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问题的心理

咨询案例报告

09心理(二)班

李振环

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1 一般资料

孙某,女,20岁,湖北人,大学二年级学生。来访者自幼成长在农村,身高1.58m,体型适中,肤色偏黄,无不良嗜好,体质好,很少生病,性格偏内向。无家族精神病史,无器质性伤病史。

父亲初中学历,母亲小学学历,父母经商,家里经济条件一般,另有一弟弟读高中。父母感情不错,家庭关系协调。自小父母对自己学习要求严格,期望很高,自己学习刻苦,成绩一直很好,有完美主义倾向,做什么事情都力全做得很好。高中开始住校,与同学关系一般。上大学后,内向性格有所好转,跟几个外省的同学玩得较好,但仍不太热衷参加集体活动,时常感到自己压力大,每天主要精力都放在学习上。觉得跟本地同学难以沟通,目前没有男朋友。

因最近与舍友闹矛盾,感觉在宿舍受排挤,被孤立,导致情绪烦躁,晚上睡眠不好,身体疲惫,学习效率下降,自己觉得很焦虑,情况已持续三周,不知如何处理,主动前来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咨询。

2 主述和个人陈述

主述:最近三个星期以来由于宿舍人际关系困扰导致情绪低落、焦虑。

个人陈述:最近不想呆在宿舍,感觉宿舍同学有意在跟自己作对,要排挤自己。感觉“她们都挺虚伪的,一回到宿舍,就胸口发闷”,感到最近睡觉不好,有时看不下书,心里很着急。宿舍共住四人,除自己外,其他三人都是南京本地人。大一的时候宿舍同学关系还好,也许是一开始大家还不太熟悉,所以都比较客气。大二下学期,很多同学学习放松了,宿舍另外三个同学更是不在乎学习,有时还逃课,只顾玩,找男朋友什么的。上个星期三晚上熄灯后,我用台灯在看书,宿舍一同学觉得影响了她,她就说早点睡觉,明天还要上课呢?我就关灯了。第二天早上早起,我还在睡觉,她洗脸、上厕所什么的就会故意弄出很大声响,不让我安静睡觉,我想她肯定是在报复我。我想如果我跟她提意见,宿舍其他同学就会帮着她,“她们是一伙的”。宿舍就只有我一人来自其他省份,大一时大家基本都还讲普通话,但现在她们基本都用南京话交流了,有意不让我知道她们谈话的内容,好孤立我。我还听到她们说我“书呆子,只会读书”之类的话,我知道这是因为我学习成绩好,她们嫉妒我,但我听了心里特别不舒服。并且她们三个去吃饭或是上自习都是一起,却从不叫我,我觉得自己有被孤立的感觉。我和我室友的关系很糟糕,已经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了;感觉自己在人际处理方面很失败。

我很想搞好跟室友的关系,但觉得跟她们简直没法相处;想调换宿舍或搬出去住,又担心别人说自己跟室友相处不好,是“自己有问题”,为此感到紧张、焦虑甚至失眠,不知道怎么办。

3 观察和他人反映

咨询师观察:来访者是主动求助,衣着整洁,举止得体,有良好的自知力,谈话过程中略有紧张,在谈到自己被孤立时显得很焦虑,但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双眼不时会紧盯咨询师,对咨询师有很高的期望,能很好的配合咨询师。

4 评估和诊断

4.1 心理状态的评估

4.1.1 来访者目前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状态

身体状态:食欲下降,晚上睡眠不好。来访者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重病,无家族精神病遗传史。

精神状态:智力正常,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情绪低落,紧张、焦虑。

社会功能状态:能够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只是效率有所下降,宿舍人际关系受到一定影响,并未泛化。

4.1.2 该来访者出现心理问题原因分析

(1)社会原因:第一,家庭和成长环境的原因:来访者自小父母对其学习要求严厉,只关心其学习成绩,与父母交流较少,性格较内向,不太善于交际。第二,社会支持系统的原因:来访者几乎没有知心朋友,遇到问题很少主动向他人诉说,喜欢放在心里,缺乏社会支持系统。

(2)心理原因:首先,来访者在处理宿舍人际关系问题上存在不合理认知,思维方式上自我中心倾向明显。其不合理信念表现为:把室友的早起看作是在有意跟自己作对,把室友用南京话交流看作是在有意排挤自己,把室友的评价看作是对自己的嫉妒,把偶尔的人际冲突理解为宿舍关系糟糕透顶,无可挽回等等。其次,来访者性格内向,敏感,沟通与人际交往技能比较欠缺。人际交往技能欠缺表现为:不能合理地给别人提意见,对别人的评价不能给予有效的解释和反驳,不善于融入集体成为受欢迎的人等。

4.2诊断

根据来访者初步访谈的表现,再根据收集到的来访者的一般资料,判断为是由宿舍人际交往引起的情绪困扰,属于一般心理问题。

4.3诊断依据

(1)根据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原则”,此案例属于正常心理活动变化,来访者自知力完整,能主动寻求咨询,有强烈的求治愿望。可以排除精神病性心理障碍。

(2)该来访者的心理障碍是心因性的,与人际关系不适有关,因持续时间不长,内容没有泛化,能进行正常的社会活动,排除神经症的诊断。

(3)该来访者的症状主要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焦虑、失眠、人际关系不谐调,且以上症状持续时间不到一个月,据此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4.4 鉴别诊断

(1)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该来访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有自知力,有求助愿望,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

(2)排除焦虑性神经症和抑郁性神经症。来访者虽然以焦虑和抑郁为主要症状,但还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没有泛化和回避,且持续时间只有三个星期,并且其情绪困扰是由现实刺激所引起,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和抑郁性神经症。

(3)排除严重心理问题。该来访者的心理问题不太严重,社会功能没有受到严重影响,持续的时间不长,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5 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经与来访者协商,初步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帮助来访者宣泄不良情绪,降低焦虑程度;帮助来访者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技能,改善人际交往状况。

(2)最终目标与长远目标:完善来访者的个性,帮助来访者正确认识自我,形成正确合理的信念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模式,增强其社会适应。

(3)咨询方法与原理

用合理情绪疗法使来访者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目的;用角色扮演法让来访者了解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结果会不一样,学习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

6咨询过程

6.1 第一次咨询

(1)目的:收集资料,了解来访者基本情况,建立咨询关系,进行初步分析与诊断,确定咨询目标。

(2)方法:摄入性会谈法。

(3)过程:1让来访者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其基本情况;感谢来访者对心理咨询中心的信任并介绍心理咨询的性质和限制以及咨询过程

中有关事项与规则;了解来访者为什么要进行咨询,想通过咨询达到什么目的,对咨询的期望是什么;

2通过访谈了解来访者的成长经历、社会支持系统。了解来访者心理问题的表现、造成其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其与问题相关的近期生活事件;

3采用来访者中心疗法,在与来访者咨询的过程中运用倾听的技巧,强调同情、尊重、理解、鼓励,对来访者表示无条件积极关注,通过言语鼓励与非言语线索等来建立起良好的咨访关系。让来访者能够有机会把自己近段时间的内心感受及以往过程中的部分经历表现出来,使其负性情绪得到一定的宣泄;

4通过咨询,发现来访者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来访者的言语表达及在咨询过程中的其它客观表现,依据心理咨询诊断的基本原则,做出评估和诊断;

