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化学

文化学

文化学
文化学

文化学

第一章:绪论

一.文化的界定

1.文化问题的提出:文化问题的提出是人类对自身的一种重新认识和发现,是人这一主体,关于对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环境、人与传统,人与历史、人与创造等各种具体或抽象问题的思考。

(1)文化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有问题都由不同时期、不同社会、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决定。

(2)文化决定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3)人是环境的动物:今天的文化就是怎样改造环境、适应环境,使环境与人类和谐相处、长久共存。

(4)传统决定着每一个人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道德伦理:传统是每一个文化类型得以延续的精华,没有传统的文化,就如同躯体失去了灵魂。

(5)人类是历史演化的产物:人类创造了历史,历史的演化进程改变了人类自身,人类伴随着社会演化发展而成长成熟。

(6)文化属于人类的创造:人类的发展就是文化创造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就是文化创造的进步。没有创造就没有文化发展的生命力。文化发展停止了,人类发展的进程也就停止了。

2.文化的定义:①.文化定义的主要观点:1.现象描述性定义:较为常用,特点:将文化内容进行罗列,因此非常具体,使一般人都易于理解文化内容都包括哪些方面和具体由什么组成。

2.社会反推性定义:特点:用人类的现有文明去比照历史上的存在形态,说明不同时期拥有不同的文明或文化,让人们透过不同时代的文化形态,理解文化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而向前推进的。

3.价值认定性定义:特点:从文化的意义、功用等方面出发对文化进行界定。

4.结构分析性定义:特点:认为文化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体系,每一个具体的文化内容都是这一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化不仅是表象,可能存在深层的意义或价值。

5.行为取义性定义:特点:强调文化的行为性和动力性,把文化视为一种具有动力特色的行为方式或生活方式。(这种定义表面仅关注生活方面,但实际上是文化被创造和被传承的最深层或最根本的原因所在。)

6.历史探源性定义:特点:把文化放到历史发展的层面上去认识,强调文化的群体性和群体赖以生存下去的知识。(历史或生活,尤其是其中形成的习惯性的行为方式,成为维护群体生活方式的必要条件,也是延续相同生活方式或创造新的文化生活的必要条件。)

7.主体立意性定义:特点:强调人这一主体在文化中的特殊作用和本质意义。

②.其它定义:1.训诂学定义的方法:对文化一词进行词义和语义学解释,目的是为了从历史角度来说明文化的性质。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从历史来源理解文化的含义,有一定的普遍性。其缺陷在于往往失之于泛泛而论,不能对文化的具体特征、文化的实际形态做出严格划分。

2 .学科性定义的方法:不同学科的文化定义与不同民族的文化定义,这些定义虽然大多数并不是专门适用于某一学科的,但是受学科视阈的限制,仍然有一定的针对性。

3.比较文化学的定义或跨学科、跨民族的文化定义:即跨越不同民族与学科,结合不同方法,来确定文化的定义。这里指的是跨越通常的学科界限,从不同的民族的角度来研究文化。③.文化的定义可归纳为六类:(1)记述的定义;(2)历史的定义;(3)规范的定义;(4)心理的定义;(5)结构的定义;(6)发生的定义。

延伸:关于分类问题的思考:第一种观点:认为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与精神产物的总和,这是对文化的基础层次也是总体性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各个民族中都是肯定的。

第二种观点:从主体活动角度,对文化的核心即它的决定性因素予以观念性的阐释。第三种观点:认为心理学与文化研究有关联,大多数人对这一观点并不太熟悉,主要以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为代表。第四种观点:把一个民族的文化看成是民族自我认证的产物,文化的构成是结构性的,这种观点的代表加拿大学者、著名文学理论家弗莱,他的文化观体现了结构主义思想。(文化结构可以分为不同层次。首先是基础层次,这就是衣食住行和风俗习惯,也包括男婚女嫁、言谈方式等。其次是中间层次,这是政治、经济、宗教、社会制度及上层建筑,这些成分决定了意识形态。这个层次就是所谓的传统文化,它是由历史所形成的。最后一个也即最高级的层次,是民族的创造力的表现,特别是文学和艺术。这是很具有民族特性的产物。)第五种观点:是卡西列的符号论,即从文化的工具特性方面来认识它,卡西列认为这种工具是符号。(简化式的文化表达方式:民族精神与思维模式——语言符号系统——社会生产和个体行为方式这其实是三种不同层次的结构,第一个层次是民族精神与思维方式,属于意识形态层次,它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主要构成,可以说是文化的内在要求,是文化的心理与意识层次。当然,这种文化层次不是凭空形成的,是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实践中形成的。第二个层次是人类活动的语言和社会关系,属于社会生活层次。第三层次是社会生产与个体行为方式,是人类活动的最基本层次。

3.文化的定义:所谓文化,就是人类在存在过程中为了维护人类有序的生存和持续的发展所创造出来的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的有形无形的成果。(理解:1.文化是由人类这一主体创造并享用的;2.文化是人类为了自身有序生存和持续发展而创造的;3.文化是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物质与非物质的器物、制度、思想、观念、道德、伦理等关系;

4.文化作为人类这一主体与存在物之间爱你的关系,既有和谐的,也有矛盾的;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既有制度的,也有观念形态的;

5.文化强调的是形成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既有历史的也有今天不再适用或消失了的,也包括今天还存在的或正在服务于人类的文化成果;

6.文化具有累积性可以不断累加,在发展中不断进步,促使社会有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迈进;

7.文化还具有加速独特性,促使社会获得越来越快的发展。)

二.文化学释义

1.综合性定义:文化学史研究人类文化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

2.研究对象:文化学以一切文化现象、文化行为、文化体系以及文化产生和发展演变的规律为研究对象。它从总体上研究人类的智慧和实践在人类的活动方式(包括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的表现以及发展规律(理解:1.从文化系统整体的共时态来看, 文化学主要研究文化的本质、属性、结构、功能、类型等问题。2.从文化系统整体的历时态来看,文化学主要研究文化的起源、积累、传播、变迁和发展的一般动因和规律。)文化学是通过研究文化系统的起源、本质、结构、功能、类型、传播与变迁,从而揭示文化的创造和发展规律。

3.研究目的:1.开展文化学研究是为了推动文化科学的发展,促进中国文化学理论和文化学科的建设。2.开展文化学研究是为了帮助人们正确了解文化发展的规律,自觉促进我国文化事业与产业的发展。3.开展文化学研究是为了帮助人们正确了解文化的有序发展与政治、经济发展和变革之间的特殊关系,增强建设新文化、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信心和决心。

4.开展文化学研究是为了帮助人们建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以宽容现实生活中各种不同文化类型的存在。

5.开展文化学研究是为了帮助人们深刻认识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独特财富、具有不可再生性的特征,增强人们珍惜每一种文化类型、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4.研究范围: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与人类和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的方方面面。

5.研究方法:1.调查法:又称田野调查或实地考察法,即在文化学研究中,进行直接的观察并获取资料进行研究的方法,也是文化人类学家最为重视的一种研究方法。田野调查最主要

的是观察被调查对象的生活,因此必须注意观察的客观性、全面性、深刻性、内在性、本质性。

2.文献法:通过查阅有关书籍、报刊、资料、手稿以及其他记载进行文化学研究的方法。

3.比较法:将一个民族或国家及以上区域的文化素材、文化现象,在不同层次上、不同范围内进行比较、概括、分类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文化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人类学的兴起

1.人类学产生的原因:一、文艺复兴运动之后,人们用理性思考问题的科学代替了中世纪占绝对主导的神学,文艺复兴后人类文化创造进入了一个加速度的时代;

二、地理大发现导致人们对不同人种、不同文化的认识水平的提高,从而最终形成了对人、对文化及其进化发展的思考;

三、欧美等一些国家实行海外殖民主义以及国内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需要。

2.人类学的构成:体质人类学、考古人类学、民族志(人种志)、文化人类学、应用人类学。二.文化人类学的发展

1.涵义:当代人类学中最具影响的学科,是人类学的主要分支。它主要研究人类创造的并由社会传承下来的技术、经济、社会结构、政治、法律、习惯、道德、宗教、艺术等内容,即以与人相关的所有对象和人类创造的文化为研究对象。

2.文化人类学的中心任务:解释人类群体文化行为的相同处和相异处,描述不同文化的特征和稳定、变化、发展的不同过程。

三.文化学

1.产生:文化学是文化人类学进一步发展演化的产物。(文化学与文化人类学的区别:①.二者不仅名称有差异,研究内容也同样存在差异。文化人类学是通过人所创造的文化去研究人类本身;文化学是通过文化现象来探讨文化的起源、演变、传播、结构、功能、本质,文化的共性与个性、特殊规律与一般规律等问题。②.从演变序列来看: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文化学。)

2.特性:①.整体性:1.作为一种综合性理论学科的整体性;2.最实际表现是其研究内容和范围涵盖之大,包括不同民族文化研究,也可以把不同学科的研究结合起来。

②.跨越性:1.指跨越民族文化的、文化类型的界限。2.文化学是跨学科的。

③.典型性:文化学研究的文化类型是具有代表性或典型性的,这种典型性可以用黑格尔学说关于普遍性与特殊性,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说明。作为一种代表性,各民族的差异也是存在的,这种差异并不是对立,更不是对抗。

④.通约性:文化之间能不能达到相互理解、相互交流,首先取决于不同民族之间文字和语言是否可以相互翻译与交流(后现代主义理论家认为文化具有不通约性,对与理性相关的语言、思维的同一性予以否定,这就等于把不同民族的思维与语言的同一性否定了。这种否定与历史上的种种文化不可通约论不同,以前的反对者聚集在理性的旗帜之下,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却具有反理性的性质。后现代主义者的目的并不是真的要完全否定翻译。因为翻译本身无法否定,就像无法否定写作、研究等具体行为一样,这是社会需要所形成的,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后现代主义者的目的在于否定理性中心,但是在其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却走向了全盘否定。)

3.文化学派别:

①.进化学派:理论核心:是文化进化论,试图用进化论的观点来说明人类的文化起源和发展。哲学思想基础孔德的实证主义和斯宾塞的社会有机论。(达尔文)

②.传播学派:理论核心:认为传播是历史发展过程的主要内容,全部人类文化史归根结底是文化传播、借用的历史。(F.格雷布纳【德】)

③.美国历史学派:哲学思想基础:实证主义和经验主义。认为只有具体的和经验的东西才是历史的、可靠的,人和抽象的和理论的东西都是非历史的、不可靠的。将人类学建成一门理论能够被验证的学科。主要观点:一是认为彼此相同的现象,可能有根本不同的来源和根本不同的作用,不是任何相同性都说明了“历史联系”或“传播”、“借用”。二是主张文化人类学的一般任务是“研究社会生活现象的总和”,通过这种研究来“构拟”人类文化和文明史。三是强调对具体事实的描述和记录,提倡“历史的方法”,反对摩尔根等人的“思辨方法”,重点研究特定民族的文化历史、事件特点和规律。不做大规模的理论综合和概括,只做小范围的实地考察,收集资料,作出记录,进行分析,做出归纳。四是把文化发展的原因归结为文化传播,吸收了传播学派“文化圈”的概念,进一步提出并阐释了“文化区”和“文化丛”的理论。(美国博厄斯)

④.法国社会学派(法国杜尔干)法国社会学派是近代法国文化研究领域出现的第一个学派,奠定了法国文化学研究的特色,被视为功能学派和结构学派的先驱,对英国、西欧、美国的文化学研究产生了一定影响。

⑤.功能学派:(苏联马林诺夫斯基)主要观点:

①任何一种文化现象,不论具体的特质现象(如工具、器物等),还是抽象的社会现象(如社会制度、思想意识、风俗习惯等),都有满足人类实际生活需要的作用,即都有一定的功能。他们中的每一个现象与其他现象都互相关联、互相作用,都是整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②文化是建筑在生物基础之上的,因此人要解决的第一个任务是满足普通的生物意义上的需要,如我们的衣、食、住等。人为了生存就必须创造一个新的、第二性的、派生的环境,这个环境就是文化。文化是一个有机体,由各个互相联系的文化要素所构成,其中每一个要素都起着一定的作用,完成着自己的功能。各文化要素功能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文化的性质、存在与发展的机制。

