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药炮制复习资料

中药炮制复习资料

中药炮制复习资料
中药炮制复习资料

1.中药炮制学的基本任务:①探讨炮制机理(包括中药炮制减毒、增效、缓和药性以及产

生新药效的机理研究;对象:炮制过程中所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对药理作用和这些的改变)②改进炮制工艺(机械化、自动化、科学化发展)③制订饮片质量标准(饮片的外观因素:形、色、气、味;临床药效是内在评价炮制质量的指标;制订饮片质控方法和标准)

2.中药炮制和中药炮制学的概念: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的要求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中药炮制学—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3.(了解)中药炮制学和其他学科关系

4.中药炮制的起源:(1)中药的发现和应用(2)火的出现和应用,炮生为熟,形成中药

炮制的雏形(3)酒的发明与应用,产生了辅料制法,充实了药物炮制的内容。(4)陶器的发明与应用,创造了必要的工具条件。

5.中药炮制的发展:

(一)中药炮制技术的起始和形成时期(春秋战国至宋代;公元前722年至公元1279年)

1.春秋战国时期

《五十二病方》是我国最早记载炮制内容的医方书

《黄帝内经》“燔治”“角发”是最早的炭药-血余炭;制半夏

2.秦汉时期

(1)炮制理论

汉代《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生熟异用学说;炮制减毒;药用部位的选择;

切制对药效影响。)

(2)炮制技术方面

药物炮制与配伍、剂型、煎法、服用密切相关

炮制技术范围:净制、切制、炒制、蒸煮煅发酵

重视毒剧药物的炮制应用,半夏“令水清滑尽,洗不熟有毒”

3.魏晋南北朝时期

(1)炮制理论

《本草经集注》梁代陶弘景,是我国第二部中药专著

《雷公炮炙论》刘宋时代雷敩,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

(2)炮制技术方面

应用辅料炮制药物:生姜汁解半夏毒

炮制工艺合理实用性强:大黄蒸、吴茱萸醋制

炮制工艺水平提高:朱砂“研细如粉”;天门冬“微火烘”;炼丹术

4 .隋唐五代

《备急千金要方》唐代药王孙思邈所著,是我国最早的临床实用百科全书

《新修本草》唐代苏敬修订的世界最早药典

5.宋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代陈师文等编撰,是第一部官方颁布的炮制规范

(二)中药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金元、明;公元1280年至1644年)

6.(金元、明时期)

《本草蒙筌》明代陈嘉谟所著

“火制四,有煅, 有炮,有炙,有炒之不同.水制三,或渍,或泡,或洗之弗等;水火共制者,若蒸若煮而有二焉”三类分类法

“制造资水火”中指出:“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

酒制升提,姜制发散,入盐走肾脏,仍仗软坚,用醋注肝经且资住痛,童便制除劣性降下,米泔制去燥性和中……”。

7.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其中有330味药记有“修治”专目

明代缪希雍《炮炙大法》是第二部炮制专著。收载了439种药物的炮制方法,提出了“雷公炮制十七法”。

(三)炮制品种和技术应用的扩大时期(清代;公元1645年至1911年)

(1)理论方面:

张仲岩《修事指南》,第三部炮制专著,收录药物232种

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提出炒炭存性的要求

(2)技术方面:炭药品种丰富;重视应用鲜药;优良炮制加工体系,

(四)炮制振兴、发展时期(现代;公元1911年以后)

1.民间散在的炮制经验和文献的的整理总结。

药典中的《中药炮制通则》;《全国中药炮制规范》各省市的《中药炮制规范》。

2.教育事业的发展:教材的编写

3. 科研、科技的发展:国家攻关项目:十五“中药饮片的炮制工艺和质量标准化研究”;

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中药炮制共性技术机相关设备研究”

4. 炮制技术方面:作坊式-中药饮片厂-GMP认证

2006年“中药炮制技术”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炮制是中医用药的特点,是提高临床药效的重要环节。

6.中药炮制的相关法规有:《国家药品标准》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

管理部门制定的《中药炮制规范》是中药饮片炮制必需遵循的法规。

7.炮制专著:第一部——雷公炮炙论(南北朝刘宋时代雷敩);第二部——《炮炙大法》

(明代缪希雍);第三部——《修事指南》(清代张仲岩)

8.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①净制与临床药效(净制去杂,纯净药物,保证中医临床用药准

确)②加工切制与临床药效(加工切制,便于调剂,提高煎出率,提高疗效)③加热炮制与临床药效(加热炒煅,缓和药性,降低毒性,增强疗效)④辅料(包括药汁)制与

临床药效(加入辅料,调整药性,降低毒性,增强疗效)

注意:——辅料:酒制升提-酒黄连,清上焦湿热

醋制入肝-延胡索,疏肝解郁止痛

盐制入肾-盐黄柏,滋阴降火,退虚热

姜制发散-姜半夏,增强化痰止咳作用

蜜制甘缓-增强止咳药或补气药的作用,如紫菀、款冬花等

9.传统的制药原则:相反为制(改药性)、相资为制(增药效)、相畏为制(降毒性)、相

恶为制(抑劣性)

传统制药方法或:制其形,制其性,制其味,制其质。

10.炮制对药性的影响:

(1)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①通过炮制纠正药物过偏之性(姜汁制栀子,以热制寒—反制)②通过炮制,使药物性味增强(胆汁制黄连,寒者宜寒—

从制)③通过炮制、改变药物性味,扩大药物的用途(生地制成熟地,甘

寒变甘温)。

(2)炮制对升降浮沉的影响:①辅料制对升降浮沉的影响:通常酒炒性升,姜汁炒则散,醋炒能收敛,盐水炒则下行。如酒黄柏;砂仁为行气开胃、化

湿醒脾之品,作用于中焦,盐炙后,可以下行温肾,治小便频数。②炮制

方法对升降浮沉的影响:1)生升熟降:如莱菔子“生用能升,熟用能降”,

可谓是生升熟降的典型。2)生降熟升:大黄、黄柏之类,用酒制后引药上

行,清上焦热。3)升者益升:用于上焦心肺的黄连、黄芩,以酒制后,更

加上行,清头目之热。4)降者益降:同上沉降之品的黄柏、杜仲等,用盐

制后增强引药入肾经,更好地发挥滋阴降火,补肾助阳的作用。

(3)炮制对归经的影响:①以辅料炮制药物,引药归经:如醋制入肝经,蜜制入脾经,盐制入肾经等,醋延胡索②炮制增强药物对其中某一脏腑或经络

的作用:如益智仁入脾、肾经,具有温脾止泻、固精、缩尿等功效;盐炙

后则主入肾经,专用于涩精、缩尿。③炮制改变药物归经:生地可入心经,

以清营凉血为长,制成熟地后则主入肾经,以养血滋阴、益精补肾见长。

(4)炮制对药物毒性的影响:降低毒性主要途径——①使毒性成分发生改变,如川乌、草乌等。②毒性成分含量减少,如巴豆、马钱子等。③利用辅料

的解毒作用,如白矾制天南星、姜半夏。

11.炮制与方剂疗效的关系:(1)提高方剂疗效:①增强方剂中药物的作用;例子:紫苏子

(辛散之性减弱、温肺降气增强)、莱菔子(升转降,降气化痰,消食除胀)炒爆②保证方中各药比例准确,充分发挥配伍后的综合疗效;例子:苍术(制用——减少辛燥之性),关黄柏(去粗皮——减少非药用部位)③增强对病变部位的作用;例子:益智仁(盐炙——入肾),和山药、乌药合用,入肾之力增强④突出临床需要的药效,提高全方的临床疗效。例子:麻黄在麻黄汤中生用,使发汗平喘增强(2)消除方中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利于治疗:①消除药物本身不利于治疗的因素;②调整辅助药物的药性,制约方中主药对机体的不利影响。(3)调整方剂部分适应症,扩大应用范围;(4)适应方剂的剂型要求,保证临床安全有效。细看P16-18

12.(了解)临床选用炮制品的一般原则:(1)全面掌握各炮制品的药性和作用特点:当归

-补血活血(共性);生当归-补血润肠作用强-血虚而大便实者;酒当归-活血作用较强-血虚而兼瘀滞者;土炒当归-无滑肠作用-血虚而脾虚便溏。(2)根据组方特点和用药意图考虑和掌握:如凉血止血药,生品清热凉血作用强,用于血热较盛的出血患者;炭品涩学止血作用强,用于出血量较多而血热又不太盛者;如虽然血热较盛,但方中已有足够的清热凉血药,选择某药是为了增强止血作用,仍宜用炭药;反之,病人虽然出血量较多,血热又不太盛,但方中已有足够的固涩止血药,选用某药目的是清热凉血,应用生品。

13.(了解)炮制对制剂的影响:(1)饮片是汤剂和中成药的基本原料:在饮片选用方面,

中成药与汤剂有所不同:①中成药处方固定,适应面较广,对药物的炮制要求也相对地固定。②汤剂通常都是医生根据病人的病情和身体素质随证组方,针对性较强,对药物的炮制要求也灵活多变,常根据用药意图而定。(2)汤剂和中成药对饮片的外观与内在质量要求:中药炮制对制剂的影响——①净制去杂,提高成药质量;②切制饮片,便与

煎煮提取。炮制易于粉碎;③炮制提高制剂的疗效;④炮制去除或降低毒性,保证成药

制剂的安全。

14.(重点)中药炮制的的目的:

(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净制去毒:如蕲蛇、乌梢蛇,去头、鳞、骨;

水制去毒:水飞法提取雄黄细粉;

加热去毒:砂烫马钱子;

辅料去毒:醋制芫花;

压榨法:柏子仁霜;蜜炙麻黄。

(2)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性味偏盛的药物,会有一定的副作用,可通过炮制来转

变或缓和药物偏盛的性和味。

生甘草——甘凉,清热解毒、清肺化痰的功效

炙甘草——甘温,补脾益气、缓急止痛的功效

蒲黄生品——性滑,活血行瘀止痛

蒲黄炭——性涩,止血

蜜炙麻黄可使辛散作用缓和

常用炒法、蜜制等炮制方法来缓和药性,“甘能缓”,“炒以缓其性”。

(3)增强药物疗效:(1)增加溶出率,提高疗效:如饮片切制,炒(逢子必炒),炙(延

胡索)等。(2)减少有效成分损失,保存药效:某些含苷类成分

的药物,如黄芩、苦杏仁等。(3)辅料协同增强疗效:黄芪:生

品-补中益气;蜜制-增强补气作用

(4)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趋向:中医对药物作用的趋向是以升、降、浮、沉来表示,

中药通过炮制,可以改变其作用趋向。

大黄生品-苦寒,性沉而不浮,走而不守;酒制品-引药上行,清上焦之热

生莱菔子-升多于降,涌吐风痰;炒莱菔子-降多于升,降气化痰,消食除胀(5)改变药物作用的部位或增强对某部位的作用:通过加热或辅料制可改变或增强药物

对某一部位的作用,使作用更加专一。

“醋制入肝”,“盐制入肾”;生黄连-入心经;姜汁炙黄连-入胃经

吴萸制黄连-入肝经

(6)便于调剂和制剂:①除去杂质,提高洁净度;②除去非药用部位,配方剂量准确;

③分开不同药用部位;④质变酥脆,提高生物利用度;