5与来访者一同协商确定咨询目标,并商定下次咨询时间。

6.2 第二次咨询

(1)目的:共同讨论引发心理问题的原因;向来访者介绍情绪 ABC 理论,帮助来访者认识到人的认知、情绪和行为是相互联系的,而对事件的认知评价会影响情绪反应。

(2)方法:摄入式会谈法、合理情绪疗法。

(3)过程:1通过会谈,与来访者沟通,加强咨询关系。

2运用倾听、对质、影响性概述等技术,与来访者一同探讨引发其宿舍人际关系问题出现的原因与自己有很大的关系:来访者从小因父母管教严格,造成内心胆小,不敢表露自己内心的思想和情感,长此以往,容易出现压抑、痛苦等负性情绪而使应付问题的手段会越来越无效。同时,来访者追求完美的性格倾向,也向来访者看待事情容易敏感多疑。

3通过介绍情绪 ABC 理论,引导、启发来访者领悟到其认知中的不合理信念与情绪困扰之间的关系。

4布置家庭作业:运用 ABC 理论的方法,分析自己在宿舍人际交往冲突中产生各种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C以及相对应的诱发性

事件A和认知信念B,并记录下来。

5与来访者商定下次咨询的时间。

6.3 第三次咨询

(1)目的:转换来访者的不合理信念,帮助来访者形成对当前问题的理性认知。

(2)方法: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3)过程:1与来访者一起分析了上次布置给她的家庭作业,以下是来访者完成的家庭作业内容:

诱发事件A:我晚上用台灯看书,第二天这位同学早起吵到我。

自己的不合理信念B:1)认为舍友早上起来特别早肯定是在报复我。2)回宿舍发现室友用南京话在说话就断然认定她们是故意说得自己听不懂,在孤立自己。3)认为其他三个舍友平时吃饭活动等都是一起,而从不叫自己,因此难以与她们建立良好的关系。4)经过一次和寝室同学人际冲突就认为自己与室友的关系很糟糕,在所有人际关系处理方面很失败。5)我做错了,令室友她们对我不满,她们就一定会因此疏远我,而且其他人也必定会疏远我。

造成的结果C:每天神经都处于紧张状态之中,一回到宿舍,就胸口发闷;感到特别焦虑、郁闷、苦恼。

2咨询师在看完来访者的家庭作业之后,引导来访者通过与不合理信念B进行辩论,使来访者意识到自己“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等认知的不合逻辑性。

6.4 第四次咨询

(1)目的:转变来访者在冲突情境中产生的不适当情绪反应,建立积极、合理的情绪反应。来访者通过练习体会掌握直到能自然地使用这种方法。

(2)方法:合理情绪想象技术。

(3)过程:1请来访者轻轻闭上眼睛,回想自己正身处在最近发生的某个冲突情境中,说出她此时的感受,接着将注意力集中到转化情绪上,尝试将它变成比较合理的情绪。

6.5 第五次咨询

(1)目的:强化和巩固来访者的理性情绪,进一步改善其行为方式,学习一定的社交技能并且通过放松训练缓解自己的焦虑情绪。

(2)方法:角色扮演、放松训练。

(3)过程:1检查来访者上次的家庭作业,并对其认真完成作业表示赞赏。

2对前几次咨询进行总结,进一步强化来访者建立起来的合理信念。

3运用角色扮演的方法,使来访者了解其与宿舍同学平时沟通的方式。咨询师先扮演来访者寝室同学,内容为那次晚上宿舍同学让来访者关灯及第二天同学早起引起来访者内心的烦躁的情景,这样可以了解来访者平时和同学沟通交流方式。然后角色互换(让来访者扮演她同学,咨询师扮演来访者),这样有助于来访者站在别人的角度去体会自己的一些语言,从而认识到自己在人际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改变一些说话的语言和语调进行扮演,让其认识适当的交际语言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4通过放松训练教给来访者一些简单的放松技巧,帮助她以后在遇到冲突事件情绪难以控制的时候,可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缓解焦躁情绪,提高应对负面情绪的能力。

5布置家庭作业:让来访者回去之后,主动融入到宿舍交往中,比如与宿舍同学一起吃饭、上自习等,体会主动融入宿舍交往的感受。

6.6 第六次咨询

(1)目的:使其在咨询结束之后仍能用学到的东西去应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能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

(2)方法:会谈法。

(3)过程:1检查上次家庭作业,得知来访者作业完成得很好,已能较好地主动地融入到宿舍交往中,与宿舍同学相处比以前要融洽,而且自己的不合理观念也能较好的得到转换。

2肯定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所作出的努力尝试以及获得的成果,分享她的喜悦心情。

3鼓励来访者继续敞开心扉,保持人际交往中的信任感,进一步巩固自己与同学及家人之间的人际交往,适应学校学习以及今后的生活,明确奋斗目标,展开新的人生。

4如果满分是10分,让来访者对整个咨询进行打分,来访者评分是9分。

7 咨询效果评估

自述基本抛弃了以前的那些错误认知,能做到与宿舍同学在有不同意见时有效沟通,互相理解,感觉咨询解决了自己的心理问题,消除了自己的烦恼和焦虑情绪;与同学的关系日益融洽,性格比以前相对开朗。

最新大学生人际交往心得

学期我报选了《大学生人际交往艺术》这门选修课,真是十分庆幸,如今这学期已经接近尾声,一学期学下来,感受颇深。下面我就自己的心得体会谈一下: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日益强大的社会心理压力,如何认识和正确处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人际交往障碍会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情绪、健康等各个方面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通过对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和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说明了大学生如何保持和提高良好人际关系交往和沟通能力。同时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人际交往环境,也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生活都生活在人际关系网中,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依存于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开放的社会需要开放的社会交往。对于正在学习、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人际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老乡之间、室友之间、个人与班级以及和学校之间等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构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系统。培养良好的人际效能力,不仅是大学生活的需要,更是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一个没有交际能力的人,就像陆地上的船是永远不会漂泊到壮阔的大海中去。 而比起中学生,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更为复杂,更为广泛,独立性更强,更具社会性。个体开始独立地步入了准社会群体的交际圈。大学生们开始尝试独立的人际交往,并试图发展这方面的能力。而且,交往能力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心目中衡量个人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大学生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他们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具有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然而,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能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在这一过程中,有相当数量的人会产生各种问题。认知、情绪及人格因素,都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建立。一旦在这一过程中受挫,就可能表现为自我否定而陷入苦闷与焦虑之中,或因企图对抗而陷入困境,并由此产生心理问题: 一、大学生人际关系不适的表现。有关调查表明,大学生心理问题中,关于人际交往的已占50%以上,而以前的统计中,恋爱烦恼占据首位。交际烦恼超过恋爱困扰。仔细分析,大学生人际关系中的困惑、不适可以分为以下5类情况: (1)第一类:缺少知心朋友。这类大学生通常多能正常交往,人际关系也不错,但自感缺乏能互吐衷肠、肝胆相照、配合默契、同甘共苦的知心朋友,为此,有时不免感到孤独和无奈。 (2)第二类:与个别人难以相交。这类大学生与多数人交往良好,但与个别人交往不良,他们可能是室友、同学或父母等与自己关系比较近的人,由于与这些人相处不好,常会影响情绪,成为一块“心病”。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心理案例分析】大学生心理案例分析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心理案例分析】大学生心理案例分析人际关系心理出现问题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生活。下面是给大家搜集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心理案例分析文章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陈同学,女,19岁,是商务英语二年级学生。人小体弱、情绪消沉、说话低声细语,羞怯而不自然。她自称经常无法入睡,睡眠质量很差,无法坚持学习,心情很糟糕。经仔细询问深谈才知道她与同学关系不和,致使自己孤独苦闷。 陈同学于河南省一个偏僻乡村,父母均是农民,母亲积劳成疾,患有多种慢性病,家庭比较贫困,姐弟2人。她性格内向,不善言语,喜欢独来独往,很少与人交往。但她从小很节俭,从不与同学攀比,学习刻苦,成绩优异。然而自上大学之后,她发现以前的生活方式完全不适合大学生活。她想融入到班集体中,却不知道如何与人交往,怎样处理宿舍同学之间、班级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这使她伤透了脑筋。一年多来,她和班上同学相处很不融洽,跟同宿舍人曾经发生过几次不小的冲突,关系相当紧张。她经常独来独往,基本上不和班上同学交流,集体活动也很少参加,与同学的感情淡漠。她觉得自己没有一个能相互了解、谈得来的知心朋友,常常感到特别的孤独和自卑,长期的苦恼和焦虑使她患上了神经衰弱症。经常的失眠和头痛使她精神疲惫,体质下降。她本想通过埋头学习的方法来减轻痛苦,然而,

