 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2 月13 日在京发布的1 份报告显示,全球27 个国 家超过1800 万农民,2013 年种植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比2012 年增加了500 万公顷。此外,首个具有耐旱性状的转基因玉米杂交品种亦于2013 年在美国开始商业化。 据该报告显示,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于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的18 年中增加了100 倍以上,从1996 年的170 万公顷增加到2013 年的1.75 亿公顷,其中美国仍是全球转基因作物的领先生产者,种植面积达7010 万公顷,占全球种植面积的40%。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创始人兼荣誉主席、本年度报告作者Clive James 表示,目前排名前10 位的国家种植转基因作物的面积均超过100 万公顷,这为将来转基因作物的多样化持续发展打下了广泛基础。在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中,有19 个为发展中国家,8 个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种植面积连续2 年超越发达国家。 目前,作物遗传转化的方法有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电激法、PEG 法、脂质体法、低能离子束法、超声波介导法、显微注射法、花粉管通道法等.但在当前作物基因工程研究中,主要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花粉管通道法,这三种转基因技术也相对较为成熟. 一、农杆菌介导法 农杆菌介导法是指农杆菌侵染植物时,受到植物受伤后释放的酚类物质的刺激,活化质粒上Vir 区基因的表达,将质粒上的另一段DNA(T-DNA)共价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上,在植物体内表达而改变植物的遗传特性。农杆菌介导法的转化效率受众多因素影响,如农杆菌侵染外植体的影响因素、外植体再生能力的内在因素和环境条件(pH、温度和光照条件)等[32],此法具有流程简单、仪器设备便宜、拷贝数低[33],且基因沉默少,转移的基因片段长等优点。 农杆菌介导法是获得第一个转基因植物的方法,迄今为止,农杆菌介导法获得的转基因植物占转基因植物总数85%,已成为植物基因转化首选方法。 二、基因枪介导法 基因枪法又称微弹轰击法,是将外源基因包裹在直径1~2 nm的钨或金颗粒表面,加速轰击植物外植体靶组织,穿过植物细胞壁和细胞膜而将外源基因带入植物细胞。因此,通过该方法进行DNA的转移过程不受外植体基因型的限制,可以将外源基因转移至几乎所有的植物细胞、组织器官和原生质体中。 最早的基因枪是由美国Cornel 大学的Sanford 等在1987 年研制成功的。目前基因枪介

转基因食品安全研究研究性学习过程记录手册

研究性学习课题申请表 成立研究小组

选举组长 过程:先自愿申请组长,理由充分者当选,如无人自原申请,组员投票选举。 结果:刘天宇,责任:组织组员集合,进行研究活动,协调组员工作、观点的冲突、纠纷 研究小组开题报告

研究活动记录 2012年7月18日请将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等有关情况记录如下: 活动目的:初步认识转基因食品及其可能存在的问题 资料出处(或访问对象):《转基因技术的研究综述及利弊关系》互联网清华大学图书馆

活动地点:省图书馆、各自家中 参加人员:刘天宇刘向悦魏文景 过程记录:在网上查找相关新闻、资料进行总结,为下一次活动做准备。活动特别对“肯德基蜘蛛鸡”进行调查,最终证实其为人为捏造的,澄清了一件令大众震惊的事。 任务完成情况:圆满完成任务 个人感想:第一天调查未发现转基因食品安全事故,个人认为转基因食品较为安全。 研究活动记录 2012年8月10日请将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等有关情况记录如下: 活动目的:结合前一天活动的成果,进行深度分析、记录、修正 资料出处(或访问对象):《转基因战争--21世纪中国粮食安全保卫战》《转基因赌局》活动地点:省图书馆、市图书馆、图书大厦 参加人员:刘天宇刘向悦魏文景

