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农业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农业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农业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农业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农业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摘要:本文阐述了当前农业类院校计算机专业所面临的问题,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针对农业信息化发展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对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进行了一些探索。在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探索了具有农业特色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完善了学科课程设置,为培养出适应农业信息化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创新人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农业特色;农业信息化;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

随着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的普及,以及信息技术行业用人单位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要求不断提高,迫切要求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对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来适应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需要。这种要求对于农业类高校来说尤其突出,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社会上对农业类高等学校办计算机专业依旧持有一种的消极态度,很多从农业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就业求职的过程中往往会处于弱势地位,甚至受到一定的歧视;其次农业类高校的基础条件和硬件条件相对其他高校都比较弱,而且计算机专业开办的时间较晚,在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等方面都无法与农业类的传统优势学科比较。在这种条件下,不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改革,农业类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就会逐步丧失生存空间。因此,在经过几年教学实践经验和系统分析本专业情况的基础上,明确农业类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办学方向,设计了教学课程体系,对计算机专业课程与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和探索[1]。

1课程体系修订

1.1现状分析

农业类高等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不但要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还要培养适应农业发展的人才。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契机,农业科技创新要依靠创新教育培养大批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为了加速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配合学校的发展,计算机专业的发展必须与学校的农业特色相结合,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为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脚点,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必须从农业特色的高等教育的整体着手,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有关农业信息化发展的课程纳入到专业课程体系中来,以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掌握知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2]。

1.2增设与农业相关的知识和课程

根据学校教学目标的定位,计算机专业要充分发挥我校特色优势,应用计算机、3S等知识为解决农业问题提供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要实现以上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进行课程体系改革,真正从农业需求出发修订培养计划,增加相应的具有农业特色的课程。根据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和研究特色,结合已有科研成果,应增

对本项目的理解和总体设计思路

办公大楼装修工程项目 装饰装修工程项目设计理解与思路 一、工程概况 建设银行是国有五大商业银行之一,属国有股份制企业。装修设计建筑面积:主楼约4575平方米,副楼约1020平方米。根据要求设计周期为20日历天。主楼以行政办公管理为主,包含大小会议室,财富中心,行长、副行长办公室,职能办公室,档案室,机房,及其他行政办公用房共71间,辅助用房8间。副楼以接待培训及员工用餐等为主,包括有大小餐厅、招待所、厨房及其他辅助用房。 二、设计原则 设计的中心理念是“环保、朴实、耐用,充满人性化”。此方案是对建设银行室内建筑装饰进行整体设计。整体设计是可持续设计。(将生态设计原则、自然、历史、地域文化背景、企业文化背景、相应技术手段及设计对象的经营取向有机结合起来) 1、以传统的低技术方法设计,取材方便,更多关注的是文化的生态内涵,即指传统文化的本质内容如何地道的传承。

2、场所形态的生成,顾及到环境的、功能的、精神(感官)的各个方面。 3、室内空间所具有的美和力量应是从所处的场所中生长出来,同时又完整的融合在他所处的环境中,有着强烈的场所感。 三、整体构想 简洁是该设计的中心理念。以简洁的设计语言,功能性与人性完美结合;关注自然,尊从场地精神,遵从生态价值。(文化、自然、材料)其设计要很好的锲入自然,要顺应自然、引入自然元素。 四、材料的设计 自然循环和过程的可视化给我们所设计的环境赋予了生命,我们的设计必须遵循着生命的法则,为“可持续发展”承担义务。游牧生态圈的“循环”理念则被我们引申到材料的设计上来,设计材料时要选择那些有生命价值的、可循环使用的材料。例如:水、光、木质材料、钢材、铝材、玻璃等。 五、空间的设计 构成“地域性”的要素有:自然、物质、精神和社会时态的映像,我们的设计是对特定自然的历史、技术组合以及文化模式的一种表达和体验。 简洁对于设计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我们所处的地域环境,生态和

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方案

旅游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方案 1、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用现代旅游业发展和适应现代农业、农村现代化及沿海都市型农业农村发展需要,具备较高的现代管理理论素养和系统扎实的旅游管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人文素质、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能在各类旅游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及教育和研究机构等从事旅游业经营、管理、策划、咨询、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2、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构架 3、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思路 以“宽口径、厚基础、强技能、高素质”为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为本、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建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体系、内容为重点,以加强实践实训教学、改革教学模式为手段,以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评价为尺度,以产学研一体化合作为切入点,加强特色专业课程建设,全面推进各核心课程的持续均衡发展。 4、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措施 4.1 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以胜任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为基点,不断引进和培养高水平师资队伍。引进人才既看学历、职称,更注重实际学术水平、研究成果和职业道德,形成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密切结合的有效机制。 充分利用学院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紧紧围绕学科建设,引进或培养高水平旅游管理学课程名称 课程英文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设学期 旅游学概论 I ntroduction to Tourism Science 54 3.0 二 导游实务 tour guide practice 36 2.0 二 旅游市场营销学 Tourism Marketing 36 2.0 三 旅游经济学 Tourism Economics 36 2.0 三 旅游商务英语 Tourism Business English 72 4.0 五 旅行社经营管理 Travel agency management 54 3.0 五 休闲农业 Leisure Agriculture 36 2.0 五 会展经济 Economics of MICE Industry 54 3.0 六 旅游地理学 Tourism Geography 36 2.0 六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54 3.0 七

