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物理_复习:《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物理_复习:《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物理_复习:《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物理_复习:《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复习:《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明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思路;

2、掌握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两个物体碰撞前后的速度的测量方法;

3、掌握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学习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完成气垫导轨实验和斜槽小球碰撞实验的设计方法;

2、学习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归纳、总结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实验方案的设计,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并锻炼其思考的全面性、准确性与逻辑性。

2、通过对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能使学生灵活地运用科学方法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创新意识。

3、在对实验数据处理、误差处理的过程中合作探究、头脑风暴,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4、在对现象规律的语言阐述中,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体现了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可引伸到各事物间的关联性,使自己溶入社会。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

教学难点:速度的测量方法、实验数据的处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问题1、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动量守恒的条件是什么?

(二)讲授新课

实验方案一:气垫导轨以为碰撞实验

1、实验器材

气垫导轨、光电计时器、天平、滑块(两个)、重物、弹簧片、细绳、弹性碰撞架、胶布、撞针、橡皮泥等.

2、实验步骤

(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滑块的质量.

(2)安装:正确安装好气垫导轨.

(3)实验:接通电源,利用配套的光电计时装置测出两滑块各种情况下碰撞前后的速度(①改变滑块的质量;②改变滑块的初速度大小和方向③通过放置橡皮泥、振针、胶布等改变能量损失).

(4)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5)数据处理

1.滑块速度的测量:v =Δx Δt

,式中Δx 为滑块挡光片的宽度(仪器说明书上给出,也可直接测量),Δt 为数字计时器显示的滑块(挡光片)经过光电门的时间.

2.验证的表达式:m 1v 1+m 2v 2=m 1v′1+m 2v′2。

(6)注意事项

气垫导轨应水平

[典例1] 现利用图(a)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在图(a)中,气垫导轨上有A 、B 两个滑块,滑块A 右侧带有一弹簧片,左侧与打点计时器(图中未画出)的纸带相连;滑块B 左侧也带有一弹簧片,上面固定一遮光片,光电计时器(未完全画出)可以记录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

实验测得滑块A 的质量m1=0.310 kg ,滑块B 的质量m2=0.108 kg ,遮光片的 宽度d =1.00 cm ;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f =50.0 Hz.

将光电门固定在滑块B 的右侧,启动打点计时器,给滑块A 一向右的初速度,使它与B 相碰.碰后光电计时器显示的时间为ΔtB =3.500 ms ,碰撞前后打出的纸带如图(b)所示.

实验测得滑块A 的质量m1=0.310 kg ,滑块B 的质量m2=0.108 kg ,遮光片的 宽度d =1.00 cm ;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f =50.0 Hz.

将光电门固定在滑块B 的右侧,启动打点计时器,给滑块A 一向右的初速度,使它与B 相碰.碰后光电计时器显示的时间为ΔtB =3.500 ms ,碰撞前后打出的纸带如图(b)所示.

(b)

若实验允许的相对误差绝对值× 100%最大为5%,本实验是否在误差范围内验证了动量守恒

定律?写出运算过程.

[解析] 按定义,滑块运动的瞬时速度大小v 为v =Δs Δt ① 式中Δs 为滑块在很短时间Δt 内走过的路程

设纸带上打出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ΔtA ,则ΔtA =1f

=0.02 s ② ΔtA 可视为很短

设滑块A 在碰撞前后瞬时速度大小分别为v0、v1.将②式和图给实验数据代入①式得v0=2.00 m/s ③ v1=0.970 m/s ④

滑代入题给实验数据得v2=2.86 m/s ⑥

设两滑块在碰撞前后的总动量分别为p 和p ′,则p =m1v0⑦ p ′=m1v1+m2v2⑧ 两滑块在碰撞前后总动量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为 δp =????

??p -p ′p ×100%⑨ 块B 在碰撞后的速度大小为v2,由①式有 v2=d ΔtB

⑤ 联立③④⑥⑦⑧⑨式并代入有关数据,得δp =1.6%<5%⑩

因此,本实验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

练习1、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和气垫导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气垫导轨装置如图甲所示,所用的气垫导轨装置由导轨、滑块、弹射架等组成.在空腔导轨的两个工作面上均匀分布着一定数量的小孔,向导轨空腔内不断通入压缩空气,空气会从小孔中喷出,使滑块稳定地漂浮在导轨上,这样就大大减小了因滑块和导轨之间的摩擦而引起的误差.

(1)下面是实验的主要步骤:

①安装好气垫导轨,调节气垫导轨的调节旋钮,使导轨水平;

②向气垫导轨空腔内通入压缩空气;

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紧靠气垫导轨左端弹射架的外侧,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和弹射架并固定在滑块1的左端,调节打点计时器的高度,直至滑块拖着纸带移动时,纸带始终在水

平方向;

④使滑块1挤压导轨左端弹射架上的橡皮绳;

⑤把滑块2放在气垫导轨的中间;

⑥先 ,然后 ,让滑块带动纸带一起运动; ⑦取下纸带,重复步骤④⑤⑥,选出较理想的纸带如图乙所示;

⑧测得滑块1的质量为310 g ,滑块2(包括橡皮泥)的质量为205 g 。

(1)完善实验步骤⑥的内容。

(2)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 打一个点,计算可知两滑块相互作用以前系统的总动量为 kg ·m/s ;两滑块相互作用以后系统的总动量为 kg ·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试说明(2)问中两结果不完全相等的主要原因是 。

解析:(1)实验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放开滑块1.

(2)作用前滑块1的速度v 1=0.20.1

m/s =2 m/s ,系统的总动量为0.310 kg ×2 m/s =0.620 kg ·m/s ;作用后滑块1和滑块2具有相同的速度v =0.1680.14

m/s =1.2 m/s ,系统的总动量为(0.310 kg +0.205 kg)×1.2 m/s =0.618 kg ·m/s.

(3)结果不完全相等的主要原因是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有摩擦,使实验出现误差. 方案二:在光滑桌面上两车碰撞完成一维碰撞实验

1、实验器材

光滑长木板、打点计时器、纸带、小车(两个)、天平、撞针、橡皮泥.

2、实验步骤

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两小车的质量.

2.安装: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光滑长木板的一端,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的后面,在两小车的碰撞端分别装上撞针和橡皮泥.

3.实验:接通电源,让小车A 运动,小车B 静止,两车碰撞时撞针插入橡皮泥中,把两小车连接成一体运动.

4.测速度:通过纸带上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及时间由v = 算出速度.

5.改变条件:改变碰撞条件,重复实验.

6.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3)数据处理

1.小车速度的测量:v =Δt Δv

,式中Δx 是纸带上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可用刻度尺测量,Δt 为小车经过Δx 的时间,可由打点间隔算出.

2.验证的表达式:

m 1v 1+m 2v 2=m 1v ′1+m 2v ′。

(4)注意事项

1.保证正碰;

2.需平衡摩擦力。

[典例2]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电磁打点计时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 在小车A 的前端粘有橡皮泥, 推动小车A 使之做匀速运动, 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 相碰并粘合成一体, 继续做匀速运动. 他设计的装置如图 (a)所示. 在小车A 后连着纸带, 电磁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 Hz, 长木板下垫着小木片以平衡摩擦力.

(1)若已测得打点的纸带如图(b)所示, 并测得各计数点的间距(已标在图上). A 为运动的起点, 则应选________段来计算A 碰撞前的速度, 应选________段来计算A 和B 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两空选填“AB ”“BC ”“CD ”或“DE ”).

(2)已测得小车A 的质量m1=0.4kg, 小车B 的质量m2=0.2kg, 则碰前两小车的总动量大小为________kg ·m/s, 碰后两小车的总动量大小为________kg ·m/s.(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解析】

试题分析:(1)推动小车A 使之做匀速运动,故应该选择点迹均匀的BC 段求解碰前小车A 的速度,A 和B 碰后的共同匀速运动,故选择DE 段求解碰后的速度;(2)碰

前小车A的速度m/s,A和B碰后的共同匀速运动m/s,碰前两小车的总动量大小为0.420 kg·m/s,碰后两小车的总动量大小为

kg·m/s。

考点: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

方案三:利用斜槽上滚下的小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实验器材

斜槽、小球(两个)、天平、复写纸、白纸等.