过程记录:查找有关转基因食品技术的科学会议的报道并进行总结,观点/结论:1.转基因食品出现18年来未发生过规模性的、有记载的安全事故2.大众最惧怕的安全事故:中毒死亡(可能)、得怪病留后遗症(可能)基因突变(不可能)身体不适、改变体质、过敏(可能)3.专家对其相关表述:其事故可能只面向有某些特定基因的人(改变体质、引起过敏)。其事故可能和食用量有关,可能要经过几十年、数代人才能体现出来。4.我国针对转基因食品有控制、管理、监督措施。 任务完成情况:圆满完成任务 个人感想:付出劳动就有收获,活动后我对转基因食品更放心了。 结题报告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综述)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综述) 熊军 (商洛学院生物医药工程系 生物技术1201 1210A128) 摘要: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转基因食品以其形状,营养品质和消费品质都符合消费者的需求而得到广泛关注,同时,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也显得尤为紧迫。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管理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biotechnology,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with its shape, the nutrition and consumer quality are in line with consumer demand and received wide atten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safety assessment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is particularly urgent. Keywords: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Safety Evaluation Management 一、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GMF),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包括转基因植物食品、转基因动物食品和转基因微生物食品。二、转基因作物种植现状 ISAAA(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的创始者克莱夫·詹姆士博士在最新编制的《2012年度环球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提到:在最新的全球转基因作物年度报告中,中国排在美国、巴西、阿根廷、加拿大、印度之后,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位居全球第六,是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增长最多的国家之一。种植的主要作物,包括棉花、木瓜、西红柿、甜椒等。 克莱夫·詹姆士博士是中国的“常客”他是转基因技术积极的倡导者,而中国,是全球转基因作物最主要的种植国之一。 中国最早是从种植转基因烟草开始,已经有二十多年的转基因作物种植历史,我国已为7种转基因作物发放安全证书。这7种作物分别是耐贮藏番茄、抗虫棉花、改变花色矮牵牛、抗病辣椒、甜椒、线辣椒、转基因抗病番木瓜、转基因抗虫水稻和转植酸酶玉米。此外 还批准了转基因棉花、大豆、玉米、油菜等多种作物的进口安全证书。除批准了棉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认识

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认识 姓名:范丽娟 班级:食质101班 学号:2010037107

摘要: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一直存有争执。有人支持有人反对,各有理由相持不下。从科技哲学的角度看,我们既不能过分夸大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品的风险而忽视了它的潜在利益,也不能鼓吹它所带来的利益而视风险于不顾。对转基因技术、转基因食品的现在和未来需要人类做出理性的反思和审慎的决策。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安全性 一、转基因技术与转基因食品概述 所谓转基因技术就是应用人工方法把某种生物的遗传物质分离出来,在体外进行切割、拼接和重组,将重组了的DNA通过各种途径导入并整合到某种宿主细胞或者个体的细胞核中,有日的的改变它们的遗传性状。 转基因食品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从而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着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我国《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将转基因食品定义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生产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 二、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现状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其在农业中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转基因作物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如解决粮食短缺问题,节省生产成本,降低食物售价等。 种植转基因的国家由最初的几个至现在的20多个,各国试种的转基因植物已经超过4 500种,其中大豆、玉米、棉花、油菜是主要的转基植物,这四类植物占全部转基因植物的86%。近年来,世界上转基因生物研发工作进展非常迅速。转基因动物层出不穷,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也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增长。在中国,由于国家的重视,转基因的基础研究和应用为世界所关注,目前,已有近20种转基因植物进入了田间实验或环境释放阶段,6种转基因植物被批准进行商业化生产,转基因动物方面,转基因牛、转基因羊也纷纷出现。由于转基因作物产量高、价格低、耐贮运等特点,动物性转基因食品品质好、成本低、附加值高等原因,使得转基因食品的市场份额连年上升。 随着转基因动植物商品化步伐的加快,大量的转基因农产品已经直接或间接被制作成人类的消费品。目前, 世界各地的食品超市中均有转基因食品的销售。随着转基因食品的辐射范围扩大,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的争执声音一直没有停止。

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研究报告的感想-(3000字)

