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安德鲁韦伯与音乐剧

安德鲁韦伯与音乐剧

安德鲁韦伯与音乐剧
安德鲁韦伯与音乐剧

音乐剧是世界近代音乐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现代音乐剧是从美国发展兴起的,继美国之后,英国也成为大量优秀音乐剧的摇篮,尤其是著名作曲家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天才创作,极大地推动了音乐剧的发展,并开创了音乐剧的新纪元

(一)音乐剧的概述

经过19世纪中叶之后半个多世纪的多方位的探索,音乐剧逐步求得了音乐、舞蹈、戏剧的结合。在20世纪二十年代,音乐剧处于小歌剧时代,同时出现了一种新的演出形式,即娱乐性的时事讽刺剧(RENUE)。20世纪四十至六十年代,受欧洲轻歌舞剧和爵士音乐的影响,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百老汇音乐剧经典剧目,如《俄克拉荷马》(1943年)、《窕窈淑女》(1956年)、《西区故事》(1957年)、《屋顶上的提琴手》等。至此,美国音乐剧达到了一个商业和艺术创作上的繁荣期。

20世纪六十年代,“甲壳虫”和摇滚乐由英国冲向世界,到了七八十年代,“音乐剧”的创作热潮转向伦敦,其中一个关键的人物就是安德鲁劳埃德韦伯。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现代音乐剧在今天国际市场上的走红。英国创造了与美国风格大不相同的“音乐剧”,出现了一批英国“音乐剧”经典剧目,引起全世界的瞩目。从此,音乐剧的创作中心也由美国的百老汇移至英国伦敦的西区。

韦伯的音乐剧开创了现代音乐剧的时代。他在配器上也打破了管弦乐的严格限制,将电声乐器引入音乐剧,从而加强了它的时代感和表现力。加之由于现代音响广播设备的更新和普及,许多音乐剧中脍炙人口的歌曲通过现代传播媒介手段,很快就风靡世界,成为全球流行歌曲,如《艾维塔》中的《阿根廷,不要为我哭泣!》、《猫》中的《回忆》,在音乐会及平时街头广播中都常可听见,致使许多没有看过此剧的人也产生了一睹为快的期待。《万世巨星耶稣基督》(1971年)、《艾维塔》(1976年)、《猫》(1981年)、《歌剧院的幽灵》(1986年)和《日落大道》(1993年)以及根据雨果的名著《悲惨世界》创作的音乐剧《悲惨世界》(1980年)等,都成了世界各国竞相上演的保留剧目,它们在音乐和戏剧上都有了突破和飞跃。

(二)现代音乐剧在艺术和商业上在全世界范围内成功的必然因素

关于现代音乐剧的成功,媒体的报道和介绍早已汗牛充栋,毋需赘言。然而关于它作品的成功因素有一个广泛的误解,或者具有片面性,不少人认为:韦伯的成功之处在于古典歌剧与现代舞台剧的融合,一方面将摇滚、爵士等现代流行音乐的元素融入古典歌剧当中,令阳春白雪别添生趣;另一方面又保留了大量优美抒情的咏叹调式的唱腔,而这正是歌剧古典美的感人魅力所在。这种误解的真正实质是对现代音乐剧的美学特征不够了解。事实上,无论创作理念还是表现形式,韦伯的音乐剧与传统的古典歌剧完全植根于不同的文化土壤,在两者之间有一道文化断层,而沟通这一断层的则是源自二战之后兴起的美国百老汇歌舞剧。

韦伯的作品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从形式上讲,他的音乐剧基本上体现了美国音乐剧载歌载舞的艺术风格。从骨子里讲,这是百老汇式的。但是作为一位受过正统音乐教育的“学院派”英国作曲家,韦伯又不甘于走罗杰斯和哈默斯坦的老路。

百老汇歌舞剧的商业法宝主要有三个:①豪华明星阵容;②模式化的群舞场面;③华丽的舞台效果。韦伯的音乐剧在舞台表现形式上虽然继承了百老汇的衣钵¨并以现代科技手段加以发扬光大,但他的作品中表现的艺术主题常常使百老汇歌舞剧望尘莫及,不仅具有百老汇歌舞剧极少体现的先锋派精神,而且常常以大量适合于流行传唱的优美唱段取胜。

的确,音乐是音乐剧的主体。韦伯有良好的古典音乐修养,但没有走艰涩高深的作曲曲风一路,选择的是通俗的、大众的形式:旋律动听上口,歌词明白流畅。对旋律之美的追求,

使韦伯赢得了“旋律大师”的美称。正是这种追求,使韦伯的音乐剧超越了一般的百老汇喜歌剧,它喧闹而不失优雅,超越了流行音乐瞬息万变、稍纵即逝的文化特征,进入现代经典艺术的殿堂。

从舞台表演形式上看,韦伯的音乐剧不是古典歌剧的后裔,而是现代科技美学观念革命的产物。以韦伯为首的英国艺术家和演出商摸索出了与传统美国音乐剧不同的生产方式,利用舞台机械和声光电方面新技术,制造出以往不敢设想的复杂多变、惊心动魄的舞台效果。根据《纽约时报》报道中的描述,《歌剧院的幽灵》上演时,能让19世纪八十年代巴黎歌剧院瓦斯灯金色光晕中的观众席一瞬间又变幻为歌剧院楼顶、陵园,甚至于地下湖泊,湖中蜿蜒游走着一只无线电遥控的木舟。台面设有96个暗门,无数道具从台侧平台移上舞台,此外还有一座宽36英尺的移动电梯悬在两座25英尺的塔楼间。这一切当然离不开电脑和自动化技术。可以说,以韦伯为首的英国音乐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专业水平。他们将多年磨砺的技艺、严肃的工作态度、充沛的想象和丰厚的修养倾注在音乐剧这一商业戏剧样式上,这对于传统剧的改观所能起到的作用是容易相见的。还有一个最为关键的原因是韦伯深知版权对于一个作品而言意味着什么。因而他专门成立了一个从事音乐剧制作推广运作、保护其版权的公司。一个音乐剧的所有,包括剧本、音乐、灯光、舞美、音像出版等,都在其版权范围之内,并且公司为音乐剧制定了严格的演出标准,再加上对音乐、音响以及舞台美术等版权都有近乎苛刻的保护,演出质量能得到优质的保证,这样就刺激了票房收入。我们可以发现。现今流行的许多百老汇的音乐剧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录制过出录像带,但是音乐剧中的部分流行的唱段,却可以在街上买到它的钢琴谱和歌曲片段。他在卖这些东西的同时也是在对整部音乐剧做宣传。你要真正看到全剧,还是得买票到剧场去看。而专业的演出公司,又保证了现场演出的原汁原味。上海大剧院在成功引进音乐剧《猫》后,感触颇深:“百老汇的生产是标准化的生产,像生产麦当劳和可口可乐一样。在美国生产和在中国生产,对质量和配方的要求都是一样的。”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保证了音乐剧演出的寿命和质量,为现代音乐剧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成功奠定了一个基础。

今天,在美国、欧洲各国以及亚洲的日本、韩国等,音乐剧正以巨大的生命力在文化市场争奇斗妍,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颗明珠。因而探索其在艺术和商业上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成功的原因,对我们今天国内的文化市场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安德鲁-韦伯生平简史

韦伯经典音乐剧:《猫》、《艾薇塔》、《歌剧院魅影》、《巨星耶稣基督》

韦伯,是这样一位人物,自从他在20岁上写就的第一部歌剧作品即引起广泛关注至今已整30年。韦伯1948年生于英国伦敦,父亲是皇家音乐学院的指导,母亲是钢琴教师。他从小便学习钢琴、小提琴和小号。1968年,他的处女作《约瑟夫与梦幻彩衣》伦敦上演成功以后,在音乐剧创作上就一直捷报频传。他1970年创作的《万世巨星基督》在伦敦西区连续上演8年,这是伦敦西区前所未有纪录。1978年,《艾维塔》公演,获当年7项托尼大奖;80年代他创作的《猫》、《歌剧院的幽灵》其成功可以用疯狂来形容,成为音乐剧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直到90年代,韦伯不败的神话仍在继续,凭借《日落大道》一剧又刷新了百老汇的票房纪录。岁月流转中由他谱曲创作的剧作每演必红,从《万世巨星》到《艾薇塔》,经《歌与舞》、《猫》、《星光列车》等到《歌剧魅影》,此一颠峰性成就过后仍有《爱的观点》、《日落大道》……十出已成经典的剧目既充分显示着韦伯历久麋新的天才创作力,也奠定了他在英美音乐剧界第一把交椅的地位和“舞台之王”的称号。全世界,任何时候,至少有十几个巡回演出团在大城市上演韦伯的音乐剧,韦伯的名气,已经盖过了当今欧美一切作曲家,他不仅能源源不断地写出优美动人的旋律,而且在古典、流行、爵士乐、摇滚乐、乡村民谣的领域左右逢源,纵横自如。尽管有严苛的评论家讥讽他的作品为“大杂烩”,但观众们却仍然对韦伯一往情深,无怨无悔。或许称韦伯为20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还为时尚早,那么就先称他是最成功的作曲家吧,相信不会有人对此再有异议。