课程体系建设总结分析报告

课程体系建设总结分析报告

课程体系建设总结分析报告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主动适应市场对人才发展需求,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按照“校院合作、工学结合、以岗位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思路,以“共建共管、互利双赢”为原则,系统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专业依托行业企业的优势资源,破解专业建设过程中的瓶颈,形成以“1个中心、4个模块、4个阶段”为特点的“梯进式144”人才培养模式。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瞄准职业岗位,按岗位标准要求设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构建课程体系,确定教学内容;围绕职业岗位能力组织实施教学,实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岗位的一致性,实现专业教育与行业教育、岗位教育有机结合,学生与行业、岗位、社会“零距离”接触,使学生在真实的岗位环境中训练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养。 (一)以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构建“基于工作岗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针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存在的“宽而不精、学而不专”的问题,我们瞄准人才市场的发展需求,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上,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依据检验行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兼顾医疗卫生大行业就业岗 位迁移,构建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基于工作岗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专业建设实践,逐步形成以校企双赢为基础的“梯进式144”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主动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确定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 医学检验专业是面向医疗卫生技术行业的通用型、宽口径专业,具有专业涉及面广、毕业生就业面广的特点,但普适性的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存在学习内容全面但不深入、学生学无专长的问题。因此,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岗位适应 性,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是专业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以临床检验为核心职

课程体系搭建方案(修改版)

2018年下半年度人才培养计划方案 一、培训目的 为切合公司快速发展的实际情况,全面提升公司员工个人工作能力及丰富工作技能。计划开展针对公司全员关于提高人员素质、能力、绩效的系统培养和培训活动。目标在于使员工的知识、技能、工作方法、工作态度以及工作的价值观得到更新和发展,从而发挥出最大的潜力来提高个人和组织的业绩,推动组织和个人的不断进步,实现组织和个人的双重发展。 二、培训对象和人数 (一)培训对象 管理公司全体员工;分批次、分层级、分阶段进行培训。 (二)培训人数 根据具体的培训规格,安排人数。 三、培训时间和地点 (一)培训时间 2018年8月1日-2018年12月14日 (二)培训地点 IFS办公楼37楼38楼各培训室。 四、培训内容 在半年的培养周期内,安排集中学习5次以上,以及用实践来检验

培训结果。 (一)集中学习部分 集中学习部分将围绕“中层沟通能力”“薪酬绩效能力”“目标管理能力”“员工执行能力”“压力管理能力”等5个模块,进行主题化学习。 主模块一:中层沟通能力 针对学员:管理公司主管级、经理级员工 推荐师资:内部师资 课程方向:

主模块二:绩效制定能力 针对学员:管理公司各单位负责人、人事负责人推荐师资:外部专业师资 课程方向: 主模块三:目标管理能力

针对学员:管理公司经理级、总监级员工推荐师资:外部专业师资 课程方向: 主模块四:员工执行能力 针对学员:管理公司主管级及以下员工推荐师资:内部师资

课程方向: 主模块五:压力管理能力 针对学员:管理公司全体员工推荐师资:内部师资 课程方向:

备选模块:办公常用工具 针对学员:管理公司主管级及以下员工推荐师资:内部师资 课程方向:

EPC项目总体实施方案设计

二、总体实施方案 1. 项目目标(质量、工期、造价) (1)质量目标 符合现行国家、地方及行业相关设计规范要求,能顺利通过施工图审查机构等有关部门的审查;施工要求的质量标准:符合《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合格标准。 (2)工期目标 本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工期为 608 日历天(20 个月),包括设计周期和施工工期,从项目实施之日起计算,(首批施工设计图纸提交时间为合同签订之日起 20 日历天内);接到招标人进场通知后 5 日内进场完毕。 (3)造价目标 造价目标:满足投资控制要求。 我单位在认真研究施工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并详细踏勘了工地现场之后,结合本标段工程的具体情况和特点以及我单位以往同类工程项目的管理经验和责任成本水平,拟采取组织、技术和经济等方面措施控制费用。 采取组织措施控制费用: (1)针对本工程特点,科学合理设置项目的现场管理机构,选拔具有丰富的同类工程施工管理经验人员担任、项目经理,并配备得力的项目部领导层。本着一专多能、精干高效的原则选配技术、经济、管理人员组成高素质的项目管理层团队。 (2)建立健全责、权、利相适应的成本管理责任制,项目经理是项目成本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项目成本管理目标的制定、组织实