关于食品安全研究报告的感想 这次的研究性学习的题目是“转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问题研究” 很明显转基因食品是这次研究性学习的中心,然而什么是转基因食品 呢? 转基因食品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 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 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 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其原理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在物种基因组中嵌 入(非同种)外源基因。转基因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手段,它的不成 熟和不确定性,必然使得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所以 我选择了这个题目。在深入的了解之后我才知道转基因食品有利也有弊, 虽然没有得出一个准确的答案,但我明白了在组队的学习中分工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人类的种种困惑就应在合作中解决。 我认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有利有弊。 其利在于,转基因食品生长周期短,同时抗病虫害能力强。但其弊端则 更加严重,由于毒素的累加,在防治害虫的同时,许多益虫,如青蛙等亦会 由于生物负集影响而中毒、导致死亡;并且,随着农作物抗病虫害能力增强, 许多害虫的抗药性和抗毒性也随之增强;更重要的是,这些农作物是给我们 食用的,随着时间的累积,必然也会对我们有所影响 据上述材料可知,我国仅占有世界上7%的耕地,却要养活世界上22% 的人口,这亦是一个重担,也从而致使转基因食品、转基因油等大量流入市 场,甚至从国外引进。并且,世界上最大的转基因公司——美国孟山都公司, 其所生产的转基因蔬菜等,在无法抵抗部分病虫害时,大量生产致命农药, 如敌敌畏等,随保护了其农作物,但其代价亦是巨大的,这便是由于转基因 食品的不足而造成的问题。 故我认为,对待转基因食品应当小心谨慎,避免危害,给我国人民 一个相对安全的食品环境。 与此同时,在进行这次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我学会了从网络、书本 等途径中寻找相关资料、文献的方法,学会了对资料的整理、汇总,学会 了论文的写作方法,也发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我觉得学习到的这些宝贵经验会在我们以后的学习、研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分析.doc

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分析- 摘要:为提高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监管效率,该研究针对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分析,从转基因食品潜在威胁、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转基因食品安全特性进行总结性研究。针对我国转基因食品法律监管机制进行分析,结合国外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现状对我国现有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我国转基因食品法律监管问题分析根本原因,制定针对性策略作为参考意见,便于提升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效率,提高安全监管资源有效利用。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法律规制;现状 1转基因食品特性 1.1转基因食品优越性 转基因食品直接将多项优越基因结合在一起,促进食品具备需求特性。相较于传统农作物,转基因食品具有多方面优越性[2]。首先,转基因食品可改变农作物的生长特性,促进农作物本身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并提高农作物在恶劣环境下的生长能力,并可提高其生长速度。该特性可有效降低农作物的生产成本,并能降低农药的使用量,降低食品对人体的危害。其次,转基因食品可改变其原有味道,满足人们的味觉需求。当前一些人们经常食用的高营养、高质量食品,多数存在口味不佳等情况,导致多数人存在偏食情况,影响身体健康。转基因食品可在保持食品营养的同时提高其口味,不仅能降低食品生产成本,还能降低食品添加剂对人体的伤害。总体来看,转基因食品可将人们需求的食品特性综合在一起,满足人们对食品的多方面需求,并可将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降到最低[3]。

1.2转基因食品的风险性 转基因食品已经成为市场食品的一部分,且当前并未有明确案例证明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安全性存在威胁,但从实验以及理论分析角度来看,转基因食品仍旧存在一些潜在威胁[4]。首先,转基因食品存在食用风险。转基因食品自身基因的改变导致其营养成分发生变化,虽然转基因食品是人们为得到食品某种特性而研究出来的新型综合食品,但在转基因过程中存在较多不可控制因素,无法人为控制食品营养物质组成,且通过对转基因大豆的性质试验研究表明,转基因大豆对除草剂等农药具有良好抗性,但其自身营养成分含量直线下降。当前在食品转基因过程中会转入一些非食用性物质,这些物质会在人体内进行堆积,并在达到一定含量后对人体造成危害。其次,一些抗虫农作物中的蛋白酶也会对人体造成影响,即这些农作物既会对害虫造成危害,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5]。其次,转基因食品存在生态环境风险。当前一些转基因生物被导入抗虫基因,在其培育生长过程中容易对其他生物产生影响,可能发生基因漂移或基因逃逸等情况,从而导致周边农作物发生基因突变。转基因食品因为其优良品种特性会直接威胁生物链,一些较为常见的益虫会受到影响,并可能出现灭绝情况,从而直接对整个生物链造成影响;转基因食品会导致其他生物产生一些抗性,直接改变其基因走向,不利于生态环境稳定发展。 2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 转基因食品会造成传统食品自然属性的改变,满足人们良性需求的同时也会造成一些安全隐患,结合一些科学研究成果,转基因食品可能存在一些安全性问题。 2.1潜在毒性问题