《猫》

它应是属于歌剧,是19世纪末起源于英国的一种歌剧体裁,是由对白和歌唱相结合而演出的戏剧形式。

《猫》是英国作曲家安德鲁"劳伊德"韦伯的撼世杰作,该剧无与伦比地囊括了1983年百老汇的七项托尼奖,并包揽了伦敦纽约所有戏剧大奖。该剧曾被授予“世纪音乐剧”的称号,自1981年伦敦首演以来,其间在美、日、法、德等国公演,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轰动,往往一票难求,至今仍是纽约百老汇及伦敦最卖座的音乐剧。源于此剧的经典情歌《回忆》(M emory)早已家喻户晓,堪称音乐剧史上的一部不朽名曲。《猫》是世界历史上最成功的音乐剧。其剧作者安德鲁·洛伊德·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是世界音乐剧史上一个极其罕见的天才,权威的《戏剧周刊》将韦伯列为“对美国戏剧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人”中的第一位,英国王室授予他爵位以表彰他对英国戏剧和世界音乐剧的杰出贡献。正是他那闪耀着天才光芒的创造才使20世纪下半叶的音乐剧舞台因为《约瑟夫与神奇五彩衣》、《艾维塔》、《歌与舞》、《猫》、《星光快车》、《歌剧院的幽灵》、《日落大道》变得五彩斑斓令人神往,正是由于他的天才创造,才给我们留下了《阿根廷,不要为我哭泣》、《回忆》、《在星期天告诉我》、《夜曲》、《爱能改变一切》等一系列美妙无比的音乐剧歌曲。

美国戏剧史上持续巡回演出时间最长的剧目

《猫》剧从1981年5月11日在位于伦敦的新伦敦剧院(《猫》仍在此上演,并已成为英国戏剧历史上演出时间最长的剧目)首演以来,全世界已有6500万人观看过《猫》。《猫》在百老汇的首演是在1982年10月7日,它是百老汇历史上上演时间最长的作品之一。1994年9月28日,《猫》达到了里程碑式的第5000场百老汇演出。《猫》至今仍在世界各地上演,并且已经成为美国戏剧史上持续巡回演出时间最长的剧目。1993年11月,《猫》成为新加坡和东南亚上演的第一部重要的西方音乐剧,到1995年9月,《猫》在全世界的总收入已超

过20亿美元。

音乐剧《猫》赏析

音乐剧是综合性的审美舞台消费艺术,本课以《猫》为载体,通过戏剧元素、舞蹈元素、音乐元素、舞美元素四方面让学生走近音乐剧,了解音乐剧。

音乐剧《猫》的地位

《猫》是当今世界音乐剧中最成功的作品,1981年5月11日首演于新伦敦剧院,连续演出至2002年5月11日在它21岁生日时,在同一个剧场落幕。是伦敦和百老汇上演时间最长的音乐剧,1983年获得最佳音乐剧奖等7项托尼奖.。剧中一曲《回忆》(Memory),已经成为音乐剧音乐经典。2003年音乐剧《猫》北京人民大会堂和上海大剧院的舞台,引起了强烈的轰动效应。那么为何音乐剧《猫》如此震憾人心,所向披靡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走进百老汇,领略猫的魅力。

二、音乐剧《猫》剧情介绍(戏剧元素)

《猫》的故事很简单:杰里科猫族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聚会,众猫们会在这一年一度的盛大聚会上挑选一只猫升天,我们知道猫有九条命,升天以后可以再次获得新生。于是,形形色色的猫纷纷登场,尽情表现,用歌声和舞蹈来讲述自己的故事,希望能够被选中。最后,当年曾经光彩照人今日却无比邋遢的“魅力猫”以一曲《回忆》打动了所有在场的猫,成为可以升入天堂的猫。

“魅力猫”,是全剧最重要的角色。她年轻时是猫族中最美丽的一个,厌倦了猫族的生活到外面闯荡,但尝尽了世态炎凉,再回到猫族时已经变成一只蓬头垢面、丑陋无比的老猫了。猫儿们不愿接受这个背叛猫族的流浪者,整个猫族对她非常敌视。她以一曲《回忆》平息了所有猫儿对她的敌意,唤起了对她的深深同情和怜悯。

Old Deuteronomy老杜特洛内米-----领袖猫"领袖猫"是猫族的首领,他的年纪很大,而且饱读诗书,充满智慧和经验。在整个部落里,他德高望重,最受尊敬和爱戴。平时他很少出现在猫族中,日常事务都由年轻的"英雄猫"来处理。但是在一年一度的舞会上,领袖猫是一定会来的,因为只有他才有资格挑选获得重生的猫儿。

Victoria维克多利亚---纯白猫纯白猫的纯白毛色反映了她的天真和单纯,她的纯朴本能促使她乐于帮助弱者。她羞怯地向欲回归猫族的"魅力猫"伸手,却遭到其它猫儿的阻止。

Rum tum tugger若腾塔格-----"摇滚猫" "摇滚猫"是猫中的摇滚歌星和花花公子。他的歌也是傲气十足的摇滚乐,"摇滚猫"的个子很高,动作矫健而有爆发力,是只很有男性魅力的成年公猫。他在聚光灯的照耀下狂舞,尽情享受母猫们疯狂的迷恋。

小猫杰米玛:是猫族中最年幼的小猫,她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当魅力猫唱出了《回忆》以后,首先唤起了她的同情,用自己清甜明亮的嗓音也唱出了魅力猫的旋律,使众猫们都流露出感动的表情。另外还有保姆猫”、“剧院猫”、“富贵猫”、“犯罪猫”、“迷人猫”、“英雄猫”、“超人猫”、“魔术猫”等。这群五花八门、各不相同并被拟人化了的猫儿们组成了猫的大千世界。在舞会上,它们各显身手,或歌或舞或嬉戏,上演了一出荡气回肠的“人间悲喜剧”,诉说着爱与宽容的主题。

四、音乐《猫》中的舞蹈元素

《猫》中的舞蹈相当突出。为了传达剧情,编导们不惜用了大量的舞蹈场面来表现猫的不同特征和性格。这里既有轻松活泼的踢踏舞,又有凝重华丽的芭蕾舞,还有充满动感的爵士舞和现代舞,使全剧风格奔放,活力四射。

优美的舞姿、高难度的动作让我们体会到了一种纯洁无暇的美。——体现了白猫纯洁的心灵。介绍保姆猫:褓姆猫是猫中的保姆,她一般白天显得很懒散,整天睡,但一到晚上,她便非常繁忙,因为她要训练老鼠织毛衣,还要为蟑螂失业的问题而担忧,这不她带着她的一支蟑螂童子军来了……

轻松活泼的踢踏舞体现了保姆猫风趣幽默的性格特征。她非常具有亲和力,她总是忙忙碌碌,为猫族做一些慈善公益性的事业。所以大家都非常喜欢她。

杰利克舞会,场面宏大、激情澎湃,摇滚猫带领猫儿们所跳的现代舞,动感十足,也突出了的他狂野的个性,怪不得母猫们对他如此迷恋。

五、音乐剧《猫》中的音乐元素

与舞蹈一样《猫》的音乐非常动人。全剧近三个小时,共由二十三首乐曲组成。除了配合不同舞蹈场面的舞曲之外,前后四次出现的主题曲《回忆》更是一首百听不厌的金曲。它传遍了全世界,成为当代的经典歌曲,并被前后录制了600余次,多次获奖。现在《回忆》已经和《猫》剧紧紧地连系在一起,成为该剧的招牌和象征。

据说,直到首演的日期都已经很接近的时候,导演诺恩仍对剧里的歌曲不满意。他觉得整部音乐剧的高潮部份不够强烈,努恩对韦伯说:我们在剧中需要的是你的情感大宣泄。韦伯告诉导演诺恩,不要抱太大的希望。那一晚韦伯回家之后,花了整整一个晚上,写出了一个曲子。第二天早上,韦伯在排练室的钢琴上给诺恩弹奏了他那晚的创作。拿恩听完后,对旁边的人说:“我请你们记住现在的日子和时间。因为你们现在听到的,就是下一个能称为传奇的乐曲。”

当众猫们沉浸在欢聚的幸福之中的时候,魅力猫来到场上,猫儿们都避开她,月光下,孤独的魅力猫回忆着自己年轻美丽时的幸福时光,

回忆(1)这首歌曲感觉唱完了吗?魅力猫第一次唱出回忆的时候,歌声表达的是他什么样的心情?(有意犹未尽之感,音乐表达了孤独、无助、凄凉的情绪。)

你想一个人在她最有魅力、最辉煌的时候,背叛了自己亲人,而当她年老色衰,以这样一副丑陋的外貌再次回到家族中,这两者之间反差有多大。尤其是在大家沉浸欢聚的兴奋中,她的突然出现,打破了当时暖融融的氛围,猫儿们会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她,我们的女主人公内心肯定非常复杂,孤独、无助与凄凉。

领袖猫同情地向她伸出手,但她没有看见,暗然地离开了。

领袖猫告诉猫儿们,幸福的含义不仅仅是现在,也包括过去那些不能遗忘的事情,月光下,杰里可猫族中最年幼的小猫杰米玛唱起了《回忆》,猫儿们都流露出感动的表情,悲天悯人,宽大为怀。

回忆(2)同样的旋律此时演唱者的身份已发生了变化,请同学们仔细聆听,并对比两次“回忆给你的感受有何不同”。(音乐情绪是和睦、温馨、幸福的。)由其最后全体猫儿们起立的一刹那,表达了猫儿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企盼,盼望幸福的降临。(歌曲:《Memory 回忆》)

回忆(3)猫儿们的宽容与同情,唤起了她对生活的信心,魅力猫鼓起勇气再次唱起了《回忆》向大家伸出了渴望之手。她悲哀的回忆着过去,祈求亲人们的原凉和理解,同时盼望能够获得新的生活;

If yo u touch me,you will understand what happiness is.这一段是全剧的高潮,音乐经过两次转调,力度层层推进,极富有震撼力。

同样的旋律,演唱者的身份发生的变化、调式调性的转换,力度的对比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感受。

六、舞台美术

据介绍,在百老汇的音乐剧中,绝大多数制作都是不惜投入巨资运用声、光、电等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创造出梦幻般的舞台面貌,具有强烈的视听冲击力。

首先在《猫》剧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人物的化装,全剧共有36只猫,为了表现猫的不同地位和性格特征,他们的化装也是形态各异,五花八门,各具特色,形象逼真。前面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猫,下面再出示一组图片,你会给这些猫取什么名字呢?