施、过程考评及目标的实现负总则。项目部其他领导、职能部门、施工队和班组均相应承担各自的成本管理责任。 (3)科学、合理制定责任成本管理目标,做好成本计划。按照不同工程的成本费用组成内容将目标成本细化、层层分解,纵向分解到项目部、施工队、班组,横向分解到项目决策层和各职能部门,从而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成本管理目标责任制体系,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项目成本管理格局。 通过技术措施控制费用: (1)项目中标后,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彻底进行现场调查,做好施工图纸会审工作,针对本标段施工阵线长的特点和项目所处的施工条件,通过技术经济对比分析,编制针对性强、技术先进、工艺合理、安全、环保的实施性组织设计,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为成本管理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2)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针对不断变化的外部条件,及时调整和优化实施组织设计,降低建设成本。 ①优化基坑土方调配方案,在满足技术规范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场堆土及回填土调配。 ②做好地质预测、预报工作,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优化基坑支护及地下室施工方案;提前制定处理不良地质灾害的应对预案,尽量减少非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 ③合理组织工程的流水施工作业,加快模板、支架等周转性材料的周转速度。 (3)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降低工程成本。 (4)优化施工组织,规范工作程序,加强测量和试验控制工作,防止出现安全、质量问题和事故,杜绝出现废弃工程,确保全部工程

浙江大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暂行办法

浙江大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暂行办法 (试行) 浙大发本【】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高【】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我校本科课程与教案改革,全面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的本科专业核心课程是学生专业能力构成的不可或缺的专业必修课程,也是学生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起决定作用的课程。 第三条进行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须重新梳理各学科专业知识点,整合、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各院系要仔细研究现有专业课程的教案大纲,围绕专业核心知识点,同时充分考察国际一流大学相同或相近学科的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结合我校特色和优势,重新设计专业课程体系。 第四条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可总体规划,分步分级实施,学校鼓励院系通过自筹经费,先行建设,并择优向学校推荐。学校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目标是,通过年建设,在全校所有本科专业中建设门左右,平均每个专业门专业核心课程。以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为标杆,辐射和带动其它专业课程建设,全面提高本科课程教案质量。学校优先支持高水平教师从事本科专业核心课程讲授,以提升专业课程的教案水准。 第二章课程设计与教案 第五条专业核心课程设计以先进的教育教案理念为指导,聚焦最能反映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知识点,强调传统经典知识与学科发展前沿知识相结合,课堂教案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充分研究,精心设计。 第六条专业核心课程教案要突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与教案过程的深度参

与。课程难度大,富有挑战性与吸引力。重视基于知识的方法启迪、研讨和习得,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过程参与,重视学生课前、课后的深度学习。原则上,讨论课、习题课、基于问题(项目)的学习等互动教案课时比例不低于三分之一。 第七条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以每门课程学分为主,长学期开设。原则上,学分课程可设计为周学时,即每周理论讲课学时,案例讲授、讨论、基于问题(项目)的互动教案等学时,课外阅读、资料查阅、作业、小组讨论等至少学时;学分课程可设计为周学时,即每周理论讲课学时,案例讲授、讨论、基于问题(项目)的互动教案等学时,课外阅读、资料查阅、作业、小组讨论等至少学时;学分课程设计为周学时或,即每周理论讲课()学时,案例讲授、讨论、基于问题(项目)的互动教案等()学时,课外阅读、资料查阅、作业、小组讨论等至少()学时;以此类推。研讨或案例课应分小班进行,具体视各课程教案需要定。 第八条核心课程采用多种方式,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强调课程考核由结果评价向过程评价转变,学生研讨课表现、平时作业(论文)、平时测验、期末考试等均有清晰而明确评分,要求多维度评价学生学业。 第九条学校鼓励有条件的院系采用双语教案。 第三章教案团队与职责 第十条课程负责人是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主要领导人和责任人,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设一位课程负责人。课程负责人同时必须是该课程的主讲教师,学校授予课程负责人该课程“首席主讲教师”荣誉称号。课程负责人可以在现有的教师队伍中遴选产生,也可在全球范围内招聘。 第十一条各专业可根据实际课程学分、专业人数和学科特点,由课程负责人负责组建教案团队。教案团队由首席主讲教师、主讲教师和助教组成。原则则上,除首席主讲教师外,主讲教师不超过人。个别特别学科,可酌情增加。原则上每人的讨论班可配备名助教,助教可由本学科的年轻教师或在职博士生担任。 第十二条专业核心课程负责人任职条件: 1.必须具有相当于教授的专业技术职称(本领域资深教授);

机电一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机电一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职业教育的教学现状迫切需要实施课程体系改革。一是课程体系的陈旧,造成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与就业的联系不够紧密,就业市场对中职学校毕业生提出新的要求,学生感觉学不到实用的东西;二是从学生学习现状来看,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比较弱,学习内容脱离学生实际基础,致使学生听不懂,学不会,大部分时间只好在课堂上睡觉,满足不了现代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的要求。以至于造成学生“学不懂,用不上,留不住”。教师感觉“课堂秩序难以维持,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劳动得不到认同。”因此要结合实际探索以职业技能为主线,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切入点,以就业为导向,以“必需、实用、够用”为依据的新型课程体系。 一、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型应用人才的战略部署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规划纲要(2010—2020)》的具体要求,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遵循“加强实践、注重应用、增强素质、培养能力”的原则,以建设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为先导,以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为前提,以课程内容和教材建设为核心,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以教材和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为依托,以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有计划、有目标、分阶段、分层次地开展建设工作,构建“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理念先进、学生技能一流”的课程教学体系。 面向市场,面向企业,立足瑞安,服务机电行业,借鉴其它地方课程改革的有效经验,面向社会,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形成具有我校特色、充满活力的课程体系,提高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教育质量,为“瑞安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二、课程体系建设的意义和目标