转基因食品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转基因食品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一、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现状: 1、定义: 转基因食品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在物种基因组中嵌入了外源基因的食品,包括转基因植物食品、转基因动物食品和转基因微生物食品。 转基因的基本原理与常规杂交育种有相似之处。但转基因比杂交具有更高的选择性。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至某种生物体,并使其具有效表达出相应的产物,这样的生物体作为食品或以其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 2、分类: 1)植物性: 例如,面包生产需要高蛋白质含量的小麦,而目前的小麦品种含蛋白质较低,将高效表达的蛋白基因转入小麦,将会使做成的面包具有更好的焙烤性能。 2)动物性: 比如,牛体内转入了人的基因,牛长大后产生的牛乳中含有基因药物,提取后可用于人类病症的治疗。 3)微生物: 微生物是转基因最常用的转化材料,应用也最广泛。例如,生产奶酪的凝乳酶,以往只能从杀死的小牛的胃中才能取出,现在利用转基因微生物已能够使凝乳酶在体外大量产生,避免了小牛的无辜死亡,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3、利弊: 优点:可增加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可降低生产成本;通过转基因技术可增强作物抗虫害、抗病毒等的能力;提高农产品的耐贮性,延长保鲜期,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求;可使农作物开发的时间大为缩短;可以摆脱季节、气候的影响,四季低成本供应;打破物种界限,不断培植新物种,生产出有利于人类健康的食品。 缺点:增产,如果遇到雨雪的自然灾害,也有可能减产更厉害。且多项研究表明,转基因食品对哺乳动物的免疫功能有损害。更有研究表明,试验用仓鼠食用了转基因食品后,到其第三代,就绝种了。 4、安全性问题: 1)毒性问题 对于基因的人工提炼和添加,可能在达到某些人们想达到的效果的同时,也增加和积聚了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 2)过敏反应 对于一种食物过敏的人有时还会对一种以前他们不过敏的食物产生过敏。 3)营养问题 外来基因会以一种人们还不甚了解的方式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当科学家把一个外来基因加入到植物或细菌中去,这个基因会与别的基因连接在一起。人们在服用了这种改良食物后,食物会在人体内将抗药性基因传给致病的细菌,使人体产生抗药性。 4)威胁环境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1)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 常 超,伍金娥 (武汉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 430023) 作者简介:常超(1976~ ),男,湖北宜昌人,硕士,主要从事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与风险性评估研究。 摘要:随着国际上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不断出现,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本文就 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和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作了分析,以便公正、客观地评价转基因食品。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食品安全性;安全性评价转基因技术是最重要的高新技术之一。随着人口不断的增长,传统农业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为了提高食物的多样性和营养性,研究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GMF)成为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然而,近年来国内外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出现,引起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极大关注,由新技术开发带来的转基因食品是否对人体健康有害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热点。目前,各国政府和科研机构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还未达成一致的意见,对其安全性的争议也日趋激烈。因此,全面分析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有助于对转基因食品的公平评价和科学管理。 1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及安全性问题 1983年,世界上成功培育了第一例转基因植物 ——烟草。1993年,美国市场上投放了第一例转基因食品——晚熟西红柿。1996年,转基因食品进行大规模生产并商业化。自1996年以来,全球转基田作物种植面积增加了52倍,累计种植面积4.75亿hm2。种植转基因农作物的国家从最初的6个增加到21个。按种植面积大小排序,前3名分别是美国、阿根廷、巴西。目前,转基因食品主要为植物性食品,转基因作物也主要集中在大豆、玉米、油菜、棉花和番茄等作物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转基因植物主要是抗虫、抗除草剂的品种。科学家正在进行培育的还有抗旱、耐盐、改良品质、增加营养、医疗保健及生物能源用的植物。据国际有关方面的预测,到2010年,全世界的转基因食物的市场总收入将达到3万亿美元[1]。我国也在加快转基因食品的研究 开发和商品化应用的步伐,1997年,第一例转基因耐贮存番茄获准并商品化生产,2005年,我国转基田作物种植面积为340万hm2,排第5位。我国市场上存在的转基因食品主要来源于美国,特别是大豆、玉米及其相关产品。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和农产品自由贸易,转基因食品正走向人们的餐桌。 自从转基因作物大规模种植以来,有关转基因食品的争论一直不断。1998年8月,英国Rowett研究所的科学家Pusztai教授报道,幼鼠食用转基因土豆后,这种抗虫转基因马铃薯所产生的雪花莲外源凝集素使内脏和免疫系统受损,阻碍小鼠的生长[2],这是针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最早提出的研究报告。虽然英国皇家学会于1999年5月宣布该研究存在“漏洞”,但是该报道激起人们对转基因食品是否危害人体健康的争论。1999年5月,美国康耐尔大学Losey等人报道,在一种植物马利筋的叶片上涂上转基因Bt玉米花粉后喂养斑蝶,发现4d后斑蝶幼虫死亡率为44%,从而引发了转基因植物对生态环境是否安全的争议[3]。与此同时,加拿大Alberta教授和Saskatch-ewan教授报道转基因油菜田间发现了能够抗除草剂的油菜自播植物,成为“超级杂草”。正是由于这些学术报告,激起了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极大关注,同时也引发了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争论[4]。 2转基因食品对人食用后可能的影响 2.1外源基因直接毒性问题 转基因食品含有用DNA重组技术构建的外源基因,包括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目的基因含有人们期望宿主 中国食物与营养Food and Nutrition in China No.6,2007 2007年第6期