③重视文化的完整性,重视文化物质的功能之相互作用,重视部分对于整体、整体对于部分所起的影响。认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就是一张满足社会基本需要的互相联系着的网,其中的每一个现象都像生物有机体的每一个器官一样具有各自的功能。

地位影响:

功能学派对英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文化学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由于过分强调文化的整体性和功能性,忽视了文化发展动力和规律的问题,忽视了文化的动态分析。

⑥.文化心理学派(美国本尼迪克特)理论基础:

深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弗洛伊德所作的关于文化人类学的研究,为文化心理学对文化的研究提供了范本。

学派观点:

①用人们(尤其是个人)的心理特征来解释不同社会群体之间文化上的差异,把文化看成是心理活动的结果;

②认为人们的心理决定着人们的文化和社会状况,决定着民族的先进与落后、优秀与卑劣。

③认为只有心理素质完善、优越的民族才可能创造并拥有高级的文化,而心理素质不完善、不优越的民族只能创造和拥有低级的文化。现代世界危机的根源在于存在不同的文化模式。

⑦.新进化学派:学派贡献:新进化论学派的思想、理论和实践,为打破美国历史学派一统天下的文化学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美国莱斯利?阿尔文·怀特、朱利安·海内斯?斯图尔特)

⑧.结构主义学派:(克劳德·古斯塔夫·列维?施特劳斯)主要观点:

解释与研究文化,要注重寻找和描述其结构关系,即构成这一现象的内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一现象与其他现象之间的关系。

①认为文化是一个系统,文化学的研究就是对系统之间诸要素的分析,从混乱的社会现象和

文化现象中找出其结构关系。

②认为这种结构不是实际存在的社会关系,而是社会的无意识结构,即隐藏在实际社会关系背后的“深层结构”,且不能被观察到,只能通过文化研究者所建立的概念化模式才能被认识,该模式可分为有意识模式和无意识模式,后者比前者更重要。

③认为社会结构的某些模式根植于人类的心灵之中,社会和文化现象乃是人们心理过程的经验表现形式,是人们内在结构的缩影,起决定作用的是人们心理作用的下意识。

⑨.认知人类学派: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美国文化人类学者古迪纳夫提出,受认知心理学和结构语言学影响发展起来。

⑩.象征人类学派:又称符号人类学派。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一个重要流派。代表人物有吉尔兹、大卫·施内德。

第三章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一.文化的起源

1.文化起源的内外因:①.内因:1.生存本能:发达的前肢和灵活的大脑等生理条件是文化创造的前提条件。

2.劳动实践:劳动是文化起源的杠杆,文化随着人类劳动实践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劳动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是人类劳动实践的最基本体现。

3.语言产生:语言的产生,不仅是人类文化起源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人类文化得以累积、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基石。

4.思维能力:文化起源是与人类祖先初步性思维能力以及意识的产生相伴随的。初步性思维能力是人类文化起源的关键。

②.外因:自然环境:人类创造文化的活动离不开一定的自然环境,并始终受着周围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2.文化起源与人类起源的逻辑关系:1.文化是人类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文化的产生于人类的起源紧密相关。文化的产生,也是人类产生的过程。2.人类文化发端的漫长过程,是人类先驱不断超越其自然属性而逐渐演变为“现代人”的过程,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文化的起源即人类的起源。

二.文化发展与类型

社会类型的划分有4种标准:一是从生产方式和社会基本经济形态角度划分,二是从社会结构角度划分,三是从社会制度和阶级状况等角度划分,四是从生产技术和生计模式角度划分。

1.类型:一、采集—狩猎社会与文化(寻食生计模式)①.特点:1.社会结构简单松散,家庭是唯一明确的制度;

2.社会生活处于粗陋的平均主义状态。

3.群体内部成员之间互惠合作,同质劳动。

4.群体成员社会地位平等。5群体成员分享共同生活经验,持有相同价值标准,只存在自然崇拜,没有催生出对权威和神灵的崇拜。

.②,文化状况:1.已显示较强的文化思维能力。2.在狩猎、捕捞活动中,不仅制作的工具日趋精巧和复杂,还创造了相关的生活器具和时尚艺术品。3.开始对人生礼仪进行某种庄严思考。(生活简单平等,受当时特定的文化水平和现实需求能力所制约。)

二、园艺—游牧社会与文化:①.园艺社会特点:1.社会结构复杂化;2.文化内容的多样化;

②.游牧社会特点:1.社会结构更为复杂;2.文化内容更加丰富。

三、农耕社会与文化:①.特点:1.集约农业催生了社会不平的制度;2.促成文化与经济前所未有的繁荣。②.文化状况:催生出一部辉煌的世界人类文明史。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古中国等“四大文明区”在东西半球相继崛起,世界三大宗教相继产生。

四、工业社会与文化:①.特点:1.各种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导致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尤其是社会结构处于极速的大变革之中。2.人类社会文化生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3.世袭君主制度被相对民主的资本主义制度或其他社会制度取代。4.战争频度减少,但战争波及范围广、涉及国家多、破坏性更大。5.亲属关系在社会结构中被淡化,价值取向多样,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超过以往任何社会类型。

五、全球化时代社会与文化:①.特点:1.世界呈现出空前的现代性。2.资本、人员、技术、思想、信息等快速流动,人类文化异质性与同质性互渗现象愈益明显。3.人们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关注,越来越从有形的物态层面转向无形的技术、精神层面。②.全球化与本土化、文化同质性与文化异质性是不可分割的矛盾统一体。

三.文化累积与创新

(一).文化累积 1.涵义:文化累积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基本形式,是人类特有的创造文化、保存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再创造文化,使文化得以不断增长和丰富的能力。

2.文化累积的本质是文化传承基础上创造新文化((1)同质文化在流传过程中不断有新文化特质的渗入,文化成果在数量增加的同时,文化形态也更加多姿多彩。(2)人类文化创造力的累积导致的文化种类和文化产品的增多,或者文化结构的日益复杂化)2.

3.文化累积的意义:文化累积是人类特有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也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文化累积为文化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文化累积的过程同时又是文化发展的过程。)

4.文化累积的条件:文化累积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文化扬弃的过程。文化的保留和继承使文化传统得以形成,文化系统呈现出延续性和相对稳定性,文化累积因此获得前提条件;文化的辩证否定则导致文化的变异,为文化系统的更新提供永不衰竭的推动力,文化累积因此获得动力机制。

5.文化累积的途径:①.本民族内部的文化累积(既能充分发挥不同民族文化主体的创造潜能,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民族文化,稳定地按照适应民族需要的方向发展;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本民族的优势,创新发展文化内容和文化形态,增强本民族文化的竞争力。);②.吸收外来文化累积。相互传播、相互采借。(既有利于增加民族文化系统的新文化特质,又可以减少摸索付出的代价、提高民族文化发展的速度。)

(二).文化创新1.涵义:连续的文化累积和对外来文化的借鉴吸收而导致的文化创造。((1)新文化特质的产生、增加和扩大;(2)文化模式或文化类型局部的或根本的改变。)

2.地位:是人类全部社会生活赖以维持的坚实基础,是人类社会得以进步的根本保证。没有文化创新,就没有文化的发展,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发展。文化创新是社会与文化持续进步的最基本和最永恒的动力之一。

3.文化创新的动力机制:(1)人与自然的矛盾引发的文化创新动力机制【解决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生产方式的改进(a.提高了生产效率;b.促进了社会分工,催生了专业性的文化阶层;

c.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均获得增长。),二是生存空间的拓展(a.刺激了交通工具的演进;b.加强了文化信息的传播;c.新的生存环境需要创造出新的文化适应方式,导致新的文化类型产生。)。】(2)人的需求与现实的矛盾引发的文化创新动力机制。(3)人与社会的矛盾引发的文化创新动力机制。(实际上是社会成员与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4.文化创新的条件:(1)必须以一定的文化累积为基础。(2)必须符合一定的社会需要(3)必须有社会实践

5.文化创新的主要内容:(1)物质技术层面的文化创新;(2)非物质的文化创新。

6.文化创新的途径:(1)文化发明: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在原有文化基础上,为了满足和发展自身的需要,创造出新的物质文化产品或新的精神文化产品以及相应地创造出新的活动方式,包括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2)文化发现:是指通过人们的观察和分析,认识和了解到一种虽然在自然或社会中已经存在,但过去不曾为人们认识和了解的自然事实和社会事实。

第四章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功能

一.文化的结构

1.文化的层次:(1).物态层面(基础层或基本层):满足人类基本生存需要的那部分文化,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文化内容。

(2).社会层面(制度层和行为层):反应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那部分文化,包括社会关系、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社会规范、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文化内容。

(3).心理层面:满足人类心理需求和精神需要的那部分文化,包括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社会意识等方面的文化内容。

2.文化层次的意义:(1).不同文化层次的文化表达和满足了不同的文化需求。(文化的心理层决定了其他文化的选择和存在。基础层等具体的文化存在,决定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完全不同。)

(2).文化的层次性,也体现了文化存在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3.文化的形态:(1).物质文化:又称为器物文化,是人类在满足自我生存并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文化形态。(2).行为文化:是指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行为方式进行表达的文化形态。(3).制度文化:指通过规范的习惯或文字文本形式固定下来的,作为人们生产、生活典范的文化成果。(4).精神文化: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文化,一方面通过人类所有的文化进行传达,另一方面通过一些特殊的文化形态来直接展示人类的观念、意识、信仰、心里等需求。(精神文化是文化的灵魂和中枢,决定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文化的特色或差异,决定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决定人们的生活方式、道德伦理、价值观念、审美习惯和思维方式,决定和支配其他文化形态的存在。)二.文化的特征

(一)、自然性与超自然性的统一:1.自然性:(1)文化创造必须以一定的自然环境为条件;(2)人类作为文化创造主体具有生物本能属性。2.超自然性:(1)从人类文化的生成机制来看,文化既是人类改造外在自然(环境)的过程,也是人类改造内在自然(自身)的过程。(2)从人类文化的传承方式来看,文化是后天习得行为,非生物遗传,具有超生命有机体属性,即超自然性。3.统一性:一方面,人类依赖自然,利用自然,顺从自然,以自然作为文化创造的对象和创造舞台,同时也以其自身作为文化创造力的物质载体;另一方面,人类又能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自然,超越自然,发掘自然。

(二)、个体性与超个体性的统一:1.个体性:是指文化的实行方式。

(一是文化主体是由社会个体成员共同组成的社会群体,文化主体的总体创造力有赖于个体积极性的发挥。只有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形成群体的文化创造力。二是社会群体内部的文化创造能力存在着事实上的个体差异。这是由个体遗传和其“文化习得的过程”所决定的。三是社会成员一般是具有独立主体意识的个体,每一个体都有权选择自己喜好的生活方式,都有选择和享用文化形态的自由。)

2.超个体性:是指文化的存在方式。(一是文化的创造形式、文化的服务对象、文化的传承方式都离不开社会群体。二是个体文化类型选择总是有限的,个体文化行为总是受社会群体文化行为的制约。)

3.统一性:(1)任何一种文化创造活动总是表现为一种群体的社会实践活动。(2)个体创造性的发挥总是建立在时代发展和群体智慧基础之上。(3)个体生活方式和文化产品的选择自由总是有限的。(人类创造的物质、行为、制度、精神等文化形态,从本质上制约着人类个体的行为模式。1)人类个体从“自然人”到“社会人”,必须经过漫长的超个体性的社会文化的“濡化”。(2)任何社会成员其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也必然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制约。(3)社会成员的个体行为由于受到超个体性的民族文化或地域文化的熏陶而呈现出民族特性。)