某专业课程建设规划

XX专业课程建设规划 学校的核心任务是培养人才,而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就是教学工作。在教学工作中,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等的改革与建设是学校各项改革与建设的核心,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课程质量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教学水平和管理能力的重要尺度。 课程建设是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中心,以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为依据,以教学设备,实践条件建设为保证,以教材和教学资源建设为成果载体,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的一项系统工程。 一、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思路 课程是学校使受教育者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进而实现学校教育培养目标的课业及其进程,是学校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重要载体,从广义上讲,课程是学校全部教育教学活动的总和,是学校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载体。 开展课程建设活动,不仅决定了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而且决定着一所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必须明确课程定位,有效开展课程建设,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了使课程建设与改进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学校提出了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工作思路。(一)基本原则 课程建设要体现职业教育的思想,贯彻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系统培养,多样人才;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原则。专业课程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工作任务为基础设计课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校企合作建设课程的原则。 要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和能工巧匠合作开发专业核心课程,实施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和社会产品为载体的教学方法,探索工学交替、任务趋动、项目引导、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积极推行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学习模式,重视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融教学研为一体,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增强交往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积极改革学业评价模式,推行多元多主体评价原则。 改革学生学业的评价方法,大力推行多元多主体评价。探索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创新活动及表现,学习过程情况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实行校内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建立以能力考核为核心,以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为主的专业课程评价体系,校企合作开发优质教材,

培训课程体系设计方案

培训课程体系设计 方案

培训课程体系设计方案 团队建设类课程体系设计 要解决的问题 团队建设类课程要能帮助团队管理者引导下属齐心协力完成团队目标。一般要解决九大问题:了解团队类型,选择和管理团队角色;掌握团队建设的步骤和团队管理手段;提高团队沟通、团队教练、团队激励等技能;掌握团队的发展阶段及领导方式;有效化解团队冲突;达成团队的目标和共识;增强企业部门、个人团队凝聚力,打造高绩效团队。 课程所涉及的维度 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和实际情况开设团队建设类课程。常见划分维度如下

不同团队建设课程的内容体系 企业应根据受训人员的特点和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构建团队建设的内容体系

团队建设类课程培训需求调查问卷 1、您的团队规模是多少人? A:3人以下 B:3-6人 C:7-10人 D:10人以上 2、您的团队成员间的差异是否明显? A:很小 B:较明显 C:很大 D:不知道 3、您的团队分工是否合理? 4、您认为您的团队最大的竞争优势是什么? 5、您认为影响团队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6、在实现团队建设的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什么?(限选五项)

7、当员工对某一问题的看法与您不一致时,您一般会做什么? 8、您平时的学习方法是什么? 9、对于学习,您的态度是什么? 10、当前您所介绍的团队建设类培训课程在数量上您认为怎么 样? 11、最近两年您是否参加过团队建设培训,其种类是什么? 12、您认为下来团队建设培训内容中,哪些对您胜任当前工作最 重要? A:团队结构 B:团队沟通 C:团队人员发展规划 D:团队知识建设 E:团队合作 F:团队创新 G:团队绩效管理H:团队绩效提高的方法 I:团队绩效提高技巧 J:其它—————————————————————— 13、您认为团队建设类课程在内容上应注意哪些问题? 14、对于一门课程来说,您认为多长时间较为合适? 15、您希望经过团队建设课程学习到哪些知识,或解决哪些问 题? 构建团队建设类课程体系