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

“没有可靠证据表明转基因作物与环境问题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报告称,“使用抗虫或抗除草剂的作物并没有减少农场中植物和昆虫整体多样性,抗虫作物的大田甚至还会有更多的昆虫多样性。” 没有证据表明大斑蝶种群数量的减少与转基因作物的种植相关。 尽管基因漂移(基因从转基因作物到野生近缘物种)已经产生,但没有实例证实这种转移对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 转基因作物的增产潜力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影响更大。一些新的作物改良技术可能会增加产量的增长率 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和国家医学院(the National Academies of Sciences, Engineering, and Medicine)是一家美国科学家组成的荣誉性自治、非营利组织,由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美国国家工程院(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和美国国家医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组成。它们分别于1863年、1964年以及1970年成立。该组织在科学、技术与医学领域为美国政府提供政策建议。这份报告受美国农业部等机构的基金支持。资助者不包括从事转基因育种的孟山都、杜邦等农业生物技术公司。 朱作言是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成员,也是2016年最新一届委员会的成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作言就转基因问题,接受专访时表示,准确地说,人们常说的转基因,是一种分子杂交,或分子杂交育种。 他进一步解释说,传统的杂交育种是两个物种、品种进行杂交,引入成千上万个基因。而转基因,或叫分子杂交育种技术,唯一的不同是用一个基因去和另一物种或品种杂交,引入的是唯一一条基因,更精准高效。 2016年7月初,全球100多位诺贝奖获得者联合发表公开信,支持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农作物,重申其安全可靠。中国科学院发布过关于支持转基因的声明,专门发布过,院士们发表的 我们在媒体上也能看到一些专家学者说转基因是安全的,但是老百姓好像不买账。 朱作言:专家越说,他越不买账。我看过相关的研究文章,一种社会人的心理,对主流的声音听不进去,越是非主流的声音,越是听得进去。 朱作言:我个人的观点是,不管政府态度怎么样,反转的态度怎么样,我们不看现在,过20年后,回过头来看,这是一场笑话。