(7)洁净药物,便于贮藏保管:①通过净制除去杂质及非药用部位;②药物通过加热处理,干燥或保苷杀酶或杀死虫卵,保存药效。如桑螵蛸清蒸后,有两方面作用: 1)

保存药效,消除副作用;2)杀死虫卵,易于贮藏。③种子类药物炒后可防止发芽。

(8)利于服用:指动物类、树脂类及其他有异味的药材:①矫味:甘草水炙远志。②矫臭:紫河车、乌贼骨、乌梢蛇等。

15.(重点)炮制对药物化学成分的影响:(前三个重点)

(1)炮制对含生物碱类药物的影响:①有效成分性质稳定—可加热或用辅料处理,如醋元胡;不耐热—生用,如石榴皮、山豆根;水溶性大—少泡多润,如槟榔、苦

参;②有毒成分通过炮制,转化成毒性较小的成分,如川乌;

(2)炮制对含苷类药物的影响:1)有效成分:①破坏分解酶,如槐花、黄芩、苦杏仁;

②避免醋制;③采用少泡多润的方法,如秦皮、大黄等;2)非有效成分:通过水

洗、在酸性条件下处理加以破坏。

(3)炮制对含挥发油类药物的影响:①有效成分:水处理不宜浸润、闷润,要抢水洗热处理时,最好在500摄氏度以下或以阴干为主。②有毒成分:加热处理引起量

变或质变,如苍术、荆芥。

(4)炮制对含鞣质类药物的影响:①水处理时,要少泡多润,如地榆、虎杖;②鞣质易被氧化成红色,如槟榔、白芍;③酒制可增加溶出;④炮制忌铁器,生成墨绿

色鞣质铁盐沉淀;⑤耐高温。

(5)炮制对含有机酸类药物的影响:一般结合成盐类存在。①水制时少泡多润或除去有毒成分;②具腐蚀性:不宜采用金属容器;③热不稳定性:如山楂炒焦后有机

酸破坏约68%,酸性及刺激性下降;经过加热可转化成其他成分,如咖啡。④与

碱共制:如吴茱萸、酸枣仁与元胡共制,增强疗效。

(6)炮制对含油脂类药物的影响:经加热、压榨除去部分油脂类成分,以免滑肠致泻或降低毒副作用,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如柏子仁去油制霜降低或消除滑肠作用;

巴豆油即是有效成分,又是有毒成分,则宜控制用量,使达适中。

(7)炮制对含树脂类药物的影响:1)热处理:①增强疗效,如藤黄;②破坏部分树脂,如牵牛子炒制后,缓和泻下作用。③温度过高,使树脂变性,影响疗效;2)辅料

的影响:常用酒、醋处理,可提高树脂类成分的溶解度,增强疗效,如醋制五味子,

乳香、没药经醋制,增强活血止痛的作用。

(8)炮制对含蛋白质、氨基酸类药物的影响:①含有毒性蛋白质的中药可通过加热处理,使毒性蛋白变性而消除毒性,如巴豆、白扁豆、蓖麻子加热后毒性大减。②含蛋白

质、氨基酸类药物生用;③含苷类药物如黄芩、苦杏仁经水煮、燀,破坏酶的活性,保存药效。④蛋白质加热处理以后,产生一些新的物质,产生新的治疗作用,如蛋黄油。⑤不宜与鞣质类中药一起加工。

(9)炮制对含糖类药物的影响:①少泡多润,尽量避免水热处理。②糖与苷元可结合成苷,故一些含糖苷类药物在加热处理后,可分解出大量糖,如生地制成熟地后,甜味增加。③炮制可改变糖的结构,如熟地。

(10)炮制对含无机化合物类药物的影响:1)加热处理:①矿物类药物通常采用煅烧或煅红醋淬的方法,易于粉碎,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和在胃肠道的吸收,从而

增强疗效。如磁石、自然铜、牡蛎等。②可改变某些药物的化学成分,产生新的

治疗作用,如炉甘石。③有些药物应避免加热,如雄黄。④失去结晶水,改变药

效,如石膏。2)水处理:植物药中的无机盐类易流失,如夏枯草,避免水处理。

3)辅料制:酒可与无机成分形成结晶醇,从而提高水中的溶解度。

16.炮制分类方法

雷公炮炙十七法。

三类分类法:火制、水制,水火共制(古代)净制、切制和炮炙(现代)

五类分类法: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及其他制法。特点:此种分类方法对炮制方法的概括较为全面。但不利于编写和讲学,较少见。

药用部位分类法:药用部位的来源进行分类,特点:便于具体药物的查阅,但体现不出

炮制工艺的系统性。

工艺与辅料相结合分类法:特点——以突出炮制工艺作用,工艺为纲,辅料为目的分类

法;较好的体现了中药炮制工艺的系统性和条理性,又便于

叙述辅料对药物所起的作用。

17.常用炮制辅料及其化学成分和炮制作用

(1)液体辅料:酒、醋、蜂蜜、食盐水、甘草汁、黑豆汁、米泔水、胆汁、麻油、吴茱萸汁、萝卜汁、油脂油、鳖血、石灰水等。

(2)固体辅料:稻米、麦麸、白矾、豆腐、土、蛤粉、滑石粉、河砂、朱砂等。

(3)辅料的作用:降低毒性或副作用;扩大用药范围;增强疗效;改变或缓和药性;

引药归经;矫味矫臭。

(4)液体辅料

(5)固体辅料

18.炮制品的质量要求:

1)净度:指炮制品的纯净度,亦即其杂质和非药用部位的限度。

2)片型及破碎度

3)色泽(含光泽):指某种炮制品应有其独特的色泽,是炮制品内在质量标志之一。

4)气味:指炮制品原有的气味,与内在质量密切关联。

5)水分:一般炮制品绝对含水量在7%-13%间。

6)灰分:干净、无杂质的炮制品高温灰化所得之灰分称“生理灰分”,同一品种生理灰

分在一定范围内,测定灰分可评价炮制品质量和净度。

7)浸出物:测定炮制品浸出物含量是其质量的一项指标,通常有水溶性浸出物和醇溶

性浸出物。

8)有效成分:测定有效成分的含量是评价炮制品质量的最可靠、最准确的方法。

9)有毒成分:“减毒、增效”,毒性成分的量变和质变。

10)有害物质:重金属含量、砷盐、农药残留量等。

11)卫生学检查:细菌数、霉菌数、活螨、大肠杆菌等。

12)包装检查

19.中药炮制品贮藏中的变异现象:常见的变异现象有:虫蛀、霉变、泛油、变色、气味散

失、风化、潮解溶化、粘连、挥发、腐烂等。

(一)虫蛀:中药及其炮制品被害虫蛀蚀的现象。

(二)发霉:药物表面或内部寄生或繁殖了霉菌。

(三)泛油:系指含挥发油、油脂、糖类成分的药物,因受热或受潮后其表面出现油状物质、返软、发粘、色泽变深、发出油败气味等现象。

(四)变色:指药物固有的色泽发生了变化。

(五)气味散失:指药物原有气味变淡或消失。

(六)风化:指某些含结晶水的矿物药,在干燥环境,结晶水慢慢散失,变成粉末状态。

(七)潮解溶化:某些矿物药吸收潮湿空气中的水分,使其表面湿润甚至溶化成液体。

(八)粘连:指某些药物受热变软,相互粘结的现象。

(九)挥发:指某些含挥发性成分的药物,因受温度和空气的影响或贮存不当,使失去油润,重量减少或失尽、或干枯破裂等现象。

(十)腐烂:指鲜活药物出现腐败霉烂现象。

20.中药炮制品变异的原因:①基原因素:主要包括采收、加工、包装、运输。②环境因素:

1)光:日光是使药物变色、气味丧失、挥发、风化、泛油的因素之一。例如:花蕾、含挥发油类药物。2)空气:氧气-使某些药物中的挥发油、脂肪油、糖类等成分氧化酸败和分解;臭氧-强氧化剂,加速药物有机物质,特别是脂肪油变质。3)温度:15~

20 ℃稳定,温度过高-药物的理化、生物变化加速,氧化、水解反应加速;温度过低

-产生有害影响。4)湿度:炮制品本身的绝对含水量在7~13%,湿度环境以60~70%之间最好。相对湿度小于60%,含结晶水的药物易失去结晶水而风化,而相对湿度在80%以上,最利于微生物和仓虫的繁殖,可出现发霉、虫蛀、泛油、泛糖、变味、潮解、冲烧等质变现象。③生物因素:生物因素主要包括微生物,仓虫,仓鼠以及鸟类、蛇类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微生物和仓虫。由于温度、湿度的影响,使微生物繁殖增加,可造成发霉、腐烂、发酵、酸败、泛油、泛糖等变异现象。仓虫是造成虫蛀的根本所在,如果没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仓虫是不能孳生的。仓鼠就更为严重,它可以破坏建筑结构

和包装,还可盗走药物,还可传染病毒和致病菌,其排泄物可污染药物。④时间因素:是指药物的贮存时间的长短,任何药物都不能长期贮存。若长期贮存都会造成有效成分的氧化分解等而使含量降低,从而降低疗效。为了保证药品质量,就必须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

21.中药炮制品的贮藏保管方法

(一)传统贮藏保管方法

1)清洁养护法:

2)防湿养护法:通风、吸湿、晾晒和烘烤等;吸湿:氯化钙或硅胶为吸湿剂

3)密封贮存法(密闭贮存):是隔绝空气,湿气,微生物,害虫,如细贵药人参、鹿茸等。(抽真空密封)

4)对抗同贮法: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放在一起保存。

(二)化学熏蒸法(是采用具有挥发性的化学杀虫剂杀虫的一种养护方法。)所用气体:二氯化硫、又称亚硫酸酐;氯化苦;磷化铝(AlP)等。

特点: 成本低,设施简单,有效;但是有残留

(三)现代贮藏方法

1)气调养护(简单说就是降氧充氮,或降氧充二氧化碳;特点:费用低,无污染,质量好,劳动强度好,易管理)

2)气幕防潮

气幕又称气帘或气闸,是装在库房门上,配合自动门以防止库内冷空气排出库外,库外潮热空气侵入库内的装置,从而达到防潮的目的。

3)60Co-γ射线辐射:γ射线有很强的穿透力和杀菌能力,因此是目前较理想的灭菌方法。但需专门设施。

4)低温冷藏:是利用机械制冷设备降温,抑制微生物和仓虫的孳生和繁殖,从而达到防蛀、防霉的目的。

5)蒸汽加热:是利用蒸汽杀灭中药材及其炮制品中的霉菌、杂菌及害虫的方法。

6)无菌包装:是先将中药材、饮片或其炮制品灭菌,然后装入一个霉菌、杂菌无法生长的容器内,避免了再次污染的机会。

7)机械吸湿:利用空气去湿机吸收空气中水分,降低仓库内的相对湿度,从而达到防霉防虫效果。

8)DMF防霉:富马酸二甲酯,具有广谱高效的抗菌性,常温能升华,接触性杀菌和熏蒸杀菌的双重作用。

9)干燥灭菌:远红外线辐射灭菌、微波(真空)干燥灭菌

10)除虫菊杀虫:

11)中药挥发油熏蒸防霉:丁香、荜澄茄等

22.气调养护法:是通过对环境的空气组成调整管理,在密闭条件下人为地造成低氧或高二

氧化碳状态,使害虫或霉菌窒息或死亡,达到防治目的。原理:降氧充氮,或降氧充二氧化碳。

23.净选加工的含义和目的:

含义:药物在切制、炮炙、调配、制剂前,选取规定的药用部位,除去非药用部分、杂质、霉败品、虫蛀品、灰屑等达到药用的净度标准,称之净制加工。

目的:⑴分离不同的药用部位;⑵除去非药用部分;⑶清除杂质、霉败品、虫蛀品等;

⑷将药物大小分档。

24.清除杂质的方法:①挑选:目的——1)清除非药用部位、杂质及霉变品等;2)将药物

按大小、粗细等进行分档。②筛选:目的——1)筛去砂石、杂质等;2)大小分档;3)

筛去辅料;③风选:利用药物和杂质的比重不同而去除杂质。④水洗:用水洗或漂法去除泥砂、盐分或不洁之物等。根据药材性质,水选可分为1)洗净;2)淘洗:用大量清水荡洗药材表面的泥沙杂质等,如蝉蜕,蛇蜕;3)浸漂:大量清水浸泡或长流水漂,除去毒质、盐分或腥臭气味等,如海藻、昆布。注意:1)对有效成分易溶于水的药材,采用“抢水洗”;2)及时干燥或进一步加工;

25.去皮壳:现代认为——去皮壳的作用及目的主要有便于切片,使用量准确,分开要用部

位,除去非药用部位等。

26.去毛部位:①某些根茎类药材的表面具毛;②部分叶类药材下表面密被绒毛;③果实类

药材内部有淡黄色绒毛(金樱子)④其他类药材(鹿茸等)

27.去心部位:去根的木质部分和枯朽部分、种子的胚、花类的花蕊、某些果实的种子及鳞

茎的茎。目的:①除去非药用部位②分离不同药用部位③消除药物副作用。

28.

29.去芦:如桔梗;去瓤如枳壳;去头尾皮骨、足、翅:如乌梢蛇去头及鳞片,蛤蚧去鳞片

头足等;去残肉如:龟甲、鳖甲、豹骨、猫骨等。

30.去核:如:乌梅、山楂、山茱萸等。

31.切制前的水处理目的和原则

目的: 1.软化药材,便于切制;2.调整药性,降低毒性;3.洁净药材,去除非药用部位

三个物理阶段:浸润、溶解和扩散;原则:“少泡多润,药透水尽”

32.饮片含义和目的:

狭义:为制备汤剂二切制成的片状药物。

广义:凡是直接供中医临床调配处方或中成药生产用的所有药物,统称为饮片。

饮片切制:将净制后的药物进行软化,切成一定规格的片、丝、块、段等的炮制工艺。

饮片切制的目的:①便于有效成分的煎出;②利于炮炙;③便于调配和制剂;④便于鉴别;⑤利于贮存。

33.药材常用水处理方法:

(一)淋法(喷淋法)

适用:气味芳香、质地疏松的全草类、叶类、果皮类及有效成分易流失的药物。

如薄荷、陈皮、枇杷叶、麻黄等。

(二)淘洗法(抢水洗)

适用:质地疏软,吸水性强及有效成分易溶于水的药物。如防风、五加皮、陈皮、黄柏、甘草等。

(三)泡法(浸泡法)

适用:质地坚硬、水分难于渗入的药材如乌药、三棱、莪术、泽泻等。

(四)漂法

适用:毒性药材、盐腌制品及腥臭异常的药物。如川乌、草乌、半夏、肉苁蓉、昆布、紫河车、五谷虫

(五)润法

优点:有效成分损失少;饮片色泽鲜艳;吸水均匀。药材软化应少泡多润。

主要方法:

①浸润:药物用水或其他溶液浸润后,至内外软硬度一致,切片。如郁金、枳实。

②伏润(闷润):经水洗、泡或以其他溶液处理后的药材,在基本密闭条件下闷润

使之软化。如郁金、川芎、白术、山药等。

③露润(吸湿回润法):将药材摊于湿润垫有篾席上,使之自然吸潮软化。如当归、

牛膝、玄参、生地等。

34.药材软化程度的检查方法:①弯曲法:适用于长条状药,以药材略弯曲,不易折断为合

格。如白芍、山药、木通、木香等;②指掐法:适用于团块状药物。如白术、白芷、天花粉、泽泻等;③穿刺法:适用于粗大块状药物。如大黄、虎杖等;④手捏法:适用于两端粗细不规则的根和根茎类药物和颗粒状的块根、果实、菌类药物。如当归、独活、元胡、枳实、雷丸。

35.饮片类型和选择原则:

(1)饮片类型和规格

(2)选择原则

①质地致密、坚实的宜切薄片。当归、白芍、乌药、天麻等。

②质地松泡、粉性大的宜切厚片。如山药、丹参、甘草、黄芪等。

③长条形、纤维性强的多切斜片。如木香、甘草、桑枝等。

④全草类、形态细长的宜切段。如薄荷、佩兰、石斛、荆芥、党参、威灵仙、龙胆、

麻黄等。

⑤皮类药物宜切细丝如黄柏、桂皮、合欢皮、秦皮等。宽大叶类宜宽丝。如荷叶、枇杷

叶、淫羊藿等。

⑥木质类、角类、骨骼类多切极薄片。如鹿角。

⑦为突出鉴别特征、或外形美观、或便于切制可分别选直片、斜片、块等。

36.饮片切制方法:1)机器切制(剁刀式切药机,旋转式切药机,多功能切药机)2)人工

切制。

37.(了解)人工干燥设备:翻板式干燥机;热风式干燥机;红外线辐射装置设备;微波干

燥技术;太阳能集热器干燥技术

38.人工干燥注意事项:排除干燥室中的湿气;人工干燥的温度一般药物不超过80度为宜;

含芳香挥发性成分的药材以不超过50度为宜。干燥后饮片含水量应控制在7%—13%。

干燥后应先放冷在贮藏。

39.药物自然干燥:

含义:指把切制好的饮片置于日光下晒干或阴凉通风处晾干

特点:1)不需特殊设备2)适合所有饮片类型3)受场地限制、气候影响4)易污染

40.(了解)饮片包装:

作用:①方便存取、运输、销售;②防止再污染;③有利于美观、卫生和定期监督检查;

④促进饮片生产的标准化;⑤利于临床调配;⑥利于饮片出口

方法:

1.用小包装加大包装的方法。

对于根类,种子类,花类,动物类药材的饮片,一般为0.5Kg、1.5Kg、2Kg等。

全草类和叶类药材的饮片,固定装量为10-15Kg一件。

2.小玻璃瓶、小纸盒分装

对于贵重、毒剧药材的饮片

饮片包装还可开拓包装的ENA条形码(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制定的世界通用条码)41.(了解)饮片切制不良因素

1)败片:切制过程中所有不符合切制规格、片型标准的饮片

(1)连刀片——现象:饮片之间相牵连、未完全切断;原因:含水过多,刀具不利(2)掉边与炸心——现象:饮片的外层与内层相脱离或髓芯破碎,原因:饮片软硬度不同

(3)皱纹片——现象:饮片切面粗糙,具鱼鳞样斑痕;原因:水性不及、刀具不利或不合

2)翘片——现象:饮片边缘卷曲而不平整;原因:伤水

3)变色与走味——现象:失去药材原有的色泽或气味;原因:浸泡太久或不适当的干燥

4)油片——现象:药材或饮片的表面有油分或粘液质渗出;原因:伤水、温度过高5)发霉——现象:药材或饮片表面长出菌丝。原因:干燥不透或干燥后未放凉即贮存,或贮存处潮湿

42.炒法

⑴炒法含义及其基本操作步骤: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筛去灰屑,大小分档,置温度适宜的炒制容器内,加辅料或不加辅料,用不同火力连续加热,并不断翻动或搅拌,使之达到规定程度的炮制方法,称为炒法。

⑵炒黄、炒焦、炒炭的操作要点是什么?

炒黄: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置预热适度的炒制容器内,用文火或中火炒至药物表面呈黄色或色泽加深,或鼓起、爆裂并透出香气的方法,称为炒黄。

炒焦: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热容器内,用中火或武火加热,炒至药物表面呈焦黄或焦褐色,内部色加深(多为黄或深黄色),并有焦香气。

炒炭: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热容器内,用武火或中火加热,炒至药物表面焦黑色或焦褐色,内部棕黄色或棕褐色。

⑶试比较各种加辅料炒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①控制好火力。一般用中火。

②辅料用量应适当。

③出锅要迅速,以免太过。

④药物应大小分档。并且要干燥。

二、米炒

操作方法

二、米上炒

注意事项

①拌米炒适用于炮制一般药物;米上炒多用于炮制昆虫类药物如斑蝥。 ②炒制毒性药物的米应妥善处理,以免中毒。 三、土 炒

注意事项

①炮制用土应煅烧后使用。

②炒制同种药物的土,可重复使用,至土色变深时应更换。 ③控制好火力,防止焦糊。 四 砂

炒 操作方法 注意事项

①用过的砂可反复使用,但应净制。炒过毒性药物的砂不能炒制其他药物。 ②砂炒时,砂温过高可添加适量冷砂或 减低火力。

③砂炒法的温度较高,故翻动要快,出锅要迅速并立即筛去热砂。 ④甲壳类药物如鳖甲、龟板、穿山甲等砂炒后应趁热投于醋液中淬。 ⑤反复使用的油砂,每次用前应添加适量的食用植物油炒后再用。 五、蛤 粉 炒

注意事项

① 控制好火力,防止焦糊。如温度过高可加适量冷蛤粉调节。 ② 翻动要快速均匀。

③ 炒制同种药物的蛤粉,可反复使用,但颜色变深时应更换。 六 滑 石 粉 炒 操作方法

滑石粉 热锅 灵活状态

鼓起,质酥, 色加深

取出,筛去滑石

粉。

中火 加热

投 药 中火拌炒

① 滑石粉炒一般用中火,操作时适当调节活力,防止药物生熟不均或焦化。如温度过

高时,可酌加冷滑石粉调节。

② 滑石粉可反复使用,色泽变灰暗时应几时更换,以免影响成品外观色泽。

43. 炙法

(1)炙法含义,与加辅料炒的区别

含义: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的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渗入药物组

织内部的方法。

炙 法 加辅料炒 辅料性质 液 体

固 体

辅料作用 渗入药内影响药性 附在药面\传热或熏炒药 操作方法

先拌辅料后炒 先炒药后加辅料 辅料预热后投药拌炒

受热程度

文火温度低 加热时间长

中火温度高 加热时间较短

⑵各种炙法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和适用药物。 操作方法:

⑴先拌辅料后炒药

⑵先炒药后加辅料拌炒

第一节 酒炙法 注意事项

① 酒润药时应加盖,防止酒挥发。

② 润药时酒量过少不易拌匀,应先将酒稀释后润药 ③ 控制好火力,一般用文火。 适应药物

活血祛瘀药:川芎、 牛膝 祛风通络药:桑枝、 威灵仙

苦寒沉降药:大黄、 黄连 、黄芩 第二节 醋炙法

药物

热锅

加定量辅料 拌匀润透

干燥色加深

取出 摊凉

文 火 拌 炒

药物

热锅

一定程度

取出 摊凉

文 火 拌 炒

干燥 色加深

喷洒辅料 文火拌炒

注意事项

⑴醋润药时应加盖,防止醋挥发。

⑵润药时醋量过少不易拌匀,应先将醋稀释后再润药。

⑶控制好火力,一般用文火。

⑷树脂类药及动物类药用先炒药后喷醋的方法炮制如乳香、没药、五灵脂。

适应药物

理气行血药:三棱、莪术、郁金;