软件系统设计总体思路

软件/系统设计的总体思路 一、概念 软件设计的本质就是针对软件的需求,建立模型,通过将模型映射为软件,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软件设计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建立合适的模型,使得能够开发出满足用户需求的软件产品,并具有以下特性: ?灵活性(Flexibility) ?有效性(Efficiency) ?可靠性(Reliability) ?可理解性(Understandability) ?维护性(Maintainability) ?重用性(Reuse-ability) ?适应性(Adaptability) ?可移植性(Portability) ?可追踪性(Traceability) ?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 因此,软件设计并没有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和模板,需要我们的设计开发人员在软件的设计开发过程中针对软件项目的特点进行沟通和协调,整理出对软件项目团队的行之有效的方式,进行软件的设计。并保障软件设计文档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可理解性。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 ?“设计文档没有用,是用来糊弄客户和管理层的文档”; ?“用来写设计文档的时间,我的开发早就做完了”; ?“项目紧张,没有时间做设计”; 这些言论,并不是正确的观念,根据软件项目的实际情况,软件开发设计团队可以约定设计文档的详细程度。项目团队需要保障设计文档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在项目进度紧张的情况下,软件设计文档可以更初略一些;在项目时间充裕的情况下,相关文档可以更为详尽。但是在项目开发过程中,需要软件设计开发团队对于设计文档有共同的理解。 二、设计文档分类与使用 通常来说,作为软件项目,我们需要有这几类文档 ?需求说明文档 ?功能设计文档 ?系统架构说明书 ?模块概要设计文档 ?模块详细设计文档 就像我之前说到的,在某个软件团队,对于以上的文档的要求是可以完全不同的,在简单项目中,可能所有类型的文档放在一个文档中进行说明;在复杂项目中,每一类文档可能都要写几个文档;而在最极端的情况下,可能每一类文档都能装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 架构反思与研究 [摘要] 本课题根据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和中职计算机专业的特点,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原则,就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改革思路和专业教学课程设置框架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以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外设与维修职业方向为特例,提出了基于职业方向的计算机教学课程设置框架以及解决方案。 [关键词] 职业教育课程设置职业方向培养框架 一、中等职业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现状 中职学生的计算机技术职业教育学习是一种应用性技能学习,也就是说要把计算机当作一个工具,对学生而言,“微处理器的原理、结构和指令系统、汇编语言、存储器、CPU与外部设备的数据传送、可编程接口芯片”等理论也就显得遥不可及。实践应用中即使不学习这些理论,也不会影响他们打字的速度、排版的美感,为什么要把“理论”看得这么重呢?计算机的普及在于它首先占领了办公自动化这块阵地,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也非常看重“办公”这一功能,而最能代表“办公”功能的技能是文字录入与排版。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计算机应用已经从原先的办公领域拓展到商务领域、美术领域(平面美术设计)、影视领域(如3D动画制作)、行业领域(如教育行业的课件、机械行业的CAD、电子行业的电子图版等)和计算机本专业领域(如网络管理)。由此可见,中职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相关行业的发展已完全失调,也导致了专业和行业以及职业的严重脱节,直接造成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陷入就业难的窘境。 从现在中职毕业生出路看,电子、机电等专业的毕业生基本上都能找到对口的工作,而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除了少数几个

进入单位做打字员外,既不能成为系统维护员,也不能成为软件开发员,更不能成为网络管理员,外设维修员。这是什么原因?是计算机行业萧条、人才饱和吗?当然不是。计算机行业很需要有一技之长的专门人才,而我们的中职毕业生,除了打字外,基本上没有一技之长了,说好听点是“通才”,所有皮毛都懂一点;说得不好听一点,是什么都不会。如果电脑公司同意录用中职毕业生,那也要重新培训,说“学校学的,没用”。“职业化”的一大特征是专门化,也就是它的课程设置有单一的目标,有相对集中的科目,学习目标相对要高、精、专、深,所培养的人才是“专才”而不是“通才”。比如学网络管理,就不必学办公系统;学平面设计,也不必学软件开发。社会需求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人才;行业需要专才,我们就培养专才,只有这样,我们的专业才有生命力。要让中职计算机专业“永葆青春”,就必须接轨市场,接轨职业,使“课程设置职业化”。 由培养目标看,中职计算机专业也必须与计算机行业发展接轨,完成“课程设置职业化”的转变。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培养目标有着因果的直接关系,教育部2002年8月颁布的《关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的原则意见》指出:“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及其调整,要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满足各地、各行业对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的需要。”正如蒸汽机的发明引领全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一样,计算机的使用引爆了时代的又一次革命,人类开始迈入信息时代,机器技术与数字技术结合完成了更新换代,新兴行业不断诞生。在这样的形势下,中职计算机一成不变的课程能满足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需要吗?现行课程的明 显滞后、内容陈旧、范围狭窄、设置偏颇能培养出“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吗?被发达国家所广泛应用和我国一些计算机培训机构所推崇的On-job Training(工作项目实践)按照以“项目”带动的“综合实践”教学理念,从项目设计、项目管理、经营核算到人际交往以及计算机专业的各方面的各类知识进行训练,它最有效的缩短了学习与工作接合的“磨合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现阶段中职学校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

小学课程建设实施方案详细

小学课程建设案 口东街道东庄中心小学 2017.10

小学课程建设案 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容的主要载体。中小学课程改革要求构建各具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并增加课程学习的选择性。学校课程建设是学校涵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促进我校课程建设的整体发展,特制定此课程建设案。 一、指导思想 1、坚持“立德树人”根本导向,把课程建设与天津地域文化相融合,体现课程的育人功能。 2、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准确把握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并将其落实到课程建设的每个环节中。 3、课程规划、开发、实施应适合学生发展要求、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和培育学生的学习潜能和特长,让每一位学生愉快学习,幸福成长。 二、课程建设目标 搭建多元平台,让每一个孩子在体验成功中幸福成长。 三、课程建设策略 东庄中心小学基于学校办学理念下的课程建设,有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基于促进教师理性思考与专业发展的课程建设构架,二是基于为学生提供多元发展平台,提供适合可选的课程体系。课程建设价值取向不是“给”而是“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采取如下策略: 1.人人参与策略 对教师而言,每位教师都参与课程开发与实施。除了自己课堂上完成的学科教学任务之外,可选择一门校本课程来开设,这门课程可以是学科领域的,也可