(三)、普遍性与民族性的统一:1.文化普遍性的涵义与形成:①.涵义:是指文化为人类的基本生存、生产生活需要和社会组织服务的特性,不因种族、民族、地域、阶级、时代不同而有所不同。其本质体现为文化的人类共享性,这种共享是文化的外部共享。②.一是人类总体而言是人性普遍相同、需求基本类似,作为具有普遍生存意义的人类文化也必然具有某

种共通性。二是人类多样性的生态环境带有某种共性,基本生存条件或多或少相似,正是这种相似性导致人类文化必然具有某种普遍性。2.民族性的涵义与意义:涵义:①.是指文化所具有的民族间的差异性。本质上体现为文化的内部共享性。②.意义:一是导致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二是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内部凝聚力形成的基础。三是有利于打破种族界线。3.统一性:①.从生成方式上看:独立发明往往与传播(普遍性)、采借(民族性)相结合。②.从发展状况上看,文化累积和文化创新呈加速发展趋势,需要通过传播(普遍性),采借(民族性)来促进文化累积和文化创新发展;③.从内部成分上看:文化特质日益多元化。正是文化具有普遍性与民族性统一的特性,文化不仅为创造者享用,也通过学习、发展、传播等方式为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人们所共享。

(四)、阶级性与时代性的统一:理解:1.阶级性总是寓于时代性之中;2.阶级性不是绝对的,具有相对性;3.阶级性是衡量时代性的一个重要指标((1)文化阶级性的产生与文化的累积和进步相一致(2)文化阶级性的变化趋势是衡量时代文明进步的标志)4.阶级性并未随时代性的发展而消失

(五)、累积性与变异性的统一:1.累积性——文化发展的前提和条件:累积性是文化的固有属性,也是文化发展的前提和条件。2.变异性——文化发展的环节和契机;3.累积性与变异性——矛盾统一体:是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的统一,是文化发展条件与文化发展环节的统一,是文化发展过程中量变与质变的统一。正是凭借文化累积性与变异性的辩证统一方式,不断对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选择性借鉴和适应性调整等创造性累积,使之达到阶段性变异,进而达到文化系统的自我更新和文化内容的加速度扩充。

(六)、差异性与一致性的统一:1.文化的差异性

是指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且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具有别的民族文化所不同的某些特征。(1.文化差异,既可能存在于不同的社会,也可能存在于同一社会的不同群体。2.文化差异,表现为不同社会成员的行为习惯、社会规范、行为模式、价值标准等。)

2.文化的一致性

是指作为文化创造者与受用者的人类,虽有民族差异,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1.文化的一致性,说明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能为世界各民族所理解和采借;同时,人类有超越民族差异的共同的需求、利益、理想和文化价值。2.文化的一致性,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文化中最具典型意义的生活经验、精神风格、最具生命力的文化要素,都具有世界性的价值和意义。)三.文化的功能

(1).内容:(一)、满足需要:是指文化系统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在适应和满足个人及社会各种需要方面所体现的价值和作用。

(二)、认知功能:是指文化所具有的开阔人类视野、启迪人类思维、增强人类见识、提高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等独特作用。

(三)、引领功能:表现:1.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2.先进的革命理论、哲学思想对社会政治变革具有引领作用

(四)、规范功能:是指文化体系中的一系列社会制度、社会组织、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等对人类社会行为模式的制约、模塑作用。

(五)、凝聚功能:是指特定的文化对特定的人群所具有的聚合、凝结作用。((1)文化的结构不同,文化凝聚力的强度不同;(2)文化的内容不同,文化凝聚力的作用不同;(3)文化的凝聚功能,具有很强的抗异表现

(六)、调节功能:强调对人类行为后果的干预和调节,而文化规范强调对人类行为过程的规范和约束。(1.内涵和范围:(1)调控人与自然的关系;(2)调控个人与族群的关系;(3)调控个体之间(人与人)的关系与个体身心的平衡;(4)调控族群与族群的关系。2.途径:主要是法律制裁、社会舆论和道德谴责。

(2).文化功能的发挥

是人类展示主体性的过程【一是文化功能的发挥是人的主体性从潜能到现实的生生不息的运动。二是文化功能的发挥实质上是文化的不断创造。三是通过文化功能的发挥,人们逐渐扩大自己的活动范围,逐渐把自然界转化为对象世界,把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四是文化功能的发挥,改变了人与社会的关系。】

第五章文化与存在的关系

一.文化与民俗

(一).民俗:民俗是指民众的古老习俗、习惯、仪式、歌谣等文化遗留物。

1.社会文化的两个层次(1)大传统:又称官方文化、主流文化或精英文化,主要代表上层精英的文化理念、生活方式、道德伦理和思想传统,更多体现自上而下的、理性的文化秩序。(2)小传统:是指由乡民社区所代表的底层草根文化传统,体现的是乡土的、具有自发性的社会生活,体现了自生自发的民间秩序。

2.民俗的内涵:民俗,就是非官方的、存活于民间的“小传统”文化,它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整体文化的组成部分,被界定为“广大民众所创造的、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是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基本力量,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重要方式”。从广义上讲,民俗是一种生活方式;从狭义上说,民俗是对人的一种规范形态。

民俗的存在,从本质上来说,是为了给生活于其间的人提供一种为群体所接受的生活方式(一种重复进行的生活方式。)

3.民俗的分类:(1)经济民俗(2)社会民俗(3)信仰民俗(4)文艺民俗

4.民俗的特征:(1)、基本特征:集体性、模式性、传承性与变异性、地域性与民族性、口头性(2).民俗的主要特点:(一)民俗的产生是为了生活、生存。原始社会的祭祀、崇拜等民俗即作为直接的生存手段。(二)民俗的传承是以生活方式进行的。(三)民俗在传承中可能会失去原初含义,却仍能保持独有的生活方式。(四)民俗以群体认同、个体实行,并以强烈的独立性的生活方式展现自己的风采。民俗生活的独立性,构成了群体生活的共性,成为区别不同群体生活方式的标志。(五)民俗时常显示出文化意识的积淀。

5.民俗的文化功能:主要有规范文化行为,模塑文化人格,传承文化遗产,整合文化心理,调节文化生活环境

(二).民俗与文化的关系:联系:民俗是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在传承中得到群体的认同而被保存下来,并成为代表群体文化的一种标志。

区别:文化包容了不同层次人的生活方式,而民俗仅仅是一般民众(老百姓)的生活方式。文化是大背景,民俗是小文化,一种体现着民间个性的小文化。

文化是从本质上塑造人,民俗是从个性上塑造人。

二.文化与宗教

(一).宗教的涵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历史产物,也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人类独有的、古老的一种文化现象。本质上,宗教是对于超自然、超人间力量的神灵(或神圣物)的信仰与崇拜,是一种文化形态。

(二)宗教对文化的影响:宗教是一把双刃剑,宗教对文化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积极的,又有消极的。

(1)宗教对文化的积极影响(一)宗教发展了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的形式,促进了哲学的发展;(二)宗教发展了“善”的道德含义;(三)宗教对艺术(如绘画、雕刻、音乐、建筑方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四)宗教在某种程度上加快了人类文化的传播扩展,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一体化。

(2)宗教对文化的消极影响:(一)宗教鼓励人们脱离现实,屈服于自然,安于现状,服从命运。(二)宗教维护统治者的正统地位,鼓吹君权神授。(三)宗教祭祀及宗教活动浪

费社会财富,阻碍社会进步,宗教禁忌妨碍社会生产。(四)宗教与科学的对立,阻碍科学的发展与传播。(五)宗教对文化认同的排斥性,使得宗教成为民族、国家与地区之间冲突的导火索,是地区动荡之源。

三.文化与艺术

(一)艺术的涵义:是通过特殊符号加以表达的文化,是以文字、音符、色彩、线条和图像等作为基本构件,建构人们的审美情趣、审美意向和传达人们的情感世界的独特文化存在。(二)文化与艺术的关系:(1)作为特殊文化符号的艺术具有象征性(2)艺术的存在具有超越时空性(3)文化的不同存在对艺术创造产生直接影响(一是文化的不同存在影响艺术创造的内容(这包括题材选择和主题表达等),二是文化的不同存在影响艺术的表现形式,三是文化的不同存在影响艺术创造的方式。)(4)艺术最终以艺术品的形式展现其文化(三)艺术的文化功能

(1)艺术中存在着对人类普遍的象征性能力的创造性运用,并且表达得更加丰富与深刻。(2)艺术在社会与文化中起着增强凝聚力和团结力的整合作用。(3)艺术与其他文化形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四.文化与经济

关系:1.经济与文化是一种同生同构的关系(共生:文化与经济都是为满足人类的需要而产生的,文化是从整体上满足需要,而经济从物质上满足需要。

同构: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两者从本质上来看是相同的;

互动:一定的经济结构必然有存在其中或建立其上的文化结构,一定的文化结构又必然以其特殊的形态表现经济结构的无限丰富性,并随经济结构的运动变化而变化。)

2.文化与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经济的繁荣能够带动文化的兴盛,但文化的繁荣并不必然的以发达的经济为依托。)

3.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与文化一体化

五.文化与政治

关系:1.政治与文化的联系是历史的、必然的。2.政治生活与宗教生活经常是一体的。3.政治决定文化的发展。4.人类文化发展促成了制度的出现(制度影响文化的发展。制度与文化的影响是互动的,制度影响文化,反过来文化也会影响制度。)

六.文化与符号

1.文化符号的涵义:是指代某种事物或表达某种意义的标记或记号,是人类借助语言和其他非语言形式来表达复杂多样文化内容的一种方式。(是人类复杂思维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作用的产物,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抽象性。)(

2.文化的符号性:(1)人类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是以符号为基础的;(2)所有人类文化都具有符号性(从物质形态文化的符号性来看,这类文化是人类物质活动的直接结果。从社会关系形态文化的符号性来看,这类文化是满足人类社会需要而产生的,其存在和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对人的发展产生各种外显和内隐的价值作用。从精神形态文化的符号性来看,这类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成果。)

3.文化符号系统:(1).语言符号系统:语言是所有符号中最为重要的符号,也是人类文化中最为久远也最为复杂的符号体系。(①语言产生的重要意义(一)语言的创造使人开始与自然界的其他动物区别开来。(二)文字的产生使人类文化由蒙昧进入文明阶段。(三)语言不仅是文化的符号,而且是人类进入文化世界的主要向导。②语言的重要功能:(一)思维和记忆的功能。(二)交际和传递知识的功能。)

(2).非语言符号系统(一)非语言符号系统涵义:是指人类在交往过程中除语言之外的能表情达意的各种外在的、具体的形态标记。

(二)类别:①体势符号:又称体态语言,是人类所具有的脸部表情、手势和姿态等身体动

作所表达的文化符号意义。②实物符号:实物,是指人类创造的生活中的固定的事物,由于这种事物被赋予了文化价值,所以它具有符号意义。(特性:一是具有相对静止的固态属性。二是具有时代变迁性。三是文化意义大于实物本身。四是实物符号是文化的载体。)③艺术符号艺术作为文化创造物,同样是一种符号。任何一件艺术品一旦形成,便具有一般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功能。(能指功能使它与其赖以产生和存在的现实世界发生联系,所指功能使它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意义。)

(三).特点:1.连贯性:非语言符号“则相互连贯,并形成一个色带(色彩)和范围(声音)。”就是说,非语言符号没有很强的数位性,它传播信息时,只是在一连串的符号中着重突出某个符号,而该符号的表述并没有固定的位置,而且它总是与语言符号或其他表达方式结合在一起,很少单独出现。因此,它也可称作连贯符号。2.相似性:非语言符号与指称对象之间具有某种相似性,因为它是把客观事物符号化3.通义性:非语言符号,几乎可以称之为“世界语”。非语言符号与实物之间的相似性可以产生出举世通用的意义4.协同性:各种非语言符号在传播中“是相互关联、互为依托、协同一致的。如果它们不是这样,你的意图就要受到怀疑。”除了单幅图片,现实中的非语言符号都是协同传播、同时送出的。5、即时性:语言符号总是经过一定的思考方才输出,非语言符号往往未经思考就立即作出条件反射式的传播。6、真实性:言语是行为的指标,眼睛是心灵的符号。人浑身都可遮盖,唯独面目无法掩饰。因此,除非训练有素的演员,一般人很难以非语言符号骗人。