事与愿违,由于她学习精力很难集中,效果很差,成绩急剧下降,后来竟出现考试不及格的现象。她感到恐慌,失去了坚持学习的信心。这种心理使她逐渐对大学生活失去了兴趣,迷失在自己编织的网中,一度出现自暴自弃的现象。 通过深入了解情况,从心理学专业知识判定,该同学属于人际 关系障碍。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自我认知偏差 在人的心理过程中,认知是基础。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情感和意志,主导着行为取向。正确的认知会产生健康的情感和意志;错误的 认知则导致消极的情感、意志与不良的行为。自我认知是人们对自己的认识或评价。该学生在人际关系问题上的认知和对自我的认知存在着一定的错误,对人际关系的意义和重要性缺乏明确的认识,缺乏认真思考和积极面对的态度。 (二)性格缺陷 性格是一个人稳定的态度体系和习惯了的行为方式,是个性结 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性格可以改变和弥补气质的某些消极因素,对人生具有积极意义。同时良好的性格是身心健康的基本保证。相反,

中学生心理咨询典型案例分析

中学生心理咨询典型案例分析 陆建进荐 一、性意识发展咨询案例 案例介绍 一名初一女生喜欢并希望一高二男生保护她。她自己也知道并非是交男朋友.但她仍然想知道这名高二男生的电话号码,却又害羞说不出口。同时,她不知道男女生之间的交往是否是正常现象。因此,很害怕别的同学知道了自己的想法而被笑话。她很迷茫,又不知道应该怎么做。请老师为她解答。 案例分析 首先给她介绍并讲解有关的科学知识。 我国青少年儿童性意识萌发成熟的平均年龄在11、12——16、17岁,近几年来还有提前的趋势,身高体重的迅速增长以及性器官的成熟促使青少年对异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又因为对两性知识的缺乏而有一种强烈的神秘感。他们能很清楚的意识到自己身体上的变化,逐渐认识到自己在慢慢长大,但在异性面前却显得很拘谨腼腆。到后期出现一种表面回避而内心憧憬的背反现象。一些男女同学虽然感情很好,在学习上互相帮助,但却害怕它会招来大部分同学的议论,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不好的影响。

在咨询时我为她仔细分析,并且给了她许多参考性的意见,最终让她自己决定该怎么做。 1。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喜欢一个人包括异性并没有错,这都是人很正常的想法。 2。当你对一个人有强烈的喜爱念头时,就应该从多方面去了解他的优点和不足,然后他在你心中的神秘感会逐渐消失的。 3。直接对他说自己很崇拜他并且希望能得到他的关心和保护,如果不敢面对面的说也可以间接接触,例如可以采用写信或者让自己信赖的老师和同学转告的方式等等。 4.表达不愿意影响他,希望能共同进步的想法。 5.当有人评论时,要理直气壮的接受这一切,因为大多数人都因为不了解而进行各种猜测.这些都是人之常情,也不要因此而气愤. 6.为了双方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则应该做好每天该做的事。作为一名学生应该首先把自己的成绩搞好,从而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轨道中来。 二、社会性发展咨询案例 案例介绍 一名初二女生来询问,她和她的一个很要好的朋友经常吵架,她不知道两人还是不是好朋友?为了保住友谊,他们不敢相互指出对方的对

3一例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问题的咨询 案例报告 摘要: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问题是当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本案例求助者刘某,在校大学生,因为和同宿舍同学闹矛盾,感觉自己很无助,出现焦虑烦躁情绪,影响了其学习和生活,症状持续时间短,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咨询师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咨询,效果显著。 关键词:案例报告;合理情绪疗法;认知行为疗法 一、一般资料 刘某,女,20岁,陕西人,在读大学二年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父母关系不和谐,经常吵架,在其小学四年级时父母离异,随父亲生活。身高162米左右,体态正常,无器质性疾病。高考和大学入学体检未发现躯体疾病。家族无精神疾病史。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人际交往问题,焦虑、烦躁一个月。 个人陈述:最近一个月感觉根本不想呆在寝室,感觉自己与人相处很失败,现在就连和同学交往都有些害怕了。感到焦虑,郁闷,苦恼;感觉“大家都挺虚伪的,一回到寝室,就胸口发闷”。前天有一门考试,遇到一道难题,心里很着急,思绪很乱,就想到了前段时间和寝室同学闹矛盾的问题,心想正在考试,不应该想这些跟考试无关的事情,但就是忍不住要去想,越想越心烦,觉得自己遇事老是不顺。大一的时候寝室同学关系还可以,也许是因为一开始大家还不太了解,所以都比较客气。大二开学后大家学习都比较轻松,室友们也不怎么关心学习,只顾玩,找男朋友什么的;最讨厌的就是那个所谓本地的女孩子,老是和我针锋相对。一个月前的一天晚上熄灯后,我用台灯在看书,她觉得影响了她,就让我早点睡觉,说是明天还要上课呢?我就关了灯。第二天早上她起来的特别早,我想她肯定是在报复我,我就说让她小声点,她就很冒火地和我吵起来了。这件事过后我们俩就一直处于冷战状态,我想本来就是她不对,我为什么要搭理她。还有一件事就是班上的同学竞争入党,本来寝室也有几个室友申请

中学生心理咨询典型案例分析

中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高塘镇中心学校九(7)班郭智文 一、基本情况: 姓名:韩浩 性别:男 年龄:15岁 家庭成员:爷爷、奶奶、父亲、母亲、韩浩 父母工作:父亲外出打工,母亲在家 成绩:中下 性格:寡言少语,自我评价过低,人际关系的障碍。 二、背景资料: 韩同学在小学二年级时出于好奇偷了一块电子手表,之后受到母亲的打骂,他认识到了错误并进行改正。在此事件后,韩同学的母亲仍揪住此事不放,一旦韩同学稍有不对,就拿这件事来讽刺他,还在左邻右舍前令他难堪。因此,韩同学害怕母亲,在心里有些恨妈妈,但从不顶撞,因为韩同学不想妈妈让伤心。在家的言行举止都很小心翼翼,稍有不对就会遭到白眼和辱骂。于是,他很害怕回家。他还觉得在家里,母亲并不爱他,他对这个家充满了厌倦,认为自己是这个家庭中多余的一员。因此,他无时无刻不想逃离这个家。韩同学对家庭的害怕影响了他在学校的正常生活,尽管早已升入初中,可他内心还是有不可跨越的一道心理障碍。 三、案例分析 韩同学由于被母亲打骂而讨厌回家,这是从一般的眼光来看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韩同学所表现出来的厌家,害怕同学的谈论,必然是有自身的心理原因。自卑心强的人,对自己的评价过低,办事缺乏信心,处处感到不如别人,悲观失望甚至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会因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自卑心理形成原因比较复杂,既有个人生理、心理上的原因,也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母亲的责骂与毒打、同学的嘲笑、邻居说长论短,都增加了韩