以是跨越到所教学科之外的。对学生而言,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所长,自主选择一门课程来学习。学生所选的课程,至少坚持学习一学期,确保他们参与所选课程的学习质量。 2.多元平台策略 对于教师来说,有充分的课程选取或设置自主权。既可以围绕自身优势学科,在学科群中选择拓展型课程,又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设置一门综合实践课程。对于学生来说,在完成规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享有充分的校本课程选择权,为学生多元发展提供可能。 3.适合可选策略 从学生需要出发,开设课程的教学既是教师胜任的,也是学生需要的,且可以有不同的选择。通过适合可选的课程超市,促成学生快乐走班,享受最适合自己的课程学习。 4.成功体验策略 从教师评价出发,通过多种式与途径,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课程体系建设 东庄中心小学课程体系是基于“多元发展,人人成功”办学理念下的多元课程架构,它出发于人的发展需求,通过成功的体验,获取成功的金钥匙,从而归宿于人的幸福成长。基于这种的思考,我们坚持以人的多元发展、全面发展为基本的价值取向,以课程校本化实施为基本途径,将、地、学校三级课程整合成一个有序而高效的学校课程体系,按照课程承载的任务不同,分为“课程校本化实施”和“校本特色课程”两大类。

项目总体设计方案模板

XX项目 总体设计方案 版本: 拟制: 校对: 审核: 批准: 二零XX年X月制 修订情况记录

目录

一引言 (5) 1.1项目背景及目标 (5) 1.2术语及缩略语 (5) 1.3设计参考文档 (5) 二项目需求分析 (5) 2.1产品需求 (5) 2.2产品定位 (5) 2.3功能要求 (5) 2.4性能要求 (5) 2.5设计思路 (5) 2.6质量目标 (5) 三外观设计方案 (6) 3.1外观设计整体要求 (6) 3.2外观设计注意事项 (6) 四硬件设计方案 (6) 4.1部件选择 (6) 4.2系统连接框图 (6) 4.3系统逻辑框图 (7) 4.4系统接口及资源分配 (7) 五软件设计方案 (7) 5.1开发调试环境 (7) 5.2开发资源需求 (7) 5.3程序设计方案 (7) 5.4程序设计周期 (7) 5.5生产工具 (7) 六结构设计方案 (7) 6.1结构设计方案 (7) 6.2结构件延用情况 (7) 6.3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8) 七可靠性、安全性、电磁兼容性设计 (8) 7.1可靠性设计要求 (8) 7.2安全性设计要求 (8)

7.3电磁兼容性要求 (8) 7.4其它(包装、泡沫等) (8) 八电源设计 (8) 8.1电源电气参数要求 (8) 8.2电源安全设计要求 (8) 8.3电源其它要求 (8) 九散热设计 (9) 9.1整机散热设计 (9) 9.2部件散热设计 (9) 十测试要求 (9) 10.1整机结构方面测试要求 (9) 10.2整机电气方面测试要求 (9) 10.3整机环境方面测试要求 (9) 十一成本估算及控制 (9) 11.1成本估算 (9) 11.2成本控制 (10) 十二项目风险及控制 (10)

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方案

水利工程专业 核心课程建设方案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 水利工程系

水利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方案 一、专业培养目标 水利工程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体魄和心理素质,有良好的文化基础,必备的水利工程专业基础知识,能掌握土木工程通用的基本技能,具有从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指导、施工现场组织与管理、工程造价预测、工程投标、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以及中小型水利工程设计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未来从事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工作范围 及 工作内容 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 中小型水利 工程设计施工技术指导、 工程材料的检 验分析、工程测 量放样、工程质 量标准 施工组织设计、施 工现场组织与管 理、工程资料整 理、工程投标 水库工程、灌区工程、 河道管理等部门承担 各种水工建筑物的安 全检查、数据采集分 析、维护、加固处理 等工作 乡镇水务部 门从事中小 型水利工程 设计、工程绘 图等技术工 作 面向的主要岗位施工员、测量 员、试验员 质量员、安全员、 材料员、资料员、 项目经理 水工监测工、闸门运 行工、泵站运行工、 水文勘测工、灌区灌 溉工、河道修防工、 渠道维护工、混凝土 维修工 设计、绘图 员、描图员、 监理员、造价 员 序号课程名称负责人建设时间 1 力学与结构李燕飞2007年~2009年 2 工程制图与Autocad 张多峰2007年~2009年 3 建筑材料刘宁2007年~2009年 4 水工建筑物冷爱国2007年~2009年 5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刘祥柱2007年~2009年 6 水利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刘祥柱2007年~2009年 7 现代灌排工程技术何晓科2007年~2009年 8 工程造价与招投标尹红莲2007年~2009年 四、各课程建设方案