2、实验步骤

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两小球的质量,并选定质量大的小球为入射小球。

2.安装:如图所示安装实验装置.调整固定斜槽使斜槽底端水平。

3.铺纸:白纸在下,复写纸在上且在适当位置铺放好.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

4.放球找点:不放被撞小球,每次让入射小球从斜槽上某固定高度处自由滚下,重复10次.用圆规画尽量小的圆把所有的小球落点圈在里面.圆心P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5.碰撞找点:把被撞小球放在斜槽末端,每次让入射小球从斜槽同一高度自由滚下,使它们发生碰撞,重复实验10次.用步骤4的方法,标出碰后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M和被撞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N.如图乙所示.

6.验证:连接ON,测量线段OP、OM、ON的长度.将测量数据填入表中。最后代入 m1·OP =m1·OM+m2·ON,看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成立。

3、数据处理

验证的表达式:m1·OP=m1·OM+m2·ON.

3、注意事项

1.斜槽末端的切线应水平;

2.小球半径应相等;

3.被撞小球的质量应小于撞击小球的质量;

4.每次都应让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

[典例3]如图所示,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1)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可以通过仅测量

(填选项前的符号)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

A.小球开始释放高度h

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C.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

(2)图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1多次从斜轨上S 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球m1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碰,并多次重复. 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

B.测量小球m1开始释放高度h

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D.分别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 、N

E.测量平抛射程OM 、ON

(3)若两球相碰前后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 (用(2)中测量的量表示);若碰撞是弹性碰撞,那么还应满足的表达式为 (用(2)中测量的量表示)。

解析:(1)实验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放开滑块1.

(2)作用前滑块1的速度v 1=0.20.1

m/s =2 m/s ,系统的总动量为0.310 kg ×2 m/s =0.620 kg ·m/s ;作用后滑块1和滑块2具有相同的速度v =0.1680.14

m/s =1.2 m/s ,系统的总动量为(0.310 kg +0.205 kg)×1.2 m/s =0.618 kg ·m/s.

(3)结果不完全相等的主要原因是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有摩擦,使实验出现误差.

(3)若动量守恒,应有m 1v 1+m 2v 2=m 1v 0(v 0是m 1单独下落时离开轨道时的速度,v 1、v 2是两球碰后m 1、m 2离开轨道时的速度),又v =x t ,则有m 1·OM t +m 2·ON t =m 1·OP t

,即m 1·OM +m 2·ON

=m 1·OP ;若碰撞是弹性碰撞,则碰撞过程中没有机械能损失,则有12m 1v 21+12m 2v 22=12

m 1v 20,同样整理可得m 1·OM 2+m 2·ON 2=m 1·OP 2.

练习2、如图所示,某同学利用半径相同、质量较小的 A 球和质量较大的 B 球来探究动量守恒定律,图中 QR 为水平槽.实验时,他让 A 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 G 由静止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 10 次;再把 B 球放在水平槽末端,让 A 球仍从位置 G 由静止滚下,和 B 球碰撞后,A 、B 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落点的痕迹,重复操作 10 次.图中的 O 点是水平槽末端的垂直影点.用天平称量出两球的质量,用米尺测量出各球落点的平均位置到 O 点的距离,如下表:

(1)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可得:M 点是 B 球的落点,则 N 点是 A 球在__________的落点,P 点是 A 球在__________的落点.(填“碰撞前”或“碰撞后”)

(2)取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时间为单位时间,用 m A、m B和图中字母表示碰撞前

的总动量 p1=_______,碰撞后的总动量p2=________________。

(3) 将表中数据代入发现 p1________p2 (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碰撞后碰撞前

(2)mA· OP m B· OM -m A· ON

(3)小于球碰后反弹回去,在轨道上运动的过程中,要克服摩擦力做功而消耗机械能,它再次运动到斜槽末端时,速度较碰撞后小,因此 mB· OM -mA· ON 比 mA·OP 要大。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学情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总体基础相当,对“动量”、“冲量”、“动量守恒定律”等基础内容基本都可以掌握。但是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比较薄弱,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实验中的变式,如试验中的条件与规定条件不一致时误差的分析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大部分同学觉得比较困难。对于不同变式中的数据处理容易定势思维,变通能力不足,如对实验方案的改进措施会感到无从下手。同时,存在少部分同学的计算能力不足,不注重计算。

学生学习兴趣比较浓厚,班风积极向上,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教学的各个环节,但是大部分同学独立性不足,需要加强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举一反三深入思考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目标

通过这样一节实验复习课,需要完成以下目标:

(1)复习《动量守恒定律》以及《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中基础概念、实验方案的内容。对于动量守恒的条件更加深入理解。

(2)把第一节和第三的内容结合起来,明确《验证动量守恒实验》的实验方案、探究过程、数据处理、注意事项以及误差分析等。

(3)养成举一反三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发散又能抓重点、看细节。

(4)培养学生细心耐心的数据处理习惯,对于复杂的计算学会梳理化难为简。

复习:《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效果分析

测评练习效果统计

证试验的实验方案和实验过程理解比较充分。

通过题目发现,第5题的错误率较高,原因是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薄弱,对于步骤比较多的计算容易出现问题。另外学生的审题不够仔细,对于纸带数据的选择不够精确,对碰撞前的速度和碰撞后的速度还是把握不够。第6题中,涉及到了螺旋测微计的读数,学生遗忘比较多。这个实验相对来说比较新颖,考察学生对平抛运动与碰撞的掌握,学生做题中还是不够灵活。

通过以上情况,本节课总体效果较好,知识技能目标完成比较充分,但是对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物理思维的培养还需要再之后的课堂中更加重视。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将动量的内容后置于选修系列3-5模块,而不同于以往将动量的内容置于李雪部分。这样调整的目的不仅要求学生会用动量守恒定律来解决宏观物体的相互作用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求以新的观点来认识动量守恒定律,为进一步认识微观粒子的相互作用问题做好铺垫。

新教材从实验入手,引导学生追寻碰撞中的‘“不变量”。课文设计的实验探究性很强,实验的结论没有给出,这样就增加了实验的难度。但新实验的设计,对“不变量”的推测、实验的操作、数据的处理等都做了明确说明。由于《课程标准》没有对实验的具体做法、使用的器材等做出硬性的规定,为便于提出不同的实验方法,引导学生注重试验中的科学思想,教科书从不同角度呈现三中实验案例供选择,这样就可以因地制宜地进行实验教学。

“动量”概念过去的教科书多是通过具体实例,直接引入“动量”和“冲量”的概念。然后推导动量定理,注重几个物理概念定义的给出。新教材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有所不同,

他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定义,而是更关注追寻“不变量”的实验基础上,由碰撞前后矢量和保持不变的启示,自然引出“动量”的盖面的过程。体现了新教材在注重知识和技能目标的同时,更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意义。

对于本部分内容的教学,首先要对《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进行大胆猜想、实验、结论,进而引出“动量”、“冲量”的概念。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对碰撞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出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再“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时让学生对实验过程、注意事项、误差分析以及数据处理等做出更深入的思考。本部分的教学应分为四个课时,包括一节实验探究课、两节概念规律新授课、一节复习课。以前后呼应、逐步深入的方式让学生建立起“动量”、“冲量”、“动量守恒”的概念,并且养成独立思考乐于探究的精神。

复习:《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效果分析

1.在实验室里为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一般采用如图1甲、乙所示的两种装置:

图1

(1)若入射小球质量为m1,半径为r1;被碰小球质量为m2,半径为r2,则()

A.m1>m2,r1>r2B.m1>m2,r1

C.m1>m2,r1=r2D.m1

(2)若采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以下所提供的测量工具中必需的是________.

A.直尺B.游标卡尺

C.天平D.弹簧测力计

E.秒表

(3)设入射小球的质量为m1,被碰小球的质量为m2,则在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时(P为碰前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所得“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为____________.

(用装置图中的字母表示)

答案(1)C(2)AC(3)m1OP=m1OM+m2O′N

解析(1)为防止反弹造成入射球返回斜槽,要求入射球质量大于被碰球质量,即m1>m2,为使入射球与被碰球发生对心碰撞,要求两小球半径相同.故选项C正确.