舞台效果,在前面的舞蹈和音乐片断中已经感觉到了舞台效果在剧情的表达及人物的塑造中所起的作用,〈通往九重天〉这一段,舞台效果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纯洁的白猫维多利亚首先对魅力猫表示同情,杰里可猫们终于原谅了她,接纳她回到族中。领袖猫选择魅力猫是今年获得重生的猫,猫儿们欢送她登上了通往九重天之路!

七、剧情总结

魅力猫载着大家的祝福登上了九重天,获得了新生。这部音乐剧欣赏完了,《猫》的世界就是浓缩了人类社会。那么,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呢?送魅力猫升天,领袖猫最后一个动作是怎样的,包含了什么含义?——爱与宽容的博大胸怀。最后一个运作是舞蹈主题动作与戏剧的完美结合。《猫》的故事就是一个现代寓言,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应有尽有。

八、总结音乐剧概念、特征

音乐剧是以戏剧为基石,以音乐为灵魂,以舞蹈为重要表现形式,将舞台美术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表演艺术。在一部音乐剧作品中,戏剧、音乐舞蹈通常不是那么壁垒分明,而是相辅相承,最多是各部分强调的和程度不同而已,在绝大多数音乐剧中,歌唱舞蹈与对白是交替使用。

在当今的舞台艺术中,恐怕很少有哪种戏剧形式可以像音乐剧这样具有勃勃生机。以〈猫〉为代表的现代派音乐剧,与歌剧、舞剧比起来,它在音乐与舞蹈的创作中使用了大量的流行音乐的元素,并将观赏性放在首位。使戏剧表演更加通俗化、大众化、现代化。这大概就是音乐剧能在众多舞台艺术中异军突起,广受观众欢迎的一个主要原因。音乐剧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为成功的舞台表演艺术。在去年的七艺节上,取材于嘉善田歌的原创音乐剧《五姑娘》获文化部文华大奖,具有浓郁江南水乡风情。

音乐是音乐剧的灵魂,戏剧是音乐剧的基础。

中国音乐剧浅谈

中国音乐剧浅谈 摘要:音乐剧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它是一件舶来品,而目前人们生活水平日渐提高,个人修养提升,美国的文化入侵仍在进行,那么在不久的将来,西方音乐剧是否会在潜移默化中侵蚀中国的文化呢?我们不可置疑的是,中国的经济、政治都在快速发展,而文化方面,我想说,中国人似乎并不怎么关注,确切地说音乐剧还没有在中国这个地大物博的土地上形成气候。我的这篇浅谈仅代表我自己的观点,我将从中国的戏曲入手,再讲中国音乐剧的现状,再深入讲中国音乐剧的弱势,并附上我自己的建议。 摘要:中国音乐剧发展 引言:这几次,老师给我们欣赏了很多音乐剧,有美国百老汇的经典剧目《猫》、《芝加哥》,英国经典音乐剧《歌剧魅影》、《妈妈咪呀》。但令我失望的是,中国的音乐剧还没有达到相当大的数量,卖座叫好的作品在我看来更是少之又少。尽管我们说,中国音乐剧是外来的,在中国的发展时间也不是很长,但我们还是要深思并创造属于我们自己国家的音乐剧。 一、先来说说我们中国在戏曲方面值得称赞的地方。 中国戏曲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戏曲主要是取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形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戏曲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粤剧、川剧、秦腔、黄梅戏、花鼓戏等。 作为国粹,京剧是最被我们熟知的,京剧是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和昆曲曲牌。京剧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汉族戏曲的代表。2010年11月16日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昆曲的转变也许可以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参考。作为著名戏曲,昆曲糅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的表演艺术。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从演出形式看,昆曲从演出全本传奇,变为演出折子戏。折子戏的演出既删除了软散的场子,又选出了剧中的一些精彩的段落加

中国音乐剧产业的现状分析汇总

课程论文 标题:中国音乐剧产业的现状分析专业:文化产业管理 班级:B1201 成员:雷XX曹XX胡XX刘XX

音乐剧,早期译称为歌舞剧,是一种舞台艺术形式,结合了歌唱、对白、表演及舞蹈。通过歌曲、台词、音乐、肢体动作等的紧密结合,把故事情节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表现出来。 一、中国音乐剧的发展前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文化娱乐的需求也出现了多元变化, 音乐剧这种新的艺术样式很快以其视听兼备、雅俗共赏的特质吸引了一批固定的并且正在不断扩大的受众人群。《妈妈咪呀!》中文版总票房达1?3亿元,而原创音乐剧《三个橘子》、《钢的琴》、《大红灯笼》以及《碟》等都凭借完整的剧情故事,完美的制作团队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这足以证明中国音乐剧的巨大市场潜力。 另一方面,就是因为中国音乐剧市场是一块可以预见的“大蛋糕”,越来越多的人投资制作音乐剧,但中国音乐剧的起步太晚,又企图腾飞得快些,难免有些误区,若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目前音乐剧在国内的发展并非想象中那般顺利,还存在诸多问题。 二、中国音乐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音乐剧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首先是原版引进,然后是改编中文版,最后是做原创音乐剧”,3个阶段的核心落脚点在于如何本土化,因为音乐剧是西方舶来品。例如,中文版《猫》的场景是垃圾山,所以不同版本的《猫》中,垃圾L L[会根据不同地方的特点做“本地化处理”,这次中文版《猫》在北京演出时,垃圾山里就出现了“鸟笼”等京味元素;《我,堂吉诃德》走的是另一种路径,这部经典音乐剧在得到授权后,由曾为美国百老汇戏剧导演的约瑟夫?格雷夫斯带领一群中国演员排演完成,剧中不论是台词还是唱段,所有演员都用英文完成,在演出形式、舞美、道具甚至是音乐上,导演都有相对较大的改编权限,他可以根据剧场、观众、时间等各种客观环境的不同,而对剧目呈现做出针对性的调整或修改。虽然这几部改编的音乐剧反响不错,票房收入较高,但有专家指出,国内大部分音乐剧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境,它们首轮演出依靠一系列大张旗鼓的宣传,尚有不错的反响。到了第二轮,情况便会明显弱于前一轮,到了第三轮情况显然不容乐观。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有很多。

西方经典音乐剧赏析

西方经典音乐剧赏析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西方经典音乐剧赏析 在这学期的西方经典音乐剧课程里,我们学习观看了很多部世界世界名剧。有《歌剧魅影》、《悲惨世界》等。在老师对这些戏剧的讲解后,使我对西方戏剧产生了兴趣,我们在不知觉间已经与音乐剧亲密接触了整整一个学期。从一开始的仅仅听过《猫》和《歌剧魅影》的懵懂无知,到现在对于音乐剧有了些更深入的了解,越是了解越发喜爱,西方音乐剧带领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以前从未深入涉猎,基本不曾了解的美妙世界。 《悲惨世界》的音乐整体气势恢宏,大气磅礴,富有史诗般的色彩。人物性格鲜明,剧中不同人物的演唱曲调总有不同的音乐主题性,来突显出人物的不同性格与各自的命运。唱段刚开始,是芳汀的主题。芳婷的“我曾有梦”,她的梦是美好的,然而现实却是残酷无情的。而当芳婷即将死去,向冉阿让托孤时两人的对唱也让人不禁心痛。她不愿死去,更不愿让珂塞特孤苦伶仃。当她唱到“告诉珂塞特我爱她,我会在醒来后看见她”时带着哭腔,仅这一句,就将一个人、一个女人、一位母亲临终前的不舍和恳求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不心碎都难!芳汀主题概括而言,就是被爱遗弃、渴望爱、为爱牺牲、将爱交讬。 在《悲惨世界》中,每一个人物都有一种性格,这种性格可以用音乐表现出来。冉阿让经过苦难磨练而对上帝的深沉敬仰,芳婷的纯洁与软弱,沙威的威严与冷酷。这些性格分别用不同的主题旋律表现出来以后,显得格外鲜明。