对本项目的理解和总体设计思路教学提纲

对本项目的理解和总体设计思路

办公大楼装修工程项目 装饰装修工程项目设计理解与思路 一、工程概况 建设银行是国有五大商业银行之一,属国有股份制企业。装修设计建筑面积:主楼约4575平方米,副楼约1020平方米。根据要求设计周期为20日历天。主楼以行政办公管理为主,包含大小会议室,财富中心,行长、副行长办公室,职能办公室,档案室,机房,及其他行政办公用房共71间,辅助用房8间。副楼以接待培训及员工用餐等为主,包括有大小餐厅、招待所、厨房及其他辅助用房。 二、设计原则 设计的中心理念是“环保、朴实、耐用,充满人性化”。此方案是对建设银行室内建筑装饰进行整体设计。整体设计是可持续设计。(将生态设计原则、自然、历史、地域文化背景、企业文化背景、相应技术手段及设计对象的经营取向有机结合起来)

1、以传统的低技术方法设计,取材方便,更多关注的是文化的生态内涵,即指传统文化的本质内容如何地道的传承。 2、场所形态的生成,顾及到环境的、功能的、精神(感官)的各个方面。 3、室内空间所具有的美和力量应是从所处的场所中生长出来,同时又完整的融合在他所处的环境中,有着强烈的场所感。 三、整体构想 简洁是该设计的中心理念。以简洁的设计语言,功能性与人性完美结合;关注自然,尊从场地精神,遵从生态价值。(文化、自然、材料)其设计要很好的锲入自然,要顺应自然、引入自然元素。 四、材料的设计 自然循环和过程的可视化给我们所设计的环境赋予了生命,我们的设计必须遵循着生命的法则,为“可持续发展”承担义务。游牧生态圈的“循环”理念则被我们引申到材料的设计上来,设计材料时要选择那些有生命价值的、可循环使用的材料。例如:水、光、木质材料、钢材、铝材、玻璃等。 五、空间的设计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孙学密王卫平 [摘要] 本课程体系根据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和中职计算机专业的特点,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原则,就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改革思路和专业教学课程设置框架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以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外设及维修职业方向为特例,提出了基于职业方向的计算机教学课程设置框架以及解决方案。 [关键词] 职业教育课程设置职业方向培养框架 一、中等职业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现状 中职学生的计算机技术职业教育学习是一种应用性技能学习,也就是说要把计算机当作一个工具,对学生而言,“微处理器的原理、结构和指令系统、汇编语言、存储器、CPU及外部设备的数据传送、可编程接口芯片”等理论也就显得遥不可及。实践应用中即使不学习这些理论,也不会影响他们打字的速度、排版的美感,为什么要把“理论”看得这么重呢?计算机的普及在于它首先占领了办公自动化这 块阵地,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也非常看重“办公”这一功能,而最能代表“办公”功能的技能是文字录入及排版。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计算机应用已经从原先的办公领域拓展到商务领域、美术领域(平面美术设计)、影视领域(如3D动画制作、微电影制作、影视后期合成)、行业领域(如教育行业的课件、机械行业的CAD、电子行业的电子图版等)和计算机本专业领域(如网络管理)。由此可见,中职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及相关行业的发展已完全失调,也导致了专业和行业以及职业的严重脱节,直接造成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陷入就业难的窘境。 从现在中职毕业生出路看,电子、机电等专业的毕业生基本上都能找到对口的工作,而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除了少数几个进入单位做打字员外,既不能成为系统维护员,也不能成为软件开发员,更不能成为网络管理员,外设维修员。这是什么原因?是计算机行业萧条、

课程体系设计方案

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方案 济南职业学院电子工程系 二○一四年四月五日

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方案 一、课程体系建构 (一)课程体系开发流程 通过对行业和本区域典型电子企业的调研,确定专业对应的岗位群、岗位任职要求和主要工作任务,分析归纳职业能力,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按照“工作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典型工作任务→课程体系”一一对应、层层递进的方式,构建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课程体系的开发流程表 (二)课程体系构建的具体过程 调研典型企业,确定工作岗位群:通过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济南高新区等区域内企业的调查分析,电子类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电子产品装配、电子工艺操作、电子生产管理等为主的电子产品制造岗位群,以生产质检、产品维修为主的产品检测维护岗位群和以小型电子产品设计、开发与售后服务

为主的产品开发与客户服务岗位群。 课程体系的建构:结合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培养的需求,分析提炼典型工作任务。按照“工学交替、产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将典型工作任务转换为具体、可操作的项目化课程,构建工学结合的项目化课程体系。 二、专业核心课程设计 (一)微控制器应用系统开发 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的设计理念是能力为本,工学结合,为区域经济服务、为学生就业服务。本课程的设计打破了原来各学科体系的框架,将内容按项目进行整合,各项目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兼顾企业和个人两者的需求,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以培养全面素质为基础,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课程中的每个项目均由若干个典型工作任务组成,每个任务均将相关知识和实践过程有机结合,力求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项目内容的选择以实际应用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紧密结合应用电子专业的发展需要,参照电子产品装接工、维修电工、微控制器设计工程师的职业资格标准,将本课程的教学活动设计成七个项目,以项目为单位组织教学,并以典型设备为载体,通过具体案例,让学员在掌握技能的同时,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教学内容选取与整合