(2)设入射小球碰前的速度为v1,入射小球、被碰小球相碰后的速度分别为v1′、v2′.由于

两球都从同一高度做平抛运动,当以运动时间为一个计时单位时,可以用它们平抛的水平位移表示碰撞前后的速度.因此,验证的动量守恒关系m 1v 1=m 1v 1′+m 2v 2′可表示为m 1x 1=m 1x 1′+m 2x 2′.所以需要直尺、天平,而无需弹簧测力计、秒表.由于题中两个小球都可认为是从槽口开始做平抛运动的,两球的半径不必测量,故无需游标卡尺.

(3)得出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应为m 1OP =m 1OM +m 2O ′N .

2.气垫导轨工作时,可忽略滑块与导轨表面间的阻力影响,现借助其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如图2所示,在水平气垫导轨上放置质量均为m 的A 、B (图中未标出)两滑块,左侧滑块的左端、右侧滑块的右端分别与一条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f .气垫导轨正常工作后,接通两个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待打点稳定后让两滑块以大小不同的速度相向运动,两滑块相碰后粘在一起继续运动.如图3所示的甲和乙为某次实验打出的、分别与两个滑块相连的两条纸带,在纸带上以同间距的6个连续打点为一段划分纸带,用刻度尺分别测出其长度为s 1、s 2和s 3.

图2

图3

(1)若碰前滑块A 的速度大于滑块B 的速度,则滑块________(选填“A ”或“B ”)是与纸带甲的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相连.

(2)碰撞前A 、B 两滑块的动量大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需要验证是否成立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用题目所给的已知量表示).

答案 (1)A 左

(2)0.2mfs 1 0.2mfs 3 0.2mf (s 1-s 3)=0.4mfs 2

解析 (1)因碰前A 的速度大于B 的速度,A 、B 的速度相反,且碰后速度相同,故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知,甲中s 1和s 3是两滑块相碰前打出的纸带,s 2是相碰后打出的纸带,所以滑块A 应与甲纸带的左侧相连.

(2)碰撞前两滑块的速度分别为:

v 1=s 1t =s 15T

=0.2s 1f

v 2=s 3t

=0.2s 3f 碰撞后两滑块的共同速度:

v =s 2t

=0.2s 2f 所以碰前两滑块动量分别为:

p 1=m v 1=0.2mfs 1,p 2=m v 2=0.2mfs 3,

总动量为:p =p 1-p 2=0.2mf (s 1-s 3);

碰后总动量为:p ′=2m v =0.4mfs 2.

要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则一定有:

0.2mf (s 1-s 3)=0.4mfs 2.

3.如图4所示,在实验室用两端带竖直挡板C 、D 的气垫导轨和带固定挡板的质量都是M 的滑块A 、B ,做“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实验:

图4

①把两滑块A 和B 紧贴在一起,在A 上放质量为m 的砝码,置于导轨上,用电动卡销卡住A 和B ,在A 和B 的固定挡板间放一弹簧,使弹簧处于水平方向上的压缩状态.

②按下电钮使电动卡销放开,同时启动两个记录两滑块运动时间的电子计时器,当A 和B 与挡板C 和D 碰撞同时,电子计时器自动停表,记下A 运动至C 的时间t 1,B 运动至D 的时间t 2.

③重复几次取t 1、t 2的平均值.

请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在调整气垫导轨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应测量的数据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用前A 、B 两滑块的总动量为______________,作用后A 、B 两滑块的总动量为________________.(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和已知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答案 (1)用水平仪测量并调试使得气垫导轨水平

(2)A 至C 的距离L 1、B 至D 的距离L 2

(3)0 (M +m )L 1t 1-M L 2t 2或M L 2t 2-(M +m )L 1t 1

解析 (1)为了保证滑块A 、B 作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必须使气垫导轨水平,需要用水平仪加以调试.

(2)要求出A 、B 两滑块在电动卡销放开后的速度,需测出A 至C 的时间t 1和B 至D 的时间

t 2,并且要测量出两滑块到两挡板的运动距离L 1和L 2,再由公式v =x t 求出其速度. (3)设向左为正方向,根据所测数据求得两滑块的速度分别为v A =L 1t 1,v B =-L 2t 2

.作用前两滑块静止,总动量为0;作用后两滑块的总动量为(M +m )L 1t 1-M L 2t 2

.若设向右为正方向,同理可得作用后两滑块的总动量为M L 2t 2-(M +m )L 1t 1

. 4.如图5所示为“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已知a 、b 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 a 、m b ,半径分别是r a 、r b ,图中P 点为单独释放a 球的平均落点,M 、N 是a 、b 小球碰撞后落点的平均位置.

图5

(1)本实验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A .斜槽轨道必须是光滑的

B .斜槽轨道末端的切线水平

C .入射小球每次都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无初速度释放

D .入射球与被碰球满足m a =m b ,r a =r b

(2)为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需要测量OP 间的距离x 1,则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用相应的文字和字母表示).

(3)如果动量守恒,需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装置图中的字母表示). 答案 (1)BC (2)OM 间的距离x 2 ON 间的距离x 3 (3)m a OP =m a OM +m b ON

5.为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6所示的气垫导轨上放着两个滑块,滑块A 的质量为500 g ,滑块B 的质量为200 g .每个滑块的一端分别与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两个打点计时器的频率均为50 Hz.调节设备使气垫导轨正常工作后,连通两个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并让两个滑块以不同的速度相向运动,碰撞后粘在一起继续运动.图乙为纸带上选取的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

图6

(1)判断气垫导轨是否处于水平,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将某个滑块轻放在气垫导轨上,看滑块是否静止

B.让两个滑块相向运动,看是否在轨道的中点位置碰撞

C.给某个滑块一个初速度,看滑块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

D.测量气垫导轨的两个支架是否一样高

(2)根据图乙提供的纸带,计算碰撞前两滑块的总动量大小p=________ kg·m/s;碰撞后两滑块的总动量大小为p′=________ kg·m/s.多次实验,若碰撞前后两滑块的总动量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则动量守恒定律得到验证.(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1)AC(2)0.280.28

6.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如图7甲所示的装置进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在足够大的水平平台上的A点放置一个光电门,水平平台上A点右侧摩擦很小,可忽略不计,左侧为粗糙水平面.采用的实验步骤如下:

图7

A.在小滑块a上固定一个宽度为d的窄挡光片;

B.用天平分别测出小滑块a(含挡光片)和小球b的质量m a、m b;

C.在a和b间用细线连接,中间夹一被压缩了的水平轻短弹簧,静止放置在平台上;D.细线烧断后,a、b瞬间被弹开,向相反方向运动;

E.记录滑块a通过光电门时挡光片的遮光时间t;

F.小球b从平台边缘飞出后,落在水平地面的B点,用刻度尺测出平台距水平地面的高度

h 及平台边缘铅垂线与B 点之间的水平距离s b ;

G .改变弹簧压缩量,进行多次测量.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遮光条的宽度,如图乙所示,则遮光条的宽度为________mm.

(2)该实验要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则只需验证两物体a 、b 弹开后的动量大小相等,即________=________.(用上述实验所涉及物理量的字母表示,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

答案 (1)2.550 (2)m a d t m b s b g 2h

解析 (1)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读数为2.5 mm ,可动刻度读数为0.01×5.0 mm =0.050 mm ,所以最终读数为:2.5 mm +0.050 mm =2.550 mm.