散瘀止痛药: 乳香、五灵脂、延胡索;

疏肝解郁药: 柴胡、香附、青皮;

攻下逐水药:大戟、芫花、甘遂。

第三节盐炙法

注意事项

⑴食盐用4-5倍的冷开水溶化后再与药物拌匀。

⑵含粘液质多的药物应用先炒药后加盐水拌炒的方法炮制。

⑶控制好火力,一般用文火。

适应药物

补肝肾、固精药:如杜仲、巴戟天、益智仁等。

利尿药:如泽泻、车前子。

治疝气药:如橘核、荔枝核。

降相火药:如知母、黄柏

第四节姜炙法

注意事项

⑴制备姜汁时,水量不宜过多,一般姜汁与生姜的比例是1:1。

⑵控制好火力,一般用文火。

适应药物

降逆止呕药: 厚朴

祛痰止咳药: 竹茹

某些苦寒性药: 黄连栀子

第五节蜜炙法

注意事项

⑴蜂蜜必需炼制后使用。

⑵炼蜜应加适量冷开水稀释后再润药。

⑶控制好火力,一般用文火。

⑷用蜜量视药物的性质而定。质地疏松、纤维多的药物用蜜量宜大;质地坚实、粘性强、油分多的药物用蜜量宜小。

⑸蜜炙药物应凉后密封储存。

适应药物

化痰止咳药:麻黄、紫菀、枇杷叶。

补中益气药: 甘草、黄芪、党参。

第六节油炙法

常用油炙的药物

药物方法作用

蛤蚧切制补肺益精纳气定喘

44.锻法

(1)试述各种煅法的含义、操作要点和适用范围。

1)明煅法:药物煅制法时,不隔离空气的方法称明煅法。适用于矿物类、贝壳类及化石类药物。

2)煅淬法:将药物在高温有氧条件下煅烧至红透后,立即投入规定的液体辅料中骤然冷却的方法称煅淬。断后的操作程序称为淬,所用的液体辅料称为淬液。适用于质地坚硬,经过高温仍不能疏松的矿物药,以及临床上因特殊需要而必须煅淬的药物。

3)扣锅煅:药物在高温缺氧条件下煅烧成炭的方法称扣煅法,又称密闭煅、闷煅、暗煅。

火候判断方法:①滴水法:滴于盖锅上的冷水即沸;

②放米法:放于盖锅上的米变深黄色;

③贴纸法:贴于盖锅上的白纸变深黄

④留孔观烟法:白黄青无烟

适用于煅制质地疏松、炒炭易灰化或有特殊需要及某些中成药在制备过程中需要综合制炭的药物。

(2)说明扣锅煅的注意事项。

1)、煅烧过程中,由于药物受热炭化,有大量气体及浓烟从锅缝中喷出,应随时用湿泥堵封,以防空气进入,使药物灰化。

2)药材煅透后应放置冷却再开锅,以免药材遇空气后燃烧灰化。

3)煅锅内药料不宜放得太多、过紧,以免煅制不透,影响煅炭质量。

4)判断药物是否煅透的方法,除观察米和纸的颜色外,还可用滴水即沸的方法来判断。

46.蒸煮嬋法

(1)蒸法含义、目的和操作要点

含义: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加辅料或不加辅料装入蒸制容器内隔水加热至一定程度的方法。

分类:

1)加辅料与否:①清蒸:不加辅料;蒸透或蒸软后取出。②辅料蒸:加辅料。

2)与蒸气的接触:直接蒸法:直接利用流通蒸汽蒸;

间接蒸法:药物在密闭条件下隔水蒸。

目的:①改变药物性能,扩大用药范围;如地黄、何首乌等。

②减少副作用;如大黄、黄精等。

③保存药效,利于贮存;如桑螵蛸、黄芩等。

④便于软化切片;如木瓜、天麻、玄参等。

操作要点:洗涤——分档——润——蒸至所需程度

(2)煮法含义、目的和操作要点

含义:将净选后的药物加辅料或不加辅料放入锅内(固体辅料需先捣碎),加适量清水同煮的方法。

目的:①消除或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②清洁药物;如珍珠

分类:①清水煮——煮至内无白心或一定程度,再润;川乌、草乌

②药汁煮或醋煮——至汁尽。远志、吴茱萸

③豆腐煮——至相应程度,如豆腐呈蜂窝状等。硫磺、藤黄

操作方法:分档,淘洗干净,泡或不泡,加水加热共煮,用辅料者可同时加入。

火候:武火煮沸,文火煮透

(3)燀法含义,目的和操作要点

含义:将药物置沸水中浸煮短暂时间,取出,分离种皮的方法。

目的:①保存有效成分,除去非药用部分。如杏仁、桃仁等。

②分离不同的药用部分。如白扁豆等。

操作方法:①水煮沸:多量清水加热至沸;

②投药:与盛药器具一齐

③时间:约5-10分钟左右,加热烫至种皮由皱缩到膨胀,易于挤脱

④取出:立即浸漂于冷水中,捞起,搓开种皮与种仁

⑤干燥:晒干,簸去或筛取种皮。

47.复制法

(1)复制法的含义和目的:

含义:将净选后的药物加入一种或数种辅料,按规定操作程序,反复炮制的方法,称为复制法。

目的:①降低或消除药物毒性;②改变药性;③增强疗效;④矫臭矫味(2)试述半夏的炮制方法及炮制作用。

炮制方法:

①生半夏:除杂,洗净,干燥,用时捣碎。

②清半夏:取净半夏,用8%白矾溶液浸泡至内无干心,口尝有麻舌感,取出,

洗净切厚片,干燥。

③姜半夏:用水浸泡至内无白心,另取姜切片煎汤,加白矾与半夏共煮至透心,

取出,晾至半干,切薄片,干燥。

④法半夏: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另取甘草适量,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

液,倒入适量石灰水配置的石灰液中,搅匀,加入上述已浸泡的半夏,

浸泡,每日搅拌1-2次,并保持PH值12以上,至切面黄色均匀,口尝

微有麻舌感,取出,洗净,阴干或烘干。

炮制作用:

生半夏:味辛,性温,有毒,具有化痰止咳、消肿散结的作用。生品有毒使人呕吐,

麻舌而刺喉。一般不内服,外用,用于疮痈肿毒。

清半夏:长于化痰,以燥湿化痰为主。

姜半夏:增强降逆止呕作用,以温中化痰、降逆止呕为主。

法半夏:偏于祛寒痰,同时具有调和脾胃的作用。

48.发酵、发芽法

(1)发酵法含义、制备条件、质量要求:

含义:药物在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由于霉菌和酶的催化分解作用,药物发泡、生衣的方法。

发酵法的基本条件:①菌种:多为空气中的微生物发酵。

②营养物质:水、糖、脂肪、蛋白质等。

③温度:一般为30 ℃~37℃

④相对湿度:一般为70-80%

⑤其他:PH值4-7.6。O2或CO2

发酵品的质量要求:①气味芳香无霉味、酸败味。②曲块表面霉衣黄白色,内部有斑点。

(2)发芽法含义、制备条件、质量要求:

含义:新鲜成熟的果实或种子,在一定温湿度条件下,促使萌发幼芽的方法。古称“蘖法”。

发芽法的基本条件及要求:①成熟饱满的果实或种子;

②保持湿润。浸渍度含水量为42-45%;

③保温18-25℃;

④适当避光;

⑤充足的O2;

⑥幼芽长度0.5-1cm;

⑦要求发芽率>85%

49.制霜法

含义:药物经过去油制成松散粉末或析出细小结晶或升华的方法称为制霜法。

分类:①去油制霜法;②渗析制霜法;③升华制霜法。

目的:①减低毒性,缓和药性;②降低副作用。

50.其他制法

(1)烘焙法的的概念: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用文火直接或间接加热,使之充分干燥的方

法。例如:焙虻虫焙蜈蚣

(2)煨制方法的概念:将药物用湿面或湿纸包裹,置于加热的滑石粉中,或将药物直接置

于加热的麦麸中。或者将药物铺摊吸油纸上,层层隔纸加热,以出

去部分油质的方法。

(3)提净法的概念:某些矿物药,特别是一些可溶性无机盐类药物,经过溶解,过滤、除净杂质后,再进行重结晶,进一步纯净药物。例如:芒硝硇砂

(4)水飞法的概念,炮制目的:

含义:某些不溶于水的矿物质,利用粗细粉末在水中悬浮性不同,将不溶于水的矿物、贝壳类药物经反复研磨,而分离制备极细腻粉末的方法。

目的:①除去杂质,洁净药物;

②使药物质地细腻,便于内服和外服,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③防止药物在研磨过程中粉尘飞扬,污染环境

④除去药物中可溶于水的毒性物质。如:朱砂雄黄

中药炮制学重点知识(学习相关)

中药炮制学复习总结 一、中药炮制的含义。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二、中药炮制学的含义。 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三、我国古代三部炮制专著的名称、成书年代及作者 ①《雷公炮炙论》南北朝刘宋时代雷 ②《炮炙大法》明代缪希雍 ③《修事指南》清代张仲岩 四、炮制的历代称谓。 炮制的历代称谓有炮炙、修治、修事、修制、合和、合药、制药、治制、制造。 五、中药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包括哪些方面? ①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 反制:栀子苦寒之性甚强,经过辛温的姜汁制后,能降低苦寒之性,以免伤中,即所谓以热制寒。 从制:以辛热的酒制仙茅,增强了仙茅的温肾壮阳作用。 改变药物性味,扩大药物用途:生地甘寒,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作用,制成熟地后,转为甘温之品,具有滋阴补血的功效。一者性寒、主清,一者性温、主补。 ②炮制对升降浮沉的影响 酒炒升,姜汁散,醋炒敛,盐水炒则下行 ③炮制对归经的影响 心:童便、朱砂肝:醋、鳖鱼脾胃:姜、米、麦麸、土 肺:蜂蜜、姜汁胃:盐、黑豆汁、羊脂油 ④炮制对药物毒性的影响 毒的概念:①早期的“毒药”通常是药物的总称 ②所谓“毒”主要是指药物的偏性 ③后世医药著作中所称“毒”则是具有一定毒性和副作用的药物,用之不当,可导致中毒,与现代“毒“的概念是一致的。 六、中药炮制的目的,各举2例说明。 ⑴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如乌头生品毒大,外用,水浸、蒸煮后降毒,供内服;巴豆去油制霜,降毒,缓和药性。 ⑵转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由寒转温,如生地黄与地黄;由温转凉,如天南星与制南星;缓和药性,如麻黄与蜜麻黄;产生新疗效,如生石膏与煅石膏。 ⑶增强药物疗效。如羊脂炙淫羊藿可以增强补肾壮阳;醋制延胡索可以增强活血止痛。 ⑷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趋向。如酒制升提—大黄生用治下焦实热,酒炙引药上行,清上焦实热;莱菔子—生用升散,涌吐风痰,炒制后主降,降气化痰,消食除胀。 ⑸改变药物作用等部位或增强对某部位的作用。醋制入肝,如柴胡、香附醋炙引药入肝;盐制入肾,如小茴香、砂仁盐制引药入肾。 ⑹便于调剂和制剂。体长的药材—紫苏、藿香;个大的药材—葛根、乌药;质地坚硬的药材—羚羊角、珍珠、磁石、自然铜、龟甲、鳖甲。 ⑺洁净药物,利于贮藏保管。药材常见杂质或非药用部位:根及根茎类—泥沙、杂药、芦头、