转基因的安全性正方

转基因正方辩论稿 一转基因技术的推广是必要的就世界范围来说: 全球人口的迅猛增长,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粮食问题成为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一个十分辣手的问题。要满足人们的食品供应,提高食品供应质量,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目前转基因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已取得明显的成效,转基因食品也已悄然走上人们的餐桌。再从我国来看,在21世纪,我国的转基因食品会得到很快的发展,一方面因为我国的生物技术研究越来越接近世界水平,甚至有些方面已达到世界水平,为其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我国对转基因食品的市场需求很大,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少,不可能完全依靠 扩大耕地面积来满足人们的食品需求,只能走高科技发展之路,生物技术无疑是其中1个重要手段,亦是提高食品质量的1种重要方式。如果我们自己不发展,这个潜在的市场就会被国外的转基因食品所抢占。 二转基因技术的优点 (1)育种时间短 过去改变植物的品种主要是通过育种,这种传统的育种方式需要的时 间长,杂交出的品种不易控制,目的性差,其后代可能高产但不抗病,也可能抗病但不高产,也许是高产但品质差,所以必需一次一次地进行选育。而转基因技术就不同了, 可以选择任何1个目的基因转进去,就可得到1个相应的新品种,不用再花那么长的时间筛选了。 (2)基因组合的范围广。 传统的育种只能是水稻对水稻,玉米对玉米,进行杂交,不能 水稻对玉米,水稻更不能和细菌进行杂交。而转基因技术不但可以把不同植物的基因进行组合,而且还可以把动物的基因,甚至人的基因组合到植物里去。比如:科学家看中了一种北极熊的基因,认为它有抵抗冷冻的作用,于是将其分离取出,再植入番茄之中,培育出耐寒番茄。 (3)提高作物质量和产量,降低成本,缓解粮食短缺现状。 通过转基因技术可培育高产、优质、抗病毒、抗虫、抗寒、抗旱、抗涝、抗盐碱、抗除草剂等特性的作物新品种,以减少对农药化肥和水的依赖,降低农业成本,大幅度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改善食品的质量,缓解世界粮食短缺的矛盾。例如:马铃薯植人天蚕素的基因后,抗清枯病、软腐病的能力大大提高, 过去这两种病每年会带来近3成的减产,一种抗科罗拉多马铃薯甲虫的马铃薯,可使美国每年少用37万kg 的杀虫剂;阿根廷播种转基因豆种后,大豆抗病和抗杂草能力大为增加,使用农 药和除草剂的量减少,生产成本比原来下降了15%。 (4)可以生产出有利于健康和抗疾病的食品。 杜邦和孟山都公司即将推出多种可榨取有 益心脏的食用油的大豆。两大公司还将联手推出味道更鲜美且更容易消化的强化大豆新品

转基因食物的安全及对生活的影响(标准版)

Enhance the initiative and predictability of work safety, take precautions, and comprehens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of work safety.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转基因食物的安全及对生活的影 响(标准版)

转基因食物的安全及对生活的影响(标准版)导语: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转变观念,开拓创新,统筹规划,增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做到未雨绸缪,综合解决安全生产问题。文档可用作电子存档或实体印刷,使用时请详细阅读条款。 摘要 文中描述转基因食品的概念和分类,转基因食品的优、劣势,转基因食品的隐患。通过一些描述的例子,我们应该以辨证地眼光看待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因为现阶段转基因技术本身的优、劣势,对人的生活带来了影响。 关键字:转基因食物安全危害影响 前言 食品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健康基础,关系到国计民生。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转基因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发展很快。随着生物技术在农产品上的广泛应用,我国转基因食品的开发和国外转基因食品的进入,转基因食品已经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近几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考虑,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在世界范围内仍存在争议。而转基因食品毕竟是科技的产物,究竟是否对人体有害,各国的科学家