(2)烧断细线后,a 向左运动,经过光电门,根据速度公式可知,a 经过光电门的速度为:v a =d t ;故a 的动量为:p a =m a d t

. b 离开平台后做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可得: h =12

gt 2 s b =v b t

解得:v b =s b g 2h

动量大小:p b =m b s b

g 2h 若动量守恒,设向右为正,则有:0=m b v b -m a v a

即m a d t

=m b s b g 2h

. 复习:《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课后反思

教者必然是学者,在教学的过程中作为老师必然也会有新的收获。教与学两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因此,了解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对物理学习的情况,我进行了以下反思。

1.学生对物理学习缺乏自信,在课堂上担心自己出错,所以对于提问的问题回答不够踊跃,但是集体回答的时候明显更加积极主动。对于本部分的学习,大部分同学还是被动地跟着老师,甚至有少部分学生跟不上老师的节奏。

2.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经常把做题与基础理论知识脱离,思考问题有时候会有偏差。对于所学的知识不能成为体系,而是散落的各个的知识点。

3.部分学生在理解动量守恒的条件时不能把这些要求与实验中的步骤结合到一起去。对于用物理的思维理解运动还不能很好地渗入自己的生活学习。

基于以上情况和本节课的目标实现情况,本节课中我还应该有以下提高:

1.在知识点的呈现上,我采用的复习提问导入,案例由教师直接给出,让学生思考那些

案例可以实现“验证动量守恒”,并分组讨论更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充分地参与到课堂中。

2.在提问方式上,应该给予学生更多更充分的鼓励,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放下担心自己出错的心理负担。

3.在解题方法上,应更注重总结方法,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于两种实验方案的体会,以及发掘两个典型例题中的规律,以便在之后的学习中能够灵活运用。

课堂时老师的,更是学生的,上课最重要的环节应该是准备上课的过程。也许对于老师是一个很简单的知识点,但是如何把这个知识点,这种思考方式让学生领会却是非常值得深入思考的。通过精心的准备,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实现,但是仍然有以上一些需要改进加强的部分。在之后的备课上课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发展,更加细致地备课上课。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课标分析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源于人教版物理选修3-5第十六章第一节《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内容,既是对本实验的拓展延伸,也是和本章第三节《动量守恒定律》的有机结合。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从探究实验引导学生了解到了碰撞过程中的一些特点,为以后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且在原子物理中也有涉及,因此本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通过实验情境从特殊到一般化探究,让学生体验碰撞中不变量的猜想认知过程;让学生在实验探究引导和实践中收获“不变量的猜想”成果,体验学习探究过程,了解碰撞前后物块速度的获得方法,发展对学科的兴趣与热情。教材的核心是引导学生经历对碰撞问题的探究过程,使实验技能训练与科学探究过程有机的结合起来。

《动量守恒定律》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动量定理进行分析一个简单的以为碰撞中的前后动量以及受力特点,进而引出动量守恒定理的内容。对于动量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思路基础,对于之后的碰撞、反冲运动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对于学生认识微观世界的运动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测试题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测试题 一、动量守恒定律 选择题 1.在采煤方法中,有一种方法是用高压水流将煤层击碎而将煤采下.今有一采煤用水枪,由枪口射出的高压水流速度为v .设水的密度为ρ,水流垂直射向煤层表面,若水流与煤层作用后速度减为零,则水在煤层表面产生的压强为( ) A .2v ρ B .2 2v ρ C .2 v ρ D .22v ρ 2.如图所示,长木板A 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 =4kg 的小物体B 以水平速度v 0=2m/s 滑上原来静止的长木板A 的表面,由于A 、B 间存在摩擦,之后A 、B 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取g=10m/s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板A 获得的动能为2J B .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2J C .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D .木板A 的最小长度为2m 3.如图所示,将一光滑的、质量为4m 、半径为R 的半圆槽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在槽的左侧紧挨着一个质量为m 的物块.今让一质量也为m 的小球自左侧槽口A 的正上方高为R 处从静止开始落下,沿半圆槽切线方向自A 点进入槽内,则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小球在半圆槽内第一次由A 到最低点 B 的运动过程中,槽的支持力对小球做负功 B .小球第一次运动到半圆槽的最低点B 时,小球与槽的速度大小之比为41︰ C .小球第一次在半圆槽的最低点B 时对槽的压力为133 mg D .物块最终的动能为 15 mgR 4.质量为3m 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木板上依次排放质量均为m 的木块1、2、3,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现同时给木块l 、2、3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 0、2v 0、3v 0,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木块相对静止前,木板是静止的

高中物理_内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3第七章第五节内能 学习目标:1.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动能跟温度有关.知道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渗透统计的方法.(重点)2.掌握分子势能的 概念,分子力做功对应分子势能的变化.知道分子势能跟物体体积有关.(重点、难点)3.理解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关系曲线.(难点)4.知道什么是内能,知道物体的内能跟温度和体积有关.(重点 回顾复习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2.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变化规律 新课: 一、分子动能 1.定义:分子由于永不停息地做()具有的能.EK=() 2、单个分子的动能(不确定性、无规律性) 3、分子的平均动能(1)定义: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的()(2)表达式: (3)影响因素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唯一标志。温度越高,物体分子热运动()4、分子的总动能 微观上看:() 宏观上看:() 讨论1.(1)、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分子的平均动能都相同吗?不同物质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是否相同? (2)、温度能反映个别分子的动能大小吗?同一温度下,各个分子

的动能一定相同吗? 总结:1)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分子的平均动能都相同.但由于不同物质的分子质量不一定相同.所以分子的平均速率也不一定相同。2)温度不能反映个别分子的动能大小。同一温度下,各个分子的动能不一定相同. 例题 1 关于物体的温度与分子动能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 A.某种物体的温度是0℃说明物体中分子的平均动能为零 B.物体温度降低时,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减小 C.物体温度升高时速率小的分子数目减少,速率大的分子数目增多 D.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则物体的温度越高 判断1.某种物体的温度是0 ℃,说明物体中分子的平均动能为零.()2.物体的温度升高时,物体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大.() 3.10 ℃的水和10 ℃的铜的分子平均动能相同.() 练习.相同质量的氧气和氢气温度相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每个氧分子的动能都比氢分子的动能大 B.每个氢分子的速率都比氧分子的速率大 C.两种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一定相等 D.两种气体的分子平均速率一定相等 E.氢气分子的平均速率大于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 二、分子势能 地面上的物体,由于与地球相互作用重力势能 发生弹性形变的弹簧, 相互作用弹性势能 电荷间相互作用电势能 分子间相互作用()

河南省固始县一中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测试题

河南省固始县一中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测试题 一、动量守恒定律 选择题 1.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2kg 的木板B ,质量为1kg 的木块C 叠放在B 的右端点,B 、C 均处于静止状态且B 、C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 0.1。质量为1kg 的木块A 以初速度v 1 = 12m/s 向右滑动,与木板B 在极短时间内发生碰撞,碰后与B 粘在一起。在运动过程中C 不从B 上滑下,已知g = 10m/s 2,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与 B 碰撞后A 的瞬时速度大小为3m/s B .A 与B 碰撞时B 对A 的冲量大小为8N ?s C .C 与B 之间的相对位移大小为6m D .整个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54J 2.如图所示,用长为L 的细线悬挂一质量为M 的小木块,木块处于静止状态.一质量为m 、速度为v 0的子弹自左向右水平射穿木块后,速度变为v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 A .子弹刚穿出木块时,木块的速度为 0() m v v M - B .子弹穿过木块的过程中,子弹与木块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C .子弹穿过木块的过程中,子弹与木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D .木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2 02mv mv Mg - 3.如图所示,质量10.3kg m =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车长 1.5m l =,现有质量 20.2kg m =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以水平向右的速度0v 从左端滑上小车,最后在车面上某处与 小车保持相对静止.物块与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5μ=,取2 g=10m/s ,则( ) A .物块滑上小车后,系统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 B .增大物块与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摩擦生热不变 C .若0 2.5m/s v =,则物块在车面上滑行的时间为0.24s D .若要保证物块不从小车右端滑出,则0v 不得大于5m/s 4.如图所示,长木板A 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 =4kg 的小物体B 以水平速度v 0=2m/s 滑上原来静止的长木板A 的表面,由于A 、B 间存在摩擦,之后A 、B 速度随时间