以前有朋友曾经讨论过音乐与语言的问题,实际上,我认为,音乐不是不可言说,像音乐剧《悲惨世界》这样,把音乐语言化,不仅使语言的魅力大增,也使音乐变得更加容易理解。毕竟,音乐并非为了音乐本身,而是为其表达的内容。单单旋律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如果这个旋律打动了某一根心弦,那便是它的意义所在。在音乐的国度里,没有国家的界限,没有民族的差异,更没有语言的障碍,这是一种心灵的融合,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体现吧。一部好的作品,必定有其出色的艺术功底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的,而《悲惨世界》则同时兼备了这两点。不可否认,《悲惨世界》是一部名副其实的世界名剧。 我最喜欢的就是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歌剧魅影》,不仅给我以视觉的冲击,而且结构和音乐也给我记到的震撼和感动! 《歌剧魅影》的结尾处给我留有一个疑问,刚开始看到魅影从镜子中走后,我觉得魅影应该是死了,因为他不曾接触过这个世界,他除了歌剧院哪里都没去过,无法生活,可最后回到现实,墓碑前的花,那是克莉斯汀和魅影“信物”除了魅影不会是别人,真的挺让人迷惑的;再就是克莉斯汀到底爱没爱过魅影,劳尔把音乐盒放到克莉斯汀墓碑前,说明这对她很重要,但同时那又是魅影心爱的东西,给人一个可以想象的空间,让大家有不同的感受。天生的丑陋和残酷的现实使得魅影变得冷漠无情,用暴力来反抗这个世界,但其实他也渴望被大家接受、认可,在最后克莉斯汀对魅影说“你不是孤单一人”就是很好的说明了魅影内心的恐惧,其实也就是说当时人们以貌取人,歧视他人的一种社会风气,不论他是否才华出众,但同时也告诉我们不管遇到什么挫折,都不

音乐剧产业的现状分析

音乐剧产业的现状分析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课程论文 标题:中国音乐剧产业的现状分析 专业:文化产业管理 班级:B1201 成员:雷xx 曹xx 胡xx 刘xx 音乐剧,早期译称为歌舞剧,是一种舞台艺术形式,结合了歌唱、对白、表演及舞蹈。通过歌曲、台词、音乐、肢体动作等的紧密结合,把故事情节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表现出来。 一、中国音乐剧的发展前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文化娱乐的需求也出现了多元变化,音乐剧这种新的艺术样式很快以其视听兼备、雅俗共赏的特质吸引了一批固定的并且正在不断扩大的受众人群。《妈妈咪呀!》中文版总票房达亿元,而原创音乐剧《三个橘子》、《钢的琴》、《大红灯笼》以及《碟》等都凭借完整的剧情故事,完美的制作团队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这足以证明中国音乐剧的巨大市场潜力。 另一方面,就是因为中国音乐剧市场是一块可以预见的“大蛋糕”,越来越多的人投资制作音乐剧,但中国音乐剧的起步太晚,又企图腾飞得快些,难免有些误区,若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目前音乐剧在国内的发展并非想象中那般顺利,还存在诸多问题。 二、中国音乐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音乐剧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首先是原版引进,然后是改编中文版,最后是做原创音乐剧”,3个阶段的核心落脚点在于如何本土化,因为音乐剧是西方舶来品。例如,中文版《猫》的场景是垃圾山,所以不同版本的《猫》中,垃圾山会根据不同地方的特点做“本地化处理”,这次中文版《猫》在北京演出时,垃圾山里就出现了“鸟笼”等

京味元素;《我,堂吉诃德》走的是另一种路径,这部经典音乐剧在得到授权后,由曾为美国百老汇戏剧导演的约瑟夫·格雷夫斯带领一群中国演员排演完成,剧中不论是台词还是唱段,所有演员都用英文完成,在演出形式、舞美、道具甚至是音乐上,导演都有相对较大的改编权限,他可以根据剧场、观众、时间等各种客观环境的不同,而对剧目呈现做出针对性的调整或修改。虽然这几部改编的音乐剧反响不错,票房收入较高,但有专家指出,国内大部分音乐剧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境,它们首轮演出依靠一系列大张旗鼓的宣传,尚有不错的反响。到了第二轮,情况便会明显弱于前一轮,到了第三轮情况显然不容乐观。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有很多。 1.缺乏资金投入。“除了百老汇音乐剧,国产音乐剧是做文化市场的人最怕碰到的课题,能回避也就尽量回避了,因为基本没有一个赚钱的,能不赔就不错了。”一位从事了多年文化市场营销的工作人员这样告诉记者。这些话直接反映了中国音乐剧的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资金。在很多中国舞台演出的制作方看来,音乐剧就应该有恢弘的场面、精美的道具、人多势众的舞台,这些外在条件甚至比音乐剧情节本身都来得重要,可出得起这个钱的投资者并不多,就算是北京和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以及文化重镇,其间的音乐制作人也轻易不敢碰音乐剧这个话题。例如,在上海,本土音乐剧《狂雪》投资了900万,却只演了5场就不了了之,而有关锦鹏坐镇的《长河》,7场演出也耗去了900万投资。另外,国家对音乐剧这一产业重视程度不高,相关的音乐剧创作扶持政策和引导性政策不完善。 2.演出专有剧场的稀少。毋庸讳言,我们在音乐剧作曲、作词、编剧和编舞等极其重要的具有音乐剧特色的专业方面创作力量薄弱,而缺乏能够展现他们才华,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他们表演技能的舞台也是重要方面,缺乏相对稳定,具有长远规划的创作、生产实体,缺乏剧目生产和演出的持续性,就意味着缺乏主创人员锻炼的机会。另

从两部经典作品看音乐剧与歌剧的不同(一)

从两部经典作品看音乐剧与歌剧的不同(一) 关键词:音乐剧歌剧异同通俗与传统分析 摘要:本文对音乐剧《猫》和歌剧《托斯卡》这两部经典作品在社会地位、戏剧元素、音乐元素、舞蹈元素的异同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阐述了音乐剧与歌剧的区别与联系,从中得出:歌剧和音乐剧这两种音乐体裁既彼此有深厚联系和相似点,又有相当的区别,分属不同的领域,但艺术上没有孰优孰劣的说法,只是艺术领域内百花齐放的两支而已。 音乐剧和歌剧都是当今世界上影响最大的用音乐来表现故事情节的音乐形式之一。《猫》是当今世界音乐剧中最成功的代表作品之一,1981年5月11日首演于新伦敦剧院,连续演出至2002年5月11日在它21岁生日时,在同一个剧场落幕,是伦敦和百老汇上演时间最长的音乐剧,1983年获得最佳音乐剧奖等7项托尼奖.。而在众多的歌剧艺术作品中,普契尼的《托斯卡》则是所有歌剧中最富于戏剧性和吸引力的一部,也就是它自1900年罗马首演以来长盛不衰。本文从《猫》和《托斯卡》这两部经典作品入手,浅析音乐剧与歌剧的区别和联系。 一、社会地位的差异 相对而言,歌剧可谓是“高雅艺术”,而音乐剧谓之“低俗”艺术。对歌剧的欣赏是由于贵族圈子中文人墨客对古希腊崇高艺术的向往和憧憬,因而它一开始便带有强烈的贵族情趣与精英趋向。不论是创作者还是观赏者,均是养尊处优的上层显贵和饱学之士。20世纪初,源于欧洲

大陆轻歌剧传统的音乐剧,尤其是美国音乐剧极其适应市民社会和商业经济的土壤,深得观众喜爱,影响很快遍及全世界。音乐剧以轻松、谐谑和生动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很明显,音乐剧之所以追求活泼自如,是有意与正统的歌剧的沉重晦涩的风格分野,赢得观众,占领市场,成为喜闻乐见的大众艺术。至此,歌剧和音乐剧形成了两个相互平行、风格迥异的戏剧形式。并且,从发展过程来看,歌剧一直延续了传统与古典,成为一种典雅、高品位的代名词。虽然它早已不是仅属于皇家贵族的音乐,但也并不是面向所有人的。歌剧的艺术层次决定了它的欣赏者的欣赏层次和艺术品位。然而音乐剧不是这样一种“高位”发展,可以说它是一种向下发展的艺术,是一种娱乐化、戏剧化、大众化、商业化的艺术,这使得音乐剧的受众更加广泛。 同时,社会背景是艺术发展的根基和土壤。歌剧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那时欧洲社会的文化艺术无不效仿古希腊文化的典雅、严谨,歌剧于这个时候诞生,就决定了它的风格,决定了歌剧的发展方向。音乐剧虽同样源于欧洲,但发扬光大的舞台却是美国,美国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开放、最活跃、最善改变的地方。音乐剧这种形式不仅在感官上能够起到更强烈的冲击,同时以其娱乐化的精神和富于改变的手段迎合了美国社会的人生态度,成为人们的一种消遣。 再者,音乐剧和歌剧的不同地位还从人们的态度上看到,在那些歌剧和音乐剧广泛上演的国家,看歌剧是提前几周订好票,需要穿着正式的晚礼服入剧院,观看时要讲究礼仪,不能随便鼓掌;但是看音乐剧