(3)综合符号系统:是一种包括语言符号系统和非语言符号系统,并对两者进行有机融合的综合结构式的文化符号系统。

4.文化象征:(1)象征就是用具体的媒介物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文化就是象征和意义的体系。

(2)象征的特性:①象征是形态性与表意性的结合;②象征表意性具有任意性和约定性;

③象征表意性的外延要远远大于其形态性;④象征具有普遍性、多样性、多义性。

(3)象征的分类:①综合性象征;②表达性象征;③信息性象征;④规范性象征;⑤强化性象征。

七.文化的时间与空间

1.文化的时间观:(1)时间观的多样性:(一)原因1.人类最早的时间观念来自于对自然环境的了解和认识。而对自然环境的了解与认识的角度不同造成了时间观的多样性;

2.文化中的时间不都是一样的,不同的年、月、日的文化价值与意义不完全相同。

(二)表现:1.生产活动的时间规律深刻地渗透到社会结构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逻辑和世界观。2.不同宗教有着不同的时间观。(佛教/伊斯兰教)3.现代时钟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工业社会的产物。

不同的文化时间表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下发挥着各自的文化功能,表现出多样性与复杂性。(2)文化层:文化层是文化元素在特定的空间中进行历史累积的结果,展示的是相似的文化元素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进行层层叠加的过程。(是文化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工具性术语,既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和可比性,也有助于对某些文化元素从萌芽、发展、演化、式微或衰亡的基本脉络进行“历时性”的鉴别与梳理。

2.文化的空间观:

(1)文化生态:①主要研究社会文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里的环境既包含自然环境(物理、化学、生态环境),也包括人造环境(及人类的社会文化环境)。②主要理论:一是环境决定论,认为环境对文化具有决定性影响。二是环境可能论,认为环境没有决定文化,只是一类限制性或选择性的因素,设定了某些文化现象能够发生的界限。三是文化生态论,又称为“二元对立关系论”,认为文化与环境之间是相互选择、调适、对话和相互概念化的结构关系,不同区域文化和环境的相互影响程度有较大差异。③研究方向(1)生产技术或工具

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2)生产技术与人的行为方式之间的关系。(3)行为方式对文化其他方面的影响。

(2)文化圈:①涵义:一定区域内具有历史相关性和分布普遍性的现象(拉策尔)

②“数量标准”:如果两个地区相似文化元素的数量越多,则它们之间的历史相关性更加容易确认。(弗洛贝纽斯)

③文化圈发展规律:①混合文化圈比独立纯粹的文化圈新;②混合文化圈中,融合度高的文化圈比融合度低的文化圈古老;③当两个文化圈接触,一方割断另一方时,在割断地区,割断的文化圈要比被割断的文化圈新;④两个文化圈完全重合的情况下,以零散的文化要素残存可以察知,其原有的文化圈更加古老。

(3)文化区:(一)涵义:是研究文化空间的最小单位,其基本含义就是指具有特定文化丛的地理区域。(内容:①一定的文化特质具有集中分布在一定地域并被限定在该地域的倾向;

②一个文化区内的居民或部族,或多或少都拥有该区域共同具有的文化特质,尽管其文化并不完全一致;③在一个文化区内,若干部族拥有该区域全部文化特质,他们的文化是该区域文化的典型,形成区域的文化中心;④文化中心以外的部族只拥有较少的文化特质,其拥有数量与他们距离文化中心的远近成反比,并依次递减;⑤居住在区域边界附近的诸部族,拥有混合文化和边缘文化,其文化特质来源于两个以上的文化中心。)

(二)文化区的划分:划分文化区域的前提是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八.文化与教育

1.社会化:(一)涵义:是指通过各种教育方式,使自然人逐渐学会社会知识、技能与规范,从而形成自觉遵守与维护社会秩序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取得社会人的资格的教化过程。(二)特征:(1)社会强制性(2)个体性(3)终身持续性

(三)途径:(1)社会教化;(2)个人内化;(3)大众传媒

(四)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1)继续社会化:一是进一步接受社会的文化传统和生活经验,二是接受新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模式。

(2)再社会化:指个体从一种生活方式向另一种生活方式进行较快转变和适应的过程。(五)关键:(1)认同(社会化的前提和基础)(2)接受(认同的后续行为和实现社会化的必由之路。)

社会化是个体学习和掌握社会各种思想、行为、价值规范和文化体系的过程,是文化的一种传递方式,其结果就是文化的继承和社会人的实现。

2.教育:(1)与文化的关系:①教育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时时处处受到文化的制约。②文化的民族性影响着教育的本质特征。③文化的传统性与时代性决定了教育的内容。④文化与教育双向互动,有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化传承和创造。

(2)教育的文化功能:①教育促进文化的保存与延续;②教育促进文化的传播;③教育促进文化的创新④教育与“文化识能”的关系(文化识能,是指在教育的文化传承过程中,一个人所学到有关所处社会中的“背景知识”之娴熟程度是否足以让其与社会中的其它人进行沟通。)

第六章文化传播、变迁与冲突

一.文化传播

(一)内涵:一个群体的文化要素流向另一个群体,并被融进后者自身文化的过程和结果。(二)特征:文化传播具有选择性特征(选什么/怎么选)

(三)约束条件:习惯会成为接受与传播的障碍,传统的惯性力量会束缚新文化要素的传播。(四)文化传播的模式

1.直接接触模式:①商业活动;②人口迁移;③留学教育;

2.媒介接触模式:①传统媒介;②文化使团;③大众媒体;

3.刺激接触模式:某一社会或某一集团掌握了某项知识以后,刺激了另外一个文化群体,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意志、创造灵感、创造活力,是指发明或发展出某种新的科学技术。(五)文化传播的意义:①促进了文化的多元性与同一性;②提供了文化发展的动力。二.文化变迁

1.内涵:任何足以影响文化内容或文化结构的变化。意味着原有文化模式中的大多数内容与结构在质和量上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已经变成或正在转向另一个新的文化模式,这个新的文化模式的内核与原有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是文化模式的变化,文化不仅从形式上发生变化,内容和功能都会发生重大变化。)

2.原因:(1)内部因素: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民族的内部变化引起的变迁。(2)外部因素:是指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变化引起的变迁。(3)内外因共同作用:引起文化变迁的内外因素通常是相互影响、共同发生作用。(从引起变化的力量来看:①社会生产方式的变更;②文化内部的矛盾与分化;③生态环境的变化;④外来文化的影响)

3.类别:①无意识的变迁;②有意识的变迁【渐变(自然/有计划)/突变】

4.模式:①文化进化:指一个时间上的持续过程,这个过程具有累积性和进步性,经由此过程,文化现象便系统地组织起来发生变迁。(关注文化现象/大体上是进步的)②发现和发明:只有新发明的事物得到了社会的广为接受和积极应用,并促使文化系统的其他方面发生相应变化时,才会出现文化变迁。③传播和借用;④文化丧失:是指某些文化要素在文化变迁中消失。(两种形式:替代性的丧失和非替代性的丧失。)⑤文化涵化: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化群体由于持续接触,造成一方或双方都发生了大规模的变化。(形式:强制性涵化和非强制性涵化。)

5.规律:①由量变到质变;②由器物到观念;③由自发到自觉

三.文化冲突

1.内涵: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化群体由于文化模式中存在较大差异,产生了文化认同上的障碍,在相互的接触中产生了竞争,继而导致文化间的交锋、紧张与对抗状态。

2.特征:①持续渐进性;②内在间接性;③全面交融性

3.原因:①根本原因:文化模式中的深层结构。(一是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文化,具有不同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二是有些民族具有狂妄自大的特点,三是当两个国家、地区或民族的经济、政治力量存在较大差距。)

4.表现形式:①区域文化冲突;②民族文化冲突;③宗教文化冲突;④阶级文化冲突;⑤代际文化冲突;⑥东西方文化冲突

5.结果:①同化;②融合;③分化

6.意义:(1)是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文化变迁的重要机制(2)有助于不同文化的比较促进文化自觉(3)有助于促进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共存

第七章文化的主流、支流和传统与现代

一.文化的主流与支流

(一)文化的主流

1.涵义:体现着时代的主导思想、支配着文化的前进方向、占社会统治地位的文化。(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总是起着主导与引领作用。通过文化主流,可以认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念,可以建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念。)

2.特征:①主导性:指其所具有的占统治地位的特性。②前沿性:指主流文化与其他文化形态共存的过程中,从本质上所具有的站在其他文化前沿、引导其他文化向前发展的突出的时代性特征。③普遍性:指文化主流在文化领域中存在的普遍性和影响的广泛性。④制度性:指主流文化基本上都是以制度文化的形式出现的,从而规范着其他文化顺应主流文化的发展。

(二)文化的支流

1.内涵:是附属于文化主流的文化形态,或者是对文化主流起一定辅助作用的文化形态,或者是反对主流文化的文化内容。

2.意义:亚文化给社会文化提供了多样性和灵活性选择。

(一是亚文化的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多种多样的存在形式,在很多情况下是主流文化不可替代的。二是亚文化的丰富多样性使社会文化变得复杂和变化多端,而复杂和变化多端的社会形态又反过来给文化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促使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进步与发展。三是亚文化的多样性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多样化,四是亚文化的存在是建立良好的文化生态的必要条件。)

3.特点:①附属性:指亚文化在文化存在过程中的非主导作用。(一方面,依附并顺从主流文化的存在;另一方面,有时也存在与主流文化对抗的现象。)②民间性:指它的形成和存在方式都是非主流和非官方的。③特殊性:指其具有许多个性特点。④生活性:指文化支流存在于生活之中,是与文化主流区别开来的最重要特征。

(三)文化中心与边缘

1.文化中心:①涵义:指一个文化区特有的文化特质最集中、处于主导地位且有向周边辐射功能的部分。(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国家文化中心:都城;世界文化中心:发达国家)

2.文化边缘:指一个文化中心区的边缘地区,处于次要的、被支配的、受容的地位。(区域文化边缘:农村;国家文化边缘:外地与边疆;世界文化边缘:发展中国家)

二.文化的传统与现代

(一)文化传统:1.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传统文化”是指过去时态的文化,是相对于现代文化而言的概念,是过去的一切文化现象。

“文化传统”是指在历史中沉淀下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要素,是历史文化中影响深远,以致对现代仍有重大影响的内在因素。

2.文化传统特征:①稳定性:一是具有维系社会正常秩序的功能,表现出较强的生命力。二是产生了稳固的集体惰性,成为妨碍文化进一步创新与发展的阻力。②延续性;③内隐性:使文化传统持续地潜藏在人们的集体潜意识、价值观念等内在方面,并在特定的行为实践中体现出来,表现出不经意的道德评价;④兼容性;(中国传统文化特征:①强大的生命力与凝聚力;②重实际求稳定农业文化心理;③家族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

(二)文化的现代

1.现代性与现代化:①现代性特征:一是现代性体现为一个“世俗化”的过程,趋向对世俗生活的肯定;二是现代性体现为“理性化”,使人们摆脱蒙昧状态(a.在道德伦理上,表现为提供一种绝对的道德律令和善恶的价值标准;b.在经济上,表现为精确计算投资与效益之比;c.在政治上,表现为行政管理的科层化与制度化;d.在法律上,表现为司法过程的程序化;e.在文化行为上,表现为世俗化的过程。)三是现代性要实现的是人的“自由”精神。

②现代化:是指向某个中心不断靠近,逐渐变得和发达国家一样的“现代”。主要包括民主化、法制化、工业化、都市化、均富化、福利化、社会阶层流动化、宗教世俗化、教育普及化、知识科学化、信息传播化、人口控制化等。

3.现代化主要过程:①新技术的发展;②新农业的发展;③工业化;④都市化;