高中物理_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做功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2)理解功的概念,知道做功的两个要素。 (3)明确功是标量,知道做功表达式的适用范围,会用公式进行计算。 (4)理解正功、负功的概念,会根据公式计算多个力的总功。 (5)初步理解化变力为恒力、处理变力做功的思想方法。 重点:功的概念和功的计算公式。 难点:知道功是标量,正确理解正功负功的实质,能正确判断正功、负功。 课前预习 1、功的定义:一个物体受到__________的作用,如果在______的方向上发生一段__________, 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_____________ . 2、做功不可缺少的两个因素:①② _________________ 3、功的公式:W=_____________ 其中cosα表示_________ 4、功的单位:________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 . 5、功是_________(矢、标)量。但有正负。 学习过程 目标一: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实验探究1】:做功的因素 探究过程: 目标二:功的大小 用F表示力的大小,用L表示位移的大小,用W表示功的大小 a、若力的方向和物体运动的方向一致时:功的大小 W= b、若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功的大小 W= c、若力F的方向与运动方向成某一角度时,功的大小 W= 例1、如图所示,物体在力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发生一段位移L,设在这三种情况下力F和位移L的大小都相同:F=10N,L=2m,角θ的大小如图所示。

问题:(1)找出力F和位移L的夹角 (2)试分别写出这三种情况下力F对物体做的功 目标三:正功和负功根据W=F l cosα可知: 【实验探究2】--------探究正功和负功的物理意义 (1)实验操作:,将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由静止释放,对小车施加牵引力。 实验结论:小车在水平桌面上运动过程中,牵引力对小车做(A、正功;B、负功),牵引力(A、促进;B、阻碍)小车的运动,表明牵引力是(A、动力;B、阻力),使小车的动能(A、增加; B、减少)。 通过实验得出正功的物理意义是: αcosαW 物理意义 α=90° =0 α<90° >0 90°<α≤180°<0 正功的意义 从力学角度看:表明力是 从能量的角度看:使物体的动能

高中物理第16章《动量守恒定律》测试题

高中精品试题 《动量守恒定律》测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某人站在静浮于水面的船上,从某时刻开始从船头走向船尾,不计水的阻力,那么在这段时间内人和船的运动情况是( ) A .人匀速走动,船则匀速后退,且两者的速度大小与它们的质量成反比 B .人匀加速走动,船则匀加速后退,且两者的加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C .不管人如何走动,在任意时刻两者的速度总是方向相反,大小与它们的质量成反比 D .人走到船尾不再走动,船则停下 解析:以人和船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其总动量守恒,设v 1、v 2分别为人和船的速 率,则有0=m 人v 1-M 船v 2,故有v 1v 2=M 船 m 人 可见A 、C 、D 正确。 人和船若匀加速运动,则有 F =m 人a 人,F =M 船a 船 所以a 人a 船=M 船 m 人 ,本题中m 人与M 船不一定相等,故B 选项错误。 答案:A 、C 、D 2.如图(十六)-1甲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个小球发生正碰。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 1和m 2。图(十六)-1乙为它们碰撞前后的x -t 图象。已知m 1=0.1 kg ,由此可以判断( ) 图(十六)-1 ①碰前m 2静止,m 1向右运动 ②碰后m 2和m 1都向右运动 ③由动量守恒可以算出m 2=0.3 kg ④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了0.4 J 的机械能 以上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③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③④ 解析:由图象知,①正确,②错误;由动量守恒m 1v =m 1v 1+m 2v 2,将m 1=0.1 kg ,v =4 m/s ,v 1=-2 m/s ,v 2=2 m/s 代入可得m 2=0.3 kg ,③正确;ΔE =12 m 21-????12m 1v 21+12m 2v 22

高中物理_光电效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光电效应_物理_高中_ 1、引入:幻灯片展示光电效应的三个诺贝尔物理学奖项。(得主照片与简介) 光电效应最先由赫兹发现,他的学生勒纳德对光电效应的研究卓有成效并获19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从理论上成功解决光电效应面临的难题并因此获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精确实验验证了爱因斯坦理论,并获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光电效应的科学之光经众多物理学奖前赴后继,三十年努力求索,在物理学史上成为绚丽夺目的篇章……(通过展示光电效应的三个物理学奖项引起学生对光电效应一探究竟的学习动机)(2’) 2、视频演示实验: X光照射锌板演示光电效应现象。观察现象,通过阶梯形、逻辑性提问引发思考。提问如下: ①:这个是什么仪器?(指着验电器问) ②:这个仪器有什么用? ③:现在验电器金属箔张开说明了什么? ④:那么验电器为什么带电呢? 与之前弧光灯不照射金属箔不张开对比,引导学生分析出正是因为弧光灯的照射, 锌板发射出电子自身带上了正电。(此处可设问这种现象与静电感应有何区别?)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光电效应现象,从而引出光电效应概念:物体在光的照射下发射电子的现象叫光电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光电子。(学生将了解并可以识别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是一个奇特的现象,有很多科学家对这个现象进行了研究,包括上面三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那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去探究光电效应的规律呢?(5’)提问:我们从初中开始以及高中三年学过的实验探究的方法有哪些?(控制变量法,对比试验,转化法等) 引导学生分析,要探究光电效应,首先需要让光电效应再生,也就是需要光电效应的发生装置(比如上述弧光灯照射锌板就是一个发生装置,但要定量探究还须改进)——>光电效应现象看不到摸不着,必须转化为可测量的量去研究它(转化法)——>光电效应既然有电子发射出来,那么可以从电子的角度去研究,与电子有关的量有什么呢,比如电流,如果要研究电流,就必须要有一个电路。好了,这是我们的推断,那么接下来我们去看看由于对光电效应卓有成效地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勒纳德是怎么样探究的。(直接原因分析法)

高中物理_平抛运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平抛运动教学设计 引入:首先请大家观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汽车的飞跃) 提醒:请大家注意汽车到达最高点以后的运动。(再播放一遍) 引:汽车到达最高点以后的运动有什么特点?回忆我们前面研究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运动,比如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竖直上抛运动、竖直下抛运动,是什么因素决定了这些不同的运动形式呢? 是初速度和受力! 引:那么这里汽车到达最高点以后运动的初速度和受力具有什么特点呢? 初速度水平,受重力!(学生可能说只受重力,就问,难道不受空气阻力吗?) 引:为使大家更好地体会一下这个运动过程,看下面的动画。(播放动画,飞机投弹) 并请大家上来操作一把,体会一下当飞行员的感觉,看你能否击中敌船。 引:这里,炸弹的运动和汽车飞跃到最高点以后的运动规律是一样的。决定这个运动形式的和前面一样是初速度和受力,它们的初速度和受力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应该说出受重力,初速度水平) 问:考虑不考虑空气阻力?(学生会可能会说布考虑,借机问,为什么不考虑)它们一定受空气阻力,那么,空气阻力的方向变化吗?方向不确定,研究起来就比较困难。其大小呢?也会变化。空气阻力的大小方向都在变化,它所引起的运动就很复杂。下面我们通过树叶的运动体会一下空气阻力所引起的运动的复杂性。(看屏幕,这里将树叶的运动放慢了,大家体会一下) 树叶的运动是很复杂的,是什么力使树叶的运动那么复杂呀?是空气阻力!如果不受空气阻力,运动就很简单了。(显示小球的运动) 引:我们研究问题,都是由简单到复杂,先选择简单的,步步深入。况且在汽车、炸弹的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所起的作用相对小,我们完全可以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所以,忽略空气阻力,简单化处理。所以,这个运动是具有水平初速度,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显示,初速度和受力) 一、定义:初速度水平,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可以看出,平抛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轨迹是曲线。前面我们讨论的匀变速运动,指的是加速度恒定,非匀变速运动,指的是加速度是变化的。那么,这里的平抛运动的加速度是恒定的还是变化的,或是说,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还是非匀变速运动。(学生可能说的不一样,提问一下,让学生讨论)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备课含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报告

