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足球技术分析

足球技术分析

足球技术分析
足球技术分析

足球技术分析

一、踢球踢球是指运动员有目的地用脚将球击向预定目标的动作方法。踢球是运动员进行比赛活动的主要技术手段,它在比赛中的主要用途是传球和射门。

踢球是为比赛的终极目标服务的,不同的动作方法其作用不同。如:防守时大力踢球解围和进攻时传球与射门。

(一)踢球动作分析踢球技术可从不同角度分为多种动作方法。但不论哪一种踢球技术,其完整的动作过程都包括助跑、支撑、摆腿、击球和随前动作这五个技术环节。

其中,主要环节是支撑、摆腿和击球;关键环节是击球。

1. 助跑助跑是指运动员踢球前的几步跑动。根据跑动与击球目标的方位关系,助跑可分为直线助跑和斜线助跑。助跑的作用,一是使队员在踢球前获得一定的前移动量,通过动量传递,增加摆腿击球的力量和速度;二是调整人、球、目标三者的对应关系,通过步幅和角度的调整,保证支持脚能够进行合理的选位。

助跑的最后一步速率要加快,步幅要增大,从而为增大踢球腿的摆幅、制动身体前冲和提高击球的准确性创造有利的条件。

助跑的目的是为支撑和摆腿、击球服务的——合理选位及增加踢球力量。

2. 支撑支撑动作贯穿于整个踢球过程,它包含支撑脚的选位、落位方法,脚的指向和关节支撑等因素。支撑的主要作用是维持身体在踢球过程中的平衡,保证踢球腿充分的踢摆发力。

(1)支撑脚的选位:指支撑脚与球的方位关系,它对踢球动作的质量和出球状态都有一定的影响。一般说,支撑脚在球左、右侧的站位距离,会影响踢球腿的摆速和击球的准确性,而前后的站位距离则影响踢球腿的摆幅以及出球的角度和高度。在一定范围内,站位越靠后,踢球腿的摆幅越大,出球角度越大,球易踢高,反之相反。因此,支撑脚的选位,应根据选用的踢球方法、球的起始状态以及出球的目标与目的所确定。

支撑脚选位的关键是与球保持的适当距离。

(2)落位方法:支撑脚一般采用积极跨步的落位方法,支撑脚由脚跟滚动式支撑过渡为全脚掌支撑,着地时膝关节应微屈,以缓冲身体前移的冲力,保证身体重心有一个稳固的支点。因此,支撑脚的选位,应根据选用的踢球方法、球的起始状态以及出球的目标与目的所确定。

踢球的目的与目标不同,落位方法也应该不同。

(3)脚的指向:支撑脚落位时脚趾应指向目标方向,以保证击球瞬间身体能转对目标方向,带动踢球腿向目标方向踢摆,从而有效地控制出球方向。

指向出球方向是关键。

(4)关节支撑:支撑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支撑腿关节的用力及屈伸程度。在着地支撑时,人体以缓冲身体冲力,控制平稳为目的,因此膝踝关节既要适度弯曲,还应保持功能性紧张。而在前摆击球阶段,人体是以稳固支撑,保证踢摆

发力为目的,因此支撑腿膝踝关节要有积极的蹬伸动作,以保证踢球腿充分地发挥击球力量。

3. 摆腿摆腿是指踢球腿击球前的摆动过程,它是踢球的主要力量来源。摆腿按动作顺序分为后摆与前摆两个阶段:后摆是为增大前摆幅度和速度创造条件;前摆则是将助

跑与后摆所储备的能量以及自身的能量集中作用于球体,使球获得足够的力量。

踢球腿的摆动从形式上可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 大摆幅式”,即在跨步支撑的同时,踢球腿大腿顺势后摆,小腿后屈与大腿形成一定的夹角,前摆时以髋关节为轴,大腿带动小腿前摆击球。这种踢摆动作的主要特点是摆幅大、力量强、摆时长。其增加击球力量的主要途径,是首先靠大小腿折叠以缩短转动半径,增加转动角速度,并在角速度加大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增大摆动半径,因而能充分地发挥肌肉力量,踢球的力量大、速度快,适用于远距离的传球和大力射门。但限于摆时较长,不适应快速出球的需要。另一种是“ 小摆幅式”,即在跨步支撑的同时开始积极送髋,大腿前顶,小腿后屈,以膝关节为轴小腿加速前摆击球。这种踢法以缩短半径,加快摆速为目的,动作快速突。然,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适用于在紧迫的环境和时间条件下快速出球的需要。但限于摆幅小,击球的力量相对较小,适用于中、短距离的传球与射门。