计算机课程体系

计算机专业课程自学参考 有人说,计算机专业的人编的程序要比非计算机专业的人编的要好.也许这是在大多数情况下适用的,但是并不是绝对的.你在这个方面经验比别人多,研究的比别人深入,那你就比别人专业,所以要相信自己. 我本不是计算机专业的,但是本专业也学过许多计算机课程.准备把没学的补补.下面是计算机专业课程,供大家自学参考,当然这些都是基础. 一: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技术,数据通信 原理,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验,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试验,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线性代数A,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 普通物理B,电路电子学 数据库系统,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系统结构,光通信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 Internet与web编程,Cisio/Solaris网络体系设计与实现,综合布线系统 编译原理,数字系统设计VHDL,信号与系统,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数字信号处理, 软件工程,IT项目管理,七号信令系统,电子商务概论,多媒体技术,UNIX操作系统,计算机信息安全移动通信,卫星通信,计算机系统维护技术 二:基础方面:(应该无需解释啦) ⒈ 高等数学 ⒉ 线性代数 ⒊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⒊ 概率统计 硬件方面:(最终应该达到可以看懂并分析电路图;可以设计专用计算机系统的程度) ⒈ 电路分析基础一切电子方向的基础 ⒉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一切电子方向的基础(开始分化方向) ⒊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计算机)专业的基础 ⒋ 计算机组成原理抽象的数字电子的“可以用来计算的机器”的大原理 ⒌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基于8086的PC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原理 ⒌ IBM PC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8086CPU指令系统程序设计 ⒌ 计算机系统与结构抽象的数字电子计算机系统(非单指计算机)的原理 ⒌ 单片机及接口技术单芯片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原理 ⒍ (计算机)信号与系统从数字电路角度理解的计算机系统的接口与通讯

安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构建

安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构建目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安全工程专业主要以培养面向具备从事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级工程人才为主,然而在具体培养过程中却往往出现脱节现象,为适应社会对安全人才的需要,迫切需要对安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一、指导思想 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在考虑山西工程技术学院“积极为山西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进步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定位的基础上,要本着课程设置以煤炭行业为特色,以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为目标,以行业中应用的新工艺新技术为导向,以企业和毕业生调查反馈的意见为修正的指导思想进行改革。 二、课程体系设置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安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的构建应以完整合理的课程群为基础,即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安全工程师能力培养四个课程群。经企业和行业专家指导和深入企业调查,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课程为安全工程导论、煤矿地质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安全经济学、安全工程专业英语、安全工程CAD,强化专业基础科学技术理论知识的培养;专业课程为安全人机工程、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管理学、安全法学、职业危害与防治、通风学、燃烧与爆炸学、安全检测与监控,强调安全工程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建立及基本技能的培养;专业方向课核心课程以矿山安全方向为主。矿山安全方向核心课程为采矿学、矿井瓦斯防治技术、矿井火灾水灾防治技术、矿山压力及其控制技术、矿山粉尘防治技术、机械与电气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强调矿山行业安全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此外,还要注重安全工程师能力的培养

和知识的拓展,如事故调查与案例分析、安全法律法规、公共安全 与应急管理、职业危害与防护侧重安全工程技术及应用能力培养; 由于安全工程专业人才要求具备较宽的知识面,故还需开设机械与 电气安全、安全新技术、压力容器安全技术、化工安全技术、采矿 新技术等突出各具体行业安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课程。这些与前 面的课程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可加深学生对安全理念的理解,促 进其对安全技能的掌握。此外,在专业选修课的设置上,也要考虑 服务培养安全工程应用型人才目标,尽量消除学校统一公共选修课 与专业发展关联不紧密的弊端。可开设的课程如:安全心理学、安 全行为学、安全监察、应急管理与救援、安全评价技术、企业安全 文化等。 三、核心课程体系中课程建设的实践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并紧密追踪最新 科学技术和法规规范,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实更新,力争使教学内容 适应当代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如煤矿安全管理学课程引入“手 指口述”管理方法、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等现代煤矿管理新理 念新方法,使学生可以在掌握了基本理论后对最新的进展有足够了解。安全法律法规课程通过实时跟进最新法律法规进展动态,如 《煤矿安全规程》于20XX年进行了修订、《煤矿瓦斯等级鉴定办法》《煤矿防治水细则》修订后于20XX年进行了重新印发,将这些修订 后的内容和教材中的内容有出入的部分进行及时标注和更新,确保 学生所学知识与当下国家法律法规一致。此外,矿井瓦斯防治课程 中及时引入瓦斯抽采、煤与瓦斯共采等新理念和新技术;矿井水灾 火灾课程中引入三相泡沫灭火技术、束管正压输气监测系统等内容;安全检测与监控技术课程中及时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