同学的心理压力,诱发自卑心理。韩同学总以为处处矮人一截、是千古罪人。韩同学母亲不懂得如何尊重他的自尊,几年来,韩同学的自尊屡受挫折,因羞耻感和屈辱感地不断加强,导致自我否定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表现为消极的自我评价。随着消极的自我暗示不断出现,智力水平逐渐下降,逐渐形成逃避现实、离群索居的孤僻性格,谨小慎微、容忍退让的懦弱性格。 四、干预措施与辅导过程 为了帮助韩同学面对现实,改变对自己所犯错误的看法,使他真正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同学们的尊重和理解,打消他的自卑心理、重建自信心,拓展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深度,重树健康、科学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我与韩同学进行了长期的交流,取得了韩同学的信任,并实施了以下辅导方案:在整个辅导过程中,共分四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解决的是韩同学对“偷窃事件”的认知,建立他对我的信任感。这一步花了一个星期。在与韩同学的交谈过程中,韩同学大多数面带微笑的,但这个笑不是发自内心的。因为,在说到家时,他就显得很失落、很无助,笑的也很牵强。我没有因为他曾偷过手表而瞧不起,贬低他。我给予了他赞赏的目光,感谢他对我的信任。于是,他哭了,因为他在我这里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关心。在此后的日子里,我都主动和他打招呼,鼓励他与父母多沟通,减少误会。 第二阶段是处理韩同学与母亲的关系,这一问题在六星期后得到解决。为帮助韩同学改变对事件的看法,提高他的自信心,使他走出“千古罪人”的阴影,我到韩同学的外婆家进行家访,了解到韩同学在她们眼中是个活泼、开朗、懂事的孩子,而现在变得沉默、寡言了。外婆是韩同学心中最可亲可敬的长辈,他爱外婆一家,很想去玩,而且只有在外婆家里,他才会感到自己是个快乐的孩子,可又怕妈妈会阻止他,会骂他,内心非常痛苦和矛盾。为此,我找了韩同学的外婆,让他们进一步了解韩同学的想法,并适当地给他以鼓励和支持。亲情的呼唤是无法替代的。在这几次家访中我也了解到韩同学的母亲确实如韩同学所述,在韩同学面前老是揭他的伤疤。事情都过去好几年了,作为韩同学的母亲却仍将此事时刻挂在嘴边。

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意义

论大学生学好人际交往的意义和作用 人际交往就是人与人的交流和往来,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以人为对象的一种活动形式。马克思在谈到人类交往现象时强调,交往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伴侣。交往的内容,是人的思想,观点,兴趣,情感和态度的相互交流,目的是达成沟通,协调和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大学生校园生活会遇到各种困扰因素,而人际交往问题在所有困扰因素中处于十分突出的位置,成为大学生校园生活的第一大问题。不良的人际关系已越来越成为其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最重要的起因,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而且对大学生的成长进步和事业成功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作用。因此,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存在的问题 据中科院心理素质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中不善交际者占80%以上,有明显心理异常者占37%,与人无法沟通者占21%。有许多大学生升入高校,走上社会,因交际能力差而无法适应错综复杂的社会,导致心理严重扭曲,造成很多社会问题。纵观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现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性格缺陷 大学时期,正是青年人生观和价值观成型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大学生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影响,让他们自身的价值观摇摆不定,人生观难以确定,进而带来无所适从、惶恐等心理压力。有些学生从上大学开始就矜持孤傲、目空一切、独来独往,狭隘自私,让周围的人都无法与之接近;还有有些大学生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同学之间不知道说什么好;一些大学生胆小、害羞、孤僻、怀疑他人、对人冷淡等。这些大学生自身性格方面的缺陷都对良好的人际交往造成了阻碍。 2、沟通渠道单一 大学生在学校自己支配的时间多了,却又常常感到无聊,于是借助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在电脑前、电话机旁、床头上发信息、打电话来与亲人、朋友交流思想、诉说烦恼, 懒得或不愿直接面对面交流,而各类电视节目争奇斗艳,新鲜刺激的网络游戏层出不穷,又使得许多学生沉迷于形形色色的电视节目和瞬间万变的网络世界。如此种种,无形之中便减少了学生之间直接交流的机会,而同时又助长

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报告范本

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报告范本篇一: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报告许多大学生,在上大学前,没有集体住宿的经历,生活圈子相当封闭,学习之外,什么事也不做,或是由父母包办。而且,现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由于个性自我为中心、自卑、骄傲,嫉妒等心理,未能处理好自身的人际关系,因此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缺乏技巧,不顾对方的情感体验,我行我素,易于引起宿舍其他人的不满,面临着如何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的困惑。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相互交往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个体或团体需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人生活在社会中,离不开与他人的交往与协同,如何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就成为世人皆要碰到的,谁也回避不了的事情。 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新的挑战——远离父母,独自在学校里料理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在这种环境下,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大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保障,更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深层需要。但是从诸多的关于大学生的新闻和在高校中频发的大学生事故来看,当代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并不理想。 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因素既可能成为人际吸引的原因, 也可能成为人际障碍的原因。还有一些因素, 是造成人际障

碍的更直接的原因, 如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经济因素等, 下面对此进行探索。 ( 一) 认知因素。 偏差和投射是由人际认知而造成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的主要方面, 其内在机制是人际期望。 1.偏差 人际认知偏差涉及晕轮效应、刻板印象和首因效应。对某一个体的整体印象直接影响对此人具体特征的认识和评价, 这种心理现象即为晕轮效应。笼统地把个体划分为固定、概括的类型来加以认识的现象, 即为刻板印象。某种条件下最先映入人们视野的信息在形成印象时占优势的现象, 则称为首因效应。人际认知偏差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当这些偏差与个体的人际期望之间出现较大差距时,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就容易出现障碍。 2. 投射 个体把自己的情感、意志、个性反映在别人身上, 认为别人也是这样, 以此为基础认知别人, 即为投射, 也就是个体内在地期望对方亦是如此。大学生的具体特征千差万别, 个体在人际认知过程中过多地运用投射, 难免产生人际交往或人际相处方面的障碍。 ( 二) 情感因素。 造成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的情感因素较多, 最为常见的