摆腿的目的是为踢球提供力量的,不同的摆腿方法用途各不相同。

4. 击球

击球是踢球技术的重要环节,是决定出球质量的关键要素,它包含击球部位、击球时间、击球动作等技术细节。

(1)击球部位:指击球时脚与球的对应部位。包括击球时脚的部位和球的部位,它决定脚对球作用的关系和效果。选用击球部位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应以出球的目标和目的为主要依据,以保证踢球的目的性和准确性都符合比赛需要。

出球的目标和目的决定击球部位。

(2)击球时间:指踢球脚作用于球的时间。在固定条件下,增加作用时间,能加大击球力量,并有助于控制出球方向。缩短作用时间,则可加快出球速度。

击球时间与击球的力量和速度有关。

(3)击球动作:指脚击球时的脚型控制和用力情况。击球时脚型的稳定是保证踢球质量的基础,可确保作用力准确地作用于球体,使出球准确有力。而踢球脚在击球时的动作变化可以改变出球的性能和方向。

脚型控制是保证踢球质量的关键。足球比赛中常见的击球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摆击。摆击动作是以髋关节为轴,大腿带动小腿的大摆幅踢法。击球后有明显的随摆动作,出球力量大,速度快,适用于中远距离的传球和射门。

②弹击。弹击动作是以膝关节为轴,利用小腿的加速前摆击球。击球动作短促快捷, 适用于踢地滚球或反弹球.

③抽击。抽击动作是在摆腿击球刹那,大腿积极上提,小腿前摆停滞并顺势上拉,使球产生强烈的前旋,击出的球前冲力较大,适用于抽射凌空球或弹起的高球。

④推击。推击动作类似弹击,踢球腿无明显明的后摆,前摆推送动作明作用

时间长,出球平稳准确,但力量较小,适用于近短距离的传球、射门。

⑤敲击。敲击动作后摆小,前摆短快,击球后有明显的停滞或后撒动作,出球平直,速度快,适用于近距离的直接传射。

5. 随前动作随前动作是指踢球腿击球后的随球摆动过程。这种随前摆动,对尚未达到最高速的球起进一步加速的作用,同时有助于控制出球方向的稳定,脚与球分离后

顺势前摆着地。随前动作使落地的步幅加大,可产生制动效果,并有缓冲前移冲力的作用。

帮助控制出球方向和衔接下一个动作。

(二)弧线球成因分析(提高部分)弧线球是指当击球作用力没通过球心时,球会产生相应的旋转,在空气阻力的作用下,旋转着的球将绕自身的旋转轴呈弧线运行一段距离。

在现代足球运动中,旋转球运动轨迹发生弯曲的实战意义愈加受到重视,成为比赛中绕过防守屏障、进行巧妙配合或直接射门的特殊手段。比赛中常见的弧线球有抽踢的前旋球,搓踢的回旋过顶球,以及侧旋球(内旋或外旋球)、侧回旋、侧前旋球等。

旋转球的成因可以根据力的平移法则来认识,即偏离球心的作用力F 将产生使球旋转力矩M与平移力F'

根据力学原理,M= F x L。由此可以看出,球旋转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作用力(F)的大小和力臂(L)的长短。所谓力臂是指球心与作用力线的垂直距离。在最佳角度的限度内,以及在作用力不变的条件下,力臂越长,则旋转力也越大,反之则越小。

旋转球在空中运行时,会带动球体周围的空气随球体表面转动形成环流,并对球体产生不同的压力,压力的大小遵循伯努利定律:“流速越快压力越小,流速越慢压力越大” 。

由于球的旋转性质不同,而导致球体周围出现相应的气压差。如前旋球在运行中,球体上沿的气流因逆空气阻力导致流速减慢,而下沿的气流则与迎面气流方向一致而使流速加快。因而出现上沿大、下沿小的压力差。在球的运行初期,由于速度较快,压力差对球的影响尚不明显。随着球前移的速度逐步减慢,而球的旋转变化不大时,压力差对球体的作用明显加强。从球的运行轨迹上可以看出前半程弧度小,后半程弧度大的态势,缩短了球的前移距离,加快了球的坠落速度。