中药饮片鉴别及检验相关知识培训

中药饮片鉴别及检验相关知识培训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二章第十条第二款规定“中药饮片必须按照国家药品标准炮制;国家药品标准没有规定的,必须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炮制。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应当报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中药饮片是中医临床方剂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中成药的基本原料,其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中医药临床疗效的体现,直接关系到人们用药的安全、有效。但是,随着中药饮片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长,及部分外来中药饮片的冲击,致使出现了大量的不按规定炮制方法炮制的中药饮片流入市场,从而导致了中药饮片的整体质量有所下降。 近年来,中药材抽验不合格率居高不下,在这当中有大部分是一些不法分子故意造假(重金属超标的虫草、模具压制的人参、土豆染色做成的天麻等),售假。有的则是中药材保管发生变质。中药材的鉴别不具有一定中药鉴别常识是很难鉴别真伪的。安排这次培训的目的,为了方便从药人员能够对中药材进行简单的快速鉴别,根据中药的某些成分的特性,快速鉴别一些中药。 一、药用植物学知识 1 .药用植物的分类 现以黄连为例示其分类等级如下: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毛茛目 科………………毛茛科 属………………黄连属 种………………黄连 2. 植物组织的类型 2.1分生组织: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位于植物体生长的部位,由于分生组织细胞不断分裂、分化,使植物体得以生长 2.2薄壁组织:基本薄壁组织、同化薄壁组织、贮薄壁组织藏、吸收薄壁组织、通气薄壁组织 在植物体内担负着同化、贮藏、吸收、通气等营养功能,又称营养组织 2.3保护组织:表皮(毛茸(腺毛非腺毛)、气孔(平轴式直轴式不等式不定式环式)) 周皮(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三种不同的组织的复合体) 保护着植物的内部组织,控制和进行气体交换,防止水分的过度散失,病虫的侵害以及机械损伤等。 2.4机械组织:厚角组织厚壁组织:纤维、石细胞 2.5输导组织:管胞与导管;筛管、伴胞与筛胞

常用中药方剂手册

主审:邱宗志尹思源王全 主编:杨思进 副主编:米绍平张茂萍王泽琛 编委:敖素华白雪肖国 辉 汪静张琼廖代祥 钟红卫李志刘鹏 王俊峰晏新张广 文 刘旭程刘海 前言 根据卫生部医院管理年的要 求,为了进一步规范处方和中药名 称的书写,结合学院本科教学工作 水平评估及临床技能培训工作的需 要,医院中医内科教研室组织力量 编纂了《常用中药方剂手册》这一 本小册子。本书采纳了最新国家《中 药药典》标准,汇集了临床常用方 剂100首,常用中药477味。本手 册小巧实用、便于携带,方便我院 临床医务人员、实习生、进修生、 研究生在工作中查阅。本书的编辑 印刷得到了医院党政领导的大力支 持,方剂、中药教研室也作了部分 工作,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时间紧,不完善之处在所难

免,若发现有错误遗漏之处,请及时向编者指出。 2006年9月

目录 第一部分常用中药 第一章解表药…………………………… 第一节辛温解表药……………………… 第二节辛凉解表药……………………… 第二章清热药……………………… 第一节清热泻火药……………………… 第二节清热燥湿药……………………… 第三节清热解毒药……………………… 第四节清热凉血药……………………… 第五节清虚热 药……………………… 第三章泻下 药……………………… 第一节攻下 药……………………… 第二节润下 药……………………… 第三节峻下逐水 药……………………… 第四章祛风湿 药……………………… 第一节祛风湿散寒 药…………………… 第二节祛风湿清热 药…………………… 第三节祛风湿强筋骨 药………………… 第五章化湿 药……………………… 第六章利水渗湿 药……………………… 第一节利水消肿 药……………………… 第二节利尿通淋 药……………………… 第三节利湿退黄 药……………………… 第七章温里 药…………………………… 第八章理气 药…………………………… 第九章消食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第八章常用中药的鉴别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第八章常用中药的鉴别 ■ 考点1 常用中药的特点总结 1.狗脊:近边缘1 ~ 4 mm 处有1 条棕黄色隆起的木质部环纹或条纹,偶有金黄色绒毛残留。 2.大黄:根茎髓部有“星点”。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 3.何首乌:皮部散列“云锦状花纹” (异常维管束)。 4.商陆:切面木部隆起,形成数个突起的同心性环轮,俗称“罗盘纹”。气微,味稍甜,久嚼麻舌。 5.银柴胡: “珍珠盘”“砂眼”。 6.黄连:①味连:多分枝,常弯曲,集聚成簇,形如鸡爪;②雅连:多为单枝,“过桥”较长;③云连:弯曲呈钩状,多为单枝,较细小。 7.防己: “猪大肠”“车轮纹”。 8.延胡索:置沸水中煮至恰无白心时,取出,晒干。 9.人参: “芦头” (根茎)、“芦碗” (芦头上凹窝状茎痕)、“珍珠点” (须根上的明显的疣状突起)、“艼” (不定根,根茎上生长的)。 10.甘草: “菊花心”。气微, 味甜而特殊。 11.黄芪: 嚼之微有豆腥味 12.远志:气微,味苦、微辛,嚼之有刺喉感。

13.白芷: “疙瘩丁” (根表面皮孔样横向突起)。 14.当归: “归头” (根上端)、“归身” (主根)、“归尾” (支根)、“全归” (根的全体)。主产于甘肃岷县。当归一般栽培至第二年秋末采挖,捆成小把,上棚,以烟火慢慢熏干。 15.川芎:药材呈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饮片呈蝴蝶状,习称“蝴蝶片”。 16.防风: 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 习称“蚯蚓头”。 17.玄参:气特异似焦糖, 味甘、微苦。 18.地黄:主产于河南省。烘焙,至内部变黑,约八成干,捏成团块,习称“生地黄”。 19.党参: “狮子头” (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 20.茅苍术: “朱砂点”“起霜” (暴露梢久,常可见析出白毛状结晶,习称“起霜” ;北苍术无起霜现象)。 21.川贝母: ①松贝: “怀中抱月” (外层磷叶2 瓣,大小悬殊,大瓣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②青贝:鳞茎呈类扁球形,外侧鳞片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端多开口;③炉贝:“虎皮斑” (炉贝表面黄白色, 梢粗糙, 常有黄棕色斑块; 22.浙贝母:①珠贝:鳞茎呈扁球形,外侧鳞片略称肾形,较大而肥厚,呈元宝状;②大贝:为鳞茎外层单瓣鳞叶,略呈新月形, 断面白色至黄白色, 富粉性。 23.天麻:“红小辫”“鹦鹉嘴”。 25.羌活: “蚕羌”“竹节羌”“条羌”“大头羌”。 26.鸡血藤:韧皮部有树脂状分泌物呈红棕色至黑棕色, 与木部相间排列呈数个同心性椭圆形

执业药师中药学中药炮制汇总知识点

水飞法 1、目的 (1)去除杂质,洁净药物:如朱砂、雄黄等。 (2)使药物质地细腻:如朱砂、滑石粉等。 (3)防止药物在研磨过程中粉尘飞扬,污染环境。 (4)除去药物中可溶于水的毒性物质。如朱砂中的可溶性汞盐。 2、朱砂 (1)炮制作用 朱砂有毒,不入煎剂,经水飞后能使药物达到纯净,极细,便于制剂及服用。 朱砂中的杂质主要是游离汞和可溶性汞盐,后者毒性极大,为朱砂中的主要毒性成分,水飞可使朱砂中毒性汞含量下降,亦可降低铅和铁等重金属的含量。水飞时洗涤次数越多,可溶性汞盐的含量越少,而对HgS含量基本无影响。 3、雄黄 (1)炮制作用 雄黄有毒,水飞后使药物达到极细和纯净,降低毒性,便于制剂。 煨法 1、目的 (1)除去药物中部分挥发性及刺激性成分,从而降低副作用。如肉豆蔻。 (2)增强疗效。如肉豆蔻。 (3)缓和药性。如诃子、葛根。 2、操作方法 (1)湿纸煨:如葛根等。 (2)隔纸煨:如木香等。 (3)面裹煨:如肉豆蔻、诃子等。 (4)滑石粉煨:如肉豆蔻等。

(5)麦麸煨:如肉豆蔻、诃子等。 3、肉豆蔻 (1)炮制方法 麦麸煨:肉豆蔻每100kg,用麦麸40kg。 滑石粉煨:肉豆蔻每100kg,用滑石粉50kg。 面裹煨:肉豆蔻每100kg,用面粉50kg。 (2)炮制作用 生肉豆蔻辛温气香,长于暖胃消食,下气止呕。但生肉豆蔻含有大量油质,有滑肠之弊,并具刺激性,一般多制用。 煨肉豆蔻可除去部分油质,免于滑肠,刺激性减小,增强了固肠止泻的功能。 肉豆蔻炮制后,有毒成分肉豆蔻醚含量降低。肉豆蔻醚既有毒又有效,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及抗癌作用。 4、木香 (1)炮制作用 生木香行气作用强,多用于脘腹胀痛。 煨木香除去部分油质,实肠止泻作用增强。 提净法小结 1、目的 2、(1)使药物纯净,提高疗效。如芒硝。 (2)缓和药性。如芒硝。 (3)降低毒性。如硇砂。 2、操作方法 (1)降温结晶(冷结晶):如芒硝。 (2)蒸发结晶(热结晶):如硇砂。 3、芒硝

中药材验收人员相关知识培训考试试题答案

中药材验收人员相关知识培训试题答案 」、填空:(20分) 1、中药鉴定常用的方法有: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及理化鉴 2、药材性状鉴别的内容,一般包括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特征、质地 -折断面--- S—味等七个方面。并可采——水试和火试的 方法,协助鉴别。 3、药材的味道与其与其本身的化学成分有关,是衡量品质的标准之一,如经验认 为:乌梅、木瓜、山楂以味酸为佳;黄连、黄柏以味苦为佳;甘草、 党参以味甜为佳;筚拨以味辛辣为佳。 4、中药材的总灰分中,包括生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测定酸不 溶性灰分能较精确地反应中药的质量。 5、有害物质的检查包括有机氯农药残留量、黄曲霉毒素和重金属。 6、根类中药包括药用为根或以根为主带有部分根茎的药材;根茎类中药系指地下茎和

树,药用部位为干燥小叶

折断面粉性 17、蒲黄药用部位为花粉,番红花药用部位为柱头,菊花药用部位为头状花序 18、薄荷药材揉搓后有芳香特异香气,味辛凉。 19、冬虫夏草为麦角科,干燥的子座和虫体。 20、将石膏放在闭口管内燃烧时管壁有水生成,石膏变为不透明体。 二、名词术语 解释(10分) 1、角质:一般指含淀粉或其他多糖的药材,在产地加工时,经蒸煮后干燥,淀粉及其他多糖糊化,质地坚硬,断面半透明或有光泽。如红参、郁金等 2、云锦状花纹(又称“云纹”):指何首乌木栓层内方和韧皮部外侧组织中存在的异型维管束,多个维管束组成的云朵状花纹。 3、菊花心:药材横切面维管束与较窄且弯曲的射线所形成的细密放射状纹理,状似幵花的菊花。 4、晶鞘纤维:纤维束周围的薄壁细胞中均喊含有草酸钙结晶(常为方晶),纤维与含晶细胞共同形成晶鞘纤维。 5、挂甲:指牛黄甲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可将指甲染成黄色不腿的性质。