心理咨询典型案例分析资料讲解

心理咨询典型案例分 析

心理咨询典型案例分析——趋避冲突 案例一:赵某,女,45岁。前几年丧夫,一直过得很不如意,幸好有一位男同事经常照顾她。最近,她突然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了这位男同事,男同事也向她表白过。但这位男同事已经有了妻子、孩子,又不肯离婚。她本人则离不开这位男同事,又怕落下破坏他人家庭的名声,因此十分烦恼。 分析:该个案初步判断属于一般心理问题中的趋避冲突。面对已婚男同事,是否应该继续与他保持情人关系出现困扰,既对对方有依赖感,又害怕长此以往给自己名誉带来的恶劣影响,由此产生两难的抉择。 咨询思路:首先应当对赵某的困扰表示同感,对喜欢的人而因为种种客观因素不能在一起,本身的确是一件痛苦的事。然后,进一步了解事实,比如她与男同事的相处过程,两人的接触深度、频度,最重要的是面对她的求爱,男同事的具体态度究竟如何?既然表白,又不肯离婚,那么对方希望达到一个如何的状态?自己对这一状态的接受态度又是如何等等。另外,可以就赵某与前夫生前的夫妻关系进行一个了解,从中尝试发现其所不如意的原因,以及喜欢这个男同事本身的个性因素,她喜欢的是什么类型的丈夫?向往什么状态的家庭生活等,并与其共同探讨这些想法的现实可行性,尝试寻找这当中可能存在的来访者的认知偏误,如过分追究理想化和完美无暇的生活等等。 然后,在掌握以上信息的基础上,就是否继续与男同事交往进行一个利害分析,如果继续保持关系,可能存在的好处与可能带来的坏处,引导来访者从现实角度深入思考利害,包括法律、道德层面上也许会出现的风险,但必须由来访者为主体的思考,避免强加价值观念于人。在之前来访者能够对生活有一个理性认知的基础上,令其自行作出适当的抉择,若仍存在举棋不定,可在良好咨访关系的前提下留下家庭作业,让来访者将能想到的所有利、害写于纸上,然后每天勾去一个自己可以接受或忽略的后果,直至剩下最后的选择。 案例二:吴某,女,25岁。最近换了一个工作,到了新的单位。她所在部门的一位男主管对她十分关心,经常请她去自己的办公室坐坐,嘘寒问暖。她觉得这位主管的女儿和自己差不多大,又在国外读书,因此才会对自己那么好,所以也就没有在意。可终于有一天,这位主管试图拥抱她,被她借机逃走了。她十分喜欢现在的工作,不但工资待遇高,与同事的关系也很融洽,而且这家单位也很有发展前途,因此不太愿意离开;但她又不知道以后如何面对这位主管,而且新的单位离家太远,每天要花3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在路上。现在她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分析:吴某的问题属于多重趋避冲突。由于认为上司对自己有非份的企图,产生了离职的念头。而面对去与留两种选择,每一种都存在不同的利弊,因此而产生了动机冲突,不知该如何抉择。

人际交往案例分析

人际交往问题的心理辅导 一、心理案例: 小A与小B是某艺术院校大三的学生,同在一个宿舍生活。入学不久,两个人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小A活泼开朗,小B性格内项,沉默寡言,小B逐渐觉得自己象一只丑小鸭,而小A却象一位美丽的公主,心理很不是滋味,她认为小A处处都比自己强,把风头占尽,时常以冷眼对小A。大学三年级,小A参加了学院组织的服装设计大赛,并得了一等奖,小B得知这一消息先是痛不欲生,而后妒火中烧,趁小A不在宿舍之机将A的参赛作品撕成碎片,扔在小A的床上。小A发现后,不知道怎样对待小B,更想不通为什么她要遭受这样的对待? 二、分析问题解决方案: (1)原因分析 小A与小B从形影不离到反目为仇的变化令人十分惋惜。引起这场悲剧的根源,关键是个字——嫉妒。 (2)解决方法 既然嫉妒心理是一种损人损己的病态心理,严重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那么如何克服呢? 1.认清嫉妒的危害 就像前面所讲的那样,嫉妒的危害一是打击了别人,二也伤害并耽误了自己。遭到别人嫉妒的人自然是痛苦的,嫉妒别人的人一方面影响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由于整日沉溺于对别人的嫉妒之

中,没有充沛的精力去思考如何提高自己,恰恰又继续耽误了自己的前途,一举多害。认清这些是走出嫉妒误区的第一步。 2.克服自私心理 嫉妒是个人心理结构中“我”的位置过于膨胀的具体表现。总怕别人比自己强,对自己不利。因此,要根除嫉妒心理,首先根除这种心态的“营养基础”——自私。只有驱除私心杂念开阔自己的心胸,才能正确地看待别人,悦纳自己,正如我们常说的“心底无私天地宽”。 3.正确认知 客观公正地评价别人,也要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别人取得了成绩并不等于自己的失败。“人贵有自知之明”。强烈的进取心是人们成功的巨大动力,但冠军只有一个,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个人不可能事事都走在人前,争强好胜也不一定能超越别人。一个人只要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现实地衡量自己的才能,为自己找到一个恰当的位置,就可以避免嫉妒心理的产生。 4.将心比心 将心比心,这是老百姓常说的一句俗语,在心理学上叫“感情移入”。当嫉妒之火燃烧时,不妨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扪心自问,“假如我是对方又该如何呢?”运用心理移位法,可以让自己体验对方的情感,有利于理解别人,有利于抑制不良的心理状态的蔓延,这是避免嫉妒心理行为产生的有效办法之一。 5.提高自己 嫉妒的起因就是看不惯别人比自己强。如果能集中精力,不断地

大学生之间人际交往矛盾冲突案例分析.doc

大学生之间人际交往矛盾冲突案例分析 大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有时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冲突,有哪些相关的案例分析呢?下面我为大家详细分析一个大学生之间人际交往矛盾冲突的案例。 大学生之间人际交往矛盾冲突的案例背景 小志,男,20xx级学生,该生生长在农村,家庭生活较为困难,性格较内向,学习刻苦,成绩在班中名列前茅,立志要靠上研究生。小锐,男,和小志是同一班级、同一宿舍学生,生长在城市家庭,性格开朗,喜欢和同学交往,学习成绩一般,进入大三下学期时,也准备考取研究生。两人进入大学以来一直在同一宿舍居住,关系比较好,但因为一些小的事情两人之间产生了矛盾。 大学生之间人际交往矛盾冲突的案例问题事件 20xx年3月的一天,小志满怀心事的到我办公室说:"我实在受不了同宿舍的小锐了,他太欺负人了,我想杀他的心都有了,昨天晚上我一夜没睡着,差点我就把他杀了,我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了。"听他说了几句话后,我吃了一惊,马上让他坐下,让他先平静平静心情,把发生在两人之间的事情慢慢道来。事情的起源是这样的,进入大三下学期后,小志和小锐都想考研,一天,小志要到学校8号教学楼自习室学习,小锐对小志说:"帮我占个座位,我一会也去学习"。小志应声而去,小志到自习室后,用课本占了一前一后两个座位,自己坐在后面的座位上学习,等小锐到达教室后,看了看两个座位不挨在一起,小志马上解释说:"来时已