第二单元 1、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这一专题整体安排教学内容。“同学之间、课堂内外发生过许多难忘的事,学校生活多么丰富多彩呀!”简短的导语首先点出本组的专题──学校生活;然后安排了集中识字课———识字2,其内容是关于学校生活的十二个词语;接着,《一株紫丁香》《我选我》《一分钟》《难忘的一天》四篇课文,从各个不同方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生活,学生从中可以受到爱老师、爱学习、爱集体、爱劳动以及要珍惜时间的教育。本组最后的《语文园地二》中,“我的发现”是引导学生发现“熟字加偏旁”的识字方法和汉字的构字特点。“学习查字典”则是一项新的教学内容,在学生明白部首含义的基础上,重在掌握部首查字典的一般方法。“口语交际”是与课文《我选我》结合安排的内容,讨论班里改选干部,自己会不会选自己。“展示台”则让学生展示新学到的本领。围绕一个专题整体安排教学内容,体现了课标避免烦琐、加强整合的思想,便于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2、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与学校有关的词组,诗歌、故事,结合生活实际,感悟,发现学校生活的丰富多彩。随文和生活中会认57个生字,会写46个生字。学习部首查字法,学会按部首个汉字归类,认识部首。 3、重点难点:通过学习与学校有关的词组,诗歌、故事,结合生活实际,感悟学校生活的丰富多彩,会认57 个生字,会写46 个生字。学习部首查字法,学会按部首个汉字归类,认识部首。 识字2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八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节奏。 3、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会校园生活的多彩多姿。 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节奏,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会校园生活的多彩多姿。 教学准备:ppt、录音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引入

高中物理动量测试题经典.doc

高中物理动量测试题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动量相等的物体,动能也相等; B.物体的动能不变,则动量也不变; C.某力F对物体不做功,则这个力的冲量就为零; D.物体所受到的合冲量为零时,其动量方向不可能变化. 2.一个笔帽竖立在桌面上平放的纸条上,要求把纸条从笔帽下抽出,如果缓慢拉动纸条笔帽必倒;若快速拉纸条,笔帽可能不倒。这是因为 A.缓慢拉动纸条时,笔帽受到冲量小; B.缓慢拉动纸条时,纸条对笔帽的水平作用力小; C.快速拉动纸条时,笔帽受到冲量小; D.快速拉动纸条时,纸条对笔帽的水平作用力小。 3.两辆质量相同的小车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人静立在a车上。当此人从a车跳到b 车上,接着又跳回a车,则a车的速率: A.为0 ; B.等于b车速率; C.大于b车速率; D.小于b车速率。 4.恒力F作用在质量为m的物体上,如图18所示,由于地面对物体的 摩擦力较大,没有被拉动,则经时间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F对物体的冲量大小为零 B.拉力F对物体的冲量大小为Ft 图18 C.拉力F对物体的冲量大小是Ft cosθ D.合力对物体的冲量大小为零 5.为了模拟宇宙大爆炸初的情境,科学家们使两个带正电的重离子被加速后,沿同一条直线相向运动而发生猛烈碰撞,若要碰撞前的动能尽可能多地转化为内能,应该设法使两个重离子在碰撞前的瞬间具有 A.相同的速率; B.相同大小的动量; C.相同的动能; D.相同的质量。 6.在光滑水平面上,动能为E0、动量的大小为P0的小钢球1与静止小钢球2发生碰撞,碰撞 前后球1的运动方向相反。将碰撞后球1的动能和动量的大小分别记为E1、P1,球2的动能和动量的大小分别记为E2、P2,则不可能有: 精选

高中物理学情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516860193.html, 高中物理学情分析 作者:张永柏李永芳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年第18期 摘要: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普遍存在物理成绩上不去的现象,要因材施教,须先对学情做分析。初、高中教材跨度太大;从思维方法上,高中要求学生从形象思维进入抽象思维,是认识能力大飞跃;从能力要求上,高中比初中提高了层次;学生存在学习心理障碍;存在学习的思维障碍;学生存在方法障碍;教师急功近利学生思维方法和学习方式难转变。 关键词:高中教材跨度大;方法能力要求高;学生心理、思维存在障碍;教师引导不够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所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高中物理的教学也应该体现物理学自身及其与文化、经济和社会互动发展的时代性要求,肩负起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 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普遍存在物理成绩上不去的现象,即同其他学科相比成绩偏低甚至偏低幅度较大,呈现学科间的显著不平衡。谈起物理课程的学习,相当多的中学生都会有一种畏惧感。就物理课的学习过程而言,它实际上就是观察、思维、应用的过程。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遇到了障碍而又得不到及时解决,时间一长,学生便会觉得物理难学。对这部分学生的进一步了解,发现他们在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都比较好。为什么会出现效果与动机的明显差别呢?这就促使我们不得不从学生的学习方法尤其是思维方式、方法上去寻找原因。因此教师应对学生产生思维障碍的心理做深入的探讨,认真分析形成这些思维障碍的原因,以便在教学中有的放矢。 一、高中学生面对新“台阶” 1.初、高中教材跨度太大 (1)初中教材难度小,趣味性浓。物理现象一般都是从实验或生产、生活中来,大多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对于物理规律,主要是定性分析的多,定量计算的少,形象具体,易于接受。例如初中对摩擦力的教学,我们往往是通过水平不光滑的木板上推小车的实验,学生就可以直接感触到撤去推力后,小车运动的速度越来越慢直到最后静止,在老师的引导下就很容易得出在粗糙的接触面上存在摩擦力且起阻碍作用这个定性的结论。而这个物理规律在我们的生活现象中随时都可以得到验证和亲身体验,学生也不容易忘记。(2)高中教材内容以叙述为主,兼以议论、实验等,形式相对单调枯燥。每一章、每一节、每一个物理练习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对物理现象、规律经常是做模型抽象、定量说明、数学化描述等,所以学生觉得难度大,不易接受和理解。(3)虽然近几年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是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不敢大幅度降低要求,造成了

高二物理动量单元测试题 新课标 人教版

高二物理动量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向空中发射一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当此物体的速度恰好沿水平方向时,物体炸裂成a、b两块,若质量较大的a块的速度方向仍沿原来的方向,则 [ ] A.b的速度方向一定与原速度方向相反 B.从炸裂到落地的这段时间里,a飞行的水平距离一定比b的大 C.a、b一定同时到达水平地面 D.在炸裂过程中,a、b受到的爆炸力的冲量大小一定相等 2.质量为1.0kg的小球从高20m处自由下落到软垫上,反弹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为5.0m,小球与软垫接触的时间为1.0s,在接触时间内小球受到合力的冲量大小为(空气阻力不计,g取10m/s2) [ ] A.10N·s B.20N·s C.30N·s D.40N·s 3.质量为M的小车中挂有一单摆,摆球质量为m ,小车(和单摆)以恒定的速度 v沿光滑水平地面运动,与位于正对面的质量为m的静止木块发生碰撞,碰撞的时间极短,在此碰撞过程中,下列哪个或哪些说法是可能发生的? [ ] 4.竖直上抛一质量为m的小球,经t秒小球重新回到抛出点,若取向上为正方向,那么小球的动量变化为 [ ] A.-mgt B。mgt C。0 D。-mgt/2 5.质量为m的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从开始抛出到落回抛出点用时间为t,空

气阻力大小恒为f。规定向下为正方向,在这过程中物体动量的变化量为 [ ] A.(mg+f)t B.mgt C.(mg-f)t D.以上结果全不对 6.质量为m的物体,在受到与运动方向一致的外力F的作用下,经过时间t 后物体的动量由mv 1增大到mv 2 ,若力和作用时间改为,都由mv 1 开始,下面说法中 正确的是 [ ] A.在力2F作用下,经过2t时间,动量增到4mv 2 B.在力2F作用下,经过2t时间,动量增到4mv 1 C.在力F作用下,经过2t时间,动量增到2(mv 2-mv 1 ) D.在力F作用下,经过2t时间,动量增到2mv 2 7.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高为H的地方自由落下,与水平地面碰撞后向上弹起。设碰撞时间为t并为定值,则在碰撞过程中,小球对地面的平均冲力与跳起高度的关系是 [ ] A.跳起的最大高度h越大,平均冲力就越大 B.跳起的最大高度h越大,平均冲力就越小 C.平均冲力的大小与跳起的最大高度h无关 D.若跳起的最大高度h一定,则平均冲力与小球质量正比

棉花姑娘课堂实录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棉花姑娘课堂实录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作者: ————————————————————————————————日期: ?