音乐剧的特征及不同文化背景

2011年05月 音乐剧的特征及不同文化背景 文/王佳 摘 要:音乐剧,又称为歌舞剧,是音乐、歌曲、舞蹈和对白结合的一种戏剧表演,剧中的幽默、讽刺、感伤、爱情、愤怒作为动人的组成部分,与剧情本身通过演员的语言,音乐和动作以及固定的演绎传达给观众。音乐剧熔戏剧、音乐、歌舞等于一炉,富于幽默情趣和喜剧色彩。它的音乐通俗易懂,因此很受大众的欢迎。 关键词:音乐剧;特征;文化背景 中图分类号:J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5-0210-02 科教纵横 音乐剧是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综合舞台艺术,集歌、舞、剧为一体,广泛地采用了高科技的舞美技术,不断追求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的完美结合。同时,西方的音乐剧在百年多的商业表演经验中总结出了一套成功的市场运作手段,并且创作出一系列老少皆宜的优秀剧目,使这一艺术形式突破年龄、阶层等客观因素的局限,广受观众的喜爱。一些著名的音乐剧包括:奥克拉荷马、音乐之声、西区故事、悲惨世界、猫以及歌剧魅影等。 音乐剧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上演,但演出最频密的地方是美国纽约市的百老汇和英国的伦敦西区。因此百老汇音乐剧这个称谓可以指在百老汇地区上演的音乐剧,又往往可是泛指所有近似百老汇风格的音乐剧。音乐剧的特征是什么?简单说,就是艺术的综合性、现代性、多元性、灵活性和商业性操作。 1、综合性 指音乐、舞蹈、表演,特别是话剧表演等各种艺术形式的有机结合。例如为了表现舞台故事而创作的有关音乐,常常综合了多种形式、多种风格,特别是常常把歌剧、轻歌剧和爵上乐整合为一个有机体。 2、现代性 它不再用传统的音乐舞蹈和简单的舞台技术。首先在音乐方面,不再坚持美声唱法,而是用最符合当代观众需求的唱法。所以,早期有爵士乐为主的音乐剧,后来有摇滚乐的音乐剧,有乡村音乐的音乐剧。总之,风格是非常现代性的。在舞蹈方面,不只是过去美国式的踢踏舞,不光有芭蕾舞动作,还有体操式的舞蹈动作和其他很多现代舞蹈语汇。事实上,很多的现代舞蹈动作都起源于音乐剧。舞台技术也很现代化,一些先进科技的布景技巧和音响、灯光方面的先进技术都登上音乐剧的舞台。 3、多元性 多元性指的是不再坚持单一的艺术形式,如演唱有古典唱法和各类通俗唱法,题材从古代到现代,从轻喜剧到重喜剧,从科幻到神话,无所不有。音乐不拘一格,不受任何公式化模式的束缚,音乐传统有爵士、摇滚、乡村音乐、迪斯科、灵魂乐,也有大混合式的作曲;有偏向歌剧的,偏向轻歌剧的,还有轻歌舞剧(Revue),舞蹈也有多种流派。 4、灵活性 即不拘—格,不存在教条主义的东西,比较大胆。从布景上讲,《西贡小姐》需要一架直升飞机从天上降下来,传统上是做不到的,音乐剧则可以花本钱让直升飞机从天而降。在音乐创作、乐器伴奏和语言选择上,都是创新的并以市场需求为根据,不受传统的约束。在形式上,百老汇音乐剧受音乐喜剧传统的影响比较多,伦敦西区受轻歌剧传统的影响比较多,所以从总量上说,欢快的喜剧题材数量较大。当然,也有一些重量级的悲剧作品,例如《歌剧院的幽灵》、《西贡小姐》和《悲惨世界》等。 5、高度的商业操作性 因为音乐剧是面向大众的一种娱乐形式,它已经发展到如此大的规模,都是靠优秀的商业化操作来实现的。它非常注意把音乐家、制作人和商业化运作的机构用公司的形式组织起来。音乐剧在对各种版权的处理方面是很突出的。我们知道,音乐剧不轻易出售舞台表演的录相制品,演到一定程度才搬上银幕,在版权处理方面是精细分割且商业化的。在制作过程和雇佣演员时,都把经济效益摆在相当突出的地位。应该说,这也是反映了观众的需要。 简言之,音乐剧就是集音乐、舞蹈、戏剧表演于一身的现代舞台剧。不同的人对音乐剧会有不同的感觉,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众的文化背景。除此之外,音乐剧的那些制作人、作曲家、词作家,甚至那些表演者也都有不同的胃口,其中最大的争议可能是在纽约百老汇和在伦敦西区之间。百老汇曾经有非常辉煌的历史,她的发展是和美国音乐剧的历史密切相联系的,美国的音乐剧比较多地受爵士乐、摇摆乐的影响,其舞蹈有独创的百老汇风格,这些风格跟过去的摇摆舞、踢踏舞有密切的关系,也和美国芭蕾有密切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在过去的基础上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因此,美国音乐剧有它的传统。1904年,比特尔 踪斯明确了音乐剧的概念,真正有代表性的剧目是1927年的《演出船》。《演出船》综合地把歌曲、舞田和故事情节、话剧表演结合起来,结合得相当好,“老人河”等都是《演出船》中的著名歌曲。另外,正是音乐剧把美国风格的爵士乐,和与爵士乐配合得摇摆性很强的舞蹈成功地结合在一起。到了1943年,美国音乐剧舞台上出现了《俄克拉荷马》,这是一个非常突出的进展,即把舞蹈非常紧密地融汇在剧情之中,而不是过去那种似乎让你感觉到在剧情进展中暂停一下,给一段舞蹈或者给一曲歌的油水分离状况。传统歌剧往往就是如此,例如《茶花女》,第三幕开场给出了丁几段舞蹋,但这舞蹈与故事的进程不是那么特别有关系,似乎仅仅是一段华彩的炫耀。1957年,《西区故事》又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它的舞蹈、剧情和歌的结合非常流畅、平滑、顺理成章。一个好的制作不是为了舞蹈而编舞,不是为了唱歌而把戏停下来,也不是为了入场时的“亮相”而安排剧情进展。《西区故事》体现了场景、歌、舞非常流畅的结合另外,导演、舞蹈设计帅配合的密切也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到1975年,有人认为《平步青云》在这方面是达到顶峰了。非常突出的一点就是,它的对话的安排也能够和歌舞穿插得非常流畅和同步,这也许是百老汇在那些年代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与伦敦西区相比,这显得非常突出。那时候,美国搞音乐剧的人可以尽情贬低伦敦。 伦敦则更多地受歌剧和轻歌剧的影响。有些纽约人认为,伦敦太偏重歌剧和轻歌剧,英国人不如道怎么去制作音乐剧,其中最主要的区别是英国人不太善于运用舞蹈语言。英国虽然也在音乐剧发展上做了很多努力,但很少在舞蹈方面做特别突出的改 210 2011.05

音乐剧与其他舞台表演艺术的异同

音乐剧与其他舞台表演 艺术的异同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音乐剧与其他舞台表演艺术的异同 音乐剧与其他舞台表演艺术一样都是一种舞台艺术形式,结合了歌唱、对白、表演、舞蹈。通过歌曲、台词、音乐、肢体动作等的紧密结合,把故事情节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表现出来。与歌剧、舞剧、话剧等舞台表演形式有相似之处。独特之处在于对歌曲、对白、肢体动作、表演等等因素给予同样的重视。 音乐剧中的音乐、唱词、舞蹈、美术、灯光都是用来说故事的,歌舞必需和故事相结合,唱什么歌,跳什么舞,每一个安排都应该有戏剧理由,歌舞必须非常自然地融进剧情,非常有机地整合在故事中,不是生搬硬套歌舞,堆砌歌舞。以《猫》为例,所有的表演就是围绕着在讲杰里科猫族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舞会,众猫们会在一年一度的盛大聚会上挑选一只猫升天这样一个简单易懂的剧情进行的。这也是音乐剧与相声,曲艺等只有表演没有剧情舞台艺术的区别所在。以《囚中之舞》为例,舞蹈推动了剧情发展,各色歌曲刻画了不同的人物性格,尽可能地简化故事情节,将复杂的剧情、角色的情感以及戏剧的冲突用音乐,舞蹈,演员的语言动作和其他艺术形式表现得淋漓尽致。 音乐剧的舞蹈形式不拘泥于一种,如《猫》就融合了芭蕾、爵士、踢踏舞等多元化舞蹈元素,观众从一场音乐剧中就可以享受到不同的舞蹈方式,美轮美奂。音乐剧的舞台设计也相较其他舞台表演形式逼真,如《猫》的3倍于原物搭建的猫窝舞台——“垃圾场”,《囚中之舞》阴暗晦涩的女子监狱让观众有如同在观赏电影一般真实感受。