4.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既不能全盘西化,也不能固守传统

5.现代化的意义:存在着一种文化的内在精神,即充分保证人性的多元需求,享受最大限度的平等、自由和民主,在可能的范围内实现自我。

6.现代化的问题:一是将货币与利益的最大化视作唯一的社会准则。二是文化处于混乱与冲突、徘徊与犹豫、紧张与焦虑的过渡期。

7.现代化与文化发展:①现代化与本土化;②传统的再创造

第八章组织文化与文化管理

一.组织文化

1.组织:涵义:指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活动中,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建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或法人授权管理的正式机构或正式团体。(组织是一群人为了某个共同的目标在一起工作而最终形成的。)

2.组织文化:(1)涵义:是组织在其内外环境中长期形成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行为规范、制度规范和外部形象的总和。(理解:①结构稳定性:文化意味着一个组织某种程度上的结构稳定性。②深度:文化是组织中最深的那部分,通常不易察觉,植入得越深入的东西,其稳定性就越高。③广度:组织文化的影响面很广,且每个组织都有其自身文化。④建模或整合:组织文化能够将各元素建模或整合到一个更大的、由各种不同的更深层要素组合而成的范式或“完形”中。)

(2)组织文化的层次:指由外到内,从可看可感的、非常切实外显的表现形式,到本质的、不可察觉的基本假设,深深埋在底层。

①人工饰物(可见的组织结构和流程):是组织文化的表层,包括当一个人进入到一个新的组织面对不熟悉的文化时所看到、听到和感受到的所有现象。主要包括组织中的可视产品,②信奉的信念和价值观(策略、目标和哲学):这一意识层面的信念和价值观,能够预测许多可观察到的表层行为。判断是否有效的标准就是:当组织成员们遵守这些信念和价值观时是否感到舒服和不焦虑。

③基本深层假说(无意识的、视为理所当然的信念、知觉、想法和感受等):一个组织基本假设一致性的程度是屡次成功应用某信念和价值观的结果。组织文化的本质是建立在基本的深层假设模式之上的,一旦了解了那些基本假设,就能轻易地理解并合理处理其他更表面的层次。

(3)组织文化的类型:①基于个体与组织之间的基本关系维度和同伴关系维度可分为三种组织类型:一是强制性组织:个体实际上是因为物质或经济原因而被控制,所以必须遵守组织施加的任何规定。二是功利性组织:个体遵循“给一天钱,干一天活儿,公平薪酬,公平工作”的原则,所以会遵守任何必须遵守的规则;而组织常常会制订一些反文化的规范和原则来保护自己。三是规范性组织:个体积极实现自己对组织的承诺,因为组织目标与个体目标是基本相同的。②基于团结性与社交性或任务与团体构建维度:一是分裂型——两维度得分均低;二是图利型——高团结性,低社交性;三是共有型——高社交性,低团结性;四是网络型——两维度得分均高。③基于管理与劳动或给薪水和小时制维度:一是操作员文化;二是工程文化;三是行政文化;(如何协调三种亚文化的目标:既关注工作本身,面对环境中的变化,又能保持创新性,还能保持经济健康。)

二.文化管理

(一)定义:既是一种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又是一种系统的管理学说和理论,还是包括企业管理在内的组织管理的一种管理模式。(理解:(1)文化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既有别于以物为中心的管理思想,也有别于西方的人本管理思想。(2)文化管理是以文化竞争力作为核心竞争力的系统的组织管理学说和理论。强调组织文化建设,重视发挥文化竞争力的作用。(3)文化管理是把组织文化建设作为管理中心工作的管理模式,即文化管理思想、学说和理论在现代组织的管理实践方式。)

(二)理论假说:1.“以人为中心”假说:一是以人为中心进行管理,把人作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文化管理的根本标志。二是以人为中心是以现实的人作为出发点,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唯物史观基础上;三是坚持以人为中心,就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把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不断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对内以员工为中心、对外以顾客为中心)作为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2.“观念人”假设:一是观念人是“复杂”的人。二是观念人是“变化”的人。三是观念人是“主观能动”的人。

3.文化管理的人性假设: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强调以人为本,坚持把人作为企业管理和一切工作的中心,在实现组织发展目标的同时,把尊重人、关心人、满足人、发展人、完善人作为管理的主要目的。

(三)基本原则: 1.以人为中心原则:①管理工作千方百计调动员工的内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②摆正自身与组织和被管理者的关系。③尊重员工的人格,重视与员工的感情沟通和交流,注意发挥它们自我管理的积极性。要求把组织的发展建立在广大员工全面发展的基础上

2.价值观共享原则:①地位:文化管理的关键,就是培育和实现组织成员的价值观共享。②如何培养:一是确立组织的核心价值观。二是以核心价值观为标准选聘员工。三是建立起核心价值观的支持系统。

3.文化竞争原则:①地位:文化力是一个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建设优秀的组织文化是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②方法:(1)培育文化力;(2)塑造企业形象;(3)实施名牌战略

4.创新发展原则:①地位:以创新为动力,以创新为灵魂,是文化管理的重要原则,这一原则只有在文化管理模式下才能得到最充分体现。②表现:一、组织文化创新;二、组织与制度创新;三、知识与技术创新

5.系统优化原则:①涵义:系统的各个子系统或各部分应当协调均衡的发展,以实现系统的整体最优。②关键:坚持人的全面发展这个最终目标的基础上,实现企业具体目标的多元化。三.组织文化的创建与变革

(一)组织文化的创建

1.组织文化的来源:一是组织创建者的信念、价值观和假设;(最重要)

二是团体成员随着组织的发展而形成的学习经历;

三是新成员和新领导所带来的新信念、新价值观和新假设。

2.过程:

(二)组织文化的变革

1.不同的阶段的变革机制:

组织发展阶段变革机制

创立和成长早期 1.通过普遍的发展与特殊的发展进行渐进式变革

2.洞察

3.文化内混合者的晋升

中期 4.从选定的亚文化中系统晋升

5.技术引导

6.引进外来人员

成熟和衰退期7.丑闻与神话的破灭

8.转型

9.合并与收购

10.灭亡与复兴

浅谈建筑类型学

浅谈建筑类型学 摘要:类型学是一种分析建筑的方法,通过对建筑类型学的不同发展阶段的研究、认识,可以使建筑设计师对特定历史的文化生活与真实的环境条件进行分析,从而设计出类似于以往而又不同于以往建筑形式的理想建筑。 关键词:类型学;建筑设计;方法论及现实意义 1建筑类型学的含义 “类”,即有种类、同类、分类、类别之意。我国古代逻辑中,“类”就已被作为推理原则的基本概念和手段了。所以,“类”也有相似、类推、法式的含义。现代词“类型”更加强调了其方法论特征。类型,指按照事物的共同性质、特点而形成的类别。性质特征相同或极其相近的群组为其主要内容。群组,是类型形成的前提条件,而不是单体。 类型概念是法国拿破仑时代著名理论家Q•德•昆赛(Quatremere De Quincy)第一次提出的。他认为:“类型”一词代表完全去复制或模仿一事物的意欲,而不是相同的形象,至今还适用。而意大利新理性主义建筑师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认为类型就是人类在其漫长的生活与艺术实践中,历史的、约定俗成的确定下来的各种形态和形态关系。它既原始,又新奇。由于它是人类共同创造的智慧结晶,所以它曾经也必将永远为人们所接受。因此,类型并不意味着对事物形象完全的抄袭和模仿,而是意味着某一因素的观念,是人们能够据此创造出种种绝不雷同的作品的概念。这也就是说,类型所模仿的总是感情和精神所认可的事物。类型决非等同于建筑师所设计出的形式,形式只是类型的一个变体。一种类型可以有多种变体,这就很好地解决了统一与多样的矛盾问题。 2建筑类型学的研究重点 类型学在建筑上研究的重点有3个主要方面:类型选择、类型转换及类型与城市形态关系研究。 2.1类型选择 它是创造过程的第一步。有时候,创造过程也就是类型选择的过程,选择时应该依据有特定文化背景的人们头脑中共有的固定形象,其过程往往是生活方式与建筑形式相互适应。 2.2类型转换 转换是结构的基本属性和构成方法之一。转换的最常见方式是在同一类型内

跨文化传播学重点

1.文化的主要特征: (1)。稳定性 特点相同、相似或相近的文化,组成了一个体系,虽然不断吸收新的养分,但整体特色不会轻易改变,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2)。共享性 凡文化都是一个群体或社会里的全体成员共同享有、共同遵守的,如语言、风俗、习惯、社会规范、行为模式以及社会价值观念等,都是该社会全体成员共同承认和遵循的。个别人的怪癖和偏好不为社会承认,不会成为文化。 (3)。流动性 文化一经产生就会被他人模仿,他人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并传递下去,从而出现文化流动。流动有两种形式:纵向流动和横向流动。纵向流动指人类将文化一代代地流传下去,所以任何一种文化都是日积月累、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同时每一代人在继承中舍弃传统文化中过时的部分,同时增加新的时代内容,因而也是不断扬弃的过程。横向流动指文化在不同地域、民族之间的传播,不同地域、民族之间的交流极大地促进了各民族社会的发展。 2.传播的基本要素:基本要素: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 3.不同文化应对人际冲突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可以划分为如下五种取向: 第一;回避。许多文化认为,冲突是应当尽量回避的,回避冲突的能力是成熟的表现,回避的方式可以是提出别的话题已转换对方的注意,或者干脆保持沉默,避开锋芒。如西班牙人。 第二;调节。这种取向侧重于发现,满足对方的需要而不是突出自己的需要,以避免冲突。如津巴布韦人在发表意见之前,总是希望知道对方想听什么,以避免直接表达意见分歧,并可以依靠对方的想法来调节自己的观点。 第三;竞争。这种取向是把冲突视为生活的必然,将竞争看为一种积极进取的品质,认为其能够有助于实现自己的愿望而不必受对方需要的左右。比较典型的就是希腊和以色列文化,公开辩论,口角争执是希腊人的生方式,以色列人直接鼓励对抗。——很多研究认为,这种取向可能是对二战前犹太人的调节取向的一种反叛。 第四;妥协。这种取向期望以妥协换取折中的结果,以最大程度的满足自己乃至双方的愿望。美国人比较会运用这种方式,即我得到了想要的,同时你也会觉得不是无功而返。而俄罗斯人认为这则是软弱的表现。 第五;合作。这种取向认为,每个人的目标和需要都应该得到尊重和满足,而合作以协商和平等的方式解决冲突的理想方式,因为解决问题的最终结果是实现双赢的目的。 4.社会互动主要包括五个要素: 行动者;社会目标;社会环境;社会规范;社会接触。 5.群体的一致性往往体现为_(从众性_)__________,通常,个体乐于受到所属群体的影响,特别是来自年龄群体、性别群体或民族群体的影响,进而满足从事社会活动的诸多社会和心理需要。 6.库利将自我定义为:——镜中之我。 他人的姿态充当了镜子的作用,从中可以看到并衡量自身;正如他们在社会环境中看待和衡量其他事物一样。只有通过社会互动,人们才能对自己以及与他人的关系有一种明确的认知,进而产生对自己的地位、形象、角色以及与他人关系的判定——这即是认同。 7.人际传播学者莎拉·特伦霍姆等将人际交往中的感知划分为四个步骤:

语用学

比喻metaphor 表达类expressives 表述句constatives 不可分离性non-detachability 不可取消性non-cancellability 不确定性indeterminacy 承诺类commissives 代码模式code model 等级含意scalar implicatures 地点指示space deixis 调节性规则regulative rules 动态语用学dynamic pragmatics 断言类assertives 对方修正other-repair 二元关系dyadic relation 发展语用学developmental pragmatics 反讽/反语irony 方式准则manner maxim 非规约性non-conventionality 讽刺sarcasm 符号sign 符号关系学syntactics 符号学semiotics 负面礼貌策略negative politeness strategy 负面面子negative face 负向转移negative transfer 概念意义conceptual meaning 功能语言学functional linguistics 共知common knowledge 构成性规则constitutive rules 关联/关联性relevance 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 关系准则relevant maxim 规定语法prescriptive grammar 规约含意conventional implicature 规约性conventionality 规则rule 含混ambivalence 含意implicature 合适条件felicity condition 后指用法cataphoric use 互补性complementarity 互动语用学interactive pragmatics 互明mutual manifestness 互知mutual knowledge 互指co-referential 话轮turn-taking 话语utterance 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话语意义utterance meaning 话语指示discourse deixis 缓叙meiosis 会话分析conversation analysis 会话含意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会话结构conversational structure 会话修正conversational repair 会话原则conversational principle 或然性probability 记号symbol 间接言语行为indirect speech act 交际目的communicative goal/purpose 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交际意图communicative intention 交际用意communicative force 交际原则communicative principle 近指proximal terms 经济原则principle of economy 旧信息old information 句法学syntax 句子意义sentence meaning 可接收性acceptability 可取消性cancellability 可推导性calculability 可行性feasibility 客观环境physical situation 夸张hyperbole 跨文化语用学cross-cultural pragmatics 离格deviance 礼貌politeness 礼貌策略politeness strategy 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 连贯coherence 两可性ambiguity 量准则quantity maxim 临床语用学clinical pragmatics 笼统性generality 论言有所为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逻辑语义学logical semantics 蒙塔古语法Montague grammar 面子face 1

社会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社会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调节论 社会文化理论认为,在个人与社会发展过程中,语言起到了不可忽视的调节作用。 (一)维果茨基(1987,转引自Mitchell and Myles,2004)指出,正像人类作用与物质世界一样,人类通过符号工具调节与他人的关系,调节自己的行为。这些符号中,语言是最重要的调节工具,是连接社会和个体的桥梁。 (二)调节论早期主要用于解释儿童心理的发展。从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来看,儿童是在社会环境中和他人交流,学会知识与技能,其中语言是他们的交流工具,起到了调节语言交际和调解人际关系的作用。 1、儿童认知阶段 客体调控(完全被环境左右)→他人调控(别人协助)→自我调控(能够控制自己的高级认知功能:记忆、注意、高级思维) →人类的高级认知是在参与社会文化活动中通过语言的调节形成的。

对于社会文化理论来说,学习过程也是在语言的调解下实现自我调控的过程。学习者通过第二语言与目的语者交流,参与外部的社会文化活动,不断地将外在的语言形式内化,直到成为自己思维的一部分。 二、最近发展区 (一)维果茨基认为,儿童发展水平有两个层面: 1、实际发展水平:儿童已经具备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潜在发展水平:还没形成,可以在成人的帮助下独立解 决问题的能力。 3、最近发展区: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二)维果茨基的观点,这些处在最近发展区的知识最容易被习得,所以教学应该走在发展水平的前面,激活位于最近发展区内的语言知识。 激活方法:社会互动(语言为调节工具) (三)维果茨基认为,通过社会互动,学习者不断接触到知识,并在指引下把外在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从社会层面内化为为自己的知识。 “支架”学习法:合作学习逐步达到独立学习的过程 核心:交流和互动中,教师等有经验的人通过指导性的语言帮助学习者发现知识的特征,使学习者克服困难,逐步搭建起自己的知识结构。

(完整版)语用学

语用学概论 (1)丈夫:我去办公室啦。 (2)妻子:老公,今天是星期天。 (1)父亲:今天哪儿也不想去。 (2)女儿:老爸,今天是星期天。 (1)下午踢球去吗? (2)晚上还有考试。(昨天把腿拉伤了。) (1)小王:怎么样? (2)小李:资料都拿走了。 (1)老师:现在几点了? (2)学生:路上自行车没气啦。 第一讲什么是语用学 一、语用学的起源 ?“语用学”术语的提出 1938年美国哲学家莫里斯在著作《符号理论基础》(Foundation of the theory of signs)中首次使用了“语用学”这一术语(Pragmatics)。这个术语是莫里斯参照pragmatism(实用主义)和pragmaticism(实效主义)创造出来的。 符号学(semiotics)包括:句法学(syntax)、语义学(semantics)、语用学(pragmatics)三分。 句法学(Syntactics or syntax)研究“符号之间的形式关系”; 语义学(semantics)研究“符号及其所指对象的关系”; 语用学(Pragmatics )研究“符号和使用者的关系”(Morris,1938) 《符号、语言和行动》(1946 ) 语用学是符号学的一个部分,它研究符号的来源、应用及其在行为中出现时所产生的作用或效果。 ?语用学与符号学 ?语用学与语言哲学 自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皮尔斯、莫里斯和卡纳普等把语用学作为符号学的一部分,其研究仅限于哲学,这可算是语用学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以希勒尔、奥斯汀、塞尔和格赖斯等为代表的语言哲学家对言语行为和会话含意理论的探索,使语用学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他们的研究成果基本上奠定了语用学的理论基础,这可算是语用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此时的语言学研究仍限于哲学范围内。正式因为哲学家对语言的探讨,为70年代语用学成为语言学的一门独立学科准备了条件。70年代以后,特别是1977年在荷兰正式出版发行了《语用学学刊》以后,语用学作为语言学的一门新兴学科才得到确认。 ?语用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标志: ?1977年,《语用学杂志》(Journal of pragmatics)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正式出版发行; ?1983年由列文森(Levinson)所编著的第一部语用学教科书《语用学》问世; ?1986年“国际语用学会”正式成立。 (沈家煊,1996) 二、语用学的发展 ?1、语言研究发展历史: ?20世纪初:结构主义语言学—50年代后期:转换生成语法理论—70年代初:语义学研究(引入语 境概念,为语用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归纳为:形态——句法——语义——语用几个阶段。 ?发展缘由

22-金庸小说中的武学

倪匡在《我看金庸小说》中说:“金庸小说中的武功描写部分当然精妙绝伦,但比起其他精彩部分来,似乎不必专门提出来详细讨论了。”而我这篇文章恰恰要专门讨论金庸笔下的武器和武功。 梁羽生认为,武侠小说可以没有武,但不能没有侠。这话无疑是不错的,但忽视了“武”在武侠小说中的重要性。金庸小说中的“武”对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以及阐明作者思想都有重要作用。 金庸笔下的武器 金庸小说中的绝顶高手是不用武器的,这代表 了金庸对武器的态度:武功和武器之间,武功是第一位的,武器再强也只是辅助工具。这与其他武侠小说家颇有不同。云中岳常在武侠小说中提到高手过招,若武功只在伯仲之间,武器就成了决定胜负的关键。而金庸则在《射雕英雄传》中写到:高手之间过招,是否有武器根本没什么区别。金庸的这种写法充分体现了高手对自己身体的极大自信。 武侠小说中的主流武器不外乎刀剑。刀和剑绝对是不同类型的武器。长期的战争实践证明,刀才是最适合实战的攻击性武器。云中岳等小说家都擅长写刀客,出刀刚猛霸道、无坚不摧。剑则不然,剑更多是一种装饰品,代表主人的贵族地位。不过金庸的武侠世界中,大多数江湖人物都是使剑的。 剑乃百兵之祖,金庸笔下的剑法五花八门,其中最富深意的当属剑魔独孤求败的藏剑。独孤求败应当算是金庸笔下的剑法第一人。他不但剑术通神,而且常有人认为其剑道的境界也代表了人生的境界。 “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这是独孤求败的第一个境界。20岁前,他初生牛犊不畏虎,仗剑独行,初入江湖。这也代表了每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年少气盛,只凭一腔热血闯天下。 “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乃弃之深谷。”此时的独孤求败剑术已有小成,但仍未能收发自如,以至“误伤义士”。这似乎展示出一个青年虽已闯出一片天地,却尚未能真正领悟人生、把握生活。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此时独孤求败已经初悟剑道了。金庸《神雕侠侣》中的杨过也用此剑。文中写他练剑是在海边与海潮相抗,练到随心所欲,神功大成。步入中年后终于做到举重若轻、大巧若拙。 “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此时的独孤求败才算剑道大成。不受武器所限而发挥剑法威力,甚至摘叶飞花,身边一切无一不是伤人的武器。这也喻示着一个人经历了各种苦难和经历之后,终于渐渐进入人生最高境界,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金庸小说中的武学文/ 吴俊逸 /

普罗提诺神秘主义的类型学研究

普罗提诺神秘主义的类型学研究 内容提要普罗提诺是神秘主义大师,其宗教思想是典型的神秘主义,然而究竟是种什么样的神秘主义,学界却有着诸多的争论。普罗提诺的宗教思想和《九章集》的相关文本分析表明,其神秘主义类型既不是泛神论的,也不是一元论的,而是一神论的神秘主义。正是基于这种一神论的神秘主义,普罗提诺被尊为“西方神秘主义之父”。他既把希腊神秘主义推向了最高峰,同时也成为其后一切神秘主义的根源,对他之后的神秘主义,尤其是基督教神秘主义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关键词普罗提诺神秘主义类型与神合一基督教 〔中图分类号〕B50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5)06-0009-08 普罗提诺被称为“西方神秘主义之父”,①他及其开创的“新柏拉图主义是后来一切神秘主义的根源。”②然而,关于普罗提诺的神秘主义思想,尤其是他是何种神秘主义的争论却一直没有停止过。本文将依据普罗提诺的宗教思想和《九章集》③的相关文本对其神秘主义进行类型学研究和分析,以期厘清争议,确切把握他的神秘主义思想。这就需要我们首先对神秘主义及其特征和类型有个界说,然后才能准

确把握普罗提诺是何种神秘主义,也才能在此基础上去客观看待普罗提诺及其神秘主义的影响。 一、何谓神秘主义?与神合一 神秘主义(mysticism)在词源上还是比较明确的,来自希腊文mysterion,其词根为muein,④本意为“闭上”,尤指“闭上眼睛”。W?R? Inge在《基督教神秘主义》一书中,通过对神秘主义辞源上的详细考证,认为神秘主义所包含的意思就是对外界事物有意的闭上眼睛。⑤闭上肉体的眼睛,就是要使灵魂不受现象世界的诸事诸物的纷扰,专注于神或某种超验的实在而进入一种忘我的神秘状态,以获得至善、至美、至福的人生最高境界。然而要对神秘主义下一个确切且被普遍认可的定义则很难,“就像解释和评价它的意义一样意见纷呈,而各种看法又彼此冲突”。[美]爱德华主编:《哲学百科全书》,第420页。转引自王晓朝:《神秘与理性的交融》,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0页。在诸多存有差异的界定中,研究者大都认可神秘主义是一种超越的体验,是在一种神秘的直觉和静观中达到与神这里的神,“是指人类的这么一种观念,它的内容或对象可能被认为具有超自然的、超在的、精灵的、人格的、高于人的、无限的、绝对的、神圣的、神秘的、终极的(或根本的)性质,也可能被认为具有内在于自然的、泛在的、物质的、非人格的、有限的、相对的、非神圣的、非神秘的、非终极的(或非根本的)性