经有很多人了,没有挨在一起的座位,就占了这两个"。小锐就对小志说:"我们一起到图书馆学习吧"。小志说:"在这学习挺好的,我不去了,要去你去吧"。小锐到了图书馆后,占到了两个挨在一起的座位,打电话叫小志过去一起学习,小志坚持说自己想在教室里学习,不去图书馆了,小锐说:"你是不是不愿意和我一起学习",小志说:"我还是觉得自己学自己的比较好"。这事引起了小锐心里对小志的不满,小志心里也很不舒服。到了晚上,在宿舍里小锐又找小志借手机充电器用一下,小志正在学习,就把充电器顺手扔给小锐,可事情不巧的是,小锐没思想准备,充电器正好打在小锐的脸上,小锐的脸被充电器划破了,而且出了血,同宿舍的同学马上拿出了创可贴给小锐贴上,小锐认为小志是故意的,勃然大怒,冲着小志大骂,并要求小志给经济陪偿。小志解释说自己不是故意的,就是破点皮,不需要陪偿,这事在同宿舍舍友的劝说下,临时结束了。到了第二天,两人又开始了手机短息交战,小志拿出手机,给我看了他们交战的全部内容,来来往往十几条,小锐坚持要经济补偿;小志说这点伤不值得陪偿,而且自己已经道歉了,小锐说不陪偿今后没朋友可做,小志说不做朋友更好,小志又说,自己算了算大学三年交往中,一起吃饭大概欠小锐80多元,给他100元两清了,而且马上给了小锐100元,小锐也接收了,小锐还是对小志不满,说要小志等着,要灭了他。小锐身材魁梧,小志身材瘦弱,这让小志心里很害怕、很紧张,夜里睡觉时,小志说自己想先下手杀了他,可又害怕,所以整夜未眠,也没动手,第二天上班时找老师出主意。 大学生之间人际交往矛盾冲突的案例解决方案

人际交往问题案例报告

人际交往障碍案例报告 一、案例介绍 该生,女,20岁,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理学院数学教育132班的学生,家在辽宁省锦州市,单亲家庭,与母亲、姥姥一起生活。 该生从进校起就不太善于言辞,一个人独来独往,不愿与其他学生交流。该生家里较贫困,父亲因车祸去世,花去大量医药费,母亲身体不好,无正式工作,靠打零工生活,家里还有一位年迈的姥姥。该生单亲家庭,父亲车祸去世,这一重大生活事件在其成长经历中造成很大影响,主要是家庭情感生活不完整,父爱被剥夺。刚入学时,同学们看他家贫困都想帮她,给她一些自己较新的衣服,她总会拒绝,就算接受了也不会穿,总穿自己的衣服,感觉她比较要强,同时内心多少有些自卑,不愿接受帮助。 该生在宿舍总是一个人去吃饭不合群,该生说自己吃不惯学校的饭,自己带咸菜在宿舍吃,由于家庭贫困,从家带箩卜当零食吃,味道挺重,宿舍同学多少有些情绪,宿舍关系处理的不好。在班级与同学相处也不好,班级男生有时往她那个方向看一眼就大骂,觉得是在看她自己,交往能力差,家庭贫困多少有些自卑,由于不适应学校生活,母亲来铁岭在学校附近打工,陪其读书,这学期该生办理了走读,现在情况有很大改观。该生在校一年半的时间,总是一个人,不与其他同学一块,这学期办了走读,与其母亲在学校附近租房子住,中午从家带饭来学校吃,上完课就回家,不上晚自习。2014年1月份去该生家访,在家看她与母亲关系挺融洽,也喜欢开玩笑,但与同学交往时总不能深入交往,不能有几个好朋友。该生母亲对她特别关爱,也不主张与太多人交往,只关心学习,希望她能好好

学习,通过专升本考试,最好能够考上研究生。该生在学校学习也特别认真刻苦,但成绩总不是很理想。 二、谈心过程 该生一进校就引起大家的注意,报到那天是她母亲陪她一起,行李特别破旧,从外相看家庭非常贫困。在宿舍很少与其他学生交流,根据观察和学生的反映,及时与其谈心。 第一次谈话她多少有点紧张,主要从他学习入手,谈一下大学生活与高中的不同,怎样适应大学生活。通过谈话了解到该生思想还是比较积极,只是不太爱交流,她希望在大学期间能够努力学习,争取升本,然后还怀有考研的梦想。但是不太习惯学校的伙食,他自己说自己饭量比较大,一份饭都吃不饱,二份饭还挺贵,也不愿和别人一块吃,因为她自己从家带咸菜吃。看到她积极的一面,从学习上鼓励她,大学多数靠自己,只要你愿意一切都不是问题。告诉她大学同学对自己一生非常有意义,鼓励他多与其他同学交流,其他同学都很关心她,有什么事都可以跟导员反映,鼓励他多参加学生会、团委、班干的竞选,锻炼自己的能力。 工作中时刻关注他的行为,也让班级干部多关注他,有什么情况及时反映,2013年11月给该生一等助学金,从经济上给与帮助,再加上时常交流沟通,一年下来该生有很大改善,与同学的交流渐多,生活态度也变的积极,但是,还是不能像其他同学一样。在2014年4月份,在没有给任何人说的情况下,擅自离寝,一晚未归,打电话关机,母亲电话也关机,班级干部从晚上九点多找到凌晨一点,第二天上午才联系到家人,是因母亲过来看她,和母亲出去住了。然而她自己并没有太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 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个人的人际关系怎样,反映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内容。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 1平等相处,尊重他人 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支持、相互重视,平等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群体中,人无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尊重对方、将心比心、以情换情,达到相互间的心理平衡与理解,人际关系才会更加协调和融洽。同时,在交往中无论交往的对象身份多么平凡,形象多么猥琐,言行举止多么怪异,爱好习惯多么难以接受,你应当始终尊重对方,把他放在与自己同等的位置。只有尊重他人,才会获得他人的尊重。 2不吝啬自己肯定和赞扬的话语,学会真诚地赞美别人 赞美别人,仿佛用一支火把照亮别人的生活,也照亮自己的心田,有助于发扬被赞美者的美德和推动彼此友谊健康地发展。真诚地赞美会给对方带来快乐,欢乐和谐的氛围会使人与人之间

的关系变得轻松融洽。人都喜欢别人的赞美,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与赏识。赞美能让人身心愉悦,精力充沛,还能激发自豪感,增强其自信,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认识自身的生存价值。但赞美要有的放矢,要真诚和有感而发;赞美绝不等同于恭维,既不是拍马屁,也不是阿谀奉承。赞美时切忌夸大其词、不着边际和虚伪做作,否则,赞美会失去其作用。更不能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当面说人好话,背后说人坏话,或传递其他人之间相互指责、诋毁的话,引发他人之间的矛盾。 3学会宽容和谅解 人不能十全十美,每个人都有优缺点。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意愿苛求他人。不要只看别人的短处,多想想他人的长处。人际交往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人和事。如果耿耿于怀、斤斤计较,必然导致隔阂,人际关系只会越来越紧张,对人对己没有任何益处,徒增烦恼。可见,苛求他人就是苛求自己,宽容他人就是宽容自己。学会原谅别人,能避免许多不必的纷争,路就会越走越宽阔。古语曰: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容人者,人容之。但原谅不是无原则的忍让,不是好坏不分、软弱可欺。 4适当地替他人着想,切忌自我中心、损人利己 人首先是一个自私的动物。你看那个孩子会把自己好吃的东西主动让给别人?因此,自私是人的本能。在人际交往中,我们