棉花姑娘 杏东小学韩亚颖 一、教材分析: 棉花姑娘病了,叶子上长满了蚜虫。燕子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啄木鸟只能捉树干里的害虫,青蛙也只能捉田地里的害虫,他们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看来谁也帮不了她。正当蚜虫们得意地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来了,把这些害虫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快乐地成长,吐出了雪白的棉花。 本课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害虫的科学常识。全文共六个自然段,第一段讲故事的起因,第二、三、四、五段讲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青蛙给自己治病和七星瓢虫吃掉蚜虫的经过,第六段讲故事的结果。 课文采用童话的形式,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 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来看。(识字、写字)孩子们经过将近一年的学习,基本掌握了汉字的基本笔画及书写规律,但自主识字的能力有待提高。开始学写合体字,初步了解合体字的构字特点,但间架结构和田字格占位掌握度不高。(朗读与交际上)同时,孩子们喜爱读童话,说童话,演童话,这为本课朗读与交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看,学生的学习渠道很多,在生活中他们对益虫、

益鸟就有了一定的了解,搜集资料很感兴趣。 三、教学目标 1、运用一定的识字方法,学习“姑、娘”等7个生字,并写好“只、星”等6个字。 2、学习复述课文,学会说祈使句“请你吧!”。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了解不同动物消灭害虫的不同本领,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运用一定的识字方法,学习“姑、娘”等7个生字,并写好“只、星”等6个字。 (2)学习复述课文,学会说祈使句“请你吧!”。 2、教学难点: 了解不同动物消灭害虫的不同本领,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 五、教学实录 课前三分钟:师:同学们,上课前,和老师一起来做个小游戏,你们会学小动物的叫声吗? 生:会。 师:那我说小动物的名字,你们用叫声来回答我,好吗? 生:好。

高中物理选修3-5第一章第一节动量定理测试题

高中物理选修3-5第一章第 一节动量定理测试题(总5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第1节动量定理 A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动量改变,一定是速度大小改变 B.物体的动量改变,一定是速度方向改变 C.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其动量一定改变 D.物体的速度方向改变,其动量一定改变 2、在下列各种运动中,任何相等的时间内物体动量的增量总是相同的有( ) A.匀加速直线运动 B.平抛运动 C.匀减速直线运动 D.匀速圆周运动 3、在物体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有( ) A.动量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运动 B.动量大小不变的运动,可能是变速运动 C.如果在任何相等时间内物体所受的冲量相等(不为零),那么该物体一定做匀变速运动 D.若某一个力对物体做功为零,则这个力对该物体的冲量也一定为零 4、在距地面高为h,同时以相等初速V0分别平抛,竖直上抛,竖直下抛一质量相等的物体m,当它们从抛出到落地时,比较它们的动量的增量△P,有 ( ) A.平抛过程较大 B.竖直上抛过程较大 C.竖直下抛过程较大 D.三者一样大 5、对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其动量之间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物体的初动量成正比; B.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物体的末动量成正比; C.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物体动量变化量成正比; D.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物体动量对时间的变化率成正比 6、质量为m的物体以v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经时间t,达到最高点,速度变为0,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的动量变化量和重力的冲量分别是( ) A. -mv和-mgt B. mv和mgt C. mv和-mgt 和mgt 7、质量为1kg的小球从高20m处自由下落到软垫上,反弹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为5m,小球接触软垫的时间为1s,在接触时间内,小球受到的合力大小(空气阻力不计)为( ) 二、填空题 8、用8N的力推动一个物体,力的作用时间是5s,则力的冲量为______。若物体仍处于静止状态,此力在这段时间内冲量为________,合力的冲量为_______。 9、一个小孩将一个质量为的橡皮泥以20m/s的速度打在墙上,则这一过程中,橡皮泥的动量改变量为,动量改变量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填“相同”或“相反”)。如果将同样质量的一个皮球以相同的速度打在墙上后又以相同的速率弹回,则皮球的动量为。 三、计算论述题 10、如图所示,一足球运动员踢一个质量为 kg的足球。 (1)若开始时足球的速度是4 m/s,方向向右,踢球后,球的速度为10 m/s,方向仍向右(如图甲),求足球的初动量、末动量以及踢球过程中动量的改变量。

高中物理-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检测题

高中物理-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检测题 1.图1是“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的实验装置.让质量为m1的小球从斜面上某处自由滚下,与静止在支柱上质量为m2的小球发生对心碰撞,则 图1 图2 (1)两小球的质量关系必须满足________. A.m1=m2B.m1>m2 C.m1<m2D.没有限制 (2)实验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A.轨道末端的切线必须是水平的 B.斜槽轨道必须是光滑的 C.入射小球m1每次都必须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D.入射小球m1和被碰小球m2的球心在碰撞的瞬间可以不在同一高度上 (3)若采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以下所提供的测量工具中必需的是________. A.直尺B.游标卡尺C.天平D.弹簧秤E.秒表 (4)在实验装置中,若用游标卡尺测得小球的直径如图2,则读数为_______cm. 解析:(1)在“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中,为防止被碰球碰后反弹,入射球的质量必须(远)大于被碰球的质量,因此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要保证每次小球都做平抛运动,则轨道的末端必须水平,故A正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是通过平抛运动的基本规律求解碰撞前后的速度的,只要离开轨道后做平抛运动,对斜槽是否光滑没有要求,故B错误;要保证碰撞前的速度相同,所以入射球每次都要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故C正确;要保证碰撞后都做平抛运动,两球要发生正碰,碰撞的瞬间,入射球与被碰球的球心应在同一水平高度,两球心的连线应与轨道末端的切线平行,因此两球半径应该相同,故D错误.故选AC. (3)小球离开轨道后做平抛运动,它们抛出点的高度相同,在空中的运动时间t相等,m1v1=m1v1′+m2v2′,两边同时乘以时间t,则有:m1v1t=m1v1′t+m2v2′t, m1OP=m1OM+m2(ON-2r),则实验需要测出:小球的质量、小球的水平位置、小球的半径,故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天平,直尺和游标卡尺;故选,ABC. (4)游标卡尺是20分度的卡尺,其精确度为0.05 mm,则图示读数为:13 mm+11×0.05 mm =13.55 mm=1.355 cm. 答案:(1)B (2)AC (3)ABC (4)1.355

高二段考物理学情分析

高二段考八、九班物理学情分析 一、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是学校统一出题的。试卷以现行教材为依托,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重视积累,照顾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实际,而且命题有难有易,难易的搭配顺序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再者题目容量适中,难度适中,无怪题,偏题。突出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加大实验的考查力度,注重了能力、过程和方法的考查,使试题在能够准确客观评价教学的同时,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以适应当前课改形式的需要。 他的特点之一就是重视实验,强调实验动手的考查。 今年的实验题与以往相比分数略有增加,对实验的考查形式有明显的变化,在课程标准里,把科学探究作为一项教学内容提升到与知识技能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是学生的学习目标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重视科学方法的学习和应用。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八班九班总平均分35-36分之间,及格率为17.89%,全年级总平均分38.85,及格率17.46%,最高分80分,最低分0分,下面根据抽样数据进行详细分析: 1、单选题:6个小题,共18分,八九班抽样平均分5.56分,其中第1、 2、3小题抽样得分率3.21,4、5、6小题抽样得分率为2.21,从答题情况看在学生在电荷的转移和力学的结合上还存在一定问题,说明本人在对教材处理和调整还不够到位,对教材的研究不够透彻,希望能够引起各物理教师的重视。 2、双选题:共4道小题,每题4分,抽样平均仅5.76分,其中第9小题得分率较低,说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知识点上注意不够,应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归纳和整合不到位,也反映出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3、填空题。满分14分,抽样平均分5.21分,从学生答题情况看大多数同学对这部分知识理解的还是比较好,答题时前面的数字算对了,这说明同学们的公式理解应用还是正确的。但是结果完全正确的不多,这是因为答案后面的指数部分许多同学都写错了。这几题答得不好的原因是学生的数学能力没有跟上物理教学的要求。这点上很令人头痛。