如何塑造不同类型学校的文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51395705.html, 如何塑造不同类型学校的文化 作者:章民 来源:《天津教育·下》2019年第04期 在学校文化的塑造过程中,校长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校长的办学理念、个人风格与学校文化息息相关,校长的任期也会影响一所学校文化的发展。对不同类型学校文化的塑造有不同的思路和方法。对一所面临危机的学校、对一所亟待开发的学校、对一所只欠东风的学校怎么进行塑造,使不同的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能够转型并创新发展。 “多数人影响着少数人,旧人改变着新人”,学校文化有定向作用、推力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等。它可以促进奋进心,提高生产力;可以营造和睦融洽氛围以提升团队协作,从而使沟通渠道更加畅通,并加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建设承诺精神,提高教师与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可以激励教职员工与学生的士气以增强学校的动力;也可以将注意力与日常运作聚焦于最重要及有意义的事。 一、对一所面临危机的学校。如何塑造学校文化。使学校重新发展 案例(一)学校情况:90年代开办,20多个班级的初级中学,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学习基础较差,逐年减少,道德品质也处下中下水平。教师平均年龄40周岁以上,基本处于职业倦怠状态,每天只是完成任务式地工作。学校领导一直末调换有超过10年,中层领导不积极干事,学校办学理念陈旧、课程无特色、活动项目单一。学校在社会上的名誉不好,被认为综合实力较差的学校,综合评定处于低水平。对于这种学校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工作: 1.危机管控。通过调查、座谈、视察等途径了解学校情况。在困难和危机面前,校长带头示范,中层领导紧紧跟进;实施行政领导首遇问题责任制;开展校级领导推门巡课制度等。从外到内地进行管控,慢慢改变现状。 2.抓紧学校的纪律,使其正常运作。在会议中强调学校的纪律,实行每天校长迎接教师上(下)班、学生上(放)学。在欢迎全体师生来校的同时,加强纪律管理。 3.给予教职员工团队不遗余力的支援。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教师们的总体情况,特别是教师们的特长、兴趣和困难,并给予不遗余力的支援,消除他們难言的苦恼,让他们在工作上没有后顾之忧。 4.改变学校、教师和学生,改变形象。在学校适中位置做一些文化宣传,突显学校的特色。鼓励教师对学校和学生要有信心,树立教师是学校的主人翁意识,集思广益,共同面对当下的困境。要求学生统一穿校服,强调仪容仪表,提升整体形象。

武术文化背景

对峨眉武术文化的探索 发布时间:2011-5-9 14:55:16 峨眉武术研究会汪键 四川乐山市桃园路138号(邮编:614000) 摘要:本文从系统的角度、试图较为客观的定义了峨眉武术文化的概念。以期达到对峨眉武术文化模块全面的动态提升。并从峨眉武术文化的历史发展、文化背景、本土武术文化、武术技击等方面给以佐证。 关键詞峨眉武术文化发散性无界外沿模块属性文化背景历史源流峨眉武术特点 问题的提出 在武术理论界,长期以来对峨眉武术文化的定义各说不一,有的以局限的地域为界,有的以狭义的武术技击为靶点,有的以几个单调的地方武术拳种固化等等,使峨眉武术在新的社会历史时期,难以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为此,本文对此进行了探索。 本文认为,峨眉武术文化的概念应是,以峨眉山为源心,以巴渝地域为发散性无界外沿模块,向世界辐射的一个具有相对特点、特色并在不断发展、变革的动态性武术文化种类,它具有养身、技击、医术、休闲、娱乐、历史文化载体的属性。 那么峨眉武术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源流是怎样呢? 一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武术沿革 据史记载,《山海经》中所说皇人、中皇、西皇三山即今之峨眉三峰。《五苻经》载:皇人住峨眉山北,绝岩之下,苍玉为屋,黄帝往授三一五牙之法(运用阴阳五行的学说修炼人体精、气、神的内功心法。据四川老拳师介绍,民间流传的“万法归宗”手抄本就讲的该法,它是有文字记载最早的武术健身运动),“三一者乃上皇首篇也,能得之者,万祸不能干矣。”,“轩辕黄帝曾来峨眉山求道,故皇人所居之地为皇人山。皇人即道家思想之祖李耳(广成子又称李老君),老君渡轩辕成仙。”并传授轩辕长生不老的内功心法。正史人曰《魏书、释志》载:“道家之源,出于老子。其自言也,先天地生,以资万类。上处王京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为飞仙之主……授轩辕于峨眉,教帝喾于禾文德……”。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正是因为峨眉山有“仙”、有“佛”、有隐居修炼的“高人”,从而演绎出峨眉武术内外兼修的神功。这就是峨眉武术发展的雏形。 从五帝到三国,道教因其练丹、巫术、强身健体和与自然的斗争,集团利益争斗的需要,与时渐盛的发展起来。为此也引来历代众多的帝王将相、达官贵人的求仙问道,以求延长寿命。 史载,周武王伐纣得到巴蜀之师的襄助,巴蜀武人英勇善战,武艺高强,并在战争中得到发展,从而奠定了峨眉武术技击发展的基础。由于社会矛盾的加剧,促使了人与人之间的争斗,也促进了峨眉武术在民间的发展。富豪贵族为显示自己财富、身价与娱乐等的心理要求,让其武士、下人和百姓等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搏斗、角力、手搏比赛,进而深化了峨眉武术的技击性。 为满足宫廷、贵府视、听觉感官的享受,把技击动作进行了艺术加工。在民间,应民俗、民风的延习,为消闲、娱乐的需求,把各种技击手段、方法、技巧,编织成流连生动的程序。

9、类型学

第六章类型学 第一节类型学研究:学术史问题 一、定义 它是一个特定的概念,特定的研究领域,指的是时空不一的文学现象在诗学品格上的类似、遥契、相近和相合。 其研究目标在于突破时间、地域、语言、文化的界限,去寻觅客观存在着的各民族文学所内在地共通的“诗心”与“文心”。,去发现那些诗学“通律”。 二、研究史 1、法国:比较文学学者对“类型学”比较关照表现出“开放意识”,如艾田伯P206 2、德国:比较学者的“类型学”思想堪称一种理论的自觉,如W·威茨P208 3、俄苏:“类型学”思想不仅拥拥有理论自觉,而且在实际运用中也最有成就。 主要观点及代表作: 1、亚历山大·维谢洛夫斯基 他在探索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的过程中,表现出对类型学的关照视角的偏爱。他毕生致力于构建一种科学的总体文学史的理论基石—历史诗学,试图把文学理论建立在对一切文学中重复的、可靠的现象的概括上。因而,他广泛运用了相似的文学现象的类型对比法,在比较关照中,必然会发现很多相似点和不同点。他认为找到相似点更有价值,正是相似点表现着某种共通的、可重复出现的东西,更接近事务的规律性。在相似点的背后可能隐藏着各种实质性的东西。 他在“历史诗学”领域的比较关照中推重“类型学”视界,对诸种文学现象在诗学品格上的“历史-类型学相似”的寻觅,作为一种带有方法论意义的价值取向,对日后的苏联比较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维·日尔蒙斯基(主攻西欧文学) 他在30年代就倾心于比较文艺学的方法论建设,在1936年发表的论文《比较文艺学与文学影响问题》一文中,批评西欧同行们把比较文学研究局限在“有直接影响关系”的文学现象上,而倡导“无历史接触”的“类型学研究”。 他还认为文学的比较研究包含历史发生学与历史类型学两大方面。他强调后者是文学比较研究中的重要角色。 而且,他还从“类型学”视界考察了作为国际现象的文学流派;对世界文学史进程中的这些文学流派进行了“历史类型学”意义上的比较关照。

文化社会学讲义

文化社会学讲义 授课教师:东北财经大学人文学院邓力铭 教学目的及要求:本课程为社会学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文化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特别是学会用文化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和分析纷繁的文化现象,增强学生对各种不同国家、不同类型、不同领域内文化的辨析能力和理解程度。 教学时数:36学时 教学方式:讲授为主,讨论相结合。 成绩评定方式:期末考试,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包括出勤、回答问题和提问,课堂作业)主要参考教材:司马云杰著:《文化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戴维·波普诺著:《社会学》(文化、宗教两章)第10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文化 一、文化的定义 1、狭义的文化——文化是精神现象及其表现形式,包括语言、文学、艺术、音乐等等多种形式 1、广义的文化(社会学的文化定义)——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 果,他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非物质的东西。 参考——人类社会所创造和共享的全部产品。既包括物质文化(人类创造并赋予意义的全部有形的制品)又包括非物质文化(狭义的文化) 3、“文化”与“社会”在概念上的不同 文化是社会所创造和共享的产品 ..构成 社会是创造和共享某种文化的相互发生作用的人.构成。 社会的定义——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教材P52) 4、“文化”与“文明”的区别 一切文明都是文化,并非所有的文化都是文明,文明是文化的高级阶段。 注意,“人类”、“人类社会”、“文化”这是彼此联系在一起的“三位一体”的概念,三者谁也不可能单独脱离其他而孤立存在。是人类创造了文化、而当人类创造文化的那一刻起,人才之所以为人,而社会正是由创造和共享了文化的无数个人构成的。 二、文化的的演进(人类的演进) 1、人类演进的历史:约46亿年前地球形成→约6亿年前生命在古代海洋中产生(由单细 胞到多细胞,无脊椎动物到有脊椎动物,鱼类到两栖类)→约4亿年前爬行类产生约1亿8千万年前哺乳类动物产生→约7千万年前灵长类动物出现→约3百万年前人类产生→约5万年前现代人形成→约1万年农业开始→约6千年国家出现→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进入现代社会。 2、人类在灵长类基础上进化演进具有了如下特点: ?、喜欢群居。?、智力发达。?、前肢灵活。?、喜用嗓音。?、直立行走。?、四季性交。 3、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也付出了许多代价。

跨文化传播学理论笔记(1)

跨文化传播学理论笔记 1、爱德华·霍尔的非语言传播理论 1955年在《科学美国》(Scientific A merican)发表了第一篇跨文化的非语言传播论文,即《举止人类学》(The Anthropology of Manners),通过日常沟通行文来分析文化。扩展此文章思路,形成通俗读物《沉默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他将文化看作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所习得的行为模式、态度和物质的总和”,并认为他从深层持续稳定地控制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也掩藏着人们行为方式的很多层面。 分析方法:通过定义文化的基本单位或“元素”(isolate),然后把这些元素联系到生物基础上,这样就能在不 同文化间进行对比,从而建立统一的文化理论。 核心意义:学习理解眼意识层面的交流过程,即理解我们的潜意识文化(unconscious culture),因为“理解和洞见他人心理过程的工作比我们多少人愿意承认的困难得多而且情况也严重得多。”霍尔所揭示的作为文化隐藏之物的无声的语言——声调、手势、表情、时间与空间等,无不蕴藏这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文化心理,尤其是非语言传播的文化无意识特点。 其他著作:《潜藏的层面》(The Hidden Dimension,1966)、《超越文化》(Beyond Culture 1976)、《理解文化差异》(Understanding Cultural Difference: Germans, French and Americans, 1990)等。 归纳出两种奠基性的跨文化传播学思想与方法: 1、将人类学对单一文化的研究扩展为比较文化研究,关注不同文化的人之间如何互动。最具启发的思想是:文 化是人类之间的联系纽带,也是他们与他者互动的方式。(这成为后来文化差异与互动研究的理论来源,如丁允珠的“面子协商”理论) 2、将文化研究从宏观视野转为微观视野转向了微观分析,其中最重要的是界定了文化的“基本讯息系统”(Primary Message Systems),即互动、联合、生存、两性、领土、时间、学习、消遣、防卫、利用,构成了对文化的立体化理解。其空间行为模式(proxemics)把空间当做文化的特殊表现方式,认为来自不同的感官世界中,一种文化中的人根据其文化感知模式而获得的体验会完全不同于其他文化。同时,在文化身份确认笼罩下的人们往往把他者视为他们自己的不可预测的、不可控制的一部分,从而形成交流障碍,为此,必须超越文化,把自己从潜意识中的文化网络中解脱出来。 2、霍夫斯特德的“文化差异的维度” 荷兰学者霍夫斯特德(Greet Hofstede)在20世纪70年代末,进行了一次迄今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文化价值调查研究,调查了66个国家117000位IBM员工