音乐剧熔戏剧、音乐、歌舞等于一炉,富有幽默情趣和喜剧色彩,不得不说是一场美的盛宴。

中国音乐剧的商演剧目

中国音乐剧商演剧目 音乐剧的传播与发展需要市场的支持,而市场又需要广大消费者的支持。所以,增加观看音乐剧的群众数量才是促进音乐剧发展重要途径。中国人口众多,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加大对音乐剧的宣传力度,让音乐剧更为广泛的覆盖受众群众,才能为音乐剧提供市场,有了市场就会有需求,群众有了需求才能促进音乐剧的发展,从而带动相关文化产业,文化艺术商品的发展。例如,在国内上演将近3年的中文版音乐剧《妈妈咪呀!》在宣传和演出时就以一线大城市为起点,通过辐射的方式将自己的影响范围以及传播范围扩大到二、三线城市,并在现代媒体强大的推广能力下,很快就实现了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使得这部音乐剧人尽皆知,火遍了大街小巷。及统计,该部音乐剧总共出演4000余场,在全国1600个大小剧院进行过演出。例如在天津大剧院,2000个座位的上座率能够达到9成,10场演出的观众达到了惊人的1.5万人次。在传播效果上,中文版音乐剧《妈妈咪呀!》达到了预计的利润目标,最终的总票房数达到了两亿三千八百万,创下了音乐剧票房的历史记录。这部音乐剧的上映初步打开了中国音乐剧市场,并为今后音乐剧的商业化运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使得音乐剧艺术文化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传播和发展。 通过借鉴《妈妈咪呀!》的成功经验,原版音乐剧《狮子王》也在中国市场实现了他的商业价值。上海大剧院通过与迪士尼公司进行合作,拿下了音乐剧《狮子王》在中国的上映权和运营权,并承担了该音乐剧在中国的宣传与营销工作。上海大剧院利用现代媒体高效的传播速度以及《狮子王》的知名度,很快就将音乐话剧《狮子王》将在上海大剧院上演的消息传遍了大江南北,并通过合理的营销手段,在全国多个城市设立门票销售点,成功的在首映当天吸引来了大批观众,为音乐剧最终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上海大剧院在门票销售方面也是下足了心思,创造了独特的门票分级销售方式,将以往普通的门票划分成了贵宾套票、VIP专座票、家庭票、学生票等,从而极大的扩大了音乐剧的受众范围。在宣传方面,广告以家庭、温馨、暖心为主题,完美契合了音乐剧内容,同时也打动了群众善良的内心,使得受众范围进一步扩大。最终,原版音乐剧《狮子王》大获成功,直至今日他带来的影响还没完全消散。 富有创造性的宣传也高质量的演出是《狮子王》获得成功的关键,而该音乐剧的成功也使得音乐剧艺术文化在中国获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也实现了他的自身价值。及统计,该剧共上演101场,票房收入7200万元,单日出票突破5000张,每10个《狮子王》的观众中就有至少3个来自北京、广州、武汉、深圳及港澳台等外地城市,其中还不乏新加坡、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的观众。此后,《狮子

中国音乐剧产业的现状分析汇总

中国音乐剧产业的现状分析汇总

课程论文 标题:中国音乐剧产业的现状分析专业:文化产业管理 班级:B1201 成员:雷xx 曹xx 胡xx 刘xx

音乐剧,早期译称为歌舞剧,是一种舞台艺术形式,结合了歌唱、对白、表演及舞蹈。通过歌曲、台词、音乐、肢体动作等的紧密结合,把故事情节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表现出来。 一、中国音乐剧的发展前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文化娱乐的需求也出现了多元变化,音乐剧这种新的艺术样式很快以其视听兼备、雅俗共赏的特质吸引了一批固定的并且正在不断扩大的受众人群。《妈妈咪呀!》中文版总票房达1.3亿元,而原创音乐剧《三个橘子》、《钢的琴》、《大红灯笼》以及《碟》等都凭借完整的剧情故事,完美的制作团队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这足以证明中国音乐剧的巨大市场潜力。 另一方面,就是因为中国音乐剧市场是一块可以预见的“大蛋糕”,越来越多的人投资制作音乐剧,但中国音乐剧的起步太晚,又企图腾飞得快些,难免有些误区,若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目前音乐剧在国内的发展并非想象中那般顺利,还存在诸多问题。 二、中国音乐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音乐剧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首先是原版引进,然后是改编中文版,最后是做原创音乐剧”,3个阶段的核心落脚点在于如何本土化,因为音乐剧是西方舶来品。例如,中文版《猫》的场景是垃圾山,所以不同版本的《猫》中,垃圾山会根据不同地方的特点做“本地化处理”,这次中文版《猫》在北京演出时,垃圾山里就出现了“鸟笼”等京味元素;《我,堂吉诃德》走的是另一种路径,这部经典音乐剧在得到授权后,由曾为美国百老汇戏剧导演的约瑟夫·格雷夫斯带领一群中国演员排演完成,剧中不论是台词还是唱段,所有演员都用英文完成,在演出形式、舞美、道具甚至是音乐上,导演都有相对较大的改编权限,他可以根据剧场、观众、时间等各种客观环境的不同,而对剧目呈现做出针对性的调整或修改。虽然这几部改编的音乐剧反响不错,票房收入较高,但有专家指出,国内大部分音乐剧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境,它们首轮演出依靠一系列大张旗鼓的宣传,尚有不错的反响。到了第二轮,情况便会明显弱于前一轮,到了第三轮情况显然不容乐观。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有很多。 1.缺乏资金投入。“除了百老汇音乐剧,国产音乐剧是做文化市场的人最

中国戏曲与西方音乐剧表演特征之异同

中国戏曲与西方音乐剧表演特征之异同 宗吴萍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样式。它与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并列,被合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他综合了各种舞台艺术形式,集音乐、舞蹈、文学、诗歌、武术、杂技、舞美等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于一身。王国维下过一个简单的定义“戏曲者,以歌舞演故事也”。同样是综合各种表现手段,以歌舞的形式演故事的西方音乐剧,虽产生一百多年,却是后来者居上,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尤其近些年来越多的音乐剧在中国上演,从《猫》到《歌剧院的幽灵》,他们各有所长,让中国的观众意识到了这种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但是关于音乐剧的一些问题却知之甚少,因此下面将中国戏曲和音乐剧做一简单的特征上的对比。 一、戏曲与音乐剧的相似之处 (一)综合性。 中国的戏曲始于原始歌舞,自优孟经汉魏与百戏合,经隋、唐的歌舞大曲、说唱、参军戏,到北宋形成宋杂剧,才确立了“戏曲”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再经元、明,进入了成熟时期。在它的萌芽、发展、确立、成熟和再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几乎不排持任何一种传统艺术因素的综合和借鉴,采取开放性的传统,具有极强的同化力,融化了别人,壮大了自己。它集音乐、舞蹈、文学、诗歌、武术、杂技、舞美等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形式于一身。如武术本来是传统的防身手段,与戏剧并不相干,但被吸收融化到戏曲中,就成了塑造英雄豪杰武生、武旦行当不可缺少的艺术手段。还有柔术、杂技虽有表演性质,虽主要属于一般的娱乐性的技巧炫耀,但一旦和剧中人物和舞台气氛结合,就形成了戏剧情节的有机组成部分。如《贵妃醉酒》中的“卧鱼”。戏曲涉及的艺术门类之多,在古今中外的综合表演艺术类别中可以说是罕见的。 音乐剧也是以歌、舞、剧的合一为基本形态的,音乐剧的实质就是一种歌舞剧,但不是用传统的音乐舞蹈和简单的舞台技术。在音乐方面,不再坚持只用美声唱法,而是用最符合现代观众的需求去唱,所以一部音乐剧中有爵士乐风格的,也有摇滚和乡村音乐风格的。舞蹈方面,不仅有芭蕾舞还有踢踏舞,也有体操式的舞蹈动作和其他很多现代的舞蹈词汇。