六年级英语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江都区樊川小学2015—2016学年春学期六年级英语教学计划教材分析: 一、指导思想 根据新课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结合小学英语教学的特点,主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着重培养学生英语基础语言能力和英语语感能力,循序渐进地建立起英语语言思维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良好基础。本教材提倡“情景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二、总的教学要求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每个单元的词汇和句型。 2.能实用日常交际用语,活用四会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做到大胆开口,读音正确。 3.能在图片、手势、情境等非语言提示的帮助下,听懂清晰的话语和录音。 4.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书写规范整洁。 5.养成听英语,读英语,说英语的习惯,认真模仿语音,语调,以逐步培养语感。 6.能根据要求和情境运用相关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完成某项任务,并促使语言能力的提高。 (二)、情感目标 1.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培养同学间的协作精神和环保意识。 三、教材分析 Unit1 The lion and the mouse 本单元是新学期开始的第一单元,也是一个典型的故事教学单元。本单元讲述的是一只老鼠如何帮助狮子脱离险境,最后两者变成好朋友的故事。通过讲述这个故事展开话题,并且引出本单元所要解决的副词用法的重点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故事教学,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取材巧妙,寓意深刻,语言的交际性和运用性较强,对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有很大的帮忙和指导作用。 1. 词汇:能听懂、会说、会读和会拼写单词large, strong, quietly, loudly, sharp, weak。 2. 句型:能听得懂、会说、会读和会写句型The lion asked sadly . The mouse said happily… 3. 语法:能初步感知副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及形容词变为副词的一般规则 4. 语音:体会语音语调在句子中的变化。 5. 文化渗透:能够初步了解不同国家的儿童文学作品。 Unit 2 Good habits 本单元以讲述两位同学的生活习惯为主线,以记叙文的形式分别记录了两位同学的好习惯和坏习惯。每位同学在生活中都会有一些好的习惯或者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坏的习惯。因此,本单元安排的教学情境比较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语言的表述性较强。此外,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还多次出现了诸如sometimes, often, usually, never等表示频率的频度副词的用法。这对于学生讲述一件事情的发生次序及说明所做事情的频率有一定的帮助和指导意义,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单元测试卷 (2)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单元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关于冲量、动量、动量的增量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冲量的方向一定和动量的方向相同 B.冲量的大小一定和动量变化量的大小相同 C.动量增量的方向一定和动量的方向相同 D.动量增量的大小一定和动量大小的增量相同 2.两辆汽车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已知m1>m2,沿水平方向同向行驶具有相等的动能,则此时两汽车动量P1和P2的大小关系() A.P1等于P2B.P1小于P2C.P1大于P2D.无法比较 3.(4分)质量m=100kg的小船静止在平静水面上,船两端载着m甲=40kg、m乙=60kg的游泳者,在同一水平线上甲向左、乙向右同时以相对于岸3m/s的速度跃入水中,如图所示,则小船的运动速率和方向为() A.0.6m/s,向左B.3m/s,向左 C.0.6m/s,向右D.3m/s,向右 4.一个笔帽竖立在桌面上平放的纸条上,要求把纸条从笔帽下抽出,如果缓慢拉动纸条笔帽必倒;若快速拉纸条,笔帽可能不倒.这是因为() A.缓慢拉动纸条时,笔帽受到冲量小 B.缓慢拉动纸条时,纸条对笔帽的水平作用力小 C.快速拉动纸条时,笔帽受到冲量小 D.快速拉动纸条时,纸条对笔帽的水平作用力小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得6分,漏选得3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5.(6分)A、B两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他们的动量大小分别为P1和P2,碰撞后A球继续向右运动,动量大小为P1′,此时B球的动量大小为P2′,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A.P1+P2=P1′+P2′B.P1﹣P2=P1′+P2′ C.P1′﹣P1=P2′+P2D.﹣P1′+P1=P2+P2′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测试题(3)

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测试题(3) 一、动量守恒定律 选择题 1.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 的A 、B 两物块用轻弹簧连接,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 与竖直墙面接触,弹簧处于原长,现用向左的推力缓慢推物块B ,当B 处于图示位置时静止,整个过程推力做功为W ,瞬间撤去推力,撤去推力后( ) A .当A 对墙的压力刚好为零时,物块 B 的动能等于W B .墙对A 物块的冲量为4mW C .当B 向右运动的速度为零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零 D .弹簧第一次伸长后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W 2.如图所示,固定的光滑金属水平导轨间距为L ,导轨电阻不计,左端接有阻值为R 的电阻,导轨处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质量为m 、电阻不计的导体棒ab ,在垂直导体棒的水平恒力F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时间t ,导体棒ab 刚好匀速运动,整个运动过程中导体棒始终与导轨垂直并保持良好接触.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导体棒ab 刚好匀速运动时的速度22 FR v B L = B .通过电阻的电荷量2Ft q BL = C .导体棒的位移222 44 FtRB L mFR x B L -= D .电阻放出的焦耳热22222 44 232tRF B L mF R Q B L -= 3.如图所示,长木板A 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 =4kg 的小物体B 以水平速度v 0=2m/s 滑上原来静止的长木板A 的表面,由于A 、B 间存在摩擦,之后A 、B 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取g=10m/s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板A 获得的动能为2J B .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2J C .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D .木板A 的最小长度为2m 4.如图所示,将一光滑的、质量为4m 、半径为R 的半圆槽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在槽的左侧紧挨着一个质量为m 的物块.今让一质量也为m 的小球自左侧槽口A 的正上方高为R 处从静止开始落下,沿半圆槽切线方向自A 点进入槽内,则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小球在半圆槽内第一次由A 到最低点 B 的运动过程中,槽的支持力对小球做负功 B .小球第一次运动到半圆槽的最低点B 时,小球与槽的速度大小之比为41︰ C .小球第一次在半圆槽的最低点B 时对槽的压力为133 mg D .物块最终的动能为 15 mgR 5.A 、B 两球沿同一直线运动并发生正碰,如图所示为两球碰撞前后的位移—时间(x-t)图像,图中a 、b 分别为A 、B 两球碰撞前的图线,c 为碰撞后两球共同运动的图线.若A 球的质量 2A m kg =,则由图可知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A 、 B 两球碰撞前的总动量为3 kg·m/s B .碰撞过程A 对B 的冲量为-4 N·s C .碰撞前后A 的动量变化为4kg·m/s D .碰撞过程A 、B 两球组成的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10 J 6.如图,固定的光滑斜面倾角θ=30°,一质量1kg 的小滑块静止在底端A 点.在恒力F 作用下从沿斜面向上作匀加速运动,经过时间t =2s ,运动到B 点,此时速度大小为v 1,到B 点时撤去F 再经过2s 的时间,物体运动到AB 的中点C ,此时速度大小为v 2,则以下正确的是

高一新生该如何学习物理高一新生物理学情分析

高一新生该如何学习物理高一新生物理学情分析【导语】很多刚上高一的同学都表示不知道该怎么学习物理,所以物理成绩就比较差了,这对于同学们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事情,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对高一的物理有帮助呢?下面是大为你推荐高一新生学习物理的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一、提高课堂效率 想要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那么同学们既要在课前的时候做好对课本的熟悉,又要在课后的时候对课堂上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很好的复习和巩固,这样才能够很好的提高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同学们在课前一个多小时的时候去熟悉,这样才能够达到最好的效果,在课后也是在及时的去复习,积极巩固。 二、拒绝题海战术 有很多同学在学习物理时选用题海战术,让自己每天做大量的题,希望通过题海战术去提高自己的成绩,但是同学们不知道的是,题海战术对自己的学习带来的危害,因为题海战术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同学们的思维,每天重复的做同样类型做题,把同学们物理发散性思维都禁锢住了,只会白白浪费时间。

三、吃透课本 无论学习哪一个学科,如果想要学好,那么就必须要吃透课本,因为只有把课本吃透了,才能够在考试的时候取得一个好的成绩,才能够在学习的时候更加的轻松和容易,把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都弄懂了,把概念问题都解决清楚了,那么就可以了。 对于高一的很多同学来说,物理的学习都是非常难的,这也是 为什么很多同学都选择了文科的原因,但是这里还是要说一下,物理的学习只要同学们认真去学习,不会的及时的请教老师,那么同学们就能够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 1、培养物理思维模式 很多同学都说高一物理很难,要不是上课直接听不懂,要不就 是上课听懂了但是下课不会做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主要是 因为高一学生没有物理思维方式。 高一的物理要注重理解,尤其是物理公式、概念、原理等,光 记住了没用,理解才是根本。高一学生学记物理公式的时候最好是结合课本上的例题和练习题,通过做题来理解,并且熟练的运用。还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