常用中药处方应付及用法

常用中药处方应付及用法 一、根、根茎类药 正名:别名、处方应付 人参:写人参、白参、生晒参均付生晒参;写红参付红参 西洋参:写西洋参付西洋参。 九节菖蒲:写九节菖蒲、节菖蒲、京菖蒲均付生九节菖蒲。 三七:写三七粉付三七粉(冲服)。 三棱:写三棱、荆三棱、京三棱、炒三棱、醋三棱均付醋三棱。 干姜:写干姜付干姜。 炮姜:写炮姜付炮姜。 土茯苓:写土茯苓、仙遗粮、冷饭团均付土茯苓。 大黄:写大黄、生大黄、生军、川军、锦纹均付生大黄 写熟大黄、熟军、制大黄、制川军均付熟大黄 写大黄炭付大黄炭。 山药:写山药、生山药、光山药、淮山药、薯蓣均付生山药。 山豆根:写山豆根、广豆根均付生山豆根。 山茨菇:写山茨菇、毛茨菇、冰球子均付生山茨菇。 千年健:写千年健、生千年健均付生千年健。 川乌:写生川乌付生川乌;写川乌、制川乌均付制川乌。(先煎) 川芎:写川芎、西川芎、抚芎均付生川芎。 川牛膝:写川牛膝付生川牛膝。 川贝母:写川贝、川贝母粉付川贝母(粉)(冲服)。 天麻:写天麻、明天麻均付生天麻。 天冬:写天冬、天门冬均付生天冬。 天花粉:写天花粉、瓜蒌根、栝楼根均付生天花粉。 天南星:写南星、天南星、制南星均付制南星 写生南星、生天南星均付生天南星。 天葵子:写天葵子、紫背天葵子均付生天葵子。 太子参:写太子参、孩儿参均付太子参。 木香:写木香、广木香、云木香均付生木香。 升麻:写升麻、绿升麻、黑升麻均付生升麻;写炙升麻付蜜升麻。 乌药:写乌药、台乌药均付乌药。 牛膝:写牛膝、怀牛膝均付牛膝。 丹参:写丹参、紫丹参、赤丹参均付丹参。 巴戟天:写巴戟天、巴戟肉均付巴戟天。 甘草:写甘草、生甘草、粉甘草、国老均付生甘草。 炙甘草:写炙甘草、蜜甘草、蜜炙甘草均付炙甘草。 甘松:写甘松付甘松。 甘遂:写甘遂、制甘遂、醋甘遂均付醋甘遂 写生甘遂付生甘遂。

中医药基本知识

一、中医药基本知识 1.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 2.五行相生的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3.五行相克的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4.五行与五脏的关系: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5.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 6.六腑是指: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7.奇恒之府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8.心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血脉,主神志,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 9.肺的主要生理功能: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 10.脾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11.肝的主要生理功能:主疏泄,主藏血,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在体合筋,其 华在爪,在窍为目。 12.肾的主要生理功能: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主纳气,在志为恐, 在液为唾,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 13.气的生理功能: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 14.气、血、津液的关系: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之母;气能 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摂津、津能载气,津血同源。 15.气的运动形式:升、降、出、入。 16.气的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17.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 18.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性善行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 19.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寒性收引。 20.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耗气伤津,暑多挟湿。 21.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湿性重浊,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 性粘滞,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22.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 23.火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火易耗气伤津,火易生风 动血,火易致肿疡。 24.奇经八脉是指: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25.中医“治未病”包括哪几个方面: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 答案参照《中医基础理论》,主编:印会河,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二、常用中药方剂药物组成及功用主治 1.四逆散:柴胡、枳实、芍药、炙甘草 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气。 主治:阳郁厥逆证,肝脾不和证。 2.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 功用: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主治: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久咳肺虚,气阴两虚证。 3.四物汤:生地黄、川芎、当归、芍药

中药炮制学知识点辅导:炙法——盐炙法

含义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食盐的水溶液共同拌炒的方法称为盐炙法。多用于补肾固精、疗疝、利尿和泻相火的药物。在历代文献记载中,盐制主要有二种方法:一种是药物与盐共同拌炒,炒后去盐使用,利用盐做加热介质,明代后已基本不用。另一种是盐水与药物拌匀后再经炙炒、蒸、煮等处理。近代多用盐炙法,利用盐本身的治疗作用,下行入肾,增强补肝肾、泻相火、利小便等作用。辅料的选择与用量《本草纲目》载:“凡盐入药,须以水化,澄去脚滓,煎炼白色,乃良。”现代用盐,多选精制盐。一般每100公斤药物,用食盐2~3公斤,加入4~5倍量的水溶解后制成食盐水溶液备用。如是粗盐,尚需过滤后备用。操作方法1.先拌盐水后炒药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定量盐水拌匀,闷润,至盐水被完全吸尽,用文火炒至颜色加深或炒干,取出放凉。一般药物多采用此法,如黄柏。而杜仲用中火,炒至颜色加深,有焦斑,丝易断为度。2.先炒药后加盐水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热锅内,文火炒至一定程度,如有爆裂声(车前子)或变色(知母)或微黄色,微有爆声(菟丝子)时,喷洒定量盐水,炒干,取出放凉。含黏液质较多的药物多用此法。因其遇水发粘,粘成坨后,盐水不易渗入,翻炒时受热不均,又易粘锅。所以,需先将药物加热除去部分水分,并使药物质地疏松,此时喷洒盐水,利于渗入药物组织内部。注意事项1.加水溶化食盐时,一定要控制水量。一般以食盐的4~5倍为宜,亦应视药物的吸水情况而定。若加水过多,则盐水不能被药物吸尽,或者过湿不易炒干;加水过少,又不易与药物拌匀。2.含黏液质多的药物,如车前子、知母等,不宜先与盐水拌润。因这类药物遇水容易发粘,盐水不易渗入,炒时又容易粘锅。所以,需先将药物质地变疏松,再喷洒盐水,以利于盐水渗入。3.盐炙法火力宜小,采用先炒药后加盐水的操作方法时,更应控制火力。若火力过大,加入盐水后,水分迅速蒸发,食盐粘附在锅上,达不到盐炙目的。但杜仲盐炙时,要选择中火,以便于炒至规定程度。4.盐炙药物一般应炒干即可,但也有些药物需炒至规定程度。如杜仲应炒至棕褐色,易断丝为度;补骨脂炒至微鼓起,迸裂并有香气时取出。5.近代入肾经的药物多盐炙,但对部分脾肾阳虚和肾阳虚衰的水肿病人,不宜用盐炙中药治疗,因为水肿与钠离子的代谢有关,中西医对水肿病人都控制食盐的摄入量或忌盐。

执业中药师考试方剂歌诀-大全

方剂歌诀-大全 【解表剂】 辛温解表 麻黄汤: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桂枝汤: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自汗正宜用。 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苓生地加甘草,发汗祛风力量雄。加味香苏散:加味香苏陈皮草,荆防艽蔓川芎姜,恶风身热头项痛,胸脘满闷服之松小青龙汤:小小青龙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细辛半夏甘和味,姜桂麻黄芍药同。辛凉解表 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绕,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发热咽痛服之瘥。 麻杏甘石汤:麻杏甘草石膏汤,四药组合有专长,肺热壅盛气喘急,辛凉疏泄止法良。升麻葛根汤: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期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竹叶柳蒡汤:竹叶柳蒡葛根知,蝉衣荆芥薄荷施,石膏粳米参甘麦,风疹急投莫延迟。柴葛解肌汤: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苓芍桔草姜枣芷,羌膏解表清热良。葱豉桔梗汤:葱豉桔梗翘薄荷,山栀竹叶加甘草:热邪束肺嗽咽痛,风温初起此方疗。扶正解表 败毒散: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生姜薄荷煎汤服,祛寒除湿功效宏。 再造散:再造散用参附芪,桂甘羌防芎芍齐,再加细辛姜枣煮,阳虚寒闭最相宜。 葱白七味饮:葱白七味外台方,新豉葛根与生姜,麦冬生地千扬水,血虚外感最相当。加减葳蕤汤:加减栽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此方施。 【泻下剂】 寒下 大承气汤: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以枳朴泻力强,阳明腑实真阴灼,峻下热结此方良。大陷胸汤:大陷胸汤治结胸,甘遂硝黄三味用:心下硬满不可近,泻热逐水建奇功。温下

中药相关专业知识

相关专业知识模拟题 1、有一根茎类药材呈纺锤形,两端略尖。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半透明,具细纵纹。质柔韧,断面黄白色,中央有细小木心(中柱),嚼之发粘。该药为 A:知母 B:麦冬 C:百部 D:川贝母 E:浙贝母 正确答案为:B 2、浙贝母置紫外光灯下观察,呈 A:淡绿色荧光 B:樱红色荧光 C:碧蓝色荧光 D:暗紫色荧光 E:棕褐色荧光 正确答案为:A 3、一呈扁圆柱形药材,外皮有横向断裂而露出木部,形似连珠状,此药材最有可能的是 A:地黄 B:胡黄连 C:白芷 D:巴戟天 E:贯众 正确答案为:D 4、下列哪项是石菖蒲不具有的 A:表皮细胞类方形,外壁增厚,棕色,有的含红棕色物 B:皮层宽广,散有纤维束及叶迹维管束C:薄壁组织中散有类圆形油细胞 D:中柱维管束周木型及外韧型,有晶纤维 E:薄壁细胞中有菊糖 正确答案为:E 5、黄丝郁金在紫外光灯下断面有亮黄色荧光,内皮层呈明亮的A:红色环 B:紫红色环 C:蓝色环 D:黄色环 E:白色环 正确答案为:C 6、下列药材中不含草酸钙结晶的是 A:人参 B:半夏 C:石菖蒲 D:甘草 E:丹参 正确答案为:E 7、来源于石竹科干燥块根的药材是 A:绵马贯众 B:黄芪 C:延胡索 D:太子参 E:川贝母 正确答案为:D 8、药用部位为鳞茎的药材是 A:山药 B:百部 C:天花粉