回旋球因其旋转方向与前旋球相反,故而球体周围的空气环流速度上沿快,下沿慢,压力为上沿小,下沿大。这种压力差给球体一定的浮力作用,使其降落速度减缓。

同理,内、外旋球由于球体周围的气流是环绕其纵轴运动的,球体两侧空气流速的不平衡,使球的运行轨迹向压力小的一侧弯曲,而形成内旋球或外旋球。

总之,在常规情况下(排除风力及其他影响),弧线球的成因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球必须旋转;二是与空气阻力发生作用。当作用力偏离球心时,球便会产生相应的旋转,在空气阻力的作用下,旋转球将会绕自身的旋转轴旋转,并向压力小的一侧呈弧线运行一段距离。

在训练实践中,可通过反复练习(如调整踢球力量、作用力方向或击球点等)体会弧线球运行轨迹的变化特点和规律,但也必须理论上加深对弧线球成因的认识,这是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弧线球技术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

(三)踢球动作方法踢球动作按触击球时脚的部位可分为脚内侧、脚背外侧、脚背内侧、脚背正面、脚尖和脚跟踢球几种方法

1. 脚内侧踢球

脚内侧踢球的动作特点是触球面积大,可控性强,出球平稳准确,是短距离传球和射门常用的脚法。

动作方法踢定位球时,直线助跑,支撑脚踏在球侧约15 cm 处,膝微屈,脚趾指向出球方向。踢球腿以髋关节为轴由后向前摆动,膝踝外展,脚尖稍翘,以脚内侧部位对准来球,当膝关节接近球体上方时,小腿加速前摆,击球刹那,脚跟前顶,脚型固定,用脚内侧部位击球的后中部,击球腿顺势前摆着地。

五个环节

踢地滚球时,要根据来球的速度、方向以及摆腿的时间,确定支撑脚的选位,保证踢球腿能充分地摆踢发力。

进行踢球时,小腿略呈现弧线摆动,用脚内侧踢踢球的侧面,使球侧旋运行。踢空中球时,大腿要抬起,小腿应拖后,利用小腿的加速前摆击球,抬腿的高度要与来球高度相适应,摆腿的时间应与来球速度相对应,并根据出球的目标调整击球的部位。

易犯错误

①踢球腿膝、踝关节外展不充分,脚趾没勾翘,击球脚型不正确,影响击球效果;

②踢球腿直腿摆击球,出球乏力。

③击球刹那,脚型不固定,出球不顺畅。

纠正方法

①膝、踝关节充分外展保证脚内侧部正对来球,脚趾勾翘保证脚掌与地面平行;

②要求踢球腿屈膝外转前摆击球,确保摆击的速度和力量;

③要在整个击球过程始终保持前摆结束时的正确脚型。无球模仿练习与踢踩球相结

2.脚背正面踢球脚背正面踢球的动作特点是踢摆幅度大,动作顺畅,便于发力。但出球路线及性能缺乏变化,适用于远距离的传球和大力射门。

动作方法踢定位球时,直线助跑,支撑脚踏在球侧约15cm 处,脚趾指向出球方向,膝微屈,眼睛注视球。在支撑脚前跨的同时,踢球腿大腿顺势后摆,小腿后屈。前摆时,大腿以髋关节为轴带动小腿前摆,当膝关节摆近球体上方时,小腿加速前摆,脚背绷直,脚趾扣紧,以脚背正面击球的后中部。击球后,踢球

腿顺势前摆落地。

踢反弹球时,要准确判断球的落点、反弹时间和角度,选好支撑脚的位置,在球落地的刹那,踢球腿小腿加速前摆击球,在球反弹离地时击球的后中部。踢地滚球时,支撑脚应正确选位,踢两侧地滚来球时,脚趾应对准出球方向,击球部位应准确,以保证击球能发上力。对速度较快的来球,要通过加大摆踢力量和调整出球方向,消除其初速度对出球方向的影响。