安德鲁韦伯与他的音乐剧

安德鲁韦伯与他的音乐剧《歌剧魅影》 生平及作品: 安德鲁·劳埃德·韦伯1948年3月22日生于英国南肯辛顿的音乐世家,祖父是优秀的男高音,父亲是英国伦敦音乐专校的校长、知名风琴演奏家,母亲是小提琴家,姨妈是剧院演员,弟弟是著名大提琴手……韦伯从小受到音乐熏陶,7岁开始作曲,姨妈带领他进入剧院,令他从小就领略了舞台的魅力,11岁时韦伯用积木和纸板盖了一个玩具剧院,而他为这个玩具剧院谱写的作品,后来还曾用在音乐剧《爱的观点》中。韦伯16岁获得牛津大学奖学金,19岁进入皇家音乐学院学习管弦乐编曲。在此期间他认识了词作家蒂姆·莱斯(TimRice),展开多年合作。他们的成名作是1967年创作的《约瑟夫和神奇彩衣》,1968年在伦敦的学校上演,后又在伦敦西区剧院上演,并在1972年的全国性电视节目中播出。20世纪70年代早期,韦伯还曾为英国电影《侦探》和《奥他萨纵队》谱曲。不久他与蒂姆·莱斯合写《耶稣基督巨星》,l971年在纽约上演,获7项托尼奖。1973年,该剧被拍成电影。他们最后一次合作是《艾薇塔》,这部作品于1981年在百老汇上演。 20世纪80年代,韦伯陆续写出了《猫》《星光列车》《歌剧魅影》《日落大道》《微风轻哨》等作品,其中《猫》是第二次没有蒂姆·莱斯参与的音乐剧,忆莲·佩姬和莎拉·布莱曼都参加了演出,《猫》的首演即获得了成功,后来还成为英国、美国的常青音乐剧之首。后来韦伯成为惟一一位有三部作品同时在伦敦西区以及百老汇上演的音乐剧作曲家。 1983年韦伯制作了戏剧《卓越人物将它赶走》,l984年与理查德·斯蒂尔格合作创作《星光列车》。随后他在伦敦皇家歌剧院制作了《被雇的人》《把你的嗓音借给我》与理查德·罗杰斯、劳伦茨·哈特合作《足尖上》,并成为该剧院的所有者。1992年韦伯创作《日落大道》,1993年7月12日在伦敦上演。1994年韦伯名列《戏剧周刊》杂志编写的美国戏剧界最有影响力的100人之榜首。他为父亲写的《安魂曲》和他的《变奏曲》合起来制成的专辑成为销量最大的专辑,以及后来的《首演集》专辑销量超过六百万套。l996年韦伯还为巴塞罗那奥运会创作会歌《生命之友》,由莎拉·布莱曼和卡雷拉斯演唱。 韦伯50岁生日时,英国皇家艾伯特音乐厅为他举办了巨星同贺音乐会,忆莲·佩姬、莎拉·布莱曼等音乐剧演员和流行歌手BOYZONE均前往献唱。韦伯被称作是改写音乐剧历史的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 《歌剧魅影》赏析 《剧院魅影》,讲述了一个发生在1881年的巴黎的故事。一个卡西莫多似的苦命人游荡在巴黎歌剧院迷宫般的地下室中。年少的不幸让人们同情他的身世,但丑陋的面容更使人们对他恐惧与排斥,不知道他来了歌剧院多少年,但他安于成为人们心中的魔鬼,成为歌剧院的幽灵。这幕歌剧,便是讲述这个剧院魅影的传奇故事。 故事不复杂,但却很震撼。男主角魅影是一个脸带面具的音乐天才!深深隐匿在剧院底层,凭借无与伦比的音乐天份为剧院写出一部部经典剧目。 女主角克里斯汀是一位逝去音乐家的遗孤,七岁来到剧院后便总会听到不知名地方传来的优美男声咏唱,她在这种声音长期的薰陶下学会了唱歌。长大后一个偶然的机会顶替了骄横的女主唱上台演出。那段场景拍得很恬静,面目姣好的

歌剧与音乐剧的区别

歌剧与音乐剧的区别 武汉轻工大学(选修课论文)老师:王小莉 时间很快,歌剧与音乐剧欣赏的课程即将结束,虽然自己本身不是学音乐的,但是通过不断地视听,似乎也有一些感觉。下面就大众与个人观点谈谈歌剧与音乐剧的异同。 首先,谈谈何为歌剧,何为音乐剧? 歌剧(opera)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有时也用说白和朗诵)。早在古希腊的戏剧中,就有合唱队的伴唱,有些朗诵甚至也以歌唱的形式出现;中世纪以宗教故事为题材,宣扬宗教观点的神迹剧等亦香火缭绕,持续不断。但真正称得上“音乐的戏剧”的近代西洋歌剧,却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随着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文化的世俗化而应运产生的。 音乐剧(Musical theater)是由喜歌剧及轻歌剧(或称“小歌剧”)演变而成的,早期称作“音乐喜剧”,后来简称为“音乐剧”,是19世纪末起源于英国的一种歌剧体裁,是由对白和歌唱相结合而演出的戏剧形式。音乐剧熔戏剧、音乐、歌舞等于一炉,富于幽默情趣和喜剧色彩。它的音乐通俗易懂,因此很受大众的欢迎。音乐剧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上演,但演出最频密的地方是美国纽约市的百老汇和英国的伦敦西区。因此百老汇音乐剧这个称谓可以指在百老汇地区上演的音乐剧,又往往可是泛指所有近似百老汇风格的音乐剧。 其次,谈谈二者的区别,即异同。 1、音乐剧主要是面向老百姓;歌剧的观众则大多都是贵蔟。

2、歌剧以流行音乐为主,以古典音乐为辅;音乐剧以美声唱法贯穿全剧。 3、歌剧以夸张的咏叹调与宣叙调表示内容,全剧侧重点为心理;音乐剧少了宣叙调和咏叹调,多了无伴奏对白,全剧以内容为中心。 4、音乐剧强调声乐的技术含量,而歌剧强调舞台效果。因此,歌剧比音乐剧多了舞蹈的成分。 5、歌剧内容多以暗调为主,而音乐剧永远是高雅、愉悦的。 6、从唱法上,歌剧有通俗(如摇滚、蓝调、爵士、乡村、R&B等)、美声两种唱法,而音乐剧绝对只用美声唱法。 7、音乐剧的伴奏以现场管弦乐为主,而部分歌剧(如《猫》)的伴奏是事先录好的。 8、从内容上讲,歌剧强调“想象、现代”;音乐剧着重“优雅,愉悦”。 事实上,很难对这两种艺术形式制定准确的区分标准,但是对那些常去剧院的观众来说,二者各自的特点还是很明显的。 最后,谈谈个人的感受和想法。 与其说音乐剧是一个新的艺术形式,倒不如说音乐剧是传承了歌剧艺术而形成的现代歌舞剧。虽然它具有艺术手法的综合性,但就艺术形式来说它依然独具歌剧的传统。仔细分析;如果话剧不用道白,舞剧不用舞蹈,那么我们肯定不会称之为话剧和舞剧了,因为道白和舞蹈是它们各自唯一重要的特征。可是,音乐剧要是没有了道白和舞蹈,它依然是音乐剧,因为他属于歌剧的类型,它传承的是歌剧的特征,它不能没有音乐,不能没有歌唱。它只是属于戏剧的一个范畴。从歌剧,轻歌剧,喜歌剧,音乐剧到充满歌剧色彩的音乐剧。音乐剧在牛津简明音乐

从百老汇音乐剧看20世纪美国文化变迁

课题:从百老汇音乐剧看20世纪美国文化变迁组长:沈佳瑜 小组成员:施帅、沈佳瑜、张晨凯、杨挺、顾彬帅、黄宇航 指导老师:沈文慧 单位:上海市扬子中学 摘要:这篇调查报告主要是展示我们探寻《从百老汇音乐剧看20世纪美国文化变迁》的学习过程的记录,与我们的思考和收获。第一步,问卷调查、查找参考资料、调查美国历史;第二步:采访老师、解决问题;第三步:收集整理、梳理知识所得;第四步:寻找帮助解决关键问题、完成课题。每次调查后,我们都有自己的总结和感受体会。 关键词:“百老汇音乐剧、美国文化” 前言(我们对课题的认识): 深入学习那些书本上无法显现的艺术文化知识,关心了解美国的历史文化变迁思考文明与艺术的关联。文化在全世界因历史的发展不同,必然有成千上万种,它需要我们去研究才能发现他的美,知识是我们最需要、最应该去寻找的。百老汇艺术的文化本应该作为一个高中生所熟知的,可恰恰相反的是,我们一无所知,惟有茫然。这激起了我们对文化追求的使命感,我们需要去寻找,寻找它的源头,寻找它的发展,寻找它一步步走来的历史足迹,也许将来它会让我们收益无限。…… 我们的研究足迹: 正文: 第一步:问卷调查 我们设计了一张“美国百老汇知多少”调查问卷 Question 1:你听说过美国百老汇吗? Question 2:你可曾观看过美国百老汇吗? Question 3:你听过自己的身边的人说过百老汇有多少历史吗? Question 4:如果没听过,那么说说你脑海中想象的美国百老汇的样子? Question 5:如果学校里开展“从百老汇音乐剧看美国的文化变迁”的研究型课程,你是否有兴趣参加?

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如今盛行流行歌曲,但是有些人对百老汇的音乐剧有很大的兴趣了解的人虽然已经不多了。于是我们一起去探寻这一“从美国百老汇音乐剧看美国20世纪的文化变迁”…… 第二步:采访老师 历史老师是我们走访的第一位老师,而且我们听说他对美国百老汇很熟悉,所以我们小组几个人去采访了他。以下是我们的采访记录的摘要:………… Q:**老师,什么是美国百老汇? *老师:百老汇是地名吧?是一些歌舞剧的演出地。我只能从它在整个20世纪在美国的影响上来谈谈了,至于它的具体内容只能请你们的音乐老师来谈了。 Q2:那么美国百老汇什么时候形成的? **老师:具体时间不清楚,约在19世纪末。 Q:如今,美国百老汇好象渐渐湮没,好莱坞电影影响越来越大,这应该是艺术进步了?时代前进了?还是人之冷漠?你能给我们讲讲吗 汤:都有。时代当然在进步,所以这些东西(百老汇音乐剧)我们现在很少看到了,包括我们这一辈都不太了解的,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世界信息交流的畅通,人们看什么都成为可能。 Q:现在了解美国百老汇的价值是什么?