文化资源学试题题库

文化资源学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民俗文化资源特征的是(C) A 民族性 B时间性 C经济性 D社会性 2.根据文化资源形态划分,不属于文化资源类型的是(D) A符号意义的文化资源 B经验型的技能文化资源 C垄断性旅游文化资源 D学术性的专业文化资源 3.不属于历史文化资源表现形式的是(D) A历史遗迹B历史建筑C无形文化遗产D古代园林 4.下列不属于文化资源价值表现的是(D) A经济价值B历史价值C精神价值D人类价值 5.下列不属于文化资源评估基本原则的是(D) A科学性原则B客观性原则C可量化原则D宗教性原则 6.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文化价值成因的构成部分(D) A.原真性 B.存在性 C.非使用性 D.历史性 7.以下哪个选项是按照文化资源的基本形态划分的(A)A.符号化意义的文化资源 B. 历史性文化资源 C.物质文化资源 D.地域文化资源 8.(A)和(A)是文化智能资源的两个核心要素,智力成果和脑力资产共同构成文化智 能资源。 A.知识、智力 B.知识、科技 C.科技、智力 D.创新、科技 9.以下选项,哪个不是文化资源价值考量基础(B) A.资源价值论 B.需求层次论 C.环境价值论 D.劳动价值论 10.(A)是文化资源产权保护体系的核心部分。 A.文化利益分配机制 B.文化资源保护机制 C.文化资源的产权认定机制 D.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机制 11.根据文化的不同形态可以将文化划分为三种不同形态,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不符合的 (D) 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制度文化 D、社会文化 12.下列哪一项不是文化资源的价值成因(C) A、原真性 B、存在性 C、价值性 D、非存在性 13.下列哪一项不是文化资源评估的基本原则(D) A、科学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无宗教原则 D、不可量化原则 14.下列哪一项不是历史文化资源的特征(A) A、历史性 B、独特性 C、多样性 D、不可再生性 15.下列哪一项不是文化资源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D) A、保护意识薄弱 B、保护力度不够 C、保护缺乏科学性 D、保护积极性差 16.哪个选项不属于文化资源的资源特性( C ) A、生产性 B、非消耗性 C、不可再生性 D、稳定性 17.以下不属于文化资源四大类中的是( A )A、历史资源 B、技术资源 C、专 利资源 D、智能资源 18.以下不属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的是( B )

建筑类型学的研究与实践_杨跃华

图1 摘要:本文讨论了建筑类型学的类型与原型理 论,并结合湖南大学营造工作室多年的建筑实践介绍了营造工作室在类型学理论方面的探索。关键词:类型;原型;元设计 Abstract:ThepaperdiscussedthetheoryoftypeandarchetypeofarchitecturaltypologyandthenintroducedtheHunanUniversityConstructStudio'sresearchaboutarchitecturaltypologyonthebasisofyearsconstructpractice.Keywords:type;archetype;meta-design中图分类号:TU-0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8)06-0085-04 1类型 分门别类的研究方法古已有之,而所谓类型思想,则导源于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和《修辞学》,即在文艺思想上崇尚古典,重视理性判断,迷信规则的原则。然而将类型说移植到建筑学,始作俑者是维特鲁威。虽然他并没有针对类型运用于建筑设计中的具体理论,但是从他的《建筑十书》中我们不难看出古典主义文艺思想给他的影响①。用亚里士多德的方法,维特鲁威从建筑中分离出6个构成要素:法式、布置、比例、均衡、合式和经营,他提出建筑是“摹仿自然的真理”,并将摹仿归结为人的本性和行为,认为类比或比拟是建筑移植摹仿论后不可避免的方法。而建筑类型学真正以理论的形式进入建筑领域则是在18世纪新古典主义时期,法国一些建筑家进入建筑历史,将古典建筑的平面及立面整理出一些基本类型,以试图解决任何所遇到的景观、城市、个体各个层次上的问题。至此,类型仍然没有一个确定的概念,似乎 只可意味不可言传,FrancescoMilizia曾作过预见性的陈述:“任何舒适的建筑包括3个主要的条件:基地、形式和各部分的组织方式。”这似乎触及了类型的定义,但与类型本身还有很大的差距。 类型学可以简单地定义为按照相同的形式结构对具有特性化的一组对象所进行描述的理论。但这个定义似乎过于笼统。19世纪,巴黎美术学院常务理事德?昆西(Q.D. Quincy)在其著作《建筑百科辞典》中通过区别“类型”与“模型”提出了最具权威性的定义,他说:“‘类型’并不意味事物形象的抄袭和完美的模仿,而是意味着某一种因素的观念,这种观念本身即是形成‘模型’的法则……‘模型’,就其艺术的实践范围来说是事物原原本本的重复。反之,类型则是人们据此能够划出种种绝不能相似的作品的概念。就模型来说,一切都精确明晰,而类型多少有些 作者简介:杨跃华(1980-),男,湖南怀化人,湖南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建筑类型学的研究与实践 ResearchandPracticeofArchitecturalTypology 杨跃华 魏春雨YANGYuehuaWEIChunyu ①引自《建筑类型学》 ,汪丽君,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P11。

文化学

文化学 第一章:绪论 一.文化的界定 1.文化问题的提出:文化问题的提出是人类对自身的一种重新认识和发现,是人这一主体,关于对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环境、人与传统,人与历史、人与创造等各种具体或抽象问题的思考。 (1)文化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有问题都由不同时期、不同社会、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决定。 (2)文化决定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3)人是环境的动物:今天的文化就是怎样改造环境、适应环境,使环境与人类和谐相处、长久共存。 (4)传统决定着每一个人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道德伦理:传统是每一个文化类型得以延续的精华,没有传统的文化,就如同躯体失去了灵魂。 (5)人类是历史演化的产物:人类创造了历史,历史的演化进程改变了人类自身,人类伴随着社会演化发展而成长成熟。 (6)文化属于人类的创造:人类的发展就是文化创造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就是文化创造的进步。没有创造就没有文化发展的生命力。文化发展停止了,人类发展的进程也就停止了。 2.文化的定义:①.文化定义的主要观点:1.现象描述性定义:较为常用,特点:将文化内容进行罗列,因此非常具体,使一般人都易于理解文化内容都包括哪些方面和具体由什么组成。 2.社会反推性定义:特点:用人类的现有文明去比照历史上的存在形态,说明不同时期拥有不同的文明或文化,让人们透过不同时代的文化形态,理解文化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而向前推进的。 3.价值认定性定义:特点:从文化的意义、功用等方面出发对文化进行界定。 4.结构分析性定义:特点:认为文化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体系,每一个具体的文化内容都是这一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化不仅是表象,可能存在深层的意义或价值。 5.行为取义性定义:特点:强调文化的行为性和动力性,把文化视为一种具有动力特色的行为方式或生活方式。(这种定义表面仅关注生活方面,但实际上是文化被创造和被传承的最深层或最根本的原因所在。) 6.历史探源性定义:特点:把文化放到历史发展的层面上去认识,强调文化的群体性和群体赖以生存下去的知识。(历史或生活,尤其是其中形成的习惯性的行为方式,成为维护群体生活方式的必要条件,也是延续相同生活方式或创造新的文化生活的必要条件。) 7.主体立意性定义:特点:强调人这一主体在文化中的特殊作用和本质意义。 ②.其它定义:1.训诂学定义的方法:对文化一词进行词义和语义学解释,目的是为了从历史角度来说明文化的性质。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从历史来源理解文化的含义,有一定的普遍性。其缺陷在于往往失之于泛泛而论,不能对文化的具体特征、文化的实际形态做出严格划分。 2 .学科性定义的方法:不同学科的文化定义与不同民族的文化定义,这些定义虽然大多数并不是专门适用于某一学科的,但是受学科视阈的限制,仍然有一定的针对性。 3.比较文化学的定义或跨学科、跨民族的文化定义:即跨越不同民族与学科,结合不同方法,来确定文化的定义。这里指的是跨越通常的学科界限,从不同的民族的角度来研究文化。③.文化的定义可归纳为六类:(1)记述的定义;(2)历史的定义;(3)规范的定义;(4)心理的定义;(5)结构的定义;(6)发生的定义。 延伸:关于分类问题的思考:第一种观点:认为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与精神产物的总和,这是对文化的基础层次也是总体性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各个民族中都是肯定的。

语用学参考文献

?1] 顾曰国. 使用者话语的语言学地位综述[J]. 当代语言学. 1999 (03)?[2] 姚小平. 索绪尔语言理论的德国根源[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3 (03) ?[3] 许国璋. 关于索绪尔的两本书[J]. 国外语言学. 1983 (01) ?[4] 岑麒祥. 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和他的名著《普通语言学教程》[J]. 国外语言学. 1980 (01) ] 顾曰国. 使用者话语的语言学地位综述[J]. 当代语言学. 1999 (03) ?[2] 姚小平. 索绪尔语言理论的德国根源[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3 (03) ?[3] 许国璋. 关于索绪尔的两本书[J]. 国外语言学. 1983 (01) ?[4] 岑麒祥. 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和他的名著《普通语言学教程》[J]. 国外语言学. 1980 (01) ? ?[1] . 《语言科学》稿约[J]. 语言科学. 2003 (03) ?[2] 余光武. 当代语言科学创新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暨《语言科学》创刊十周年庆典在徐州召开[J]. 语言文字应用. 2012 (04) ?[3] 丁邦新. 祝贺《语言科学》创刊十周年[J]. 语言科学. 2012 (06) ?[4] 余光武. 当代语言科学创新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暨《语言科学》创刊十周年庆典综述[J]. 语言科学. 2012 (06) ?[5] 侯精一. 贺《语言科学》杂志创刊[J]. 语言科学. 2002 (01) ?[6] 李宇明. 面向社会需求,发展语言科学[J]. 语言科学. 2002 (01) ?[7] 孙宏开. 贺《语言科学》杂志创刊[J]. 语言科学. 2002 (01) ?[8] . 《语言科学》2005年(总第14-19期)总目录[J]. 语言科学. 2006 (01) ?[9] . 《语言科学》2006年总目录[J]. 语言科学. 2006 (06) ?[10] . 《语言科学》2007年总目录[J]. 语言科学. 2007 (06)

道家思想对中华武术文化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道家思想传统武术文化道论气论天人合一论 论文摘要:中国武术之所以博大精深,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内部饱含着丰富的中国古代哲学理论和方法。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在其自身的发展中从道家思想中汲取了许多重要内容,对武术自身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从道家本体论与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关系的视角进行分析与探讨,对传统武术文化蕴涵的道家思想进行了分析。 一、中国传统武术与道家思想的发展渊源 1、道家思想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道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老子、庄子的思想为代表并包括秦汉黄老、魏晋玄学等思想的总称,其哲学的最大特点是崇尚自然、无为而治。道家思想从形成至今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曾为促进中国古代的政治、科学、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颗明珠,是中国四大国粹之一。武术经历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继承与发展,到现在仍然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原因就在于它生长于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华民族,受到深刻的中国哲学思想的影响,也就是说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为中国传统武术理论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才使得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体现出浓厚的民族特色。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其它事物有着密切的联系,当然武术也不例外。它的变化发展过程受到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尤其是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的影响,这些不仅可以从武术的运动方式、技术理论、训练手段中可以看出,而且在武术精神及其运动理念中也都深刻的体现出来。 2、道家思想是影响传统武术文化发展的核心思想 温力先生认为:“武术的民族特色不仅表现为中华民族对武技的理解和运用,而且也表现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包括思维特点、欣赏习惯、感情意志、理想道德观等等,这些不仅影响到了中国武术技术的风格特点,并且影响到了武术技术体系的形成”。所以要真正了解和领悟武术的精神,就必须深入的分析研究其内在包含的中国哲学思想文化内涵。中国几千年的哲学思想体系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儒家、佛家和道家,但是从这三种哲学思想的地位来看,道家思想的地位是最重要的。因此,可以说,道家思想是整个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是影响整个传统文化的重要因素。 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也有过精辟的论述:“道家对大自然的思考与探究,奠定了中国古代科学基础”。中国武术的各个方面都与道家哲学思想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道家思想是非常博大精深的,在各个发展时期的观点也不完全相同的,各个代表人物的观点也不尽相同,但是道家思想的核心是不变的,这就是道家的本体论。哲学中所说的本体论,主要是探讨何为万物之本源的问题,道家的本体论主要表现在道论、气论、天人合一论这三个方面,而这三方面是中国武术文化形成的主要理论基础。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国武术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道家思想的核心作用。 二、道家本体论对中国武术文化的渗透和影响 1、道论与武术的关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