还在研究之中. 正文 1.转基因食品的概念 自然界每种生物都有不同的生命特征,基因(DNA)就是保持这些生命特征的物质。转基因食品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人为地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通过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改变其生物性状,从而使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更好地满足人类需要。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称之为转基因食品。 不过,到目前为止,这种技术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并且没有一种含有从其它动植物上种植基因的食物,实现了大规模的经济培植。同时许多人坚持认为,这种技术培育出来的食物是“不自然的”。 2.转基因食品的分类 第一类,植物性转基因食品。植物性转基因食品很多。发例如,面包生产需要高蛋白质含量的小麦,而目前的小麦品种含蛋白质较低,将高效表达的蛋白基因转入小麦,将会使做成的面包具有更好的焙烤性能。 第二类,动物性转基因食品。动物性转基因食品也有很多种类。

转基因食品发展进程研究进展

转基因食品发展进程研究进展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科学 20111340011012 黄智超 摘要:随着人口增长,人们对食物需求越来越大。但是耕地数量有限,并且随着城市化,耕地资源也越来越紧张。人们迫切需要通过科技的力量为人类提供更多的食物。与此同时转基因技术纳入人们的视线,并且逐渐转深入人的生活。随着转基因技术的飞速发展,转基因食品的利弊和安全性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对此,大家的看法不一,政府也出台了许多的制定各种政策和法规对其进行管理。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了解还不够,引出了很多热议。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发展进程安全性 随着转基因食品不断进入老百姓的餐桌,学者和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本文主要是从人类健康的角度来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转基因食品的概念与发展 转基因技术是指使用基因工程或分子生物学技术,将遗传物质导入活细胞或生物体中,产生基因重组现象,使之表达并遗传的相关技术。[1] 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是指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将某些生物基因转移至其他生物上,使其出现原物种不具有的性状或产物,针对某一或某些特性,以植入异源基因或改变基因表现等生物技术方式,进行遗传因子的修饰,使动植物或微生物具备或增加特性,进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增加食品或食品原料的价值的目的[2]。 自第一例转基因作物(烟草)问世以来,转基因植物的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1986年美国和法国首先将转基因植物移入大田。1994年美国孟山都公司研制的延熟保鲜转基因西红柿在美国批准上市。随后转基因食品的开发研究迅猛发展,1996年,全世界约有600多项植物生物技术研究成果进入田间试验。2002年全球种植面积达5800万hm2。发展中国家是转基因作物主要种植国,除阿根廷外还有巴西、中国、埃及、印度和南非[11]。 二、转基因食品被认可的原因 1、较高的营养价值 通过转基因技术,Lucca等人将一个菜豆的铁蛋白基因导入水稻,使其铁的含量增加了2倍[3]。然后,他们将来自As—pergillusfumigatus的一个热稳定植酸酶基因导入水稻,以降低水稻中的植酸含量,减少与铁的结合。在模拟消化实验中,植酸酶活性已足够完全降解植酸。这样,由于铁含量的提高,富含半胱氨酸的多肽,有利于极大的改善食用大米人群中铁的营养,解决世界人口缺铁问题。 2、较高的作物产量 盐碱、干旱、病虫害是造成农作物绝收、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利用DNA 重组技术细胞融合技术等基因工程技术将多种抗病毒、抗虫害、抗干旱、耐盐碱

浅谈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物技术快速发展,转基因技术作为其中代表尤为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全球食物短缺问题的日益严峻,转基因食品作为转基因技术发展的产物,让人们看到了解决这一严峻问题的希望,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转基因技术发展迅猛,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与日俱增,转基因食品行业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技术发展必然带来异化,转基因技术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异化,主要表现在转基因食品带来的安全隐患。这些隐患主要来源于转基因食品在人体健康、生太环境等方面的安全性问题。关键词:转基因技术;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

Abstract Since the 1980s, biotechnology develop fast,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biotechnology, genetically modified technology attract much attention. Now, the global problem about shortage of food is worse and worse as time goes on. As a product from transgenic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he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give us some hopes that we can solve the problem, and play a more and more predominant role in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last few years, the transgenic technology develops very quickly. At the same time, the planting areas for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increase every day and the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business plays a more and more predominant role in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th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s sure to bring changes. Sothe transgenic technology inevitably brings some changes, of which are mainly about the potential safety concerns. These safety concerns mainly derive from the influence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on human health, environmental problem, and so on. Key words:transgenic technology;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security problem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