D:知母 E:浙贝母 正确答案为:E 9、沉香药材的径向纵切面可见 A:木射线呈横带状 B:木射线呈长梭状 C:木射线细胞纵向延长 D:木射线细胞切向延长 E:木射线细胞纵向排列 正确答案为:A 10、下列药材组织中,哪一种具有异型维管束A:大血藤 B:鸡血藤 C:木香 D:沉香 E:降香 正确答案为:B 11、来源于萝摩科的皮类药材是 A:五味子 B:香加皮 C:秦皮 D:地骨皮 E:桑白皮 正确答案为:B 12、大青叶粉末水浸液有 A:红色荧光 B:紫色荧光 C:乳白荧光医学全在.线提供 D:蓝色荧光 E:橙黄色荧光 正确答案为:D 13、下列哪一项不是连翘的鉴别特征 A:顶端锐尖,表面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及多数凸起的小斑点 B:呈倒卵圆形,略似花瓶,全身被有突起的刺状小点 C:中果皮细胞壁略念珠状增厚 D:呈卵圆形,稍扁,两面各有一条明显的纵沟 E:石细胞甚多,长方形至多角形 正确答案为:B 14、菌陈采收季节不同,习称不同。秋季采收的菌陈习称 A:绵茵陈 B:幼茵陈 C:秋茵陈 D:茵陈蒿 E:滨蒿 正确答案为:D 15、金钗石斛与马鞭石斛显微鉴别的主要区别点,下列哪一种描述正确 A:金钗石斛的粘液细胞中含有葡萄糖,而马鞭石斛则无 B:金钗石斛的粘液细胞中含有淀粉粒,而马鞭石斛则无 C:金钗石斛的粘液细胞中含有草酸钙针晶束,而马鞭石斛则无 D:金钗石斛的粘液细胞中含有草酸钙簇晶束,而马鞭石斛则无 E:金钗石斛的粘液细胞中含有油滴,而马鞭石斛则无 正确答案为:C 16、益母草的性状特征为 A:茎方柱形,上部多分枝,四面凹下成纵沟 B:茎方柱形,上部没有分枝,四面有凹下的纵沟 C:茎圆柱形,上部多分枝,表面具纵棱线 D:茎圆柱形,上部多分枝,表面有柔毛

中药炮制知识点总结

中药炮制知识点总结 第十八章复习思考题 1何谓烘焙法?举例。 2.肉豆蔻煨制的作用是什么? 3.何谓提净法?举例。 4. 何谓水飞法?其目的是什么?举例。 5.不同原料干馏时有何特性? 杀酶保苷:黄芩、苦杏仁、酸枣仁、天麻、介子 吸湿回润:牛膝、当归、玄参 先炒药后加辅料:知母、没药、乳香、五灵脂、车前子、百合 四制香附的辅料:生姜汁、食盐水、黄酒、米醋 六神曲的辅料:面粉、苦杏仁、赤小豆、鲜辣蓼、鲜青蒿、鲜苍耳草 马钱子——砂炒;蕲蛇——酒炙;磁石——煅淬;干姜——炒炭;斑蝥——米炒; 淫羊藿——油炙;当归——酒炙;山药——土炒;枳壳——麸炒;何首乌——黑豆汁蒸;苍术——麸炒 药材软化程度的检查方法:弯曲法、指掐法、穿刺法、手捏法、剖开法 中药炮制——按照中医药理论,根据药材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和临床应用的需要,所采取的一项独特的制药技术。 看水性——药材在水处理的过程中,要检查其软化程度是否符合切制要求,也叫“看水头”。 煅炭——药物在高温缺氧的条件下煅烧成炭。 水飞法——某些不溶于水的矿物药,利用粗细粉末在水中悬浮性不同,将不溶于水的矿物、贝壳类药物经反复研磨,而分离制备极细腻粉末的方法。 对抗同贮法——将同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放在一起保存,以防止虫蛀或霉变的一种贮存方法 中药炮制的目的: 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半夏 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味——地黄 增强药物疗效——醋炙柴胡 改变或增强药物的趋向作用——酒大黄 改变药物的作用部位或增强对某部位的作用——醋制香附 便于调剂和制剂——蛤粉烫阿胶 洁净药物,利于贮藏保管——蒸桑螵蛸

矫臭矫味,利于服用——醋炙乳香 产生新功效——血余炭、石膏 中药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 四气五味 升降浮沉 归经 药物毒性 试述川乌的炮制方法、炮制作用及炮制原理: (1)炮制方法: 生川乌:取原药材,拣净杂质,洗净灰屑,晒干。 制川乌:取净川乌,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加水煮沸4~6小时,或蒸6~8小时,至取个大及实心者切开无白心,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晾至六成干,切厚片,干燥。(2)炮制作用: 生川乌有毒,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功能,多外用。制后毒性降低,可供内服。(3)炮制原理: 通过加水加热处理,使极毒的双酯型生物碱水解成为毒性较小的单酯型生物碱,进一步水解可变成毒性更小的醇胺型生物碱。 试述大黄的炮制方法、炮制作用及炮制原理: 大黄——泻下作用峻烈,攻积导滞、泻火解毒 酒大黄——苦寒泻下作用稍缓,借酒升提之性,引药上行,善清上焦血分热毒 熟大黄——泻下作用缓和,腹痛之副作用减轻,增强活血祛瘀之功 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 醋大黄——消积化瘀 清宁片——泻下作用缓和,缓泻而不伤气,逐瘀而不败正 试述半夏的炮制方法、炮制作用及炮制原理: 生半夏——外用 清半夏——燥湿化痰 姜半夏——降逆止呕 法半夏——祛寒痰,调和脾胃 试述当归的炮制方法、炮制作用及炮制原理: 当归——补血调经,润肠通便 酒当归——增强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作用 土炒当归——增强入脾补血的作用,缓和油润而不滑肠 当归炭——止血和血 试述黄连的炮制方法、炮制作用及炮制原理: 黄连——泻火解毒、清热燥湿

妇科常用中药处方

妇科常用中药处方 内分泌专科 调经祛痰汤 白术15g 苍术15g 当归12g 法半夏12g 茯苓10g 香附10g 川芎10g 海藻8g 陈皮8g 炮姜8g 附片6g 肉桂6g 丹参25g 莪术10g 闭经方Ⅰ号: (补气血) 熟地30g 白术30g 当归15g 白芍9g 生枣仁9g 沙参9g 丹皮6g 山药15g 人参6g 杜仲3g 柴胡3g 菟丝子12g 龙眼肉9g 紫河车粉12g 鹿角粉6g 闭经Ⅱ号 党参15g 黄芪15g 金银花12g 黄柏15g 黄岑15g 玄参15g 天花粉15g 益母草15g 红花12g 桃仁15g 香附12g 陈皮12g 旱莲草15g 柏子仁12g 甘草6g 杜仲12g 子宫内膜炎致月经过多症 消炎止血1方 白术15g 仙鹤草12g 阿胶10g 血余炭10g 白芨12g 党参15g 三七粉5g 炒蒲黄10g 茜草12g 甘草9g 消炎止血2方 党参20g 白术15g 阿胶18g 荆芥花10g 益母草15g 旱莲草15g 仙鹤草15g 三七粉30g 血余炭15g 煅龙骨30g 煅牡蛎30g 生地榆30g 芡实12g 调经1方: (主治月经不调) 当归10g 赤芍10g 川芎6g 丹参10g 泽兰叶10g 益母草30g 香附10g 小荷香10g 茯苓10g 调经2方: ( 主治痛经) 当归10g 赤芍10g 香附10g 广木香10g 乌药10g 元胡10g 刘寄奴10g 王不留行10g 怀牛夕10g 功血方1号 熟地20g 山萸肉15g 桑寄生12g 杜仲12g 海螵蛸25g 白芍25g 生牡蛎25g (另) 怀牛膝12g 地榆炭30g 侧柏叶30g 地骨皮15g 仙鹤草15g 旱莲草15g 甘草10g 功血方Ⅱ号

(医疗药品)中药鉴定学复习总结

前言 中药鉴定学是执业药师必备的中药专业知识。主要包括中药材及其饮片的真伪鉴定、质量评价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就本课相关知识介绍如下: 一、考试大纲要求 根据执业药师的职责和执业工作的需要,国家执业药师考试委员会对本门课程的考试内容总体介绍如下:1.总论 中药鉴定学的任务、中药产地、采收、加工的概况及其对中药质量的影响;鉴定依据、一般程序及方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凡例和附录中与中药鉴定有关的规定。 2.各论 各类中药材的概述和常用名词术语及200余种中药材及其部分饮片的鉴定;13组性状相似易混中药的鉴定。 二、课程大纲及《中药鉴定学》教材的特点 1.题型 今年的考试有最佳选择题,即单选题、配伍选择题和多选题三种题型。 2.内容 现版的《中药鉴定学》的内容特点:①首先是总论中增加了道地药材的介绍;增加了中药检验的分类;②根据2005版《中国药典》对各论中的具体中药材内容进行了调整,原全草类药材细辛新归属到根及根茎类中;取消了中药材天仙子;增加了木通、山茱萸及13组性状相似易混中药的鉴定。 对于大部分中药材饮片的性状鉴定,考生不必紧张。饮片的特征与原药材类似,即饮片的表面(上下切面)特征与原药材断面特征一样,周边特征即原药材的表面特征,气味与原药材一致或略有改变,即增加炮制辅料的味道,如姜、醋味等。 3.比分

今年“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包括中药鉴定学和中药化学)考分比例,仍然为中药鉴定学占60分、中药化学占40分。 三、学习建议 《中药鉴定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内容庞杂、规律性差、大量内容需死记硬背的特点,所以建议考生要合理安排时间。时间允许的前提下要系统浏览教材(即《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中药鉴定学》),因历年来的考题中曾出现过较细、偏的内容,但占分很少。在此基础上可做相应章节的练习题,检验学习效果。做练习题时,对完答案后一定要对着书理解本题的内容,同时在书上划出对应的考点。 但是,现在已临近考试,相信多数考生已没有太多时间仔细学习教材了!在这种情况下,各位需要把心静下来: 首先,梳理各章的主要考点、易错点,如“果实与种子类”药材中,药用部位易搞错; 同时,明白全书的横向联系点,如来源于豆科的中药材有……(黄芪、苦参、甘草、苏木、鸡血藤、降香、番泻叶、沙苑子、决明子、补骨脂、儿茶等),主产于四川的中药材有……,含有晶鞘显微的中药材有……,主成分为生物碱的中药材有……; 最后,一定要选择一本内容较全面系统、紧扣今年考刚与教材的习题集,从头至尾练习1~2次,对做错的地方要重点注意,明白犯错原因;对于那些猜对的题,也要分析清楚考点所在。还要选做1~2套模拟练习题,熟悉每套题的配题思路,训练时间的把握与考感。 最后,希望我们的努力能给您的备考带来极大的帮助、能为您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预祝大家复习顺利,成功通过考试! 练习题 一、最佳选择题,共24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用显微鉴别法鉴别黏液选用的试剂是

中医临床用药指南100种中药方剂功能主治大全

中医临床用药指南100种中药方剂功能主治大全 1、头痛 风寒:麻黄羌活,防风,白芷,细辛,藁本. 风热:桑叶,菊花,薄荷,牛蒡子,曼荆子. 风湿:防风,羌活,川芎. 六经头痛:太阳:羌活,阳明:白芷,少阳:柴胡,厥阴:吴萸,少阴:细辛,太阴:苍术. 肝阳:天麻,钩藤. 肾虚:附子,肉桂,山萸肉,首乌,枸杞子. 气虚:黄芪,党参,升麻,柴胡. 血虚:熟地,当归,白芍,杞子. 痰浊:半夏,白术,白附子. 血淤:川芎,牛膝. 顽固头痛:白附子,牵牛子,全虫,蜈蚣. 2、眩晕 肝阳上亢:天麻,菊花,钩藤,石决明,草决明,夏枯草. 气血亏虚:人参,黄芪,党参,熟地,当归,白芍,紫河车. 肾精不足:紫河车,鹿茸,山萸,沙苑子,菟丝子,女贞子,旱莲草,枸杞子. 痰浊中阻:半夏,白术,泽泻,云苓,竹茹. 3、口渴 风热:芦根,葛根. 胃热:石膏,知母 肠热:大黄,芒硝. 热毒:玄参,生地. 伤阴:花粉,玉竹,石斛. 蓄水:云苓,半夏. 附:口苦:胆草,茵陈. 口甘:佩兰,云苓. 4、牙痛 胃火(牙龈肿痛):白芷,石膏,淡竹叶,黄连,升麻. 肾虚(牙根肿痛):细辛,骨碎补,露蜂房. 5、咽喉肿痛 实火:山豆根,射干,马勃,牛蒡子,荆芥,桔梗,双花,连翘,甘草. 虚火:玄参,生地,知母,黄柏. 溃烂:马勃,冰片,硼砂,蟾酥. 6、音哑 风寒:麻黄,杏仁,甘草. 风热:蝉衣,胖大海. 肺阴虚:沙参,麦冬,梨汁,诃子. 7、咳嗽 风寒:麻黄,苏叶,杏仁, 风热:桑叶,菊花,桔梗. 痰湿:半下,陈皮,厚朴. 阴虚:百合,脉冬,川贝. 痰饮:干姜,细辛,五味子, 肺痈:鱼腥草.苇茎,桔梗. 8、喘促 实喘:风寒:麻黄,苏子,杏仁. 风热:桑皮,黄芩,白果. 虚喘:肺虚:人参,麦冬,五味子, 肾虚:蛤蚧,附子,故纸.