大学生之间人际交往矛盾冲突案例分析

大学生之间人际交往矛盾冲突案例 分析 大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有时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冲突,有哪些相关的案例分析呢?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分析一个大学生之间人际交往矛盾冲突的案例。 大学生之间人际交往矛盾冲突的案例背景 小志,男,20xx级学生,该生生长在农村,家庭生活较为困难,性格较内向,学习刻苦,成绩在班中名列前茅,立志要靠上研究生。小锐,男,和小志是同一班级、同一宿舍学生,生长在城市家庭,性格开朗,喜欢和同学交往,学习成绩一般,进入大三下学期时,也准备考取研究生。两人进入大学以来一直在同一宿舍居住,关系比较好,但因为一些小的事情两人之间产生了矛盾。 大学生之间人际交往矛盾冲突的案例问题事件 20xx年3月的一天,小志满怀心事的到我办公室说:“我实在受不了同宿舍的小锐了,他太欺负人了,我想杀他的心都有了,昨天晚上我一夜没睡着,差点我就把他杀了,我不知道下一步该

怎么办了。”听他说了几句话后,我吃了一惊,马上让他坐下,让他先平静平静心情,把发生在两人之间的事情慢慢道来。事情的起源是这样的,进入大三下学期后,小志和小锐都想考研,一天,小志要到学校8号教学楼自习室学习,小锐对小志说:“帮我占个座位,我一会也去学习”。小志应声而去,小志到自习室后,用课本占了一前一后两个座位,自己坐在后面的座位上学习,等小锐到达教室后,看了看两个座位不挨在一起,小志马上解释说:“来时已经有很多人了,没有挨在一起的座位,就占了这两个”。小锐就对小志说:“我们一起到图书馆学习吧”。小志说:“在这学习挺好的,我不去了,要去你去吧”。小锐到了图书馆后,占到了两个挨在一起的座位,打电话叫小志过去一起学习,小志坚持说自己想在教室里学习,不去图书馆了,小锐说:“你是不是不愿意和我一起学习”,小志说:“我还是觉得自己学自己的比较好”。这事引起了小锐心里对小志的不满,小志心里也很不舒服。到了晚上,在宿舍里小锐又找小志借手机充电器用一下,小志正在学习,就把充电器顺手扔给小锐,可事情不巧的是,小锐没思想准备,充电器正好打在小锐的脸上,小锐的脸被充电器划破了,而且出了血,同宿舍的同学马上拿出了创可贴给小锐贴上,小锐认为小志是故意的,勃然大怒,冲着小志大骂,并要求小志给经济陪偿。小志解释说自己不是故意的,就是破点皮,不需要陪偿,这事在同宿舍舍友的劝说下,临时结束了。到了第二天,两人又开始了手机短息交战,小志拿出手机,给我看了他们交战

小学生人际交往不良的案例分析

小学生人际交往不良的案例分析 因为种种原因,很多的小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有着问题,甚至存有着人际交往的障碍,影响了他们心理、情感与行为的社会化发展,这种情况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重视。下面通过一个小学生案例对学生的交往障碍问题实行分析。(一)小学生人际交往不良案例 四年级(1)班学生XXX,平时傲气十足,对同学不屑一顾,总是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一些,与同学在一起,常常趾高气扬,喜欢指手划脚。如果同学不接受他的意见,他就大发脾气,甚至骂人,弄得同学们对他敬而远之,不想理他。这导致应志濠在班级里很孤立,没有人愿意和他交朋友。 (二)人际交往不良的原因 XXX表现出来的是人际交往不适合,小学生出现这种交往不适合的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 1、自我中心的影响 有的小学生自我中心比较严重,他们对外界、他人的认知多从自我的角度出发,在人际交往中受到这种自我中心的影响,认为其他人都应该围绕自己转,所以导致交往不良。就应志濠来说,他对自我评价过高,认为自己高人一等,看不起同学,认为别人都要听他的,影响了他与同学的正常交往。 2、不良的情绪和自控力的影响 不良情绪也容易引起人际交往障碍。有些小学生情绪体验强烈而迅速,容易发脾气、冲动;同时,他们的自控水平比较差,头脑还不够冷静,在人际交往中,不能客观地分析问题,不能主动地调整理解上的偏差,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容易与他人产生人际交往冲突,周围的同学不能接受他们,出现人际交往障碍。如上例中,XXX平时趾高气扬,动不动就发脾气,骂人,所以同学无法接受他。 3.交往技能的缺乏 对于小学生来说,刚刚由以游戏活动为主转为以学习活动为主,由与父母交往为主,转为与同学、同伴的交往为主。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因为没有对他们实行必要的交往技能指导,他们不懂得在新的交往群体中如何准确地理解自己,悦纳他人,因而在与同学的人际交往中出现冲突,影响交往的效能。 (三)教育指导措施

大学生人际交往(3000字)

在近日各高校举行的校园招聘会上,一些企业负责人表示,员工的交际与沟通能力越来越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主要动力,因而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更看重求职者的情商。面对用人单位开出的招聘条件,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感受到了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日前一项针对大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调查显示,有%的学生认为人际交往能力的训练是找工作时对自己特别有帮助的教育内容,大大超过了专业能力训练%)、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和心理素质教育%)等其他知识能力。而在回答通过择业你感到自己特别欠缺的素质是什么时,选择人际交往能力的比例最高达%,位列首位。 人际交往能力就是在一个团体、群体内的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人是社会的人,很难想象,离开了社会,离开了与其他人的交往,一个人的生活将会怎样有人存在,必须与人交往。当我们走上社会的时候,我们会与各种各样的人物打交道,在与人交往中,你能否得到别人的支持、帮助,这里就会涉及到自身能力的问题。善于与人交际,你会从中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人际交往能力的含义: 社会交往能力是指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的种类可以分为(1)表达理解能力表达理解能力意味着一个人是否能够将自己内心的思想表现出来,还要让他人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想法,其次就是理解他人的表达。一个人的表达能力,也能直接地证明其社会适应的程度。(2)人际融合能力表明了一个人是否能够体验到人的可信以及可爱,它和人的个性(如内外向等)有极大的关系,但又不完全由它决定,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意味。(3)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独生子女的一大弱点是依赖性强,独立性解决问题能力差,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弊端,因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对大学生有着重要意义: 1.人际交往是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 (1)人际关系影响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况 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人人都渴望真诚友爱,大家都力图通过人际交往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但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对象和紧张的学习生活,使得一部分学生由此而导致了心理矛盾的加剧。此时,积极的人际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精神愉快,情绪饱满,充满信心,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 (2)人际交往影响大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变化 处于青年发展期的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代,在心理、生理和社会化方面逐步走向成熟。但在这个过程中,一旦遇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就容易导致焦虑、紧张、恐惧、愤怒等不良情绪,影响学习和生活。实践证明,友好、和谐、协调的人际交往,有利于大学生对不良情绪和情感的控制和发泄。 (3)人际交往影响大学生的精神生活 大学生情感丰富,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需要进行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讨论理想、人生,诉说喜怒哀乐。人际交往正是实现这一愿望的最好方式。通过人际交往,可以满足大学生对友谊、归属、安全的需要,可以更深刻、更生动地体会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并产生对集体和他人的亲密感和依恋之情,从而获得充实的、愉快的精神生活,促进身心健康。 2.人际交往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 (1)人际交往是交流信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量之大,信息价值之高,是前所未有的。人们对拥有各种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要求,随着信息量的扩大,也在不断地增长。通过人际交往,我们可以相互传递、