歌剧、舞剧、音乐剧异同

姓名:范丽婷专业:市场营销学号:201020462262 歌剧、舞剧、音乐剧的差异与共性 在这学期的课中,我们欣赏了几部具有代表性的歌剧、舞剧、音乐剧片段。虽然他们的表现手法往往大胆而夸张,但却都能引起我们的共同感受——震撼。其中印象深刻的有歌剧《卡门》、民间新歌剧《洪湖赤卫队》、舞剧《天鹅湖》、《灰姑娘》、音乐剧《猫》等,每次都被它们辉煌的舞台感和庞博的气势深深震撼。 歌剧、舞剧及音乐剧都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类艺术演出票价都比较昂贵。歌剧、舞剧、音乐剧三者之间有共性,也有个性。音乐剧重在表演,它是以声乐、舞蹈、舞台美术、剧本等组成的综合艺术,比较平衡,其中的唱段比较通俗流行。而歌剧中歌唱占主要地位,虽然他也有剧本中的戏剧冲突表演。舞剧则是把舞蹈、音乐和戏剧结合在一起的戏剧艺术。此外,它们又各具特点: 音乐剧是由对白和歌唱相结合而演出的戏剧形式,熔戏剧、音乐、歌舞等于一炉,富于幽默情趣和喜剧色彩。与歌剧相比,音乐剧中的歌曲很多并非独唱曲,并且音乐剧中的歌曲更短,更简单,易于传唱。 歌剧是声乐和器乐综合而成的戏剧形式。它的唱词和音乐十分重要,歌词的语言应是诗的语言。 舞剧是把舞蹈、音乐和戏剧结合在一起的戏剧艺术。它的特点是:剧情的发展、人物形象的塑造,主要靠演员的舞蹈动作(还有音乐语

言)来表现的。剧中的舞蹈分情节舞和表演舞两种:情节舞用来表现戏剧情节,表演舞用来描绘剧情发生的时代和环境的特征。 三者相比,我更喜欢音乐剧的表现形式,尤其对《猫》的印象最为深刻。 因为是第一次观看这部音乐剧,所以印象也较为深刻。课上时间有限,但仅仅一节课,仍被它舞台感深深吸引,感触良多。虽然我不能用艺术的专业眼光来欣赏它,但是以初学者的眼光来看,仍然有许多触动人心的地方让我感动。 剧幕一拉开,首先看到了很多双猫的眼睛,虽让人畏惧,但很有灵气,如同在黑暗里的猫显出一双双眼。片头音乐,给人阴森的感觉。这群五花八门、各不相同并被拟人化了的猫组成了猫的大千世界。在舞会上,它们各显身手,或歌或舞或嬉戏,尽量展现自己,上演了一出荡气回肠的“人间悲喜剧”,诉说着爱与宽容的主题。 《猫》中舞蹈的音乐也非常丰富,几乎每个段落都有舞蹈的存在,时而活泼俏皮,时而抒情悲伤,大量的舞蹈场面表现出众猫的不同特征和性格。这里既有轻松活泼的踢踏舞,又有凝重华丽的芭蕾舞,还有充满动感的爵士舞和现代舞。没有框框,别具匠心,不拘一格。尤其是那段长达十几分钟的“杰里克舞会”的舞蹈,场面宏大,激情澎湃,让人看得如痴如醉。 《猫》提升了我对音乐剧的认识以及鉴赏能力,并给我带来了深深地感动。希望今后能有幸看到剧场版的《猫》,亲身感受真真正正音乐剧的魅力。

浅谈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的异同

浅谈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的异同 学院:管理学院 专业:农林经济管理 年级: 2011 学号: 1111010336 学生姓名:罗雪 2013年06月13日

浅谈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的异同 当我们在观看一台音乐剧的时侯,我们会被舞台上所营造的很有意境的氛围还有各种各样各具特色的音乐和舞蹈所吸引,也会被华丽逼真的舞台布景所感染,不知不觉就会身临其境。而当我们品味一出中国戏剧的时侯,我们也会为那一板一眼的唱腔,还有一招一式的身段,以及简洁却应景的舞台布置和别具东方神韵的细节处理而折服。 一个是在西方的优雅开放中孕育而生; 一个是在东方的古典内敛中脱颖而出。 西方歌剧是在西方广阔的土地上培育出来的艺术之花,具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和中国戏曲的本质截然不同。莎士比亚、易卜生等著名剧作家用他们自己的作品,广泛而深刻的反应了他们的那个时代。但是他们又不属于一个时代和一个国家,而是属于所有的世纪和全世界。 中国戏曲的生命力极强。世界上有三种古老的戏剧文化:一是古希腊悲喜剧,二是印度梵剧,三就是中国戏曲。古希腊戏剧在雅典时期比较繁荣,印度梵剧产生于纪元前后,公元5到10世纪比较繁荣。中国戏曲在历史上的宋元时期才完全成熟,比前面两种戏曲至少晚了一千年,可以说是三者中最年轻的。但中国戏曲经过几百年的不断丰富、改革更新和发展,一直继续到现在,表现出了它旺盛的生命力。 不管是从时间还是空间上来说,西方的歌剧和中国的戏曲都有很多相似之处与不同点。 一、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的相似之处 1、从历史形态来看,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都具有悠久的历史。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最早是从原始社会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而西方歌剧的产生也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悲剧。中国戏曲历经先秦到初唐漫长的萌芽阶段,最终在唐代形成,再到宋金元时期达到成熟,最终迎来了明清时期空前的繁荣鼎盛。西方歌剧则历经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众多音乐形式的演变的发展,最终在16世纪诞生。可见中国戏曲和西方歌剧同样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变革,才最终形成了今天的面貌。

对音乐剧的认识

对音乐剧的认识 应化1009班 张清湛音乐剧作为一种戏剧种类在西方的正式确立,虽然只有大约近百年的历史,但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是和整个文化现象、文化传统密不可分的。我们在讨论之前有必要简略地回顾一下西方戏剧发展的历史,从而找到它的渊源。尽管西方戏剧在其起源和发展的初期是和歌舞融合在一起的。如古希腊的戏剧就有舞队和歌队。甚至这一形式一直持续到了中世纪,如中世纪的宗教剧和神秘剧的歌队。但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歌、舞、戏剧便分道扬镳了。这一现象的出现有两个深层的原因:一是自古希腊时期便己潜含的写实主义的美学传统对其戏剧发展走向的影响。在对于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上,早在德谟克利特时就提出了"模仿说",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同时在艺术实践中"古希腊的雕塑直接模仿人体,音乐模仿自然的声音,舞蹈模仿生产劳动,戏剧模仿实践中的人"。 作为西方文化圈中的一个戏剧种类,音乐剧不可避免地带有西方文化传统和美学原则的普遍因素,同时又具有在它形成和诞生的过程中本身所构建起的特质。 1.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特点从音乐剧的萌芽和诞生初期,我们可以看到音乐剧从文化传统的角度来讲,它有三个来源:欧洲、美洲和非洲。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哥仑布发现美洲大陆以前,美洲大陆只有印地安人等土著民族。随着新大陆的发现,欧洲人便开始了对美洲的大移民,同时大批的非洲原土著黑人被贩运到了美洲。使得美洲人的成分从单一走向多元。欧洲白人、非洲黑人和原美洲土著人,他们带着各自的传统文化的烙印开始了在一个新美洲的共同的生活。这里要提到的音乐剧中非常重要的音乐成分––黑人音乐。它是音乐剧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

一。黑人音乐包括黑人的灵魂乐、布鲁斯、爵土乐等。特别是布鲁斯、爵寸;乐,可以说完全是黑人对音乐剧乃至于对世界音乐的一大贡献。爵士乐完全是黑人心灵的音乐。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北方获胜南方军队溃逃时,长期受尽压迫的黑人奴隶捡起了南军溃逃留下的乐器,自娱自乐,以此来抒发获得解放后的喜悦心情,爵土乐便由此诞生。在其初期,爵土乐的演奏者们是从未受过任何音乐系统教育的普通人,所以不仅没有欧洲古典音乐那样的严密体系,甚至连乐谱都没有,演奏起来十分自由,完全是靠各乐手之间的相互感应和密切配合来即兴演奏。黑人的灵魂乐是黑人的教堂音乐。黑人在长期非人的奴隶生活里,把自己无处可诉的苦难用音乐的形式唱给心中的上帝,借以得到心灵的抚慰。灵魂乐哀婉、激越、十分打动人心。黑人所特有的节奏型也为音乐剧增色不少。对于节奏,他们有一种天生的灵性,这可能是那广阔起伏的非洲大陆上、丛林中动物奔跑的蹄声以及大自然各类生物的天音所赐予的吧!黑人的节奏型丰富、动感,富于变化,充满活力。欧洲人来到美洲是作为统治者的形象,他们是先进文明的代表。从欧洲漂洋过海而来的文化、艺术,便成为一种时尚,对于有身份、地位的人来说,欣赏这类艺术便是他们与文明社会相通的一座桥梁。因此欧洲的轻歌剧、歌剧、芭蕾舞剧和娱乐性歌舞在建国历史较短的美国也十分有市场。音乐剧在整部戏的音乐结构和具体的音乐形象上,充分地吸收了歌剧艺术的营养,同时芭蕾的许多舞蹈语汇也被广泛使用。在演唱技巧上,有声乐基础和音乐修养当然是音乐剧演员的一笔可观的资本。音乐剧有着十分强大的吸纳能力,对于美洲的文化营养当然更不必说,像《艾薇塔》里"阿根廷别为我哭泣"中,南美音乐旋律与节奏的应用,和《西区故事》里表现波多黎哥人的音乐等。(由于南美的部分地区原属西班牙殖民地,在《西区故事》里还使用了许多西班牙风格的旋律和节奏型。) 2.西方"写实"主义美学标准的影响纵观西方戏剧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写实"主义的美学标准是其主流。对亚里士多德"模仿说"的进一步解释在文艺复兴时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