中药炮制 知识点

中药炮制学的基本任务:在继承中药传统炮制技术和理论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探讨炮制机理i,改进炮制工艺,制定饮片质量标准,以提高中药饮片质量,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2传统的制药原则:相反为制是指用药性相对立的辅料(包括药物)来制约中药的偏性喉改变药性。相资为制是指用药性相似的辅料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增强药效。相畏为制是指利用某种辅料来炮制药物,以制约该药物的毒副作用。相恶为制炮制时可利用某种辅料或某种方法来减弱药物的烈性。3炮制对性味的影响:通过炮制改变药物的过偏之性使药物的性味增强改变药物性味,扩大药物的用途。4中药炮制降低药物毒性的主要途径:使毒性成分发生改变如川乌,草乌。使毒性成分减少如巴豆,马钱子。利用辅料的解毒作用,白矾制天南星。5如何提高方剂疗效:增强方中药物的作用保证方中各药比例准确赠强对病变部位的作用突出临床需要的药效,提高全方的临床疗效。6如何消减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利于疗效:清除药物本身不利于治疗的因素。调整辅料药物的药性,制约方中主药对机体的不利影响。7中药炮制的目的: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增强药物疗效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趋向改变药物作用的部位或增强对某部 位的作用便于调剂和制剂洁净药物利于 贮藏保管利于服用8炮制对含生物碱类药 物的影响q净选加工的影响清除杂质,除 去非要用部位,分离不同的药用部位w水 制影响:可是小分子生物碱季铵碱流失, 有效成分易溶少泡多浸药透水浸;有毒成 分易溶控制水制程度达到去毒(乌头)e加 热制:使生物碱分解结构变化或转化成新 成分;有效成分易煎出,避免加热生用为 宜;有毒成分易煎出尽量加热减毒r药物酒 制后能提高生物碱的溶出率,从而提高药 物的疗效t生物碱的醋酸盐易被水溶出,曾 强水溶液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提高疗效。9 中药炮制品贮藏中的变异现象:发霉虫蛀 变色变味风化潮解粘连挥发腐烂 冲烧泛油。泛油又称走油:是指含挥发油, 脂肪油的药物在一定温度湿度的情况下, 造成油质外溢,质地反软,发粘颜色变深, 并发出油败味的现象。10重要炮制品变异 的原因:一基原因素;成分不稳定含害虫 可食成分微生物营养代谢成分。二环境因 素:光空气温度湿度。三生物因素。四 时间因素。11饮片切制的目的:便于有效 成分剪除利于炮炙利于调剂和制剂便 于鉴别利于贮存提高煎药质量12败片: 在中药切制过程中所有不符合切制规格, 片型标准的饮片,都称为败片13翘片:饮 片边缘卷曲而不平整。14伤水:系药材软 化时,内部含水分太过所致。15清炒法的 目的及举例:曾强疗效(王不留行,紫苏 子,牛蒡子等焦麦芽,焦山楂等)降低毒 性或副作用(莱菔子,瓜蒌仁,苍耳子, 白果)缓和药性(牵牛子,栀子,苍术) 曾强或产生止血作用(地榆,荆芥,牡丹 皮)保证疗效利于贮存(槐米,苦杏仁)注 意事项:药物必须大小分档,选择适当大 小。搅拌均匀,出锅要迅速。炒前锅要预 热。出锅后及时摊晾。16槐花:具有止血 凉血,清肝泻火的作用。生品以清肝泻火, 清热凉血见长。炒槐花苦寒之性缓和,由 杀菌保苷的作用,槐花炭的清热凉血作用 极弱,涩性曾强以凉血止血力胜。17芥子: 具有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的功能, 生芥子辛散之力强多外用善于通络止痛, 芥子炒后可缓和辛散走串之性,可避免耗 气伤阴,并善于顺气豁痰炮制后利于粉碎 和煎出,同时起到杀酶保苷的作用。18莱 菔子:具有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的功能, 生品能升能散长于涌吐风痰,莱菔子炒后 变升为降,改变了涌吐风痰的副作用,即 缓和了药 性又利于粉碎和煎出。19酸枣仁:具有补肝,宁心,敛汗,生津功能。尤其是其养心安神作用很好,炒后易于粉碎和煎出,同时炒制能起到杀酶保苷的作用。20槟榔:不能晒干原因:饮片直接暴晒小分子生物碱随水蒸气挥发掉;槟榔中的鞣质由结合状态发生缩合反应生成鞣酐,致使饮片变红,生物碱破坏,稳定性降低。炮制方法:槟榔除去杂质,用水浸泡3-5天,阴干,烘干。炮制作用:具有杀虫消积降气行水截疟的功能,炒后可缓和药性,并能减少服后恶心,腹泻,腹痛的副作用。21炒炭的目的;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清减某些药物的毒副作用;改变药性,扩大用药范围;使某些药物的理化性质和药理作用发生改变。22炒炭存性:炒炭药物只能部分炭化,更不能灰化,未碳化部分应保留药物的固有气味,花叶草等可清晰辨别药物原形。23荆芥:具有解表散风的功能,一般多用于感冒头痛疮疡初起。炒荆芥具有祛风止血的作用。炒炭后辛一散作用极弱,具有止血的功效。24苍术:生苍术温燥而辛烈,燥湿祛风散寒力强,麸炒后辛味减弱,燥 性缓和,气变芳香,增强健脾和胃的作用, 焦苍术辛燥之性大减,以固肠止泻为主。 25斑蝥:生品多外用,毒性大,攻毒蚀疮 为主。米炒后,毒性降低,气味矫正,可 内服,以通经破散结为主,用于肝癌胃癌。 26白术:生品以健脾燥湿,利水消肿为主, 用于痰饮,水肿,以及风湿痹痛。土炒白 术补脾止泻力胜,麸炒白术缓和燥性,增 强健脾消胀得作用。27烫法分为砂炒蛤粉 炒和滑石粉炒。目的:一增强疗效,便于 调剂和制剂,如狗脊穿山甲;二降低毒性, 如马钱子;三便于洁净药物,如骨碎补; 四矫臭矫味,如鸡内金;五降低部分药物 滋腻之性,如鹿角胶;六蛤粉烫可增强药 物润肺止咳作用,如阿胶。28鳖甲:砂烫 酒淬,炮制作用具有滋阴潜阳,软坚散结, 退热除蒸的功能。鳖甲质地坚硬,有腥臭 味。养阴清热、潜阳熄风之力较强。砂炒 醋淬后,质变酥脆,易于粉碎及煎出有效 成分,并能矫臭矫味醋制还能增强药物入 肝消积,软件散结的作用。29龟甲:具阴 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的功能。砂炒 醋淬后质地变酥易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 分,并能矫臭矫味,补肾健骨,滋阴止血 力胜。30穿山甲:具有通经下乳,消肿排 脓,搜风通络的功能。砂炒醋淬后质变酥 脆,易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分,矫臭矫味。 炮山甲善于消肿排脓,搜风通络,醋淬后 通经下乳力胜,用于经闭不通,乳汁不下。 31骨碎补:具有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的功 能。砂炒骨碎补,质地松脆,易于除去鳞 片,便于调剂制剂,有利于煎出有效成分 以补骨强骨续伤止痛。32狗脊:具有补肝 肾,强腰膝,祛风湿的功能,以祛风湿, 利关节为主,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 屈伸不利。33阿胶:炮制作用,补血滋阴, 炒制后降低滋腻之性,也矫正了不良之气 味。34酒炙法的目的:改变药性引药上行 (打黄黄连黄柏)增强活血通络作用(当 归)矫臭去腥(乌梢蛇紫河车)增强温补 肝肾作用(地黄黄精女贞子)使某些药 物便于粉碎35黄连:炮制方法,黄连,酒 黄连,,姜黄连,萸黄连:取吴茱萸加适量

常用中草药方剂

常用中药方剂 解表剂 辛温解表剂 麻黄汤 【组成】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9克、甘草3克。【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痛、无汗而喘,脉浮紧者。 荆防败毒散 【组成】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川芎、柴胡、前胡、桔梗、枳壳、茯苓各30克、甘草15克。 【功用】发散风寒,解表祛湿:用于“流感”、感冒等病证初起,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剧烈头痛、肌肉关节酸痛,舌苔白腻,脉浮或浮数者。本方亦可用于痢疾、疮痈初起而有表寒证者。

葱豉汤 【组成】葱白(连须)5条、豆豉30克。 【功用】发汗解表: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身痛,舌苔薄白,脉浮。 辛凉解表剂 桑菊饮 【组成】桑叶8克、菊花6克、薄荷3克、杏仁6克、桔梗6克、生甘草3克、连翘6克、芦根6克。 【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用于伤风、感冒初起,咳嗽、头痛、微发热,苔薄,脉浮者。本方可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等以咳嗽为主者。 银翘散 【组成】银花30克、连翘30克、牛蒡子18克、薄荷18克、荆芥穗12克、豆豉15克、桔梗18克、生甘草15克、竹叶12克,芦根15克。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初起,发热微恶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

薄白或薄黄,脉浮数者。目前常用本方加减治疗风热感冒、“流感”、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麻疹、“乙脑”、“流脑”以及腮腺炎等急性传染病初起而具有风热表证者。 麻杏石甘汤 【组成】麻黄6克、杏仁9克、生石膏24克、甘草6克。【功用】辛凉宣泄,清肺平喘:用于外感风热,或风寒郁而化热,热壅于肺,而见咳嗽、气急、鼻煽、口渴、高热不退,舌红苔白或黄,脉滑数者。常用本方配伍鱼腥草、黄芩、瓜蒌、贝母等,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以及麻疹合并肺炎。清热剂 清气分热剂 白虎汤 【组成】生石膏30克、知母9克、甘草3克、粳米9克。【功用】清热泻火,生津止渴:用于外感热病之气分实热证,如高热、烦渴、大汗出、面赤,舌干苔黄,脉洪大或滑数及胃火引起的头痛、身痛、鼻衄等症。用本方加减,可治疗“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