踢空中球时,支撑脚的选位要稍远,以踢球腿能顺利踢摆发力为原则可根据来球角度或击球目的选用抽击、弹击或摆击等方法。

易犯错误

①支撑脚选位不当,影响摆踢发力和击球效果;

②击球刹那,脚型不稳,脚趾尖上挑,影响出球力量和方向;

③踢球腿摆踢路线不直,出球方向不正。

纠正方法

①要根据来球的情况和出球的目的,合理确定支撑脚的位置;

②整个击球过程要保持脚背绷紧,脚跟提起,脚尖下指的脚型;

③前摆击球时,要求膝关节向目标方向顶送,以保证作用力的目标方向。

3.脚背内侧踢球脚背内侧踢球动作的特点是踢摆动作顺畅,幅度大,脚触球面积大,出球平稳有力,且性能和线路富于变化,是中远距离射门和传球的重要方法。

动作方法踢定位球时,斜线助跑,助跑方向与出球方向约成45°,支撑脚踏在球侧后方约25cm处,膝微屈,脚趾指向出球方向,重心稍倾向支撑脚一侧。在支撑脚踏地的同时,踢球腿以髋关节为轴,大腿带动小腿由外后向前内略呈弧线摆动,膝踝关节稍外旋,当膝关节摆至接近球的内侧上方时,小腿加速前摆。击球时,膝向前顶送,脚背绷直,脚趾扣紧斜下指,以脚背内侧击球的后中下部,击球后踢球腿顺势前摆着地。

五个环节

踢地滚球时,要注意调整身体与出球方向的角度关系,以便踢球腿摆踢发力。搓踢过顶球时,踢球脚背略平,插入球的底部做切踢动作,击球后脚不随球前摆。

转身踢球时,助跑最后一步略带跨跳动作,支撑脚的脚趾和膝关节尽可能转向出球方向,击球点应在球的侧前部,并利用腰的扭转协助完成摆踢动作。

踢内弧线球时,击球点应在球的后外侧,击球刹那,踝关节内旋发力,脚趾勾翘,使球内旋并呈弧线运行。

易犯错误

①支撑脚选位不当,脚趾没对准出球方向,影响摆踢动作的完成;

②击球刹那,膝没有向前顶送,而是顺势内拐,导致出球侧内旋;

③踢球腿后摆动作紧张,影响前摆速度,击球发力不足;

④支撑脚落位偏后,上体放松后仰,出球偏高乏力。

纠正方法

①要求助跑的最后一步支撑脚脚趾要转对出球方向;

②踢球前摆时,膝关节要向出球方向自然顶送,以保证作用力的目标方向。

③要求后摆动作自然放松,确保前摆动作能加力加速;

④上体保持适度的向前倾压,可防止出球偏高和加大击球的作用力。无球模仿练习

与踢踩球相结合

4.脚背外侧踢球脚背外侧踢球动作的特点是预摆动作小,出脚快,能利用膝、踝关节的灵活变化改变出球的方向和性质,是实用性较强的技术手段。

动作方法脚背外侧踢球的动作方法类似脚背正面踢球,只是摆踢时,脚面绷直,脚趾向内扣紧斜下指,用脚背外侧击球的后中部,击球后,踢球腿顺势前摆着地。

踢地滚球时,踢球脚同侧的来球多用直线助跑,支撑脚在球侧后约25cm处落位,异侧来球则多用斜线助跑,支撑脚一般距球约10?15 cm其他动作则类似踢定位球。

踢外弧线球时,支撑脚踏在球侧后约15—20cm处,踢球腿略呈弧形摆踢,作用力方向与出球方向约成45°,脚型同踢定位球,击球点在球的内侧后部。击球后,踢球脚向支撑侧斜摆,以加大球的外旋力量。

易犯错误

①支撑脚选位不合理,影响摆踢发力;

②摆腿时髋关节内转或直腿击球,击球发力不足;

③膝、踝旋内不够。影响击球的准确性;

④击球刹那,脚型不稳,脚尖上撩,出球不稳。

纠正方法

①要根据来球的方向及状态合理确定支撑脚的位置,保证踢摆发力;

②后摆与前摆都须屈膝摆动,方可保证踢摆速度;

③摆腿时要依靠膝、踝关节旋内保证脚外侧部触击球;

④击球刹那,脚型要保持相对稳固。

相关文档