一例大学生人际关系不良的案例报告

一例大学生人际关系不良的案例报告 摘要:来访者为大学一年级学生刘某。因人际关系不良引发心理问题主动前来咨询。咨询师通过理问题归类和诊断依据,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根据来访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咨询目标。主要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达到上述咨询目标。经历六次的咨询时程,经过评估,该案例咨询效果良好。 关键词:人际关系心理咨询合理情绪疗法认知行为疗法 一、一般人口学资料 刘某,女,18岁,大一学生,身高164cm,长相端正,发育正常,无重大疾病史。从小在县城长大,家中有一个妹妹,父母都是工人,家庭和睦,家庭经济条件属于中等收入水平,家庭无精神病史。 二、主诉与个人陈述 主诉:和宿舍同学关系紧张,学习成绩下降,思想上、心理上压力都很大,睡眠不好,头痛,记忆力下降,无法静心学习,内心痛苦、焦虑、烦躁一月有余。 个人陈述:经常一个人独来独往,除了学习,基本上很少参加活动。一个半月前,自己晚上一个人去上自习,刚好那天下了大雨,却忘记了自己在宿舍阳台上(露天的)晾的衣服和被褥。等到晚上回宿舍时被褥都被淋湿了衣服也被风吹丢了一件,感到非常生气,觉得几个室友都在宿舍却没有人帮忙收一下,想发作但是又觉得和她们争论很无聊,于是便忍住了。随便又拿了一套被子爬上了床,却睡不着,越想越觉得人与人之间感情冷漠,关系复杂,难以相处。自从这件事情之后,就经常睡眠不好,头痛,记忆力下降,越发沉默寡言。临近期末考试,她们平时不好好学习,上课也不记笔记,现在临时抱佛脚,就来拉拢自己,要求一起上自习,抄写课堂笔记,自己虽然不愿帮助她们,但也没办法,内心痛苦,烦躁,无法静心复习,这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学习。 三、咨询师对问题过程的描述

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

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 信息工程学院 网络122 12432204 章超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交往活动,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人的心理健康。人际关系是大学生成长发展的主要外部环境,是其大学生活的重要内容,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其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基本保证。每个人都希望生活能充满阳光,都希望友谊能天长地久,都希望人情能温馨美好,但生活总是现实的,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是在所难免的,我们总会发现曾经多么亲密的朋友、多么幸福的伴侣最终却分道扬镳、形同陌人。 虽然寝室是大学校园的最小单位,寝室生活构成了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良好的寝室同学关系不仅体现在寝室卫生环境,而且表现为良好的寝室文化,寝室成员之间的团结友爱,这些都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学习、生活。何才能避免人际冲突的发生及人际关系的破裂,是困挠着每一个大学生的现实问题。 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和谐的原因如下: 1、外部因素 (一)、不同个体的差异 在宿舍中,每个人都是有着不同个性的个体,他们来自于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经历和习惯,因此也就形成了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等。这些差异就很容易导致不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缺乏交流技巧 人际关系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和谐的人际关系需要科学的交往知识和技能。当今大学生无不是一路从书山题海中拼杀出来,几乎没有闲暇的时间和精力用来进行和谐的人际交往,学习交往的技能技巧,他们的人际交往知识和技能是来源于自身原始的、经验性的,他们对人际交往的技巧、造成人际冲突的原因、面对人际冲突的应对方法所知不多,也不知如何处理和解决。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当中,大学生往往凭自我感觉,凭情绪和自我经验来处理各种人际问题,这样就很难适应新环境下复杂的大学生活,很多情况下反而会造成人际冲突,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三)、.社会影响 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使道德观念被弱化,人们的诚信度不够,大学生的诚信品质也受到了质疑。而没有诚信就很难进行良好的沟通,也就不会有彼此间的相互理解和包容,更不能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其次,当今社会追求个人利益。在宿舍中,它表现为强调自我,以自我为主,忽视宿舍其他人的需求,一旦这种需求发生矛盾,就很容易导致人际冲突。再次,社会生存原则使当代大学生面对着就业压力,在学业等各方面充满着激烈的竞争。对于宿舍内人员来讲,他们通常来自于同一专业,甚至同一班级,竞争性可想而知,为了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优势,获得更多的利益,一些人往往不择手段,这种为了个人利益而进行的争斗,增加了人际冲突的可能性。 2、内部因素 (一)、自卑心理

学生人际交往心理案例分析复习课程

学生人际交往心理案 例分析

人际交往案例分析 良好的人际交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 (一)良好的人际交往能让大学生内心变得宽容、理解和信任,这是心理健康的前提条件 大量事实表明,心胸是否宽广、包容与大学生人际交往是否和谐直接相关,只有良好的人际交往,才能让大学生的心里对人对事变得宽容、理解和信任。在多年的心理咨询实践中,接触了许多因人际交往不协调而产生心胸狭窄的实例,而且有的大学生为此形成了恶性循环,让人很痛心。 小李从北方来到南方一所省城大学读书,临行前在一家企业做人事主管的父亲反复告戒儿子,在大学里首先要和寝室的同学搞好关系,这样你的生活环境才会愉快,大学四年心理才有归属感。进校后,小李时刻告诉自己父亲的话肯定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由于和同寝室的一名南方同学在对爱情的看法上相差甚远,经常斗嘴,导致彼此不服气,互相看不起,矛盾时有发生,而那位南方同学用小李的话说比自己更会处理人际关系,到最后同寝室的其他同学都站到了自己的对立面,自己的寝室同学关系开始变得紧张起来,其他人都不理解他、信任他,少数同学甚至奚落他。自己对他们也充满怨恨和不信任,进而猜疑和反感,只要有两位同学当着自己的面嘀咕几句,自己就认为他们是在说自己的坏话,心理十分苦闷;而那位南方同学却好像整天都过得很开心、很快乐,看到这一切,小李感到无能为力的同时又十分伤心,心胸开始变得狭窄,一度产生了退学的念头。 从小李和南方同学的对比来看,可见人际交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小李因人际交往的紧张,使自己的心里充满了猜忌、嫉妒和对他人的不信任。经过对小李人际交往技巧和艺术的辅导,小李对南方同学开始变得更加宽容,并试着改变和寝室其他同学的关系,慢慢在小李的脸上又看到了灿烂的笑容。 (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让大学生学会分享、接受和给予这是心理健康的基本心理条件 不会分享与分担是这一带大学生特殊的成长背景中极易形成的负性品质,也是造成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受挫的重要原因,尽管本次心理健康水平测量结果表明独生子女的健康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但在各学段的教育中,我们都能明确地感受到这一代青少年存在的分享与分担的问题。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够让大学生在良性的人际氛围中,充分体验与享受交往对象带来的快乐,并乐意将自己的快乐与对象分享,进而学会分担与体验交往对象的痛苦,并产生同感与共情,积极帮助交往对象解决问题,重新找回失去的快乐。分享是一个很重要的品质,尤其对心理健康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在樊富岷教授的团体咨询中,分享是首当其冲的训练项目,其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参与团体活动的人体验到分享的心理感受,学会分享。从而达成人与人的心理相容,在互相帮助下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接受与给予是矛盾统一于人际交往中的一对交互影响的心理品质与行为。由于每个人都生活在某个群体中,必然会与群体中的人发生各种形式的联系,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无法离开他人的给予,也正是在这种接受与给予的过程中,体验帮助与被帮助的快乐,感受做事与做人的真正涵义。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更多的是在接受中成长,不懂或很少给予,体会不到给予的愉悦,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明显的“自我中心”,而使人际关系遭到破坏,心理健康也倍受影响。因此,学会接受与给予,有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相反,良好的人际交往,更能使大学生体验到接受与给予的乐趣,养成接受与给予的良好心理品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